一、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ranscatheter Occlusion of Atrial Septal Defect with Amplatzer Septal Occluder in Children(论文文献综述)
袁景昊,李一,谷新顺[1](2021)在《经导管封堵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是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除外科手术治疗外,经导管封堵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经导管封堵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王星烨,何璐,杜亚娟,谢学刚,张玉顺[2](2021)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远期随访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疗效及并发症的中远期随访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并行经导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共39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IVSD缺损(4.9±1.6)mm(2~8 mm),36例(92.3%)患者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封堵器型号为(10.3±2.3)mm(5~14 mm)。封堵器选用对称型VSD封堵器(20/36,55.6%)或零边偏心型VSD封堵器(16/36,44.4%)(上海)。其他3例(7.7%)中2例行外科手术干预,1例左向右分流细小终止手术。术后1、3、6、12个月以及之后每一年,至少达5年为观察终点,通过心电图(ECG)和(或)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胸部X线片等对其介入封堵效果、并发症进行中远期随访评价。结果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死亡、需要置入永久性起搏器、主动脉瓣重度返流外科手术、心包填塞等主要并发症,无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返流中至大量增加,均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封堵器相关血栓等次要并发症发生。36例手术成功(成功率92.3%)。封堵器移位1例(2.6%),残余分流1例(2.6%),急性溶血1例(2.6%)。围手术期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返流患者10例(25.6%),2例(5.1%)术中置入封堵器后即出现主动脉瓣返流量由轻度增加至中度以上,终止介入后行外科修补手术。心律失常发生8例(20.5%)。随访期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返流患者7例(17.9%),其中2例(5.1%)为新发轻度主动脉瓣返流。心律失常2例(5.1%)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房性早搏。介入封堵手术以后中远期随访发现主动脉瓣返流无明显增加,心律失常发生明显减少,与围手术期有差别(P<0.05)。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缺损8 mm以下IVSD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术后及中远期并发症少,尤其是主动脉瓣返流增加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中远期疗效随访观察结果良好。
蒋世良,张戈军[3](2021)在《中国地方医院12年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大数据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中国地方医院12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的状况。方法搜集并整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心病介入网络直报系统的数据,分析自2009年1月~2020年12月经皮VSD介入治疗的状况。结果 12年中国150家地方医院共完成经皮VSD封堵术58,156例,技术成功率95.99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349%,病死率0.021%。结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方法,近期疗效可靠,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王建铭,王琦光,朱鲜阳[4](2021)在《全军室间隔缺损10年介入治疗现状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信息网注册登记自2011年1月~2020年12月开展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介入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等信息,为今后开展VSD介入治疗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通过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信息网注册登记收集全军各医院2011年1月~2020年12月介入治疗VSD的病例资料,包括实施介入治疗VSD数量、类型、所使用的介入治疗器材、成功病例数、复合畸形情况、失败原因和并发症等项目,然后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10年期间共进行介入治疗7 293例,成功7 063例,成功率96.8%。介入治疗VSD类型包括膜周部VSD 6 662例,肌部VSD 199例,嵴内型VSD 314例,VSD修补术后残余瘘43例、VSD封堵术后残余瘘2例以及心梗后室间隔穿孔73例。在所有封堵术治疗中,进口封堵器使用率仅为11.9%,而国产封堵器使用率高达88.1%。共记录主要并发症39例,发生率0.53%,其中心脏传导阻滞发生率最高,22例占比达0.30%,占全部并发症的56.4%,封堵器脱落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心包填塞1例,重度残余分流5例,死亡2例。相对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2016年1月~2020年12月介入治疗病例成功率显着升高,并发症发生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结论随着介入治疗经验的成熟,经严格筛选的膜周部VSD、嵴内型VSD、VSD外科修补术/封堵术后残余瘘以及心梗后室间隔穿孔的介入治疗已成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需要长期随访。
伊斯拉木江·吐尔逊,李元明,陈家骅[5](2021)在《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并房间隔膨出瘤患儿的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并房间隔膨出瘤患儿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34例房间隔缺损并房间隔膨出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完善术前相关检查,选择合适的封堵器,行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介入治疗。分析患儿的手术情况,包括封堵器使用、手术时间、透视时间以及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等;随访6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分析患儿的预后情况,并对比术前、术后的右心房前后径、右心房左右径、右心室内径变化。结果 34例患儿均使用一枚封堵器封堵成功,封堵器直径(22.65±3.16)mm,手术时间(41.65±10.32)min,透视时间(3.93±1.54)min,封堵器释放后立即行经胸超声检查,房水无残余分流,透视观察封堵器形态良好,位置稳固、无移位,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所有患儿均随访6个月,随访率为100.00%,复查经胸超声提示封堵器位置稳固、无移位,形态良好,房水无残余分流,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患儿术后1 d以及1、3、6个月的右心房前后径、右心房左右径、右心室内径均小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并房间隔膨出瘤患儿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经胸超声指标。
邢艳红,王迎斌,谢圆,杨爱萍,张红晓,黄生辉[6](2021)在《多种方式干预对接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手术的小儿围术期精神状态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多种方式干预对接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hip,DDH)矫形手术的小儿焦虑和紧张状态的影响。方法120例DDH患儿,随机分为四组,宣教+神经阻滞组(PN)、宣教+术后镇痛组(PA)、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组(NA)、宣教+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组(PNA)。各组均常规诱导插管全麻,七氟醚、瑞芬太尼术中维持。记录术前访视时(T0)、入手术室时(T1)、麻醉诱导时(T2)、术后24 h(T3)患儿的HR、MAP、SpO2、mYPAS评分,并根据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记录麻醉诱导时患儿的ICC评分。观察并记录围术期寒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NA组比较,PN、PA、PNA组患儿在T1、T2、T3时的HR、MAP、mYP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NA与PN和PA组比较,HR、MAP、mYPAS评分在T3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诱导时,与NA组比较,PN、PA、PNA组患儿诱导期合作度(IC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患儿均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多方式干预对接受先天性DDH矫形手术的小儿有良好的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的作用。
邓姗姗,易岂建[7](2021)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胚胎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全球发病率约为0.1%[1],为我国出生缺陷首位[2]。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约占所有CHD的20%~30%[3],外科开胸行VSD修补术已臻成熟[4],但仍有需体外循环、创伤大、术后遗留瘢痕等缺点。自1988年Lock J E等[5]首次报道经导管VSD封堵成功后,VSD的介入治疗引起人们的关注,因其创伤小、恢复快、不留瘢痕,目前已成为VSD患者治疗首选[6]。
孙保,程端,李波,贺贵宝,王海峰,阿哈提,伊力亚斯,盛唏,李金鹏[8](2021)在《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1010例结构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2日至2019年12月31日经皮超声引导下封堵治疗1 010例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0例、女650例,年龄1~50岁。房间隔缺损692例(中央型603例、合并动脉导管9例、筛孔型80例),卵圆孔未闭116例,室间隔缺损25例(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动脉导管未闭132例,肺动脉瓣狭窄3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主肺动脉窗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明确诊断,术中在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由股动脉或股静脉入路以完成治疗。术后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结果 1 005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1例室间隔缺损封堵失败,在直视下修补,5例患者术后发生封堵器脱落(3例房间隔缺损开胸取伞、修补,1例房间隔缺损在X线下取伞后完成封堵,1例动脉导管未闭开胸取伞并缝扎),2例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后肺动脉瓣轻度反流,2例室间隔缺损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复查时分流消失,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周后消失。随访1~24个月,3例筛孔型房间隔缺损1年后复查微量分流,封堵器位置良好,肺动脉瓣跨瓣压差显着缩小,无溶血、心律失常、栓塞、腱索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TTE或TEE引导下经皮股动、静脉治疗结构性心脏病安全有效、创伤小、无辐射及造影剂损伤,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何长健,张媛媛,谢瑞芹[9](2021)在《导管消融术后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手术应用的日益增多,消融后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发生率可能将进一步增加。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预测因素已有相关报道,但持续性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是否需要对消融后出现的房间隔缺损进行封堵或者严格的监测亦无定论。本文就导管消融术后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发生情况、预测因素、临床意义以及治疗进行综述。
徐吉,江尕学,刘天蕊,白明[10](2021)在《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合并房间隔瘤介入封堵治疗临床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导丝参比封堵器选择策略及特殊类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瘤(ASA)合并ASD/复杂型卵圆孔未闭(PFO)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的ASA合并ASD/PFO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中加硬导丝通过ASD/PFO建立轨道后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多切面判断ASD各缘回声强度及边缘组织压迫与导丝的关系,据此进行封堵器类型及型号选择,均置入特制小腰大盘型ASD封堵器。于术后1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访,以超声心动图评估房室腔变化及心功能、心包积液及器械表面血栓,动态心电图评价房性心律失常,门诊随诊评估有无再发脑梗死。结果共纳入29例患者,其中ASA合并ASD 22例(22/29),ASA合并PFO 7例(7/29),平均年龄(46.97±13.53)岁,其中女性22例(22/29)。所有患者均一次封堵成功,无二次封堵器更换。22例ASD患者使用封堵器直径为6~24mm;7例PFO患者中5例使用腰部直径6mm特制小腰大盘型ASD封堵器,2例使用腰部直径8mm特制小腰大盘型ASD封堵器。双孔及多孔型ASA合并ASD9例(9/29),最大缺损孔径为5~12 mm;5例患者封堵器释放即刻存在残余分流,均为ASA合并多孔型ASD患者,平均残余分流为(2.20±0.84)mm,2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残余分流消失。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6个月左心房内径、右心房内径和右心室前后径均未见明显变化,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未受到影响(均P<0.05);无器械相关血栓、心脏压缩及脑梗死发生,1例患者术后34 h新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结论 ASA合并ASD/PFO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导丝参比封堵器选择策略提高了封堵器选择准确率,特制小腰大盘型ASD封堵器可最大限度覆盖ASA、重整房间隔,避免多个封堵器置入,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二、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ranscatheter Occlusion of Atrial Septal Defect with Amplatzer Septal Occluder in Childre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ranscatheter Occlusion of Atrial Septal Defect with Amplatzer Septal Occluder in Children(论文提纲范文)
(1)经导管封堵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MIVSR的临床特征 |
2 PMIVSR外科手术修补的劣势 |
3经导管封堵PMIVSR |
3.1经导管封堵PMIVSR的术前准备 |
3.2经导管封堵PMIVSR的封堵器选择 |
3.3封堵的程序 |
3.4封堵的时机选择 |
3.5预后 |
(2)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远期随访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超声心动图 |
1.3 手术操作 |
1.4封堵器选择 |
1.5 围手术期处置 |
1.6 观察指标及随访 |
1.7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患者基线特征 |
2.2 手术结果 |
2.3 并发症及随访 |
3 讨论 |
(3)中国地方医院12年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大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封堵器 |
1.3 封堵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实施介入医院分布及成功率 |
3.2存在的问题 |
3.2.1 术前未能详细询问病史 |
3.2.2 术前检查不全面 |
3.2.3 适应证选择不当 |
3.2.4 术中操作不规范 |
3.2.5 标签外封堵器的应用 |
3.2.6 VSD介入术后严重并发症 |
3.2.7死亡病例 |
3.2.8 缺乏长期的随访资料 |
3.3 VSD介入治疗的应用前景 |
3.3.1 X线及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VSD封堵术 |
3.3.2 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导管VSD封堵术 |
3.3.3 经外科途径VSD封堵术 |
3.3.4 可降解VSD封堵器材的应用 |
3.3.5 应重视VSD封堵术后随访 |
(4)全军室间隔缺损10年介入治疗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复合畸形 |
2.3 主要并发症分析 |
2.4 趋势分析 |
3 讨论 |
3.1 全军开展的VSD介入治疗数量有所减少,但介入治疗VSD类型进一步拓宽 |
3.2操作技术日趋成熟和规范,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
3.3 国产封堵器临床证据更加充分成为应用主流,进口ADOⅡ封堵器应用逐渐增多 |
3.4 术后房室传导阻滞仍是发生率最高的主要并发症,介入器材仍需进一步改进 |
(5)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并房间隔膨出瘤患儿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术前检查 |
1.2.2 封堵器的选择 |
1.2.3 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介入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手术情况分析 |
2.2 随访结果分析 |
2.3 术前、术后的右心房前后径、右心房左右径、右心室内径对比 |
3 讨论 |
(6)多种方式干预对接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手术的小儿围术期精神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麻醉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儿一般情况 |
2.2 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 |
2.3 患儿mYPAS评分情况 |
2.4 患儿ICC评分情况 |
2.5 不良反应情况 |
3 讨论 |
(7)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早期封堵器 |
1.1 Rashkind封堵器 |
1.2 CardioSEAL封堵器 |
1.3 Sideris纽扣式补片装置 |
1.4 弹簧圈 |
2 镍钛合金封堵器 |
2.1 Amplatzer封堵器 |
2.1.1 Amplatzer肌部VSD封堵器 |
2.1.2 Amplatzer膜周部VSD封堵器 |
2.2 国产研发的镍钛合金封堵器 |
2.2.1 对称型封堵器 |
2.2.2 小腰大边型封堵器 |
2.2.3 偏心型封堵器 |
3 新材料封堵器 |
3.1 陶瓷膜VSD封堵器 |
3.2 派瑞林涂层封堵器 |
3.3 生物可降解封堵器 |
3.3.1 部分可降解封堵器 |
3.3.2 完全可降解封堵器 |
4 展望 |
(9)导管消融术后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发生情况 |
2 持续性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预测因素 |
3 持续性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意义 |
4 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监测与治疗 |
四、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ranscatheter Occlusion of Atrial Septal Defect with Amplatzer Septal Occluder in Children(论文参考文献)
- [1]经导管封堵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研究进展[J]. 袁景昊,李一,谷新顺.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09)
- [2]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远期随访及评价[J]. 王星烨,何璐,杜亚娟,谢学刚,张玉顺. 心脏杂志, 2021(04)
- [3]中国地方医院12年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大数据分析[J]. 蒋世良,张戈军. 心脏杂志, 2021(04)
- [4]全军室间隔缺损10年介入治疗现状分析[J]. 王建铭,王琦光,朱鲜阳. 心脏杂志, 2021(04)
- [5]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并房间隔膨出瘤患儿的效果分析[J]. 伊斯拉木江·吐尔逊,李元明,陈家骅. 中国处方药, 2021(09)
- [6]多种方式干预对接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手术的小儿围术期精神状态的影响[J]. 邢艳红,王迎斌,谢圆,杨爱萍,张红晓,黄生辉. 中国处方药, 2021(09)
- [7]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 邓姗姗,易岂建. 儿科药学杂志, 2021(09)
- [8]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1010例结构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J]. 孙保,程端,李波,贺贵宝,王海峰,阿哈提,伊力亚斯,盛唏,李金鹏.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1(08)
- [9]导管消融术后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进展[J]. 何长健,张媛媛,谢瑞芹.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1(07)
- [10]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合并房间隔瘤介入封堵治疗临床经验[J]. 徐吉,江尕学,刘天蕊,白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