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创公司的失败告诉了我们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刘旭[1](2017)在《风险投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背景下的研究》文中指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迎来了经济增速的拐点,经济下行的压力要求中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维持经济增速。中国政府通过总结历史上后发国家超越老牌发达国家的历史,提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来带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美国新兴产业的发展经验可以得出: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往往可以通过少量的资金就可以撬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结合计量模型对所得出的结论对我国风险投资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在文章的开头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最后根据论文所写的内容提炼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对风险投资与新兴产业理论的论述。首先界定了风险投资与新兴产业的特点,其次分析了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再次分析了新兴产业与风险投资之间的共轭关系,最后对技术进步与新兴产业关系、风险投资与新兴产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三部分对中国经济下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引起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原因,并据此提出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变中国产业结构。第四部分对美国风险投资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深入的分析。通过对美国从19世纪末到2010年前后的发展现状的分析论述了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成功与失败,论述了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第五部分对中国从1985年以来的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利用相关数据根据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得出我国风险投资与创新产业和R&D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所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第六部分根据之前所提出的问题结合中国的国情,给出了政策上的建议。
吕斌,肖岳[2](2017)在《谁来保护中创公司巨额国资》文中认为面对中国技术创新公司债台高筑、巨额国资流失的危险局面,作为其最大股东的中国工程院似乎无能为力,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复杂的症结和原因"好多年了,这么大一笔国有资产不明不白地烂在这里,有一点良知的人都会心疼啊。"李先生说。作为中国技术创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公司")曾经的职员,李先生多年来一直关注着中创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北京北辰创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
张杰[3](2011)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2009年第二季度以后,全球经济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时期,进入了缓和与动荡、挑战与机遇共存的“后危机时代”。美国颁布了国家创新战略和出口战略,欧盟推出了2020战略,俄罗斯提出了现代化战略,经济转型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私募股权基金作为金融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结果,近年来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但提供了新的投融资渠道,还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继银行贷款和IPO之后的第三大融资工具。在后危机时代,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深入研究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效应,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探索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健康发展之路,从而实现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围绕后危机背景下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状况和一系列问题,提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四步走战略,三主体区别对待,三层次共同作用的发展思路,从内部治理、外部环境、政府作用三方面系统研究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问题,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从经济学理论上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发展理论进行阐述,为全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状况与主要问题,这一部分对后危机背景下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和主要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找出症结所在,既而探索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健康发展的路径。第三部分为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路径探讨,结合国情提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四步走战略,三主体区别对待,三层次共同作用的发展思路,从内部治理、外部环境、政府作用三方面系统提出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健康发展所需条件与现实选择,并给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邱煜[4](2011)在《职务侵占罪疑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将职务侵占罪从贪污罪中独立出来,1997年刑法对职务侵占罪的定罪和量刑作了更为全面、详细、具体的规定,最高司法机关颁布的有关司法解释则对进一步准确界定和惩治职务侵犯罪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由于职务侵占犯罪现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刑法理论上对一些问题仍有分歧,司法实践中许多疑难问题尚需解决。本文针对职务侵占罪认定的疑难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指导案例,对相关问题予以探讨。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正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范围。本部分首先讨论了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样态。通过回溯是否需要对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所有制进行限制的争论,在分析各种争议观点的基础上,回顾职务侵占罪的立法沿革,分析职务侵占罪主体与贪污罪主体的关系,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所有制问题;通过回溯我国相关立法沿革,分析目前我国刑法总则部分及司法解释对“单位犯罪”的界定,从职务侵占罪的法益出发,结合司法案例,着重具体分析了“其他单位”的形态问题。其次,本部分讨论了本罪主体工作人员的范围,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疑难案例,从刑法的基本立场、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构成以及参考贪污罪主体的认定标准等角度,分析了作为本罪主体的工作人员的形式要素与实质要素。第二部分,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样态。本部分首先讨论了本罪中“职务便利”的含义,在述评各种理论界关于“职务上的便利”的争论基础上,从职务侵占罪的法益、刑法对犯罪主体规定的指导意义、刑法条文之间均衡协调以及立法关于职务侵占罪的语言表述变化等角度,结合具体案例,界定了本罪中“职务便利”的含义,并与劳务之便、工作便利条件、贪污罪的“职务之便”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厘清了本罪中“职务便利”的内涵和外延。其次,本部分在阐述了理论界关于“非法占为己有”争论的基础上,从职务侵占罪的立法沿革、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法条关系、与民法意义上的占有的关系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做法等角度讨论了非法占有的行为定型。另外,本部分还本部分从刑法解释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具体司法案例分析了本单位财物的性质和范围。第三部分,职务侵占罪的特殊形态。本部分首先讨论了本罪的既遂与未遂。从刑事立法、刑法理论通说以及社会现实的角度,阐述了处罚职务侵占罪未遂的必要性;述评了犯罪既遂与未遂区分标准的各种观点,在此基础上以职务侵占罪的法益为基点,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职务侵占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其次,本部分分析了本罪的共犯问题。在分析职务侵占罪共犯的类型的基础上,分别就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与本单位以外的人员利用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非法占有所在单位财物和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与本单位中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共同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行为定性问题予以讨论。
郑庆伟[5](2011)在《基于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的我国风险投资特征及其成因研究》文中提出风险投资对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及创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效的风险投资制度在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是其他途径无法替代的。尽管现代意义的风险投资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在美国出现,但对于我国来说是完全的“舶来品”,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风险投资事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各级政府资金与政策的扶持下,我国风险投资业蓬勃发展。风险投资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对我国出现的新一轮“风投热”,如何有效利用到来的风险资本成为摆在我国理论界和风险投资实践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我国风险投资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制定措施以引导和鼓励风险资本流向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搜集整理国内外文献资料、数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历程按照时间顺序总结归纳,并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风险投资单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到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的制度变迁是合理的也是有效的制度安排。双向链式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两级分工的网络化分散层系结构,导致风险投资市场交易效率的提升和市场绩效的改善。通过有效的契约安排可以解决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之间所产生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解决双重委托—代理问题所进行的契约安排是风险投资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此外还受到支持环境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提出风险投资特征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然后是对我国风险投资现状的实证分析。在对比中外风险投资在筹资、投资、管理和退出各个阶段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我国风险投资的国别特征。利用我国深交所中小板、创业板数据,分析我国风险企业的上市特征、风险企业的成长特征和风险投资机构特征对风险企业成长的具体影响。最后使用风险投资特征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具体分析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机构委托—代理关系和风险投资筹资与投资的关系、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风险资本管理与退出的关系、风险投资支持环境与风险投资特征的关系,并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分析我国风险投资特征的具体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基于前面各个章节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一、我国风险资本的投资不平衡特征具体体现在:投资行业以创新产业为主,但传统产业正引起风险投资的注意;投资地域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投资阶段并未表现出欧美等国严重的投资阶段后移特征。我国风险投资家从业经验不足,目前未能对风险企业提供有益的增值服务。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风险资本的退出主要以并购方式为主。随着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正式开通,我国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逐渐畅通。二、国外关于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IPO影响的研究结果各不相同。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风险投资发展水平更是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从基于我国中小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征:我国资本市场并未发现风险投资具有认证功能;风投的参与导致受资企业的发行抑价程度更高;风投组所选择的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风投公司对企业未来有自信;风投参与企业存在IPO效应。三、风险投资机构由于自身的特征,在风险企业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国外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了证明。但基于我国资本市场数据的研究并未发现风险企业成长性的显着特征,风险投资机构的特征也没有影响到风险企业的成长。四、风险投资是多方参与的复杂投资过程,与普通投资存在明显的差别,信息不对称影响下的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是风险投资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分析我国风险投资特征成因,也应从此入手。1、第一重委托—代理所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的选择、二者间显性契约中的约束与激励措施以及风险投资家的声誉自我约束激励等解决。但我国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体,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更加严重。报酬机制不合理导致激励机制失灵。风险投资公司的主要管理者大都是政府委派或聘请的,自我声誉激励也是无效。2、第二重委托—代理是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家的约束与激励、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监控与增值服务和风险资本退出机制是第二重委托—代理所产生问题的解决机制。在我国,风险企业把精力放在从政府部门圈钱上,对风险企业家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失效。我国风险投资机构进行股权投资较多,很少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投资后监控和增值服务不够。五、风险投资支持环境系统的完整性和成熟度直接影响风险投资特征。金融市场是风险投资发展的载体,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尤其是场外市场的建设。应制订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风险投资提供法律支持,规范风险投资活动。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制订税收优惠政策,吸引资本以风险投资的形式向高科技产业倾斜。良好的中介服务体系能大大减少风险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应规范和风险投资相关中介机构的发展。良好的人才环境是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保证,必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人才充分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
吴莹[6](2010)在《中国科技金融的体系构建与政策选择 ——基于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发生重大的战略转变,将从资源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逐步向资源集约化的增长方式过渡,而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包括了科技创新的活跃、科技成果的产生、转化和产业化,所有的过程要求金融体系强有力的支撑。世界范围内的实践表明,科技与金融合作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需要。良好的金融安排和金融服务,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科技金融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科技金融体系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及金融中介等各种金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了若干个子系统。建立在静态基础上的传统经济学不适用于讨论科技金融体系的历史演化及发展规律。因此,本文引入了演化经济学作为分析的理论基础,在充分探讨科技金融体系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试图找到科技金融体系发展的趋势,为科技金融体系的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同时,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背景下,结合东湖高新区目前科技金融体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东湖高新区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演化经济学在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形成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阐述中国科技金融体系演化的历史轨迹,回顾中国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引入演化经济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科技金融体系演化的经济逻辑。第四章以科技开发贷款的发展历程为典型化事实,运用演化经济学中采纳与扩散的方法,对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第五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探讨了科技金融体系演化的未来趋势。第六章就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战略构想与政策安排。第七章则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例,分析了在其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潘洪刚[7](2008)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研究》文中认为创业投资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而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内诞生的一种投融资制度创新,它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创业投资,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出具规模,并在多个产业内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但是,创业投资在促进我国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却作用甚微。据农业部科技司统计,中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最为重要的是因为我国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太大,过高的风险限制了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发展。因此,本文选择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以及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运作过程中各参与主体所面对的主要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探索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的控制和分担机制。本文以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的承担主体为主线将论文整体分为八个部分进行论述和研究: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同时对国内外关于风险、风险管理、创业投资、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从而为本研究的开展拉开序幕。第二章是关于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的一些基本理论。在本章中,首先对风险、风险管理、创业投资、农业高科技及其产业化、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等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以便为后文的演绎奠定基础;然后,对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农业创业投资的运作流程、农业高科技产业化的一般规律等内容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参与主体和一般风险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是国内外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比较与借鉴。创业投资对于我国来说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章对美国、日本、西欧、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技术选择和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得出四条基本结论,即认识国情或区情是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前提;适当的组织形式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有力保证;农业高科技产业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农业高科技产业化需要政府积极参与风险分担。第四章是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本章首先对我国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发展规模、资金来源结构、投资强度、行业分布、阶段分布、地区分布和退出路径等情况进行了概括,然后分析了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的构成及其各自的投资特点,认为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循环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为宏观环境风险、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为了控制和防范这些风险,投资者应该慎重选择投资对象,在决定投资前严格选择创业投资家,签订投资协议后设置对创业投资家进行激励与约束的机制。第五章是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在本章中,首先对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循环中所涉及到的两个重要企业主体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他们各自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风险管理策略。特别是在对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中,鉴于我国目前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创业投资企业需要对农业高科技创业企业的成长性和成长环境进行综合考察才能准确评估其投资价值,从而降低自己的风险。第六章是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中农户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农户虽然不直接参与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循环,但是,一般来说农户却是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一个重要风险承担主体。我国农户众多,农户内部相互之间的风险偏好和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参与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过程中,为了防范和控制自己所面临的风险,农户应该借助农业保险、积极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技能。第七章是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政府无疑是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一个特殊参与主体。本章首先对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职能进行了界定,并对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定位,认为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政策供给、风险分担和监督作用。第八章是结论和对策与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之所以发展缓慢,不仅仅是因为各个微观参与主体本身的风险管理技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因为宏观环境欠佳。因此,为了降低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循环的整体风险,处于宏观层面的政府应该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培养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加快建立并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以及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顾慧瑾[8](2008)在《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风险投资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后,作为一种新经济体制下的非传统、创新型的融投资方式,再度在全球掀起一股热潮。本文从研究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全过程着眼,较为完整和系统地分析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特点。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有关理论与方法,研究了风险投资中的两重代理问题,即风险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以及风险资本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的代理问题。本文从国外的实践经验中得到启发,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进一步研究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问题。试通过对风险投资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提出相应方案,解决两重代理关系中的代理问题。要解决第一重代理问题,即风险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之间的代理问题,本文引入了有限合伙制。并分析了采用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在我国的可行性。要解决第二重代理问题,即风险资本家与创业企业之间的代理问题,本文提出要对创业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进行合理设计。并对完善创业企业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也做了相应的分析。此外,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风险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创业企业的命名比较多,容易引起混淆。尤其是风险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如果将这其中两者混淆了的话,委托代理关系的两个层次就混淆了。笔者认为定义是研究的基础,只有定义明确了,才便于进行之后的研究工作。因此,本文对所有的命名做了统一。
李万荣[9](2008)在《风险投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S公司风险投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根据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公司向未上市的新兴企业提供资金、管理与专业技术,以获取高额回报的资本。二战结束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与深入发展,风险投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创新、增强国家竞争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扶持中小企业成长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的风险投资也已经发展了20多年,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于中国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从整体来看,中国的风险投资水平还比较低,操作上还不够规范,因而在整个风险投资行业,中国本土的风险投资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小,只有24%,还不到四分之一。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和风险投资所蕴含的巨大风险密切相关,而我国本土的风险投资机构特别是政府建立的风险投资机构大部分还没有领会风险投资的精髓,对其中所潜伏的巨大风险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对风险的控制还不够成熟与老练。本文通过对风险投资概念的辨析、历史的回顾、要素的介绍、过程的描述、特征的分析、作用的阐释,交待了风险投资的一些基本知识,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指出现代的风险投资更注重的是风险项目潜在的高成长性;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的介绍,和对S公司风险投资案例的剖析,从中提炼出来了影响风险投资成败的九大风险因素,即人员风险、投资分析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资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体制风险,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再结合S公司的风险投资案例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站在中国本土风险投资机构的角度上,构建了一个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策略模型。本文构建的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策略模型站在全局的角度,从风险投资的过程出发,对重要的九大风险因素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每一种风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把这些风险与对策加以整合,风险投资家就可以从整体上对风险项目所面临的显见与隐伏的各种风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分清主次,识别出对风险投资项目影响重大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模型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对风险加以控制,以保证风险投资项目的成功。
郑辉[10](2007)在《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投融资制度,为促进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风险投资由融资、投资和退出三个过程组成,涉及投资者、风险投资家与创业家三个主体。在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形成了第一重委托代理,在风险投资家和创业家之间形成了第二重委托代理,在双重委托代理机制下,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技术的专业性等原因导致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代理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本文就以降低风险投资的代理风险为主线,中心内容是研究如何解决双重委托代理的代理问题,减少代理成本,解决代理冲突等。研究思路为先分后总,先分别研究了如何解决第一重委托代理和第二重委托代理中的代理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之后将第一重和第二重委托代理整合到一起,探讨了风险投资的“灵魂”——风险投资家的作用,并回答了风险投资为什么存在双重委托代理这一最基本同时又是最根本的问题。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使得风险资本的投资者多为机构投资者,不同于一般个人投资者,他们更主动、更有能力获取信息来选择合格的风险投资家作为其代理人。为防止选择风险投资家时出现逆向选择,除了根据学历、以往业绩等外部信号进行甄别外,投资者可以为风险投资家提供一组含有报酬系数和基金利润率的契约,根据风险投资家的选择甄别其类型。2.作为整个风险投资的灵魂,对风险投资家机会主义行为的防范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在第一重委托代理中,解决风险投资家道德风险问题应从报酬激励、声誉约束、制度监控三个层面入手。在报酬激励方面,允许投资者分阶段注入资本,要求风险投资家在基金中投入一定的自有资本;在声誉约束方面,努力培育声誉主导的风险投资市场;在制度层面上,从美国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的演变中发现,有限合伙制是一种更优的风险投资制度安排,因此,须不断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进一步发挥有限合伙制的优越性。3.在风险投资家挑选创业家的博弈中,创业家首先行动,通过投资建议书传递其个人能力和项目质量的信号,之后风险投资家行动,提供一组含有剩余索取权和投资额的契约,根据创业家的选择来判别其类型。4.在第二重委托代理中,对创业家道德风险的防范可以从监控、激励、两者的合作三个层面展开。由于外部监控成本较高,可以采取分阶段投资和联合投资等机制进行内部监控,阿里巴巴的案例证实了内部监控的实效。要使得作为代理人的创业家承担风险,为此必须给予适当的激励,除物质上的内在激励外,风险投资家有价值的管理咨询建议和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外在激励机制也能降低创业家的道德风险,增大创业企业的成功概率。对于风险投资家和创业家来说,合作博弈才是集体理性下的“纳什均衡”,要促成两者长期的合作,需要加强信息沟通,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使参与人都能获得“完全信息”;在契约中规定创业企业在每个阶段需实现的目标,以施加时间压力;在合作的早期建立双边约束机制并惩罚背叛行为,以传递合作意向的信号。5.通过研究国内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创公司失败的原因发现,不能有效降低双重委托代理的代理风险是中创失败的根本原因。之所以不能有效降低代理风险,很大程度上因为政府是中创公司的投资者,以至于公司的治理结构无法有效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政府不应该成为风险投资的运作主体,而应鼓励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进入风险投资,政府可以担当风险投资“守夜人”的角色,可以提供教育培训、信息或技术服务、投资补贴等,帮助清除规章制度或管理上的障碍,政府的外在激励机制也能降低道德风险,增大创业企业的成功概率。6.风险投资家是风险投资中最重要、最活跃的核心,在双重委托代理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要确保风险基金保值增值;作为创业家的委托人,一方面有监督、激励的权利,防止创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有合作,提供管理、咨询建议的义务。7.风险投资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一国经济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风险投资融资和投资的支持力度,如:2006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修订案)》确立了合伙企业中“有限合伙”的法律地位,2007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财税[2007]31号文件,对风险资本投资创业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策。但在退出机制上,我国还缺少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红筹上市作为IPO的重要形式是国内风险投资的一条权宜且高效的退出渠道,却受到诸多政策因素的影响,为此,必须适时推出适合中小企业上市的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
二、中创公司的失败告诉了我们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创公司的失败告诉了我们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投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背景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本文的不足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风险投资与新兴产业发展基本理论 |
2.1 风险投资的界定与特点 |
2.1.1 风险投资的界定 |
2.1.2 风险投资的特点 |
2.2 新兴产业的界定与特点 |
2.2.1 新兴产业的界定 |
2.2.2 新兴产业的特点 |
2.3 风险投资与新兴产业的共轭作用 |
2.4 风险投资与新兴产业的驱动原理 |
2.4.1 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的推动效应 |
2.4.2 新兴产业对风险投资的促进效应 |
第3章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原因与分析 |
3.1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趋势 |
3.1.1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
3.1.2 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增长放缓趋势 |
3.2 经济增长放缓原因分析 |
3.2.1 进出口增速放缓 |
3.2.2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
3.2.3 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减产和关闭 |
3.2.4 中国“后发优势”的逐渐减弱 |
第4章 美国风险投资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历史 |
4.1 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历程 |
4.1.1 风险投资业的萌芽阶段 |
4.1.2 风险投资的发展阶段 |
4.1.3 风险投资的成熟阶段 |
4.2 美国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 |
4.2.1 科技的快速发展 |
4.2.2 政府的大力支持 |
4.2.3 高效的退出机制 |
4.2.4 市场化经济的推动 |
第5章 中国的风险投资业 |
5.1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5.2 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影响 |
5.3 我国风险投资所面临的机遇 |
5.4 我国风险投资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6章 政策性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件 |
(3)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容结构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理论释义 |
2.1 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界定及辨析 |
2.1.1 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界定 |
2.1.2 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辨析 |
2.2 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经济学理论解释 |
2.2.1 私募股权基金功能的解释 |
2.2.2 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解释 |
2.2.3 私募股权基金价值创造的解释 |
2.2.4 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的解释 |
2.3 并购的理论解释 |
2.3.1 马克思资本集中理论的解释 |
2.3.2 各种类型并购的经济学解释 |
第3章 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
3.1 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现状与趋势 |
3.1.1 金融危机对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的影响回顾 |
3.1.2 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现状及特点 |
3.1.3 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趋势 |
3.2 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3.2.1 行业监管与规范缺失 |
3.2.2 行业整体的无序与失衡 |
3.2.3 多重困境下的退出难题 |
3.2.4 项目源匮乏与培育缺位 |
第4章 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积极效应与路径选择 |
4.1 后危机时代发展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积极效应 |
4.1.1 宏观: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助力 |
4.1.2 中观: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有助于我国融资结构转变 |
4.1.3 微观: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
4.2 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4.2.1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良好机遇 |
4.2.2 找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面临的挑战 |
4.3 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发展路径探索 |
4.3.1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发展战略 |
4.3.2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发展思路 |
第5章 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内部治理机制建设 |
5.1 私募股权基金双重委托代理风险及治理机制 |
5.1.1 私募股权基金双重委托代理风险 |
5.1.2 双重委托代理的治理机制模型 |
5.2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治理机制比较与选择 |
5.2.1 私募股权基金三种治理机制比较 |
5.2.2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治理结构特点与缺陷 |
5.2.3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选择 |
5.3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治理机制建设 |
5.3.1 建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治理机制 |
5.3.2 有限合伙制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博弈分析 |
第6章 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外部环境建设 |
6.1 适宜的法律制度环境 |
6.1.1 明确私募股权基金的法律地位 |
6.1.2 完善与私募权基金相关的法律法规 |
6.1.3 税收配套制度的完善 |
6.2 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
6.2.1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 |
6.2.2 信用评级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 |
6.3 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
6.3.1 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6.3.2 创业板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 |
6.3.3 债券市场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 |
6.4 完整成熟的私募股权基金产业链 |
6.4.1 扩大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 |
6.4.2 加强高水平本土基金管理团队的培育 |
6.4.3 加强私募股权基金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
第7章 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的政府参与 |
7.1 我国政府参与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作用与定位 |
7.1.1 我国政府在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的作用 |
7.1.2 我国政府参与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现状 |
7.1.3 我国政府在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的定位 |
7.2 我国政府在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中的作用 |
7.2.1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必要性 |
7.2.2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体系构建 |
7.3 政府参与和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 |
7.3.1 项目源培育指导原则 |
7.3.2 项目源培育体系构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职务侵占罪疑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范围 |
一、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样态 |
(一) 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所有制性质 |
(二) 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组织形态 |
二、工作人员的范围 |
(一) 工作人员的形式要素 |
(二) 工作人员的实质要素 |
第二章 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样态 |
一、职务便利的含义 |
(一) 关于“职务便利”的争议 |
(二) 职务便利的含义 |
二、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 |
(一) 关于职务侵占罪行为方式的争议 |
(二) 非法占有的行为定型 |
三、职务侵占罪的行为对象 |
(一) 行为对象的性质 |
(二) 行为对象的范围 |
第三章 职务侵占罪的特殊形态 |
一、职务侵占罪的既遂与未遂 |
(一) 职务侵占罪未遂处罚的必要性 |
(二) 职务侵占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 |
二、职务侵占罪的共犯 |
(一) 职务侵占罪共犯的类型 |
(二) 职务侵占共犯的定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的我国风险投资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1.2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历程 |
1.2.1 我国风险投资萌芽阶段(1985—1991) |
1.2.2 我国风险投资试水阶段(1992—1997) |
1.2.3 我国风险投资初步发展(1998—2000) |
1.2.4 我国风险投资调整阶段(2001—2004) |
1.2.5 我国风险投资快速发展阶段(2005—)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特色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特色 |
第二章 风险投资研究综述 |
2.1 风险投资概念与基本特征 |
2.1.1 风险投资的概念 |
2.1.2 风险投资相关概念对比 |
2.1.3 风险投资的基本特征 |
2.2 风险投资特征相关研究 |
2.2.1 风险投资阶段划分 |
2.2.2 风险投资筹资特征研究 |
2.2.3 风险投资投资特征研究 |
2.2.4 风险投资后管理特征研究 |
2.2.5 风险投资退出特征研究 |
2.3 国内外风险投资特征研究评述 |
第三章 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 |
3.1 风险投资单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 |
3.1.1 风险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 |
3.1.2 风险投资中的逆向选择 |
3.1.3 风险投资中的道德风险 |
3.2 风险投资主体间多重关系 |
3.2.1 效率中介—风险投资机构 |
3.2.2 风险投资主体间生产合作关系 |
3.2.3 风险投资主体间利益背离关系 |
3.3 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 |
3.3.1 风险投资中的双重委托—代理 |
3.3.2 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的类型 |
3.3.3 风险投资逆向选择解决机制 |
3.3.4 风险投资道德风险解决机制 |
3.4 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契约关系安排 |
3.4.1 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机构契约关系安排 |
3.4.2 风险投资机构—风险企业契约关系安排 |
3.5 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与风险投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风险投资总体特征检验 |
4.1 风险投资过程描述与阶段划分 |
4.1.1 风险投资过程描述 |
4.1.2 风险投资全过程 |
4.2 我国风险投资筹资阶段特征 |
4.2.1 我国风险资本来源特征 |
4.2.2 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特征 |
4.3 我国风险投资投资阶段特征 |
4.3.1 风险投资行业选择特征 |
4.3.2 风险投资地域选择特征 |
4.3.3 风险投资阶段选择特征 |
4.4 我国风险投资管理阶段特征 |
4.4.1 我国风险投资监控特征 |
4.4.2 我国风险投资增值服务特征 |
4.5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阶段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风险企业IPO 特征检验 |
5.1 相关研究回顾 |
5.2 样本选择与样本特征 |
5.2.1 样本选择 |
5.2.2 样本描述 |
5.3 实证方法 |
5.3.1 样本筛选 |
5.3.2 检验工具 |
5.4 上市发行检验 |
5.4.1 “认证”功能检验 |
5.4.2 IPO 抑价及超额收益检验 |
5.4.3 IPO 时机检验 |
5.4.4 “IPO 效应”检验 |
5.5 基于创业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
5.6 检验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风险企业成长特征检验 |
6.1 相关研究回顾 |
6.2 样本和指标选取 |
6.3 风险企业成长性检检 |
6.3.1 检验模型 |
6.3.2 检验结果 |
6.4 风险投资特性检验 |
6.4.1 检验模型 |
6.4.2 检验结果 |
6.5 检验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风险投资特征成因分析 |
7.1 第一重委托-代理关系与风险投资特征 |
7.1.1 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选择与效率比较 |
7.1.2 风险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与监管机制 |
7.1.3 第一重委托—代理关系与我国风险投资特征 |
7.2 第二重委托-代理关系与风险投资特征 |
7.2.1 风险企业家约束与激励机制 |
7.2.2 风险投资后监控与增值服务 |
7.2.3 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
7.2.4 第二重委托—代理关系与我国风险投资特征 |
7.3 支持环境与风险投资特征 |
7.3.1 法制环境与风险投资特征 |
7.3.2 税收环境与风险投资特征 |
7.3.3 中介环境与风险投资特征 |
7.3.4 人才环境与风险投资特征 |
7.3.5 支持环境与我国风险投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加快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 |
8.1 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 |
8.2 发展风险资本市场,拓宽我国风险资本退出渠道 |
8.3 改善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支持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博士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中国科技金融的体系构建与政策选择 ——基于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总体思路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演化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
一、早期的演化经济学 |
二、熊彼特对演化经济学形成的贡献 |
三、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演化经济学 |
第二节 演化经济学中的生物学隐喻 |
一、基因 |
二、个体与群体 |
三、选择 |
四、变异 |
五、共生 |
第三节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
一、"新奇"是演化经济学研究的中心 |
二、演化经济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
三、演化经济学对演化过程的理解 |
四、演化经济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
五、关于选择层次与选择单位 |
第二章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演化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科技金融体系建立的酝酿阶段 |
一、正规金融体系建立之前的阶段 |
二、科技金融体系酝酿阶段 |
第二节 以科技信贷为主的科技金融体系发展阶段 |
一、经济、科技及金融体制的全面改革 |
二、以银行信贷为主的科技金融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科技资本工具开始萌芽 |
四、科技财政拔款制度开始转变 |
第三节 以科技资本为主的科技金融体系发展阶段 |
一、科技与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
二、科技资本体系初步建立 |
三、科技财政体系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
第四节 科技金融体系全面建立阶段 |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
二、经济金融体体系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
三、科技金融体体系的全面建立 |
第三章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演化的经济逻辑 |
第一节 演化经济学与中国科技金融体系的经济演化 |
一、传统金融创新理论分析科技金融体系演变的局限性 |
二、演化经济学与经济系统演化 |
三、科技金融体系演化的经济学 |
第二节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演变的白组织理论分析 |
一、自组织演化的定义与特征 |
二、中国科技金融体系的自组织演化特征 |
三、中国科技金融体系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
四、科技金融体系的自组织演化模型 |
第三节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的他组织特征 |
一、他组织的概念及存在方式 |
二、中国科技金融体系的他组织特征 |
三、他组织在中国科技金融体系演化中的重要意义 |
第四章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演变中的创新与扩散——基于典型事实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科技开发贷款演变的典型化事实及特点 |
一、科技开发贷款的发展历程 |
二、典型化事实的提炼与分析:科技开发贷款的演进与特征 |
第二节 政府推动下的科技金融创新采纳与扩散的模型分析 |
一、模型假设 |
二、政府不干预科技金融创新业务 |
三、政府干预科技金融创新业务 |
四、政府没有能力干预科技金融创新 |
第三节 政府推动下的科技金融创新采纳与扩散的实证分析 |
一、数据与指标说明 |
二、计量分析结果 |
三、实证检验结论 |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典型化事实拟合分析 |
五、实证分析结论的政策启示 |
第五章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的演化趋势 |
第一节 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总体趋势 |
一、服务信息化 |
二、服务精细化 |
三、服务综合化 |
四、服务开放化 |
第二节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自组织的演化趋势 |
一、科技金融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合作将向深度化方向发展 |
二、科技金融服务方式将向多样化发展 |
三、科技金融机构将向多元化发展 |
第三节 中国科技金融体系他组织的演化趋势 |
一、政府的参与趋势 |
二、政府的推动趋势 |
三、政府的风险防范趋势 |
第六章 推进中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安排 |
第一节 构建立体的科技金融体系 |
一、创建新型的科技信贷机构 |
二、建立新型的科技融资中介机构 |
三、加快科技租赁公司的发展步伐 |
第二节 鼓励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
一、科技信贷产品创新 |
二、科技资本产品创新 |
三、科技保险产品创新 |
第三节 改革科技金融管理体制 |
一、努力扩展现有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 |
二、降低门槛大力发展中小型科技金融机构 |
三、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四、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科技金融体系发展 |
第七章 中国科技金融的实践探索——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
第一节 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实践的现状及问题 |
一、东湖高新区的现行科技金融体系 |
二、东湖高新区现行科技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 |
第二节 创新与重构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体系的主要思路 |
一、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机构的创建 |
二、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市场的创建 |
三、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运作机制的重构 |
第三节 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 |
一、构建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机构服务体系 |
二、建立多样化的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
三、建立高效率的科技金融运行机制体系 |
四、加快建设科技金融要素市场体系 |
五、加快发展科技保险服务体系 |
六、加快发展科技创业投资服务体系 |
七、完善多角度的科技金融外汇、信息、监测、评估服务体系 |
八、加快健全科技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价 |
1.3.1 风险及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2 国内外创业投资风险研究情况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解析 |
2.1 风险及风险管理 |
2.1.1 风险的界定及其特征 |
2.1.2 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 |
2.2 创业投资及其风险 |
2.2.1 创业投资的含义及特征 |
2.2.2 创业投资的运作流程 |
2.2.3 农业创业投资 |
2.3 农业高科技及其产业化 |
2.3.1 农业高科技的界定及其特征 |
2.3.2 农业高科技产业化趋势及其一般规律 |
2.3.3 农业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
2.4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 |
2.4.1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运作流程及其风险因素 |
2.4.2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承担主体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
3.1 美国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 |
3.1.1 美国的农业发展条件及其技术选择 |
3.1.2 美国的创业投资实践 |
3.1.3 美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 |
3.2 日本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 |
3.2.1 日本的农业发展条件及其技术选择 |
3.2.2 日本的创业投资实践 |
3.2.3 日本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 |
3.3 西欧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 |
3.3.1 西欧的农业发展条件及其技术选择 |
3.3.2 西欧的创业投资实践 |
3.3.3 西欧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 |
3.4 基于国外农业高科技产业化经验和教训的思考 |
3.4.1 国情区情是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前提 |
3.4.2 适当的组织形式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有力保证 |
3.4.3 农业高科技产业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
3.4.4 农业高科技产业化需要政府积极参与分担风险 |
第四章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 |
4.1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发展概况 |
4.1.1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规模 |
4.1.2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 |
4.1.3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投资强度 |
4.1.4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行业分布 |
4.1.5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资金的阶段分布 |
4.1.6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地区分布 |
4.1.7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退出路径 |
4.2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分析 |
4.2.1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的构成 |
4.2.2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的投资特点 |
4.3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风险 |
4.3.1 宏观环境风险 |
4.3.2 逆向选择风险 |
4.3.3 道德风险 |
4.4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的风险管理 |
4.4.1 慎重选择投资对象 |
4.4.2 严格选择创业投资家 |
4.4.3 设置对创业投资家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五章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 |
5.1 参与企业分析 |
5.1.1 创业投资企业及其分类 |
5.1.2 农业高科技创业企业及其特点 |
5.2 创业投资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来源 |
5.2.1 逆向选择风险 |
5.2.2 道德风险 |
5.2.3 融资风险 |
5.2.4 财务风险 |
5.2.5 退出风险 |
5.3 农业高科技创业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来源 |
5.3.1 技术风险 |
5.3.2 市场风险 |
5.3.3 融资风险 |
5.3.4 管理风险 |
5.3.5 农户的违约风险 |
5.4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企业的风险管理 |
5.4.1 严格的项目筛选 |
5.4.2 对创业企业进行尽职调查 |
5.4.3 组合投资和联合投资策略 |
5.4.4 分阶段投资的多次投资策略 |
5.4.5 对创业企业进行控制和监督 |
5.4.6 对创业企业管理层实行股票期权 |
5.4.7 退出方式与退出时机的确定 |
5.4.8 组织形式的选择 |
5.5 农业高科技创业企业的风险管理 |
5.5.1 分阶段实施风险管理 |
5.5.2 发展多渠道融资途径 |
5.5.3 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核心技术发展战略 |
5.5.4 适时地实施组织创新,实现管理升级 |
5.5.5 创新农业高科技产品营销策略 |
5.5.6 引入卖权期权机制,降低农户违约风险 |
第六章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中农户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 |
6.1 中国农户调查 |
6.1.1 我国农户及其分类 |
6.1.2 农户的风险偏好和对不确定性的态度 |
6.2 农户面临的主要风险 |
6.2.1 自然风险 |
6.2.2 技术风险 |
6.2.3 企业的违约风险 |
6.3 农户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
6.3.1 参加农业保险 |
6.3.2 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
6.3.3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技能 |
第七章 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
7.1 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职能与定位 |
7.1.1 政府职能的界定 |
7.1.2 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定位 |
7.2 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政策供给作用 |
7.2.1 制定创业投资的运作制度 |
7.2.2 制定创业投资的补助制度 |
7.2.3 制定创业投资的担保制度 |
7.2.4 制定创业投资的税收优惠制度 |
7.2.5 制定支持创业投资业发展的政府采购制度 |
7.3 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分担作用 |
7.3.1 强化高科技的基础研究 |
7.3.2 建立相应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
7.3.3 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科技保险 |
7.4 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监督作用 |
7.4.1 监督创业投资公司或基金的运作 |
7.4.2 监督创业投资家的行为 |
7.4.3 监督创业企业家的行为 |
7.4.4 监督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 |
7.4.5 做好知识产权的认定和保护工作 |
第八章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宏观对策与建议 |
8.1 优化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环境 |
8.1.1 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
8.1.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8.1.3 营造合适的社会文化环境 |
8.2 大力培养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 |
8.2.1 切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素质人才培养 |
8.2.2 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 |
8.2.3 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
8.3 加快建立并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
8.3.1 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 |
8.3.2 规范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 |
8.3.3 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 |
8.4 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
8.4.1 加大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 |
8.4.2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1.4 国内外对风险投资中代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1 关于风险投资 |
1.4.2 关于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问题 |
1.4.3 关于公司治理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风险投资中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分析 |
2.1 风险投资概述及理论 |
2.1.1 风险投资的基本特征 |
2.1.2 风险投资的运行过程 |
2.2 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2.2.1 美国风险投资的概况 |
2.2.2 我国风险投资的概况 |
2.3 风险投资的治理问题 |
3 风险投资中的代理关系研究 |
3.1 相关定义 |
3.2 风险投资中的代理关系 |
3.2.1 第一重代理关系 |
3.2.2 第二重代理关系 |
3.2.3 两重代理关系的联系 |
3.3 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 |
3.3.1 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代理成本 |
3.3.2 第一重代理关系中的代理问题与代理成本 |
3.3.3 第二重代理关系中的代理问题与代理成本 |
3.3.4 两重代理问题的关联与区别 |
4 第一重代理问题的对策——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模式 |
4.1 有限合伙制概述 |
4.1.1 有限合伙制概述 |
4.1.2 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代理成本最低 |
4.2 有限合伙制的约束---激励机制 |
4.2.1 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机构的约束机制分析 |
4.2.2 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机构的激励机制分析 |
4.3 有限合伙制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 |
4.4 案例分析 |
5 第二重代理问题的对策——创业企业的公司治理 |
5.1 风险资本家参与创业企业治理的必要性 |
5.2 创业企业的治理机制 |
5.2.1 对创业企业的约束机制 |
5.2.2 对创业企业的激励机制 |
5.3 完善我国创业企业治理机制的外部环境 |
5.4 创业企业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风险投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S公司风险投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廓清对风险投资的认识误区 |
1.2.2 揭示风险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 |
1.2.3 促进风险投资的规范化发展 |
1.2.4 对风险投资的具体指导作用 |
1.2.5 提高风险投资的运作水平 |
1.2.6 促进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创新之处 |
1.7 本文结构 |
第2章 风险投资概述 |
2.1 风险投资的概念 |
2.2 风险投资的历史 |
2.2.1 美国风险投资的历史 |
2.2.2 其他国家和地区风险投资的历史 |
2.2.3 中国风险投资的历史 |
2.3 风险投资的要素 |
2.4 风险投资的过程 |
2.4.1 投入过程 |
2.4.2 培育过程 |
2.4.3 退出过程 |
2.5 风险投资的特征 |
2.5.1 专注于潜在的高成长性 |
2.5.2 高失败率 |
2.5.3 主动退出 |
2.6 风险投资的作用 |
2.6.1 促进技术创新 |
2.6.2 增强国家竞争力 |
2.6.3 促进经济增长 |
2.6.4 拓展融资渠道 |
第3章 风险投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3.1 国外风险投资相关理论研究 |
3.1.1 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投资家的作用 |
3.1.2 风险投资制度的契约安排 |
3.1.3 风险资本退出行为 |
3.1.4 其他研究 |
3.2 国内风险投资相关理论研究 |
3.2.1 风险投资风险分类 |
3.2.2 风险评价 |
3.3 小结 |
3.3.1 理论总结 |
3.3.2 风险投资的风险 |
3.3.3 风险投资的风险划分 |
第4章 S公司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
4.1 S公司简介 |
4.2 S公司风险投资案例介绍 |
4.2.1 深圳北大双极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钕铁氮稀土永磁材料项目) |
4.2.2 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印楝产业化项目) |
4.2.3 昆明惠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华痛愈"戒毒药项目) |
4.2.4 昆明高新爱克瑞光学技术有限公司(非球面物镜项目) |
4.2.5 陆良云大通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辅酶Q_(10)项目) |
4.2.6 云南银通钢塑共挤材料有限公司(新型钢塑共挤门窗材料项目) |
4.3 S公司风险投资前的风险控制 |
4.3.1 人员风险 |
4.3.2 投资分析风险 |
4.4 S公司风险投资后的风险控制 |
4.4.1 财务风险 |
4.4.2 管理风险 |
4.4.3 市场风险 |
4.4.4 技术风险 |
4.5 S公司风险投资退出的风险控制 |
4.6 S公司风险投资全程风险控制 |
4.6.1 政策风险 |
4.6.2 体制风险 |
4.7 S公司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能力分析 |
第5章 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策略 |
5.1 风险投资前的风险控制 |
5.1.1 人员风险 |
5.1.2 投资分析风险 |
5.2 风险投资后的风险控制 |
5.2.1 财务风险 |
5.2.2 管理风险 |
5.2.3 市场风险 |
5.2.4 技术风险 |
5.3 风险投资退出的风险控制 |
5.4 风险投资全程风险控制 |
5.4.1 政策风险 |
5.4.2 体制风险 |
5.5 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策略 |
5.5.1 风险投资的风险总结 |
5.5.2 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策略 |
5.6 S公司的风险控制策略 |
5.6.1 风险投资前的风险控制策略 |
5.6.2 风险投资后的风险控制策略 |
5.6.3 风险投资退出的风险控制策略 |
5.6.4 风险投资全程风险控制策略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和创新之处 |
1.2.1 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 |
1.2.2 论文结构安排 |
1.2.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述评 |
2.1 风险投资 |
2.1.1 风险投资的定义 |
2.1.2 风险投资的参与主体 |
2.1.3 风险资本的运动阶段 |
2.2 风险投资的双重委托代理 |
2.2.1 委托代理理论简述 |
2.2.2 委托代理理论在本文中的适用性 |
2.2.3 风险投资委托代理的运作机理 |
2.3 国外研究综述 |
2.3.1 风险投资与委托代理 |
2.3.2 风险资本融资过程—第一重委托代理 |
2.3.3 风险资本投资过程—第二重委托代理 |
2.3.4 风险资本的退出 |
2.3.5 对国外风险投资研究的评述 |
2.4 国内研究综述 |
2.4.1 早期的研究方向 |
2.4.2 最近的研究方向 |
2.4.3 国内风险投资研究的局限性 |
第3章 第一重委托代理研究 |
3.1 第一重委托代理概述 |
3.2 第一重委托代理中的逆向选择:报酬甄别 |
3.2.1 报酬甄别模型的假定前提 |
3.2.2 报酬甄别理论模型 |
3.2.3 报酬甄别理论模型的应用 |
3.3 第一重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激励约束机制 |
3.3.1 引致道德风险的原因 |
3.3.2 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原则 |
3.4 第一重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报酬激励约束 |
3.4.1 报酬激励约束的契约条款及模型假定 |
3.4.2 报酬激励约束模型 |
3.4.3 报酬激励约束模型的实践应用 |
3.5 第一重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声誉激励约束 |
3.5.1 声誉激励约束的研究回顾 |
3.5.2 声誉激励约束模型的假定前提 |
3.5.3 多期募资的声誉激励约束模型 |
3.5.4 声誉激励模型的实践应用 |
3.6 第一重委托代理的代理风险:制度和契约 |
3.6.1 从美国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的演进看代理问题的解决 |
3.6.2 有限合伙制和公司制的利弊比较 |
3.6.3 发展我国有限合伙制存在的障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第二重委托代理研究 |
4.1 第二重委托代理概述 |
4.1.1 第二重委托代理中代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
4.1.2 信息不对称下的风险投资市场 |
4.2 第二重委托代理中的逆向选择: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 |
4.2.1 信号传递模型 |
4.2.2 信息甄别模型 |
4.2.3 信号传递模型和信息甄别模型的应用 |
4.3 第二重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监控、激励与合作 |
4.3.1 对创业家道德风险的研究现状 |
4.3.2 道德风险理论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 |
4.3.3 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模型 |
4.3.4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模型 |
4.3.5 其它相关变量对创业家道德风险的影响 |
4.3.6 道德风险理论模型的启发 |
4.4 第二重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监控 |
4.4.1 监控与代理成本 |
4.4.2 内部监控的措施 |
4.4.3 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家对阿里巴巴的分阶段注资和联合投资 |
4.5 第二重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激励机制 |
4.5.1 激励的必要性 |
4.5.2 创业家激励机制模型 |
4.6 第二重委托代理中的代理风险:合作博弈 |
4.6.1 为什么风险投资家和创业家要进行合作? |
4.6.2 合作博弈与囚徒困境 |
4.6.3 风险投资家和创业家的背叛策略 |
4.6.4 合作博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6.5 合作博弈小结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重委托代理研究 |
5.1 双重委托代理的双向链式结构 |
5.1.1 双重委托代理的形成 |
5.1.2 双重委托代理中的双向链式结构 |
5.1.3 对双向链式结构的述评 |
5.1.4 第一重和第二重委托代理的比较 |
5.2 双重委托代理的整合模型 |
5.2.1 双重委托代理整合模型的研究回顾 |
5.2.2 整合模型假设 |
5.2.3 双重委托代理整合模型概述 |
5.2.4 双重委托代理中风险投资家的作用 |
5.2.5 双重委托代理的存在理由 |
5.3 案例分析:双重委托代理与中创的失败 |
5.3.1 中创公司与第一重委托代理 |
5.3.2 中创公司与第二重委托代理 |
5.3.3 中创的失败给予我们的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委托代理下的退出机制研究 |
6.1 委托代理下的退出机制 |
6.1.1 风险投资退出的原因 |
6.1.2 风险投资退出的意义 |
6.1.3 风险投资退出中的信息不对称 |
6.2 委托代理机制下的退出方式 |
6.2.1 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 |
6.2.2 影响退出方式的因素 |
6.2.3 不同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比较 |
6.2.4 红筹上市—IPO的重要形式 |
6.2.5 股权转让为什么成为我国现阶段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形式 |
6.3 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分析 |
6.3.1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现状 |
6.3.2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构想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1.1 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 |
7.1.2 宏观层面的风投环境 |
7.1.3 法制方面有关风投的立法 |
7.2 研究展望 |
7.2.1 对风险投资实证研究的缺憾 |
7.2.2 对天使投资的委托代理进行研究 |
7.2.3 对风险投资退出中的委托代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创公司的失败告诉了我们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投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背景下的研究[D]. 刘旭. 天津财经大学, 2017(07)
- [2]谁来保护中创公司巨额国资[J]. 吕斌,肖岳. 法人, 2017(01)
- [3]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问题研究[D]. 张杰. 天津财经大学, 2011(10)
- [4]职务侵占罪疑难问题研究[D]. 邱煜.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
- [5]基于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的我国风险投资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 郑庆伟. 华侨大学, 2011(03)
- [6]中国科技金融的体系构建与政策选择 ——基于演化经济学的研究[D]. 吴莹. 武汉大学, 2010(09)
- [7]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研究[D]. 潘洪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8]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问题研究[D]. 顾慧瑾.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04)
- [9]风险投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S公司风险投资为例[D]. 李万荣.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10]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研究[D]. 郑辉. 复旦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