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挑战、新机遇、新思考——2003年新年寄语(论文文献综述)
刘舒皓[1](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文中认为
罗雄[2](2020)在《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育人新目标,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才培养的总方向。时代新人培育的提出,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也延承了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心任务的变化而培养“新人”的历史传统。时代新人的培育,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回答了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是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迫切要求,是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青少年是时代新人培育的主体。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在时代新人培育上大有可为且应大有作为。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延承中国共产党“育新人”的传统,着眼于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反思。就理论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是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理论根基。就时代背景而言,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处于落实“四个伟大”战略、完成“强起来”历史任务、贯彻“四个服务”方针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背景、新征程、新境界和新使命之中。就现实反思而言,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必须正视教育现代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信息化等潮流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必须直面技术理性的“僭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带来的困扰。在培育原则上,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应坚持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在培育内容上,高等学校应着重培育青年大学生过硬的政治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卓越的学习和创新本领、无畏的担当精神、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培育路径上,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应着重从课堂引导、实践养成、组织保障、精准服务和队伍支撑上入手,构建时代新人培育的路径体系。具体而言,在组织保障层面,应以党的坚强领导推进时代新人培育,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高校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增强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组织力,强化班集体成员的主体能动性;在课堂引导层面,应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的互补;在实践养成层面,要做实以理论学习为基础的专业实践,做优以知行合一为原则的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精心打磨育人工作品牌;在精准服务层面,应扎实做好对青年大学生的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引导和就业指导;在队伍支撑方面,应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精心培养“大思政”育人队伍,尤其是要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工作队伍。总之,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健全和优化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从而形成育人合力,使时代新人培育取得更加显着的成效。
石银[3](2020)在《习近平青年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怀青年成长与教育、信任青年并委以重任,是我们党对待青年的一贯做法和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秉持这一优良传统,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节点,对如何认识青年的地位与作用、推进青年发展、提高青年教育、创新青年工作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青年观。习近平青年观充分诠释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历史与现实的融会贯通,是引领当代青年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推动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从青年观的相关概念入手,阐释了青年研究的理论基础问题,在概念评析基础上,展示了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历程。从理论渊源上,阐明了习近平青年观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创新。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主观条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巩固扩大青年群众基础的需要,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青年人才的需要,实现新时代奋斗目标发挥青年生力军的需要的时代背景;也离不开习近平光荣的革命传统家风、七年知青岁月的淬炼、青年时期基层实践经历的主观条件。习近平青年观的内涵十分丰富,以如何看待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如何培养青年为主线,构成了逻辑严谨、结构合理的时代观、发展观、教育观、工作保障观四个相联系的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习近平青年观所具有的特征,理论特征表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创新青年发展的价值旨归;坚持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理论,创新青年与国家关系新高度;时代特征体现在立足中国梦的战略性、政治性、时代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转化性;贴近时代语言风格的人民性、通俗性。习近平青年观对于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宽国际视野和较深文化底蕴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理论价值表现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体系;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代转型。实践价值表现在指导青年积极进行道德实践;成为青年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有力武器;创新落实青年工作的有力保障。引导青年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习近平青年观是时代之需、青年发展之需,因此,青年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责任担当、坚守道德品行、坚持勤学创新四个方面进行实践。
孙吉娟[4](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姚科敏[5](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唐觅[6](2020)在《新时代广播体育栏目线上线下互动性研究 ——以楚天交通广播《体坛夜话》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点燃了全国人民的体育热情,次年涌现出一大批体育广播频率和广播体育栏目。随着更多的体育内容传播,受众对体育的关注度持续走高。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是广播发展的转折点,犹如破茧化蝶。新时代媒体传播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达成线上线下活动的互动性,进而实现传统媒体凤凰涅盘。文章以《体坛夜话》为例,针对内容及呈现形式,全面客观地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探索广播体育栏目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改革途径,并提出可行性发展策略,并对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性进行了界定与阐释,使之具有更强的学理性和可操作性。文章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采取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集中研究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湖北地区为重点分析我国广播体育栏目的发展现状;二是从机构、文本和受众三种视角分析《体坛夜话》的现状;三是发现《体坛夜话》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从注重线上线下的互动性方面,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利于栏目持续发展。如今,传统媒体都在与时俱进进行融合创新,《the Daily》开设了播客版块,《纽约时报》也有了语音版,亚马逊“读新闻”试验产品Polly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完整系统地描述了《体坛夜话》栏目近20年的发展;二是独立界定了互动性的概念,并作出了相应解析;三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广播体育栏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对策,如线上线下活动的统一、栏目品牌化的发展等。以互动性作为广播体育栏目现阶段发展的重要依据,实质是栏目内容呈现与线下活动的相互促进和支撑,进而打造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的品牌栏目。
薛韡[7](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开展了刀刃向内、气势磅礴的反腐败斗争。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主轴贯穿其中,推动了反腐败斗争从“胶着状态”到如今取得“压倒性胜利”,不敢腐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历史性成就表明,构建“三不腐”机制成效显着。立足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望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方的路,进一步研究总结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历程和经验,研究凝炼出构建“三不腐”机制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基本路径。这条基本路径是由反腐败斗争的历史性变革和实践成效演进而来的,是对党的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构建“三不腐”机制这条基本路径,是贯通一体的有机整体,是相融相成、相互促进的标本兼治,是一体推进的系统工程。反腐败斗争虽然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但还没有取得彻底胜利,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考验危险和风险挑战依旧长期存在。当前,构建“三不腐”机制在目标实现和作用发挥的程度上还存在着不均衡、不平衡问题,腐败存量和增量并存,规范权力运行的笼子还未严丝合缝,涵养自律意识的土壤尚未完全厚植,需要以坚韧执着的斗志攻坚克难,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体推进“三不腐”,是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要重点在传承经验和改革创新、重点突破和集成联动、内在活力和外部动力、常态效能和长效机制这“四个方面”统筹把握,以“3+2+1”为基本建构格局一体推进,健全完善惩戒、预防、自律三大运行机制、制度和责任两个保障机制,同时全力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作用。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是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基本路径的生动实践,必将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直至海晏河清。
赵华珺[8](2019)在《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及其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十八大以来,我们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综合国力显着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空前高涨,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也水涨船高。但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的逐步涌现,“全球化”与“爱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张力越来越突出:民族情感与人类意识该如何兼顾?本国利益与全球治理要如何协同?除了这些共性问题,当代中国还面临着分裂势力盘踞、领土主权不完整等更加棘手也更加个性化的问题。面对这些现实的拷问,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爱国主义到底有哪些新内涵、新特点、新挑战、新要求,是值得我们展开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历史分析、阶级分析等研究方法,重点解决以下五个问题:一是分析“爱国主义是什么”的问题,从词源学角度拆分“爱”“国”“主义”三个概念的理论内涵,再从多学科视角整体把握爱国主义的多元含义,最后判定“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社会意识与认知体系的综合体。二是分析“中国爱国主义的思想传统以及时代语境”的问题,系统梳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历史特点,明确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要求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时代语境。三是分析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面临怎样的时代挑战,重点讨论了全球化发展、市场经济建设、消极社会思潮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四是讨论在前述时代语境和时代挑战面前,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究竟具有怎样的时代内涵,本文将其归纳为“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本土情怀与人类意识相统一”。五是解析如何在新时代培养理性爱国者的问题,重在讨论基本图式、实践原则、实践策略等关键问题,进而尝试构建新时代培养理性爱国者的教育路径。
张俊[9](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其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留学人员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这是党中央立足现实对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所作的新指示、新要求和新部署。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充分凝聚发挥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对于进一步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展开研究。留学人员作为统战工作的对象,同时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的组成部分,因此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为依据的。文章通过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具体实践,紧紧把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发展的两条主线:即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历史进程的主线以及留学人员统战政策演变的主线。70年来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从开端起步,到曲折发展、几经停滞,逐步恢复发展,再到快速发展,留学人员统战政策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规范和逐步优化的演进过程:从“保障回国”到“鼓励回国”,从强调“回国服务”到“回国服务”与“为国服务”并举,从“要求回国”到“来去自由”,从“改善待遇”到“创造条件,完善服务”等,为吸引和汇聚留学人才服务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政策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宝贵的统战理论及统战智慧运用到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当中,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秉承“凝聚人、团结人”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新留学人员报国方式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最终落脚点在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地方性的实证调查和全国性的样本分析,点面结合,着重探讨了新时代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现状,分析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外部挑战,进而从增强统战意识、健全统战机制、强化文化认同、优化统战环境、改善统战方法等方面提出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以期为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不断提高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统战效果。
唐婷婷[10](2019)在《“互联网+”视域下博物馆文化的融合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工具,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构了新的信息传播环境更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与重构。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深化,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寻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方法,传统产业也在经营模式、业务流程及传播策略等方面进行调整与变革。在互联网渗透大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文化产业正努力打破时空的禁锢,以更加符合大众媒介习惯的传播方式来获取更大范围的认同与传播。博物馆作为现代社会中“文化”意涵最为丰富的公共场所之一,同样也面临这一艰巨的“生存课题”。当今博物馆业态已然发生重大变化,国家文物局2016年发布《“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博物馆产业要坚持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做好信息内容的“生产”,实施跨界融合传播,建立更为多元的绩效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博物馆传播力和影响力,将博物馆事业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博物馆认识的深化,博物馆的职能和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与延伸,其“传播”功能在不断显现。面对新的媒体环境,以“跨界融合”为主要表征的全新思维在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凸显,且在融合方式、传播渠道、内容生态建构、媒介选择、受众互动、文化价值延伸等诸多环节呈现出迥异于以往的新特征。本文基于文化传播角度,在“互联网+”视域下探究博物馆文化的融合传播策略及传播效果,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探讨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博物馆文化在“互联网+”环境下跨界融合方式、策略及效果,最终发现其在传播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希为更好地传承博物馆文化,使其平衡、正向、有效地传播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新挑战、新机遇、新思考——2003年新年寄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挑战、新机遇、新思考——2003年新年寄语(论文提纲范文)
(2)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高等学校 |
(二) 时代新人 |
(三) 大思政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一)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二) 相关研究成果评价 |
四、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代新人培育的提出 |
一、 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
(二) 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三)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 |
二、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一) 落实“四个伟大”战略的新背景 |
(二) 完成“强起来”目标任务的新征程 |
(三) 贯彻教育“四个服务”方针的需求 |
(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 |
三、 延承中国共产党“育新人”传统 |
(一) 培养勇于开展革命斗争的革命者 |
(二) 培养“红专”结合的劳动者与革命接班人 |
(三)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四)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四、 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反思 |
(一) 人的现代化和“软件”的现代化亟需提升 |
(二) 践行“理想的意图”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
(三) 技术理性的僭越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
第二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原则 |
一、 总体性原则 |
(一) 培育目标的总体性 |
(二) 培育视域的总体性 |
(三) 培育体系的总体性 |
二、 主体性原则 |
(一) 克服教育活动中“无人”的倾向 |
(二)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
三、 导向性原则 |
(一) 坚持政治导向 |
(二) 坚持价值导向 |
(三) 坚持问题导向 |
(四) 坚持过程导向 |
四、 实践性原则 |
(一) 思政教育的实践属性 |
(二) 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 |
第三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内容 |
一、 培育过硬的政治能力 |
(一) 坚定理想信念 |
(二) 保持政治定力 |
(三) 坚守人民立场 |
二、 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 |
(一) 实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二)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
三、 培育卓越的“学创”本领 |
(一) 习得学习能力 |
(二) 养成创新能力 |
四、 培育无畏的担当精神 |
(一) 对民族命运的担当 |
(二) 对美好世界的担当 |
(三) 对个人幸福的担当 |
五、 培育健康的身心素质 |
(一) 保持身体健康 |
(二) 增进心理健康 |
六、 培育开阔的国际视野 |
(一) 提升时代新人全球胜任力 |
(二) 认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
第四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路径 |
一、 组织保障 |
(一) 以党的坚强领导推进时代新人培育 |
(二) 构建高校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 |
(三) 增强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力 |
(四) 强化大学班集体成员的主体能动性 |
二、 课堂引导 |
(一)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贯通 |
(二)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 |
(三) “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互补 |
三、 实践养成 |
(一) 专业实践以“理论学习”为基础 |
(二) 社会实践以“知行合一”为原则 |
(三) 在实践中精心打磨育人工作品牌 |
四、 精准服务 |
(一) 学业辅导 |
(二) 心理疏导 |
(三) 生活引导 |
(四) 就业指导 |
五、 队伍支撑 |
(一) 贯彻落实“四有”好老师标准 |
(二) 建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习近平青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习近平青年观的相关概念 |
1.5.1 青年 |
1.5.2 青年本质 |
1.5.3 青年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
1.5.4 青年观 |
1.5.5 习近平青年观 |
第2章 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
2.1.2 列宁斯大林的青年观 |
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
2.2.1 毛泽东青年观 |
2.2.2 邓小平青年观 |
2.2.3 江泽民青年观 |
2.2.4 胡锦涛青年观 |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青年观 |
2.3.1 青年德性修养的培育 |
2.3.2 青年家国情怀的培养 |
2.3.3 青年义利之观的教育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历程及条件 |
3.1 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历程 |
3.1.1 福建工作前是萌芽雏形阶段 |
3.1.2 福建到中央前是积累铺垫阶段 |
3.1.3 中央直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成熟完善阶段 |
3.2 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时代条件 |
3.2.1 中国共产党巩固扩大青年群众基础的需要 |
3.2.2 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青年人才的需要 |
3.2.3 实现新时代奋斗目标发挥青年生力军的需要 |
3.3 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主观条件 |
3.3.1 光荣的革命传统家风铸就坚定的理想信念 |
3.3.2 七年知青岁月的淬炼熔铸了坚强的意志 |
3.3.3 青年时期基层的实践经历筑牢了思想根基 |
3.4 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现实条件 |
3.4.1 新时代青年的特征 |
3.4.2 青年成长中的现实反思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内容 |
4.1 与时俱进的时代观 |
4.1.1 青年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4.1.2 新时代青年的地位与作用 |
4.2 实现中国梦的发展观 |
4.2.1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发展目标 |
4.2.2 坚持党管青年,兼顾青年首先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原则 |
4.2.3 五个“一定要”的发展路径 |
4.3 寄托希望的教育观 |
4.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年筑牢思想根基 |
4.3.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青年传承文化基因 |
4.3.3 以中国梦教育青年接力奋斗 |
4.4 担当责任的工作保障观 |
4.4.1 改革共青团的青年工作 |
4.4.2 保障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习近平青年观的特征及价值 |
5.1 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特征 |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创新青年发展的价值旨归 |
5.1.2 坚持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理论,创新青年与国家关系新高度 |
5.2 习近平青年观的时代特征 |
5.2.1 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性、政治性、时代性 |
5.2.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转化性 |
5.2.3 贴近时代语言风格的人民性、通俗性 |
5.3 习近平青年观的价值 |
5.3.1 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价值 |
5.3.2 习近平青年观的实践价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青年践行习近平青年观的路径 |
6.1 坚定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的总开关 |
6.1.1 青年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 |
6.1.2 青年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准确认知上 |
6.1.3 青年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新时代国情的精准把握上 |
6.2 坚持责任担当是青年成长的试金石 |
6.2.1 青年要在民族复兴中勇于担当 |
6.2.2 青年要在全球治理中勇于担当 |
6.3 坚守道德品行是青年成长的支撑点 |
6.3.1 青年坚守道德品行的重要性 |
6.3.2 青年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6.4 坚持勤学创新是青年成才的助推器 |
6.4.1 青年要下得真功夫,求得真学问 |
6.4.2 青年要坚持创新创业,助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5)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新时代广播体育栏目线上线下互动性研究 ——以楚天交通广播《体坛夜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广播在任何时代都是传播信息的可靠平台 |
2.媒体和体育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 |
3.体育引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4.线上线下的相互支撑成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方向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广播栏目互动性的研究 |
2.新时代广播体育栏目线上线下互动性的研究 |
(四)相关概念及其阐释 |
1.广播体育栏目 |
2.互动性 |
(五)研究方法与理论支撑 |
1.研究方法 |
2.理论支撑 |
二、我国广播体育栏目的基本现状 |
(一)北京上海广播体育栏目高速发展成标杆 |
1.FM102.5北京体育广播《体坛夜话》 |
2.FM94.0上海五星体育广播《强强三人组》 |
(二)湖北地区广播体育栏目稳中求进受欢迎 |
1.FM92.7楚天交通广播《体坛夜话》 |
2.FM104.6湖北之声《我爱运动+》 |
3.FM107.8湖北私家车广播《奥林匹克风》 |
三、《体坛夜话》栏目的发展历程与社会影响 |
(一)《体坛夜话》的发展历程 |
1.《体坛夜话》的诞生 |
2.《体坛夜话》的几次重要变革 |
(二)《体坛夜话》栏目介绍 |
1.坚持跑一线的记者型主持人 |
2.划分清晰的栏目版块 |
3.听众喜爱的深度解析 |
(三)《体坛夜话》具有深厚的社会影响力 |
1.湖北地区开播时间最长的体育广播栏目 |
2.湖北地区影响力最大的体育广播栏目 |
3.湖北地区最专业及时的体育广播栏目 |
4.湖北地区获奖最多的体育广播栏目 |
四、《体坛夜话》的线上特色与线下活动 |
(一)《体坛夜话》的线上运用逐渐成熟 |
1.“两微一端”实现栏目实时多元传播 |
2.微信粉丝群对栏目的促进 |
3.栏目可视化呈现的大幅运用 |
(二)《体坛夜话》栏目线下活动丰富多样 |
1.积极开展或参与大型活动 |
2.的哥足球赛成为江城夜间的最大亮点 |
3.球迷与主持人一起“kan”球 |
4.观影《慕尼黑惨案》 |
五、《体坛夜话》线上线下互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缺少资金支持造成栏目升级受阻 |
1.资金来源较为单一 |
2.无法购买转播版权导致转播受限 |
(二)地方特色限制了栏目的内容 |
1.地方的支持力度有限 |
2.嘉宾的配合力度不一 |
(三)人员紧缺限制执行力 |
1.“一肩挑”成为广播主播的普遍现象 |
2.缺少思维碰撞导致线下执行力低迷 |
六、加强与完善广播体育栏目线上线下互动性的策略 |
(一)最大限度发挥线上优势 |
1.提升受众的参与程度 |
2.在线互动改变传统收听习惯 |
(二)多渠道传播提升有效受众的数量 |
1.重视对听众的信息反馈 |
2.重视宣传内容及方式的精准性 |
(三)通过线上内容带动线下发展 |
1.加强线上推广 |
2.努力提升广播内容及活动的质量 |
七、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基本概念阐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三不腐”机制的理论源泉和文明成果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中的反腐败思想 |
二、列宁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中的反腐败思想 |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政思想借鉴 |
一、以廉治国理政 |
二、以廉选吏治吏 |
三、以廉修身为官 |
第三节 国际反腐败文明成果借鉴 |
一、注重道德教育和职业保障 |
二、坚持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 |
三、发挥法治的引领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一、坚持从思想上建设党 |
二、严肃党的纪律 |
三、重视民主监督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一、集中开展思想教育和惩治腐败 |
二、探索建立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
一、始终坚持教育为主 |
二、着力强化制度建设 |
三、加强权力监督制约 |
四、保持惩治腐败力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三不腐”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三不腐”机制的提出及其必然性 |
一、“三不腐”机制的提出过程 |
二、“三不腐”机制提出的必然性 |
第二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实践进程 |
一、构建不敢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
二、构建不能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
三、构建不想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
第三节 “三不腐”机制的深刻内涵 |
一、“三不腐”机制的基本内容 |
二、“三不腐”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 |
三、“三不腐”机制的实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构建“三不腐”机制的成效和经验 |
第一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显着成效 |
一、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
二、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
三、人民群众信任支持提升 |
四、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
五、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
第二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重要经验 |
一、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 |
二、政治统领和全面推进相统一 |
三、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融合 |
四、抓住少数和管住多数相并重 |
五、自我革命和加强监督相协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腐败存量和腐败增量并存 |
二、规范权力运行的笼子还未严丝合缝 |
三、涵养自律意识的土壤尚未完全厚植 |
第二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问题的影响因素 |
一、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复杂 |
二、党自身结构变化带来多重影响 |
三、党内政治生态改善存在薄弱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价值导向和基本考量 |
第一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价值导向 |
一、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题中之义 |
二、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
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 |
四、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 |
第二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基本考量 |
一、传承经验和改革创新有机结合 |
二、重点突破和集成联动齐头并进 |
三、内在活力和外部动力同向发力 |
四、常态效能和长效机制并驾齐驱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完善健全三大运行机制 |
一、强化以惩治震慑为重点的惩戒机制 |
二、健全以监督制约为重点的预防机制 |
三、完善以教育引导为重点的自律机制 |
第二节 强化制度和责任保障机制 |
一、持续强化制度保障机制 |
二、严格落实责任保障机制 |
第三节 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专责作用 |
一、始终坚守政治机关定位 |
二、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
三、打造一支纪检监察铁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a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缘于新时期中国的特殊时空境遇与爱国主义的思想定位 |
(二)缘于当前爱国主义研究理论化、系统化的现实需要 |
(三)缘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本质属性和时代使命 |
(四)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主题分布与特点 |
三、研究设计 |
(一)内容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爱国主义的内涵阐释 |
一、爱国主义的构成要素 |
(一)爱国主义之“爱”:从乡土之情到政治认同 |
(二)爱国主义之“国”:从父母之邦到民族国家 |
(三)爱国主义之“主义”:从经验事实到理论系统 |
二、多学科视域下的爱国主义 |
(一)爱国主义的心理学解读 |
(二)爱国主义的政治学解读 |
(三)爱国主义的哲学解读 |
三、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 |
(一)爱国主义是以政治认同为内核的认知体系 |
(二)爱国主义是以历史文化为根基的社会意识 |
(三)爱国主义是以牺牲奉献为底色的民族精神 |
第二章 中国爱国主义的思想传统与时代语境 |
一、中国爱国主义的思想传统 |
(一)古代中国爱国主义:家国一体政治结构下的道德义务 |
(二)近代中国爱国主义:传统崩塌与救亡图存 |
(三)现代中国爱国主义: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的历史统一 |
二、时代背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 |
(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着 |
(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显着提高 |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伟大成就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三、时代要求:大力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 |
(一)中国精神的历史价值 |
(二)在实现中国梦中弘扬中国精神 |
(三)不断优化中国精神的内在结构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挑战 |
一、全球化对中国国家观念的冲击 |
(一)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削弱 |
(二)全球化对公民身份的扰乱 |
(三)全球化对国家文化基础的动摇 |
二、市场经济对国民政治认同的干扰 |
(一)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影响个体政治认同 |
(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影响个体道德自觉 |
三、消极社会思潮对中国爱国主义的影响 |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影响 |
(二)个人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影响 |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影响 |
(四)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影响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 |
一、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
(一)社会主义中国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载体 |
(二)中国共产党是维护民族和国家核心利益的中流砥柱 |
二、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相统一 |
(一)以“中华民族”为实体的国族共识 |
(二)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继承发扬 |
(三)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国家认同建设 |
三、本土情怀与人类意识相统一 |
(一)平衡利己与利他 |
(二)消解狭隘民族主义思想 |
(三)保全爱国主义赖以存在的民族文化 |
第五章 培养新时代理性爱国者的教育实践路径 |
一、培养理性爱国者的教育基本图式 |
(一)以文化公民身份为基础 |
(二)以民族文化为依托 |
(三)以培育美德为落脚点 |
二、培养理性爱国者的教育实践原则 |
(一)重塑爱国主义话语 |
(二)增强共同体意识 |
(三)注重公共文化建构 |
三、培养理性爱国者的教育实践策略 |
(一)爱国主义教育要全面融入国民生活 |
(二)爱国主义教育要妥善处理几对矛盾关系 |
(三)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现状评论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留学人员 |
(二)统一战线 |
(三)留学人员统战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
(二)列宁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思想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49-1956) |
(一)通过政治宣传发表留学人员回国号召 |
(二)利用外交手段强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谈判协商 |
(三)动员留学人员亲友密切海外联系 |
(四)成立专门机构统筹留学人员归国事宜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57—1977) |
(一)进行集中的思想政治学习 |
(二)开展有步骤的“反修防修”教育 |
(三)保护部分归国留学专家 |
(四)对回国留学人员进行集中分配 |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78-1991) |
(一)优化政治环境消除留学人员思想顾虑 |
(二)设立专项基金吸引留学人员归国 |
(三)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强化留学人员主体地位 |
四、改革开放发展时期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92-2011) |
(一)理顺关系、创新留学人员报国形式 |
(二)加大支持力度夯实留学人员服务平台 |
(三)鼓励、支持留学人员归国自主创业 |
五、十八大以来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2012-) |
(一)完善留学人员归国的政策法规 |
(二)积极打造海外留学人才对接平台 |
(三)营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
第四章 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政策演进及主要成效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争取动员、资助回国、妥善安置 |
(二)一视同仁、红专教育、统一待遇 |
(三)保障回国、信任使用、政策吸引 |
(四)鼓励回国、为国服务、政策照顾 |
(五)发挥作用、重视使用、完善服务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主要成效 |
(一)奠定了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亟需的人才基础 |
(二)推动了中国高校学科建设及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快速发展 |
(三)形成了留学人员归国创新创业的热潮 |
第五章 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与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 |
(一)情感联络的方法 |
(二)利益照顾的方法 |
(三)民主协商的方法 |
(三)理论实践教育法 |
(四)显性隐性教育法 |
(五)典型示范的方法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
(二)贯彻以人为本、为留学人员服务的理念 |
(三)秉承凝集人心、汇集才智、发挥作用的宗旨 |
(四)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
(五)坚持统战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现状 |
(一)基于广州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的调研 |
(二)基于全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的分析 |
二、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认识亟待提高 |
(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
(三)留学人员思想理论水平有待加强 |
(四)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环境有待优化 |
(五)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方法创新不足 |
三、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面临的外部挑战 |
(一)世界人才争夺加剧带来的人才流失及人才移民挑战 |
(二)世界多元文化渗透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认同挑战 |
(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带来的挑战 |
第七章 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 |
一、提升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意识和统战工作能力 |
(一)准确把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定位 |
(二)着力提升统战干部工作能力水平 |
二、建立健全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机制 |
(一)建立健全留学人员组织沟通及协调机制 |
(二)建立健全留学人员服务及决策咨询机制 |
(三)建立健全留学人员评估选拔及参与机制 |
三、强化留学人员文化认同及思想引领 |
(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增进文化认同 |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加强教育引导 |
(三)以转变观念为主旨提高文化适应力 |
四、优化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整体环境 |
(一)完善留学人员归国发展的政策环境 |
(二)打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科研环境 |
(三)营造留学人员宜居宜业的人文环境 |
五、探索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新路径 |
(一)树立留学人员统战数据化的思维理念 |
(二)构建常态化、法制化的网络统战大格局 |
(三)运用统战智慧提升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艺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互联网+”视域下博物馆文化的融合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创新点及预期成果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论文预期成果 |
第2章 “互联网+”视域下博物馆文化传播概述 |
2.1 “互联网+”综述 |
2.1.1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2.1.2 “互联网+”的内涵与本质 |
2.1.3 “互联网+”的主要特征 |
2.2 博物馆文化传播概述 |
2.2.1 博物馆定义及功能演变 |
2.2.2 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内涵及特点 |
2.2.3 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模式演变 |
2.3 “互联网+”给博物馆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 |
2.3.1 传播主体:从刻板印象到多元形象 |
2.3.2 传受关系:从单向被动到双向互动 |
2.3.3 传播形式:从静态平面到动态立体 |
2.3.4 传播媒介:从单一传统到多维整合 |
2.3.5 传播目标:从保护收藏到文化传播 |
第3章 “互联网+”视域下博物馆文化传播内容的融合方式 |
3.1 跨媒介:“媒体+”深度强化与受众的沟通交流 |
3.1.1 “多媒体+导览”,数字化升级受众体验 |
3.1.2 “新媒体+互动”,社交化拉近受众距离 |
3.2 融文化:“文化+”多层次丰富博物馆文化内涵 |
3.2.1 “文化+品牌”,纵向提升内涵深度 |
3.2.2 “文化+商品”,横向拓展内涵广度 |
3.3 联产业:“产业+”多维度拓宽博物馆传播渠道 |
3.3.1 “博物馆+相关产业”,实现博物馆产业纵深化传播 |
3.3.2 “博物馆+非相关产业”,促进博物馆产业多向度传播 |
第4章 “互联网+”视域下博物馆文化的融合传播策略 |
4.1 以受众为导向,构建平民化传播视角 |
4.1.1 议题设置社会化,迎合受众兴趣 |
4.1.2 话语体系人格化,拉近受众距离 |
4.1.3 语言表达网络化,激发受众互动 |
4.1.4 叙事手法故事化,引发受众关注 |
4.2 以文化为核心,构建多元化传播内容 |
4.2.1 博物馆文化+节日,挖掘文化价值 |
4.2.2 博物馆文化+历史,引发文化讨论 |
4.2.3 博物馆文化+城市,丰富文化内涵 |
4.3 以技术为支撑,构建现代化传播方式 |
4.3.1 博物馆文化+H5 网页技术,动态图文促进“二次”传播 |
4.3.2 博物馆文化+VR虚拟现实,身临其境提升“沉浸式”体验 |
4.3.3 博物馆文化+AR增强现实,虚实结合提升“在场”感受 |
4.3.4 博物馆文化+AI人工智能,智能算法助力“复活”文物 |
4.4 以全媒体为渠道,构建立体化传播体系 |
4.4.1 坚守报纸、门户网站等主流阵地引领价值导向 |
4.4.2 依托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等媒介形态深化文化内涵 |
4.4.3 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范围 |
4.4.4 借助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平台提升互动体验 |
4.4.5 利用APP、手机客户端等手持终端维护精英社群 |
4.4.6 入驻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助力文化传播 |
第5章 “互联网+”视域下博物馆文化的融合传播效果分析 |
5.1 问卷调查基本概述 |
5.1.1 调查目的 |
5.1.2 题项设计 |
5.1.3 调查对象的界定范围及依据 |
5.2 样本基本信息描述性分析 |
5.2.1 受访者性别及年龄构成 |
5.2.2 受访者受教育程度 |
5.2.3 受访者社会身份构成 |
5.2.4 受访者收入比例构成 |
5.3 基于问卷调查的不同层面的传播效果分析 |
5.3.1 基于受众实际接触行为、目的的传播效果分析 |
5.3.2 基于受众认知层面的传播效果分析 |
5.3.3 基于受众态度和行动层面的传播效果分析 |
5.4 基于问卷调查的结论及建议 |
5.4.1 结论 |
5.4.2 建议 |
第6章 “互联网+”视域下博物馆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6.1 存在的问题 |
6.1.1 馆际发展不平衡,传播效果差异化 |
6.1.2 创新驱动不足,传播内容同质化 |
6.1.3 片面追求流量,网络传播娱乐化 |
6.1.4 评价体系不健全,效果反馈单一化 |
6.2 解决对策 |
6.2.1 整合地区文化资源,构建共享平台 |
6.2.2 培养人才+创新技术,打造品牌“IP” |
6.2.3 摒弃“唯互联网论”,坚持理性融合 |
6.2.4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量化传播效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 “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化传播效果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 |
附录 B 受访者对于博物馆建设及文化传播建议的文本数据 |
四、新挑战、新机遇、新思考——2003年新年寄语(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D]. 刘舒皓. 西南大学, 2021
- [2]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D]. 罗雄. 湘潭大学, 2020
- [3]习近平青年观研究[D]. 石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
- [4]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5]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6]新时代广播体育栏目线上线下互动性研究 ——以楚天交通广播《体坛夜话》为例[D]. 唐觅.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D]. 薛韡.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及其实践研究[D]. 赵华珺.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D]. 张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互联网+”视域下博物馆文化的融合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D]. 唐婷婷.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