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悲剧冲突的性质与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黎佳秀[1](2021)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中的高中戏剧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戏剧不朽的教学价值,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无可替代。戏剧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演的能力,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戏剧的教诲价值和育人功能,促进人们深刻地理解社会人生。文学伦理学批评强调从戏剧文本中找道德榜样,明确戏剧和文本的伦理价值,内化于心。通过这一批评方法深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戏剧作品的伦理内涵,提出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高中戏剧教学策略,将戏剧文学的教诲功能落到实处。首先,以最新版的语文教科书中的戏剧篇目和人教版戏剧选文为研究对象。从教材中的戏剧内容切入,分析了戏剧选文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教师与学生对戏剧教与学的使用情况。其次,运用了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来分析戏剧文本。从伦理视角切入戏剧教学,来落实戏剧文学作品的教诲功能。再次,阐释了高中戏剧教学引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重要意义。最后,以前两章对高中戏剧教学现状调查和戏剧教学引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意义为依据,提出了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高中戏剧教学策略和方法。论文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中学语文戏剧国内外研究综述,整理高中戏剧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此外,阐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凸显论文的创新所在。第二部分,论述高中戏剧选文情况、戏剧教学现状及其问题。首先,阐述了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意图,分析了当前高中戏剧选文存在的问题;其次,对高中戏剧教学展开调查;最后,找出高中戏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部分,分析高中戏剧教学引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重要意义。其一,提供戏剧文本解读与分析;其二,提升教师戏剧教学和研究的整体能力;其三,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知识建构的基本需要。第四部分,探讨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高中戏剧教学策略和方法。第一,加强戏剧文本的阅读与伦理分析。促使师生读戏剧文本的伦理环境,析人物的斯芬克斯因子,找伦理选择的道德榜样,悟戏剧文本的道德警示。第二,推动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变革。了解戏剧艺术相关的基本常识,梳理戏剧的矛盾冲突与伦理线,分析人物困境中的伦理选择,明确人物和事件的伦理价值。第三,增加学生读写演戏剧的伦理体验。多读戏剧文本,寻找伦理榜样,学写戏剧评论,增加伦理思考,经典片段表演,内化教诲价值。第五部分是结语。阐述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中审视高中戏剧教学的价值与意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等。
王静[2](2021)在《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及其审美艺术表现》文中认为障碍意识是卡夫卡内在精神矛盾的突出特征,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波动特点,其间还存在着频繁的回溯与自我否定。纵观中国的卡夫卡研究,整体上视角多样,成果丰硕。本选题立足于卡夫卡的障碍意识这个中心点,探究其中意识交锋的混乱状态,颠倒的思维方式和异样的生存体验,以及在文本中的审美艺术表现。19、20世纪之交的西方社会信仰缺失、价值崩塌,传统观念的虚假性与腐朽性暴露无遗,人类对自己产生根本性的质疑,这种生存感受既是现代人的普遍感受,也是卡夫卡的个人境况,而且表现得尤为强烈。对卡夫卡障碍意识的分析,着重探究作为个体的卡夫卡内部世界急欲撕裂的冲突性力量,揭示其具备超越精神困境的普遍意义,在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的客观条件下,为在超验世界寻求本真自我提供阐释的可能性。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五章,分别从卡夫卡障碍意识的生成因素、生存体验、艺术表现、审美品格、障碍意识的短暂消解等角度,结合社会学、精神分析、叙事学、美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等,探讨卡夫卡的障碍意识的本质。第一章分析卡夫卡障碍意识形成的客观因素。宏观上的国家意识形态与微观权力网络构成严密的组织系统,卡夫卡作为个体被精密地纳入这种统治秩序之中。由于卡夫卡父子的人格冲突。父权的威慑更加凸显,犹太身份则是卡夫卡障碍意识来源中的民族因素,二者的命运是紧密相关的。身体的伤痛、对健康状况的忧虑以及性格的软弱性和矛盾性都是卡夫卡障碍意识生成的原因。第二章主要分析障碍意识作为卡夫卡的总体性特征,具体化为多样的生存体验,包括:权力威慑下自我的异化感,作为“人”的本体性的替换,作为个体的独特性的丧失、价值的贬值;为金钱所困、为责任所累而深陷现实的世俗义务、生存压力的压迫感;同时作为父亲的儿子与“臣民”,卡夫卡的“父亲情结”既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顺向认同,也表现出对认同的否定而引发的反向焦虑,即基本需要的缺失而造成的精神焦虑。作为犹太人,卡夫卡的孤独感存在两个方向的矛盾,即被隔离的边缘心理和神经症逃避心理。卡夫卡的障碍感还体现在他对细节和完美主义的强迫,对欲望颠覆的恐惧,以及负疚、有罪、惩罚与拯救机制等方面的因果关系认识。这些因素融合为一整套“罪罚-拯救”链条。此外,卡夫卡的生死观同样充斥着生死自明、可超越性认知和实践困难方面的矛盾性。第三章主要从创作主体角度,分析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在小说文本中的艺术表现。卡夫卡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其障碍意识由内在心理转化到外在层面。动物题材中主人公属性的模糊与卡夫卡的自我认知危机相对照,体现了其民族和社会身份的不明晰、不确定。悖谬的主要特点即为自相矛盾,表现的是卡夫卡难以自我认同的意识冲突在艺术书写上的特点。卡夫卡小说中限制性视角的使用,使感知者与叙述者不再统一,其优势在于观察者观察画面的即时传达、叙述者由于中立立场所表现出的逼真氛围和现实代入。第四章从审美主体的视角分析卡夫卡障碍意识的艺术表现所生发的美学效果。动物题材通过增加文本难度、设置阅读障碍以延长受众的审美感知,表现为“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卡夫卡佯谬手法的特殊性在于意识变动不居的滑动性,在美学领域表现为“悲喜剧”的审美倾向,内容的悲剧性和滑稽的展示方式组成一种混合的冲突美和矛盾美。整体上,卡夫卡小说的氛围呈现一种梦魇般真实与真实的幻灭、幻想与可怖的真实相互交织,审美主体在梦与真交相辉映的氛围中呈现阐释的多解性特征。第五章主要分析深陷生活沼泽的卡夫卡基于天才般的自保本能,面对障碍意识时的应对方式,以及在与生活世界相对的“属灵”世界获得灵魂救赎的心理表现。在创作的“存在之境”中,卡夫卡由于最大需要的满足而获得精神的澄明与心理上的沉静、安定之感,最终在对永恒性事物的追求中获得解脱。与布满荆棘的现实世界相比,卡夫卡在虚拟王国获得战斗的胜利和灵魂的救赎。由此体现出卡夫卡对于苦难的超越和对不可摧毁之物的执着。卡夫卡在自我解剖和自我毁灭中“染上痛苦色彩的快乐”,也是他实现“卡夫卡式信仰”的一种模式,他或笑或泪,都是在尝试自我开脱。他从不标榜心怀天下苍生,但在他的作品中,还是处处浸染着人道主义精神和终极关怀。
郭晨华[3](2021)在《瓦格纳浪漫主义歌剧《罗恩格林》的音乐及艺术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歌剧《罗恩格林》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歌剧作家、哲学家瓦格纳的最后一部浪漫主义歌剧,在此之后,瓦格纳接下来创作的音乐戏剧被瓦格纳自己称之为“乐剧”。从对瓦格纳的歌剧、乐剧的研究现状以及现有文献来看,学术界主要集中在对瓦格纳后期的作品“乐剧”的研究上,而对他的歌剧创作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罗恩格林》。本论文将以瓦格纳的浪漫主义歌剧《罗恩格林》为研究中心,通过对该歌剧的创作历程、瓦格纳生平、歌剧脚本的研究、歌剧音乐的分析与角色塑造、歌剧艺术价值等角度为主旨,结合音乐鉴赏、歌剧鉴赏的学科特色,对该歌剧进行宏观与微观的梳理。本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其中主体部分为五个核心章节:绪论章节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即: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观察研究法、音乐分析法等。论文第一章节主要阐述瓦格纳生平、艺术创作成就、音乐戏剧创作主张以及歌剧改革理念和歌剧《罗恩格林》的创作历程、演出概况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笔者对歌剧《罗恩格林》脚本的研分析,分别从歌剧情节结构的组织设置,歌剧的戏剧冲突分析,歌剧的悲剧题材特色探析几个方面分析该剧作。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歌剧《罗恩格林》的音乐与角色塑造的分析。音乐分析部分从歌剧的声乐演唱创作手法分析与管弦乐在歌剧中的参与为主要研究方向;角色塑造方面以剧中的四位主要角色以及其他角色为主,从戏剧与音乐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四章笔者将对歌剧《罗恩格林》的艺术价值及其意义进行探析,首先是对歌剧《罗恩格林》的艺术特点进行整体的概述,如歌剧脚本的艺术特征,多元音乐手法的使用,瓦格纳艺术创作观念在歌剧《罗恩格林》中的体现。继而是该部歌剧的艺术价值,如该剧的悲剧价值,该剧的传播与交流的文化与社会功能等。最后是本论文的结语部分,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将从全文整体的角度对歌剧《罗恩格林》一文进行总结与归纳,希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以及论文的撰写来展示笔者研究生三年以来的学习成果与学习心得。
邱宇[4](2021)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是我国舞剧的重要改编现象之一。它孕育于苏联舞剧的改编经验之中,伴随着“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这一契机得以催化、生发。早年由于文艺思想刚刚解禁,我国的舞剧编导沿着鲁迅先生对民族根性的批判道路,纷纷聚焦于现代文学以触碰伤痕、反思历史。直至跨世纪之前,这一现象方才有所转变。为了迎接新世纪,书写新篇章,展现我国的新面貌,我国的舞剧编导对当代文学也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一方面,他们在对现当代文学的多元关注中深度呼应“双百方针”与开放思潮,另一方面则努力挖掘作品中“当代性”与“现实性”的内涵,助力现实题材的舞剧创作,并实现编导自身的本我诉求。迄今为止,以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舞剧,已然成为我国舞剧繁荣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从文学到舞剧的转换路径方面,除了直接转换之外,编导们往往会以改编自文学作品的话剧或电影为重要的视觉参照。在对文学作品的阐释方面,忠实于原着、个性化阐释以及时代新释是编导们的多元选择。而就具体的实操而言,首先编导们需要明确的是,一切改编策略都是为着以舞蹈的形式和手段,来塑造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因此,从文学人物到舞剧人物、文学情节到舞剧情节以及文学结构到舞剧结构的转换,始终需要以舞剧艺术规律为重要遵循,进而对文学人物进行塑造和刻画,方能实现原着精神的呈现与传递。
任凯[5](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新课程目标指出审美教育对人的知、情、意等方面有促进作用,而语文教学又具有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从艺术的角度鉴赏,对学生的健全人格有重要塑造作用,让学生对生命的美感与价值有所感悟。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缺乏生命意识,于是产生了自残、自杀以及暴力犯罪。同时,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大部分初中一线语文教师多半重视语文的技能训练与知识积累,却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与生命意识方面的培养,也淡化了语文的情感性与思想性,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方面略有不足。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的悲剧性作品具有生命教育的人文关怀,悲剧性作品中的人物有着强烈的生命价值,对初中学生的生命意识与审美价值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运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展开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悲剧、悲剧性以及悲剧性作品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二是在初中生视野下,对悲剧性作品从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方面展开论述;三是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悲剧性作品篇目进行统计,并且分析其编排特点以及体裁分类;四是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从学生以及教师角度分析悲剧性作品中的教学现状;五是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悲剧性作品在教学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是根据目前在悲剧性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分别为基于学生特征,构建悲剧意识;创设悲剧困境,感知悲剧人物;回归悲剧本真,升华精神境界这三个方面。这样初步探究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的教学策略。为了能够尽量把握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的教学现状,笔者通过相关研究,提出有一定的针对性以及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笔者选择了黔西南地区的几所初中进行调研,访谈了一些班级学生和一线教师,还到班级旁听教师对悲剧性作品的教学,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在明确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笔者尝试从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等方面提出改进的一些教学策略。
朱晖[6](2021)在《近海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构与解决》文中认为我国渔业资源丰富,自建国以后至今,我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升渔业产量,发展海洋渔业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渔业发展道路。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水产品产量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连续稳居世界首位。其中,沿岸和近海水域是我国的主要渔场,主要渔汛、经济鱼类和水产品均产于这些水域,因此一直是海洋捕捞作业的主要区域。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和渔业政策的调整,沿海渔业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捕捞规模被不断限缩,迄今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但由于渔船、渔具的大量投入,捕捞强度过大,整体沿海海域的渔业资源整体衰退,再加上周边国家对所管辖海域的渔业管控日趋严格,外海的部分渔船被迫退向近岸。而此时原本在潮间带至7-10米等深线以内的滩涂和近海养殖,随着养殖业的扩张,养殖方式的变化,特别是海洋牧场和底播养殖、人工鱼礁的不断普及,养殖区域不断向外海拓展,覆盖到了传统定置渔业和小型渔船作业场所。养殖权人根据取得的许可设定养殖范围,禁止捕捞船舶进入划定的养殖区域。而这些区域原本是传统定置渔业和小型渔业船舶作业的区域,渔民认为其已经取得了捕捞许可,有权捕捞野生鱼类,因此无视养殖权人设立的界限仍然进入养殖区进行捕捞,但养殖权人则认为捕捞者侵犯了其对海域的占有和使用权利,于是近海养殖和捕捞纠纷不断,引发了有关海域之争。这不仅导致了捕捞权人和养殖权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也造成了渔民与主管部门之间的矛盾,由此形成了养殖者、捕捞者、主管部门三方相互之间的冲突。这也凸显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的两个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一是渔业资源的严重匮乏与急剧增长的对优质渔业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为保护海洋资源而实行的限制捕捞制度与传统渔民权利保护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尖锐的表现就是涉外事件日益增多,中国渔船屡屡在域外因非法捕捞作业而被查处,并引发国际纷争;海域使用纠纷案件不断上升,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表面来看养殖和捕捞的纠纷是用海纠纷,实质是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之间的协调问题,即作为主体的人在利用海洋过程,对利益的争夺与海洋渔业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其背后隐藏的是海域资源配置和渔业管理的问题。究其根本是人类对海洋利用的价值取向和国际海洋秩序及渔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结果。基于此,本文力图通过对养殖权和捕捞权冲突的表现和成因分析来发现冲突的根源所在,从制度完善和管理变革两个方面为冲突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并进行路径上的探索。渔业权冲突的本质是利益之间的冲突,利益失衡必然引发权利之争。利益的平衡和权利冲突仅仅依靠市场自动调节难以解决,最终还是要靠政府干预。以市场为中心的产权制度曾被提出认为可以解决渔业管理中的过度捕捞和权利分配等问题,但由于渔业资源的特殊性和缺乏整体协调大多数努力都失败了。渔业权制度设计的实质是对不同渔民群体的利益识别、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及利益表达的过程,即解决有限的渔业资源在相关利益群体和社会成员间的分配。权利分配本质是正义问题,即如何公平地分配社会成果,分担社会成本。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法律规范、利益分配、责任分担等都是社会关系外化的表现。人们对权利的追求即是要实现自身在现实社会规范中的价值。法治社会要求实现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和谐,法律对权力和权利内容的规定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因此,基于社会正义的维度,要以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以应得与所得的合理程度为表征,由政府对市场分配结果的不公加以纠正。通过干预实现不同渔业主体在市场中的公平交换,以解决交换过程资源的不平等和权利义务的不对称。其核心是作为主体的渔民无论在分配的哪个阶段,都能平等享有基本权利。此外,人类发展的多重性决定正义是多层面、多视角的,正义不能仅局限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应放眼于整个自然界和生态系统,在自然规律中不断协调,加以融合。社会发展到当今时代,发展的目标已经不仅仅限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是有着多元化的追求。为了实现人类共同向往的自由,应当通过对实然世界的考查,实现对应然世界的追求,完成人性善的飞跃,因此,分配正义应当上升到生态正义的维度。基于生态正义理论,渔业资源的分配正义至少应当包括种际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强调人与海洋的和谐关系,敬畏海洋,尊重所有海洋生物物种,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呵护海洋生态环境,避免过度捕捞和肆意掠夺渔业资源。基于正义理念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公正分配,是解决渔业权冲突的根本路径,但正义的实现要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上,对渔业资源不可枯竭的认识和海洋自由论消除了对渔业发展的担忧,实现了船队和渔具的现代化;但过度捕捞和资源衰竭的现实又使人们重新审视渔业发展的视角,提出了许可制度和渔业配额制度等限制管理措施。我国渔业政策由此经历了由鼓励捕捞到限制捕捞、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转变,特别是海域使用权制度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海域的规范管理。但长久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和资本中心主义背景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都完全以人类为中心,以获得资本最大化为目标,无视资源的有限性而竭力提升捕捞能力、加大养殖密度以获取最大利益,导致过度捕捞、海域污染和渔业资源的衰竭。渔业权的冲突是利益争夺私权滥用的表现,也是政策调整过程中政府不当干预的结果。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关系的弥散与扩张,市场主体间的联系与合作关系在不断加深,具有广泛性的渔业秩序不再是传统民事主体的私权秩序,而是进入多重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和权利行使方式的复合阶段。养殖权和捕捞权的性质、特点和排他性均不同,仅依靠行为人之间的自行约束已显不足,因此由带有共同约束属性的公权力介入管理已有必要。从渔业管理的层面上来看,现有管理体系存在体制混乱和权限不明等问题。因此应转变渔业管理的思路,在权利保护方面,通过对不同的渔业主体采取不同的倾斜保护政策,从而对养殖权人和捕捞权人的权利分配产生重要影响。在制度建构方面,一方面基于社会正义,对传统渔民的入渔权予以保护,另一方面基于生态正义,完善渔业水域使用权制度、海洋保护区制度以及海域分层确权制度。在管理模式方面,推行渔业综合管理模式,实施渔业综合授权许可和综合执法体制,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陈中梅[7](2019)在《秘—逻模式与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研究续篇——从怀特海教授关于宗教与科学的一段论述谈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容提要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基本结构形态,而这一基本结构形态一经大致形成,就会以其形成本身,在哲学、宗教、法律、政治、语言、文艺和社会等视角以外,提供考察该文化历史发展进程并会旁及上述视角的另一个重要、有时甚至是关键的切入点。有鉴于此,对于研究西方文化的中外学者来说,把它的基本结构揭示出来并赋予其尽可能贴切的概念表达,便是一份不应推辞的责任。在笔者提出的秘(索思)—逻(格斯)理论中,秘索思(■)和逻格斯(■)是构成西方文化基本框架的两个配套的根源性结构要素,也是认知与解析这一基本框架的两个元概念。秘索思和逻格斯既对立冲突,又互补合作,二者都有各自的存在价值和独立品格。纵观历史,我们得知西方文化的秘—逻品质会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主流表现样式。较之其他配套词语和二元模式,秘索思和逻格斯更为贴近西方文化的词源学和古典学根基,具备更强的掌控力、更好的学理对称性和更丰富的学术含量,发挥了前者难以替代的总括性表义功能。在本文提出的概念谱系中,统括性非元概念二元术语的叙事地位有所变动,却依然不可或缺。宗教与科学、信仰与理性、启示与实证、神话与逻辑、文学与科技、诗与哲学、诗性真理与科学真理、唯灵论与机械论、浪漫主义与启蒙精神、耶路撒冷与雅典、狄俄尼索斯与阿波罗、超越的传统与理解的传统、价值理性(或精神和道德因素)与工具理性在现代社会及其人文图谱中的关系和作用,依然是西方主流思想家们极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其他二元模式理论设计上的包容者和总括性代表,秘—逻模式受益于自身的元概念地位和构成系统性,拥有很强的分辨效能和更精致的解释效力。在该模式的细密爬梳比对下,西方思想和人文脉络的可思辨格局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一种有别于一些西方着名学者所持观点的展开态势,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以前不曾有过的智性体验。事实表明,一个对西方文化基本架构以及评判它的一些主要理论成果进行认真梳理与重新评估的重大学术机遇,很可能已经悄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西方文化崇尚"力",因此也容易造成对立。一部西方思想史既是一部二元冲突的历史,也是一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断尝试将对立的双方调和与综合起来的历史。如同帕斯卡尔以降的许多伟大思想家一样,怀特海牢牢抓住了影响近当代西方文化发展进程的宗教与科学这两个基本要素,通过长期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在西方乃至全球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然而,尽管他很正确地看到了冲突所造成的负面结果,但对它的正面或积极作用却似乎略显估计不足。为了多角度解析西方文化的二元构成,有时亦会有意无意地借此扩展宗教的概念外延,他采用了包括机体论与机械论以及美学与理性在内的各种配套术语,却因为心仪于冲突的化解与事态的终极谐和,而始终未能形成一种周全且层次分明的系统表述。
王津京[8](2021)在《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话剧剧本是一个语篇,它带着编剧与观众交流的愿望。话剧演出是一场约定好的聚会,演出过程是观演之间的交流。演出之后,一些观众会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演出的理解,这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整个语篇或个别语句的理解。一个艺术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将在历史中被几代人做出不同的解读。话剧语言的意义生成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对剧本意义做出大致判断,但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演员的表演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且,与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创作者阐释、演出广告、评论文章、同题材的其他艺术文本,以至于个人的修养、学识、观剧心情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的再阐释。本文试图借鉴叙事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方法对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观察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在话剧史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重要作品在整体结构和具体的语言形式选择上,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一章论述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过程。话剧是以写实的样式进入中国的,并且很快就与传统戏剧形成对峙。一种以写实戏剧观、脱离剧情的演讲、信息的分散和剧情的集中等为特点的新型戏剧话语模式在新剧时期已逐渐形成。五四新剧和爱美剧时期,大量作者开始以易卜生的作品为范本进行创作,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剧本创作和导演方面促进了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成熟,话剧语言具备了更符合戏剧表达的功能。第二章论述话剧语言成熟期重要作品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第一节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作品在叙事结构、话语冲突、信息的层次及话语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总结。第二节主要以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为例对诗意的话语模式的含蓄、抒情、象征三个特点进行论述。第三节以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老舍的《龙须沟》为例对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再现生活的四种基本功能。第四节以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对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组成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述新时期话剧语言在话语模式上的发展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现实主义话语模式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节主要论述实验戏剧在语言方面进行的种种实验和成果。第三节主要论述台湾地区影响较大的表演工作坊的主要作品在话语模式上的一些特点。第四章从表演的角度说明语言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一节对话剧腔问题进行简要的历史梳理和辨析,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第二节讨论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三节以不同版本的《雷雨》《茶馆》和《恋爱的犀牛》为例讨论同一个作品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导演和演员表现产生的意义变化。第五章从接受的角度讨论话剧语言意义生成的影响因素、标准和时代性,以及当下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主要方向。
司欣儒[9](2021)在《音乐剧《斯文尼·托德》与歌剧《丑角》中的戏剧悲剧线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自从17世纪歌剧诞生以来,歌剧的表演形式经历了纷繁复杂的嬗变过程,逐渐衍化出轻歌舞剧、喜歌剧、音乐剧等众多舞台剧表演形式。其中,20世纪诞生于欧美的音乐剧是歌剧发展的新产物。本文将两种不同形式的舞台作品比较,旨在消除大众对于音乐剧创作的刻板印象,因为音乐剧创作并不意味着简单化、娱乐化、通俗化的创作,它拥有着与歌剧创作同等的深度。音乐剧《斯文尼·托德》和歌剧《丑角》皆取材于社会发生的真实案例,本文对这两部舞台剧的戏剧悲剧线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探索在体裁不同但题材相似的前提下,不同的作曲家关于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理念,以及传统与现代作曲手法的异同。第一章为音乐剧《斯文尼·托德》中的托德悲剧线研究,第一节为音乐剧《斯文尼·托德》的宏观结构探究,第二节为托德悲剧线的收拢结构特征。第二章为歌剧《丑角》中的卡尼奥悲剧线研究,第一节为歌剧《丑角》的宏观音乐结构,第二节为卡尼奥悲剧线的开放性特征。第三章为音乐结构对戏剧悲剧线的控制,第一节为音乐剧《斯文尼·托德》以再现原则为主的音乐结构,第二节为歌剧《丑角》中以并列原则为主的音乐结构。第四章为主题贯穿对戏剧悲剧线的强化,第一节为音乐剧《斯文尼·托德》中的主题贯穿,其包括“斯文尼·托德”和“乔安娜”主题两个部分。第二节为歌剧《丑角》中的主题贯穿,其包括“爱情”、“复仇”和“灵魂”主题三个部分。第五章为作曲技法对戏剧悲剧线的渲染,第一节为调性布局,第二节为和声,第三节为复调,第四节为配器。通过对比研究两部作品的宏观音乐结构对悲剧线的控制、主题贯穿对悲剧线的强化和作曲技法对戏剧悲剧线的渲染,揭橥作曲家在音乐诠释与人物刻画方面的特色以及戏剧性的合理安排,分析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结构掌控能力、调性技法思维以及纵向和声思维,感受不同体裁的舞台剧中悲剧线的合理安排及其自身特色。
陈曦[10](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二、试论悲剧冲突的性质与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悲剧冲突的性质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中的高中戏剧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方法和主要观点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戏剧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高中戏剧教学现状调查 |
一、语文教材中的戏剧选文 |
二、学生问卷调查 |
三、教师问卷调查与访谈 |
第二节 高中戏剧教学现状分析 |
一、学生戏剧知识及文本分析基础薄弱 |
二、教师对戏剧的教学价值缺乏正确认识 |
三、未能充分发挥戏剧的教诲与育人功能 |
第三节 高中戏剧教学存在问题归因 |
一、文本阅读与分析缺乏理论和方法的支撑 |
二、教师对戏剧教学未能抓住具体的文类特征 |
三、学生对戏剧文本和表演鉴赏体验不够 |
四、应试教学思维束缚了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
第二章 高中戏剧教学引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重要意义 |
第一节 提供戏剧文本解读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
一、目前戏剧文本分析主要涉及到的理论和方法 |
二、深入分析戏剧文本,获取伦理价值 |
第二节 提升教师戏剧教学和研究的整体能力 |
一、戏剧教学目标的确定 |
二、道德榜样的深入阐释 |
三、文本伦理内涵的挖掘 |
四、戏剧伦理资源的开发 |
第三节 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知识建构的基本需要 |
一、伦理意识的觉醒 |
二、人性善恶的分辨 |
三、理性意志的培养 |
第三章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高中戏剧教学策略和方法 |
第一节 加强戏剧文本的阅读与伦理分析 |
一、读戏剧文本的伦理环境 |
二、析人物的斯芬克斯因子 |
三、找伦理选择的道德榜样 |
四、悟戏剧文本的道德警示 |
第二节 推动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变革 |
一、了解戏剧艺术相关的基本常识 |
二、梳理戏剧的矛盾冲突与伦理线 |
三、分析人物困境中的伦理选择 |
四、明确人物和事件中的伦理价值 |
第三节 增加学生读写演戏剧的伦理体验 |
一、多读戏剧文本,寻找伦理榜样 |
二、学写戏剧评论,增加伦理思考 |
三、经典片段表演,内化教诲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问卷调查 |
附录二:高中戏剧篇目 |
附录三:《雷雨》教学设计 |
致谢 |
(2)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及其审美艺术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
第一节 专制时代的威权肆虐 |
一、腐朽暴虐帝国的压制 |
二、微观权力之网的召唤 |
三、父权下的人格冲突 |
第二节 民族与个人身份的尴尬处境 |
一、被时代放逐的犹太儿子 |
二、民族仇恨的转移对象 |
三、“同化实验”的牺牲品 |
第三节 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折磨 |
一、肺结核患者的悲与欣 |
二、双重性格的强与弱 |
第二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主导下的生存体验 |
第一节 强权之下的自我感的丧失 |
一、“个体”变“个案”的异化感 |
二、现实义务的压迫感 |
三、“父亲情结”的焦虑感 |
第二节 “犹太病人”的独特情结 |
一、冷眼旁观的孤独追求者 |
二、完美主义者的欲望与恐惧综合体 |
三、罪罚与拯救的复合心理机制 |
第三节 超越与屈从的生死境遇 |
一、自明性:生死疑惧 |
二、“先行到死”:死亡自觉与超越 |
三、实践无能:心之所向而力不能及 |
第三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的艺术书写 |
第一节 自我认知障碍:难以名状的动物题材 |
一、“动物们”的不明属性与卡夫卡的模糊身份 |
二、疯狂的想象力:虚幻中的障碍突破 |
三、图像符号:“兽形人格”图鉴 |
第二节 自我认同障碍:自相矛盾的佯谬手法 |
一、倒置的逻辑思维 |
二、悬置的滑动状态 |
三、“弦外之音”式真理的析出 |
第三节 障碍感的有效传达:限制性视角的另类叙事 |
一、感知者的观察眼光 |
二、叙述者的叙述声音 |
三、“异故事叙事者”的叙述语调 |
第四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的审美品格 |
第一节 “变形”的美学: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
一、非现实感:审美感知的延长 |
二、原始感:审美感觉的唤醒 |
三、认同感:心理真实之旨归 |
第二节 滑动的悖谬:悲喜剧的审美倾向 |
一、冲突美:似喜实悲的艺术表现 |
二、崇高美:毁灭的价值 |
第三节 寓言体的二元性质:梦幻与真实的双重体验 |
一、非理性直觉与细节真实 |
二、梦与真的交织:晦暗不明的梦幻氛围 |
三、审美主体的多向阐释 |
第五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的哲性本真 |
第一节 卡夫卡的“存在之境” |
一、逃离世俗与形而上追求 |
二、日常世界向现象世界的还原 |
三、主观真空的“迦南之地” |
第二节 透彻的领悟:澄明与沉静的心理状态 |
一、本原性的自我认知方式 |
二、忘我的高峰体验状态 |
三、超时空的自我确认 |
第三节 平安与解脱:“卡夫卡式信仰”的永恒要素 |
一、作为“人质”的修养 |
二、文学创作的持久性 |
三、个人信仰的不可摧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瓦格纳浪漫主义歌剧《罗恩格林》的音乐及艺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二)与本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研究方法 |
一、瓦格纳与歌剧《罗恩格林》 |
(一)瓦格纳生平简介 |
(二)《罗恩格林》创作历程及演出 |
1.《罗恩格林》创作历程 |
2.《罗恩格林》不同版本的演出 |
二、《罗恩格林》的情节结构设置分析 |
(一)《罗恩格林》歌剧情节结构的组织设置 |
(二)《罗恩格林》戏剧冲突分析 |
(三)《罗恩格林》悲剧题材的特征 |
三、《罗恩格林》音乐与角色塑造的分析 |
(一)歌剧音乐分析 |
1.歌剧声乐的音乐分析 |
2.歌剧器乐的音乐分析 |
(二)《罗恩格林》人物角色塑造 |
1.四位主要角色的音乐塑造 |
2.其他角色的音乐塑造 |
四、《罗恩格林》艺术特征及其意义 |
(一)歌剧艺术特征及其文化价值 |
1.歌剧脚本的艺术特征 |
2.瓦格纳的歌剧创作艺术观 |
(二)《罗恩格林》文化传播及其艺术教化意义 |
1.《罗恩格林》的文化传播与交流 |
2.《罗恩格林》的文化教育与教化层面的功能属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文学与舞剧的改编关系 |
第一节 文学与舞剧特征之异同 |
一、基本媒介:文字与肢体 |
二、叙事特征:历时性与共时性 |
三、文本接受:间接性与直接性 |
第二节 文学与舞剧的联通性 |
一、改编的前提:前理解与“空白” |
二、改编的内核:戏剧性与适舞性 |
三、改编的意义:阐释与接受 |
第三节 中国文学与舞剧改编的历史关系 |
一、文学改编是苏联舞剧的创作传统 |
二、苏联舞剧经验下中国文学的舞剧改编 |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舞剧改编的重要选材 |
第二章 基于审美性原则的舞剧改编实践 |
第一节 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关注时段与内容 |
一、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聚焦现代文学——对民族根性的批判 |
二、九十年代末以降聚焦当代文学 |
第二节 从现、当代文学到舞剧的改编路径 |
一、从文学到舞剧的直接改编 |
二、“戏剧文学-话剧-舞剧”模式的间接改编——话剧《雷雨》改编的个案分析 |
三、“文学-电影-舞剧”模式的间接改编——张艺谋电影改编的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对现、当代文学的多维阐释与时代诉求 |
一、忠实于原着的实验性探索:助力芭蕾“三化”的实践与追求 |
二、聚焦原着的个性化解读:在反思历史中追随现实主义舞蹈的创作道路 |
三、基于原着的时代新释:呼应现实题材舞剧创作潮流 |
第三章 基于舞剧艺术规律的改编策略 |
第一节 文学人物的提炼与塑造 |
一、核心人物的提取与适舞性调整 |
二、文学形象典型性格的舞剧同构 |
三、文学形象及性格的扬弃与整合 |
四、文学形象的符号化与象征化设计 |
第二节 文学情节的提取与重构 |
一、主要矛盾和主要事件的勾勒 |
二、侧重情节的悲剧性铺陈 |
三、文学情节的想象性延展 |
第三节 文学结构的借鉴与重组 |
一、传统戏剧文学结构的借鉴 |
二、以人物内心活动为依据的结构重组 |
第四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改编舞剧的内涵及价值 |
第一节 基于文学的内涵与价值 |
一、实现文学作品的跨媒介传播 |
二、促进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交际 |
三、丰富文学的“经典化”内涵 |
第二节 基于舞剧的内涵与价值 |
一、提升舞剧的表意格调 |
二、敞开舞剧表意方式的创新与创造 |
三、拓宽“现实题材”舞剧创作道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悲剧性作品的特征及价值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悲剧性作品的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悲剧性作品的价值 |
第二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统计与分析 |
第一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篇目统计 |
第二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作品类型分析 |
第三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悲剧性作品特点 |
第三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学生对悲剧作品审美鉴赏学习情况分析 |
第二节 教师对悲剧作品的解读现状分析 |
第三节 初中悲剧性作品的教与学现状成因分析 |
第四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教学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基于学生特征,构建悲剧意识 |
第二节 创设悲剧困境,感知悲剧人物 |
第三节 回归悲剧本真,升华精神境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辞 |
(6)近海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构与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权利分配的理论进路 |
第一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的内涵界定 |
一、近海海域的界定 |
二、渔业权的界定 |
三、养殖权和捕捞权的概念厘定 |
(一)养殖权的界定 |
(二)捕捞权的界定 |
第二节 权利分配的基础-海洋自由论 |
一、海洋自由论的形成 |
(一)海洋自由论的起源 |
(二)海洋自由论的提出 |
二、海洋自由论的限制 |
(一)海洋占有论的提出 |
(二)国家管辖海域的扩大 |
第三节 权利分配的价值取向 |
一、人类中心主义视域下的分配观 |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提出 |
(二)人类中心主义对渔业的影响 |
二、资本中心主义视域下的分配观 |
(一)资本中心主义的提出 |
(二)资本中心主义对渔业的影响 |
第二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表征 |
第一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的正当性冲突 |
一、作为历史性权利的渔业权 |
二、作为法定权利的渔业权 |
(一)捕捞权的国际法定化 |
(二)捕捞权和养殖权的国内法定化 |
第二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的优先性冲突 |
一、基于习惯性权利的优先性 |
二、基于发展权利的优先性 |
第三节 养殖权、捕捞权与海域使用权的冲突 |
一、关于海域合法使用权的争议 |
二、关于海域分界线认定的争议 |
三、关于同一片海域存在多种使用权的争议 |
第三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成因 |
第一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内部成因 |
一、养殖权与捕捞权的性质不同 |
二、养殖权与捕捞权的排他性不同 |
第二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外部成因 |
一、渔业法律政策的变迁 |
(一)捕捞业政策的转变 |
(二)养殖业政策的发展 |
二、海域使用权制度的出台 |
(一)海域范围界定的影响 |
(二)海域使用权取得的影响 |
第四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决路径 |
第一节 冲突解决路径建构的逻辑基准 |
一、基于社会正义的分配 |
(一)社会正义的内涵界定 |
(二)传统渔民的优先性 |
二、基于生态正义的分配 |
(一)生态正义的内涵界定 |
(二)生态渔业的优先性 |
第二节 冲突解决的制度建构 |
一、渔业水域使用权制度 |
(一)渔业水域使用权制度的内涵 |
(二)国外经验的借鉴 |
二、海洋保护区制度 |
(一)海洋保护区的界定 |
(二)海洋保护区对渔业的影响 |
三、海域立体确权制度 |
(一)海域立体确权的必要性 |
(二)海域立体确权的可行性 |
(三)海域立体确权的管理 |
四、渔业权救济制度 |
(一)渔业保险制度 |
(二)渔业权益损害赔偿机制 |
第三节 冲突解决的综合管理模式变革 |
一、综合管理的内涵界定 |
(一)海洋综合管理的内涵 |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二、综合管理的国际法基础 |
(一)主要国际公约规定 |
(二)适用的国际法原则 |
三、综合管理模式建构 |
(一)综合授权许可制度 |
(二)综合执法体制 |
(三)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7)秘—逻模式与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研究续篇——从怀特海教授关于宗教与科学的一段论述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译文 |
评论与阐发(以下简称“评论”) |
(8)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
第一章 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 |
第一节 新剧语言中的良性萌芽 |
一、写实观的萌芽——王钟声之《张汶祥刺马》 |
二、话语功能的转变与演讲的安排——钟声新剧与天知派新剧 |
三、新剧的话语秩序与家庭剧——以春柳社作品为例 |
第二节 五四新剧语言的发展 |
一、叙事框架的建立——社会问题剧的叙事框架 |
二、中国早期话剧的示范之作——洪深改译的《少奶奶的扇子》 |
三、辩论、宣言与抒情——五四新剧中的话语功能 |
第三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成就 |
一、田汉的《名优之死》 |
二、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
小结 |
第二章 话剧语言成熟期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
第一节 叙事策略与对白写作技巧的成熟 |
一、叙事者与叙事结构 |
二、话语冲突与层次感 |
三、语言功能的丰富 |
第二节 诗意的话语模式——以《雷雨》《北京人》《风雪夜归人》为例 |
一、《雷雨》语言的含蓄性 |
二、《北京人》语言的抒情性 |
三、《风雪夜归人》语言的象征义 |
第三节 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以《上海屋檐下》《龙须沟》为例 |
一、半公共空间与日常行动 |
二、场面布局的基本方法 |
三、人物与言语行为 |
四、作者对意义的控制方式 |
第四节 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以《日出》《茶馆》为例 |
一、多重等级链条 |
二、冲突性对话 |
三、评议性对话 |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
一、“三一律”结构的继承 |
二、再现生活与社会杂语的融合发展 |
三、探索剧对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发展 |
第二节 实验戏剧的话语模式 |
一、语言的暴力 |
二、伪装的叙事 |
三、戏仿与拼贴 |
第三节 台湾地区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 |
一、表演工作坊作品的话语模式 |
二、相声剧的话语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表演中的话剧语言 |
第一节 话剧腔问题 |
一、话剧语言表演理论小史 |
二、“话剧腔”“舞台腔”“翻译腔”“朗诵腔”之辨 |
三、“话剧腔”的价值 |
第二节 表演中的意义变化 |
一、潜台词 |
二、表演对文本意义的影响 |
第三节 同一剧目不同风格的表演 |
一、《雷雨》的不同版本 |
二、《茶馆》的不同版本 |
三、《恋爱的犀牛》的不同版本 |
第五章 话剧语言的理解与接受 |
第一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接受 |
一、前文本的影响——《张汶祥刺马》的意义生成 |
二、接受标准的形成——《少奶奶的扇子》的接受 |
三、从美的接受到现实的接受——以《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例 |
第二节 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方向 |
一、现实方向 |
二、诗意方向 |
三、哲理方向 |
结语 |
一、关于经典作品的争议 |
二、现实的困境 |
三、语言学对话剧语言创作的启示 |
附录一 《张文祥刺马》相关资料 |
附录二 《申报》提及马新贻的文章(1872—1903年) |
附录三 访问周野芒 |
附录四 2019年全国话剧演出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音乐剧《斯文尼·托德》与歌剧《丑角》中的戏剧悲剧线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论题意义 |
二、作品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音乐剧《斯文尼·托德》研究现状与综述 |
(二)歌剧《丑角》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论题的研究意义与创新 |
(一)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
(二)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一章 音乐剧《斯文尼·托德》中的托德悲剧线研究 |
第一节 音乐剧《斯文尼·托德》作品概述 |
一、作曲家桑德海姆的生平简介 |
二、概念音乐剧《斯文尼·托德》的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 |
第二节 音乐剧《斯文尼·托德》的宏观结构特色 |
一、【第一幕】音乐的再现结构特色 |
二、【第二幕】音乐的单式结构特色 |
第三节 托德悲剧线的收拢结构特征 |
一、戏剧上的双重结构 |
(一)锁闭式戏剧结构 |
(二)中心环状式人物关系结构 |
二、音乐上的收拢性特征 |
第二章 歌剧《丑角》中的卡尼奥悲剧线研究 |
第一节 歌剧《丑角》作品概述 |
一、作曲家莱昂卡瓦洛的生平简介 |
二、真实主义歌剧《丑角》的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 |
第二节 歌剧《丑角》的宏观音乐结构 |
一、【第一幕】音乐的并列结构特色 |
二、【第二幕】音乐的小型单式结构特色 |
第三节 卡尼奥悲剧线的开放性特征 |
一、《丑角》戏剧的开放性特征 |
二、《丑角》音乐的开放性特征 |
第三章 音乐结构对戏剧悲剧线的控制 |
第一节 音乐剧《斯文尼·托德》以再现原则为主的音乐结构 |
一、再现原则的二部曲式 |
二、再现原则的三部曲式 |
第二节 歌剧《丑角》中以并列原则为主的音乐结构 |
一、并列原则的二部曲式 |
二、并列原则的三部曲式 |
三、并列原则的多部曲式 |
第四章 主题贯穿对戏剧悲剧线的强化 |
第一节 音乐剧《斯文尼·托德》中的主题贯穿 |
一、“斯文尼·托德”主题 |
二、“乔安娜”主题 |
第二节 歌剧《丑角》中的主题贯穿 |
一、“爱情”主题 |
二、“复仇”主题 |
三、“灵魂”主题 |
第五章 作曲技法对戏剧悲剧线的渲染 |
第一节 调性布局 |
一、音乐剧《斯文尼·托德》中的泛调性特色 |
(一)全曲调性布局 |
(二)泛调性 |
二、歌剧《丑角》中浪漫主义风格的调性布局 |
(一)全曲调性布局 |
(二)转调模进与远关系转调 |
第二节 和声 |
一、音乐剧《斯文尼·托德》中的现代和声语汇 |
(一)高叠和弦 |
(二)平行和声 |
二、歌剧《丑角》中功能和声的复杂化运用 |
(一) 属功能组和声的转换与解决 |
(二)和弦外音 |
第三节 复调 |
一、模仿复调 |
(一)自由模仿 |
(二)严格模仿 |
二、对比复调 |
第四节 配器 |
一、乐队编制 |
(一)音乐剧《斯文尼·托德》 |
(二)歌剧《丑角》 |
二、弦乐队配器 |
(一)弦乐作为前景陈述旋律 |
(二)用弦乐合奏为独奏者伴奏 |
三、木管与弦乐的组合配器 |
(一)木管和声形成的对比音色 |
(二)用木管组来重复乐队中的其他乐器 |
四、管弦乐队配器 |
(一) 全奏 |
(二)管弦乐队为人声伴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
(一)明清研究状况 |
(二)现代成果评述 |
(三)当代研究现状 |
二、选题依据 |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
(一)桃园结义 |
(二)怒鞭督邮 |
(三)千里独行 |
(四)三顾茅庐 |
(五)草船借箭 |
(六)华容放曹 |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试论悲剧冲突的性质与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中的高中戏剧教学研究[D]. 黎佳秀.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2]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及其审美艺术表现[D]. 王静.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瓦格纳浪漫主义歌剧《罗恩格林》的音乐及艺术特征研究[D]. 郭晨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D]. 邱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教学研究[D]. 任凯.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6]近海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构与解决[D]. 朱晖. 吉林大学, 2021(01)
- [7]秘—逻模式与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研究续篇——从怀特海教授关于宗教与科学的一段论述谈起[J]. 陈中梅. 文学, 2019(02)
- [8]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D]. 王津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9]音乐剧《斯文尼·托德》与歌剧《丑角》中的戏剧悲剧线对比研究[D]. 司欣儒.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