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变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梦远[1](2016)在《企业出口与创新内在关系实证研究 ——基于浙江工业企业的数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口、创新以及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考虑到出口对于创新可能会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使政策的实施具有外部性。因此,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企业出口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对于我国下一步贸易政策和创新政策制定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涉及到的变量是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应创新投入以及企业出口等。我们利用OLS和Probit等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出口确实能够显着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但出口对于创新存在“锁定效应”,即随着出口比例的增加,出口对于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减弱。出口会促进创新是因为出口存在学习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作用。同时,出口之所以对创新存在“锁定效应”,可能是因为贸易方式和出口目的地的转变削弱学习效应。鉴于不同股权结构的企业研发机制可能存在不同,出口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也存在差异。我们将样本分为民营企业、国有和集体企业以及外资企业三类子样本,发现股权结构的企业出口对于创新的影响基本是一致的。此外,企业固有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可能对于我们结论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其进行重新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并未发生变化。
陈志卷[2](2012)在《基于经济发展关联机制的区域物流园区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区域经济发展和物流系统的关系不仅直接体现为两个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更表现为两个系统内部各关键要素的耦合。物流系统作为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它所具有的服务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等特性决定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我国许多省市都将发展物流业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而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布局是支撑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现代物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为理论基础,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切入点,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关联三个角度来尝试分析物流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并建立了基于这种关联机制的物流园区规划的框架与方法体系。首先,以输出导向型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在对出口基地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分别从技术变化率、流通成本、交易成本、出口配套服务等不同角度剖析了物流园区发展引致区域经济增长的具体路径,并以此路径为线索,构建了融入物流园区发展的区域经济增长累积模型;其次,对区域空间结构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别从分工和专业化、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技术进步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及演化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物流园区对引致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方向。同时,本研究基于非均衡的区域空间结构具体模式对物流园区空间层次划分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区域物流园区层次划分方式及各层次间的作用机制;第三,在物流园区产业关联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物流园区发展促进物流产业以及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作用方式,并从社会分工视角、交易成本视角、竞争优势视角和生态群落视角进一步探讨了物流园区与区域制造业的关联与互动机制,并以产业属性和空间属性的交互关系为切入点,从产业互动和空间互动两个方面分析了物流园区与制造业集聚的作用方式;第四,基于物流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明确了区域物流园区规划的总体思路,并构建了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园区规划模型与方法,构建的模型主要包括,物流园区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耦合测度模型、区域物流需求量预测模型、物流园区空间层次规划模型和基于产业关联的物流园区布局选址模型。第五,以京津冀地区为载体,将所构建的物流园区规划框架和方法模型加以具体应用,并针对性地提出区域物流园区规划保障性措施的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以与经济发展关联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区域物流园区规划的框架和方法体系,弥补了物流园区规划缺乏经济理论支撑的不足,从而对促进我国区域物流园区的科学规划和实践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李锋[3](2011)在《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新贸易理论放松了新贸易理论关于企业同质性的基本假定,把国际贸易理论关注的焦点从国家和产业转向企业,较好的解释了企业的内销、出口和对外投资等行为选择。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外贸发展方式并不理想。因此,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主题与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需求存在理想的契合点。论文以异质企业的行为选择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异质企业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和路径,并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从国内现有文献看,关于新新贸易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选择这一领域开展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献综述部分就新新贸易理论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理论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概述了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理论进行了梳理,发现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加工贸易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完善贸易战略等方面,以异质企业为视角进行的研究比较少,从微观层次分析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较为缺乏。新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分析部分重点研究了异质企业如何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在研究异质企业内涵与成因的基础上,阐释了异质出口企业和异质非出口企业如何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论文还设计了一个异质企业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简单模型,分析异质企业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部分论证了异质企业在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通过对7041家北京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和非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的比较分析发现,无论是在企业规模还是在收益率等方面,出口企业明显优于非出口企业,但是只出口的外商投资企业不具备异质性,存在“异质企业的悖论”,然而其通过自身转变缩小了差距,出口并内销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扩大企业规模过程中没有实现收益率的同时扩大。通过对2004-2009年中国出口200强企业、民营出口100强企业、北京纺织服装出口100强企业数据的分析发现,异质企业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通过对北京制造业25个出口行业人均增加值、创新率和增加值率与出口交货值比例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企业创新率和增加值率是推动外贸发展转变的重要力量。此外,还检验了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异质企业的具体表现。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部分研究了企业异质化的主要途径。该部分重点分析企业异质化的理论框架,阐述企业异质化的宏观背景,并就企业异质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企业异质化是培育异质企业的有效模式,产品差异化、规模扩大化、经营产业链化和品牌国际化是企业异质化的主要途径。企业异质化的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表明:我国企业的异质化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模式来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总之,论文将国际贸易的前沿理论与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理论上扩展和检验了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从新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为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进行新的探索。但是,由于理论创新和微观企业数据获取的困难,论文一定存在局限和不足之处,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顾佳佳[4](2009)在《对外贸易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其中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闭关锁国的条件下得到发展。有关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很多,大多集中在研究进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和进口分别对GDP总额的影响,对于从产业结构层次和商品结构层次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分析江苏省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现状后,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定性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分别是从整体角度、三大产业角度和产品角度对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论述。实证分析主要分三部分,主要采用是回归分析和协整分析的方法,首先利用国民经济恒等式来分析进出口总额、出口、进口以及净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次笔者将GDP拆分成三次产业的GDP值,采用协整分析的方法研究出口和进口分别与三次产业的关系;最后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其进行扩展,建立模型,运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再结合江苏省初级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数据与三次产业的经济增长数据,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从而分析江苏的商品贸易对三次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通过对江苏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定性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从长期来看,无论进口还是出口或净出口,都能促进江苏的经济增长,从短期来看,出口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进口所起的作用则不明显;其次对于三次产业而言,进口能促进第一产业值的增长,出口的作用不大,而出口和进口都能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而且进口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大于出口;最后,江苏三大类产品的出口部门都通过自身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江苏省的经济增长,初级产品进口部门通过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部门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都可以促进第二产业的经济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部门通过自身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文章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针对扩大出口、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李春顶[5](2009)在《出口与增长:中国三十年经验实证(1978-2008)》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成就斐然。那么,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中国奇迹般的经济增长何以能够实现,出口对于增长贡献了什么,我们从出口和增长的关联中能够得到哪些经验。本文在全面解析三十年经济成就以及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和分析了出口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从中总结和得到了相关的经验和结论。
李春顶[6](2009)在《异质性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 ——新—新贸易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新-新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的理论前沿,其最重要的创新是将企业异质性引入原有模型框架,从微观企业行为视角重新分析和解释国际贸易与投资以及跨国企业全球组织生产的抉择。这一理论已经显示了对于最新贸易和投资现象的巨大解释能力,且正处于创立和发展阶段,代表了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所以该领域的研究理论价值和意义重大。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看,改革开放三十年,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以及对外投资均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源泉;然而,改革与发展的深入已经到了需要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时期,此时中国的对外开放该何去何从,外贸发展战略应该如何调整,中国企业是否已经到了大规模“走出去”阶段,这些正成为摆在我国面前的亟需解决和应对的主题和难题。在此背景下,论文将最新的理论与我国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找到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对理论进行了扩展和中国数据的检验,并从理论与实证结果出发,指出了当前我国的外贸发展战略与投资战略调整思路,剖析我国企业应有的国际化路径选择,以及对外直接投资时的模式选择。论文的主要部分及研究结果如下。新-新贸易理论文献综述部分。从早期的经验实证开始,介绍了新-新贸易理论的两条研究主线:一条是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即企业如何在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抉择;另一条是企业的全球组织生产选择,即企业如何在外包与一体化之间抉择。文献梳理主要对比了相关研究的主要结论和研究方法。异质性企业出口贸易行为选择部分。在模型中,引入了企业对于市场信息明确和对称的假设,推导结果显示:生产率高的企业选择出口,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只供应国内市场;而出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方向是不确定的,但会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水平。实证研究中,用分行业企业面板数据和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分别检验的结果基本都符合理论的主要结论,虽然存在“生产率悖论”,但这是加工贸易引起的。由此推理,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出口促进战略不可逆转,但出口至上的思路需要抛弃,出口质量和结构需要提升。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适应我国需要的“市场主导的非对称出口促进战略”,即以市场主导的自由贸易战略为主要方向,对那些技术含量高的重点产业有区别的鼓励和支持其对外出口的一种策略措施。异质性企业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选择部分。在模型中,加入了企业对于自身的生产率信息清楚和对称的假设,从而能够确定自身是否应该进入市场以及是否应该出口或FDI。得出的结论显示:生产率高的企业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生产率低的企业会选择出口贸易;在出口和FDI之间,多数情况下存在的是替代关系。实证中,根据我国分行业企业数据,用三种方法计算和校正了各行业的真实生产率状况,参照有关国外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生产率水平指标,对比的结果表明:我国整体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并不高,尚没有到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阶段,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生产率状况决定出口和FDI。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部分。在模型中,对相关文献框架进行了简化,专注于分析企业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选择。模型将企业的异质性分为两类:一类表现在具有可流动能力的产业,即企业的差异化能力和竞争力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和传递;另一类表现在具有不可流动能力的产业。得出的结论是:异质性表现在具有可流动能力的产业,生产率高的企业选择跨国并购,而生产率低的企业选择绿地投资;异质性表现在具有不可流动能力的产业,生产率高的企业选择绿地投资,而生产率低的企业选择跨国并购。在实证中,通过对我国三十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分析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水平滞后于对外贸易和GDP发展水平,需要有步骤地着力发展。在具体模式选择上,技术密集型产业应更多的选择跨国并购方式,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应更多的选择绿地投资方式。总之,论文是将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项研究,在理论上扩展和检验了相关结论,在实际中指导了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现实。然而,限于我国微观企业数据获取的困难,以及理论模型扩展的难度,论文的局限和问题在所难免,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冯正强[7](2009)在《贸易增长机制与贸易增长动力转换研究》文中提出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运行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对外贸易增长机制及其增长动力转换是从理论上认识和了解国际贸易基本问题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切入点,也为改善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环境和尽快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一条重要思路。论文从三个层次展开研究:一是从宏观层面分析对外贸易增长的动力和作用机理,逻辑推理和数理推论相结合探究影响对外贸易动态增长动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二是运用经济学思想和方法逻辑演绎分析实现对外贸易增长动力转换的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三是实证考察制度和知识要素对对外贸易增长的影响。鉴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适用范围上的不适用性,扩展了比较优势的内涵,认为比较优势包括物质资源、技术和知识等无形资源以及政府有效干预资源配置的制度效率和激励机制等行政资源等,构建了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引入知识要素的3×2×2修正的H-O模型。运用生产函数、效用函数等经济学概念和经济数学方法推导并论证了相对于传统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技术、知识要素以及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增长更为重要。在借鉴有关竞争优势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竞争优势集中体现在各个产业的出口能力和出口产业的层次等两个层面。构建了对外贸易增长的动力结构模型,包括制度创新、资源禀赋优势的释放和微观主体的努力三个主要动力因素以及静态比较优势发挥、动态比较优势培育和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形成的动力机制。在分析有关竞争优势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六因素”模型,即人力资本、交易费用、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以及政策因素和内外部制度兼容度,分析了制度通过影响上述六项因素来影响对外贸易竞争优势。选择2005、2006年公布的92个国家实证样本数据和运用对数回归模型对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与制度因素关系进行实证,发现对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影响最大的不是一国的经济制度,如贸易政策、货币政策,而是一国影响企业运行费用的制度和正式约束的法律制度,如工资政策、黑色市场交易、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等。在界定和阐述知识的经济特性与知识禀赋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禀赋具有创新累积与内生、边际成本递减、规模经济等经济特征,并通过影响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结构、贸易成本和效率以及贸易条件等直接或间接影响对外贸易增长。选取1985-2005年样本数据,采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中国的R&D投入和教育投入与其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知识投入与进、出口总额和出口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且是进口总额和出口结构的格兰杰因。从交易成本和交易效率等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比较优势的利用和提升、交易效率、制度安排和政府作用在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了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论证了交易效率的提高对贸易格局的影响。从本国跨国投资和利用外资两方面分析了FDI对比较优势提升、交易效率提高等产生的巨大作用,提出了FDI是实现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实现贸易动态增长的有效途径。最后,通过对中国外贸产业的现实分析,说明了我国贸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离贸易强国的距离还相对较远,静态比较优势导向的外贸增长战略在当前已不适应。提出了中国现阶段适宜于按照国家产业矩阵确立出口结构,采取竞争优势导向的外贸增长战略,并充分发挥企业、政府和中介组织在实现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贾朝旭[8](2008)在《新疆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的世界是对外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潮流,进出口贸易推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东与祖国内地相连,西与周边八国接壤,向西开放的地缘区位优越,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研究其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意义重大。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国家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对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多集中于对中国整体的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较少,并且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和贸易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可能与中国整体的特征相异。本文以新疆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新疆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力图从实证角度,科学、客观的计算出二者的关系,以此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础。本文从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出发,以提出加快新疆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归宿。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历史和比较相互补充等。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第二部分是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概述;第三部分是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第四部分是新疆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同时分析新疆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就新疆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计量分析;最后一部分提出对外贸易政策与建议。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进出口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增长率超过全国水平,外贸依存度稳步提升,外贸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顺差稳步攀升;(2)新疆进出口贸易还存在问题需要解决,新疆贸易总额在全国所占比重很小,贸易依存度仍然大大低于全国水平,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外贸地理分布过于集中;(3)从长期来看,新疆GDP与出口和进口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出口和进口的增长显着的促进了GDP的发展;(4)从短期来看,出口和进口同样对新疆的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5)针对新疆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原有市场,积极开辟新市场,以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机遇,推动新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新疆经济发展。
胡玮玮[9](2008)在《加工贸易视角下我国贸易结构变迁起因与效应的趋势解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是贸易自由化,而贸易自由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制造业的跨国产业转移以及对外直接投资为载体。国际产业转移的盛行带来中间投入品贸易的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表现为加工贸易份额的显着增加。我国的贸易结构变迁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和现象一直倍受学术界关注,尤其是当前,我国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贸易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因此,笔者认为,从贸易产生根源、驱力因素等角度对加工贸易,进行深入剖析其宏观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框架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我国贸易结构变迁过程为研究对象,抓住加工贸易和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两个关键词,旨在从分工基础的深度上研究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模式的演进和趋势之下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拉动力的贸易结构变迁的动因、趋势与效应。文章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层层铺垫的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和其拉动的贸易结构变迁过程。写作重点放在从贸易品结构变迁的宏观效应分析上,仍然抓住了加工贸易和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两个关键词。为了全面考察加工贸易发展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与其他重要经济变量的相互联系,笔者引入经济增长变异分解模型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理论支撑;实证研究部分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联系我国实际,选取全要素生产率、GDP增长率、贸易条件、二元经济结构指标和研发投入五个时间序列,建立两组VAR计量分析模型,检验变量之间的长期动态相互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加工贸易能够对我国收入分配产生正向的影响,并对我国技术的积累有积极的作用。更深层次地讲,我国要抓住国际分工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机遇,不仅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更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水平。
王菲菲[10](2007)在《组合预测方法及区域出口贸易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预测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伴随着预测科学的发展,非线性预测方法的使用及组合预测方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同时也随之出现了很多的非线性方法和组合预测方法,但是,不同的事物因所受影响因素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规律,而不同的组合预测方法因其构成机理的不同而导致适用条件的不同。预测模型的建立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不同的预测问题,因此对不同的组合预测模型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组合预测模型的不足之处;根据事物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组合预测模型以提高预测精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旨在构建合适的组合预测模型对我国快速发展的区域出口贸易额进行预测,为未来的区域出口贸易发展和调控提供依据。本文在对组合预测、及出口预测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本文对区域出口贸易额预测模型的构建机理进行分析,在结合组合预测模型的优缺点以及区域出口贸易额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混合预测模型为区域出口贸易额的预测模型。然后构建了由误差校正-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支持向量机方法相混合的区域出口贸易额的组合预测模型。本文的最后一章对所建立的区域出口贸易额的混合预测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湖南省的出口贸易额为例,选取1999.01-2006.06月份的出口贸易额,首先运用误差校正-向量自回归模型,选取工业总产值、财政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相关的汇率指标、广东省的出口贸易额等指标等建立了湖南省区域出口贸易额的线性预测模型,并运用SVM方法对模型中的协整向量进行非线性化,从而建立湖南省出口贸易额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并对2006.07-2007.06期间的湖南省出口贸易额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线性VEC模型、BP方法、SVM方法。最后对未来一年的湖南省月度出口贸易额进行了预测。
二、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变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变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出口与创新内在关系实证研究 ——基于浙江工业企业的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4 研究变量及模型的选择 |
4.1 数据来源 |
4.2 研究变量 |
4.3 研究模型选择 |
5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回归分析 |
5.2.1 出口的创新效应 |
5.2.2 股权结构、出口和创新 |
5.2.3 可靠性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 微观层面建议 |
6.2.2 宏观层面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经济发展关联机制的区域物流园区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物流园区的概念明晰 |
1.2.2 区域物流园区及其规划的内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园区发展的关系 |
2.1.1 物流园区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
2.1.2 物流园区与区域产业的关联机制 |
2.1.3 物流业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关联机制 |
第二节 物流园区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1 物流需求预测的研究 |
2.2.2 物流园区规模确定的研究 |
2.2.3 物流园区布局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章 物流园区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累积路径 |
第一节 出口基地模型与循环累积的增长过程 |
3.1.1 区域的外部需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 |
3.1.2 区域出口与累积因果效应:一个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
第二节 修正的出口基地累积增长模型 |
3.2.1 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的前提 |
3.2.2 Dixon-Thirlwall 模型的修正 |
第三节 融入物流园区发展的出口基地累积增长模型 |
3.3.1 物流园区发展促进区域输出增长的多种路径 |
3.3.2 由物流园区发展所引致的输出增长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
3.3.3 区域经济增长对物流园区发展的推动作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流园区与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关联机制 |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
4.1.1 区域空间结构内涵的界定 |
4.1.2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物流园区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作用机制 |
4.2.1 物流园区促进分工和专业化深化的功能分析 |
4.2.2 物流园区发展对集聚与扩散的影响 |
4.2.3 物流园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4.2.4 物流园区促进区域的技术进步 |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对物流园区层次规划的作用机制 |
4.3.1 非均衡的区域空间结构对物流园区层次划分的作用机理 |
4.3.2 物流园区层次划分的理论及各层次作用机制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流园区与区域产业关联机制 |
第一节 物流园区与各产业关联关系的理论分析 |
5.1.1 物流园区的经济特性 |
5.1.2 物流园区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5.1.3 物流园区发展与区域各主要产业的关联效应 |
第二节 物流园区形成与制造业集聚的关联机制 |
5.2.1 物流园区与制造业集聚的关联机理分析 |
5.2.2 物流园区形成与制造业集聚的关联方式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物流园区规划框架与方法体系 |
第一节 区域物流园区规划的基本描述 |
6.1.1 物流园区规划的原则 |
6.1.2 区域物流园区规划的主体 |
6.1.3 区域物流园区规划的总体思路 |
第二节 区域物流园区规划的方法体系 |
6.2.1 物流园区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耦合测度模型 |
6.2.2 区域物流需求规模预测模型 |
6.2.3 物流园区空间层次规划模型 |
6.2.4 物流园区布局选址的规划模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京津冀地区物流园区规划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京津冀地区概况 |
7.1.1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
7.1.2 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京津冀地区物流园区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验证 |
7.2.1 物流园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7.2.2 京津冀地区物流园区与经济发展关联度分析 |
7.2.3 京津冀地区物流园区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 |
第三节 京津冀地区物流园区的空间层次划分 |
7.3.1 数据的获取及聚类分析 |
7.3.2 聚类结果分析 |
第四节 京津冀地区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 |
7.4.1 北京市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的重点 |
7.4.2 天津市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的重点 |
7.4.3 河北省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的重点 |
第五节 京津冀地区物流园区规划的保障措施 |
7.5.1 政府在资金、土地和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度优惠政策 |
7.5.2 加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7.5.3 完善区域物流创新和人才培育体系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节 本文的局限性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新新贸易理论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文献综述 |
2.1 新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研究的新进展 |
2.1.1 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2.1.1.1 异质企业贸易理论 |
2.1.1.2 企业内生边界理论 |
2.1.2 新新贸易理论的实证研究 |
2.1.3 新新贸易理论的创新点 |
2.1.3.1 界定比较优势的新来源 |
2.1.3.2 分析贸易福利的新来源 |
2.2 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研究 |
2.2.1 贸易商品优化理论 |
2.2.1.1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
2.2.1.2 扩大高技术产品贸易 |
2.2.1.3 发展服务贸易 |
2.2.2 完善贸易战略的理论研究 |
2.2.2.1 比较优势战略 |
2.2.2.2 竞争优势战略 |
2.2.2.3 其他贸易战略 |
2.2.3 贸易主体培育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分析 |
3.1 异质企业的概念 |
3.1.1 异质企业的内涵 |
3.1.2 异质企业的贸易边界 |
3.1.2.1 集约贸易边界 |
3.1.2.2 扩展贸易边界 |
3.1.3 异质企业的成因 |
3.2 异质企业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逻辑 |
3.2.1 异质出口企业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
3.2.1.1 生产率高能降低产品的平均成本 |
3.2.1.2 规模大能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
3.2.1.3 国际品牌和营销战略能提升国际市场控制力 |
3.2.1.4 产业链经营能增强对商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力 |
3.2.2 异质非出口企业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
3.2.2.1 提升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率 |
3.2.2.2 替代部分低生产率出口企业 |
3.2.3 异质企业通过内部贸易提升出口附加值 |
3.2.4 异质企业与里昂惕夫之谜 |
3.3 模型 |
3.3.1 模型假设 |
3.3.2 模型分析 |
3.3.3 主要结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
4.1 基于主要出口企业数据的检验 |
4.1.1 基于北京外商投资企业数据的检验 |
4.1.2 基于中国出口200 强和民营出口100 强企业数据的检验 |
4.1.3 基于北京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数据的检验 |
4.2 基于主要行业数据的检验 |
4.2.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分析 |
4.2.1.1 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4.2.1.2 计量模型的建立 |
4.2.2 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据分析 |
4.2.2.1 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4.2.2.2 计量模型的建立 |
4.3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出口企业数据的检验 |
4.3.1 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机制 |
4.3.2 基于中国出口200 强和民营出口100 强企业数据的检验 |
4.3.3 基于北京纺织服装出口100 强企业数据的检验 |
4.4 小结 |
第5章 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
5.1 理论框架:企业异质化 |
5.1.1 产品差异化 |
5.1.2 规模扩大化 |
5.1.3 经营产业链化 |
5.1.4 品牌国际化 |
5.2 企业异质化的宏观背景:中国出口三十年历程回顾 |
5.2.1 货物贸易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依然较低 |
5.2.2 加工贸易在出口中的比重快速上升后开始回落 |
5.2.3 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出口主体 |
5.3 企业异质化路径选择的实证分析 |
5.3.1 产品差异化的实证分析 |
5.3.2 规模扩大化的实证分析 |
5.3.3 经营产业链化的实证分析 |
5.3.4 品牌国际化的实证分析 |
5.4 企业异质化案例分析 |
5.4.1 安踏:产业链经营的典范 |
5.4.2 李宁:品牌国际化带动市场国际化 |
5.4.3 铜牛:品牌战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
5.4.4 海尔:产品差异化与品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 |
5.5 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结果对于中国的政策启示 |
6.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4)对外贸易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概述 |
2.1 对外贸易概述 |
2.1.1 对外贸易的含义 |
2.1.2 对外贸易的方式 |
2.1.3 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 |
2.1.4 对外贸易的相关理论 |
2.2 经济增长概述 |
2.2.1 经济增长的含义 |
2.2.2 经济增长的方式 |
2.2.3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
2.2.4 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2.3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3.1 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3.2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3章 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
3.1 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 |
3.1.1 江苏省进出口贸易总体发展的状况 |
3.1.2 江苏省出口贸易发展的特征分析 |
3.1.3 江苏省进口贸易发展的特征分析 |
3.2 江苏省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3.2.1 江苏省整体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3.2.2 江苏省三大产业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第4章 江苏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性分析 |
4.1 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4.2 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对三大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4.3 江苏省三大类产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第5章 江苏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整体实证分析 |
5.1.1 分析的方法 |
5.1.2 指标的确定 |
5.1.3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来源 |
5.1.4 实证的过程 |
5.1.5 实证结果的分析 |
5.2 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对三大产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分析的方法 |
5.2.2 指标的确定 |
5.2.3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来源 |
5.2.4 实证的过程 |
5.2.5 实证结果的分析 |
5.3 江苏省三大类产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研究的方法 |
5.3.2 指标的确定与模型的建立 |
5.3.3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来源 |
5.3.4 实证的过程 |
5.3.5 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6章 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
6.1 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扩大出口 |
6.2 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容量 |
6.3 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创造新的消费热点 |
6.4 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6.5 加快改革进口关税制度,通过选择性进口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6.6 提高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发展高新技术机电产品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出口与增长:中国三十年经验实证(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1) |
(2) |
(3) 财政收入和实力大增。 |
(4) 外汇储备增长迅速, 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
(5) 外贸进出口规模剧增, 尤其是外贸出口。 |
(6)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 |
二、相关研究成果 |
三、我国出口与增长的定量检验 (1978—2008) |
(1) 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
(2) Granger因果检验。 |
(3) 方差分解。 |
(4) 加入其它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 |
四、经验总结 |
(6)异质性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 ——新—新贸易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导论 |
1.1、选题背景 |
1.2、选题目的、意义 |
1.3、研究方法 |
1.4、论文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1.5、写作结构安排 |
第2章、新-新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
2.1、新-新贸易理论简述 |
2.1.1 关于企业异质性 |
2.1.2 新-新贸易理论的内容、研究方向和基本假定 |
2.1.3 新-新贸易理论与前期贸易理论的关系 |
2.2、前期经验实证文献 |
2.3、异质性企业国际化路径文献 |
2.3.1 文献的基本内容和结论 |
2.3.2 理论研究方法 |
2.3.3 有关经验检验文献 |
2.4、异质性企业全球组织生产文献 |
2.5、小结 |
注释 |
第3章、异质性企业的出口贸易行为选择 |
3.1、引言 |
3.2、基于HMCFMEC框架的一个模型扩展 |
3.2.1 基本假设 |
3.2.2 均衡结果分析 |
3.2.3 经济效应分析 |
3.2.4 相关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
3.3、实证检验:中国制造业分行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分析(1997-2006) |
3.3.1 数据描述 |
3.3.2 基于DEA方法的分行业企业TFP增长率计算 |
3.3.3 各行业分年度出口贸易数据描述 |
3.3.4 实证研究结果 |
3.3.5 结论 |
3.4、基于中国300万家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1998-2007) |
3.4.1 数据来源和处理、生产率计算方法 |
3.4.2 初步检验与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 |
3.4.3 "生产率悖论"的全面检验 |
3.4.4 出口企业出口规模与生产率负相关吗? |
3.4.5 出口贸易是否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生产率 |
3.4.6 结论 |
3.5、中国贸易战略转型的宏观背景:三十年出口与增长的经验 |
3.5.1 十年经济成就 |
3.5.2 理论回顾及相关研究结果 |
3.5.3 我国出口与增长的定量检验(1978-2008) |
3.5.4 中国三十年外贸改革与发展之路 |
3.5.5 经验总结 |
3.6、中国外贸发展战略调整与政策选择:来自新-新贸易理论的启示 |
3.6.1 外贸发展战略的有关理论 |
3.6.2 我国现有外贸发展战略及其存在的问题 |
3.6.3 新-新贸易理论视角的外贸发展战略调整思路 |
3.6.4 相关贸易政策选择 |
3.7、小结 |
注释 |
第4章、异质性企业出口与FDI行为选择 |
4.1、引言 |
4.2、异质性企业的选择:模型及其扩展 |
4.2.1 基本假设 |
4.2.2 模型分析 |
4.2.3 模型结论 |
4.3、中国实证:基于分行业企业数据的生产率估算与矫正 |
4.3.1 实际生产率估算 |
4.3.2 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矫正 |
4.4、中国分行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定量结果的启示和结论 |
4.5、中国企业的出口和FDI抉择:基于理论和现实的解析 |
4.5.1 中国企业是否应该大规模"走出去"? |
4.5.2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策略选择和注意问题 |
4.6、小结 |
注释 |
第5章、异质性企业FDI进入方式选择 |
5.1、引言 |
5.2、绿地投资、跨国并购与异质性企业FDI方式抉择:一个理论框架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模型分析 |
5.2.3 模型结论 |
5.3、中国企业FDI抉择的宏观背景:三十年历程回眸(1978-2008) |
5.3.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
5.3.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5.3.3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 |
5.3.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体系 |
5.4、中国企业如何选择FDI方式:绿地投资or跨国并购 |
5.4.1 中国企业现有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
5.4.2 新-新贸易理论视角的解析与启示 |
5.4.3 中国政府应有的行为选择 |
5.4.4 中国企业应有的行为选择 |
5.5、中国绿地投资方式的一个案例及其评析: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
5.5.1 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现状和特点 |
5.5.2 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优势和问题 |
5.5.3 政府行为选择和定位 |
5.5.4 企业行为选择与定位 |
5.6、小结 |
第6章、总结 |
6.1、主要研究结论 |
6.2、研究结果刘于中国的政策启示 |
6.3、未来发展方向及进一步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7)贸易增长机制与贸易增长动力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世界经济减速带给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不确定性 |
1.1.3 新贸易壁垒与贸易摩擦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的最大障碍 |
1.1.4 粗放式数量型贸易扩张仍是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顽症 |
1.1.5 比较优势的外贸战略与经济发展的现实矛盾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
2.1 比较优势的相关研究及其内涵扩展 |
2.1.1 比较优势的传统概念 |
2.1.2 比较优势的贸易格局及“比较利益陷阱” |
2.1.3 有关比较优势经验研究 |
2.1.4 比较优势含义的重新界定 |
2.2 竞争优势及其文献综述 |
2.2.1 竞争优势与竞争力 |
2.2.2 竞争优势理论的经验检验 |
2.3 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解析 |
2.3.1 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概念 |
2.3.2 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评价指标 |
2.3.3 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分析 |
2.4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 |
2.4.1 对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争论 |
2.4.2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 |
2.4.3 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区别 |
第3章 对外贸易增长动力结构分析 |
3.1 知识要素与 H-O贸易模式的扩展 |
3.1.1 H-O贸易理论对知识要素的忽视 |
3.1.2 引入知识要素对 H-O模型的修正 |
3.2 影响贸易增长的相关动力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数学论证 |
3.2.1 有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但存在技术比较劣势的情形 |
3.2.2 没有外生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但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形 |
3.3 对外贸易增长的动力扩展模型 |
3.3.1 对外贸易扩张的主要动力因素 |
3.3.2 对外贸易增长的动力结构模型 |
第4章 基于制度因素的对外贸易增长机理分析 |
4.1 基于制度的影响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六因素”模型 |
4.1.1 人力资本 |
4.1.2 交易费用 |
4.1.3 技术创新 |
4.1.4 规模经济 |
4.1.5 政府政策 |
4.1.6 内部制度与外部制度的兼容度 |
4.2 制度影响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内在机制之一:对关键因素的作用 |
4.2.1 制度通过人力资本影响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
4.2.2 制度通过交易费用影响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
4.2.3 制度通过技术创新影响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
4.2.4 制度通过规模经济影响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
4.3 制度影响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内在机制之二:辅助因素的作用 |
4.3.1 政府政策影响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
4.3.2 内、外部制度兼容度影响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
第5章 知识禀赋的国际贸易效应分析 |
5.1 知识的经济特性与知识禀赋 |
5.1.1 知识与知识禀赋的内涵 |
5.1.2 知识的经济特性 |
5.2 知识禀赋的经济效应 |
5.2.1 知识禀赋创新累积与内生效应 |
5.2.2 知识禀赋的边际成本递减效应 |
5.2.3 知识禀赋的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效应 |
5.3 知识禀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5.3.1 知识禀赋对国际贸易规模的影响 |
5.3.2 知识禀赋对外贸结构的影响 |
5.3.3 知识创新对国际贸易成本和效率的影响 |
5.3.4 知识禀赋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
第6章 对外贸易增长动力转换机理: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模型 |
6.2 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利用、提升和再造及其在转化中的作用 |
6.2.1 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与层次性 |
6.2.2 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创造在动力转化中的作用 |
6.3 影响转换的市场交易因素:市场交易效率 |
6.3.1 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 |
6.3.2 交易效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6.4 影响转换的动力因素:持续的制度创新 |
6.5 政府在动力转换中的作用 |
6.5.1 政府作用形式和效率影响国家竞争优势 |
6.5.2 确定政府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领域:市场失灵 |
6.5.3 政府在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中的作用 |
第7章 对外贸易增长动力转化的实现途径: FDI |
7.1 FDI对贸易增长动力转化影响路径 |
7.2 本国企业跨国投资,实现贸易增长动力转化 |
7.2.1 基于母国的跨国投资效应分析 |
7.2.2 跨国投资提升贸易增长动力转化能力 |
7.2.3 外向FDI对提升中国投资企业竞争优势的意义 |
7.3 利用外资是实现贸易增长动力转化的有效途径 |
7.3.1 外商直接投资给东道国带来的效应分析 |
7.3.2 利用外资使潜在比较优势显性化 |
7.3.3 利用外资提高交易效率:交易规制层面 |
7.3.4 利用外资提高交易效率:市场机会层面 |
7.3.5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竞争力的作用传导 |
第8章 对外贸易增长动力的实证研究 |
8.1 制度影响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实证分析 |
8.1.1 模型的建构 |
8.1.2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8.1.3 制度因素与市场结构的关系分析 |
8.1.4 结论分析 |
8.2 知识禀赋与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
8.2.1 知识禀赋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实证分析 |
8.2.2 知识禀赋与中国贸易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9章 中国竞争优势导向的外贸增长战略选择 |
9.1 中国对外贸易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9.2 比较优势对我国贸易产业的不适应性 |
9.2.1 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的弊端 |
9.2.2 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产业均衡发展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
9.3 中国竞争优势导向增长模式的路径依赖 |
9.3.1 辨证看待比较优势的现实价值 |
9.3.2 实施收益递增推动的贸易战略 |
9.3.3 强调以贸易竞争优势为主导 |
9.3.4 提高交易效率,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反映各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变量值 |
附表2 反映各国制度特征的变量值 |
附表3 中国研发与教育投入、进出口结构数据汇总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新疆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回顾 |
1.3.1 国外研究回顾 |
1.3.2 国内研究回顾 |
1.4 论文的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分析 |
2.1 贸易促进论 |
2.1.1 斯密的剩余产品出路理论 |
2.1.2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的观点 |
2.1.3 科登的供给启动理论 |
2.1.4 穆勒的相关理论 |
2.1.5 “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理论 |
2.2 贸易阻碍论 |
2.2.1 普雷维什和辛格的理论 |
2.2.2 诺克斯的理论 |
2.2.3 巴格沃蒂的“贫困化增长”理论 |
2.2.4 缪尔达尔的相关理论 |
2.3 贸易折衷论 |
2.3.1 里特尔的相关理论 |
2.3.2 约翰逊、巴格瓦蒂和兰姆斯瓦米等人的观点 |
2.3.3 克拉维斯的贸易“侍女”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3.1 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
3.2 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
3.3 进出口共同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
第四章 新疆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新疆进出口贸易的总量分析 |
4.1.1 新疆进出口贸易高速发展 |
4.1.2 新疆进出口贸易底子薄弱,占全国比重小 |
4.2 外贸依存度分析 |
4.2.1 新疆外贸依存度统计分析 |
4.2.2 外贸依存度提高对新疆经济的影响 |
4.3 新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
4.4 新疆贸易平衡状况分析 |
4.5 新疆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分析 |
4.6 新疆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6.1 新疆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
4.6.2 新疆贸易相对落后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新疆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
5.1 计量方法与模型介绍 |
5.2 新疆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协整分析 |
5.2.1 数据与变量 |
5.2.2 平稳性检验 |
5.2.3 协整检验 |
5.2.4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5.2.5 误差修正模型 |
5.3 结论 |
第六章 新疆发展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
6.1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
6.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
6.3 加强外贸体制改革 |
6.4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
6.5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6.6 巩固原有市场,积极开辟新市场 |
6.7 注重民族关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9)加工贸易视角下我国贸易结构变迁起因与效应的趋势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2节 本文研究方法、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3节 本文新意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加工贸易再定义 |
第1节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2节 加工贸易再定义——分工、贸易与FDI的多维定义 |
第3章 加工贸易水平和地位——贸易结构视角的分析 |
第1节 我国贸易结构总体特征 |
第2节 加工贸易视角下贸易结构具体特征 |
第4章 加工贸易分工基础深层分析 |
第1节 全球化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趋势 |
第2节 垂直专业化的测定和度量 |
第5章 我国加工贸易变迁过程中的经济效应 |
第1节 加工贸易收入效应——基于VAR模型实证分析 |
第2节 加工贸易收入分配效应——比较静态分析框架 |
第6章 本文结论和政策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组合预测方法及区域出口贸易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及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组合预测方法研究综述 |
1.2.2 出口预测文献综述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区域出口贸易组合预测模型构建的机理分析 |
2.1 预测基本方法介绍 |
2.2 组合预测的思想 |
2.2 组合预测模型分析 |
2.2.1 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 |
2.2.2 混合模型 |
2.3 区域出口贸易的特点及其组合预测模型的选择 |
2.3.1 区域出口贸易的特点 |
2.3.2 区域出口贸易组合预测模型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出口贸易组合预测模型的构建 |
3.1 模型变量的选择原则 |
3.2 建模方法 |
3.2.1 协整分析 |
3.2.2 误差校正向量自回归模型 |
3.2.3 支持向量机方法 |
3.2.3.1 支持向量回归机 |
3.2.3.2 核函数的选择 |
3.2.4 非线性误差校正模型的改进 |
3.3 区域出口预测精度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出口贸易预测实证分析 |
4.1 湖南省区域外贸发展情况 |
4.1.1 湖南省总体的外贸发展状况 |
4.1.2 湖南省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状况 |
4.1.3 湖南省的进出口市场结构 |
4.1.4 出口贸易方式分析 |
4.1.5 湖南省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 |
4.2 数据预处理及变量选取 |
4.3 预测过程 |
4.3.1 季节因子的趋势外推预测 |
4.3.2 协整分析及VEC 方程建立 |
4.3.3 非线性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
4.3.4 模型预测精度的检验 |
4.4 各模型预测结果比较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本文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SVM 预测程序(基于MATLAB) |
附录C 湖南省出口贸易额预测相关数据 |
四、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变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出口与创新内在关系实证研究 ——基于浙江工业企业的数据[D]. 胡梦远.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4)
- [2]基于经济发展关联机制的区域物流园区规划方法研究[D]. 陈志卷. 南开大学, 2012(07)
- [3]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李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4]对外贸易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顾佳佳. 江苏大学, 2009(07)
- [5]出口与增长:中国三十年经验实证(1978-2008)[J]. 李春顶. 财经科学, 2009(05)
- [6]异质性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 ——新—新贸易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 李春顶. 复旦大学, 2009(12)
- [7]贸易增长机制与贸易增长动力转换研究[D]. 冯正强. 中南大学, 2009(02)
- [8]新疆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贾朝旭. 石河子大学, 2008(12)
- [9]加工贸易视角下我国贸易结构变迁起因与效应的趋势解构[D]. 胡玮玮. 复旦大学, 2008(04)
- [10]组合预测方法及区域出口贸易预测研究[D]. 王菲菲. 湖南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