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馆风情漫古今——《中国茶馆》引言(论文文献综述)
马春霞[1](2021)在《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的通俗教育是以通俗直观的方式向普通民众授以浅显易懂的常识,以增进民众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以及革新社会习俗的社会教育活动。通俗教育肇始于清末,兴盛于民初,衰弱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近代中国政府及知识界在内忧外患环境下探讨教育救国之策的产物。与此同时,在建设近代国家的语境下,通俗教育致力于将过往被排除在教育体系外的底层民众形塑为国家的合格国民,描绘出近代中国大众教育肇始阶段的图景。近代江苏地区的有识之士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历时较久、影响深远的通俗教育实践活动。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经历了兴起、发展与式微的历程。在这一变迁过程中,通俗教育在行政建制、实践运作等方面渐成体系。通俗教育的行政建制从无到有、从散乱到系统,为通俗教育在地方的顺利实施奠定行政管理的基础。通俗教育实践从清末的阅报、讲报、识字、宣讲等方式,逐渐拓展到民国时期形成覆盖讲演、展览、识字、谋生技能传授等切合民众实际需求的综合立体的教育网络。通俗教育实践主体也从清末地方人士的“单打独奏”到民国设立各类社会团体并建立专门的通俗教育场馆的拓展模式。尽管通俗教育缘于种种原因最终为民众教育所取代,然而其开展社会教育的思路与途径对后续民众教育发展不无启示与镜鉴作用。通俗教育团体的擘画与导航影响了民国时期江苏通俗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内容。由着名通俗教育家伍达牵头创立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通过广泛募集会员、召开会议、发行会刊等途径传播通俗教育理念,借助会刊向各地征集有关通俗教育发展基本问题的建议,引导各界深入探讨实施通俗教育的路径,普及通俗教育。尽管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存续时间不长,然而其对于通俗教育的开创之功不容忽视。江苏省教育会将通俗教育提案上达于政府,并将通俗教育实践下播于民间,在民国十数年间引领了江苏通俗教育潮流。江苏省教育会下设的通俗教育研究会在连续六届常年大会议案多围绕通俗教育在地方的实际问题展开,使这些问题加以讨论,甚至获得解决,促进了通俗教育在基层社会的发展。通俗教育团体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活动推动了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深入有序的开展,也使形塑国民的理念进一步广泛传播。江苏通俗报刊在传播国家观念、卫生常识等方面以及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调适过程中参与了对国民的观念塑造。为了培养现代国民的观念,通俗报刊运用大量篇幅引导民众认识“欲爱身家,先爱国家”的道理,灌输从日常生活中做“爱国的实事”——“尽本分”。当然,为了吸引读者,维持报业生存,通俗报刊亦夹杂以轻松、休闲、娱乐的内容。宏大的国家主题在通俗、休闲的内容配置中,得以稀释,散落在各版块的编排中,既展现了通俗报刊塑造国民的隐衷,亦满足了民众的娱乐需求,巩固了报刊的读者。通俗报刊对卫生常识的传播,彰显了通俗报刊在向国民传播卫生观念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及其影响。在通俗报刊的阐释下,民众与国家的距离被拉近,民众的个人健康等同于国家机体的健康,民众与国家被建构起唇齿相依的联系。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藉由课本较为系统地启蒙民众。清末,江苏政府及民间人士通过设立简易识字学塾,开始了培养宪政国民的尝试。民初,以董景安为代表的知识界藉由“六百字编”通俗教育丛书、开办通俗教育学校,向“陇畔耕夫”、“市廛手民”普及国民常识。民间团体还创办了能让民众获得一技之长的通俗夜校,引导民众在提升谋生能力的基础上增长常识,增进政治觉悟,承担国民义务。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政府及知识界对通俗教育认识的逐渐深入,凸显了国民常识普及的民众取向,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通俗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馆是在采择日本经验基础上建立的中国式国民启蒙场馆。通俗教育馆通过选址文庙消弭了传统精英文化空间与大众文化空间的隔阂,体现了通俗教育的本旨。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及巡回讲演活动使民众在“耳闻馆之声”的过程中接受国民常识普及。通俗教育馆的展览引导民众在“目睹馆之物”的过程中获得常识。江苏地区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创办通俗教育馆的尝试,在启蒙定位、设馆建制方面对其他地区多有影响,亦对其后民众教育馆的建立颇有启示。不过,经济、人事、观念方面的困境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俗教育馆教化功能的发挥。近代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界人士,在形塑国民的时代主题下,结合地方情势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通俗教育实践。它以民间力量为先导,在官方的政策支持下,秉持底层视角,借助大量的通俗教育媒介,着力于培养具有国家观念、国民意识及现代常识的国民。通俗教育将普及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等作为国民塑造与知识启蒙的切入点,将下层民众纳入近代国家共同体中,赋予其政治属性,开启了普及国民教育的历程。在建构近代国家的大背景下,通俗教育体现出鲜明的工具性,在形塑国民的同时亦凸显了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性,加速了民众时代的来临。
朱彩姣[2](2020)在《漆艺元素在主题茶空间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漆艺文化在漆艺技术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漆艺元素作为漆艺文化的范畴,包含了实用功能、审美功能、文化属性、意境表达等多层次的含义。通过将传统漆艺文化作为设计基点,借助设计语言符号的形式转换,并以安化茶文化空间作为载体,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与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湖南安化黑茶作为中华传统茶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在时代演变过程中,黑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精神被人们所推崇,同时这也代表着一种民族文化的表达。在漫长历史演变过程中,安化黑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地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进一步来说,对当地室内的空间形态也有一定的影响。本课题通过对安化黑茶主题空间进行设计研究,尝试着为安化黑茶空间文化的传承带来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将漆艺元素作为设计构思的出发点,对其文化内涵及现状分析,仔细分析安化黑茶主题空间的功能,结合考虑社会生活模式以及社会需求,将传统漆艺元素(漆艺造型元素、色彩元素、材料元素、装饰元素等)合理的运用于主题茶空间中,并在空间设计上对空间功能、形式加以创新,使得空间符合社会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漆文化、茶文化以及地域文化,并各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安化黑茶主题空间设计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主题茶空间结合社会需求,把控茶文化主题空间的设计要求,在相关理论、实践的基础上,试为传统文化提供新的传播平台。
罗力维[3](2020)在《宋代吉州窑剪纸贴花瓷艺术表现及文化探析》文中认为“剪纸”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而民间剪纸与陶瓷装饰的相互融合,则以江西吉州窑为代表,存在着独特的艺术视角。民间剪纸不仅强化了陶瓷装饰中的文化底蕴,还丰富了陶瓷装饰手法;而陶瓷装饰则为剪纸提供了全新的载体,也使得民间剪纸能够突破常规,迎来新的艺术形象。民间剪纸与陶瓷装饰相结合的典型形式是剪纸贴花瓷,即将剪纸纹样移植到瓷器制作之中,形成一种陶瓷装饰手法,这种陶瓷装饰手法以古代吉州窑久负盛名。宋代是吉州窑陶瓷的繁荣期,所生产的瓷器无论从产量上还是技术上都比前朝都更加的丰富和成熟,所以本文主要以宋代吉州窑剪纸贴花瓷为研究对象,依据现有文献材料和前人研究的成果,分别对其成因、艺术表现及工艺特色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探析剪纸贴花瓷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为剪纸贴花瓷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万里民[4](2020)在《《“走街串巷”京都三日行》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游客越来看重赴日游的品质与当地人文特色的体验。但是深度游相关的旅游杂志较少,基于此,笔者此次翻译实践选择了《“走街串巷”京都三日行》(“京都、2泊3日。路地から表通りまで”)这一文本。该文本的特点是用京都当地人的视角来描绘京都的方方面面。该旅游文本最先介绍京都的历史和文化,然后是饮食相关的店铺、美术馆、寺庙等信息,内容详实。本翻译实践在为中国游客的深度京都游提供帮助的同时希望也能为以后的旅游翻译文本提供少许借鉴。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个章节,包括引言、翻译实践简介、文本分析及译前准备、案例分析以及翻译实践总结。本次翻译实践中难点主要集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广告性标题的翻译”以及“中日语言差异”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以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为指导理论,不同文本不同问题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就该旅游文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笔者主要通过加注和解释性翻译的方式解决,对不同的特点的文化负载词使用和其特点相适应的翻译方法。接着就是广告性标题的翻译,以交际翻译为原则标题的翻译需要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尽量去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笔者尽量把标题翻译的简洁且符合汉语的习惯。对于中日语言差异,笔者从语序表达的差异、日语成分省略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力求能合理地处理这些差异。
石彩霞[5](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与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力创精品、鼓励人民》;《着名剧作家老舍与他名作<茶馆>》;《陈毅特型演员谷伟》;《论电影<我不是药神>》;《<远去的牧歌>唱响的幸福之歌》;》文中提出
顾胜楠[6](2017)在《民国时期杭州茶馆与城市社会生活研究(1927-1949)》文中认为中国茶馆的出现和流行,经历千年嬗变,虽有跌宕起伏,却也多姿多彩。东晋老妪,上街卖茶粥;唐人封演,首先记录下"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两宋茶肆林立,陈设精心雅致,奇茶异汤,光辉满座;明清两代,茶馆融于市井,世象百态,尽显其中……茶馆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和社会经济文化有诸多联系,发挥自身基本价值的同时,能够在变换的环境下积极调整适应,不仅为生存发展找到新的出路,更是逐步沉淀出深厚的茶馆文化。杭州茶馆极具江南特色,在历史演变中和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在对杭州茶馆的主要类型、数量规模、分布范围情况的分析和数据比较基础上,突出其明显的时代和地区性特点。通过翻阅浙江省和杭州市档案馆的资料,尽可能细致地展现1927-1949年期间茶馆参与城市人们生活的一些真实场景,并结合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探讨杭州茶馆与人们日常休闲、与社会经济、与政治发生的关系,从而揭示国家政治和社会变迁对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日常文化、小商业、公共政治的相互作用。研究成果包括:充分利用现存的史料,比较完整地呈现出当时杭州茶馆的发展情况,并对茶馆经理和茶客进行分析,勾勒出人们使用和享受茶馆生活的场景;将茶馆具体的财务开支和资金状况纳入考察范围,以此来反映茶馆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诸多发生在茶馆的案例事实以及一些相关政策,来体现茶馆中的政治内容。
周芊泛[7](2014)在《汪曾祺小说“改写”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汪曾祺被认为是一位“有着独特气质的”,并且“很难被归类的”作家。汪曾祺一生创作了近140篇的短篇小说,通过对其创作的分析,我们发现,有一个相当重要的文化现象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那就是其对小说的“改写”。汪曾祺小说的“改写”不只是对小说情节、主题的简单增删,更是对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的改写。他正是通过小说的改写,寻求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契合点,并以这个契合点来打通古今中外文学之间的障碍,最终达成文化的融合。除此之外,汪曾祺还汲取了中外小说的多种写作元素,对小说的文化精神进行重构,以安享民间日常生活的姿态,创建了以“和谐”为中心的文化观念。论文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对汪曾祺坎坷的人生经历及与此相映照的小说创作情况的梳理,审美理想的分析和对其师承关系的论述,探寻其改写小说的缘由。第二章着重论述了汪曾祺小说文本改写的具体情况。本章将改写的类型分为三种:对中国古典笔记体小说《聊斋志异》、《夜雨秋灯录》的改写;对现当代文学中经典意象“复仇”、“求雨”、“茶馆酒肆”的改写;对自身小说《庙与僧》、《戴车匠》、《职业》、《异秉》的改写。通过对小说具体文本的透彻分析,阐释汪曾祺小说改写的目的。第三章则论述汪曾祺小说改写的文化意义。汪曾祺通过小说的改写,达到中国传统儒佛道思想及中西文化的双重融合,同时又以此种方式进行着对否定宏大虚幻主题、否定个人遁世与隐逸、重归民间的三重文化重构活动。这三个章节循序渐进,形成了研究汪曾祺小说“改写”现象细致、深刻的理论阐释体系。
申倩[8](2013)在《论张恨水小说中的陪都书写》文中提出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小说大家,以其作品数量之多,读者之众而享誉海内外。同时,张恨水是一位具有强烈时代意识的作家,他时刻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更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张恨水被迫西迁至重庆,并在那生活居住了八年,重庆也因此成为其小说创作的主要背景之一。虽然张恨水在重庆面临着同时失去物质依靠和精神依靠的双重困惑,但他却进行了积极的文学创作,创作了《八十一梦》、《纸醉金迷》、《巴山夜雨》、《牛马走》等重庆题材的作品,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了展现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张恨水在作品中不仅对腐败的国民政府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同时在小说还塑造了一批具有强烈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而在这些知识分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张恨水的影子。在重庆题材的作品中,张恨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丑陋的现实世界:官商勾结,纸醉金迷;投机商囤积居奇,牟取暴利;底层贫民则困苦不堪,苦苦挣扎。知识分子是张恨水塑造的主要人物类型之一,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不仅面临着艰难的物质生活困境,而且在精神上也饱受摧残和折磨,身份和地位发生了逆转,跌入了社会生活的最底层,精神上也陷入了“自我优胜”的境地。在小说中,张恨水描写了大量独具重庆地域特色的城市意象,如山、雨、雾、吊脚楼、茶馆等。这些意象在张恨水的笔下,成为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不仅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而且也隐喻了人们的精神困境。八年的重庆生活对张恨水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促进了其作品风格的转变,从才子佳人式的浪漫言情叙述转向了对重庆大后方困窘生活的现实生存关怀。张恨水重庆题材作品的现实主义意味更加浓厚,作品中多了一份平民情怀和生存关怀,多了一份文化反思和人性拷问。
申浩[9](2012)在《从边缘到中心:晚清以来上海评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以说或唱的方式来讲述故事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评弹在我国的江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史,与明清以来的江南社会生活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广泛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以往的评弹研究,大多是从单纯的文学史或曲艺史的角度出发,失之偏颇。近年来虽然有了从历史学的角度去研究评弹与苏州社会、女弹词史的,但对评弹历史上最繁荣时期的表现及其与上海城市变迁互动关系的深入研究,仍然欠缺。本文主要在历史学的分析框架下,借鉴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理论”,对晚清以来上海评弹的历史发展作纵向长时段的考察。从对文化社会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本文尝试将这一理论所提出的“中心地”概念加以改造,整合成评弹的“中心市场”的概念,考察中心市场、评弹、社会变迁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评弹在历史上的传播和发展始终存在一个“中心市场”。在19世纪中叶以前,评弹的传播凸显为以苏州城市为中心并向周边辐射的形态,首先是次一级的中心城镇如无锡、常熟、昆山等,并层层深入,直至广大的江南市镇乡村。苏州城市是这一时期评弹最高层级的中心市场。评弹的中心市场由下列要素组成:书场、书目、演员、听众等。中心市场转移到上海,表现为这些要素的质与量都超越了苏州。这是社会变迁的结果,是伴随着19世纪中叶以后江南经济社会的中心由苏州转移到上海而实现的。在20世纪20到40年代之间,随着新的上海都市中心市场的确立,评弹的内涵发生了丰富而深刻的改变,同时也对所依存的上海都市社会文化造成了深刻影响。显然,中心市场的存在贯穿了评弹繁荣发展的历史进程;评弹中心市场的强度,决定了评弹历史发展的高度和成就。评弹中心市场的层级越高,评弹所能够辐射和影响的范围就越大;反之亦然。
王譞[10](2011)在《清末相声的产生研究》文中认为相声是中华民族古老而新潮的至宝,是本土幽默文化的集中体现。然而在其产生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未得到重视,致使专门记载这门技艺的材料少之又少,因而相声“可溯之史长,可证之史短”。多数相声史论着中并未对相声的产生做出较为明确的解释,本文以历史为主线梳理出幽默文化的脉络从而引出相声这一形式,并进一步分析相声产生的外部和内部因素,探寻相声文本对传统文学各个形式的继承。本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历史为线索,梳理出幽默文化的历史脉络。从横向看来,因每个朝代的思想和文化的不同,幽默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各有千秋。从纵向看来,这些幽默形式在逐渐深入地反映人们喜好娱乐的天性,也一步步从虚幻逐渐走向现实生活。第二章汇编了相声鼻祖的生平和部分作品,并对演出场地的变迁进行描述。之后探讨相声这一曲艺产生的原因。将原因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类型。外部因素为满族善于说唱的习俗,北京的地域文化,市民文化以及当时社会局面等。内部因素包括口技与相声的联系,八角鼓,京剧等艺术形式的转化,还有对传统笑话的改编等。第三章探讨相声文本对古代文学各种形式的继承,包括诗文,俗赋,白话小说,语言文字游戏等对相声文本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相声集中体现了千百年来的幽默文化,相声的产生是在漫长的幽默史的背景下,在清末这一曲艺盛行之时,通过若干种曲艺的裂变和整合而产生的。它的产生跟北京的地理,民族,市井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它的发展和壮大则依靠于传统文学的滋养。
二、茶馆风情漫古今——《中国茶馆》引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馆风情漫古今——《中国茶馆》引言(论文提纲范文)
(1)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衰 |
第一节 清末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起 |
一、通俗教育纳入中央教育管理 |
二、通俗教育列入江苏教育设施范畴 |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肇始 |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的建制与发展 |
一、中央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创立 |
二、江苏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发展 |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江苏通俗教育的衰落 |
一、江苏通俗教育的式微 |
二、江苏平民教育如火如荼 |
三、江苏民众教育统而代之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江苏教育团体的通俗教育实践 |
第一节 展“鼓吹之力”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
一、伍达与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
二、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擘画 |
三、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影响 |
第二节 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实践运作 |
一、研究会“征集意见” |
二、各方意见与认识分歧 |
三、研究会的“意见之回应” |
第三节 江苏省教育会的通俗教育实践 |
一、地方通俗教育事务中的角色 |
二、具体而微的通俗教育实践 |
三、教育会的终结及其影响 |
第四节 江苏省教育会附设通俗教育研究会 |
一、成立研究会的缘起 |
二、研究会的年会决议案 |
三、研究会的终结及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江苏通俗报刊与国民的观念塑造 |
第一节 江苏通俗报刊、报人与读者 |
一、清末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兴办 |
二、民国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分化 |
三、近代江苏地区通俗报人及其使命 |
四、读者预期及现实分歧 |
第二节 江苏通俗报刊与国家观念的培植 |
一、“欲爱身家,先爱国家” |
二、“爱国的实事”在“尽本分” |
三、国家观念与民众阅读习惯 |
第三节 “蝇能传疫”:江苏通俗报刊对卫生观念的普及 |
一、“蝇头小事”: 清末民众对于苍蝇的认知 |
二、“国民公敌”: 民国时期“蝇能传疫”观念的流传 |
三、通俗报刊向苍蝇“宣战” |
四、对普及“蝇能传疫”观念的评价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江苏学校式通俗教育与国民常识的启蒙 |
第一节 清末江苏简易识字学塾与国民常识启蒙 |
一、简易识字学塾的创办背景 |
二、简易识字学塾的开办及运作 |
三、简易识字课本的国民常识书写 |
四、简易识字学塾国民常识启蒙成效 |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学校与国民常识传播 |
一、董景安与通俗教育学校的创办 |
二、普及国民常识的“奇书” |
三、通俗教育学校的发展及其成效 |
第三节 江苏通俗夜校与国民常识传授 |
一、江苏通俗夜校的创办 |
二、江苏通俗夜校的实践 |
三、江苏通俗夜校的成效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馆与国民常识的普及 |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馆的创建与推广 |
一、江苏通俗教育馆的筹备及其定位 |
二、江苏各级通俗教育馆的成立 |
三、昙花一现的通俗教育馆联合会 |
第二节 通俗教育馆的讲演与国民常识普及 |
一、普及常识的讲演人才筹备 |
二、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 |
三、巡回讲演中的常识普及活动 |
四、讲演中的国民常识选取标准 |
第三节 通俗教育馆的展览与国民常识普及 |
一、展览设置的缘起 |
二、展览普及国民常识 |
三、展览的娱乐性 |
第四节 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及其困境 |
一、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 |
二、通俗教育馆面临的困境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总体评价 |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特征 |
一、开全国通俗教育风气之先 |
二、聚焦底层民众的启蒙之旅 |
三、依凭媒介的广泛传播路径 |
四、通俗教育实践推进的渐进性 |
第二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影响 |
一、建构民众的国家观念 |
二、启蒙民众的国民意识 |
三、普及民众的科学常识 |
第三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及原因 |
一、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性 |
二、影响通俗教育实践成效的因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漆艺元素在主题茶空间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漆艺与茶空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设计目的、意义 |
二、设计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绪论漆艺与在主题茶空间的相关研究 |
第一节 漆艺的概述 |
一、漆艺、漆艺元素与漆艺文化的释义 |
二、漆艺元素的媒材与装饰工艺分析 |
第二节 主题茶空间的概述 |
一、茶空间与主题茶空间的释义 |
二、传统茶空间与主题茶空间的空间特征对比分析 |
第三节 漆艺元素在空间中的表现 |
一、漆艺造型元素 |
二、漆艺色彩元素 |
三、漆艺材料、装饰元素 |
第四节 漆艺在主题茶空间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
一、应用的可行性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漆艺元素在主题茶空间中的应用表现 |
第一节 主题茶空间中漆艺元素运用的原则 |
一、整体——空间氛围的一致性与完整性 |
二、适度——具体应用上的适度性 |
三、均衡——空间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
第二节 主题茶空间中漆艺元素运用的方法 |
一、直接运用 |
二、重构、简化转换 |
第三节 漆艺元素在主题茶空间设计中的作用 |
一、丰富空间层次 |
二、文化意蕴的营造 |
三、个性化空间的表达 |
第四节 漆艺元素运用于空间中的范例启示 |
一、福建“简历”漆艺术空间——“生活化、现代维度” |
二、深圳漆艺馆——迎合“都市文化” |
三、Zohiko Urushi Museum(象彦漆美术馆)— —“极简” |
第四章 漆艺在项目设计中的应用——安化漆茶展示空间概念设计为例 |
第一节 项目背景概况 |
一、项目地理位置 |
二、方案选址的历史及现状 |
第二节 漆艺元素在安化茶空间的概念表达 |
一、安化漆茶展示空间概念方案设计 |
二、项目空间设计概念出发点 |
第三节 方案设计 |
一、平面设计分析 |
二、功能分析 |
三、人流动线分析 |
第四节 漆艺元素在主题茶空间中的具体应用 |
一、入口 |
二、器具展示区域 |
三、包装展示区域 |
四、茶室(品茗、展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评价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3)宋代吉州窑剪纸贴花瓷艺术表现及文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依据和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1.4 课题研究现状 |
2 吉州窑剪纸贴花瓷概述 |
2.1 吉州窑概述 |
2.2 吉州窑剪纸贴花瓷产生的背景 |
2.2.1 饮茶方式的变革 |
2.2.2 瓷器市场销售竞争激烈 |
3 宋代吉州窑剪纸贴花瓷装饰艺术表现 |
3.1 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 |
3.2 富于剪纸装饰之美 |
3.2.1 “线线相连相断”的装饰特点 |
3.2.2 虚实“剪影”的艺术效果 |
3.3 展现陶瓷工艺特色及釉料之美 |
4 宋代吉州窑剪纸贴花瓷文化内涵 |
4.1 社会文化的熏陶 |
4.1.1 民俗民风 |
4.1.2 宗教文化 |
4.1.3 区域特色 |
4.1.4 诗词文化 |
4.2 技术与艺术的拓展 |
4.2.1 技术的发展 |
4.2.2 艺术的创新 |
4.3 其它文化的影响 |
5 宋代吉州窑剪纸贴花瓷的历史文化价值 |
5.1 为当代剪纸贴花瓷在工艺上的创新提供新思路 |
5.2 为当代剪纸贴花瓷在文化上的发展提供参考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配图说明 |
(4)《“走街串巷”京都三日行》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1章 引言 |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 |
1.2 翻译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
2.1 翻译实践内容简介 |
2.2 翻译实践过程 |
第3章 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 |
3.1 文本类型 |
3.2 文本特点 |
3.3 翻译理论 |
3.4 译前准备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
4.1.1 文化负载词的概念 |
4.1.2 注释 |
4.1.3 解释性翻译 |
4.2 广告性标题的翻译 |
4.3 中日语言差异下句子的翻译 |
4.3.1 语序表达差异的处理 |
4.3.2 句子成分省略的处理 |
第5章 结语 |
5.1 内容总结 |
5.2 感想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译文对照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5)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与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力创精品、鼓励人民》;《着名剧作家老舍与他名作<茶馆>》;《陈毅特型演员谷伟》;《论电影<我不是药神>》;《<远去的牧歌>唱响的幸福之歌》;(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料介绍 |
(一)汉译维 |
1.《新中国发展面对面》介绍 |
(二)维译汉 |
1.《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与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力创精品、鼓励人民》介绍 |
3.《陈毅特型演员谷伟》介绍 |
6.《主持人与主持艺术》介绍 |
二、译文 |
(一)汉译维 |
1.《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译文 |
(二)维译汉 |
1.《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与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力创精品、鼓励人民》译文 |
3.《陈毅特型演员谷伟》译文 |
6.《主持人与主持艺术》译文 |
三、原文 |
(一)汉译维 |
1.《新中国发展面对面》原文 |
(二)维译汉 |
1.《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力创精品、鼓励人民》原文 |
3.《陈毅特型演员谷伟》原文 |
6.《主持人与主持艺术》原文 |
结语 |
(6)民国时期杭州茶馆与城市社会生活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茶馆的发展过程和特点研究 |
二、茶馆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研究 |
三、有关杭州茶馆的研究 |
四、研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杭州茶馆的概述 |
第一节 茶馆的特点和类型 |
第二节 茶馆的数量和规模 |
第三节 茶馆的区位和分布 |
第四节 茶馆的资金和人员 |
第二章 民国时期杭州茶馆里的休闲生活 |
第一节 自由开放的休闲行为 |
一、茶馆吃茶 |
二、交流信息 |
三、品茗赏景 |
第二节 丰富精彩的娱乐活动 |
一、说唱曲艺 |
二、茶馆戏园 |
三、游戏活动 |
第三节 休闲方式的共同选择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杭州茶馆的经济行为 |
第一节 多方面的经营和参与 |
第二节 作为自由的活动市场 |
一、行业汇聚 |
二、商业交易 |
三、劳务招聘 |
第三节 利用行业组织规范化 |
一、茶馆业同业公会的沿革 |
二、对行业经济的影响 |
第四章 民国时期杭州茶馆中的政治 |
第一节 茶馆酒肆——小法场 |
第二节 茶馆发生的矛盾与冲突 |
第三节 针对茶馆的管理和控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汪曾祺小说“改写”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汪曾祺小说“改写”现象缘由探寻 |
1.1 生活经验及创作流变 |
1.1.1 青少年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 |
1.1.2 西南联大时期——西方现代意识的萌发 |
1.1.3 50-70 年代——跌宕生活中思想风格的转变 |
1.1.4 80 至 90 年代——复出后的独树一帜 |
1.2 审美理想实现的手段 |
1.3 师承关系的影响 |
第二章 汪曾祺小说“改写”现象详述 |
2.1 中国古典笔记体小说的“改写” |
2.1.1 融现代于传统:“聊斋新义”系列 |
2.1.2 民歌妙用:《樟柳神》 |
2.2 现当代文学经典母题的“改写” |
2.2.1 “复仇”模式的突破 |
2.2.2 “求雨”主题的消解 |
2.2.3 “茶馆酒肆”意象的变异 |
2.3 自身创作小说的“改写” |
2.3.1 风格初定:从《庙与僧》到《受戒》 |
2.3.2 宽容与悲悯:《职业》与《戴车匠》 |
2.3.3 小说技巧的转变:《异秉》 |
第三章 汪曾祺小说“改写”的意义 |
3.1 文化的融合 |
3.1.1 儒佛道传统思想的融合 |
3.1.2 中外文化的融合 |
3.2 文化的重构 |
3.2.1 对宏大虚幻主题的否定 |
3.2.2 对个人遁世与隐逸的否定 |
3.2.3 重回“民间”的价值立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论张恨水小说中的陪都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1 张恨水与陪都重庆 |
1.1 战火笼罩下的陪都 |
1.2 张恨水的独特陪都体验 |
2 张恨水小说中的陪都书写 |
2.1 知识分子的没落与“精神优胜” |
2.2 山城的自然意象 |
2.3 山城的人文意象 |
3 陪都体验对张恨水文学创作的影响 |
3.1 艺术创作风格的转变 |
3.2 对战争和人性的反思与批判 |
3.3 张恨水小说中北京与重庆之比较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从边缘到中心:晚清以来上海评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理论方法 |
四、研究文献 |
五、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溯源:19世纪中叶以前的评弹发展 |
第一节 评弹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形成 |
第三节 清代乾隆以后以苏州为中心市场趋于成熟 |
第四节 评弹与清代江南社会的互动 |
第二章 晚清以来评弹在上海发展的历史动因 |
第一节 19世纪中叶以前评弹在上海的传播状况 |
第二节 评弹在上海发展的历史动因分析 |
一、开埠及租界的深远影响 |
二、江南人口的持续迁移 |
三、城市经济的日趋繁荣 |
四、消费性娱乐文化市场的持续扩张 |
第三章 晚清以来评弹在上海的嬗变 |
第一节 同光之际女弹词的初兴 |
一、从苏州到上海 |
二、从华界到租界 |
三、书寓女弹词的发展 |
四、在沪上租界的繁荣表现 |
五、光绪中叶以后趋于式微 |
第二节 光绪末年以后男说书的继起 |
一、光裕公所男说书的进入与垄断 |
二、清末上海书场业的“畸形繁荣” |
三、润余社等行业团体的成立与“海道”初现 |
第三节 清末民初的社会改良影响与近代转型 |
一、弹词小说的改良创作 |
二、评弹演出活动中的改良倾向 |
三、面向近代市民社会的转向 |
第四节 近代都市中的繁荣 |
一、评弹演出空间的拓展 |
二、评弹艺人群体的壮大 |
三、评弹行业组织的分化与重组 |
四、弹词流派唱腔的大发展 |
五、评弹演出内容的更新 |
六、评弹受众对象的新变化 |
第四章 评弹融入上海都市文化 |
第一节 评弹与都市休闲娱乐 |
一、“排日”听书 |
二、票友与票房 |
三、小报娱乐报道 |
第二节 评弹与都市商业生活 |
一、评弹与商业广告 |
二、评弹与都市摩登 |
第三节 评弹与都市社会公益 |
第四节 评弹与都市社会教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清末相声的产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历史中幽默文化的探寻 |
1.1 先秦:幽默文化的萌芽期—百家学说中的隐约闪现 |
1.2 两汉:幽默文化的发展期—俳优于史册中的点滴记录 |
1.3 魏晋:幽默文化的第一高峰期—魏晋风流下的放诞姿态 |
1.4 隋唐:幽默文化的自觉时代 |
1.5 宋代:幽默文化的又一高峰期—幽默的商品形式,文人的雅谑 |
1.6 金元:幽默文化的真实时期—科诨的出现,散曲的率真 |
1.7 明代:幽默文化的本质时期—笑话集背后对幽默的狂热追求 |
1.8 清代:幽默文化的集成期—相声等说唱艺术的产生 |
第2章 清末的相声现状展示及产生原因分析 |
2.1 相声的独立出现 |
2.2 相声演出场地的历史变迁 |
2.2.1 天桥,相声产生的摇篮 |
2.2.2 从席棚到茶楼再到戏园的历程 |
2.3 相声产生的外界文化背景 |
2.3.1 民族文化的影响 |
2.3.2 市民文化的渲染 |
2.3.3 地域文化的熏染 |
2.4 相声产生的内部因素 |
2.4.1 由技到艺—口技对相声的生成作用 |
2.4.2 对八角鼓,子弟书,京剧等艺术的吸收 |
2.4.3 对传统笑话的采用和改编 |
第3章 传统文学对相声文本的影响 |
3.1 诗文之于相声—俗雅的互融 |
3.1.1 定场诗的概括性和议论性 |
3.1.2 篇中诗—一种串联情节的方式 |
3.2 俗赋之于相声—风趣的对答与滑稽夸张的人物形象 |
3.2.1 俗赋的对答形式—捧逗的开端 |
3.2.2 滑稽夸张的人物形象 |
3.3 白话小说之于相声—形式与表现手法的一致 |
3.3.1 形式的同源 |
3.3.2 表现手法的一致性 |
3.3.3 同样强调实录精神 |
3.4 语言文字游戏之于相声—戏谑的特殊形式 |
3.4.1 绕口令 |
3.4.2 对联 |
3.4.3 谜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茶馆风情漫古今——《中国茶馆》引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D]. 马春霞. 扬州大学, 2021(02)
- [2]漆艺元素在主题茶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 朱彩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宋代吉州窑剪纸贴花瓷艺术表现及文化探析[D]. 罗力维.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1)
- [4]《“走街串巷”京都三日行》翻译实践报告[D]. 万里民.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5]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与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力创精品、鼓励人民》;《着名剧作家老舍与他名作<茶馆>》;《陈毅特型演员谷伟》;《论电影<我不是药神>》;《<远去的牧歌>唱响的幸福之歌》;[D]. 石彩霞. 新疆大学, 2020(07)
- [6]民国时期杭州茶馆与城市社会生活研究(1927-1949)[D]. 顾胜楠. 浙江工商大学, 2017(06)
- [7]汪曾祺小说“改写”现象研究[D]. 周芊泛. 河南师范大学, 2014(02)
- [8]论张恨水小说中的陪都书写[D]. 申倩.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9]从边缘到中心:晚清以来上海评弹研究[D]. 申浩.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 [10]清末相声的产生研究[D]. 王譞. 河北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