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最大的镁渣水泥生产线在广灵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李正山[1](2017)在《青海锂矿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研究 ——以柴达木一里坪项目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是新经济在工业领域一个标志性行业。特别是在一系列的政策引导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实现“爆发式”增长,也带来了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的关键基础材料锂盐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青海省作为盐湖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其矿业开发已成为本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青海省一里坪盐湖是国内目前少有尚未被开发的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盐湖资源,其锂、硼、钾、镁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符合柴达木循环经济园区总体规划的发展思路;符合中国五矿集团的资源发展战略,能培育战略型商品,可获得较好经济效益,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以及文献查阅的基础上,通过多方面对矿产资源开发的了解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把握,阐述了锂矿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作用;并针对青海省盐湖锂矿资源特性,具体研究了其开发技术和工艺,说明了青海锂矿资源产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和发展模式研究成果,提出了跨产业链多结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型盐湖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研究青海省锂矿资源开发现状和收集相关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了盐湖锂矿资源产业开发与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对将本文所提出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应用到青海省锂矿资源的可行性做了论证。并在跨产业链多结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型盐湖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下,提出了青海省可持续开发路径和具体构建机制,给出了青海省锂资源产业升级方法。在以盐湖锂矿资源开发模式结合青海省区域发展的深入分析基础上,以青海柴达木一里坪锂矿资源开发这一具体案例,从一里坪矿产资源条件、开发意义和前景和创新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最后本文得出针对青海省锂矿资源可开发路径,需要在跨产业链多结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型盐湖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下,坚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资本运营创新、多方位多维度来实现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李占刚,白频波,田玉明,孔祥辰[2](2013)在《镁渣为原料制备钙铝黄长石材料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镁冶炼工业的快速发展,镁渣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对土地与环境都造成严重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可以大量处理镁渣的新途径。本文以镁渣为主要原料,高岭土及氧化铝为辅助材料,在1350℃高温无压烧结制备试样,对其物相形貌、物理性能及抗水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材料的主要物相为块状形貌的钙铝黄长石相,体密度为2.56 g/cm3,气孔率较低且多为闭气孔,具有较高的耐压强度和良好的抗水化性能。
邓军平,郭一萍[3](2012)在《镁还原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铗还原渣是硅热法炼镁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近年来随着镁产量的增长而迅速增加,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镁还原渣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硅,具有一定的水化活性,已在水泥和混凝土领域获得应用。本文综述了镁还原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刘征官[4](2012)在《以镁渣为原料制备炉条砖的工艺以及材料相关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镁渣综合利用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课题。本课题结合山西省镁渣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以皮江法炼镁还原废渣为主要原料生产出炉条砖用的钙铝黄长石-镁橄榄石(C2AS-M2S)复相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及其相关使用性能的研究。在研究中,使用XRD、SEM及EDS等实验检测方法对复相耐材的微观结构与物相组成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系统的实验分析了气孔率、成型方法及烧结状态等主要因素对材料抗压性能的影响;结合材料的热学与力学性能研究了气孔率与外加应力与材料的热震稳定性的关系;研究了材料的抗水化性能并对其水化过程以及水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合理的组分设计、成型工艺、烧结工艺,控制材料的显微结构,以镁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出性能优良的C2AS-M2S复相耐火材料。材料的耐火度为1470℃。烧结试样晶化程度高,主晶相为C2AS,次晶相为M2S。C2AS-M2S复相耐火材料为多孔材料。在低倍下,试样表面粗糙不平整,但完好无明显大裂纹;在高倍下,试样表面发现试样晶化程度高,在C2AS块状体晶粒周边总是伴生着体稍较小的M2S锥体状晶粒。试样断面为多孔形貌,以大量组织致密厚实且坚硬的基体集中分布为主。2.系统地研究造孔剂含量、成型压力及烧结温度等成型方法和烧结状态这两类因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证实耐火制品的常温抗压强度是其组织结构的参数,且气孔率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1)随着PVA的添加量逐渐增加,材料的气孔率基本上逐渐上升,抗压强度则是明显的下降趋势;(2)成型压力对试样的抗压强度影响甚微,因为烧结制度在这里起绝对作用,而成型压力只对制品胚体的初步成型起到了关键作用;(3)在原料与制备工艺一定的情况下,烧结温度直接制约着材料的显微结构,而显微结构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抗压强度。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高温固相反应越完全,胚体内的气孔排出越多,从而试样的气孔率逐渐下降,组织越来越致密,试样的体积密度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宏观表现诸如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加强;(4)在相同成型与烧结工艺条件下,多孔耐火材料的抗压强度随着气孔率的下降逐渐增加。实验结果中,耐火制品的抗压强度大多集中在180~200MPa,说明材料的抗压强度非常高。3.结合材料的热学与力学性能,研究气孔率与外加应力对材料的热震稳定性的影响。(1)在相同的成型与烧结工艺下,随着试样气孔率的增加,600℃下热震实验的循环次数逐渐增加,试样的抗热震性越来越好。裂纹在固相中的扩展方式既有沿晶断裂又有穿晶断裂,扩展方向基本没有改变。裂纹在气相的扩展遇到了阻挠,不仅方向发生了偏转和分散,而且由于气孔存在耗能机制强度有所降低;(2)在相同工艺与大致相当的气孔率下,额外的产生人工缺陷对试样600℃下热震实验的循环次数明显下降,试样的抗热震性越来越差。4.经过高温固相反应后,原料中水化活性高的化学成分CaO及MgO与原料中的其他成分通过合理的配比以及成型、烧结工艺最终生成抗水化性相C2AS和M2S,试样水煮72h无粉化,试样无明显裂纹、变形,复相耐火材料具有优良的抗水化性能。水化72h后主要晶相与水化前一致,没有新相的生成,但特征峰较水化前稍微整体向左移。随着水化时间的增加,试样表面形貌变化较大。随着水化时间的增加,试样表面先脱落表面附着物,暴露基体;接着生成棒状大晶粒,生成网状晶粒,最后表面水化产物脱落或溶解,如此循环反复。断面形貌几乎无变化,多以闭孔和硬实的基体为主,没有出现棒状晶体,说明该试样为多孔材料,并且孔多为闭孔,水化反应并没有进入试样内部。
王丑龙,刘秀丽,李婷[5](2009)在《唱响大山》文中研究说明11月18日,我们“全国扶贫开发百县行”报道小组一行4人,从云城大同出发,经过5个多小时艰难的“冰上”爬涉,穿过一片又一片皑皑白雪覆盖的绵延荒垣,来到被群山环抱中的山区小县——广灵。 广灵,地处太行山脉北端,恒山东麓、永定河上游,西邻全国着名风景名胜区?
郭明林[6](2008)在《新型干法窑热解技术在处理危险废弃物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危险废弃物对人类健康与生存环境危害巨大且具有持续性,如何使之得到有效处理,甚至变废为宝,是当前环境与材料科技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新难题。论述了国内当前普遍采用的处理技术,并提出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特殊工艺技术处理危险废弃物,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处理与重金属离子的合理固化。
杨雷,马保国[7](2008)在《危险废弃物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热解处理技术》文中指出危险废弃物对人类健康与生存环境危害巨大,而且具有持续性,如何有效处理危险废弃物,是当前环境与材料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新难题。本文叙述了国内当前普遍采用的处理技术,提出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特殊工艺技术处理危险废弃物,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邓军平,王晓刚,田欣伟,任建勋,樊子民,强军锋[8](2006)在《热还原法炼镁的技术现状及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热还原法炼镁工艺的特点,分析了硅热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我国皮江法炼镁工艺技术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种内热法炼镁的新思路。
马保国,杨雷[9](2005)在《危险废弃物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热解处理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危险废弃物对于人类健康与生存环境危害巨大而且具有持续性,如何使之达到有效处理,甚至变废为宝,是当前环境与材料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新难题。本文叙述了国内当前普遍采用的处理技术,提出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特殊工艺技术处理危险废弃物,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刘武华[10](2003)在《大同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同市在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资源型产业难以支撑社会发展,资源濒临枯竭,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实施城市转型战略势在必行。应采取的措施是:大力发展清洁煤能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全国最大的镁渣水泥生产线在广灵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最大的镁渣水泥生产线在广灵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锂矿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研究 ——以柴达木一里坪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锂资源的需求及应用前景 |
1.1.1.1 电池领域的锂需求 |
1.1.1.2 非电池领域的锂需求 |
1.1.2 锂资源的分布情况 |
1.1.2.1 全球锂资源分布情况 |
1.1.2.2 中国锂资源分布情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1 盐湖资源的开发方法概述 |
1.3.2 青海湖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
1.3.4 青海省锂矿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
1.3.4.1 青海盐湖锂资源开发现状 |
1.3.4.2 青海盐湖锂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1.5 本文创新点 |
2 锂矿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作用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矿产资源 |
2.1.2 区域经济 |
2.2 锂矿资源的特点 |
2.2.1 矿产资源特征 |
2.2.2 锂矿资源禀赋特点 |
2.3 锂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潜力及典型案例 |
2.3.1 锂矿资源供需分析 |
2.3.1.1 锂电需求 |
2.3.1.2 工业需求 |
2.3.1.3 市场供应及增长前景 |
2.3.1.4 供需情况及价格走势分析 |
2.3.2 我国锂矿资源供给端分析 |
2.3.2.1 我国锂产量概述 |
2.3.2.2 锂加工原料为进口依赖型 |
2.3.3 锂资源开发利用的典型案例 |
2.3.3.1 智利阿塔卡玛盐湖 |
2.3.3.2 美国银峰盐湖 |
2.3.3.3 阿根廷霍姆布雷托盐湖 |
2.3.3.4 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湖 |
2.3.3.5 美国大盐湖 |
2.3.3.6 青海东台吉乃尔盐湖 |
2.3.3.7 青海西台吉乃尔盐湖 |
2.3.3.8 青海察尔汗盐湖 |
2.4 锂矿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机制 |
2.4.1 资源稀缺理论 |
2.4.2 效率利用理论 |
2.4.2.1 矿产资源丰裕度与区域经济增长 |
2.4.2.2 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与区域经济增长 |
2.4.2.3 矿产资源依赖度与区域经济增长 |
2.4.3 增长极限理论 |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锂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2.5.1 区域经济政策与锂资源可持续开发 |
2.5.1.1 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
2.5.1.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非效率问题 |
2.5.2 锂矿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
2.5.2.1 锂矿资源禀赋影响区域分工 |
2.5.2.2 锂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2.5.2.3 锂矿资源的优势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
2.5.2.4 锂矿资源开发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 |
2.5.3 锂矿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
2.5.3.1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
2.5.3.2 可能造成生态破坏 |
2.5.4 锂矿资源开发利用外部性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3 盐湖锂矿资源开发技术和工艺分析 |
3.1 盐湖锂矿资源提锂技术 |
3.1.1 分步沉淀法 |
3.1.2 吸附法 |
3.1.3 煅烧法 |
3.1.4 盐梯度太阳池提锂法 |
3.1.5 电渗析膜法 |
3.1.6 纳滤膜法 |
3.1.7 萃取法 |
3.2 盐湖锂矿资源开发工艺 |
3.2.1 低镁锂比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开发 |
3.2.2 中低镁锂比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开发 |
3.2.3 高镁锂比硫酸盐型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开发 |
3.3 盐湖锂矿资源开发的难点与存在问题 |
3.3.1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 |
3.3.2 盐湖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
3.3.3 盐湖资源循环经济机制不完善 |
3.3.4 地质勘查综合评价低 |
3.3.5 盐湖采卤和盐田初级分离工艺落后 |
3.4 盐湖锂矿资源开发低产能的原因 |
3.4.1 卤水品质的复杂性 |
3.4.2 高寒高原的局限性 |
3.4.3 提锂工艺的低通用性 |
4 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盐湖锂矿资源优化开发模式研究 |
4.1 产业集群理论和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 |
4.1.1 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概述 |
4.1.2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 |
4.1.3 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 |
4.2 盐湖锂矿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构建和探索 |
4.2.1 盐湖锂矿资源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和模式选择 |
4.2.2 盐湖锂矿资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型驱动的主要特征 |
4.2.3 盐湖锂矿资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型驱动发展模式的框架内容(跨产业链多结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型盐湖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 青海省锂矿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分析 |
5.1 锂资源对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
5.1.1 青海省的经济构成 |
5.1.2 青海省锂矿资源赋存及产业优势 |
5.1.2.1 资源储量情况 |
5.1.2.2 卤水水化学特征及卤水性质 |
5.1.2.3 青海省锂矿资源发展有契机 |
5.1.3 锂资源对青海资源型行业的拉动与贡献力 |
5.1.3.1 产业前景广阔 |
5.1.3.2 产能正在提升 |
5.1.3.3 潜力仍待释放 |
5.2 青海经济发展对锂资源需求及可供性预测分析 |
5.3 青海省锂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
5.3.1 青海锂矿资源开发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
5.3.2 青海锂矿资源开发与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 |
5.4 青海省锂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的构建 |
5.4.1 构建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
5.4.2 构建产业共生机制 |
5.4.3 构建产业间联动机制 |
5.4.4 完善政府的作用机制 |
5.4.5 打造中国锂产业战略联盟 |
5.5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青海锂矿资源优化开发方法 |
5.5.1 构建产业创新系统,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
5.5.2 产业链精细加工环节延伸,提升产业价值链 |
5.5.3 建立循环经济的资源型产业集群 |
6 青海柴达木一里坪锂矿资源开发实例 |
6.1 锂矿资源条件 |
6.1.1 柴达木锂矿资源的概况 |
6.1.2 一里坪锂资源开发特点 |
6.2 综合区位条件 |
6.3 一里坪锂资源开发意义及前景 |
6.4 一里坪锂资源的创新方案设计 |
6.4.1 指导思想与原则 |
6.4.2 开发设计方案 |
6.4.3 创新盐田工艺 |
6.4.4 优化工艺流程 |
7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镁渣为原料制备钙铝黄长石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试样制备 |
1.2 试样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物相及形貌分析 |
2.2 物理性能分析 |
2.3 抗水化性分析 |
3 结论 |
(4)以镁渣为原料制备炉条砖的工艺以及材料相关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炉条砖 |
1.1.1 炉条、炉篦条 |
1.1.2 炉条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
1.1.3 炉条砖 |
1.2 镁渣 |
1.2.1 镁渣的产生 |
1.2.2 镁渣的危害 |
1.2.3 镁渣的研究现状 |
1.2.4 镁渣的发展动向 |
1.3 材料相关性能的理论研究 |
1.3.1 常温抗压强度 |
1.3.2 热震性能 |
1.3.3 抗水化性能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工艺 |
2.3.1 选点 |
2.3.2 物料计量 |
2.3.3 干燥 |
2.3.4 称量 |
2.3.5 球磨 |
2.3.6 烘干 |
2.3.7 二次称量 |
2.3.8 造粒 |
2.3.9 过筛 |
2.3.10 成型 |
2.3.11 烧结 |
2.4 性能检测 |
2.4.1 耐火度 |
2.4.2 显气孔率及体积密度 |
2.4.3 导热系数 |
2.4.4 肖氏硬度 |
2.4.5 抗压强度 |
2.4.6 抗热震性 |
2.4.7 抗水化性 |
2.5 实验分析方法 |
2.5.1 扫描电镜 |
2.5.2 X 射线衍射 |
2.5.3 能谱分析 |
第三章 材料热学性能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
3.1 耐火度 |
3.1.1 烧结温度范围的确定 |
3.1.2 耐火度 |
3.2 材料物相与显微结构的综合分析 |
3.2.1 材料物相分析 |
3.2.2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 |
3.3 导热系数 |
3.3.1 测量方法的修正 |
3.3.2 非标样耐材试样导热系数的测量 |
3.4 抗压强度 |
3.4.1 造孔剂含量对抗压性能的影响 |
3.4.2 成型压力对抗压性能的影响 |
3.4.3 烧结温度对抗压性能的影响 |
3.4.4 气孔率对抗压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材料使用性能的研究 |
4.1 热震性能 |
4.1.1 气孔率对热震性能的影响 |
4.1.2 外加应力对热震性能的影响 |
4.2 抗水化性 |
4.2.1 水化时间对重量增加率和水化反应率的影响 |
4.2.2 物相分析 |
4.2.3 水化过程的初步分析 |
4.2.4 水化机理的初步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新型干法窑热解技术在处理危险废弃物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危险废弃物的现状 |
2 水泥工业处理危险废弃物技术现状 |
3 国内传统的危险废弃物处理技术 |
(1) 堆放。 |
(2) 填埋。 |
(3) 焚烧。 |
4 新型干法窑热解技术分析 |
4.1 技术特点 |
4.2 运行成本优势 |
4.3 工艺可行性 |
5 结语 |
(7)危险废弃物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热解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危险废弃物定义 |
2 国内外水泥工业处理危险废弃物技术现状 |
3 国内传统的危险废弃物处理技术 |
4 利用新型干法窑热解处理危险废弃物的可行性与工艺 |
4.1 利用干法水泥技术处理危险废弃物的可行性 |
4.2 利用干法水泥技术处理危险废弃物的工艺可行性 |
5 结语 |
四、全国最大的镁渣水泥生产线在广灵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锂矿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研究 ——以柴达木一里坪项目为例[D]. 李正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2]镁渣为原料制备钙铝黄长石材料及其性能研究[J]. 李占刚,白频波,田玉明,孔祥辰.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3(06)
- [3]镁还原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 邓军平,郭一萍. 中国有色冶金, 2012(04)
- [4]以镁渣为原料制备炉条砖的工艺以及材料相关性能的研究[D]. 刘征官. 太原科技大学, 2012(12)
- [5]唱响大山[N]. 王丑龙,刘秀丽,李婷. 大众科技报, 2009
- [6]新型干法窑热解技术在处理危险废弃物中的应用分析[J]. 郭明林. 中州煤炭, 2008(06)
- [7]危险废弃物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热解处理技术[J]. 杨雷,马保国. 水泥技术, 2008(05)
- [8]热还原法炼镁的技术现状及进展[J]. 邓军平,王晓刚,田欣伟,任建勋,樊子民,强军锋. 中国有色冶金, 2006(05)
- [9]危险废弃物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热解处理技术[A]. 马保国,杨雷. 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2005
- [10]大同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J]. 刘武华. 晋阳学刊,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