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特色美的探求(论文文献综述)
朱古月,洪亮平[1](2021)在《新时期下城市风貌的内涵流变与价值重塑》文中指出单向的审美观和单一的形态设计无法解决当今城市风貌危机。研究将城市风貌置于社会发展背景下动态地审视其问题,首先探讨了美好城市风貌的本质;接着以传统农业、殖民、计划经济、现代工商四个时期的城市发展情态为参照系,讨论了城市风貌价值观和特征的变化,以及城市风貌的根源;最后分析了生态文明时期城市风貌价值流向体现为整体性、原真性和朴素性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城市设计应当起到的作用以及可行路径。
刘琨[2](2021)在《拼贴视角下青岛城区空间形态演变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岛在仅百余年的建城历史中受到海洋文化、德系文化等影响,多元文化对其城市空间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阶段可分为清廷设防、德国开埠、首次日占、国内政府、抗日解放、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七个时期。依据拼贴城市理论,城市空间形态是多元文化的时空映射及其在城市空间层面的实现。经过不同历史文化阶段的更替,青岛城区空间按照点线面层次,总体形成了由单极单核点状、单极多核带状到多极多核环状的形态结构,具体则由德式、日式、中式建筑与特色里院并存的点状建筑,图案组团和几何格网组成的线性路网以及中山路、八大关、信号山等面域历史文化街区等点线面要素构成。未来青岛应当重视多元文化积淀下的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修缮拼贴要素,实现文化与空间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
张经武[3](2020)在《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危机”:内涵与表征》文中认为城市文化特色指城市文化的区别性特征,是城市的身份标签和形象证明。"文化特色危机"即这种区别性特征趋弱乃至消逝的危机。"文化特色危机"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城市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而民族地区中心城市的"文化特色危机"问题尤其具有典型意义。我国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正在经历的"文化特色危机",其主要表征为文化外观趋同、文化破坏严重、历史文化湮没和民族文化淡化等四个方面。克服"文化特色危机",说到底就是要做好城市文化特色保护工作。民族地区中心城市的文化特色保护工作,不仅具有示范性、首位性等独特地域意义,还具有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中国意义。
张玥[4](2020)在《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基层政府的生态责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我国越来越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基层政府主动履行生态责任对于解决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预防生态破坏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一些城镇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但是仍存在对生态责任内涵理解不全面、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不充足、监督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对此,基层政府需要强化认识、创造条件、重视城镇规划、完善监督问责制度等,使其更好地履行生态责任,最终实现城镇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程维妙[5](2020)在《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下的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新乡市卫河公园为例》文中认为当前,城市的增量扩张和粗放式发展,使城市生态资源逐渐减少,城市的发展难以满足人们对自然健康的追求。滨水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推动着城市生态的发展,展现着城市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而且滨水公园的环境质量也决定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内外的发展进程。然而,现存的大多数滨水公园在经过时间的积淀后,欠缺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所以现阶段亟需对滨水公园的发展做出适应性的改良与修复。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多种途径,分析当前我国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成因,主要表现在因盲目追求美化运动,造成的景观格局单调、同质化现象严重;因忽视自然,过多人工干预,使得自然优势减弱;因缺乏整体与宏观考虑,简单机械化处理,阻断了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因忽视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缺乏地域特色,导致城市可识别性变差等几个方面。文章以此为落脚点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论述,通过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力求改良构建出符合城市现代发展、满足人们心理及行为需求的滨水景观环境。本文结合“城市双修”理念,从宏观层面的控制到微观层面的设计实践对滨水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提出公园景观修复改良设计的具体策略当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基础,与城市生态修复、空间修补、功能完善和文化传承相结合,通过滨水公园的改良设计进行生态环境优化,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而打造出更高品质的城市公园环境。本选题研究以新乡市卫河公园设计实例为依托,通过具体深入研究滨水公园景观更新改良设计与“城市双修”理念的融合策略、途径与方式,通过设计实践来深入检验论文研究的可行性。
兰文龙[6](2019)在《基于公众视觉和活动维度的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空间特色是营造特点鲜明城市形象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针对中国近四十年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愈加凸显的“特色危机”现象,一些学者就城市空间特色的概念、构成、价值、审美属性等展开了定性层面的探讨;另一些学者采用问卷调查、资源竞争优势分析等方法从城市空间特色评价角度进行了探索,但都难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根源是过于关注城市空间特色的物质空间属性,未能从环境意象角度深入探讨城市空间特色与公众的关系,导致城市空间特色规划长期依赖规划师的主观形式创作,与公众的感知和体验相脱离。因此,如何准确把握城市空间特色的科学内涵,厘清城市空间特色与人的相互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而指导相应的城市规划设计,是当下城市空间特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性难题。基于上述现象和问题,论文尝试从环境行为“互动”视角切入,充分考虑公众的视觉和活动因素,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特色综合评价方法,在通过量化手段拟合公众感知和体验过程的同时,为具体的规划设计决策提供依据。论文首先结合城乡规划学、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引入“互动”概念,对城市空间特色进行了“行为场所”导向的重新界定,通过“供给”“体验”“响应”的三个过程对城市空间特色的互动原理进行了全新阐释,并建立起“视觉”和“活动”两大城市空间特色分析的基本维度。然后从人的视觉和活动规律出发,按照由初阶到深入、由表象到机制的逻辑顺序,创新性地提出了公众在感知和体验城市空间特色过程中的五个核心因素:可识别性、审美属性、可意性、活力和活动支持,建构了与之相应的视觉敏感度、美景度、可意度、活力度和活动支持度五个核心指标及其量化解析方法,形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模型,克服了现有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可靠性以及实用性不足的问题。最后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对该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践应用与验证。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一、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首次引入“互动”概念重新定义和阐释城市空间特色,提出了城市空间特色互动的“三过程”、“两维度”和“五因素”;二、改进传统评价方法,以公众视觉和活动为首要依据,提出了城市空间特色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的量化解析技术,拟合了公众关于城市空间特色的感知与体验过程;三、将因子量级体系、层次分析法和GIS平台等引入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模型,集成不同维度、层次的评价指标,首次实现了城市空间特色的综合性评价;四、打通评价、定位、规划、导控的城市设计全过程,结合武汉案例进行了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支撑规划设计决策的研究探索。全文共约11.6万字,包含各类图表134幅。
吴燕蓉[7](2019)在《浅谈地域文化与交通建筑设计的融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信息的全球化发展,"全球化"效应已渗透进人类活动的各个层面。建筑行业在引入先进建筑技术和新颖风格的同时,文化受到冲击,建筑的地域文化属性逐渐被商业文化所替代,形成千城一面的景象。本文从作为地区标志性的交通建筑出发,力求探索交通建筑设计的地域文化精神,研究地域文化与交通建筑的融合方式,并以平潭海峡二桥二线通道项目为例展现地域文化与交通建筑设计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融合。
黄琳[8](2019)在《从扬州公园绿地体系看城市特色景观的营建》文中提出在梳理扬州公园绿地现有的规模、分布及其原有骨架构成的基础上,对扬州公园绿地体系进行特色分析。试图从扬州公园绿地体系营建的视角中找到城市特色景观的营建建议。
褚福君[9](2019)在《淮北市空间特色要素识别及管控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一方面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却也面临着大量潜藏的危机,城市空间特色的逐渐缺失就是其中较为敏感的问题。如今我国的城市大都同时出现了建筑毫无特点、地域风格无异、布局缺乏创新等问题。而目前对城市空间特色进行深入研究则是是指引城市空间结构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相关文献解读显示,当前城市空间特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禀赋较好、历史人文悠久的地市,对于后天成型、转型变化的城市则缺乏研究。因此,论文选取了淮北市作为研究的对象,以传统的煤炭开采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资源枯竭带来城市转型的机遇以及当前城市后天形成的其独有山水生态特色作为着力点,对淮北市空间特色体系的构建过程进行了较完整的研究,以确定当前淮北市空间特征以及其空间形态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探求城市空间特色要素识别,对淮北市今后城市建设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使其走向独特并可持续的空间形态发展道路,并为其他城市的空间特色塑造提供借鉴。论文通过对淮北城市的空间特色发展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城市模式化建设、城市传统元素丢失以及缺乏城市空间特色管控引导的问题。通过现场踏勘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梳理,全面分析城市空间的主要特征与现存问题;评估空间特色要素,根据其价值与影响力将资源分级,并对比周边城市特色主题,综合确立城市空间特色主题,落实现有特色要素的空间布局,通过沟通整合,架构整体框架;最后建立健全的空间特色管控体系,使之成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和管理依据,并提出相应空间特色的管理建议以促进城市建设的有序推进。
蔡增鑫[10](2019)在《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分析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地势西高东低,有高原、山岭、平原、丘陵还有盆地等各类形态各异的地形。并且山区面积广大,平原较少。而山区虽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但其地势崎岖,交通不便等劣势条件使得其发展有限;平原地区具备自古以来城镇发展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但其面积却少,仅占国土面积的12%。而山地丘陵地区,是具备二者中间条件的地理环境。丘陵地貌对城市特色有着明显的影响,而目前国内城镇上山做法如火如荼,城市开发建设中对丘陵地貌缺乏重视,开发商为求得项目开发最大效益对场地三通一平的做法屡见不鲜,这些简单的做法不仅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城镇特色,同时也给人类的居住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本论文希望研究低丘缓坡地区的城镇特色如何构建,通过对山地丘陵地貌与城镇空间进行分析,并结合山地丘陵地貌进行规划控制的优秀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影响低丘缓坡城镇空间特色的内在基本要素,以及基于城市设计规划理念的规划控制方法和控制体系。本论文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来阐述。第一部是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以及国内的相关规划实践现状。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研究,分析成功案例的经验,吸取失败案例的教训。第四、五部分是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的分析研究和规划控制。分析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城镇建设的现状,指出城镇建设的问题。结合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的规划实践,对其城镇空间的特色进行分析研究和规划控制。第六部分是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的规划控制策略。提炼影响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的基本要素,总结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的控制方法。提出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基于城市设计理念的营造方法以及在“空间规划、风貌体系与场地设计”中的控制内容。
二、城市特色美的探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特色美的探求(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下城市风貌的内涵流变与价值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风貌的现实问题 |
2 城市风貌的内涵 |
2.1 城市风貌的概念回溯 |
2.2 城市风貌的本质 |
3 社会过程中的城市风貌认知 |
3.1 社会过程中的城市风貌变迁 |
3.2 当前城市风貌问题的根本原因 |
4 新时期背景城市风貌实践的可能性 |
结语 |
资料来源: |
(2)拼贴视角下青岛城区空间形态演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岛城区空间形态演变过程 |
1. 清廷设防,城市建置(1891—1897年) |
2. 德国开埠,城市根基(1897—1914年) |
3. 首次日占,城市扩张(1914—1922年) |
4. 国内政府,城市起伏(1922—1937年) |
5. 抗日解放,城市停滞(1937—1949年) |
6.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无序(1949—1976年) |
7. 改革开放,城市跃进(1976年至今) |
二、拼贴视角下青岛城区空间形态演变分析 |
1. 总体结构 |
2. 具体要素 |
三、结论与展望 |
(3)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危机”:内涵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综述 |
二、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危机”的内涵 |
三、我国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危机”的表征 |
(一)文化外观趋同 |
(二)文化破坏严重 |
(三)历史文化湮没 |
(四)民族文化淡化 |
四、我国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
(一)中心城市的示范性影响 |
(二)首府城市的首位效应 |
(三)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保护的中国意义 |
五、结语 |
(5)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下的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新乡市卫河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滨水公园景观中存在的问题 |
2.1 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的景观格局单调 |
2.2 人工化干预过多影响的自然优势减弱 |
2.3 简单机械化处理形成空间延展性缺失 |
2.4 人性化忽略导致的地域传统特色匮乏 |
第3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滨水公园景观设计要素分析 |
3.1 修补要素及原则应用与体现 |
3.2 公园构成要素的把握与利用 |
3.3 空间设计特性的布局与组织 |
3.4 场地功能作用的价值与意义 |
第4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修复改良策略 |
4.1 尊重与恢复滨水景观生态结构完整性 |
4.2 补充与完善自然生态群落功能系统性 |
4.3 保护与提升生物栖息地生存环境适应性 |
4.4 修复与重构滨水公园景观空间开放性 |
4.5 突出与强化历史文脉与地域文化特性 |
第5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卫河公园更新改良设计应用 |
5.1 确立更新改良设计选题目标 |
5.2 加强功能空间的补充与完善 |
5.3 落实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良 |
5.4 实现历史文化的复兴与延展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插图注释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件 |
毕业设计(新乡市卫河公园景观更新改良设计) |
(6)基于公众视觉和活动维度的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城市空间特色 |
1.3.2 环境行为学 |
1.3.3 总体城市设计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理论研究 |
1.4.2 技术方法研究 |
1.4.3 国内外研究总结及展望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 |
1.5.2 田野调查 |
1.5.3 系统分析 |
1.5.4 模型推演 |
1.5.5 案例试验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空间特色的互动性导论 |
2.1 城市特色的基本属性 |
2.1.1 城市特色的内涵 |
2.1.2 城市特色的构成 |
2.1.3 城市特色的生成机制 |
2.1.4 城市特色的价值 |
2.1.5 城市特色的空间载体 |
2.2 从城市风貌特色到城市空间特色 |
2.3 城市空间特色互动基础理论 |
2.3.1 环境—行为理论 |
2.3.2 空间认知理论 |
2.4 互动视野下的城市空间特色 |
2.4.1 “互动”概念解析 |
2.4.2 “互动”概念的介入 |
2.4.3 城市空间特色的互动原理 |
2.4.4 城市空间特色研究的两个维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空间特色与公众视觉感知的新探索 |
3.1 视觉生理与城市空间特色感知 |
3.1.1 视觉生理的基本要素 |
3.1.2 视觉生理对城市空间特色感知的影响 |
3.2 视觉心理与城市空间特色认知 |
3.2.1 视觉心理的传统理论 |
3.2.2 视觉心理对城市空间特色认知的影响 |
3.3 可识别性:城市空间特色感知的门槛 |
3.3.1 特征提示 |
3.3.2 位置提示 |
3.3.3 秩序提示 |
3.4 审美属性:城市空间特色感知的过滤器 |
3.4.1 形式审美 |
3.4.2 内涵审美 |
3.5 可意性:城市空间特色感知的深层结构 |
3.5.1 符号构成与意义传达 |
3.5.2 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空间特色与公众活动体验的新视角 |
4.1 公共活动的基本属性 |
4.1.1 公共活动的要素 |
4.1.2 公共活动的类型 |
4.1.3 公共活动的需求层次 |
4.2 城市空间特色的场所特征 |
4.3 活力:城市空间特色体验的人群表征 |
4.3.1 人群多样性 |
4.3.2 人群密度 |
4.3.3 活动多样性 |
4.3.4 活动时间 |
4.4 活动支持:城市空间特色体验的环境支撑 |
4.4.1 公共性 |
4.4.2 参与性 |
4.4.3 可达性 |
4.4.4 连通性 |
4.4.5 安全性 |
4.4.6 尺度 |
4.4.7 服务设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方法的建构 |
5.1 传统景观评价学派的启示 |
5.1.1 专家学派 |
5.1.2 心理物理学派 |
5.1.3 认知学派 |
5.1.4 经验学派 |
5.2 评价对象及其划定 |
5.2.1 评价主体 |
5.2.2 评价对象 |
5.2.3 城市特色空间载体的划定 |
5.3 评价指标及其量化 |
5.3.1 视觉敏感度 |
5.3.2 美景度 |
5.3.3 可意度 |
5.3.4 活力度 |
5.3.5 活动支持度 |
5.4 评价模型及其建构 |
5.4.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5.4.2 构造成对比较阵 |
5.4.3 多位专家填写对比矩阵 |
5.4.4 计算权重 |
5.4.5 进行一致性检验 |
5.5 研究平台及其搭建 |
5.5.1 对基础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
5.5.2 输入空间信息和矢量评价结果 |
5.5.3 进行空间叠合分析 |
5.5.4 制作评价形体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案例的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方法应用 |
6.1 案例选取——武汉 |
6.1.1 概况 |
6.1.2 研究缘起 |
6.1.3 研究范围 |
6.2 城市空间特色评价研究 |
6.2.1 城市特色资源梳理 |
6.2.2 城市特色空间载体划定 |
6.2.3 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模型建构 |
6.2.4 城市空间特色评价结果分析 |
6.3 城市空间特色导控初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作者简介 |
(7)浅谈地域文化与交通建筑设计的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交通建筑设计的地域文化精神 |
1.1 建筑的地域文化属性 |
1.2 交通建筑的特征 |
(1) 标志性 |
(2) 开放性 |
(3) 文化性 |
1.3 发展的必然性 |
2 地域文化与交通建筑设计的融合方式 |
2.1 借鉴当地文化符号 |
2.2 模拟当地建筑文化 |
2.3 营造当地地域文化建筑空间 |
2.4 利用当地建筑材料 |
3 案例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2 宏观形态定位 |
3.3 建筑设计构思 |
3.4 建筑色彩与材料选择 |
3.5 建筑装饰表达 |
4 结语 |
(8)从扬州公园绿地体系看城市特色景观的营建(论文提纲范文)
1 绿杨城郭, 千年扬州 |
2 研究对象界定及其现状梳理 |
2.1 研究对象的范围 |
2.2 扬州公园绿地的现状分析 |
2.2.1 类别及规模。 |
2.2.2 原有骨架构成。 |
2.3 公园分布情况 |
3 扬州公园绿地体系的特色分析 |
3.1 文化特色 |
3.2 地域特色 |
3.3 自然特色 |
3.4 风格特色 |
4 扬州公园绿地体系营建的借鉴意义 |
4.1 特色提炼, 营建城市印象 |
4.2 整合统一, 构建城市特色景观体系 |
4.3 新旧并存, 注重保护视角下的发展 |
(9)淮北市空间特色要素识别及管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空间特色的概念和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城市空间特色的概念诠释 |
2.1.1 城市形象 |
2.1.2 城市特色 |
2.1.3 城市空间特色 |
2.1.4 城市空间特色要素分类 |
2.1.5 城市空间特色典型属性 |
2.1.6 城市空间塑造的原则 |
2.2 城市空间特色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城市空间特色国外研究境况综述 |
2.2.2 城市空间特色国内研究境况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空间特色相关实例研究 |
3.1 徐州城市简介 |
3.2 选择徐州市作为实例的原因 |
3.3 徐州市特色资源 |
3.4 徐州市城市空间特色的定位 |
3.5 徐州市城市空间特色结构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淮北市城市空间特色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
4.1 淮北市情简介 |
4.1.1 自然地理环境 |
4.1.2 历史文化资源 |
4.1.3 社会经济简介 |
4.2 研究范围 |
4.3 淮北市总体空间格局的现状分析 |
4.3.1 老城区现状 |
4.3.2 新城区现状 |
4.3.3 东部新城 |
4.3.4 矿山集组团 |
4.3.5 烈山组团 |
4.4 淮北市特色资源分析 |
4.4.1 人文历史资源 |
4.4.2 自然山水资源 |
4.4.3 近现代城市风貌资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淮北市空间特色的塑造 |
5.1 城市空间特色主题定位 |
5.1.1 周边城市特色主题梳理 |
5.1.2 淮北市空间特色定位 |
5.2 城市空间特色结构 |
5.3 城市空间特色要素的识别与引导 |
5.3.1 淮北市片状空间特色识别与引导 |
5.3.2 淮北市线状空间特色识别与引导 |
5.3.3 淮北市点状空间特色识别与引导 |
5.4 城市空间特色整体形态要素引导 |
5.4.1 建筑高度控制体系 |
5.4.2 建筑色彩与风格引导 |
5.4.3 城市雕塑设计 |
5.5 城市空间特色的管控策略 |
5.5.1 策略一:完善规划编制的体系 |
5.5.2 策略二:完善城市空间特色分区 |
5.5.3 策略三:谋划近期的实施项目 |
5.5.4 策略四:打造完善的管理平台 |
5.5.5 策略五:出台相关的法规文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或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分析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低丘缓坡地区分布广泛,本次研究拥有丰富的素材和实践平台 |
1.1.2 城市建设缺乏对自然地貌的系统保护,特色资源被破坏,特色要素被忽视 |
1.1.3 城市开发缺乏“多维度”的城市设计引导,城市特色彰显不足 |
1.1.4 云南省“城镇上山”政策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
1.2 研究目的及预期解决的问题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预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1.5.1 低丘缓坡的定义 |
1.5.2 城镇空间特色的涵义 |
1.5.3 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的范围界定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1 国内低丘缓坡地区建设相关研究 |
1.6.2 国内山地城市特色建设相关研究 |
1.6.3 国内外城镇风貌特色建设相关研究 |
1.6.4 国内低丘缓坡地区城镇建设相关规划实践现状 |
1.7 研究启示 |
1.7.1 立足实际、立足地域 |
1.7.2 多维度的规划控制体系 |
1.7.3 新技术新应用的运用 |
第二章 案例分析研究 |
2.1 案例分析 |
2.1.1 桂林古城 |
2.1.2 福州古城 |
2.1.3 重庆 |
2.1.4 香港 |
2.1.5 意大利波托菲诺镇 |
2.1.6 德国斯图加特市 |
2.2 案例总结 |
第三章 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的分析研究 |
3.1 项目概况与背景 |
3.2 城镇空间特色分析 |
3.2.1 自然环境特征分析 |
3.2.2 城镇风貌特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的规划控制 |
4.1 空间规划层面的规划控制 |
4.1.1 优化建设用地控制边界 |
4.1.2 划定山、水体保护界线 |
4.1.3 提出低丘缓坡地区的三种梯度开发模式及其建设指引 |
4.1.4 满足不同功能用地需求的建设用地分类布局规划 |
4.1.5 建立“有机松散、分片集中、分区平衡、绿色高效”的路网布局 |
4.2 风貌特色层面的规划控制 |
4.2.0 风貌特色控制的策略 |
4.2.1 选择风貌特色控制要素 |
4.2.2 构建风貌特色体系框架 |
4.2.3 公共空间设计 |
4.2.4 城市眺望系统与天际线 |
4.2.5 色彩规划 |
4.2.6 夜景规划 |
4.3 场地设计层面的规划控制 |
4.3.1 目标与技术路线 |
4.3.2 现状场地竖向分析 |
4.3.3 场地设计的规划策略 |
4.3.4 道路竖向规划 |
4.3.5 用地竖向规划 |
4.4 总体城市设计 |
4.4.1 城市设计目标 |
4.4.2 城市设计框架 |
4.4.3 城市设计方案 |
4.4.4 开敞空间及廊道控制 |
4.4.5 建筑物的控制 |
4.4.6 道路界面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的规划控制策略 |
5.1 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规划策略 |
5.1.1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划定低丘缓坡重点区域保护线 |
5.1.2 基于山地特色的梯度开发模式,提出低丘缓坡地区的多种利用方式 |
5.1.3 基于用地适宜性评价和不同用地的需求,划定建设控制边界及用地布局 |
5.1.4 基于有机松散、分片集中、分区平衡、绿色高效,适应山地特征的道路交通组织 |
5.2 低丘缓坡地区城镇风貌控制策略 |
5.2.1 基于山水为魂、生态适宜的山地特色风貌体系构建 |
5.2.2 基于视觉观感和分析下的建筑海拔高度及天际线控制 |
5.2.3 基于公共空间引导下的建筑塔楼间距控制 |
5.2.4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色彩、夜景规划控制 |
5.3 低丘缓坡地区城镇场地设计策略 |
5.3.1 基于坡地景观塑造的边坡率控制 |
5.3.2 基于低丘缓坡地区地形地貌特征的道路参数选择以及避免大挖大填,确保土方平衡的道路选线设计 |
5.4 规划控制体系 |
5.4.1 规划控制体系分级与内容 |
5.4.2 控制体系形式及要求 |
结语 |
全文总结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不足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城市特色美的探求(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下城市风貌的内涵流变与价值重塑[J]. 朱古月,洪亮平. 华中建筑, 2021(09)
- [2]拼贴视角下青岛城区空间形态演变探究[J]. 刘琨. 特区经济, 2021(05)
- [3]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危机”:内涵与表征[J]. 张经武. 学术界, 2020(11)
- [4]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基层政府的生态责任研究[J]. 张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0(05)
- [5]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下的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新乡市卫河公园为例[D]. 程维妙.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公众视觉和活动维度的城市空间特色评价方法及其应用[D]. 兰文龙. 东南大学, 2019
- [7]浅谈地域文化与交通建筑设计的融合[J]. 吴燕蓉. 福建交通科技, 2019(04)
- [8]从扬州公园绿地体系看城市特色景观的营建[J]. 黄琳. 现代园艺, 2019(11)
- [9]淮北市空间特色要素识别及管控策略研究[D]. 褚福君. 安徽建筑大学, 2019(08)
- [10]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分析与控制研究[D]. 蔡增鑫.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