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曾晓玲,张弓[1](2021)在《黄委工情地市级防办业务平台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委工情地市级防办业务平台构建了黄委防汛业务数据模型体系,利用REST服务技术,建成了面向"水、雨、工、险、灾"业务信息的防汛专业数据服务平台。通过Struts框架的串联,实现了应急预案、应急响应、值班会商、电子公文、指挥调度、应急物资、抢险队伍保障和应急事件地图标注等功能,直观反映了黄河重点工程周边抢险救灾第一线的情况,为防汛指挥和决策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栾天晴[2](2020)在《浑蒲灌区水利信息化系统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在推进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现状问题基础上,结合浑蒲灌区的实际运营管理情况,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灌区进行现代化管理。使灌区告别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节省灌区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灌区的配水调度和量水测水精度上、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对目前提倡的节水理念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实现浑蒲灌区的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配置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浑蒲灌区的现状情况统计和分析,配套建设符合浑蒲灌区的现代化水利信息系统,本论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设计浑蒲灌区建立以信息自动采集传输为基础的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对浑蒲灌区配置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灌区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灌区相关数据采集的精度和传输的时效性,对灌区内水体的水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通过采集灌区内渠道(干、支、斗渠以及泵站)实时水位或实时流量,得到实时供水水量,为灌区的配水调度提供科学依据。(2)落实浑蒲灌区信息化建设执行,时刻跟踪决策效果,实现管理信息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对灌区进行大数据处理、存储、分析以及应用。大数据的云处理是保证灌区信息化计算精度的前提,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灌溉的信息化水平,也能够进一步提升灌区实现现代化建设水平。(3)建设由配水调度系统、工情GIS系统、防汛指挥系统、量测水管理系统组成的灌区信息化平台。使浑蒲灌区建立了信息采集、信息综合处理为一体的灌区信息系统,实现了浑蒲灌区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处理等功能,为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了重要基础。(4)在浑蒲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灌区信息的重要性及信息系统的特点,浑蒲灌区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主要由信息中心、水情信息采集、闸门监控、视频监控、网络环境以及数据库构成。支撑灌区用水态势监测、告警预警、分析研判等用途,帮助用户洞悉水量、气象、墒情、水情数据背后的规律,最大化增强监管能力、提高研判效率。
刘正鑫[3](2020)在《前甸灌区信息化系统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灌区在我国农业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传统的灌区用水调度管理模式和体系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需求,灌区只有采用与科学技术相结合道路,与时俱进,才能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作物生产量、提高农业灌溉保证率的目的。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灌区的管理思路就由传统的管理方式逐渐向现代方式转化,2002年,水利部在全国部分大型灌区设置了信息化建设试点区,灌区管理体系以信息化为基础,并通过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等方式,对灌区管理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测,为灌区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前甸灌区实现信息化以后,不仅降低了灌区的管理成本,也提高了灌区的管理效率,从而使灌区管理达到高效。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料基础上,对目前我国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前甸灌区的实际情况,对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了规划设计。本设计主要分为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系统设计两部分。其中硬件系统包括水情采集系统设计、闸门监控系统设计、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和通信网络设计。软件系统设计包括灌区工情及巡检管理GIS系统、灌区量测水管理系统、灌区防汛预警系统、灌区配水调度管理系统、灌区水费计收系统。通过对前甸灌区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完善灌区信息化管理,从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灌区增加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系统后,灌区的水调度管理模式趋于科学化,农作物产量得到了增加,灌溉保证率和农业生产力都得到了提高,进而改善了这一地区农民生活条件,增加了经济收入。(2)先进的量水设施精确计量实用水量,灌区水费收益得到了增加,用水方与灌区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缓解。不仅进一步加强了灌区的稳定供水,而且灌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3)水情测报自动化控制系统建成后,灌区水情信息、水文信息等资料可以快速查到,为信息的提取提供了方便的通道。
孙洪林[4](2020)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数据汇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文中提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作为"金水工程"龙头项目,在近些年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数据汇集平台的总体框架、建设内容、分工与职责划分,重点描述了数据汇集平台的系统设计、技术实现和成果应用,为防汛抗旱工作业务和技术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聂麟童,田巍,刘子博[5](2018)在《尼尔基水库工情分中心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尼尔基水库工情分中心在水库防汛和工程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工情分中心担负着基础工情数据库的建立、管理和维护更新任务。采用数据库复制技术,定期向松辽委报送防洪工程数据库的更新内容,接收水库的实时工情信息,并汇总、处理、核实,存入分中心相应的数据库,选择重要实时工情信息,通过松辽委广域网及时上报。水库发生险情时派人直接到出险现场,勘察险情,利用险情移动采集站将险情文字描述和图象或险情视频信息及时传回分中心。如险情重大,情况紧急也可以直接将上述信息传到松辽委防办和国家防办。
冯杰[6](2018)在《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构建集水雨情数据采集、监测预警、信息分析、辅助决策、指挥调度、防汛办公为一体的市县两级软件应用平台而设计开发。本文以3S技术及物联网技术为手段,同时依托已采集入库的水雨情信息,实现对山洪灾害事件的迅速响应和统一调度。本文以JAVA作为编程语言,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研究设计了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系统通过接收雨量站、水位站、流量站等发来的数据,经过系统算法自动给出报警提示,利用预警信息功能发布至各个区(市)县,从而达到预警功能,本系统集成与防汛指挥系统,当系统报警后,防汛指挥人员可以通过防汛指挥系统发布防汛信息,从而提前通知人员撤离,物资转移等工作。本系统以数据传输及储存为基础,水雨情数据管理为核心,通过无线传出技术、GIS技术、3D建模等技术来实现预测提前,预警提前,从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系统由雨情信息服务子模块,水情信息服务子模块,视频信息服务子模块,工情信息服务子模块,预警信息服务子模块,灾情信息服务子模块,防汛指挥调度子模块,预案信息管理子模块八大模块,主旨是建立以规范、准确、迅速、合理的山洪灾害预测预警,改善防汛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我使用了系统前后端分开设计的方法,前端系统使用Java、JavaScript来编写,后端使用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系统使用了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服务器使用WINDOWS操作系。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主要设计了八大子系统模块,其中雨情信息服务模块和视频信息服务模块是我重点编写的对象,通过系统流程图我们对八个系统模块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并对其中的子模块处理逻辑进行集中规划,详细编写,并且在前端系统进行了全面展示。在编制完成后进行了系统测试,进行BUG修复工作,通过运行和测试我们发现设计的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是完整的,成功实现了预计功能,能够满足设计需求。
李超,金照青[7](2018)在《太湖流域管理局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开发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太湖流域管理局工情信息采集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工情信息采集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实现方法及特点进行系统介绍,分析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在提高太湖流域控制性骨干工程工情险情信息采集与监测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可实现工情险情信息采集、工程指挥调度、综合业务管理等业务工作信息化,为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工程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和手段,从而提高会商决策精度和效率,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崔晨晨[8](2017)在《黄河工情信息采集平台之综合信息服务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水利信息化的推进,智慧黄河的提出,治黄主要业务工作也逐步向信息化靠近。黄河工情信息是黄河防汛业务重要组成部分。受制于种种原因,黄河工情信息数字化尚未全面铺开,工情信息传输整体手段落后,主要以电话、传真为主要载体进行传递,传递速度慢,信息量小,变化较快的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反映,许多工情信息得不到及时上报和更新。本文主要阐述了黄河工情信息采集平台之综合信息服务模块的设计和实现。针对基层防汛工作人员没有平台进行黄河工情基础数据查询的需求痛点,通过对水情数据、工情数据、险情数据、防汛部署信息、灾情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针对基层防汛人员的需求开展具体的需求分析,结合功能需求,对系统的基本架构进行设计,包括水情信息模块、工情信息模块、险情信息模块、防汛部署模块以及灾情信息模块,并根据系统需求,设计了相关数据库。2、采用B/S三层技术框架,集成数据库技术、J2EE技术,利用Myeclipse开发平台、SVN项目管理实现了水情信息模块包括河道水情信息、水库水情信息、雨情信息,工情信息模块包括堤防信息、险工信息、控导信息、涵闸信息、管道信息、跨河工程信息、穿堤建筑物信息、桥梁信息的全流域自定义查询功能,集成了险情信息、防汛部署信息、和灾情信息。3、综合信息服务模块填补了黄河流域基层防汛人员对全河水情信息、黄河工情信息查询功能的空白。综合信息服务的设计与实现有力的提升了黄河水情信息的数据分析能力。在本系统投入使用后,基层防汛工作人员给出反馈,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防汛抗旱会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数据支撑。
刘汉宇[9](2016)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主要建设任务和技术要求》文中研究说明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是"金水工程"的龙头工程,也是我国水利信息的骨干工程;2011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批复了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10月,水利部批复了该工程的初步设计报告;2014年5月,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期4年,总投资概算12.0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44亿元,地方配套投资3.64亿元,目前该工程正在水利部、7个流域机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建设。描述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的主要建设任务和技术要求。
程嫣嫣,周密,王司辰,许晓林[10](2014)在《基于工情信息的山洪预警系统在淠史杭灌区洪水预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鉴于安徽省淠史杭灌区水利工程人工调度运行时可能影响各流域内洪水预报质量的问题,基于既有的灌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水情、工情遥测系统,采用相应的工情信息传输与接收协议、数据存储库表结构,实现了灌区工情信息与水雨情信息的同步实时监控,建立了基于工情信息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并探讨了工情信息对洪水预报质量的修正方法,从而为工情信息应用于传统洪水预报中的校正分析、提高传统洪水预报的准确性提供了可能。
二、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黄委工情地市级防办业务平台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建设内容 |
3 总体框架 |
(1)应用视图层。 |
(2)服务控制层。 |
(3)数据模型层。 |
(4)数据支撑层。 |
4 关键技术及应用 |
4.1 “黄河一张图”服务 |
4.2 数据模型技术 |
4.3 面向“水、雨、工、险、灾”业务信息的REST服务技术 |
4.4 基于Struts的简洁开发实施 |
5 结 语 |
(2)浑蒲灌区水利信息化系统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浑蒲灌区灌溉管理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水文气象 |
2.2 研究区水系概况 |
2.3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4 社会经济 |
2.5 资源条件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设计原则 |
3.2 需求分析 |
3.2.1 功能需求 |
3.2.2 数据需求 |
3.2.3 软硬件需求 |
第四章 浑蒲灌区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2.1 信息中心设计 |
4.2.2 水情信息采集设计 |
4.2.3 闸门监控系统设计 |
4.2.4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
4.2.5 数据库 |
4.2.6 灌区网站环境 |
第五章 浑蒲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
5.1 配水调度系统 |
5.1.1 功能结构 |
5.1.2 功能概述 |
5.1.3 建设内容 |
5.1.4 界面设计 |
5.2 量测水管理系统 |
5.2.1 系统概述 |
5.2.2 功能设计 |
5.2.3 界面设计 |
5.2.4 系统特点 |
5.3 防汛指挥系统 |
5.3.1 系统概述 |
5.3.2 功能设计 |
5.3.3 操作设计 |
5.4 工情GIS系统 |
5.4.1 系统概述 |
5.4.2 操作设计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前甸灌区信息化系统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灌区信息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灌区信息化建设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灌区信息化建设研究现状 |
1.2.3 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2 气象水文 |
2.3 水文地质 |
2.4 社会经济情况 |
2.5 水利工程现状 |
2.6 灌区发展情况 |
第三章 信息化建设内容 |
3.1 建设任务 |
3.2 建设内容 |
3.3 规划的技术路线 |
第四章 灌区硬件系统设计 |
4.1 信息中心建设 |
4.1.1 通信机房设计 |
4.1.2 大会议室设计 |
4.1.3 小会议室设计 |
4.1.4 整体办公设备设计 |
4.1.5 服务器的设计 |
4.2 水情采集系统设计 |
4.2.1 方案比选 |
4.2.2 测站设计及信息流向 |
4.2.3 通信设计 |
4.3 闸门监控系统设计 |
4.3.1 方案比选 |
4.3.2 现场站点设计 |
4.3.3 控制软件设计 |
4.3.4 通信设计 |
4.3.5 设备安装设计 |
4.4 视频监视系统设计 |
4.4.1 方案比选 |
4.4.2 推荐技术方案设计 |
4.4.3 通信设计 |
4.5 通信网络设计 |
4.5.1 方案比选 |
4.5.2 整体链路设计 |
第五章 灌区信息化平台设计 |
5.1 灌区工情及巡检管理GIS系统设计 |
5.1.1 设计原则 |
5.1.2 系统构架 |
5.1.3 权限设计 |
5.1.4 功能设计 |
5.2 灌区量测水管理系统设计 |
5.2.1 系统架构 |
5.2.2 操作设计 |
5.3 灌区防汛预警系统建设 |
5.3.1 系统架构 |
5.3.2 操作设计 |
5.4 灌区配水调度系统设计 |
5.4.1 系统架构 |
5.4.2 权限设计 |
5.4.3 业务流程 |
5.4.4 功能设计 |
5.5 灌区水费计收系统建设 |
5.5.1 系统架构 |
5.5.2 业务流程 |
5.5.3 权限设计 |
5.5.4 功能设计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数据汇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汇集平台建设 |
1.1 建设目标和建设模式 |
1.2 完成定制化开发和各单位建设内容 |
1.3 平台业务特点和要求 |
1.4 平台对技术体系的要求 |
2 数据汇集平台的总体架构 |
3 数据汇集平台的系统设计 |
3.1 部级数据汇集平台 |
3.2 流域数据汇集平台 |
3.3 省级数据汇集平台 |
3.4 各平台之间数据流图 |
3.5 各类数据汇集流程图设计 |
4 平台的部署及应用和用户角色与职责权限 |
4.1 平台的地理边界 |
4.2 用户角色及职责权限 |
5 数据汇集平台的技术实现 |
5.1 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
5.2 采用跨平台开发逻辑结构 |
5.3 采用企业服务总线模式构建服务 |
5.4 实现分级数据库管理 |
5.5 实现基于元数据的整合机制 |
5.6 解决编码不一致问题 |
6 数据汇集平台系统的成果应用 |
(5)尼尔基水库工情分中心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总体设计 |
2 信息流程 |
3 信息分类 |
3.1 工程运行状况信息类 |
3.2 工程险情信息 |
3.3 防汛动态信息 |
4 信息采集与上报方式 |
4.1 信息采集 |
4.2 上报方式 |
5 险情移动采集站设计与应用 |
6 结语 |
(6)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系统设计背景 |
1.2 系统设计目标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
第二章 开发工具与关键技术 |
2.1 JAVA |
2.2 SQLServer2008 |
2.3 B/S架构 |
2.4 术语和定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信息化现状 |
3.2 现存问题 |
3.3 业务需求 |
3.3.1 用户服务对象 |
3.3.2 总体业务流程 |
3.3.3 总体数据流 |
3.3.4 山洪灾害预测预警 |
3.3.5 水雨情信息共享交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2 系统工作流程图 |
4.3 系统框架设计展示 |
4.4 系统布置图 |
4.5 系统结构及主界面 |
4.5.1 雨情信息服务 |
4.5.2 水情信息服务 |
4.5.3 视频信息服务 |
4.5.4 工情信息服务 |
4.5.5 灾情信息服务 |
4.5.6 山洪灾害预警服务 |
4.5.7 防汛指挥调度 |
4.5.8 预案编制管理 |
4.6 相关信息 |
4.6.1 基础信息 |
4.6.2 预案信息栏 |
4.6.3 山洪GIS的应用 |
4.6.4 数据交换 |
4.7 各子模块功能及详细介绍 |
4.8 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界面设计 |
4.9 运行环境 |
4.10 实时监测设计模型 |
4.11 预警系统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内部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系统测试方法 |
5.3 评价标准 |
5.4 结果分析 |
5.5 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太湖流域管理局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情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目标 |
2 工情信息采集系统的结构 |
3 工情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和实现方法 |
3.1 分中心 |
3.2 采集站 |
3.3 网络通信系统 |
3.4 工情业务应用系统 |
3.4.1 工程指挥调度管理 |
3.4.2 应急预案管理 |
3.4.3 综合业务管理 |
3.4.4 现场处置支持 |
4 工情信息采集系统的特点 |
4.1 遵循指挥系统统一标准, 系统扩展性好 |
4.2 与太湖局数据同源同步, 数据可靠性高 |
4.3 整合流域工情信息资源, 系统耦合度高 |
4.4 融入标准化管理理念, 系统前瞻性强 |
5 工情采集系统发挥的作用 |
6 结语 |
(8)黄河工情信息采集平台之综合信息服务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课题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的工作及论文结构 |
2 相关研究及用到的关键技术 |
2.1 相关工情系统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2.2 系统开发技术 |
2.2.1 J2EE技术 |
2.2.2 SVN项目管理 |
2.2.3 Myeclipse开发平台 |
2.3 数据库 |
2.4 系统架构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非功能性分析 |
3.2.1 系统运行需求分析 |
3.2.2 安全性需求分析 |
3.2.3 可行性需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系统总体设计 |
4.1 总体设计原则 |
4.2 总体系统框架 |
4.3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设计原则 |
4.4.2 数据库ER图设计 |
4.4.3 数据库表格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水情信息模块 |
5.1.1 功能设计 |
5.1.2 时序图设计 |
5.1.3 相关类图设计 |
5.1.4 关键代码实现 |
5.1.5 水情信息界面展示 |
5.2 工情信息模块 |
5.2.1 功能模块设计 |
5.2.2 时序图设计 |
5.2.3 相关的类图设计及代码实现 |
5.2.4 关键代码实现展示 |
5.2.5 工情信息界面展示 |
5.3 险情信息模块 |
5.3.1 时序图设计 |
5.3.2 关键代码实现 |
5.4 防汛部署模块 |
5.5 灾情信息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2.1 水情信息模块测试 |
6.2.2 工情信息模块测试 |
6.2.3 险情信息模块 |
6.2.4 防汛部署模块 |
6.2.5 灾情信息模块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及进一步工作 |
7.1 本文主要工作 |
7.2 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主要建设任务和技术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采集系统 |
1.1 水情信息采集系统 |
1.2 工情信息采集系统 |
1.3 旱情信息采集系统 |
1.4 工程视频监控系统 |
2 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 |
3 数据汇集与应用支撑平台 |
4 业务应用系统 |
4.1 天气雷达应用系统 |
4.2 洪水预报系统 |
4.3 防洪调度系统 |
4.4 洪灾评估系统 |
4.5 抗旱业务应用系统 |
5 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
5.1 移动应急指挥平台 |
5.2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系统 |
6 综合信息服务及系统集成与应用整合 |
6.1 系统集成与应用整合 |
6.2 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
6.2.1 Web综合服务 |
6.2.2 移动综合服务 |
(10)基于工情信息的山洪预警系统在淠史杭灌区洪水预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淠史杭灌区工情信息 |
3 基于工情信息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
3.1 既有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
3.2 基于工情信息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
3.2.1 工情信息对洪水预报的影响 |
3.2.2 工情信息在山洪预警系统上的扩展 |
4 应用 |
4.1 工情信息的采集内容 |
4.2 工情信息的采集 |
4.3 工情信息的传输 |
4.4 工情信息的存储 |
4.5 工情信息对洪水预报方案的修正方法 |
5 结论 |
四、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委工情地市级防办业务平台设计与研究[J]. 曾晓玲,张弓. 人民黄河, 2021(12)
- [2]浑蒲灌区水利信息化系统设计应用研究[D]. 栾天晴.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6)
- [3]前甸灌区信息化系统设计应用研究[D]. 刘正鑫.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数据汇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J]. 孙洪林. 中国防汛抗旱, 2020(06)
- [5]尼尔基水库工情分中心设计与应用[J]. 聂麟童,田巍,刘子博. 东北水利水电, 2018(12)
- [6]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 冯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4)
- [7]太湖流域管理局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开发与应用[J]. 李超,金照青. 水利信息化, 2018(02)
- [8]黄河工情信息采集平台之综合信息服务设计与实现[D]. 崔晨晨. 郑州大学, 2017(06)
- [9]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主要建设任务和技术要求[J]. 刘汉宇. 中国防汛抗旱, 2016(03)
- [10]基于工情信息的山洪预警系统在淠史杭灌区洪水预报中的应用[J]. 程嫣嫣,周密,王司辰,许晓林. 水电能源科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