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陈元光开发建设漳州的业绩(论文文献综述)
张才林[1](2018)在《治边东南:闽南地名内涵与传统治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名是一种重要的象征性符号,“是人类文化史的活化石”,政区地名浓缩了该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重要信息。本论文通过地名内涵与治道的勾连,结合历史治理的衍化,动态地体现了闽南地区治道精神,是法史学研究的一种创新尝试。本研究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本研究的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进行阐释,简述本研究的旨趣与方法,介绍本研究中所使用的文献资料和论文框架。第二部分为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论述晋江、洛江、漳州、漳浦、思明等地名内涵所体现的“慎终追远”治道精神及该治道在闽南历史治理中的体现及作用;第二章从“安”字的秩序价值和闽南人的天道观论述闽南地区偏爱带“安”地名,并从三国东吴首设“东安县”说起,阐释历代治理者在闽南采取“保境安民”的治道措施;第三章论述闽南地名内涵与“文武德刑”治道的变化,从闽南地名的脱“武”化,和选择“德化”、“龙文”等地名看出闽南地域的“轻刑崇德”治道特征;第四章从“永春、丰泽、集美、云霄、芗城、鲤城”这组地名体现“文华”,而“东山、湖里、石狮、泉港、海沧”则反映出“质朴”说起,论述闽南地名反映“文质相间”治道的演变与社会发展样态;第五章论述作为“平和”置县之父的王阳明,其“心学”对“平和”地名及治道的影响;第六章论述厦门、金门地名中的治道缩影--固守与开放,揭示在明清两朝总体海禁政策的背景下,闽南的地方治理仍保留对外开放的特殊因素。各章貌似独立,实际上是紧紧围绕地名与治道之间的关系,结合历史治理进行阐述,揭示各种治道下涵养出闽南独特的地域人文特点。第三部分为余论,点明地名作为文化符号对法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从地名中去研究治道也是对地名研究的创新。
李晓元[2](2018)在《开漳圣王文化“创新德育”资源现代转化路径》文中指出开漳圣王文化是生活世界总体文化,更是工作世界本质文化。其德育思想资源丰富且具有现代性,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道德信仰、开拓创新、工作创造等文化精神。开漳圣王文化"创新德育"思想资源的现代转化主要是指闽南文化风土中的教育主体运用开漳圣王文化的德育思想资源,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实践活动。创新精神是开漳圣王文化最根本的道德精神,开漳圣王文化德育资源的核心是创新德育资源。认知与研究转化、文化交流转化、学校教育转化、载体建设转化构成了开漳圣王文化德育资源转化的主要路径。
汤毓贤[3](2017)在《海外侨民社会中的开漳文化》文中指出唐初中原87姓府兵在奉诏南来平定啸乱、开发闽南、创建漳州的同时,将南徙的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又经本土化的积淀演进,形成带有祖根与海洋文化特质的中华文化支系闽南开漳文化。伴随漳籍移民的足迹,这一闽南文化族群在海外侨民社会融铸为唐山文化链结,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弘扬开漳圣王文化精神,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黄艺娜[4](2017)在《唐宋以降九龙江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河流,其干流北溪中下游地区作为福建少有的平原地带,是早期福建外来移民的重要聚居地。移民与土着的冲突与融合,移民族群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在北溪这块山海之间的缓冲地带交织成复杂的社会网络。如何最大限度利用本地区的山海之利,成了当地乡族的重要课题。由于社会史研究的线索繁多,不易索解,本文选取北溪流域的开发主力金沙、银塘、玉兰、碧溪等四个村落作为典型进行考察,探讨不同历史阶段中北溪流域的社会形态及其发展策略。在北溪流域的开发史上,这四个村落相次代迭,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大放异彩,足以充当特定历史阶段的代表。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结合对民间文献与官方史志的利用,按时间顺序对唐宋以降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的历史进行勾勒,主要内容有.:考察唐代陈元光父子平定九龙江两岸的“蛮獠之乱”并建置漳州的事件所蕴含的拓荒精神,考证追随陈氏父子的部分开漳将士后裔“北溪四乔木”在北溪中下游一带肇基繁衍的时间;以“北溪四乔木”之一的碧溪杨氏为例,详细论述宋代开漳部将后裔肇基的历史渊源及开发山林等举措;从被誉为“北溪先生”的朱熹门生陈淳及其撰写的民间信仰系列文章观察该区域民众精神文化世界的建构;以银塘赵氏为例,分析明代该区域的家族社会强化历程,探究其经营空间的扩展历史;以浦南墟为例,探讨明清以降北溪社会的商业化转进,考证浦南墟兴衰嬗变的时间,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影响、与漳州地方社会的关系等;复原雍正三年(1725)发生在北溪中下游的碧溪、玉兰两村的宗族械斗及其善后处理的历史,探讨清初闽南家族势力的消长对地方社会秩序的影响,进而归纳宗族械斗频发的根本原因、重要原因。借助以上内容的考察,可以发现:九龙江北溪中下游流域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程,从蛮荒一片,到军事建置、山林开发、文化养成、家族建构、墟市经营,皆需排除万难的拓荒精神去面对。在九龙江北溪中下游流域开发的不同阶段,当地乡族必须针对社会形态的变迁,适时采取与之相应的发展策略,充分利用本区域山海之利,方能取得更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在九龙江北溪中下游流域的开发过程中,本区域民众广泛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思想,逐渐建构起以理学和民间信仰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世界,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慎终追远、安土重迁、崇文尚武、柔中带刚的性格,又反过来对九龙江北溪中下游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李积庆[5](2016)在《畲族形成变迁史新论 ——“畲”、汉族群边界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畲族是东南地区一个具有特殊文化特征的族群。畲族的形成不仅仅是该族群客观历史发展的结果,还与汉文化语境下“他者”对“畲”族群的建构以及本族群的主观认同有关。在不同族群交往中,自然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都深刻地影响了族群边界的划定。在畲族族群未确定前,畲(畲)作为一种经济方式早已存在,唐宋以后,中国南方地区的畲田农业与精耕细作农业生态边界冲突日益突显,随着华夏化运动在东南地区的加速,“畲”、汉边界在南宋时期的漳州、潮州等地形成,“畲”作为族群称谓也最早出现于这些地区。在主流文化圈“文化中心论”的影响下,“畲”作为区分人群的文化标签,贴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非汉族群中。“畲”作为南方一个特殊族群称谓出现在历史的舞台,既是以华夏中心的民族观下对南方非汉族群社会定义的结果,同时也是南方非汉族群自我文化认同的产物。“畲”、汉族群边界的界线常因生态、经济、政治等因素发生漂移,历史上既有畲民通过获得版籍成为编户齐民的情况,也有汉人通过“入山洞”,脱离版籍成为“畲”民的情况,文化认同在族群边界的流动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宋元时期,社会动乱频仍,这个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大量出现了“畲寇”、“畲军”等称呼,这是官方关于化内与化外、“贼”与“民”族群分类的一种延续。此时的“畲”并不一定以血统为区分标准,在一些情况下,“畲”更多的是表明一种政治或文化的身份。在明中叶以后,随着王阳明成功平定闽粤赣地区“畲乱”,越来越多的畲民在华夏化浪潮中不断被“王化”或“儒化”,表现为闽粤赣地区畲民的逐渐减少。这种族群格局的变化,并非全部由畲族人口实质性外迁引起,部分是由于“畲”汉边界移动的结果。正是从明中叶开始,由于族群内部在文化取向上的不同,原本有着密切共生关系的畲族与客家族群逐渐分离,闽粤赣地区原来畲民住区变为客家住区是这种族群分野的结果。明清以后,闽浙赣地区山区开发加快,闽东、浙南等地区成为吸引“畲客”移民的重要地区,明清之际的倭乱与迁界为闽浙赣地区畲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契机。资源的竞争使得闽浙赣地区的土“客”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族群的生存与发展,部分畲民通过建构族群历史来维持或淡化族群边界。近代以来,国家权力成为影响族群边界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民族识别政策是划分族群边界的一个重要表现。即使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族群边界仍是观察和理解族群关系最好的窗口。
吴其生[6](2014)在《浅谈漳州城市文化精髓——“开漳圣王”文化》文中认为唐初,陈元光随父归德将军陈政奉诏率领唐朝府兵开发闽南,建置漳州,并由此繁衍至港、粤、台及东南亚,创造了远播中外、功耀古今的光辉业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开漳圣王"文化。现今,在漳州等闲南地区几乎无人不知陈政、陈元光父子艰辛而伟烈的创业历史,而在漳籍同胞海外创业史上,他们则把"开漳圣王"文化演绎成浓烈的中华结。其内容不仅涵益陈元光及其家族和属下部将开漳建漳的历史,也包括自唐至今闽、粤、台和东南亚地区民众对陈元光的祭祀活动。
陈峻峰[7](2013)在《闽南纪行》文中指出天人之际,中原族群南迁的史诗壮歌;大地苦旅,他乡生存境遇的文化叙事。——题记绿荫深处燃烧美丽的凤凰木那天上午我打电话给陈创,他说他不在福建,最近有点事,一直待在上海的家里。我说你最近有没有安排去哪里,他说没有。于是我们就随便再说了些别的,电话就放下了。放下电话,心里觉得有些失望,我原本是以为他会在福建的,打电话是想确认这家伙的准确位置:厦门?泉州?晋江?还是石狮?以此来
梁丹[8](2013)在《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开漳圣王文化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三十年来,研究者们对开漳圣王陈元光入闽开漳治漳、陈元光的籍贯身世及其《龙湖集》真伪、开漳圣王信仰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研究中还存在不足与欠缺,应加强开漳圣王文化内涵、开发应用及其他诸如历史遗迹、故事、传说、陈元光部将僚属等的研究。
高致华[9](2010)在《从台湾信仰文化凸显明史在中国史上的重要性——以“开台圣王”与“开漳圣王”信仰文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前言关于"明史在中国史上的地位",本文从宗教信仰领域的视点着文,主要有下列三项原因:(一)明代皇帝多爱好方术、宠信道士,始自明太祖朱元璋运用神迹传说确立其皇帝天命,并善用于社会政治与伦常生活中;明成祖"继位"后续之造神,把其中许多神明信仰更广泛的传布到民间。(二)明中叶后,道教在上层社会地位逐渐式微,然于民间获得了更广泛的发展,思想和组织上与道教密切相关的民间宗教活泼发展,更加深了明代
夏涛[10](2010)在《开漳圣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认为2010年6月18日,在第二届海峡论坛举行之际,作为第三届国际开漳圣王联谊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漳州市同时举办了开漳圣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河南、福建、广东、台湾与东南亚的学者共60余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58篇。这是第二次以陈元光和开漳圣王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盛会。二十年前,1990年12月,也是在漳州,曾经成功举行过"陈元光与漳州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那次会议偏重于开漳史事的研讨,而本次会议则以
二、论陈元光开发建设漳州的业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陈元光开发建设漳州的业绩(论文提纲范文)
(1)治边东南:闽南地名内涵与传统治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旨趣与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慎终追远”治道精神对闽南地名及治理的影响 |
一、“慎终追远”治道精神对闽南地名的影响 |
二、闽南祭礼中的“慎终追远”意涵 |
三、闽南族谱族规之“慎终追远”映迹 |
四、闽南民间信仰之“慎终追远”具象 |
第二章 闽南多“安”地名与“保境安民”治道 |
一、闽南多“安”地名反映“保境安民”治道 |
二、首置“东安”:孙吴两晋政权的闽南开拓 |
三、定名“南安”:隋唐五代的闽南拓展 |
四、众“安”纷呈:宋元明清的闽南治理 |
第三章 崇“武治”到尚“德化”的治道之变 |
一、闽南地名的表征与“文武德刑”治道之辨 |
二、开漳圣王的德治措施与闽南的脱武化 |
三、五代治理者的德治措施与闽南的文德化 |
四、闽南区域文化形成后的德治观及在地名上的体现 |
第四章 闽南地名中“文质相间”治道的演变与发展 |
一、闽南地名与“文质”治道 |
二、人文化成与礼乐教化形成闽南“文”的面相 |
三、生计需要与世俗人情形成闽南社会“质”的面相 |
四、“质文代变、文质互救”在闽南区域治理中的递嬗 |
第五章 “阳明心学”对“平和”地名及治道的影响 |
一、“平和”地名及其治道之义探究 |
二、王阳明“心学”之治理思想探析 |
三、王阳明治理思想在闽南区域治理中的实践及影响 |
第六章 固守与开放: 厦门、金门地名中的治道缩影 |
一、明清王朝“海禁”政策对海疆地名的影响 |
二、闽南沿海与北方沿海地名中的治道之异 |
三、地名反映历史治理中闽南的固守与开放特点 |
余论 |
参考文献 |
(2)开漳圣王文化“创新德育”资源现代转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漳圣王文化的生活世界蕴含 |
二开漳圣王文化的“创新德育”资源 |
(一) 开漳圣王文化是爱国主义文化 |
(二) 开漳圣王文化是道德信仰文化 |
(三) 开漳圣王文化是开拓创新文化 |
(四) 开漳圣王文化是工作创世文化 |
三开漳圣王文化“创新德育”资源的现代转化路径 |
(一) 认知与研究转化 |
(二) 文化交流转化 |
(三) 学校教育转化 |
(四) 载体建设转化 |
(4)唐宋以降九龙江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九龙江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社会环境 |
第二章 唐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与族群演变 |
第一节 早期居民及其族群演变 |
第二节 陈元光父子与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 |
第三节 “北溪四乔木”与开漳将士后裔肇基考 |
第三章 宋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与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开发与人文科举——以碧溪杨氏为例 |
第二节 南宋北溪中下游地区的理学与民间信仰 |
第四章 明代北溪中下游地区家族社会的强化与经营空间的扩展——以银塘赵氏为例 |
第一节 明代北溪中下游地区家族社会强化概况 |
第二节 银塘赵氏家族经营述略 |
第三节 明代银塘赵氏诗书传家 |
第四节 明代银塘赵氏通婚网络 |
第五节 银塘赵氏与龙潭十八景、龙潭墟的经营 |
第五章 明清以降北溪社会的商业化转进——以浦南墟为例 |
第一节 明代漳州的商业氛围 |
第二节 明清浦南墟的商业发展 |
第三节 浦南墟与漳州地方社会 |
第六章 清代北溪中下游地区宗族势力的消长与地方秩序的重建——以玉兰、碧溪宗族械斗为例 |
第一节 清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宗族械斗 |
第二节 清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玉兰、碧溪宗族械斗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畲族形成变迁史新论 ——“畲”、汉族群边界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史综述 |
三、思路方法 |
第一章 唐宋时期“畲”汉族群的文化生态边界 |
第一节 生态语境下的畲田农业与边界冲突 |
一、唐宋时期的畲田农业及其分布情况 |
二、畲田农业与精耕细作农业之间冲突 |
第二节 文化语境下的南方“畲洞”及其聚落人文 |
一、山洞:从洞穴居址到“蛮夷”聚落称谓的转变 |
二、作为地名和聚落形态的“畲”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华夏化运动与宋代“畲”汉族群边界的形成 |
第一节 华夏化运动与南方“山洞”地区的开发 |
一、华夏化运动及其对“蛮夷”地区的影响 |
二、唐宋时期南方“山洞”地区的开发 |
第二节 “夷夏”观念下的华南非汉族群格局 |
一、华夏“异己观”的形成及其文化特性 |
二、“夷夏之辨”视野下华南地区的非汉族群格局 |
第三节 畲族先民的族群来源与华夏族“异族”概念的漂移 |
一、华安仙字潭汰溪石刻与畲族先民的关系 |
二、“山都”、“木客”族群边界的移动 |
三、“蟹”族群边界的移动 |
四、“盘瓠子孙”的族群边界的移动 |
第四节 宋代“畲”、汉族群边界的形成 |
一、唐宋时期南方汉族文化认同的增强 |
二、标签化与作为族群文化特征的“畲” |
三、族群边界冲突与南宋“畲”族群称谓的出现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宋明时期畲、汉族群边界的流动 |
第一节 国家认同与畲汉边界的流动 |
一、族群边界流动:“畲入汉”与“汉入畲” |
二、国家认同:版籍作为族群区分的意义 |
第二节 “贼”、“民”分类与宋代以来的“畲乱” |
一、畲瑶“盗”、“寇”、“贼”族群印象的由来 |
二、“贼”、“民”转化与畲汉边界的流动 |
三、宋至明“畲寇”减少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明中叶以降闽粤赣地区畲汉族群结构的变化 |
第一节 “畲乱”治理与闽粤赣地区社会秩序的重建 |
一、国家机构的设置和交通线路的开辟 |
二、教化活动与里甲制度的实施 |
第二节 明中叶以后闽粤赣地区族群格局的变动 |
一、明中叶以后闽粤赣地区的畲族的走向 |
二、明清时期“畲”、“客”的分离 |
第三节 闽西南地区畲民的“儒化”与“王化” |
一、闽西南地区畲民的“儒化” |
二、闽西南地区畲民的“王化” |
第四节 明清时期闽西南地区畲民宗族社会的形成 |
一、闽西南地区畲民宗族势力的发展 |
二、资源竞争与宗族边界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闽浙赣地区畲汉族群格局的变迁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畲民迁入闽浙赣地区的经济政治背景 |
一、明清时期商业化进程对山区经济结构的影响 |
二、明清时期闽浙赣山区经济的开发 |
三、明清之际的倭乱与迁界 |
第二节 明清时期闽东北地区畲民地方化 |
一、畲民经济方式的转变 |
二、闽东北畲汉族群的互动与融合 |
第三节 明清闽浙赣地区土客矛盾与畲汉边界的维持 |
一、土客矛盾与族群冲突 |
二、畲、汉族群边界的维持 |
三、学额之争与畲汉边界的强化 |
第四节 明清以来畲民族群历史的建构 |
一、畲民精英分子的反思与“非畲化”思潮 |
二、畲民对本族群历史的建构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余论 |
一、生态文化语境与族群分类 |
二、族群边界与文化认同 |
三、历史记忆与文化建构 |
四、近代以来畲汉族群边界的再造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8)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的脉络 |
二、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 陈元光开漳治漳史事及其评价 |
1. 陈政、陈元光入闽平乱的意义、性质 |
2. 陈元光开漳治漳功绩 |
(二) 陈元光籍贯家世考辨 |
(三) 《龙湖集》真伪考辨及研究 |
(四) 开漳圣王信仰研究 |
(五) 开漳圣王文化内涵、价值、开发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
三、加强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的建议 |
(一) 加强开漳圣王文化内涵的研究 |
(二) 加强开漳圣王文化开发应用研究 |
(三) 加强对有关遗迹、故事传说、其他开漳先贤等方面的研究 |
四、论陈元光开发建设漳州的业绩(论文参考文献)
- [1]治边东南:闽南地名内涵与传统治道研究[D]. 张才林. 厦门大学, 2018(02)
- [2]开漳圣王文化“创新德育”资源现代转化路径[J]. 李晓元.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8(03)
- [3]海外侨民社会中的开漳文化[A]. 汤毓贤. 2017年厦门大学·第四届陈元光文化论坛论文集, 2017
- [4]唐宋以降九龙江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研究[D]. 黄艺娜.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5]畲族形成变迁史新论 ——“畲”、汉族群边界的历史考察[D]. 李积庆.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6]浅谈漳州城市文化精髓——“开漳圣王”文化[A]. 吴其生. 城市记忆的变奏——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论文集(2013-2014), 2014
- [7]闽南纪行[J]. 陈峻峰. 中国作家, 2013(08)
- [8]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综述[J]. 梁丹.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9]从台湾信仰文化凸显明史在中国史上的重要性——以“开台圣王”与“开漳圣王”信仰文化为例[A]. 高致华. 明朝在中国史上的地位, 2010
- [10]开漳圣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夏涛. 闽台文化交流,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