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测定方法的改进

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测定方法的改进

一、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方法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王进晋,张晗[1](2021)在《7种市售食用植物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文中研究说明食用植物油作为日常膳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品质和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本实验测定了7种市售食用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结果表明各种类食用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具有不同的特点,无样品的酸价或过氧化值超标,其中亚麻籽油过氧化值最高,大豆油酸价最高。酸价和过氧化值相关性低。酸价和过氧化值作为食用植物油品质的重要指标,应当被更广泛地监测。

刘闪闪,陈丽[2](2021)在《2018—2019年河南省市售食用植物油及油脂制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与评价》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河南省市售食用植物油及油脂制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的超标情况,为食用油及油脂制品的市场监管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要求采集样品,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采用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结果 2018—2019年在河南省抽取市售食用植物油及油脂制品样品2 578批次,其中酸价的检出范围为0.01~3.5 mg/g,不合格率为0.2%;过氧化值的检出范围为0.011~11 g/100 g,不合格率为0.3%。从食品细类看,酸价测定中菜籽油的不合格率最高(0.6%),其次为芝麻油(0.3%);过氧化值测定中植物黄油不合格率最高(16.3%),其次为大豆油(0.4%)、菜籽油(0.3%)。结论河南省市售食用植物油及油脂制品中植物黄油氧化变质情况突出,应加强对植物黄油的监督管理。

刘辉[3](2021)在《火锅用油制备及品质的研究》文中认为火锅用油(hot pot oil),是火锅底料过滤得到的油脂,根据油脂类型主要分为牛油型与清油型。由于缺少火锅用油品质的系统研究,导致火锅用油市场没有生产指导依据,未见以营养和安全为导向的火锅用油研究。因此,本论文通过对市售火锅底料中火锅用油品质的调研,基于感官评价、理化性质、危害物质、营养成分的综合检测分析,开发以营养和安全为目标的高品质火锅用油配方,为火锅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研究基础。主要结论如下:首先,系统比较了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12个牛油火锅底料与清油火锅底料中火锅用油的感官得分、含油率、脂肪酸组成、氧化稳定性、理化指标、危害物质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火锅底料的含油率为38.3~58.2%。牛油火锅底料以牛油、棕榈油为主,常温下呈固态,感官得分为7~8.5分,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56.32~64.12%,氧化诱导时间为12.08~13.16 h,反式脂肪酸(TFA)含量为0.97~4.15%,生育酚含量93.98~330.31 mg/kg,甾醇含量264.54~505.75 ppm,极性组分最高为11.83%,苯并(a)芘(Ba P)含量最高为3.82μg/kg,3-氯-1,2-丙二醇酯(3-MCPD ester)最高为1.87 mg/kg。清油火锅底料以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为主,常温下呈液态,感官得分为4~6分,不饱和脂肪酸为81.71~97.31%,氧化诱导时间为5.38~6.14 h,TFA含量0.51~2.09%。生育酚含量最高为1276.17 mg/kg,甾醇的含量3837.05~6110.37 ppm,极性组分最高为11.83%,Ba P最高为4.43μg/kg,3-MCPD ester最高为2.58 mg/kg。牛油样品的感官较好,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氧化稳定性好,但营养成分少;清油样品的感官较差,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氧化稳定性差,但营养成分高;牛油与清油品质差异极大,需要分开研究。然后,以脂肪酸组成为目标值,使用MATLAB软件,计算火锅用油配方,分别得到以牛油为基油,调配羊油、棕榈油、花生油的4种牛油火锅用油配方,和以菜籽油为基油,调配棕榈油、鸡油、芝麻油的4种清油火锅用油配方。检测了8种配方油的脂肪酸组成、氧化稳定性、理化指标、危害物质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调配后制备出的火锅用油改善了市场现有产品的不足。以牛油为基油制备的火锅用油SFA含量为44.94~48.31%,生育酚含量为145~293 mg/kg,甾醇含量为251~1028.33 ppm,以菜籽油为基油的火锅用油氧化诱导时间为7.31~8.34 h,感官得分为6.8~7.7分,生育酚含量为898.88~916.14 mg/kg,甾醇含量为4660~5760 ppm。火锅用油的极性组分含量最高为7.33%,Ba P含量最高为1.54μg/kg,3-MCPD ester的含量最高为0.75mg/kg,调配后降低了火锅用油中危害物质含量,提高了营养物质含量,改善了火锅用油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最后,将配方火锅用油进行连续熬煮验证试验,检测其理化指标、危害物质及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连续熬煮8 h后,配方火锅用油的极性组分最高为8.2%,Ba P最高为2.5μg/kg,3-MCPD ester最高为1.34 mg/kg,生育酚最高为489.82 mg/kg,甾醇最高为5629 ppm,油脂中危害物质含量更低,营养物质更高。通过对配方火锅用油的13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总排名结果分别显示以牛油和浓香菜籽油为基油制备出的火锅用油的综合优势,其中牛油火锅用油的最佳配比为:牛油60%、羊油10%、棕榈油20%、花生油10%;清油火锅用油的最佳配比为:浓香菜籽油60%、棕榈油20%、鸡油10%、芝麻油10%。综上,本论文对市售火锅底料中火锅用油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分别基于牛油火锅底料和清油火锅底料中火锅用油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了优质火锅用油的配方,为实现火锅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魏枭[4](2021)在《基于太赫兹光谱的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和蛋白质等定量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饲料原料,也是我国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产品。鉴于我国已在采用转基因大豆作为食品、饲料等加工原料,转基因大豆的安全管理将需要不断加强,大豆溯源性监管也是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传统的蛋白质、酸价、过氧化值和维生素E定量检测方法多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和操作复杂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一种针对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和蛋白质等定量检测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和蛋白质等定量检测方法,近年来出现的太赫兹(Terahertz,THz)光谱技术更有其独特的优势。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氢键等在THz频段都有很多特征吸收峰,这些吸收特性是这些物质独一无二的指纹吸收谱,所以THz光谱技术对探测物质结构存在的微小差异和变化非常灵敏,可以用于这些物质的鉴别和定量检测。因此,有必要研究基于THz光谱的大豆转基因、产地的快速且准确的鉴别方法。同时,如何实现THz光谱定量检测大豆中蛋白质、酸价、过氧化值和维生素E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对于不同化学成分THz吸收光谱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化学成分在THz频段的吸收峰位置了解也非常有限。从微观的角度,如何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出大豆中维生素E的吸收峰位置,并且根据吸收峰位置进行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的特征谱区选择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为了监控转基因大豆的进口,确定大豆产地,完善大豆中蛋白质等定量检测方法,建立基于THz光谱的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和蛋白质等定量检测方法成为现今最迫切的任务。本论文主要基于THz光谱对大豆的转基因、产地鉴别和蛋白质等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基于THz频域光谱的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方法研究,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蛋白质、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方法研究,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THz频域光谱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鉴别模型及其优化算法研究。利用THz频域光谱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样品进行鉴别,分析样品的THz频域光谱特性和差异,建立基于THz频域光谱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鉴别模型(简称转基因鉴别模型)。之后,再对基于THz频域光谱和光谱谱区优化算法的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大豆鉴别方法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THz频域光谱鉴别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是可行性的。与其它两种转基因鉴别模型相比,灰狼优化-支持向量机转基因鉴别模型结合一阶导数预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验证结果。其总鉴别正确率为96.49%(其中转基因正确率为100%,非转基因正确率为93.55%),鉴别所需时间为33.87秒。光谱谱区优化算法对通过THz频域光谱鉴别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的总准确率和速度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经过优化谱区范围和均值中心化预处理后,网格搜索-支持向量机转基因鉴别模型的总鉴别正确率为98.25%(其中转基因正确率为96.15%,非转基因正确率为100%)。这说明此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别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的手段。(2)基于THz频域光谱的大豆产地鉴别方法研究。研究不同产地实验样品的THz频域光谱差异,对样品THz频域光谱进行分析,选取最优的建模谱区范围,充分利用光谱数据内含有的相关信息有效地进行产地鉴别,提出一种基于THz频域光谱的大豆产地鉴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区间偏最小二乘法(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i PLS)优化选取谱区范围(选谱)后的THz频域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3种典型产地(阿根廷、美国和中国)大豆是可行的。经过i PLS选谱和标准化预处理后,人工蜂群算法-支持向量机大豆产地鉴别模型总鉴别正确率达到94.74%。这说明经过i PLS选谱和合适的光谱预处理后,THz频域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用于鉴别大豆产地。(3)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及其优化算法研究。分析实验样品的THz吸收光谱,研究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与THz吸收光谱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与传统的蛋白质检测方法进行对比。之后,再利用不同的数据降维算法结合THz吸收光谱,降低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的检测时间,同时保证定量检测模型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保持不变或有一定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合适的光谱预处理和蛋白质定量检测建模算法后,可以使用THz吸收光谱定量检测大豆中蛋白质。通过标准正态变量结合二阶导数预处理后,基于THz吸收光谱的人工蜂群算法-支持向量回归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Related coefficient of prediction set,Rp),预测集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 set,RMSEP),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9659,1.3085%,3.5334%。经过合适的数据降维算法后,使用THz吸收光谱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大豆中蛋白质是可行的。数据降维算法相较于光谱预处理在结合THz吸收光谱后,定量检测大豆中蛋白质更快速更准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定量检测模型结合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降维后的Rp,RMSEP,RSD和运算所需时间分别是0.9677,1.2467%,3.3664%,53.51秒。这表明此方法对THz吸收光谱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农产品和食品中蛋白质具有重要意义。(4)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方法初步研究。建立了基于THz吸收光谱和数据降维算法的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模型。分析各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解释验证结果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分别找出酸价和过氧化值最佳的定量检测模型和数据降维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LDA降维后,基于THz吸收光谱的BPNN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模型仍能取得最佳的验证结果。大豆中酸价定量检测模型最佳的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elated coefficient of correction set,Rc),Rp和RMSEP分别为0.8029,0.7421和0.3605 mg/g,大豆中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模型最佳的Rc,Rp和RMSEP分别为0.8945,0.7633和0.5297 mmol/Kg。虽然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模型可以快速检测大豆的酸价和过氧化值,但该定量检测模型的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此方法对THz吸收光谱定量检测农产品与食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有一定参考价值。(5)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研究。分析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某种化学成分吸收峰位置的可行性,同时确定模拟水平参数和吸收峰位置的相对误差。其次,通过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大豆中维生素E(α、γ、δ-生育酚)的吸收峰位置。之后,探索基于吸收峰位置的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最终,建立定量检测模型并进行结果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某种化学成分吸收峰位置是可行的,同时也确定了模拟水平参数为B3LYP/6-31+g(d,p)和吸收峰位置实际相对误差为2.3155%。通过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出大豆中维生素E的吸收峰位置,发现在0.1-1.5 THz频段有四个较明显的吸收峰,位置分别为0.8862、0.9367、1.0296和1.1429 THz。通过本文提出的基于吸收峰位置的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对大豆THz吸收光谱进行选取。最终,经二阶导数预处理后,ABC-SVR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模型的Rp和RMSEP为0.8241和1.3562 mg/g。该结果准确性虽有一定提升,但若想应用于实际,其准确性还需提升。虽然如此,此方法还是对定量检测混合物中某种化学成分(具有具体分子式)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帮助。本论文围绕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鉴别问题,提出了基于THz频域光谱结合谱区优化算法快速准确鉴别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的方法;为了解决大豆产地鉴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Hz频域光谱的大豆产地鉴别的新方法;对于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方法,通过结合数据降维算法将定量检测时间进一步缩短,同时保证定量检测模型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保持不变或有一定的提升;针对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问题,以实验样品THz吸收光谱和数据降维算法为切入点,对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于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的问题,先以酒石酸为例分析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某种化学成分吸收峰位置的可行性,同时确定模拟水平参数和吸收峰位置的相对误差。然后,通过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出大豆中维生素E的吸收峰位置。最终,提出一种基于吸收峰位置的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并建立定量检测模型进行结果验证和分析。

王志强,叶建斌,李栩欣,彭焱辉,吴凌涛[5](2020)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酸值的不确定度评定》文中提出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方法对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和酸值进行测定,通过建立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分析和计算试验过程中影响过氧化值和酸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和扩展不确定度。测试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的过氧化值平均值为1.22 mmol/L,酸值平均值为1.43 mg/g,其过氧化值项目扩展不确定度为0.016mmol/L,酸值扩展不确定度为0.044mg/g,置信因子k=2,测量重复性是影响过氧化值和酸值实验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祖述冲[6](2020)在《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针对我国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林区6个不同产地采集的红松籽开展了红松籽资源评价研究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在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评价方面:其资源形态特征,红松籽的平均籽长、籽宽、籽厚、长宽比、长厚比、籽壳厚是确定红松籽筛分、脱壳的技术参数,平均千粒重干重、平均含水率是确定红松籽运输和储存的技术参数,平均出仁率可评估红松籽原料的优劣和预期产量;其资源化学特征,红松籽仁的平均含油率为63.71%,是目前已知含油量较高的油料之一;红松籽仁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91.94%,皮诺敛酸的平均含量为14.98%;其资源禀赋特征,营造25年结籽的人工红松林,不仅比需80年结籽的天然红松林结籽周期短,而且单产产量高、千粒重重,嫁接苗植苗培育人工红松林6年结实,超过野生红松籽千粒重,皮诺敛酸含量优于野生红松籽;说明人工红松籽的资源禀赋优势可充分满足红松籽油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在红松籽油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方面: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提取率最高,过氧化值最低。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人工红松籽仁出油率升高、皮诺敛酸含量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油渣中的残油率降低。工艺放大实验,出油率为60.80%,是目前出油率最高的红松籽油提取工艺;不同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迷迭香提取物能够有效提高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抗氧化性结果显示,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能力以及Fe2+还原力,酶解红松籽油均比传统加工红松籽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单因素法优化得到红松籽油包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红松籽油固化率为70.95%,含油率为26.88%,激光粒度仪、FTIR、1H-NMR、DSC、TGA、XRD、SEM检测结果表明:与β-环糊精晶体结构相比包合物呈低结晶态,热稳定性与β-环糊精相似;工艺放大实验,所得红松籽油固化率为69%、含油率为27%;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检测结果显示,包合物组与红松籽油相比,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皮诺敛酸脂肪酶浓缩法和尿素包合的最优纯化工艺结果显示,皮诺敛酸的纯度为93.51%,得率为13.56%。3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有:(1)应用资源属性特征理论和方法对人工红松籽和野生红松籽进行资源评价研究,说明人工红松籽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可满足红松籽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应用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并工艺放大实验,人工红松籽仁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出油率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皮诺敛酸含量高,油渣残油率低,证明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是先进的制油工艺;(3)应用β-环糊精法固体包合红松籽油并进行工艺放大实验,固化率和含油率均为最高,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也明显提高;(4)应用脂肪酶浓缩和尿素络合纯化综合法纯化红松籽油中的皮诺敛酸,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皮诺敛酸的纯度和得率均为最高。本论文研究开展的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方面的资源评价为红松籽精深加工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研制出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红松籽油中高纯度皮诺敛酸纯化工艺,为我国红松籽精深加工提供了先进技术。

闫顺华,王佳,罗明[7](2020)在《滴定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内部质控方法探讨》文中认为为探讨滴定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含量的有效内部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质量控制图分析了2018年过氧化值测定过程使用的质控样检测数据。结果表明:由于过氧化值本身性质的不稳定,造成两条质量控制图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应缩短过氧化值质控样的使用时间,并相应增加平行双样、人员比对等其他内部质量控制手段,确保过氧化值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董志文[8](2020)在《不同植物油复合脱色材料选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脂脱色,常称为吸附脱色,是食用油精炼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道工序,针对不同的脱色目的,原料油脂应当选择合适的吸附材料和脱色工艺条件。由于我国食用油脱色工艺主要以脱色率和色泽为指标,缺少对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的综合评价,造成食用油脱色过程中营养成分大量流失,产生危害因子,严重影响了食用油的品质。因此,本论文以稻米油的营养价值和花生油的安全性为导向,针对不同植物油选择合适的吸附材料复配,采用复合脱色材料进行脱色,优化创新植物油脱色工艺,以达到减少吸附剂用量、降低能耗、提高油脂品质的目的,使油脂脱色过程更加绿色环保,初步建议一种以油脂品质为导向的精炼脱色工艺,为食用油的脱色工艺提供一种新导向。主要内容如下:(1)测定活性白土、凹凸棒土、活性炭、膨润土和硅藻土五种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总孔体积、脱色率、吸油率和过滤速度,以及对植物油中酸值、过氧化值、碘值、毒性物质、营养物质和反式脂肪酸的影响。其中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最大,分别达到966.037m2/g和0.794cm3/g,脱色效果最好;活性白土和凹凸棒土的脱色效果其次,且凹凸棒土和活性白土的吸油率均较小;硅藻土和膨润土的孔径均较大,其中硅藻土的孔径最大,达到8.112nm,其助滤效果最好,膨润土的助滤效果其次;在1g吸附材料/100g稻米油的添加量下,五种吸附材料中活性白土对降低稻米油酸值、过氧化值的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活性炭,且活性炭对稻米油碘值影响最大;活性炭、凹凸棒土和活性白土相比膨润土、硅藻土对稻米油中毒性物质和营养物质的吸附更为明显。因此选择活性白土、凹凸棒土和活性炭作为“主脱色剂”,将膨润土和硅藻土作为“辅脱色剂”;针对营养价值较高、酸值高、色泽深的稻米油和安全性要求高、稳定性较差的花生油,应当根据其具体质量指标来选择“主辅脱色剂”作为复合脱色剂的脱色材料。(2)对油脂色泽深、营养物质种类多且含量高的稻米油,通过比较不同吸附剂对营养物质保留率、脱色性能和成本的影响,在保证对稻米油脱色效果更优前提下,选择在同一添加量下对植物甾醇保留率更高活性炭和对谷维素和维生素E保留率更高的活性白土作为复配材料;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以脱色剂添加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为自变量,以脱色率为目标值,通过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得到回归模型,确定稻米油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每100g脱胶稻米油中添加4.17g活性白土和0.83g活性炭进行复配脱色,此时复合脱色剂质量比(活性白土/g:活性炭/g)5:1,脱色剂添加量占油重5%;脱色时间33min,脱色温度116℃;此时稻米油脱色率最高,为97.11%。此条件下稻米油中谷维素保留率为89.62%,甾醇保留率为90.16%,维生素E保留率为79.91%,色泽为Y20 R0.8;与现有的稻米油脱色工艺对比,经复合脱色剂脱色后,谷维素、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得到有效保留;脱色稻米油色泽较浅,酸值相对较低,过氧化值和水分及挥发物等基本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稻米油水平。活性白土和活性炭复配是一种适合高营养价值稻米油复合脱色材料,优化脱色工艺可显着提高稻米油的营养物质保留率。(3)对毒性物含量高,生产成本高的花生油,选择脱色性能好、对花生油中Ba P和AFB1等毒性物脱除效率高的活性炭,和成本最低的膨润土作为复配材料;以复配比率、脱色剂添加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以过滤速度、吸油率、Ba P残留量、AFB1残留量和脱色成本为正交优化综合评分的指标,通过正交优化确定花生油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每100g脱酸花生油中添加0.33g活性炭和1.67g膨润土进行复配脱色,此时脱色剂的复配比率(活性炭/g:膨润土/g)为1:5,脱色剂的添加量为2%,且脱色时间为20min,脱色温度为90℃;此时综合评分最高。此条件下吸油率为39.47%,过滤速度为2.08m L/min,Ba P含量为0.15μg/kg,AFB1含量为0.12μg/kg,添加成本为4.41元/吨。经复合脱色剂(活性炭和膨润土)脱色后,花生油得率较高,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碘值较高,花生油稳定性较好,脱色成本相对较低,且花生油中各毒性物含量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活性炭和膨润土复配是一种适合高安全性花生油复合脱色材料,优化脱色工艺可显着提高花生油的质量品质并降低工艺成本。综上,本文对活性白土、凹凸棒土、活性炭、膨润土和硅藻土五种吸附材料的吸附脱色和脱毒性能、吸附稳定性、吸油率、助滤效果、脱色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对待脱色的稻米油和花生油的基本指标进行了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和正交试验优化为稻米油、花生油提出了适合的复合脱色剂材料和工艺优化,为实现以油脂品质为导向的精炼脱色工艺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邓金良[9](2020)在《不同储油技术对油脂保质保鲜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食用植物油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年食用植物油消费量超过3400万吨,其中浓香花生油等香味油脂的消费量超过300万吨。在食用植物油生产、储存和流通过程中,如何实现油品的保质保鲜并延长保质期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问题,也是一项较为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因为植物油受自身性质和储存条件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氧化酸败和品质劣变。本课题以我国储备量最大的大豆油和市场销量最大的香味油即浓香花生油为试验原料,对储存方法与储油综合品质的相关性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皆在为绿色储油技术发展及储油品质的保质保鲜提供支持,促进植物油储存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设计制作8个钢制储油罐(单罐储油量200kg,配置自动测温和充氮装置),其中4个油罐储存三级大豆油,4个油罐储存一级浓香花生油,2种油品的储存条件均分别为:地上罐自然储存、地上罐添加TBHQ储存、地上罐充氮气储存、地下罐低温避光储存,储存期24个月,定期从各油罐取油样检测酸价、过氧化值及维生素E、甾醇含量,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PME-GC-MS)及气相-嗅闻仪(GC-O)对花生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定量检测和风味评价,研究不同储存条件对2种油脂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罐年周均储油温度为19.5℃,地下罐年周均储油温度为16.8℃。经18个月储存(食用植物油类产品的标识保质期),所有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这是国标规定的评判食用油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均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4种花生油和4种大豆油的酸价均未超出国标限量。以过氧化值到达国标限量(一级花生油以6 mmol/kg、三级大豆油以9.85 mmol/kg),花生油保质期排序为:地上添加TBHQ储油(>24个月)>地下储油(13个月)>地上充氮储油(10个月)>地上常规储油(5个月);大豆油保质期排序为:地上TBHQ储油(>24月)>地下储油(24月)>地上充氮储油(18个月)>地上常规储油(7个月)。地下储油与地上自然储油相比,花生油和大豆油的保质期分别延长了8个月和17个月。与充氮储油相比,花生油和大豆油的保质期分别延长3个月和6个月,并且地下储油避免了频繁的充氮作业和节约了充氮设施的投资。虽然地下储油的保质期小于添加TBHQ储油,但却是一种更安全的绿色储油技术。无论哪种储油,随储油时间延长其中维生素E、甾醇含量均呈现持续降低,相比于地上储油,地下储存的花生油中VE、甾醇损失率降低13.12、9.06个百分点,大豆油VE、甾醇损失率降低13.44、6.52个百分点。说明地下储油对保持油脂的新鲜程度(以营养成分含量和营养品质作为评价指标)有重要作用。对于浓香花生油,储存过程其香味强度和纯正性的变化也是评价其品质(感官品质)保鲜的重要指标。结果表明:初始浓香花生油中共分离鉴定出9类6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吡嗪类和醛类占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的一半以上(吡嗪类为36.42%,醛类为23.82%),吡嗪类以2,5-二甲基吡嗪、2-甲基吡嗪为主,含量分别为12.28%、6.42%,醛类以苯乙醛为主,含量高达9.23%,这两类挥发性风味成分构成了浓香花生油特有的坚果香味、烧烤味、甜香味等基础风味。花生油经上述4种不同条件,地上罐自然储存、地上罐添加TBHQ储存、地上罐充氮气储存、地下罐低温避光储存18个月后,吡嗪类物质含量从36.42%分别降低至16.33%、21.92%、27.02%、29.08%,醛类物质中苯乙醛含量从9.23%分别减少至0.83%、0.98%、1.23%、1.29%,己醛含量分别升高至初始值的6.40、2.08、4.37、2.10倍,花生油的坚果味、烘烤味、甜香味及总体风味等明显减弱,酸败味增强;添加TBHQ、充氮、地下储油均能有效延缓花生油特征风味物质的损失,起到花生油风味保鲜的效果,但添加TBHQ储存的花生油中检测出大量(占总挥发性成分的22.55%)TBHQ分解产物-叔丁基对苯醌等挥发性有害成分,从储油的食品安全性方面评价,地下储油和充氮储油是更为科学和绿色的储油技术,同时地下储油比充氮储油的风味保留效果更好。上述试验研究表明地下储油有鲜明的优越性,这主要依赖于地下储油的较为恒定的低温条件,但无论是地上储油或是地下储油,储油温度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无法保持恒温,因此也就无法准确评价温度对储油品质的影响规律。为此,利用3个恒温箱进行不同储油温度、不同抗氧剂(TBHQ、茶多酚、迷迭香、VE)对储油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储油品质的影响显着,25℃储存花生油的保质期是45℃的4倍,是65℃的6倍;25℃储存大豆油保质期是45℃的5.1倍,是65℃的7.7倍。4种抗氧化剂在花生油和大豆油中的抗氧化功效均随储油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抗氧化剂也表现出不同的功效,添加TBHQ的抗氧化功效优于天然抗氧化剂。不同温度条件下,添加抗氧化剂均能减少花生油中VE损失,但无论添加抗氧化剂与否,维生素E的稳定性与储存温度之间呈现负相关性。添加TBHQ延缓花生油和大豆油维生素E损失效果优于天然抗氧化剂;甾醇在常温下稳定性较好,在高温长时间储存下缓慢氧化,添加抗氧化剂(除维生素E外)可以延缓花生油和大豆油甾醇氧化,但高温添加维生素E储存会加快花生油和大豆油甾醇氧化。实际生产中通常会采用更短时、便捷的烘箱法加速氧化试验预测油脂的保质期或货架期,空白花生油及分别添加TBHQ、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维生素E的花生油的预测货架期分别为55.7 d、229.2 d、161.6 d、161.0 d、56.5 d,相应大豆油的预测货架期分别为144 d、408 d、112 d、152 d、109 d。合成抗氧化剂TBHQ对花生油和大豆油的抗氧化效果均优于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维生素E。烘箱法加速氧化试验预测货架期<恒温箱储油试验所得的保质期<地上大油罐保质期<地下大油罐保质期。综上,为延缓花生和大豆油储存品质陈化,可采用不同的储油技术,尤其是采用地下自然低温储油(无抗氧化剂添加、无充氮)相比于地上储油可以延长花生油和大豆油保质期8个月和17个月,VE、甾醇损失降低13.12、9.06;13.44、6.52个百分点,保留花生油风味效果最好;花生油和大豆油经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储存,低温储存有利于其品质安全,保留其营养成分,TBHQ延缓储油品质变化的效果优于天然抗氧化剂;烘箱法加速氧化试验预测货架期<恒温储油试验货架期<地上大油罐保质期<地下大油罐保质期,无论从油脂质量指标和营养品质还是感官品质的综合品质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自然低温和避光的地下储油方式,是显着优于地上添加TBHQ储油、充氮储油的更好的储油技术,当然更是远远优于地上自然储油效果。

姚娟[10](2019)在《跨境葵花籽油的品质多样性及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最大的食用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其中葵花籽油的年进口量超过40万t,高于国产量,进口葵花籽油的质量与安全与人们的营养健康密切相关。依托于模拟烹饪的品质评价与控制是食用油研究的热点,但更符合中式烹饪习惯的非重复性的高温短时烹饪模拟却鲜见报道。此外,葵花籽油跨境贮运时间和条件存在不确定性,期间的品质变化亦鲜有研究。本课题以跨境葵花籽油为对象,构建烹饪品质的评价方案,分析品质的多样性及标志性特征,明确贮运品质变化规律及控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高温短时烹饪对葵花籽油品质的影响研究。选取非重复性的高温短时(HTST)烹饪方式,考察器具材质、温度、时间和食品成分对葵花籽油POV值、AV值和FA值组成的影响。葵花籽油的POV值变化受器具材质、烹饪温度和时间的交互影响,不锈钢锅210℃高温烹饪8min,食品成分(水、食盐、蔗糖、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对POV值无明显影响(P>0.05)。烹饪条件及食品成分添加对葵花籽油AV值的影响偏弱,但蔗糖添加可致AV值显着增加(P<0.05)。葵花籽油主要由亚油酸(61.81%)、油酸(31.64%)、棕榈酸(2.50%)和硬脂酸(1.64%)组成,且不同条件烹饪处理对其FA组成无显着影响。采用气相-质谱法(GC-MS)检测葵花籽油挥发性成分,考察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头类型以及进样方式对其检测的影响,优化方案为:采用75μmCAR/PDMS萃取头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处理进样、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60min。HS-SPME/GC-MS法鉴定葵花籽油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醛类组成。(2)跨境葵花籽油的品质多样性分析评价。采集41种不同产地和生产工艺的葵花籽油,基于HTST烹饪分析其品质多样性。葵花籽油的POV和AV的平均值分别为3.10mmol/kg和0.1771mg/g,变异系数(CV)分别为36%和146.99%,经烹饪后均略有增加,但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限制。国产葵花籽油的POV和AV值总体低于其他产国。产品POV随上架期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超过24个月后都明显降低。葵花籽油烹饪前后FA值组成无明显变化,以花生一烯酸、α-亚麻酸、顺-13,16-二十二碳二烯酸和花生五烯酸的相对含量CV值较高。国产葵花籽油的花生一烯酸、α-亚麻酸、顺-13,16-二十二碳二烯酸和花生五烯酸的组成含量相对偏低。分别构建41种葵花籽油烹饪前后的红外光谱(FTIR)共有模式,比较其相似度值分别介于0.670.97和0.720.97。挖掘FTIR指纹图谱共有特征峰,并分别构建其与POV值、AV值、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均极显着(P<0.01),可用于葵花籽油品质的初步预测。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发现,通过挥发性成分GC-MS指纹图谱可以有效区分烹饪前后的葵花籽油。分别挖掘指纹图谱共有特征峰,对应烹饪前后的18种和14种物质,其中11种物质为共有。经统计分析发现相对含量最大且烹饪对其影响显着的醛类物质可作为品质评价的重要参考。(3)跨境葵花籽油的贮藏品质变化规律。模拟跨境贮运环境,考察贮藏温度(室温与2570℃)、时长(111月)、光照等因素对葵花籽油品质的影响,发现不同条件下葵花籽油POV和AV值变化显着,短期或长期高温、光照、贮藏时长均对品质有所影响,其中常温避光保存下的理化品质劣变最缓。不同条件贮藏期间的葵花籽油FA值组成无明显差异。构建FTIR指纹图谱共有特征峰与贮藏品质(POV和AV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均极显着(P<0.01),可用于葵花籽油贮藏品质的初步预测。分析不同贮藏条件的葵花籽油的挥发性成分GC-MS指纹图谱,基于相似度分析发现,40℃及以下时贮藏11个月期间风味维持良好,70℃高温(1个月)和光照对风味影响显着。挖掘GC-MS指纹图谱11个共有峰,其中己醛均增加显着,辛醛与癸醛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庚醛相对含量亦有所增加。此外,除组Ⅰ(常温避光)和组Ⅲ(25℃避光)外,其他5组贮藏期间均新产生了(E)-2-辛烯醛,可作为葵花籽油贮藏品质控制的标志性物质。D-柠檬烯相对含量呈现增加趋势,1-辛烯、癸烷、庚酸-2-丙烯酯和乙酸苏合香酯均呈现下降趋势,除组Ⅰ(常温避光)外的其他6组的3-甲基-2,5-呋喃二酮均呈现减少趋势。此外,光照组的2-戊基呋喃呈现出增加趋势,避光组均为下降,可作为葵花籽油贮藏品质鉴别依据。本课题建立了科学量化的烹饪模型,分析跨境葵花籽油的多样性及烹饪前后的品质变化规律,分析其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构建品质预测模型并挖掘特征指标,可为葵花籽油的品质识别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方法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方法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7种市售食用植物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

(2)2018—2019年河南省市售食用植物油及油脂制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1.2 实验室检测及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2.2 不同种类油品检测情况
3 讨论

(3)火锅用油制备及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火锅用油的研究现状
        1.1.1 火锅用油
        1.1.2 火锅用油调和油
    1.2 火锅用油熬煮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1.2.1 氧化反应
        1.2.2 水解反应
        1.2.3 聚合反应
    1.3 火锅用油熬煮过程中油脂品质的评价方法
        1.3.1 理化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1.3.2 危害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1.3.3 营养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市售火锅底料中火锅用油的品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熬煮过程及样品采集
        2.3.2 火锅底料综合感官评分
        2.3.3 理化指标的测定
        2.3.4 危害指标的测定
        2.3.5 营养物质的测定
        2.3.6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2.3.7 多酚的测定
        2.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市售火锅底料中油脂的基础指标
        2.4.2 市售火锅底料中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2.4.3 市售火锅底料的感官评分
        2.4.4 市售火锅底料中油脂在熬煮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
        2.4.5 市售火锅底料中油脂在熬煮过程中危害物质的变化
        2.4.6 市售火锅底料中油脂在熬煮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2.4.7 市售火锅底料样品中油脂的多酚含量
        2.4.8 市售火锅底料样品中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2.5 本章小结
3 火锅用油配方及其品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火锅用油的制备
        3.3.2 火锅用油感官评分
        3.3.3 理化指标的检测方法
        3.3.4 危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3.3.5 营养物质的检测方法
        3.3.6 清除自由基样品的制备
        3.3.7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3.3.8 FRAP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3.3.9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火锅用油的调配
        3.4.2 火锅用油的感官评分
        3.4.3 火锅用油制备前后油脂理化指标的变化
        3.4.4 火锅用油制备前后油脂危害物质的变化
        3.4.5 火锅用油中的营养物质
        3.4.6 火锅用油制备前后油脂清除自由基能力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火锅用油配方验证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火锅用油熬煮过程及样品采集
        4.3.2 理化指标的测定
        4.3.3 危害物质的测定
        4.3.4 营养物质测定
        4.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火锅用油熬煮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
        4.4.2 火锅用油熬煮过程中危害物质的变化
        4.4.3 火锅用油熬煮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4.4.4 主成分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4)基于太赫兹光谱的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和蛋白质等定量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和成分定量检测方法
        1.2.2 基于NIRS的农产品与食品转基因、产地鉴别和成分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基于THz光谱的农产品和食品转基因、产地鉴别方法的研究现状
        1.2.4 基于THz光谱的农产品和食品成分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2.5 基于DFT和THz光谱分析某种化学成分吸收峰位置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以及研究特色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的特色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和分析方法
    2.1 THz-TDS技术原理
        2.1.1 透射式THz-TDS技术
        2.1.2 其他THz-TDS技术
    2.2 THz-TDS技术的特点
    2.3 THz-TDS系统
        2.3.1 透射式THz-TDS系统
        2.3.2 反射式THz-TDS系统
    2.4 光谱预处理方法
        2.4.1 均值中心化
        2.4.2 标准化
        2.4.3 归一化
        2.4.4 标准正态变量
        2.4.5 多重散射校正
        2.4.6 平滑去噪法
        2.4.7 导数
        2.4.8 直接正交信号校正
    2.5 定性鉴别建模算法
        2.5.1 判别偏最小二乘法
        2.5.2 极限学习机
        2.5.3 支持向量机
        2.5.4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2.6 定量检测建模算法
        2.6.1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2.6.2 支持向量回归
        2.6.3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2.6.4 径向基神经网络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材料、实验设备和方法以及光谱采集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设备和测定方法
        3.2.1 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筛查方法
        3.2.2 大豆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3.2.3 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
        3.2.4 大豆中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方法
    3.3 THz-TDS系统与实验样品制备以及THz光谱采集
        3.3.1 THz-TDS系统
        3.3.2 实验样品制备
        3.3.3 THz光谱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说明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THz频域光谱的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THz频域光谱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鉴别方法研究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样品制备和光谱采集
        4.2.3 主成分分析、光谱预处理方法和转基因鉴别建模算法
        4.2.4 实验样品的THz频域光谱分析
        4.2.5 实验样品THz频域光谱的主成分分析
        4.2.6 DPLS转基因鉴别模型建立和验证
        4.2.7 PSO-SVM和GWO-SVM转基因鉴别模型建立和验证
    4.3 基于THz频域光谱和i PLS的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大豆鉴别方法研究
        4.3.1 光谱预处理方法和转基因鉴别建模算法
        4.3.2 iPLS优化光谱谱区范围
        4.3.3 实验样品THz频域光谱的主成分分析对比
        4.3.4 DPLS转基因鉴别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4.3.5 Grid Search-SVM转基因鉴别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4.3.6 PCA-BPNN转基因鉴别模型建立和验证
    4.4 基于THz频域光谱的大豆产地鉴别方法研究
        4.4.1 实验材料
        4.4.2 光谱预处理方法和产地鉴别建模算法
        4.4.3 实验样品的THz频域光谱分析
        4.4.4 iPLS优化光谱谱区范围
        4.4.5 实验样品的THz频域光谱分析
        4.4.6 ELM大豆产地鉴别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4.4.7 GA-SVM和ABC-SVM大豆产地鉴别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蛋白质、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5.2.1 实验材料
        5.2.2 光谱预处理方法和蛋白质定量检测建模算法
        5.2.3 实验样品的THz吸收光谱分析
        5.2.4 PLSR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5.2.5 PCA-RBFNN与ABC-SVR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5.3 基于THz吸收光谱和数据降维算法的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5.3.1 数据降维算法
        5.3.2 光谱预处理方法和蛋白质含量检测模型的评判标准
        5.3.3 实验样品的THz吸收光谱分析
        5.3.4 PLSR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5.3.5 GA-SVR,GWO-SVR和BPNN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5.4 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方法初步研究
        5.4.1 实验材料
        5.4.2 数据降维算法
        5.4.3 实验样品的THz吸收光谱分析
        5.4.4 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量子力学的DFT
    6.3 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某种化学成分吸收峰位置可行性研究
        6.3.1 酒石酸
        6.3.2 酒石酸的THz吸收光谱
        6.3.3 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酒石酸的吸收峰位置研究
    6.4 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大豆中维生素E吸收峰位置与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初步研究
        6.4.1 维生素E
        6.4.2 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 α、γ、δ-生育酚的吸收峰位置研究
        6.4.3 基于吸收峰位置的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初步探索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论文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松籽资源评价与红松籽精深加工对我国红松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
        1.1.1 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加工利用正在向由以原料粗加工为主向以原料精深加工为主的的战略方向转变
        1.1.2 红松籽精深加工将有利促进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 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
        1.2.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1.2.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1.2.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1.3 红松籽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中的一个新油种
        1.3.1 食用植物油概述
        1.3.2 红松籽油概述
    1.4 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工艺研究
    1.5 红松籽油包合物工艺研究
        1.5.1 喷雾干燥法
        1.5.2 物理吸附法
        1.5.3 复合凝聚法
        1.5.4 乳液聚合法
        1.5.5 分子包埋法
    1.6 皮诺敛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1.6.1 低温结晶法
        1.6.2 分子蒸馏法
        1.6.3 精馏分离法
        1.6.4 吸附分离法
        1.6.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1.6.6 脂肪酶浓缩法
        1.6.7 尿素络合法
    1.7 课题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1.7.1 解决的问题
        1.7.2 研究意义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
        1.8.2 技术路线
2 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的资源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红松籽的采集
        2.3.2 红松籽资源形态特征测定
        2.3.3 红松籽资源化学特征测定
        2.3.4 红松籽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2.4 结果和分析
        2.4.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2.4.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2.4.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与理化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红松籽的预处理
        3.3.2 红松籽仁含油量计算
        3.3.3 红松籽油提取率计算
        3.3.4 红松籽粕残油率计算
        3.3.5 不同工艺对红松籽油提取率影响
        3.3.6 固体酶制剂的筛选
        3.3.7 红松籽油提工艺单因素优化
        3.3.8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
        3.3.9 红松籽油脂肪酸成分检测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红松籽仁的含油量
        3.4.2 不同红松籽油提取工艺的出油率、提取率及籽粕残油率
        3.4.3 提取酶的选择结果
        3.4.4 松籽油的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单因素优化
        3.4.5 松籽油提取最优工艺验证
        3.4.6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脂肪酸成分分析)
        3.4.7 红松籽油的脂肪酸成分检测
    3.5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技术方案
        3.5.1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3.5.2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3.6 本章小结
4 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过氧化值及丙二醛检测方法
        4.3.2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
        4.3.3 红松籽油贮藏实验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结果
        4.4.2 温度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4.4.3 光照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4.4.4 空气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红松籽油的体外抗氧化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清除DPPH自由基
        5.3.2 清除ABTS自由基
        5.3.3 Fe~(2+)还原能力
        5.3.4 清除羟(~-OH)自由基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5.4.2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5.4.3 Fe~(2+)还原力分析
        5.4.4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5.5 本章小结
6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
    6.1 引言
    6.2 材料和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制备及检测方法
        6.3.2 单因素优化实验方法
        6.3.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
        6.3.4 红松籽油包合物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
        6.4.2 红松籽油包合物最优工艺验证
        6.4.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结果
        6.4.4 生物利用度检测结果
    6.5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技术方案
        6.5.1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6.5.2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6.6 本章小结
7 红松籽油中皮诺敛酸(PLA)纯化制备工艺与结果验证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和仪器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仪器
    7.3 实验方法
        7.3.1 红松籽油游脂肪酸的制备
        7.3.2 PLA脂肪酶浓缩法制备
        7.3.3 PLA含量测定
        7.3.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制备
        7.3.5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
        7.3.6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7.4.1 PLA标准曲线
        7.4.2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7.4.3 PLA脂肪酶浓缩法结果验证
        7.4.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7.4.5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结果验证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滴定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内部质控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1.2 试药
    1.3 标准溶液配制
    1.4 样品测定
    1.5 阳性样品
2 阳性样品测定结果与分析
    2.1 阳性样品平均值()控制图
    2.2阳性样品中过氧化值含量测定质量控制()图分析
3 质控样品测定
    3.1 质控样品平均值()控制图
    3.2 质控样品中过氧化值含量测定质量控制()图分析
    3.3 质量控制图1和图2比较分析
4 结论

(8)不同植物油复合脱色材料选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吸附脱色剂在油脂精炼中的研究概况
        1.2.1 活性白土的研究
        1.2.2 凹凸棒土的研究
        1.2.3 活性炭的研究
        1.2.4 膨润土的研究
        1.2.5 硅藻土的研究
        1.2.6 复合脱色剂在油脂脱色工艺中的应用
    1.3 植物油脱色工艺概述
        1.3.1 稻米油脱色工艺
        1.3.2 花生油脱色工艺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2章 不同吸附脱色材料特性的比较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比表面积和孔径测定
        2.2.2 脱色率测定
        2.2.3 吸油率测定
        2.2.4 脱色剂过滤速度测定
        2.2.5 基本指标测定
        2.2.6 营养物质的测定
        2.2.7 毒性物含量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五种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和总孔体积比较
        2.3.2 吸附材料基本性能比较
        2.3.3 吸附材料对稻米油基本指标的影响
        2.3.4 吸附材料对稻米油中营养物质的影响
        2.3.5 吸附材料对稻米油中毒性物质的影响
        2.3.6 吸附材料对稻米油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营养价值的稻米油复合脱色材料及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稻米油理化指标的测定
        3.2.2 稻米油脱色工艺及脱色率和色泽的测定
        3.2.3 稻米油品质分析
        3.2.4 复配脱色剂的选择
        3.2.5 最佳复配比率的确定
        3.2.6 单因素试验
        3.2.7 复合脱色剂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3.2.8 数据及图表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稻米油吸收波长的确定
        3.3.2 复配脱色剂的选择
        3.3.3 最佳复配比率的确定
        3.3.4 稻米油单因素试验分析
        3.3.5 复合脱色剂脱色工艺响应面试验设计
        3.3.6 复合脱色剂脱色油和常规脱色剂脱色油指标对比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安全性的花生油复合脱色材料及工艺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花生油理化指标的测定
        4.2.2 花生油品质分析
        4.2.3 花生油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4.2.4 数据及图表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花生油的基本理化指标
        4.3.2 复配脱色剂的选择
        4.3.3 花生油单因素试验分析
        4.3.4 花生油脱色工艺的正交试验优化
        4.3.5 花生油氧化稳定性分析
        4.3.6 脱色工序花生油中Ba P含量与AFB1含量的关联性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内容总结
        5.1.1 五种吸附材料吸附特性比较研究
        5.1.2 稻米油脱色工艺及营养价值研究
        5.1.3 花生油脱色工艺及安全性研究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部分样品BaP高效液相色谱图
附录B 部分样品反式脂肪酸气相色谱图
附录C 部分样品脂肪酸气相色谱图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不同储油技术对油脂保质保鲜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油品质劣变及其影响因素
        1.2.1 温度
        1.2.2 氧气
        1.2.3 光照
        1.2.4 脂肪伴随物
    1.3 国内外油脂储存技术
        1.3.1 植物油常规储存
        1.3.2 植物油抗氧化剂储存
        1.3.3 植物油气调储存
        1.3.4 植物油低温储存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
2 不同储油技术对油脂保质期和综合品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试剂
        2.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油样的储存条件
        2.3.2 油样的指标检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花生油和大豆油储存温度的变化
        2.4.2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酸价的影响
        2.4.3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2.4.4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
        2.4.5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甾醇含量的影响
        2.4.6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4.7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风味成分的影响
        2.4.8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
        2.4.9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水分含量的影响
        2.4.10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2.4.11 不同储油技术储存花生油和大豆油的品质对比
    2.5 小结
3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花生油储存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试剂
        3.2.3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实验设计
        3.3.2 指标检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花生油酸价的影响
        3.4.2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花生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3.4.3 不同温度对花生油抗氧化剂功效的影响
        3.4.4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花生油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
        3.4.5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花生油甾醇含量的影响
    3.5 小结
4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大豆油储存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试剂
        4.2.3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实验设计
        4.3.2 指标检测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大豆油酸价的影响
        4.4.2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大豆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4.4.3 不同温度对大豆油抗氧化剂功效的影响
        4.4.4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大豆油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
        4.4.5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大豆油甾醇含量的影响
    4.5 小结
5 不同抗氧化剂对花生油和大豆油氧化稳定性及预测货架期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试剂
        5.2.3 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实验设计
        5.3.2 指标检测
        5.3.3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花生油和大豆油在加速氧化储存条件下过氧化值的变化
        5.4.2 花生油和大豆油在加速氧化储存条件下酸价的变化
        5.4.3 花生油和大豆油在加速氧化储存条件下甾醇和维生素E含量变化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跨境葵花籽油的品质多样性及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食用植物油概述
    1.2 食用油烹饪品质研究现状
        1.2.1 过氧化值
        1.2.2 酸值
        1.2.3 脂肪酸组成
        1.2.4 红外光谱特征
        1.2.5 挥发性成分
        1.2.6 其他理化指标
    1.3 食用油贮藏品质变化规律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实验路线图
        1.6.1 葵花籽油烹饪品质评价方法优化
        1.6.2 跨境葵花籽油的烹饪品质特征
        1.6.3 葵花籽油贮藏品质变化规律
2 葵花籽油的烹饪品质评价方法优化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葵花籽油的模拟烹饪
        2.2.2 葵花籽油挥发性成分检测条件优化
        2.2.3 葵花籽油的品质分析
    2.3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烹饪条件对葵花籽油POV值的影响
        2.4.2 烹饪条件对葵花籽油AV值的影响
        2.4.3 烹饪条件对葵花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4.4 烹饪过程中食品组分对葵花籽油品质的影响
        2.4.5 葵花籽油挥发性成分萃取条件优化
    2.5 小结
3 跨境葵花籽油的品质特征及烹饪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葵花籽油的模拟烹饪处理
        3.2.2 葵花籽油的品质分析
    3.3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跨境葵花籽油的POV值及其烹饪影响
        3.4.2 跨境葵花籽油的AV值及其烹饪影响
        3.4.3 跨境葵花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其烹饪影响
        3.4.4 跨境葵花籽油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其烹饪影响
        3.4.5 跨境葵花籽油挥发性成分及其烹饪影响
    3.5 小结
4 葵花籽油贮藏品质变化规律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葵花籽油的贮藏条件
        4.2.2 葵花籽油的品质分析
    4.3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贮藏过程中的葵花籽油POV值变化
        4.4.2 贮藏过程中的葵花籽油AV值变化
        4.4.3 贮藏过程中的葵花籽油脂肪酸组成变化
        4.4.4 贮藏过程中的葵花籽油红外光谱特征变化
        4.4.5 贮藏对葵花籽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分析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方法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7种市售食用植物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J]. 王进晋,张晗. 食品安全导刊, 2021(30)
  • [2]2018—2019年河南省市售食用植物油及油脂制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与评价[J]. 刘闪闪,陈丽. 应用预防医学, 2021(03)
  • [3]火锅用油制备及品质的研究[D]. 刘辉.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4]基于太赫兹光谱的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和蛋白质等定量检测方法研究[D]. 魏枭. 西南大学, 2021
  • [5]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酸值的不确定度评定[J]. 王志强,叶建斌,李栩欣,彭焱辉,吴凌涛. 粮油食品科技, 2020(06)
  • [6]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D]. 祖述冲.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7]滴定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内部质控方法探讨[J]. 闫顺华,王佳,罗明. 分析仪器, 2020(04)
  • [8]不同植物油复合脱色材料选择的研究[D]. 董志文.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9]不同储油技术对油脂保质保鲜影响的研究[D]. 邓金良.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2)
  • [10]跨境葵花籽油的品质多样性及变化规律研究[D]. 姚娟.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测定方法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