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LIMA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ONSET OF ASIAN SUMMER MONSOON AS REVEALED BY HIRS-Tb12 AND DROUGHT AND FLOODS IN EASTER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1](2021)在《湖泊沉积粪生菌孢记录的中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驱动因素》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牧业一直是中国北方草原区和青藏高原区人们的主要生计方式。但是与牧业活动相关的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记录相对缺乏,而且动物考古证据、古生态记录和食草动物基因溯源研究结果有较大的分歧,牧业何时开始、何时增强及其驱动因素一直不甚明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牧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相互联系的区域,也是东西方早期文化与技术交流的关键场所,因此是研究过去人地关系和农牧演化历史及其驱动因素的理想区域。该区域历史时期气候变化频繁,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数量变化大,农牧业生计方式发生过多次转变。尽管有零星的人类活动历史文献记载,但由于缺乏连续的、客观的农业和牧业活动变化的记录以及高分辨率的古气候环境变化记录,难以全面理解农牧业的发展过程、规律及其与自然、社会因素的关系,难以更好地理解该区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在分析青藏高原东北缘16组现代食草动物粪便样品和10组表土样品中粪生真菌孢子的基础上,以北方地区公海、更尕海和天鹅湖三个湖泊岩芯(共23.13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个湖泊岩芯的1139个样品的粪生菌孢组合变化,以及天鹅湖岩芯的520个花粉样品。基于现代过程调查和前人研究发现,粪生菌孢含量,尤其是Sporormiella-type孢子(小荚孢腔菌属)含量变化能指示食草动物数量及牧业活动强度变化。利用祁连山天鹅湖花粉记录中蒿藜比值重建了3.5 ka(1 ka=1000年)以来平均分辨率约7年的区域有效湿度变化历史。通过山西公海湖泊岩芯中农作物花粉含量变化重建了该地区历史时期以来平均分辨率约6年的农业活动强度变化历史。此外,还搜集了研究区考古证据和历史文献资料,结合古气候、古环境代用指标记录,初步揭示我国北方地区全新世牧业发展过程及其可能的驱动因素,并深入探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社会变迁对农牧业活动强度变化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现代食草动物粪便和表土样品中,Sporormiella-type菌孢在粪生菌孢中占主导,其含量变化能用于指示食草动物数量和牧业活动强度变化。山西公海近几十年Sporormiella-type菌孢含量变化与档案记录的家养绵羊和山羊数据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因而可以用于重建更长时间尺度的食草动物数量变化。(2)基于青藏高原共和盆地更尕海和山西北部公海湖泊岩芯样品中Sporomiella-type菌孢的记录,对比青海湖盆地风成剖面中粪生菌孢含量变化,以及北方地区考古遗址中动物骨骼(不包括猪的骨骼)的C-14年代累积概率,认为中国北方地区牧业活动在~5.7-5.5 ka开始出现,在~4.2-4.0 ka后进一步增强。结合区域古气候记录,认为中国北方牧业活动的发展历程与气候变化有关:中全新世欧亚草原区气候整体暖湿的背景下,在5.7-5.5 ka前后,区域内部分地区突发干旱,而中国北方地区气候整体暖湿,使得内陆草原地区早期牧业活动向东、向南迁至我国北方地区;而后,寒冷干旱的“4.2 ka事件”导致高纬草原地区人口迁移,促进了北方草原地带牧业活动的南向扩张;约3.6 ka以来,中国北方地区牧业活动迅速发展和扩散,这得益于家马大量驯化并作为交通工具用于放牧活动。(3)在历史时期,对比祁连山天鹅湖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与同地层菌孢记录的牧业强度变化发现,干旱区山地牧业强度总体与区域湿度变化相反,干旱的气候条件可能限制了河西走廊低地农业的发展,而使得山区牧业活动增强。在极端干旱、人口减少的时期,山区牧业强度减弱,如公元380-580年期间。而公元580-720年期间和公元1920年以来,山区牧业强度增强,可能与河西走廊低地温暖湿润的气候、人口增加和生计方式多样化有关。在半湿润区,山西公海湖泊岩芯的农作物花粉和菌孢记录表明,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农业向北、向高海拔地区扩张,与王朝强盛和社会稳定时期相吻合,如隋、唐朝早中期和北宋时期;在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恶劣的气候和不稳定的社会条件限制了区域农业的发展,牧业活动转变成为一种主要的生业模式,如魏晋南北朝和明清时期。对公海岩芯农作物花粉含量和粪生菌孢数据进一步进行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活动变化的周期比牧业长,这可能是因为农业活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强,而且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更强。对比多个牧业活动强度记录进一步发现,干旱的气候限制了低海拔地区农业发展,推动山区牧业发展;气候温和湿润、民族深度融合发展的隋朝和唐朝早中期,人口数量增加,生计方式多样化,使得牧业活动整体增强;近几十年来,由于农业技术的革新,以及牧场资源和家畜数量的合理管控,牧业强度呈现出减弱的趋势。此外,历史时期公海和天鹅湖地区的牧业强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周期,表明我国北方地区牧业强度变化受到气候和社会因素的共同控制。本研究提供了多组末次冰消期以来高分辨率的粪生真菌孢子记录,是国内首次从湖泊沉积物中微体化石的角度为北方全新世牧业的发展历史提供了一系列新证据和新认识,并首次揭示了北方地区历史时期农牧业活动强度存在不同的变化周期。祁连山西段湖泊孢粉重建的高分辨率的湿度变化记录,为探究丝绸之路沿线人类活动变化的自然驱动因素提供了区域气候变化背景。深入研究中国北方地区牧业发展历史及其驱动因素对理解和认识过去植被环境变化、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及过去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物理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独立的农牧业活动强度变化记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土壤退化的影响,为研究古人类如何适应气候环境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历史参考。
史武智[2](2021)在《黄河典型区域干湿复合事件的演变及其对植被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与单一的干旱或洪水灾害相比,干湿复合事件可能对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等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然而当前研究对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湿复合事件的演变特征的关注不足,且其驱动因素及诱发的灾害损失亦尚未揭示清楚。本研究首先以黄河流域典型区域为例,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识别相邻季节(春-夏、夏-秋、秋-冬、冬-春)间的干湿事件并应用Copula函数计算两种情景(中度与重度互转)下的干转湿、湿转干、连干和连湿事件的联合重现期;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探究其重现期在31年时间序列窗口的动态演变;利用Copula似然比法和交叉小波方法探究干湿复合事件的驱动力。其次,以黄河流域的最大支流(渭河流域)为例,通过定义长周期的旱涝急转指数识别该流域汛期旱涝急转(DFAA)事件,并探究该事件的时空演变规律及未来趋势变化;构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框架全面评估DFAA事件变化的驱动因素。最后,基于渭河流域1982-2013年GIMMSNDVI 3g数据分析渭河流域年、月尺度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确定植被对春-夏和夏-秋季节DFAA事件的最佳响应时间;并构建概率框架模型定量评估DFAA事件胁迫下植被发生不同程度损失的可能性。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春-夏和夏-秋季节易发生连干(湿)事件,秋-冬和冬-春季节发生干湿复合事件的概率基本相同;龙羊峡以上和花园口以下频繁发生连湿事件,而内流区更容易发生连干事件。(2)高频次的干湿复合风险降低,低频次的复合事件风险增加;相邻季节SPI序列相依结构的变化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相关性最强,北极涛动次之,太阳黑子最弱,表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对黄河流域相邻季节间干湿复合事件的动态具有主导作用。(3)渭河流域汛期以涝转旱(FTD)事件为主,且渭河上游和泾河流域在1976年前均以旱转涝(DTF)事件为主;空间上,渭河流域DTF事件的频次自西南向东北呈现为“少-多-少”的变化特征,且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DTF事件反之;2010年后渭河流域趋于发生DTF事件,且该事件更容易发生于泾河东部和北洛河流域;与其他气象因子相比,平均水汽压是DFAA事件的主导因子,而在多个遥相关因子中,北极涛动对DFAA动态的影响较大。(4)1982-2013年渭河流域植被覆盖状况整体有所好转,且2000年后流域NDVI的增长趋势更为明显;流域月均NDVI整体呈现弱单峰的变化趋势,4-10月的植被活力最好;流域NDVI分布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态势,且渭河中下游和延安南部等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更高。(5)相比于DTF事件,FTD事件对该流域植被的抑制作用更大;渭河流域植被覆盖对DFAA事件的滞后响应时间总体超过4个月;在相同的植被损失情景下,渭河流域春-夏季节DFAA事件胁迫下的植被损失概率总体高于夏-秋季节,表明该流域的植被活力对春-夏季节DFAA事件更加敏感;空间上,泾河流域的植被活力对FTD事件的敏感性较高,相反的,渭河下游植被对夏-秋FTD事件的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在春-夏和夏-秋季节DTF事件胁迫下,渭河上游和渭河中下游流域的植被易损性较高,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
肖杭芳[3](2021)在《造礁珊瑚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气候记录重建及生物活动替代指标探索》文中提出重建晚全新世以来南海北部的气候环境变化记录,对了解我国和其他东亚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文明演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讲,气候环境的演变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是长期的协同演化过程,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过程。因此探索生物对过去气候变化的适应机制在气候环境演变研究中也十分重要。造礁珊瑚是海洋中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是海洋气候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协调演化过程的绝佳记录者。本论文以造礁珊瑚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对采集自南海北部海南岛东部沿岸的一系列化石滨珊瑚进行年分辨率的Sr/Ca比值和δ18O分析,系统重建了该区域在~167-309CE(公元初期)和~3500-4000 yr BP(中青铜时代冷期,Middle Bronze Age Cold Epoch:MBACE)这两个时段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海水δ18O(δ18Osw)变化特征;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探索能够表征珊瑚内部生物活动的替代指标,对采集自澳大利亚大堡礁和南海北部三亚鹿回头礁不同种类的珊瑚骨骼样品的δ66Zn、δ65Cu展开了研究。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取得如下进展:(1)在公元初期167–309 CE期间,南海北部的SST长期均值约为25.1℃,δ18Osw长期均值约为-0.06‰,相比于当前暖期(1853–2011 CE,SST长期均值约为26.6℃,δ18Osw长期均值约为0.40‰),表现为相对寒冷和潮湿的气候特征,与该地区小冰期(Little Ice Age:LIA)时期气候条件相当。公元初期的寒冷气候可能与较弱的夏季太阳辐照度有关,潮湿的环境则可能是与东亚夏季风减弱导致的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季风降雨带南移有关。此外,公元初期SST和δ18Osw记录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可能与ENS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有关。(2)在~3850–3750 yr BP中青铜时代期间,南海经历了一次快速剧烈的气候变化事件。从~3850 yr BP开始的100年间,年平均SST和δ18Osw值分别下降了~3℃和~0.65‰,之后缓慢回升。珊瑚记录的这次快速气候变冷、变湿事件与我国内陆的石笋记录和西太平洋的有孔虫记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具体而言,石笋δ18O记录表明我国内陆在这段时期快速变冷变干,有孔虫Mg/Ca和δ18O记录表明西太平洋在这段时期海表温度迅速下降、降雨迅速增多。另外,珊瑚记录也证实了史前夏朝大洪水发生在~3870 yr BP。研究认为大禹治水的成功除了其治水能力外,气候自身变化导致的内陆变干也助推了水患的自然消失,而夏朝的灭亡很可能与这次快速变冷变干的气候变化事件有关,为了解夏朝文明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结果还表明北大西洋和欧洲地区的中青铜时代冷事件是一次全球性的事件,并可能与太阳辐射和/或北大西洋气候变化引起的夏季风的强度变化有关。(3)对于珊瑚骨骼δ66Zn的研究表明,滨珊瑚骨骼中的月分辨率δ66Zn组成存在显着的变化(-0.01‰~0.61‰),但其变化与其他珊瑚气候和环境替代指标以及器测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另外,不同种类珊瑚骨骼Zn含量和δ66Zn表现出显着的种间差异。根据这些发现可以推测珊瑚骨骼月分辨率δ66Zn变化并非是直接由周围海水环境和化学组成的变化引起的,而是主要受珊瑚生物活动控制。珊瑚骨骼的Zn同位素分馏可能是内部生物过程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数量变化引起的,而环境因素(如SST)主要通过介导生物过程而间接影响骨骼中δ66Zn的变化。因此,珊瑚骨骼δ66Zn在古环境和古气候重建中起的作用有限,但它能为珊瑚生物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提供有价值的见解。(4)对珊瑚骨骼δ65Cu的研究表明,滨珊瑚骨骼的月分辨率δ65Cu组成变化范围较小(-0.09‰~0.34‰),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与气候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差,不适合作为示踪气候/环境变化的替代指标。此外,不同种类珊瑚体内的δ65Cu值存在显着的种间差异(0.02‰~0.57‰),并与受生物过程影响的δ98Mo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因而骨骼的δ65Cu值受珊瑚生命效应的影响。
柴静[4](2021)在《重建和模拟中过去千年火山活动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东亚夏季风影响着全球超过三分之一人口的日常生产生活,对中国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气候有重要影响。关于季风区域降水的变化研究主要包含内部变率和外部强迫两个方面,火山活动是气候系统最重要的自然外强迫因子之一。然而,迄今为止,火山活动在东亚夏季风降水年际尺度气候变率中的作用仍不确定,亟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其次,全球变暖是人类目前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现下通过全球减排措施来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仍面临着很大挑战,因此科学界提出了以减少到达大气和地面太阳辐射为目标的太阳辐射干预地球工程。其中包括向平流层注射气溶胶和增加地表反照率等方法,作为抑制全球变暖的备用措施。火山喷发的二氧化硫等气体进入平流层形成的硫酸盐气溶胶作为自然类似物,也为我们了解平流层地球工程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基于观测和多源重建资料以及PMIP3、PMIP4和CESM模式过去千年模拟结果,利用叠加周期分析、诊断分析和设计敏感性试验等方法,证实了内部模态会调制赤道火山喷发后东亚夏季风降水的直接响应;揭示了赤道强火山喷发所激发厄尔尼诺是导致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的重要纽带;明确了赤道火山激发赤道太平洋西风异常的机制;分析了东亚夏季风降水对不同纬度火山喷发的直接响应特征。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赤道强火山喷发后不仅会对东亚夏季风降水产生直接气候效应,还会受到内部模态的调制作用。1815年Tambora火山喷发后三年全球显着降温,但基于三套重建资料的结果显示东亚夏季风降水并没有减弱。根据东亚夏季风降水对赤道强火山喷发后不同的响应特征,将重建和模式模拟结果分为降水减少型和降水增加型。进一步分析表明,赤道强火山喷发引起的全球一致降温会激发东亚夏季风降水负异常的响应,而冷位相的类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型内部模态会使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降水减少类型主要体现了对火山外强迫的响应特征,而降水增加类型是内部模态贡献超过外部强迫的结果。(2)赤道火山喷发当年激发厄尔尼诺是使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的原因。首先,通过重建的东亚夏季风降水结果发现,赤道强火山喷发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会增加。接下来,利用多模式模拟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赤道强火山喷发当年冬季会激发厄尔尼诺,在厄尔尼诺衰减年通过菲律宾反气旋使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最后,基于11套多源重建的厄尔尼诺(ENSO)指数代用资料和三套重建的东亚夏季风降水资料验证了火山喷发当年激发厄尔尼诺使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的关系。火山喷发次年,通过激发厄尔尼诺的间接效应超过了直接效应,东亚季风区从“变冷-变干”转变为“变冷-变湿”。(3)赤道强火山喷发后,大部分(8/11)模式可以模拟出赤道中西太平洋显着的西风异常响应,这个西风异常是激发厄尔尼诺的关键。在赤道强火山强迫下,有显着的副热带大陆降温和赤道降水减少响应,在赤道南亚地区、西非季风区和赤道辐合带都会有降水的负异常。大部分模式都可以模拟出这一降水的抑制响应。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中西部的西风异常是由赤道大陆变冷引起的,尤其是赤道南亚地区的变冷引起的降水负异常所导致。根据理论模型的结果进一步明确了赤道三个降水抑制响应区域对这个西风异常的贡献:赤道太平洋中西部的西风异常是由于赤道南亚地区和西非季风区降水减少激发Gill响应的结果,其中赤道南亚地区的贡献高于西非季风区的贡献,而赤道辐合带是负贡献。(4)基于观测和三套重建的东亚夏季风降水资料,发现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后会使东亚夏季风降水减少,而南半球火山喷发后会使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加。模式可以模拟出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后东亚夏季风降水负异常的响应,但是对于南半球火山而言,多模式平均结果不能模拟出降水正异常响应。模式对火山喷发后气溶胶的经向传播模拟得越合理,东亚夏季风降水对南、北半球火山喷发后的响应越不对称。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后,引起东亚季风区水汽减少和环流减弱,二者的共同作用造成东亚夏季风降水减弱。此外,北半球火山喷发后由于气溶胶分布的不对称,引起半球温度梯度异常,从而使环流减弱更强。
孙思远[5](2021)在《夏季中国东部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与对流层上层斜压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国家级地面高密度站点的降水资料、CPC全球降水量网格数据集和CMA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等逐日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夏季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和区域降水的气候特征以及其与欧亚大陆斜压Rossby波包活动的关系,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降水与Rossby波活动的关系在多年平均和特殊年份中有所不同。在多年逐日气候场中,中纬度对流层上层300h Pa上经向风扰动和低频经向风的典型波数为4–6波,而高频经向风为7–9波,且在副热带西风急流带中仍可侦测到的移动性波列和Rossby波包。此时,高频波动有明显的下游频散,但南支波包与北支波包相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高频降水的影响更为显着,而气候态与低频波动则呈现准定常性,说明低频的甚至准定常的强迫在逐日气候场中起到重要作用。当以2020年梅汛期为例时,中纬度对流层上层300h Pa上高频(2–14天)经向风的波数范围为5–7波,高频波动源自贝加尔湖附近,并沿高空西风急流带自西北向东南传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下游地区带来异常强降水所需的扰动能量。(2)中国东部区域性(以江淮和黄淮地区为例)极端日降水事件与波包活动关系密切。采用百分位阈值法,对区域性极端日降水事件进行筛选并加以分析,发现在江淮或黄淮地区发生极端日降水事件时,对流层上层300h Pa的波动大多起源于里海或黑海附近,传至下游地区需要大约4天的时间。江淮地区在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期间,其上空的扰动涡度拟能于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前一日至当日在对流层上层迅速减弱的同时在低层增强,时间平均气流对扰动涡度的平流输送项和扰动气流中的水平散度项是引起江淮地区上空扰动涡度拟能变化的贡献大项。黄淮地区在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期间,其上空的涡动动能同样于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前一日至当日在对流层上层迅速减弱的同时在低层增强,引起涡动动能变化的主要是动能制造项、平流输送项和正压转换项。因此,与波包活动相关的扰动涡度拟能和涡动动能在区域上空的增强和维持对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以2016年7月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极端强降水事件为例,可以发现本次降水事件发生期间,波扰动能量在对流层低层主要呈经向传播而在对流层上层呈纬向传播,对流层低层的波扰动能量对华北地区的影响比上层更为明显。涡动动能在华北地区的增强和维持主要是涡动非地转位势通量散度项、涡动有效位能和涡动动能的斜压转换项以及余差项的共同作用,此外,涡动热量通量变化支持了正压和斜压转换,涡动动量通量的变化有利于涡动动能的增强,且涡动动能和涡动通量的变化均与降水的变化趋势有很好的一致性。以上结果加深了人们对中国东部地区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成因的认识,并为极端降水的预报预测提供了线索。
尹皓[6](2021)在《近2000年来亚洲季风边缘区季风降水与生态演变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去2000年的气候变化研究是探寻全球气候变化规律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其研究不仅能深入挖掘百年-年际尺度近2000年气候变化规律,评估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还能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亚洲夏季风(ASM)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极其敏锐,是季风领域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已成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改变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对其影响范围内的区域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生活和福祉。因此,ASM的研究在揭示古环境、古气候变化和探讨人类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石笋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质研究载体,在古气候变化重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以往的石笋研究中,多数集中于氧同位素组成(δ18O)与水文气候态变化之间的联系,而忽略了碳同位素组成(δ13C)及其他地球化学指标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万象洞位于现代亚洲季风与西风急流相互作用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气候区过渡地带,对亚洲夏季风的变化响应非常敏感,处于古气候研究的理想位置。文中选用陇南万象洞WX42B石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石笋721组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数据重建了近2000年来亚洲季风边缘区季风降水及生态环境演变。对比分析石笋δ18O和δ13C的变化特征,探讨了近2000年来夏季风降水和生态演变的关系;再结合微量元素比值的时间序列,揭示出WX42B石笋微量元素比值的气候环境含义;探究了近2000年来亚洲夏季风变迁、区域生态环境演变与太阳活动记录、北半球温度、ENSO、NAO、PDO以及ITCZ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他们之间的耦合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万象洞WX42B石笋δ13C响应当地水文气候变化,指示洞穴上覆植被密度的变化。在百年-年代际尺度上,石笋δ18O与δ13C协同变化,石笋δ13C响应着由δ18O所指征的季风降水的变化。WX42B石笋记录显示了4个气候和植被条件不同的时期:黑暗冷期(DACP,公元192-892年)气候相对寒冷湿润,植被稀少;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CA,公元892-1300年)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覆盖良好;小冰期(LIA,公元1300-1870年)研究区气候寒冷干燥,植被覆盖度较差;当代暖期(CWP,公元1870-2003年)区域气候相对温暖潮湿,植被覆盖较好。表明万象洞石笋δ13C可以作为植被变化的指示器,用于区域生态环境演化和水文状况变化的重建。(2)万象洞WX42B石笋微量元素比值(Mg/Ca、Sr/Ca、Ba/Ca)指示当地水文气候变化,响应季风降水和上覆植被密度变化。石笋微量元素比值(Mg/Ca、Sr/Ca、Ba/Ca)越大,表明环境越干燥,植被稀少,生态环境退化;反之环境越湿润,植被茂密,生态环境改良。WX42B石笋微量元素比值受多种因素的耦合作用,既有水-岩相互作用、渗流水滞留时间,也有石笋生长速率,但PCP作用可能不是主要因素。尽管有多重因素影响,但归根结底其受气候影响,响应亚洲夏季风的变化。(3)万象洞WX42B石笋δ18O与δ13C记录显示过去2000年出现六次显着季风减弱事件,季风降水显着减少,植被密度小,生态环境退化,这些事件中心分别在公元370年、892年、1050年、1400年、1624年、1930年左右。在误差范围内,与中国北方的降水指数记录的6次主要的降水减弱事件同步。(4)进一步将太阳活动、北半球温度、ENSO、NAO、PDO以及ITCZ与石笋δ18O、δ13C对比分析,发现这些记录之间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在百年-年代际尺度上近2000年亚洲夏季风的变化受海气环流ITCZ、ENSO、PDO和NAO的调控,但最终受控于太阳活动强度变化,是多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
汪颖钊[7](2021)在《鄂西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演化:对古气候和古高程重建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大气降水中的氢(δD)、氧(δ18O)稳定同位素广泛存在于水体中,且对气候环境变化响应灵敏。因此,对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可以为理解全球的气候演化过程提供依据。由于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信号可被地质载体(如冰芯、深海沉积物、黄土、树轮、湖泊沉积物、洞穴石笋等)所记录,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古环境变化和高原古高程重建等领域。稳定同位素的时间变化常用来反映气候的演化。以洞穴石笋为例,中国东部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了亚洲季风的变化过程,但是在亚洲季风系统内,不同的子系统对δ18O的影响是否一致,以及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季风和石笋δ18O的关系是否稳定仍不清楚。稳定同位素的垂向空间变化(高程效应)常用来定量重建古高程。但在现有的研究中,利用不同方法重建的古海拔高度有所差别。对现代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时空演化规律的研究,是窥见地质时期同位素气候学与同位素古高程学的窗口。但目前,对于东亚季风区中低海拔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与亚洲季风关系的研究并未建立定量的校验,而对该地区不同时间尺度上大气降水同位素高程变化规律和响应因素知之甚少。本论文以鄂西地区不同高程的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为研究对象,着眼于现代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在时间和垂向空间(高程)上的变化特征,通过现代气象观测资料,详细讨论了季节和年际尺度上,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时间序列所代表的气候意义及鄂西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高程效应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了石笋氧同位素组成和稳定同位素高程计的研究,为稳定同位素在古气候解译和古高程重建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认识。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可概括如下:1.鄂西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间序列主要反映北半球热带季风的变化。以监测时间最长的HS站点为代表,调查了研究区大气降水δD和δ18O与当地气温、降水量、不同季风指数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地气候变化并非影响稳定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大尺度环流对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影响更大。在季节尺度上,大气降水δD、δ18O呈“反温度效应”,r分别为-0.41和-0.47;其与降雨量之间有弱的负相关关系,r均为-0.42;δ18O与包括东亚季风、印度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季风在内的9个季风指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以印度季风指数(MHI、SASSI、SAWSI、WYI)的相关性均较高(r分别为-0.46、-0.59、-0.52、-0.54),和西北太平洋季风指数(WNPM,r=-0.60)响应最为灵敏,主要原因是上游地区的环流过程控制了东亚的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在年际尺度上,δ18O与地气象因子之间无相关关系,且与以纬向风定义的印度季风指数(SAWAI、WYI)和西北太平洋季风指数(WNPM)最为相关(r分别为-0.83、-0.96和-0.86),且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调控(r=0.89)。当El Ni(?)o发生时,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减弱,云顶效应减弱,导致降水中的δ18O增大;在水汽传输路径上,由El Ni(?)o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季风和印度季风强度减弱,导致上游雨出效应减弱,从而令东亚地区的降水同位素值偏正。将季节和年际变化分别与轨道和亚轨道时间尺度进行类比,中国东部季风区石笋δ18O记录的并非局地气候或东亚季风强度的信号,其主要受上游过程影响,反映了北半球热带季风的变化。对于长时间尺度的石笋氧同位素记录而言,δ18O同时受到外部强迫和内部变率的影响,轨道尺度上以太阳辐射为主,亚轨道尺度则受海气耦合控制。2.鄂西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在垂直空间上的变化不恒定。利用鄂西地区的高程差异,在海拔3000m内设立了13个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观测站,进行月分辨率的、连续的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监测,考察不同时间尺度上高程变化对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鄂西地区大气降水δ18O随高程的平均递减率为-0.17±0.05‰/100m,δD为-1.20±0.35‰/100m,与全球大部分地区观测的降水稳定同位素高程递减率相符合。δ18O与高程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但相关关系并不稳定(r变化范围为:-0.97~0.79),且同位素随高程递减率也并不恒定(k变化范围为:-0.09~-0.25)。究其原因,多驱动导致了同位素高程效应的多样性,其中温度是控制同位素与高程关系的主要因素,而降雨量、二次蒸发作用同样对高程效应发挥了作用,增加了该效应的复杂性。而在年际尺度上,鄂西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高程效应显着(r>-0.89,p<0.01),且依然被温度主控。同时,季风环流的年际变化也影响同位素的高程效应,例如El Ni(?)o衰退年,区域降水增多、暴雨极端事件增加、降雨的不均匀性增强,会干扰稳定同位素随高程的变化,使得δD、δ18O随高程的变化梯度偏小。观测结果对古气候和古高程重建具有重要的启示。例如,在古气候重建时,若能剔除不同记录之间由高程效应所造成的δ18O值,则能更准确地提取出地域气候差异信号;而在使用稳定同位素古高程计时,应充分考虑其使用条件,如中、高海拔的限制,干旱或湿润气候的限制,以及现代季风环流背景等因素,我们需要考虑在不同的气候状况下采用不同的梯度值,这样才能提高高程重建的准确度。
张瑞[8](2021)在《中国西南地区近千年高分辨率纹层石笋记录研究》文中认为近千年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中世纪暖期和现代暖期的对比研究,对分析当前气候变暖背景下亚洲夏季风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我国学者在近千年气候变化的研究中贡献了大量高分辨率石笋记录,这为该时段的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但针对中世纪暖期(Medieval Warm Period,MWP)、小冰期(Little Ice Age,LIA)和现代暖期(Current Warm Period,CWP)的划分,各阶段亚洲夏季风的演变模式以及各阶段亚洲夏季风的控制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此外,近百年来亚洲夏季风的减弱也是季风研究中十分重要的方向,人类活动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模糊。以上问题的解决,对近千年来亚洲夏季风的研究具有很大帮助,也对未来亚洲夏季风的预测提供依据。本文以采自中国西南地区(重庆市酉阳自治县)天坑洞的石笋TK22-1为研究对象,利用精确的230Th测年和石笋荧光纹层定年技术以及氧同位素指标建立了近千年来高分辨率亚洲夏季风演变历史。同时利用纹层定年技术对LIA的开始阶段进行纹层计年,为之后LIA开始过程的标定提供参考。通过与高分辨率气候重建指数、气象观测结果和全球多种古气候记录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对亚洲夏季风在近千年来的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近千年来,亚洲夏季风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强度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两种模态:模态1,在中国西南部地区,MWP时期亚洲夏季风最强,LIA和CWP前期亚洲夏季风较弱;模态2,在中国南部地区,CWP时期亚洲夏季风最强,MWP时期亚洲夏季风强度与LIA时期相近。(2)在年代际尺度上,天坑洞石笋TK22-1δ18O序列记录了9个显着的弱季风事件。MWP和CWP时期,弱季风事件与太阳辐射减弱和北半球降温事件发生时间相近,这表明太阳辐射的显着下降对季风强度影响较大。LIA时期,亚洲夏季风与太阳辐射存在一定差异,该时期大气环流的变化可能对亚洲夏季风影响较大。(3)天坑洞石笋TK22-1δ18O记录表明,LIA开始阶段为1340~1460 AD时期,纹层定年的相对年龄为119±2年。此外,MWP至LIA的转换阶段期间,亚洲夏季风强度持续减弱,并伴随两阶段的明显变化。该阶段亚洲夏季风的演变与太阳活动的两阶段减弱,以及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的持续偏负等受到北大西洋海温降低及其所导致的海冰面积扩大的影响。(4)近百年来亚洲夏季风存在明显的减弱趋势,同时伴有两次显着的弱季风事件。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不容忽视。
刘佳伟[9](2021)在《基于CESM模式的全球1.5和2℃增温背景下东亚气候响应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NCAR(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研发的高性能地球系统模式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瞬变态和平衡态多集合模拟结果系统地研究了包括东亚夏季风、陆地温度与降水极端事件和海洋热浪在内的东亚气候在低增温(1.5℃和2℃)背景下的响应。在此基础上,分别比较了2℃与1.5℃增温背景之间和平衡态模拟与瞬变态模拟之间东亚地区气候响应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了低增温背景下东亚气候的响应机制及在瞬变态和平衡态模拟中的异同。主要结论如下:(1)低增温背景下,东亚夏季风降水将显着增加,环流变化微弱。夏季风降水响应的关键区域为东亚南部地区,该区域响应最强。同时,东亚南部地区也是额外0.5℃增温变化最显着的区域,但平衡态相较瞬变态在该区域的正差异更为显着。水汽收支方程诊断表明,两种情景下,东亚沿海地区低层水汽增加较多热力作用较强,因而有利于降水增强,而动力作用和瞬变涡动作用则存在明显空间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通过调制东亚地区的上升运动和天气尺度扰动,影响动力作用和瞬变涡动作用,尤其是显着增强了平衡态下的瞬变涡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平衡态与瞬变东亚夏季风降水响应的差异。而西风急流的差异则主要是两个情境中温室气体排放差异引起的对流层中高层大气增温模态差异所导致的。另一方面,瞬变涡动作用同时还受到青藏高原潜热增强的影响。(2)低增温背景下,东亚极端温度和降水指数大多都有较为显着的响应。极端温度指数中TXx(年最大高温)和TNn(年最小低温)指数在东亚地区增长较为均一,SU25(夏日天数)指数在低纬度增长更为显着,FD0(霜冻天数)指数则在中高纬度减弱更多。与高温相关的TXx和SU25指数,历史时期20年一遇的极端情况发生概率增加,与低温相关的TNn和FD0指数则几乎不会发生。温度极端指数对额外0.5℃增温响应敏感。降水极端指数除CDD(连续干旱)指数以外,SDII(平均降水强度)、R10(10mm以上降水天数)和R95p(95分位数以上降水量)指数在东亚地区都显着增长,且2℃相较1.5℃增温在中国南方地区有显着的增强。平衡态相较瞬变态模拟,极端温度指数区域平均差异较小,而SDII、R10和R95p在中国南方地区为显着的正差异。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平均温度的变化是导温度极端事件的最重要的因子,降水年平均值和变率同时影响极端降水指数。夏季风降水的增强是年平均降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降水变率的增大则主要是由于平均上升运动在中国南部的增强。东亚地区极端事件的演变也与中亚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出平缓、持续和确定性高的特点。(3)低增温背景下,东亚邻近海域海洋热浪的各个特征指数都有较为显着的响应。海洋热浪强度在中高纬度沿海地区增强最显着,海洋热浪持续时间和总天数在低纬度响应最强,海洋热浪积温则兼具前者高值区域。额外0.5℃的增温会显着增强海洋热浪各个特征指数,而平衡态相较瞬变态模拟,海洋热浪特征指数在中国东海及30℃左右的延伸区域均为正差异。平均SST(海表温度)的增强主导了海洋热浪各个特征指数的增强,其中海洋热浪强度与平均SST空间响应相似;海洋热浪持续时间和总天数在低纬响应最为显着,其主要是因为低纬度SST的季节差异较小,SST数值的概率分布较为集中,海洋热浪发生概率的改变对平均SST变化较为敏感。东亚邻近海域SST的快慢响应过程特征明显,瞬变态由快响应主导,表面通量作用显着,表层增温最快;平衡态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表面通量作用减弱,次表层增温最快,慢响应逐步显现,对上层SST起到保温作用甚至使其持续增温。(4)东亚整体而言,低增温背景下气候响应显着。2℃相较于1.5℃增温,气候响应差异显着,气候极端事件的强度和频率都将显着增加。与温度相关的陆地海洋极端事件主要对GMST(全球平均表面气温)的变化较为敏感,平衡态相较瞬变态,夏季风降水和极端降水差异显着。这表明现有大多数使用瞬变态模拟的研究可能严重低估了东亚地区的平均和极端降水响应。
张玉枝[10](2020)在《阿翁错记录的青藏高原西部全新世以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文中指出全新世期间亚洲夏季风在青藏高原地区的演化历史以及影响范围是古气候领域的重要问题,目前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南部的现代季风边缘区,而高原西部缺乏年代可靠的高分辨率记录,亚洲夏季风在该区域的影响范围及其和西风环流相互作用的关系尚不明确,需要深入研究。论文选择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高山湖泊阿翁错为研究对象,钻取沉积物岩芯,使用加速器质谱放射性碳(AMS14C)定年;通过多种代用指标(介形类、碳酸盐及有机质同位素、元素以及色素等),结合现代流域水体、湖泊表层沉积物以及湖泊周围植物、表土样品的研究,明确了各代用指标确切的气候环境意义,并重建了阿翁错盆地过去10.6 Cal k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以及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全新世以来亚洲夏季风在青藏高原的影响范围和可能的驱动机制,得到如下结论:(1)青藏高原西部全新世以来受印度夏季风的影响,陆生和水生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10.67.2 Cal ka BP,印度夏季风最强盛,区域气候湿润,盆地内陆生植物与湖泊生产力较高;7.25.1 Cal ka BP,印度夏季风强度逐渐减弱,降水减少,盆地内的陆生植被减少,湖泊藻类生产力降低;5.12.9 Cal ka BP,印度夏季风持续减弱、气候变干,其中在42.9 Cal ka BP期间气候极其干旱,湖水Mg/Ca比迅速升高,白云石沉淀;2.9 Cal ka BP之后,印度季风强度处于全新世最弱时段,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湖面降低,湖泊生产力提高。(2)阿翁错2000 AD以来气候记录揭示,青藏高原西部2000 AD以来气候变化特征与印度夏季风主控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一致,表现为冷干-暖湿的水热配置组合。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区域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之一。(3)现代全球变暖时期,流域冰川融水增加,阿翁错面积扩张,湖泊水生藻类生产力下降,同时温度升高加快湖泊中有机质分解,有机碳埋藏速率降低。
二、CLIMA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ONSET OF ASIAN SUMMER MONSOON AS REVEALED BY HIRS-Tb12 AND DROUGHT AND FLOODS IN EASTER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LIMA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ONSET OF ASIAN SUMMER MONSOON AS REVEALED BY HIRS-Tb12 AND DROUGHT AND FLOODS IN EASTER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湖泊沉积粪生菌孢记录的中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孢粉分析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
1.1.1 孢粉学现代过程研究 |
1.1.2 湖泊沉积物孢粉分析研究进展 |
1.2 粪生真菌孢子在古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
1.2.1 粪生真菌孢子现代过程研究 |
1.2.2 粪生真菌孢子在古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
1.3 动物考古和基因证据揭示的牧业历史研究 |
1.3.1 主要家养动物起源、驯化和传播历史 |
1.3.2 早期牧业活动历史研究 |
1.4 全新世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
1.4.1 近期对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 |
1.4.2 早期人类对气候环境的适应及对环境的影响 |
1.4.3 历史时期气候环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1.5 论文选题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2 祁连山天鹅湖地区地理概况 |
2.3 共和盆地更尕海地区地理概况 |
2.4 山西公海地区地理概况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现代食草动物粪便和表土样品采集 |
3.1.2 祁连山天鹅湖岩芯钻取与岩性描述 |
3.1.3 共和盆地更尕海岩芯钻取与岩性描述 |
3.1.4 山西公海岩芯钻取与岩性描述 |
3.2 样品测试分析方法 |
3.2.1 深度-年代模型的建立 |
3.2.2 孢粉分析流程 |
3.3 主要代用指标指示意义 |
3.3.1 孢粉蒿藜比值对区域湿度的指示意义 |
3.3.2 Sporormiella-type粪生菌孢含量指示牧业活动强度变化 |
3.3.3 农作物花粉含量指示农业活动强度变化 |
3.4 周期分析方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现代食草动物粪便和表土样品中孢粉和菌孢结果 |
4.1.1 现代食草动物粪便中花粉及菌孢组合 |
4.1.2 表土样品花粉及菌孢组合 |
4.2 祁连山天鹅湖 |
4.2.1 祁连山天鹅湖TE岩芯深度-年代模型 |
4.2.2 祁连山天鹅湖TE岩芯孢粉分析结果 |
4.2.3 祁连山天鹅湖TE岩芯菌孢分析结果 |
4.3 共和盆地更尕海 |
4.3.1 共和盆地更尕海GGHA岩芯深度-年代模型 |
4.3.2 共和盆地更尕海湖泊GGHA岩芯菌孢分析结果 |
4.4 山西公海GH09B岩芯末次冰消期以来菌孢分析结果 |
第五章 我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驱动因素 |
5.1 青藏高原更尕海地区食草动物数量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
5.2 中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可能的驱动因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历史时期北方牧业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6.1 祁连山天鹅湖地区晚全新世植被和气候变化 |
6.1.1 天鹅湖地区晚全新世植被变化 |
6.1.2 天鹅湖地区晚全新世气候变化 |
6.2 区域气候变化对丝绸之路沿线人类活动的影响 |
6.2.1 区域气候变化对丝绸之路沿线古城弃置的影响 |
6.2.2 区域气候变化对山区牧业活动的影响 |
6.3 北方农牧交错带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社会变迁对农牧业的影响 |
6.4 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北缘和北方农牧交错带牧业强度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常见真菌孢子形态图版 |
附录2 古气候研究记录信息 |
附录3 中文图表目录 |
附录4 英文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黄河典型区域干湿复合事件的演变及其对植被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 |
1.2.2 旱涝异常研究进展 |
1.2.3 Copula函数在水文气象风险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河流水系 |
2.1.4 地质地貌 |
2.1.5 土壤与植被 |
2.2 数据来源 |
2.2.1 气象数据 |
2.2.2 遥相关数据 |
2.2.3 遥感数据 |
3 黄河典型区域相邻季节间干湿复合事件的演变特征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标准化降水指数 |
3.1.2 Copula函数 |
3.1.3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
3.1.4 基于Copula的似然比法 |
3.1.5 交叉小波 |
3.2 相邻季节干/湿事件的时空分布 |
3.3 两种情景下干湿复合事件的联合重现期 |
3.3.1 边缘分布优选 |
3.3.2 联合分布优选 |
3.3.3 重现期的静态演变特征 |
3.3.4 重现期的动态演变特征 |
3.4 干湿复合事件的驱动力探究 |
3.5 小结 |
4 渭河汛期旱涝急转事件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
4.1.2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
4.1.3 有序聚类 |
4.1.4 小波分析 |
4.1.5 R/S分析 |
4.2 旱涝急转事件的时空演变 |
4.2.1 旱涝急转事件的时间演变特征 |
4.2.2 旱涝急转事件的空间演变特征 |
4.3 旱涝急转事件的动态演变 |
4.3.1 旱涝急转事件的周期演变特征 |
4.3.2 旱涝急转事件的未来趋势分析 |
4.4 旱涝急转事件的驱动力探究 |
4.4.1 旱涝急转事件驱动机制的定性评估 |
4.4.2 旱涝急转事件驱动机制的定量评估 |
4.5 小结 |
5 渭河旱涝急转件胁迫下的植被易损性评估 |
5.1 研究方法 |
5.1.1 NDVI |
5.1.2 最大值合成法 |
5.1.3 相关性分析 |
5.1.4 贝叶斯条件概率框架 |
5.2 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 |
5.2.1 NDVI的时间变化特征 |
5.2.2 NDVI的空间变化特征 |
5.3 NDVI对旱涝急转事件的响应时间 |
5.4 植被损失概率评估 |
5.4.1 边缘分布优选 |
5.4.2 联合分布优选 |
5.4.3 植被损失概率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造礁珊瑚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气候记录重建及生物活动替代指标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气候变化记录重建和珊瑚生物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探索 |
1.1.1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特征时期高分辨率古气候重建的意义及进展. |
1.1.2 珊瑚礁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的探索 |
1.2 造礁珊瑚古气候重建中常用的地球化学指标 |
1.2.1 海表温度——δ~(18)O、Sr/Ca、Mg/Ca、Li/Mg |
1.2.2 海水盐度——Δδ~(18)O |
1.2.3 海水pH——δ~(11)B |
1.2.4 陆源输入和洪水事件——Ba/Ca、Mn/Ca、Y/Ca、REEs |
1.2.5 生物活动——δ~(13)C |
1.3 造礁珊瑚生物活动演变及古环境示踪的新型替代指标拓展 |
1.3.1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 |
1.3.2 团簇同位素——Δ_(47) |
1.3.3 B/Ca与 δ~(11)B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特征时段高分辨率气候变化记录重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珊瑚样品 |
2.2.2 珊瑚样品前处理 |
2.2.3 U-Th定年与年龄框架建立方法 |
2.2.4 地球化学分析 |
2.2.5 数据计算及对比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3.1 公元初期时段重建结果 |
2.3.2 青铜时代中期重建结果 |
2.4 讨论 |
2.4.1 公元初期南海北部的海表温度和水文特征 |
2.4.1.1 珊瑚记录的适用性 |
2.4.1.2 珊瑚Sr/Ca比值重建的SST记录 |
2.4.1.3 基于珊瑚的 Sr/Ca和 δ~(18)O计算的 δ~(18)O_(sw)记录 |
2.4.2 青铜时代中期西太平洋地区的快速降温事件 |
2.4.2.1 珊瑚记录的可靠性 |
2.4.2.2 与其他记录对比 |
2.4.2.2.1 SST |
2.4.2.2.2 δ~(18)O_(sw) |
2.4.2.3 对中国朝代更替可能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浅水珊瑚骨骼锌和铜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指示意义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珊瑚样品 |
3.2.2 地球化学分析 |
3.2.2.1 Zn和Cu元素含量分析 |
3.2.2.2 Zn和Cu的化学分离 |
3.2.2.3 δ~(66)Zn和 δ~(65)Cu测试 |
3.2.2.4 Sr/Ca元素比值及δ~(18)O分析 |
3.2.3 年龄框架建立 |
3.2.4 气候和环境记录 |
3.2.5 数据统计 |
3.3 结果 |
3.3.1 珊瑚骨骼Zn元素及同位素测试结果 |
3.3.2 珊瑚骨骼Cu元素及同位素测试结果 |
3.4 讨论 |
3.4.1 浅水珊瑚骨骼Zn同位素的影响因素探索 |
3.4.1.1 温度 |
3.4.1.2 海水δ~(66)Zn变化 |
3.4.1.2.1 河流输入 |
3.4.1.2.2 生物吸收 |
3.4.1.3 内部生物活动 |
3.4.2 浅水珊瑚骨骼Cu同位素的影响因素探索 |
3.4.2.1 环境因子对月分辨率珊瑚骨骼Cu浓度和δ~(65)Cu组成的影响 |
3.4.2.2 珊瑚生命效应对骨骼δ~(65)Cu组成的影响 |
3.4.2.3 珊瑚骨骼δ~(65)Cu作为海水δ~(65)Cu示踪剂的可能性 |
3.5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重建和模拟中过去千年火山活动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季风降水的变率及其对外部强迫的响应 |
1.2.1 季风降水的变率 |
1.2.2 季风降水对外部强迫的响应 |
1.3 火山喷发后的气候效应 |
1.3.1 火山喷发后的直接响应 |
1.3.2 火山喷发与ENSO的关系 |
1.4 存在问题和本文研究内容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1.1 观测资料和代用资料 |
2.1.2 过去千年模式资料介绍 |
2.1.3 试验设计 |
2.1.4 Gill模型 |
2.2 方法介绍 |
2.2.1 能量诊断方程 |
2.2.2 叠加周期分析 |
第三章 东亚夏季风降水对赤道火山喷发直接响应及其影响因子 |
3.1 重建中温度和东亚夏季风降水的演变 |
3.2 东亚夏季风降水对赤道强火山喷发的响应特征 |
3.3 降水不同响应的物理机制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赤道火山喷发后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 |
4.1 赤道火山喷发引起的次年东亚夏季风降水增强 |
4.2 模式中厄尔尼诺和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关系 |
4.3 重建中厄尔尼诺和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赤道火山激发赤道太平洋西风异常的机理研究 |
5.1 观测和模拟中火山和厄尔尼诺的关系 |
5.2 西风异常和降水的抑制响应 |
5.3 不同区域陆地降温的作用 |
5.4 不同区域异常降水的作用 |
5.5 模型模拟厄尔尼诺的差异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亚夏季风降水对北半球、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后的响应 |
6.1 观测和重建中东亚夏季风降水对北半球、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的响应 |
6.2 模拟中东亚夏季风降水对北半球、南半球和赤道火山喷发的响应 |
6.3 不对称火山强迫的物理机制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1 发表论文情况 |
2 参加项目情况 |
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致谢 |
(5)夏季中国东部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与对流层上层斜压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 |
2.2 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因子 |
3 问题的提出和拟解决问题 |
4 章节安排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 |
2 方法 |
2.1 一点超前滞后相关/回归 |
2.2 Hilbert变换 |
2.3 波作用通量 |
2.4 Lanczos滤波器和有效自由度 |
2.5 功率谱分析 |
2.6 Morlet小波分析 |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降水与对流层上层波包活动的联系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梅汛期逐日降水和环流异常场的气候变化及对流层上层波包活动特征 |
3.1 降水和环流异常场的气候特征 |
3.2 斜压波包活动的气候特征 |
4 梅汛期逐日高频降水和高频环流场的气候变化及高频波包活动特征 |
4.1 高频降水和高频环流场的气候特征 |
4.2 高频波包活动的气候特征 |
5 梅汛期逐日低频降水和低频环流场的气候变化及低频波包活动特征 |
5.1 低频降水和低频环流场的气候特征 |
5.2 低频波动传播的气候特征 |
6 2020年梅汛期强降水特征及其与对流层上层斜压波包的关系 |
6.1 2020年梅汛期降水时空特征和环流背景特征 |
6.2 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强降水相关的Rossby波活动特征 |
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及其与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江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的特征 |
3.1 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定义和降水分布 |
3.2 极端日降水事件与环流异常 |
3.3 极端日降水事件与扰动涡度拟能变化 |
4 与江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相关的波包活动特征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及其与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黄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的特征 |
4 与黄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相关的波包活动特征 |
5 黄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与能量变化 |
5.1 极端日降水事件与涡动动能变化 |
5.2 极端日降水事件与涡动通量 |
6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
第六章 华北地区“16.7”极端强降水事件之环流及扰动能量变化特征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华北地区“16.7”极端强降水与环流特征 |
4 华北极端强降水事件期间的能量变化 |
4.1 涡动动能变化 |
4.2 涡动通量变化 |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论文创新点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6)近2000年来亚洲季风边缘区季风降水与生态演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近2000 年亚洲季风区环境变化研究 |
1.2 石笋代用指标的气候和环境指示意义 |
1.2.1 石笋氧同位素 |
1.2.2 石笋碳同位素 |
1.2.3 石笋微量元素 |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环境 |
2.2 万象洞概况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样品及实验方法 |
3.2.1 年代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3.2.2 碳氧同位素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3.2.3 微量元素分析 |
3.2.4 时间系列分析 |
第四章 石笋WX42B年代模型与多指标记录特征 |
4.1 石笋WX42B年代和生长模型的建立 |
4.2 石笋WX42B碳氧同位素 |
4.2.1 石笋WX42B氧同位素 |
4.2.2 石笋WX42B碳同位素 |
4.2.3 石笋WX42B碳氧同位素记录 |
4.3 石笋WX42B微量元素记录 |
第五章 近2000 年来季风降水与生态演变的关系 |
5.1 石笋WX42B记录的近2000 年亚洲季风降水变化 |
5.2 石笋WX42B碳同位素与区域生态演变 |
5.3 石笋WX42B微量元素记录的区域气候及生态环境 |
5.4 小结 |
第六章 生态环境演变的潜在机制探讨 |
6.1 WX42B石笋碳氧同位素耦合变化 |
6.2 石笋WX42B记录的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 |
6.2.1 生态环境演变与太阳活动 |
6.2.2 生态环境演变与海气环流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鄂西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演化:对古气候和古高程重建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1 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 |
1.2.2 稳定同位素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
1.2.3 稳定同位素在古高程重建中的应用进展 |
1.2.4 现代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监测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背景 |
2.1.3 气候特征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地点的选择 |
2.2.2 大气降水的采集 |
2.2.3 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测试 |
2.3 气象观测和资料收集 |
2.3.1 温度、湿度和降水的观测 |
2.3.2 其他气候指数的收集 |
第三章 鄂西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特征 |
3.1 大气降水氢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特征 |
3.2 大气降雨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特征 |
3.3 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组成之间的相关关系 |
3.4 氘盈余的变化特征 |
第四章 鄂西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对古气候重建的启示 |
4.1 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对当地气候的响应 |
4.1.1 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气候意义 |
4.1.2 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与当地温度的关系 |
4.1.3 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与当地降雨量的关系 |
4.2 季节尺度上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对亚洲季风的响应 |
4.2.1 亚洲季风指数 |
4.2.2 季节尺度上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与季风指数的关系 |
4.3 年际尺度上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对亚洲季风的响应 |
4.3.1 年际尺度上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与季风指数的关系 |
4.3.2 年际尺度上ENSO对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4.4 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间变化特征对古气候重建的启示 |
第五章 鄂西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垂直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对古高程重建的启示 |
5.1 稳定同位素高程效应及其影响因子 |
5.2 季节尺度上鄂西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高程效应 |
5.2.1 大气降水同位素高程效应的季节变化特征 |
5.2.2 季节尺度上温度对降水同位素高程效应的影响 |
5.2.3 季节尺度上其他因素对降水同位素高程效应的影响 |
5.3 年际尺度上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高程效应 |
5.3.1 降水同位素高程效应的年际变化特征 |
5.3.2 年际尺度上温度对降水同位素高程效应的影响 |
5.3.3 年际尺度上其他因素对降水同位素高程效应的影响 |
5.4 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高程效应对古高程重建的启示 |
5.4.1 降水氧同位素高程效应对精确对比石笋记录的启示 |
5.4.2 降水稳定同位素高程效应可精确同位素高程计的使用范围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中国西南地区近千年高分辨率纹层石笋记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意义 |
1.1.2 石笋古气候研究的特点 |
1.1.3 亚洲夏季风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近千年气候研究进展 |
1.2.2 近千年亚洲夏季风研究进展 |
1.2.3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2.4 前人研究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采集与测试 |
2.1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采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构造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洞穴概况 |
2.2 样品测试结果 |
2.2.1 石笋样品 |
2.2.2 U-Th测年结果 |
2.2.3 纹层定年结果 |
2.2.4 氧碳同位素记录 |
第3章 石笋氧同位素的解译 |
3.1 Hendy同位素平衡沉积检验 |
3.2 重复性检验 |
3.3 石笋δ~(18)O的气候解译 |
第4章 近千年来亚洲夏季风演变及全球对比 |
4.1 近千年来亚洲夏季风演变历史 |
4.1.1 百年尺度亚洲夏季风演变特征 |
4.1.2 百年尺度亚洲夏季风强迫机制 |
4.1.3 年代际尺度弱季风事件对比 |
4.2 小冰期亚洲夏季风演变历史 |
4.2.1 小冰期开始过程 |
4.2.2 小冰期亚洲夏季风强迫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百年亚洲夏季风演变及全球对比 |
5.1 近百年亚洲夏季风演变特征 |
5.2 人类活动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基于CESM模式的全球1.5和2℃增温背景下东亚气候响应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全球历史气候变化 |
1.2.2 全球增温1.5℃定义 |
1.2.3 全球1.5℃增温背景下响应 |
1.2.4 东亚夏季风变化及机制 |
1.2.5 东亚极端事件变化及机制 |
1.2.6 海洋热浪变化及机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各章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 |
2.1 数据 |
2.1.1 观测数据 |
2.1.2 模式数据 |
2.2 方法 |
2.2.1 不同时段的定义 |
2.2.2 线性回归 |
2.2.3 水汽收支方程诊断 |
2.2.4 湿静能诊断 |
2.2.5 海陆热力差异指数 |
2.2.6 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指数 |
2.2.7 极端事件回归周期 |
2.2.8 海洋热浪特征指数 |
2.2.9 上层海温热力收支分析 |
第三章 东亚夏季风响应 |
3.1 引言 |
3.2 历史变化及模拟 |
3.2.1 全球表面气温的模拟 |
3.2.2 亚洲降水的模拟 |
3.2.3 亚洲环流的模拟 |
3.3 全球低增温背景下响应 |
3.3.1 夏季风降水响应 |
3.3.2 夏季风低层环流响应 |
3.4 水汽和能量诊断 |
3.4.1 水汽收支方程分析 |
3.4.2 湿静能诊断分析 |
3.5 可能的影响机制 |
3.5.1 海陆热力差异的变化 |
3.5.2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影响 |
3.5.3 青藏高原潜热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亚陆地极端事件响应 |
4.1 引言 |
4.2 历史变化及模拟 |
4.2.1 温度极端事件的模拟 |
4.2.2 降水极端事件的模拟 |
4.3 全球低增温背景下响应 |
4.3.1 温度极端事件响应 |
4.3.2 降水极端事件响应 |
4.4 温度降水分布结构变化与极端事件的关系 |
4.4.1 温度分布结构变化与极端事件的关系 |
4.4.2 降水分布结构变化与极端事件的关系 |
4.5 东亚与中亚的差异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亚邻近海洋热浪响应 |
5.1 引言 |
5.2 历史变化及模拟 |
5.3 全球低增温背景下响应 |
5.4 SST分布结构变化与海洋热浪的关系 |
5.5 平均SST响应分析 |
5.6 其他海域平衡态和瞬变态差异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阿翁错记录的青藏高原西部全新世以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1.1 测年手段和代用指标研究进展 |
1.1.2 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气候与环境演化研究进展 |
1.1.3 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古气候记录间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
1.2 青藏高原近2000年以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3 近百年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
1.4 选题依据、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气候概况 |
2.2 水文状况 |
2.3 植被概况 |
第三章 样品获取与实验方法 |
3.1 流域综合考察与样品采集 |
3.2 年代学方法 |
3.3 XRF岩芯扫描 |
3.4 碳酸盐含量测试 |
3.5 粒度测试 |
3.6 矿物组分分析(XRD) |
3.7 XRF元素分析 |
3.8 介形类种属鉴定 |
3.9 细粒碳酸盐/介形类壳体碳氧同位素测试 |
3.10 TOC,TN,δ~(13)C_(org)测试方法 |
3.11 色素测试 |
3.12 水体同位素测试方法 |
3.13 工作量汇总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指标意义 |
4.1 年代框架建立 |
4.1.1 ~(210)Pb年代 |
4.1.2 ~(14)C年代框架建立 |
4.2 XRF扫描元素结果及意义 |
4.2.1 XRF岩芯扫描结果与XRF荧光分析结果对比 |
4.2.2 利用不同校正方法对XRF扫描结果进行校正 |
4.2.3 各元素的指示意义 |
4.3 碳酸盐含量及碳酸盐矿物组分变化及意义 |
4.3.1 碳酸盐含量及其矿物组分变化 |
4.3.2 碳酸盐含量及其矿物组分的意义 |
4.4 介形类种属组合及意义 |
4.5 粒度组分变化及其意义 |
4.6 细粒碳酸盐/介形类壳体碳氧同位素变化及其意义 |
4.7 TOC,C/N比及δ~(13)C_(org)的变化及意义 |
4.8 色素结果及其指示意义 |
4.9 现代湖泊水文平衡过程 |
第五章 青藏高原西部全新世以来气候环境变化历史 |
5.1 阿翁错记录的青藏高原西部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 |
5.2 阿翁错记录的青藏高原西部过去2000年气候环境变化 |
5.3 阿翁错记录的青藏高原西部近百年环境变化 |
5.4 青藏高原西部全新世气候变化驱动机制浅析 |
5.4.1 区域记录对比 |
5.4.2 驱动机制浅析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CLIMA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ONSET OF ASIAN SUMMER MONSOON AS REVEALED BY HIRS-Tb12 AND DROUGHT AND FLOODS IN EASTER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湖泊沉积粪生菌孢记录的中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驱动因素[D]. 张军. 兰州大学, 2021
- [2]黄河典型区域干湿复合事件的演变及其对植被的影响研究[D]. 史武智.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造礁珊瑚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气候记录重建及生物活动替代指标探索[D]. 肖杭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4]重建和模拟中过去千年火山活动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D]. 柴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夏季中国东部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与对流层上层斜压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D]. 孙思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6]近2000年来亚洲季风边缘区季风降水与生态演变的关系研究[D]. 尹皓. 兰州大学, 2021(09)
- [7]鄂西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演化:对古气候和古高程重建的启示[D]. 汪颖钊.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8]中国西南地区近千年高分辨率纹层石笋记录研究[D]. 张瑞. 西南大学, 2021(01)
- [9]基于CESM模式的全球1.5和2℃增温背景下东亚气候响应及其机制研究[D]. 刘佳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10]阿翁错记录的青藏高原西部全新世以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D]. 张玉枝. 兰州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