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门破坏电力系统的炸弹(论文文献综述)
程刚[1](2020)在《“电力杀手”——石墨炸弹》文中提出从天而降的神秘"瓶子炸弹"海湾战争的一天,伊拉克电厂的守军接到预警——美军将向电厂发射"战斧"巡航导弹。伊拉克守军顿时陷入了绝望,从海湾战争开始,他们就无时无刻不在遭受攻击,特别是"战斧"巡航导弹,简直成了他们的噩梦。这一次,当然不例外。伊拉克守军知道,这个时候再保护电厂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尽可能地找到掩体,以护卫自己的安全。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秦有权,吴爱民,高永红[3](2018)在《电力系统面临的灾害与战争威胁及关键节点防护对策》文中指出通过分析电力系统组成及其特点,针对台风、雷电、冰雪灾等自然灾害和石墨炸弹、电磁脉冲弹、杀伤爆破弹等战争灾害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威胁情况,本着防灾防空一体化的思路,提出了优化电网结构、建立健全预警机制等平战结合防灾减灾对策和引偏致偏、屏蔽加固、结构补强等战前提高设备设施抗爆能力的措施,通过分析自然灾害和战争灾害对电力系统毁伤的特点,得出战争威胁的重点是变电站和电厂,自然灾害威胁的重点不突出,防护措施需根据各自特点增强针对性的结论。
高金业[4](2016)在《北方之鹰——记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人类自有私欲以来,便有了战争,或同宗或异族,刀枪相向,杀戮成山。于是富饶的迦太基在罗马大军洗劫下满目疮痍,滑铁卢小镇上6万多具尸体永远留在了大雨后的沼泽里,莫斯科城飘舞的雪花见证了上百万人的惨死。正义与邪恶,顽强与懦弱,尽在刀光剑影下显现。唯有历史老人用他那睿智且一丝不苟的头脑,记下了许多的坚贞、许多的英勇、许多的同情、许多的丑陋与不平。以及,那一件件或许不为许多人所知的往事
安迪·威尔,陈灼[5](2016)在《火星救援》文中指出六天前,宇航员马克·沃特尼成为了第一批在行走火星上的人。如今,他也将成为第一个葬身火星的人。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阿瑞斯3船员被迫放弃任务。在撤离的过程中,沃特尼遭遇意外,被孤身一人丢在了这片寸草不生的红色荒漠中,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火星上的沃特尼面临着两大问题:如何和地球上的人联络,告诉他们他还活着,等待他们的救援;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补给,坚持到救援抵达的那一天,否则他就会被饿死。不过,他也许都没有机会饿死在这颗星球上,因为随时可能发生的机器故障、环境灾难、人为失误,凡此种种,都有可能抢在饥饿之前要了他的命。但是,沃特尼不会坐以待毙。凭借着植物学家和机械工程师的专业背景,敢于冒险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决心,沃特尼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自己种土豆,解决了粮食问题。之后,他又制定了一个近乎疯狂的计划,成功地和地球上的NASA取得了联系。在战胜了重重困难之后,沃特尼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坐等NASA的救援?这场火星版的现代鲁滨孙漂流记,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
曲文秀[6](2015)在《船舶电力系统故障应对和生命力评估仿真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当前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各个国家之间的军事战争呈现愈演愈烈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国家把船舶作为自己掌握控制领海权的主要工具,设计船舶和制造船舶成为了他们的研究焦点。另外,武器装备的发展也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的重要衡量因素,其在现代的军事战争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各国研制的威胁武器种类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新,船舶的攻击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应对故障并提高船舶电力系统的生命力迫在眉睫。为了在船舶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的给出下一步应对策略,提出了故障矢量的概念,得到船舶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图,生成了能量算法表,描述了故障出现后下一步的应对策略。为了评估船舶电力系统的生命力,首先对船舶电力系统遭受的典型攻击武器及其破坏形式进行详细分析,得到了电气设备受到攻击武器打击后是否受损的判定依据,及其受损概率的计算方法和流程。最终,综合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贝叶斯网络法、模糊综合加权评判法得到船舶电力系统的生命力整体评估。在实验室的已有的船舶综合电力系统仿真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船舶电力系统故障应对及生命力评估仿真软件。仿真软件是一种使用Visual C++6.0软件开发的MFC工程,用数据库SQL Server 2000作为系统的数据支撑,其分析设计和编程都遵循了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仿真软件主要实现的功能有:在可视化的界面中,任意搭建电力系统的结构图,生成对应的能量算法表,任意设定某个设备出现故障,给出下一步的应对策略;在搭建好系统的结构图后,设置元件的参数属性,计算各个设备受各种攻击武器打击的受损概率,最后给出整个电力系统的生命力数值,评估出当前系统的损伤等级。最终通过实际算例的分析、计算,验证了仿真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实用性,该研究行之有效、值得推广,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价值。
蒋海燕[7](2014)在《导电液溶胶战斗部毁伤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导电液溶胶战斗部是继碳纤维弹之后,反电力系统软毁伤技术领域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是一种基于绝缘子污秽闪络原理,通过造成外绝缘设备闪络最终导致电力系统解裂、崩溃的新概念软毁伤战斗部,本论文选题以此为背景针对战斗部毁伤效应开展研究,以期为该种战斗部的工程实现与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在系统分析电力系统功能、构成及运行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典型变电站目标,提出了基于负荷损失和极限切除时间的毁伤等级表征与评价方法;采用PSCAD软件对典型变电站目标进行了失效仿真计算与分析,获得了设备闪络与目标毁伤的关联关系;构建了典型变电站目标的毁伤树,获得了不同毁伤等级的设备及组合形式,标识了致命性要害设备,为目标易损性分析及战斗部毁伤效能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对导电液溶胶爆炸抛撒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圆柱形和鼓形两种结构形式的抛撒装置进行了静态爆炸抛撒试验,分别获得了长径比和壳体母线曲率对导电液溶胶爆炸抛撒的云雾特征及终点分布的影响规律;应用非线性动力学计算软件AUTODYN对导电液溶胶爆炸抛撒的近场阶段进行了数值计算,深入分析了抛撒初期的云雾运动特征及速度流场变化规律。理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对导电液溶胶子弹药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利用自行研制的绝缘子闪络毁伤模拟试验系统进行了静爆毁伤作用试验,以导电液溶胶附着面密度作为战斗部终点威力特征参量,得到了典型绝缘子附着面密度分别与表面电导率和闪络电压梯度的量化对应关系,给出了可用于子弹药威力分析的工程计算模型;对导电液溶胶作用下的绝缘子闪络放电过程进行了分析,以经典的奥本诺斯(Obenaus)模型为基础,结合试验结果建立了绝缘子交流闪络放电的半理论半经验模型。研究结果揭示了战斗部爆炸作用下的绝缘子(串)闪络机制,并为毁伤准则和毁伤判据分析提供了方法和手段。以500kV枢纽变电站为典型目标进行了易损性分析,构建了目标等效模型,基于电弧成长的临界闪络条件推导出了战斗部爆炸作用下绝缘子闪络毁伤判据;提出了导电液溶胶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建立了相应数学模型,编制了仿真计算程序;针对两个质量等级的战斗部,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母弹CEP、抛撒半径、单枚子弹药的装填量以及瞄准点等参数对战斗部毁伤概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导电液溶胶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并可为战斗部和子弹药设计与优化等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
张彤[8](2013)在《电力可信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以“震网”、“火焰”病毒为代表的,有组织、有目的的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攻击时有发生,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威胁日益严重。工业控制系统的专业性,以及系统运行高可靠性的要求,使得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护具有特殊性,传统的信息安全理论和方法难以满足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的要求。电力工业控制系统作为一类典型的工业控制系统,其安全性问题因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而受到特别重视。如何构建一个安全、可信、可控的电力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是电力企业信息安全建设的重要问题,对于确保电力工业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电力工业控制系统现状及安全需求为主线,在对电力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信息安全理论进行完善,将可信计算的理论应用到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保护中去,提出了“电力可信网络”的概念,研究并建立“电力可信网络”的理论模型,并且针对“电力可信网络”模型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开发。论文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将可信的概念引入到电力工业控制系统网络的安全保护中,提出了“电力可信网络”的概念。在传统可信网络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电力工业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安全保护的需求,研究构建一个边界清晰可控、系统硬件及软件清晰可控、网络及用户行为可信的可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电力可信网络概念的提出,对于电力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对电力信息安全理论的完善。(2)针对电力可信网络的安全需求,提出了电力可信网络的层次化模型。从网络系统静态环境可信和动态环境可信两个层面,将电力可信网络的可信性化分为三个层次,即硬件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系统运行的可信性和网络行为的规范性。硬件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确保网络静态环境的可信性,系统运行的可信性和网络行为的规范性确保网络动态环境的可信性。(3)针对系统运行的可信性保证要求,提出基于严格监控系统执行权限授权过程的安全保护策略,研究基于可信计算的强制运行控制技术。强制运行控制技术基于可信计算的理论,通过构建系统的“安全初始态”形成“可信根”,在“可信根”的保证下,通过对系统进程的实时监控来实现系统状态“可信链”的传递。强制运行控制技术主要对进程获取系统运行权限进行监控,防止非法进程获取系统运行权限而对系统造成危害,弥补了传统访问控制技术重点防范对系统资源非法写操作的不足,确保系统中运行的进程均为可信进程,构造一个可信的系统环境。(4)针对网络行为的可信性保证要求,提出网络行为可信性审计策略,研究网络行为可信性审计理论及技术。从用户身份可信、行为可信和操作流程合规三个层面,研究网络行为可信性审计理论,对网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实时判断行为的可信性和业务操作流程的合规性,防范内部人员的恶意操作或误操作。(5)根据电力SCADA系统安全保护的特点和特殊要求,应用电力可信网络体系理论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设计并构建电力SCADA系统可信网络体系,对电力可信网络体系理论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应用示例。
林华[9](2012)在《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舰船综合电力推进技术和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舰船电气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舰船电力系统也从辅助系统变为主动力系统,其生命力成为舰船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舰船的抗沉性相一致。历次战争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武器装备的飞速发展,对现代舰船生命力造成更大的威胁,提高电力系统生命力,也就相应的提高了整舰生命力,因此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研究工作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军事意义。目前,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研究,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深入的研究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的问题。首先,本文从基础入手,研究了舰船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其生命力特点,典型攻击武器对电力系统的破坏模式及破坏方式,确立了各种破坏方式下电气设备的破坏判据,并对冲击破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建立了计算机仿真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其次,本文将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权重法应用于舰船电力负荷权重值计算,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采用组合权重法计算电力负荷权重值具有一定的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模糊综合评判中电力负荷权重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然后,本文将蒙特卡洛法、损伤树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应用于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评判。采用蒙特卡洛法计算电气设备的破损概率,应用损伤树法计算底层电力负荷的供电概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基本理论,建立了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电力系统生命力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可以将这几种方法综合应用于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评判,得出的评判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方法还可应用于舰船其它子系统的生命力评判。最后,根据本文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和本文的一些算法,基于C#语言开发设计了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分析系统软件,通过实例验证,该软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刘光[10](2011)在《北京情报站》文中认为情报站是情报局在对象国开展谍报活动的机构。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秘密情报局、法国对外安全总局、德国联邦情报局等着名谍报机构,都在世界各主要国家首都建有情报站,如北京站、莫斯科站、河内站、哈瓦那站、日内瓦站……——《美国特工组织手册》
二、专门破坏电力系统的炸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门破坏电力系统的炸弹(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力杀手”——石墨炸弹(论文提纲范文)
从天而降的神秘“瓶子炸弹” |
石墨炸弹为什么这么厉害? |
怎么对付石墨炸弹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3)电力系统面临的灾害与战争威胁及关键节点防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力系统面临的自然灾害 |
1.1 台风 |
1.2 雷电 |
1.3 冰雪灾 |
1.4 地震 |
1.5 地磁暴 |
2 电力系统应对灾害威胁的防护措施分析 |
2.1 优化电网结构, 提高运行水平 |
2.2 加强电网抗灾能力评估 |
2.3 完善电力系统应急预警机制 |
2.4 利用地下空间对电力系统关键设施进行防护 |
2.5 加强新材料、新型防护技术的应用 |
3 电力系统面临的战争威胁 |
3.1 碳纤维弹 |
3.2 电磁脉冲武器 |
3.3 激光制导弹药 |
3.4 红外成像制导弹药 |
4 电力系统应对精确打击威胁的防护策略 |
4.1 防精确打击主动对抗措施 |
4.1.1 石墨炸弹测高雷达干扰技术 |
4.1.2 激光制导弹药诱骗技术 |
4.1.3 抗红外成像制导弹药面源红外干扰技术 |
4.2 防电磁脉冲武器毁伤屏蔽措施 |
4.3 防精确打击结构加固措施 |
4.3.1 喷涂柔性薄膜加固墙体和门窗 |
4.3.2 防弹材料加固建筑物门窗和变压器设施 |
4.4 伪装遮障物理隔离措施 |
5 结语 |
(5)火星救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日志:SOL6[1] |
第二章 |
日志:SOL7 |
日志:SOL10 |
日志:SOL11 |
日志:SOL14 |
日志:SOL15 |
日志:SOL16 |
日志:SOL22 |
第三章 |
日志:SOL25 |
日志:SOL26 |
日志:SOL29 |
日志:SOL30 |
第四章 |
日志:SOL32 |
日志:SOL33 |
日志:SOL33( 2) |
日志:SOL34 |
日志:SOL37 |
第五章 |
日志:SOL38 |
日志:SOL38(2) |
日志:SOL39 |
日志:SOL40 |
日志:SOL41 |
日志:SOL42 |
第六章 |
日志:SOL61 |
第七章 |
日志:SOL63 |
日志:SOL64 |
日志:SOL65 |
日志:SOL66 |
日志:SOL67 |
日志:SOL68 |
日志:SOL69 |
日志:SOL70 |
日志:SOL71 |
第八章 |
第九章 |
日志:SOL79 |
日志:SOL80 |
日志:SOL81 |
日志:SOL82 |
日志:SOL83 |
第十章 |
日志:SOL90 |
日志:SOL92 |
日志:SOL93 |
日志:SOL95 |
日志:SOL96 |
第十一章 |
日志:SOL97 |
日志:SOL97(2) |
日志:SOL98 |
日志:SOL98(2)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日志:SOL114 |
日志:SOL115 |
日志:SOL116 |
日志:SOL117 |
日志:SOL118 |
日志:SOL119 |
第十四章 |
语音日志:SOL119 |
语音日志:SOL119(2) |
语音日志:SOL119(3) |
语音日志:SOL119(4) |
语音日志:SOL119(5) |
语音日志:SOL119(6) |
语音日志:SOL119(7) |
语音日志:SOL119(8) |
语音日志:SOL120 |
日志:SOL120 |
日志:SOL121 |
日志:SOL122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日志:SOL192 |
日志:SOL193 |
日志:SOL194 |
日志:SOL195 |
日志:SOL196 |
第十八章 |
日志:SOL197 |
日志:SOL198 |
日志:SOL199 |
日志:SOL200 |
日志:SOL201 |
日志:SOL207 |
日志:SOL208 |
日志:SOL209 |
日志:SOL211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日志:SOL376 |
日志:SOL380 |
日志:SOL381 |
日志:SOL383 |
日志:SOL385 |
日志:SOL387 |
日志:SOL388 |
日志:SOL389 |
日志:SOL390 |
第二十一章 |
日志:SOL431 |
日志:SOL434 |
日志:SOL435 |
日志:SOL436 |
日志:SOL439 |
日志:SOL444 |
日志:SOL449 |
第二十二章 |
日志:SOL458 |
日志:SOL462 |
日志:SOL466 |
日志:SOL468 |
日志:SOL473 |
日志:SOL474 |
日志:SOL475 |
第二十三章 |
日志:SOL476 |
日志:SOL477 |
日志:SOL478 |
日志:SOL479 |
日志:SOL480 |
日志:SOL482 |
日志:SOL484 |
日志:SOL487 |
日志:SOL492 |
日志:SOL497 |
第二十四章 |
日志:SOL498 |
日志:SOL498(2) |
日志:SOL499 |
日志:SOL500 |
日志:SOL501 |
日志:SOL502 |
日志:SOL503 |
日志:SOL504 |
第二十五章 |
日志:SOL505 |
日志:SOL526 |
日志:SOL529 |
日志:SOL543 |
日志:SOL549 |
第二十六章 |
日志:任务日687 |
(6)船舶电力系统故障应对和生命力评估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船舶电力系统故障应对的数学模型 |
2.1 船舶电力系统的状态描述 |
2.2 图模型中任意故障组合的形式化描述 |
2.3 船舶电力系统故障后的应对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舶电力系统生命力评估的数学模型 |
3.1 典型破坏环境的分析 |
3.1.1 典型破坏武器 |
3.1.2 武器击中目标船舶的爆炸点模拟 |
3.1.3 船舶易受毁伤的几种典型形式 |
3.2 破坏方式及破坏模式的分析 |
3.2.1 直接破坏下的船舶电力系统的受损情况分析 |
3.2.2 二次破坏下的船舶电力系统的受损情况分析 |
3.3 电力系统的生命力评估方法 |
3.3.1 船舶电力系统的生命力评估方法 |
3.3.2 电力系统生命力评估的具体步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力系统故障应对和生命力评估仿真平台 |
4.1 仿真平台的总体框架 |
4.2 模块接口设计 |
4.3 故障状态评估模块的设计 |
4.3.1 设置各工况下投入的发电机数 |
4.3.2 能量算法表的生成 |
4.3.3 设定故障 |
4.3.4 应对策略 |
4.4 生命力评估模块的设计 |
4.4.1 生命力仿真启动界面 |
4.4.2 舱室参数设置界面 |
4.4.3 船体及设备参数设定 |
4.4.4 设备受损概率计算 |
4.4.5 系统生命力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舶电力系统故障应对和生命力评估仿真算例分析 |
5.1 状态评估与应对策略模块仿真及结果 |
5.2 生命力评估仿真结果及分析 |
5.2.1 船体及电力系统电力设备参数 |
5.2.2 生命力仿真评估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导电液溶胶战斗部毁伤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导电液溶胶战斗部的概念与原理 |
1.3 导电液溶胶战斗部技术的若干问题讨论 |
1.4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1 反电力系统毁伤技术研究现状 |
1.4.2 电力系统目标易损性和毁伤效能评估研究现状 |
1.4.3 液体爆炸抛撒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目标闪络失效分析 |
2.1 引言 |
2.2 电力系统的构成与运行特点 |
2.3 典型目标—500kV 枢纽变电站特性分析 |
2.3.1 枢纽变电站概述 |
2.3.2 变电站主接线形式 |
2.3.3 绝缘设计 |
2.3.4 继电保护系统 |
2.4 目标毁伤等级表征与评价 |
2.4.1 基本假设 |
2.4.2 毁伤等级划分 |
2.4.3 毁伤效果表征 |
2.5 典型目标失效仿真分析 |
2.5.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2.5.2 仿真计算结果与分析 |
2.6 不同毁伤等级的毁伤树及设备组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导电液溶胶爆炸抛撒研究 |
3.1 引言 |
3.2 爆炸抛撒过程分析 |
3.2.1 导电液溶胶爆炸抛撒近场阶段 |
3.2.2 爆炸抛撒远场阶段 |
3.2.3 导电液溶胶的飞散 |
3.3 导电液溶胶爆炸抛撒试验 |
3.3.1 试验原理与方法 |
3.3.2 圆柱形抛撒装置静爆试验 |
3.3.3 鼓形抛撒装置静爆试验 |
3.4 爆炸抛撒近场数值模拟 |
3.4.1 数值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
3.4.2 计算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斗部爆炸作用下绝缘子闪络效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静爆毁伤作用试验 |
4.2.1 试验装置 |
4.2.2 试验原理与方法 |
4.2.3 试验结果 |
4.2.4 数据分析 |
4.3 导电液溶胶作用下绝缘子交流闪络特性 |
4.3.1 导电液溶胶作用下绝缘子闪络过程 |
4.3.2 绝缘子放电模型 |
4.3.3 绝缘子等效表面电导率 |
4.3.4 电弧常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导电液溶胶战斗部终点毁伤评估研究 |
5.1 引言 |
5.2 典型变电站目标的易损性分析 |
5.2.1 目标关键设备特性分析与等效简化 |
5.2.2 关键设备的毁伤准则与毁伤判据 |
5.3 毁伤效能评估的原理和方法 |
5.3.1 全概率公式 |
5.3.2 蒙特卡洛(Monte–Carlo)方法 |
5.4 坐标系的建立与目标描述 |
5.4.1 坐标系的建立 |
5.4.2 目标的坐标划分 |
5.5 毁伤概率计算模型 |
5.5.1 母弹开舱点坐标 |
5.5.2 子弹炸点坐标 |
5.5.3 导电液溶胶分布与弹目标交会模型 |
5.5.4 条件毁伤概率 |
5.6 毁伤效能计算与结果分析 |
5.6.1 程序设计 |
5.6.2 计算条件 |
5.6.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研究成果 |
主要创新点 |
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8)电力可信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电力信息安全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电力信息安全的研究现状 |
1.2.3 可信计算及可信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电力工业控制系统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分析 |
2.1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的研究 |
2.1.1 工业控制系统概述 |
2.1.2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的演进 |
2.2 工业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区别 |
2.3 电力工业控制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信网络理论研究及电力可信网络概念的提出 |
3.1 可信网络基础理论研究 |
3.1.1 可信的概念 |
3.1.2 可信计算理论研究 |
3.1.3 可信网络理论研究 |
3.2 电力可信网络的概念及意义 |
3.2.1 电力可信网络概念的提出 |
3.2.2 电力可信网络的研究意义 |
3.3 电力可信网络体系及模型的研究 |
3.3.1 电力可信网络的特点分析 |
3.3.2 电力可信网络模型的研究 |
3.3.3 电力可信网络体系框架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力可信网络的可信性约束研究与形式化描述 |
4.1 基于可信计算的强制运行控制模型的研究 |
4.1.1 理论的研究 |
4.1.2 模型的形式化描述 |
4.2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 |
4.3 行为可信性审计理论模型的研究 |
4.4 基于图论的操作流程合规性检查模型的研究 |
4.4.1 理论的研究 |
4.4.2 模型的形式化描述 |
4.5 基于强制硬件确认的人员可信性模型的研究 |
4.6 基于自治愈理论的网络可生存性理论的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力可信网络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 |
5.1 基于可信计算的强制运行控制技术研究 |
5.1.1 设计思路 |
5.1.2 技术实现 |
5.2 网络行为审计技术的研究 |
5.3 网络边界隔离关键技术研究 |
5.4 容错和容侵关键技术研究 |
5.4.1 容错技术研究 |
5.4.2 容侵技术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力SCADA系统可信网络体系的研究与建立 |
6.1 电力SCADA网络的信息安全需求分析 |
6.1.1 潜在风险分析 |
6.1.2 信息安全需求分析 |
6.2 电力SCADA系统可信网络体系的建立 |
6.2.1 设计原则 |
6.2.2 电力SCADA系统可信网络模型的建立 |
6.3 实例分析 |
6.3.1 震网病毒机理分析 |
6.3.2 电力SCADA系统可信网络体系的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评判方法概述 |
1.3.1 构建生命力指标体系及评判流程 |
1.3.2 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评判的基本模式 |
1.3.3 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评判的基本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武器对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的破坏性分析 |
2.1 舰船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其生命力特点 |
2.1.1 舰船电站 |
2.1.2 舰船电网 |
2.2 武器对舰船电力系统的破坏作用 |
2.2.1 破坏模式分析及破坏判据 |
2.2.2 舰船电气设备冲击响应计算及仿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舰船电力负荷权重计算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层次分析法主观权重计算模型 |
3.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3.2.2 建立递阶层次模型 |
3.2.3 构造评判矩阵 |
3.2.4 评判矩阵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 |
3.2.5 层次单排序 |
3.2.6 层次总排序 |
3.2.7 评判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3.3 基于熵权法客观权重计算模型 |
3.4 综合权重的计算模型 |
3.5 舰船电力负荷权重计算实例分析 |
3.5.1 基于 AHP 电力负荷权重计算 |
3.5.2 基于熵权法电力负荷权重计算 |
3.5.3 电力负荷综合权重计算 |
3.5.4 计算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的综合评判 |
4.1 引言 |
4.2 预定武器攻击下各电气设备破损概率的计算方法 |
4.2.1 预定武器爆炸点的模拟 |
4.2.2 冲击环境的模拟 |
4.2.3 冲击烈度的模糊评判 |
4.2.4 电气设备的损伤树 |
4.2.5 计算机编程实现 |
4.3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
4.3.1 模糊综合评判要素 |
4.3.2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4.3.3 评判指标的处理 |
4.4 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的综合评判模型 |
4.4.1 预定攻击武器及其权重 |
4.4.2 生命力等级的划分 |
4.4.3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4.4.4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4.5 评判实例 |
4.5.1 电力系统各子系统生命力评判 |
4.5.2 整个电力系统生命力综合评判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件开发及实例分析 |
5.1 引言 |
5.2 系统界面设计原则 |
5.3 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分析系统软件界面设计 |
5.3.1 用户登陆界面 |
5.3.2 软件主界面 |
5.3.3 舰体及设备参数设定界面 |
5.3.4 设备破损情况分析界面 |
5.3.5 设备破损概率计算界面 |
5.3.6 电站供电概率计算界面 |
5.3.7 各子系统生命力评判界面 |
5.3.8 电力系统生命力综合评判界面 |
5.4 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专门破坏电力系统的炸弹(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力杀手”——石墨炸弹[J]. 程刚. 军事文摘, 2020(20)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电力系统面临的灾害与战争威胁及关键节点防护对策[J]. 秦有权,吴爱民,高永红. 防护工程, 2018(04)
- [4]北方之鹰——记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J]. 高金业. 时代文学, 2016(02)
- [5]火星救援[J]. 安迪·威尔,陈灼. 译林, 2016(01)
- [6]船舶电力系统故障应对和生命力评估仿真研究[D]. 曲文秀.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7]导电液溶胶战斗部毁伤效应研究[D]. 蒋海燕.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8]电力可信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D]. 张彤. 华北电力大学, 2013(12)
- [9]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研究[D]. 林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3)
- [10]北京情报站[J]. 刘光. 长篇小说选刊,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