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识城市电视台的资源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韩悦[1](2021)在《慢综艺《向往的生活4》植入广告场景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环境和受众的需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慢综艺节目的出现为广告植入提供了新的机遇,受到了众多广告主的青睐。过去“流量、入口、平台、用户”等关键词,也逐渐被“场景”所取代。场景在互联网时代下逐渐演变为一种思维方式,影响着当下的广告传播。本文从“场景”的角度出发,以《向往的生活4》为例进行个案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探寻慢综艺植入广告场景化传播的发展创新之路。本文主要借助场景理论的构成要素,广告符号学理论表意层面的关系,分析《向往的生活4》植入广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并总结其特征:依托节目特色独创植入的天然场景,广告内容与节目场景隐性融合,广告场景打破时段限制。同时根据场景传播理论的三个考察维度得出相应结论:天然的场景环境助力独特的广告内容生产,表达广告信息的同时传递了文化和价值观;人物和场景的连接为受众带来“沉浸感”的使用体验,加深了受众的品牌印象和使用习惯;交互技术的支撑连接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给予受众新的交互体验。最后基于对《向往的生活4》植入广告场景化传播三个维度的解析,提出《向往的生活4》植入广告场景化传播的主要价值就是利用生活美学为文化赋能,真实场景为品牌赋能,互动机制为用户沟通赋能。
古小东,夏家馨,李海[2](2021)在《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路径选择与梅州探索》文中提出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和灵魂。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源泉,是后工业时代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乡村产业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传统乡村文化受到冲击、发展载体不足、保护传承力度不够、人才缺乏等困境。乡村文化振兴亟需进一步加强理念重塑引导、顶层规划设计、资金人才支撑、发展模式创新和乡村治理完善。应以"大乡村文化观"理念保护传承和活化乡村文化,重塑"文化自觉";制定乡村文化振兴专项规划并设立专项资金,创新发展模式;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加快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培育乡村文化建设者主体意识,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和形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乡村治理,焕发文明乡风。
覃宇德[3](2020)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的外在表现与丰厚的内在蕴涵,形成形象化、生活化的文化符号,是区域文化共同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培育的文化特质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社团的学生源于个体主动自愿选择,社团成员之间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互尊互助,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团结协作精神与创造创新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依托学校社团开展传承是当前许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选择。通过实地调查及文献分析表明,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与可操作的经验借鉴,当前学校场域多以照搬传统师徒传承形式,其开展的实效性与传承预期尚有差距。鉴于此,本研究力图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学校社团传承的核心要素进行深入研究,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深化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前期通过文献研究获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开展传承、协同创新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资料,对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社团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实地考察我国具有代表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托学校开展传承的现状;通过分析文献资料,结合国内成功经验,运用协同创新理论,设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社团传承;运用个案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开展传承实践。主要研究结论:一,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承途径的现实问题出发,阐明学校社团传承的必要性。社会快速变迁导致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场域——家庭、社区文化传承场的作用锐减。学校社团传承其灵活、自主、开放、创新等特性有别于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及与其他成员、社区居民众交流协作的机会,对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与助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积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二,实地考察国内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探析学校传承的问题及成因。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学校身份属性“去社区化”、社会与学校间的场域壁垒、传承形式单一、传承参与主体主动性不够、学校传承机制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青少年实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绵延的需求。三,协同创新理论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是以学校为基点,协同相关利益主体,使因社会快速变迁而崩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统由无序转变为有序结构。传承目标的设定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根本点,彰显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学生成长,体现整体性与本真性。传承路径的规划需整合多方资源,融入多种活动,注重学生的传承体验。传承效果的评价要求主体多元、内容丰富与方法多样,凸显传承人员的主体地位。传承的保障措施应多维联动,实现政策、资金、人才等汇聚与优化。四,通过个案实践,传承效果明显。促进了学生对传承项目技术文化的掌握及德行培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究意识,加深了学生的传承实践体验;提高了教师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经验水平,增进传承参与的主动性;增强了传承参与主体的深度协同与传承资源的有效汇聚,形成整体传承合力;提升了学校在地方的知名度,扩大传承的社会影响力。
刘亚珍[4](2020)在《战地记者彼得·阿内特与美国战时新闻自由》文中研究说明彼得·阿内特(Peter G.Arnett),是新西兰裔美国战地记者。他一生参与了多场战争的战地报道,受到了业内的普遍认可。2003年伊拉克战争初始,他“因言获罪”,被雇主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解雇。这件事并不单纯是一起新闻事件,对于隐身于其后的美国战时新闻自由问题,令人深思。由此,笔者选取了彼得·阿内特参加过的由美国发动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三次区域性战争,即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结合其报道内容进行分析。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彼得·阿内特的战地记者生涯的缘起与落幕及贯穿其这些经历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通过彼得·阿内特在以上三场战争中报道的典型事例,结合同时代同行的报道、摄影作品及历史学家的研究资料作为佐证,还原当时事件真相及其相关人员的作为,揭露美国战时新闻自由的虚假性与政府相关人员的虚伪;第三部分主要以彼得·阿内特的遭遇为中心,结合当时美国战时新闻管制制度的变化及其相关政治经济动因,政府和军方与主流媒体之间特殊的关系,分析彼得·阿内特遭遇的必然性,以期揭示美国政府和军方所标榜的战时新闻自由的本质及由此产生的消极影响。
周丹[5](2020)在《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华有典故》的创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一种兼顾文化属性和娱乐属性的节目,它综合了综艺节目的观赏性以及文化节目的知识性,将传统文化与电视综艺节目相融合。它既能彰显中国文化魅力,又能提高收视率和商业竞争力,成为目前主流的电视综艺节目形态。在创新节目形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传承社会责任,为本土化创作提供源动力的同时,也存在节目内容较为单一、节目制作缺乏新意、没有做到“受众中心、节目传播效果差等问题。针对当前文化类综艺节目市场存在的问题,《中华有典故》扎根中国传统文化,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着力进行原创努力。在内容方面,通过短剧呈现中华典故,以“文化电视化”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精髓;选取脍炙人口的中华典故,彰显节目丰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在制作创新方面,突出节目题材原创、剪辑特色鲜明;在受众创新方面,定位于8岁~12岁阶段学生,弥补目前此一阶段节目的空白。在传播创新策略方面,利用社交媒体,提升节目热度,打造具有特色的地区广告宣传模式,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对融合传统文化生动表现形式的课题做出了新探索。
苏陶然[6](2020)在《新世纪以来央视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非间合作论坛的成立,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非间交往密切加深。政治交往的深入,影响着中非间影视交流合作的方式和内容。中国有关非洲题材的纪录片为非洲形象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制作或播出的国内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为研究对象,在形象学理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探寻其形象书写的方式及建构背后的社会动力机制线等。通过文本分析,本文认为新世纪之后央视纪录片中非洲形象通过去魅化的“词汇”,围绕发展与共赢、古老与新兴,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这一时期大众想象中正面的非洲形象,为中非双方突破封闭界限了解对方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影片中构建的非洲形象符号正是中国在场意识形态的反射。纪录片中对于中非间合作的高度肯定,可以被看作是为塑造中国负责任有国际意识的大国形象进行宣传;建构发展、开放交流的非洲人形象,可以被看作是为强调中非合作模式的成功。央视纪录片通过强烈的认同性处理自我与非洲关系,从而进一步形成中非间趋向协作的“等级关系”和共识取代冲突的“故事情节”。最后笔者在更大视野下,通过对比不同创作主体间对非洲形象塑造的差异,阐释同一形象在不同主体下如何进行书写。通过以上研究,笔者总结在纪录片他者形象呈现中,出于对自我文化的实现与改造,对他者的想象性建构往往伴随着误读。但文化之间的交流不会因为误读而中断,对他者的形象构建将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之间发生转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探究各种形象建构背后的策略,把握形象建构的真实目的。如今为树立和充盈中国文化自信,对于非洲形象的塑造也应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呈现新特点。一方面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语境下,应积极参与到文化建构中,发出中国声音。另一方面,从自身来看,新时代在塑造中非发展形象时,也应正视自身发展的问题与存在的不足,避免过重的宣传色彩,关注中非文化的互动认知,寻求中非间认同中介,注重他者与自我间的互视,通过多视角来构建丰富多样的非洲形象。
吴俊蓉[7](2019)在《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因工业化进程加快而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农村因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而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些转移劳动力的农民身份并未改变,却以其生产生活方式所具有的农民与工人的“两栖性”特征而获得了“农民工”的称谓。新世纪以来,农民工以其庞大的人口规模、重要的社会成员地位、巨大的社会贡献和面临的多重生存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育,一是基于对国家现代化要求与农民工公民素质之间存在张力的政治关切,回应国家和社会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之下,对农民工进行公民意识培育的实践要求。二是基于对农民工因文化场域转换而产生心理困扰的人文关切,回应农民工自身从传统农业文明中的村民到现代城市文明中的市民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心理再塑造的现实需要。本研究一共分为七部分。导论部分提出研究的缘由和价值,梳理相关论题的研究情况,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一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背景及相关理论资源。本章追溯了农民工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公民意识的演变情况,分析了农民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论述了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本章还介绍了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相关理论资源,即马克思主义公民意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和国外公民教育相关理论。第二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解析及其考察维度。首先,本章从公民概念内涵入手,通过梳理公民意识在西方文化中的演变历程分析公民意识内涵基本要素,并根据中国学者对公民意识的阐释来界定本文所论及的公民意识内涵。其次,本章基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重点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内涵、内容、特征和功能。再次,本章根据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介绍了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考察维度,即权利意识、公共责任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为后文的调查作了铺垫。第三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本研究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1180名农民工的调查发现,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总体较弱。在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四个考察维度中,农民工的权利意识最强,公共责任意识最弱,民主法治意识较强,公共参与意识中等偏弱。在权利意识方面,农民工的社会权利意识最强,民事权利意识次之,政治权利意识再次之。在公共责任意识方面,农民工的爱国意识较强,宽容意识和合作意识居于中等偏弱,公益意识较弱,政治责任意识极弱。在民主法治意识方面,农民工对法律权威有高度的认同,守法意识较强,但他们的民主意识很弱,对契约精神和人本精神知之甚少,法律信仰还远未建立。在公共参与意识方面,农民工的经济参与意识最强,尤其表现在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参与上,但其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的意识依次减弱。同时,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的不同又有所差异。第四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从我国公民文化发育情况来看,中国传统臣民思想的固执性、中国启蒙思想的局限性和新中国公民观念发展的曲折性都是导致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整个社会成员公民意识薄弱的思想根源。从农民工自身的公民实践来看,由于农民工生存的物质基础相对薄弱、社会保护不足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局限,他们的维权活动、政治参与活动、文化参与活动和社会公共参与活动等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政策及其实施情况来看,相关政策虽涉及农民工城市文明教育和素质提升方面的要求,但缺少直接针对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任务。农民工培训内容总体上仍然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而以融合性与发展性的城市文化适应力的培训较少。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实践主要存在理论准备不足、主体责任不明和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第五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基于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功能的考量,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在于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公民、维护稳定的国家政治秩序、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公共领域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基本原则有四,即思想基础上遵循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结合,交往关系上遵循主体性与公共性的结合,内容选择上遵循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结合,实施方法上遵循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主要内容包括丰富农民工的公民知识、强化农民工的国家认同、培育农民工的公共精神和提高农民工的公民能力。第六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实践路径。本章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探讨了国家、网络媒体、社会组织和农民工自身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策略。国家层面的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就是国家通过可控制和调节的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以此提供良好的政策导向、制度支持和物质基础。同时,在宏观层面还要发挥基于互联网的媒体对公民文化氛围的营造作用,即借助主流媒体以明确公民文化导向、介入大众媒体以传播优良的公民文化信息、关注自媒体以校正不良的公民文化信息。社会层面的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是社会组织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农民工的公民知识,并进行实践的训练与引导,造就合格公民的过程。农民工自我公民意识教育可以从自我学习、自我实践和自我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本研究试图在农民工研究叙事方式上有所创新。本文在生存论预设下的“生存——经济”叙事模式和公民权视野下的“身份——政治”叙事模式这两种农民工问题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力图建立农民工研究的“心理——文化”叙事方式,分析了农民工面临的文化场域转换问题。农民工在由农村走向城市或由同质文化圈进入异质文化圈过程中,他们不能较好地适应以公民文化为特征的现代城市文化,是其产生文化焦虑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育是缓解这种文化焦虑、提高其文化适应力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所确立的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目标、原则、内容和实践路径,都主要围绕农民工文化心理市民化展开。
吴玮[8](2019)在《创意传播管理理论视角下城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广电定位为区域媒体,在与全国及省级媒体的长期竞争中艰难求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受众媒体接触习惯的改变,城市广电更要面临来自网络新媒体的严峻挑战。本文基于创意传播管理理论(CCM)视角,结合当下城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现状,整合广电产业的现有优势资源,从创意传播、传播管理、传播接触等层面提出具有现实参考意义的城市广电产业转型发展路径及具体实施策略。
胡蓉[9](2019)在《江西省县级融媒体传播渠道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以来,“媒体融合”发展战略上升至国家层面。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信息革命带来了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革命性转变,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日益成为信息的集散地、舆论的策源地以及思想交锋的主阵地,使政府逐渐失去主流声音的地位,对当前我国思想工作宣传和社会治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8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全国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一重要的讲话意味着推进媒体融合的工作重点已从中央到地方,从省以上媒体延伸到基层媒体,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发展方向。县级融媒体是基层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特征和优势,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目前,县级融媒体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各级地方的媒体融合实践都以打造具有特色的“互联网+政务”为主,以地方党政门户“两微一端”为探索,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但是,我国县级融媒体的建设整体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融媒体建设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是各地区在内容、渠道、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实现媒体的“有机融合”,从真正的相加走向相融,是当前县级媒体融合面临地困境和挑战。鉴于以上两个方面,本文将结合“媒体融合”相关理论,以江西省100各县区市的县级融媒体建设为研究对象,从传播渠道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对当下县级融媒体的主要传播渠道“两微一端”做出分析,总结出江西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目前的发展主要倚重微信进行传播的现状以及存在渠道间统筹不足、发展差距过大等主要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笔者从平台的整体规划、角色定位、机制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在县级融媒体的背景下,地方政务“两微一端”传播渠道的发展策略,来加速县级融媒体的又快又好的发展,做强做大地方党政新媒体,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王浩任[10](2019)在《纪录片对广州城市形象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影像文本,纪录片与生俱来的真实特性就注定了其与城市、城市形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时代下研究纪录片与广州城市形象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纪录片与广州城市形象传播相结合,以包含广州元素的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作为基础,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研究纪录片中的广州城市符号,以及符号中传播的广州城市形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其次,对纪录片领域、城市形象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界定了纪录片和城市形象等基础概念;再次,介绍了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最后说明了本研究的创新和难点所在。正文的第一章,首先对搜集到的包含广州元素的纪录片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出现阶段的纪录片类型。在此基础上,分别探究了这些纪录片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并阐述了纪录片与城市形象的内在联系。正文的第二章以皮尔斯的符号观为视角,探讨了纪录片中存在的广州饮食符号、广州历史文化符号、广州商业符号、广州关于非洲的符号和广州人物符号,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新世纪以来的广州城市形象,包括“‘食在广州’的城市形象”、“‘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千年商都’的城市形象”、“‘巧克力之城’的城市形象”、“励志、温情、包容的城市形象”。同时,从编码与解码的角度阐述了纪录片中的意义生产与形象构建,并对纪录片中符号的选取与呈现进行批判性分析。正文的第三章在前文的基础上,认为纪录片在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在最后从大众传播模式的角度,提出了设立城市形象传播的专门机构、加强传播者之间的协作、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推进大型活动与城市形象传播的深度融合等建设性意见。结语部分论述了纪录片传播城市形象的重要性,并总结全文,最后对纪录片与城市形象传播提出了个人的思考与见解。
二、再识城市电视台的资源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识城市电视台的资源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慢综艺《向往的生活4》植入广告场景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
一 综艺节目植入广告研究 |
二 综艺节目植入广告场景化研究 |
三 场景理论与广告符号学理论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四节 个案研究法与文本分析法 |
第二章 慢综艺与《向往的生活4》 |
第一节 慢综艺概述 |
一 概念 |
二 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向往的生活4》节目概述 |
一 节目解读 |
二 制作创新 |
三 发展现状 |
第三章 《向4》植入广告的表现与特征 |
第一节 《向4》植入广告的表现形式 |
一 现场植入表现形式 |
二 节目包装表现形式 |
三 视听表现形式 |
第二节 《向4》植入广告的特征 |
一 依托节目特色独创植入天然场景 |
二 广告内容与节目场景隐性融合 |
三 广告场景的表现形式打破时段限制 |
第四章 《向4》植入广告场景化传播三个维度的解析 |
第一节 场景洞察——独特的广告内容 |
一 广告内容与场景的融合匹配 |
二 天然环境激发场景创新 |
三 独特活动引起场景思考 |
第二节 场景连接——人物和场景的连接 |
一 故事构成的具体生活场景 |
二 产品与人物情感的连接 |
三 受众与品牌角色的交流互动 |
第三节 场景服务——交互技术的支撑 |
一 现实空间 |
二 虚拟空间 |
三 技术 |
第五章 《向4》植入广告场景化传播价值 |
第一节 生活美学为文化赋能 |
第二节 真实场景为品牌赋能 |
第三节 互动机制为用户沟通赋能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路径选择与梅州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 |
(一)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源泉 |
(二)乡村文化是后工业时代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
(三)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 |
(一)传统乡村文化受到冲击,乡村文化发展理念亟待重塑 |
(二)乡村文化发展统筹规划与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
(三)乡村文化振兴人才缺乏,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压力较大 |
三、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选择 |
(一)以“大乡村文化观”保护传承和活化乡村文化,以“文化自觉”理念引导重塑文明乡风 |
1.以“大乡村文化观”保护传承和活化乡村文化。 |
2.以“文化自觉”引导价值观,吸纳多元文化,重塑文明乡风。 |
(二)加强顶层规划和资金支持,创新乡村文化发展模式 |
1.制定扶持乡村文化发展的专项规划,并设立专项资金。 |
2.创新乡村文化发展的模式。 |
(三)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加快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 |
1.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营造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
2.加快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 |
(四)培育乡村文化建设者主体意识,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
1.培育乡村文化建设者主体意识,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 |
2.深挖乡村文化内涵,丰富形式。 |
(五)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乡村治理,焕发文明乡风 |
1.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
2.育强“头雁”,自治法治德治礼治相结合,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
四、乡村文化振兴的广东梅州探索 |
(一)激活多元乡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模式 |
1.活化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教育与红色文旅的深度融合。 |
2.弘扬客家文化和客侨文化,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
3.建设足球小镇,创建中国足球特区,发展足球文化产业。 |
(二)加大乡村文化建设力度,共享发展 成果 |
1.补短板,强建设,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
2.发展壮大广播电视事业,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
3.对接落实原中央苏区振兴政策,加大红色文化建设。 |
(三)促进乡村文化交流,培养乡村文化人才 |
1.开展文明乡风创建活动。 |
2.成立村文化艺术交流学会。 |
3.打造新型乡村文化广场。 |
4.培养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
(四)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 |
1.统筹各类资源。 |
2.凝聚多方力量。 |
3.聚焦核心群体,打造活动品牌。 |
五、结语 |
(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2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3 文化传承与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
1.4.4 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5 文献评析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创新 |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价值追寻 |
2.1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价值 |
2.1.1 学校社团是培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基地 |
2.1.2 助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创新 |
2.2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
2.2.1 健体修身养性 |
2.2.2 思想道德濡化 |
2.3 对建设校园文化的价值 |
2.3.1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性 |
2.3.2 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
2.4 对凝聚民族精神的价值 |
2.4.1 促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
2.4.2 提升青少年民族凝聚力 |
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现状及问题 |
3.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 |
3.1.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形式、内容及评价 |
3.1.2 参加校内外活动的情况 |
3.1.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实然保障状况 |
3.2 当前学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审视 |
3.2.1 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 |
3.2.2 传承路径单一 |
3.2.3 学校传承的保障措施乏力 |
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理论基础 |
4.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特征及原则 |
4.1.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 |
4.1.2 协同创新的特征及基本原则 |
4.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与协同创新的联系 |
4.2.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实施前提 |
4.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达成原理 |
4.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及特征 |
4.3.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 |
4.3.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特征 |
4.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要素 |
4.4.1 统筹与合力 |
4.4.2 创造与创新 |
4.4.3 信任与沟通 |
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设计 |
5.1 传承目标的设定 |
5.1.1 传承目标设置的依据 |
5.1.2 传承目标的内容 |
5.2 传承内容的选择 |
5.2.1 传承内容选择的原则 |
5.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具体内容 |
5.3 传承路径的规划 |
5.3.1 搭建传承平台 |
5.3.2 拓展传承面 |
5.3.3 协调传承参与主体间的关系 |
5.3.4 建设传承项目的特色校园文化 |
5.4 传承效果的评价 |
5.4.1 传承效果评价的主体 |
5.4.2 传承效果评价的内容 |
5.4.3 传承效果评价的方法 |
5.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应然保障措施 |
5.5.1 建立健全资金支持制度 |
5.5.2 营造政策与人文环境 |
5.5.3 培养传承参与的主体,实现功能互补 |
6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实践 |
6.1 传承方案的制定 |
6.1.1 个案研究对象的选择 |
6.1.2 个案进入的方式与建立研究者的伙伴关系 |
6.1.3 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 |
6.1.4 研究效度与伦理 |
6.2 传承方案的实施 |
6.2.1 社团教学 |
6.2.2 社团活动 |
6.2.3 社团建设的保障措施 |
6.3 传承方案的实施效果 |
6.3.1 传承参与学生取得的成效 |
6.3.2 传承指导教师的收获 |
6.3.3 其他参与主体达成的效果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1 研究不足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战地记者彼得·阿内特与美国战时新闻自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况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彼得·阿内特的战地生涯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
(一)彼得·阿内特战地生涯的缘起与落幕 |
(二)彼得·阿内特战地报道的时代背景 |
二、彼得·阿内特的战地记者生涯 |
(一)彼得·阿内特在越南战争中 |
(二)彼得·阿内特在海湾战争中 |
(三)彼得·阿内特在伊拉克战争中 |
三、彼得·阿内特被解雇事件与美国战时新闻自由 |
(一)彼得·阿内特“因言获罪”与美国战时新闻自由的本质 |
(二)美国战时新闻自由本质的消极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华有典故》的创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3 国外电视节目相关文献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5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概述 |
2.1 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定义 |
2.2 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特性 |
2.2.1 文化性 |
2.2.2 竞争性 |
2.2.3 综合性 |
2.2.4 创新性 |
2.3 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
2.3.1 初创阶段(1958-1965年) |
2.3.2 停滞阶段(1966-1976年) |
2.3.3 复苏与发展阶段(1977-1999年) |
2.3.4 繁荣阶段(2000年至今) |
2.4 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
2.4.1 原创文化类综艺的取得的成就 |
2.4.1.1 符合当下观众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 |
2.4.1.2 适合传统文化多样化的特点 |
2.4.1.3 增强受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
2.4.2 原创文化类综艺存在的问题 |
2.4.2.1 市场同质化严重 |
2.4.2.2 节目制作缺乏新意 |
2.4.2.3 没有做到“受众中心” |
2.4.2.4 节目传播效果差 |
第三章 《中华有典故》的题材与形式创新策略 |
3.1 题材选择创新 |
3.1.1 成语典故 |
3.1.2 人物典故 |
3.1.3 事件典故 |
3.1.4 神话典故 |
3.2 题材呈现创新 |
3.2.1 丰满的人物形象 |
3.2.2 紧张的故事情节 |
3.2.3 精彩的剧本语言 |
3.3 节目制作创新 |
3.3.1 节目形态原创 |
3.3.2 剪辑特色鲜明 |
第四章 《中华有典故》的定位与传播创新策略 |
4.1 受众定位创新 |
4.1.1 主体受众 |
4.1.2 次要受众 |
4.1.3 边缘受众 |
4.2 传播方式创新 |
4.2.1 文字图片为主的传统社交媒体 |
4.2.2 搜索引擎优化 |
4.2.3 传统新闻发布会 |
4.2.4 媒介矩阵:新媒体矩阵的理念引入与多重搭建 |
第五章 《中华有典故》策划案的收获与不足 |
5.1 《中华有典故》策划案的收获 |
5.1.1 加深对传统文化电视化方式传播的认识 |
5.1.2 原创意识的增强 |
5.1.3 为自己从业素养的良好形成奠定基础 |
5.2 《中华有典故》策划案的不足 |
5.2.1 表现形式还需进一步丰富 |
5.2.2 推广策略有待进一步加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所参考的主要原创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表 |
附录2 :策划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新世纪以来央视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有关“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文献研究 |
(二)有关“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外文文献研究 |
(三)有关“非洲纪录片”的文献研究 |
(四)有关“纪录片国家形象建构”的文献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性 |
五、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概述 |
(一)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文化转向 |
(二)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外部与内部研究 |
第一章 央视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谱系 |
第一节 初识非洲:政治主导下的非洲幻像(1958-1999 年) |
一、患难与共的兄弟形象 |
二、独具魅力的异域形象 |
第二节 再识非洲:多元非洲形象呈现(2000 年-至今) |
一、历史悠久与丰富多彩的非洲文化形象 |
二、与时俱进与开放交流的非洲人形象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央视纪录片中非洲形象的书写方式 |
第一节 去魅化的“词汇” |
一、发展与共赢 |
二、古老与新兴 |
第二节 趋向协作的“等级关系” |
一、友善与互惠的朋友 |
二、对话与共谋的伙伴 |
第三节 殊途同归:共识取代冲突的“故事情节” |
一、接纳——交融 |
二、携手——共进 |
第三章 央视与不同创作主体纪录片中非洲形象的对比 |
第一节 BBC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 |
一、非洲发掘的非在场性 |
二、非洲书写的扁平化 |
第二节 中国民间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 |
一、猎奇化的非洲呈现 |
二、个体性话语的补充 |
第四章 央视纪录片的非洲形象建构意义追寻 |
第一节 中非文化的互动认知 |
一、正视当前非洲现实问题 |
二、寻求中非间认同中介 |
第二节 多视角的非洲形象塑造 |
一、民间视角参与塑造非洲形象 |
二、他者视点与自我观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7)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2.1 国内研究综述 |
0.2.2 国外研究综述 |
0.2.3 国内外研究总体评价 |
0.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0.4.1 研究重点 |
0.4.2 研究难点 |
0.5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0.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0.5.2 存在的不足 |
1.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背景及相关理论资源 |
1.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问题的提出 |
1.1.1 农民工产生的时代背景 |
1.1.2 农民工的含义及相关词汇辨析 |
1.1.3 农民工发展历程及其公民意识的演进 |
1.2 农民工现状及其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
1.2.1 农民工现状 |
1.2.2 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
1.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理论资源 |
1.3.1 马克思主义公民意识理论 |
1.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1.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 |
1.3.4 当代国外公民教育理论 |
2.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解析及其考察维度 |
2.1 公民及公民意识内涵解析 |
2.1.1 公民概念界定 |
2.1.2 公民意识的西方流变 |
2.1.3 公民意识的中国阐释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域下的公民意识解析 |
2.2.1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概念 |
2.2.2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内容 |
2.2.3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特征 |
2.2.4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功能 |
2.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考察维度及具体内容 |
2.3.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考察的四个维度 |
2.3.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考察维度确立的依据 |
2.3.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各维度的具体内容 |
3.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 |
3.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调查方案 |
3.1.1 调查内容设计 |
3.1.2 抽样程序及调查方法 |
3.1.3 问卷信度检测和效度分析 |
3.1.4 数据处理方法 |
3.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主要特点 |
3.2.1 农民工权利意识特点 |
3.2.2 农民工公共责任意识特点 |
3.2.3 农民工民主法治意识特点 |
3.2.4 农民工公共参与意识特点 |
3.3 农民工群体内部相关变量对其公民意识的影响 |
3.3.1 性别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
3.3.2 文化程度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
3.3.3 年龄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
3.3.4 收入水平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
3.3.5 地域差别等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
3.4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调查的结论 |
4.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
4.1 中国的公民文化发展有限 |
4.1.1 古代中国臣民文化根深蒂固 |
4.1.2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发育不成熟 |
4.1.3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观念曲折发展 |
4.2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有所局限 |
4.2.1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的考察方面 |
4.2.2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 |
4.2.3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不足的制约因素 |
4.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存在问题 |
4.3.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政策分析 |
4.3.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相关项目考察 |
4.3.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中的问题归纳 |
5.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 |
5.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目标 |
5.1.1 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公民 |
5.1.2 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公共领域 |
5.1.3 维护稳定的国家政治秩序 |
5.1.4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5.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原则 |
5.2.1 思想基础上遵循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
5.2.2 交往关系上遵循主体性与公共性相结合 |
5.2.3 内容选择上遵循同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 |
5.2.4 实施方法上遵循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
5.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内容 |
5.3.1 丰富农民工的公民知识 |
5.3.2 强化农民工的国家认同 |
5.3.3 培养农民工的公共精神 |
5.3.4 提升农民工的公民能力 |
6.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实践路径 |
6.1 发挥国家的宏观体系构建作用 |
6.1.1 明确政策导向以协调各方力量 |
6.1.2 改革相关制度以提供平等机会 |
6.1.3 发展市场经济以夯实物质基础 |
6.2 发挥互联网加媒体的公民文化营造作用 |
6.2.1 借助主流媒体以明确公民文化导向 |
6.2.2 介入大众媒体以传播优良的公民文化 |
6.2.3 关注自媒体以校正不良公民行为倾向 |
6.3 发挥培训机构的示范带动与资源整合作用 |
6.3.1 开发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课程模块 |
6.3.2 创新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方式 |
6.3.3 建设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师资队伍 |
6.3.4 创建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
6.4 发挥企业的生产激励与文化引导作用 |
6.4.1 结合企业生产与管理活动 |
6.4.2 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
6.4.3 走进企业职工关怀活动 |
6.5 发挥社区的日常生活管理与服务作用 |
6.5.1 组织农民工参与政治选举活动 |
6.5.2 组织农民工参与社区治理活动 |
6.5.3 组织农民工参与主题教育和文化活动 |
6.6 发挥农民工的自我教育作用 |
6.6.1 系统学习公民文化知识 |
6.6.2 主动参与公民实践活动 |
6.6.3 反思自我的公民认知与实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调查问卷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创意传播管理理论视角下城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困境 |
(一) 区域化及“内容供应商”的定位致使其长期发展受限 |
(二) 网络新媒体带来严峻挑战 |
二、创意传播管理理论范式下的城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方向 |
(一) 创意传播———由PGC (专业内容生产) 向与UGC (用户内容生产) 协同创意转变 |
(二) 传播管理———由媒体向综合平台转变 |
(三) 传播接触———由单屏向多终端转变 |
三、城市广播电视产业创意传播发展策略 |
(一) 基于协同创意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流程再造策略 |
(二) 多元平台化发展策略 |
1. 视听产业的内容服务平台 |
2. 智慧城市建设平台 |
(三) 产业数字化发展策略 |
四、结语 |
(9)江西省县级融媒体传播渠道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时代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思路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媒体融合”研究综述 |
1.4.2 “县级媒体融合”研究综述 |
1.4.3 研究现状总结 |
1.5 主要相关理论 |
1.5.1 媒体融合 |
1.5.2 媒体与社会治理 |
1.6 本文研究创新之处 |
2 江西省县级融媒体传播渠道“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分析框架 |
2.1 取样依据 |
2.2 取样对象 |
2.2.1 以江西省11 个县区市为例 |
2.2.2 以党政“两微一端”为主体的官方政务账号 |
2.3 取样方法 |
3 江西省县级融媒体传播渠道数据分析 |
3.1 地方党政新媒体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整体开通率 |
3.2 地方党政门户“两微一端”数据分析 |
3.2.1 地方党政门户微信数据分析 |
3.2.2 地方党政门户微博数据分析 |
3.2.3 地方党政门户今日头条客户分端数据分析 |
3.3 地方党政新媒体“双微”数据对比分析 |
3.3.1 地方党政新媒体微信、微博粉丝数对比分析 |
3.3.2 地方党政门户微信、微博平均阅读数对比分析 |
3.3.3 地方党政门户微信、微博点赞总数对比分析 |
3.4 江西省县级融媒体传播渠道现状总结 |
3.4.1 形成以微信为主,微博、今日头条为辅的传播渠道模型 |
3.4.2 传播渠道各自为阵,统筹性不足 |
3.4.3 平台发展同质化,缺乏积极创新性 |
3.4.4 运营流于形式,内容建设不足 |
3.4.5 人员老化、专业人才匮乏 |
4 江西省县级融媒体传播渠道现存问题原因探析 |
4.1 用户体量与黏性存在差异 |
4.2 推送机制存在区别 |
4.3 渠道角色定位不清 |
4.4 缺乏新媒体专业人才和队伍 |
5 县级融媒体传播渠道发展策略 |
5.1 精细规划:加强整体运维设计,做好“两微一端”平台统筹 |
5.2 精准定位:明确渠道功能,寻求差异化发展 |
5.3 精心运营:建设两微一端专业团队,开展持续高效的运营与服务 |
5.4 精当调整:增加岗位编制,实施绩效考核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纪录片对广州城市形象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纪录片综述与概念界定 |
(二)城市形象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三)纪录片中的城市形象研究 |
(四)纪录片中的地区/区域形象研究 |
(五)城市形象宣传片中的城市形象研究 |
(六)关于广州城市形象的研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纪录片与广州城市形象:融合共生 |
第一节 包含广州元素的纪录片的类型分析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聚焦城市中的人与事 |
二、美食纪录片:解密广州“味道” |
三、历史文化纪录片与理论文献纪录片:探寻广府人的文化记忆与精神品格 |
第二节 包含广州元素的纪录片的传播过程分析 |
一、传播者:官方为主,民营为辅 |
二、传播内容:多元丰富的广州城市图景 |
三、传播渠道:线上线下全面开花 |
四、传播效果:多因素共同作用 |
第三节 纪录片与城市形象的联系 |
一、纪录片中的城市形象 |
二、城市形象中的纪录片 |
三、纪录片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纪录片中的广州城市形象分析——基于皮尔斯符号学视野 |
第一节 符号化的广州城市形象 |
一、皮尔斯符号观的概述 |
二、纪录片中的广州城市形象与符号分析 |
第二节 纪录片中的意义生产与形象构建 |
一、编码与解码 |
二、编码:意义的生产 |
三、解码:形象的构建 |
第三节 纪录片中广州符号选取与呈现的批判性分析 |
一、饮食符号的选取与呈现略强于其他符号 |
二、现代符号的呈现相对偏少 |
三、海外公众与广州历史文化符号间的隔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纪录片传播广州城市形象的困局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纪录片传播广州城市形象的困局 |
一、政府招标纪录片偏少,广州城市中心难以定位 |
二、传播内容过于雷同与集中,且创作思维模式化 |
三、传播渠道的潜力未充分挖掘 |
四、本地官方媒体影响力偏弱,传播效果削减 |
第二节 发掘“城市文化资本”:广州城市形象传播的未来展望 |
一、设立城市形象传播的专门机构 |
二、加强各传播者间的协作,共同助力城市形象传播 |
三、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打造立体化的传播格局 |
四、推进大型活动与城市形象传播的深度融合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参阅纪录片列表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再识城市电视台的资源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慢综艺《向往的生活4》植入广告场景化传播研究[D]. 韩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路径选择与梅州探索[J]. 古小东,夏家馨,李海.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01)
- [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D]. 覃宇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战地记者彼得·阿内特与美国战时新闻自由[D]. 刘亚珍.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华有典故》的创新策略研究[D]. 周丹.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6]新世纪以来央视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研究[D]. 苏陶然.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研究[D]. 吴俊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8]创意传播管理理论视角下城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 吴玮. 视听, 2019(06)
- [9]江西省县级融媒体传播渠道策略研究[D]. 胡蓉.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10]纪录片对广州城市形象的传播研究[D]. 王浩任.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公民意识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中非关系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