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胡海洋,胡启良[1](2020)在《高校体育“体医融合”教学服务平台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体育与医疗的融合培养大学生安全性、科学性、终身性的体育运动意识,是对"现代文明病"和应试教育所造成大学生健康困扰的教育理念的反思与纠偏。本文在高校体育"体医结合"教学服务模式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教务管理平台的科技服务优势,倡导构建以运动风险管控为目的,以运动健康方案为抓手,能为学生提供运动能力评估、运动处方等服务的"体医融合"教学服务平台。研究认为,此平台的构建必须遵循需求实用性、服务协同性原则,能实现信息查询、智能分析、资源共享等实践功能,其服务流程主要通过学生健康档案的存储、课堂和课后实施拟定运动方案和实施后的健康评价三个循环环节组成。"体医融合"教学服务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推动高校行政、教务部门、体医管理部门和大学生群体共同参与协作。
王晨[2](2020)在《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为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高校健康教育的要求,提升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本研究在分析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热点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为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奠定基础,为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论文和大学生健康教育内容。研究方法:选用VOSviewer对主题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期刊论文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通过关键词聚类密度视图和聚类网络视图探讨该领域研究热点。通过文献研究法、文献计量法拟定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各级条目;采用德尔菲法对条目进行筛选与调整;选用层次分析法设置权重。研究结果:1.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的数量从1987-2008年整体呈增长趋势,2009年后整体呈下降趋势。研究热点演变表现为在1987-1997,除大学生、健康教育、高校这些主题词以外,具有实质健康教育内容的关键词很少,主要为心理健康教育。1998-2008年,大学生健康教育关键词数量迅速扩增,体育教学、精神卫生、性与生殖健康、学生保健服务、饮食、营养等关键词开始显现。2009-2019年,茶文化、积极心理学为新兴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高校体育等研究减少已无法单独聚为一类,精神卫生研究领域扩大且内容更加丰富,健康素养、避孕、男性同性恋等关键词逐渐凸显。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主题分为7类,主题1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2为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知信行研究,主题3为高校体育教学研究及课程改革,主题4为大学生精神卫问题相关研究,主题5为学生的健康素养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相关研究,主题6为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主题7为青少年常见有害健康行为。2.两轮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分别为64.1%和100%,收集专家修改意见70余条;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分别为0.329和0.335;专家权威程度(专家学术水平0.936、专家判断依据0.936、专家熟悉程度0.808)综合得分0.89,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包括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生命与安全教育行动、科学知识普及行动一级条目4个,二级条目11个,三级条目40个。3.选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条目的权重值,一级条目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生命与安全教育行动、科学知识普及行动的权重值为分别26.68%、25.60%、24.30%、23.43%,最后利用概率乘法原理计算出各级条目的组合权重。4.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评价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的可靠性,用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α)表示,内容体系总体Cronbach α为0.946,一级条目的Cronbachα系数为0.581,其余各部分的Cronbachα系数在0.613-0.845之间,说明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可靠性高。研究结论:1.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发展近三十余年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有所转变,研究主题可分为七类。2.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充分合理,可信可用。建议:1.完善高校健康教育的政策与法律,建立高校健康教育治理体系。2.高校需要建立专兼结合的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队伍。3.围绕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4.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传染病疫情健康教育。5.倡导将中医养生项目纳入高校健康教育,注重提升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创新点:本研究将大学生健康教育所需全部内容作为研究整体,在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热点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内容充分、权重分配合理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经文献检索,尚未发现相同成果。
张淇[3](2020)在《河南工程学院“人体工程”课程对学生参与健康体适能锻炼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5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因此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是体育工作者研究工作的一个热点。“人体工程”课程是一门新兴的以发展学生健康体适能为主的课程,该课程主要作用于增进机体健康,预防疾病和增进日常生活工作效率所需的体适能,所以该课程在促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健康体适能锻炼起着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但在该课程的推广实施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研究正是基于对此问题的思考,以河南工程学院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法等研究方法,调查目前河南工程学院“人体工程”课程对学生参与健康体适能锻炼效果的现状,深入分析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为我国高校“人体工程”课程更好的促进高校学生健康体适能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人体工程”课程是河南工程学院开设的一门公共体育选项必修课程,共32个学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课;课后教师布置作业促进了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学校的场地器材资源比较丰富,授课教师也会经常开发体育器材的一物多用功能;课程评价主要包括课堂出勤率、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三项考核内容。2.“人体工程”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健康体适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在大学生健康体质测试中肺活量、坐立体前屈、1000米/800米以及总成绩上优于其他选项班的学生,存在显着性差异,50米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测试项目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人体工程”选项班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后,深刻认识到健康体适能的重要性,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增加,时间有所延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课前热身和课后放松的重要性并积极运用到课外锻炼中;学生对发展柔韧性练习方法的掌握及运用上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发展心肺耐力、肌肉力量与耐力方面的掌握及运用有所欠缺。4.“人体工程”课程在促进学生健康体适能锻炼中存在着健康体适能相关知识内容介绍不够、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有待提高、授课教师年龄偏大,体适能相关知识和运动技能方面有待提高、学生获取健康体适能相关知识的途径太少、学生肌肉力量与耐力的发展不够等方面的问题。5.“人体工程”课程促学生健康体适能的锻炼应强化任课教师健康体适能相关教学技能,提升教学专业水平、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积极性、优化任课教师年龄结构、加大对“人体工程”课程的宣传力度。
李小芳[4](2020)在《“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新时代政治思想教育新的理念,在大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人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根据自愿的原则主动参加体育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能补充高校体育课程的不足,通过将“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当中,实现理念与实践同步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健康人生的形成。因此,本文以“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进行探索,以攀岩社团、棒球社团、跳绳社团为个案进行分析,将理念运用到实践当中。研究表明:1、大学生对“三生教育”理念的认识不足,且受学校领导组织机制、社团服务支持体系、教师的教育理念等多方面的影响。2、社团自主性、自愿性的特点与“三生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相契合,社团的实践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宣传手段都为“三生教育”理念的融入创造良好的条件。3、运用启发式、领会式、情景式、体验式、讲授式等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激发学生探索有利生存手段,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达到尊重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的目标。4、运用生命教育手段、生存教育手段、生活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大学生具备快速识别危险并自救的能力,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生活质量明显提高。5、“三生教育”理念的实现,需要以身体为载体,以社团项目中的极限运动“攀岩”、时尚运动“棒球”、传统运动“跳绳”为例,运用具体运动项目与“三生教育”理念相结合,是“三生教育”理念实现的最优路径。
刘慧敏[5](2020)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是运用大学体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创新探索,是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大学体育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育人的战略高度,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对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进行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是后文研究得以进行的基础性工程。第二章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概述及理论基础,在对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三个角度,探索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要素分析,这一部分既阐明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基本原则,又着重从目标设计、内容设计、实施设计、评价设计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具体环节,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第四章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效果运用的保障要素,分别从主体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载体保障等要素,提出了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顺利开展的主要保障措施,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旨在为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能够在高校具体落实提供相应保障条件。
殷宪阳[6](2020)在《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教育作为学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起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之间的衔接,在每个人的发展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高校的体育教育也起到了同样作用。调查发现,现阶段无论是田径项目还是体育课项目,大学生的考核成绩都并不理想,体质调查结果也说明了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和体育素养都有所下降。在宏观环境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大学生健康水平和体育素养下降的原因应该考虑大学生这一主体的主观原因,要从大学生的锻炼意识、锻炼行为、意志力等方面进行考量。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已有理论体系的充实和完善,建立健全长春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和体育素养,使大学生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通过本文的研究后,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本文对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科学构建。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各项评价指标包含体育知识、运动能力、体育心理和体育行为一级指标共4项,以及体育锻炼知识、体育鉴赏能力、体育消费行为、体育情感等18项二级指标;并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2)本研究发现长春市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整体水平较相对较高,60%以上的高校大学生都能够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能力,70%以上的高校大学生能够了解体育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70%以上的高校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心理。但是许多地方还存在着不足之处。(3)本文所构建的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长春市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够辐射到更多的人群中去,对于全民体育素养的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王临风[7](2020)在《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基石。然而,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各方压力增加、健康意识淡薄、锻炼时间不足等原因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普遍下降态势,健康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随着“健康第一”理念的深入发展,健康管理不断拓展延伸,高校学生的健康管理越来越受到多方关注,但是由于国内健康管理研究起步晚、起点低,缺乏专业的理论支撑,没有建立起完整成熟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为使我国大学生健康管理更加科学,更趋规范,更富有成效,有必要对学生健康管理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洞悉普遍性问题,制定科学指导方案,构建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给出具有普适性的思路、方法、手段、路径,使高校学生健康管理事业走向正规、成熟。本文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以及对调查所得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目前高校健康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健康意识淡薄。现行的高校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下,学生对于“健康第一”的观念认识不足,对于体育课和体测的重视度不足,更没有正确认知自身的心理状态。学生无法把自觉锻炼当成一种习惯,终身运动的意识更是不易形成。2.健康管理联动性薄弱。学校各部门处于孤立状态、独立作战,导致学生信息无法共享。无法对学生的体质进行全面评价和干预,也无法为学生提供体质健康服务。3.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管理队伍建设不完善。体育健康管理队伍管理水平专业度欠缺,难以将运动处方与体育教学有效结合。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管理部门专业人员资源不足,另一方面现有的体育教师大多是技术型人员,缺乏健康理论知识。4.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管理创新力不足。目前学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缺乏技术创新,无法纳入新型媒体,大数据平台构建困难,致使信息不通,无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服务。根据调查暴露出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做法:1.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结合,学校中体育教学部门、心理健康中心、校医院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打破学校和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界限,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结合,以校医院为基础、体育部门为主、心理健康中心为平台,各部门之间互相促进、相互配合,努力构建“三位结合,三位一体”的紧密关系,全方位实现“互通有无”,发挥“1+1+1≥3”的成效。2.加强健康管理服务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对学校相关人员进行培养,或引进健康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员,以便满足大学生的健康管理需求,从而体现出健康管理服务的价值。3.技术创新,完善高校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共享平台。高校间逐步建立针对学生的大数据中心与评价中心,进行体育信息化的跟踪、监测,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健康管理档案,对健康进行评估分析,并根据实际需求对数据进行跟踪反馈,从而更好地干预大学生的体质。4.增设健康教育通识课,普及健康知识。利用新媒体定期推送健康知识与疾病防治,及时回答学生各类健康问题,并借助后台大数据分析,实现对于学生移动端信息的精准推送。5.预防与改善相结合,建立高校体医融合新机制。高校通过出台相应措施将体育学科与医学科进行交叉融合,针对不同体育项目开出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指导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适度锻炼,最大限度实现运动课程科学化,运动风险最低化,运动成效最优化。
朱萍,朱亚成,华明天[8](2019)在《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社会调查、逻辑推理等方法,对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主要从相关概念的界定、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述评、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策略等4大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促进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融合作用。研究表明: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为研究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曹永跃[9](2019)在《影响高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学生健康状况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生健康状况总体情况合格,但仍存在健康意识淡薄、自我锻炼和保健知识缺乏、部分人存有心理疾病等问题,建议充分发挥好高校体育在心理教育中协助角色作用,注重健身理论教学,积极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培育好体育文化氛围,不断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李锋[10](2019)在《山东省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是根据学校社团规定进行组织的,成员由志趣相投的大学生组成,是一个具有自发性,同时又具有民间性、互益性和非营利性的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社团通过所属学校行政部门审批登记后,作为学校体育中的重要一环,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弥补体育课教学不足的同时,是落实国家政策的最好诠释,是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与服务的重要途径,还是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不仅对良好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大学生的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体育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显着作用,同时还使大学生在走出校园后,能更好的应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目前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研究多偏向于理论研究和框架构建,对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非常薄弱,关于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影响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研究通过文献搜集、问卷调查和spss20.0软件的统计,在山东省范围内,以是否参与体育社团和参与体育社团的数量、活动的深度、不同的规模及交流方式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情况、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及参与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多以大一、大二年级为主,在参与数量上1个或2个占多数,在参与次数上主要以每月4—6次为主,在参与时长上集中在61—90分钟。(2)相同性别的大学生参与比较集中,男生以球类和击技类社团为主,女生则以球类、健身健美类和休闲娱乐类为主。(3)男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得分高于女生,男生得分为117.16,女生为114.80;不同年级间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得分有较大差异,大一学生得分为118.09,大四为110.51;不同来源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得分相差不大,来源城市的学生得分为116.50,农村为115.73。(4)参与体育社团的大学生样本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总得分及八个分维度的得分上,均高于未参加的大学生样本,并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5)大学生在参与社团个数、每月参与社团活动的次数、每次平均活动的时长、体育社团规模、体育社团活动不同分组方式、不同社团联合活动频率及指导老师指导情况等因素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不同社团类型和不同组织形式因素上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中当前山东省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总体表现良好,在运动技能、体能、运动认知、锻炼行为、健康意识与技能、体育品德、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八个分维度及总体得分都在及格线以上。(2)参与社团个数3个、社团人数51—100人及社团内多人分小组活动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有较高的效应量。(3)每月参与社团活动频率及每次参与活动的平均时长与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效应量成正比关系。(4)指导老师数量及指导频率越多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论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体育“体医融合”教学服务平台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与依据 |
(一)高校体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理应为大学生健康教育贡献力量 |
(二)预防为主的“体医融合”健康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健康困扰 |
三、高校体育“体医结合”教学服务平台的现状与趋势 |
(一)国家相关政策与地方实践支持现状 |
(二)高校体育“体医结合”教学服务模式的现状 |
(三)高校体育“体医融合”教学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
四、高校体育“体医融合”教学服务平台构建探究 |
(一)构建平台原则 |
1. 需求实用性 |
2. 服务协同性 |
(二)构建平台框架 |
(三)实践平台功能 |
1. 信息查询功能 |
2. 智能分析功能 |
3. 资源共享功能 |
(四)平台服务流程 |
1. 大学生健康档案的存储 |
2. 课堂和课后实施拟定运动方案 |
3. 实施运动、体疗处方后的健康评价 |
(2)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5 论文框架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2 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热点分析 |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 研究工具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与小结 |
3 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条目选择 |
3.1 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3.2 条目的选择原则 |
3.3 专家咨询 |
3.4 条目的筛选、调整与确定 |
3.5 讨论与小结 |
4 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权重设置 |
4.1 计算权重方法的选择 |
4.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步骤 |
4.3 权重设置 |
4.4 组合权重值 |
4.5 讨论与小结 |
5 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的构建与检验 |
5.1 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的构建 |
5.2 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的检验 |
5.3 讨论与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河南工程学院“人体工程”课程对学生参与健康体适能锻炼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的研究综述 |
1.4.2 健康体适能锻炼方法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3 关于健康体适能理念引入体育课程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4 “人体工程”课程相关研究综述 |
1.4.5 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人体工程”课程开设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1.1 “人体工程”课程开设学时、人数情况的调查 |
3.1.2 “人体工程”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1.3 “人体工程”课程课堂教学组织与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
3.1.4 “人体工程”课程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1.5 “人体工程”课程考核情况的调查 |
3.2 “人体工程”课程对促进学生健康体适能锻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2.1 “人体工程”课程学生对健康体适能认知情况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
3.2.2 学生掌握发展健康体适能知识方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2.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态度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
3.2.4 “人体工程”课程选项班学生健康体适能测试结果的分析 |
3.3 “人体工程”课程对学生参与健康体适能锻炼效果存在问题的分析 |
3.3.1 健康体适能相关知识内容介绍不够 |
3.3.2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有待提高 |
3.3.3 授课教师年龄偏大,体适能相关知识与运动技能有待提高 |
3.3.4 学生获取健康体适能相关知识的途径太少 |
3.3.5 学生身体肌肉力量与耐力的发展不够 |
3.4 “人体工程”课程对学生参与健康体适能锻炼效果的对策 |
3.4.1 强化任课教师健康体适能相关教学技能,提升教学专业水平 |
3.4.2 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积极性 |
3.4.3 优化教师年龄结构 |
3.4.4 加大对“人体工程”课程的宣传力度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概述 |
2.1.1 三生教育 |
2.1.2 社团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1 “三生教育”理念相关研究综述 |
2.2.2 体育社团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3.1 “三生教育”理念相关研究综述 |
2.3.2 体育社团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3 “三生教育”理念与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1 社团成员对“三生教育”理念的认识 |
4.1.2 “三生教育”理念融入体育社团遇到的问题 |
4.2 “三生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社团的关联分析 |
4.2.1 “三生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社团的内在共同点 |
4.2.2 “三生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社团的互促意义 |
4.3 “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探索 |
4.3.1 树立社团管理者主导性的“三生教育”理念 |
4.3.2 建立社团成员“三生教育”观念的五级管理体制 |
4.3.3 整合优化“三生教育”理念的内容 |
4.3.4 探索多元、有效的“三生教育”理念的教育手段 |
4.3.5 个案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致谢 |
(5)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概述 |
2.1.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定义及内涵 |
2.1.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特征 |
2.1.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功能 |
2.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2.2.3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
2.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3.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
2.3.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要素分析 |
3.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基本原则 |
3.1.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 |
3.1.2 问题导向性原则 |
3.1.3 可操作性原则 |
3.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设计 |
3.2.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体系及其关系 |
3.2.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设计的依据 |
3.2.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确定的原则 |
3.2.4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的定位 |
3.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设计 |
3.3.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内容选择的指导原则 |
3.3.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主要教育内容 |
3.3.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组织的基本方式 |
3.4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设计 |
3.4.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基本原则 |
3.4.2 影响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因素 |
3.4.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基本要求 |
3.5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设计 |
3.5.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原则 |
3.5.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内容 |
3.5.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指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效果运用的保障要素 |
4.1 主体保障 |
4.1.1 做好大学体育教师队伍选拔任用工作 |
4.1.2 组织大学体育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学习 |
4.1.3 促进思政教师与体育教师的沟通协作 |
4.2 制度保障 |
4.2.1 坚强有力的领导制度 |
4.2.2 切实有效的运行制度 |
4.2.3 客观公正的评价制度 |
4.2.4 及时畅通的反馈制度 |
4.3 文化保障 |
4.3.1 注重大学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形成 |
4.3.2 重视大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 |
4.3.3 推动大学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完善 |
4.4 载体保障 |
4.4.1 拓宽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开展的渠道 |
4.4.2 改进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开展的方法 |
4.4.3 革新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开展的手段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素养 |
2.2 体育素养与健康素养概述 |
2.3 有关体育素养和健康素养指标体系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及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逻辑分析法 |
3.2.3 德尔斐法 |
3.2.4 层次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问卷调查法 |
3.3 研究过程与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4.1.2 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取的原则 |
4.1.3 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的初步构成 |
4.1.4 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的筛选 |
4.1.5 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立 |
4.1.6 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质量的保证 |
4.2 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4.2.1 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具体情况 |
4.2.2 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赋值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家咨询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推进体质健康服务发展的时代需求 |
1.1.2 完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现实需求 |
1.1.3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根本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关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研究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因素分析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证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以四川省重点高校为例 |
3.1 学校(学院)健康管理服务现状 |
3.1.1 学生对于“健康管理”相关概念的理解 |
3.1.2 学生对于校内健康管理制度推行的看法 |
3.1.3 学校对于学生健康状况的关切现状 |
3.2 体育部健康管理服务现状 |
3.2.1 学生体育课程设置的评价 |
3.2.2 学生对于主动参与锻炼的看法 |
3.2.3 学生对于开展的体质测试的评价 |
3.3 校医院健康管理服务现状 |
3.3.1 学生对于校医院健康服务的评价 |
3.3.2 学生对于健康资讯的关注度 |
3.4 心理健康中心健康管理服务现状 |
3.4.1 学生对于心理健康中心的认识 |
3.4.2 学生对于心理健康中心的评价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 |
4.1 相关概念界定 |
4.1.1 体质健康 |
4.1.2 运动处方 |
4.1.3 健康管理 |
4.2 构建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必要性 |
4.2.1 打破传统“体质测试”当前窘境 |
4.2.2 探索创新高校学生健康促进的途径 |
4.2.3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响应“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要求 |
4.3 构建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可行性 |
4.3.1 高校优质的技术平台支撑 |
4.3.2 学生群体的接纳度高 |
4.4 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模式 |
4.4.1 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 |
4.4.2 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 |
4.4.3 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运行模式 |
4.5 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服务职能及运行 |
4.5.1 学校(学院)服务职能及运行 |
4.5.2 体育教学部门服务职能及运行 |
4.5.3 校医院服务职能及运行 |
4.5.4 心理健康中心服务职能及运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中健康干预的实证研究 |
5.1 健康干预的实证研究 |
5.1.1 运动技能干预——学习运动技能掌握锻炼方法 |
5.1.2 健康知识干预——学习身体心理健康相关知识 |
5.2 参加健康管理前后,各项成绩数据比较 |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3.1 数据预处理 |
5.3.2 有效性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整合各方资源、发挥部门优势 |
6.1.2 运动干预效果评估体系 |
6.1.3 健康教育干预 |
6.2 建议 |
6.2.1 构建三位结合,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
6.2.2 加强健康管理服务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
6.2.3 技术创新,完善高校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共享平台 |
6.2.4 增设健康教育通识课,普及健康知识 |
6.2.5 预防与改善相结合,建立高校体医融合新机制 |
6.3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高校体育 |
1.2、健康教育 |
1.3、核心素养 |
2、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述评 |
3、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
3.1、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
3.2、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体育行为 |
4、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策略 |
4.1、高校实行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
4.2、健康教育融入高校体育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5、结语 |
(9)影响高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资料法 |
1.2.2 问卷调查法和测试法 |
1.2.3 数理统计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当前大学生健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1 大学生健商水平测试结果 |
2.1.2 河南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
2.1.3 大学生健康状况总体评价 |
2.2 影响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 |
2.2.1 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提升 |
2.2.2 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 |
2.2.3 高校体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
2.3 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对策 |
2.3.1 强化体育理论教学,提高健康意识 |
2.3.2 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培养终身锻炼习惯 |
2.3.3 传承体育传统文化,提高运动健身素养 |
3 结语 |
(10)山东省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高校体育社团的研究 |
2.1.1 高校体育社团概念研究 |
2.1.2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现状的研究 |
2.1.3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研究视角的研究 |
2.1.4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功能与作用研究 |
2.2 核心素养研究文献综述 |
2.3 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综述 |
2.3.1 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内涵的研究 |
2.3.2 学科核心素养构成的研究 |
2.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
2.4.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界定、构成的研究 |
2.4.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策的研究 |
2.5 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调研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现状分析 |
4.1.1 大学生参加过体育社团情况分析 |
4.1.2 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数量的分析 |
4.1.3 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次数的分析 |
4.1.4 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平均时长的分析 |
4.1.5 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规模的分析 |
4.1.6 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项目的分析 |
4.2 山东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分析 |
4.2.1 大学生运动能力素养分析 |
4.2.2 大学生健康行为素养分析 |
4.2.3 大学生体育品德素养分析 |
4.3 山东省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分析 |
4.3.1 大学生是否参加体育社团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分析 |
4.3.2 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数量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分析 |
4.3.3 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深度对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分析 |
4.3.4 不同规模的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分析 |
4.3.5 不同交流方式的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分析 |
4.3.6 不同组织管理方式的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分析.. |
5 讨论 |
5.1 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现状讨论 |
5.2 山东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讨论 |
5.3 关于山东省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讨论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论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体育“体医融合”教学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 胡海洋,胡启良.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11)
- [2]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研究[D]. 王晨.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3]河南工程学院“人体工程”课程对学生参与健康体适能锻炼效果的研究[D]. 张淇. 河南大学, 2020(02)
- [4]“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研究[D]. 李小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5]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研究[D]. 刘慧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6]长春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殷宪阳.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3)
- [7]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 王临风.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研究[J]. 朱萍,朱亚成,华明天.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15)
- [9]影响高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J]. 曹永跃. 体育科技, 2019(03)
- [10]山东省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研究[D]. 李锋.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