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期胚胎死亡原因调查

孵化期胚胎死亡原因调查

一、孵化中引起胚胎死亡原因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1](2021)在《镉和双酚A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镉(Cd)和双酚A(BPA)作为典型的环境污染物,同时也是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物。人们主要通过日常的饮食摄入这些物质,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环境中、食品中往往是多种污染物并存的,且不同污染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使其毒性效应可能不同于单一污染物,因此系统地开展Cd和BPA联合暴露的毒性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择斑马鱼胚胎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Cd和BPA(0、1.03 mg/L Cd+1.35 mg/L BPA、1.54 mg/L Cd+2.03 mg/L BPA、3.09mg/L Cd+4.06 mg/L BPA)联合暴露96 h,在暴露期间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斑马鱼胚胎的生长发育指标(死亡率、畸形率、孵化率、心率、自主运动频率)。通过检测斑马鱼胚胎中5种候选内参基因(gapdh、ef1α、β-actin、rnf7和rpl7)的表达量变化,利用常用的3种内参基因稳定性分析软件(ge Norm、Norm Finder和Best Keeper)筛选出Cd和BPA联合暴露下的最适内参基因,为后续目的基因的检测与分析奠定基础。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d和BPA联合暴露下斑马鱼胚胎雌激素受体基因(ERα、ERβ1)、抗氧化酶基因(SOD、CAT、GPx)、炎性因子(IL-1β、IL-8、IL-6、TNF-α)、GABA受体通路相关基因(gadra1、abat、gat1、gad1b)的转录表达量,利用酶活试剂盒测定抗氧化酶(SOD、CAT)的活性,从不同层面揭示Cd和BPA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实验结果如下:1.Cd和BPA联合暴露期间,发育指标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浓度(3.09mg/L Cd+4.06 mg/L BPA)的Cd和BPA联合暴露96 h可导致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畸形率极显着升高(P<0.01),并出现了脊柱弯曲、卵黄囊水肿、尾部弯曲、心包囊水肿等畸形形态;孵化率和心率随暴露浓度的增加而极显着降低(P<0.01),呈浓度依赖效应;中、高浓度的Cd和BPA(1.54 mg/L Cd+2.03 mg/L BPA,3.09 mg/L Cd+4.06mg/L BPA)联合暴露24 h可造成斑马鱼胚胎的自主运动频率极显着降低(P<0.01)。2.检测不同浓度的Cd和BPA联合暴露96 h后斑马鱼胚胎5种候选内参基因的Ct值,通过3种内参基因稳定性分析软件分别选出稳定性最好的基因,再利用综合评价法进行了评价,最终认为ef1α为Cd和BPA联合暴露下斑马鱼胚胎的最适内参基因。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不同浓度的Cd和BPA联合暴露96 h后斑马鱼胚胎中雌激素受体基因(ERα、ERβ1)、抗氧化酶基因(SOD、CAT、GPx)、炎性因子(IL-1β、IL-8、IL-6、TNF-α)和GABA受体通路相关基因(gadra1、abat、gat1、gad1b)的m RNA表达,采用酶活试剂盒检测了T-SOD和CAT活性。结果显示,Cd和BPA联合暴露斑马鱼胚胎96 h后,雌激素受体基因ERα的m RNA表达量极显着下调(P<0.01)。抗氧化酶基因SOD、CAT、GPx的m RNA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抗氧化酶SOD活性极显着升高(P<0.01),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而CAT活性显着降低(P<0.05)。炎性因子相关基因IL-1β、IL-8、IL-6、TNF-α的m RNA表达量显着上升(P<0.05)。GABA受体通路相关基因gadra1和abat转录表达显着上调(P<0.05),gat1、gad1b转录表达显着下调(P<0.05)。综上所述,Cd和BPA联合暴露会引起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和雌激素效应,扰乱抗氧化系统并伴随炎症的发生,通过对GABA受体通路的干扰而引起神经毒性。

侯胜男[2](2021)在《灰尘中重金属和邻苯二甲酸酯复合污染特征及毒理学效应》文中研究表明灰尘作为污染物的重要吸附载体,富含包括重金属(如Cd、Pb、Cu和Cr等)和有机污染物(如邻苯二甲酸酯(PAEs)等)在内的多种环境污染物,对环境以及暴露人群都产生较大的威胁,该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对灰尘中重金属和邻苯二甲酸酯的单一污染特征及对暴露人群的健康效应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两者复合污染的报道较少。而实际中通常灰尘中是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等多种污染物并存,因此开展重金属和邻苯二甲酸酯复合污染研究工作无论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还是保障人类健康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选择典型的老工业城市长春市市区住宅区进行采样,同时在其对应地点的室外进行样品采集和研究。开展灰尘中(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特征分析,并重点探究灰尘重金属和邻苯二甲酸酯复合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毒理学效应。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了解长春市灰尘污染特征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制定灰尘暴露带来的人群健康问题的防治措施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在长春市中心五区设置50个采样点,对居民住宅区家庭室内和室外灰尘样品进行采集,并分别对其进行6种重金属(Zn、Cr、Ni、Cu、Cd和Pb)和16种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进行测定。分别对比室内和室外灰尘重金属和邻苯二甲酸酯累积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健康风险评价等方法从不同角度评价城市灰尘污染的生态风险和对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室内灰尘中Zn、Cr、Ni、Cu、Cd和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58、41.8、23.9、54.5、1.22和61.2 mg·kg-1;室外灰尘中Zn、Cr、Ni、Cu、Cd和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9、45.8、16.5、25.6、0.37和33.6 mg·kg-1。长春市室内灰尘中重金属含量和污染水平均高于室外。Cd的污染水平最高,在室外灰尘中处于中等-强污染水平,在室内灰尘中大部分处于强污染水平。除Cr和Ni外,其他几种重金属也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春市室内和室外灰尘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DEHP、Di BP、Dn BP、DMP、DEP和BBP)可100%检出。室内和室外灰尘中9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总浓度范围209.2-702.3 mg·kg-1和98.6-323.6 mg·kg-1,均值为208.5 mg·kg-1和166.1 mg·kg-1,其中,DEHP含量最高(96.5 mg·kg-1和208.5 mg·kg-1)。室外灰尘中邻苯二甲酸酯浓度均低于室内灰尘。与国内外其他城市和地区相比,长春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处于中等水平。(2)以青鳉鱼胚胎为实验对象设计发育14天暴露试验。观测评估死亡率、孵化率、畸形率;利用显微镜观察分析青鳉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发生的畸变;对在复合暴露条件下孵化的幼鱼进行基因和酶活性检测,揭示重金属和邻苯二甲酸酯复合污染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d和DEHP复合污染对青鳉鱼胚胎发育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主要包括孵化抑制、死亡率增加、心率下降、以及多种致畸作用,其中心包囊肿和脊柱畸形是最重要的畸变类型。Cd和DEHP复合污染引起青鳉鱼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打乱机体内原本的氧化还原平衡状态,诱导青鳉鱼胚胎产生更多的抗氧化酶(SOD酶、CAT酶和POD酶)。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进一步说明对机体造成的氧化损伤。Cd和DEHP复合污染通过影响发育相关基因HSP70的表达而对青鳉鱼胚胎产生发育相关毒性;通过诱导骨骼调控基因BMP2和BMP4的表达上调导致骨骼发育异常与畸变;Cd和DEHP复合污染还通过干扰CYP1A、NKX2.5和FGF8的表达诱导心脏畸形,从而揭示了早期胚胎心脏发育受到损伤的机制。(3)设计青鳉鱼成鱼28天暴露试验,从形态变化、氧化应激、基因表达、代谢组学等方面揭示Cd和DEHP复合污染对青鳉鱼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单一Cd10μg·L-1暴露、Cd10μg·L-1+DEHP 20μg·L-1暴露、以及Cd10μg·L-1+DEHP 200μg·L-1暴露导致青鳉鱼的骨骼畸形率和死亡率增加,并且随着暴露时间延长畸形率和死亡率基本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在染毒第28天时3个处理组累积骨骼畸形率分别达到7.5%、10%、12.5%,累积死亡率7.5%、12.5%、15%、22.5%。Cd、DEHP复合污染引起青鳉鱼体内的氧化应激作用,暴露前期诱导青鳉鱼产生更多的抗氧化酶(SOD、CAT和POD)以对抗氧化损伤所产生的自由基,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抗氧化酶活性有所降低。MDA的含量表现出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大体呈现逐渐升高的规律,进一步说明对机体造成的氧化损伤。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d和DEHP复合污染通过诱导骨骼调控基因BMP2和BMP4的表达上调导致骨骼发育异常与畸变。Cd单一和Cd、DEHP复合污染均引起了青鳉鱼代谢物的变化,其中主要影响了脂质代谢,其次是氨基酸代谢。(4)长春市室内和室外灰尘中污染物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指标均未超过参考值,说明灰尘重金属对暴露人群未产生健康风险;但是儿童通过暴露室内灰尘摄取的邻苯二甲酸酯总的健康风险指数最大值超过1,其中4%的样品超过健康风险指数临界值,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对儿童的暴露风险不可以忽略。结合青鳉鱼毒理学模型对典型重金属Cd和邻苯二甲酸酯DEHP联合毒性效应研究结果对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目前对多种污染物共同作用下的健康风险评价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可供参考的方法,而是往往只是对一类污染物进行评估,并未考虑到多种污染物的复合作用,会使得健康风险被低估或者高估,因此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需建立统一的多种污染物复合作用的评价标准。

王亚利[3](2021)在《四川华鳊早期发育及温度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tus),一种仅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小型鱼类,兼具保护价值和经济价值。而近年来,因三峡大坝的修建和梯级电站的开发,四川华鳊的产卵场、栖息地遭到破坏,加之人类的过度捕捞,其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因此,四川华鳊被四川省列为重点增殖放流对象,希望通过人工手段来实现其资源恢复。水温是影响鱼类产卵活动和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建坝导致水库水温分层并出现滞冷效应,使四川华鳊的繁殖和早期发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四川华鳊于2017年5月在岷江水域采集,在实验室驯养1年后,挑选健康、性腺发育良好的成熟亲鱼进行人工催产,采用干法授精的方法获取受精卵,作为研究胚胎发育的实验材料,待胚胎孵化出膜后挑选正常的初孵仔鱼作为研究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实验材料。本文主要从形态学的角度研究四川华鳊早期发育特征及环境影响因子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方法及结果如下:1.四川华鳊胚胎发育的特点及最佳孵化温度为了解四川华鳊胚胎发育特点,观察并记录25℃条件下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根据其胚胎发育特点,将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分化和出膜等8个连续发育阶段,孵化总历时44.83 h。为探究四川华鳊胚胎的最佳孵化温度,设置了16℃、19℃、22℃、25℃、28℃和31℃共6个温度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在温度为16℃时,胚胎发育至原肠胚晚期全部死亡;19℃时孵化率为30.00%,其中畸形致死占87.19%,显着高于其余4个温度组(P<0.05);温度由19℃升至31℃时,胚胎发育所需时间变短,各温度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器官分化阶段均用时最长,占整个胚胎孵化历时的72.53%~77.07%;胚胎畸形率随着温度升高而上升,31℃时胚胎畸形率约为28℃时的2倍;在22~28℃温度条件下,胚胎的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更高,畸形率更低。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在(19±1)℃,卵径(x)与胚胎孵化时间(y)的关系为y=49.56-44.36x+47.92x2(R2=0.996);综合受精率、畸形率、成活率及发育速率,水温22~28℃为适宜孵化温度,最佳水温约为25℃;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2.69℃,有效积温为522.35~595.11℃·h。2.四川华鳊仔、稚鱼生长与形态发育特点及其适宜生长温度为积累四川华鳊的发育生物学资料和完善其苗种培育技术,使用显微数码拍摄系统对四川华鳊仔稚鱼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5.0℃条件下,四川华鳊初孵仔鱼全长为(4.54±0.04)mm,卵黄囊前部呈椭圆,后部呈棒状,体积为(0.26±0.01)mm3。卵黄囊期仔鱼从初孵到卵黄吸收完全为止,历时8 d,全长特定生长率(SGRL)为5.99%。仔鱼出膜后3 d开始摄食,混合营养期为5 d,卵黄囊体积(V)与日龄(D)的关系:V=–0.0049D3+0.0369D2–0.1333D+0.2583(R2=0.9947)。晚期仔鱼从卵黄囊消失到鳞片出现,历时25 d,全长特定生长率为2.16%。稚鱼期从鳞片开始出现到鳞片完整,历时53 d,全长特定生长率为0.90%。为掌握仔、稚鱼发育阶段的最适生长温度,以刚出膜且发育正常的四川华鳊仔鱼为研究对象,共设置16℃、19℃、22℃、25℃、28℃和31℃6个温度梯度,并定期观察仔、稚鱼的生长发育进程。整个发育过程分为开口摄食、卵黄囊消失、鳞片出现和鳞被完整4个阶段,统计各个阶段的发育天数并测定全长、体长、体重等生长参数,统计死亡数量。结果显示,温度对仔、稚鱼生长发育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仔、稚鱼的发育进程加快,28℃和31℃组鳞被完整的时间均早于其他温度组,但与25℃组的时间差距不大。从全长和体重来看,28℃组均最大,25℃与31℃次之。随着温度的升高,四川华鳊仔、稚鱼存活率先上升后下降,22~28℃存活率均较高,其中,25℃组存活率最高。综合四川华鳊仔、稚鱼的发育进程、生长指标及存活率可知,25~28℃为四川华鳊仔、稚鱼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

李伟,赵良元,赵伟华,郭伟杰,乔强龙,刘敏[4](2020)在《长江南源小头裸裂尻鱼人工繁殖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头裸裂尻鱼为我国特有鱼类,仅分布在青藏高原,是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鱼种。2020年6月,以在长江南源当曲海拔4 819 m处选取的16尾(2雌14雄)性腺处于V期的小头裸裂尻鱼为研究对象,在海拔4 767 m处原位孵化1.1万受精卵。孵化条件为:日节律众数水温区间为8.3~16.0℃,溶解氧>5 mg/L,pH值为(7.7±0.2),盐度为(0.13±0.1)psu,氨氮浓度<0.1 mg/L,总悬浮固体含量为(3±0.5)mg/L。结果表明:亲鱼性腺成熟度佳,V期卵径为(2.4±0.2) mm,雄鱼全长约为雌鱼全长((40.3±3.5)cm)的1/2,体重约为雌鱼体重((435.2±67.5)g)的1/10。授精水温为16.3℃,受精率为99%;孵化第10天(238~240 h)积温3 057 h·℃时发生大规模出膜;实施关键出膜水温19℃后,出苗率达到80%,出膜仔鱼长度为0.9~1.0 cm。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有利于该鱼类的自然种群恢复、人工保种,以及研究其胚胎发育的物候响应。

贾智莉[5](2020)在《大气颗粒物发育毒性评价及防雾霾功能活性成分筛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大气颗粒物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的一般发育毒性,并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10,PM10)、大气可入肺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的一般毒性进行比较。2、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研究大气颗粒物对斑马鱼胚胎/幼鱼心血管系统的发育毒性作用,并阐述其毒性作用机制。3、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研究大气颗粒物对斑马鱼幼鱼的神经发育毒性作用,并阐述其毒性作用机制。4、筛选具有防雾霾功能成分的药食同源中药,以便于后期有针对性的开发具有防雾霾损害作用的功能食品。方法:1、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导致斑马鱼胚胎/幼鱼一般发育毒性的研究:显微镜下挑选出发育一致的4 hpf的斑马鱼受精卵(野生型AB系斑马鱼),设定斑马鱼胚胎培养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的浓度组均设定为25、50、100、200、400μg/m L。各组连续处理5天,在24、48、72、96、120 hpf,分别观察各个浓度组的大气颗粒物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的死亡率、孵出率、畸形率、体长以及形态变化的影响。2、利用野生型AB系斑马鱼、Tg(cmcl2:EGFP)、Tg(flk1:EGFP)和Tg(CD41:EGFP)转基因斑马鱼,研究了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对斑马鱼幼鱼的心脏形态、静脉窦-动脉球(sinus venosus and bulbus arteriosus,SV-BA)距离、心率、肠下静脉、血流、血小板流动性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等指标,同时也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了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Nrf2和Wnt通路相关基因m RNA的表达水平。3、利用野生型AB系斑马鱼、Tg(vmat2:EGFP)和Tg(flk1:EGFP)转基因斑马鱼研究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对斑马鱼幼鱼行为学、脑电波、多巴胺神经节、神经血管发育、脑出血情况等进行检测,RT-PCR检测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4、本文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了18种药食同源中药(桑叶、沙棘、菊花、苦杏仁、杜仲、金银花、白扁豆、枸杞子、北沙参、山药、瓜蒌、生姜、百合、桔梗、薏苡仁、茯苓、大枣、赤小豆),预测每一种中药对应的作用靶基因,再富集所有预测的靶基因所对应的生物过程及通路,然后与本论文已研究的毒性机制进行比对分析,找出交集的生物过程及通路,从而筛选出具有预防和缓解雾霾毒性作用的药食同源中药。结果:1、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会造成斑马鱼死亡率、畸形率显着上升,孵出率显着下降,体长显着变短,而形态变化主要表现在鱼鳔减小/缺失,卵黄囊吸收延滞,心包肿大,胚胎/幼鱼发育迟缓等。另外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的一般发育毒性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本研究中大气颗粒物的一般发育毒性比较:PM10>PM2.5>TSP。2、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会导致斑马鱼幼鱼的心包面积和SV-BA距离显着增加,心率减缓,肠下静脉生长受到抑制,血流受阻和血小板凝聚等毒性。此外,大气颗粒物会造成ROS含量升高,大气颗粒物(PM10)引起与ERS(bip/grp78、atf6、perk、ire1、xbp1s、chop),Nrf2信号通路(nrf2、ho-1、nqo1、gclm、gclc)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Wnt通路相关基因β-catenin、wnt1和wnt3a的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PM10导致wnt5a表达降低,wnt11表达升高。此外,活性氧抑制剂(N-Acetyl-L-cysteine,NAC)可以改善大气颗粒物(PM10)对斑马鱼幼鱼的心血管毒性。3、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会导致斑马鱼幼鱼行为能力减弱,脑电波异常,多巴胺神经节变短,神经血管发育受到抑制和脑部出血等神经系统毒性。另外,大气颗粒物(PM10)还导致斑马鱼幼鱼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基因(th1、dat、drd1、drd2a、drd3、drd4b、mbp、syn2a、α1-tubulin、elavl3、gap43、gfap、shha、neurog1、map2、eno2、sox2)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4、筛选的18种药食同源中药(桑叶、沙棘、菊花、苦杏仁、杜仲、金银花、白扁豆、枸杞子、北沙参、山药、瓜蒌、生姜、百合、桔梗、薏苡仁、茯苓、大枣、赤小豆)所对应的生物过程及通路与本论文研究的大气颗粒物毒性机制有不同程度的相交之处,其中桑叶、沙棘、菊花、苦杏仁、杜仲、金银花相交个数较多,数目达20个以上;白扁豆、枸杞子、北沙参、山药、瓜蒌、生姜、百合、桔梗相交个数达10-20个。结论:1、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会导致胚胎/幼鱼一般发育毒性的产生,而且PM10所造成的毒性最强,其次是PM2.5,而TSP引发的毒性相对较弱。这些研究为以后更深入地研究大气颗粒物对环境毒性的影响提供了依据。2、PM10可诱导机体ROS含量增加,导致ERS,并导致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紊乱。Nrf2信号通路在大气颗粒物诱导的心血管损伤早期作为应激代偿机制被激活,但是过度激活不足以抵消由PM10引起的毒性反应。ERS、Nrf2和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紊乱可能是大气颗粒物PM10诱发斑马鱼心血管发育毒性的重要原因。3、PM10可能通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基因表达紊乱,影响斑马鱼胚胎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抑制突触形成、破坏细胞骨架生成和抑制神经元分化,从而造成神经发育毒性。4、18种药食同源中药所对应的生物过程/通路与本论文研究的大气颗粒物毒性机制有交集部分。通过筛选具有防雾霾功能活性的药食同源中药,为后续有针对性的研究开发具有防雾霾损害作用的功能食品提供合理依据。

杨子龙[6](2019)在《影响冀南地区肉鸡健雏率的细菌性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鸡在胚胎期和刚出壳时期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导致胚胎发病或死亡,孵化率下降,影响健雏率,使弱雏鸡增多,对孵化场或养殖场经济效益造成损失。因此,对出壳雏鸡主要病原菌种类进行调查和分析,筛选有效治疗药物,对健雏率的提高和雏鸡胚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调查病、弱肉雏鸡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种类,采集118只刚出壳病、弱父母代肉雏鸡,进行大体和显微病理观察,从肝脏中分离细菌,观察菌落菌体形态,提取菌株DNA,进行16S rDNA基因扩增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结果序列比对结合菌落菌体形态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病、弱肉雏鸡腹围较大,卵黄吸收不良,肝脏土黄色;显微镜下肝脏组织充满空泡,窦状隙充满红细胞。共分离菌株58株,11种菌,分离率为49.15%(58/118)。其中,大肠杆菌分离率为19.49%(23/118),粪肠球菌分离率为16.10%(19/118),志贺氏菌为2.54%(3/118),阴沟肠杆菌为2.54%(3/118),肺炎克雷伯菌为2.54%(3/118),奇异变形杆菌为1.69%(2/118),假单胞菌属为0.85%(1/118),不动杆菌属为0.85%(1/118),库克氏菌为0.85%(1/118),肠道沙门氏菌为0.85%(1/118),纳西杆菌为0.85%(1/118)。这些提示刚出壳病、弱肉雏鸡感染细菌种类较多,优势菌为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对19株分离粪肠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K-B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林可霉素(LIN)、氨苄西林(AM)、头孢噻肟(CTX)、多粘菌素(CL)耐药率为100%,对链霉素(S)、四环素(TE)耐药率为94.74%,对强力霉素(DO)耐药率为84.21%,对大观霉素(SPT)、阿奇霉素(AZM)耐药率为73.68%,对庆大霉素(CN)、新霉素(N)、红霉素(E)耐药率为68.42%,对卡那霉素(K)耐药率为63.16%,对氧氟沙星(OFX)耐药率为52.63%,对恩诺沙星(ENR)耐药率为47.37%,对左氧氟沙星(LEV)耐药率为42.11%,对青霉素(P)耐药率为36.84%,对万古霉素(VA)耐药率为5.26%。进一步对分离株进行最小抑制浓度(MIC)的测定,结果显示四环素MIC50大于256μg/mL,MIC90大于256μg/mL,耐药率为94.74%;链霉素MIC50大于2048μg/mL,MIC90大于2048μg/mL,耐药率为84.21%;红霉素MIC50大于256μg/mL,MIC90大于256μg/mL,耐药率为84.21%;氧氟沙星MIC50为64μg/mL,MIC90大于128μg/mL,耐药率为52.36%;万古霉素MIC50为2μg/mL,MIC90为4μg/mL,耐药率为0%。结果说明分离的粪肠球菌对多种药物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提示在治疗粪肠球菌感染时,应选择敏感药物。对19株粪肠球菌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基因AAC(6ˊ)-APH(2")检出11株,检出率为57.89%,与耐药表型相符率为84.62%。基因APH(3ˊ)-Ⅲ检出11株,检出率为57.89%,与耐药表型相符率为91.67%。基因ANT(6ˊ)-Ⅰ检出10株,检出率为52.63%,与耐药表型相符率为55.56%。基因ermB检出13株,检出率为68.42%,与耐药表型相符率为100%。基因tetM检出18株,检出率为94.74%,与耐药表型相符率为100%。基因TEM、mefA、vanA、vanB未检出。可以看出粪肠球菌耐药基因与其耐药性基本一致,耐药性与携带耐药基因有关。

黄蒙蒙[7](2019)在《丙烯酰胺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毒性的分子毒理学效应及Notch信号通路激活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2年,瑞典科学家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热加工食品中首次发现高含量的丙烯酰胺,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国际关注。丙烯酰胺及其一级代谢产物环氧丙酰胺可以血红蛋白结合物的形式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其发育毒性已在欧洲大型母婴队列研究中得以证实。此外,本课题组前期人群队列研究表明,丙烯酰胺的体内暴露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显着正相关性。心脏是脊椎动物最早形成并发挥功能的器官,特别是早于解毒器官肝脏。因此,本文以斑马鱼胚胎为模型,从急性和亚慢性角度探究丙烯酰胺心脏发育毒性及其致毒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丙烯酰胺急性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具有明显的致死致畸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关系。受精后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丙烯酰胺72和96小时的半致死剂量(LC50)分别为2.7 mM和2.2 mM,主要表型为心包水肿、心率缓慢、心脏线性化、体长减小和鱼鳔无法发育等。毒性敏感性评估研究表明,发育早期阶段暴露丙烯酰胺,胚胎心脏的畸形表型最为显着。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等氧化还原指标观测发现,2.0 mM丙烯酰胺暴露组胚胎出现明显的氧化损伤,且活性氧探针染色和油红O染色结果发现,心脏区域出现大量阳性染色信号,而低于2.0 mM暴露组胚胎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该结果意味着氧化损伤可能是高剂量丙烯酰胺的致毒途径,心脏可能是丙烯酰胺致发育毒性的靶器官。其次,丙烯酰胺急性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具有明确的心脏发育毒性。2.0 mM丙烯酰胺暴露后,胚胎心脏静脉窦-动脉球间距显着变大、心室横截面积和心室容积显着减小;而在功能上,心率、心室收缩分数和红细胞流速均显着下降。整胚原位杂交和定量PCR观测发现,丙烯酰胺暴露导致心管环化不全,腔室膨胀异常;心脏房室发育中心肌蛋白myl7、vmhc和myh6基因表达下调;房室通道分化中bmp4、notch1b和tbx2b基因限制性表达的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房室瓣膜形成过程中has2、klf2a和nfatc1基因异位表达;心脏疾病相关标志基因nppa和nppb异位高表达,而tnnc1a显着下降。上述结果意味着丙烯酰胺急性暴露抑制房室心肌蛋白的形成、房室通道的分化和瓣膜发育,并出现病理性特征。此外,中胚层心脏前体标志物nkx2.5表达下调,暗示了丙烯酰胺急性暴露对心脏发育的影响可能始于心脏前体时期。第三,丙烯酰胺急性暴露抑制心脏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丙烯酰胺暴露后显着降低了心肌细胞和心内膜细胞的数目。通过增殖标志物PH3免疫荧光和TUNEL凋亡等观测发现,丙烯酰胺并不影响心脏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水平,但显着抑制其有丝分裂,这是导致细胞数目减少的可能原因。丙烯酰胺并不影响心脏腔室心肌细胞的特异性分化,但显着抑制房室通道处心内膜细胞从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变的过程。此外,丙烯酰胺暴露导致发育早期心肌和心内膜之间的物理间隙增加,二者之间交错信号(crosstalk)减少,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心室心肌层和心内膜明显增厚,暗示心脏成熟期发育可能出现异常。第四,丙烯酰胺亚慢性暴露对心脏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功能虽无明显影响,但显着影响心脏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发生和收缩功能。通过Notch信号荧光报告转基因鱼系Tg(TP1:d2GFP)发现,0.5 mM和1.0 mM丙烯酰胺暴露导致心脏发育早期心内膜Notch信号部分失去瞬时动态活性,进而持续高表达至肌小梁形成早期,而心肌层Notch信号在肌小梁形成后期持续高表达,最终导致肌小梁芽增生和无法迁移。通过Notch信号抑制剂DAPT对心内膜Notch信号进行不完全抑制后,新生的肌小梁正常发育并向腔室内部延伸,从而起到拯救效果。以上结果表明,丙烯酰胺亚慢性暴露影响心脏发育早期阶段心内膜失去部分活性,无法实现Notch信号限制性表达,进而导致后期肌小梁过度增殖,而成熟后期心肌Notch信号的高表达属于应激反应。第五,丙烯酰胺亚慢性暴露引起心室壁肌小梁增生且无法迁移而堆积于心室壁,可能原因为:(1)经1.0 mM丙烯酰胺暴露后,Notch下游通路中erbb2在肌小梁形成早期显着上调,而nrg2a在肌小梁形成过程中显着上调,这是肌小梁增生的可能原因;(2)受Erbb2信号调控的N-cadherin蛋白大量聚集且无法重排,大大增加了心肌细胞之间的粘附性,是导致新生肌小梁无法迁移而堆积于心室壁的可能原因;(3)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和收缩运动所需的线粒体和肌原纤维结构异常,是导致成熟期心室收缩功能下降的可能原因。此外,丙烯酰胺亚慢性暴露可致心脏早期发育关键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和hand2等在心室成熟期高表达,可能为斑马鱼心脏损伤后的特有再生应激反应。综上所述,本研究以斑马鱼胚胎为模型,从毒理学效应、细胞生物学机制以及分子机制等层面系统研究丙烯酰胺急性暴露和亚慢性暴露后对心脏发育的影响及其致毒机理,相关研究成果为完善食品加工污染物发育毒性和毒理学效应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我国食品化学安全危害因素的循证和溯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姚鸿州[8](2019)在《三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近年来杀菌剂,尤其是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获得快速发展。杀菌剂在长期使用后可能有残留物迁移到水体环境,有必要就其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进行研究。SDHI类杀菌剂对鱼类具有潜在的毒性,然而关于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和机制的信息还很有限。鉴于此,本文通过应用斑马鱼胚胎和成鱼作为模式生物开展SDHI类杀菌剂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的水生生物毒性实验,探讨它们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潜在毒性和作用机制。(1)通过96小时急性暴露试验,揭示这三种杀菌剂导致斑马鱼胚胎产生形态变化,孵化失败和死亡。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胚胎孵化抑制的96小时半数效应浓度值分别是0.039,0.21和3.41 mg/L,对胚胎的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值分别是0.041,0.24和3.69 mg/L。(2)通过急性发育毒性试验,揭示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多个方面造成影响。(1)干扰胚胎发育相关基因bmp2b,gh1,ghra和igf1的表达,导致仔鱼体长较短。(2)干扰仔鱼ATP,NO,NOS,CaN,AChE和EPI,影响胚胎的自主运动和仔鱼的自由运动。(3)干扰心脏发育相关基因cyp26a1和myh7的表达,扰乱心跳速率。(4)干扰仔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apaf1,baxa,bbc3,bcl2a,casp3a,caspb和tp53,诱导细胞凋亡。(5)影响仔鱼中抗氧化标志物CAT,GST,POD和SOD的活性以及GSH含量,引起ROS和MDA含量增加。(6)抑制仔鱼中SDH活性。(7)对仔鱼中T4和T3含量产生干扰。(8)干扰仔鱼先天免疫相关基因ccl34a.4,cxcl18b,ifnphi1,il6,il6r,loxa,nos2a和tnfa的表达。(3)通过对成年斑马鱼的4天急性毒性试验和7天暴露后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示物,探讨这三种杀菌剂急性暴露对成鱼生存和氧化应激的影响。(1)急性暴露影响成鱼的形态和运动,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成鱼的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值分别为0.065,0.33和2.60 mg/L。(2)7天毒性暴露影响成鱼中抗氧化标志物CAT,GST,POD和SOD的活性以及GSH的含量,引起MDA含量增加。(4)通过对成年雌性斑马鱼的30天慢性暴露试验,探讨这三种杀菌剂对雌鱼的慢性毒性效应。试验表明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的30天暴露对成年雌鱼的氧化应激,内分泌,神经系统,能量代谢和肠道组织形态造成影响。(1)影响雌鱼中抗氧化标志物CAT,GST,POD和SOD的活性以及GSH含量,引起MDA含量增加。(2)引起T4含量升高,T3含量下降。(3)导致T,E2含量下降。(4)诱导NO,NOS,CaN和EPI增加,抑制ATP和AChE活性。(5)抑制SDH活性。(6)引起肠道绒毛损伤。综上,SDHI类杀菌剂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斑马鱼胚胎和成鱼均表现出毒性。在本文中其毒性主要表现为急性致死、发育抑制、诱导氧化应激、神经毒性、内分泌干扰和肠道损伤等。因此,这类杀菌剂对水生生物的潜在毒性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出来,它们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影响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李松龄[9](2010)在《种蛋孵化效果的判断与异常原因分析》文中指出 种蛋孵化是家禽生产中的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孵化生产中如何把握好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翻蛋等各个环节至关重要,而如何科学观察和正确分析孵化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异常现象,对提高孵化率、健雏率和孵化经济效益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笔者

卞晓东[10](2010)在《鱼卵、仔稚鱼形态生态学基础研究 ——兼报黄河口海域鱼类浮游生物调查》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从探索鱼卵种类鉴别方法,鱼类早期发育生物学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鱼卵、仔稚鱼海域生态调查三方面,开展了鱼卵、仔稚鱼生物生态学研究。论文绪论部分综述了鱼卵种类鉴别方法、鱼类早期发育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鱼卵、仔稚鱼生态调查等诸方面研究进展。论文第一部分:鱼卵种类鉴别方法探索研究。主要研究了四种鲆鲽类鱼卵受精前后形态特征变化,并归纳了可用于鱼卵种类鉴别和系统发生研究的主要形态特征;同时以自然海区采集的沙氏下鱵鱼Hyporhamphus sajori卵为研究对象,探索了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遗传学手段来准确鉴别鱼卵种类的方法。论文第二部分:鱼类早期发育生物学和实验生态学研究。主要研究了北太平洋亚寒带海域关键种大头鳕Jadus macrocephalus胚胎和卵黄囊仔鱼发育的生物学特征和主要环境因子对其发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造成大头鳕胚胎死亡原因,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鱼卵密度及其粘性的动态变化、鱼卵异率孵化的生态学意义;同时,探讨了大头鳕胚胎及卵黄囊仔鱼发育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鳕属鱼类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第三部分:鱼卵、仔稚鱼生态调查研究。采用鱼卵、仔稚鱼生态调查方法,调查了2007年春、夏季黄河口海区鱼类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并初步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其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鱼卵种类鉴别方法研究1、四种鲆鲽类未受精卵与受精卵的形态学比较研究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方法,观察并测量了四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分批产卵型鲆鲽鱼类,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es、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及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未受精与受精卵的形状及卵膜结构。首先,比较了同种受精前后处在不同发育期鱼卵的形态特征,以期揭示受精前后鱼卵卵膜及受精孔区变化;其次用方差分析(ANOVA)及欧氏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方法分析了四种鲆鲽类未受精成熟卵卵膜及受精孔区的结构,以期为四种鲆鲽类鱼卵的形态分类及系统发生研究积累基础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同种鱼卵在受精前后卵膜及受精孔区分别呈现不同形态特征。4种鱼卵受精后卵膜变得平整,且为防止多精授精,均具有受精后受精孔阻塞现象。星突江鲽、褐牙鲆、大菱鲆鱼卵均具无凹陷长孔道Ⅲ型受精孔,而与星突江鲽属于同一亚科的圆斑星鲽鱼卵具有浅凹陷长孔道的Ⅱ型受精孔。鱼卵卵膜的亚显微结构如壁孔大小及密度,卵径大小等特征均能为鱼卵分类鉴定和系统发生研究提供有用的数据资料,但受精孔区的结构是最主要的形态分类特征。2、沙氏下鱵鱼卵的形态学及遗传学鉴别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遗传学方法开展了采自南黄海海区(33°49’N,122°10’E)附着在海藻上的鱼卵种类的综合鉴别研究。在光学显微镜下:卵呈微扁圆形,卵径1.95-2.38mm粘着沉性;卵黄间隙较窄,卵黄囊呈乳白色,无龟裂;卵膜平滑,在其表面有5-7根细长角质管状卵膜丝;多油球数不定(4-145),油球径0.05-0.50mm球在卵黄囊中的位置随不同的发育时期而不断发生变化;胚体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特征符合颌针鱼目鱼卵的特征。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鱼卵受精孔明显,位于动物极的卵膜丝之间,外缘孔径12.3μm卵膜壁孔不明显,在卵膜表面有大量颗粒状突起,密度约为50个/100μm2。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鱼卵与沙氏下鱵鱼mtDNA Cyt b基因片段序列之间无差异,遗传距离为0,而与其它颌针鱼目鱼类序列间差异达18.72-21.3%,遗传距离在21.9-26.4%之间。NJ分子系统树的聚类结果也显示鱼卵与沙氏下鱵鱼序列聚为一支,他们共享一个单倍型,而与其它颌针鱼目鱼类序列分为两大支,其亲缘关系较远。进化速率较快的控制区片段序列的分析结果也显示鱼卵与沙氏下鱵鱼片段序列间遗传距离仅为0-0.7%,两者差异应为种内水平的遗传分化。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该鱼卵为沙氏下鱵鱼卵。二、鱼类早期发育生物学和实验生态学研究1、大头鳕胚胎发育的生物学研究实验室内利用显微镜和显微数码摄像系统,通过电脑活体观察测量拍摄大头鳕受精卵胚胎发育和初孵仔鱼的形态特征,详细描述记录其发育过程和时间,并利用斯托科斯定律(Stokes’law)对大头鳕卵子以发育天数为单位进行活体密度测定。此外,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大头鳕7个胚胎发育期受精孔及卵膜的形态结构。大头鳕产沉性带微弱粘性卵子,无油球,未受精卵径0.95-1.08mm,密度为1.0422±0.001 g/cm3,卵膜表面具有弱的网状纹理。水温6.30±1.24℃、盐度34 psu受精后约2 hpf (hours post fertilization)胚盘形成,23 hpf进入囊胚期,38 hpf后进入胞胚期且卵子间粘性消失,52 hpf后进入原肠胚,196 hpf左右进入胚体器官分化期,228 hpf左右尾部游离,252 hpf后心跳开始,胚体搐动,296 hpf开始孵化,330.56 hpf时50%孵化。受精后大头鳕卵子的卵径与密度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卵径随胚胎发育呈逐渐上升趋势,密度则呈逐渐降低趋势;50%孵化时卵径为1.09±0.02mm度变为1.0395±0.001 g/cm3。孵化后20d,仔鱼卵黄吸收完毕。亚显微观察显示,大头鳕具有深凹陷,短孔道的Ⅰ型受精孔;未受精时精孔管开放,精孔管径3.28±0.55μm,受精孔前庭外缘径18.13±2.03μm、内缘径10.22±3.07μm,卵膜具有六角形网纹且褶皱明显,卵膜壁孔间距为1.95±0.29 gm。受精后,卵子精孔管被卵周液分泌物阻塞,卵膜褶皱逐渐消失但整个卵膜逐渐变得粗糙;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孔的大小、形状及卵膜壁孔间距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2细胞期受精孔前庭径和卵膜壁孔间距最大,杆状细菌在原口关闭期及胚体包卵5/8期布满受精孔前庭及卵膜,胚体包卵5/8期时整个受精孔已经完全塌陷。大头鳕卵子粘性、卵径和密度的动态变化也与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相关联,该特性对提高卵子受精率及卵子在海底正常发育及散布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此外,在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卵子受精孔与卵膜结构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对防止大头鳕胚胎在较长发育期内免遭其他微生物及病菌侵袭具有重要的生物生态学意义。2、温度对大头鳕早期发育影响的研究实验室内研究了不同温度对日本陆奥湾海域大头鳕受精卵发育速率、日死亡率、孵化率及初孵仔鱼形态特征的影响。人工受精方法获取受精卵,在水温0℃、1℃、2℃、4℃、6℃、8℃、10℃、12℃,正常海水盐度34 psu,光周期11L:13D的条件下进行孵化。据不同孵化温度下受精卵各发育期的中点时间,利用最小2乘法非线性多项式回归拟合曲线,研究孵化温度对胚胎发育速率和各发育阶段持续时间的影响。在各检测温度中,除0℃无受精卵孵化外,其余各温度下受精卵均能正常发育至孵化,且温度4-8℃时正常发育至孵化的比率最高。大头鳕受精卵死亡率最高的关键期从原肠初期一直持续到原孔关闭期。受精卵发育速率与孵化温度呈正相关,其达到特定发育阶段所需时间与温度呈负相关。受精卵孵化期、50%孵化时间和孵化终点时间与孵化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1℃水温条件下,50%孵化所需时间为817.87h,12℃仅需217.9 h。初孵仔鱼平均体长和卵黄贮存量与孵化温度呈二次曲线相关。即使在相同孵化条件下,大头鳕受精卵异率孵化现象明显,各孵化温度下早期孵化仔鱼体长较短但残留卵黄囊较多,而后期孵化仔鱼体长较长但残存卵黄囊较少。综上,在自然水域中大头鳕受精卵发育对温度较敏感;适温范围内受精卵发育速率、存活率、孵化率及初孵仔鱼形态特征受温度变化影响显着。由此,海水温度的时空异质性明显影响自然水域大头鳕沉性卵的发育及其仔鱼散布的潜能,受精卵的异率孵化被认为是其应对这种风险的一种进化策略。3、温、盐度对大头鳕胚胎和卵黄囊仔鱼发育影响的研究实验室内研究了不同温、盐度对大头鳕受精卵及卵黄囊仔鱼发育的影响。1)受精卵发育期。人工采集实验室内暂养成鱼精卵并授精获取受精卵。受精卵分别置于9个温度梯度、5个盐度梯度组合的135(9×5×3)个有机塑料培养皿中进行孵化。孵化光照条件为11L:13D。分别检测大头鳕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孵化率及初孵仔鱼形态特征。2)初孵仔鱼培育实验。为研究大头鳕受精卵孵化后初孵仔鱼由海底相对稳定环境上浮至环境温度多变的表层或散布至不同水团后的存活状态,在一个9×5×3温盐度全因子实验中(温盐度同受精卵孵化实验)分别研究了孵化水温6℃、盐度34 psu条件下初孵仔鱼自孵化后在饥饿状态中持续至死亡的时间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大头鳕受精卵在温度4℃和6℃下,各盐度的孵化率均较高(53.67-73.66%);温度14℃已经超出了大头鳕受精卵的耐温极限;在接近大头鳕受精卵耐温极限时,各温度的孵化率受盐度影响显着。尽管0℃时在盐度30和34psu下没有受精卵正常孵化,但较低盐度的15-25 psu处理组仍有受精卵正常孵化;较高孵化水温下低盐处理组受精卵孵化率显着降低。上述现象体现了低温低盐对受精卵孵化率的增效作用,同时也体现了高温低盐的限制性作用。温度对大头鳕受精卵发育速率影响较显着,但不同水温条件下盐度对受精卵发育时间影响不显着。在各孵化盐度下各温度处理组大头鳕初孵仔鱼的标准体长与孵化水温成凸型二次曲线相关;但在各监测温度条件下不同盐度对初孵仔鱼形态特征影响不显着。同时发现,初孵仔鱼耐温、盐范围远超过受精卵,多数初孵仔鱼在各监测的温、盐度范围内都能存活直至卵黄耗尽因饥饿而死亡。各盐度下饥条件下饥饿未投喂仔鱼50%存活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显着降低,其相关性可用有效指数函数公式来描述。陆奥湾大头鳕卵子与仔鱼多分布在水温4℃和6℃的自然水域,室内试验证实,该水温范围内受精卵孵化率最高、耐盐范围最广,初孵仔鱼的标准体长最大,且饥饿仔鱼50%的存活时间适中,适合大头鳕卵子孵化和仔鱼发育。三、鱼卵、仔稚鱼生态调查研究1、2007年春、夏季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2007年春季和夏季,利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水平和垂直拖网对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进行了调查。春季和夏季分别设置19个(6个断面)相同的调查站位。每站表层水平拖网10 min,拖网速度为2.0 n mile/h;垂直拖网由底到表,拖网速度约0.5 m/s。调查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共采集鱼卵7661粒、仔稚鱼70尾,共18种,能鉴定到种的有17种,隶属于5目12科16属,其中1种虾虎鱼类的稚鱼仅能鉴别到科的水平。优势种为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油魣(Sphyraena pinguis)、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春季的水平和垂直拖网分别采集6932粒鱼卵、6尾仔稚鱼和11粒鱼卵、0尾仔稚鱼。鱼卵、仔稚鱼的出现频率分别为84.21%、10.53%和26.32%、0%,平均密度分别为364.84粒/网、0.32尾/网和0.59粒/m3、0尾/m3;夏季的水平和垂直拖网分别采集658粒鱼卵、57尾仔稚鱼和60粒鱼卵、7尾仔稚鱼,鱼卵、仔稚鱼的出现频率分别为84.21%、63.16%和31.58%、15.79%,平均密度分别为34.63粒/网、3尾/网和1.85粒/m3、0.22尾/m3。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季节更替明显分成春夏季—夏季两种生态类型,种类更替率高达83.33%;河口南部海域鱼卵和仔稚鱼的群落结构相对较稳定,优势种突出,优势度较大,物种多样性水平与种间分布均匀度高于北部海域。上述规律符合该海域的水文地理学特性和硬骨鱼类的繁殖生物学规律。此外本研究分别对春季和夏季鱼卵、仔稚鱼的数量分布以及斑鰶、油魣、短吻红舌鳎等优势种类鱼卵的数量分布绘制了密度等值分布图。与1982-1983、1984-1985、1992-1993年同期调查结果比较发现,2007年春季和夏季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发生了显着变化,分析认为,在渔业捕捞压力和环境条件变化的双重扰动下,黄河口生态系统中鱼类资源的种群交替和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导致资源补充群体也随之改变。

二、孵化中引起胚胎死亡原因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孵化中引起胚胎死亡原因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镉和双酚A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镉的污染状况及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
        1.1 镉的污染状况
        1.2 镉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
    2 双酚A的污染状况及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
        2.1 双酚A的污染状况
        2.2 双酚A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
    3 环境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4 斑马鱼及其在食品安全研究领域的应用
        4.1 斑马鱼简介
        4.2 斑马鱼在食品安全研究领域的应用
    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Cd和BPA联合暴露下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Cd和BPA联合暴露实验
        1.4 发育指标的观察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Cd和 BPA联合暴露96 h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孵化率的影响
        2.2 Cd和 BPA联合暴露96 h对斑马鱼胚胎心率、畸形率的影响
        2.3 Cd和 BPA联合暴露96 h对斑马鱼胚胎自主运动频率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Cd和BPA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Cd和BPA联合暴露实验
        1.4 总RNA提取和cDNA模板制备
        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Cd和 BPA联合暴露96 h斑马鱼胚胎内参基因的筛选
        2.1.1 geNorm软件分析
        2.1.2 NormFinder软件分析
        2.1.3 BestKeePer软件分析
        2.1.4 综合评价法
        2.2 Cd和 BPA联合暴露96 h对斑马鱼胚胎的雌激素效应
    3 讨论
第四章 Cd和BPA联合暴露诱导的斑马鱼胚胎氧化损伤和炎症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Cd和BPA联合暴露实验
        1.4 酶活性测定
        1.5 总RNA提取和cDNA模板制备
        1.6 实时荧光定量PCR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Cd和BPA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氧化损伤效应
        2.2 Cd和BPA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炎症效应
    3 讨论
第五章 Cd和BPA联合暴露下斑马鱼胚胎的神经毒性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Cd和BPA联合暴露实验
        1.4 总RNA提取和cDNA模板制备
        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Cd和 BPA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gadra1 mRNA表达的影响
        2.2 Cd 和 BPA 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 abat mRNA 表达的影响
        2.3 Cd 和 BPA 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 gat1 mRNA 表达的影响
        2.4 Cd 和 BPA 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 gad1b mRNA 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灰尘中重金属和邻苯二甲酸酯复合污染特征及毒理学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灰尘污染特征研究
        1.2.2 复合污染环境效应研究现状
        1.2.3 灰尘毒理学效应机制研究
        1.2.4 灰尘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灰尘样品采集
        2.1.1 样品采集
        2.1.2 灰尘样品测试方法
        2.1.3 污染评估方法
        2.1.4 健康风险评价
    2.2 青鳉鱼胚胎暴露实验
        2.2.1 实验材料
        2.2.2 青鳉鱼胚胎生存和发育情况记录
        2.2.3 酶活性及蛋白含量测定
        2.2.4 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2.3 青鳉鱼暴露实验
        2.3.1 实验材料
        2.3.2 酶活性及蛋白含量测定
        2.3.3 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2.3.4 代谢组学研究
    2.4 数据处理
第3章 长春市灰尘重金属和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特征研究
    3.1 灰尘重金属污染
    3.2 灰尘邻苯二甲酸酯污染
    3.3 灰尘重金属和邻苯二甲酸酯的影响因素
    3.4 小结
第4章 灰尘中组分Cd和 DEHP复合污染对青鳉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效应
    4.1 Cd、DEHP单一和复合污染对青鳉鱼胚胎发育毒性
        4.1.1 Cd、DEHP单一和复合作用对青鳉鱼胚胎的致畸作用
        4.1.2 Cd、DEHP单一和复合作用对青鳉鱼胚胎孵化的影响
        4.1.3 Cd、DEHP单一和复合作用对青鳉鱼心率的影响
        4.1.4 Cd、DEHP单一和复合作用对青鳉鱼胚胎的致死作用
    4.2 Cd、DEHP单一和复合污染对青鳉鱼胚胎的氧化应激效应
    4.3 Cd、DEHP单一和复合污染对青鳉鱼胚胎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影响
        4.3.1 对青鳉鱼胚胎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3.2 对青鳉鱼胚胎骨骼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3.3 对青鳉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灰尘中组分Cd和 DEHP复合污染对青鳉鱼成鱼的毒性效应
    5.1 Cd、DEHP单一和复合作用对青鳉鱼发育毒性
        5.1.1 Cd、DEHP单一和复合作用对青鳉鱼致畸作用
        5.1.2 Cd、DEHP单一和复合作用对青鳉鱼的致死作用
    5.2 Cd、DEHP单一和复合污染对青鳉鱼的氧化应激效应
    5.3 Cd、DEHP单一和复合污染对青鳉鱼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影响
    5.4 Cd、DEHP单一和复合污染对青鳉鱼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5.5 小结
第6章 灰尘重金属和邻苯二甲酸酯的健康风险评价
    6.1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6.2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发表文章

(3)四川华鳊早期发育及温度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四川华鳊简介
        1.1.1 生物学特性
        1.1.2 研究进展
    1.2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
    1.3 鱼类早期发育研究
        1.3.1 鱼类早期生活史
        1.3.2 鱼类胚胎发育的研究进展
        1.3.3 仔、稚鱼相关的研究进展
    1.4 温度对鱼类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1.4.1 温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1.4.2 温度对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温度对四川华鳊胚胎发育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亲鱼来源
        2.1.2 人工催产及胚胎孵化
        2.1.3 胚胎观察
        2.1.4 不同温度胚胎发育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胚胎发育过程(25℃条件下)
        2.2.2 不同温度对四川华鳊胚胎发育影响
    2.3 讨论
        2.3.1 四川华鳊胚胎发育特征
        2.3.2 温度、卵径大小与胚胎孵化历时的关系
        2.3.3 温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四川华鳊仔稚鱼生长与形态发育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受精卵来源
        3.1.2 受精卵孵化和仔稚鱼管理
        3.1.3 实验方法
        3.1.4 仔稚鱼阶段划分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仔稚鱼的生长与发育
        3.2.2 仔稚鱼的生长模型
        3.2.3 卵黄囊的吸收
    3.3 讨论
        3.3.1 四川华鳊仔稚鱼发育特点
        3.3.2 卵黄囊体积与开口摄食时间的关系
        3.3.3 混合营养期
        3.3.4 四川华鳊仔稚鱼的生长速率
    3.4 小结
第4章 温度对四川华鳊仔、稚鱼生长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温度设置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
        4.2.1 温度对四川华鳊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4.2.2 温度对四川华鳊仔稚鱼发育进程的影响
        4.2.3 四川华鳊仔稚鱼全长与日龄的关系
        4.2.4 温度对四川华鳊仔稚鱼存活率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温度与仔、稚鱼生长发育进程
        4.3.2 温度与仔、稚鱼存活率
    4.4 小结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实践情况

(4)长江南源小头裸裂尻鱼人工繁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地点
    2.2 实验鱼的选择
    2.3 人工授精
    2.4 孵化方法
    2.5 出膜关键水温
3 结果分析
    3.1 亲鱼及其配子特征以及人工授精
    3.2 孵化水质
    3.3 孵化水温过程和出膜关键水温
    3.4 胚胎发育时序
    3.5 野外孵化
    3.6 疾病控制
4 讨 论
    4.1 自然状态下V期亲鱼的发现
    4.2 孵化水温过程
    4.3 关键出膜水温控制
5 结 语

(5)大气颗粒物发育毒性评价及防雾霾功能活性成分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环境污染
    2 大气颗粒物相关研究进展
        2.1 大气颗粒物
        2.2 TSP相关研究进展
        2.3 PM_(10)相关研究进展
        2.4 PM_(2.5)相关研究进展
    3 基于模式生物斑马鱼研究大气颗粒物的优势
    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大气颗粒物对斑马鱼胚胎/幼鱼一般发育毒性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大气颗粒物收集
        2.4 斑马鱼的维护和胚胎收集
        2.5 大气颗粒物处理
        2.6 斑马鱼胚胎/幼鱼死亡率检测
        2.7 斑马鱼幼鱼的孵出率检测
        2.8 斑马鱼胚胎/幼鱼的形态发育检测
        2.9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TSP对斑马鱼一般发育毒性的影响
        3.2 PM_(10)对斑马鱼一般发育毒性的影响
        3.3 PM_(2.5)对斑马鱼一般发育毒性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大气颗粒物对斑马鱼心血管系统发育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斑马鱼的维护和胚胎收集
        2.4 大气颗粒物处理
        2.5 斑马鱼幼鱼心包面积检测
        2.6 斑马鱼幼鱼的SV-BA检测
        2.7 斑马鱼幼鱼的心率检测
        2.8 斑马鱼幼鱼的肠下静脉检测
        2.9 斑马鱼幼鱼血流速度检测
        2.10 斑马鱼幼鱼的血小板流动性检测
        2.11 斑马鱼体内ROS含量检测
        2.12 PM_(10)诱导斑马鱼心血管发育毒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2.12.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M_(10)对斑马鱼心血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2.12.2 NAC对PM_(10)诱导的心血管发育毒性的影响
        2.13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TSP、PM_(10)、PM_(2.5)对斑马鱼幼鱼心脏的影响
        3.2 TSP、PM_(10)、PM_(2.5)对斑马鱼幼鱼肠下静脉的影响
        3.3 TSP、PM_(10)、PM_(2.5)对斑马鱼幼鱼血流速度的影响
        3.4 TSP、PM_(10)、PM_(2.5)对斑马鱼幼鱼尾静脉处血小板流动性的影响
        3.5 TSP、PM_(10)、PM_(2.5)对斑马鱼ROS生成的影响
        3.6 PM_(10)诱导斑马鱼心血管发育毒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3.6.1 PM_(10)对心血管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3.6.2 NAC可改善PM_(10)诱导的心血管毒性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大气颗粒物对斑马鱼神经系统发育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斑马鱼的维护和胚胎收集
        2.4 大气颗粒物处理
        2.5 斑马鱼幼鱼行为学的检测
        2.6 斑马鱼幼鱼多巴胺神经元发育检测
        2.7 斑马鱼幼鱼脑神经血管发育检测
        2.8 斑马鱼幼鱼的脑出血实验
        2.9 斑马鱼幼鱼脑电波的检测
        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神经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2.11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TSP、PM_(10)、PM_(2.5)对斑马鱼幼鱼行为学的影响
        3.2 PM_(10)对斑马鱼幼鱼脑电波的影响
        3.3 TSP、PM_(10)、PM_(2.5)对斑马鱼幼鱼多巴胺神经元发育的影响
        3.4 TSP、PM_(10)、PM_(2.5)对斑马鱼幼鱼脑神经血管发育的影响
        3.5 TSP、PM_(10)、PM_(2.5)对斑马鱼脑出血的影响
        3.6 PM_(10)对神经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防雾霾功能成分活性筛选
    1 引言
    2 数据库
    3 方法
        3.1 药食同源中药靶点预测
        3.2 药食同源中药通路富集
        3.3 网络构建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展望
全文创新点
第五章 综述 大气颗粒物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价及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 引言
    2 大气颗粒物概述
        2.1 大气颗粒物的分类
        2.1.1 根据粒径大小分类
        2.1.2 根据在大气环境中的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分类
        2.1.3 按其他特性分类
        2.2 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分
    3 大气颗粒物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4 大气颗粒物的毒性作用机制
        4.1 破坏呼吸系统的作用机制
        4.2 破坏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
        4.3 对免疫系统损伤机制
        4.4 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作用机制
    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1 发表论文
    2 发表会议论文
    3 专利
    4 获得奖励

(6)影响冀南地区肉鸡健雏率的细菌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影响雏鸡质量的因素
        1.1.1 种蛋的品质
        1.1.1.1 种禽质量
        1.1.1.2 种蛋的保存
        1.1.1.3 蛋重和蛋形指数
        1.1.1.4 蛋壳颜色和厚度
        1.1.2 孵化条件
        1.1.2.1 温度
        1.1.2.2 相对湿度
        1.1.2.3 通风换气
        1.1.2.4 翻蛋与凉蛋
        1.1.3 营养性因素
        1.1.3.1 维生素缺乏造成的影响
        1.1.3.2 微量元素缺乏造成的影响
        1.1.3.3 氨基酸缺乏造成的影响
        1.1.4 生物性因素
        1.1.4.1 细菌性传染病
        1.1.4.2 病毒性传染病
        1.1.4.3 真菌性传染病
    1.2 粪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1.2.1 氨基糖苷类
        1.2.2 大环内酯类
        1.2.3 四环素类
        1.2.4 氟喹诺酮类
        1.2.5 β-内酰胺类
        1.2.6 糖肽类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肉雏鸡病原菌分离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设备
        2.1.2 试剂和耗材
        2.1.3 病、弱肉雏鸡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2.1.3.1 样品采集
        2.1.3.2 病理学观察
        2.1.3.3 培养基的制备
        2.1.3.4 菌株的培养及纯化
        2.1.3.5 菌株形态学鉴定
        2.1.3.6 菌株DNA的提取
        2.1.3.7 通用引物的合成
        2.1.3.8 菌株的PCR扩增
        2.1.3.9 菌株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弱肉雏鸡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2.2.2 分离菌株的PCR扩增
        2.2.3 分离菌株的鉴定
        2.2.3.1 疑似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2.2.3.2 疑似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
        2.2.3.3 疑似志贺氏菌的分离鉴定
        2.2.3.4 疑似阴沟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2.2.3.5 疑似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
        2.2.3.6 疑似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
        2.2.3.7 疑似假单孢菌属的分离鉴定
        2.2.3.8 疑似不动杆菌属的分离鉴定
        2.2.3.9 疑似库克氏菌的分离鉴定
        2.2.3.10 疑似肠道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2.2.3.11 疑似纳西杆菌的分离鉴定
        2.2.4 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粪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设备
        3.1.2 试剂和耗材
        3.1.3 菌株来源
        3.1.4 粪肠球菌生长曲线测定
        3.1.5 粪肠球菌标准曲线测定
        3.1.6 K-B纸片法药敏试验
        3.1.7 最小抑制浓度(MIC)测定
        3.1.7.1 抗菌药液的制备
        3.1.7.2 菌液的制备
        3.1.7.3 肉汤微量稀释法操作步骤
        3.1.8 粪肠球菌耐药基因检测
        3.1.8.1 耐药基因引物设计
        3.1.8.2 DNA模板的制备
        3.1.8.3 基因的PCR扩增及凝胶电泳检测
        3.1.8.4 扩增产物序列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长曲线
        3.2.2 标准曲线
        3.2.3 K-B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
        3.2.4 MIC结果
        3.2.5 耐药基因检测
    3.3 讨论
        3.3.1 对氨基糖苷类耐药作用
        3.3.2 对四环素类耐药作用
        3.3.3 对大环内酯类耐药作用
        3.3.4 对β-内酰胺类耐药作用
        3.3.5 对氟喹诺酮类耐药作用
        3.3.6 对林可胺类耐药作用
        3.3.7 对糖肽类耐药作用
    3.4 小结
结论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加科研情况

(7)丙烯酰胺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毒性的分子毒理学效应及Notch信号通路激活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食品加工污染物丙烯酰胺
        1.1.1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发现
        1.1.2 丙烯酰胺人群暴露评估
        1.1.3 丙烯酰胺体内代谢途径
    1.2 丙烯酰胺发育毒性和心脏毒性
        1.2.1 食品毒理学发展
        1.2.2 丙烯酰胺毒理学研究
        1.2.3 丙烯酰胺的发育毒性
        1.2.4 丙烯酰胺的心脏毒性
    1.3 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
        1.3.1 斑马鱼模型
        1.3.2 斑马鱼心脏发育
        1.3.3 斑马鱼模型在心脏发育毒性评估中的优势
    1.4 Notch信号通路与心脏发育
        1.4.1 Notch信号通路
        1.4.2 Notch信号通路在早期心脏发育中的作用
        1.4.3 Notch信号通路在肌小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4.4 Notch信号通路在心脏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丙烯酰胺致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和氧化应激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斑马鱼饲养及品系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丙烯酰胺致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
        2.3.2 丙烯酰胺致斑马鱼急性毒性敏感性评估
        2.3.3 丙烯酰胺致斑马鱼胚胎氧化应激
第三章 丙烯酰胺致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毒性分子毒理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斑马鱼饲养及品系
        3.2.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丙烯酰胺对胚胎心脏早期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3.3.2 丙烯酰胺对胚胎心脏房室心肌和瓣膜发育的影响
        3.3.3 丙烯酰胺对ALPM区域心脏前体的影响
第四章 丙烯酰胺致斑马鱼心脏发育毒性的细胞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斑马鱼饲养及品系
        4.2.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丙烯酰胺对心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4.3.2 丙烯酰胺对心脏房室分化和形态发生的影响
        4.3.3 丙烯酰胺对心脏房室通道分化的影响
第五章 丙烯酰胺干扰Notch信号动态活性致心室肌小梁增生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斑马鱼饲养及品系
        5.2.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丙烯酰胺影响胚胎心脏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和功能
        5.3.2 丙烯酰胺干扰心室肌小梁形成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
        5.3.3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拯救丙烯酰胺导致的心室肌小梁发育不良
第六章 丙烯酰胺促进心室肌小梁增生并抑制其迁移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斑马鱼饲养及品系
        6.2.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6.2.3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丙烯酰胺对心室肌小梁形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6.3.2 丙烯酰胺对心肌细胞之间N-cadherin蛋白的影响
        6.3.3 丙烯酰胺对心肌细胞亚结构的影响
        6.3.4 丙烯酰胺对心脏特异性转录因子的影响
第七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三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农药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1.3 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1.4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
        1.4.1 概述
        1.4.2 苯并烯氟菌唑
        1.4.3 吡唑萘菌胺
        1.4.4 氟唑环菌胺
        1.4.5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毒理学研究情况
    1.5 斑马鱼及其胚胎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1.5.1 水生模式生物斑马鱼
        1.5.2 斑马鱼在水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6 课题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三种杀菌剂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斑马鱼的培养
        2.3.2 斑马鱼胚胎的获取
        2.3.3 胚胎急性暴露试验
        2.3.4 统计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胚胎形态
        2.4.2 胚胎孵化
        2.4.3 胚胎存活率
    2.5 小结
第三章 三种杀菌剂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及机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斑马鱼的培养与胚胎的获取
        3.3.2 仔鱼体长
        3.3.3 胚胎运动
        3.3.4 胚胎心脏
        3.3.5 胚胎细胞凋亡
        3.3.6 胚胎氧化应激
        3.3.7 胚胎琥珀酸脱氢酶
        3.3.8 胚胎甲状腺激素
        3.3.9 胚胎免疫相关基因
        3.3.10 统计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仔鱼体长
        3.4.2 胚胎运动
        3.4.3 胚胎心脏
        3.4.4 胚胎细胞凋亡
        3.4.5 胚胎氧化应激
        3.4.6 胚胎琥珀酸脱氢酶
        3.4.7 胚胎甲状腺激素
        3.4.8 胚胎免疫相关基因
    3.5 小结
第四章 三种杀菌剂对斑马鱼成鱼的急性毒性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斑马鱼的培养
        4.3.2 成鱼急性致死试验
        4.3.3 成鱼氧化应激
        4.3.4 统计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成鱼存活率
        4.4.2 成鱼氧化应激
    4.5 小结
第五章 三种杀菌剂对斑马鱼成年雌鱼的慢性毒性及机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斑马鱼的培养
        5.3.2 雌鱼慢性暴露试验
        5.3.3 雌鱼氧化应激
        5.3.4 雌鱼甲状腺激素
        5.3.5 雌鱼性激素
        5.3.6 雌鱼神经系统
        5.3.7 雌鱼琥珀酸脱氢酶
        5.3.8 组织病理学观察
        5.3.9 统计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雌鱼氧化应激
        5.4.2 雌鱼甲状腺激素
        5.4.3 雌鱼性激素
        5.4.4 雌鱼神经系统
        5.4.5 雌鱼琥珀酸脱氢酶
        5.4.6 雌鱼肠道组织形态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鱼卵、仔稚鱼形态生态学基础研究 ——兼报黄河口海域鱼类浮游生物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鱼卵仔稚鱼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工鱼卵鉴别方法
        1.1.1 传统形态学鉴别方法
        1.1.2 扫描电镜观察
        1.1.3 遗传学方法
        1.1.4 单克隆抗体免疫染色技术
        1.1.5 展望
        参考文献
    1.2 鱼卵仔稚鱼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Ⅱ鱼类早期发育及其生态学研究
        1.2.1 鱼类早期发育形态特征
        1.2.2 影响鱼类早期发育的因素
        1.2.3 鱼卵、仔稚鱼实验生态学研究
        1.2.4 鱼卵、仔稚鱼生态调查研究
        1.2.5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鱼卵种类鉴别方法探索研究
    1 四种鲆鲽类未受精卵与受精卵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样品收集
        1.2.2 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方法
        1.2.3 卵膜形态学比较研究和四种鲆鲽类系统发生关系研究
        1.3 结果
        1.3.1 光学显微镜下鱼卵形态特征
        1.3.2 扫描电镜下卵膜亚显微结构
        1.3.3 四种鲆鲽类未受精卵的形态比较及其在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
        1.4 讨论
        1.4.1 四种鲆鲽类鱼卵受精前后形态特征变化
        1.4.2 四种鲆鲽鱼类未受精卵亚显微结构的比较及其系统发生研究
        参考文献
    2 沙氏下鱵鱼卵的形态学及遗传学鉴别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3.1 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2.3.2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2.3.3 遗传学鉴别研究结果
        2.4 讨论
        2.4.1 通过形态学特征初鉴鱼卵为沙氏下鱵鱼卵
        2.4.2 扫描电镜下鱼卵的超微结构特征
        2.4.3 遗传学分析确定鱼卵为沙氏下鱵鱼卵
        2.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鱼类早期发育生物学和实验生态学研究
    1 大头鳕胚胎发育的生物学研究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受精卵制备及孵化条件
        1.2.2 胚胎发育期划分及观察方法
        1.2.3 各发育期受精卵密度的测定
        1.2.4 受精孔及卵膜亚显微结构观察
        1.3 结果
        1.3.1 各胚胎发育期的形态学描述
        1.3.2 初孵仔鱼形态特征
        1.3.3 各发育期卵径及卵密度的变化
        1.3.4 各发育期卵膜及受精孔亚显微结构的变化
        1.4 讨论
        1.4.1 大头鳕卵子与仔鱼形态发育特征及其在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
        1.4.2 大头鳕卵膜在各发育阶段亚显微结构的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1.4.3 大头鳕卵子的密度及其粘性
        参考文献
    2 水温对大头鳕早期发育影响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受精卵制备及孵化条件
        2.2.2 各孵化水温下卵子发育速率的计算
        2.2.3 各水温条件下孵化率的比较
        2.2.4 各水温条件下早期孵化、中期孵化及末期孵化仔鱼的形态特征
        2.3 结果
        2.3.1 各孵化水温下受精卵日均死亡率与发育速率
        2.3.2 各孵化水温下受精卵孵化率及初孵仔鱼形态特征
        2.3.3 孵化水温为4℃与6℃大头鳕早期、中间和末期初孵仔鱼形态特征
        2.4 讨论
        2.4.1 孵化水温对大头鳕卵子死亡率的影响
        2.4.2 孵化水温对大头鳕卵子孵化时间及发育速率的影响
        2.4.3 水温对孵化期仔鱼形态特征的影响
        2.4.4 大头鳕卵子异率孵化的生态学意义
        参考文献
    3 不同温、盐度对大头鳕胚胎和卵黄囊仔鱼发育影响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受精卵制备及孵化条件
        3.2.2 受精直至孵化期不同温、盐度对胚胎发育影响
        3.2.3 卵黄囊仔鱼实验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温盐度下卵子发育速率、孵化率
        3.3.2 不同温盐度对初孵仔鱼形态特征的影响
        3.3.3 不同温盐度下饥饿卵黄囊仔鱼50%存活时间
        3.4 讨论
        3.4.1 温盐度对大头鳕卵子发育速率、孵化期及孵化率的影响
        3.4.2 温盐度对初孵仔鱼形态特征的影响
        3.4.3 不同温盐度对卵黄囊仔鱼50%存活时间的影响
        3.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鱼卵、仔稚鱼生态调查研究
    1 2007年春、夏季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调查航次和站位分布
        1.2.2 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1.2.3 数据的处理
        1.3 结果
        1.3.1 种类组成
        1.3.2 数量分布
        1.3.3 重要优势种数量分布
        1.3.4 水平网鱼卵、仔稚鱼群落多样性和数量分布与表层环境因子的关系
        1.4 讨论
        1.4.1 河口海区作为产卵育幼场
        1.4.2 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征
        1.4.3 近30年来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群落变动的评价
        参考文献
总结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孵化中引起胚胎死亡原因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镉和双酚A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研究[D]. 张婷. 山西大学, 2021(12)
  • [2]灰尘中重金属和邻苯二甲酸酯复合污染特征及毒理学效应[D]. 侯胜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
  • [3]四川华鳊早期发育及温度影响研究[D]. 王亚利. 西南大学, 2021(01)
  • [4]长江南源小头裸裂尻鱼人工繁殖技术[J]. 李伟,赵良元,赵伟华,郭伟杰,乔强龙,刘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12)
  • [5]大气颗粒物发育毒性评价及防雾霾功能活性成分筛选研究[D]. 贾智莉. 河南大学, 2020(02)
  • [6]影响冀南地区肉鸡健雏率的细菌性因素分析[D]. 杨子龙.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7]丙烯酰胺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毒性的分子毒理学效应及Notch信号通路激活机制[D]. 黄蒙蒙. 浙江大学, 2019(01)
  • [8]三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D]. 姚鸿州.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9]种蛋孵化效果的判断与异常原因分析[J]. 李松龄.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0(09)
  • [10]鱼卵、仔稚鱼形态生态学基础研究 ——兼报黄河口海域鱼类浮游生物调查[D]. 卞晓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孵化期胚胎死亡原因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