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PC用锆英粉涂料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单保香[1](2020)在《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砂型铸造是应用最多的一种铸造方法,在砂型(芯)表面刷涂涂料是减少铸造缺陷,提高铸件质量的有效措施。山东是焦宝石的重要产地,利用以焦宝石为原料制备陶瓷铸造砂时产生的收尘粉作为耐火骨料制备铸造涂料,既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开展了以制备陶瓷铸造砂产生的收尘粉作为耐火骨料制备铸造涂料的研究工作。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先后研究了常用悬浮剂的流变和触变特性。发现,浓度小于10.5%的钠基膨润土水溶液呈现塑性流体特征,浓度大于10.5%的钠基膨润土水溶液呈现带有屈服值的假塑性流体特征,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粘度增加,屈服值增加。浓度为5.5%、6.5%、7.5%、8.5%、9.5%、10.5%、11.5%、12.5%的钠基膨润土水溶液均具有触变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触变性增加。浓度为7.5%、9.5%、11.5%、12.5%锂基膨润土水溶液呈现塑性流体特征,且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粘度增加,屈服值增加,浓度达到12.5%时才具有较低的触变性。浓度为7.5%、8.5%、9.5%、10.5%、11.5%、12.5%、13.5%、14.5%的凹凸棒土水溶液整体呈现塑性流体特征,并具有触变性。浓度为1.0%、1.5%、2.0%、2.5%、3.0%、3.5%的CMC水溶液呈现假塑性流体特征,CMC水溶液浓度低时基本不具有触变性。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涂料的适宜悬浮剂、粘结剂和消泡剂种类,涂料的悬浮剂选用钠基膨润土和CMC,粘结剂选用PVA,消泡剂选用矿物油类消泡剂,消泡剂在球磨前后各加入一半,并将涂料陈化48h。并研究了钠基膨润土、CMC和PVA的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钠基膨润土加入量的增加,涂料的抗流淌性能提高,流平时间、涂层厚度、悬浮率、粘度和屈服值增加,假塑性特征更加明显,触变性提高,但是耐磨性变化不大。当钠基膨润土加入量为耐火骨料质量的5%时,涂料的流平性差,且曝热抗裂性为Ⅳ级,涂层表面裂纹数量多,宽度大,钠基膨润的加入量不宜超过耐火骨料质量的5%。随着CMC加入量的增加,涂料的涂层厚度、悬浮率、流平时间和粘度增加,但是涂料的抗流淌性、耐磨性、屈服值和触变性变化不大。随着PVA加入量的增加,涂料的涂层厚度、悬浮率和粘度增加,耐磨性提高,但流平时间、屈服值和触变性变化不大。当PVA加入量为耐火骨料质量的2%时,涂料就具有很高的耐磨性。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影响涂料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涂料的适宜配方并对适宜配方下涂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钠基膨润土是影响涂料涂层厚度、流动性、流平性、24h悬浮率和48h悬浮率的主要因素,PVA是影响涂料耐磨性的主要因素。以耐火骨料的加入量为基准,涂料的适宜配方为:骨料100%,钠基膨润土加入量为4%,CMC加入量为0.4%,PVA加入量为2%,矿物油类消泡剂加入量为0.4%,水适量。适宜配方下涂料的流平性优良,抗流淌性好,耐磨性强,烘干抗裂性和曝热抗裂性能好,涂层表面无裂纹,24h和48h悬浮率都达到了100%,为带有屈服值的假塑性流体且具有触变性。涂料中耐火骨料的粒度粗细相间,涂层致密,耐火骨料之间的粘结桥良好。通过浇注实验可得,适宜配方下涂料能有效地防止铸件产生粘砂缺陷。
杨承雁[2](2018)在《消失模生产球墨铸铁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消失模铸造简称EPC(或LFC),号称铸造界的一次巨大变革,其降低成本、生产效率高、改善环境等特点为人熟知。消失模铸造在中国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涌现出大、小几千家企业,消失模铸件总产量已跃升全球首位。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消失模生产的铸件质量参差不齐,大多不如传统砂型铸造。根据中国铸造协会不完全统计,国内消失模生产球墨铸铁平均合格率仅85%左右,个别企业合格率不足50%。中国消失模铸件逐年攀升,消失模生产的球墨铸铁件有着广泛的前景,合格率低成为国内外消失模生产球墨铸铁的瓶颈。本文将对消失模生产球墨铸铁件的特点进行全过程的分析研究,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业界难题,提高球墨铸铁件的综合性能,推动消失模生产球墨铸铁件的应用和推广。通过国内外消失模生产球墨铸铁件的生产现状分析,突出存在的质量缺陷是碳缺陷、皱皮、金相组织差及机械性能偏低等,其影响因素较多且过程复杂,主要影响因素有涂料性能、白模材料、熔炼工艺、铸造工艺等。本文对涂料各组分性质进行了研究和试验,通过添加高、低温多种粘结剂复合,添加剥离剂、氧化剂、触变剂等辅助材料,研制了一种适用于球墨铸铁件的专用水基涂料,有利于提高涂料的高温强度、改善剥离性、减少碳缺陷和皱皮缺陷;通过对EPS、STMMA、EPMMA三种白模材料实际生产试验,确定了最佳的球墨铸铁用白模材料,减少游离碳的产生;探索了一种特殊的高温球化、孕育处理工艺,保证了高温处理球墨铸铁的铁液性能;通过柔性冷铁、刚玉过滤网、整体模型簇、提高冷却速度等铸造工艺的应用,解决了缩孔、夹杂等球墨铸铁的典型缺陷。本文通过全过程的分析和研究,选择适当的材料、采用特殊的工艺,达到了稳定生产QT450-10、QT600-3柴油机主轴承盖、皮带轮等铸件,合格率达到96%以上,基本解决了消失模生产球墨铸铁容易产生的皱皮、碳缺陷、组织性能差等问题,丰富了消失模铸造球墨铸铁件质量控制理论,为推动消失模铸造的推广和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张留伟,邵俊,汪磊[3](2018)在《铸钢用水基消失模涂料研究》文中认为选用锆英粉和铝矾土作为复合骨料,以水溶性酚醛树脂和硅溶胶作为复合粘结剂,钠基膨润土和木质素磺酸钠作为复合悬浮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消失模铸钢水基涂料的最佳配比,即水溶性酚醛树脂3%、硅溶胶5%、钠基膨润土5%、木质素磺酸钠2%,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涂料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解决了现有涂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粘砂,气孔等问题,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经济性良好。
刘雪萍,郭洪钢,谭建波[4](2017)在《醇基涂料性能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醇基涂料可以满足铸造性能要求而得到广泛应用,将复合悬浮剂和新型纳米分散剂加入到醇基涂料中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介绍了醇基涂料的工艺性能以及工作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提高醇基涂料悬浮性和透气性的具体方法:采用加入更有效的悬浮剂和控制制备工艺两种方法来提高醇基涂料的悬浮性;涂料透气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耐火骨料的形状和粒度,在铸造浇注的恶劣条件下,耐火骨料的变化以及黏结剂的分解使得涂料的高温透气性不同于低温透气性,将有机黏结剂与无机黏结剂混合使用是醇基涂料黏结剂的发展趋势,加入纤维状耐火骨料提高涂料强度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苏迎旭[5](2016)在《消失模铸造规模化生产铸铁件用涂料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消失模铸造作为“二十一世纪绿色铸造技术”,现已被应用于生产中,由于目前消失模铸造技术没有一套完备的技术规则,其发展受到制约。本文研制的是消失模铸造规模化生产用涂料,采用单因素测验方法,来确定耐火材料、粘结剂、悬浮剂的种类和含量,并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设计出最优的涂料配方。石英粉和铝矾土的含量比为30:70,而石墨粉的含量为5%,滑石粉的含量为7.5%,钠基膨润土含量为2%,CMC的含量为1.5%,淀粉的含量为2%,硅酸钠的含量为2%,各添加剂适量,涂料具有良好的粘度,常温透气性,低温抗裂能力。石英粉和刚玉粉的含量之比为20:80,而石墨粉的含量为5%,滑石粉的含量为7.5%,钠基膨润土含量为1.5%,CMC的含量为1.5%,淀粉的含量为2.5%,硅酸钠的含量为2%,各添加剂适量,涂料的综合性能良好。石英粉和锆英粉的含量之比为40:60,而石墨粉的含量为5%,滑石粉的含量为7.5%,钠基膨润土含量为2%,CMC的含量为1.5%,淀粉的含量为2.5%,硅酸钠的含量为2%,各添加剂适量,其综合性能良好。经过生产浇铸实验,可以明显的得出,以铝矾土和石英粉为耐火材料,以石墨粉和滑石粉为耐火辅料,以淀粉和硅酸钠为粘结剂,以钠基膨润土和CMC为悬浮剂的消失模铸造涂料,其悬浮性、低温抗裂能力、粘度、常温透气性、流淌性等性能良好,EPS模样表面可以均匀的涂敷,以干燥后没有出现开裂现象,在浇铸后会形成壳体,在温度降低后,壳体会自动的脱落,得到铸件的表面比较光滑。根据实验结果和经济性,采用铝矾土和石英粉为耐火材料的涂料适合于消失模铸造规模化生产铸铁件。
廉建丽,李增民,李立新[6](2015)在《醇基涂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认为介绍了醇基涂料的应用和研究现状,简述了消失模醇基涂料、V法醇基涂料、湿型砂醇基涂料、醇基流涂涂料以及厚大铸钢件醇基涂料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效果,分析了醇基涂料的主要性能,如悬浮性、抗粘砂性等的研究成果,以及醇基涂料的性能要求和发展趋势,指出耐火骨料的粒度、级配和悬浮剂的选用对改善涂料悬浮性有重要作用,纳米复合悬浮剂、改性悬浮剂的使用使涂料悬浮性得到显着提高;不同粒度组合的耐火骨料和助熔剂的加入能改善涂料的抗粘砂性能,而转移涂料、醇基粉状涂料是未来醇基涂料的发展趋势,得出应研发具有水与醇兼溶的特殊悬浮剂和黏结剂来进一步提高涂料的悬浮性以及研制出强度高、抗开裂的高强涂料来提高涂料的抗粘砂性能。
赵双[7](2015)在《不锈钢铸件用铸型涂料的研制》文中提出随着不锈钢铸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对铸件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大型不锈钢铸件的表面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铸型涂料是提高不锈钢铸件表表质量的有效措施,但现有的不锈钢铸件用涂料存在或是抗粘砂性不足,或是成本偏高等问题。为此,本文开展了不锈钢用铸型涂料的研制工作。通过对镁砂粉、镁砂粉与刚玉粉复合骨料和镁砂粉与刚玉烧结基础上加入锆英粉复合耐火骨料的研制,开发了三种不锈钢用铸型涂料,解决不锈钢铸件表面质量问题。本文首先运用单水平试验优化了镁砂粉不锈钢铸造涂料的最佳配方,采用硅溶胶作为高温粘结剂保证涂料的高温强度。在此配方的基础上,在骨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白刚玉粉形成复合骨料,利用正交试验得出了在浇注温度下复合涂料的最佳配比。最后再加入锆英粉,将三种骨料进行复合,制备出了各方面性能最优的一种不锈钢铸造涂料,生产成本照比性能类似的锆英粉涂料节约了50%以上。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不同配比涂料的烧结性和物相组成,通过对涂料性能进行综合检测,确定了三种涂料的优化配比,开发了几种不锈钢铸件用铸型涂料并进行了浇注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以镁砂粉为耐火骨料制备的不锈钢铸造涂料,各种组分的质量比为:镁砂粉:乙醇:锂基膨润土:PVB:硅溶胶:酚醛树脂=100:105:9:3:9:2。加入白刚玉作为复合型涂料耐火骨料,高温下获得镁铝尖晶石矿物结构,镁砂粉和刚玉粉的合适混合比为7:3。硅溶胶的加入可以改善涂层的高温强度,防止出现暴热裂纹;优化后的涂料固态物配比为:锂基膨润土、酚醛树脂、PVB和硅溶胶分别占耐火骨料总质量的6.5%、3.5%、0.8%和3.5%,配置后的涂料粘度为7s;锆英粉在高温下会产生硅酸锆,锆英粉的加入会使复合骨料的烧结能力增强,锆英粉的含量控制在20%。浇注出的不锈钢铸件表面光洁,表面无粘砂。
潘强[8](2012)在《消失模铸钢水基涂料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消失模铸造技术被认为是2l世纪最可能实现绿色铸造的工艺技术。涂料作为关键技术之一,其性能的优劣决定了消失模铸造工艺成功与否。目前国内对消失模涂料的研究相对落后,商品化的涂料较少,且质量良莠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失模铸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因此研制性能优良、存贮和运输方便、使用简单方便的消失模涂料对消失模铸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单一耐火骨料的消失模涂料烧结性及剥离性差。本文依据涂料的烧结剥离理论,通过研究添加不同种类的烧结助剂对石英粉涂料和铝矾土涂料抗弯强度的影响来选择最佳烧结助剂含量的复合耐火骨料。研究表明Ca基膨润土和Na基膨润土对石英粉骨料的烧结性能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是Ca基膨润土的效果要好于Na基膨润土,且Ca基膨润土含量在4%时满足消失模铸钢水基涂料的要求。SiO2对铝矾土耐火骨料的烧结性也具有显着促进作用,SiO2含量20%时能够满足消失模铸钢水基涂料的使用要求,SiO2的加入降低了铝矾土涂料液相生成的温度,在铸钢件浇注温度下产生适量的液相量,将耐火骨料连成整体,阻止钢液的渗透。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粘结剂不同含量对涂料抗弯强度的影响及不同悬浮剂不同含量对涂料悬浮性的影响来选择能够满足消失模铸钢水基涂料的粘结剂和悬浮剂。然后运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对涂料的悬浮性、涂挂性、触变指数、常温抗弯强度、常温透气性等综合性能的考察,确定消失模铸钢水基涂料添加剂的最佳配比A2B3C2,即Ca基膨润土含量1.5%,CMC含量1.5%,马铃薯改性淀粉含量1.2%。通过实际使用表明所研制的两种消失模铸钢水基涂料配制工艺简单方便,涂料的涂挂性、悬浮性、透气性等工艺性能优良,涂料强度、抗开裂性、剥离性等工作性能佳,且成本低廉。
车少波[9](2012)在《消失模水基铸钢涂料剥落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失模铸造技术被铸造界誉为绿色铸造,铸件成本大大降低,并很好地改进了铸造业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该种铸造方法适用范围广、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高。在消失模铸造发展进程中涂料的研究一直占着相当的比重,所以研究开发消失模自剥落水基铸钢涂料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不同骨料的阶梯对比试验、在涂料骨料中添加Fe2O3、对骨料微观结构的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析手段较系统地研究了烧结程度、铸件质量以及不同骨料对涂料剥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消失模铸钢涂料骨料的选择应该与浇注温度相匹配,略高于或者与铸件的浇注温度相同,在浇注后形成大约为涂料层厚度约三分之一的烧结层,对于铸件在落砂后涂料的剥落有较好的作用。对于浇注铸件质量小于1000Kg,模型质量小于10Kg,在96石英涂料中不加入Fe2O3对涂料有较好效果;对于浇注铸件质量大于等于1000Kg,模型质量大于10Kg以上,需要在涂料加入5%的Fe2O3对促进涂料的剥落有较好的效果。由于铝矾土颗粒相较于石英粉颗粒的多孔特性,使得铝矾土涂料在浇注过程中有利于泡沫模型的裂解产物从型腔内排出,外界氧化性气氛容易进入型腔,促使了涂料与钢液界面上金属氧化物的形成,促使涂料在浇注后从铸件表面剥落。在型腔内的气氛有助于“FeO”与耐火骨料中的Al2O3形成了化学反应,形成耐火度较高的铁铝尖晶石相,且钢水与界面生成物能够稳定存在,在冷却过程中涂料壳外层与金属的线收缩率由较大差异,促进了涂料从铸件表面自动剥落。
蒋文明[10](2011)在《铝(镁)合金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技术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铝(镁)合金铸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较大尺寸复杂薄壁铝(镁)合金精密铸件。目前,铝(镁)合金铸件的常用铸造方法有压力铸造、金属型铸造、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及消失模铸造等,但这些铸造方法各有优、缺点,难以同时满足较大尺寸、复杂薄壁、精确成形及高品质等要求。本文将“消失模铸造精密泡沫模样成形”、“熔模精密铸造制壳技术”及“反重力真空低压铸造成形”多项精密铸造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出铝(镁)合金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新技术,该技术综合了泡沫模的低成本、收缩小、较大尺寸和结构设计灵活,陶瓷型壳的高精度以及真空低压铸造的高性能成形性等特点,适合生产较大尺寸的复杂薄壁铝(镁)合金精密铸件。本文进行了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基于泡沫模样的高质量型壳制备材料及工艺、型壳失模开裂机理、成形工艺参数优化和组织性能特征等研究内容,结合复杂薄壁铝(镁)合金铸件的实际生产应用,形成了一套生产高质量较大尺寸的复杂薄壁铝(镁)合金精密铸件新技术。采用模具发泡成型工艺制备高质量泡沫模样,首次提出通过在泡沫模表面涂挂蜡基有机物光洁剂进一步提高泡沫模表面质量,为后续制备高质量型壳打下了良好基础。研究了影响铸件表面质量的因素,包括泡沫模表面质量、型壳表面质量、金属与铸型间的润湿性等,结果表明:由高密度泡沫模样、优质性能涂料、硅溶胶粘结剂和细粉料等制备的型壳可较大改善铸件表面质量,采用真空压力下浇注、开设型壳排气孔等也可提高铸件表面质量。通过对不同材料制备的型壳的组织性能分析和涂料粉液比对涂料、型壳性能影响规律探讨,进行型壳制备关键材料及工艺研究,获得了优化的制壳工艺;对硅溶胶型壳进行了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涂料粉液比的增大,涂料的粘度、密度、涂片重增大,型壳强度提高;面层铝矾土硅溶胶涂料粉液比在2.2-2.4较宜,锆英粉硅溶胶涂料粉液比3.2-3.4较宜。获得优化的制壳工艺为:锆英粉硅溶胶做表面层,过渡层采用铝矾土硅溶胶,最外层采用铝矾土水玻璃。这种硅溶胶-水玻璃复合型壳,表面质量好、强度高、制壳周期短、成本低及脱壳方便。将助粘剂聚乙烯醇(PVA)与耐火材料相混合,通过雨淋方式撒至型壳表面可以提高涂料的稳定性、增大型壳常温强度、缩短型壳干燥时间。系统研究了泡沫模样材料和失模工艺特性,探讨了型壳失模过程开裂机理,提出了“失模-焙烧”一体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泡沫模的密度增大,泡沫模的发气量、发气速度和体积变化率增大,型壳开裂倾向增加,泡沫模密度控制在0.05-0.065 g/cm3范围较佳;采取随炉升温失模,型壳不会开裂;400℃以上高温直接放入炉内失模,型壳因迅速失水收缩受阻易开裂;250-300℃低温直接放入炉内失模,型壳失水收缩相对缓慢,失模时受到泡沫模膨胀力的作用时间较长,易于开裂;70℃预烘干后的型壳直接放入400℃以上炉内高温失模不会开裂;失模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泡沫模尺寸越大,型壳受到泡沫模膨胀力越大,型壳开裂倾向越大。“失模-焙烧”一体化方法为:将型壳放入炉内升温,型壳随炉升温到250℃时保温30 min,泡沫模样受热液化;炉温进一步升至500℃保温30 min,泡沫模样气化分解;最后将炉温升至800℃保温60 min,焙烧型壳。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铝合金铸件充型能力和内部质量的影响规律,优化了成形工艺;推导了充型速度、加压速度及充气流量间的相互关系,表明充型速度、加压速度、充气流量互成正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充气流量大小来控制加压速度和金属液充型速度。影响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充型能力因素的强弱依次为充气流量、浇注温度、充气压力和真空度。铝合金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的优化参数范围为浇注温度720-750℃、充气流量12-19m3/h、充气压力0.03-0.04 MPa、真空度0.02-0.03 MPa。成形较大尺寸复杂薄壁铸件时,一般选择工艺参数的上限值。研究了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A356铝合金组织性能特征。结果表明: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A356铝合金组织主要由α-A1基体、共晶Si和Mg2Si相组成,其晶粒尺寸较其它消失模铸造工艺明显细化,其铸态晶粒尺寸分别仅为重力消失模铸造、重力消失模壳型铸造和真空低压消失模铸造的45.0%、54.3%、56.9%。铸件的内部质量也较其它消失模铸造工艺明显改善,孔隙率较低(0.16%),分别为重力消失模铸造、重力消失模壳型铸造和真空低压消失模铸造的8.1%、24.2%、20.2%。铸件力学性能较其它消失模铸造工艺大大提高,其抗拉强度、延伸率和布氏硬度分别达到278.27 MPa、8.10%和93.1,相比重力消失模铸造分别高了20.2%、166.4%、17.6%,相比重力消失模壳型铸造分别提高了6.8%、31.7%、8.3%,相比真空低压消失模铸造分别提高了10.4%、145.4%、15.1%。铸件表面质量也优于其它消失模铸件。研究了典型复杂薄壁零件的浇注系统设计特点,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其铸造充型与凝固过程,预测浇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获得了优化的浇注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典型复杂薄壁零件的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浇注实践,成功试制出高质量的复杂薄壁铝(镁)合金铸件,验证了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新工艺在成形复杂薄壁铸件时的优越性。研究了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典型缺陷特征和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EPC用锆英粉涂料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PC用锆英粉涂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涂料的组成 |
1.2.1 耐火骨料 |
1.2.2 悬浮剂 |
1.2.3 粘结剂 |
1.2.4 载体 |
1.2.5 助剂 |
1.3 对铸造涂料的性能要求 |
1.3.1 涂料的物理性能 |
1.3.2 涂料的工艺性能 |
1.3.3 涂料的工作性能 |
1.4 铸造涂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1 铸造涂料的国内发展现状 |
1.4.2 铸造涂料的国外发展现状 |
1.4.3 涂料的发展方向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研究的技术路线 |
2.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2 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 |
2.2.1 实验材料及制备 |
2.2.2 实验设备 |
2.3 铸造涂料性能评价体系 |
2.3.1 密度 |
2.3.2 悬浮性 |
2.3.3 流平性 |
2.3.4 流动性 |
2.3.5 涂层厚度 |
2.3.6 烘干抗裂性 |
2.3.7 耐磨性(抗擦落强度) |
2.3.8 曝热抗裂性 |
2.3.9 流变特性 |
第3章 水基涂料常用悬浮剂流变特性的研究 |
3.1 钠基膨润土的流变特性 |
3.2 锂基膨润土的流变特性 |
3.3 凹凸棒土的流变特性 |
3.4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流变特性 |
3.5 小结 |
第4章 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配方的研究 |
4.1 悬浮剂的选择 |
4.2 粘结剂的选择 |
4.3 消泡剂的选择 |
4.3.1 消泡剂种类的选择 |
4.3.2 消泡剂加入量和加入方式的选择 |
4.4 涂料制备方案的确定 |
4.5 涂料各组分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5.1 钠基膨润土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5.2 CMC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5.3 PVA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6 钠基膨润土、CMC以及PVA适宜加入量的确定 |
4.6.1 正交实验设计 |
4.6.2 正交实验结果 |
4.6.3 正交实验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性能的研究 |
5.1 适宜配方下涂料的性能 |
5.2 适宜配方下涂料的SEM结果 |
5.3 浇注实验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2)消失模生产球墨铸铁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消失模铸造的概述 |
1.1.1 基本原理 |
1.1.2 消失模铸造工艺 |
1.1.3 消失模铸造特点 |
1.2 消失模生产球墨铸铁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技术现状 |
1.2.3 国外发展现状 |
1.2.4 国外技术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消失模生产球墨铸铁水基涂料的研制 |
2.1 涂料概述 |
2.2 涂料的作用和要求 |
2.3 骨料的选择 |
2.4 粘结剂的选择 |
2.5 悬浮剂的选择 |
2.6 其他材料 |
2.6.1 消泡剂 |
2.6.2 防腐剂 |
2.6.3 触变剂 |
2.6.4 剥离剂 |
2.6.5 氧化剂 |
2.6.6 表面活性剂 |
2.6.8 载液 |
2.7 混制方法 |
2.8 涂料涂刷工艺 |
2.9 涂料烘干工艺 |
2.10 骨料的影响 |
2.11 硼砂、Fe_2O_3对剥离性的影响 |
2.12 氧化剂对球墨铸铁件的影响 |
2.13 涂料配方的确定 |
2.1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模对球墨铸铁件的影响 |
3.1 球墨铸铁件主要缺陷 |
3.2 碳缺陷的形成机理 |
3.2.1 碳单质的形成机理 |
3.2.2 球墨铸铁件碳缺陷产生过程分析分析 |
3.3 白模的影响 |
3.4 三种白模材料生产球墨铸铁件 |
3.5 确定最佳白模材料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失模生产球铁件的熔炼技术研究 |
4.1 消失模铸造对浇注温度的要求 |
4.2 温度对球墨铸铁质量的影响 |
4.3 铁液成分对铸件的影响 |
4.4 球化处理工艺对球铁件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失模生产球墨铸铁件的铸造工艺研究 |
5.1 浇注系统选择 |
5.1.1 设计原则 |
5.1.2 浇注位置的设计 |
5.1.3 浇注系统形式 |
5.1.4 试验验证 |
5.2 负压系统对铸件性能影响 |
5.2.1 浇注负压度的影响 |
5.2.2 保压时间的影响 |
5.2.3 冷却速度的影响 |
5.3 干砂对铸件性能的影响 |
5.4 球化衰退预防措施 |
5.5 球墨铸铁缩松、缩孔的解决 |
5.6 夹杂的形式和预防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铸钢用水基消失模涂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材料选择 |
1.1 耐火骨料 |
1.2 悬浮剂 |
1.3 粘结剂 |
1.4 载体 |
1.5 其他组分 |
2 涂料性能的测试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耐火骨料 |
3.2 涂料制备工艺 |
3.3 最佳配方的确定 |
3.4 生产验证 |
4 结论 |
(4)醇基涂料性能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性能研究 |
1.1 悬浮性的研究 |
1.2 黏结性的研究 |
1.3 其他工艺性能研究 |
2 工作性能研究 |
2.1 透气性的研究 |
2.2 强度的研究 |
2.3 其他工作性能研究 |
3 结语 |
(5)消失模铸造规模化生产铸铁件用涂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消失模铸造概论 |
1.1.1 消失模铸造技术的国外发展现状 |
1.1.2 消失模铸造技术的优势及特点 |
1.1.3 消失模铸造技术的国内研究进展 |
1.1.4 消失模铸造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
1.1.5 消失模铸造现存问题 |
1.2 消失模涂料概述 |
1.2.1 涂料的简介 |
1.2.2 消失模涂料的组成 |
1.3 消失模铸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
1.3.1 消失模铸造技术关键 |
1.3.2 消失模铸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涂料组成及实验用仪器 |
2.1 涂料组成 |
2.1.1 耐火材料 |
2.1.2 粘结剂 |
2.1.3 悬浮剂 |
2.1.4 添加剂 |
2.1.5 载液 |
2.2 涂料性能测试方法 |
2.2.1 常温透气性 |
2.2.2 悬浮性 |
2.2.3 密度 |
2.2.4 粘度 |
2.2.5 低温抗裂强度(低温为 50℃,以下文中低温全部为 50℃) |
2.2.6 滴淌性 |
2.2.7 PH值 |
2.2.8 附着量和涂挂性 |
2.2.9 涂层厚度 |
2.2.10 剥离性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实验用仪器设备 |
第3章 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耐火材料配比的确定 |
3.2.1 试验设计 |
3.2.2 不同耐火材料对所需载液的影响 |
3.2.3 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粘结剂配比的确定 |
3.3.1 试验设计 |
3.3.2 不同粘结剂对所需载液量的影响 |
3.3.3 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4 正交试验 |
3.4 悬浮剂配比的确定 |
3.4.1 试验设计 |
3.4.2 不同悬浮剂对所需载液量的影响 |
3.4.3 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4 正交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产试验 |
4.1 生产试验 |
4.1.1 消失模模样制作 |
4.1.2 涂料的配制 |
4.1.3 涂料的涂敷及烘干 |
4.1.4 造型及浇铸 |
4.1.5 浇铸结果及分析 |
4.2 XRD结果及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不锈钢铸件用铸型涂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铸造涂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铸造涂料国内研究进展 |
1.2.2 铸造涂料国外研究进展 |
1.2.3 铸造涂料未来发展方向 |
1.3 不锈钢铸造涂料的烧结性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耐火骨料 |
2.1.2 分散剂 |
2.1.3 悬浮稳定剂 |
2.1.4 粘结剂 |
2.2 实验测定内容及方法 |
2.2.1 涂料悬浮性的测定 |
2.2.2 涂料密度的测定 |
2.2.3 涂料表面耐磨性的测定 |
2.2.4 涂料暴热抗裂性的测定 |
2.2.5 涂料烧结性能的测定 |
2.2.6 涂料高温强度的测定 |
2.2.7 涂料条件粘度的测定 |
2.2.8 涂料透气性的测定 |
2.3 涂料制备工艺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镁砂粉涂料配方的优化 |
3.1.1 乙醇含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1.2 锂基膨润土含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1.3 PVB 含量对涂料悬浮性的影响 |
3.1.4 硅溶胶含量对涂料高温性能的影响 |
3.1.5 酚醛树脂含量对涂料表面质量的影响 |
3.1.6 浇注验证 |
3.2 镁砂粉和刚玉粉复合涂料的研究 |
3.2.1 涂料制备方法 |
3.2.2 涂料配比设计 |
3.2.3 涂料配比优化 |
3.2.4 涂料性能及验证 |
3.3 镁砂粉、刚玉粉和锆英粉涂料的研究 |
3.3.1 试样制备 |
3.3.2、烧结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3、浇注验证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消失模铸钢水基涂料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消失模铸造概述 |
1.1.1 国内、外消失模铸造技术发展简史 |
1.1.2 消失模铸造工艺特点 |
1.2 消失模涂料概述 |
1.2.1 消失模涂料的组成 |
1.2.2 消失模涂料的作用 |
1.3 消失模涂料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概况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采取的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原材料及检测方法 |
2.1 试验用原材料 |
2.1.1 耐火骨料 |
2.1.2 粘结剂 |
2.1.3 悬浮剂 |
2.2 试验用仪器设备 |
2.3 涂料性能检测方法 |
2.3.1 悬浮性 |
2.3.2 涂挂性 |
2.3.3 触变指数 |
2.3.4 常温透气性 |
2.3.5 烘干抗裂性 |
2.3.6 抗弯强度 |
2.3.7 剥离性 |
第3章 膨润土对石英粉耐火骨料烧结性的影响 |
3.1 试验方案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Ca 基膨润土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2 Na 基膨润土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SiO_2对铝矾土涂料耐火骨料烧结性的影响 |
4.1 试验方案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消失模铸钢水基涂料添加剂的试验研究 |
5.1 粘结剂的试验研究 |
5.1.1 试验方案 |
5.1.2 试验方法 |
5.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悬浮剂的试验研究 |
5.2.1 试验方案 |
5.2.2 试验方法 |
5.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消失模铸钢水基涂料添加剂正交试验 |
6.1 试验方案 |
6.2 试验方法 |
6.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浇注试验 |
7.1 涂料的制备 |
7.2 涂料的涂敷及涂层烘干 |
7.3 干砂造型及浇注 |
7.4 浇注后铸件及涂料易剥离性分析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消失模水基铸钢涂料剥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消失模铸造技术简介 |
1.1.1 消失模铸造特点 |
1.2 消失模铸造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消失模铸造技术发展概述 |
1.2.2 国内消失模铸造技术发展概述 |
1.3 消失模铸造涂料概论 |
1.3.1 国内外对消失模铸钢涂料研究的概况 |
1.3.2 涂料在消失模铸造中的作用 |
1.3.3 消失模铸钢涂料的主要性能要求 |
1.3.4 消失模铸钢涂料的原材料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涂料的烧结程度对涂料剥离性能的影响 |
2.1 试验方法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铸件质量对涂料剥离性能的影响 |
3.1 试验方法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骨料对涂料剥离性能的影响 |
4.1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10)铝(镁)合金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 光整、薄壁型壳制备材料及工艺研究 |
2.1 高质量泡沫模制备及模样表面光整新方法 |
2.2 不同材料制备型壳组织和性能 |
2.3 复合型壳的快速制备工艺研究 |
2.4 硅溶胶型壳改性研究 |
2.5 影响铸件表面质量的因素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型壳失模开裂机理研究 |
3.1 泡沫模材料特性分析 |
3.2 型壳失模开裂机理研究 |
3.3 型壳焙烧工艺研究 |
3.4 型壳失模-焙烧一体化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铝(镁)合金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工艺优化研究 |
4.1 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充型理论基础 |
4.2 铝(镁)合金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成形工艺参数研究 |
4.3 不同铸造工艺充型能力和铸件内部质量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铝合金组织性能特征研究 |
5.1 实验方法 |
5.2 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铝合金组织特征 |
5.3 不同铸造工艺组织和性能特征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典型薄壁复杂铝(镁)合金零件铸造成形及缺陷研究 |
6.1 典型薄壁复杂零件铸造过程数值模拟 |
6.2 典型薄壁复杂零件的铸造成形研究 |
6.3 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缺陷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发展方向 |
7.1 主要结论 |
7.2 发展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四、EPC用锆英粉涂料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砂型铸造用水基高铝涂料的研究[D]. 单保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2)
- [2]消失模生产球墨铸铁应用研究[D]. 杨承雁. 山东大学, 2018(01)
- [3]铸钢用水基消失模涂料研究[J]. 张留伟,邵俊,汪磊. 铸造技术, 2018(01)
- [4]醇基涂料性能的研究现状[J]. 刘雪萍,郭洪钢,谭建波. 河北工业科技, 2017(03)
- [5]消失模铸造规模化生产铸铁件用涂料的研制[D]. 苏迎旭. 陕西理工学院, 2016(08)
- [6]醇基涂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廉建丽,李增民,李立新. 河北工业科技, 2015(03)
- [7]不锈钢铸件用铸型涂料的研制[D]. 赵双. 沈阳工业大学, 2015(07)
- [8]消失模铸钢水基涂料的研制与应用[D]. 潘强. 兰州理工大学, 2012(10)
- [9]消失模水基铸钢涂料剥落性能研究[D]. 车少波. 兰州理工大学, 2012(10)
- [10]铝(镁)合金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技术基础研究[D]. 蒋文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