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与股份制医院发展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与股份制医院发展

一、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与股份制医院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明[1](2020)在《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以淮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背景下,以淮安市4家改制医院为研究对象,探讨公立医院改制的评价标准、改制路径、改制后如何实现良性运转等问题,为当地政府推进相关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以江苏省淮安市的4家改制医院为例,研究和总结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实际成效,探讨公立医院改制的经验模式、内外制约条件、发展前景等问题。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回顾法:系统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材料,查阅相关专业专着、期刊杂志、政策信息,收集公立医院产权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系统归纳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政策和做法;研读淮安市公立医院产权改革的相关政策文件、法规,对淮安市公立医院产权改革情况进行梳理和分类,设计淮安市公立医院产权改革的评估指标框架,并形成机构调查表、员工调查表以及定性访谈提纲等调研工具。现场调查:以江苏省淮安市为研究现场,选择淮阴医院、盱眙县中医院、淮安眼科医院、淮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改制样本医院,调查医院服务、财务收支、人力资源等基本运行情况,并在医务人员中开展抽样问卷调查,覆盖不同科室、类别、职称等。共收集有效问卷284份。定性访谈:通过隔壁访谈、座谈会等形式,了解不同利益相关方对医院改制政策实施的切身影响和感受,及其对医院改制的过程、经验、问题和前景的看法。主要包括: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样本机构中的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医院投资人(代表)。专家咨询:邀请相关专家、政府官员和实际工作者开展座谈会,征求对课题设计、研究方法、基本观点、初步结论等的意见,对研究结果进行完善。研究技术路线:研究结果:(1)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评价标准;(2)改制样本医院的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3)改制的成功条件;(4)改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5)关于我国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的讨论与政策建议。

郭巧英[2](2020)在《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改进研究》文中提出民营医院作为政府办医体系的重要补充,为医疗服务市场注入了新活力,打破了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就医需求,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从重点监管公立医院转向全行业监管,逐渐加强了对民营医院的监管。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均属于营利性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与维护公众健康的公益性质相违背,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存在虚假宣传、术中加价、夸大病情、小病大治等不规范执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反映出政府部门对民营医院医疗服务存在规制失灵的问题,为提高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政府规制能力,有效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保障患者健康权益,本文以规制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协同治理网络、协同治理结构、协同治理过程和协同治理结果四个层次的分析框架,从制度角度出发,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思路,剖析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的政府监管制度现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发现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监管主体单一,尚未形成合力;监管结构松散,组织化程度低;监管机制不畅,协同过程无序;协同监管结果未得到充分运用。并分析出了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职责不明确、监管机制未理顺和考核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借鉴国内外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提出了健全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制度,搭建责权明晰的监管制度架构,完善多元主体协调互动机制,建立以互动为导向的资源共享机制等建议。

潘红梅[3](2020)在《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办康复机构是我国康复医疗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公办康复机构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康复需求,因此加快发展民办康复机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规范化的运作体系,我国民办康复机构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存在运营模式混乱、发展受限等各种问题。研究民办康复机构的运营模式有利于民办康复机构找准自身定位,成为公办康复机构的有力补充,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论文以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公共物品理论、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和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理论作为理论框架,使用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方法对民办康复机构的运营模式展开分析研究。第一,结合相关理论对民办康复机构的功能定位、公益属性和市场属性进行分析,通过梳理民办康复机构的发展状况和政策需求对民办康复机构的发展定位进行介绍;第二,通过案例研究、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对我国民办康复机构的运营模式类型及特征进行梳理和对比分析;第三,结合调研和资料研究的结果对民办康复机构的运营困境进行归纳总结,并从理论角度分析困境产生的成因;第四,将实地访谈的内容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现如今影响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影响因素权重排序。第五,归纳总结国外发达地区康复机构的有效经营理念和经验特征,得出对我国民办康复机构发展的启示。第六,对我国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的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研究最终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我国民办康复机构数量占比多,但是提供服务的比例却远不如公办康复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扶持民办康复机构,提高民办康复机构服务率;第二,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混乱,大多数存在定位不清、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对康复治疗师的再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需要加快培养优秀的康复专业型人才,明确民办康复机构的发展定位,不断对康复设备进行完善,加强对康复治疗师的培养再教育;第三,我国民众对于康复的认识还比较局限,康复的早期介入还很欠缺,相关部门和机构主体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康复知识的普及,增强民众对民办康复机构的认知。

杨季蓉[4](2019)在《“股份制合作”模式下公立医院运营风险防控研究 ——基于昆明市E医院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公立医院作为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党和政府为人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公平享有、维护健康的重要责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实践。2009年以来的新医改取得了全民基本医保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初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取消药品加成、药价降幅大,开放医师多点执业,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推进等许多着实有效的成果。其中,公立医院改革自2010年起正式启动,在各试点城市积极探索,着重于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以及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多方面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形成合理的就医秩序。通过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灵活了公立医院人、财、物管理体制机制,激活了公立医院的积极性,切实推进了医疗市场的竞争性,提高了医院运营效率,减轻了政府负担,满足了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问题。但因市场机制的结合,打破了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单位所固有的机制体制,也因此衍生出了合作式公立医院在人、财、物管理经营方面新的风险。本文立足于2009年新医改以来作为改革试点的合作式公立医院为背景,基于合作式公立医院在人、财、物运营管理方面所发生的变革,综合运用了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实地调查法,通过与实践案例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深入研究了我国2009年以来的新医改中改革试点的合作式公立医院在运营过程中的运营风险与其他行业的运营风险进行比较,力图找出合作式公立医院的优点和运营方面的风险,有效防控公立医院合作模式的运营风险,从提升合作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水平的角度,提出构建一个合作式公立医院以体制机制为基础、完善有效的运营风险防控体系。

高鹏[5](2019)在《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将社会的主要矛盾定义为人民对日益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基于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的视角,可理解为“有限的,优质的医疗资源需求”与“分布不均,人口,技术,城市化程度不匹配的医疗资源供给”间的矛盾。医疗联合体的作用旨在于实现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提升医疗资源整体的使用效率,解决医疗资源供需不均而引发的各类矛盾。自2010年起,上海就致力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建设,经过数年的努力实践,上海区域医联体的运行对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有序就医,加强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作发挥了实质性作用,对于解决医疗资源供需不均的矛盾,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基于上海城市地域的特殊性与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分配,分布不均,顶层制度设计缺陷与潜在因素影响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使得上海区域医联体的模式与实施难以满足多方位,长远期与新形式的发展,需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医联体模式的优化路径,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能符合未来更多形式下的需求,以切实发挥医联体对于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协助分级诊疗制度的执行和强基层的建设。医联体的运行与建设是一项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区域医联体建设过程中的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和协同性,切实发挥医联体模式对于医疗资源配置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把握医联体运行的本质内涵与生成逻辑,破解医联体运行机制的难点,发挥其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作用,在现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目前医联体建设工作的当务之急。研究以医疗资源需求视角与供需矛盾为切入点,阐述了医联体的概念,发展与实施,医联体在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定位与作用,医联体基于政府机制下模式的特点分析,并重点就上海市医联体建设的背景,现状,特点及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借助国内外学界就医联体研究已取得的诸多成果进行梳理,从分类,现状,影响因素,政府责任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在第二章中,运用系统论,协同理论,与资源的帕累托最优等相关理论知识阐述和解释了医联体模式当中的理论逻辑内涵,在医联体,区域医联体的定义上进行了区分,并就我国现阶段区域医联体的发展进行了归纳分析,并结合我国医联体模式的运行逻辑,总结了三种医联体模式运行机制与特点进行阐述,并就其生成逻辑,影响因素与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以英美医联体模式的比较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英美医联体的背景,特点,实施效果及对我国医联体发展的借鉴之处;第四章以上海医疗资源总体配置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上海医疗资源现状下构建区域医联体模式的意义;通过对“瑞金-卢湾”,长宁,“崇明-新华”医联体模式的特点,实施效果与影响因素的分析,分析了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的总体实施背景,实施程度与对医疗资源配置具体的影响指标,并基于此分析背景,在第五章中构建了上海区域医联体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11-2016年间上海区域医联体实施总体效果的评价,影响因素间的强弱关系及影响因素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量化分析,客观分析了上海区域医联体实施以来的整体效果,对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优点与不足之处,并基于分析结论与上海市医疗资源总体配置的现状,现有区域医联体模式的特点与运行机制,及区域医联体的功能性定位手段,提出了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的优化对策建议,以促进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实施环境与政策机制的保障力度,实现上海区域医联体在远程协作,内外协同,效率优先,全协作模式和医联体模式创新发展的多维度,多路径探索。

魏晓瑶[6](2017)在《我国社会办医发展环境的优化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民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公立医院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加之卫生费用的逐年增加,政府财政负担日益加重。激励和引导社会办力量办医疗机构,引入市场竞争,加快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势在必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社会办医方面的利好政策,社会办医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但与公立医院的发展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社会办医的发展环境仍有待改善,发展潜力有待挖掘。本研究主要是对社会办医发展环境的优化措施进行探索。在文献调研法、PEST-SWOT 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座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及博弈理论的基础上,明确国内社会办医的历史发展阶段;宏观分析我国社会办医的发展现状;构建PEST-SWOT 分析模型从 16 个维度对社会办医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为社会办医的优化发展提供决策;从博弈论的视角对社会办医的利益主体进行了博弈分析,论证政策落实不力的原因;对国内典型省市、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办医现状、问题和做法进行了归纳总结,进一步为我国社会办医的发展环境的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蒋琳[7](2016)在《重庆市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随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我国将出现多种形式办医,同时由于当前医疗机构存在分类标准过粗、发展方向同质化、投融资经济政策僵化等问题,因而对不同等级、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功能定位的医疗机构制定新的分类管理标准并推行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就重庆市而言,以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和科学发展为原则,结合地方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机构分类新标准,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推动重庆市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询国外和国内医疗机构分类的相关文献,着重了解我国医疗机构分类的发展变化过程,探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明确访谈和小组讨论的目标和重点。2半结构式访谈法:根据文献查询结果,结合重庆实际,拟定访谈提纲,选择重庆市部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医疗机构负责人、卫生事业管理专家等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的发展现况及存在问题,并探讨怎样确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标准。3专家调查法:选择重庆市内外卫生管理专家、医院管理专家、卫生行政管理官员、医疗机构负责人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小组,针对重庆市医疗机构分类新标准的评定展开3轮专家函询,研究确立新的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标准。结果通过对重庆市部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医疗机构负责人、卫生事业管理专家等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合收集到的重庆市医疗机构的数据资料,分析得出目前重庆市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仍存在着以下不足:分类管理的划分依据不清晰、分类管理缺乏系统配套的经济政策、公立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改革需要、医疗机构运行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民营医院的发展受到较大阻碍等。通过由国内卫生管理专家、医院管理专家、卫生行政管理官员、医疗机构负责人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对医疗机构分类标准进行了3轮专家函询,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将新的分类标准确定为5条,并对5条新标准的内涵和功能定位等做出了详细阐述。结论对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以下几条促进重庆市医疗机构分类发展的措施:(1)由于新的医疗机构分类标准更加明确了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需要加强对现有医疗机构分类发展管理的组织领导。(2)按照“促进多元办医”的思路,强化重庆市医疗服务体系规划建设管理。(3)在医疗机构分类新标准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一套新的分类指导的财政投入、补偿、征税机制。(4)在新的医疗机构分类标准前提下,能更好地适应新分类的医疗机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事薪酬制度也亟待建立。(5)履行政府对医疗机构分类监督管理的职责,完善监管体系。

李沛[8](2016)在《重庆市推进医疗机构分类发展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的分析,发现重庆市医疗机构分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探索建立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体制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综合配套政策,为政府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社会资本办医,推进医疗机构分类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公共政策分析法和函询法等研究方法。通过麦考尔-韦伯的内容和过程分析模式对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进行效果评估,并通过实地访谈和专家咨询了解重庆市医疗机构分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并未实现促进医疗机构有效竞争、控制药费增长的目标;发现重庆市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在财政投入、人事薪酬制度、税收优惠等方面难以满足当前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结论:当前分类管理政策不能满足各类医疗机构的发展和需要,亟需改变单纯按所有制形式来划分医疗机构类型的做法,建立更加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意义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促进政府办和社会办医疗机构协同健康发展。

林凯程[9](2016)在《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四梁八柱”的改革方向和改革路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政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是解决目前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与公立医院寻求自身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能够使公立医院机构与非公立医疗机构统筹发展,有助于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打造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资本举办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医疗格局,培育健康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随着国家鼓励性政策的出台,在医疗卫生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引发了理论界学者的热议以及医院管理者、医疗投资人的高度关注。北大国际医院、徐州第三人民医院、海南省肿瘤医院、昆明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口腔医院、广东省汕尾市三家公立医院等,先后开展了混合所有制医合作办医的探索,运行情况及合作成效各有特点。作为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利益相关方在合作过程中的动机、诉求和目标不尽相同,如社会资本通过混合办医进入医疗领域寻求资本扩张、公立医院谋求发展壮大、政府希望缓解筹资压力等,这对我们深入研究合作办医的相关政策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医涉及到股权结构,通过研究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股权结构设置,分析其对医疗机构的运营影响,能更好推进合作办医的进程。研究目的课题以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探索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并从股权结构角度,提出构建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运行模式,具体包括:一是通过梳理和分析了合作办医相关理论,为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医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二是分析了国内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运行情况,重点研究了各类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医的股权结构设置,以及由股权结构引发的对治理结构、服务能力、运行效率的影响,提出了构建基于股权结构考量的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运行模型,为政府部门推进合作办医提供更多的实践依据,促使政府部门制定的卫生政策更符合实践。三是访谈国内关注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医的专家学者,了解他们对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的评价及意见建议,并提出构建混合所有制办医的运行模式,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医的研究,以及扩展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医的思路。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课题查阅了国内外关于合作办医、混合所有制、公立医院产权、股权结构等研究,查阅了与合作办医的相关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市场竞争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投资理论、资本运营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等的研究进展。通过文献研究,进一步梳理和分析了与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医的相关内容。2.案例研究法课题以国内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为研究案例,重点分析各个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设置,以及探讨了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运行效率、组织目标实现等之间的关系。3.对比分析法课题在分析国内部分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股权结构设置时,对各个研究对象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设置的相关影响因素。4.利益相关者分析法课题在对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设置的分析上,对公立医院、社会资本、政府等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分析。课题在对专家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时,分析了访谈或调查对象对混合所有制的动因方面各利益方的态度,以及分析了股权设置对各利益方的影响。5.结构式访谈与问卷调查法课题采取了会面方式对专家进行结构式访谈,以及通过邮寄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征求了专家的意见。6. PESTEL分析法课题运用PESTEL分析了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医所处的宏观环境,识别了影响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发展战略的因素,探究这些宏观因素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根本性联系。研究结果1.案例分析的结果(1)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设置不宜过于分散。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中,股权相对比较集中,可能有利于最大程度避免组织目标冲突,尽量减少因股东过于分散导致过多内耗,使股东目标更趋同于组织整体目标,并为实现组织利益而协作。(2)社会资本在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占主导位置比较合适。为打破公立医院现有的僵硬管理体制,加快改革步伐,社会资本绝对控股能够使合作双方依据组织目标,快速调整运营策略,通过引入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实施系列管理变革,提高组织运营效率。(3)股权比例的调整应该根据组织目标而动态调整。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调动骨干力量的积极性,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股权结构应该是动态变化、不断调整。承认以院长为代表的高层管理者、医疗业务骨干的收益权,动态调整股权比例,有利于发挥股权结构的激励约束作用。(4)股权结构是组织治理机制的基础。医疗机构不同于企业,如何运用企业的股权结构与法人治理之间的关系,设计符合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法人治理机制是关键。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的设置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治理机制,其通过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相互作用,对组织的目标及运营方式产生重大影响。(5)股权比例是利益分配的根据,但利益分配要符合医疗市场规律。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要求得到资本回报,虽然股权结构是利益分配的根据,但为保证医疗机构的健康持续运营,公立医院和社会资本可约定一定年限之后,提取用于医院发展建设的资金后,如有留存可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红,或者通过医院的产业链将合法的利益让利社会资本,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的积极性。2.专家访谈的结果(1)明确市场与政府分工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作用。政府应根据股权结构的变化,将“运营”的职能交由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运用市场机制,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变革,政府只保留“监管”的职能。通过发挥政府、市场各自的优势,在规范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同时,为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创造良好发展环境。(2)建立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评价体系,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在准入方面,提高准入的标准和门槛,要让资金雄厚、运作成熟、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优先进入,对符合准入的社会资本,要简化准入的手续和程序。参照公立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建立符合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结果作为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调整以及退出的重要参考。(3)建立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矛盾调解机制,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建立矛盾调解机制能够使利益相关方求同存异,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建立基于管办分开的法人治理结构,即形成以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为主要特征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权力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4)营造社会资本成长的良好舆论环境。多渠道多方式为混合所有制等形式的合作办医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推进合作办医的理论共识并提供给医疗体制改革的决策者,为政府部门在出台和制定合作办医配套政策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参考。(5)优化社会资本合作办医政策环境。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应打破部门壁垒,在财政补偿、土地、税收、医保、人才成长、多点执业等方面将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的管理统筹协调,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提供更多的支持。研究结论1.建立科学的产权交易体系。一是清晰界定公立医院的产权。国家应该尽快建立公立医院资产出资人制度。二是科学进行资产评估。应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兼顾社会效益、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符合中国医疗现状的公立医院资产评估体系,可委托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开展评估工作。三是产权流转。在运转过程中,通过建立产权交易平台,允许产权所有者根据自身利益进行股权的变更、转让以及退出。2.设置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一是明确董事会或理事会对以院长为代表的医院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对管理层要给予合理的控制权,通过法人治理结构,给予院长的人事任免权、运营管理权,并以合约的形式强化考核以此建立约束机制,同时要承认管理层的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将以院长为代表的管理者的控制权进行资本化,通过股权激励给予适当的剩余索取权。二是管理层要激发员工创业干事的积极性,可通过探索职工期(股)权激励制度,构建职工共享医院发展成果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3.设计合理的收益回报路径。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可以选择营利性,也可以选择非营利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之间可转换。营利性的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可按照股权比例进行利润分红。非营利性的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在留足事业发展基金的基础上,社会资本可按照约定的或者投入比例获得适当的经济回报,鼓励收益用于再投入。4.妥善处理员工的安置问题。员工的安置要给予员工不同的路径选择,既要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原则”,同时允许老人选择新办法。按照政策损益补偿规律的原则,在合作办医过程中,对于利益受损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补偿。医院要在员工身份从在编转为聘用制、退休养老保障等方面,妥善处理员工的安置问题,确保改革的稳定。5.建立人才流动的交易市场。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可以借助医师多点执业、医生集团,通过股权激励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医疗人才,不断提升自身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院长的任用由董事会或理事会予以选拔聘用,并实施目标考核,通过建立院长聘用和激励机制,承认院长在推动医院改革发展中的地位,给予相应的股权报酬。6.出台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的配套政策。一是实行税收改革。加大对社会资本办医税费政策的倾斜。二是医保上开放均等政策。有平等机会成为医保定点资格,同时在纳入医保报销的项目和报销的比例也应公平对待。三是享有一定的财政补偿。在专项卫生项目、重大科研以及公益服务活动等,应将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纳入考虑,使其享有与公立医院同等的财政补偿。创新点及贡献1.理论创新。一是丰富了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的内容,阐述了探索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二是丰富了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理论研究内容,尝试对目前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争论进行梳理分析。三是首次从股权结构角度分析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重点探讨股权结构设置对混合所有制机构运行的影响。2.实践创新。随着合作办医的深入,梳理分析目前国内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的设置及相关影响因素,既能够为政府部门在出台合作办医细则提供参考,以便政策或细则更符合实际需要,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同时有助于政府部门推进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达成合作共识,减少目标冲突,从而通过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更好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护航。

周小园[10](2015)在《我国社会办医的发展现状及扶持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一、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受多种情景因素的影响,医疗服务市场可能会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调控失败的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影响的存在,医疗服务的供方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和导向性地位,极容易出现诱导需求的问题,从而导致了患者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福利的损失。在我国,由于公立医院产生的历史背景、公有制特征、政府保护、群众偏好、技术优势等所具有的垄断地位,容易导致市场失灵。目前,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医疗服务费用上涨过快,医疗服务效率低下等方面。因此,出现了政府调控。在政府对公立医院过多干预的过程中,由于公共政策的低效率、内部效应、寻租行为等进一步加剧了市场调节机制的失灵,从而产生政府失败。发展社会办医是矫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的重要途径。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和配置不公平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医保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健康需求进一步释放,并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中逐步提高社会办医比重,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一方面能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扩大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地位,对医疗资源配置发挥“鲶鱼效应”和“倒逼效应”,使卫生资源配置更合理,系统运行更高效,形成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新一轮深化医改启动以来,在一系列鼓励政策的激励下,社会办医的热情空前高涨。2012年与2008年相比,社会办医主要出现“四个增长”。机构数不断增长。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44.70万所,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47%;其中非公立医院9786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42%,年均增长16%。床位数不断增长。非公立医院床位总数58.22万张,占总床位数的比例从9.5%提高到14%。在岗职工数量不断增长。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161.97万人,占卫生人员总数的18%,增加了44.6万人,增长38%。服务量不断增长。非公立医院诊疗人次达到2.53亿,占全国总数的10%,增加了1.2亿人次,增长了90.9%。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社会办医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机构规模比较小,级别比较低,行业集中度不高,没有对公立医院形成有效竞争。二是人力资源缺乏,缺乏中青年骨干力量。三是内部管理粗放,缺乏长远发展战略。四是服务行为不规范,诚信不足导致社会信任危机。五是服务量占总服务量的比重仍然较低。与国务院在《“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提出的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20%左右的目标任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当前,发展社会办医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哪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环节是什么,从哪些问题入手可以破解这些主要问题,需要哪些主要的扶持策略,突破口在哪里?从而为社会办医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加快社会办医的发展步伐,促进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这些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二、研究意义和目标研究意义:加快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办医格局,是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增加和丰富卫生资源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的客观需要,也是新一轮医改提出的目标任务。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社会办医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破除政策障碍,扶持社会办医发展的主要策略,从而为促进社会办医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对于进一步推进和加快社会办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明确当前我国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二,明确制约社会办医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第三,分析当前政府、医院等利益相关方对相关意见出台的具体建议;第四,提出完善现有政策、制定配套政策等的解决方法和具体实施路径。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主要有4方面:1.我国社会办医的发展现状。2.我国社会办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政策障碍。3.国际典型国家社会办医的实践经验。4.国内典型地区发展社会办医的主要策略及特点。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检索CNKI、维普、万方、Pubmed、Proquest、Medline等中外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与社会办医相关的文献、政策文件。2.现场调查法根据各省经济发展水平选择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山东省作为发达地区代表,选取云南省作为欠发达地区代表。根据各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情况,2011年广东省和山东省人均GDP分别为43596元、41147元,分别排名第7和第8,云南省人均GDP为15707元,排名第30。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省份社会办医发展的现状是否有显着性差异。利益相关方的问卷调查,调研对象共计584名,来自广东、山东、云南三省,共89家单位。其中包括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公立和社会办医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医生及护士。平均年龄35岁,实际工作年限15.09年,其中政府机构人员239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114名,高年资医生170名,高年资护士61名。运用数据量表,分析问卷对象对社会办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政策障碍的认识,为问题的阻碍程度排序,以测量出当前阻碍社会办医发展的因素。关键人物访谈,在广东省、山东省、云南省抽取政府部门(含卫生、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行政部门)、民营医院管理者、公立医院管理者、公立和民营医院医务人员等30名关键人物进行深度访谈。了解我国发展社会办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需要调整和完善的政策,并进行定性分析。3.典型案例分析法分层次抽取社会办医发展较好的地区或个案进行案例分析。在省级层面,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抽取广东省和云南省作为典型地区。在地市级层面,选择广东省深圳市和浙江省温州市作为典型地区,温州市是国家确定的社会办医重点联系试点城市,深圳市非试点城市。在医院层面,选择南京同仁医院和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作为典型案例,南京同仁医院是综合性医院代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是专科医院代表。4.数据分析法采用EpiData录入数据,并进行逻辑检错。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4.1定量资料的描述性分析:对反映社会办医现状及运行特点的指标(如机构数量、机构规模、设配配置、床位数量等情况、人力资源情况、服务效率、医疗费用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4.2顺序量表法:运用顺序量表对各利益相关者对阻碍社会办医发展的障碍的认识进行评价并排序。4.3统计学方法:对调查问卷中社会办医的税收政策、医保和基本药物纳入政策、科研及职称晋升政策、人才培养和内部管理以及监管等方面,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态度及有关建议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四、调查结果1.社会办医机构数量等迅速增加。2009年-2011年三省民营医院数量呈显着增加趋势,总体上每年平均增长22.65%。2.社会办医仍集中在较低级别的医院,大规模、上水平的医院数量较少。2009年山东、广东、云南三省民营医院中,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所占比例分别仅为9.18%、6.25%和5.21%,远低于公立医院。2011年此比例均进一步降低,分别为5.80%、4.67%和3.31%。3.社会办医的人力资源数量迅速增加,所占比重仍然较低。2009年-2011年山东、广东和云南三省民营医院执业医师数量和注册护士数量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分别年平均增长20.30%和28.63%。2009年三省社会办医执业医师数量占比在10.49%-14.93%,2011年占比在11.39%-19.70%;2009年,注册护士数量占比在9.94%-15.06%,2011年占比在11.30%-19.58%。4.社会办医的服务量虽然增长较快,但比重较低。2009年-2011年三省社会办医门急诊人次总体呈显着增加趋势,总体年均增长25.16%。社会办医门急诊人次在医院总门急诊人次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2009年三省平均为9.29%,2011年占比平均为11.11%。5.不同地区社会办医的发展趋势主要与扶持政策相关。不同省份间的比较表明,广东、山东、云南三省社会办医虽然都有所发展,但增长速度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广东、山东省虽然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云南省,但在社会办医机构数量和运行情况的指标来看,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快于或优于云南省的趋势,而且在一些指标的增长速度上看,云南省还要高于广东省和山东省。这表明社会办医的发展主要与当地扶持政策的力度和具体政策措施有关。6.社会办医的发展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医生、护士等四类人员认为社会办医发展各类问题的障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人才缺乏、区域卫生规划的准入限制、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过度保护、民众偏见、公立医院垄断、投资大回报低、监管政策、科研申请、职称晋升、医保纳入、医疗技术、设备的准入、用地限制、税收负担。7. 目前发展社会办医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5个层次。7.1 制度、政策和思想观念上的歧视。在医疗服务行业,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的政策,将社会办医定位为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补充。在这样的定位下,造成了我国公立医院的垄断和一家独大的地位。由此衍生出政府的财政补偿机制、区域卫生规划、人才培养、科研学术平台等政策制定和执行上都对社会办医存在不平等的歧视待遇。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所导致的群众的就医习惯等,认为公立医院是政府办医院,值得信任和委托,在思想观念上也对社会办医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7.2 政策制订层面的问题。主要反映了目前发展社会办医缺乏统一的政策引领,现有政策分散,且较为宏观,具体配套政策不完善,政策落实起来存在困难;在一些领域政策缺失,或者政策出台时间滞后,不能满足社会办医发展的实际需要。7.3 政策执行层面的问题。人才问题是公认的制约社会办医发展的主要问题,国家虽出台了医师多点执业政策,但执行效果不理想。同时,虽然国家出台的政策有明确规定非公立医疗机构在规划准入、医保定点、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学术环境等方面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的平等对待,但政策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实际仍然存在不公平待遇。7.4非公立医院自身发展的问题。由于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回报,造成了医院定位不准确,没有与公立医院形成错位发展和有序竞争。内部管理粗放,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影响了社会品牌的树立,削弱了群众的信任。7.5外部环境的问题。群众看病就医习惯于优先选择公立医院,不规范、虚假的医疗广告等行为造成社会公众对社会办医的不信任,持疑虑态度。五、主要扶持策略建议针对问题分层次提出当前我国发展社会办医的主要策略。1.针对制度、政策和思想观念上的歧视,提出分类管理策略。建立严格、具体、可操作的非营利组织认定标准和程序,特别要强化财产及其孳息分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比例、剩余资产处置等方面的审查。在强化资格审核管理的基础上,同步细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免税资格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免税收入范围、监管办法及处罚措施。研究制订全面、严格医疗机构性质转变相关规则,明确各部门监管权、监管内容、转变程序、资产评估方式、资产处置办法等。健全推进社会办医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层面保障社会办医的存在和发展。2.针对政策制订层面的问题,提出宏观调控策略。制订规划方面:合理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消除社会办医准入的“玻璃门,弹簧门”。继续将规划作为调整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增加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强制性,引导社会力量优先投向医疗资源稀缺领域及特需医疗服务领域。重点扶持社会资本举办特色专科和新兴健康服务业等。控制公立医院单体规模的无序扩张。财税价格政策方面:财政支持方面,建议由各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社会办医的学科建设、设备购置、人才队伍建设等给予支持引导,扶持信誉度高、规模大、特色强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将营利性医疗机构运行初期的免税年限延长至5年,5年之后减半征收。完善非营利性社会办医疗机构税收政策。保证非公立医疗机构在用水、用电、用气、银行卡刷卡费率上与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同价政策。医保政策方面:进一步明确医保定点的准入条件,保证非营利性非公立医院公平纳入。在准入后社会办医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现阶段可考虑将营利性医疗机构公平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加快改革基本医保支付模式,尽快从按项目和按比例支付转化为按病种支付,提升医保谈判能力,严格控制支付价格。土地政策方面: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指导各省完善土地政策,在营利性医疗机构申请用地的起拍价格上、政府协议出让价格的优惠幅度上制定明确标准,以便各地贯彻执行。3.针对人才问题是制约社会办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提出人才资源配置策略。逐步将单位人转换为社会人。逐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医师身份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同时完善医师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等相关政策。在社会保障、学术环境、职称晋升方面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对待政策。完善民营医疗机构人员培训政策。在全科医生培训、职业继续教育、职称晋升、行业学会委员选取等方面给社会办医疗机构预留一定比例。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建议进一步细化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措施,完善第一执业地点、医生和第二、第三执业地点的责权利关系,以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保障各方利益。同时,出台医师多点执业的流程和管理规范,实现在政府或行业协会监管下的有序的多点执业。对多点执业的医生进行定期考核。完善医师多点执业的保险制度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内生动力。政府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住房、政府补贴、子女就学、科研经费等方面与当地公立医院享有同等优惠政策。4.针对社会办医自身发展问题,提出医院内涵建设发展策略。医疗行业的特征决定了社会办医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理性确定发展模式。只有坚持公益性特征和遵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律,社会办医才能健康发展,资本投入才能获得长期回报。寻求错位发展的有利机遇。结合实际确定合理的发展模式,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重点在城市新区、郊区和卫星城区举办医疗机构,发展儿科、妇科、老年病科等薄弱领域和新兴、急需的健康服务业,如长期护理、日间护理、临终关怀以及医学检验等,与公立医院形成错位竞争。加强医院自身内涵建设。社会办医疗机构在建立和运行之初,就应该在机构管理和内涵建设上下功夫,让懂管理的人去管理医院,让懂技术的人专心做技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要严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关,提高服务水平。要力争通过医、教、研的有机融合,加强能力储备,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诚信品牌。实现持续发展,社会办医应当从树立诚信品牌做起,依靠出资人和管理者以及全体员工的自我约束,维护医疗行业的公益性质,坚守救死扶伤的道德底线,在服务水平、医德医风、医疗质量等环节上下功夫,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创新营销手段。由广告导向、医疗导向、大众市场导向逐渐向服务导向、关系导向、细分精准市场导向转变。医院营销策略更多的需要在品牌传播方式、服务营销、关系营销上去寻求突破创新。5.针对外部环境问题,提出扶持与监管策略。建议建立政府不同部门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联合督查制度,加大对社会办医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提供、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安全、医保费用使用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监管机制以减轻监管范围增大所带来的监管压力。完善退出机制,实现“宽进严出”,进一步促使社会办医疗机构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保经办机构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监督制约。要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指导,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管理工作,加强行业自律。

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与股份制医院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与股份制医院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以淮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我国公立医院产权改革实践与争议
    1.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特殊之处
    2、我国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争议
    3、评价公立医院改制成功的标志
第二章 淮安市4 家公立医院产权改革案例简介
    1.淮安眼科医院
    2.盱眙县中医院
    3.淮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淮阴医院
第三章 改制医院改革效果分析
    3.1 改革后四家改制医院的运行情况比较分析
        3.1.1 人员构成
        3.1.2 医疗设备
        3.1.3 服务量
    3.2 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分析
        3.2.1 应答人员基本情况
        3.2.2 满意度分析
    3.3 改制医院与其他公立医院的对比分析
        3.3.1 收入方面
        3.3.2 费用方面
        3.3.3 诊疗人次方面
    3.4 改革效果——基于访谈调研的发现
        3.4.1 四家医院的总体效果
        3.4.2 四家医院的不同点比较
    3.5 淮安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比较
        3.5.1 改革背景与动因方面
        3.5.2 改革模式方面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4.1 改革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4.1.1 正确认识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作用与意义
        4.1.2 明确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
        4.1.3 认识改革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4.2 改革成功的条件
    4.3 改制中存在的问题
    4.4 政策建议
        4.4.1 发挥市场作用的关键机制
        4.4.2 充分发挥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4.4.3 改制医院自身
参考文献
公立医院产权改革理论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2)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民营医院
        2.1.2 医疗服务
        2.1.3 医疗服务监管
        2.1.4 监管制度
    2.2 理论基础
        2.2.1 规制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2.3 协同治理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2.2.4 协同治理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现状
    3.1 我国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的历史沿革
    3.2 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既有的医疗服务监管制度
        3.2.1 主要监管机构
        3.2.2 监管对象
        3.2.3 监管手段
        3.2.4 监管程序
        3.2.5 监管制度体系
    3.3 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规制成效
        3.3.1 从民营医院的角度看
        3.3.2 从患者的角度看
第四章 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的问题诊断
    4.1 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4.1.1 监管主体单一,尚未形成合力
        4.1.2 监管结构松散,组织化程度低
        4.1.3 监管机制不畅,协同过程无序
        4.1.4 协同监管结果未得到充分运用
    4.2 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监管制度不完善
        4.2.2 监管职责不明确
        4.2.3 监管机制未理顺
        4.2.4 考核机制不健全
第五章 国内外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的借鉴及其启示
    5.1 国外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借鉴
        5.1.1 美国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借鉴
        5.1.2 英国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借鉴
        5.1.3 德国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借鉴
    5.2 国内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借鉴
        5.2.1 陕西省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借鉴
        5.2.2 深圳市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借鉴
    5.3 启示
第六章 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改进路径
    6.1 总体思考
    6.2 改进路径
        6.2.1 健全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制度,完善协同治理网络体系
        6.2.2 搭建责权明晰的监管制度架构,促使协同治理结构稳定
        6.2.3 完善多元主体协调互动机制,推进协同治理过程有序
        6.2.4 建立以互动为导向的资源共享机制,强化协同治理结果运用
    6.3 实施保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深度访谈
附录 C 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监管政策汇总
致谢

(3)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康复医疗新要求
        1.1.2 康复需求庞大
        1.1.3 康复机构发展建设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民办医疗机构运营模式的研究综述
        1.3.2 康复机构运营模式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案例分析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4.3 经验总结法
        1.4.4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法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民办康复机构的功能属性及发展定位
    2.1 核心概念阐释
        2.1.1 民办
        2.1.2 康复机构
        2.1.3 民办康复机构
        2.1.4 运营模式
    2.2 理论分析框架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社会福利社会化
        2.2.3 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理论
    2.3 民办康复机构的功能属性
        2.3.1 民办康复机构功能定位
        2.3.2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公益属性
        2.3.3 基于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市场属性
    2.4 民办康复机构的发展定位
        2.4.1 民办康复机构的历史发展
        2.4.2 民办康复机构发展的政策需求
        2.4.3 民办康复机构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类型及特征
    3.1 运营模式的分类依据
        3.1.1 常见的服务机构运营模式分类
        3.1.2 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分类
    3.2 民办康复中心运营模式
        3.2.1 运营规模
        3.2.2 运营功能
        3.2.3 运营内容
        3.2.4 典型案例
    3.3 民办康复门诊运营模式
        3.3.1 运营规模
        3.3.2 运营功能
        3.3.3 运营内容
        3.3.4 典型案例
    3.4 民办康复治疗工作室运营模式
        3.4.1 运营规模
        3.4.2 运营功能
        3.4.3 运营内容
        3.4.4 典型案例
    3.5 三种运营模式比较
        3.5.1 专业性对比
        3.5.2 服务内容对比
第四章 民办康复机构运营困境及成因
    4.1 民办康复机构的运营困境
        4.1.1 民办康复机构服务总量占比低
        4.1.2 机构整体专业性不足
        4.1.3 民办康复机构认可度不高
        4.1.4 资金短缺
    4.2 基于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的运营困境成因
        4.2.1 机构属性定位不清晰
        4.2.2 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4.2.3 机构分类管理体系不健全
        4.2.4 康复资源向公办康复机构倾斜
第五章 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的影响因素
    5.1 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影响因素筛选
        5.1.1 影响因素指标筛选原则
        5.1.2 影响因素指标的确定
        5.1.3 模型的选择
    5.2 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影响因素权重确定
        5.2.1 构建多层次评价模型
        5.2.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5.2.3 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5.2.4 结果分析
第六章 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的国际比较
    6.1 国外康复机构运营模式经验
        6.1.1 运营理念
        6.1.2 运营形式
        6.1.3 人才培养
    6.2 国外康复机构运营模式基本特征
        6.2.1 结构清晰且功能明确
        6.2.2 专业高效的服务流程
        6.2.3 医保支付体系完善
    6.3 国外康复机构运营模式的启示
        6.3.1 完善康复医疗市场环境
        6.3.2 提高民办康复机构康复治疗人性关怀
        6.3.3 加强专业人才教育
        6.3.4 明确各类民办康复机构的定位
第七章 优化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的对策建议
    7.1 构建民办康复机构的外部驱动机制
        7.1.1 建立分类引导政策
        7.1.2 发展康复医疗保险制度
        7.1.3 创新“民办公助”的支持模式
        7.1.4 平衡各地区康复资源供给
    7.2 康复人才的扶持
        7.2.1 加强高校康复人才培养
        7.2.2 提高康复从业人员的薪资和福利水平
        7.2.3 树立康复服务光荣的职业价值理念
    7.3 创新民办康复机构运营发展形式
        7.3.1 增强核心竞争力
        7.3.2 创建康复服务供应链体系
        7.3.3 建立集团化管理模式
    7.4 坚持可持续发展
        7.4.1 建立品牌形象
        7.4.2 制定科学战略目标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4)“股份制合作”模式下公立医院运营风险防控研究 ——基于昆明市E医院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文献综述
        1.3.1 开展风险防控工作的必要性
        1.3.2 医院运营管理风险表现
        1.3.3 医院运营风险产生的原因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1.6 论文创新点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风险与运营风险
        2.1.2 医院股份制、股份制医院
    2.2 理论基础
        2.2.1 准公共产品理论
        2.2.2 风险管理理论
3 股份制合作后昆明市E医院运营现状研究
    3.1 昆明市公立医院股份制合作模式调查
        3.1.1 昆明市公立医院股份制合作背景
        3.1.2 昆明市E医院股份制合作方式
    3.2 股份制合作模式下的E医院运营现状
        3.2.1 E医院股份制合作后的运营属性
        3.2.2 E医院股份制合作后的业务运营变化
        3.2.3 E医院股份制合作后组织架构
        3.2.4 E医院股份制合作后决策机制
        3.2.5 E医院股份制合作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3.2.6 E医院股份制合作后物资采购管理模式
4 公立医院股份制合作后运营风险及原因分析
    4.1 运营风险具体内容
        4.1.1 医院管理层面运营风险
        4.1.2 医疗服务运营风险内容
        4.1.3 医院供应商管理运营风险内容
    4.2 公立医院股份制合作与运营风险的关系
    4.3 股份制合作后,典型营风险分析
        4.3.1 决策管理
        4.3.2 物资采购管理
        4.3.3 基建工程管理
    4.4 股份制合作后运营风险产生的共性原因
5 公立医院股份制合作后运营风险防控建议
    5.1 优化运营风险管理架构
        5.1.1 调整修订组织架构,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机制
        5.1.2 规范重大事项决策机制
        5.1.3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层层落实责任
        5.1.4 党委书记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5.1.5 医院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5.2 加强日常运营风险防控
        5.2.1 完善物资采购制度,规范采购行为
        5.2.2 做好基建工程管理
    5.3 开展医疗服务风险防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5.3.1 重视患者投诉
        5.3.2 开展患者满意度管理
        5.3.3 加强医德医风管理,建立健全医德医风考评制度
        5.3.4 净化医疗机构工作环境
    5.4 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形成长效监管
        5.4.1 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监督
        5.4.2 开展医院决策运营风险防控
        5.4.3 规范运营工作流程,加强监督检查
        5.4.4 抓好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5.4.5 强化责任追究,立行立改
余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健康与医疗资源整合
        1.1.2 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1.1.3 “医联体”的产生与发展
        1.1.4 “医联体”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的创新点
        1.4.1 论文选题角度的新颖性
        1.4.2 研究方式和内容的创新
        1.4.3 对策思路的创新性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内医联体模式的分类与研究
        1.5.2 医联体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5.3 我国医联体发展的研究现状
        1.5.4 医联体构建中政府责任的研究
        1.5.5 文献述评
    1.6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第二章 医联体的概念定义,模式类型与理论基础
    2.1 医联体的定义,模式类型与发展
        2.1.1 医联体的概念与定义
        2.1.2 医联体的模式类型与发展
    2.2 区域医联体的定义,类型与发展
        2.2.1 区域医联体的概念与定义
        2.2.2 区域医联体的模式类型与发展
    2.3 政府主导下我国医联体模式的运行特点研究
        2.3.1 城市医联体的运行模式与主要特点
        2.3.2 医疗共同体的运行模式与主要特点
        2.3.3 专科联盟的运行模式与主要特点
        2.3.4 远程医疗协作网的运行模式与主要特点
    2.4 我国医联体模式的发展特点与生成逻辑分析
        2.4.1 合作关系型医联体模式功能定位与生成逻辑分析
        2.4.2 医疗机构功能类别型医联体功能定位与生成逻辑分析
        2.4.3 资源整合型医联体功能定位与生成逻辑分析
    2.5 医联体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5.1 帕累托最优
        2.5.2 医联体模式与运行机制基于帕累托最优的理论分析
        2.5.3 协同理论
        2.5.4 医联体模式与运行机制基于协同理论的理论分析
        2.5.5 系统论
        2.5.6 医联体模式与运行机制基于系统论的理论分析
    2.6 研究方法
        2.6.1 文献分析法
        2.6.2 Topsis评价分析法
        2.6.3 灰色关联分析法
        2.6.4 GM(1.1)预测法
第三章 医联体国外典型模式概况与经验借鉴
    3.1 国外医联体模式的发展与研究
    3.2 英国医联体模式
        3.2.1 英国医联体模式的发展背景
        3.2.2 医疗资源整合与医联体的设立
        3.2.3 英国医联体模式的发展的实施效果
    3.3 美国医联体模式
        3.3.1 美国医联体模式的发展背景
        3.3.2 医院,医疗集团与医联体的建立
        3.3.3 美国医联体模式的实施效果
    3.4 英美医联体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3.4.1 英美医联体模式的共性
        3.4.2 英美医联体模式的差异性
    3.5 英美医联体模式对我国医联体模式的启发与思考
        3.5.1 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水平与力量
        3.5.2 政府主导作用与顶层制度设计
        3.5.3 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的功能性互补
        3.5.4 为我国医联体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第四章 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的发展背景与现状分析
    4.1 上海市医疗资源的分布现状与资源配置情况分析
    4.2 上海市医疗资源总体现状分析
    4.3 上海市医疗资源总体配置与效果分析
    4.4 上海区域医联体的建设情况分析
        4.4.1 上海区域医联体的建设背景
        4.4.2 上海区域医联体的建设现状
        4.4.3 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4.5 上海区域医联体的典型代表案例分析
        4.5.1 “瑞金-卢湾”医联体模式的运作与实施效果分析
        4.5.2 组织管理机制方面
        4.5.3 人员建设机制方面
        4.5.4 医疗服务连续性与资源整合方面
        4.5.5 医疗机构的满意度与认可度方面
        4.5.6 “瑞金-卢湾”医联体的实施效果评价
    4.6 长宁区域医联体模式的运作与实施效果分析
        4.6.1 长宁区域医联体的背景
        4.6.2 组织管理方面
        4.6.3 人员建设机制与科研教学方面
        4.6.4 医疗服务联系性与资源整合方面
        4.6.5 长宁区域医联体的实施效果
    4.7 “崇明-新华”区域医联体模式的运作模式与效果分析
        4.7.1 “崇明-新华”区域医联体的背景
        4.7.2 组织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方面
        4.7.3 人员建设机制方面
        4.7.4 医疗服务整合程度与连续性方面
        4.7.5 业务实施方面
    4.8 上海区域医联体发展现状分析与总结
第五章 上海区域医联体运行效果评价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5.1 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的运行与发展现状
    5.2 上海区域医联体发展的环境分析
        5.2.1 上海区域医联体的发展环境优势研究
        5.2.2 上海区域医联体的发展环境劣势分析
    5.3 上海区域医联体实施效果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来源
        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
    5.4 上海区域医联运行效果评价分析研究
        5.4.1 上海区域医联体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5.4.2 研究方法:Topsis分析法
        5.4.3 上海区域医联体实施效果评价分析
        5.4.4 上海区域医联体2011-2016年度实施效果的分析结论
    5.5 上海区域医联体影响因素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研究
        5.5.1 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
        5.5.2 上海区域医联体影响因素之间灰色关联度的实证分析
        5.5.3 实证分析结论
    5.6 上海区域医联体影响因素发展趋势预测研究
        5.6.1 研究方法:GM(1.1)预测模型
        5.6.2 基于GM(1,1)的上海市区域医联体影响因素的预测研究
        5.6.3 上海区域医联体影响因素发展预测分析结论
    5.7 上海区域医联体评价分析与指标预测的结果分析
        5.7.1 客观上优化了医疗资源的整体布局
        5.7.2 促进了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
        5.7.3 实施主体综合环境的动态变化影响医联体模式的效果
    5.8 上海区域医联体评价分析与指标预测结果对优化医联体模式的启发
        5.8.1 探寻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
        5.8.2 落实政策硬件配置与药品供给对区域医联体模式的影响
        5.8.3 把握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的多元化生成逻辑
第六章 上海区域医联体实施效果与模式优化路径研究
    6.1 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实施效果研究
    6.2 上海区域医联体的构建效果与积极影响
        6.2.1 贯彻“强基层”战略与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
        6.2.2 实现了上海区域医联体对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6.2.3 贯彻落实了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机制
    6.3 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发展的不足之处
        6.3.1 基础薄弱且效率低下,区域医联体认同度低
        6.3.2 顶层制度设计缺陷阻碍区域医联体的协同发展
        6.3.3 现有区域医联体模式难以满足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均衡
    6.4 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的优化路径研究
    6.5 基于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实施环境的优化
        6.5.1 贯彻“强基层”战略的实施效率
        6.5.2 加大环境优化力度与系统性的政策支持建设
    6.6 基于上海区域医联体政策机制的协同优化
        6.6.1 夯实上海区域医联体发展的政策主体建设
        6.6.2 注重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
    6.7 探寻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发展的新路径研究
        6.7.1 打造纵向整合“贯通式”上海区域医联体建设
        6.7.2 实现信息化建设“远程协作”式上海区域医联体建设
        6.7.3 把握主体利益诉求逻辑与“全协同式”上海区域医联体建设
        6.7.4 打破协同效率阻碍与“效率式”上海区域医联体建设
        6.7.5 实现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创新与发展的多维度均衡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我国社会办医发展环境的优化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社会办医概念及分类
        1.2.1 社会办医的概念界定
        1.2.2 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分类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鼓励引入社会办医意义的研究
        1.3.2 国内各地社会办医的发展及探索
        1.3.3 我国社会办医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的研究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调研法
        1.6.2 PEST-SWOT分析法
        1.6.3 归纳总结法
        1.6.4 小组座谈法
        1.6.5 博弈理论
2. 社会办医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发展现状的宏观分析
    2.1 社会办医的政策发布情况
    2.2 不同时期的卫生政策变化与管理体制转型下的社会办医发展
        2.2.1 社会筹资发展卫生事业的思想开始萌芽,个体医生及诊所大量涌现
        2.2.2 社会办医的发展方向逐渐明确,中小规模的民营医院快速发展
        2.2.3 社会办医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综合性及中外合资的民营医院开始出现
        2.2.4 社会办医过程中不当行为不断显现,相关规范政策连续颁布
        2.2.5 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继出台,社会力量办医方向逐渐明确,发展更加规范迅速
    2.3 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宏观发展现状
        2.3.1 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数量变化趋势
        2.3.2 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按床位数分布情况
        2.3.3 民营医院病床使用率变化趋势
        2.3.4 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人员数量对比
        2.3.5 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诊疗人次变化趋势
        2.3.6 小结
3. 国内典型省市社会办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3.1 北京市
        3.1.1 北京市社会办医发展情况
        3.1.2 推进社会办医发展的做法
        3.1.3 面临的问题
    3.2 上海市
        3.2.1 当前上海市社会办医的发展情况
        3.2.2 推进社会办医发展的做法
        3.2.3 面临的问题
    3.3 浙江省
        3.3.1 当前上海市社会办医的发展情况
        3.3.2 推进社会办医发展的做法
        3.3.3 面临的问题
    3.4 广东省
        3.4.1 当前广东省社会办医的发展情况
        3.4.2 推进社会办医发展的做法
        3.4.3 面临的问题
    3.5 福建省
        3.5.1 当前福建省社会办医的发展情况
        3.5.2 推进社会办医发展的做法
        3.5.3 面临的问题
    3.6 湖北省
        3.6.1 当前湖北省社会办医的发展情况
        3.6.2 推进社会办医发展的做法
        3.6.3 面临的问题
    3.7 吉林省
        3.7.1 当前吉林省社会办医的发展情况
        3.7.2 推进社会办医发展的做法
        3.7.3 面临的问题
4. 我国社会办医发展环境的PEST-SWOT分析
    4.1 PEST-SWOT分析法的概述
    4.2 PEST-SWOT分析法的建模步骤
    4.3 社会办医发展环境的PEST-SWOT分析
        4.3.1 我国社会办医发展的优势
        4.3.2 我国社会办医发展的劣势
        4.3.3 我国社会办医发展的机遇
        4.3.4 我国社会办医发展的威胁
        4.3.5 我国社会办医发展的PEST-SWOT矩阵模型
    4.4 我国社会办医的发展环境优化战略
        4.4.1 立足优势,抓住机遇
        4.4.2 依靠优势,规避威胁
        4.4.3 抓住机遇,克服劣势
        4.4.4 克服劣势,回避威胁
5. 我国社会办医发展中的利益博弈分析
    5.1 社会办医发展中的主要行动者
    5.2 社会办医发展过程中利益博弈分析
        5.2.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博弈分析
        5.2.2 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办医疗机构之间的博弈分析
        5.2.3 社会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卫生事业公益性的博弈分析
    5.3 合作博弈和利益整合
        5.3.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整合
        5.3.2 政府和社会办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整合
6. 社会办医的典型国家或地区发展现状及经验
    6.1 典型国家或地区社会办医的发展现状及做法
        6.1.1 德国
        6.1.2 英国
        6.1.3 法国
        6.1.4 美国
        6.1.5 新加坡
        6.1.6 中国台湾
    6.2 典型国家或地区社会办医的发展经验
        6.2.1 医疗行业的市场竞争和并购重组有力推动社会办医发展
        6.2.2 多方支持,促进私立医院快速发展
        6.2.3 以医疗服务的公益性作为政府投入标准
        6.2.4 运用税收杠杆,推动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6.2.5 简化债券融资手续和权益资本的配置程序
        6.2.6 重视人才建设,促进资源共享
        6.2.7 公平的医疗保险制度助力社会办医发展
        6.2.8 支付方式改革促进私立医院发展进入
        6.2.9 在完善法规、优化监管系统的基础上,重视发挥第三方监管机构的作用
7. 社会办医发展环境的优化措施
    7.1 优化医院人才发展外部环境
    7.2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优化监管环境
    7.3 明确审批权责,简化社会办医审批流程
    7.4 做好区域卫生规划,为社会办医预留发展空间
    7.5 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
    7.6 优化民营医院融资环境
    7.7 优化医保政策
    7.8 加强对优秀民营医院的宣传,改善民营医院的社会形象
    7.9 细化政策,明确权责,促进政策落实
    7.10 规范自身管理,提升社会形象
    7.11 总结
8. 可能的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8.1 可能的研究创新点
    8.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7)重庆市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的基础理论
    1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基本概念
    2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国外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1 国外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情况
    2 国外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重庆市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现状分析
    1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基本情况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创新重庆市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的思路
    1 总体思路
    2 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研究过程
    3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新标准的内涵
第五章 促进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建议
    1 健全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组织领导
    2 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管理
    3 建立医疗机构分类指导的财税补偿机制
    4 建立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人事薪酬机制
    5 建立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监督管理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 1
    附件 2
    附件 3
    附件 4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8)重庆市推进医疗机构分类发展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研究内容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研究方法
    6 研究路线
第一章 我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的实施
    1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的实施背景
    2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的基本内容
    3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的内容评价
第二章 我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评价
    1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的过程评价
    2 重庆市医疗机构分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重庆市推进医疗机构分类发展的思路
    1 建立医疗机构的分类发展新体系
    2 推进医疗机构分类发展的理论依据
    3 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标准
    4 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第四章 重庆市推进医疗机构分类发展的配套政策建议
    1 加强医疗机构分类发展的组织领导
    2 完善全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
    3 健全政府投入和资产收益分配机制
    4 建立分类指导的税收征收管理机制
    5 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人事薪酬机制
    6 推进多元化办医,提高社会办医服务质量和水平
    7 落实政府对医疗机构分类监管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9)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我国社会办医发展进程及政策演变
    1.3 相关概念及界定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探索举办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理论争辩和现实可行性
    2.1 探索举办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理论争辩
    2.2 探索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现实可行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3.1 文献分析
    3.2 理论基础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的分析
    4.1 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案例分析的选择
    4.2 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案例分析
        案例一: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国际医院
        案例二:昆明市儿童医院
        案例三:昆明市口腔医院
        案例四:宿迁市人民医院
        案例五: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案例六: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案例七:佛山禅城中心医院
    4.3 案例分析的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的风险分析及控制
    5.1 问卷的设计
    5.2 访谈专家的选择
    5.3 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的认知分析
    5.4 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的风险判断
    5.5 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的风险控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运行模式构建
    6.1 实施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改革的目标和定位
    6.2 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设置原则
    6.3 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外部环境模型
    6.4 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内部治理模型
    6.5 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的构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展望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我国社会办医的发展现状及扶持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1. 扶持社会办医的理论意义
        2. 扶持社会办医的现实意义
        3. 社会办医的概念与范畴
        4. 社会办医的发展现状
        5. 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1. 研究意义
        2. 研究目标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关于发展社会办医的政策及演变
        1. 国家层面的有关政策及演变
        2. 地方出台的有关政策
    二、关于发展社会办医的研究现状
        1. 关于发展社会办医意义和必要性的研究
        2. 关于社会办医优势的研究
        3. 关于社会办医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的研究
    三、有关社会办医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 社会办医的发展现状
        2. 社会办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政策障碍
        3. 国际典型国家发展社会办医的实践经验
        4. 国内发展社会办医的典型案例及主要扶持策略
    二、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
        2. 现场调查
        3. 典型案例分析
        4. 数据分析法
第四章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社会办医发展状况的宏观分析
        1. 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机构现状的数据比较分析
        2. 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运营现状的数据比较分析
        3. 社会办医机构及运营特点分析
    二、社会办医发展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
        1. 利益相关方对社会办医发展面临主要问题的认知情况分析
        2. 利益相关方对具体政策的认知情况
        3. 利益相关方对影响社会办医发展的主要问题的认知特点及建议
    三、社会办医发展状况的深入访谈结果分析
        1. 政府部门管理者
        2. 医务人员
        3. 医院管理者
        4. 患者和社会公众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上扶持社会办医发展的实践及启示
    一、典型国家发展社会办医的实践
        1. 美国
        2. 德国
        3. 英国
        4. 法国
        5. 瑞士
        6. 澳大利亚
        7. 日本
        8. 新加坡
    二、国际经验对我国发展社会办医的启示
        1. 公立医疗机构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绩效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2. 严格的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机构所有权性质无必然联系
        3.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是促进社会办医发展的根本策略
        4. 严格有效的监管是形成有序竞争格局的必要保障
        5. 灵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和医保支付方式等政策对社会办医发展至关重要
        6. 税收优惠是鼓励社会办医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内发展社会办医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广东省
    二、云南省
    三、深圳市
    四、温州市
    五、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六、南京同仁医院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发展社会办医的主要扶持策略
    一、针对制度、政策、思想观念歧视问题,提出分类管理策略
        1. 明确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核定标准
        2. 健全社会办医机构性质转换及流转机制
        3. 健全推进社会办医的法律法规体系
    二、宏观调控策略
        1. 合理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2. 财税价格政策方面
        3. 医保政策方面
        4. 土地政策方面
    三、针对人才问题是制约社会办医发展的呆主要因素,提出人力资源配置策略
        1. 逐步将单位人转换为社会人
        2. 在社会保障、学术环境、职称晋升等方面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对待政策
        3. 推进医师多点执业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内生动力
    四、针对社会办医自身发展问题,提出医院内巧建设发展策巧
        1. 坚持治病救人的基本准则
        2. 寻求错位发展的有利机遇
        3. 加强医院自身内涵建设
        4. 严格把关,确保医疗安全
        5. 打造诚信品牌
        6. 创新营销手段
    五、针对外部环境问题,提出扶持与监管策略
    本章小结
研究创新与不足
附录1:公立与社会办医宏观数据收集表格目录
附录2:调查问卷
附录3:关键人物访谈提纲
附录4:问卷访谈人员来源统计名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四、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与股份制医院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以淮安市为例[D]. 张新明. 东南大学, 2020(01)
  • [2]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改进研究[D]. 郭巧英. 兰州大学, 2020(01)
  • [3]民办康复机构运营模式研究[D]. 潘红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4]“股份制合作”模式下公立医院运营风险防控研究 ——基于昆明市E医院的个案分析[D]. 杨季蓉. 云南大学, 2019(02)
  • [5]上海区域医联体模式研究[D]. 高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5)
  • [6]我国社会办医发展环境的优化措施研究[D]. 魏晓瑶.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01)
  • [7]重庆市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研究[D]. 蒋琳. 重庆医科大学, 2016(02)
  • [8]重庆市推进医疗机构分类发展的策略研究[D]. 李沛. 重庆医科大学, 2016(02)
  • [9]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股权结构的研究[D]. 林凯程.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
  • [10]我国社会办医的发展现状及扶持策略研究[D]. 周小园. 山东大学, 2015(10)

标签:;  ;  ;  ;  ;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与股份制医院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