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与化工石油与冶金工业(论文文献综述)
李和平[1](2021)在《低阶煤制水煤浆级配堆垛与制浆特性》文中研究说明水煤浆的制备是现代煤化工中气化法生产合成气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围绕低阶煤制水煤浆实际生产中存在的煤种筛选、添加剂筛选、大型煤气化制浆工段理论支撑不足等问题。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低阶煤制水煤浆添加剂作用机制研究通过对宁东-榆林-鄂尔多斯地区10余种煤种的选择,系统分析了煤-水-添加剂作用体系下,煤-水界面张力、煤-水接触角、煤的分子结构、添加剂的复配组成等对水煤浆制浆浓度、表观黏度与粒度的影响。建立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以煤质和添加剂特性参数为基础的添加剂筛选流程。结合水煤浆工业生产实际,系统建立了从百克级到50公斤级,以煤种筛选与添加剂筛选为目标的实验室干法小试评价、湿法小试评价、湿法放大评价和模式生产评价实验体系。并建立了以权重分析法为基准的工业用水煤浆添加剂筛选新方法。通过对多家添加剂用户的反馈,符合工业实际要求。其基本过程为: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添加剂对宁夏、陕西、内蒙、新疆煤种的适配作用关系,从煤-水-剂三元组分的表面吸附、分子间作用力传递等,构建了基于添加剂分子量、pH值、临界胶束浓度、特性黏度等条件因子的低阶煤制水煤浆添加剂的筛选方法。分别利用乌氏黏度计、FTIR和电导率仪分析测定了 MU、GNAI和NDF添加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结构和临界胶束浓度,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表面接触角仪测定、计算了添加剂与煤的极限吸附量和表面张力,用pH计测定了单种添加剂与复配添加剂的pH值,基于以上测定分析,结合湿法制浆实验,初步建立了适用于低阶煤制浆的添加剂筛选流程,结果表明:添加剂与煤的表面吸附特性是影响水煤浆制备的重要因素,20℃时0.1 g/L的添加剂与煤的表面张力值为45 mN/m~60 mN/m,萘系添加剂的pH值大于7.5,木质素磺酸盐及高含量木质素磺酸盐复配添加剂溶液选配的较适宜pH值范围为7.0~8.7,通过添加剂的复配可以发挥各添加剂组分在分散和粒子制备方面的优势,获得良好的制浆效果。(2)水煤浆湿法制浆的颗粒级配堆垛与概率算法颗粒级配技术是水煤浆制备的关键核心技术,围绕气化水煤浆湿法生产中颗粒直径较大,颗粒分布较宽的实际问题。基于大工业工况气化用水煤浆制备过程中煤浆成浆浓度难以预测的实际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颗粒多间隙分布的堆积模型。该工作的核心点在于:基于颗粒堆积几何位相关系,将煤颗粒的堆积从三维切割成二维的想法。通过考察颗粒填充空隙分布和出现概率,建构多组分颗粒堆积间隙的概率算法,颗粒堆垛的稳态与不稳态,得到了以ΣPVT、ΣPST、ΣPVQ和ΣPSQ为评价指数的间接计算体积填充效率和以间隙配位数Zv为核心的颗粒堆积密度计算新方法。其基本做法为:利用余弦定理、Heron公式和Bretschneider公式,分别计算了稳态三颗粒级配堆垛模式和非稳态四颗粒级配堆垛模式下三颗粒的级配堆垛间隙面积与四颗粒级配堆垛的间隙面积,推导了级配堆垛模式的概率分布,计算了各堆垛模式下的级配堆垛概率分布、级配堆垛间隙面积,累积级配堆垛间隙面积。该研究为理解水煤浆制备工艺的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其他领域中无限多颗粒堆积的堆积效率的计算和分析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该方法的拟合结果与国际上经典方法拟合的结果一致,对于双组分颗粒的计算优于国际通行算法。(3)水煤浆湿法制浆的钢棒级配堆垛与概率算法围绕工业湿法水煤浆的生产实际,基于颗粒级配堆垛模型的启发,建构了基于三种钢棒稳态堆垛与四种钢棒非稳态堆垛的钢棒级配堆垛模型,通过间隙面积分布计算与概率计算,建立了以累积钢棒堆垛间隙面积指数Smax,Smin,D为指标的水煤浆成浆浓度评价新方法。基于钢棒的级配堆垛的间隙分布与概率分析,此方法的重要功能在于:建立了稳定三棒级配堆垛和非稳定四棒级配堆垛,利用概率分析、三角形边角关系、Heron公式、Bretschneider公式定量计算了不同级配堆垛条件下钢棒堆垛间隙的分布与大小。通过计算钢棒堆垛间隙当量直径De,钢棒堆垛三角形面积Smin,钢棒堆垛四边形面积Smax和间隙分布概率P。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水煤浆颗粒尺寸级配规律,将颗粒分为粗颗粒和细颗粒,并进行了堆垛概率分布对比分析,提出了水煤浆颗粒尺寸的调节方法。分析和讨论了钢棒级配堆垛与棒磨机筛分效应的关系。另外,对粗细堆垛间隙概率分布比值PL/PS与粗细颗粒比值的关系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模拟计算、模拟分析、现场试验等手段,系统建立了棒磨机湿法制浆的钢棒级配、钢棒磨损、钢棒补加模型算法,为湿法水煤浆制备工艺提供了理论支撑。(4)低阶煤制水煤浆溢流流变作用机制通过对八家水煤浆生产企业的分析,探讨了原料煤粒度对水煤浆粒度分布、黏度和浓度的影响。分析了溢流粗颗粒浓度与黏度的关系,讨论了黏度与有效合成气转化率、水煤浆浓度和合成气浓度的关系。综述并比较了入煤量与入水量的关系、入煤浓度与200目筛分率的关系、入煤量对设备运行参数的影响以及入磨率的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控制煤泥水浓度和粒度分布的长期稳定是煤泥水处理的难点之一。要综合控制棒材分级、磨机进料量和添加量等工艺条件。煤浆颗粒的200目筛分率在54%-57%之间,有利于煤泥在高浓度范围内的稳定运行。粗颗粒在煤浆中的作用是降低接触概率,减小颗粒间的摩擦,从而降低煤浆的黏度。同时,浆料中的粗煤颗粒在磨矿过程中具有自磨作用,有利于提高磨矿效率,加快细煤颗粒的生产。高浓度、低黏度的水煤浆有利于获得高效的合成气转化。溢流粗颗粒的数量是控制水煤浆浓度的重要技术因素。(5)溢流式棒磨机钢棒磨损损伤力学研究通过对湿法制浆用溢流式棒磨机运行条件的综合分析,利用流体力学与断裂力学原理,分别从棒磨机对煤粒冲击作用、煤粒子在棒磨机中的流动行为与钢棒磨损行为等出发,分析对比了不同型号棒磨机中不同钢棒的最大冲击力,钢棒磨损断裂作用等。并利用ANSYS对两种钢棒级配条件下钢棒对煤粒破裂过程的应力应变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堆垛间隙条件下颗粒的流动行为等进行了模拟分析。采用超声探伤、磁粉探伤、断口显微组织形貌分析、硬度分析、显微硬度分析等测试方法对钢棒磨损断裂行为进行判定。结合磨矿原理、破裂矩阵方法等,对湿法水煤浆制备过程中的磨机工况对水煤浆制浆颗粒形成的影响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综合以上研究工作,较为系统的研究了气化水煤浆湿法制浆过程中煤-水-添加剂-磨矿体系流程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大工业水煤浆湿法生产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韩雅文[2](2019)在《基于能源消费增长因素分析的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中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国内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当量以内,非化石能源及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达到35%左右。为实现上述能源消费目标,同时保证经济增长,对中国能源消费增长驱动因素、以及能源驱动因素变动下的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利用价值型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表和省际部门能源消费清单,首次建立了中国2007年及2012年混合型MRIO表。使用混合型MRIO模型避免了价值型MRIO模型中不同部门使用能源价格相同的假设,因而更加符合实际。第二,基于混合型MRIO分析,创新性地建立了扩展的结构分解模型,在将能源消费增长分解为需求效应和里昂惕夫逆矩阵效应的基础上,将后者分解为贸易效应和技术效应,并将技术效应进一步分解为能源强度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单位产出物耗效应,深化了对技术效应的分析。最后,本文将混合型MRIO分析与多目标优化模型相结合,探讨了中国五大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优化过程中考虑了能源消费增长驱动因素的变化,并权衡了中国经济、能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及区域发展公平,将基于投入产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研究尺度从单区域扩充到了多区域的范畴。本文得出的关键结论如下:2007年到2012年,技术效应中的能源强度效应是抵消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5年间共节约一次能源13.5亿吨标准煤当量(tce),其中节约煤炭资源11.5亿tce。能源结构效应并未带来天然气和一次电力消费的显着增加,反而促进煤炭消费增长了2.1亿tce。单位产出物耗效应间接引致了能源消费增加3.9亿tce,其中煤炭增长2.9亿tce。此外,本文明确了上述三种效应引致能源消费增加的重点区域及重点部门。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显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应变为服务业、清洁电力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设备制造业,在既定能源约束下可实现2018年至2030年年均4.8%的经济增速。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差异在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增长主要依赖服务业、清洁电力工业和建筑业,而欠发达地区除此之外还需依赖制造业类的增长。
朱兴月[3](2019)在《石油磺酸钠对萤石浮选影响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萤石是重要的非金属矿物,是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传统的脂肪酸类萤石浮选药剂耐低温性不足,导致萤石浮选回收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萤石浮选耐低温高效捕收剂的研究和开发需求日益迫切。石油磺酸钠已广泛应用于矿物泡沫浮选,针对目前不同结构和组分的石油磺酸钠捕收性能差异巨大的问题,试验以萤石纯矿物及实际矿物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石油磺酸钠体系下萤石的浮选行为,并结合矿物晶体量子化学计算、红外光谱分析、zeta电位测试、表面张力测试及接触角测试等表征手段,分析了萤石晶体表面的性质特征,探究了石油磺酸钠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得到了以下结论:(1)萤石纯矿物在中性至弱碱性条件下可浮性良好,浮选体系中的乙醇可以通过提高捕收剂在水中的分散程度,以及起到起泡剂作用的方式,提升萤石的浮选回收率。(2)石油磺酸钠的活性物含量越高,萤石纯矿物的浮选回收率越高,药剂的浮选捕收性能越好;当石油磺酸钠磺化程度增加,分子非极性端的空间位阻效应减弱,水分子更易穿过捕收剂分子间隙接触萤石表面,导致萤石疏水性下降,石油磺酸钠的捕收效果变差;当石油磺酸钠的活性物含量和磺化程度同时发生变化时,活性物含量的变化对捕收剂浮选效果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石油磺酸钠原料油中芳烃含量越多,更利于增强药剂的浮选捕收性能。(3)试验以硅酸盐型萤石矿为研究对象,PSK2429系列石油磺酸钠对萤石纯矿物及实际矿物的浮选作用规律相似,以PSK-27为捕收剂有最大的CaF2回收率。经过“一粗四精”全流程开路试验,可以获得品位为97.45%,CaF2回收率为89.54%的萤石浮选精矿。(4)萤石纯矿物颗粒表面表现为亲水性,PSK-27可以增大萤石的润湿角,改善萤石颗粒表面的疏水性,并且显着降低浮选体系的表面张力,增强溶液的起泡能力。石油磺酸钠PSK-27在萤石表面的作用既有化学吸附又有物理吸附,并且PSK-27可以显着降低萤石颗粒的表面Zeta电位,提高矿物颗粒之间的静电排斥力,增大颗粒与泡沫粘附的机率,提高浮选回收率。(5)矿物晶体化学量子计算结果表明,萤石F--Ca断裂后表现为离子键,禁带宽度显示萤石属于绝缘体,晶胞态密度结果表明萤石表面的Ca是萤石参与化学反应的主要活性位点;计算萤石五个主要解理面的表面能,(111)面的表面能最低,在解离过程中具有最大可能性和稳定性暴露出来,因此石油磺酸钠药剂的吸附及作用主要是在萤石的(111)面进行的。
杨治仁[4](2017)在《从包头弱磁尾矿中回收稀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针对目前包头弱磁尾矿中稀土资源不能有效回收从而造成大量稀土资源浪费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由此提出了“浮选-钙化焙烧-浮选”的绿色环保的选冶联合新工艺流程。首先通过对尾矿选矿工艺学的研究得出用浮选法能够有效回收尾矿中稀土的结论,然后通过对尾矿中脉石矿物的选矿工艺学特性以及稀土元素的结构化学理论和地球化学上对元素的分类理论入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羟肟酸类捕收剂(H205)为稀土矿物捕收剂,并对稀土矿的浮选机理做了系统研究。随后对弱磁尾矿中的稀土矿物做了浮选工艺研究,得到了稀土含量在50%(以REO计)以上的标准稀土精矿。再从浮选得到的稀土精矿入手,对所得精矿的钙化焙烧分解机理和分解工艺做了简单的研究。最后对焙烧生成的三种人造矿物的浮选分离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运用矿相解离分析仪(MLA)、光学显微镜、矿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激光粒度测试、X射线荧光分析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系统研究了包头弱磁尾矿的选矿工艺学特征。结果表明:弱磁尾矿中可供回收的主要元素是RE、Fe、Ca、Ba、F、P、Nb、Sc、Th等。尾矿中主要回收利用的目标元素RE(以REO计)品位达到了 9.60%,可以作为重要的回收稀土的矿物原料。尾矿中主要矿相组成为独居石、氟碳铈矿、萤石、赤铁矿、重晶石、磷灰石、钠闪石、钠辉石、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等。该矿粒度小于74μm占90%以上,无需磨矿工艺,符合选矿工艺学上对粒度的要求。该矿中稀土矿物、萤石等主要矿物大部分都以单体解离的形式存在,稀土的单体解离度为87.28%。最后对弱磁尾矿中主要矿物的选矿学特性分析得出:用浮选药剂调节稀土矿物与萤石、重晶石、钠闪石和钠辉石等脉石矿物的可浮性,可将弱磁尾矿中的稀土矿物浮选出来。根据稀土元素的结构化学理论和地球化学上对元素的分类理论,分析得出稀土矿物是亲氧元素类的矿物,而含有配位氧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是稀土矿物最良好的捕收剂,因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羟肟酸类捕收剂(H205)对稀土矿的浮选机理做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205对稀土矿物具有良好的捕收性能,在pH=8~9的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可浮性,在pH约为9附近时稀土矿物的可浮性最佳。通过浮选溶液化学分析、动电位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等得出,H205解离出来的羟肟酸阴离子会和矿物表面的稀土离子发生化学吸附反应,生成稳定的5原子环络合物,从而使稀土矿物疏水上浮。以性能更强的P8(此捕收剂中起捕收稀土作用的药剂主要是H205)为浮选稀土矿的捕收剂,以水玻璃为调整剂,松醇油为起泡剂,进行了稀土粗选条件实验。最后得到浮选的最佳条件是:矿浆浓度为30%、捕收剂用量为2.4kg/t、抑制剂用量为5.6kg/t、浮选温度为65℃、pH为8-9、起泡剂用量为0.36kg/t、浮选机通气量为200 L/h、抑制剂搅拌时间为6分钟、捕收剂搅拌时间为3分钟、起泡剂搅拌时间为3分钟、浮选刮泡时间为5分钟。在粗选条件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扫选的开路实验和闭路流程实验,最终得到REO品位为50.3%,回收率为78.6%的合格稀土精矿和品位为2.8%,回收率为21.4%的稀土尾矿。采用热分析技术(TG-DTA)和XRD分析方法研究了 Ca(OH)2-NaOH焙烧分解浮选稀土精矿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添加Ca(OH)2-NaOH后,稀土精矿的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350~500℃区间主要是氟碳铈矿的分解,稀土生成氧化物,氟以氟化钙的形式固定于焙烧产物中;第二阶段在500~650℃区间主要是Ca(OH)2、CaF2、NaOH分解独居石,生成稀土氧化物及氟磷酸钙。对Ca(OH)2加入量、NaOH加入量、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四个因素对稀土精矿分解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优化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为630℃,氢氧化钙加入量为30%,氢氧化钠加入量为20%和焙烧时间30min。此条件下,稀土精矿的分解率达到97.7%。对浮选精矿钙化焙烧后的人造矿物进行了 XRD,SEM-EDS和激光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钙化焙烧浮选精矿主要生成稀土氧化物,氟化钙和氟磷酸钙等三种人造矿物,焙烧后的人造矿物粒度相比焙烧前的精矿基本上没有变化。用浮选药剂调节稀土氧化物与氟化钙、氟磷酸钙等的可浮性,有可能将焙烧精矿中的这三种人造矿物分选出来。浮选精矿钙化焙烧分解生成了 REO(稀土氧化物)、CaF2(人造萤石)和Ca5F(P04)3(人造氟磷灰石)等三种主要人造矿物。为了便于研究,并为这三种人造矿物的浮选分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模拟合成了这三种人造单矿物,然后通过大量的浮选试验,分别研究了三种人造矿物在两种捕收剂油酸钠和苯乙烯膦酸(SPA,其化学式为C8H7PO(OH)2)浮选体系下的可浮性,并考查了无机调整剂水玻璃、磷酸三钠和焦磷酸钠,有机小分子调整剂乳酸、酒石酸和柠檬酸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玉米淀粉、羧甲基淀粉钠和叔氨基阳离子醚化淀粉等调整剂对三种人造矿物可浮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人造矿物在油酸钠为捕收剂时都有相似的可浮性,在pH=8~9时的可浮性最佳,其回收率都在90%以上。而在SPA浮选体系中,在整个浮选pH范围内,CaF2和Ca5F(P04)3基本不上浮,其最大回收率只有20%,但REO在pH=5左右时具有良好的可浮性,其回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在本文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三类抑制剂中,只有焦磷酸钠和柠檬酸对这三种人造矿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单矿物浮选条件实验的基础上,对模拟焙烧混合矿物进行了浮选分离实验,其结果与单矿物浮选规律基本一致。通过浮选溶液化学、表面动电位测试、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捕收剂、有机抑制剂和无机抑制剂等作用后的三种人造矿物的浮选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油酸钠浮选体系中,油酸钠的捕收作用主要是通过在人造矿物表面形成油酸盐沉淀而使矿物疏水易浮的,人造矿物与油酸钠发生了化学吸附。在SPA浮选体系中,当2.0<pH<7.0时,C8H7PO(OH)(O-)占优势,而此时REO表面带正电荷,会和SPA离子发生静电的物理吸附作用。pH>7.0时,C8H7PO32-占优势,而此时REO表面带负电荷,由于要克服它们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而导致REO与SPA离子不会发生吸附作用。在抑制剂体系中,焦磷酸钠在溶液中与人造矿物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吸附而形成亲永的螯合物导致矿物受到抑制。柠檬酸在溶液中与人造矿物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吸附而形成亲水的螯合物导致矿物受到抑制。
王利中[5](201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工业变迁的历史是新疆工业化建设的真实写照,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建设边疆的奋斗历程。通过研究这段历史,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疆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更好地建设新疆提供帮助。新疆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雄厚,但历史起点低。1949年以前,新疆工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机器工业发展缓慢。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群众,在新疆创建了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并形成了新疆现代工业体系。新疆传统手工业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新疆轻工业的组成部分。1978年后,改革成为了新疆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发展,使新疆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不仅有了巨大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工业布局也发生了从南至北的转变,形成了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工业分布。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新疆工业逐渐成为了新疆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且,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新疆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新疆地区工业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征。新疆的现代工业是由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创办,在中央政府以及内地省市的支援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新疆工业逐渐形成了中央企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企业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三大主体。这些都是不同于其他地区之处。虽然新疆工业发展成果斐然,但仍存在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新疆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的变迁,可以认识到,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在新疆工业变迁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新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是政府行为的结果。由于新疆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以政府为主来选择工业发展模式,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主导产业投资、规划工业项目,来推动新疆工业的发展。但是,市场的作用并没有被排斥,在满足新疆本地居民的消费需求,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上,市场依旧对新疆工业发挥着作用。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在新疆工业发展中的关系,将是未来新疆工业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
陈红艳[6](2008)在《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石油、石化产品消费量逐年大幅增加,供需矛盾越来越大,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重化工业大多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然而,我国现阶段已经丧失了用这种模式发展的条件。同时,化学工业所造成的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破坏已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工农业的生产。据最新石油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油气资源剩余可采储量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地区。新疆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这就使得我国石化生产的战略重点将移向新疆。在未来石化业发展中,新疆在中国石油布局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拥有丰富资源储备及特殊战略地位的新疆正成为中国能源的储备基地。肩负起满足国家能源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本文把前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实际相结合,从整体出发,概述了新疆石化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指出新疆石化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约束条件,从而进一步提出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及对策和建议。
沈镭[7](2000)在《青藏高原重点区域工业布局的战略构想》文中提出论文认为在青藏高原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重点区域 ,应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现代工业。作者重点分析了高原重点区域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 ,指出了工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区域工业布局框架设想。从协调好高原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 ,文章认为在高原重点区域应大力发展以钢铁—铁合金—有色—黄金为主的冶金工业 ,以盐化和油气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 ,以满足高原内部需要的建材工业 ,以及具有一定基础的机电—轻纺和藏民族手工业。
彭天杰[8](1989)在《苏联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绪言 生态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生物存在与活动的空间,一切与生物有交互作用和关系的环境。生态环境研究的基本含义就是:用生态学和环境料学的观点和基本原理,来研究人类活动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化的机理和规律。生态环境概念的提出,是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环境研究的开展,标志着环境料学的研究工作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它是进行生态建设的基础,是为建设一个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大系统而探索科学规律、以便更好的指导人类的活动。生态环境研究的特点在于它的综合性,它需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全球性的大生态环境的研究是当前环境科研工作的一个大趋势,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15年来工作积累的一个新要求,是我国环境科研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为此,中科院于198G年10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课题组[9](2021)在《山东省工业布局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第四次经济普查》文中研究表明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为了解掌握山东工业经济现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促进山东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跨越,从普查数据入手,全面分析全省规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营收、利润等分布情况及重点行业在各地市的发展状况,深入剖析各市产业结构和发展重点,总结归纳全省工业布局特征。研究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16市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但当前工业布局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今后工业布局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包括:一是提升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横向区域转移发展;二是强化经济内循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三是引导区域创新,实现产业错位发展新格局;四是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构建"雁阵型"集群发展模式。
田冬[10](2021)在《过渡金属改性铈基催化剂上低碳烷烃转化机制基础研究》文中提出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而CO2是造成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因此,针对CO2减排和利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化石燃料燃烧和冶金工业生产排放到空气中的CO2与储量丰富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中的低碳烷烃(主要是CH4和C2H6)通过共转化反应既可以减少大气中CO2含量又可以产生重要化工生产原料(合成气和乙烯)这一技术路线已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低碳烷烃通过共转化反应制合成气和乙烯的微观反应机制及反应路径的认识,以及催化剂对反应性能调控的微观机制尚不清楚,而这些微观认识对于设计开发高稳定性、高选择性和高活性催化剂非常重要。CeO2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超高的储释氧能力及铈离子耦合变价特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氧化还原反应。本文以过渡金属修饰的铈基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Fe、Co和Ni)的改性(吸附、间隙嵌入和替代掺杂等方式)对CeO2结构、电子性质、氧空位形成和甲烷活化的影响。采用原位表征技术(如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XAFS)及原位XRD分析等)与DFT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研究了CeO2负载的Pd单金属与Pd Fe双金属催化剂对催化C2H6-CO2共转化反应制乙烯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DFT+U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Fe在CeO2(110)表面的吸附对CeO2(110)表面电子性质、氧空位形成和甲烷活化的影响。发现Fe在CeO2(110)表面不同活性位点(包括O-顶位、O-桥位、Ce-桥位、Ce-顶位和双氧桥位)中的最佳吸附位点为双氧桥位。Fe的稳定吸附显着降低了CeO2(110)表面、次表面和第二个氧空位(催化剂表面存在表面氧空位后再生成次表面氧空位)的形成能。Fe/CeO2(110)表面和次表面氧空位形成能降低主要归因于Fe的吸附导致催化剂表面出现较大的结构畸变。Fe/CeO2(110)面第二个氧空位形成能降低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Fe的吸附引起催化剂表面出现较大的结构畸变,另一方面归因于Fe的吸附引起催化剂电子结构的改变(电子效应)。通过计算和讨论CH4在CeO2(110)和Fe/CeO2(110)上不同活性位点的吸附及CeO2(110)和Fe/CeO2(110)有表面或次表面氧空位上不同活性位点的吸附,发现CH4吸附在Fe/CeO2(110)催化剂上和表面氧空位相连的两个Ce原子时,甲烷分解为CH(ads)和H(ads),为化学吸附,而其它位置没有出现这种现象,为物理吸附。(2)基于DFT计算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Fe、Co和Ni等分别以吸附、间隙嵌入和替代掺杂等方式修饰对CeO2(111)和(110)表面结构、电子性质、氧空位形成和CH4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金属Fe、Co和Ni在CeO2(111)表面吸附的活性位点依次是洞位、O-桥位和Ce-O桥位,而在CeO2(110)表面吸附的活性位点依次是双氧桥位、O-顶位和双氧桥位。过渡金属修饰后的CeO2(111)和(110)表面大部分构型都出现和过渡金属相连的Ce原子被还原,修饰的过渡金属被氧化的现象。过渡金属以替代掺杂的方式修饰CeO2(111)面可促进其次表面(SS)氧空位的自发形成,而Fe和Ni以稳定吸附的方式可以促进次表层(SL)氧空位的自发形成。对于CeO2(110)来说,过渡金属的替代掺杂可以促进其P型-和S型-氧空位的自发形成。甲烷活化的研究显示,在所有过渡金属修饰的铈基催化剂里面,Co以替代掺杂方式修饰CeO2(110)可以极大地促进甲烷第一个C-H键的活化,对应的反应能和活化能分别为0.229 eV和0.783 eV,显着低于纯CeO2(110)表面的0.418 eV和1.741 eV,相反,有氧空位的Cosub-CeO2(110)不利于甲烷C-H键的活化。(3)采用原位表征技术(XAFS、AP-XPS、DRIFTS和原位XRD等)与DFT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CeO2负载的Pd单金属与Pd Fe双金属催化剂对催化C2H6-CO2共转化反应制乙烯的影响。研究发现,在C2H6-CO2共转化反过程中,CeO2与负载的Pd单金属与Pd Fe双金属催化剂间形成的界面氧物种中,Pd/CeOx界面由于Pd纳米颗粒的形成而生成缺电子、高活性、非选择性的氧物种,促进了C-H/C=C键断裂生成合成气。相反,反应过程中Pd Fe/CeO2表面Fe Ox物种的生成降低CeO2的还原性能,限制了Pd纳米颗粒的形成而抑制非选择性氧物种的生成,从而生成富电子、选择性氧物种来增强C-H键的断裂和抑制乙烯的吸附,提高了乙烯的产量。
二、化学与化工石油与冶金工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与化工石油与冶金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1)低阶煤制水煤浆级配堆垛与制浆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的利用与能源危机 |
1.2 水煤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煤浆制备的颗粒级配技术 |
1.2.2 煤粉的粒度级配 |
1.2.3 磨矿工艺技术 |
1.2.4 棒磨机磨矿研究进展 |
1.2.5 水煤浆添加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低阶煤制水煤浆添加剂作用机制研究 |
2.1 水煤浆添加剂的特性参数测试与筛选 |
2.1.1 原料及制备 |
2.1.2 添加剂特性参数测试 |
2.1.3 湿法制浆实验 |
2.1.4 结果与讨论 |
2.1.5 小结 |
2.2 低阶煤制水煤浆添加剂模式评价研究 |
2.2.1 低阶煤制水煤浆添加剂模式评价体系与流程 |
2.2.2 低阶煤制水煤浆添加剂小试评价流程 |
2.2.3 宁东煤制水煤浆添加剂放大实验评价流程 |
2.2.4 宁东煤制水煤浆添加剂模式评价流程 |
2.3 水煤浆添加剂评价案例分析 |
2.3.1 某科技公司添加剂样评价 |
2.3.2 宁夏某甲醇厂添加剂实验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煤浆湿法制浆的颗粒级配堆垛与概率算法 |
3.1 棒磨机湿法制浆 |
3.2 实验过程 |
3.2.1 湿法制浆性能测试 |
3.2.2 以干煤粉为原料制备水煤浆 |
3.3 颗粒级配堆垛模型 |
3.3.1 水煤浆分析 |
3.3.2 水煤浆的颗粒堆积模型 |
3.3.3 稳态三颗粒堆积的概率分析 |
3.3.4 非稳态四颗粒堆积的概率分析 |
3.3.5 稳态三颗粒堆积的间隙面积计算 |
3.3.6 不稳态四颗粒堆积的间隙面积计算 |
3.3.7 四种评价指数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平均颗粒尺寸 |
3.4.2 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3.5 工业水煤浆样品的案例分析 |
3.5.1 ABC堆垛模式下的颗粒堆垛级配拟合分析 |
3.5.2 ABCD堆垛模式下的颗粒堆垛级配拟合分析 |
3.6 实验室水煤浆样品的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煤浆湿法制浆的钢棒级配堆垛与概率算法 |
4.1 水煤浆研磨工艺概述 |
4.2 钢棒堆积级配模型 |
4.3 实验过程 |
4.3.1 棒磨机 |
4.3.2 棒磨机钢棒堆垛级配实验设计 |
4.4 概率计算与分析 |
4.4.1 稳态三棒堆垛级配的概率计算 |
4.4.2 不稳态四棒堆垛级配的概率计算 |
4.5 钢棒堆垛级配的间隙面积计算 |
4.6 钢棒堆垛级配的累计堆垛间隙面积计算 |
4.6.1 稳态三棒堆垛级配 |
4.6.2 不稳态四棒堆垛级配 |
4.7 钢棒堆垛级配对比分析 |
4.7.1 钢棒直径的影响 |
4.7.2 级配比例的影响 |
4.7.3 棒磨机钢棒磨损机制 |
4.7.4 棒磨机钢棒补加机制 |
4.7.5 综合对比分析 |
4.7.6 钢棒堆垛级配的间隙面积分布机理 |
4.8 棒磨机的筛分效应 |
4.9 湿法制浆过程中钢棒对煤粒的破碎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阶煤制水煤浆溢流流变作用机制 |
5.1 湿法制浆工艺 |
5.2 湿法制浆溢流流变作用机制 |
5.2.1 入料粒度的影响 |
5.2.2 制浆浓度对黏度的影响 |
5.2.3 浆体参数关联分析 |
5.2.4 磨机填充率的计算与分析 |
5.3 溢流制浆设计 |
5.3.1 棒磨机湿法制浆现场工艺简述 |
5.3.2 溢流制浆工艺优化设计与分析 |
第六章 溢流式棒磨机钢棒磨损损伤力学研究 |
6.1 基础原理 |
6.1.1 粉碎功耗理论 |
6.1.2 粉碎动力学 |
6.1.3 粉碎模型 |
6.1.4 破裂矩阵模型 |
6.2 钢棒冲击力分析 |
6.3 ANSYS模拟分析 |
6.4 流动阻力分析 |
6.5 钢棒级配比例对煤浆颗粒分布的影响 |
6.6 棒磨机钢棒断裂失效分析 |
6.6.1 实验仪器与实验过程 |
6.6.2 样品测试与分析 |
6.6.3 实验结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贡献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2)基于能源消费增长因素分析的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性成果 |
2 文献综述 |
2.1 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应用 |
2.1.1 投入产出分析的独立应用 |
2.1.2 投入产出分析的拓展应用 |
2.2 能源消费及排放驱动因素研究现状 |
2.2.1 基于结构分解的驱动因素分析 |
2.2.2 基于指数分解的驱动因素分析 |
2.3 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现状 |
2.3.1 基于投入产出目标规划模型的相关研究 |
2.3.2 基于其他模型的相关研究 |
2.4 关于混合投入产出表 |
3 中国混合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
3.1 价值型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调整 |
3.1.1 价值型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形式 |
3.1.2 能源部门对应行与列的拆分 |
3.2 省际部门能源消费清单的调整 |
3.2.1 能源类型合并及能源部门拆分 |
3.2.2 国产能源与进口能源的分离 |
3.3 混合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建立 |
4 中国能源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4.1 基于混合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构分解模型 |
4.1.1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能源消费计算 |
4.1.2 扩展的结构分解模型 |
4.1.3 数据来源补充 |
4.2 国家尺度的驱动因素分析 |
4.3 部门驱动因素分析 |
4.3.1 最终需求效应 |
4.3.2 能源强度效应 |
4.3.3 能源结构效应 |
4.3.4 单位产出物耗效应 |
4.4 区域驱动因素分析 |
4.4.1 区域划分 |
4.4.2 最终需求效应区域差异 |
4.4.3 能源强度效应区域差异 |
4.4.4 能源结构效应区域差异 |
4.4.5 单位产出物耗效应区域差异 |
5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
5.1 基于混合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
5.1.1 目标函数构建 |
5.1.2 约束条件设定 |
5.1.3 求解方法 |
5.1.4 情景设定 |
5.2 多情景下产业发展分析 |
5.2.1 多情景下国家层面产业发展分析 |
5.2.2 多情景下区域层面产业发展分析 |
5.2.3 多情景经济总量及主要产业发展对比 |
5.3 政策建议 |
5.3.1 产业发展方面 |
5.3.2 技术方面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3)石油磺酸钠对萤石浮选影响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萤石资源概况 |
1.1.1 世界萤石矿储量 |
1.1.2 我国萤石矿储量及资源现状 |
1.1.3 萤石应用 |
1.2 萤石选别回收的研究进展 |
1.2.1 萤石选矿方法 |
1.2.2 萤石浮选药剂现状 |
1.3 石油磺酸钠概况 |
1.3.1 石油磺酸钠 |
1.3.2 石油磺酸钠在泡沫浮选中的应用 |
1.3.3 石油磺酸钠在泡沫浮选中的研究进展 |
1.4 量子化学理论研究在选矿中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试验材料、仪器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制备及测试 |
2.1.1 纯矿物试样制备 |
2.1.2 实际矿石试样制备 |
2.2 试验仪器、设备与药剂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纯矿物试验 |
2.3.2 实际矿石试验 |
2.4 试验测试及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2.4.2 X射线荧光衍射分析 |
2.4.3 Zeta电位测试 |
2.4.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4.5 接触角测试 |
2.4.6 表面张力测试 |
2.4.7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 |
2.4.8 萤石矿CaF_2含量分析 |
第3章 石油磺酸钠体系下萤石纯矿物浮选行为 |
3.1 石油磺酸钠PSK-24用量试验 |
3.2 矿浆pH值对石油磺酸钠PSK-24捕收效果的影响 |
3.3 活性物含量对石油磺酸钠捕收性能的影响 |
3.3.1 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试验 |
3.3.2 乙醇含量试验 |
3.3.3 石油磺酸钠PSK-24~29 浮选效果对比试验 |
3.4 磺化程度对石油磺酸钠捕收性能的影响 |
3.5 芳烃含量对石油磺酸钠捕收性能的影响 |
3.5.1 PSK-2、PSK-3 紫外分光测试分析 |
3.5.2 石油磺酸钠PSK-2、PSK-3浮选效果对比试验 |
3.6 小结 |
第4章 实际矿石浮选试验 |
4.1 矿石性质 |
4.2 浮选条件试验 |
4.2.1 磨矿时间试验 |
4.2.2 脱泥粒度试验 |
4.2.3 捕收剂选择试验 |
4.2.4 矿浆pH值试验 |
4.2.5 抑制剂用量试验 |
4.2.6 捕收剂用量试验 |
4.2.7 开路流程试验 |
4.3 选矿效果评价 |
4.4 小结 |
第5章 机理分析 |
5.1 接触角测试 |
5.2 表面张力测试 |
5.3 Zeta电位测试 |
5.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5.5 量子化学理论计算 |
5.5.1 萤石晶体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
5.5.2 萤石晶胞性质分析 |
5.5.3 萤石表面能的计算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4)从包头弱磁尾矿中回收稀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元素及其性质 |
1.2 稀土元素的应用 |
1.3 稀土资源及其分布 |
1.4 稀土矿物 |
1.4.1 独居石 |
1.4.2 氟碳铈矿 |
1.5 稀土矿的分选 |
1.5.1 磁选方法 |
1.5.2 浮选方法 |
1.6 稀土精矿的处理 |
1.6.1 酸法 |
1.6.2 碱法 |
1.6.3 氯化法 |
1.6.4 钙化焙烧法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法 |
2.1 设备与仪器 |
2.2 实验样品 |
2.3 实验试剂 |
2.4 研究方法 |
2.4.1 单矿物浮选实验 |
2.4.2 包头弱磁尾矿粗选实验 |
2.4.3 正交实验 |
2.4.4 包头弱磁尾矿的开路与闭路实验 |
2.4.5 X射线衍射分析 |
2.4.6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
2.4.7 MLA自动矿物分析 |
2.4.8 激光粒度分析 |
2.4.9 红外光谱分析 |
2.4.10 动电位测试 |
2.4.11 稀土精矿的矿钙化分解 |
2.4.12 热分析实验 |
2.4.1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
第3章 包头弱磁尾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 包头弱磁尾矿化学成分分析 |
3.2 包头弱磁尾矿的矿相 |
3.2.1 包头弱磁尾矿的XRD分析 |
3.2.2 包头弱磁尾矿中主要稀土矿物的SEM-EDS分析 |
3.2.3 包头弱磁尾矿的矿物组成及含量 |
3.3 包头弱磁尾矿粒度分析 |
3.4 包头弱磁尾矿的矿物解离度分析 |
3.5 包头弱磁尾矿中主要矿物的选矿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包头弱磁尾矿中浮选稀土的研究 |
4.1 浮选药剂的选择 |
4.1.1 捕收剂的选择 |
4.1.2 抑制剂的选择 |
4.2 H205对稀土的捕收机理分析 |
4.2.1 单矿物浮选实验 |
4.2.2 浮选溶液化学分析 |
4.2.3 动电位分析 |
4.2.4 红外光谱分析 |
4.3 水玻璃的抑制作用分析 |
4.4 粗选条件的研究 |
4.4.1 捕收剂用量对稀土矿物浮选的影响 |
4.4.2 抑制剂用量对稀土矿物浮选的影响 |
4.4.3 浮选pH对稀土浮选的影响 |
4.4.4 浮选温度对稀土浮选的影响 |
4.4.5 起泡剂添加量对稀土浮选的影响 |
4.4.6 浮选机搅拌频率和通气量对稀土浮选的影响 |
4.4.7 搅拌时间对稀土浮选的影响 |
4.4.8 矿浆浓度对稀土浮选的影响 |
4.4.9 浮选时间对稀土矿物浮选的影响 |
4.4.10 尾矿粒度对稀土矿物浮选的影响 |
4.4.11 粗选正交实验 |
4.5 开路实验和闭路实验 |
4.5.1 开路实验 |
4.5.2 闭路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浮选精矿的钙化焙烧分解研究 |
5.1 钙化焙烧分解机理研究 |
5.1.1 浮选稀土精矿的成分分析 |
5.1.2 Ca(OH)_2-NaOH的理论用量计算 |
5.1.3 浮选精矿的焙烧分解过程研究 |
5.2 钙化焙烧分解工艺条件研究 |
5.2.1 Ca(OH)_2加入量对精矿分解的影响 |
5.2.2 NaOH加入量对分解的影响 |
5.2.3 焙烧温度的影响 |
5.2.4 焙烧时间的影响 |
5.2.5 钙化焙烧分解正交实验 |
5.3 钙化焙烧后人造矿物选矿工艺学分析 |
5.3.1 焙烧矿的XRD分析 |
5.3.2 浮选精矿钙化焙烧后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
5.3.3 焙烧精矿的粒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浮选药剂体系中三种人造矿物的浮选行为研究 |
6.1 三种人造单矿物的合成与基本可浮性的分析 |
6.1.1 三种单矿物的合成 |
6.1.2 三种人造矿物的基本可浮性分析 |
6.2 浮选分离三种人造矿物的药剂选择 |
6.2.1 捕收剂选择 |
6.2.2 抑制剂选择 |
6.3 油酸钠为捕收剂时三种人造矿物的可浮性 |
6.3.1 油酸钠用量实验 |
6.3.2 pH对三种人造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
6.3.3 无机抑制剂对三种人造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
6.3.4 有机小分子抑制剂对三种人造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
6.3.5 有机高分子抑制剂对三种人造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
6.4 苯乙烯膦酸为捕收剂时三种人造矿物的可浮性研究 |
6.4.1 苯乙烯膦酸用量实验 |
6.4.2 pH对三种人造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
6.4.3 无机抑制剂对人造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
6.4.4 有机小分子抑制剂对人造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
6.4.5 有机高分子抑制剂对人造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
6.5 混合矿物浮选验证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三种人造矿物浮选机理研究 |
7.1 捕收剂作用机理 |
7.1.1 油酸钠作用机理分析 |
7.1.2 苯乙烯膦酸作用机理分析 |
7.2 抑制剂作用机理分析 |
7.2.1 无机抑制剂作用机理分析 |
7.2.2 有机抑制剂作用机理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相关论文 |
(5)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二、关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的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四、理论与史料依据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新疆工业的资源基础和历史起点 |
一、新疆工业开发的经济地理条件 |
二、新疆工业开发的资源优势 |
三、近代新疆工业的发轫 |
第二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新疆工业 |
一、新疆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与手工业的变化(1950—1957年) |
二、新疆工业的曲折发展(1958—1977年) |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疆工业(1978年至今) |
一、新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
二、新疆工业经济的发展 |
三、新疆非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 |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恢复以及兵团工业的发展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的工业布局与结构 |
一、新疆工业布局的演变 |
二、新疆工业结构的转化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特征 |
一、现代工业发轫于驻疆人民解放军的大生产运动 |
二、政府主导的、嵌入式工业开发方式 |
三、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重工业结构 |
四、"内向型"部门占多数的工业部门结构 |
五、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的工业布局 |
六、"三分天下"的工业格局 |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成效 |
一、新疆工业经济规模的增长 |
二、新疆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
三、新疆的工业化水平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新疆工业基础薄弱 |
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新疆工业 |
三、新疆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四、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制约 |
五、新疆民营经济力量薄弱 |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反思与借鉴 |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模式的演化 |
二、现代工业的崛起和传统手工业的嬗变 |
三、政府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
四、市场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
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第二节 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二、石油化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三、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
第三章 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形势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现状 |
一、国内石油化工市场特点和竞争格局 |
二、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区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状况 |
一、我区石油、天然气分布特点 |
二、我区石油化学工业开发现状 |
三、我区石油化学工业基本定位 |
第四章 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一节 我区石油化学工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我区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 |
第五章 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一节 战略选择 |
一、培育壮大石油化工园区 |
二、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
第二节 战略构想 |
一、实施资源领先战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
二、实施节约优先战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
三、实施科技发展战略,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 |
四、实施体制创新战略,为加快石油化工业发展奠定体制基础 |
五、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 |
第三节 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本文结论与研究不足 |
一、本文结论 |
二、本文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的清单 |
致谢 |
(7)青藏高原重点区域工业布局的战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原工业布局的总体思路 |
2 高原工业发展与布局的战略目标 |
3 总体发展方向 |
4 区域工业布局框架 |
5 加强高原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
6 主要工业的发展 |
6.1 依托区位和水能等比较优势发展以钢铁、铁合金、有色及黄金为主的冶金工业 |
6.2 建设具有高原特色的以盐化、油气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 |
6.3 大力发展满足高原内部需求的建材工业 |
6.4 巩固发展机电、轻纺等制造业及民族手工业 |
(9)山东省工业布局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第四次经济普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方法 |
3. 文献综述 |
二、山东省工业布局的主要特征 |
1. 头羊效应突出,产业梯队明显 |
2. 工业门类齐全,行业优势集聚 |
3. 区域分布鲜明,发展重点明确 |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工业分布集中于东部沿海,区域差距依然较大 |
2. 区域增长不均衡,三大圈层一体化发展面临挑战(1) |
3. 市域范围产业协同难度大,错位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
四、优化工业布局的意见建议 |
1. 推动产业转移发展 |
2.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
3. 实现产业错位发展 |
4. 壮大集群特色发展 |
(10)过渡金属改性铈基催化剂上低碳烷烃转化机制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低碳烷烃催化转化研究现状 |
1.2.1 甲烷制合成气工艺及催化剂的选取 |
1.2.2 乙烷制乙烯工艺及催化剂的选取 |
1.3 表面催化反应计算模型的构建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和计算方法总述 |
2.1 实验方法总述 |
2.1.1 催化剂的制备 |
2.1.2 催化剂的表征 |
2.1.3 催化活性评估 |
2.2 计算方法总述 |
2.2.1 密度泛函理论 |
2.2.2 交换关联泛函 |
2.2.3 平面波基与截断能及赝势选取 |
2.2.4 强关联体系DFT+U计算(库伦相互作用修正) |
2.2.5 本文所涉及的DFT计算内容 |
2.2.6 本文所涉及的DFT计算软件包简介 |
第三章 Fe的吸附对CeO_2(110)表面氧空位形成和CH4活化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和细节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e的吸附对CeO_2(110)表面结构和电子性能影响 |
3.3.2 Fe的稳定吸附对CeO_2(110)表面氧空位形成的影响 |
3.3.3 CH_4在CeO_2(110)和Fe/CeO_2(110)上的吸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过渡金属修饰的CeO_2表面氧空位形成和CH_4活化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和细节 |
4.2.1 电子结构计算及表面建模方法 |
4.2.2 性质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过渡金属(Fe、Co和 Ni)修饰的CeO_2(111)表面 |
4.3.2 过渡金属(Fe、Co和Ni)修饰的CeO_2(111)表面 |
4.3.3 CH_4在过渡金属修饰的CeO_2(110)表面上的吸附 |
4.3.4 CH_4在过渡金属修饰的Ce O_2(110)表面的解离附吸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O_2-乙烷催化转化选择性断键的界面活性位点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 |
5.2.1 实验方法 |
5.2.2 计算方法和细节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负载单金属与双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
5.3.2 催化剂结构的原位技术分析 |
5.3.3 催化剂结构-功能关系与反应机理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活动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化学与化工石油与冶金工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低阶煤制水煤浆级配堆垛与制浆特性[D]. 李和平. 宁夏大学, 2021
- [2]基于能源消费增长因素分析的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韩雅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1)
- [3]石油磺酸钠对萤石浮选影响与机理研究[D]. 朱兴月.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4]从包头弱磁尾矿中回收稀土的研究[D]. 杨治仁. 东北大学, 2017(01)
- [5]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D]. 王利中. 西北大学, 2010(09)
- [6]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陈红艳. 新疆大学, 2008(02)
- [7]青藏高原重点区域工业布局的战略构想[J]. 沈镭. 自然资源学报, 2000(04)
- [8]苏联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研究[J]. 彭天杰. 环境科学丛刊, 1989(05)
- [9]山东省工业布局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第四次经济普查[J].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课题组. 现代管理科学, 2021(05)
- [10]过渡金属改性铈基催化剂上低碳烷烃转化机制基础研究[D]. 田冬. 昆明理工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