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省退耕还林及其产业化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雷硕[1](2020)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也承载着当地原住居民的生计和发展功能,发展林下经济成为实现生态经济耦合协调的最佳途径。农户是林下经济的经营主体和生态保护的直接受益者,但其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低效、传统的生产经营行为却产生了较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如何激励并提升农户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行为水平,从长远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及林业多目标经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以四川省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乡村为例,遵循“行为现状→动因→效果→激励→优化”的研究范式,构建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研究框架。首先,描述农户林业经营现状,并针对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生态旅游三种典型的林下经济经营模式,识别农户生态行为现状与特征,分析存在问题和生态影响;其次,从农户的生计能力和资源要素禀赋、社会观念、保障政策等方面出发,探究影响农户生态行为的关键动因及影响机理;然后,分析农户生态行为对林下经济经营成本收益及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并探究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及作用机理;最后,结合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形式的偏好与需求,提出对策优化建议。研究发现:(1)农户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经营环节均表现出了较多的生态不友好行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需要对其行为进行改进和优化;(2)农户的生态行为决策兼具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特点,受到户主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劳动力结构、自然资源要素禀赋、传统经营习惯及父辈经营理念传承、资金补贴、合作组织参与、技术培训等政策的推动影响;(3)农户实施生态行为直接增加了经营成本,但也间接使得经营收益增加,长远来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一致性;然而,短期内农户对成本感知较为强烈,却尚未意识到其行为对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导致生态行为水平不高;(4)生态保护政策通过直接提升农户环境认知水平、作为主要的主观规范压力来源、改变农户的要素禀赋和能力等,改变了农户固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从而对农户生态行为决策产生激励作用,且激励效果因农户特征异质性而有所不同;(5)针对农户生态行为的补偿激励政策优化要以农户需求为导向,而农户的偏好和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提升资金补贴金额、提供专业培训、参与合作组织。综上所述,研究提出构建生态系统保护与森林多功能利用的利益联结和共享机制、提升农户环境认知、充分发挥乡村社会效应、完善针对农户生态行为的多元化补偿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具体对策建议。通过聚焦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行为主体视角,提炼农户生态行为的一般规律,提出促进农户绿色生计转型的优化路径,是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刘烜[2](2019)在《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以四川三县数据为例》文中提出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林木面积显着增加并且保存率处于较高的水平;2、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3、退耕农户的收入不断增加,基本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但由于退耕还林工程会迫使农户将其耕地转变成低收益的林地,因此会影响到参与其中农户的收入,从而导致出现了部分农户进行毁林复耕、不保护退耕地等实际问题。所以,如何去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卓越成果,完善现有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政策,使农户受到激励从而不进行毁林复耕等负面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活动是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将阐述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内容与其现状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以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探讨农户受偿意愿对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使用基于Python Sklearn平台的SVM线性分类模型,从农户家庭特征、农户耕地特征、退耕还林参与特征三个大的方面选取十五个变量对农户受偿意愿进行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目前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1)补偿资金源头单一,没有较好的利用到社会资源充实补偿主体;(2)地方政府缺乏补偿,没有将实际实施工程的地方政府纳入补偿对象,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的执行效果;(3)补偿标准不灵活,没有因地制宜的实施差异化补偿,导致政策效益失衡。第二、农户的受偿意愿会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当农户受偿意愿较高时,农户支持退耕还林工程,有助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展开。而农户受偿意愿较低时,容易发生毁林复耕与不管护退耕地的情况,从而导致增加了政府的维护成本,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第三、实证分析得出影响到农户受偿意愿的因素为是否干部、家庭人口数、教育程度、非农生产用工数、生活消费金额、退耕还林亩数、退耕还林林地净收入。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推动农业产业改革,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整合补偿金,以当地政府为主体,因地制宜的开展投资或者新型产业开发、完善相关林业政策,鼓励农户对林业生产进行投入,降低农户对耕地的依赖程度。
龚荣发[3](2019)在《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鉴于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在完善、弥补退耕还林补贴到期后的生态补偿方面的优势和对退耕还林工程资源的高度依赖性,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有效衔接不仅是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巩固、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履行国际减排承诺、实现森林碳汇有效供给的必然选择。农户作为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重要主体,必然成为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重要桥梁,其是否有效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是巩固、提升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实现森林碳汇有效供给的关键。因而,深入剖析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具有显着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供给理论、机制设计理论为主线,在对以往学者研究进行梳理、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分析框架,辨析了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REDD+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的差异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不同组织模式下退耕农户、地方政府、项目业主之间的行为博弈以及退耕农户最优行为模式选择,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剖析了行为意愿的形成机理和资源禀赋、村域情境、项目制度对行为意愿的影响路径,基于生产要素理论探讨了林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能力及其制约因素,基于机制设计理论从组织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机制。研究结论显示:(1)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具有鲜明的特征。基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REDD+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的差异性,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与造林再造林项目农户参与行为和后退耕时代退耕农户行为存在显着的差异。(2)利益诉求差异导致退耕农户与地方政府、项目业主之间形成(强制型推动、抗争型参与)的博弈困境。囿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诉求差异,项目业主、地方政府、退耕农户行为博弈面临困境,因地制宜,发挥中介组织引领作用,地方政府监督、调控作用,是退耕农户参与的最优行为模式。(3)退耕农户对情境风险感知最为敏感,是退耕农户是否履约决策的关键因素。感知利益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感知经济利益>感知社会利益>感知生态利益,感知风险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感知情境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心理风险。强化对生态衍生负面效益的治理,是进一步激发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的重要内容。(4)资源禀赋是导致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差异化的最主要因素。三类制约因素对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为资源禀赋约束>村域情境约束>项目制度约束。通过延伸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利益链、优先在社会资本丰富的区域开展、完善碳汇产权制度、落实项目契约、优化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强化森林碳汇知识宣传等是激励退耕农户有效参与的重要途径。(5)项目制度是影响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三类因素对退耕农户林地投入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项目制度约束>村域情境约束>资源禀赋约束。在满足碳交易市场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放宽规范设置,放宽项目运行管理、增强技能培训、强化惠民产业等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退耕农户建立差异化的参与方式,实现林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分离等措施是保障退耕农户有效途径的重要举措。创新之处在于:(1)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分析框架。基于供给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感知价值理论、生产要素理论,从行为模式、行为意愿、行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分析框架,系统性分析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弥补了以往学者片面关注行为意愿的不足(创新点出处:第三章)。(2)以感知价值为基础剖析了退耕农户行为意愿的形成机理。以感知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利大于弊”的主观价值评判替代传统的“收益大于成本”的客观标准作为行为意愿分析的基础,弥补了以往学者行为意愿研究对心理因素的相对忽略(创新点出处:第三章)。(3)以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退耕农户行为的制约因素。以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资源禀赋、村域情境、项目制度三类因素对行为意愿和行为能力的制约路径,丰富了农户行为研究的内容(创新点出处:第七章、第八章)。
何羽芊[4](2019)在《理县森林资源管护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理县森林资源管护地可持续性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理县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过程及管护过程中存在问题,从而对理县的森林资源管护现状做出评价并出具相关的研究对策。通过实地调查、访问调查、档案查询等方法,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对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及管护相关的研究,获取了理县近几十年来相关的森林资源调查的数据资料,以及近几年理县的主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数据。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以巩固理县作为长江上游绿色屏障为前提的情况下,以理县现有的森林发展现状为依据,对理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虽然理县交通不是特别发达,但是区域位置优势比较明显,是四川省重点保护林区,全县境内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无论是活立木蓄积量还是森林覆盖率均在四川省内排名前列,而且理县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森林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上述的条件为理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与此同时理县在森林资源的管护过程中也到了一些难题,比如森林病虫害、滥砍乱发、毁林种田等一些自然灾害和包括火灾在内的人为损害的问题。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要实现理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可持续支撑;二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三是生态的可持续性优化;四是文化的可持续性繁荣。并基于此提出几条建议:构建理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机制;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调整森林产业结构;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积极防控自然灾害;积极引进人才、发展生态旅游。
张梦洁[5](2019)在《生命周期视角下四川藏区城镇生态环境容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四川藏区城镇空间结构生态优化机制研究”(批号:51578454)下的子项研究课题。四川藏区这一地理单元一直以来有着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和发展历程,并受到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强烈制约。近年来,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但是由于缺少对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索和适地性的发展方式,所暴露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愈发凸显。因此,从时间维度挖掘四川藏区城镇内在演变规律,探析城镇不同时期的生态环境和开发建设状况,找出演进历程中的弊端与制约,明确不正确的发展方式,有利于提出适合该地域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避免城镇陷入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之中。本文从探究四川藏区资源环境与回溯历史脉络出发,通过对不同类型城镇的演进历程和区域总体发展变化特征进行梳理,归纳出生命周期发展规律。进一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城镇进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生态环境容量分析,探究影响区域发展的生态约束框架,并提出引导生态发展的具体策略。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背景和基础研究。对生命周期理论、生态环境容量等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四川藏区基本概况、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进程等进行初步梳理,为后续章节提供基础研究资料。其次是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生命周期研究。从不同形成途径和不同类型两个方面选取具体的城镇进行演变历程分析,从城镇数量、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三个方面对不同时期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生命周期阶段和规律。然后是基于城镇发展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容量分析。从测算不同时期资源承载变化情况,归纳生命周期阶段性发展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展开研究,再从各个层面选取具体的要素和方法对典型城镇进行分析,总结对比分析结果,提出四川藏区城镇生命周期进程中的差异性发展方式和生态环境制约因素。最后是结合生态环境约束框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代仕高,周厚兰,王光剑,邱丹,陈思多,牟菊英,马光良,孙鹏[6](2015)在《四川退耕还林产业资源发展区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形成的物质资源价值归属农村经济和林业产业,融入县域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规模阈和配比阈。利用区域经济学区位商分析方法,对四川第一轮178个县域退耕还林所涉及的15类原料林、41个(类)物种的第一产潜在价值进行了区位优势分析。归纳提出相关产业和物种发展优势区域,以期服务于县域经济农林主导产业培植和在新的一轮退耕还林资源物种的选择。
汪锋[7](2012)在《农户利益视角下的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退耕还林工程从一九九九年试点实施至今,已十年有余。作为建国以来跨时最长,范围最广的造林工程,其对中国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退耕还林政策已超出了生态恢复政策的范畴,这在退耕还林第二轮巩固阶段表现的更为明显。这项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土地利用置换政策的绩效究竟如何,是政府和社会所普遍关心的。传统学界研究多从生态效益来对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进行评判,对农户利益考量则退居其次。在新的阶段形式下,本文专从退耕还林的主体——农户的利益视角入手,对退耕还林绩效进行研究。四川省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先发地区和重要实施地区,生态地位举足轻重,其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对全国都有典型代表意义。因此,本文结合案例研究,对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展开研究,得出结论和建议。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基本思路、框架与方法,以及国内外退耕还林政策绩效研究的现状。第二章是退耕还林政策绩效研究理论准备。对退耕还林内涵进行了分析,退耕还林是政府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对资源的再分配方式,是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农民主体参与工程,也是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工程进入第二轮巩固期,产业向西部内陆迁移,农村“空心化”现象,“低碳经济”兴起也使退耕还林政策也面临的新内外部环境。本文主要运用可持续发展论、环境经济学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政策过程理论对论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是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背景及实践。首先分析了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特殊背景:四川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先发地区和重要地区,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然后从政策的形成过程,分阶段对农户的补偿政策,政策现今的实施进度方面对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情况做出梳理。第四章是农户利益视角下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评价。首先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在经济、社会方面的目标设定,然后从政策过程绩效、政策结果绩效两个层面进行评价。在过程评价上,从经济收入、思想观念、生活环境、政策补助、政策监管、政策参与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在结果评价上,从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补偿几个方面展开。第五章是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基于四川部分县市的案例研究。以“先试先行——天全县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调查报告”,“绿色扶贫——退耕还林推动四川扶贫工程新模式”,“社会参与——民间组织推动以碳汇为目标的大凉山退耕还林项目”三个案例研究来对政策绩效研究结果提供深化支持。第六章是结论与建议。对全文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展开三点建议。
张洪明,朱德勇[8](2009)在《四川省退耕还林经营实践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对四川结合实际探索出的退耕还林种植类型、经营模式和经营机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其经营利用特点,并提出今后退耕还林的经营思路和工作措施。
樊涛[9](2007)在《论地方政府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以邛崃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高度肯定。但是,随着工程的推进,按现行政策,早期实施的退耕还林粮食和资金补助期限已陆续到期,如何巩固成果,是当前面临的一个较为严峻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邛崃市8个乡镇、16个村、8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以及同各级相关部门的座谈,了解了地方政府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并讨论了改进和完善地方政府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措施。邛崃市政府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两大主导作用:一是政府制定合理的林业产业发展宏观政策;二是政府制定合理的林业产业发展微观政策。其中政府制定合理的林业产业发展宏观政策包括:邛崃市政府树立发展林业产业的指导思想;邛崃市政府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原则;邛崃市政府加快林业发展的目标;邛崃市政府对邛崃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邛崃市政府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政府制定合理的林业产业发展的微观政策包括:政府扶持企业;政府加快生产基地建设。邛崃市政府在主导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也存在四点不足:其一,地方政府对退耕还林的绩效考核中缺乏监督机制;其二,政府规划生态林和经济林比重不协调,效益不明显;其三,政府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科技扶持力度不够;其四,政府对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力度不够。从邛崃市的实践经验来看,应强化政府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才能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地方政府应主要做到以下七点:第一,政府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布局;第二,政府要加强科技保障工作;第三,政府要高度重视后续产业中存在的问题;第四,政府要认真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第五,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第六,政府要畅通举报渠道,加大群众举报问题的查处力度;第七,政府要狠抓兑现工作,维护退耕农户利益。
马江[10](2006)在《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是落实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核心是3R化,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化((Reuse)和资源化(Recycle)。其目的是: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大都集中分布在西部。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时代居住的主要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域。地域辽阔的欠发达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等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极度落后,因为贫困且又地处我国生态脆弱区域,欠发达地区肩负着加快经济发展和构建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阶段,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辉煌成绩。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发展很不平衡,总体来说仍然大大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二是欠发达地区贫困面仍很大;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将更加严峻。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战略,实行的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开发模式,欠发达地区不仅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其边缘化程度,不仅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拉大欠发达地区内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欠发达地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不考虑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只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更加严重破坏,并导致农林牧业生产的全面衰退和经济社会的停滞,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只注重经济效益,靠过渡砍伐森林和破坏草原来发展经济,只能造成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灾害频率增大、污染增加,从而导致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会阻碍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思路,寻求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建立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大目标纳入统一的框架,取得三维整合和“共赢”,是需要深入研究、探析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在我国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基调下,把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研究的核心,对于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促进其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应以资源开发为导向;有的主张以超常规的高技术开发为导向;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已恶化,不能再走资源开发的老路,应以生态环境建设加之发展生态经济为导向;还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上述的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方向作了分析,在实际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目前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形势看,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必须避免走以生态退化、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笔者认为,必须要着眼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发展现状各异的特点,兼顾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发展要义,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在长时期内,欠发达地区推行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根据各自特殊的要素禀赋结构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尤其是应大力引入并推广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深化发展适应欠发达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真正实现全面地、协调地、可持续地整合发展。论文共分为九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指明论文的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论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进行说明。第1章,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为研究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文献综述。主要的思想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内外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文献将构成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章,勾勒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分别深入分析了中小规模的循环经济和大规模的循环经济。第3章,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特征是“东中西呈阶梯状发展态势,虽然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实践中,有典型成功模式可循,但广大欠发达地区普遍还未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4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第5章,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诸多困难。第6章,根据前面的分析,归纳出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第7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层面、产业政策制度层面、法律制度层面及激励制度层面的具体创新方略。第8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第9章,以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为实证分析对象展开深入分析,得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模式,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论文运用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角度,坚持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欠发达地区应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进行了系统的评述。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梳理,创新地提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二是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是循环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石,这两大理论在生态学的指导下为优化人类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第二,通过认真分析现阶段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提出无论是相关个人、组织(家庭、企业、产业……)、区域乃至全球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其所处的资源禀赋结构和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为依据,探索其适应比较优势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切忌盲目地为了发展循环经济而赶超式地发展循环经济,要将赶超式发展循环经济给整个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带来的“机会成本”纳入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进行综合权衡,以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适规模和最优速度;第三,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循环经济3R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减量化(reducing)的最适量和最适速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就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第五,首次在循环经济研究中提出了和谐度的概念,指出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和谐度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根基。第六,提出了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具体方略。
二、四川省退耕还林及其产业化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退耕还林及其产业化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数据资料收集方法 |
1.4.2 数据分析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观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的基本观点 |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生态行为 |
2.1.3 林下经济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2 森林多功能经营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林下经济发展研究 |
2.3.2 农户林下经济经营及生态行为研究 |
2.3.3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动因研究 |
2.3.4 农户生态行为政策激励研究 |
2.3.5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评述 |
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选择 |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 样本初步描述 |
3.3.1 农户样本描述 |
3.3.2 管理者样本描述 |
4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分析 |
4.1 农户林业经营现状 |
4.1.1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比例 |
4.1.2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土地要素投入 |
4.1.3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劳动力要素投入 |
4.1.4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资本要素投入 |
4.2 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分析 |
4.2.1 林下种植生态行为 |
4.2.2 林下养殖生态行为 |
4.2.3 生态旅游生态行为 |
4.3 农户生态不友好行为结果的影响 |
4.3.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
4.3.2 指标选择与说明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的决策动因分析 |
5.1 理论假设 |
5.1.1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特征 |
5.1.2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 |
5.2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5.2.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
5.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5.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 进一步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对家庭成本收益的影响分析 |
6.1 理论假设 |
6.2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
6.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1 模型检验 |
6.3.2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林下经济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分析 |
7.1 研究区保护与发展政策导向与特征 |
7.2 理论假设 |
7.3 研究方法 |
7.3.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
7.3.2 模型检验 |
7.4 结果分析 |
7.4.1 路径分析结果 |
7.4.2 测量模型分析结果 |
7.4.3 间接效应分析 |
7.4.4 多群组分析 |
7.5 进一步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与优化分析 |
8.1 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措施的感知与评价分析 |
8.1.1 研究方法 |
8.1.2 指标选择与说明 |
8.1.3 结果分析 |
8.2 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分析 |
8.2.1 理论假设 |
8.2.2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
8.2.3 模型建立 |
8.2.4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8.3 进一步讨论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1.1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及问题 |
9.1.2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的决策动因及影响机理 |
9.1.3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对成本收益的影响效果 |
9.1.4 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林下经济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 |
9.1.5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与优化 |
9.2 对策建议 |
9.2.1 构建生态系统保护与森林多功能利用利益联结和协同机制 |
9.2.2 提升农户环境认知,充分发挥社会效应 |
9.2.3 完善激励农户生态行为的多元化补偿形式与机制 |
9.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农村绿色发展有关政策文件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以四川三县数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补偿 |
2.1.2 退耕还林 |
2.1.3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 |
2.1.4 农户受偿愿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计划行为理论 |
2.2.5 经济人假设理论 |
3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全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现状概述 |
3.2 研究区域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现状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3.2.2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现状 |
3.2.3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4 研究区域退耕还林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农户受偿意愿的统计性分析 |
4.2.1 农户受偿意愿的情况 |
4.2.2 农户复耕意愿的情况 |
4.2.3 农户管护退耕地的情况 |
4.2.4 农户受偿意愿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影响 |
4.3 退耕还林农户受偿意愿对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的影响分析 |
5 退耕还林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数据统计 |
5.2 模型选择 |
5.3 退耕还林农户受偿意愿影响因素的设定及预测 |
5.3.1 影响因素的设定 |
5.3.2 退耕还林农户受偿意愿影响因素的预测 |
5.4 退耕还林农户受偿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推动农业产业改革,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 |
6.2.2 建设集体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
6.2.3 完善林业相关政策,提高农户林业收入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农户调查表 |
附录B 农户问卷 |
致谢 |
(3)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计量分析法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创新 |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森林碳汇 |
2.1.2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 |
2.1.3 退耕还林 |
2.2 文献综述 |
2.2.1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研究 |
2.2.2 退耕农户行为决策的研究 |
2.2.3 森林碳汇农户参与行为的研究 |
2.2.4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退耕还林有效衔接的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分析框架 |
3.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内涵 |
3.1.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特征 |
3.1.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定义 |
3.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理论分析 |
3.2.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模式的理论分析 |
3.2.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的理论分析 |
3.2.4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能力的理论分析 |
3.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逻辑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
4.1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特征 |
4.1.1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REDD+机制的差异性 |
4.1.2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差异性 |
4.2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发展实践 |
4.2.1 区域分布特征 |
4.2.2 规模分布特征 |
4.2.3 时间分布特征 |
4.3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障碍 |
4.3.1 组织开发难度大 |
4.3.2 履约激励不足 |
4.3.3 保障机制不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5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调查分析 |
5.1 调研设计 |
5.1.1 调研问卷的设计 |
5.1.2 样本区域的选择 |
5.1.3 调研方案的设计 |
5.2 数据收集及整理 |
5.2.1 样本的总体分布 |
5.2.2 样本特征的描述 |
5.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描述 |
5.3.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具体内容 |
5.3.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现状描述 |
5.4 本章小结 |
6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模式分析 |
6.1 不同组织模式下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6.1.1 典型组织模式 |
6.1.2 博弈模型构建 |
6.1.3 项目供给方的最优策略 |
6.1.4 退耕农户的最优策略 |
6.1.5 博弈困境 |
6.2 创新组织模式下的博弈分析 |
6.2.1 引入中介组织的博弈模型 |
6.2.2 中介组织博弈模型的对比分析 |
6.2.3 不同中介组织的差异分析 |
6.3 实证分析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描述性分析 |
6.3.3 计量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分析 |
7.1 研究假说 |
7.1.1 影响因素识别 |
7.1.2 资源禀赋约束的影响路径 |
7.1.3 村域社会资本的影响路径 |
7.1.4 项目制度的影响路径 |
7.2 指标量化及描述性分析 |
7.2.1 行为意愿的量表设计 |
7.2.2 行为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
7.2.3 资源禀赋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7.2.4 村域情境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7.2.5 项目制度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7.3 计量分析 |
7.3.1 模型构建 |
7.3.2 计量分析过程 |
7.3.3 计量分析结果与讨论 |
7.4 探讨:退耕还林感知价值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
7.4.1 理论基础 |
7.4.2 指标量化与描述性分析 |
7.4.3 计量分析 |
7.4.4 计量结果分析与探讨 |
7.5 本章小结 |
8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能力分析 |
8.1 研究假说与模型构建 |
8.1.1 资源禀赋约束 |
8.1.2 村域情境约束 |
8.1.3 项目制度约束 |
8.2 指标量化及描述性分析 |
8.2.1 行为能力分析的量表设计 |
8.2.2 行为能力的描述性分析 |
8.3 计量分析 |
8.3.1 信度效度检验 |
8.3.2 模型拟合 |
8.3.3 计量分析结果与讨论 |
8.4 本章小结 |
9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机制构建 |
9.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组织机制 |
9.1.1 强化示范引领,引入中介组织降低组织开发的交易成本 |
9.1.2 增强监督调控,依托地方政府助推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 |
9.1.3 注重因地制宜,依据区域特征选择不同类型的组织模式 |
9.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激励机制 |
9.2.1 创新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区域识别机制 |
9.2.2 完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 |
9.2.3 构建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示范引领机制 |
9.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保障机制 |
9.3.1 建立差异化的退耕农户参与方式 |
9.3.2 健全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相关制度保障 |
9.3.3 适度放宽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制度规范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I 退耕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 II 村级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理县森林资源管护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森林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2.2 国内森林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3.研究内容、路线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理县的基本概况 |
1.1 理县的自然概况 |
1.1.1 地理位置 |
1.1.2 地形地貌 |
1.1.3 气候水文 |
1.1.4 林地土壤与植被 |
1.1.5 资源状况 |
1.2 理县的社会经济状况 |
1.2.1 社会经济概况 |
1.2.2 农业 |
1.2.3 旅游 |
第二章 理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管护目标 |
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1.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2 理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2.1 生态优先原则 |
2.2.2 尊重自然原则 |
2.2.3 科学性原则 |
2.2.4 环境安全原则 |
2.3 理县森林资源的管护目标 |
2.3.1 以生态恢复为重点,科学推进城乡绿化 |
2.3.2 以科研协作为依托,为生态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
2.3.3 以开放促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生态热点项目 |
2.3.4 加大林业保护工作力度,确保生态安全 |
第三章 理县森林资源管护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理县森林资源现状 |
3.1.1 森林分布和种类 |
3.1.2 森林管护机构和人员 |
3.1.3 林权划分及伐区管理政策规定 |
3.1.4 林业科技研究与成果推广应用 |
3.2 理县森林资源管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1 自然灾害问题 |
3.2.2 人为因素问题 |
3.2.3 产业结构问题 |
第四章 理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4.1 理县森林资源发展中的政策可持续发展 |
4.2 理县森林资源发展中的产业可持续发展 |
4.2.1 林木种植与培育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
4.2.2 后续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
4.2.3 林业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
4.3 理县森林资源发展中的生态可持续优化 |
4.4 理县森林资源发展中的文化可持续繁荣 |
第五章 理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
5.1 构建理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机制 |
5.1.1 科学编制森林资源发展规划 |
5.1.2 构建森林资源良性循环机制 |
5.2 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调整森林产业结构 |
5.2.1 强化森林培育技术 |
5.2.2 调整森林产业结构 |
5.3 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积极防控自然灾害 |
5.3.1 加强防范森林火灾 |
5.3.2 加强防治森林有害生物 |
5.3.3 改善森林防护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 |
5.3.4 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工作 |
5.4 积极引进人才、发展生态旅游 |
5.4.1 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
5.4.2 积极发展林业生态旅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生命周期视角下四川藏区城镇生态环境容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四川藏区生态环境现实状况 |
1.1.2 传统发展建设方式存在弊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四川藏区 |
1.3.2 生态环境容量 |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6.1 相关理论研究 |
1.6.2 四川藏区研究综述 |
1.6.3 城市生命周期研究综述 |
1.6.4 生态环境容量研究综述 |
1.6.5 小结 |
第2章 四川藏区资源环境和历史发展基础研究 |
2.1 四川藏区资源环境概况 |
2.1.1 自然资源环境 |
2.1.2 社会人文环境 |
2.2 古代聚落的形成及演变 |
2.2.1 自然崇拜时期 |
2.2.2 宗教统治时期 |
2.2.3 政教合一统治时期 |
2.3 现代城镇的产生及发展 |
2.3.1 农牧业发展时期 |
2.3.2 产业转型发展时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四川藏区城镇演进历程及生命周期研究 |
3.1 四川藏区城镇基本概况 |
3.1.1 城镇形成途径 |
3.1.2 城镇形成类型 |
3.2 河谷型城镇演变历程分析 |
3.2.1 商贸要素驱动-进安镇 |
3.2.2 军事要素驱动-金川镇 |
3.2.3 交通要素驱动-杂谷脑镇 |
3.2.4 宗教要素驱动-更庆镇 |
3.2.5 河谷型城镇演进机制总结 |
3.3 高原型城镇演变历程分析 |
3.3.1 商贸要素驱动-阿坝镇 |
3.3.2 交通要素驱动-甘孜镇 |
3.3.3 宗教要素驱动-达扎寺镇 |
3.3.4 高原型城镇演进机制总结 |
3.4 城镇总体发展变化特征 |
3.4.1 城镇数量变化特征 |
3.4.2 建设用地变化特征 |
3.4.3 空间分布变化特征 |
3.5 四川藏区城镇生命周期研究 |
3.5.1 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
3.5.2 生命周期规律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城镇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容量分析 |
4.1 研究思路与基础准备 |
4.1.1 研究思路 |
4.1.2 分析方法 |
4.1.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2 康定炉城镇生态环境容量分析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资源承载分析 |
4.2.3 生命周期发展分析 |
4.2.4 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
4.2.5 分析小结 |
4.3 红原邛溪镇生态环境容量分析 |
4.3.1 研究区概况 |
4.3.2 资源承载分析 |
4.3.3 生命周期发展分析 |
4.3.4 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
4.3.5 分析小结 |
4.4 对比分析 |
4.4.1 资源禀赋差异 |
4.4.2 产业发展差异 |
4.4.3 空间建设差异 |
4.5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生态环境约束差异 |
4.5.1 处于生命周期萌芽期和产生期 |
4.5.2 处于生命周期发展期 |
4.5.3 处于生命周期兴盛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环境容量指导下四川藏区发展研究 |
5.1 四川藏区城镇生命周期阶段发展总结 |
5.1.1 形成产生阶段 |
5.1.2 生长发展阶段 |
5.1.3 快速扩展阶段 |
5.1.4 提升优化阶段 |
5.2 生态环境容量约束框架构建 |
5.2.1 生态发展原则 |
5.2.2 生态发展路径 |
5.3 区域层面生态发展策略 |
5.3.1 现状城镇发展格局 |
5.3.2 发展策略 |
5.4 城镇层面生态发展策略 |
5.4.1 不同地理环境约束下的城镇生态发展策略 |
5.4.2 不同产业主导下的城镇生态发展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不足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四川退耕还林产业资源发展区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分析背景 |
1.1四川第一轮退耕还林 |
1.2后续产业与县域经济 |
1.3分析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原料基地区位分析 |
2. 1. 1基地林存量分析 |
2.1.2基地林县域区位优势 |
2.1.3二产结构分析 |
2.2产业物种区位分析 |
2.2.1物种区位优势分析 |
2.2.2物种产业市场分析 |
3问题与讨论 |
(7)农户利益视角下的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退耕还林政策绩效研究述评 |
1.2.1 国外退耕还林政策绩效研究述评 |
1.2.2 国内退耕还林政策绩效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和方法 |
1.4.1 总体思路和框架 |
1.4.2 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
第二章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研究理论准备 |
2.1 退耕还林的内涵分析 |
2.1.1 退耕还林政策的内涵 |
2.1.2 退耕还林面临的新内外部环境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论 |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2.2.4 政策过程理论 |
第三章 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背景及实践 |
3.1 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背景 |
3.1.1 四川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先发地区和重要地区 |
3.1.2 四川退耕还林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工程 |
3.1.3 四川退耕还林是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
3.2 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 |
3.2.1 政策形成过程 |
3.2.2 农户补偿政策 |
3.2.3 政策实施进度 |
第四章 农户利益视角下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评价 |
4.1 退耕还林政策的目标设定 |
4.1.1 国家生态恢复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推进 |
4.1.2 地方政治任务与农民利益保障协调推进 |
4.1.3 下游环境改善与上游环境收益协调推进 |
4.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绩效评价 |
4.2.1 经济收入:对不同阶层农户影响不同 |
4.2.2 思想观念:改变了基层干群的传统认知 |
4.2.3 社会文化:提高农户参与意识和凝聚力 |
4.2.4 生活环境:短期压力与长期受益 |
4.2.5 政策补助:“一刀切”式的补贴标准 |
4.2.6 政策监管: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
4.2.7 政策参与:农民话语权薄弱 |
4.3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结果绩效评价 |
4.3.1 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 |
4.3.2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
4.3.3 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
4.3.4 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 |
第五章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基于四川部分县市的案例研究 |
5.1 案例研究一:先试先行——天全县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调查报告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退耕还林试点工程实施过程 |
5.1.3 试点实施过程对农户的影响 |
5.2 案例研究二:绿色扶贫——退耕还林启动四川扶贫工程新模式 |
5.2.1 项目背景 |
5.2.2 四川绿色扶贫实施 |
5.2.3 绿色扶贫的持续发展之路 |
5.3 案例研究三:社会参与——民间组织推动以碳汇为目标的大凉山退耕还林项目 |
5.3.1 项目背景 |
5.3.2 项目实施 |
5.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四川省退耕还林经营实践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典型种植类型 |
1.1 生态林类型 |
1.2 经济林类型 |
1.3 短轮伐期用材林类型 |
1.4 竹子类型 |
2 典型经营模式 |
2.1 林 (竹) 纸经营模式 |
2.2 林草畜经营模式 |
2.3 林 (竹) 板一体化经营模式 |
2.4 特色经果林经营模式 |
2.5 桑蚕经营模式 |
2.6 笋竹经营模式 |
2.7 茶经营模式 |
2.8 林下养殖经营模式 |
2.9 生态旅游模式 |
3 经营机制 |
3.1 分户经营制 |
3.2 “公司+农户”制 |
3.3 业主承包制 |
3.4 股份合作制 |
3.5 联合经营制 |
3.6 “协会+农户”制 |
4 经营特点 |
4.1 实现多元经营 |
4.2 依靠机制推动 |
4.3 体现农户意愿 |
4.4 突出地域特色 |
4.5 实现成果巩固 |
5 经营建议 |
5.1 加强宏观指导 |
5.2 活化经营机制 |
5.3 强化管理服务 |
5.4 实施产业化经营 |
(9)论地方政府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以邛崃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退耕还林及其后续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1.2.1 退耕还林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
1.2.2 退耕还林及其后续产业发展的“外部性” |
1.2.3 退耕还林及其后续产业发展中的“市场失灵”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地调查方法 |
1.4.2 数据处理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退耕还林及其后续产业发展概述 |
2.1 退耕还林发展概述 |
2.1.1 退耕还林的含义 |
2.1.2 国外退耕还林概况 |
2.1.3 国内退耕还林概况 |
2.1.4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范围 |
2.1.5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及任务 |
2.1.6 中国政府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工程的要求 |
2.1.7 国外政府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要求 |
2.2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 |
2.2.1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含义 |
2.2.2 我国退耕还林中的后续产业政策发展历程 |
2.2.3 我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邛崃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态势 |
3.1 邛崃市退耕还林发展的条件 |
3.1.1 自然条件 |
3.1.2 社会经济 |
3.1.3 森林资源 |
3.1.4 林业生产 |
3.2 邛崃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3.2.1 人工商品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
3.2.2 竹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
3.2.3 木材加工业发展稳步推进 |
3.2.4 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快速发展 |
3.2.5 森林旅游开发初见成效 |
3.3 邛崃市进行退耕还林及后续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
3.4 邛崃市退耕还林工程发展现状 |
3.4.1 邛崃市退耕还林基本情况 |
3.4.2 邛崃市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初步成效 |
3.4.3 邛崃市退耕还林取得的效益 |
3.4.4 邛崃市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 |
3.5 邛崃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 |
3.6 邛崃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发展的静态基础分析 |
3.6.1 农户的基本情况 |
3.6.2 政府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
3.6.3 农户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的意愿问题 |
3.6.4 当地林竹企业问题 |
3.7 邛崃市政府在主导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的不足 |
3.7.1 政府对退耕还林的绩效考核缺乏监督机制 |
3.7.2 政府规划生态林和经济林比重不协调,效益不明显 |
3.7.3 政府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科技扶持力度不足 |
3.7.4 政府对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力度不够 |
3.8 邛崃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状况——发展过程分析 |
3.8.1 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着 |
3.8.2 林竹产业逐步壮大 |
3.8.3 林竹产业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
3.9 邛崃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前景——发展潜力分析 |
3.9.1 林竹产品加工与布局 |
3.9.2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与布局 |
4 邛崃市政府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4.1 邛崃市政府制定合理的林业产业发展宏观政策 |
4.1.1 邛崃市政府树立发展林业产业的指导思想 |
4.1.2 邛崃市政府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
4.1.3 邛崃市政府加快林业发展的目标 |
4.1.4 邛崃市政府对邛崃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 |
4.1.5 邛崃市政府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4.2 邛崃市政府制定合理的林业产业发展微观政策 |
4.2.1 政府扶持企业 |
4.2.2 加快生产基地建设 |
4.3 邛崃市政府出面加强基础研究、挖掘产业增值潜力 |
4.4 邛崃市加强合作服务体系建设 |
4.4 邛崃市加强合作服务体系 |
4.5 邛崃市政府放手发展公有制林业,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的转变 |
4.6 邛崃市政府各部门密切联系,通力合作,共同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
5 强化政府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后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5.1 政府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布局 |
5.2 政府要加强科技保障工作 |
5.3 政府要高度重视后续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
5.4 政府应认真落实和完善相关政府政策 |
5.5 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加强联系,密切配合 |
5.6 政府要畅通举报渠道,加大群众举报问题的查处力度 |
5.7 政府应狠抓政策兑现工作,维护退耕农户利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0.2 相关研究动态 |
0.2.1 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 |
0.2.2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的研究 |
0.3 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安排 |
0.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4.1 研究方法 |
0.4.2 创新点 |
1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
1.1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1.1.1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的研究现状综述及评价 |
1.1.2 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 |
1.1.3 西方经济学经典论着中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 |
1.1.4 对理论基础研究现状的评析 |
1.1.5 需要深入研究的两个方面——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 |
1.2 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 |
1.2.1 经济模式的演变 |
1.2.2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
1.2.3 循环经济的分析层次 |
1.2.4 循环经济的基本分析方法 |
1.3 对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分析 |
1.3.1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1.3.2 对减量化原则的思考 |
1.3.3 总结 |
1.4 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 |
1.4.1 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 |
1.4.2 发展循环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1.4.3 发展循环经济与对外开放 |
2 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 |
2.1 循环经济的基本发展层次 |
2.1.1 小循环: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
2.1.2 中循环:共生企业群的循环经济模式 |
2.1.3 大循环:区域及社会整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
2.2 中小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
2.2.1 企业层面 |
2.2.2 生态产业园层面 |
2.3 大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
2.3.1 区域社会层面 |
2.3.2 法律制度建设层面 |
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 |
3.1 单个企业层次 |
3.1.1 鲁北化工厂 |
3.1.2 四川省川威集团 |
3.1.3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
3.1.4 金宝公司 |
3.1.5 金骄集团 |
3.2 生态工业园区层次 |
3.2.1 衢州沈家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 |
3.2.2 贵港制糖生态工业模式(完善改造型) |
3.2.3 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
3.2.4 大连生态工业园区群(全新设计型) |
3.2.5 甘井子工业区生态工业园(完善改造型) |
3.2.6 山西常平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
3.2.7 内蒙古包头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
3.2.8 新疆石河子生态工业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
3.3 区域社会层次 |
3.3.1 贵阳市 |
3.3.2 上海市 |
3.3.3 辽宁省 |
3.3.4 江苏省 |
3.4 总结 |
4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
4.1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
4.1.1 高原山地地形 |
4.1.2 气候高寒干旱 |
4.2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危机 |
4.2.1 严重的水土流失 |
4.2.2 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
4.2.3 水资源短缺 |
4.2.4 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 |
4.3 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
4.3.1 环境污染的实质 |
4.3.2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 |
4.4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
4.4.1 历史沿革 |
4.4.2 欠发达地区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 |
4.4.3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评述 |
4.5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
4.5.1 自然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
4.5.2 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国民经济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
4.5.3 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问题严重 |
4.5.4 资源利用过度,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
4.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
4.6.1 初探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 |
4.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 |
4.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构建 |
5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困难分析 |
5.1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 |
5.2 生态因素 |
5.2.1 欠发达地区内部的因素 |
5.2.2 源于外部的因素 |
5.2.3 综合支配性因素 |
5.3 人口因素 |
5.3.1 人口增长加剧了对资源和生态的压力 |
5.3.2 人口增长加剧了生态脆弱的程度 |
5.3.3 人口增长加剧了欠发达地区的贫困 |
5.4 经济因素 |
5.4.1 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 |
5.4.2 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5.4.3 “嵌入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
5.4.4 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
5.5 社会因素 |
5.5.1 我国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 |
5.5.2 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成本没有内在化 |
5.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
5.6.1 规模约束 |
5.6.2 认识约束 |
5.6.3 机制约束 |
5.6.4 技术约束 |
5.6.5 制度约束 |
5.6.6 政策约束 |
5.6.7 人才约束 |
5.6.8 结构约束 |
5.7 欠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 |
6.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
6.1.1 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观的必要性 |
6.1.2 欠发达地区发展观的创新 |
6.1.3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
6.1.4 欠发达地区的和谐度 |
6.1.5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模式 |
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架 |
6.2.1 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 |
6.2.2 构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
6.2.3 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6.2.4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
6.2.5 构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
6.2.6 构建绿色消费体系 |
6.2.7 构建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
6.2.8 总结 |
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研究 |
6.3.1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6.3.2 构造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6.3.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6.3.4 四川省阿坝州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5 补充 |
6.4 初探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绩效评价模型 |
6.4.1 生态效率的绩效评价模型 |
6.4.2 欠发达地区废弃物处理“循环度”绩效评价模型 |
6.4.3 总结 |
7 制度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一 |
7.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7.2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环境 |
7.2.1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
7.2.2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
7.3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 |
7.3.1 正式制度 |
7.3.2 非正式制度 |
7.3.3 制度创新方式的探讨 |
7.4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 |
7.4.1 建立循环市场制度 |
7.4.2 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
7.4.3 构建生态化发展制度 |
7.4.4 建立经济激励与约束制度 |
7.4.5 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 |
7.4.6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
7.4.7 构建环境产权制度 |
7.4.8 建立排污交易市场制度 |
7.4.9 建立产业政策制度 |
7.4.10 构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7.5 构建全社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长效机制 |
7.5.1 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
7.5.2 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 |
7.5.3 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
7.5.4 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 |
8 技术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二 |
8.1 循环经济型技术的理论基础 |
8.1.1 技术选择的一般原理 |
8.1.2 循环经济型技术选择的原则 |
8.1.3 从质量管理标准到环境管理标准 |
8.2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模式 |
8.2.1 由线性创新模式向环型创新模式的转换 |
8.2.2 由效益型创新战略向生态型创新战略的转换 |
8.3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策略 |
8.3.1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的科技发展思路 |
8.3.2 欠发达地区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科技发展战略 |
8.4 构建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
8.4.1 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
8.4.2 能源的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
8.4.3 循环系统支撑技术 |
8.5 发挥科技在加快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8.5.1 重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8.5.2 依靠科技调整资源发展战略 |
8.5.3 加强循环经济方面的科技合作 |
9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
9.1 目前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概述 |
9.1.1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
9.1.2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 |
9.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区 |
9.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
9.2.1 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 |
9.2.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具体模式 |
9.2.3 总结 |
9.3 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实证分析 |
9.3.1 阿坝州简况 |
9.3.2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必要性 |
9.3.3 阿坝州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与绩效分析 |
9.3.4 阿坝州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分析 |
9.3.5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对策 |
9.3.6 总结 |
9.4 典型欠发达地区——四川省雷波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
9.4.1 发展基础 |
9.4.2 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9.4.3 雷波县资源环境现状 |
9.4.4 雷波县生态建设现状 |
9.4.5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
9.4.6 雷波县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与循环经济建设互动式发展探索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四川省退耕还林及其产业化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D]. 雷硕.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以四川三县数据为例[D]. 刘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3]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D]. 龚荣发.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4]理县森林资源管护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 何羽芊.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生命周期视角下四川藏区城镇生态环境容量研究[D]. 张梦洁.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四川退耕还林产业资源发展区位优势分析[J]. 代仕高,周厚兰,王光剑,邱丹,陈思多,牟菊英,马光良,孙鹏. 四川林业科技, 2015(04)
- [7]农户利益视角下的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绩效研究[D]. 汪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2(02)
- [8]四川省退耕还林经营实践综述[J]. 张洪明,朱德勇. 四川林业科技, 2009(03)
- [9]论地方政府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以邛崃市为例[D]. 樊涛. 四川大学, 2007(05)
- [10]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D]. 马江. 四川大学, 2006(07)
标签:林业论文; 森林碳汇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