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跨度拱桥缆索吊装施工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滔[1](2021)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缆索吊装少扣索精确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造型优美、跨越能力强、经济性好、施工时可将空钢管作为核心混凝土的模板等诸多优点,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迄今为止,国内建造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绝大多数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施工,通常在每个拱肋节段对应布置一对扣锚索。随着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径不断增大,为合理控制节段吊重,必须划分更多节段数,相应需要布置更多的扣锚索。为此,本文以主跨458m四川犍为岷江特大桥为依托工程,研究缆索吊装少扣索法施工及其控制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索力优化分析法存在约束条件多、计算复杂、预抬值与索力值波动大等问题,基于最优化理论,引入拱肋节段预抬值影响矩阵,改进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提出基于影响矩阵法与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扣索索力优化算法,以实现对施工过程中拱肋线形与松索成拱线形的双重控制。(2)分别对缆索吊装满扣索与少扣索施工方案的扣锚索索力、拱肋节段预抬值进行计算。并以此为基础,从扣塔与锚碇受力、拱肋线形与应力、扣锚索材料用量等多方面对比分析两种施工方案的优劣性。(3)以四川犍为岷江特大桥缆索吊装少扣索施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度变化、塔架偏位、安装误差对拱肋线形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以实现缆索吊装少扣索法施工的高精度控制。(4)研究缆索吊装少扣索法施工中临时扣索与正式扣索的两种转换方式对拱肋线形及应力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转换方式。针对少扣索法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线形误差,提出基于影响矩阵的少扣索拱肋线形调整方法,以解决少扣索法施工过程中拱肋线形误差的调整问题。(5)将缆索吊装少扣索施工方案及其施工控制措施运用于四川犍为岷江特大桥的拱肋吊装施工中,开展拱肋吊装施工中索力与线形测量,对比分析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验证了少扣索法施工及其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同时实现了少扣索法施工的高精度控制。
赵佩元[2](2021)在《钢管混凝土拱桥吊装扣索索力分析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鉴于钢管混凝土拱桥优秀的跨越能力以及独特的结构形式,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短时间内已经成为了我国最常见的桥梁类型之一。与此相对的拱桥施工控制方法也不断的开展应用,其中无应力状态法作为一种成熟的施工控制方法,在拱桥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以无应力状态法作为施工控制的手段,它能够通过清晰的思路、简便的计算构建起施工过程与成桥状态的共通关系。本文在探索无应力状态法在拱桥施工中的应用时,主要开展如下的工作:(1)阐述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历史由来及其施工手段的进化过程,并介绍了施工控制的发展历程以及无应力状态法在施工控制中的应用。(2)从基本理论的阐述出发,引出了无应力状态法的两个无应力状态量:无应力长度和无应力曲率。对比其他方法,总结了无应力状态法在处理施工过程的计算时的独到之处。对无应力状态法在整个拱桥施工中的具体实现流程,作了详细的统筹规划。(3)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澜沧江特大桥施工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模型的施工模拟获得拱肋关键位置的加工预拱度值,并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获得拱肋的无应力线形。再以无应力线形建立吊装施工模型,通过正装分析,获得了拱肋的安装线形。(4)介绍了目前应用于斜拉桥成桥调索当中的最小弯曲能法,并将该方法用于拱桥施工成桥索力计算当中,通过与有限元零位移法的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应用于拱桥施工计算当中的可行性。而后利用无应力索长正装迭代的思想,将无应力索长作为主要参数输入模型中,求解出满足施工正装的一组施工过程张拉索力,把该索力作为实际施工当中的重要控制参数。(5)详细分析了温度变化给拱肋吊装施工带来的影响,分别分析了施工时环境温度对张拉控制索力的影响、上下游不均匀日照导致的拱肋轴线偏差和上、下弦杆不同温度差下对切线拼装角度的影响。在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的同时,并对如何消除温度对这些方面的影响提出了修正方案。(6)以澜沧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无应力状态法对该桥梁进行了施工监控,将现场测量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达到了监控要求的结果。
刘帅辉[3](2021)在《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非对称安装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拱桥因其造型优美、跨越能力强、经济性好等优点,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大多采用缆索吊装悬臂拼装法施工,根据节段的安装顺序,可以将拱肋施工分为整体拼装、分幅安装、对称安装与非对称安装四种形式。为了减少索鞍横移的次数,许多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采用非对称安装方案。然而,目前针对这方面的施工控制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以广西平南三桥为工程背景,开展非对称安装与非对称合龙方案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非对称安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拱肋轴线偏位问题,基于影响矩阵法和一次张拉原则,提出“轴线与高程耦合影响矩阵优化算法”,以实现对各节段控制点竖向位移和轴线偏位的双重控制。将该方法应用于依托工程中,以索鞍横移次数、结构应力、扣索索力、整体稳定性、安装线形和松索线形为量化指标,开展非对称安装方案的可行性和控制精度研究。(2)围绕主拱圈安装过程中的误差影响,以拱肋安装阶段各节段控制点预抬量不变为原则,研究几何非线性效应对成桥线形的影响;基于斜拉扣挂施工中结构的几何关系,推导整体升降温时拱肋悬臂端高程的影响公式,通过有限元分析与实测线形数据两种方式验证该公式的准确性。(3)针对合龙前的线形偏差问题,基于最小二乘法与无应力状态法,提出两种合龙前索力调整计算方法,分别以合龙目标线形和无应力状态量为控制目标,通过调整最少的扣索索力来纠正合龙前的线形偏差。(4)围绕主拱圈合龙阶段的受力行为,对比分析非对称与对称合龙方案各阶段的结构整体稳定性;针对非对称合龙方案的线形控制难点,将“轴线与高程耦合影响的矩阵优化算法”应用于依托工程的合龙阶段施工控制中,以解决体系转换过程中引起的轴线偏位问题。
周晨曦[4](2021)在《钢箱拱桥吊装索力优化与线形预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钢结构拱桥凭借自重轻、跨越能力强、线形优美、材料受力计算符合理论值等优点,近年在桥梁建设领域备受青睐。大跨径拱桥的拱肋架设常常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S348歙县新安江大桥由于地形限制采用单侧设塔架,另一侧扣索直接锚固于山体上的非对称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施工,部分扣索长度达到300m左右,本文以该项目为依托,对扣索索力优化和拱肋施工中的线形、内力、应力控制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了大跨径钢箱拱桥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非线性影响因素,对于长索结构为计入其垂度效应,通过ANSYS的Matrix27单元自编程功能,定义了一种空间悬链线索单元,基于悬链线索单元理论分别给出已知无应力索长求解索单元切线刚度矩阵、索端张力的计算程序和已知索端张力求解无应力索长的计算程序。建立斜拉扣挂拱肋整体ANSYS有限元模型,并推导了拱肋切线拼装的坐标更新公式,结合生死单元功能,模拟拱肋切线拼装过程。(2)为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反复调索,分别使用刚性支承-弹性索法和倒退分析法计算扣索一次张拉索力,得到结果基本满足要求,但前者后几节段拱肋位移较大且扣索力增减不均匀,后者得到张拉索力随着后续节段的拼装挂扣会有较大卸载。在此基础上基于影响矩阵法,分别提取拱肋控制点位移、最小弯曲能关于扣索索力的影响矩阵,利用改进的正装迭代法和最小弯曲应变能法进行索力优化。优化后拱肋的最大竖向位移、内力和应力大大降低,仅个别扣索索力较大。(3)借助最优化理论求解多项约束条件下的合理扣索索力,比较一阶方法中SGD法、Momentum法、Ada Grad法的优化效率,最后选取收敛曲线较平滑的Ada Grad法作为优化器。设置关于拱肋各控制点竖向位移平方和的目标函数,以拱肋位移、截面应力、扣索应变为约束条件,编制matlab一阶方法优化程序,调用ANSYS斜拉扣挂拱肋正装分析模型,联合求解施工阶段全局最优索力数值解。计算结果拱肋的竖向位移不超过±2cm,拱肋的内力和应力得到优化,扣索应变较为均匀,且收敛速度快,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4)在新安江大桥拱肋吊装过程中,建立了拱肋线形预测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选取影响拱肋线形的主要参数,分析正规化参数?和核函数参数?对模型训练拟合能力及测试泛化能力的影响,并确定其合理取值。随后进行模型的训练,对后半段拱肋施工过程中的线形偏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训练模型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大小里程侧拱肋控制点训练结果的均方误差为分别为0.188和0.074,预测结果的均方误差分别为0.312和0.358,预测结果误差不超过1mm,模型的预测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可作为后续拱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依据,为拱肋拼装过程中的误差调整提供参考。
桂林[5](2020)在《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管混凝土拱桥因其优越的性能和简洁宏伟的外观而备受工程界青睐。同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及合理施工状态一样,钢管混凝土拱桥合理状态的确定也是设计和施工单位的关注重点。本文以某工程实例为切入点,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控制方法,最后通过对某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一次落架及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确定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合理成桥状态及合理施工状态。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阐述了合理拱轴线的不同确定方法,并说明各拱轴线确定方法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预拱度进行了阐述,通过实际计算结果来表明不同预拱度计算方法的特点和曲线分布情况;2.对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建模分析,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一次落架的内力分布情况,该状态即为本文的合理成桥状态;3.以合理成桥状态为依据,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模拟,确定合适的索力,保证钢管混凝土拱桥经过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施工后形成的状态与拟定的合理成桥状态之间的差值尽可能小;4.通过合理施工状态,计算几种不同的线形,并阐述了制造线形、理想裸拱线形、安装线形和计算裸拱线形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5.探究拆索工况对主拱圈成拱后的线形和受力状态的影响,通过详细的计算结果分析每一步拆索对其他索的索力值和关心截面的应力变化的影响。6.对主拱圈管内混凝土的灌注过程进行探究,通过模拟计算每灌注一对钢管拱肋,主拱圈的位移变形、受力情况。并通过计算不同施工阶段的稳定性系数,分析结构在管内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稳定性的变化情况;7.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计算拱上立柱的预抬值和预偏量,并在此基础上表明,在拱上立柱的吊装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潘栋[6](2020)在《超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的智能主动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超大跨钢管混凝土(CFST)拱桥均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悬拼法施工,其施工工序明确,但各工序控制要点却不相同。本文以平南三桥(主跨575m)为工程背景,采用基于GNSS位移自动监测系统和智能液压控制系统的智能主动控制技术,对拱肋悬拼施工过程中塔架偏位和灌注管内混凝土过程高精度控制在实际施工应用上的问题展开研究。(1)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智能主动控制的原理与方法、控制状态与区间以及结构体系和框架。结合施工实际阐明了智能主动控制需要考虑的相关参数,基于抛物线理论,推导了考虑边跨作用的双吊点缆索吊装系统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桥分析了缆索吊机的使用时的变化规律。提出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下缆风初张力拟定方法,使索尽可能发挥其抗拉强度,使塔架结构刚度最大化,达到节省施工设备投入的目的。(2)针对主动调载的索力计算方法与设备拟定方案。通过运用影响矩阵法,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提出了基于施工阶段影响矩阵法对拱肋悬拼过程中塔架的智能主动调载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在初张力的基础上增加700k N/束的主动调载力,能将塔顶偏位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根据计算结果拟定了智能主动调载设备与方案,实测结果表明,采用该计算方法下拟定的设备方案能有效地将高200m的平南三桥斜拉扣挂系统塔架的偏位控制在25mm以内。(3)基于灌注过程的主动调载技术,从灌注过程中的结构位移、应力和灌注完成后各管的应力状态的角度出发,提出“位移最优、应力最佳”的最优灌注顺序选择思路,采用“穷举法”,进行了24个灌注方案的分析与比对,得出“先内后外,最后灌注下弦”的最优灌注顺序。根据调载前后效果分析,总结了灌注过程主动调载效果与设备方案投入情况。(4)借鉴劲性骨架拱桥的多工作面浇筑方法,结合施工阶段影响线,较完整地提出了真空辅助钢管混凝土拱桥分仓多级灌注的方法与原理。并初步探讨了真空辅助分仓多级灌注法的适用条件及其与另外两种灌注方法在稳定性和结构性能上的区别。
逄锦程[7](2020)在《500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扣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由于钢管混凝土拱桥桥结构自身施工便利性和受力合理性,钢管混凝土拱桥近年来得到极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多做超500米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正处于设计和建设阶段,可以预见,在山区等地理环境下建设500米至700米的跨径区间的桥梁,钢管混凝土拱桥将是最具有竞争优势的桥型之一。但在目前已经建成的超500米级钢管混凝土仅有1座,施工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同时亟待形成成熟、有效的施工技术设计和方法指导同类型桥梁的建设。本文依托跨径507米的合江长江公路大桥建设项目,详细研究了超500米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吊扣施工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合江长江公路大桥的结构设计,介绍了城市跨江条件下大跨度四肢桁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总体施工方案设计,并对缆索吊装系统、斜拉扣挂系统两大主系统完成方案设计研究。(2)大跨径钢管拱桥拱肋节段重、缆索吊体系跨径大,结构非线性问题突出。针对缆索吊装系统面临一系列难题,系统性地研究了缆索吊装系统的各重要构件的精确计算方法,准确获取吊塔、吊扣耦合的极限状态。(3)大跨径钢管拱桥斜拉扣挂体系复杂,针对结构面临的应力集中、失稳、塔偏发散等突出问题,研究了大型斜拉扣挂体系的精确计算方法,采用索、塔、肋耦合的空间杆系有限元分析方法,解决了极限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验算问题。(4)研究斜拉扣挂、缆索吊装结构体系的施工过程监测方法,依托合江长江公路大桥设计完成了试吊方案,并对试吊过程进行了全面监测。试吊试验和监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缆索吊装系统、斜拉扣挂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方法可靠。
吴杰[8](2020)在《带拱箱底板预制的劲性骨架拱施工力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由于其承载能力高、跨越能力好,在国内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通常建设过程为拼装钢管劲性骨架拱,灌注管内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再以劲性骨架拱为支架搭设模板进行外包混凝土施工,直至形成钢筋混凝土拱圈。这种方法施工周期长,尤以外包混凝土底板施工难度最大,需在空中搭设底板模板,施工安全风险大。为此,本文以国内首座带底板预制的劲性骨架拱——渔塘特大桥为依托工程,展开带底板预制劲性骨架拱桥施工力学行为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带预制底板的劲性骨架拱安装扣索力计算方法研究。在现有扣索力计算方法基础上,将位移影响矩阵运用于带底板预制的劲性骨架拱桥扣索力计算中,以求解出能够满足主拱圈线形要求的扣索力值。(2)带预制底板的劲性骨架拱安装线形控制目标研究。针对带底板预制的劲性骨架拱桥安装线形控制目标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成桥状态拱圈截面偏心距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开展带底板的劲性骨架拱桥索力正装计算,以求解出带底板的劲性骨架拱安装控制线形。(3)拱脚弦管应力过大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针对带底板预制的劲性骨架拱安装后拱脚弦管应力过大的问题,分析劲性骨架拱安装阶段的弦管应力变化过程,提出了减小拱脚弦管应力的解决方案。(4)劲性骨架拱桥外包混凝土浇筑研究。围绕多工作面法和连续浇筑法,基于拟合的挠度影响线公式,分析多工作面法不同的分环分段方式和斜拉扣索调载的拱圈外包混凝土连续浇筑下主拱圈的应力、变形变化规律。从外包混凝土施工中结构内力、结构变形、结构整体性、施工工期及施工设备五个方面评判了外包混凝土施工方案的优劣性。
万川龙[9](2020)在《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线形实时调控与误差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强度高、延性好、耐冲击、施工时可将空钢管作为核心混凝土的模板等诸多优点,在中国得到大力发展。迄今为此,国内绝大多数钢管混凝土拱桥采用缆索吊装悬臂拼装法施工。然而,随着拱桥跨度的不断增大,相应的吊装节段数也随之增多。受到制造精度、索力误差、温度效应以及测量误差等影响,在悬臂拼装过程中拱段的实测变形与理论值间总会存在偏差,若不进行控制与调整,误差逐渐累积势必造成线形偏差过大甚至合龙困难。因此,拱肋线形的实时调控与误差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四川犍为岷江特大桥(主跨径458m)为依托工程,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针对传统索力优化方法中存在约束条件多、求解复杂、优化索力值与施工预抬值波动大的问题,将“基于影响矩阵的索力优化法”应用于依托工程的索力计算中,并进一步在已有的索力优化算法中引入拱肋预抬量的位移影响矩阵,以实现对施工过程中的拱肋线形与成拱线形的双重控制。(2)围绕钢管拱施工中出现的误差来源与类型,分析拱肋制作长度误差、封铰阶段的安装误差、塔架偏位、温度误差对拱肋线形及应力的影响,推导出上述误差对拱肋线形影响的理论公式;研究垫塞钢板对拱肋线形的影响,通过坐标修正来模拟钢板垫塞过程,并编制了相应的ANSYS命令流程序。(3)开展钢管拱吊装过程中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探讨最小二乘法在单参数估计与多参数混合估计中的应用;针对误差调控中可以直接被识别的参数,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针对拱肋制造长度与测点移动而引起的线形控制误差,提出用几何分析法对测点真实位置的张拉标高进行动态修正的控制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依托桥梁的施工控制中。(4)针对钢管拱吊装过程中出现无法避免的安装误差,提出基于影响矩阵与最小二乘法的拱肋线形误差实时调控方法,通过影响矩阵建立索力调整量与施工预抬值及成拱位移的关系,直接求得调整后的位移结果并将其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并进一步提出标高控制的“可行域”控制法,实现对拱肋合理线形的实时判别。(5)针对合龙前可能出现的二次调索问题,应用了以索力调整量最小的索退出调整的调索方法,以解决传统索力调整方法中调索次数过多的问题;最后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开展拱肋安装过程索力预测机制的研究。
游佐巧[10](2020)在《大跨度劲性骨架拱桥拱圈施工技术研究及优化》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在大跨度拱桥方面的发展,其施工技术和计算理论也得以不断改进和更新。自从广西邕宁邕江大桥的劲性骨架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施工以来,该方法就逐渐成为了修建大跨度拱桥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许多科研人员在斜拉扣索索力和线形控制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虽然其中的许多理论研究成果都能够准确的指导施工,但是也有各自的局限性。而在确定外包混凝土浇筑方案的研究方面,通常也是先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拟定不同的浇筑方案,然后进行施工模拟分析来确定最优方案。因此,在劲性骨架拱桥的施工技术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以在建的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糯扎渡澜沧江特大桥为依托,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1)首先概括了拱桥以及劲性骨架拱桥的发展历程,然后总结了目前斜拉扣索索力的计算方法、拱肋线形影响因素以及外包混凝土浇筑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简要介绍了本文依托的工程背景。(2)简要阐述了缆索吊装系统的组成,劲性骨架拱肋节段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进行吊装施工的基本流程以及外包混凝土的几种浇筑方法和技术。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斜拉扣索索力计算理论,分析了各计算理论的优缺点。(3)将结构优化计算理论用于扣索索力计算中,建立了求解扣索索力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编写了扣索索力优化计算程序,基于ANSYS的结构优化分析模块,采用一阶优化算法,求解最优扣索索力值。(4)对比分析了节段接头采用固结和铰接吊装对拱肋线形的影响差异,研究推导了由塔架偏位和温度变化对节段控制点标高的影响计算公式,通过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对拱肋节段安装预抬值进行修正。(5)基于影响线加载法来确定外包混凝土浇筑的分段加载顺序,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和Origin数学工具拟合出劲性骨架拱顶截面挠度影响线函数表达式,通过Mathematica数学工具积分得到各浇筑段引起的拱顶截面挠度变形值。基于影响线加载的基本原则,根据挠度变形值来确定外包混凝土浇筑的分段加载顺序。
二、大跨度拱桥缆索吊装施工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跨度拱桥缆索吊装施工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钢管混凝土拱桥缆索吊装少扣索精确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管混凝土拱桥发展概况 |
1.1.1 国外发展概况 |
1.1.2 国内发展概况 |
1.2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方法 |
1.2.1 支架法 |
1.2.2 转体施工法 |
1.2.3 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 |
1.3 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依托工程概况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依托工程概况 |
第二章 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的扣索索力计算方法 |
2.1 桥梁施工过程模拟分析方法 |
2.1.1 正装计算法 |
2.1.2 倒装计算法 |
2.1.3 无应力状态法 |
2.2 传统的扣索索力计算方法 |
2.2.1 解析法 |
2.2.2 数值法 |
2.2.3 传统索力优化分析法 |
2.3 基于影响矩阵法的扣索索力优化算法 |
2.3.1 影响矩阵法的基本原理 |
2.3.2 基于影响矩阵法的扣索索力优化 |
2.4 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扣索索力优化算法 |
2.4.1 无应力状态法的基本原理 |
2.4.2 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扣索索力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缆索吊装满扣索与少扣索施工方案对比分析研究 |
3.1 缆索吊装满扣索与少扣索施工方案概述 |
3.1.1 缆索吊装满扣索施工方案 |
3.1.2 缆索吊装少扣索施工方案 |
3.2 两种施工方案扣索索力及预抬值计算分析 |
3.2.1 缆索吊装满扣索施工方案扣索力及预抬值 |
3.2.2 缆索吊装少扣索施工方案扣索力及预抬值 |
3.3 两种施工方案扣锚系统对比分析 |
3.3.1 扣锚索钢绞线用量对比分析 |
3.3.2 扣塔及锚碇受力对比分析 |
3.4 两种施工方案拱肋线形与应力对比分析 |
3.4.1 拱肋线形对比分析 |
3.4.2 拱肋应力对比分析 |
3.5 两种施工方案拱肋吊装阶段稳定性分析 |
3.5.1 稳定理论 |
3.5.2 拱肋吊装阶段稳定性分析 |
3.6 两种施工方案综合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缆索吊装少扣索施工控制影响因素及措施研究 |
4.1 施工控制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 |
4.1.1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的必要性 |
4.1.2 主要影响因素 |
4.2 温度对拱肋线形的影响及修正措施 |
4.2.1 温度对拱肋线形的影响 |
4.2.2 考虑温度影响的拱肋安装线形修正 |
4.3 塔偏对拱肋线形的影响及措施研究 |
4.3.1 塔偏与拱肋线形变化的关系 |
4.3.2 塔偏对拱肋安装线形的影响 |
4.3.3 塔架偏位控制的主要措施 |
4.4 安装误差对拱肋线形的影响 |
4.5 临时扣索与正式扣索转换方式对拱肋线形及应力的影响 |
4.5.1 临时扣索与正式扣索转换方式对拱肋线形的影响 |
4.5.2 临时扣索与正式扣索转换方式对拱肋应力的影响 |
4.6 缆索吊装少扣索施工拱肋线形调整方法 |
4.6.1 基于影响矩阵的少扣索拱肋线形调整方法 |
4.6.2 拱肋线形调整计算实例 |
4.7 缆索吊装少扣索施工方案在四川犍为岷江特大桥中的应用 |
4.7.1 四川犍为岷江特大桥拱肋节段安装 |
4.7.2 四川犍为岷江特大桥拱肋吊装施工成果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5.2 今后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2)钢管混凝土拱桥吊装扣索索力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钢管混凝土拱桥发展状况 |
1.2 拱桥施工工艺发展概述 |
1.3 无应力状态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无应力状态法在拱桥施工控制中的应用 |
2.1 施工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
2.1.1 控制原则 |
2.1.2 控制方法 |
2.2 施工状态确定方法 |
2.2.1 正装分析法 |
2.2.2 倒拆分析法 |
2.2.3 无应力状态法 |
2.3 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拱桥施工控制 |
2.3.1 无应力状态施工控制思想 |
2.3.2 无应力状态法关键量 |
2.3.3 无应力状态法特点 |
2.3.4 拱桥无应力状态法施工控制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拱肋线形计算 |
3.1 拱助的几种基本线形 |
3.2 拱助无应力线形 |
3.2.1 无应力线形影响因素 |
3.2.2 无应力线形求解流程 |
3.3 拱助安装线形 |
3.3.1 零初始位移法与切线初始位移法 |
3.3.2 安装线形求解流程 |
3.4 桥梁总体概况 |
3.5 无应力线形计算 |
3.5.1 模型介绍 |
3.5.2 计算结果 |
3.5.3 线形拟合 |
3.6 安装线形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缆索吊装施工扣索索力计算 |
4.1 成桥索力计算方法 |
4.1.1 有限元零位移法 |
4.1.2 最小弯曲能法 |
4.2 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施工索力计算 |
4.2.1 无应力索长正装迭代法 |
4.3 澜沧江特大桥吊装施工控制流程 |
4.3.1 缆索吊装系统概况 |
4.3.2 拱肋吊装流程 |
4.3.3 拱肋吊装控制方法 |
4.4 仿真模型计算 |
4.4.1 成桥索力计算 |
4.4.2 无应力索长正装迭代 |
4.4.3 各施工阶段控制状态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缆索吊装施工温度影响分析 |
5.1 温度变化对钢管拱肋施工的影响 |
5.1.1 温度对拱肋施工影响原理分析 |
5.1.2 有限元模拟温度取值 |
5.2 吊装施工受温度影响有限元模拟 |
5.2.1 温度对施工索力值的影响 |
5.2.2 温度对梁端位移的影响 |
5.2.3 温度对拼接角度的影响 |
5.2.4 温度对拱圈轴线的影响 |
5.3 吊装施工张拉索力值的修正 |
5.3.1 施工索力修正的推导 |
5.3.2 施工索力修正结果对比 |
5.4 拱圈合龙段吊装线形调整 |
5.4.1 扣索索力调整线形的原理 |
5.4.2 合龙段吊装线形调整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澜沧江特大桥施工监控 |
6.1 斜拉索施工索力控制 |
6.2 拱圈线形控制 |
6.2.1 线形观测点布设 |
6.2.2 线形测量结果 |
6.3 钢管拱肋截面应力控制 |
6.3.1 应力传感器布设 |
6.3.2 拱架应力监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非对称安装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管混凝土拱桥发展概况 |
1.1.1 国外发展现状 |
1.1.2 国内发展现状 |
1.2 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拱圈施工方法 |
1.2.1 支架施工法 |
1.2.2 转体施工法 |
1.2.3 缆索吊装悬臂拼装法 |
1.3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拱肋线形控制及索力计算方法 |
2.1 拱肋制造与安装过程中的三种线形 |
2.1.1 成拱目标线形 |
2.1.2 制造线形 |
2.1.3 安装线形 |
2.2 桥梁施工控制模拟分析方法 |
2.2.1 前进分析 |
2.2.2 倒退分析 |
2.2.3 无应力状态法 |
2.3 常见的扣索力计算方法 |
2.3.1 解析法 |
2.3.2 数值法 |
2.4 基于影响矩阵的索力计算方法 |
2.4.1 影响矩阵原理 |
2.4.2 影响矩阵线形控制原理 |
2.4.3 基于最优化原理的索力优化方法 |
2.4.4 “过程最优,结果可控”优化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对称安装方案施工控制研究 |
3.1 本文依托工程 |
3.1.1 工程概况 |
3.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 非对称安装施工方案研究 |
3.2.1 主拱圈安装方案介绍 |
3.2.2 索鞍横移次数对比 |
3.3 轴线与高程耦合影响矩阵索力优化算法 |
3.3.1 非对称安装引起的轴线偏位 |
3.3.2 其他轴线偏位原因 |
3.3.3 常规拱肋吊装轴线控制思路 |
3.3.4 轴线与高程耦合影响矩阵优化算法的提出 |
3.3.5 计算实例 |
3.4 非对称安装与对称安装受力对比 |
3.4.1 塔架应力计算 |
3.4.2 拱肋应力计算 |
3.4.3 拱肋吊装阶段稳定性计算 |
3.5 非对称安装与对称安装控制精度对比 |
3.5.1 各节段扣索力对比分析 |
3.5.2 最大线形偏差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拱肋吊装阶段误差影响因素研究 |
4.1 误差的来源和类型 |
4.1.1 设计参数误差 |
4.1.2 结构分析模型误差 |
4.1.3 测量误差 |
4.1.4 施工误差 |
4.2 拱肋吊装阶段非线性问题研究 |
4.2.1 桥梁结构非线性计算理论 |
4.2.2 Newton-Raphson迭代法 |
4.2.3 等效弹性模量法 |
4.2.4 几何非线性效应有限元分析 |
4.3 拱肋吊装阶段整体升降温问题研究 |
4.3.1 整体升降温对拱肋线形影响分析 |
4.3.2 有限元验证 |
4.3.3 实测数据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拱圈合龙方案及线形控制措施研究 |
5.1 合龙前线形偏差调整 |
5.1.1 拱肋合龙前索力调整方案 |
5.1.2 最小二乘法调整线形偏差 |
5.1.3 无应力状态法调整线形偏差 |
5.2 非对称合龙方案研究 |
5.2.1 合龙方案介绍 |
5.2.2 最优合龙方案比选 |
5.3 非对称合龙引起的轴线偏位控制 |
5.3.1 体系变化引起的轴线偏位 |
5.3.2 预抬量和预偏量控制计算 |
5.3.3 垫塞钢板调整轴线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6.2 今后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4)钢箱拱桥吊装索力优化与线形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国内外钢拱桥的发展状况 |
1.1.2 拱桥施工方法概述 |
1.2 大跨径拱桥缆扣一体斜拉扣挂施工监控 |
1.2.1 缆扣一体斜拉扣挂法 |
1.2.2 桥梁施工控制研究概况 |
1.2.3 大跨径桥梁非线性研究概况 |
1.3 本文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拱肋斜拉扣挂系统非线性及有限元建模 |
2.1 拱肋吊装非线性影响分析 |
2.1.1 大跨径拱桥的非线性问题 |
2.1.2 结构非线性计算原理 |
2.2 悬链线索单元 |
2.2.1 空间悬链线索单元 |
2.2.2 空间悬链线索单元设置方法 |
2.2.3 索单元具体算例 |
2.3 工程概况 |
2.3.1 拱肋设计概况 |
2.3.2 缆索系统设计概况 |
2.3.3 拱肋吊装施工流程 |
2.4 拱肋吊装系统ANSYS建模 |
2.4.1 拱肋的模拟 |
2.4.2 塔架的模拟 |
2.4.3 斜拉扣索的模拟 |
2.4.4 支承条件的模拟 |
2.4.5 切线拼装的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拱肋斜拉扣挂索力求解与优化 |
3.1 索力优化主要分析方法研究 |
3.1.1 合理成拱状态的确定 |
3.1.2 索力优化主要分析方法 |
3.2 一次张拉扣索力初值确定 |
3.2.1 刚性支承-弹性索法 |
3.2.2 倒退分析法 |
3.3 影响矩阵法索力优化 |
3.3.1 正装迭代法的改进算法 |
3.3.2 最小弯曲应变能法索力优化 |
3.4 一阶优化方法索力优化 |
3.4.1 一阶优化方法原理 |
3.4.2 不同优化器的比较 |
3.4.3 一阶优化方法索力优化 |
3.5 各索力优化方法结果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S-SVM法预测拱肋斜拉扣挂施工竖向位移 |
4.1 LS-SVM法在桥梁施工控制中的应用 |
4.1.1 桥梁设计参数识别 |
4.1.2 LS-SVM法预测桥梁线的原理 |
4.2 新安江大桥拱肋吊装结果 |
4.2.1 扣索索力实测结果 |
4.2.2 拱肋线形实测结果 |
4.3 拱肋线形预测模型的建立 |
4.3.1 模型建立流程 |
4.3.2 模型样本选择及处理 |
4.3.3 模型核函数及参数选取 |
4.4 LS-SVM法模型训练与预测 |
4.4.1 LS-SVM法模型训练 |
4.4.2 模型预测及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管混凝土拱桥发展与应用 |
1.1.1 国内外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历程 |
1.1.2 特点及优越性 |
1.2 钢管混凝土拱桥合理成桥状态研究现状 |
1.2.1 合理成桥状态 |
1.2.2 研究现状 |
1.3 钢管混凝土拱桥合理施工状态研究现状 |
1.3.1 合理施工状态现状 |
1.3.2 研究现状 |
1.4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 |
1.4.1 施工控制概述 |
1.4.2 研究现状 |
1.5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节段安装方法 |
2.1 概述 |
2.2 支架施工 |
2.3 转体施工法 |
2.3.1 竖向转体法 |
2.3.2 平面转体法 |
2.4 缆索吊装法 |
2.5 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方法及计算理论 |
3.1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原则、方法 |
3.1.1 控制原则 |
3.1.2 控制方法 |
3.2 施工控制计算理论 |
3.2.1 前进分析法 |
3.2.2 倒拆分析法 |
3.2.3 无应力状态法 |
3.3 施工控制仿真模拟分析 |
3.4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的有限元模拟 |
3.4.1 扣、锚索的模拟 |
3.4.2 扣、背索索力模拟 |
3.5 本文研究采用的模拟分析方法 |
3.6 模拟钢管混凝土吊装阶段 |
3.7 本文模拟分析方法 |
3.8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合理成桥状态 |
4.1 概述 |
4.2 合理成桥状态 |
4.3 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合理成桥线形 |
4.3.1 合理拱轴线的确定 |
4.3.2 常用的几种拱轴线设置方法 |
4.3.3 基于三次样条差值函数的拱轴线 |
4.4 预拱度 |
4.4.1 预拱度的概念 |
4.4.2 预拱度的分配方法 |
4.5 某钢管混凝土拱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 |
4.5.1 工程项目概况 |
4.5.2 建立计算模型 |
4.5.3 预拱度的确定 |
4.5.4 不同预拱度分配方法确定的拱轴线 |
4.5.5 钢管混凝土拱桥成桥内力计算 |
4.5.6 一次落架法计算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合理施工状态 |
5.1 概述 |
5.2 施工阶段分析 |
5.2.1 主拱圈施工模拟 |
5.2.2 拱肋节段吊装中索力确定 |
5.2.3 施工过程中的塔顶偏位 |
5.2.4 施工中扣塔塔底应力 |
5.2.5 钢管混凝土的灌注顺序选择及分析结果 |
5.3 扣、锚索拆索过程分析 |
5.3.1 拆索过程线形分析 |
5.3.2 拆索过程中索力及应力变化 |
5.4 拱上立柱施工控制措施 |
5.4.1 拱上立柱的吊装顺序 |
5.4.2 控制措施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超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的智能主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钢管混凝土拱桥发展概况 |
1.2.1 钢管混凝土拱桥发展概况 |
1.2.2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方法 |
1.2.3 钢管混凝土拱桥灌注方法 |
1.4 本文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大跨CFST拱桥施工智能主动控制方法 |
2.1 引言 |
2.2 智能主动控制原理与方法 |
2.2.1 被动控制原理 |
2.2.2 主动控制原理 |
2.2.3 控制状态与控制区间 |
2.2.4 控制系统体系与框架 |
2.3 智能主动调载参数拟定 |
2.3.1 缆风初张力拟定方法 |
2.3.2 缆索吊装法计算理论 |
2.4 索长计算与千斤顶拟定 |
2.5 小结 |
第三章 超大跨CFST拱桥塔架智能主动调载计算与实测 |
3.1 引言 |
3.2 塔架参数计算 |
3.2.1 缆索吊装系统 |
3.2.2 斜拉扣挂荷载 |
3.2.3 风荷载 |
3.2.4 缆风初张力 |
3.3 塔架智能主动调载计算方法 |
3.4 平南三桥调载设备拟定与实测数据 |
3.4.1 有限元数值模拟 |
3.4.2 施工阶段划分 |
3.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4 平南三桥调载设备布置 |
3.4.5 实测数据 |
3.5 小结 |
第四章 超大跨CFST拱桥拱肋灌注分析 |
4.1 引言 |
4.2 钢管混凝土模拟方法 |
4.2.1 统一理论 |
4.2.2 换算截面法 |
4.2.3 钢混合一法 |
4.2.4 双单元法 |
4.3 灌注影响因素分析与拱肋结构状态变化规律 |
4.3.1 调载索的选定 |
4.3.2 索的弹性模量 |
4.3.3 时间依存性材料系数 |
4.4 基于智能主动调载的灌注顺序拟定 |
4.4.1 灌注方案比选评价方法和指标 |
4.4.2 计算模型与结果分析 |
4.5 智能主动调载效果与分析 |
4.5.1 位移调载效果 |
4.5.2 应力调载效果 |
4.5.3 灌注过程稳定系数变化 |
4.5.4 设备方案 |
4.6 小结 |
第五章 超大跨CFST拱桥分仓多级灌注方法 |
5.1 引言 |
5.2 真空辅助分仓多级灌注法原理 |
5.2.1 影响线分析理论 |
5.2.2 算例 |
5.3 分仓灌注及其效果与分析 |
5.3.1 方案布置 |
5.3.2 效果与分析 |
5.4 分仓灌注法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分析 |
5.4.1 线弹性有限元分析 |
5.4.2 非线性稳定问题近似求解 |
5.4.3 算例分析 |
5.5 分级计算方法与适用条件 |
5.5.1 影响管内混凝土分级施工因素 |
5.5.2 不同产能条件下的灌注分级数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7)500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扣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概况 |
1.1.1 钢管混凝土拱桥发展建设情况 |
1.1.2 国内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研究 |
1.1.3 国外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研究 |
1.2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分类与特点 |
1.2.1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分类 |
1.2.2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特点 |
1.3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 |
1.3.1 支架施工法 |
1.3.2 转体施工法 |
1.3.3 悬臂施工法 |
1.3.4 整体提升法 |
1.3.5 斜拉扣挂、缆索吊装施工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合江长江公路大桥施工设计要点 |
2.1 工程概况 |
2.2 施工总体方案设计 |
2.3 缆索吊装体系设计与施工技术 |
2.3.1 缆索吊装体系结构整体设计 |
2.3.2 缆索吊装体系索系统设计 |
2.3.3 缆索吊装系统吊塔设计 |
2.3.4 缆风结构设计 |
2.3.5 缆索吊装系统施工技术 |
2.4 斜拉扣挂体系设计与施工技术 |
2.4.1 斜拉扣挂体系设计 |
2.4.2 扣塔结构设计 |
2.4.3 扣挂体系施工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缆索吊装体系计算方法研究 |
3.1 缆索计算理论 |
3.1.1 有限元几何非线性总体方程的建立 |
3.1.2 有限元几何非线性的求解 |
3.2 精确的缆索计算方法研究 |
3.2.1 缆索在滑轮上自适应调节作用 |
3.2.2 缆索自适应调节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 |
3.3 吊装系统荷载工况分析 |
3.3.1 吊装工况分析 |
3.3.2 吊装系统荷载分析 |
3.4 索系统承载能力分析 |
3.4.1 承重索承载能力分析 |
3.4.2 塔前120 米起吊工况 |
3.4.3 塔前50 米起吊工况分析 |
3.5 缆风—吊塔耦合稳定验算方法 |
3.5.1 缆风—吊塔耦合作用概述 |
3.5.2 基于空间非线性分析的缆风—吊塔耦合分析 |
3.5.3 荷载分析 |
3.5.4 缆风—吊塔耦合计算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斜拉扣挂结构体系计算方法研究 |
4.1 荷载分析 |
4.1.1 扣塔风荷载的确定 |
4.1.2 扣背索索力 |
4.1.3 扣塔附着力 |
4.2 扣挂体系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4.2.1 扣挂体系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2 荷载组合 |
4.2.3 扣塔承载能力分析 |
4.2.4 塔顶铰支座验算 |
4.3 扣挂体系稳定性分析计算方法 |
4.3.1 稳定分析概述 |
4.3.2 线性稳定分析方法 |
4.3.3 非线性稳定分析方法 |
4.3.4 结构稳定失效判定准则 |
4.3.5 扣塔线形屈曲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江长江公路大桥吊扣体系试吊监测 |
5.1 试吊方案设计 |
5.2 扣塔监测方案设计 |
5.2.1 扣塔应力监测 |
5.2.2 扣塔偏位监测 |
5.2.3 背索锚碇位移监测 |
5.2.4 扣背索索力监测 |
5.3 吊装系统监测方案设计 |
5.3.1 吊塔应力监测 |
5.3.2 缆索吊位移监测 |
5.4 试吊过程监测数据分析 |
5.4.1 跨中试吊125%*140T荷载监测分析 |
5.4.2 塔前试吊125%*170T荷载监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带拱箱底板预制的劲性骨架拱施工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发展概述 |
1.1.1 国外发展概况 |
1.1.2 国内发展概况 |
1.2 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施工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
1.2.1 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施工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
1.2.2 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现状 |
1.3 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外包混凝土施工方法 |
1.3.1 斜拉扣挂连续浇筑法 |
1.3.2 多工作面浇筑法 |
1.3.3 整箱室浇筑法 |
1.3.4 劲性骨架带拱箱底板预制施工法 |
1.4 带拱箱底板预制的劲性骨架拱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 |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1.6 依托工程概况 |
第二章 劲性骨架拱桥索力计算与数值模拟 |
2.1 概述 |
2.2 索力计算方法 |
2.2.1 零位移法 |
2.2.2 零弯矩法 |
2.2.3 影响矩阵法 |
2.3 施工控制的模拟计算方法 |
2.3.1 前进分析法 |
2.3.2 倒装分析法 |
2.3.3 无应力状态法 |
2.4 有限元模拟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带底板预制的劲性骨架拱安装阶段力学行为分析 |
3.1 渔塘特大桥劲性骨架拱安装方案 |
3.1.1 节段划分与底板预制 |
3.1.2 缆吊系统布置 |
3.1.3 渔塘特大桥施工工序流程 |
3.2 计算模型建立 |
3.2.1 单元类型的选择 |
3.2.2 主要材料的参数取值 |
3.2.3 荷载及边界条件 |
3.2.4 基本假定 |
3.2.5 劲性骨架吊装施工顺序 |
3.3 拱肋安装目标线形 |
3.4 拱肋吊装阶段索力计算 |
3.5 基于成桥状态确定拱肋安装线形 |
3.5.1 消除马鞍形 |
3.5.2 符合设计线形 |
3.5.3 成桥内力状态最优 |
3.5.4 弦管应力控制 |
3.6 不同控制目标下的成桥状态 |
3.7 弦管混凝土灌注分析 |
3.8 施工阶段稳定性分析 |
3.8.1 稳定概念及其分类 |
3.8.2 弦管混凝土灌注时机对拱桥稳定影响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拱箱外包混凝土浇筑阶段力学行为分析 |
4.1 渔塘特大桥拱箱外包混凝土施工控制 |
4.1.1 多工作面浇筑法 |
4.1.2 斜拉扣挂连续浇筑法 |
4.2 多工作面浇筑法拱圈力学行为研究 |
4.2.1 挠度影响线计算 |
4.2.2 控制目标与分段方案 |
4.2.3 多工作面法对劲性骨架线形的影响 |
4.2.4 多工作面法对劲性骨架应力的影响 |
4.2.5 多工作面浇筑外包混凝土稳定性分析 |
4.3 斜拉扣挂连续浇筑法拱圈力学行为研究 |
4.3.1 主拱圈混凝土浇筑顺序 |
4.3.2 斜拉扣索索力值 |
4.3.3 连续浇筑法对劲性骨架线形的影响 |
4.3.4 连续浇筑法对劲性骨架应力的影响 |
4.3.5 连续浇筑外包混凝土稳定性分析 |
4.4 外包混凝土最优方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5.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9)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线形实时调控与误差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概况 |
1.1.1 国外发展概况 |
1.1.2 国内发展概况 |
1.2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方法 |
1.2.1 支架施工法 |
1.2.2 转体施工法 |
1.2.3 缆索吊装悬臂拼装法 |
1.3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技术的发展及理论 |
1.3.1 施工控制技术的发展 |
1.3.2 施工控制技术的理论 |
1.4 现阶段拱桥线形调控及误差分析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 本文依托工程概况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文工程概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拱肋的线形类别及索力计算方法 |
2.1 拱肋制造与安装过程中的三种线形 |
2.1.1 设计成拱线形 |
2.1.2 制造线形 |
2.1.3 安装线形 |
2.2 常见的扣索力计算方法 |
2.2.1 力矩平衡法 |
2.2.2 零弯矩法 |
2.2.3 定长扣索法(扣索一次张拉法) |
2.2.4 有限元-零位移法 |
2.2.5 弹性-刚性支承法 |
2.2.6 传统的索力优化算法 |
2.3 基于影响矩阵的索力优化算法 |
2.3.1 影响矩阵原理 |
2.3.2 影响矩阵线形控制原理 |
2.3.3 影响矩阵法索力优化 |
2.4 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索力优化算法 |
2.4.1 无应力状态法的原理 |
2.4.2 无应力状态法索力优化 |
2.5 最小二乘正装迭代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拱肋线形误差分析与调控 |
3.1 误差的来源与类型 |
3.1.1 设计参数误差 |
3.1.2 结构分析模型误差 |
3.1.3 测量误差 |
3.1.4 施工误差 |
3.2 常见误差对拱肋线形的影响 |
3.2.1 拱肋制作长度误差对线形的影响 |
3.2.2 封铰阶段安装误差对拱肋线形及内力的影响 |
3.2.3 垫塞钢板对拱肋线形及内力的影响 |
3.2.4 塔偏对拱肋线形的影响 |
3.2.5 温度误差对线形的影响 |
3.3 设计参数的识别与修正 |
3.3.1 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3.3.2 设计参数的识别与估计 |
3.3.3 最小二乘法理论参数估计 |
3.3.4 灰色系统理论 |
3.4 误差调控方法研究 |
3.4.1 参数的识别与控制 |
3.4.2 拱肋制作长度与测点位置改变的误差修正 |
3.4.3 拱肋线形调控原则 |
3.4.4 拱肋线形调控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川岷江大桥主拱安装与误差实时调控技术 |
4.1 四川岷江大桥有限元建模分析 |
4.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2 施工阶段划分 |
4.2 扣索力及预抬量优化计算 |
4.2.1 影响矩阵法索力优化 |
4.2.2 无应力状态法索力优化 |
4.2.3 过程-结果双控的最小二乘迭代法 |
4.3 拱肋线形控制与误差实时调整技术 |
4.3.1 可行域求解 |
4.3.2 安装过程线形偏差调整 |
4.3.3 合龙阶段线形偏差调整 |
4.3.4 灰色系统理论的实际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5.2 今后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10)大跨度劲性骨架拱桥拱圈施工技术研究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跨度劲性骨架拱桥发展历程 |
1.1.1 拱桥的发展 |
1.1.2 劲性骨架拱桥的发展 |
1.2 劲性骨架拱桥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扣索索力计算研究现状 |
1.2.2 线形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3 外包混凝土浇筑研究现状 |
1.3 工程背景及研究内容 |
1.3.1 工程概况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劲性骨架拱桥施工技术及索力计算理论 |
2.1 劲性骨架拼装施工方法 |
2.1.1 缆索吊装系统简介 |
2.1.2 拱肋节段吊装方法 |
2.2 常用索力计算理论 |
2.2.1 力矩平衡法 |
2.2.2 零弯矩法 |
2.2.3 弹性—刚性支撑法 |
2.2.4 定长扣索法 |
2.2.5 零位移法 |
2.3 外包混凝土浇筑技术 |
2.3.1 锚索加载法 |
2.3.2 水箱加载法 |
2.3.3 斜拉扣挂调载法 |
2.3.4 多点均衡浇筑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NSYS的扣索索力优化计算 |
3.1 结构优化计算理论 |
3.1.1 优化数学模型 |
3.1.2 零阶优化算法 |
3.1.3 一阶优化算法 |
3.2 索力优化计算数学问题 |
3.2.1 索力优化数学模型 |
3.2.2 设计变量 |
3.2.3 状态变量 |
3.2.4 目标函数 |
3.3 ANSYS索力优化计算方法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参数化设计语言 |
3.3.3 索力优化分析步骤 |
3.4 索力优化计算结果及比较分析 |
3.4.1 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 |
3.4.2 索力优化计算APDL程序 |
3.4.3 索力优化计算结果 |
3.4.4 位移比较分析 |
3.4.5 应力比较分析 |
3.5 实测数据与优化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
3.5.1 实测扣索索力值 |
3.5.2 位移比较分析 |
3.5.3 应力比较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拱肋线形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 |
4.1 节段接头固结和铰接对线形的影响 |
4.1.1 节段接头连接方式 |
4.1.2 模拟方法简介 |
4.1.3 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2 塔架偏位对线形的影响 |
4.2.1 基本假定 |
4.2.2 塔架偏位影响分析 |
4.3 温度变化对线形的影响 |
4.3.1 基本假定 |
4.3.2 锚索变形影响分析 |
4.3.3 扣索变形影响分析 |
4.4 拱肋施工中的两种线形 |
4.4.1 拱肋目标线形 |
4.4.2 拱肋安装线形 |
4.5 考虑影响因素后的施工预抬值计算 |
4.5.1 铰接吊装线形影响计算 |
4.5.2 实测塔偏线形影响计算 |
4.5.3 实测温度线形影响计算 |
4.5.4 节段施工预抬值修正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包混凝土分段加载顺序研究 |
5.1 影响线法确定混凝土分段加载顺序 |
5.1.1 基本假定 |
5.1.2 劲性骨架变形规律 |
5.1.3 挠度影响线的积分 |
5.1.4 确定加载顺序的基本原则 |
5.2 外包混凝土模拟方法对比分析 |
5.2.1 模拟方法简介 |
5.2.2 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5.3 外包混凝土浇筑计算模型 |
5.3.1 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 |
5.3.2 模型材料参数设定 |
5.3.3 等效板厚计算原则 |
5.4 外包混凝土分段加载顺序优化分析 |
5.4.1 外包混凝土的分环分段方案 |
5.4.2 挠度影响线的计算及拟合 |
5.4.3 外包混凝土加载顺序的确定 |
5.4.4 应力比较分析 |
5.4.5 挠度比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
四、大跨度拱桥缆索吊装施工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钢管混凝土拱桥缆索吊装少扣索精确控制技术研究[D]. 王滔.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钢管混凝土拱桥吊装扣索索力分析与控制[D]. 赵佩元.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非对称安装施工技术研究[D]. 刘帅辉.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4]钢箱拱桥吊装索力优化与线形预测分析[D]. 周晨曦.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5]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研究[D]. 桂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超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的智能主动控制研究[D]. 潘栋. 广西大学, 2020
- [7]500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扣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 逄锦程.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带拱箱底板预制的劲性骨架拱施工力学行为研究[D]. 吴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线形实时调控与误差分析研究[D]. 万川龙.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大跨度劲性骨架拱桥拱圈施工技术研究及优化[D]. 游佐巧.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