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二代机检测准确率探讨

红外二代机检测准确率探讨

一、红外线二代机探查准确率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凌云[1](2021)在《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海冰反演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海上重要枢纽的渤海海湾,其为航运提供很大便利的同时又遭受着每年冬季不同严重程度的海冰灾害,地区的社会经济和发展遭受很大的影响。目前,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风云气象卫星FY-4A反演渤海海冰信息的相关研究尚且不足。因此本文利用FY-4A数据对渤海海冰反演进行研究,实现渤海海冰反演,为海洋气候预报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算法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阈值和FY-4A数据的渤海海冰反演算法。阐述了遥感监测和海冰反演的基本原理,经过数据预处理后,首先对数据进行陆地去除和云检测的处理,利用多通道固定阈值法对渤海海冰进行反演,接着结合多通道阈值法和自适应阈值算法实现晴空条件下对渤海海冰的反演。实验表明:在晴空条件下,FY-4A数据对渤海海冰反演具有一定的可用性。(2)基于随机森林的渤海海冰集成反演。研究了基于随机森林的分类算法,结合海冰反演方法,在海冰反演中引入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云覆盖下的海冰能够实现一定效果的分类反演。然后引入种子填充算法对海冰反演结果进行结果订正,实现孔洞填充。实验表明:在非晴空条件下,基于随机森林的渤海海冰集成反演结果有一定的改善,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渤海海冰,并且能够提高海冰的反演精度,为海冰反演的准确率和稳定性奠定了基础。本文研究结果也为我国FY-4A进行卫星遥感中的业务化奠定了基础,生成的结果可保障渤海区域海冰的实时监测和预测。(3)基于FY-4A数据的渤海海冰监测软件原型系统实现。进行海冰反演算法研究后,本文进行基于FY-4A数据和随机森林的渤海海冰反演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海冰监测的业务化。

陈良勇[2](2021)在《基于多尺度对抗学习的乳腺钼靶肿块图像分割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它严重威胁着女性群体的生命健康安全。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乳腺癌发病率仍然处于连年上升的态势,同时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现代临床医学对于乳腺癌中晚期患者的救治效果不容乐观,早发现早干预,在病情早期及时采取治疗手段是当前最科学有效的办法。作为全球公认的最可靠的无创性乳腺检查手段之一,乳腺钼靶X线摄影术具有成像清晰,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够准确检测出传统触诊方法难以发现的微小病灶和隐蔽性病灶。目前,钼靶X线影像主要依靠放射科医师分析诊断,阅片效率较低,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并且,乳腺腺体结构复杂,乳腺肿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纹理多变,阅片过程中会极大地消耗医生的精力,从而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疗影像的获得成本迅速降低,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乳腺肿块图像分割从复杂多变的医疗图像中快速精准地提取出肿块区域,大大减轻了医生的阅片负担,为乳腺病变的良恶性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传统的乳腺肿块分割技术主要利用手工设计特征来标记肿块的边界,这种方法局限于手工特征的表达能力,难以检测出复杂边缘。卷积神经网络的强大特征提取能力,能够令其很好地突破传统技术的瓶颈。但是,像素独立分类的方式使得卷积神经网络无法维持图像的高阶一致性,妨碍了分割精度的进一步提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对抗学习的思想引入到乳腺肿块图像分割,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对抗学习的乳腺肿块分割方法。它的网络模型由分割网络和判别网络两部分组成,其中分割网络负责从原始输入图像中划分出肿块区域,判别网络则是根据划分结果给出评分,从而达到更好地优化分割结果的目的。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概述了乳腺肿块分割技术的现实意义,研究现状以及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并分别讨论了传统图像分割技术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的优缺点。(2)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和生成对抗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3)详细阐述了基于多尺度对抗学习的乳腺肿块分割方法。针对传统FCNs系列分割网络无法有效捕获长距离依赖的问题,提出在图像分割中引入对抗训练,设计了一种基于对抗学习的语义分割模型;乳腺肿块形状大小各异,本文通过在判别网络设计多个判别器的方法引入多尺度信息;利用真实标签中正负例像素的频度,设计了一种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并采用EM距离度量拉近分割掩码与真实标签的数据分布,引导分割网络产生更加逼真的分割结果。(4)在INbreast和CBIS-DDSM两个公开乳腺钼靶筛查数据集上设计实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张智,杨晨松,孙贵新[3](2021)在《影像辅助设备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前血管定位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穿支皮瓣因携带穿支血管,血供稳定,易成活,且可降低供区并发症,已成为组织缺损重建的首选方法之一。但其血管管径、数目、走形及位置等存在很大个体差异,如能通过辅助设备在术前定位穿支血管,检测血管状态,更有助于术前的皮瓣设计,更大程度利于皮瓣,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恢复。本文总结各种辅助设备在皮瓣移植术前血管定位中的应用,将有助于理解穿支血管的个体差异,指导穿支皮瓣的术前设计,提高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的疗效,符合当前精准医疗时代治疗的规范化、个体化、人性化的要求。

曹海杰[4](2020)在《红外图像逆直方图均衡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红外热像仪传感器采集的红外图像反映的是目标和背景环境之间的热辐射。因此,红外图像会受到红外热像仪中的一些内部器件(红外焦平面阵列、红外热像器件等组件)和外部因素(空气中其他热辐射源、远距离探测温差范围大、操作者误差等)的干扰,导致红外热像仪采集的红外图像的质量远远低于可见光图像的质量,存在着对比度低、分辨率低、信噪比低等缺点。为了将红外图像中对观察者有用的信息或者局部目标信息进行突出细节增强,并同时削弱背景噪声和对观察者无用的冗余信息区域,国内外的众多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的改善红外图像的质量的方法。分别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从红外热像仪器件上着手解决,从其根源上提高红外热像仪的性能,并同时提高红外图像的质量;二是通过红外图像处理算法来改善红外图像的灰度分布,从整体上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优化图像的质量效果,便于人类和计算机对红外图像进行分析识别。由于从红外热像仪器件的本身上提高性能,以及不断改善红外传感器与光路等元器件的工艺制造水准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精力。因此,一个好的红外图像处理算法相对而言就会显得性价比更高,相对硬件改良投入的成本,通过算法就可以实现获取更加优良的红外图像的质量。在红外图像处理方法中,传统直方图均衡图像时细节像素容易被大量的背景像素淹没,导致图像产生过亮、过暗等现象。基于这样的状况,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逆直方图均衡化细节增强算法。该算法通过逆向统计、自适应选取阈值以及多段映射来增强红外图像的细节信息。相比于传统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全局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平台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双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局部直方图均衡化算法等),逆直方图均衡化算法明显改善了红外图像在不同灰度层分布的视觉效果,使图像的不同区域亮度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通过实验对比与结果分析,从主客观因素上综合考虑,逆直方图均衡化算法不仅保持背景区域的图像灰度亮度,而且提高了目标和细节区域的图像对比度和亮度。本文算法在能够达到更好的图像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仍然能够通过优化计算方法保证实时性,高效性,并且适合在FPGA硬件移植中采用。

梁培德,曾焕城,贺丽芳,黄文河[5](2020)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探查术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凭着高安全性、高准确性已成为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患者腋窝处理标准术式。随着对SLNB深入研究,其示踪技术及临床应用也发生变化。荧光成像、超顺磁性氧化铁等有着更高综合性能的新型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SLNB在新辅助化疗患者中应用一直存在争议,其可行性仍需更多研究验证。此外,有学者尝试开发数学模型评估腋窝状态,筛选部分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避免腋窝淋巴结廓清。近年甚至有研究表明SLNB存在过度治疗可能,现有针对该问题的临床研究尚在进行中,探索免去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腋窝处理的可行性。

赵诣深[6](2020)在《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系统创新优化及喉部神经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RL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及手术所涉及到的包括喉上神经外支(EBSLN,external branch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在内的术中神经功能损伤,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甲状腺外科主要并发症之一。神经保护历经百年沿革,外科前辈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使甲状腺术中神经损伤率大大降低。尽管如此,综述近十年国外报道显示,喉返神经的术中损伤率仍然可以达到2.8%-12.3%,喉上神经外支的术中损伤率更是达到0.45%-58%。在国内,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综述分析。近十年间,我国的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率为2.23%-7.40%,喉上神经外支的术中损伤率为1.2%-10%。甲状腺手术中神经功能保护现状不容乐观,经验医学指导下的神经保护方式,已不能应对日渐增多的病例数和日趋复杂的甲状腺手术,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IONM,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技术的出现,使神经功能保护方法迈向电生理时代。但就其使用现状而言,IONM的于甲状腺外科手术尚存不足。接收端接触不良、留置困难、术中易受干扰、假阳性率高、不能适应非预期手术等;刺激端留置过程繁琐,拆除过程复杂,且信号稳定性差,术中易脱落,不适用于腔镜手术等;软件方面,目前系统不能排除假阳性结果,对早期神经损伤可产生假阴性结果,不能监测EBSLN等振幅较低神经功能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且对于临床中完整的神经保护体系的建立尚无确切的循证医学依据指导,世界各地,不同机构,应用方法和步骤千差万别,尚不能统一。此外,现代甲状腺外科手术中,能量器械高频应用,切割快速,止血确切,提高外科医生自信,使得手术范围扩大,手术精度有所提高。与此同时,手术强度和热能量器械对神经功能的负损伤程度尚不得知,术中神经损伤往往“出乎意料”。影响神经功能的术中操作尚不能确定;怎样安全规范地在术中应用能量器械,才能达到肿瘤清除彻底,神经功能保留完整,是目前甲状腺外科研究的焦点之一。因此,关于能量器械导致神经热损伤机制及安全操作距离尚需明确,神经监测系统软硬件仍需优化,围术期声带功能的评估方法尚需验证。本系列研究拟通过动物神经损伤模型模拟临床手术,应用IONM技术探究能量器械温度数据及热损伤安全范围;对现有神经监测设备进行硬件优化改良和软件升级研发,使更加适应当前手术实践;验证围术期声带功能评估手段效力;建立完整、确切、具有指导意义的甲状腺围手术期喉神经保护体系,为今后甲状腺手术中喉神经保护及评价手段提供询证依据,指导临床工作。针对以上内容,本论文主要分为7个部分:1.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设计思路。2.动物实验:能量器械的温度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安全距离研究结论: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RLN)周围应用EBD可增加RLN损伤几率。Valley Lab?双极电凝镊、LigaSure?电凝钳LF1212、Sonicision?无绳超声刀和PEAK单极低温电刀PlasmaBlade?在距RLN3mm以内激发可显着增加神经表面温度,并使EBMG振幅下降,导致神经功能下降。距RLN3mm为以上4种EBD在甲状腺手术中RLN功能保护的安全距离。3.动物实验:甲状软骨针刺电极在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中的可行性、稳定性、准确性研究结论:TC针刺电极相对ET表面电极能获得更高的监测振幅,所获EMG信号更稳定,不易受术中操作干扰,对于RLN损伤的识别更早。TC针刺电极获得EMG信号的能力与插入TC位置有关,最佳位置位于单侧TC下缘1cm内中部(4号区域)。TC针刺电极获得EMG信号的能力与插入TC的深度、角度、方向无关。4.动物实验:无创式接收电极在术中神经监测中的可行性与稳定性研究结论:NATCE对甲状腺术中神经功能的监测能力与ET表面电极一致,所获EMG信号更稳定,抗干扰能力更强。5.动物实验:经皮刺激电极的在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中的性能研究与优势分析结论:TSE电极所产生EMG信号为电流经皮弥散至喉部肌肉所致,目前暂不能用于临床工作中。6.甲状软骨单针接收电极在术中神经监测中的应用结论:TC针刺电极适用于临床工作,能够弥补ET电极的不足,获得EMG信号更稳定、获得振幅更显着。7.喉上神经外支量化监测参数——EMG波形下面积与围术期神经功能评估结论:IONM中对RLN和EBSLN的功能监测中,AUW与振幅反应神经功能的能力一致。AUW对EBSLN损伤的术中评估较振幅参数更适用于临床工作。

李静[7](2020)在《超声造影在BI-RADS 4类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常规超声(US)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BI-RADS 4类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寻找提高BI-RADS 4类病灶鉴别的新方法,优化BI-RADS分级并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帮助。方法:入选病例均为本院2019年06月-2020年1月期间常规超声(二维灰阶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被判定为BI-RADS 4类的59例60个乳腺病灶,在手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检查前必须告知患者超声造影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临床作用,保证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署超声造影知情同意书(附件二)。首先对病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病灶的所在位置、大小、形态、边缘、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灶及钙化灶的大小、分布、后方声影等情况,后方回声有无衰减,内部及周边有无血流信号,有无腋窝淋巴结的异常等指标,并对病灶进行第一次赋值评分;然后经静脉注入超声微泡造影剂对同一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有无增强、造影剂的分布、增强程度、增强后面积以及增强模式等指标对同一病灶进行第二次评分;二者检查联合应用对该病灶进行第三次赋值评分。此研究的赋值评分标准为:自定义良性指标为0,恶性指标为1,列入本研究评分标准的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最后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比较常规超声、超声造影独立评分法以及二者联合评分法对BI-RADS 4类病变良恶性鉴别的准确性,以及建立相应的评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60个BI-RADS 4类病灶均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共59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18-78岁,平均年龄为(50.42±11.11)岁。共60个病灶,其中31个位于左侧乳腺、29个位于右侧乳腺;病灶最大直径在7-51mm,平均约为(19.87±8.78)mm;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灶28个、恶性病灶32个。分析结果表明病灶的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纵横比(>1或≤1)、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砂砾样钙化(有或无)以及后方回声(衰减或无衰减)、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有或无)、腋窝淋巴结(无异常或大小、形态、结构异常)是常规超声诊断的主要指标;注入造影剂后病灶内部有无增强(有无病理性血管)、造影剂的分布(均匀或不均匀)、增强的强度(高或低)、增强后的面积(无增大或增大)、增强模式(快进或慢进)是超声造影诊断的主要指标;上述观察内容均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病灶进行诊断的主要指标。根据ROC曲线可以推断常规超声评分4.5分为诊断临界点,曲线下面积(AUC)为0.898,灵敏度为75.0%、特异度96.4%、准确度为85.0%;超声造影评分2.5分为诊断临界点,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89.3%、准确度为88.3%;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评分5.5分为诊断临界点,AUC为0.951,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85.7%、准确度为88.3%。二者联合评分法的灵敏度均高于单独评分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评分法AUC最大,诊断准确性最大。结论:1、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联合评分法能够提高对BI-RADS 4类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准确性,可以优化乳腺病灶的分级,提高诊断信心。2、不均匀高增强、新生血管增多、快速灌注可能是超声造影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主要参考指标。3、可以通过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的各项观察指标来对乳腺病灶建立相应的评分系统,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评估。

高宇平[8](2020)在《煤矿物探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介绍了煤矿物探技术的分类及发展现状,以大同煤矿集团实际应用情况分别概括总结了矿井地面物探和矿井井下物探各类技术的应用条件和优缺点,阐明了精准探测煤矿地质构造和查明各类灾害因素是实现煤矿集约化安全高效开采的前提,有效的煤矿物探技术是当前煤矿地质工作的必备手段;并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前提,提出了煤矿物探技术变革式发展需要研究的七个课题。

郭丹丹[9](2019)在《基于北斗二代卫星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探测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外辐射源雷达在防电子干扰、防突袭、反摧毁和反隐身等性能上表现优良,所使用的非协作信号有通信、广播和卫星信号等,其中基于卫星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有许多优势,这类信号由于距离地面较远,覆盖面积广且全天候,是外辐射源雷达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愈加完善以及考虑到战时的安全性,将北斗卫星信号用作照射源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北斗一代已经停用,北斗三代正在建设,所以本文采用目前正在使用的北斗二代卫星信号作为照射源。论文主要研究基于北斗二代卫星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系统对目标检测的信号处理方法。首先介绍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北斗卫星信号作为照射源的优势以及北斗二代卫星信号的构成和模糊特性。在此工作的基础上,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由于卫星发射功率不高、所有卫星可能使用相同载频等原因,基于北斗二代卫星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接收到的参考信号不纯净。除此之外,回波通道中的目标回波还常常被直达波和多路径杂波等分量污染。参考信号和回波信号中的其他分量会严重影响目标的检测结果,因此在目标检测前需对参考信号和回波信号进行处理。根据北斗二代卫星信号的特点,本文提出信号重构的方法用于提纯参考信号,分析对比了几种时域滤波算法,使用ECA-B算法抑制回波信号中直达波、多径杂波等分量,最后对参考信号、回波信号进行距离-多普勒相干检测。2.由于卫星距离地面较远,在进行目标探测时为提高信号的信噪比经常需要延长信号的积累时间。当目标处于运动状态时,长时间积累会引起距离走动和多普勒扩散的问题,从而导致能量发生分散。针对距离单元的走动问题,本文提出将分时匹配滤波法与keystone变换、频域补偿法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针对多普勒扩散的问题,本文给出了重构相位误差的方法对多普勒扩散进行补偿,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验证。

曾璀[10](2018)在《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在脑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对比应用术中超声联合神经导航与单独使用神经导航对开颅术中脑肿瘤的定位,评估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补偿术中脑肿瘤漂移的价值;定量测量脑肿瘤的术中漂移程度,初步探讨影响脑肿瘤漂移的相关因素,筛选需要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定位的肿瘤类型。研究方法:(1)本研究前瞻性的选取了30名脑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应用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定位脑肿瘤;对照组单独使用神经导航定位脑肿瘤。术前及术后影像学资料、KPS评分及病理结果均予以保留。(2)所有患者根据神经导航的定位设计骨瓣位置。研究组采用术中超声置于硬膜外、硬膜下及脑实质表面扫查,确定病灶位置,测量病灶的大小、距皮层深度,记录超声检查花费的时间。对照组按照术前神经导航的定位进行手术。所有患者以肉眼或显微镜下可见肿瘤全部浅部边界为观察终点,并记录从骨瓣打开至观察终点共花费的时间。统计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定位率、花费时间、术后KPS评分。(3)研究组采用术中超声测量脑肿瘤的漂移程度,对照组采用神经导航测量脑肿瘤的漂移程度。测量硬膜剪开前后脑肿瘤的漂移程度;测量术前至观察终点(术中可见病灶浅部边界)的漂移程度。(4)对照肿瘤的形态学及病理学特征,统计分析影响脑肿瘤漂移的因素。研究结果:(1)研究组15例,术中超声联合神经导航全部成功定位,准确率为100%。对照组15例,单独使用神经导航准确定位11例,准确率为73%。(2)手术时间:研究组平均手术用时30.7±7.3 min,对照组平均手术用时45.8±12.6min,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KPS评分:研究组KPS评分中位数为80,对照组为7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本研究共30个病例,脑肿瘤的漂移幅度为2.8-13.5mm,平均幅度6.3mm,标准差2.18mm。经统计分析,术中脑肿瘤的漂移程度与肿瘤距皮层深度呈负相关(r=-0.57),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0.634),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在脑肿瘤切除术中能精确定位病灶,有效纠正由于脑肿瘤的漂移产生的误差,并节约手术时间、减少脑损伤,改善患者术后KPS评分;(2)脑肿瘤的脑漂移程度与肿瘤距皮层深度及肿瘤大小明显相关,与肿瘤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二、红外线二代机探查准确率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外线二代机探查准确率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海冰反演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源介绍
        2.2.1 FY-4A数据
        2.2.2 实验对比数据
    2.3 FY-4A数据预处理
        2.3.1 数据提取
        2.3.2 投影转换
        2.3.3 辐射定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阈值的渤海海冰反演算法
    3.1 遥感监测原理
    3.2 海冰反演的基本原理
        3.2.1 海冰反射率的光谱特征
        3.2.2 冰面温度特征
    3.3 陆地去除
    3.4 云检测
    3.5 基于FY-4A的海冰反演算法
        3.5.1 反射率-亮温阈值法海冰反演
        3.5.2 多通道阈值法海冰反演
    3.6 多通道自适应阈值算法的海冰反演
        3.6.1 最大类间方差(OSTU)法
        3.6.2 最大类间方差算法海冰反演
        3.6.3 实验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随机森林的渤海海冰集成反演
    4.1 随机森林概述
        4.1.1 Bagging
        4.1.2 随机森林
    4.2 基于随机森林的海冰反演算法
        4.2.1 模型的输入与输出
        4.2.2 模型参数及选择
        4.2.3 实验评价标准
    4.3 海冰反演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不平衡数据集的海冰反演实验结果及分析
        4.3.2 平衡数据集的海冰反演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种子填充算法的结果订正
        4.4.1 种子填充算法
        4.4.2 种子填充算法海冰像元填充
        4.4.3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FY-4A数据的渤海海冰监测软件原型系统实现
    5.1 系统需求分析
        5.1.1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5.1.2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5.2 系统设计与实现
        5.2.1 系统架构设计
        5.2.2 系统开发技术介绍
        5.2.3 系统数据库设计
        5.2.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基于多尺度对抗学习的乳腺钼靶肿块图像分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卷积神经网络介绍
    2.1 人工神经网络
        2.1.1 神经元模型
        2.1.2 激活函数
        2.1.3 损失函数
        2.1.4 优化算法
    2.2 卷积与池化
    2.3 全卷积神经网络
    2.4 生成对抗网络
第3章 基于多尺度对抗学习的乳腺肿块分割
    3.1 乳腺肿块分割
    3.2 对抗网络思想
    3.3 多尺度判别融合
    3.4 目标优化
    3.5 网络训练模式
第4章 实验与分析
    4.1 数据预处理
    4.2 实验设置和评价指标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INbreast实验结果分析
        4.3.2 CBIS-DDSM实验结果分析
        4.3.3 消融实验结果分析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影像辅助设备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前血管定位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手持多普勒超声(hand-held Doppler sonography, HHD)
2 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sonography, CDS)
3 三维超声造影(three-dimensionalcontrastenhan-cedultrasonography, 3D-CEUS)
4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5 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6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7 红外成像(infrared thermography)
8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
9 3D打印(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10 展 望

(4)红外图像逆直方图均衡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红外热成像的国外发展状况
        1.1.2 红外热成像的国内发展状况
    1.2 研究内容
        1.2.1 红外热成像的特点
        1.2.2 红外热成像的应用领域
    1.3 研究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传统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2.1 传统直方图均衡化的发展
    2.2 全局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2.3 平台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2.4 双平台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红外图像逆直方图处理算法
    3.1 红外图像逆直方图处理算法原理
    3.2 算法流程
    3.3 逆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3.3.1 逆直方图统计
        3.3.2 阈值选取
        3.3.3 多段映射
    3.4 算法分析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
    4.1 主观评价
        4.1.1 人眼视觉特性
        4.1.2 不同算法下的图像处理视觉效果
    4.2 客观评价
        4.2.1 红外图像在IHE算法下的RMSC值
        4.2.2 红外图像在IHE算法下的损耗时间对比
        4.2.3 红外图像再IHE算法下的PSNR值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致谢

(5)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探查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意义
2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示踪技术
    2.1 染料法及放射性核素示踪法是目前SLN示踪主要手段
    2.2 纳米活性炭作为染料法第三代材料
    2.3 荧光成像法示踪
    2.4 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及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技术
3 SLNB在新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4 SLN阳性患者能否避免进一步ALND?
5 特定条件中SLNB能否被免除?
6 总结与展望

(6)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系统创新优化及喉部神经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1.3 研究思路
    1.2 研究设计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综述: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创新应用与临床规范
        1.3.1 神经监测技术的历史发展与沿革
        1.3.2 神经监测设备的创新应用
        1.3.3 神经监测技术的规范化应用
        1.3.4 结语
第二章 外科手术与神经功能初探
    2.1 喉返神经损伤机制研究概述
        2.1.1 介绍
        2.1.2 结论
    2.2 动物实验:能量器械的温度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安全距离研究
        2.2.1 介绍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结果
        2.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神经监测设备优化与创新
    3.1 动物实验:甲状软骨针刺电极在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中的可行性、稳定性、准确性研究
        3.1.1 介绍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结果
        3.1.4 讨论
    3.2 动物实验:无创式接收电极在术中神经监测中的可行性与稳定性研究
        3.2.1 介绍
        3.2.2 材料与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2.5 结论
    3.3 甲状软骨接收电极专利设计研究——一种神经肌电信号接收装置(针刺型设计)
        3.3.1 介绍
        3.3.2 设计图附图说明
        3.3.3 技术领域
        3.3.4 背景技术
        3.3.5 实用新型内容
        3.3.6 具体实施方式
    3.4 动物实验:经皮刺激电极的在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中的性能研究与优势分析
        3.4.1 介绍
        3.4.2 材料与方法
        3.4.3 结果
        3.4.4 讨论
        3.4.5 结论
第四章 甲状腺围术期喉部神经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4.1 甲状软骨单针接收电极在术中神经监测中的应用
        4.1.1 介绍
        4.1.2 材料与方法
        4.1.3 结果
        4.1.4 讨论与结论
    4.2 喉部运动神经量化监测参数——EMG波形下面积与围术期神经功能评估
        4.2.1 介绍
        4.2.2 材料与方法
        4.2.3 结果
        4.2.4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7)超声造影在BI-RADS 4类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内容
    4 材料与方法
    5 质量控制
    6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
讨论
    1 常规超声在BI-RADS4 类乳腺肿瘤检查中的价值
    2 超声造影在BI-RADS4 类乳腺肿瘤检查中的价值
    3 联合评分法在BI-RADS4 类乳腺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 超声造影技术
    2 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
    3 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煤矿物探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煤矿物探技术分类
3 矿井地面物探
    3.1 采区范围内的地质构造探测
    3.2 采区范围内的采空积水区探测
4 矿井井下物探
    4.1 矿井瞬变电磁法
    4.2 矿井井下直流电法
    4.3 矿井槽波地震
    4.4 矿井井下无线电波坑道透视
    4.5 矿井井下直流电透视法
    4.6 矿井井下地温测量
5 煤矿矿井物探目前存在问题
6 煤矿物探技术展望
    6.1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6.2 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9)基于北斗二代卫星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探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导航系统国内外发展概况
    1.3 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探测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北斗二代卫星信号外辐射源雷达探测系统分析
    2.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况
        2.1.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
        2.1.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
        2.1.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
        2.1.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
    2.2 北斗二代卫星信号的构成与仿真
        2.2.1 信号的组成
        2.2.2 测距码
    2.3 北斗二代卫星信号的特性
        2.3.1 模糊函数
        2.3.2 速度与距离分辨率
        2.3.3 探测威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斗二代卫星信号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方法
    3.1 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过程
    3.2 基于信号重构的参考信号处理方法
    3.3 回波信号处理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北斗二代卫星信号外辐射源雷达的运动目标检测研究
    4.1 目标检测原理
    4.2 距离走动校正方法
        4.2.1 运动对目标检测的影响分析
        4.2.2 keystone变换-频域补偿法
        4.2.3 keystone变换的实现方法
        4.2.4 信号分段
        4.2.5 仿真实验
    4.3 多普勒扩散补偿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在脑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英文缩写
第1章 绪论
第2章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术前准备
        2.1.3 术中检查仪器和主要材料
        2.1.4 研究组定位颅内肿瘤及测量术中脑肿瘤漂移
        2.1.5 对照组定位颅内肿瘤及测量术中脑漂移
        2.1.6 术后随访
        2.1.7 统计学分析与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一般资料
        2.2.2 两组患者的术中定位情况及病理结果
        2.2.3 两组患者的术后影像学复查及KPS评分
        2.2.4 手术时间
        2.2.5 术中脑肿瘤漂移的情况
        2.2.6 肿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术中发现
    2.3 讨论
        2.3.1 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定位脑肿瘤
        2.3.2 病灶的超声图像
        2.3.3 术中脑肿瘤漂移
        2.3.4 本研究的局限及前景展望
第3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及论文
本研究受以下课题资助
致谢

四、红外线二代机探查准确率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海冰反演算法研究[D]. 王凌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基于多尺度对抗学习的乳腺钼靶肿块图像分割方法研究[D]. 陈良勇. 吉林大学, 2021(01)
  • [3]影像辅助设备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前血管定位中的作用[J]. 张智,杨晨松,孙贵新.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2)
  • [4]红外图像逆直方图均衡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曹海杰.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5]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探查术的研究进展[J]. 梁培德,曾焕城,贺丽芳,黄文河. 肿瘤学杂志, 2020(11)
  • [6]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系统创新优化及喉部神经保护研究[D]. 赵诣深. 吉林大学, 2020(08)
  • [7]超声造影在BI-RADS 4类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D]. 李静.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8]煤矿物探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 高宇平. 同煤科技, 2020(01)
  • [9]基于北斗二代卫星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探测技术[D]. 郭丹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10]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在脑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D]. 曾璀. 南华大学, 2018(01)

标签:;  

红外二代机检测准确率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