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北部玉米叶螨发生与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阿尔孜姑丽·肉孜[1](2021)在《新疆北部绿洲生态区瓢虫科昆虫分类、多样性及其季节性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高越[2](2020)在《转cry1Ab基因玉米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抗虫性的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评价转cry1Ab基因玉米的生态安全性,本研究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陷阱法对两个生长季转基因抗虫玉米田和非转基因玉米田的非靶标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转基因抗虫玉米对田间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为了评价转cry1Ab基因玉米的抗虫性,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了转基因抗虫玉米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Cry1Ab蛋白含量,明确了转基因抗虫玉米的Bt Cry1Ab蛋白的时空表达规律;同时在田间和室内分别用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粘虫的初孵幼虫对转基因抗虫玉米的抗虫性进行了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在2018年和2019年两个玉米生长季度,利用直接观察法与陷阱法对转基因抗虫玉米田和非转基因玉米田的非靶标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两个生长季中,转基因抗虫玉米田非靶标节肢动物总数量、物种总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与非转基因玉米田相比均无显着差异。2.转基因抗虫玉米的Cry1Ab蛋白测定结果表明,在玉米不同的生长时期,Cry1Ab蛋白在灌浆期的含量最高,其次为苗期、吐丝期、拔节期和喇叭口期。以功能叶为例,灌浆期的功能叶Cry1Ab蛋白含量为827.62 ng/g,苗期与吐丝期的Cry1Ab蛋白量基本相同,为580.00 ng/g左右,拔节期与喇叭口期的Cry1Ab蛋白含量为300.00 ng/g。在玉米同一时期的不同组织器官中,Cry1Ab蛋白在根部的含量最高,功能叶次之,茎部最低。以吐丝期为例,根部的Cry1Ab蛋白量为1528.27 ng/g,功能叶的Cry1Ab蛋白含量为578.40 ng/g,茎部的Cry1Ab蛋白含量为421.58 ng/g。玉米生长发育后期,由于生长中心的转变,籽粒的Cry1Ab蛋白含量相对较低,完熟期籽粒Cry1Ab 蛋白含量为 251.95 ng/g。3.利用田间接虫法与室内生测法测定了转基因抗虫玉米对于三种玉米害虫的抗性,结果表明,田间转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粘虫和棉铃虫的抗性等级均为高抗,抗性显着高于其对应的非转基因玉米。室内生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具有较强的抗性,3d的死亡率均为70%以上。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叶片与籽粒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抗性较高,3d的死亡率为80%以上。花丝对棉铃虫初孵幼虫只有中等抗性,3d死亡率只有50%。转基因抗虫玉米对于粘虫初孵幼虫致死作用虽然较小,但能较好地抑制其生长发育,出现明显体重抑制现象。取食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初孵粘虫7 d的平均重量为5.90±1.73 mg,而取食非转基因玉米的初孵粘虫7 d的平均重量为62.00±5.24 mg,体重抑制率为90.48%。
努日耶·木合太尔[3](2020)在《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膜翅目:小蜂总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新疆北部降水量、有机质含量等较高,是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阵地之一,盛产小麦及玉米等粮食作物和喜温的水稻及棉花等多种经济作物。近年来,农田农业害虫如玉米螟、棉蚜、棉铃虫和稻水象甲等的发生整体加重,导致农作物减产。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和缨小蜂科Mymaridae隶属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s、小蜂总科Chalcidoidea,是两类常见且重要的卵寄生蜂,主要用于防治玉米、水稻、甘蔗、棉花及蔬菜等农作物害虫。准确鉴定农田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种类,对新疆北部农田害虫的高效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但是由于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的种类繁多、体型微小、形态多种多样,以及受到寄主的种类、物种的地理分布位置、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影响,另外还存在近似种问题,仅根据传统形态学特征难以对其进行快速准确地鉴定。而DNA条形码以DNA序列为检测对象,不受样本生长时期的限制,非分类专家即可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的物种鉴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形态学鉴定的不足,因此利用该技术可以解决赤眼蜂和缨小蜂在形态学鉴定上的难题和问题。本研究以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昆虫为研究对象,利用无损伤DNA提取法获得基因组DNA,通过线粒体COI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gene)和ITS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基因对模板进行DNA条形码分子标记,获得的基因序列构建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中不同属的系统进化树,分别比较这两个科中不同属的遗传距离,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的物种进行准确鉴定,并基于DNA条形码数据初步分析其系统进化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分类鉴定中的应用(1)共检视赤眼蜂科标本350号,制作玻片标本122号。通过形态学初步鉴定出6属,16种,包括:宽翅赤眼蜂属Ufens Girault,1911弗氏宽翅赤眼蜂U.foersteri Kryger,1918相似宽翅赤眼蜂U.simillis Kryger,1932寡索赤眼蜂属Oligosita Walker,1851长突寡索赤眼蜂O.shibuyae Ishii,1938日本寡索赤眼蜂O.japonica Yashiro,1979短角寡索赤眼蜂O.brevicornis Lin,1994光脉赤眼蜂属Aphelinoidea Girault,1911土耳其光脉赤眼蜂A.anatolica Nowicki,1936沙湾光脉赤眼蜂A.shawanica Hu&Lin,2005伪寡索赤眼蜂属Pseudoligosita Girault,1913肿脉伪寡赤眼蜂P.krygeri Girault,1929长索伪寡赤眼蜂P.elongata Lin,1994弯管伪寡索赤眼蜂P.curvata Lin,1994赤眼蜂属Trichogramma Westwood,1833广赤眼蜂T.evanescens Westwood,1833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 Matsumura,1926螟黄赤眼蜂T.chilonis Ishii,1941暗黑赤眼蜂T.pintoi Voegelé,1982赤眼蜂T.sp.断脉赤眼蜂属Mirufens Girault长管断脉赤眼蜂Mirufens longitubatus Lin,1994(2)对赤眼蜂科COI和ITS2两种基因的组成及特征进行分析,获得6属15种70条COI和95条ITS2基因,其中COI基因片段长度为518 bp。A+T含量(74.0%)明显高于C+G含量(26.0%),存在明显的碱基偏倚性。获得ITS2基因片段长度为480 bp。A+T含量为49.6%,C+G含量为50.4%。(3)分析上述5属15个形态种的COI和ITS2序列的遗传距离,并与NCBI数据库相似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COI和ITS2基因可以解决赤眼蜂科鉴定中诸如赤眼蜂属雌性标本无法鉴定、破损标本形态学鉴定困难等问题,也能很好地解决广赤眼蜂T.evanescens Westwood和暗黑赤眼蜂T.pintoi Voegelé等相似种的问题,对于形态学鉴定和DNA条形码鉴定有分歧的赤眼蜂属Trichogramma Westwood的物种进行整合分析,结合两种数据对物种进行了最终界定,鉴定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6属17种。(4)获得4属7种新的DNA条形码数据:弗氏宽翅赤眼蜂U.foersteri Kryger,1918,相似宽翅赤眼蜂U.simillis Kryger,1932,长突寡索赤眼蜂O.shibuyae Ishii,1938,日本寡索赤眼蜂O.japonica Yashiro,1979,土耳其光脉赤眼蜂A.anatolica Nowicki,1936,沙湾光脉赤眼蜂A.shawanica Hu&Lin,2005,肿脉伪寡赤眼蜂P.krygeri Girault,1929。2.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农田缨小蜂科分类鉴定中的应用(1)共检视缨小蜂科标本500余号,制作玻片标本155号。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初步分出6属11种,包括:缨翅缨小蜂属Anagrus Haliday,1833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A.dmitrievi Triapitsyn and Hu,2018黑头缨翅缨小蜂A.nigriceps(Smits van Burgst,1914)原缨翅缨小蜂A.atomus(Linnaeus,1767)缨翅缨小蜂A.sp.三棒缨小蜂属Stethynium Enock,1909模式三棒缨小蜂S.triclavatum Enock,1909长缘缨小蜂属Anaphes Haliday,1833A.longicornis Walker,1846爱丽缨小蜂属Erythmelus Enock,1909平缘爱丽缨小蜂E.rex(Girault,1911)菱胸柄翅缨小蜂L ymaenon Walker,1846哈尔里菱胸柄翅缨小蜂L.karlik(Triapitsyn,2013)海滨菱胸柄翅缨小蜂L.litoralis(Haliday,1833)菱胸柄翅缨小蜂未知种L.sp.冠缨小蜂属Stephanodes Enock,1909刺冠缨小蜂S.reduvioli(Perkins,1905)(2)对缨小蜂科的COI和ITS2两种基因组成及特征进行分析,获得6属9种96条COI和102条ITS2基因,其中COI基因片段长度为500 bp。A+T含量(76.7%)明显高于C+G含量(23.3%),存在明显的碱基偏倚性。获得ITS2基因片段长度为630 bp。A+T含量为52.8%,C+G含量为47.2%。(3)分析上述5属8个形态种的COI和ITS2序列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两种基因可以解决缨小蜂科鉴定中破损标本形态学鉴定困难等问题,也能很好地解决黑头缨翅缨小蜂A.nigriceps(Smits van Burgst)和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A.dmitrievi Triapitsyn and Hu等近似种的问题,对于形态学鉴定和DNA条形码鉴定有分歧的菱胸柄翅缨小蜂属Lymaenon等物种进行分析,结合两种数据对物种进行了最终界定,鉴定新疆北部主要农区缨小蜂6属9种。(4)获得5属7种新的DNA条形码数据,包括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Anagrus dmitrievi Triapitsyn and Hu,2018,黑头缨翅缨小蜂A.nigriceps(Smits van Burgst,1914),模式三棒缨小蜂S.triclavatum Enock,1909,长角长缘缨小蜂Anaphes.longicornis Walker,1846,平缘爱丽缨小蜂E.rex(Girault,1911),哈尔里菱胸柄翅缨小蜂L.karlik(Triapitsyn,2013),海滨菱胸柄翅缨小蜂L.litoralis(Haliday,1833)。3.基于COI和ITS2序列的新疆北部农田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系统发育分析赤眼蜂科基于COI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树明显分成Trichogramma Westwood属,Oligosita Walker属,Ufens Girault属。其中Trichogramma Westwood属与Oligosita Walker属亲缘关系比Ufens Girault属近。基于ITS2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树明显分成Trichogramma Westwood属,Aphelinoidea Girault属,Oligosita Walker属,Pseudoligosita Girault属,Mirufens Girault属,Ufens Girault属。与其形态分类一致,表明其分类学地位得到分子水平上支持。比较分析发现,Trichogramma Westwood属和Oligosita Walker属的COI基因比ITS2基因更适合该属中的分子鉴定。缨小蜂科基于COI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树明显分成Anagrus Haliday、Anaphes Haliday、Erythmelus Enock、Lymaenon walker属。基于ITS2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树明显分成Anaphes Haliday、Stethynium Enock,Erythmelus Enock,Anagrus Haliday,Lymaenon Walker。其中Anaphes Haliday属和Anagrus Haliday属亲缘关系比Erythmelus Enock属和Lymaenon Walker属更近与其形态分类一致,表明其分类学地位得到分子水平上支持。比较分析发现,Anagrus Haliday属和Lymaenon Walker属的COI基因比ITS2基因更适合该属中的分子鉴定。综上所述,本研究可为新疆北部主要农区的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寄生蜂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有利支持。文中获得的大量COI和ITS2基因片段,可作为鉴定的参照条形码,也为将来利用两类寄生蜂防治新疆北部农田害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阿尔孜姑丽·肉孜,吐尔逊·阿合买提,付开赟,丁新华,阿地力·沙塔尔,郭文超[4](2020)在《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特有天敌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开发潜力和利用前景。本文通过开展新疆这一特殊生态区内玉米田主要瓢虫资源的系统调查,旨在为该地区天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指导。本文采用网捕法结合目测法探明新疆11个地州41个县/市/区玉米种植区瓢虫群落组成。共获得1503号瓢虫标本,隶属3亚科,13属,20种,其中多异瓢虫、深点食螨瓢虫等种类为新疆玉米种植区优势种瓢虫,团聚丽瓢虫为新疆新纪录种。各玉米种植区瓢虫资源种类及个体数量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伊犁州伊宁县最为丰富,达11种,而阿克苏地区阿拉尔市瓢虫种类最少,仅为1种。瓢虫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伊犁州的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高,但优势度指数较低;巴音郭楞蒙古州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且均匀度指数较低,但优势度指数最高。相似性分析表明,地州间相似性程度较高,32个地州组相似性程度相对较高,相似性系数≥0.5,占58.2%,其中巴音郭楞蒙古州与和田地区,所采集瓢虫相似性系数最高(0.83)。新疆玉米田间瓢虫种类和数量整体较为丰富,自然控制能力较强,这为充分保护与利用当地天敌资源,促进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苗春茂[5](2019)在《山西玉米2类重要病虫害的优势种群分析及防治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玉米是山西的第一大粮食作物。由于山西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也比较严重,特别是玉米穗腐病和玉米叶螨近年来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因此本文针对山西玉米的这类病虫害的优势种群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采集的山西玉米穗腐病的样品中共分离出6个属的真菌,其中镰孢属的真菌平均分离频率最高,为35.65%,链格孢属真菌最低,为0.52%。不同地区不同属真菌的分离频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镰孢属真菌在山西各地区的分离频率均为最高,是玉米穗腐病菌的优势种群(属)。2.从所分离获得的85个镰孢菌分离物中共鉴定出4种镰孢菌,除大同地区外,临汾、吕梁、晋中和忻州地区分离频率最高均为轮枝镰孢菌,为这些地区的优势种;大同的优势种为禾谷镰孢复合种。而且不同地区不同种镰孢菌的分离频率存在明显差异。3.30%苯醚甲环唑WP对玉米穗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最好;5%尼索朗2000倍液防效最好,且持效时间长。4.山西玉米叶螨主要有截形叶螨、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不同地区叶螨的种类、数量及优势种明显不同,其中大同和忻州地区的优势种为截形叶螨;吕梁和晋中两地则为截形叶螨和二斑叶螨;而临汾地区以朱砂叶螨为主。5.山西叶螨种群初现期主要是指6月中、下旬;自7月中旬始进入种群繁殖期;8月中、下旬左右进入种群繁盛时期;9月上旬,叶螨种群开始进入其衰落期。6.玉米叶螨在植株上垂直分布的规律一般是玉米的下部叶片最先出现,但数量极少;在7月下旬前后,玉米植株的上、中、下部均存在一定密度的叶螨侵害。在种群繁殖的高峰期,下部叶片的叶均螨量最多;8月下旬一般则变为中部叶片的叶均螨量最大,随着叶螨进入其衰落期,上、中、下部叶片的叶均螨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7.当剪除玉米植株下部3片或4片叶子时,叶均螨量均显着降低,其抑螨效果明显优于仅剪除1片或2片叶子时的情况。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可采用剪除玉米植株下部叶片并带出田外销毁的方法,能有效减少叶螨的危害。
李铭东,沈彤,何意林,李昭煜,李国利[6](2019)在《5%香芹酚水剂对玉米叶螨的田间防效试验》文中研究指明为筛选出防治玉米叶螨的新型生物农药,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了生物农药5%香芹酚水剂对玉米叶螨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5%香芹酚水剂对玉米叶螨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5%香芹酚水剂500倍使用剂量,药后2、7、10 d的防效分别为80.86%、84.17%、87.91%,与对照药剂15%哒螨灵乳油3 000倍使用剂量的防效76.62%、80.50%、84.42%差异极显着;5%香芹酚水剂600倍使用剂量,药后2、7和10 d的防效分别为77.15%、80.16%、84.08%,与对照药剂15%哒螨灵乳油3 000倍使用剂量的防效差异不显着;5%香芹酚水剂500倍和600倍使用后玉米增产率分别为26.36%、18.88%。因此, 5%香芹酚水剂可以作为新的生物农药,在玉米叶螨发生初期,使用500~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周月婷[7](2019)在《Tschimganin类似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先导化合物是新农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阿魏(Ferula)是我国人民长期应用的中药之一,除治疗多种疾病外,还常用于防治各种害虫,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阿魏也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丰富来源,其活性成分的医用价值和农药活性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以阿魏中活性物质tschimganin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52个tschimganin类似物,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研究其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Ugarov et Nikolskii))和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等主要棉田害虫的杀虫活性,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具体结果如下:1.以(+)-葑醇和取代苯甲酸为原料,通过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酯化得到52个tschimganin类似物,所有目标产物均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2.采用浸虫法测定了tschimganin类似物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ZQ-8、ZQ-11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ZQ-8的活性最好;该类化合物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药剂处理一段时间后,试虫表现出虫体细小、体色发黑、无法化蛹或者蜕皮不彻底、蛹壳破裂、畸形蛹、化蛹后死亡和羽化后成虫畸形、体型较小。毒理学研究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化合物ZQ-8提高了棉铃虫多酚氧化酶酶活性(15%),ZQ-11则降低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59%);ZQ-8和ZQ-11均能够降低棉铃虫羧酸酯酶酶的活性(56%和33%);ZQ-11增加了谷胱甘肽S-转移酶酶活性(20%);ZQ-8和ZQ-11均具有增加碱性磷酸酶酶活性的作用(8%和54%)和酸性磷酸酶酶活性(29%和36%)。3.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tschimganin类似物在对截形叶螨和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杀螨活性。化合物ZQ-17和ZQ-52对截形叶螨的死亡率分别达到84.44%和82.43%;化合物ZQ-36和ZQ-52对截形叶螨的LC50值为21.62μg/mL和17.83μg/mL,优于对照药剂噻螨酮。Tschimganin类似物酸部分苯环上3位硝基取代、三氟取代、3位氯原子取代、2位和5位溴原子取代和萘啶取代对活性贡献较大;酸部分苯环上4位硝基取代的ZQ-18与2,3,4位三氟取代的ZQ-28的杀螨活性较好,24h时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74.33%和78.78%,48h时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2.81%和90.67%;ZQ-16和ZQ-18的LC50值分别为15.89μg/mL和15.11μg/mL,与对照药剂的LC50近似。4.采用浸叶法测定了tschimganin类似物对棉蚜的杀虫活性。Tschimganin类似物对蚜虫的杀虫活性较好,其中24个目标化合物对蚜虫的LC50<0.5μg/mL。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在吸电子基团中,卤素的取代能提高杀蚜虫活性,尤其是氟原子(ZQ-25、ZQ-26、ZQ-28的LC50分别为0.13、0.17、0.15μg/mL)、溴原子(ZQ-33和ZQ-34的LC50分别为0.23、0.13μg/mL)、碘原子(ZQ-37的LC50为0.12μg/mL)的取代;不论是单卤素取代或多卤素取代,目标化合物均有较好的效果。此外,硝基(ZQ-47的LC50为0.18μg/mL)和氰基(ZQ-22和ZQ-23的LC50分别为0.22、0.24μg/mL)的引入对杀虫活性的提高也有一定的益处。
靳鹏宇[8](2019)在《我国重要叶螨的系统发育与种群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了解害虫的发生规律和发生原因是建立害虫综合防控体系的基础。叶螨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螨,该类群中约100多种在世界各地为害严重。由于全球变化、抗药性以及种植制度等问题,叶螨的危害日趋严重。由于其个体微小,难以鉴定,叶螨在我国的发生格局以及造成当前发生格局的原因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通过长期的野外调查(2013-2017),并结合实验室2008-2012的调查结果,基本明确了我国叶螨的发生格局;通过线粒体和核基因DNA序列重建了叶螨系统发育关系,利用系统发育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害螨发生与其进化历史之间的关系;并基于线粒体标记和微:卫星标记,通过种群遗传学的方法分析了三种主要害螨(截形叶螨、红叶螨和二斑叶螨红色型)的遗传分化和种群历史。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经过2008-2017的长期野外调查,我们发现叶螨属害螨发生最为严重,其中最常见的为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48.5%),其次是红叶螨T.pueraricola(21.2%)、神泽氏叶螨T.kanzawai(12.5%)、二斑叶螨红色型 T.urticae(red)(5.7%)和二斑叶螨绿色型T.urticae(green)(4.5%)。截型叶螨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螨类害虫,神泽氏叶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优势种,而红叶螨是西南地区的重要种。其他发生较为严重的害螨包括山楂叶螨Amphitetranychus viennensis(6.8%)和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3.8%)。这一发生格局与之前报道的发生情况有明显不同。二斑叶螨(绿色和红色)一直被认为是最严重的螨类害虫。我们推测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害螨优势种由其它螨类演替为截型叶螨的原因之一。进一步研究优势物种变化的机制将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害螨防治策略。2)系统发育信号(phylogenetic signal)常用来检测物种性状与其进化历史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本研究中,我们把系统发育信号作为害虫发生的一个预测因子。在大量的样本采集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通过重建叶螨在不同尺度上的系统发育树,我们检测了叶螨发生量是否存在显着的系统发育信号。结果显示,在区域(中国)和全球尺度上,害螨的发生量都有显着的系统发育信号。害螨的发生在系统发育树上并不随机分布,发生量较大的物种多集中在特定支系上。此外,我们发现害螨的发生量与其生态位宽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运用系统发育独立比较的方法去除系统发育信号的影响后,这种相关关系显着减弱。这些结果表明,害螨的发生量与系统发育关系有显着的相关关系,系统发育信号能够作为预测因子预评估害螨的暴发风险。我们建议在其他生物学信息缺乏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把系统发育信号纳入害虫风险评估体系中。3)截形叶螨是我国发生最为严重的叶螨,然而不同地区截形叶螨出现的比例并不相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清楚。中心-边缘假说(CPH)是生物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假设,它认为种群遗传多样性,基因流和种群丰度(或出现频率)在物种的分布中心最高,而在地理分布的边缘附近减少。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当前气候数据(生态因素)、末次盛冰期的历史气候数据(历史因素)和距离分布中心的地理距离(地理因素)来定义物种的中心-边缘。我们利用种群遗传数据和相对发生量对三种CPH假说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三种假设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害螨的发生和种群遗传结构相关。种群的相对发生量、遗传多样性和基因流从地理中心到分布边缘逐渐减少,种群遗传分化逐渐增加。此外,高的遗传多样性、害螨发生量和较高的基因流通常发生在当前或者历史上气候适宜的区域。然而,单个CPH的定义都不能很好地解释种群遗传和发生格局。种群的相对发生量和生态因子相关性更高,和地理和历史因素关系较弱。生态因素和地理因素能够较好的解释微卫星的遗传多样性,而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只与历史因素有显着的相关性。总体而言,本研究发现截形叶螨的发生量和种群遗传结构不仅与地理因素相关,更重要的是,生态因素和历史动态对害螨的分布、发生和种群遗传结构有重要的影响。4)近年来红色型二斑叶螨(也叫朱砂叶螨)的发生频率很低。该螨是否经历了快速的种群衰退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16个微卫星位点和线粒体COI标记研究了该螨五个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检测了其所有种群的瓶颈效应。我们发现五个地理种群有且只有一个单倍型,并且所有种群的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均较低(有效等位基因Ne=1.443±0.055;期望杂合度He=0.234±0.025)。该螨的遗传多样性甚至低于入侵性的绿色型二斑叶螨种群。我们也没有在红色型二斑叶螨种群中检测到显着的瓶颈效应。综合这些结果,我们怀疑红色型二斑叶螨可能并不是我国的本地叶螨,该螨的发生量可能一直不高,并没有经历迅速衰退的过程。至于一直被认为是优势种的“朱砂叶螨”可能只是体色为红色叶螨的统称,真正优势的叶螨可能是其他体色也为红色的叶螨,例如神泽氏叶螨、截形叶螨和红叶螨等。5)红叶螨Tetranychus pueraricola是近年来在我国新报道的一种重要害螨。该螨在我国分布广泛,发生率很高。该物种有可能是近期入侵的物种。然而,体色为红色的叶螨常常容易混淆。中国的红叶螨种群也有可能长期被鉴定为其近似种二斑叶螨。本研究通过15个微卫星位点和一个线粒体COI标记,对来自红叶螨的14个地理种群进行种群遗传分析。我们发现红叶螨的遗传多样性非常高,具有较高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16个单倍型)、有效等位基因数(Ne=2.038±0.081)和期望杂合度(He=0.395±0.016)。绝大多数种群也没有检测到显着的瓶颈效应。这些结果表明红叶螨不太可能是近期的入侵性害虫,而是一种长期存在于中国的害螨。该物种可能长期被鉴定为红色型二斑叶螨。
白映禄[9](2019)在《基于形态与分子证据的甘肃省叶螨属主要种类鉴定及系统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叶螨属(Tetranychus)隶属于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真螨目(Acariformes),叶螨科(Tetranychidae),是世界性的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观赏性植物、林木等均有严重为害的重要农业害虫。叶螨虫体微小,种类繁多,且有些种间形态特征差异小,造成快速准确鉴定相对较困难。通常情况下,叶螨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与端锤的形状是鉴定叶螨最有效的特征,但往往雄成螨数量少或不易采到。为了解决形态鉴定的困难,分子生物学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物种鉴定。本文运用传统的形态学特征对采自甘肃省不同地区的叶螨进行形态鉴定,然后对其ITS1和COI序列进行测序和分析,旨在探索结合形态学和分子证据的叶螨种类鉴定方法,同时明确ITS1和COI是否是能够进行叶螨系统发生研究的有效分子标记。主要结果如下:1.甘肃省叶螨形态鉴定通过形态学方法对所采集的甘肃省不同地区的27个叶螨种群进行鉴定,共获得5种,即: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神泽氏叶螨Tetranychus kanzawai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2.甘肃省叶螨种群核糖体ITS1核苷酸序列差异分析从甘肃叶螨种群中获得了27条长度为596-688bp不等的核苷酸序列,对序列碱基组成进行分析,碱基A、T、C、G平均含量为32.5%、31.0%、18.6%、17.9%。A+T含量(63.5%)明显高于C+G含量(36.5%),有明显的A/T偏倚性。核苷酸多样性为0.128。共检测出9个单倍型,单倍型指数为0.775。通过计算遗传距离,属间核苷酸差异大于种间,种间差异大于种内,叶螨属内遗传距离为0.000至0.384不等,种内遗传距离平均在0.002之内,符合种内核苷酸差异小于2%的标准。3.甘肃省叶螨种群线粒体COI核苷酸序列差异分析从甘肃叶螨种群中获得了27条长度为422447bp不等的核苷酸序列,对序列碱基组成进行分析,碱基A、T、C、G平均含量为31.6%、43.9%、10.5%、14.0%。A+T含量(75.5%)明显高于C+G含量(24.5%),AT含量具有明显的偏倚性。核苷酸多样性为0.071。共检测出10个单倍型,单倍型指数为0.889。五个二斑叶螨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9。朱砂叶螨与二斑叶螨遗传距离最小,仅为0.005。柑橘全爪螨与截形叶螨遗传距离最大,为0.131。由此可见COI的核苷酸差异小于ITS1。4.基于ITS1和COI分子标记的甘肃省叶螨种群的鉴定及系统关系序列测序结果经由NCBI站点Blast比对后,证实了形态学鉴定出的五种叶螨。以ITS1和COI为分子标记对叶螨进行系统发生分析,明确了形态学鉴定的四个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神泽氏叶螨与二斑叶螨亲缘关系较近,山楂叶螨与其他叶螨属内种群亲缘关系较远。通过分析倾向于支持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为同种不同色型的观点,但神泽氏叶螨的发生地位没有很好的确立。5.基于联合序列的甘肃省叶螨属的系统关系对甘肃叶螨种群的ITS1和COI联合序列碱基组成进行分析,碱基A、T、C、G平均含量分别为32.1%,36.5%、15.2%和16.2%,A+T含量(68.6%)明显高于C+G含量,表现出AT偏倚性。各碱基在编码氨基酸密码子中位置差异较大,其中,在密码子第三位点A+T含量最高,为76.1%。27个叶螨种群间遗传距离为0.0000.356不等。平均遗传距离为0.132。种间核苷酸差异最大的是兰州柑橘全爪螨种群和定西截形叶螨种群,为0.356,种间核苷酸差异最小的是兰州神泽氏叶螨种群和兰州二斑叶螨种群,为0.006。综上所述,ITS1和COI可以作为研究叶螨种类鉴定或系统关系的有效分子标记。结合形态学和分子证据的叶螨种类鉴定及系统关系,为叶螨的种类鉴定和系统关系研究提供相应的依据和参考。
王振营,王晓鸣[10](2019)在《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趋势与防控对策》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栽培方式的转变,玉米品种选育加快,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玉米病虫害发生一直呈加重趋势,一些次要病虫害在全国范围或局部地区为害不断加重,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生产上还出现了一些新发病虫害,对玉米安全生产构成了威胁。本文总结了我国玉米重要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并对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目前生产上的重要病虫害如亚洲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以及黏虫为害加重并将持续发生;土传病害玉米茎腐病、穗腐病等危害将持续加重;风险性叶斑病玉米大斑病、南方锈病等仍在流行,未来不可忽视;还需关注未来危害性具有上升趋势的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二、新疆北部玉米叶螨发生与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北部玉米叶螨发生与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转cry1Ab基因玉米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抗虫性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转基因技术 |
1.2 转基因作物发展概况 |
1.3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
1.3.1 环境安全评价 |
1.3.2 对非靶标动物的影响 |
1.4 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虫源 |
2.1.3 试验地点 |
2.1.4 试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转cry1Ab基因抗虫玉米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
2.2.2 转基因抗虫玉米植株Cry1Ab蛋白含量测定及表达规律研究 |
2.2.3 转cry1Ab基因玉米抗虫性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cry1Ab基因玉米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
3.1.1 2018年转cry1Ab基因玉米田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分析 |
3.1.2 2019年转cry1Ab基因玉米田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分析 |
3.2 转基因抗虫玉米植株Cry1Ab蛋白含量及表达规律 |
3.2.1 Bt蛋白标准曲线 |
3.2.2 转基因抗虫玉米不同生育期各组织Cry1Ab蛋白含量 |
3.2.3 转基因玉米各生育期不同组织器官Cry1Ab蛋白含量 |
3.3 转cry1Ab基因玉米抗虫性的评价 |
3.3.1 转cry1Ab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 |
3.3.2 转cry1Ab基因玉米对棉铃虫的抗性 |
3.3.3 转cry1Ab基因玉米对粘虫的抗性 |
4 讨论 |
4.1 转基因抗虫玉米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
4.2 转基因抗虫玉米Cry1Ab蛋白时空表达情况 |
4.3 转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粘虫的抗性评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3)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膜翅目:小蜂总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论 |
1.1 新疆北部农田自然概况 |
1.1.1 新疆北部农田概况 |
1.1.2 北疆农田主要害虫发生与防治 |
1.2 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
1.2.1 赤眼蜂科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
1.2.2 缨小蜂科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
1.3 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分类研究方法概述 |
1.3.1 赤眼蜂科分类研究方法概述 |
1.3.2 缨小蜂科分类研究方法概述 |
1.4 DNA条形码技术在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1.4.1 DNA条形码在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1.4.2 DNA条形码在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
2.1 研究材料及仪器设备 |
2.1.1 供试虫源 |
2.1.2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采集 |
2.2.2 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
2.2.3 标本的拍照 |
2.2.4 DNA的无损伤提取和PCR扩增 |
2.2.5 序列比对和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无损伤法提取赤眼蜂DNA及 COI和 ITS2 基因的PCR扩增 |
2.3.2 赤眼科COI和 ITS2 序列分析 |
2.3.3 赤眼蜂的COI和 ITS2 序列的碱基含量 |
2.3.4 NCBI和 BOLD BLAST分析与物种整合鉴定 |
2.4 小结 |
第3章 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缨小蜂科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材料 |
3.1.2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本采集 |
3.2.2 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
3.2.3 标本的拍照 |
3.2.4 基因组DNA的无损伤提取 |
3.2.5 基因片段PCR扩增、回收及测序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缨小蜂ITS2和COI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3.3.2 缨小蜂的COI和 ITS2 基因的序列比对 |
3.3.3 缨小蜂的COI和 ITS2 序列的碱基含量 |
3.3.4 NCBI和 BOLD BLAST分析与物种整合鉴定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COI和 ITS2 序列的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系统发育分析 |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材料 |
4.1.2 数据分析处理软件 |
4.2 研究方法 |
4.2.1 序列比对和分析 |
4.2.2 赤眼蜂科与缨小蜂科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赤眼蜂科COI序列的遗传距离分析 |
4.3.2 赤眼蜂科的COI和 ITS2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4.3.3 缨小蜂科的COI序列的遗传距离分析 |
4.3.4 缨小蜂科的COI和 ITS2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赤眼蜂科标本采集及形态学和DNA条形码鉴定 |
附录B 缨小蜂科标本采集及形态学和DNA条形码鉴定 |
附录C 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各种形态特征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研究生期间发表研究性文章 |
(4)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标本采集 |
1.2 标本鉴定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1.3.1 Pielou指数 |
1.3.2 Shannon-Wiener指数(H′) |
1.3.3 Margalef指数 |
1.3.4 优势度指数 |
1.3.5 Sorenson指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种类概括 |
(1)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1891) |
(2)塔城毛瓢虫Scymnus (Neopullus) tachengicus (Yu,1998) |
(3)甜菜瓢虫Bulaea lichatschovi (Hummel,1827) |
(4)二星瓢虫Adalia bipunctata (Linnaeus,1758) |
(5)团聚丽瓢虫Adalia conglomerata (Linneaus,1758),新疆新纪录种[15] |
(6)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 (Thunberg,1781) |
(7)方斑瓢虫Propylea quaturodecimpunctata (Linnaeus,1758) |
(8)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1773) |
(9)七星瓢虫Coccina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1758) |
(10)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ata (Linnaeus,1758) |
(11)横斑瓢虫Coccinella transversoguttata (Faldermann,1835) |
(12)二十二星食菌瓢虫Psyllobora vigintiduopunctata (Linnaeus,1758) |
(13)菱斑巧瓢虫Oenopia conglobata (linnaeus,1758) |
(14)中国双七星瓢虫Coccinula sinensis (Weise,1889) |
(15)双七星瓢虫Coccinula quatuordecimpustulata (Linnaeus,1758) |
(16)曲缘瓢虫Coccinula sinuatomarginata (Faldermann,1837) |
(17)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 (Linnaeus,1758) |
(18)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e (Goeze,1777) |
(19)黄足光瓢虫Exochomus flavipes (Thunberg,1781) |
(20)孪斑唇瓢虫Chilocorus geminus (Zaslavskij,1962) |
2.2 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群落分布组成 |
2.3 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种群多样性分析 |
2.4 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资源相似性分析 |
3 讨论 |
(5)山西玉米2类重要病虫害的优势种群分析及防治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玉米生产概况 |
2.玉米重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 |
2.1 玉米病害 |
2.2 玉米虫害 |
3.玉米穗腐病和玉米叶螨的发生及危害 |
3.1 玉米穗腐病 |
3.2 玉米叶螨 |
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玉米穗腐病的病原种类鉴定及防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穗粒的采集 |
1.2 培养基的确定 |
1.3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
1.4 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
1.5 化学药剂防效试验 |
2.结果与分析 |
2.1 玉米穗腐病致病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
2.2 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的鉴定结果 |
2.3 不同镰孢菌种的分离频率及优势种分析 |
2.4 化学药剂防效结果 |
3.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山西玉米叶螨的种群动态分析和防治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方法 |
1.2 分析方法 |
1.3 防治试验方法 |
1.3.1 剪除虫叶的防治方法 |
1.3.2 化学药剂防治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山西玉米叶螨种类分布及优势种 |
2.2 叶螨在玉米植株上的时间动态变化分析 |
2.3 叶螨在玉米植株上的垂直分布特点 |
2.4 剪除虫叶防效结果 |
2.5 化学药剂防效结果 |
3.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6)5%香芹酚水剂对玉米叶螨的田间防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方法[26-29] |
1.4 调查项目与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3种生物药剂对玉米叶螨的防治效果 |
2.2 5%香芹酚水剂对玉米的安全性评价 |
2.3 5%香芹酚水剂各处理玉米产量 |
3 结论与讨论 |
(7)Tschimganin类似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植物源农药研究概况 |
1.1 植物源农药简介 |
1.2 植物源农药分类 |
1.3 常见植物源杀虫剂简介 |
1.4 植物源农药的优点 |
2 阿魏研究概况 |
2.1 阿魏 |
2.2 阿魏的药理活性研究 |
2.3 阿魏活性成分 |
2.4 Tschimganin研究概况 |
2.5 阿魏在农药活性方面的研究 |
3 本研究的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3.3 创新点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Tschimganin类似物的合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1.3 目标化合物的提纯 |
1.4 确定目标化合物结构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2 目标化合物的表征信息 |
2.3 目标化合物图谱解析 |
3 结论 |
第三章 Tschimganin类似物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及毒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药剂配置 |
1.4 供试昆虫处理 |
1.5 粗酶液提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目标化合物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 |
2.2 目标化合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 目标化合物对棉铃虫代谢解毒酶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Tschimganin类似物对叶螨生物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药剂配制 |
1.4 供试昆虫的饲养 |
1.5 供试昆虫处理 |
1.6 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目标化合物杀螨活性初筛 |
2.2 目标化合物杀螨活性毒力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Tschimganin类似物对棉蚜生物活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药剂配制 |
1.4 生测试验 |
1.5 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 |
(8)我国重要叶螨的系统发育与种群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叶螨对农作物的危害 |
1.1 害螨发生特点 |
1.2 我国害螨发生特点 |
2 系统发育比较分析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
2.1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2 性状进化模式与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 |
2.3 系统发育信号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
3 种群遗传学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
3.1 种群遗传学基本概念 |
3.2 种群遗传学常用分子标记 |
3.3 通过种群遗传学分析种群历史 |
3.4 种群遗传学研究与害虫风险评估 |
4 叶螨系统发育和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 |
4.1 叶螨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 |
4.2 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
4.3 入侵害螨的系统发育和种群遗传学 |
4.4 叶螨寄主适应的进化与种群遗传研究 |
5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二章 我国重要叶螨发生规律(2008-2017)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08-2017年叶螨发生情况 |
2.2 主要农作物害螨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叶螨发生的系统发育信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叶螨样本采集(中国)与发生量统计 |
1.2 叶螨生态位:寄主范围与生境宽度 |
1.3 系统发育树重建与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
1.4 物种发生量与生态位之间的关系 |
1.5 世界范围内叶螨发生、系统发育信号以及生态位与发生量之间的关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螨发生量的系统发育信号 |
2.2 叶螨食性和分布的系统发育信号 |
2.3 生态位-发生量关系 |
2.4 全球尺度的害螨发生和系统发育之间的关系 |
2.5 叶螨生态位的祖征重建 |
3 讨论 |
第四章 截形叶螨发生和遗传结构的中心-边缘分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截形叶螨的相对发生量统计 |
1.2 确定物种分布范围内的中心-边缘 |
1.3 害螨发生的中心-边缘分布检验 |
1.4 种群遗传特征的中心-边缘分布检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截形叶螨发生频率与CPH之间的关系 |
2.2 中心-边缘模型检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
2.3 遗传结构和基因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红色型二斑叶螨的种群遗传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本采集、DNA提取和线粒体DNA分析 |
1.2 微卫星分型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1.3 基因流分析 |
1.4 瓶颈效应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遗传多样性 |
2.2 遗传分化 |
2.3 瓶颈效应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红叶螨的种群遗传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红叶螨的采集、DNA提取与线粒体DNA分析 |
1.2 红叶螨微卫星分型与种群遗传分析 |
1.3 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分析 |
1.4 种群瓶颈效应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
2.2 遗传结构与基因流 |
2.3 瓶颈效应分析 |
3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讨论与展望 |
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9)基于形态与分子证据的甘肃省叶螨属主要种类鉴定及系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叶螨的生物学特征 |
1.1.1 叶螨个体发育 |
1.1.2 叶螨的生活史 |
1.1.3 叶螨的食性 |
1.2 叶螨发生现状 |
1.3 叶螨属的鉴定及分类概述 |
1.4 分子生物学在叶螨研究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叶螨的形态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叶螨玻片标本制作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核糖体ITS1序列的甘肃省叶螨属种群的系统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供试药剂 |
3.1.3 单头叶螨总DNA提取 |
3.1.4 叶螨ITS1序列的PCR扩增和测序 |
3.1.5 数据比对及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序列核苷酸差异及饱和度分析 |
3.2.2 基于ITS1构建系统发育树 |
3.3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线粒体COI序列的甘肃省叶螨属种群的系统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供试试剂 |
4.1.3 单头叶螨总DNA的提取 |
4.1.4 叶螨COI基因PCR的扩增和测序 |
4.1.5 数据比对及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于COI的序列差异及饱和度分析 |
4.2.2 基于mtDNA COI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
4.3 讨论 |
第五章 基于联合序列的甘肃省叶螨属的系统关系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序列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序列碱基组成 |
5.2.2 碱基的替换与遗传距离分析 |
5.2.3 基于联合序列构建叶螨系统发育树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10)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趋势与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生产上危害严重的病虫害 |
1.1 蛀穗害虫及黏虫为害加重并将持续发生 |
1.1.1 亚洲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最严重的生物胁迫问题 |
1.1.2 桃蛀螟为害加重, 发生区域将继续扩大 |
1.1.3 棉铃虫为害上升, 局地对玉米生产影响明显 |
1.1.4 黏虫不定期暴发, 危害大, 迁飞路线需要严密追踪 |
1.2 土传病害连续暴发, 危害将持续加重 |
1.2.1 茎腐病在各地区重发生, 严重威胁玉米生产 |
1.2.2 穗腐病快速上升, 病菌毒素导致玉米籽粒质量严重下降 |
1.2.3 线虫矮化病局部重发, 全面控制仍需时日 |
1.2.4 纹枯病仍是西南地区的首要病害, 北方局部地区时有发生 |
1.3 风险性叶斑病仍在流行, 未来不可忽视 |
1.3.1 大斑病在春玉米区持续影响玉米生产 |
1.3.2 由玉米尾孢引发的灰斑病正向北方春玉米区扩展 |
1.3.3 小斑病的风险仍在, 品种抗性不应忽视 |
1.3.4 南方锈病暴发时影响极大, 但病害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
2 未来危害性具有上升趋势的病虫害 |
2.1 刺吸性害虫为害将逐渐加重 |
2.1.1 蚜虫成为为害玉米全生育期的重要害虫 |
2.1.2 叶螨为害程度偏重, 发生区域可能扩大 |
2.1.3 蓟马已成为玉米苗期重要的叶部害虫 |
2.2 双斑长跗萤叶甲快速上升为春玉米区的重要害虫 |
2.3 粗缩病可能再次大发生 |
2.4 苗枯病和根腐病发生将加重 |
3 局部有发生, 但未大范围严重危害或已被控制的病虫害 |
3.1 二点委夜蛾为害基本控制 |
3.2 鞘腐病发生普遍, 危害性需要关注 |
3.3 褐足角胸叶甲局部为害重 |
3.4 北方炭疽病正在扩散 |
4 近年新发病虫害动态 |
4.1 小孢帽叶斑病 |
4.2 炭疽茎腐病 |
4.3 平脐蠕孢叶斑病 |
4.4 一点缀螟 |
5 玉米病虫害防控对策 |
5.1 农业防治 |
5.1.1 秸秆处理 |
5.1.2 翻耕土地 |
5.1.3 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 |
5.1.4 适当调整玉米播期 |
5.1.5 合理施肥 |
5.2 选用抗病虫品种 |
5.3 生物防治 |
5.4 化学防治 |
5.4.1 选用适宜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 |
5.4.2 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控对策 |
四、新疆北部玉米叶螨发生与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北部绿洲生态区瓢虫科昆虫分类、多样性及其季节性动态研究[D]. 阿尔孜姑丽·肉孜.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转cry1Ab基因玉米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抗虫性的评价[D]. 高越.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3]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膜翅目:小蜂总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D]. 努日耶·木合太尔. 新疆大学, 2020
- [4]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J]. 阿尔孜姑丽·肉孜,吐尔逊·阿合买提,付开赟,丁新华,阿地力·沙塔尔,郭文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05)
- [5]山西玉米2类重要病虫害的优势种群分析及防治试验研究[D]. 苗春茂.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6)
- [6]5%香芹酚水剂对玉米叶螨的田间防效试验[J]. 李铭东,沈彤,何意林,李昭煜,李国利. 安徽农业科学, 2019(16)
- [7]Tschimganin类似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评价[D]. 周月婷.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8]我国重要叶螨的系统发育与种群遗传学研究[D]. 靳鹏宇.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基于形态与分子证据的甘肃省叶螨属主要种类鉴定及系统关系研究[D]. 白映禄.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10]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趋势与防控对策[J]. 王振营,王晓鸣. 植物保护,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