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粮食局制定措施加强退耕还林粮食质量管理

甘孜州粮食局制定措施加强退耕还林粮食质量管理

一、甘孜州粮食局制定强化退耕还林粮食质量管理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郭苍[1](2020)在《乌审旗博然祥和源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其在提高农牧业竞争力、带动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乌审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最早践行者--乌审旗博然祥和源养蜂专业合作社,在日益快速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过程中如何创建品牌,继续培育发展新动能、破除发展中的障碍,在助农脱贫中发挥效应,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最新国内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研究动态、相关理论研究等为基础,实地调研了乌审旗博然祥和源养蜂专业合作社,了解了该社的发展情况,并对其主要产品蜂蜜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该合作社当前存在整体发展质量不高、内部发展动力不强、外部环境不良等问题;最后从统一共识,明确发展思路、加大投入,确保健康运行、健全机制,优化合作内容、提高素质,提升管理能力、合理布局,提升发展动力、创新营销,增强市场优势、宣传推广,提升知名效应等方面对合作社今后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该合作社未来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耿仲钟[2](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李艳[3](2013)在《地方储备粮食轮换亏损分析 ——以凉山州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粮食市场放开、购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日益重视粮食安全问题,逐步加大对粮食储备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并不断充实和完善地方粮食储备管理体系,使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调节地方性、区域性市场供求,确保地区粮食安全。但目前地方储备粮体系建设滞后,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近来年储备粮轮换出现亏损尤为严重。如何实现地方储备粮轮换效益最大化,争取扭亏增盈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文献整理,研究了我国地方储备粮进行轮换的意义以及运作机制。通过对地方储备粮轮换面临的市场风险、政策风险、道德风险以及承储企业的内部风险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地方储备粮轮换亏损的政府政策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为后文具体分析凉山州地方储备粮轮换亏损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实地调查凉山州地方储备粮现状,了解凉山州储备粮规模、品种、轮换机制等情况以及凉山州地方储备粮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凉山州储备粮轮换亏损状况,结合地方储备粮轮换亏损的一般理论,挖掘出凉山州地方储备粮轮换亏损的八项原因:收购渠道局限、销售渠道狭隘、轮换方式单一、轮空期过短、贷款难以到位、费用补贴标准低、职工观念和内部管理、库点布局不合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无锡市惠山区和山东省胶州市成功探索地方储备粮轮换机制的经验,立足凉山州地方储备粮实际,从政府、承储企业两方面入手,提出弥补凉山州储备粮轮换亏损的解决方案和对策。政府方面,建议合理安排轮换计划、调整承储库布局、延长轮换空期到6个月以改进轮换管理方式;通过提高费用补贴标准、增加补贴开支渠道、由政府承担轮换盈亏来调整储备粮补贴政策以及完善储备粮贷款政策和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企业方面,建议通过搞订单农业、直接收购、委托代购拓宽收购渠道;运用库厂结合、委托轮换、加工轮换拓宽销售渠道;改变单一的“先轮入后伦出”的轮换方式适时调整多种轮换方式。企业还可以介入期货贸易,建立储备粮轮换风险基金,创建和谐经营氛围,搭建信息网络平台,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管理。

杜军[4](2007)在《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湘西州的粮食物流虽然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惠农政策的鼓舞下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然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和国内外粮食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湘西州如何基于粮食物流现状,建设和发展具备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的粮食现代物流园,就成了湘西州政府和湘西州粮食局领导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战略环境分析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粮食现代物流及物流园区的建设经验,并在分析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当前的工作重点,以及各发展阶段的战略举措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湘西州粮食物流园的建设地址、平面布置、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及管理措施、资金估算与筹措等问题。经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湘西州现代粮食物流园选址在交通十分便利的乾州吉庄工业园区。粮食物流园将致力于湖南粮油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分三个阶段逐渐打造成为跨越四省市(湘、鄂、渝、黔)周边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全,集商品采购、交易、运输仓储、加工包装、配送配载、信息咨询、金融支持等多种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基地。进而搭建辐射半径上千公里的以粮油为主的农副产品流通大平台和大型的产品输出与中转集散基地。

陈超[5](2007)在《浅析四川省粮食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管理》文中认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目标,通过全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我国“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框架已经确立,改革成效也逐渐体现出来。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化,为更好促进粮食商贸流通,大力发展粮食经济,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对21世纪粮食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管理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物资,它不仅对国家而且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可以说粮食安全问题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当前鉴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中国政府公共部门的特殊角色定位,作者根据粮食基础设施的基本定义及其在粮食流通领域所发挥的作用,针对未来我省粮食基础设施发展的宗旨、目标及趋势,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SWOT),分析四川粮食基础设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粮食系统内部的现有资源,规划出集现代粮食物流、粮食流通安全预警、粮食质量检验检测、粮食流通应急设施四大体系为一体的基础设施综合发展战略,并对该战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整体评估。作者撰写本文并希望该战略得以实施,是为了政府提升在粮食管理领域内的储运能力、预警能力、检测能力和应急能力。深入该基础设施发展的战略管理研究就是对未来有利于粮食流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长期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谋划与对策研究。它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倾斜、前景展望、环境配套,通过集中政府所投入的力量,达到未来我省库存粮食品种、数量、结构趋向合理,从而保持粮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对增强国家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甘孜州粮食局[6](2002)在《甘孜州粮食局制定强化退耕还林粮食质量管理措施》文中研究表明

李红勋[7](2002)在《西部大开发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背景下,针对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展开的,目的在于探究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管理体制的弊端和问题,以建立科学高效的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展,为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上和政策上的指导。文章以相关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国外林业发达国家的管理体制和世界林业管理体制的变化趋势为借鉴,以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实施中的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主线,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对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的沿革、现状、问题以及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并对西部新型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进行了构建,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增加森林植被,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是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当务之急。跨越式发展是加快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正确选择,林业重点工程在西部的实施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体现,而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将是林业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和实现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二,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是,改革和完善西部林业管理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激活市场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建立高效的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以促进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在西部新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构建过程中,应遵循管理效率和效能原则、适应林业生产特点等原则。第三,单一的政府调节和市场配置都无法保证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顺利进行,建立政府与市场协调互补的宏观管理模式应是构建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的内容之一。第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是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本文提出应围绕调动西部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建立以产权明晰为条件以所有制结构调整为突破以机制创新为内容的市场化运行模式。第五,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成败关系到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实现,建立政府推动、多部门分工协作,按工程化运作的管理模式,是林业重点工程顺利实施的保证。由于西部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重点不同,其运作方式、管理模式应有所区别。第六,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新型管理体制的建立和运行,需要西部人观念的转变,需要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同时,新体制的建立和运行也面临着原有计划体制、传统思想、人才缺乏、经济发展水平低,林业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弱等许多困难,需要政策、制度、法律等作保障。

二、甘孜州粮食局制定强化退耕还林粮食质量管理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孜州粮食局制定强化退耕还林粮食质量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乌审旗博然祥和源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
        2.1.2 蜂产品
    2.2 理论基础
        2.2.1 绿色发展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比较优势理论
        2.2.4 合作经济理论
3 乌审旗博然祥和源养蜂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3.1 乌审旗概况
        3.1.1 自然地理状况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2 博然祥和源养蜂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3.2.1 合作社发展现状
        3.2.2 合作社机构设置
        3.2.3 合作社发展历程
        3.2.4 利益联结机制
        3.2.5 合作社经营状况
        3.2.6 合作社发展的成效
    3.3 乌审旗博然祥和源养蜂专业合作社养蜂成本收益分析
        3.3.1 成本分析
        3.3.2 收益分析
4 乌审旗博然祥和源养蜂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
    4.1 整体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4.1.1 合作社生产规模偏小
        4.1.2 合作社基础水平偏低
        4.1.3 带动辐射效应能力较弱
    4.2 内部发展动力不强
        4.2.1 组织合作能力弱
        4.2.2 内部管理差
    4.3 外部发展环境不良
        4.3.1 资金渠道不畅
        4.3.2 销售措施薄弱
    4.4 政策扶持缺失大
    4.5 抗风险能力不强
    4.6 成本高收益难保障
5 乌审旗博然祥和源养蜂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建议
    5.1 明确发展思路,加强宣传推广
    5.2 健全机制,增加利润
    5.3 提高素质,提升管理能力
    5.4 创新营销,增强市场优势
    5.5 重视成本,挖掘人力效能
    5.6 争取支持,利用社会资源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11.1 主要结论
    11.2 政策建议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

(3)地方储备粮食轮换亏损分析 ——以凉山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中央储备粮轮换方面的研究
        1.2.2 关于地方储备粮轮换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4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与不足
2 地方储备粮轮换一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地方储备粮轮换的意义
        2.2.1 保障地方储备粮安全
        2.2.2 调节地方粮食市场
        2.2.3 提高效益
    2.3 地方储备粮轮换运行机制
    2.4 地方储备粮轮换面临的主要风险
        2.4.1 外部风险
        2.4.2 内部风险
    2.5 影响地方储备粮轮换亏损的因素
        2.5.1 政府政策因素
        2.5.2 经济因素
        2.5.3 自然因素
3 凉山州地方储备粮现状
    3.1 凉山州基本概况
        3.1.1 凉山州人口及资源情况
        3.1.2 凉山州粮食生产和消费情况
    3.2 凉山州地方储备粮库存情况
        3.2.1 储备粮规模
        3.2.2 储备粮品种
    3.3 凉山州地方储备粮管理体制
        3.3.1 储备粮的轮换运作机制
        3.3.2 信贷资金管理
4 凉山州储备粮轮换亏损分析
    4.1 凉山州储备粮亏损情况
    4.2 凉山州储备粮轮换亏损的原因
        4.2.1 收购渠道局限导致亏损
        4.2.2 销售渠道狭隘导致亏损
        4.2.3 轮换方式单一导致亏损
        4.2.4 储备粮轮空期过短导致亏损
        4.2.5 费用补贴标准偏低导致亏损
        4.2.6 职工观念和内部管理导致亏损
        4.2.7 仓储水平低导致亏损
        4.2.8 储备粮库点布局不够合理导致亏损
5 国内其他地区储备粮轮换的实践与启示
    5.1 无锡市惠山区储备粮轮换的成功做法
        5.1.1 建立包干轮换机制、落实三定
        5.1.2 强化管理、把好三关
        5.1.3 衔接产销、突出三稳
    5.2 山东省胶州市储备粮轮换的成功做法
        5.2.1 统一认识、目标明确
        5.2.2 掌握信息、稳定粮源
        5.2.3 把握时机、抓好销路
    5.3 国内其他地区储备粮轮换的经验与启示
6 弥补凉山州储备粮轮换亏损的解决方案与对策
    6.1 政府方面
        6.1.1 改进轮换管理制度
        6.1.2 调整储备粮补贴政策
        6.1.3 完善储备粮贷款政策
        6.1.4 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
    6.2 企业方面
        6.2.1 拓宽收购渠道
        6.2.2 拓宽销售渠道
        6.2.3 适时调整轮换方式
        6.2.4 介入期货贸易
        6.2.5 建立储备粮轮换风险基金
        6.2.6 创建和谐经营氛围
        6.2.7 搭建信息网络平台
        6.2.8 加强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4)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粮食物流相关概念研究
        1.2.2 粮食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1.2.3 粮食物流活动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
        1.3.1 现代物流理论
        1.3.2 区域经济理论
        1.3.3 战略环境分析理论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国外粮食物流及物流园区发展经验借鉴
    2.1 国外粮食物流发展经验
        2.1.1 国外粮食物流发展现状
        2.1.2 国外发展粮食物流的经验
    2.2 国外物流园区发展经验
        2.2.1 物流园区的功能
        2.2.2 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
        2.2.3 园区建设和经营
    2.3 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现状及应借鉴的经验
        2.3.1 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
        2.3.2 我国粮食物流存在的一些问题
        2.3.3 我国发展粮食物流应吸取的经验
第三章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湘西州粮食物流建设现状
        3.1.1 湘西粮食现代物流园区所在地概况
        3.1.2 主体粮食物流企业
        3.1.3 主要粮食物流活动
    3.2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必要性
        3.2.1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
        3.2.2 扶持和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需要
        3.2.3 推进湘西州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扩容的需要
        3.2.4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3.2.5 完善湘西州粮食物流体系的需要
    3.3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有利环境
        3.3.1 中央储备粮湘西州直属库成立
        3.3.2 我省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提升粮食物流竞争力
        3.3.3 粮食产销区域合作为粮食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3.3.4 湘西州及周边省市粮食需求潜力大
        3.3.5 湘西州及周边省市粮食运输量大
    3.4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优势
        3.4.1 政策优惠
        3.4.2 交通便捷
        3.4.3 区域辐射
        3.4.4 设施完善
        3.4.5 产业带动
    3.5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存在的不足
        3.5.1 湘西州粮食生产问题
        3.5.2 湘西州粮食流通问题
第四章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规划
    4.1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定位
        4.1.1 建设与发展依据
        4.1.2 战略定位
        4.1.3 功能定位
    4.2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发展目标
        4.2.1 总体目标
        4.2.2 财务目标
    4.3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策略
        4.3.1 完善园区建设,构建一体化粮食物流平台
        4.3.2 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园区持续发展源动力
        4.3.3 引领主业上市,促进整个园区产业腾飞
    4.4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的保障措施
        4.4.1 加强多方筹资
        4.4.2 创新经营体制
        4.4.3 加快土地征用与开发
第五章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方案
    5.1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
        5.1.1 空间布局原则
        5.1.2 物流功能分区布局
        5.1.3 建筑物空间布局
        5.1.4 各类建筑的技术经济指标
    5.2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基本要素建设
        5.2.1 交通运输设施
        5.2.2 物流专业设施
        5.2.3 配套辅助设施
        5.2.4 办公后勤设施
        5.2.5 管理信息系统
    5.3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计划及管理措施
        5.3.1 园区建设计划
        5.3.2 园区建设管理
    5.4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4.1 投资估算
        5.4.2 资金筹措
        5.4.3 资金使用计划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5)浅析四川省粮食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粮食基础设施发展的宗旨、目标、现状和趋势
    2.1 粮食基础设施发展宗旨
    2.2 粮食基础设施发展目标
    2.3 粮食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2.4 粮食基础设施发展趋势
3 分析外部环境,发现粮食基础设施发展的机会和威胁
    3.1 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
        3.1.1 基本情况
        3.1.2 市场需求
        3.1.3 交通条件
        3.1.4 科技进步
    3.2 外部威胁(Threats)
        3.2.1 国外发展势头好
        3.2.2 农村耕地减少
        3.2.3 粮食供给情况
        3.2.4 政府执法监管弱
4 分析粮食系统内部的现有资源,识别优势和劣势
    4.1 内部优势(Strengths)
        4.1.1 网点布局
        4.1.2 预警基础
        4.1.3 质检资源
        4.1.4 应急管理
    4.2 内部劣势(Weaknesses)
        4.2.1 粗放式建设
        4.2.2 信息化水平不高
        4.2.3 检测力量有限
        4.2.4 成品供应不畅
5 详细构造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具体实施基础设施发展战略
    5.1 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5.1.1 省级、粮食主产区域、市州三级现代物流枢纽
        5.1.2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估
    5.2 粮食流通安全预警体系
        5.2.1 高效反馈粮食供需信息
        5.2.2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估
    5.3 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5.3.1 分级建立质量检测点
        5.3.2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估
    5.4 粮食流通应急设施体系
        5.4.1 调配粮源、应急加工、运输、供应四个子系统
        5.4.2 《四川省粮食应急预案》
        5.4.3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估
    5.5 投资风险分析
    5.6 政策措施保障
6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7)西部大开发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框架结构
2. 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生态经济管理理论
    2.3 系统工程理论
3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3.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3.2 开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3.2.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意义
        3.2.2 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3.3 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
        3.3.1 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是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工作
        3.3.2 长江、黄河中上游天保护工程,是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基础
        3.3.3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关键工程
        3.3.4 三北防护林及其他防护林建设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
    3.4 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之路
        3.4.1 跨越式发展是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由之路
        3.4.2 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是西部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体现
4. 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4.1 管理体制的涵义
    4.2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的沿革、现状和问题
        4.2.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的沿革
        4.2.2 现行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现状
        4.2.3 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4.3 改革目前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4.3.1 改革目前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4.3.2 改革目前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的迫切性
5. 国外林业管理体制及对我国林业发展的启示
    5.1 国外林业的管理组织及权力结构
        5.1.1 林业管理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5.1.2 林业管理组织及权力结构类型
        5.1.3 国外林业发达国家权力机构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5.2 国外林业管理体制模式和运行机制特点
        5.2.1 国外林业管理模式类型
        5.2.2 国外林业运行机制的特点
    5.3 国外林业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5.3.1 林业机构的长期稳定是我国林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5.3.2 政企分离是西部林业管理体制未来发展的方向
        5.3.3 政府对林业的宏观调控是林业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5.3.4 政策扶持是国家确定林业管理体制、制定林业政策的基本取向
6.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模式的构建
    6.1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6.1.1 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6.1.2 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原则
    6.2 构建新型的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
        6.2.1 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宏观管理体制模式构想
        6.2.2 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微观运行机制的设计
        6.2.3 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的应用
        6.2.4 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业重点工程管理模式
    6.3 新型管理体制模式运行的条件及获得的可能性
        6.3.1 新型管理体制模式运行的条件
        6.3.2 新型管理体制模式运行获得条件的可能性
    6.4 新型管理体制模式运行的困难及克服的可能性
        6.4.1 新型管理体制模式运行的困难
        6.4.2 克服困难的可能性
    6.5 实现两个可能性的保障因素
        6.5.1 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
        6.5.2 规范的政府行为
        6.5.3 加强市场的培育
        6.5.4 需要良好的人才吸引和使用制度
        6.5.5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6.5.6 完善的法律保障
7. 结论
参考文献
简介
致谢

四、甘孜州粮食局制定强化退耕还林粮食质量管理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乌审旗博然祥和源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研究[D]. 郭苍.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3]地方储备粮食轮换亏损分析 ——以凉山州为例[D]. 李艳.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4]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D]. 杜军. 中南大学, 2007(01)
  • [5]浅析四川省粮食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管理[D]. 陈超. 四川大学, 2007(05)
  • [6]甘孜州粮食局制定强化退耕还林粮食质量管理措施[J]. 甘孜州粮食局. 粮食问题研究, 2002(06)
  • [7]西部大开发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研究[D]. 李红勋. 北京林业大学, 2002(05)

标签:;  ;  ;  ;  ;  

甘孜州粮食局制定措施加强退耕还林粮食质量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