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部分修辞手法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朱骁行[1](2020)在《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普性法律类文本翻译 ——以Invitation to Law & Society: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Real Law的汉译为例》文中指出Invitation to Law&Society: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Real Law是法律社会学领域的一部学术着作,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揭开法律的面纱,解析最真实的法律。本书是一本关于法律的科普性书籍,内容深入浅出,多长句、修辞,主体部分可归类为纽马克的信息型文本。为了使译文准确传递原文的信息、达到信息交际的目的,笔者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策略作为指导理论,对该着作进行了翻译。纽马克认为,应当根据文本的类型,采用相对应的翻译策略。他在《翻译问题探索》中提出,信息型文本主要采用交际翻译。交际翻译强调以译文读者为中心,注重译文的阅读体验。译者在翻译时可打破原文的局限,对原文的词、句进行调整,为读者呈现一份通俗易懂的译文。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笔者在交际翻译策略指导下,针对本书多长句和修辞的特点,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对于修辞,不拘泥于源语,没有保留源语的修辞形式。对于词汇和句子,结合语境,充分考虑源语与译语的差异,以及各自的语言特点,找出差异的原因,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前提下,进行翻译。在词汇方面,采用词性转换的方法。在句子方面,打破源语句子的空间结构,运用拆分、合并、转变等方法使译文准确、通顺。此次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在翻译法律科普类文本时,需要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选取适合的翻译策略,灵活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以达到翻译交流的目的。
张萍[2](2019)在《《道德经》中修辞格的翻译方式——以许渊冲的译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典籍翻译中,修辞格的呈现方式直接影响着英译本语言艺术的展现和文化精神的传递。在《道德经》的《道经》中修辞格覆盖了其中32章,但未有篇章就修辞格的翻译方式的选择进行系统地研究,所以选取许渊冲英译本《道德经》的《道经》中修辞格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修辞格翻译方式主要包括四类:直译法、转换法、补偿法、舍弃法。这四类修辞格翻译方式的运用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相互孤立,也不可偏执其一。如何灵活运用这四种翻译方式将对今后的译者在修辞格的处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李伟芳[3](2019)在《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统治者不断地通过立法的途径,赋予原本诉求于伦理道德的社会现象以法律的形式和强制力,是古罗马社会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公元前二三世纪之交至公元一世纪之间,在统治阶层的推动下,古罗马道德立法的频率和出台的道德法律数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高潮。而这一阶段也正是古罗马经历重大社会历史变革、由共和向帝制转变的关键时期。对这一时期的古罗马道德立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对古罗马道德传统和道德法律等具体问题有更为清晰的了解,而且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挖掘道德立法与古罗马帝国化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对共和向帝制转变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具体历程的复杂性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历史学的史论结合和历史比较的方法,借鉴法哲学和社会学的相关启示,利用古典史学和法学资料以及近现代研究成果,将古罗马道德立法置于其所产生发展的古罗马社会历史进程中,对其背景、原因、过程、内容、特点、结果及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认为,共和后期以降的道德立法在挽救道德危机、恢复共和传统道德习俗(mos maiorum)的旗帜下展开,但其实质是统治阶层通过对道德规范的强制化和体制化稳固及加强对政治局势的把控和社会调控。一方面,道德立法是古罗马统治者应对共和危机的产物;另一方面,在推进道德立法的进程中,统治者加强了对个人和权力阶层的监督和控制,促进了权力的集中,加强了文化建设,形成了有利于新政体的合意与和谐,在事实上推动了共和的解体和帝制的形成与发展。本文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历史背景,分别从古罗马共和道德传统、传统道德监督机制以及古罗马共和末期以降的道德危机三个方面来揭示古罗马道德立法产生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条件。本章重点分析了古罗马人将国家命运归因于道德传统习俗(mos maiorum)的道德观念,这一点有助于正确理解道德因素对于古罗马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古罗马社会道德立法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旨在分析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动因。受其传统道德观念影响,古罗马人在论及道德法律、道德改革等相关问题时,往往将其单纯地归因于对统治者对道德沦丧的应对和对传统道德风习的回归。但本文认为,道德立法在古罗马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章首先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共和后期道德危机下加强道德建设、重建社会秩序的历史需要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挖掘了道德立法所蕴含的政治动因;最后对古罗马统治者推动道德立法的意识形态动机进行了探讨。第三章聚焦于古罗马道德立法的主要内容和过程。从共和早期的萌芽到共和晚期至帝制初期的高度发展,受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同时期的统治者所侧重的道德立法的领域和功能也各自不同。早期统治者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少有关注,而是在平贵斗争影响下在选举公正领域展开立法。共和后期以降,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范围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但总的来说侧重点在于政治道德的领域,此外也对文化教育和文娱生活领域的道德价值观培养给予更多的注意力。帝制初期早期元首们在延续共和道德立法传统的同时,对稳定家庭社会秩序的立法给予更多的关注。第四章着重分析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特征。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论证,特别是运用史学比较的方法,本章提出:服务于政治、以权力阶层为主体对象是古罗马道德立法进程突出的特征之一,具体表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道德立法政治功用的不同;此外,注重法治思想和重民轻刑的人文精神也是古罗马道德法律有别于中国古代社会法律血源性、等级性、人治和以刑法为中心的特点所在;此外,古罗马道德立法还表现出部分道德法律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有限、但表征功能突出的特点。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结果和影响。本章提出古罗马道德立法对古罗马的道德建设、法治进程和社会历史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立法有助于社会转变时期道德建设、有助于法治精神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是,道德立法间接推动了权力的集中、有助于共和与帝国体制的衔接和罗马文化影响力的加强,对于古罗马帝国化进程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且在前文对于古罗马道德立法影响和意义以及局限性的分析基础之上,重点揭示本研究对当代社会道德立法问题的启示意义,以期对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有所借鉴。
陈雪[4](2019)在《美国小学语文教科书Wonders的助读系统研究 ——以六年级为例》文中指出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处于“三教”(教材、教法、教师)核心地位的教材,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在我国,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家意志,它反映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教材的特殊地位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用好教材。我国最新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教科书的编制方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如何利用教科书来帮助学生落实核心素养成为诸多学者的探究热点。基于此,本文以美国最新小学语文教科书Wonders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教科书助读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内容、呈现三大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并结合核心素养,探究该教科书编制经验的本土化实施路径,以期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本文以文献研究法、描述统计法、案例研究法为基本方法,坚持客观辩证的原则,在教育学、心理学、思维可视化、知识论、教育传播等理论的指导下,对教科书助读系统展开完整和详细的研究,共得出以下结论:1.在结构方面,助读系统简洁明晰,层次鲜明;善于运用结构性线索。从表层上看,各栏目功能明确,相互辅助。从深层上看,其采用了“人文主题+文体+能力”三线组织单元结构,利于学生开展自学活动。同时,大量出现的结构性线索便于学习者快速理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与形成能力。2.在内容方面,助读系统前后照应,整体性较高;多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其善于以某一主题、栏目或单词等为线索来串联前后内容,强化内部关系,巩固知识结构,整体性较高。同时,其内容鲜明地表现出综合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科学、自然等其他学科领域,学习者将从不同学科视域深化对语言艺术的理解。3.在呈现方面,助读系统的细节呈现,引人深思;插图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助读系统通过诸多标语、标识等潜移默化地传递以下信息:该套教科书依据CCSS编写,并由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出版;“合作”与“自主”是这套教科书贯穿始终的理念。与此同时,插图丰富多样,色彩搭配适宜,整体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最后,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教科书助读系统应向着情景化、工具化、项目化等方面发展。助读系统应坚持在真实情境中设计的理念,紧密贴近学生生活,并提供多样化的图形组织者、实体工具等,帮助教师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学生实现知识与人的整合化。
童修文[5](2019)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文中研究说明大学英语修辞教学主要是常用的、对文章有重要影响的和反复出现的修辞格的教学,出现的不在少数,部分修辞格出现的频率还很高。这一教学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然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材上也极少附有对各类修辞格的讲解与练习。既要结合英汉修辞的相似性促进学生的概念正迁移,又要结合英汉修辞的差异性讲解英语修辞格的特点,防止学生概念负迁移,还要讲解英语中独有的修辞格。
唐丽君[6](2018)在《中美英语议论文语篇修辞特征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界的重心研究领域。综观相关研究,借助中介语对比方法和对比修辞学分析方法研究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亦取得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但现有研究未能充分梳理其理论渊源;对于英语学习者的写作特征偏向于罗列式的浅显分析,未能全面分析背后的多维原因;在研究内容上多集中于词汇或语法层面的探讨,缺乏对写作中的语篇结构和语用功能的综合挖掘;对于实践应用层面亦未进行深层性探究。基于此,从修辞结构理论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和美国母语者英语议论文语篇修辞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二者异同点,揭示了两类语篇各自怎样的语篇风格和结构特点,对于当前语篇分析、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相混合的方法,从修辞关系理论(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RST)的理论基础、对比修辞学方法论、中美语篇修辞特征对比、特征差异解释、理论反思构成“五位一体”的研究框架,更系统、更全面地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和美国母语者英语议论文语篇修辞特征的异同点,旨在回答以下4个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母语者英语议论文总体语篇修辞特征有无差异?呈何种功能特点?(2)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母语者英语议论文在宏观修辞特征上有无差异?具体表现为何?(3)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母语者英语议论文在中观修辞特征上有无差异?呈何种功能特点?(4)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母语者英语议论文在微观修辞特征上有无差异?呈何种功能特点?研究发现:(1)总体上,学习者语篇在修辞关系类型上多于母语者语篇,在单核关系频率和总频率上远高于母语者语篇。功能上,两类语篇都采用概念关系、人际关系和语篇关系,且主导语篇修辞关系类别为概念关系,母语者语篇多于学习者语篇,其语篇修辞关系的信息传递功能较强。学习者语篇使用人际关系频率远高于母语者语篇,原因在于其较多使用引述、评论、评价、动机、解答、修辞问句关系等,其劝说功能较强。(2)在整体结构的宏观修辞关系上,学习者语篇标题部分更侧重使用证据关系;而母语者语篇更侧重准备关系。两者在引入部分都侧重证据关系,主体部分侧重并列关系比较相同点或不同点。学习者语篇侧重结尾部分使用动机关系,母语者语篇侧重使用总结关系。(3)在整体结构的中观修辞关系上,学习者语篇使用关系类型、单核关系频率和总频率超过母语者语篇,但在多核心关系频率上又稍低于母语者语篇。功能上,两类语篇都使用了概念关系、人际关系和语篇关系,且主导关系类别为概念关系,母语者语篇多于学习者语篇,而学习者语篇人际关系使用频率高于母语者语篇。学习者语篇偏爱使用非意愿性原因、非意愿性结果、平行、解答、评论、评价、动机、结论关系等;而母语者语篇偏爱使用比较、详述-一般-具体、总结关系等。相比之下,母语者语篇更注重客观事实的陈述,信息性较强。但学习者语篇更侧重于读者的互动,较多表达主观态度、观点和推断,增加英语议论文语篇的说服力。(4)在整体结构的微观修辞关系上,两类语篇都使用了单核关系、内置关系和多核心关系三类,但学习者语篇在微观关系类型、单核关系频率和总频率都超过母语者语篇,又明显过少使用内置关系。功能上,两类语篇都使用了概念关系、人际关系和语篇关系,且主导关系类别为概念关系,母语者语篇多于学习者语篇,表明更倾向于事实和信息的呈现;而学习者语篇人际关系使用频率比母语者语篇高,表明更倾向于与读者的互动。学习者语篇偏爱使用平行关系、引述关系等,而母语者语篇偏爱使用详述-物体-属性关系、比较关系等修辞关系。此外,本文从文化价值观的多维视角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和美国母语者在英语议论文语篇修辞特征的差异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认知观、读者期待观、教育价值观、哲学认知观、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整体上而言,本文从语篇修辞视角,从微观、中观以及宏观层面展开的语篇修辞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拓展和应用价值,验证了在修辞结构理论的理论框架下,可以顺利开展和指导英语议论文微观、中观和宏观语篇修辞模式研究,探讨中美英语议论文语篇修辞特点的异同。但由于语料的特殊性,有些问题尚需要不断加强后续研究,而且由于理论本身的问题也导致了议论文中语篇修辞实际应用中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指出了修辞结构理论存在的四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对于语篇修辞研究、二语写作教学、英语写作教学设计、测试和批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于促使教师更好地采用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英语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庭[7](2018)在《标点符号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以尼日利亚HSK四级和五级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的36名HSK四级学生和31名HSK五级学生的阅读实验来分析探究标点符号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主要采用了实验法、观察法和访谈法。通过阅读实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辅以访谈,得出了以下结论:1.标点符号对阅读理解的过程有影响,如果没有标点符号会使阅读者产生焦虑心理,影响其对文意的把握,标点符号的停顿作用占首位,学生知道何处有停顿是关键;标点符号对阅读结果的影响并不大,大部分情况下,有标点符号的阅读得分低于无标点符号的阅读,以斜线代替标点符号的得分和四级测试中设置的错误标点符号阅读类型也有比有标点符号得分高的情况。再者,阅读理解水平是由多因素作用的,学生的汉语能力、阅读技巧、题干和选项的设置等等都是影响因素;2.在完形填空中,无论是记叙性还是说明性的,标点符号对五级学习者的阅读理解影响不大;在语段理解中,无论是记叙性还是说明性的,标点符号对五级和四级学习者的阅读理解影响不大,标点符号对四级学习者的议论性语段理解有影响,且错误的标点符号有误导作用;在短文理解中,无论是记叙性还是议论性的,标点符号对五级学习者的阅读理解影响不大;3.一逗到底现象对二语阅读者影响不大,学生能理解文意,这与标点符号的停顿作用在汉语阅读中占首位的结果不谋而合。根据得出的一系列结论,我们肯定了标点符号存在的必要性,反思汉语在西式标点的影响下出现了过度语法化的现象,提出了标点符号应与汉语“零句为本”相适应,不应过分依靠句法结构的完整性来判断标点符号如何使用,而需多关注汉语的“主观性”,同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该部分也描述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注重国别化研究、多选择长篇语料、注重被试者水平的平衡性和丰富性、从阅读与写作两方入手等研究建议。
杨丽平[8](2017)在《初中语文中国现代文学选文语言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文中认为语文是一门与社会历史文化和人的生命活动相关联的学科。语文教育活动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本民族语言及其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培养语文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教材选录的优秀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这种语言富于特色的文本,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和学生一起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进一步理解和传承文本中包含的思想文化。但目前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语言特点和语文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却十分薄弱,中学阶段的中国现代文学选文语言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笔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选录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以下简称中国现代文学选文)为研究对象,沿着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这一主线,主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语言特点、中国现代文学选文语言特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论文共有四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并对论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为课题的研究做好准备。第一章:对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三次语言变革运动进行了阐述,总结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欧化和古典化,然后具体分析中国现代文学选文的语言特点。第二章:笔者运用调查问卷法,了解当前初中生和教师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认识,发现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讲授中国现代文学选文时遇到的问题,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以及课堂层面进行归因分析,从而发现语言掌握不到位对中国现代文学选文的学习和教学产生了消极影响。第三章:尝试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的完善四方面提出中国现代文学选文语言教学建议。通过语感、鉴赏和表达方面来制定教学目标;从词汇的体味、句式的把握、修辞的赏析和语言风格的品味优化教学内容;以点拨法、比较替换法以及读写结合等方法选择教学方法。最后,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等角度完善评价体系。教师引导学生在把握中国现代文学选文语言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
李秀香[9](2016)在《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西方修辞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致力于对言语所蕴含力量的理解、开发和运用的研究领域和人文学科,小到个人观点的产生、表达和交流,大到文化的形成、维系与传承,几乎西方所有社会实践活动都深受修辞影响。因此,修辞也被视为西方高等教育的核心,在西方人文教育传统中举足轻重。了解西方修辞,是我们了解西方与西方教育的重要前提和途径,对以培养与西方打交道的人才为己任的我国英语专业教育而言,理解、掌握和运用西方修辞更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对西方修辞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仍局限于英语辞格与文体这一狭小范围,对修辞与教育,尤其是与语言教育的密切关系缺乏充分认识。因此,有必要梳理西方修辞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理清修辞与英语教育的关系,为我国英语教育提供-个可资参照的对象。本研究简要梳理西方修辞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其主要特征与传统教学方式,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英语专业教育中修辞意识的薄弱问题及其解决方向。通过分析西方两千多年来各主要历史阶段修辞教育的理论建树和实践特征,揭示修辞在西方人文教育传统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厘清现代主义时期以来西方修辞教育陷入困境的根源所在;通过评介西方修辞教育的主要特征与传统教学形式,阐明修辞教育与交流能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联,凸显修辞在西方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关键作用;以修辞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专业教育的现状,使我们看到在基本话语理念上与西方的明显“代差”是导致我国英语专业教育长期“费时低效”、对外交流屡遭挫折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的主体虽是西方修辞教育传统,着眼点却是我国英语专业教育,旨在借助西方修辞的视角与理论资源促进我国英语教育的观念更新。
贺娜娜[10](2015)在《“接受理论”视阈下《黄帝内经》两译本中脑系疾病的英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归纳《黄帝内经》脑系相关疾病,总结其发病机理。2.基于“接受理论”,以《黄帝内经》两个译本中脑系疾病相关条文的译文为研究对象,归纳两个译本的优缺点;提出《黄帝内经》译文要体现医学感和文化感交融的观点,同时对如何在《黄帝内经》翻译中将医学感和文化感有机融合提出翻译要求和翻译方法,为促进中医翻译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医在世界的传播,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把研究点切入到《黄帝内经》中脑系疾病相关条文翻译的医学感和文化感,是鉴于其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特点,很好地体现了接受理论视阈下《黄帝内经》中脑系疾病相关条文翻译对读者的重视。《黄帝内经》脑系疾病相关条文翻译中对医学感的强调与重视是对目标读者需求的满足,此外,文化感更体现了对读者异域文化期待视野的尊重,把这两者融合,可以较好地使译文达到传播交流和被接受的效果。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从古至今中医脑病的发展进行概述,并以此为依据,采用逐篇阅读、参考相关释义版本、概念分析的方法,归纳出《黄帝内经》中脑系疾病病名有关条文,总结出脑系疾病病因病机;其次,以接受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文本案例对比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具体的译文案例(李照国译本和吴连胜、吴奇译本)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两个译本的翻译特点及不足;对翻译中的医学感和文化感及相互关系进行说明,提出并论证接受理论视角下《黄帝内经》翻译医学感和文化感相融合的观点,同时对如何在《黄帝内经》翻译中将医学感和文化感有机融合提出翻译要求和翻译方法。1.原条文语料收集依据由于专门研究《黄帝内经》者甚众,演绎发挥、考校编次、注释版本甚多,本研究对经文的释义主要参考《<黄帝内经·素问>全注全译》《<黄帝内经·灵枢>全注全译》(张登本、孙理军主编,新世界出版社)、《<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灵枢经校释》(河北医学院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及《黄帝内经读本》(杨殿兴、邓宜恩、冯兴奎、罗良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医学图书出版中心出版发行),同时对比中国知网的相关期刊文章、学位论文及相关古籍文献,并参考当代的《中医脑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和《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挑选出符合条件的脑系疾病条文的语料案例,对筛选出的有关脑系疾病病名的含义、病因病机、病证、治疗方面的一些条文作为分析对象,基于“接受理论”对相应译文进行分析,对研究主题进行探索。2.两个译本的选取(1)1997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吴连胜和吴奇父子的译本(YELLOWEMPEROR’S CANON OF INTERNAL MEDICINE (1997)(下文简称吴本);(2)2005版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并收入大中华文库的李照国的译本(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PLAIN CONCERSATION (2005)(下文简称李本)。研究结果:1.统计出《黄帝内经》中脑系相关疾病病名共有90种,包括:头部感官功能异常类疾病病名22种,相关肢体经络活动功能异常类疾病病名41种,精神状态病变类疾病病名27种。《黄帝内经》中脑系疾病病名主要依据病因、病机、病症、病位中的单一因素、两者或两者以上结合因素来命名。脑系疾病的发病机理:病因有外感六淫之风邪、寒邪、湿邪、火(热)邪;内伤七情之怒、饮食偏嗜之辛、过逸之卧:精气血亏虚或气血逆乱。病机有阴阳失调、髓海不足、气血不足和逆乱。2.两个译本的特点及不足之处:(1)吴连胜、吴奇父子的译文:①译本编排:包括目录、译文、附录几部分,全文采用汉英对照模式:②翻译手段:采取增译、意译的方法,没有任何文外注释,篇幅大大超过原文。③译文信息的忠诚性:译本主要强调译本医疗价值,传递了丰富的中医知识,使其能够应用于临床实践,但翻译相对随意,有漏译和笔误发生。④译文的流畅性:译文语言灵活地道,语句流畅性佳,易于阅读。(2)李照国的译文:①译本编排:包括总序、前言、译文括号使用说明、目录、译文几部分,全文采用汉英对照模式;在段落前加注数字标记,用大量[]、()、{}符号标记添加信息,易于回译和理解,但[]、()、{}符号太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译文的流畅和读者的阅读;②翻译原则:遵守“译古如古,文不加释”的原则。译文关注对中医文化的本位输出,保持译文与原文形态一致,尽量不增加解释词语,降低信息耗散;③翻译手段:对中医名词术语及文化负载词语的翻译以拼音音译加文内注解和文后注释的策略;④译文信息的忠诚性:注重译文的学术价值和权威性,译文参照历代医家多种注释,很少误译或漏译,很好地传递了原着的医学信息,保留了原着的文化特色;⑤译文的流畅性:严格遵守原文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译文中不增加解释词语。译文的语法和词汇衔接欠妥,译文流畅性欠缺。3.提出在接受理论视角下,《黄帝内经》译文要体现医学感和文化感交融的观点,并提出翻译要求及方法:首先,要充分理解原条文的含义,做到准确翻译。其次,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对于句子的翻译可采取直译、意译、增译结合的方法。再次,对条文中的中医特有名词术语可采用音译法或音译加释义的方法。研究结论:首先,笔者通过层层对比分析,论证了接受理论应用于《黄帝内经》翻译的可行性和重要性,阐释了读者在译本价值实现方面的重要性,为翻译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接受理论不仅是指导翻译实践的有效理论,也是验证翻译效果,衡量翻译价值的试金石,同时也为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估标尺。其次,接受理论把原文本、原文本作者、原文本读者、译者、翻译文本、译文读者等元素看作一个整体,使翻译过程更完整地呈现出来。从接受理论出发,评析译本优劣的标准不能只有一个,不同译者对原文有不同解读,未来新的译者对原文会有新的理解,同时,新的读者也会有新的期待视野。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语言习惯的衍变,生活习惯及环境的不同,会让旧的译本被遗忘,新的译本被接受。在翻译《黄帝内经》时,如果译本能使目标读者领会到《黄帝内经》中传达的医学和文化信息,并且能像原文读者领会到的一样,这个译本就是可行的。为了减少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语言和医学体系方面的差异,需要多种多样的翻译方法。单独一种方法不可能解决中医翻译所存在的所有问题。每一种翻译方法都有其合适的地方。重要的是,在中医翻译,尤其是《黄帝内经》翻译,译者应以读者为优先考虑对象。再次,由于不同译者受自身生活、文化背景及自身专业知识的影响,其译本会显示出不同的翻译特点及不足的方面,因此,在要求译本要满足读者接受的同时,也要求译者应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及深厚的英语翻译功底,以保证原文的原义不流失。
二、谈部分修辞手法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部分修辞手法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普性法律类文本翻译 ——以Invitation to Law & Society: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Real Law的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项目说明 |
源语/译语对照语篇 |
一 引论 |
二 文献综述 |
2.1 法律类文本翻译的研究回顾 |
2.2 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 |
2.3 纽马克基于文本类型理论的翻译策略 |
三 交际翻译策略在Invitation to Law &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Real Law汉译中的应用 |
3.1 修辞层面 |
3.2 词汇层面 |
3.2.1 名词变动词 |
3.2.2 形容词变动词 |
3.3 句子层面 |
3.3.1 拆分与合并 |
3.3.2 显化 |
3.3.3 被动变主动 |
四 结论 |
参考文献 |
(2)《道德经》中修辞格的翻译方式——以许渊冲的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直译法 |
2 转换法 |
3 补偿法 |
4 舍弃法 |
(3)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由来和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一) 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中叶的相关讨论 |
(二) 现当代西方史学界相关研究成果 |
(三) 国内的研究进展 |
(四) 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趋势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资料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背景 |
第一节 古罗马传统道德观 |
一、道德与共和 |
二、道德与政治 |
三、道德与法律 |
第二节 古罗马传统道德监督机制 |
一、家长法权 |
二、监察官制度 |
三、传统道德监督机制的式微 |
第三节 古罗马道德危机与共和危机 |
一、共和的瓦解与帝国的形成 |
二、道德危机的表现 |
三、道德危机的本质 |
小结 |
第二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动因 |
第一节 应对危机、重建秩序 |
一、稳定家庭、增加人口 |
二、防止身份僭越、稳定社会秩序 |
三、维护公民内部的相对和谐 |
第二节 加强政治管理 |
一、最优者治国的政治理想 |
二、政治竞争的符号资本 |
三、政治博弈的工具 |
第三节 罗马帝国的道德辩护 |
一、征服正义论 |
二、统治者身份和特权地位 |
三、去希腊化的标准和规范 |
小结 |
第三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过程和内容 |
第一节 政治生活领域的道德立法 |
一、关于选举公正的立法 |
二、关于行省官员政治道德的立法 |
三、倡廉抑奢的立法 |
第二节 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立法 |
一、关于宗教信仰的立法 |
二、文化教育领域的立法 |
三、公共娱乐领域的道德立法 |
第三节 婚姻家庭领域的道德立法 |
一、传统的婚姻道德观 |
二、奥古斯都家庭道德立法的条件 |
三、奥古斯都家庭道德立法的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特征 |
第一节以权力阶层为主体对象 |
一、共和早中期平贵斗争的产物 |
二、共和后期贵族政治自我调节的机制 |
三、独裁时期个人集权的工具 |
第二节 法治的主导思想 |
一、平等和契约精神 |
二、权力制约的思想 |
三、重民轻刑的取向 |
第三节 突出的表征功能 |
一、受限的法律可操作性 |
二、有限的法律应用性 |
三、道德立法的表征功能 |
小结 |
第五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结果和影响 |
第一节 转型时期的有益尝试 |
一、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必要手段 |
二、困境中的坚持与改进 |
三、多元因素影响实效 |
第二节 古罗马法治进程的推进 |
一、罗马法内容的丰富 |
二、法律主体的扩大 |
三、法治精神的增强 |
第三节 古罗马帝国化进程的推进 |
一、权力的集中 |
二、帝国文化建设 |
三、合意与和谐 |
小结 |
结论 |
一、道德立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
二、道德立法的原则 |
三、道德立法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美国小学语文教科书Wonders的助读系统研究 ——以六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教科书助读系统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学习理论与教科书助读系统结构 |
第二节 思维可视化原理与教科书助读系统结构 |
第三节 知识论与教科书助读系统内容 |
第四节 教育传播理论与教科书助读系统呈现 |
第二章 Wonders教科书助读系统的结构 |
第一节 Wonders教科书的结构描述 |
第二节 Wonders教科书助读系统的结构描述 |
第三节 Wonders教科书助读系统的结构评价 |
第三章 Wonders教科书助读系统的内容 |
第一节 Wonders教科书助读系统的内容描述 |
第二节 Wonders教科书助读系统的内容评价 |
第四章 Wonders教科书助读系统的呈现 |
第一节 Wonders教科书助读系统的文字叙述 |
第二节 Wonders教科书助读系统的图表编排 |
第三节 Wonders教科书助读系统的视觉色彩 |
第四节 Wonders教科书助读系统的版式设计 |
第五章 Wonders教科书助读系统编制的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Wonders教科书助读系统编制的启示 |
第二节 教科书助读系统编制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界定 |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修辞教学的必要性 |
三、大学英语修辞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
(一) 结合英汉修辞的相似性促进学生的概念正迁移 |
(二) 结合英汉修辞的差异性讲解, 防止学生概念负迁移 |
(三) 注意英语中独有的修辞格 |
四、结语 |
(6)中美英语议论文语篇修辞特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全文布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篇分析术语界定 |
2.1.1 语篇定义 |
2.1.2 语篇结构定义 |
2.1.3 语篇分析定义 |
2.1.4 语篇修辞定义 |
2.2 修辞结构理论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对比修辞学研究现状 |
2.3.1 理论研究 |
2.3.2 实证研究 |
2.4 英语议论文写作 |
2.4.1 相关定义 |
2.4.2 研究综述 |
2.5 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
2.5.1 存在问题 |
2.5.2 解决办法 |
2.6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Mann和Thompson修辞结构理论 |
3.1.1 修辞结构理论概述 |
3.1.2 语篇结构基本设想 |
3.1.3 修辞结构理论术语与描写机制 |
3.1.4 修辞结构理论基本评价 |
3.2 研究框架 |
3.3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语料 |
4.2.1 语料来源 |
4.2.2 语料收集 |
4.2.3 语料选择 |
4.2.4 语料预处理 |
4.3 研究工具 |
4.3.1 标注工具 |
4.3.2 频数检验工具 |
4.4 数据分析步骤 |
4.4.1 基本语篇单元切分 |
4.4.2 核心结构段确定 |
4.4.3 修辞关系确定 |
4.4.4 修辞关系标注 |
4.4.5 样本分析 |
4.4.6 数据统计 |
4.4.7 频数差异显着性检验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美英语议论文语篇总体修辞特征对比分析 |
5.1 修辞关系特征对比分析 |
5.1.1 总体特征对比分析 |
5.1.2 单核关系特征分析 |
5.1.3 多核心关系特征对比分析 |
5.2 关系功能特征对比 |
5.2.1 总体功能特征对比 |
5.2.2 概念关系功能差异对比 |
5.2.3 人际关系功能差异对比 |
5.2.4 语篇关系功能差异对比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中美英语议论文语篇宏观修辞特征对比分析 |
6.1 标题部分与正文部分之间修辞特征分析 |
6.1.1 标题命名修辞特征对比分析 |
6.1.2 标题部分与正文之间修辞特征对比分析 |
6.2 引入部分和主体部分之间修辞特征对比分析 |
6.3 主体部分之间修辞特征对比分析 |
6.3.1 总体特征对比分析 |
6.3.2 具体特征对比分析 |
6.4 结尾部分和主体部分之间修辞特征对比分析 |
6.5 宏观语篇特征图式对比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中美英语议论文语篇中观修辞特征对比分析 |
7.1 修辞关系特征对比分析 |
7.1.1 总体特征对比分析 |
7.1.2 引入部分关系特征对比分析 |
7.1.3 主体部分关系特征对比分析 |
7.1.4 结尾部分关系特征对比分析 |
7.2 关系功能特征差异对比 |
7.2.1 总体功能特征差异对比 |
7.2.2 概念关系功能差异对比 |
7.2.3 人际关系功能差异对比 |
7.2.4 语篇关系功能差异对比 |
7.3 小结 |
第八章 中美英语议论文语篇微观修辞特征对比分析 |
8.1 修辞关系特征对比分析 |
8.1.1 总体特征对比分析 |
8.1.2 单核关系特征对比分析 |
8.1.3 内置修辞关系特征对比分析 |
8.1.4 多核心关系特征对比分析 |
8.2 关系功能特征差异对比 |
8.2.1 总体功能特征差异对比 |
8.2.2 概念关系功能差异对比 |
8.2.3 人际关系功能差异对比 |
8.2.4 语篇关系功能差异对比 |
8.3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讨论 |
9.1 中美英语议论文语篇修辞特征差异原因分析 |
9.1.1 社会认知观 |
9.1.2 读者期待观 |
9.1.3 教育价值观 |
9.1.4 哲学认知观 |
9.1.5 人际关系价值取向 |
9.2 修辞结构理论在英语议论文语篇中运用讨论 |
9.2.1 修辞关系分类体系 |
9.2.2 关系结构、整体结构和句法结构关系 |
9.2.3 修辞结构和语篇连贯问题 |
9.2.4 修辞结构理论在英语议论文中可移用性 |
9.3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10.1 研究总结 |
10.2 研究启示 |
10.2.1 理论启示 |
10.2.2 方法论启示 |
10.2.3 应用启示 |
10.3 研究不足 |
10.4 后续研究方向 |
10.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在校期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7)标点符号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以尼日利亚HSK四级和五级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拟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标点符号的相关研究成果 |
一、标点符号的英汉对比 |
二、标点符号与对外汉语教学 |
第二节 阅读理解的相关研究成果 |
一、阅读过程与阅读模式 |
二、母语阅读和二(外)语阅读 |
第三节 标点符号与汉语阅读理解的关系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过程 |
第一节 五级阅读实验 |
一、测试材料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过程 |
第二节 四级阅读实验 |
一、测试材料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过程 |
第四章 数据结果分析 |
第一节 五级实验分析与结果 |
一、标点符号对完形填空影响的结果分析 |
二、标点符号对语段理解影响的结果分析 |
三、标点符号对短文阅读影响的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四级实验分析与结果 |
一、标点符号对记叙性语段理解影响的结果分析 |
二、标点符号对说明性语段理解影响的结果分析 |
三、标点符号对议论性语段理解影响的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实验分析小结 |
一、五级数据分析小结 |
二、四级数据分析小结 |
第四节 结合访谈进行个案分析 |
一、五级被试者的访谈 |
二、四级被试者的访谈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思考 |
第二节 教学启发与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五级阅读测试题 |
附录二 四级阅读测试题 |
附录三 学生答案样本 |
附录四 学生访谈记录样本 |
致谢 |
(8)初中语文中国现代文学选文语言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立论依据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案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初中语文中国现代文学选文语言特点探究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语言发展流变 |
一、“五四”时期现代白话文运动 |
二、30 年代语言大众化运动 |
三、40 年代语言民族化运动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语言特点概况 |
一、口语化 |
二、欧化 |
三、古典化 |
第三节 初中语文中国现代文学选文语言特点分析 |
一、七年级阶段 |
二、八年级阶段 |
三、九年级阶段 |
第二章 初中语文中国现代文学选文语言教学现状及归因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选文语言教学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教师问卷结果 |
二、学生问卷结果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选文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 |
二、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三、课堂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选文语言教学现状归因 |
一、教师层面归因 |
二、学生层面归因 |
三、课堂层面归因 |
第三章 初中语文中国现代文学选文语言教学优化策略 |
第一节 以层次为原则制定教学目标 |
一、语感目标的优化 |
二、鉴赏目标的优化 |
三、表达目标的优化 |
第二节 以文本为依托安排教学内容 |
一、体味词汇的丰富 |
二、把握句式的灵活 |
三、赏析修辞的巧妙 |
四、品味语言的和谐 |
第三节 以高效为原则选择教学方法 |
一、点拨法:控制语言教学深度 |
二、比较替换法:把握语言教学难度 |
三、读写结合法:明确语言教学目标 |
第四节 以发展为目标组织教学评价 |
一、评价目的明确化 |
二、评价内容全面化 |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西方修辞与西方修辞教育 |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修辞/rhetoric”? |
第二节 修辞的重要性 |
第三节 修辞与西方教育 |
第二章 西方修辞教育历史概览 |
第一节 从荷马到哲辩师:西方修辞教育的滥觞 |
一、《荷马史诗》:西方最早的修辞教育蓝本 |
二、古希腊哲辩师:西方修辞教育的开拓者 |
三、围绕“对言”原则展开的修辞教育实践 |
第二节 伊索克拉底:西方修辞教育的制度化 |
一、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校及其教育理念 |
二、古希腊后期的修辞教育 |
第三节 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早期的修辞教育 |
一、希腊化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及修辞实践与教育的开展 |
二、罗马共和国的成立、希腊文化的传播及修辞教育的开展 |
三、罗马保守势力对希腊修辞的抵制与本土修辞研究与教育的发展 |
四、以系统性和实用性见长的古罗马早期修辞教育 |
第四节 从西塞罗到昆提利安:西方修辞教育研究的黄金时期 |
一、罗马共和国的衰微与西塞罗生平 |
二、西塞罗修辞教育理论及其影响 |
三、昆提利安修辞教育实践与理论及其影响 |
四、昆提利安之后罗马帝国的修辞教育 |
第五节 中世纪修辞教育 |
一、基督教的兴起与古典修辞教育的基督化 |
二、波依提乌对修辞的哲学化及其对修辞教育的影响 |
三、中世纪修辞实践与修辞教育内容的发展变化 |
四、修道院、大主教学校和中世纪大学中的修辞教育 |
五、修辞教育在拜占庭帝国的发展 |
第六节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修辞教育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
一、文艺复兴与修辞复兴 |
二、修辞在文艺复兴时期教育中的地位 |
三、文艺复兴时期修辞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
第七节 现代主义时期的西方修辞教育 |
一、现代主义时期影响修辞教育的主要因素 |
二、修辞与写作:现代主义时期修辞教育的主要形式 |
三、重实践轻理论的演讲教育 |
四、哈佛大学修辞学教席百年变迁 |
第八节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西方修辞教育 |
一、“修辞转向”、“修辞复兴”与“新修辞运动” |
二、当代西方修辞教育的主要特征 |
三、久期不至的修辞教育复兴? |
第三章 西方修辞教育的主要特征与教学形式 |
第一节 西方修辞教育的三个主要特征 |
一、典型的跨学科性 |
二、鲜明的伦理道德色彩 |
三、正式与非正式修辞教育的互为补充 |
第二节 西方修辞教育的两种主要教学形式 |
一、修辞基本练习 |
二、演讲练习 |
第四章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对外交流的修辞意识薄弱 |
第二节 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修辞意识缺失 |
一、本科英语专业教育的修辞意识缺失 |
二、研究生英语专业教育的修辞意识缺失 |
第三节 我国英语专业教育应着重培养的三种修辞意识 |
一、受众意识 |
二、论辩意识 |
三、自我韬晦意识 |
第四节 我国英语教育与西方修辞相结合的设想与尝试 |
一、英语写作教学与西方修辞 |
二、翻译教学与西方修辞 |
三、英语文学教学与西方修辞 |
四、修辞能力与语言能力:非此即彼还是一石二鸟?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接受理论”视阈下《黄帝内经》两译本中脑系疾病的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脑病古文文献概述及现代研究进展 |
1.1.1 中医脑病古文献概述 |
1.1.2 中医脑病现代研究进展 |
1.2 《黄帝内经》英译本发展现状 |
1.3 《黄帝内经》英译本研究和评析现状 |
第二章 接受理论与《黄帝内经》脑系疾病翻译 |
2.1 接受理论 |
2.1.1 接受理论的历史渊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 |
2.1.2 接受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
2.1.3 接受理论对中医翻译的启示 |
2.2 接受理论视角下的《黄帝内经》翻译 |
2.2.1 接受理论的读者“期待视野”观点与翻译手段 |
2.2.2 接受理论的文本“召唤结构(即:文本空白)”及“隐含的读者”观点与翻译手段 |
2.3 接受理论视角下《黄帝内经》脑系疾病翻译医学感和文化感的交融 |
2.3.1 《黄帝内经》脑系疾病翻译中医学感和文化感交融的重要性 |
第三章 《黄帝内经》两译本中脑系疾病译文的特征及翻译要点 |
3.1 《黄帝内经》脑系疾病概览 |
3.1.1 头部感官功能异常类疾病 |
3.1.2 相关肢体经络活动功能异常类疾病 |
3.1.3 精神状态病变类疾病 |
3.2 《黄帝内经》脑系疾病发病机理 |
3.2.1 脑系疾病主要病因 |
3.2.2 脑系疾病主要病机 |
3.3 两个英译本的选取 |
3.3.1 两个译者的简介 |
3.3.2 两个译本的读者群 |
3.4 《黄帝内经》两个译本中脑系疾病的翻译特点 |
3.4.1 两个译本的结构及脑系疾病译文的翻译特点 |
3.4.2 两个译本中脑系疾病的词汇翻译要点 |
3.4.3 脑系疾病条文的句子特征及翻译要点 |
3.4.4 脑系疾病条文的修辞特征及翻译要点 |
第四章 《黄帝内经》脑系疾病翻译中的医学感和文化感 |
4.1 医学感 |
4.1.1 医学感与读者需求 |
4.1.2 《黄帝内经》中脑系疾病翻译的医学感 |
4.2 文化感 |
4.2.1 文化多样性的存在 |
4.2.2 《黄帝内经》中脑系疾病翻译的文化感 |
第五章 《黄帝内经》脑系疾病翻译中医学感和文化感的交融 |
5.1 必要性 |
5.2 方法 |
5.2.1 原条文的准确翻译 |
5.2.2 直译、意译、增译相结合 |
5.2.3 音译法、音译加释义法 |
第六章 结语 |
一、研究结果 |
二、研究结论 |
三、创新点 |
四、目前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谈部分修辞手法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普性法律类文本翻译 ——以Invitation to Law & Society: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Real Law的汉译为例[D]. 朱骁行. 南京大学, 2020(04)
- [2]《道德经》中修辞格的翻译方式——以许渊冲的译本为例[J]. 张萍. 海外英语, 2019(19)
- [3]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D]. 李伟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美国小学语文教科书Wonders的助读系统研究 ——以六年级为例[D]. 陈雪.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J]. 童修文.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 [6]中美英语议论文语篇修辞特征对比研究[D]. 唐丽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7]标点符号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以尼日利亚HSK四级和五级学习者为研究对象[D]. 马庭. 厦门大学, 2018(01)
- [8]初中语文中国现代文学选文语言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 杨丽平.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1)
- [9]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D]. 李秀香.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10]“接受理论”视阈下《黄帝内经》两译本中脑系疾病的英译研究[D]. 贺娜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