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对大米加工工艺的影响

水分对大米加工工艺的影响

一、水分对稻谷加工工艺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涛[1](2021)在《不同热风干燥条件引起的稻谷水分迁移对其品质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干燥过程中稻谷水分迁移剧烈程度和方式对稻米品质影响,本课题参考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使用三种不同的干燥方式:连续干燥、等温缓苏干燥和低温干燥-高温缓苏干燥对复水稻谷清两优225和黄花占、新鲜稻谷奥龙丝苗和盛泰优018进行干燥,已知连续干燥的效果最差,低温干燥的效果最好。将干燥后的稻米按照其长直径进行四等分的分块处理,使用LF-NMR测定稻谷干燥前后其四个部分水分含量和水分存在状态及变化、质构仪和食味计等测定稻谷干燥前后其米饭的食用品质、EPR测定分子运动性与自由基等,从而分析稻谷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剧烈程度和方式对稻米品质影响规律。主要结论如下:稻谷在干燥过程其水分含量和水分存在状态发生明显变化,干燥后结合水与大分子的紧密结合程度加强,连续干燥处理导致稻米四等分各部分水分梯度差异最大,在研究几个稻谷品种当中,稻米四等分各部分水分梯度差异最小的品种为盛泰优018,其差异达到了 2.12个百分点。说明连续干燥处理水分迁移非常剧烈,不利于稻米内部水分平衡。而低温干燥-高温缓苏干燥处理,能使稻米四等分各部分水分梯度差异保持最小,稻米四等分各部分水分梯度差异最大的品种清两优225,其差异达仅为1.79个百分点。说明低温干燥-高温缓苏干燥处理水分迁移比较温和,有利于稻米内部水分平衡。等温缓苏干燥处理的稻米四等分各部分水分梯度差异介于上述两种处理之间。从上述三种处理后的稻米四等分各部分半结合水、自由水变化亦能观察到同样现象。数据表明稻谷干燥处理其水分迁移的剧烈程度和状态与其干燥方式密切相关。课题从稻谷干燥处理后其爆腰增率、出糙率、质构和食味等品质的变化,研究稻谷水分迁移怎样影响其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连续干燥后的爆腰增率最高,比低温干燥-高温缓苏高1.67-9.33个百分点,出糙率最低,同时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干燥过程稻米弹性、硬度和咀嚼性都呈上升趋势,与其他干燥处理对比,其米饭弹性和咀嚼性增加幅度最小,硬度增加幅度最大。连续干燥处理的稻米外观、口感和综合得分都显着低于其他干燥处理。数据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处理,导致稻谷水分迁移存在差异,最终能从其爆腰增率、出糙率、质构和食味等品质变化体现。课题从稻谷干燥处理后其蛋白质分子结构、微观结构、分子运动、自由基数量等参数的变化,研究稻谷水分迁移怎样影响其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稻谷在干燥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表现为α-螺旋和β-折叠所占比例下降,无规卷曲、β-转角上升。连续干燥处理导致其二级结构变化最剧烈,在这种干燥方式处理稻谷品种中,盛泰优018变化幅度相对最小,但幅度也达到了 4.4个百分点。相对于其他两种干燥方式,低温干燥-高温缓苏干燥处理使稻米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最小,在这种干燥方法处理稻谷品种中,清两优225变化幅度变化最大,但仅为3.97个百分点。与其他两种干燥方式比较,低温干燥-高温缓苏干燥处理使稻谷内部的裂痕增多变宽、粘度和旋转相关时间降低的幅度最小,自由基强度最低,分子运动增加最为不明显。数据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处理,导致稻谷水分迁移存在差异,最终能从蛋白质分子结构、微观结构、分子运动、自由基数量等参数的变化体现。结合前述的研究分析,初步总结不同干燥方式引起的稻谷水分迁移对其品质的影响机制为:稻谷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剧烈程度和方式,显着影响稻米中各种生物分子分布、结构、结合能力、运动性能以及自由基猝灭效果等,从而影响稻谷的理化指标和微观结构等,最终影响稻谷的加工品质及感官品质。

王水寒[2](2021)在《稻谷储藏品质与耦合因子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以稻谷为主食。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粮食仓储管理向“保质保鲜”、“常储常新”迈进,是新形势下提高粮食有效供给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求。目前对稻谷储藏品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因素(如储藏温度)的影响;而实际粮食储藏品质是储藏时间、储藏温度、储藏湿度等多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拟探究积温、积湿两个耦合因子与稻谷储藏品质的关系。本文以不同初始水分含量的吉林粳稻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储藏60天期间稻谷的水分含量、品质指标和生理活性指标。结果表明恒定的温度下,稻谷的水分含量取决于相对湿度;品质和生理活性指标与储藏时间和储藏湿度显着相关;在较高相对湿度下,稻谷品质劣变程度与储藏时间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了出糙率、垩白度、脂肪酸值和丙二醛含量为反映稻谷的储藏品质的主要指标,发芽率、植物脂肪氧化酶活性、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为反映稻谷的生理活性的主要指标。在储藏期间,稻谷品质发生变化与脂质的代谢紧密相关,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飞行时间质谱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手段进行非靶向脂质组学和靶向中、长链脂肪酸研究,测定了稻谷在储藏0天、15天与60天后脂质成分和中长链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分析推测在储藏15天时,稻谷内部以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为代表的抗氧化系统发挥功能,即对抗外界高温高湿环境与内部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因此脂质的总量变化不大,主要表现为甘油二酯含量的降低与磷脂酸含量的升高。推测以甘油二酯为代表的甘油酯水解供能,含量因而下降。而磷脂酸作为细胞膜组分和信息传导分子,其含量的上升反映了稻谷细胞膜功能的变化和对外界刺激的响应。在储藏60天时,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含量增加,而携带超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磷脂酸含量降低,推测是为了通过提高角质层含量以抵抗外界的高温环境。中、长链脂肪酸试验分析发现,稻谷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最后,引入储藏积温、积湿概念,以稻谷的品质检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在储藏期间稻谷品质及其影响因素间的变化规律与相关性,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品质指标及其对应的湿度基点,建立稻谷储藏品质与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模型,以期解决对储藏期间粮食品质变化判断时效性差、判断周期长等问题,达到粮食储藏的保质保鲜、常储常新的目标。

康芳菲[3](2021)在《库存稻谷营养价值和喂养效果的初步评价》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稻谷库存增多,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给国家粮食储备造成巨大压力。如何合理应用库存稻谷,为稻谷去库存提供技术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试验采集我国中央储备粮黑龙江、安徽和湖南粮库不同储存年份的稻谷样品,脱壳制得糙米后分别测定其营养物质组成和有害成分含量。在此基础上,以猪为试验动物模型,选取代表性稻糙米样品采用回肠末端T型瘘管法测定回肠氨基酸消化率,采用全收粪尿法测定其消化能和代谢能值,并通过喂养试验考察库存稻糙米对机体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免疫功能、小肠酶活以及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黑龙江粮库库存粳稻糙米、安徽库存中晚籼稻糙米和湖南库存早籼稻糙米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较稳定,氨基酸平衡性较好。黑龙江粮库储存4年、安徽粮库储存2年和湖南粮库储存3年以上糙米的脂肪酸值稍高稍高于当年新收获稻糙米。黑龙江和湖南粮库不同库存年份稻糙米的霉菌毒素含量较为稳定,安徽粮库储存时间较长的稻糙米呕吐毒素含量稍高于当年新收获稻糙米,但均低于有关规定的限值。与常用能量原料玉米相比,4个稻糙米(黑龙江库存稻糙米、新收获稻糙米,安徽库存稻糙米、新收获稻糙米)的消化能值、代谢能值和氨基酸消化率显着升高,而黑龙江和安徽库存稻糙米和新收获稻糙米的消化能值、代谢能值和氨基酸消化率与新收获糙米相比则无显着差异。玉米生长猪消化能和代谢能分别为14.57和14.35 MJ/kg,4个库存稻糙米的消化能和代谢能的平均值分别为14.88和 14.70 MJ/kg。玉米组与2个稻糙米(黑龙江库存稻糙米、新收获稻糙米)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组织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抗氧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仅稻糙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显着低于玉米组。库存稻糙米组猪十二指肠脂肪酶、糜蛋白酶和空肠胰蛋白酶的活性,以及小肠乳糖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显着低于玉米组,且与新收获稻糙米相比,库存稻糙米组猪十二指肠和回肠乳糖酶的活性显着降低。说明糙米替代玉米对机体小肠脂肪酶、蛋白酶和二糖酶的活性会产生一定影响,是评价库存稻糙米喂养效果的重要因素。此外,库存稻糙米应用于生长育肥猪对其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着影响。综上所述,我国黑龙江、安徽和湖南粮库库存稻糙米的脂肪酸值和霉菌毒素含量稍高于新收获稻糙米,但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变化较小,氨基酸的消化率和有效能值较高,对机体各项生理代谢指标影响较小,可替代玉米取得良好的喂养效果。

徐文[4](2021)在《粳稻水分解吸过程中裂纹变化及碎米产生力学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稻谷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占据了整个中国消费人口的60%。稻谷成为大米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生产加工过程,在这些环节中,稻米会因各种原因产生裂纹,从而降低稻米的整体品质,增加粮食和经济损失。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的粳稻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成像法检测粳稻中出现的裂纹,并按裂纹程度对籽粒进行分类,结合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研究粳稻水分解吸过程中的裂纹变化;针对裂纹率和碎米指标(整精米率和碎米率),分析不同因素对二者的影响,同时探讨两者联系;基于三点弯曲力学特性表征,分析裂纹对粳稻加工产生碎米的影响,旨在为建立裂纹检测方法、减少稻谷裂纹产生、保证稻谷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研究了粳稻水分解吸过程中的裂纹率和裂纹程度变化。粳稻水分解吸过程中裂纹变化显着,软玉、淮稻5号和南粳5055裂纹率分别在水分含量低于14.96%、15.21%和17.84%后明显增加。中度裂纹粒和重度裂纹粒的比例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而上升。不同品种粳稻在水分解吸过程中的裂纹变化存在差异,为避免粳稻出现过多裂纹,在降水时应对不同品种的粳稻采用不同方案。裂纹与水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粳稻水分解吸过程中的水分状态迁移和“结合水”含量的变化是导致裂纹变化的关键因素。研究了南粳5055水分解吸过程中裂纹断面的微观结构变化。南粳5055裂纹断面的细胞层次和淀粉粒层次的微观结构差异明显,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细胞间断面比例上升,淀粉间断面比例下降。籽粒内部的细胞间断面就是裂纹的初期形态,只是这种初期裂纹十分微小且很难电镜以外的技术被观察到,存在于籽粒本身,水分的流失导致细胞间断面增加,初期裂纹扩展成为宏观裂纹,复合淀粉粒的崩解加速了籽粒裂纹的扩展。2.研究了品种、收获期和检测方法对粳稻裂纹率和碎米指标的影响。同一水分含量下,不同因素对粳稻裂纹率均有显着影响(P<0.05),各因素对裂纹率的显着性影响依次为,品种>收获期>检测方法。不同检测方法所得裂纹率存在差异,但均体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在抽穗后60~66 d采收的粳稻裂纹率低于其他收获期采收的样品,收获期过迟会导致裂纹大量出现。研究了品种和收获期对粳稻整精米率和碎米率的影响,探讨了裂纹率与碎米指标的相关联系。同一水分含量下,不同因素对粳稻整精米率和碎米率均有显着影响(P<0.05),各因素对整精米率和碎米率的显着性影响依次为,品种>收获期。国标检测法和X射线成像法检出的裂纹率均与碎米指标强相关(P<0.01),但X射线成像法测得裂纹率与粳稻整精米率和碎米率之间的相关性更高。裂纹的存在会显着降低粳稻的整精米率(P<0.05),增加碎米的产生。3.研究了完好粒和裂纹粒的三点弯曲力学性能差异,分析品种、收获期和降水方式对碎米产生的影响。裂纹会显着降低粳稻糙米籽粒的力学性能,使得有裂纹的籽粒在加工、储藏和运输等过程中更加容易破碎,呈现出裂纹率与碎米率的正相关关系。品种、收获期、降水方式和裂纹对籽粒破碎力、破碎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极显着影响(P<0.01),各因素对破碎力的显着性影响依次为,收获期>裂纹>品种>降水方式;各因素对破碎强度的显着性影响依次为,收获期>裂纹>品种>降水方式;各因素对弹性模量的显着性影响依次为,裂纹>收获期>降水方式>品种。粳稻理化指标与碎米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蛋白质含量和总淀粉含量越高,脂肪含量越低,籽粒越不容易破碎。

刘琪,靖峰,郭方权,薛兵[5](2021)在《粮库稻谷收购标准与加工企业差异及建议》文中认为随着《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我国稻谷收购由国家主体收购变成了粮库和稻谷加工企业等多主体收购,而且收购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异。为更好地将粮库的收购标准和市场对接,笔者对徐州地区粮库和加工企业在稻谷收购中质量控制指标进行了调研,分析了目前粮库和稻谷加工企业在执行稻谷收购标准上的差异,为粮库在收购稻谷时更好实现产销对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丁超,王燕,陆琦坤,严薇,罗曜,刘兵,刘珏,刘强[6](2020)在《基于红外辐射处理的稻谷中玉米象致死动力学特性及加工品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稻谷生产和消费大国,为保障稻谷产后储藏安全,红外辐射技术被逐步应用。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红外处理条件下(辐射强度和处理时间)玉米象致死率和稻谷品质的变化,发现玉米象成虫的热死亡曲线最符合0.5阶动力学反应模型,对应R2为0.991 0,拟合效果良好。在0.5阶动力学反应模型预测下,红外辐射强度2125、2 780和3 358 W/m2处理玉米象成虫达到99.99%的死亡率所需最短处理时间分别是111.43、28.02和9.73 s。与此同时,合适的红外辐射处理可以有效保证稻谷出糙率、整精米率和爆腰率等加工品质不受影响。上述结果证实,红外辐射技术可在短时间实现玉米象成虫致死,并有效保证了稻谷品质,提高稻谷产后加工效率。

程欣[7](2020)在《基于刀辊切削原理的稻谷加工设备仿真设计》文中指出碾米工序作为稻谷加工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加工质量优劣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碾米过程中普遍存在加工精度与碎米率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由于大米过度受碾而导致碎米率高、营养损失严重、米机能耗大等问题。因此,探究加工过程中的米粒运动特性,将有助于传统米机加工方式的改进。论文主要以一种基于刀辊切削原理的新型米机为研究对象,通过静力学实验确定刀辊转速范围,通过数值模拟对加工室内部流场和稻谷颗粒运动进行分析,从而优化加工工艺参数和米机结构参数。本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确定了基于刀辊切削原理的稻谷加工设备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可实现进出料温度、电机电压、电流、功率、主轴转速和风压的检测,可对进风量和进料量进行实时控制。2.为保证刀辊旋转产生的作用力既能满足脱壳去皮需求,又不会导致糙米破碎,对多个品种的稻谷进行了静力学试验,结果得出刀辊直径为130 mm时的转速范围为629.15-981.21 rpm。为了判断进气风压的合理性,计算了使稻谷产生悬浮的参数,得出悬浮速度至少为31.95 m/s,悬浮压强范围为12.69-79.59 Pa。3.为研究稻谷加工室参数对其内部气流场分布的影响及规律,通过CFD软件将进气风压和加工室长度作为变量,对加工室内部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风压为1250-1500 Pa范围内可保证稻谷悬浮和正常进料,加工室长度为210-290 mm的范围内流场都较均匀。4.通过CFD-DEM耦合方法,对加工室内稻谷颗粒在气流作用下的运动进行了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了各个因素对稻谷运动的影响。以加工参数(刀辊转速)和结构参数(拨料筋高度、米筛边数和刀辊直径)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单因素稻谷颗粒运动数值模拟,得到颗粒平均速度、平均所受合力、碰撞能和碰撞次数都与刀辊转速、拨料筋高度和刀辊直径成正相关;拨料筋在颗粒易位、混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米筛边数对颗粒运动的紊流程度有显着影响,随着边数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七边形达到最大值。5.为了得到米机的最优参数组合,对拨料筋高度、米筛边数、刀辊直径三个主要参数进行正交数值模拟试验,以颗粒碰撞次数、颗粒所受合力和合力标准偏差为评判指标,最终求得最优参数组合为:米筛边数为七边形,拨料筋高度为10 mm,刀辊直径为135 mm,对应刀辊转速为900 rpm。

江法霖[8](2020)在《基于追溯评价体系的稻谷加工企业的损耗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稻谷产后损失与浪费现象十分突出,其中加工环节尤为突出。受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稻谷加工企业在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过度加工行为,这极大程度上增加了稻谷资源的损失和能源的消耗(稻谷加工损耗)。为了降低稻谷加工企业的加工损耗,不仅可以从改变消费者的片面追求精、细、白的过度消费倾向入手,引导科学消费,推进稻谷适度加工理念;还可以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企业的稻谷加工过度损耗。本文以湖北一家稻谷加工企业的加工损耗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为例,研究我国稻谷加工企业加工损耗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根据该企业的加工损耗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建议决策,减少我国稻谷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过度加工损耗。其中为了保护该企业的商业秘密,对文中的部分相关数据已做数据隐私保护。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技术手段,提出一种基于该企业的供应链追溯评价体系,对该企业的加工损耗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该稻谷加工企业生产加工食用大米的各供应链环节的相关追溯数据,设计与构建该企业的供应链追溯评价体系。(2)基于追溯评价体系中加工供应链环节的追溯数据和稻谷加工损耗评价数据集,设计稻谷加工损耗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对该企业的加工损耗进行评价,判断该企业在加工过程中是否存在稻谷资源损失和能源浪费现象。(3)根据该企业的稻谷加工损耗评价结果,基于追溯评价体系中部分供应链环节的相关追溯数据,多方位的比较和分析该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影响加工损耗的因素及规律。然后有针对性的从原料稻谷品质、原料稻谷品种、加工时间、加工工艺流程和加工量等不同角度提出一些减少稻谷加工损耗的建议决策。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1)提出一种基于稻谷加工企业的供应链追溯评价体系对该企业的加工损耗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的思想。(2)设计与构建稻谷加工损耗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判断该企业在相同条件下是否存在过度的加工损耗。(3)多方位对该企业的加工损耗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影响该企业加工损耗的因素及规律,然后提出一些关于减少该企业的稻谷资源损失的解决措施和优化方案。

雷庆明[9](2020)在《自助碾米机的控制系统设计及碾白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自助碾米机集机械、控制、互联网等技术于一体,不仅可以减少大米仓储、运输、包装等环节,还能让人们吃上更新鲜、健康的“现碾”大米,势必成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目前我国自助碾米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推进研究与发展刻不容缓。因此,本文对自助碾米机展开研究与设计。为保证自助碾米机的整体性能,本文主要从控制系统、碾白特性两方面开展工作。依靠相关硬件和软件,完成硬件部分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加强自助碾米机的智能化、自动化,保证自助碾米机的高效性、稳定性。利用离散元素法,开展糙米碾白特性的研究,解决传统理论研究方法和试验研究方法在改进碾米机遇到瓶颈的问题,为自助碾米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指导和依据。论文的创新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自助碾米机的需求和工作要求进行分析,开展模块化设计,确定自助碾米机的结构组成,并从结构、功能、工作原理等方面对谷仓、进谷斗、碾米装置等主要结构进行分析、设计、制造,然后进行组装。2)在清晰自助碾米机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控制需求,基于PLC对自助碾米机硬件部分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具体包括控制系统方案设计、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控制系统调试四部分工作。3)围绕碾辊螺旋段的螺旋升角展开碾白特性研究,考虑到传统的近似设计理论不能较精确分析碾辊螺旋段螺旋升角的变化对碾白运动的影响,本文建立一系列不同螺旋升角的碾白结构模型,并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对各模型的碾白运动进行仿真,最后从糙米轴向速度、糙米数目、压缩力三个方面探讨分析碾白运动受螺旋升角的影响。

陈会会[10](2020)在《粳米适度碾制加工技术与品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粳米具有粒型短圆,加工碎米率低和食味俱佳的特点,广受人们的欢迎。人们现已满足饱腹之需,更加关注食物是否好吃、安全和营养,近年来,大米适度加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论文选取了三种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大宗粳糙米(原阳新丰2号、本溪辽粳和吉林超级稻),从籽粒加工特性、微观结构和营养成分、食用品质和风味三个方面入手,旨在探究大米适度加工技术指标和加工精度对大米及米饭品质的影响,为大米适度加工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支持。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采用碾减率和留皮度表征加工精度,选用一道砂辊和一道铁辊结合碾米,在确定了适宜的开糙程度后,制备碾减率0%-14.0%、留皮度0.2%-100.0%大米样品,以探究加工精度对加工技术指标、外观特性及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碾减率为2.17%-2.89%,白度(基于糙米白度)增加4.2-5.5,留皮度为67.5%-79.4%,碎米率<2.0%,可达到良好的开糙效果。随碾磨时间增加,其碾减率可拟合为一条二次曲线和一条线性方程。大米加工精度过高(碾减率>10.0%),白度增加变化缓慢,对大米外观品质改善较小,直接导致较高的碎米率,高达17.55%。且稻谷加工前的裂纹率与碎米率呈正相关关系。碾减率≥4.0%时,碾磨对籽粒挤压破裂强度的影响不显着(P>0.05),同时,处于中间厚度的籽粒力学特性较好。其次,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结构探究了加工精度对籽粒的影响,并通过梯度碾磨研究营养成分及分布。结果显示,大米糊粉层含有许多糊粉粒,并富含大量的矿物质元素。且大米背部糊粉层较腹部厚,一般为4-5层,约60μm-70μm。碾磨过程造成糊粉层的大量损失,籽粒留有大量的糊粉层(碾减率6.0%),而加工精度过高(碾减率12.0%),腹部和背部的糊粉层均被碾除。加工精度与水分、粗脂肪、粗蛋白、灰分、膳食纤维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同时,大米中营养成分呈不均匀分布。VB1在糊粉层、亚糊粉层、外胚乳层分布较多,VB2在大米中分布较均匀。Si元素主要分布在果皮和种皮层,C、O元素主要分布于淀粉胚乳中,Mg、P、K元素主要在糊粉层中积累,而Ca元素大部分分布在淀粉胚乳层,且分布较均匀。碾磨对常量元素(Mg、P、K)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Ca元素影响较小。最后,采用感官评价和仪器相结合探究加工精度对米饭食用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同时蒸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探究不同加工精度米饭挥发性物质含量及组成。结果显示,随加工精度的提高,大米新鲜度降低,三种大米新鲜度均低于70(碾减率>8.0%)。米饭食味值和感官评分呈增大趋势,加工精度的提高并非一味能够提高食用品质,提高加工精度对食味值和感官评分影响不显着(碾减率≥8.0%)。硬度逐渐减小,粘性增大,平衡度增大,而加工精度对弹性无显着影响。相对于糙米,碾减率6.0%样品和碾减率10.0%样品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分别减少了34.4%和71.9%,大米精度过高对米饭风味有不利影响。综合加工特性,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结果,在不影响大米食味的前提下,保证大米外观和营养俱佳,确定适度加工技术精度为:碾减率6.0%-8.0%,留皮度0.7%-5.4%,适度加工技术指标为:白度(基于糙米白度)提高9.6-18.8,留胚率23.66%-90.66%,可降低碎米率,提高出米率,从而为粳糙米适度加工产业提供参考。

二、水分对稻谷加工工艺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分对稻谷加工工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热风干燥条件引起的稻谷水分迁移对其品质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稻谷及其干燥
    1.2 稻谷水分迁移规律的研究进展
    1.3 稻谷品质及其评定指标
        1.3.1 加工品质
        1.3.2 食用和感官品质
        1.3.3 挥发性物质
    1.4 稻谷分子结构的研究
        1.4.1 蛋白质二级结构
        1.4.2 微观结构
        1.4.3 分子运动性与自由基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研究主要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2 稻谷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的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稻谷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2.2.2 干燥过程中稻谷水分存在状态的变化
    2.3 本章小结
3 稻谷干燥过程中加工品质与感官食味品质的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干燥方式对爆腰增率的影响
        3.2.2 不同干燥方式对出糙率的影响
        3.2.3 不同干燥方式对质构特性的影响
        3.2.4 不同干燥方式对食味品质的影响
        3.2.5 不同干燥方式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3.2.6 不同干燥方式对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3.3 稻谷干燥过程中水分梯度与各指标的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4 稻谷干燥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1.4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稻谷在干燥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
        4.2.2 稻谷在干燥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
        4.2.3 稻谷在干燥过程中分子运动性的变化
        4.2.4 稻谷在干燥过程中自由基的变化
    4.3 稻谷水分梯度与蛋白质二级结构、分子运动的相关性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稻谷储藏品质与耦合因子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藏条件对稻谷品质影响研究现状
        1.2.2 稻谷储藏过程中成分变化研究现状
        1.2.3 稻谷储藏品质指标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稻谷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及活性变化的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试剂与耗材
        2.2.3 仪器与设备
        2.2.4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水分含量变化
        2.3.2 储藏品质的变化
        2.3.3 生理活性的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脂质组学的稻谷储藏陈化过程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试剂与耗材
        3.2.3 仪器与设备
        3.2.4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
        3.3.2 靶向中长链脂肪酸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耦合因子粮食储藏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
    4.1 引言
    4.2 储藏积温、积湿
        4.2.1 储藏积温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4.2.2 储藏积湿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4.3 品质模型的评价与选取
        4.3.1 积温、积湿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3.2 品质模型及拟合度指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致谢

(3)库存稻谷营养价值和喂养效果的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Abbreviations)
1 绪论
    1.1 稻谷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喂养中的应用
        1.1.1 我国稻谷的种植、生产和利用情况
        1.1.2 稻谷及其加工产品和副产物的营养价值
        1.1.3 稻谷和糙米在喂养中的应用
    1.2 稻谷在储存期间的品质变化
        1.2.1 稻谷的储存
        1.2.2 稻谷在储存期间品质的变化
    1.3 库存稻谷在喂养中的应用及其营养改善
        1.3.1 库存稻谷在喂养中的应用
        1.3.2 库存稻谷的营养改善措施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主要技术路线
2 库存稻糙米的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及霉菌毒素含量的测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检测方法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库存地区稻糙米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
        2.3.2 不同库存年份稻糙米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
        2.3.3 不同库存年份稻糙米的脂肪酸值
        2.3.4 不同库存年份稻糙米的霉菌毒素含量
    2.4 本章小结
3 库存稻糙米的有效能值和氨基酸消化率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动物
        3.2.2 检测指标与方法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库存稻糙米的消化能和代谢能值
        3.3.2 库存稻糙米的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
    3.4 本章小结
4 库存稻糙米喂养效果的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动物
        4.2.2 检测指标与方法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库存稻糙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组织器官指数的影响
        4.3.3 库存稻糙米对机体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3.4 库存稻糙米对机体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3.5 库存稻糙米对机体小肠酶活的影响
        4.3.6 库存稻糙米对生长育肥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粳稻水分解吸过程中裂纹变化及碎米产生力学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基于水分分布的稻谷品质研究现状
        1.2.1 稻谷内部水分分布规律
        1.2.2 水分吸附解吸特性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1.3 基于力学特性表征的稻谷品质研究现状
    1.4 稻谷裂纹的研究现状
        1.4.1 稻谷干燥性裂纹研究
        1.4.2 稻谷吸湿性裂纹研究
    1.5 碎米产生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粳稻籽粒水分解吸过程中的裂纹变化
    2.1 原料与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准备方法
        2.2.2 样品指标检测方法
        2.2.3 数据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粳稻水分解吸过程中的裂纹变化
        2.3.2 粳稻水分解吸过程中的水分特征变化
        2.3.3 粳稻裂纹与水分分布的关系
        2.3.4 粳稻籽粒裂纹断面的微观结构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粳稻裂纹率与加工碎米率影响因素分析
    3.1 原料与设备
        3.1.1 试验材料
        3.1.2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准备方法
        3.2.2 样品处理方法
        3.2.3 样品指标检测方法
        3.2.4 数据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品种、收获期和检测方法对裂纹率的影响
        3.3.2 品种和收获期对整精米率和碎米率的影响
        3.3.3 粳稻裂纹率与整精米率和碎米率的关系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粳稻碎米产生影响因素及力学机理研究
    4.1 原料与设备
        4.1.1 试验材料
        4.1.2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样品准备方法
        4.2.2 样品指标检测方法
        4.2.3 数据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完好粒与裂纹粒的破碎力差异性分析
        4.3.2 完好粒与裂纹粒的破碎强度差异性分析
        4.3.3 完好粒与裂纹粒的弹性模量差异性分析
        4.3.4 粳稻加工产生碎米影响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粮库稻谷收购标准与加工企业差异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粮库与稻谷加工企业可以实现互联互通无缝对接
2 粮库和稻谷加工企业在执行稻谷收购标准上的差异
    2.1 粮库收购稻谷标准
    2.2 稻谷加工企业收购稻谷标准
    2.3 两种收购标准的差异
3 基于收购标准差异的粮库稻谷收购建议

(6)基于红外辐射处理的稻谷中玉米象致死动力学特性及加工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陶瓷红外-热风联合干燥设备
    1.2 实验害虫
    1.3 实验方法
    1.4 致死动力学模型
    1.5 稻谷加工品质测定
        1.5.1 稻谷水分测定
        1.5.2 稻谷出糙率测定
        1.5.3 稻谷整精米率测定
        1.5.4 稻谷爆腰率测定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热致死动力学模型
    2.2 稻谷加工品质变化
3 结论

(7)基于刀辊切削原理的稻谷加工设备仿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碾米机及稻谷加工工艺发展概况
        1.2.2 稻谷的物性参数研究
        1.2.3 数值模拟软件在食品工程领域的研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加工室结构设计及稻谷物性参数研究
    2.1 稻谷加工设备基本结构
    2.2 稻谷加工设备主要工作部件
        2.2.1 螺旋输送器
        2.2.2 切削刀辊
        2.2.3 米筛
        2.2.4 加工室间隙
    2.3 稻谷物理参数及力学特性的测量
        2.3.1 稻谷三维尺寸的测量
        2.3.2 稻谷静力学特性的测量
        2.3.3 旋转刀辊对稻谷作用力计算
    2.4 稻谷悬浮参数测定
        2.4.1 物料悬浮速度模型
        2.4.2 稻谷悬浮压强测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稻谷加工室内部气流场数值模拟
    3.1 FLUENT数值模拟
    3.2 稻谷加工室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3.2.1 建立流道模型
        3.2.2 划分网格
        3.2.3 边界条件设定及求解计算
        3.2.4 加工室气流场初步数值模拟结果
    3.3 加工室内部气流场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3.3.1 进气风压对气流场分布的影响
        3.3.2 加工室长度对气流场分布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FD-DEM的稻谷颗粒运动数值模拟
    4.1 CFD-DEM耦合方法
    4.2 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
        4.2.1 建立流道模型与网格划分
        4.2.2 耦合参数设置
    4.3 稻谷颗粒运动影响因素分析
        4.3.1 刀辊转速对颗粒运动的影响
        4.3.2 拨料筋高度对颗粒运动的影响
        4.3.3 米筛边数对颗粒运动的影响
        4.3.4 刀辊直径对颗粒运动的影响
    4.4 加工室结构参数优化
        4.4.1 数值模拟正交试验设计
        4.4.2 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取得成果

(8)基于追溯评价体系的稻谷加工企业的损耗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供应链追溯评价体系
        1.2.2 稻谷加工损耗的评价
        1.2.3 稻谷加工损耗因素分析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2 基础理论
    2.1 追溯体系及稻谷加工工艺
        2.1.1 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
        2.1.2 稻谷加工工艺流程
    2.2 数据处理
        2.2.1 数据预处理
        2.2.2 数据融合
        2.2.3 数据隐私保护
    2.3 数据分析
        2.3.1 最小二乘法
        2.3.2 回归分析法
        2.3.3 因素方差分析法
        2.3.4 相关性分析法
    2.4 本章小结
3 稻谷加工企业的供应链追溯评价体系的分析与构建
    3.1 追溯评价体系的概念
    3.2 构建追溯评价体系的目的与意义
    3.3 稻谷加工企业的供应链环节描述及分析
        3.3.1 种植供应链环节
        3.3.2 收获供应链环节
        3.3.3 收购供应链环节
        3.3.4 仓储供应链环节
        3.3.5 加工供应链环节
        3.3.6 运输供应链环节
        3.3.7 销售供应链环节
    3.4 追溯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分析及构建
    3.5 追溯评价体系中指标的设计与确定
        3.5.1 追溯指标的确定
        3.5.2 评价指标的分析
    3.6 不同供应链环节追溯数据的融合
    3.7 追溯评价体系的应用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基于追溯评价体系的稻谷加工损耗评价
    4.1 稻谷加工损耗评价指标的设计与定义
        4.1.1 资源损失的总评价指标
        4.1.2 能源消耗的总评价指标
    4.2 稻谷加工企业加工追溯数据的描述与分析
    4.3 稻谷加工损耗评价数据集的分析与处理
        4.3.1 评价数据集的数据预处理
        4.3.2 评价数据集的约束与处理
    4.4 稻谷加工损耗评价模型的分析与设计
        4.4.1 拟合仿真模型
        4.4.2 数据优化模型
    4.5 稻谷加工损耗评价标准值的计算流程与结果
        4.5.1 评价标准值的计算流程
        4.5.2 评价标准值的计算结果
        4.5.3 评价标准值的规律分析
    4.6 稻谷加工企业加工损耗的评价流程与结果
        4.6.1 加工损耗评价方法的设计
        4.6.2 企业加工损耗的评价流程
        4.6.3 企业加工损耗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追溯评价体系的稻谷加工损耗因素分析
    5.1 追溯评价体系在本章节的应用描述
    5.2 企业加工损耗的因素分析中现存问题与研究方向
        5.2.1 能源消耗因素分析的现存问题
        5.2.2 资源损失因素分析的研究方向
    5.3 资源消耗追溯指标的分析与确定
    5.4 资源损失评价指标的推导与计算
        5.4.1 资源损失评价指标的数据推导与转换
        5.4.2 资源损失评价指标的计算结果
        5.4.3 资源损失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
    5.5 资源损失的相关分析与研究
        5.5.1 资源损失的因素方差分析
        5.5.2 资源损失的相关性分析
        5.5.3 资源损失的因素分析扩展
    5.6 资源损失的因素分析总结及相关建议
        5.6.1 存在资源损失的现状总结
        5.6.2 造成资源损失的分析结论
        5.6.3 减少资源损失的建议汇总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9)自助碾米机的控制系统设计及碾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传统碾米机及碾米工艺的发展概况
        1.3.2 碾米机智能化、自助化的发展趋势
        1.3.3 碾米机内米粒碾白数值模拟研究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助碾米机结构组成
    2.1 自助碾米机工作要求
        2.1.1 自助碾米机的需求分析
        2.1.2 自助碾米机的工作要求分析
    2.2 自助碾米机结构组成
        2.2.1 谷仓
        2.2.2 进谷斗
        2.2.3 碾米装置
        2.2.4 震动筛选装置
        2.2.5 储米斗
        2.2.6 绞龙输送装置
        2.2.7 称重装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助碾米机控制系统设计
    3.1 PLC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3.1.1 PLC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3.1.2 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3.1.3 PLC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3.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2.1 硬件选型
        3.2.2 电气系统设计
    3.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3.1 编程软件简介
        3.3.2 工作流程
        3.3.3 控制逻辑
        3.3.4 PLC程序设计
    3.4 控制系统调试
        3.4.1 整体实物调试
        3.4.2 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助碾米机碾白特性研究
    4.1 离散元素法的基本原理与力学模型
        4.1.1 离散元素法的概述
        4.1.2 离散元素法的基本原理
        4.1.3 离散元素法的力学模型
    4.2 离散元软件介绍
    4.3 碾白结构概述及理论分析
        4.3.1 碾白结构概述
        4.3.2 理论分析
    4.4 碾白仿真建立
        4.4.1 碾白结构模型
        4.4.2 糙米模型
        4.4.3 参数设置
    4.5 仿真结果分析
        4.5.1 糙米轴向速度
        4.5.2 糙米数目
        4.5.3 压缩力
        4.5.4 讨论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粳米适度碾制加工技术与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稻谷概况
        1.1.1 稻谷概述
        1.1.2 稻谷结构
    1.2 粳米碾制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1.2.1 大米加工精度表征
        1.2.2 国内外粳米碾制加工技术现状
    1.3 粳米品质研究现状
        1.3.1 大米微观结构研究
        1.3.2 加工精度与营养成分
        1.3.3 加工精度与食用品质及风味
    1.4 选题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论文研究内容
        1.5.2 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1.6 课题支撑
2 不同加工精度大米制备和加工特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方法
        2.3.1 糙米样品清理
        2.3.2 砂辊开糙程度的确定
        2.3.3 不同加工精度大米的制备及留皮度测定
        2.3.4 白度的测定
        2.3.5 脂肪的测定
        2.3.6 膳食纤维的测定
        2.3.7 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开糙程度米糠图像
        2.3.8 不同开糙程度大米经染色后体视显微镜图像
        2.3.9 留胚率、碎米率的测定
        2.3.10 不同碾磨时间粳糙米破裂强度变化
        2.3.11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原料糙米特性
        2.4.2 砂辊开糙程度的确定
        2.4.3 碾磨时间对碾减率的影响
        2.4.4 不同加工精度大米白度变化
        2.4.5 不同加工精度大米碎米率变化
        2.4.6 不同加工精度大米留胚率变化
        2.4.7 不同加工精度大米破裂强度变化
    2.5 本章小结
3 粳米碾制加工的糊粉层观察及成分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方法
        3.3.1 不同加工精度大米的制备
        3.3.2 理化特性测定
        3.3.3 大米横截面微观结构
        3.3.4 扫描电镜结合能谱仪分析横截面元素分布
        3.3.5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糙米不同部位糊粉层观察
        3.4.2 不同加工精度大米部分理化特性
        3.4.3 碾减率对大米VB1、VB2含量的影响
        3.4.4 碾制加工对腹部、背部糊粉层的影响
        3.4.5 加工精度对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3.4.6 原阳新丰2号糙米和日本越光糙米微观结构对比
    3.5 本章小结
4 加工精度对大米食用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不同碾减率大米样品的制备及留皮度测定
        4.3.2 米样新鲜度的测定
        4.3.3 米饭食味值的测定
        4.3.4 大米糊化粘度特性测定
        4.3.5 米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成分测定
        4.3.6 米饭感官评价
        4.3.7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加工精度大米新鲜度变化
        4.4.2 不同加工精度米饭食味值及质构特性
        4.4.3 大米糊化粘度特性
        4.4.4 米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成分变化
        4.4.5 米饭感官评价
    4.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水分对稻谷加工工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热风干燥条件引起的稻谷水分迁移对其品质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2]稻谷储藏品质与耦合因子关系的研究[D]. 王水寒. 吉林大学, 2021(01)
  • [3]库存稻谷营养价值和喂养效果的初步评价[D]. 康芳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粳稻水分解吸过程中裂纹变化及碎米产生力学机理研究[D]. 徐文.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 [5]粮库稻谷收购标准与加工企业差异及建议[J]. 刘琪,靖峰,郭方权,薛兵. 中国食品工业, 2021(02)
  • [6]基于红外辐射处理的稻谷中玉米象致死动力学特性及加工品质研究[J]. 丁超,王燕,陆琦坤,严薇,罗曜,刘兵,刘珏,刘强. 中国粮油学报, 2020(11)
  • [7]基于刀辊切削原理的稻谷加工设备仿真设计[D]. 程欣. 江苏大学, 2020(02)
  • [8]基于追溯评价体系的稻谷加工企业的损耗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 江法霖.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9]自助碾米机的控制系统设计及碾白特性研究[D]. 雷庆明. 东南大学, 2020(01)
  • [10]粳米适度碾制加工技术与品质研究[D]. 陈会会.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水分对大米加工工艺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