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县草地资源与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霞[1](2021)在《黄河源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两种扰动的响应》文中认为高寒草甸裸露斑块的出现导致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而裸露草甸斑块的扩大连通是高寒草甸退化的主要表现。高寒草甸景观空间指标的详细描述,对于理解高寒草甸退化及其景观破碎化的过程,将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为有效的高寒草甸科学管理提供依据。高寒草甸的景观格局演变始终受到自然和人类因素的影响,且其变化在各个阶段或不同尺度的驱动因素不同。本研究利用微观样地尺度下双因素三水平控制试验(即高原鼠兔数量和刈割强度因素分别设置为高、中、无三个干扰水平)的低空超细分辨率无人机(UAV)影像和宏观县域尺度的1972年-2019年13期卫星影像,研究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的景观动态变化,结合Arc GIS 10.7软件技术对无人机影像和卫星影像进行解译,并利用FRAGSTATS4.2景观生态分析软件提取景观破碎度指数,分别分析不同尺度下研究区裸露草甸斑块景观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引起裸露草甸斑块景观破碎化的驱动因素,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在不同尺度的退化高寒草甸上,高原鼠兔数量比放牧强度更能引起裸露草甸斑块的扩大及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2)微观样地尺度下,高原鼠兔密度和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的面积和其他景观破碎化指标均有显着的相关性影响。高密度高原鼠兔和重度刈割的交互效应组对高寒草甸破碎度的影响最大,依次为中密度高原鼠兔的单因素效应组、对照组、高密度高原鼠兔的单因素效应组、其他三个交互效应组、中等刈割的单因素效应组和重度刈割的单因素效应组。(3)微观样地尺度下,在不受高原鼠兔干扰的小区,裸露草甸斑块的总面积相对于初始面积减少了112.05 m2,而其他效应小区的草甸裸露斑块总面积相对于初始面积增加了126.37 m2。在高密度高原鼠兔和重度刈割情况下,裸露斑块面积的最高增长率为89.02%。高原鼠兔的单因素效应超过了刈割干扰和高原鼠兔的交互效应。刈割的单因素效应低于高原鼠兔密度干扰和重度刈割的交互效应,但高于高原鼠兔干扰和中等刈割的交互效应。当刈割强度从中等强度增加到高强度,高密度高原鼠兔干扰(14只高原鼠兔/小区)对裸露草甸面积的影响增加了5倍。高原鼠兔密度对斑块的数量、面积和比例指标的影响比刈割处理更显着,刈割扰动对景观形状指数、形状指数、分维数、连通指数和最近邻指数的影响远远超过高原鼠兔的扰动。(4)微观样地尺度下两种干扰的交互效应中,当刈割强度一致时,裸露草甸斑块的景观破碎化程度随高原鼠兔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景观破碎化程度随刈割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原鼠兔洞穴数量的变化与裸露斑块面积呈正相关关系(R2=0.538),且P<0.01,每个小区的高原鼠兔洞穴变化与裸露斑块占景观面积的比例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2=0.541),且P<0.01。(5)宏观县域尺度下河南县1972年-2019年的13期影像的景观破碎度指数显示其平均破碎度较低,平均为5.73。裸露草甸斑块破碎度平均为3.37,健康草甸的平均破碎度最低,只有0.67。在自然扰动因素中,地形因素中坡向对裸露草甸斑块的面积及破碎度影响最大,其次为坡度,地形、海拔;气象因素中的年均风速对退裸露草甸斑块的面积及破碎度影响最大。(6)气象因子中,年均风速与裸露草甸斑块呈正相关关系(R2=0.6943,P<0.01),即年均风速越高,高寒草甸退化越严重,裸露草甸斑块的面积越大。但景观破碎度指数与风速因子的关系呈负相关关系(R2=0.3921,P>0.05)。(7)在海拔因子中,景观破碎度指数(LFI)与海拔分布在3201-3300米、4101-4200米和4201-4300米之间的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呈反比例关系(R2=0.5164,R2=0.6606,R2=0.6948),且差异极显着(P<0.01),与分布在3401-3500米和3901-4000米之间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呈正比例关系(R2=0.6693,R2=0.4721),且差异极显着(P<0.01)。在坡向因子中,分布在半阳坡、半阴坡和阴坡的裸露草甸斑块面积与总的裸露斑块面积呈正比(R2=0.9913;R2=0.9698;R2=0.9629),且差异极显着(P<0.01)。在坡度因子中,分布在缓坡地、滩地、陡坡地的裸露草甸斑块面积与总的裸露斑块面积呈正比(R2=0.9369;R2=0.8581;R2=0.5368),且差异极显着(P<0.01)。
赵玉婷[2](2021)在《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爆发,确保生态系统安全是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主题,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构建已成为国际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和难题。草原是陆地上最重要生态系统之一,率先在生态脆弱且提供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草原区开展生态安全评价,不仅有利于区域生态安全管理,更有益于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案提供有益的支撑。黄河源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高寒草地作为黄河源区的主体,在源区生态安全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日益严重,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侵蚀程度和水源涵养功能都发生了显着地变化,对黄河源区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亟待定量、准确地评价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格局及动态变化,这不仅有利于黄河源区生态保护决策,而且有助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管理和区域发展。本研究以草地界面理论为基础(任继周等,2000),提出了基于草地生态健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草地生态风险的高寒草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在此框架体系下,以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OC)作为影响草地健康的核心指标,草地水源涵养功能用于评价黄河源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草地土壤侵蚀程度作为评价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受到胁迫的风险。评价指标的真实性是影响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准确的关键,因此,本研究通过在黄河源区系统取样,采集生物量实测数据293个,土壤有机碳实测数据628个,137Cs实测数据521个,以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气候因子、植被因子、土壤质地因子和地形地貌因子,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分别构建黄河源区NPP、SOC和土壤侵蚀量的自定义模型并验证,选取最优模型的模拟结果作为指标值。采用In VEST模型定量评价了2001-2020年黄河源区的产水量。在此基础上,结合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价了黄河源区的生态安全格局及动态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NPP自定义模型,模型精度优于CASA模型(R2=0.43,RMSE=155.56 g C m-2yr-1)和MOD17A3产品(R2=0.18,RMSE=196.35 g C m-2yr-1),可实现对黄河源区NPP的精准计算。由植被指数、气候因子、土壤质地和地形地貌组成的32个环境变量中,影响黄河源区NPP的最主要的因子是植被盖度、降雨量、FPAR、蒸散发量和ε。黄河源区NPP在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均值和总值分别为527.39 g C m-2yr-1和61.61 T g C(最优模型模拟结果)。2001-2020年期间,黄河源区NPP总量增加了12.07%,92.35%的区域NPP都呈现增加趋势。(2)相关性分析显示,植被盖度、降雨量、蒸散发、土壤粉粒和土壤砂粒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较大,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基于岭回归-随机森林算法的SOC自定义模型的估测精度最高(R2=0.71,RMSE=2.05 g/kg),该模型是符合当地实际的创新性成果。由此模型估算的黄河源区SOC平均值为73.2 g/kg,2001-2020年期间,黄河源区65.52%的区域SOC呈增加趋势,32.27%的区域呈现降低趋势,土壤有机碳降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高寒草甸类型上。(3)基于参数选择和实测数据验证都表明国际通用的RUSLE模型不适用于黄河源区土壤侵蚀现实,亟待研发适合研究区土壤侵蚀现实的新模型。在土壤侵蚀的机制上,7个环境变量具有重要作用,采用521个137Cs实测数据,筛选的变量与随机森林算法结合模拟的土壤侵蚀估测值精度最高(R2=0.41,RMSE=6.09t ha-1 y-1);该模型充分考虑了黄河源区风速和冻融对土壤流失的影响,相较于RUSLE模型更精确,由此填补了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拟方法的空白。基于新模型模拟的土壤侵蚀量整体下降,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区土壤侵蚀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为制定新的生态管理策略提供数据基础和数据依据。(4)产水量在空间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呈现阶梯式分布。黄河源区年产水量约为5.09X1010m3,2001-2020年,黄河源区产水量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9.44%的区域显着增加,其他区域(90.56%)产水量呈现轻微增加的趋势。(5)构建了以草地生态系统理论指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当地的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模型表达式为:ESI=NPPnormalX0.396+SOCnormalX0.219+WYnormalX0.246+SEnormalX0.139模型结果显示,从2001年到2020年,生态安全指数在空间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黄河源区生态安全指数平均水平为0.58。处于安全和较安全水平的区域面积高达57.38%;欠安全和不安全的区域占黄河源总面积的22.21%,生态安全改善的区域占全区总面积的39.30%,生态安全状态恶化的区域占比高达32.73%。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为黄河源区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保护决策提供了数据基础。
朱宁[3](2020)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前后草地退化与好转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文中研究说明草地退化是三江源地区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为了恢复三江源生态环境,先后于2000年成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05年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2014年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因此掌握保护区设立和生态保护实施前后三江源草地变化趋势以及草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对三江源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5年开始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2014年开始的二期工程时间为间断点,分为2000-2005年、2005-2013年、2013-2019年和2000-2019年监测时间段,基于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分析三江源全域和自然保护区内外的草地变化情况。以相关性分析法探讨气候因子与草地变化的响应,以残差趋势法分离出人类活动,探讨人类活动对草地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将草地变化趋势、气候和人类活动与草地变化的相关显着性结合,对影响草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分类,评估气候和人类活动对三江源草地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9年,三江源地区52.08%的草地呈好转趋势,仅1.66%的草地呈退化趋势。2000-2019年,三江源地区草地区域,明显好转的面积占比为15.82%,轻微好转的面积占比为36.26%。明显退化的面积占比仅为0.21%,轻微退化的面积占比为1.45%。变化不显着的面积占比为46.26%。东北部的兴海县、同德县、泽库县呈明显好转趋势。达日县、甘德县、曲麻莱县、治多县的草地退化分布相对较多。(2)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推动了草地的好转,好转面积占比由工程实施前的8.82%大幅增加至两期保护工程实施期间的25%左右。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一期实施前(2000-2005年),9.60%的草地退化占比略高于8.82%的草地好转占比。生态保护工程一期(2005-2013年),草地好转面积占比大幅增加到28.37%。生态保护工程二期(2013-2019年),草地好转面积占比趋于稳定(24.57%)。生态保护工程一期和二期,草地退化面积占比持续减少。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的减畜工程、鼠虫害治理、草场围栏等措施与草地好转显着相关,对助益草地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3)2000-2019年,保护区内的草地好转面积占比为57.40%,高于保护区外近10个百分点。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建成初期(2000-2005年),保护区内8.62%好转面积占比要差于保护区外的9.41%,而保护区内11.23%的退化占比要高于保护区外的9.35%。生态保护一期(2005-2013),保护区内外的草地退化和好转面积占比出现反转,保护区内退化总占比为4.51%小于保护区外的9.98%,好转类型的占比之和也高出保护区外好转类型6.20%,生态保护工程二期(2013-2019),这种良好的草地变化态势得以持续。保护区内生态工程相对集中,结合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改变了“保护区内草地状况差于保护区外”的局面。(4)2000-2019年,三江源地区72.56%的草地受气候或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三江源地区54.25%的草地受气候显着性影响,47.22%的草地受人类活动显着性影响。48.13%的草地好转由人类活动和气候共同引起,1.43%的草地退化由人类活动引起。保护区内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草地退化占比略低于保护区外0.07%,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好转占比也略高于保护区外1.04%,且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草地好转类型的保护区有5个大于由气候引起的好转3个。与非保护区相比,保护区内人类正向影响带来的效果更好,对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索南邓登[4](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藏医药学及其产业强劲发展,有限的藏药材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越来越多的藏药材面临濒临灭绝的严峻现状。开展野生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并进行系统管理,是藏医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论文以野生濒危藏药材掌裂兰植物为典型案例,沿着―致危因素识别-濒危资源评价-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路径,采用文献梳理、理论研究、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掌裂兰植物致危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濒危藏药生态适宜平衡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影响濒危藏药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路径模型。论文主要工作包括:第一,针对藏药资源的自然致危因素和适宜性问题,对青藏高原区域内掌裂兰分布点和样地进行生境特征、植物区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等调查。研究发现,掌裂兰具有种群规模小、个体数量少、地理分布狭窄,喜潮湿环境,抗寒旱能力弱等特征。提取掌裂兰分布区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青海省内掌裂兰适宜区总面积达30 700km2,其中河南县、泽库县、久治县和班玛县为主要适宜地,面积约为12 454 km2。构建了生态适宜面积平衡模型,为中藏药产业发展和规划种植奠定了基础,对藏药资源调查和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二,针对掌裂兰致危性的人为因素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全面分析青海、西藏、甘肃等地主要医疗机构资源的需求状况,提出保护意识淡薄、过度采挖、过度放牧、草地鼠害和旅游等活动为主要的致危因素。第三,依据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从濒危性、遗传多样性、植物价值、管理利用等方面,构建了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准则层指标、18个评价指标层和14个评价因素层。最后,基于致危自然及人为因素识别、评价体系、系统管理的过程对可持续利用能力提升的研究假设,通过353份调查问卷,使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关键因素和作用路径,提出应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加强濒危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生境调查,开展适宜种植区和规范化人工种植,建立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濒危藏药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与市场监管。以政府为治理主体,对致危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是解决濒危藏药资源危机的路径。本文针对构建濒危藏药资源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治理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李文玉[5](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研究》文中指出草地生态系统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改气候条件及全球碳循环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是中国生态系统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为了了解该区域草地生长状况和生产潜力,有效的管理、保护和恢复该区域的草地资源,需要对该区域的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展开研究。本研究为探究2001-2015年三江源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结合2005-2007年三江源区148个野外实测草地地上生物量(AGB)数据和同期的增强型植被指数、气象数据、海拔数据,构建了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BN)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并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支持向量机模型(SVM)、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和随机森林模型(RF)的拟合效果进行对比,旨在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可操作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对研究区草地AGB进行高精度的估算,为该区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将气象数据(光合有效辐射、温度、降水量和相对湿度)、遥感数据(EVI、NDVI)、海拔数据和土壤数据(土壤PH、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含量)作为模型备选驱动因子,与生物量实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海拔数据、2005-2007年三年的年均光合有效辐射、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与实测生物量有显着的相关性关系,因此将这五个变量作为模型的驱动因子。(2)深度置信网络模型训练和测试的R2和RMSE分别为0.83、50.17g/m2和0.81、43.75g/m2,模拟结果优于机器学习模型,说明该模型可以用于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的估算。(3)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2001-2015年均值为172.55g/m2,呈缓慢上升趋势,平均升幅为0.29g/m2 y-。年际变化较大,其中2006年草地地上生物量均值最高,为185.56g/m2,2010年最低为161.03 g/m2。在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稀疏草地三种草地类型中,高寒草甸AGB均值最高,为221.36g/m2,稀疏草地最低,为125.21 g/m2。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自东南向西北下降。其中位于北部的曲麻莱草地地上生物量最低,为106.6g/m2,东部的河南县最高,为345.71g/m2。(4)三江源区草地在2001-2015年间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主要是以稳定和恢复为主。其中61.57%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保持稳定,31.44%的草地地上生物量表现出恢复趋势,6.99%的草地地上生物量表现出恶化的趋势。
赵玮媛[6](2019)在《黄南州有机畜牧业战略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中的一种全新发展形式,其以实现农业高品质、高收益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变革传统生产方式,规范生产操作流程,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改善修复草原生态,在实现地区农业高端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有效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黄南州把加快有机畜牧业发展作为农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完善政策,强化举措,全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全州传统畜牧业加速向现代化有机畜牧业转型升级。为进一步加快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探索草地畜牧业发展新路子,调优黄南州畜牧业结构,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从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出发,同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寻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的运行机制及发展模式,运用SWOT模型系统性的分析黄南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有机畜牧业产业发展为主线,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旨在逐步建立起发展有机畜牧业的生产、加工、管理、信息、营销等一体化的完备运行体系并形成完整的有机畜产品开发产业链,从这些角度来看,本文研究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于晋海[7](2019)在《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华文明历史血脉之传承中,各民族在多元共生的文化土壤环境及社会变迁中孕育了众多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老龄应对实践,为我国老龄社会研究乃至为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问题解决提供了路径思考。在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的田野调查中作者发现,在牧区普遍存在如此的文化现象:牧区老人从牧业村落流动到小城镇聚居。基于这样的田野发现,本文核心问题是探讨老人流动行动背后的动因、社会文化框架以及老人在小城镇聚居情境中的适应与能动作用。牧区老人社会是一个老龄化社会缩影,探讨牧区小城镇聚居情境中个体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在当前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无疑具有着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首先,通过历史沿革、乡镇社区城镇化和老人移居对乡镇社区的塑造来阐述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过程。说明牧区老人是乡镇社区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并且在老龄应对和社会适应中发挥着能动作用,赋予牧区乡镇以独特的老人社会之社区结构;其次,对老人社会结构中所包含的家庭结构、社会交往及本土文化社会支持等三个次结构系统进行具体分析;之后,进行从微观情境到宏观制度话语的视角转换,通过分析制度变迁及社区养老实践过程中的老人社会适应,构建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间互动关系模型;最后,在比较研究中得出的老人社会特质及发展趋势,联系乡镇社区的现实和国家乡村发展战略的制度要求,来分析乡镇社区的未来。经研究指出:从形成机制而言,赛尔龙牧区老人社会是老人在应对自身角色变化和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生活事件时,通过流动在乡镇形成了独特的聚居形态。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牧区老人通过自身意志,与经历、接受并再诠释的经验相结合,来实现个体作为行动者的建构。类似的行动使得个体行动转变为群体行动,使乡镇情境发生了改变。从家庭结构而言,由于老人移居在牧业村和乡镇间形成了城乡二元家庭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型的涉及三代人之代际互动;从交往模式而言,随着赛尔龙乡镇中老人交往圈的扩大形成了以互助为核心的邻里交往,以互惠为特点的多民族交往,以社会凝聚为功能的交往参与;从本土文化的社会支持而言,老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借助本土文化来帮助其社会适应,在文化重构中不断应对困境与不适;从制度变迁与老人社会适应关系而言,构建宏观视角下形成的个体、社区与国家互动关系模型,在三者关系中社区具有着连接效应和中介属性,在老人的参与下进行新型乡镇社区构建;从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出发,老人社会处于从乡土自主养老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期,不仅要在微观社区情景范式中了解社会结构与老人能动,还需要从宏观角度对相关因素进行整体性研究。无论新型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具体路径如何,老人在社区家庭结构形态、文化权威形态及新型社区养老规范建立的便利性、社区城镇化及精神社区构建中都有着重要意义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发展需要老人的参与,而老人也需要依靠社区规范建立社会关照与养老服务进行老龄应对。社区一方面承载着保障老人生活、促进老人参与的情境责任,另一方面也肩负着推行国家制度、确保制度适应性和执行效率的使命。使得社区在老人个体、社区和国家三者关系间成为了中心环节,也使得老龄宜居的新型社区建设成为实现新时代乡镇社区发展的基本路径。
王晓敏,罗智勇,李红,盛兆权[8](2019)在《河南县牧草资源及优势牧草分布状况调研》文中研究说明选取河南县能反映草地类型分布状况的11个样区,分析牧草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河南县气象局2008—2017年生态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草地资源近10年变化状况及主要气候因子对牧草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南县天然草地以高寒草甸类和山地草甸类为主。2008—2017年草层高度、覆盖度和总产量在5月变化不明显,6—9月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草层高度在2010年和2012年8月、9月明显增高,牧草产量在2010年、2012年和2016年6—9月明显增高。2008—2017年温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降水和日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草层高度随着温度增加呈增加趋势,与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关系不明显;覆盖度与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关系均不明显;牧草产量随着温度和降水量增加而增加,与日照时数的关系不明显。
吴柏秋[9](2019)在《三江源地区草地载畜功能与水土保持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过度索取,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引起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己成为当前地理学和生态学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三江源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又是三江源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源区,因此定量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三江源的生态保护二期工程范围为例,基于气象、遥感、高程等多源数据,采用相关模型定量测算2000-2014年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牧草供给、土壤侵蚀、风蚀、水源涵养服务,分析生态工程前后服务功能的空间格局与演变特征,并探究草地载畜矛盾变化状况;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空间偏相关分析,分析气候与植被因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究服务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的时空特征;最后模拟不同载畜量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为实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4年三江源区的牧草供给服务、理论载畜量、水源涵养量、土壤侵蚀呈现东南—西北递减格局,时间上总体呈现增加趋势;然而风蚀量呈下降趋势。理论载畜量提高,现实载畜量下降,载畜压力指数降低,草畜矛盾状况得到缓解。(2)2005年生态工程实施以来,产草量、水源涵养量有明显提高,土壤保持功能得到加强。产草量工程实施后相比实施前提高了30.1%,以东北部分地区增加最大。减畜工程以来,理论载畜量增加,现实载畜量下降,载畜压力指数下降,相比工程前下降了5.12%,但整体上仍然处于超载。土壤侵蚀量增速逐渐变小,增速由0.23亿t/a到0.049亿t/a,土壤保持功能得到加强。风蚀量先上升后下降,由工程前1.52亿t/a到工程实施后的-0.45亿t/a,风蚀量逐渐减少。水源涵养量有明显的增长,增加了19%,工程实施后5年中水源涵养量趋于平稳状态。这表明三江源生态状况逐渐好转,生态工程和减畜工程取得初步成效,但生态系统的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3)气候与植被因子是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的主要因子,但随着地域的干湿条件差异,影响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与程度大小均存在区域差异。其中,气温与降水影响着产草量变化,降水与产草量呈负相关,温度是主导因素;土壤侵蚀与气温、降水、植被覆盖度相关,降水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土壤风蚀与温度、风速呈正相关,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风速是影响风蚀程度的主要因素;水源涵养量增减的主要受降水和潜在蒸散变化直接影响。然而,不同地区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因子在程度与主导因子上存在空间差异。(4)从研究区尺度上,产草量与土壤侵蚀呈现权衡关系,产草量与风蚀、水源涵养呈协同关系。从空间上看,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产草量与土壤侵蚀表现为“东权衡—西协同”格局;产草量与风蚀量表现为“全区大部分协同—东西部分权衡”关系;产草量与水源涵养为“全区大部分协同—西北部分权衡”分异规律。在各草地类型下产草量与土壤侵蚀、风蚀均以权衡关系为主,在与水源涵养量上以协同关系为主,但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5)各县现实载畜量与土壤侵蚀、风蚀、水源涵养相关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现实载畜量与土壤侵蚀总体呈协同关系,其中杂多县为显着协同;与风蚀总体呈协同关系,其中班玛、久治、泽库等为显着协同;与水源涵养总体呈权衡关系,班玛、玛沁、甘德等为显着权衡。(6)随着载畜量增加,土壤侵蚀程度与总量随之增加,其中澜沧江源流域变化最为明显。为保持三江源区的可持续发展,要着重治理土壤侵蚀状况,做到因地制宜。
谈静[10](2019)在《鼠丘土壤剥蚀及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高山嵩草高寒草甸鼠丘爆发区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时间空间尺度分析了鼠丘植被的演替规律、鼠丘土壤的剥蚀状况和土壤质量的变化情况,探讨高寒草地对高原鼠兔干扰的响应过程,主要结论如下:新鼠丘植被总盖度和植株高度随鼠丘形成年限的延长而增加,新鼠丘到3年鼠丘,盖度增加65.00%。鼠丘外圈植被盖度,高度和生物量总体上高于内圈,且内圈以1、2年生杂类草为主,外圈以多年生杂类草为主。Shannon-Wienerh指数随演替进行逐年减小,3年鼠丘仅为2.45;且均低于原生植被;演替度3年鼠丘最高,达到0.55;物种丰富度指数3年鼠丘最低。外圈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演替度均高于内圈。鼠丘高度春夏下降,秋季上升,2016年秋季,鼠丘高度增加,为20.36cm。鼠丘直径和表面积在第一次越冬后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1.9 cm和10235.21 cm2。鼠丘土壤剥蚀速率表现为高山嵩草草地>披碱草草地>杂类草草地;高原鼢鼠高于高原鼠兔,2017年8月达到峰值,分别为0.98 cm/季和1.4 cm/季;门源县>泽库县>河南县。鼠丘土壤的剥蚀量与鼠丘大小呈正相关,风蚀量和水蚀量均随形成时间逐渐减小。鼠丘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含水量随土壤剥蚀的进行逐渐降低;容重低于原生植被土壤;温度一年鼠丘高于二年鼠丘。鼠丘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表现为3年鼠丘>2年鼠丘>1年鼠丘,全氮含量从春季至秋季逐渐增高,速效氮含量夏季最高。鼠丘土壤全磷含量随形成时间增长逐渐降低,速效磷含量在1年鼠丘和夏季最高。鼠丘土壤钾含量均表现为夏季最大,全钾含量1年鼠丘最大,速效钾含量逐渐增加。
二、河南县草地资源与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县草地资源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源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两种扰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景观破碎化的研究进展 |
1.2.2 景观指标的研究进展 |
1.2.3 景观尺度的研究进展 |
1.2.4 景观破碎度的提取方法 |
1.2.5 高寒草甸的研究进展 |
1.2.6 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的驱动因素 |
1.3 研究内容 |
1.4 科学问题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材料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形地貌 |
2.1.2 研究区气候 |
2.1.3 研究区土地利用及土壤 |
2.1.4 研究区高寒草甸的景观类型 |
2.1.5 研究区水文状况 |
2.1.6 研究区放牧情况 |
2.1.7 研究区高原鼠兔分布及危害面积 |
2.1.8 研究区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微观样地尺度的试验设计 |
2.2.2 宏观县域尺度的试验设计 |
2.3 景观指数的提取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高原鼠兔和刈割扰动对高寒草甸裸露斑块面积的影响 |
3.1 研究区域 |
3.2 试验设计 |
3.2.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3.2.2 数据处理方法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裸露草甸斑块面积的年际变化 |
3.3.2 高原鼠兔数量与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面积的影响 |
3.3.3 高原鼠兔数量与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影响的单因素效应 |
3.3.4 高原鼠兔数量与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影响的交互效应 |
3.3.5 高原鼠兔洞穴数量对裸露草甸斑块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裸露草甸面积和高原鼠兔数量关系的变化 |
3.4.2 刈割与实际放牧的区别 |
3.4.3 围栏对高原鼠兔洞穴数量的影响 |
3.4.4 高原鼠兔与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影响的阈值 |
3.5 小结 |
第4章 高原鼠兔和刈割扰动对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的影响 |
4.1 研究区域 |
4.2 试验设计 |
4.2.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4.2.2 数据处理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景观破碎度指标的差异 |
4.3.2 对照组的效应 |
4.3.3 高原鼠兔数量的单因素效应 |
4.3.4 刈割强度的单因素效应 |
4.3.5 高原鼠兔与刈割的交互效应 |
4.3.6 高原鼠兔洞穴对破碎度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景观指标变化与原始条件的关系 |
4.4.2 高原鼠兔洞穴数量对高寒草甸破碎化的影响 |
4.4.3 破碎度与退化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5章 宏观县域尺度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指标的时空动态变化 |
5.1 研究区域 |
5.2 试验设计 |
5.2.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5.2.2 数据处理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3.1 河南县的空间构成及其景观指标的动态变化 |
5.3.2 河南县全域健康草甸景观的时空变化 |
5.3.3 河南县全域裸露草甸斑块景观的时空变化 |
5.3.4 河南县全域城镇居民地景观的时空变化 |
5.3.5 河南县全域景观破碎度指数分析 |
5.4 讨论 |
5.4.1 不同地类的景观指标与景观破碎度的变化差异 |
5.4.2 健康草甸斑块与裸露草甸斑块的破碎度的差异 |
5.4.3 研究方法局限性的解决 |
5.5 小结 |
第6章 宏观县域尺度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6.1 研究区域 |
6.2 试验设计 |
6.2.1 数据采集 |
6.2.2 影像处理方法 |
6.2.3 外业调查与验证 |
6.2.4 数据处理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影响裸露草甸斑块破碎度的景观指数动态变化 |
6.3.2 气象因素的影响 |
6.3.3 地理因素的影响 |
6.3.4 人为影响 |
6.4 讨论 |
6.4.1 气象因子在宏观县域尺度的变化 |
6.4.2 地形因子在宏观县域尺度的变化 |
6.4.3 放牧对高寒草甸破碎化的响应 |
6.4.4 鼠害和放牧在微观样地尺度与宏观县域尺度下的变化差异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2.1 黄河源高寒草甸破碎化的过程 |
7.2.3 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破碎化的响应 |
7.2.4 其他因子对高寒草甸破碎化的响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3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植被特征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系统取样与数据源获取 |
2.2.1 实验设计与取样方法 |
2.2.2 地形和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2.2.3 气象数据及其空间插值 |
第三章 近20 年黄河源区NPP模型模拟及时空分布 |
3.1 引言 |
3.2 NPP模型模拟研究方法 |
3.2.1 MOD17A3 数据产品 |
3.2.2 CASA模型 |
3.2.3 NPP自定义模型构建 |
3.2.4 模型精度评价 |
3.2.5 Mann-Kendall(MK)动态趋势分析 |
3.3 NPP模型模拟结果评价 |
3.3.1 MOD17A3 产品和CASA模型精度评价 |
3.3.2 NPP自定义模型环境变量影响因素分析 |
3.3.3 影响黄河源区NPP的环境变量筛选结果 |
3.3.4 基于生物量实测数据的模型验证 |
3.4 基于最优模型的NPP时空动态分布 |
3.4.1 NPP空间分布格局 |
3.4.2 NPP动态趋势分析 |
3.5 讨论 |
3.5.1 机器学习模型估算草地NPP的适用性评价 |
3.5.2 黄河源区NPP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3.5.3 黄河源区NPP模型模拟的不确定性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黄河源区土壤有机碳模拟模型构建及时空格局 |
4.1 引言 |
4.2 土壤有机碳自定义模型模拟研究 |
4.2.1 土壤有机碳自定义模型构建 |
4.2.2 模型精度评价 |
4.2.3 Mann-Kendall(MK)动态趋势分析 |
4.3 自定义模型模拟结果评价 |
4.3.1 土壤有机碳实测数据和环境变量的统计分析 |
4.3.2 土壤有机碳实测数据与环境变量相关性分析 |
4.3.3 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环境变量筛选结果 |
4.3.4 基于土壤有机碳实测数据的模型验证 |
4.4 基于最优模型的土壤有机碳时空动态分布 |
4.4.1 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
4.4.2 土壤有机碳动态趋势分析 |
4.5 讨论 |
4.5.1 环境变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作用 |
4.5.2 土壤有机碳模型模拟适用性评价 |
4.5.3 黄河源区土壤有机碳驱动机制存在不确定性 |
4.6 小结 |
第五章 近20年黄河源区土壤侵蚀模型模拟及其时空变化 |
5.1 引言 |
5.2 黄河源区土壤侵蚀模型模拟方法与评价 |
5.2.1 RUSLE模型 |
5.2.2 土壤侵蚀自定义模型构建 |
5.2.3 模型精度评价 |
5.2.4 Mann-Kendall(MK)动态趋势分析 |
5.3 土壤侵蚀模型模拟结果 |
5.3.1 RUSLE模型模拟结果 |
5.3.2 土壤侵蚀自定义模型环境变量影响因素分析 |
5.3.3 影响土壤侵蚀的环境变量筛选结果 |
5.3.4 基于~(137)Cs实测数据的模型验证 |
5.4 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分析 |
5.4.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 |
5.4.2 土壤侵蚀动态趋势分析 |
5.5 讨论 |
5.5.1 环境变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作用 |
5.5.2 自定义土壤侵蚀模型的不确定性 |
5.5.3 应制定黄河源区土壤侵蚀治理优先级策略 |
5.6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In VEST模型的黄河源区产水量动态模拟 |
6.1 引言 |
6.2 黄河源区高寒草地产水量估算 |
6.2.1 产水量模型原理 |
6.2.2 产水量模型数据源及处理方法 |
6.3 黄河源区产水量时空动态分析 |
6.3.1 黄河源区产水量空间分布格局 |
6.3.2 黄河源区产水量动态趋势变化 |
6.4 小结 |
第七章 黄河源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
7.1 引言 |
7.2 构建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安全体系 |
7.2.1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
7.2.2 构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 |
7.3 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7.3.1 生态安全指标体系 |
7.3.2 生态安全指数空间分布 |
7.3.3 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安全指数趋势变化 |
7.4 讨论 |
7.4.1 黄河源区生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7.4.2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协同效应 |
7.4.3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敏感性分析有待进一步开展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前后草地退化与好转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研究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及预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3 三江源草地时空变化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验证 |
3.3 三江源草地时空变化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4 三江源草地变化驱动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2 气候对草地的影响分析 |
4.3 人类活动对草地的影响分析 |
4.4 草地变化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响应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集 |
(4)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 |
2.1.2 公共自然资源理论 |
2.1.3 中药资源生态学理论 |
2.1.4 风险管理过程研究 |
2.1.5 计划行为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6 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 |
2.2 研究综述 |
2.2.1 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2.2.2 濒危藏药资源灭绝风险等级 |
2.2.3 濒危藏药资源管理现状 |
2.2.4 濒危藏药资源立法与保护现状 |
第3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自然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
3.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及濒危现状 |
3.1.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 |
3.1.2 濒危藏药掌裂兰研究现状 |
3.2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
3.2.1 濒危藏药植物区系分析 |
3.2.2 濒危藏药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
3.2.3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
3.3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 |
3.3.1 濒危藏药掌裂兰适宜区 |
3.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4 小结 |
3.4 掌裂兰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特征分析 |
3.4.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分布区 |
3.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4.3 结果与分析 |
3.4.4 小结 |
3.5 生境对掌裂兰致危因子分析 |
3.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5.2 结果与分析 |
3.5.3 小结 |
3.6 气候、土壤与对掌裂兰适宜性分析 |
3.6.1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论 |
3.6.2 构建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模型 |
3.6.3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模型问题分析 |
3.6.4 结果与分析 |
3.6.5 小结 |
第4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人为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
4.1 开发利用对掌裂兰的致危因素分析 |
4.1.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利用状况 |
4.1.2 收录国家、省部级法规标准情况 |
4.1.3 收录藏医药典籍情况 |
4.1.4 濒危藏药掌裂兰的市场流通情况 |
4.2 濒危藏药资源危机产生的人为因素分析 |
4.2.1 濒危藏药资源保护行为认知分析 |
4.2.2 长期过度采挖造成药用植物生境破坏 |
4.2.3 长期过度放牧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生境退化 |
4.2.4 草地鼠害对濒危藏药适生生境的破坏 |
4.2.5 旅游活动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 |
4.3 小结 |
第5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5.1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
5.1.1 指标体系 |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
5.1.3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5.1.4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价值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5.1.5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评价指标 |
5.1.6 管理利用因素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5.1.7 评测说明 |
5.2 权重分配及计算 |
5.2.1 权重分配 |
5.2.2 权重确定及计算 |
5.3 综合评价结果 |
5.3.1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系数评价结果 |
5.3.2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系数评价结果 |
5.3.3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系数评价结果 |
5.3.4 野生濒危藏药管理利用系数评价结果 |
5.3.5 各项准则层得分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路径分析 |
6.1 路径假设和概念模型 |
6.1.1 路径假设 |
6.1.2 概念模型 |
6.2 问卷设计和样本初测 |
6.2.1 问卷设计 |
6.2.2 样本数据预测 |
6.3 正式问卷数据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信效度检验 |
6.3.3 实证分析 |
6.3.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6.4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优化路径 |
6.4.1 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彻查濒危藏药资源量 |
6.4.2 开展濒危藏药资源替代品研究 |
6.4.3 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 |
6.4.4 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 |
6.4.5 公众参与濒危藏药资源保护 |
6.4.6 加强立法,更新开发利用观念 |
6.4.7 建立濒危藏药生态采集模式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深度学习的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草地生物量估算研究进展 |
1.2.2 深度学习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植被特征 |
2.2 数据来源 |
2.2.1 土地覆盖数据 |
2.2.2 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 |
2.2.3 遥感数据 |
2.2.4 海拔数据 |
2.2.5 气象数据 |
2.2.6 土壤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模型驱动因子选择方法 |
2.3.2 机器学习模型 |
2.3.3 深度学习方法 |
2.3.4 模型精度评价方法 |
2.3.5 趋势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模型驱动因子的选择 |
3.2 模型拟合精度分析 |
3.3 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 |
3.4 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趋势分析 |
4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黄南州有机畜牧业战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关于畜牧业的研究 |
1.4.2 关于有机产业发展的研究 |
1.4.3 关于有机畜牧业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有机畜牧业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有机畜牧业的相关概念 |
2.1.1 农业 |
2.1.2 生态畜牧业 |
2.1.3 有机畜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产业布局理论 |
第3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基础条件 |
3.1 黄南州的自然条件及经济条件 |
3.1.1 黄南州的自然条件 |
3.1.2 黄南州的经济社会条件 |
3.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 |
3.2.1 草地资源、畜种及畜产品资源现状 |
3.2.2 草蓄平衡、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耕地资源现状 |
3.2.3 天然草地生态环境、服务体系及加工龙头企业品牌建设现状 |
3.2.4 生态环境现状 |
3.3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 |
3.3.1 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
3.3.2 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不断转变 |
3.3.3 可借鉴推广的“拉格日模式” |
第4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SWOT分析 |
4.1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优势 |
4.1.1 环境、资源及区位优势 |
4.1.2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优势 |
4.1.3 发展良好的产业基础 |
4.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劣势 |
4.2.1 草原生态环境仍然脆弱 |
4.2.2 有机饲料产业及有机生产技术薄弱 |
4.2.3 经济发展及农牧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 |
4.3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机遇 |
4.3.1 政府政策带来的机遇 |
4.3.2 产业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果带来的推动力 |
4.3.3 国内外消费市场的需求带来的供给增加 |
4.4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威胁 |
4.4.1 不同地区同行业竞争者的竞争 |
4.4.2 有机畜牧业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尚不健全 |
4.4.3 有机畜产品市场开发力度不足及品牌影响力不足 |
4.5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SWOT矩阵选择 |
第5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区域布局 |
5.1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战略定位 |
5.1.1 定位基本原则 |
5.1.2 定位总体目标 |
5.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与战略重点思考 |
5.2.1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 |
5.2.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思考 |
5.3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
5.3.1 有机畜牧业发展核心区 |
5.3.2 有机畜牧业发展示范区 |
5.3.3 有机畜牧业发展辐射区 |
第6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对策及建议 |
6.1 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产业化经营新机制 |
6.2 着力推广“拉格日模式”,规范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 |
6.3 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助推畜牧业生产转型升级 |
6.4 强化科技支撑与人才建设,提升有机畜牧业生产经营水平 |
6.5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有机畜牧业生产物质装备水平 |
6.6 加快生产与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6.7 强力推进有机畜牧业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
6.8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7)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况 |
(一) 多学科交叉的老人研究 |
(二) 民族学视域下的老人研究成果 |
(三) 有关黄河南蒙古的研究概况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范式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出发 |
四、研究思路与文本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田野工作概况 |
(三) 文本结构 |
第一章 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 |
第一节 变迁中的社区形态 |
一、赛尔龙行政区划变迁 |
二、赛尔龙乡镇社区雏形 |
三、现代赛尔龙乡镇社区的区位优势 |
第二节 “老”牧民与“新”流动 |
一、老人移居与社区城镇化过程 |
二、老人的移居动因 |
第三节 牧区老人与乡镇新居 |
一、老年牧民对社区空间的塑造 |
二、居所空间营造中的老人需要 |
三、老人社会的形成机制与特点 |
第二章 移居老人家庭生活的变迁 |
第一节 远离牧场的承包户主 |
一、聚合: 承包制度前的牧区家庭组织模式 |
二、离散: 承包后的牧区家庭变化 |
三、移居: 分家的应对策略 |
第二节 流动语境下老人的家庭角色重构 |
一、祖孙养育模式的确立 |
二、赡养模式的变化 |
三、老人的赡养回馈 |
第三节 老人移居后的牧区家庭结构 |
一、城乡二元家庭结构的建立 |
二、三代人代际互动的传承意义 |
三、老人社会的代际性延续 |
第三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交往模式 |
第一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邻里互助性 |
一、老人交往圈在乡镇情境中的扩大 |
二、以互助为核心的交往模式 |
第二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多民族互惠性 |
一、多民族居处格局与社区发展 |
二、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商业互利 |
三、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居处互嵌 |
四、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文化互鉴 |
第三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社会凝聚性 |
一、牧区赛马活动中的老人交往 |
二、新年节庆中的老人交往参与 |
三、老人在牧区重要人生仪式中的参与 |
第四节 转郭拉——老人社会交往的典型情境 |
一、转郭拉之路——日常活动的空间安排 |
二、转郭拉之人——特定空间的互动交往 |
第四章 本土文化对老人社会适应的支持 |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碰撞间的老人生活 |
一、技术革新在老人生活中的体现 |
二、蒙藏医药的健康补偿 |
三、文化再造中的老人的困惑与不适 |
第二节 牧区老人的民族文化传承 |
一、河南蒙旗民族文化传承困惑 |
二、老人对本民族意识增强的态度 |
三、老人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
第三节 信仰活动在老人适应中的参与 |
一、老人的一般性信仰活动 |
二、老人在私人空间的信仰活动 |
三、寺院及僧众在老人社会中的作用 |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牧区老人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生产制度变迁与老人适应 |
一、变迁语境下牧区老人对承包制度的认同 |
二、老人视野中的承包制度完善路径 |
三、生产制度变迁后老人的期许与实践 |
第二节 养老制度变迁与牧区养老 |
一、我国养老政策变迁 |
二、新时代养老政策的趋势 |
三、牧区的养老实践 |
第三节 老人参与下的新型社区环境构建 |
一、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互动关系模型 |
二、社区的连接效应与中介属性 |
三、在老人参与中构建新型乡镇社区 |
第六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与发展 |
第一节 老人社会的流动性特质 |
一、流动与流动人口定义界定 |
二、老人移居与城乡流动 |
三、乡镇老人与空巢老人 |
第二节 老人社会的存续性问题 |
一、影响老人社会存续的要素 |
二、存续的补偿可能性 |
第三节 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与转变路径 |
一、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 |
二、老人社会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路径 |
结语: 老人与海——老人的积极应对与社区发展 |
一、老人与家庭居住形态 |
二、老人与文化权威形态 |
三、老人与新型社区构建 |
附录1 报道人及样本汇总表 |
附录2 问卷 |
附录3 当地政府有关养老规范及概念 |
附录4 我国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文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河南县牧草资源及优势牧草分布状况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河南县常见植物种科和属分类 |
2.2 河南县牧草资源分布特征 |
2.2.1 空间分布特征。 |
2.2.2 近10年牧草资源变化。 |
2.3 河南县气候变化 |
2.3.1 温度。 |
2.3.2 降水。 |
2.3.3 日照时数。 |
2.4 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
3 结论 |
(9)三江源地区草地载畜功能与水土保持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方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分析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 |
2.1.2 社会经济环境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 生态系统服务模型方法 |
2.3.1 产草量估算 |
2.3.2 草畜平衡计算 |
2.3.3 土壤侵蚀估算模型 |
2.3.4 土壤风蚀量估算模型 |
2.3.5 水源涵养量估算模型 |
2.3.6 载畜量变化下土壤侵蚀计算方法 |
2.4 分析方法 |
2.4.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2.4.2 偏相关分析 |
第三章 三江源区草地资源草畜功能分布特征 |
3.1 牧草供给(产草量)服务功能状况及变化 |
3.1.1 三江源区产草量(牧草供给)服务状况及变化 |
3.1.2 流域牧草供给服务状况及变化 |
3.1.3 县域牧草供给服务状况及变化 |
3.2 草地草畜平衡 |
3.2.1 草地资源载畜量与载畜力分析 |
3.2.2 草畜矛盾变化状况 |
第四章 三江源区草地资源水土保持功能分布特征 |
4.1 土壤侵蚀 |
4.1.1 模型估算结果验证 |
4.1.2 土壤侵蚀的服务状况及其变化 |
4.2 土壤风蚀 |
4.2.1 三江源区风蚀状况及变化 |
4.2.2 流域尺度上风蚀状况及变化 |
4.2.3 县域尺度上风蚀状况及变化 |
4.3 草地资源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 |
4.3.1 三江源区草地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状况及变化 |
4.3.2 流域尺度上水源涵养服务状况及变化 |
4.3.3 县域尺度上草地水源涵养服务状况及变化 |
第五章 气候与植被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分析 |
5.1 气候与植被变化 |
5.1.1 气候因素 |
5.2 气候因素对产草量的影响 |
5.2.1 空间尺度上气候要素对产草量的影响 |
5.2.2 不同流域尺度下气候因素对产草量的影响 |
5.3 气候与植被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5.3.1 空间尺度上气候要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5.3.2 不同流域尺度下气候因素与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 |
5.3.3 不同草地类型下气候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 |
5.4 气候因素与植被对风蚀的影响 |
5.4.1 空间尺度上气候与植被要素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
5.4.2 不同流域尺度下气候因素与土壤风蚀的影响分析 |
5.5 气候因素与植被对水源涵养的影响 |
5.5.1 空间尺度上气候与植被要素对水源涵养的影响 |
5.5.2 不同流域尺度下气候因素与水源涵养的影响分析 |
第六章 权衡与协同分析研究 |
6.1 生态系统服务生产与生态功能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定量分析 |
6.1.1 产草量与土壤侵蚀、风蚀、水源涵养量 |
6.1.2 现实载畜量与土壤侵蚀、风蚀、水源涵养量 |
6.2 不同草地类型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特征 |
6.3 模拟草地不同载畜量下土壤侵蚀变化研究 |
6.3.1 不同载畜量下土壤侵蚀量的变化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因素 |
7.1.2 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与协同关系 |
7.2 不足与展望 |
7.3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鼠丘土壤剥蚀及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鼠丘形成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1.2.2 鼠丘植被的恢复演替 |
1.2.3 鼠丘土壤的剥蚀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鼠丘植被的恢复演替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
2.4.2 不同年限鼠丘植物群落演替 |
2.4.3 圈内外鼠丘植物群落演替 |
2.5 讨论与结论 |
2.5.1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 |
2.5.2 鼠丘植物群落演替 |
2.5.3 鼠丘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
第3章 鼠丘土壤剥蚀影响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鼠丘形态特征 |
3.2.2 鼠丘土壤的剥蚀速率变化 |
3.2.3 鼠丘土壤的剥蚀量变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鼠丘形态特征 |
3.3.2 鼠丘土壤的剥蚀速率变化 |
3.3.3 鼠丘土壤的剥蚀量变化 |
3.4 讨论与结论 |
3.4.1 鼠丘形态特征 |
3.4.2 地域及地形对鼠丘土壤剥蚀的影响 |
3.4.3 鼠丘土壤剥蚀率变化 |
3.4.4 剥蚀量变化 |
第4章 鼠丘土壤理化特征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鼠丘土壤理化特征 |
4.3.2 土壤机械组成各颗粒级含量比较 |
4.4 讨论与结论 |
4.4.1 鼠丘土壤机械组成 |
4.4.2 鼠丘土壤物理性质 |
4.4.3 鼠丘土壤化学性质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河南县草地资源与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源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两种扰动的响应[D]. 李杰霞. 青海大学, 2021(01)
- [2]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安全评价[D]. 赵玉婷. 兰州大学, 2021(09)
- [3]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前后草地退化与好转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D]. 朱宁.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D]. 索南邓登. 天津大学, 2020(01)
- [5]基于深度学习的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研究[D]. 李文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6]黄南州有机畜牧业战略发展研究[D]. 赵玮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7]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D]. 于晋海. 兰州大学, 2019(02)
- [8]河南县牧草资源及优势牧草分布状况调研[J]. 王晓敏,罗智勇,李红,盛兆权.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1)
- [9]三江源地区草地载畜功能与水土保持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D]. 吴柏秋.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鼠丘土壤剥蚀及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D]. 谈静. 青海大学, 2019(04)
标签:三江源论文;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论文; 土壤分类论文; 黄河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