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尔羌河流域玉米病虫发生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亮[1](2020)在《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天然草地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达3.93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41%,居世界第三位。放牧草地面积为3.31亿hm2,占天然草地资源总量的84.27%,是农田面积的2.2倍,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草地资源类型。天然草地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寒带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而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植被覆盖率仅为40.4%,其中天然草地面积为5725万hm2,占植被覆盖总面积的85.1%,因而天然草地在维护新疆生态安全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时新疆放牧草地4800万hm2,是新疆37个牧业及半牧业县极其重要的物质资源和农牧民增收的主阵地,2019年底存栏食草牲畜4616.9万头(只),出栏4552.3万头(只),新疆的放牧草地是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人类生存环境、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新疆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超载过牧和、人为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干扰甚至掠夺式利用,导致我国放牧草地退化、沙化,养分固持作用减弱,涵养水源能力丢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服务功能衰退。甚至绝大部分放牧草地被毒害草、劣质植物滋生蔓延,鼠虫病害等生物灾害频发多发,导致放牧草地生产力下降、利用率降低,严重影响草原生产功能。近年来,放牧草地毒害草对牧民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这直接影响国家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效果及牧民的脱贫致富。因此,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放牧草地的主要毒害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危害严重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用传统的植物化学方法,对其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对后三种毒害草颗粒化替代山羊日粮中粗饲料,进行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目的是为减少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危害、发生,为综合防控和利用进行理论和技术上的技术支撑。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及危害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主要分布在伊犁州河谷草原、阿勒泰高山草原、阿克苏荒漠草原、乌鲁木齐市天山北坡草原、博州荒漠草原、巴州塔里木河沿岸荒漠草原、哈密荒漠戈壁草原等70多市县的放牧草地。毒害草种群分布中,主要以醉马芨芨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乌头(Aconitum)、橐吾(ligularia sibirica)、毒芹(Cicuta virosa)、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等9种毒害草为优势种,其危害面积约占毒害草危害总面积的80%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新疆东部干旱荒漠草原以醉马芨芨草和变异黄芪分布为主;新疆南部塔里木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流域以小花棘豆危害分布最广,昆仑山北坡高山草甸草原以黄花棘豆分布为主,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草原以马先蒿、唐松草、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新疆北部伊犁河谷草原和阿勒泰山高山草原以乌头、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可见,新疆天山东部、南部和北部地理地貌和气候特点的差异性,导致毒害草种群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尤其是毒害草种群在海拔1500-2500m垂直范围内分布广,且危害严重。调查发现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发生面积为682.06万hm2,其中轻度危害469.93万hm2,中度危害126.73万hm2,重度危害89.4万hm2,危害放牧家畜的主要毒害草约有44种。其中,在全疆分布造成危害的毒害草有9种,占毒害草总数的20.5%;北疆有25种;南疆有27种。每年数十万放牧牲畜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6亿元。2.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在南疆选择引起放牧家畜中毒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分离提取生物碱,并经GC-MS和UPLC-MS/MS联用仪检测分析,共鉴定出18种生物碱(GC-MS鉴定出6种,UPLC-MS/MS鉴定出12种)。骆驼蓬主要含鸭嘴花酮碱、骆驼蓬灵、骆驼蓬碱、6-甲基哈马兰、6-甲基哈尔满、哈尔明碱、促黑激素N-氧化物和野百合碱;白喉乌头主要含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醉马芨芨草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黄花棘豆检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倒千里光裂碱、次乌头碱、毛果天芥菜碱N氧化物、克氏千里光碱;碎米蕨叶马先蒿主要含3-乙基石松胺、槐果碱、去甲基蝙蝠葛啡碱和9-甲氧基玫瑰碱。表明这些毒害草含有多种生物碱,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可能是这些生物碱共同作用的结果。3.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含毒害草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进食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但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与对照相比,添加毒害草制成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可明显提高山羊瘤胃内的乙酸浓度,同时提高山羊的血红蛋白浓度,试验中各处理间山羊血清中的谷氨酰转移酶、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均无显着差异;含10%黄花棘豆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血清中的钾、钠、氯、钙、镁和磷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但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显着升高。4.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按照地貌对新疆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提出毒害草的防控对策。对重要放牧地,优先保证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采用化学防控、轮牧和区域生物防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毒害草治理,辅之栽培草地建设;涵养水源地采用栽培草地与生物防控配合的方法实施;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沙漠化控制和荒漠化控制功能的生态功能区,对毒害草不进行防控,有条件时要进行科学种植与开发,发挥其生态修复功能;对于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畜产品加工和水文调蓄生态功能的毒害草防控主要采取人工与机械的物理防控方法、农牧结合、牧民定居、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防控。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治理的策略要充分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价值,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制和开发利用措施。一是要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不能简单采取清除或灭除的方法。二是要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三是要大力建设栽培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实现草畜平衡。四是要科学定位毒害草的利与害,挖掘毒害草的潜在利用价值,提升毒害草资源化利用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比较系统地调查了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的种类与分布,明确了主要优势毒害草种群的区域分布特点。通过对五种主要毒害草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成分的提取与分析,初步阐明其所含生物碱成分的种类;研究了毒害草颗粒化替代日粮中粗饲料对山羊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表明按照10%的比例添加制成的草颗粒对山羊的毒性作用较低。提出了新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对策,对指导新疆草地毒害草的科学防控和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田立文,翁琴,田聪华,宁新民,刘志清,欧洲,王会平[2](2018)在《WTO框架下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计划项目内容分析与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依据WTO规则和新疆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明确提出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计划内容。通过在国内外多地实地考察调研,并与相关人员交流,同时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含统计数据、网上信息和政府文件等),了解WTO棉花补贴规则和新疆水资源、风沙、土壤盐碱化以及病虫草害等特点。结果表明,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计划包括新疆生态水供给、土地荒漠化治理、土壤改良和病虫草害生态防治4项内容,并阐述各项目设立理由与具体方案。为避免黄箱政策补贴引发的国际贸易纠纷,笔者认为在新疆开展棉花环境保护计划行动十分必要,但由于WTO对环境保护补贴有明确的前置条件,再加上中国棉花环境保护补贴存在总量控制的现实问题,因而在落实环境保护计划方案时,应把环境保护计划与WTO的其他补贴规则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
汪航[3](2018)在《胡杨林春尺蠖虫害遥感监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胡杨是存活于塔里木河流域的早期树种之一,聚集生长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带,遏制着沙漠的继续扩张,在最残酷的生存环境中为人类创造了得以生存的空间。然而,近年春尺蠖虫害在新疆天然胡杨林区的持续出现,严重威胁着天然胡杨林的生存和绿色屏障功能的发挥。胡杨树体高大、分布稀疏、覆盖面积较广,传统监测方法难以满足对胡杨林春尺蠖虫害进行快速监测的需求,而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以新疆巴楚县夏马勒林场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8、MODIS等卫星遥感数据开展胡杨林春尺蠖虫害监测方法研究。首先利用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开展研究区典型地物分类研究,获取研究区胡杨林空间分布信息,以此结果作为春尺蠖虫害监测分析的数据基础。再通过2014年到2017年MODIS数据重构了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并采用滤波技术进一步拟合了NDVI时间序列曲线。分别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析了NDVI值在表征春尺蠖虫害状况时的敏感性,探究了春尺蠖虫害监测的方法。研究提取了2014年到2017年胡杨林虫害发生期的受灾区域,分析了气候环境因子对春尺蠖虫害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为未来春尺蠖等虫害防治、胡杨林保护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一种支持向量机与NDVI相结合的胡杨林空间分布信息高精度快速提取方法。通过对卫星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分析发现,胡杨林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特征与农田存在差异,灌木林各个波段反射率值均低于胡杨林,灌木与胡杨混生林各波段反射率值介于灌木林和胡杨林之间。光谱指数的应用能有效区分各地表类型,经试验NDVI效果好于EVI和RVI,此外,同地区秋季NDVI影像有助于区分农田、胡杨和灌木。结合纹理特征能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其中均值、相关性、对比度三个特征效果较好,滑动窗口大小为3时最佳。支持向量机分类的分类效果较最大似然分类法有突出优势,土地覆盖总分类精度达87.2%。分类结果显示,胡杨林总体上沿叶尔羌河岸两侧分布,面积约为166.78Km2,胡杨灌木混生林面积约为273.08 Km2。(2)基于NDVI时序分析的春尺蠖虫害遥感监测方法研究。NDVI时间序列能够表征胡杨林的生长状态,从有林地和疏林地随机选取样本点构建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中,最大值、最小值及生长趋势情况符合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生长规律,且对外界环境影响(夏季降雨等)敏感。为了去除异常值等噪声点获取胡杨林理想NDVI时序曲线作参考,采用了非对称性高斯函数拟合法、双Logistic曲线拟合法和Savitzky-Golay滤波拟合法进行拟合,并比较了三种算法的拟合效果。滤波拟合算法能有效去除非影像质量影响的噪声点,三种拟合算法中,双Logistic函数拟合和非对称性高斯函数拟合使原始NDVI值过度拟合,S-G滤波在去除异常值的基础上能较好的保留原始NDVI曲线的细节信息,适用于本研究的NDVI时序分析。原始NDVI曲线较拟合后的结果,在虫害暴发期(3月到5月)有较明显且有规律的波动,对比飞防区与未飞防区样本点NDVI曲线,进一步验证了该波动与春尺蠖虫害相关。基于此,可通过突变点的监测捕获春尺蠖虫害信息。(3)夏马勒林场春尺蠖虫害遥感监测结果分析。林场2014年到2017年虫害发生期受灾区域分布结果显示,空间上,受灾区的分布较为聚集,但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和受灾面积大小无明显规律,呈动态变化。时间上,2014年到2017年每年春尺蠖虫害爆发盛期不一致。统计数据显示,年际特征上,2015年虫害导致的突变像元总量最多,2017年突变像元总量最少。年内特征上,2014年到2016年间研究区胡杨林虫害盛期突变像元数量占比都围绕50%上下波动,而2017年占比下降到了15%,混生林与胡杨林受灾程度的年际和年内特征类似,但总体上混生林受灾面积更大,这与胡杨受灾后的二次展叶有关,水源是其主要影响因素。(4)春尺蠖虫害影响因子分析。研究区春尺蠖虫害为多方面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气温、降水和人为干预对春尺蠖发生均有影响,气温和降水主要影响春尺蠖的羽化出土时间、羽化数量以及新生虫卵的孵化进度和幼虫历期,气温通过影响土壤环境温度间接地影响春尺蠖的发育速率,春尺蠖的羽化时间、羽化数量和卵化时间与2-4月的气温呈正相关,寿命与气温呈负相关。降水通过土壤环境湿度和温度来影响春尺蠖冬蛹的存活和羽化时间,春尺蠖的发生与降水量呈负相关。人为干预则直接通过飞机喷洒药物方式减少虫害期春尺蠖虫口数量。
刘牧[4](2018)在《水杉原生种群生境适宜性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杉是中国特有世界着名的孑遗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水杉自被重新发现以来,一直都是我国政府保护和监测管理的重点,被列为一级保护植物。目前,由于气候的变化、环境的破坏和人为的干扰等因素,导致水杉原生种群正走向衰退乃至灭绝的边缘。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杉原生种群栖息地的野外调查数据、气候数据和树木生长数据等,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水杉原生种群的生长、变化和适宜性进行研究,为水杉原生种群的保护提出合理对策。以期为水杉原生种群生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水杉原生种群栖息地的65年的气候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到的自然状况,当地的气温呈现升高的趋势,而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都呈下降的趋势。冬季气温上升是年平均气温增加的主要因素;受冬季1月极端高温和秋季10月极端低温的主要影响,年极端高温和低温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平均高温的上升主要是受春季5月高温天气较多调控,平均低温的增加是受冬季2月低温天气减少的影响。春季和8月的平均相对湿度减少是年平均相对湿度减少的主要因素;同时,春季和8月的降水量减少也是最明显的,平均风速在春季下降的最为显着,日照时数方面冬季12月减少的最大。2、利用水杉树木年轮分别建立标准化、差值和自回归三种年表,分析各年表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发现除当年气候因子影响外,上年气候也对水杉当年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气温对水杉径向生长的影响最为显着。从季节方面看,春季气候因子对水杉年轮生长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极端高温和平均高温的升高促进了水杉的生长,极端低温的升高、平均低温和平均相对湿度的降低限制了水杉的生长。从月气候因子角度看,5-9月的气候因子对水杉生长的影响所占比重较大,平均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降低对水杉的径向生长具有阻碍作用,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与水杉树轮生长相关性研究发现仅有个别月份具有相关性。3、依据水杉树轮年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程度,建立气候重建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检验可以看出模型的效果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区域内的气候变化趋势。同时,从关系模型中了解到,水杉的主要生长季为每年的5-9月,同时,冬季的低温促进水杉的休眠,为生长季积蓄能量,模型是利用经过筛选后的气候因子建立的经过筛选的因子最终确定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可以对水杉的径向生长进行有效预测。4、利用水杉树轮数据,建立径向生长模型,评选出的最优生长模型是D=61.44*(1-e-0.01*T)0.86,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对水杉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树龄在50年之内的水杉依然存在旺盛的生命力。树高胸径模型中多变量的复合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单变量模型。模型4(h=17.7508+0.0042d2+0.0001d3)、模型22(h=128 1449e-49.9808/d+69.7668)模型51(h=e15.3671-3 07371nH-0-9 5212/t-28 31741nN/d+544 2804/dt+206 7969/d)和模型52(h=0.4994H00.0507(BA)0.3521N0.0196e0.1972/t+8.6632/d)是最好的四个模型。这其中模型4是线性模型,其他三个是非线性模型,树龄虽然不是研究树高胸径关系中最重要的变量,但在模型的选择中考虑树龄可以提升树高的预测精度,通过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立木、立地和环境特征因子进行降维,发现立木数据中的胸径、树高、冠幅、树龄和立地数据中的经度、纬度、海拔和坡向8个因子对水杉原生种群生长状态分类的效果最佳且可有效保证分类精度。随机森林和SVM两种分类法相结合与多源信息组合能够有效对水杉的健康类型进行分类预测。5、水杉原生种群生境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权重中人居活动因子权重最高,其次为海拔因子。水杉生存的最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保护区西南部的河谷地带,东北部是水杉原生种群的适宜区域。不适宜的地区主要为中部的人居活动区域和四周的高山,全部保护区最适宜、适宜和不适宜区域分别占保护区面积的 26.95%、41.01%和 32.04%。6、根据水杉原生种群的调查结果结合对水杉种群具有影响的因素,研究提出应加强对水杉中区的监测管理,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增加保护专项基金,实行承包责任制,实施生态移民,建立专业的水杉保护科研团队,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使水杉种群得到有效保护。综上所述,水杉原生种群生境的气候变化趋势虽然相对较弱,但依然对水杉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气候因子可以对水杉的生长进行有效预测,适应性等级划分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和海拔高度对水杉适宜等级的划分具有重要影响,应加强对水杉保护的监管力度,杜绝人为干扰,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恢复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本研究为今后水杉原生种群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物种的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冯加远[5](2016)在《叶尔羌河流域水土环境演变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防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叶尔羌河流域处于干旱地区,是新疆地区最大的灌区,日益凸显的水土环境危机、不断恶化的水土环境使该地区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长期以来的水土开发,导致了绿洲生态系统生命力在不断下降,人工绿洲膨胀,天然绿洲萎缩。在强调发展的同时,忽略了水土环境保护;在发展人工绿洲的同时,忽略了天然绿洲的保护;在保护农田灌溉的同时,忽视了水盐平衡。因此,进行水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而提出水土环境整治策略对该区域十分重要。本文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了叶尔羌河流域25年来的水土环境变化,研究了地下水位、水质和土壤盐渍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规律,并提出水土环境恶化的防控措施。土地利用的变化多伴生着污染源的变化,污染源是水土环境恶化的根源之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叶尔羌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和时间上变化。在空间上叶尔羌河流域耕地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地区,面积为406098hm2;果林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近河岸地区,面积为485360.4hm2;未利用土地面积最大为4434022.3hm2。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驱动下,1990-2014年叶尔羌河流域流域耕地面积增长最快,增加了232750hm2,大量的草地和林地转变为耕地和建筑用地,并有持续增长的趋势。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位、地下水水质、土壤盐渍的时空变化规律。地下水位在时间上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在空间上呈南部高北部低,近河高远河低的变化特征。地下水水质在时间上呈变差的趋势,地下水盐分和主要离子含量也随时间显着增加,在空间上由南向北、自近河向两侧沙漠区水质呈变差的规律;地下水盐分、主要离子含量、无机毒理和微量有机物从上游到下游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近河地区低于远河地区;土壤盐渍化由上游到下游呈逐渐严重分布规律。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用两方面分析了水土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时间上变化主要由土地利用的变化引起的;而空间上的变化则是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引起的,其中地下水位、主要常规离子和盐渍化的空间变化自然因素占主导地位,无机毒理离子和有机物的空间变化则是人类活动占主导地位。在分析了水土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制定了水土环境恶化的防控措施。
程钢[6](2013)在《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石河子垦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过去60年的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是天山北麓乃至整个新疆绿洲发展的缩影。60年间,垦区在一片荒漠和天然绿洲中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业区,发展成为一个南接天山、北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大型绿洲经济带,成为建国后新疆后开垦建设的最大的新绿洲之一。期间,玛纳斯河流域水土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垦荒者们从内陆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引进了优良生物物种,较显着地改变了流域的生物结构,与开发前相比,总生物量大大增加,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伴随着农业开发的进行,石河子绿洲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片荒漠和荒漠草原被开发成为耕地,人工绿洲替代了广袤的荒漠和天然绿洲,过去分散的古老绿洲斑块联结成片,绿洲面积大幅扩张;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绿洲外缘也出现了荒漠化的趋势,并带来了盐渍化、尾闾湖干涸、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污染、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开发改变了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不同程度地增加,林地先减少后增加,总体保持平衡,牧草地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引起系统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0年间,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明显改善,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14.64亿元增加到26.18亿元,52年间增加了78.81%,各项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也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总趋势持续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但总体上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接近临界,绿洲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土地利用方式,迫在眉睫。研究发现,过去60年来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主要是基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是绿洲存在和演变的关键因素,其利用方式和水平决定了绿洲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但就绿洲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几近极限,今后该区绿洲农业开发的方向应该是:在进一步完善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绿洲农业生产结构与产业布局,增粮减棉,扩草兴牧,扩园植林,促进农牧结合,优化绿洲土地利用,实现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农业开发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措施:创新农地制度,保障生态用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协调兵地关系,实现垦区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颜璐[7](2013)在《农户施肥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以南疆地区农户调查为例》文中认为化肥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物质投入要素之一,对农作物产出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农业生产中施肥量持续快速增加,引发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农产品质量等诸多问题,同时也会加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化肥投入却呈现投入多、增速快的趋势,而南疆地区比较贫困,化肥施用总量较大,远高于东疆及世界安全施用上限。而农户作为施肥行为决策的主体,如何引导农户合理施肥,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缓解肥料养分流失、保护和维持农村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本文在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尝试从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农户施肥行为影响因素、政府和农户以及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户施肥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一是农户施肥行为假设是从“自然人”,到“经济人”,再到“有限理性经济人”的发展过程,而农户施肥决策行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决策系统,以“短期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最佳化肥施用组合,来达到农作物的最优产出,从而农户施肥行为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集体行动和路径依赖等特征。二是农户施肥行为受到内、外部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内部因素提供了决策的可能性,并构成决策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中的自然条件、耕地资源、劳动力、资金;个体特征中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兼业化程度、土地经营方式、农业技术、环保意识;心理因素中的行为态度(购买前认知程度、化肥施用效果评价及农业污染认知)、主观规范(购买及施用信息获取渠道)、知觉行为控制(购买地点及便利性)、行为意向(其他方面的认知)等诸多因素;外部要素对农户决策有着激励和制约的作用,有市场环境和政策制度等非农产业的发展,其中市场环境包括信息来源、农产品价格、化肥价格、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政策制度主要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补贴政策、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及文化理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非正式制度。三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追求的是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农户却以考虑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最优选择,当农户处于一个群体中时,会受到其他农户的影响,经济诱因越强,农户转变施肥行为的效果越明显,农户采纳新技术的总收益越高,示范效果越强,达到均衡状态的速度越快。在以上理论分析框架思路下,我们以南疆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验证。选择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和阿瓦提县以及喀什地区莎车县作为样本,通过实地调查及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南疆施用强度高,占新疆化肥施用总量的60%左右,以氮肥和磷肥为主,喀什和阿克苏地区是施肥强度较高的地区,此外,南疆地区化肥施用密度较高,明显高于东疆,氮肥施用密度高且施用总量一直在增长。②南疆地区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对不同作物产出贡献率不同,粮食和林果对化肥依赖程度高,棉花较低,且化肥贡献率地区差异明显,呈化肥施用增长幅度越高的地区,化肥贡献率越高,其中,阿克苏地区粮食和棉花作物化肥贡献率均为最高。③农户作为化肥施用的主要决策者,年龄、性别、务农时间(耕作经验)、受教育程度等个体特征将直接影响化肥施用行为,化肥施用量、种类等产生较大程度的差异,且施肥决策选择呈多样性,而施肥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农户只能互相模仿和学习,使农户施肥行为决策趋同。④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和农技培训参与程度对施肥量的选择行为影响程度大,务农时间、土壤质量变化、种植规模、劳动力人数、化肥价格变化和化肥利用率认知对施肥量的选择行为影响程度较大,除了务农时间和土壤质量变化外,所有影响因素均对施肥量呈负向影响。在对农户施肥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调整农户的补贴政策,优化化肥供给结构;加强测土配方、缓控释肥等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户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农户不合理施肥观念;强化农村信息化建设,拓宽农户施肥信息获取渠道;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建立健全化肥市场价格机制及相关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对策建议,引导农户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降低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买吾鲁旦·阿布力克木[8](2013)在《塔里木河上游主要生态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阿克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灾害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而出现的新概念,是人们从生态学角度对灾害的新的分类和解释。而阿克苏地区是新疆生态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旱灾、风灾、水灾、冰雹灾害在近几十年越来越明显的增长趋势。本文利用阿克苏地区1951-2000年生态灾害数据,对阿克苏地区的各类生态灾害发生次数与累计受灾面积的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阿克苏地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与生态灾害频次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阿克苏地区的主要生态灾害总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生态灾害发生次数:在20世纪50年代四种生态灾害的总发生频次较低,60年代至80年代逐步上升,增长幅度不大,80年代开始增长幅度增加,四种生态灾害的发生总频次明显增加,1987年和1990年出现最高值,90年代出现以小幅度减少的现象,可总的趋势是“保持高值态势”。对于生态灾害受灾面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高幅增长,1981-1990年的四种生态灾害总受灾面积达到1951-1960年的总受灾面积的9.57倍。而90年代开始总受灾面积以小幅减少,其中主要减少的是洪水灾害受灾面积。(2)干旱灾害阿克苏地区重大干旱灾害频次和受灾面积总趋势是均逐渐上升的。对于发生次数:1951-1960年,10年里共有3年发生干旱灾害,1981-1990年仅有2年发生干旱灾害,而1991-2000年,有8年发生干旱灾害。干旱灾害受灾面积1991年出现一次最高峰,1991年仅一年里受干旱灾害的面积达6.33×105hm2,从1991年开始,受灾面积呈明显增长趋势。对于受灾面积:2000-2010年的旱灾受灾面积达1951-1960年受灾面积的10.04倍。(3)洪水灾害对于发生次数:1951-2000年,灾害频次具有上升趋势,1951-1970年仅出现3个高峰期,分别是1961年、1971年和1972年,总的趋势是以小幅增加。从1980年后洪灾次数显着上升,1987年出现1951-2000年的最高峰,1987年开始洪水灾害发生次数保持高频状态。对于受灾面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保持小幅增长,80年代出现最高值,90年代开始洪灾受灾面积减少,尤其是2000-2010年,洪水受灾面积减少幅度增大。(4)冰雹灾害对于发生次数:1951-1980年,冰雹灾害发生频次呈以小幅度增多趋势,1981-1990年,冰雹灾害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显着上升,1991-2010年冰雹灾害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增长幅度均减少。(5)对于风灾对于发生次数:1951-1960年,阿克苏地区的风灾次数仅有4次,而1961-1970年增加到32次,1961年呈现一次最高值以后,风灾发生次数呈异常增多。1961年2000年一直保持风灾发生次数多,受灾严重的特点。对于受灾面积:1951-2010年,阿克苏地区风灾受灾面积均保持增长趋势,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幅增长。(6)对主要生态灾害的发生季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阿克苏地区各种生态灾害主要集中在3–10月,其中7月份属于生态灾害发生频次最多的月份,其次是6月份,11月至来年的2月最少。其中由于干旱灾害持续时间长,一年四季都会受干旱灾害的危害,而受干旱灾害的影响最严重期为4~8月份。(7)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得出阿克苏地区四种主要生态灾害次数与人口、耕地面积、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受灾面积、存栏牲畜数等都有正负相关关系。其中相关性最显着的是生态灾害发生次数与受灾面积。
宋国慧[9](2012)在《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降水稀少的干旱荒漠区,是维系荒漠区天然植被生态平衡的重要部分。因而,深入探讨地下水生态系统变化与天然植被生态演替之间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干旱荒漠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植被生态环境退化,土地沙漠化加剧。究其原因,除了地质构造变动、全球气候条件变化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密切相关。例如我国西北的干旱荒漠区,从地理空间格局看,具有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的特殊地理空间格局。其中,大型内流盆地主要包括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以及吉兰泰—河套盆地等。由于气候极端干旱,盆地内呈现出典型的荒漠景观,然而盆地周边都有高山峻岭分布,如着名的祁连山、天山、昆仑山、贺兰山、阴山等,这些山脉在区域上成为干旱地区大气中水分凝聚中心,降水量相对较大,为风沙覆盖的山前洪积平原和湖积盆地地下水提供了重来的补给来源。所以说,在沙漠湖盆区,尽管生态环境恶劣,但是在地下水浅埋的风沙覆盖盐湖附近仍然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它们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沙漠湖盆区为研究对象,依托SEE生态协会资助项目:“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资源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覆盖的吉兰泰湖盆地区为例,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开展了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作者重新界定了地下水生态系统定义,认为地下水生态系统,是指地下水系统及与地下水有依赖关系的生态系统,包括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生植物系统。地下水系统主要包括地下水流系统、地下水结构系统以及地下水系统生物。地下水生植物系统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依赖地下水生存的植物系统。2研究了在地下水位上升和下降条件下,地下水系统对沙漠植被生态系统的制约作用和沙漠植被生态系统对地下水系统变化的适应机制。3从水分垂直循环角度分析了地下水、毛细带水与土壤水转化关系及沙漠凝结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及生态意义,认为在沙漠覆盖湖盆区地下水较为丰富,水位埋深浅,风沙土毛细作用强烈,潜水面之上普遍存在着毛细水带。毛细带水与大气水、植物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一起构成沙漠湖盆区独特的沙漠水文生态系统,并在其中起着联结纽带作用,是干旱区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地下水系统动态、毛细水上升特性等决定了西北沙漠湖盆区土壤水分补给状况,进而控制沙漠植被种群的分布格局,影响着所存在植被的稳定性及演替趋势。而温度场的动态是影响潜水、毛细水、土壤水分转化的关键因素。4明确了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概念,认为生态水位是指能够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不致发生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问题,能维持非地带性自然植被生长所需水分的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它是满足植物生态环境需要,受土壤毛细性质影响,具有时间、空间动态变化规律的一个区间。提出了适合于地下水生植物的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地下水位埋深。即:最佳地下水埋深=根系深度+毛细上升高度。5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是植被衰退的主要原因。盆地潜水除了蒸发排泄外,吉兰泰镇工业、生活用水井的地下水开采,查哈尔滩农业灌溉井的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人工排泄方式。在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盆地地下水系统中,由盆地边缘到湖盆内部潜水埋深逐渐变浅,变化范围为0.23-9.47m。从1984年到2010年,研究区内查哈尔滩绿洲灌区农业用水量持续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潜水位总共下降了6m到10m,平均每年下降0.27m到0.45m,承压水位年均降幅为0.20m,年变幅为1.50m-2.75m,吉兰泰盐湖以北现在水位已经下降到10-15m,自流泉消失,地下水生植被衰亡。6毛细水上升特性具有植被生态学意义。在植物生长阶段,如果植物根系能够探及毛细水带,则植物生长就能免受水分胁迫。地下水位下降,毛细带降低,植被获取水分减少,会导致水分胁迫。在研究区,风砂土下覆湖相红粘土毛细上升高度为3.1-4.2m。风沙土毛细上升理论最大高度为0.63-1.66m。7在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湖盆区,天然植被群落可归纳为梭梭林、沙冬青灌丛、白刺灌丛、柠条灌丛、盐爪爪灌丛、红砂—珍珠灌丛和沙蒿灌丛等7种类型。典型依赖地下水生存的非地带性荒漠植物群落有天然梭梭次生林、沙冬青、白刺、盐爪爪、柠条等群落。它们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8从湖盆中心到外围的风成沙丘地,地下水生植物呈有规律的环带状分布。依次为水生芦苇,马蔺、盐爪爪、芨芨草,沙冬青、梭梭,白刺。在不同的地貌单元,植物生长状态和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略有不同。在吉兰泰湖盆边缘地带,地下水埋深大于3m,植被覆盖度小于15%,梭梭群落覆盖度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在吉兰泰湖盆内部,地下水埋深小于3m,植被覆盖度大于15%,梭梭群落覆盖度也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而大于10m埋深,无梭梭出现;在沙丘间洼地,地下水埋深一般小于1.2m,梭梭分布稀少,覆盖度很小。9浅层地下水及毛细水是土壤湿层的主要水分来源,土壤湿层的存在,有利于植物在春季生长期内适应水分胁迫。通过研究区土壤剖面含水率测定结果分析认为,土壤剖面从地面往下40-80cm处为含水率相对较高的土壤湿层。根据吉兰泰气象站气温、地温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及季节冻土数据,进一步探讨了温度场及季节冻土作用下水汽运移对土壤水分补给机理,认为温度场的动态是影响地下潜水、毛细水、土壤水分转化的关键因素。10根据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梭梭与白刺这两种典型沙生植被生长区的毛细上升高度分析得到了研究区最佳地下水埋深为1.6-4.7m,在此地下水埋深范围内毛细水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水分,植物生长良好,植物生态系统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下降至10m以下时,研究区以地下水为生的灌木退化、衰败,以降水为水分来源的超旱生灌木和草类植物种类占据群落主体。11在沙漠湖盆区,虽然生态环境恶劣,但是在地下水浅埋的风沙覆盖盐湖附近仍然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针对沙漠湖盆区退化的植被生态系统,提出了基于重视恢复植物种类的选择,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沙漠区生态环境的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具体措施与建议:1)以种植白刺、梭梭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体系;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节水农业;3)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先考虑沙漠区生态环境用水;4)建立地下水和植被生态的监测系统。预期研究成果将对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保护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同时对其它沙漠湖盆地区水文生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黄铁成[10](2012)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吐加依林春尺蠖危害遥感监测研究》文中提出病虫危害具有大强度、小概率、复杂性、混沌性和突变性的特点,其监测预警是一门应用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遥感监测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遥感时间维信息的研究则具有巨大的潜力,对于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应用研究具有重大作用。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吐加依林分布区为典型区域,以春尺蠖为对象,使用MODIS NDVI数据重构基于像元的时间序列曲线,分析春尺蠖灾害在遥感图像时间序列上的响应,发现诊断点,研究发展基于NDVI时间效应的虫害突变信息检测技术、虫害信息分离技术、春尺蠖虫害诊断技术及其相关理论,并采取实地调查和地面采样数据作为辅助手段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吐加依林尺蠖虫害发生机理和时空变化规律;建立遥感响应指标,构建吐加依林尺蠖危害遥感监测模型;反演塔里木河流域吐加依林尺蠖危害现状,分析了其发生时空变化规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选用多种类型遥感影像数据,综合其各自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特点,并使用计算机解译和人工判读相结合的方法,对吐加依林信息进行综合解译。经统计,塔里木河流域吐加依林面积为135.1×104hm2。通过现地验证,此次吐加依林遥感解译精度为91%。(2)塔里木河流域吐加依林主要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人工绿洲外围,主要表现为沿河分布。叶尔羌河、和田河和阿克苏河汇流以后河段流域内吐加依林分布面积为52.54×104hm2,占总流域面积的38.89%。(3)构建了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利用线性内插法根据像元可信度波段(Pixel Reliability)对时序数据集进行了初步重建,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去除云、雪产生的噪音对时序数据集的干扰;并在此基础上使用Logistic模型滤波法、Gaussian模型滤波法以及S-G模型滤波法对时序数据集进行了重构,经对比发现,S-G模型滤波法较好的保留了序列中的细节也去除了噪音干扰。(4)利用S-G模型滤波法重构了基于像元的研究区MODIS NDVI数据长时间序列曲线,分析塔里木河流域吐加依林春尺蠖虫害在遥感图像时间序列上的响应,构建了NDVI突变检测指数MDI NDVI,该模型能够灵敏的检测出NDVI突变点。(5)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研究春尺蠖灾害在遥感影像上的响应关系,构建了吐加依林尺蠖危害遥感判别监测模型,确定了吐加依林春尺蠖灾害NDVI阈值。(6)利用NDVI突变检测指数模型和春尺蠖灾害判别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2011年吐加依林春尺蠖灾害进行了监测,并进行了实地调查验证,监测精度83.21%,模型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7)监测表明,2011年塔里木河流域吐加依林春尺蠖灾害发生面积为115.59×104hm2,占吐加依林总面积的85.56%。吐加依林春尺蠖灾害发生期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4月上旬和4月下旬,特别以4月下旬发生面积最大,达到48.68×104hm2,占吐加依林总面积的36.04%。在空间上,塔里木河流域内吐加依林普遍发生春尺蠖灾害,发生的地区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二、叶尔羌河流域玉米病虫发生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叶尔羌河流域玉米病虫发生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安全 |
1.1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2 天然草地畜牧业的生态安全 |
1.2.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
1.2.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
1.2.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 |
第二章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
2.1 天然草地资源特征 |
2.1.1 水分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决定草地在地表的分布 |
2.1.2 草原植物种群与特征 |
2.2 草地退化及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
2.2.1 天然草地退化 |
2.2.2 天然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
2.3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退化类型 |
2.3.1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 |
2.3.2 我国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及危害 |
2.4 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
2.4.1 自然因素 |
2.4.2 人为因素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调査研究 |
3.1 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与危害调查 |
3.1.1 北疆片区的基本情况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调查结果 |
3.2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及危害调查 |
3.2.1 南疆片区的基本概况 |
3.2.2 材料与方法 |
3.2.3 调查结果 |
3.3 讨论 |
3.3.1 北疆片区天然草地毒害草因生态环境差异而分布不同 |
3.3.2 放牧牲畜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区域性 |
3.3.3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危害严重,部分地区仍在持续 |
3.3.4 要更加重视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的生态价值 |
3.4 小结 |
第四章 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 |
4.1 采样地区基本概况 |
4.2 试验材料 |
4.2.1 植物来源 |
4.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3 生物碱提取与鉴定 |
4.3.1 生物碱提取 |
4.3.2 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检测 |
4.3.3 生物碱成分鉴定 |
4.4 结果 |
4.4.1 骆驼蓬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2 白喉乌头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3 醉马芨芨草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4 黄花棘豆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5 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检测结果 |
4.5 讨论 |
4.5.1 植物生物碱与毒性形成的关系 |
4.5.2 不同种类植物生物碱对动物毒性的种属差异 |
4.5.3 毒害草毒性成分检测技术比较 |
4.5.4 毒害草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3种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试验日粮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指标 |
5.2.4 数据统计 |
5.3 结果 |
5.3.1 干物质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变化 |
5.3.2 瘤胃内发酵性状的变化 |
5.3.3 血液指标的变化 |
5.4 讨论 |
5.4.1 毒害草经过适当加工可作为饲料来源 |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瘤胃发酵性状的影响 |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 |
6.1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现有虽技术 |
6.1.1 人工防控技术 |
6.1.2 机械防控技术 |
6.1.3 物理防控技术 |
6.1.4 化学防控技术 |
6.1.5 生物防控技术 |
6.2 天然草地毒害草治理策略 |
6.2.1 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 |
6.2.2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生态功能区 |
6.2.3 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 |
6.2.4 科学定位毒害草利与害,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
6.2.5 加大科技投入,避免草地恶化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名录 |
附录2: 新疆天然草地主要草原类型 |
附录3: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种类 |
附录4: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地理分布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WTO框架下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计划项目内容分析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态水供给项目 |
2.1.1 理由 |
2.1.2 项目实施方案 |
2.2 土地荒漠化治理项目 |
2.2.1 理由 |
2.2.2 项目实施方案 |
2.3 土壤改良项目 |
2.3.1 理由 |
2.3.2 项目实施方案 |
2.4 病虫草害生态防治项目 |
2.4.1 理由 |
2.4.2 项目实施方案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环保计划替代棉花黄箱政策补贴具有必要性 |
3.1.1 环保计划是WTO规定的绿箱政策 |
3.1.2 有利于解决中国棉花黄箱政策补贴过度问题 |
3.1.3 有利于棉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解决地区贫困问题 |
3.2 变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补贴额度有限的被动局面为主动 |
3.3 明确棉花环境保护计划类型与具体方案 |
3.4 新疆棉花环保计划属生态农业政策,具有广泛的价值观认同感 |
(3)胡杨林春尺蠖虫害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1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胡杨林信息提取研究现状 |
1.2.2 春尺蠖虫害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春尺蠖虫害发生情况 |
2.2 数据源与预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胡杨林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
3.1 特征分析 |
3.1.1 地物光谱特征 |
3.1.2 光谱指数 |
3.1.3 纹理特征 |
3.2 胡杨林遥感信息提取试验 |
3.2.1 分类器 |
3.2.3 分类结果对比分析 |
3.3 夏马勒林场胡杨林信息提取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ODIS时序NDVI的春尺蠖虫害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
4.1 构建NDVI时间序列 |
4.2 NDVI时序曲线的滤波拟合 |
4.2.1 滤波拟合算法 |
4.2.2 滤波拟合结果分析 |
4.3 NDVI虫害监测的敏感性分析 |
4.3.1 NDVI时间序列分析 |
4.3.2 飞防区与未飞防区NDVI时间序列对比 |
4.3.3 NDVI时序数据突变点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夏马勒林场春尺蠖虫害时空变化特征 |
5.1 夏马勒林场春尺蠖虫害遥感监测 |
5.2 春尺蠖虫害影响因子研究 |
5.2.1 气温对春尺蠖虫害的影响 |
5.2.2 降水量对春尺蠖虫害的影响 |
5.2.3 人工干预对春尺蠖虫害的影响 |
5.3 本章小节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2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水杉原生种群生境适宜性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杉的研究现状 |
1.2.2 树木年轮气候响应研究 |
1.2.3 生境适宜性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水杉原生种群生境气候变化研究 |
1.4.2 水杉树轮年表与气候因子响应关系研究 |
1.4.3 水杉树轮年表与气候因子模型研建 |
1.4.4 水杉生长模型研究 |
1.4.5 水杉种群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
1.4.6 水杉保护对策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1.3 自然灾害 |
2.2 动物资源 |
2.3 植物资源 |
2.3.1 植物区系特点 |
2.3.2 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
2.4 人居环境 |
2.5 保护区区划 |
2.5.1 区划原则 |
2.5.2 功能区区划 |
3. 水杉原生种群生境气候变化研究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气候变化趋势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杉树轮与气候相应关系研究 |
4.1 研究内容 |
4.2 水杉年表研制 |
4.3 水杉树轮年表与气候响应关系分析 |
4.3.1 年表与年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
4.3.2 年表与季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
4.3.3 年表与月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水杉树轮年表与气候因子模型研建 |
5.1 研究内容 |
5.2 气候因子重建模型研建 |
5.2.1 模型检验方法 |
5.2.2 年气候重建模型研建 |
5.2.3 季气候重建模型研建 |
5.2.4 月气候重建模型研建 |
5.2.5 重建模型的检验 |
5.3 水杉树轮年表预测模型研建 |
5.3.1 STD年表预测模型研建 |
5.3.2 RES年表预测模型研建 |
5.3.3 ARS年表预测模型研建 |
5.4 本章小结 |
6. 水杉生长模型研究 |
6.1 研究内容 |
6.2 径向生长模型研究 |
6.2.1 数据采集 |
6.2.2 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
6.2.3 数据分析 |
6.2.4 径向生长模型的建立 |
6.2.5 径向生长模型的评价 |
6.3 树高胸径模型研究 |
6.3.1 数据收集 |
6.3.2 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
6.3.3 数据分析 |
6.3.4 树高胸径模型的建立 |
6.3.5 模型的评价 |
6.4 水杉原生种群生长状态分类模型研究 |
6.4.1 数据采集 |
6.4.2 研究方法 |
6.4.3 模型分析 |
6.4.4 不同分类方法结果对比 |
6.4.5 影响因子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水杉原生种群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
7.1 研究内容 |
7.2 研究方法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数据预处理 |
7.3 评价因子选择与单因子生境分析 |
7.3.1 评价因子选择 |
7.3.2 单因子生境分析 |
7.4 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构建 |
7.4.1 标度选择 |
7.4.2 水杉生境适宜性综合评价 |
7.5 生境适宜性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8. 水杉的保护对策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叶尔羌河流域水土环境演变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防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现状 |
1.2.2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环境影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水土源研究程度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叶尔羌河流域环境水文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1.2 土壤植被 |
2.1.3 气象水文 |
2.1.4 地形地貌 |
2.2 地质条件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类型及赋水性特征 |
2.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2.3.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第三章 叶尔羌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及污染源特征分析 |
3.1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 |
3.2 土地利用类型时间变化 |
3.2.1 数据来源 |
3.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2.3 遥感影像的解译 |
3.2.4 土地利用类型时间变化特征 |
3.3 土地利用时间变化驱动力分析 |
3.4 叶尔羌河流域污染源特征分析 |
3.4.1 农业污染源 |
3.4.2 工业污染源 |
3.4.3 生活污染源 |
第四章 叶尔羌河流域水土环境变化规律研究 |
4.1 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化 |
4.1.1 地下水埋深时间变化 |
4.1.2 地下水埋深空间变化 |
4.2 地下水水质时空变化 |
4.2.1 地下水水质时间变化 |
4.2.2 地下水水质空间变化 |
4.3 土壤盐渍化空间变化 |
第五章 叶尔羌河流域水土环境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地下水埋深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1.1 时间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1.2 空间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2 地下水水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时间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2.2 空间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3 土壤盐渍化空间变化影响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章 叶尔羌河流域水土环境变化防控对策研究 |
6.1 地下水位下降防控对策 |
6.1.1 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6.1.2 地下水位下降防控对策 |
6.2 地下水污染防控对策 |
6.2.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
6.2.2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
6.2.3 地下水污染防控对策 |
6.3 土壤盐渍化防控对策 |
结论 |
附图1 |
附图2 |
附图3 |
附图4 |
附图5 |
附图6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绿洲与绿洲农业研究 |
1.3.2 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 |
1.3.3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系统论 |
2.2 农业生态学 |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2.3.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
2.3.3 生态系统服务的特性 |
2.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 |
2.3.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
2.4 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市场失灵 |
2.4.1 公共物品 |
2.4.2 外部性 |
2.4.3 市场失灵 |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特征 |
3.1 石河子垦区地形地貌特征 |
3.2 石河子垦区水资源特征 |
3.3 石河子垦区气候条件及特征 |
3.4 石河子垦区生物资源概况 |
第四章 石河子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
4.1 历史时期新疆屯垦及石河子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况 |
4.1.1 汉代—新疆屯垦的肇始 |
4.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屯垦的持续 |
4.1.3 隋代—新疆屯垦的维持 |
4.1.4 唐代—新疆屯垦的兴盛和古石河子地区屯垦的开启 |
4.1.5 五代和两宋时期玛纳斯河流域的社会生产形态 |
4.1.6 元代屯垦与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
4.1.7 明代—新疆屯垦活动的消寂 |
4.1.8 清代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
4.1.9 民国时期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
4.2 建国后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 |
4.2.1 创办军垦农场(1950—1954) |
4.2.2 国营农场发展壮大(1955—1966) |
4.2.3 停滞徘徊阶段(1967—1975 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农业开发 |
4.2.4 兵团撤销(1975 年 4 月—1981 年 12 月) |
4.2.5 稳步发展时期(1982 年至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
5.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演变 |
5.1.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耕地的发展演变 |
5.1.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演变 |
5.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
5.2.1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产业结构演变 |
5.2.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
5.2.3 石河子垦区绿洲种植业生产结构与作物种群结构演变 |
5.2.4 石河子垦区畜牧业生产结构与畜群结构演变 |
5.2.5 石河子垦区林业生产结构演变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
6.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规律 |
6.1.1 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 |
6.1.2 人工绿洲替代荒漠、戈壁 |
6.1.3 沙漠替代人工绿洲 |
6.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
6.2.1 土壤次生盐渍化 |
6.2.2 水源过度利用,河流断流,尾闾湖干涸 |
6.2.3 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
6.2.4 土地污染 |
6.2.5 湿地减少 |
6.2.6 水土流失加剧 |
6.2.7 草场退化 |
6.2.8 森林面积缩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演变 |
7.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 |
7.2 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7.2.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 |
7.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动速率分析 |
7.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
7.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7.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 |
7.4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7.4.1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 |
7.4.2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
7.4.3 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
7.4.4 敏感性分析 |
7.5 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布局及保障措施 |
8.1 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开发方向 |
8.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
8.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的基本原则 |
8.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
8.3 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保障措施 |
8.3.1 创新农地制度,改善生态环境 |
8.3.2 保障生态用水,维护绿洲生态平衡 |
8.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
8.3.4 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8.3.5 构建绿色 GDP 核算体系,推进资源合理利用 |
8.3.6 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 |
8.3.7 协调兵地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今后研究的展望 |
9.1 本文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7)农户施肥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以南疆地区农户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归纳演绎方法 |
1.4.2 比较分析方法 |
1.4.3 实地调查方法 |
1.4.4 计量模型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 |
1.5.1 构建农户施肥行为理论分析框架 |
1.5.2 全面分析农户施肥行为影响因素 |
1.5.3 影响农户施肥行为主要因素的判断 |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 相关理论 |
2.1.1 农户行为理论 |
2.1.2 集体行动理论 |
2.1.3 路径依赖理论 |
2.1.4 交易费用理论 |
2.1.5 博弈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户施肥行为的理论分析基础 |
3.1 农户施肥行为的相关概念 |
3.1.1 农户的内涵 |
3.1.2 行为决策的内涵 |
3.1.3 农户施肥行为的内涵 |
3.2 农户施肥行为的特征 |
3.2.1 农户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 |
3.2.2 农户过量施肥的集体行动 |
3.2.3 农户不合理施肥的路径依赖 |
3.3 农户施肥行为决策模式及目标 |
3.3.1 农户施肥行为模式 |
3.3.2 农户施肥行为决策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 内部因素 |
5.1.1 资源禀赋 |
4.1.2 个体特征 |
4.1.3 心理因素 |
4.2 外部因素 |
4.2.1 市场环境 |
4.2.2 政策制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施肥行为博弈分析 |
5.1 农户施肥行为博弈的基本要素 |
5.1.1 局中人 |
5.1.2 策略集合 |
5.1.3 博弈次序 |
5.1.4 支付函数 |
5.2 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
5.2.1 基本假设 |
5.2.2 动态博弈模型构建 |
5.2.3 博弈结果分析 |
5.3 农户之间施肥行为选择博弈分析 |
5.3.1 基本假设 |
5.3.2 进化博弈模型构建 |
5.3.3 模型求解 |
5.4 博弈分析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南疆地区化肥施用特征及效用分析 |
6.1 南疆地区自然、经济、农业发展状况 |
6.1.1 南疆地区自然环境状况 |
6.1.2 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6.1.3 南疆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
6.2 化肥施用强度 |
6.2.1 南疆地区化肥施用强度 |
6.2.2 南疆五地州化肥施用强度 |
6.3 化肥施用密度 |
6.3.1 南疆地区化肥施用密度 |
6.3.2 南疆地区氮肥施用密度 |
6.3.3 南疆地区磷肥施用密度 |
6.3.4 南疆地区钾肥施用密度 |
6.4 南疆地区不同作物化肥施用贡献率分析 |
6.4.1 南疆地区施肥贡献率的研究方法 |
6.4.2 变量及地区选取 |
6.4.3 模型估计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典型调查区农户施肥行为分析 |
7.1 调查区概况 |
7.2 调查问卷设计 |
7.3 调查结果分析 |
7.3.1 内部因素 |
7.3.2 外部因素 |
7.4 农户施肥行为特点 |
7.4.1 农户个体特征对施肥行为起决定作用 |
7.4.2 农户化肥施用行为选择的多样性 |
7.4.3 农户施肥行为决策的趋同性 |
7.4.4 农户施肥信息获取渠道的单一性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典型调查区农户施肥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8.1 模型及变量的选取 |
8.1.1 模型介绍 |
8.1.2 变量的选取 |
8.2 计量分析结果 |
8.2.1 农户个体特征对施肥量的影响 |
8.2.2 农户资源禀赋对施肥量的影响 |
8.2.3 农户行为变量对施肥量的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引导农户合理施肥的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调整农户的补贴政策,优化化肥供给结构 |
9.2.2 加强测土配方、控缓释肥等科学施肥的推广力度 |
9.2.3 提高农户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农户合理施肥观念 |
9.2.4 强化农村信息化建设,拓宽农户施肥信息获取渠道 |
9.2.5 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
9.2.6 建立健全化肥市场价格机制及相关社会服务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塔里木河上游主要生态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阿克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态灾害概论 |
1.2 生态灾害的类型 |
1.2.1 气候类生态灾害 |
1.2.2 生物类生态灾害 |
1.2.3 土壤类生态灾害 |
1.2.4 污染类生态灾害 |
1.2.5 地质环境类生态灾害 |
1.3 研究背景 |
1.4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国外研究进展 |
1.5.2 国内研究进展 |
1.5.3 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内容 |
1.7 数据来源 |
1.8 研究方法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概况 |
2.1.3 地形地貌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植被 |
2.1.6 阿克苏地区生物资源情况 |
2.2 社会经济特征 |
第三章 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 生态灾害受灾面积变化 |
3.2 生态灾害发生次数变化 |
3.3 干旱灾害 |
3.3.1 阿克苏地区干旱灾害时间分布 |
3.3.2 阿克苏地区干旱灾害空间分布 |
3.4 洪水灾害 |
3.4.1 阿克苏地区洪水灾害时间分布 |
3.4.2 阿克苏地区洪水灾害空间分布 |
3.5 风灾 |
3.5.1 阿克苏地区风灾的时间分布特征 |
3.5.2 阿克苏地区风灾的季节分布特征 |
3.5.3 阿克苏地区风灾空间分布 |
3.6 冰雹灾害 |
3.6.1 阿克苏地区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 |
3.6.2 阿克苏地区冰雹灾害空间分布 |
第四章 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4.1 全球变暖对生态灾害的影响 |
4.2 人口变化对生态灾害的影响 |
4.3 耕地面积的变化对生态灾害的影响 |
第五章 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防灾减灾措施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干旱区地下水生态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态 |
1.2.2 地下水矿化度与植被生态 |
1.2.3 土壤含水量、含盐量与植被生态 |
1.2.4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长模拟研究 |
1.3 乌兰布和沙漠覆盖的吉兰泰盆地区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 |
2.1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组成 |
2.1.1 地下水生态系统 |
2.1.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系统 |
2.1.3 干旱区地下水生植物系统 |
2.1.4 干旱区地下水系统生物 |
2.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的确定原则及目标 |
2.2.1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的内涵 |
2.2.2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确定原则 |
2.2.3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确定的目标 |
2.3 包气带子系统水分的垂直循环与植被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 |
2.3.1 土壤水与植被 |
2.3.2 毛细水与植被 |
2.3.3 包气带岩性与毛细水上升特性 |
2.3.4 凝结水与植被 |
2.3.5 土壤盐分与植被 |
2.4 潜水子系统与植被生态系统相互制约机制研究 |
2.4.1 潜水水位动态与植被 |
2.4.2 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 |
2.4.3 地下水对土壤水补给机理研究 |
2.4.4 地下水质与土壤盐分、植被之间关系 |
2.5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 |
2.5.1 地下水生植物物种 |
2.5.2 地下水生植物系统与潜水水位动态的协调反馈机制 |
2.6 地下水位埋深与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动态演替模型 |
2.6.1 生态承载力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 |
2.6.2 植被—地下水位动态耦合模型 |
2.6.3 几种可能的植被演替方案 |
2.7 地下水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8 沙漠湖盆区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措施的提出 |
第三章 案例区自然地理概况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
3.1 自然地理 |
3.1.1 地理位置 |
3.1.3 人口社会经济 |
3.1.4 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 |
3.2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主要地下水生态问题 |
3.2.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3.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2.3 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 |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特征 |
4.1 区域地质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2 气象与水文条件 |
4.3 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补、径、排条件 |
4.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
4.3.2 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4.4 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特征 |
4.4.1 观测井的布设 |
4.4.2 地下水动态特征 |
4.5 研究区潜水水位动态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
4.5.1 大气降水、蒸发等气象因子分析 |
4.5.2 承压含水层的越流补给 |
4.5.3 地下水的开采 |
4.5.4 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关系的人为改变 |
4.6 潜水埋深与植被 |
4.7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环境及地下水生态水位 |
4.8 潜水水质与植被 |
4.8.1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 |
4.8.2 地下水水质与植被立地条件 |
4.9 地下水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五章 研究区包气带系统特征 |
5.1 地形地貌特征 |
5.2 土壤类型及分布 |
5.3 毛细水上升特性研究 |
5.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
5.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5.4.2 研究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
5.5 土壤水分分布与毛细上升特性、浅层地下水关系 |
5.5.1 土壤水与毛细上升特性、潜水埋深的关系 |
5.5.2 温度场动态变化条件下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 |
5.6 土壤盐分与植被 |
5.6.1 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
5.6.2 土壤盐分与植被之间关系 |
5.7 包气带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六章 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系统特征 |
6.1 研究区植被群落研究方法 |
6.2 研究区天然植被类型、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
6.2.1 研究区天然植被类型 |
6.2.2 研究区天然植物空间分布格局 |
6.3 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物种及其根系分布特征 |
6.4 研究区植物根系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 |
6.5 地下水生植物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七章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及地下水生植物演替趋势 |
7.1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阈值 |
7.2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 |
7.3 地下水生植物演替趋势 |
7.3.1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空间演替趋势 |
7.3.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时间演替趋势 |
第八章 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措施研究 |
8.1 重视恢复植物种类的选择,以种植白刺、梭梭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体系 |
8.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节水农业 |
8.3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先考虑沙漠区生态环境用水 |
8.3.1 沙漠绿洲灌区的地下水资源利用 |
8.3.2 吉兰泰工业区地下水资源利用 |
8.3.3 沙漠牧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 |
8.4 建立地下水和植被生态的监测系统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照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成果 |
致谢 |
(10)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吐加依林春尺蠖危害遥感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1 选题依据 |
1.2.2 选题意义 |
1.3 春尺蠖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
1.3.1 分布及危害 |
1.3.2 生活史及习性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对吐加依林的研究 |
1.4.2 对春尺蠖的研究 |
1.4.3 遥感森林虫害监测研究 |
1.4.4 森林虫害预报技术进展 |
1.5 目前虫害遥感监测研究中的不足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启示与本项研究的思路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8.1 技术路线 |
1.8.2 研究方法 |
1.9 本文创新点 |
1.10 项目支撑 |
2 研究区和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状况 |
2.1.2 气候状况 |
2.1.3 水文状况 |
2.1.4 土壤 |
2.1.5 植被分布状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 |
2.2.1 MODIS数据介绍 |
2.2.2 MOD13Q1数据 |
2.2.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
2.2.4 其他遥感影像数据 |
3 吐加依林信息提取 |
3.1 吐加依林信息提取 |
3.2 吐加依林分布规律 |
3.2.1 吐加依林空间分布规律 |
4 NDVI时间序列遥感图像处理 |
4.1 数据预处理 |
4.1.1 MODIS NDVI数据预处理 |
4.1.2 NDVI时间序列 |
4.1.3 NDVI时间序列图像的生成 |
4.2 NDVI时间序列重构 |
4.2.1 NDVI序列重构的目的与意义 |
4.2.2 重构方法选择 |
4.2.3 研究区NDVI时间序列重构 |
5 吐加依林NDVI时间序列分析 |
5.1 吐加依林NDVI长时序分析 |
5.2 吐加依林年内NDVI时间序列分析 |
5.2.1 特殊点提取方法 |
5.2.2 生长曲线中特殊点的分析 |
5.2.3 吐加依林春尺蠖危害遥感响应 |
5.3 小结 |
6 塔里木河流域吐加依林春尺蠖灾害遥感监测模型的建立 |
6.1 NDVI突变信息检测 |
6.2 判别模型的建立 |
6.2.1 判别模型 |
6.2.2 NDVI阈值 |
6.3 模型应用及精度验证 |
6.3.1 模型应用 |
6.3.2 精度验证 |
6.3.3 小结 |
6.4 吐加依林春尺蠖灾害分布规律 |
6.4.1 吐加依林春尺蠖灾害时空分布规律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
8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件4 |
9 参考文献 |
10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1 致谢 |
四、叶尔羌河流域玉米病虫发生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D]. 王军亮. 扬州大学, 2020(04)
- [2]WTO框架下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计划项目内容分析与探讨[J]. 田立文,翁琴,田聪华,宁新民,刘志清,欧洲,王会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18(19)
- [3]胡杨林春尺蠖虫害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 汪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8(04)
- [4]水杉原生种群生境适宜性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D]. 刘牧.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叶尔羌河流域水土环境演变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防控对策研究[D]. 冯加远. 西北大学, 2016(05)
- [6]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D]. 程钢.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7]农户施肥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以南疆地区农户调查为例[D]. 颜璐. 新疆农业大学, 2013(11)
- [8]塔里木河上游主要生态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阿克苏为例[D]. 买吾鲁旦·阿布力克木. 新疆大学, 2013(10)
- [9]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D]. 宋国慧. 长安大学, 2012(05)
- [10]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吐加依林春尺蠖危害遥感监测研究[D]. 黄铁成. 新疆师范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