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山市体育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涛[1](2020)在《唐山岩溶地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存在较广泛的岩溶发育区。如何运用勘察技术精确得知岩溶的发育情况,进行后续治理,是目前工程建设能够在岩溶发育区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在对国内外岩溶勘察的研究发展以及地质勘察方法的总结基础上,对唐山市区某个项目中的岩溶地基勘察技术与治理检测的进行了研究归纳。对整体勘察流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在岩溶地基工程地质勘察,是在认真搜集地质调查基础上进行的。总体思想通常采用是钻探与物探相结合,方法上包括地震波法、钻探等。通过多种勘察技术方法的综合利用以及对比分析,精确的反应勘察成果。论文所设想的岩溶勘察工作方法,“物探先行、钻探验证、探治结合、同法检测”。保证了详细分析勘察成果后,对治理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全面优化,通过探治结合,根据现场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岩溶治理效果与经济效益。运用多种岩溶地基勘察技术方法,研究出最佳的项目治理方案,最终达到经济合理的良好治理效果。同时,建立了系统的岩溶地基勘察及治理检测结合的工作方法,为以后唐山地区类似岩溶地基工程地质勘察建立了范本。图32幅;表20个;参44篇。
崔孝飞[2](2019)在《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人类的工程活动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城市地下病害体越来越多,如果任由其发展,必然引起路面塌陷,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着人们的交通出行。为了避免或减少由地下病害体引起的路面塌陷所造成的危害,建立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体系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地下病害体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将城市地下病害体划分为四类,即脱空、空洞、疏松体和富水体。将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和风险后果等级分别划分为五级,依据风险矩阵法将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等级划分为五级。(2)采用指标体系法建立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如下:地下病害体规模0.122,该指标中,地下病害体面积0.667,地下病害体高度0.333;邻近设施0.558,该指标中,道路、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非管线)和地面设施均为0.250,在道路指标中,覆跨比0.800,道路现状0.200,在地下管线指标中,病害体与管线的相对位置0.570,管线脆弱性0.333,服役年限0.097;环境因素0.320,该指标中,岩土体条件0.364,施工干扰0.364,地表荷载0.182,水环境条件0.090。采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后果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如下:地下病害体范围0.389,建(构)筑物分布0.293,人员密集程度0.152,财产密度0.083,社会影响0.083。(3)采用0100赋值对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价指标和风险后果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采用0100赋值对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和风险后果等级进行量化分级。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030为A级,3050为B级,5070为C级,7090为D级,90100为E级;风险后果等级:020为1级,2040为2级,4060为3级,6080为4级,80100为5级。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及其量化标准,采用有序加权法计算总的量化分值,对照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和风险后果等级量化标准,对其进行评价。根据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和风险后果等级评价结果,采用风险矩阵法确定地下病害体风险等级,建立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模型。(4)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九个不同的数值模型,依据数值模拟的结果,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典型评价指标的灵敏度。通过分析,所选取的各个评价指标的灵敏度依次为:地下空洞覆跨比>土体内摩擦角>地表荷载>土体黏聚力>土体弹性模量>地下空洞高度>地下空洞跨径,灵敏度分析结果与权重计算结果一致,表明由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合理、可信。(5)选取甘肃省兰州市五个典型的地下空洞工程实例,依据本文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评估分析,所选取的五个地下空洞工程实例风险等级均为Ⅴ级。评估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证明本文建立的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模型科学、合理、有效。
赵文兰[3](2019)在《岩溶区基坑边坡稳定性及岩溶塌陷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密切其他国家经贸联系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基础设施建设变的刻不容缓。然而西南地区大面积岩溶发育使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岩溶塌陷和基坑边坡稳定性被破坏等地质问题造成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因此研究影响岩溶区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地质问题,提出合理的岩溶塌陷处治对策,对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西境内岩溶发育类型众多,面积广泛,占西南岩溶发育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本文以广西地区岩溶发育特点为背景,结合岩溶发育基本情况,从岩溶发育机理、影响因素和溶洞分类三个方面对影响建筑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岩溶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浅埋溶洞对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浅埋型溶洞规模较小,根据溶洞规模与埋深之间的关系将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间岩体简化为固支模型和悬臂模型。考虑到导致岩层失稳的因素众多,故选择了尖点突变理论分析基坑边坡岩体破坏机制,建立溶洞与基坑边坡临界面间岩体势能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势函数,推导出岩层安全厚度计算公式,提出与基坑边坡周围隐伏溶洞处理与否的判别标准。根据岩层安全厚度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影响基坑稳定性的因素有基坑开挖卸荷、岩溶水压力、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溶洞形态与空间位置等。本文依托广西岩溶区“桂东广场”基坑边坡工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试验,研究了岩溶水压力,岩层厚度、溶洞空间位置对基坑直立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岩溶水压力加速了溶洞的破坏,当岩层厚度足够大时其对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随之减弱甚至消失;溶洞位于不同位置时,对基坑直立边坡变形的影响特征不同,固支梁模型直立边坡变形集中于固支梁中间界面周围较稳定,悬臂梁模型最大变形位置随岩层厚度与岩溶水压力变化敏感。根据岩层安全厚度解析解和数值试验,结合广西岩溶地质情况,从宏观区域预防到工程技术处治,从处治原则到具体处治措施,对岩溶塌陷处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李建朋,聂庆科,刘泉声,贾向新[4](2017)在《唐山市岩溶地面塌陷稳定性评价的Logistic回归模型》文中认为针对覆盖型岩溶发育区地面稳定性评价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岩溶地面塌陷稳定性评价方法。依据唐山市岩溶勘察与地灾评估资料,以岩溶发育区地面稳定情况为因变量,选取5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稳定性评价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拟合优度、预测能力和模型稳定性检验表明,该模型预测能力强,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良好。所建模型能对定性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易于获取评价因子,可简便地、快捷地对与唐山岩溶发育区相似区域的岩溶地面塌陷稳定性给出评价,值得推广和应用。
屈若枫[5](2017)在《武汉地铁穿越区岩溶地面塌陷过程及其对隧道影响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武汉地区总体地貌形态由剥蚀堆积垄岗区过渡为冲洪积区,城区内自北向南分布有多条可溶岩条带,特殊的地质条件导致区内溶隙、溶洞发育。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尤其是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因施工造成的岩溶地表塌陷灾害,以其突发性、群发性以及强破坏性等显着特征,给工程建设及当地居民带来了潜在威胁,岩溶地表塌陷问题已经是武汉城市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武汉轨道交通隧道穿越区岩溶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区域地质文献,结合地质勘探资料,对场地地质结构、岩溶及地下水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岩体力学、地质学、工程力学及工程数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采用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数值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等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溶地面塌陷过程、隧道穿越区岩溶对隧道影响特征以及岩溶处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1)系统阐述了武汉地区区域地形和区域地貌分区,按成因主导因素和形态对地貌进行了分类,从含水地层的岩性、赋存条件及水力性质等角度研究了区域内水文地质特征;详述了武汉地区可溶岩分布及发育特征、岩溶垂直分带特征,总结了区域内岩溶覆盖层的典型地质结构。(2)以武汉地铁穿越区岩溶为研究对象,基于“地貌单元、地层组合和地层时代”三因素为主体的武汉地区岩溶塌陷工程地质宏观控制论,详细研究了覆盖层特征、岩性和断裂以及水文地质等岩溶发育的控制性因素;通过钻孔电视电磁波CT、钻孔彩色电视录像等多种地质勘探手段,分析了地铁隧道穿越区岩溶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地铁工程的空间关系,研究了溶洞填充物的物理力学特征。(3)以武汉市岩溶上部覆盖层典型地质结构依据,设计了室内岩溶塌陷试验装置,进行了纯砂土和上部粘土-下部砂土两类地质结构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的岩溶塌陷特征以及塌陷过程中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分析了在无水和饱和两种状态下的地层休止角变化规律以及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范围;得到结论如下:1)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与水位的变化趋势一致,水位变化越快,孔隙水压力变幅越大。2)对于上覆盖为粘土下部为砂的地质结构,塌陷的过程为下层砂土被潜蚀破坏迅速流失→破坏扩展到粘土层的底面→形成土洞→地面塌陷。3)水下休止角试验表明无水状态下的休止角明显大于水下状态,内摩察角与休止角之间的拟合关系明显好于颗粒粒径与休止角之间的拟合关系。(4)基于离散元的颗粒流理论(PFC),建立了四种典型地质结构下的岩溶塌陷颗粒流模型,研究了不同岩溶地质结构下的地表塌陷特征,分析了塌陷过程的时空效应以及土体颗粒间接触力变化规律,研究了典型地质结构下的岩溶地表塌陷范围;建立了动荷载对岩溶塌陷影响的PFC-CFD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动荷载作用下的土体内部孔隙水压力和孔隙率的变化规律,得出结论如下:1)地层中的孔隙水压力围绕塌陷坑呈等值线分布,溶洞正上方的地表土层孔隙率呈现变大的趋势,距离地表三分之一深度的土体孔隙率变小。2)无论是加大振幅还是加大频率,都能加快地层中水的流失,进而造成因水位快速下降发生岩溶通道形成并引发地表塌陷。3)振动的能量越大,对于土体结构的破坏能力越强;孔隙率数值大小的变化与振动强度存在紧密联系,孔隙率明显服从一定的类似振动波的曲线变化。4)塌陷过程中,可以近似认为颗粒间应力变化过程为:应力平衡→土颗粒间应力成拱→应力拱破坏→应力再次平衡。5)全砂层、上砂层下粘土、上粘土下砂层及全粘土层等四类覆盖层地质结构下的塌陷角呈现递增的趋势,塌陷特征差异显着;(5)基于渗流理论、连续性方程和固结理论,以MIDAS有限元为分析平台,建立了溶洞与地铁穿越区隧道的数值分析模型,进行了不同施工工况下的高水头岩溶发育区地铁隧道渗流应力耦合特征分析;研究了不同水头高度下的隧道结构受力、变形变化规律,总结了各工况下的初衬和二衬的受力、变形变化规律,得出结论如下:1)监测数据表明:衬砌拱顶位移和收敛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值呈现增加的趋势,三个月左右后数据呈现稳定趋势,拱顶位移数值大小约为8mm-10mm,收敛最大值接近10mm。2)岩溶渗流耦合作用下,隧道开挖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影响范围约为4倍隧洞跨度(洞径),隧道衬砌结构外表面的渗流速度变化和孔隙水压力变化在数值上呈反比关系。3)地下水位高度对隧道与地层耦合作用影响显着,随着水位的升高,拱顶竖向位移呈现增加的趋势,二衬的拱顶位移明显小于初衬的拱顶位移;初衬的渗流速度明显大于二衬的流速,60m水头下二者的差值接近200mm/day;水头越高,渗流速度越大。4)隧道上部结构变形最大,隧道下部结构变形次之,拱腰处的变形最小;衬砌之间接缝处的变形和剪应力最大。5)考虑渗流作用和不考虑渗流作用时衬砌变形规律一致,存在渗流作用时的结构变形和锚杆受力总体上大于无渗流作用时的数据。(6)基于有限元和正交理论,建立了隐伏溶洞位于隧道上方、下方以及侧方等三类计算模型,分析了矿山法隧道周边隐伏溶洞对隧道的影响因素,确定了矿山法隧道周边隐伏溶洞安全厚度。研究表明:溶洞位于隧道不同方位时,围岩水平A、侧压力系数λ、溶腔跨度D、溶腔高跨比R、渗透系数k等五类因素对安全厚度影响差异显着;当隐伏溶洞位于隧道下方时,安全厚度为7.7m,当隐伏溶洞位于隧道侧方时,安全厚度为8.2m,当隐伏溶洞位于隧道上方时,安全厚度为3.5m。(7)基于离散元的颗粒流理论(PFC),分别以不同溶腔空间、隧道距离溶洞的不同水平距离和纵向距离为变化因素,建立了颗粒流岩溶-隧道耦合计算模型以及隔离桩加固计算模型,揭示了岩溶地面塌陷过程中管片受力和位移变化规律,评价了武汉地铁穿越区岩溶地面塌陷条件下盾构隧道的安全性,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治理具体措施,得到结论如下:1)在覆盖层塌陷的过程中,原本受力均匀的管片在不对称覆盖层荷载的作用下,管片拱顶与拱底均出现向内侧收敛的趋势,两侧拱腰呈现向外侧变形的趋势,进而导致实际中由螺栓连接的管片接头的位置出现张拉破坏;随着塌陷的发生,管片法向受力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塌陷程度越低,隧道受力变化越不明显。2)随着塌陷的发生,管片的行迹表现为顺时针转动的趋势,管片的受力方向受土颗粒的运动方向影响;管片最大位移和最小位移位置与塌陷程度无关;同一隧道埋深下,水平距离越远离塌陷范围,管片受到的影响越小,地铁隧道越安全;埋深越深的隧道,管片位移变化速度越快,其受岩溶地面塌陷影响越大。3)在塌陷的过程中,隔离桩的受力一直处于增加的状态,且法向受力的变化幅度要大于切向力;隔离桩可以改变隧道的受力特征,有效避免隧道整体过大的位移,但不能改善位移的方向,由于位移方向的快速变化,易造成管片扭矩过大而产生破坏。4)隔离桩的加固深度越深、强度越高,对隧道影响越小;对于接近模型的实际案例中,在采取隔离桩加固治理岩溶塌陷时,隔离桩的顶端水平位置应接近隧道2/3高度的位置。5)根据场地地质结构、砂层休止角、地铁隧道或车站空间分布及地面塌陷破坏模式综合分析,得出了对地铁工程产生直接破坏的岩溶塌陷范围,得到了岩溶塌陷不产生隧道偏压的水平安全距离公式,提出了岩溶塌陷治理具体措施。
罗伟[6](2017)在《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实例对造成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塌陷区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和治理建议,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于春磊[7](2017)在《覆盖型岩溶地基勘察与治理研究》文中指出覆盖型岩溶在我国发育比较广泛。如何精确的探查岩溶发育情况、如何有效的对岩溶灾害进行治理,是目前覆盖型岩溶发育区建设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难题。通过唐山市区某项目中的岩溶地基勘察与治理研究,对覆盖型岩溶区的岩溶勘察及治理方法进行了归纳及总结,并对岩溶地基勘察及治理方法进行了改进,特别是在岩溶治理过程中应用了信息化施工方法。在岩溶地基勘察过程中,采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浅层地震高密度映像、钻探(取芯、原位测试、土工试验)、井中电视等多种方法对覆盖型岩溶进行探查。通过多种勘测手段综合利用及对比分析,以增加勘察资料的精确程度。最终对场地的岩溶发育稳定性进行分区,针对不同的分区制定相应的岩溶治理方案或监测方案。岩溶治理选用注浆法。详细分析勘察成果后,确定初步岩溶治理方案,在施工中采取信息化施工的方法,对治理方案进行优化。对岩溶治理效果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包括注浆孔深度、注浆孔间距、水泥浆液浓度、注浆压力、注浆次序、封堵方式等,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了调整。通过覆盖型岩溶地基勘察与治理研究,该项目最终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并降低了工程总造价。同时,建立了系统的覆盖型岩溶地区地基勘察、治理等技术体系。
王卫国[8](2016)在《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唐山、日本等地震灾害的实证研究,揭示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提出应急救援要素系统、复合灾害、合理配置、“三救”及其接续性等基本概念。探讨了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的类别、数量的定量计算方法,物力资源的储备方式与配置规划,特别是针对应急救灾资源流瓶颈及其产生原因与消除对策,灾害弱者与其救援资源配置规划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应急救援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创建了救援资源需求与满足需求模型、信息—灾情—决策模型、合理配置模型以及综合模型等配置模型。这些模型具有指挥功能、供需平衡与合理配置功能、重灾区定位与指向功能、决策依据功能等,从理性认识的高度指导制定城市配置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急救援资源仓储、企业商业部门与家庭储备、城市群城市间协作储备等多种有效配置途径,有助于改变我国只有仓储的单一储备方式。通过研究应急救援人力资源的救援功能、在灾区的部署,并以唐山地震为基准,创立支援灾区部队、医务人员人数及救援物资需求等定量计算方法,所需参数灾前已有或灾后短期可获得,计算过程简捷,可操作性强,满足应急决策要求。城市不仅应储备应急救援资源,还必须保障灾后运输畅流,形成有“源”,有“流”且多“源”,畅“流”的储、运、用完整形象,有效提高应急救援的时效性。制定城市配置规划必须特别关注灾害弱者,研究他们的主要特征、灾害应激反应,提出相应的救援措施。基于上述研究,结合唐山市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实证研究,提出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要点,该要点为抗震设防区域的城市制定配置规划奠定基础,指明路向。其中应急救援要素系统、配置模型、支援灾区人员数量的定量计算方法等是应急救援资源领域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李国峰[9](2015)在《安徽省沿江地区岩溶塌陷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安徽省沿江地区基础地质背景及覆盖型岩溶塌陷发育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以铜陵、池州、安庆三市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了区内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及特征、并归纳总结了区内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进而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水位下降致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最后对区内岩溶塌陷防治措施建议进行探讨总结。得出结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地下水位波动致塌,特别是水位下降致塌为本地区主要致塌模式。包括人为开采地下水过程中的岩溶塌陷,矿山排水初期、矿井突水引起的水位快速下降导致的岩溶塌陷。其致塌机理包括两种:其一潜蚀式塌陷,为本区主要致塌机理;其二真空吸蚀式塌陷。(2)、特别指出:池州市存在天然因素致塌,地下水的季节性波动所引起的潜蚀式塌陷和江西九江地震导致的振动式塌陷。(3)、运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研究区典型的粉质粘土覆盖灰岩地层在水位下降下的塌陷进行了研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范夏玲[10](2013)在《路堤下伏溶(土)洞塌陷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覆盖型岩溶发育区常常发生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威胁和影响,在交通运输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岩溶区路基的稳定性、溶(土)洞的稳定性评价以及合理的治理方法的设计与评价仍是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以永武高速公路A11合同段岩溶区填方路堤作为研究对象,以线路中岩溶地质为工程地质背景,针对岩溶发育概况抽象出典型的地质概化模型,建立相似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数值分析研究,试图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做出积极贡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对几种岩溶塌陷致塌力的叠加耦合力学机制做了简要的介绍,系统认识了致塌力学机理的几种模式。然后,引用某室内隧洞模型试验,在ABAQUS有限元软件平台上建立了与物理模型完全相同的三维模型,分别采用加载系数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其致塌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以验证利用强度折减法分析岩溶稳定性的可行性。(2)运用弹性力学知识分析了圆形溶洞、椭圆形溶洞和矩形溶洞洞壁的应力状态分布。推导了土洞洞壁塑性圈中的土体在Mohr-culomb、Tresca、Mises和 Drucker-Prager等这几种屈服准则下的应力状态平衡方程。同时,简要介绍了地下水对土洞塌陷影响的理论认识。(3)针对影响溶洞和路堤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不同顶板厚度、不同路堤高度、溶洞的不同位置、不同溶洞高度和跨度、不同溶洞类型)进行了大量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结构力学抗弯、抗剪和抗拉验算来估算溶洞顶板安全厚度。(4)针对影响土洞和路堤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不同填方高度、土洞的不同位置、不同土洞高度和跨度)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同时,利用数值分析结果结合半定性分析方法确定下伏土洞路基处治的安全深度,即不同填方高度时土洞顶板安全厚度。最后,采用考虑渗流和变形耦合作用的有效应力有限元法,分析了地下水位下降对土洞周边应力、位移和孔压的影响。(5)以实际工程中土洞处理方案为依托,建立了与实际土洞处理方案相似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对土洞处理与否的填方路堤的沉降、土洞顶板稳定性和侧向位移的对比分析,以供相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二、唐山市体育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山市体育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唐山岩溶地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手段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岩溶勘察的基本理论 |
2.1 勘察技术基本方法 |
2.2 岩溶治理基本方法 |
2.3 工作方法构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唐山市某工程的岩溶勘察 |
3.1 工程概况 |
3.2 勘察工作原则 |
3.3 工程地质调查 |
3.3.1 地形、地貌 |
3.3.2 唐山地质构造 |
3.3.3 场区地质构造 |
3.3.4 水文地质条件 |
3.4 物探工作开展 |
3.5 物探方案确定 |
3.5.1 试验目的 |
3.5.2 试验原则 |
3.5.3 试验内容 |
3.5.4 试验结果分析 |
3.5.5 试验结论 |
3.6 物探工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物探成果解释 |
4.1 解释原理 |
4.2 测线成果解释 |
4.3 成果分析 |
4.3.1 溶洞推断 |
4.3.2 基岩顶界面推断 |
4.4 钻探验证 |
4.4.1 工程地层情况 |
4.4.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4.4.3 岩溶发育情况 |
4.5 岩溶稳定性评价分区 |
4.6 治理建议 |
4.7 勘察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岩溶治理方案施工 |
5.1 治理方案 |
5.1.1 注浆处理范围 |
5.1.2 注浆处理原则 |
5.1.3 注浆处理深度 |
5.1.4 注浆施工顺序 |
5.1.5 注浆材料 |
5.1.6 注浆孔平面布置 |
5.1.7 注浆量估算 |
5.1.8 注浆检测要求 |
5.2 注浆施工 |
5.2.1 孔位测放 |
5.2.2 施工顺序 |
5.2.3 注水试验 |
5.2.4 注浆工艺 |
5.2.5 浆液配制 |
5.2.6 施工问题处理 |
5.2.7 施工注意事项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岩溶治理效果检测 |
6.1 检测方案 |
6.1.1 物探检测(反射波) |
6.1.2 钻探检测 |
6.1.3 注水试验检测 |
6.2 岩溶治理检测成果分析 |
6.2.1 物探检测(反射波)成果 |
6.2.2 钻探检测成果 |
6.2.3 注水试验检测成果 |
6.3 检测勘察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2)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地下病害体及诱发因素研究 |
1.2.2 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研究 |
1.2.3 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城市地下病害体分类及风险评估准则 |
2.1 城市地下病害体分类 |
2.1.1 根据工程特征分类 |
2.1.2 根据地球物理特征分类 |
2.1.3 疏松体分类 |
2.2 风险评估准则 |
2.2.1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
2.2.2 风险评估矩阵 |
2.2.3 风险控制对策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模型 |
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评估指标的权重 |
3.1.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3.1.2 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3.1.3 地下病害体风险后果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3.2 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模型 |
3.2.1 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估模型 |
3.2.2 地下病害体风险后果评估模型 |
3.2.3 地下病害体风险等级划分 |
3.3 本章小结 |
4 典型评价指标的灵敏度分析 |
4.1 数值模拟分析 |
4.1.1 ABAQUS软件介绍 |
4.1.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1.3 数值模拟结果 |
4.2 灵敏度分析 |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概述 |
4.2.2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灵敏度计算模型 |
4.2.3 灵敏度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 |
5.1 兰州市西津西路地下空洞风险评估 |
5.1.1 工程概况 |
5.1.2 风险评估 |
5.2 兰州市武都路地下空洞风险评估 |
5.2.1 工程概况 |
5.2.2 风险评估 |
5.3 兰州市庆阳路地下空洞风险评估 |
5.3.1 工程概况 |
5.3.2 风险评估 |
5.4 兰州市西津东路地下空洞风险评估 |
5.4.1 工程概况 |
5.4.2 风险评估 |
5.5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地下空洞风险评估 |
5.5.1 工程概况 |
5.5.2 风险评估 |
5.6 治理对策和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项目来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岩溶区基坑边坡稳定性及岩溶塌陷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发育机制、特征研究现状 |
1.2.2 地下空洞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
1.2.3 岩溶区不良地质灾害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溶洞发育机制及特征分析 |
2.1 岩溶发育机制及影响因素 |
2.1.1 岩溶发育机制 |
2.1.2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 |
2.2 溶洞分类 |
2.2.1 溶洞主要分类方法 |
2.2.2 其他分类方法 |
2.3 广西溶洞发育特征 |
2.3.1 广西地区概况 |
2.3.2 广西溶洞发育特性 |
2.4 桂东广场工程地质情况 |
2.4.1 工程概况 |
2.4.2 地质构造 |
2.4.3 地形地貌及工程环境 |
2.4.4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突变理论隐伏溶洞与建筑基坑边坡岩层安全厚度研究 |
3.1 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间岩层破坏机理 |
3.2 突变理论 |
3.2.1 突变理论简介 |
3.2.2 尖点突变模型 |
3.3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安全距离的确定 |
3.3.1 力学模型的建立 |
3.3.2 溶洞边坡系统势能确定 |
3.3.3 安全厚度的确定 |
3.4 桂东广场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间岩层安全厚度实例研究 |
3.4.1 桂东广场固支梁模型实例研究 |
3.4.2 桂东广场悬臂梁模型实例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隐伏溶洞建筑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
4.1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1.1 数值模拟研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
4.1.2 ANSYS数值分析简介 |
4.2 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间岩层稳定性数值模拟 |
4.2.1 数值模拟参数选取 |
4.2.2 数值模拟本构模型选取 |
4.2.3 数值模拟 |
4.2.4 基于数值模拟的岩层安全厚度分析 |
4.3 基于数值模拟的工程实际岩层厚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岩溶塌陷防治技术研究 |
5.1 岩溶塌陷处治原则 |
5.2 区域预防 |
5.2.1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
5.2.2 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
5.2.3 保护环境 |
5.2.4 提高认识,群策群防 |
5.3 岩溶塌陷处治技术 |
5.3.1 岩溶分类 |
5.3.2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岩层安全厚度计算公式的防治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武汉地铁穿越区岩溶地面塌陷过程及其对隧道影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问题 |
1.2.1 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岩溶地面塌陷特征研究现状 |
1.2.3 岩溶地面塌陷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4 岩溶地面塌陷对隧道影响机理研究现状 |
1.2.5 岩溶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武汉地区岩溶发育地质背景 |
2.1 地形地貌 |
2.1.1 区域地形 |
2.1.2 区域地貌 |
2.2 地质构造 |
2.2.1 褶皱 |
2.2.2 断裂 |
2.3 地层岩性 |
2.4 区域水文地质 |
2.4.1 地下水分类 |
2.4.2 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特征 |
2.4.3 非含水层 |
2.4.4 地下水化学特征 |
2.5 区域可溶岩分布及岩溶特征 |
2.5.1 可溶碳酸盐岩平面分布及历史塌陷 |
2.5.2 可溶碳酸盐岩的垂直分带 |
2.5.3 可溶碳酸盐岩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武汉地铁隧道穿越区岩溶分布特征及研究 |
3.1 岩溶发育条件分析 |
3.1.1 岩溶发育基本形式 |
3.1.2 岩溶发育控制因素 |
3.2 岩溶类型和发育程度 |
3.2.1 岩溶形态 |
3.2.2 岩溶类型和发育程度 |
3.3 岩溶发育规模及充填特征 |
3.3.1 岩溶发育规模 |
3.3.2 溶洞充填特征 |
3.4 基于钻探及物探CT结果的岩溶异常点空间分布特征 |
3.4.1 岩溶在高程上的分布特征 |
3.4.2 岩溶与基岩面的空间关系 |
3.4.3 岩溶与地铁隧道的空间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地层结构岩溶地面塌陷过程与范围研究 |
4.1 典型地质结构岩溶地面塌陷特征统计分析 |
4.2 岩溶地面塌陷过程室内试验 |
4.2.1 试验模型 |
4.2.2 监测仪器 |
4.2.3 试验过程 |
4.2.4 试验结果分析 |
4.2.5 岩溶地面塌陷范围分析 |
4.3 基于PFC-CFD的岩溶地面塌陷过程及范围特征分析 |
4.3.1 PFC~(2D)颗粒流方法的思想 |
4.3.2 不同动载作用下的塌陷土体孔隙水压力和孔隙率变化规律 |
4.3.3 岩溶地面塌陷过程动态演化及特征分析 |
4.3.4 溶洞尺寸与塌陷半径关系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水压岩溶渗流耦合作用下隧道结构力学特征 |
5.1 现场监测 |
5.1.1 监测方案 |
5.1.2 现场监测试验结果 |
5.2 岩溶发育区地铁隧道渗流耦合计算分析 |
5.2.1 渗流基本理论 |
5.2.2 渗流模型的建立 |
5.2.3 溶洞中心截面渗流应力耦合结果与分析 |
5.2.4 水位变化对隧道渗流耦合特征影响分析 |
5.3 高水压岩溶地铁隧道结构的应力与变形分析 |
5.3.1 模型整体变形规律 |
5.3.2 锚杆位移与应力分析 |
5.3.3 岩溶隧道衬砌结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隧道周边隐伏溶洞安全厚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6.1 隐伏溶洞位于隧道下方 |
6.1.1 溶洞模型 |
6.1.2 计算模型 |
6.1.3 安全厚度影响因子研究 |
6.2 隐伏溶洞位于隧道侧方 |
6.2.1 计算模型 |
6.2.2 安全厚度影响因子研究 |
6.3 隐伏溶洞位于隧道上方 |
6.3.1 计算模型 |
6.3.2 安全厚度影响因子研究 |
6.4 溶洞安全厚度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岩溶地面塌陷影响下盾构隧道结构力学特征及安全性分析 |
7.1 岩溶地面塌陷对地铁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
7.1.1 盾构隧道管片PFC计算模型 |
7.1.2 地铁隧道随岩溶塌陷力学变化特征 |
7.1.3 地铁隧道随岩溶塌陷的位移变化特征 |
7.1.4 岩溶塌陷隔离墙处治技术及其作用机理 |
7.2 岩溶塌陷影响下的安全距离分析 |
7.2.1 纯砂层地质结构 |
7.2.2 上部砂层+下部粘土地质结构 |
7.2.3 治理措施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
3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
4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建议 |
5 结语 |
(7)覆盖型岩溶地基勘察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针对岩溶塌陷的研究 |
1.1.2 国内针对岩溶塌陷的研究 |
1.1.3 唐山地区覆盖型岩溶问题的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岩溶发育特点 |
2.1 区域地质构造 |
2.1.1 褶皱构造 |
2.1.2 断裂构造 |
2.2 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
2.2.1 唐山市区工程地质概况 |
2.2.2 唐山市区水文地质概况 |
2.3 唐山市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地面塌陷形成机制 |
2.3.1 唐山市区岩溶发育特征 |
2.3.2 唐山市区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条件及特点 |
2.4 研究区情况及周边岩溶现状 |
第3章 岩溶地基勘察及成果分析 |
3.1 前期资料分析和岩溶地基勘察方法选取 |
3.1.1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3.1.2 岩溶地基勘察方法选取 |
3.2 物探 |
3.2.1 浅层地震高密度映像勘探 |
3.2.2 物探成果 |
3.3 钻探 |
3.3.1 钻孔取芯 |
3.3.2 标准贯入试验 |
3.3.3 土工试验 |
3.4 井中电视 |
3.5 岩溶地基勘察成果分析 |
第4章 岩溶地基治理方案 |
4.1 初步方案设计 |
4.1.1 治理原则 |
4.1.2 治理方案选取 |
4.1.3 注浆设计主要参数 |
4.1.4 注浆孔的布置及估算工作量 |
4.1.5 注浆工艺 |
4.2 方案优化分析 |
4.2.1 注浆孔深度 |
4.2.2 注浆孔间距及布置形式 |
4.2.3 注浆孔封堵深度及封堵方式 |
4.2.4 注浆压力 |
4.2.5 浆液浓度 |
4.3 信息化施工 |
4.3.1 信息化施工流程 |
4.3.2 信息化施工应用方法 |
4.4 岩溶治理工作量及分析 |
第5章 治理效果检测及变形监测 |
5.1 注浆效果检测 |
5.1.1 钻探检测 |
5.1.2 浅层地震高密度映像 |
5.1.3 井中电视法检测 |
5.1.4 注水试验法检测 |
5.1.5 岩溶治理效果检测分析 |
5.2 变形监测 |
5.3 岩溶治理成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 |
1.2.1 应急救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地震应急救援的关键问题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及典型灾害特征分析 |
2.1 应急救援的基本方式——自救、互救与公救 |
2.2 应急救援资源及其特征 |
2.2.1 应急 |
2.2.2 灾前储备 |
2.2.3 城市自立储备为主 |
2.2.4 合理配置 |
2.2.5 畅流 |
2.2.6 类别多与数量大 |
2.3 典型地震灾害的救灾资源需求及特征分析 |
2.3.1 唐山地震 |
2.3.2 张北地震 |
2.3.3 台湾集集地震 |
2.3.4 汶川地震 |
2.3.5 东日本地震 |
2.3.6 其他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分析 |
第三章 应急救援资源储备的类别、数量与定量计算 |
3.1 应急救援资源储备的类别 |
3.1.1 仓储的应急救援物资类别与救援需求的重要性 |
3.1.2 储备物力资源及避难人数的定量分析 |
3.2 人力资源的功能、数量与定量计算 |
3.2.1 兵力部署原则、救援功能 |
3.2.2 救援部队所需人数的分析 |
3.2.3 救援部队人数的估算 |
3.2.4 医疗队人数的估算 |
3.2.5 地震灾害志愿者 |
3.3 救援资源的快速决策路向 |
3.3.1 快速决策的主要依据 |
3.3.2 快速决策的路向 |
第四章 地震应急救援物力资源的储备方式与配置模型 |
4.1 救援物力资源的储备方式 |
4.1.1 救援物力资源储备及其物流流向 |
4.1.2 储备方式 |
4.2 储备库的类型 |
4.2.1 储备库类型与物力资源使用序 |
4.2.2 中央级储备库 |
4.2.3 其他储备库 |
4.3 配置模型 |
4.3.1 抗震救援指挥机构模型 |
4.3.2 复合灾害与救援资源需求模型 |
4.3.3 应急救援要素系统模型 |
4.3.4 同心圆模型 |
4.3.5 救援资源需求与满足需求模型 |
4.3.6 信息—灾情—决策模型 |
4.3.7 救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 |
4.3.8 救援物力资源利用序模型 |
4.3.9 综合模型 |
4.3.10 模型功能分析 |
4.4 地震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 |
4.4.1 应急救援要素及其救援功能 |
4.4.2 地震复合灾害特征 |
4.4.3 合理配置应急救援资源 |
4.5 应急救援物力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4.5.1 城市没有救援物力资源的储备或储备量不足 |
4.5.2 抗震设防水准低 |
4.5.3 储备库配置不合理 |
4.5.4 物流不畅 |
第五章 地震应急救援物流与配置规划研究 |
5.1 救援物流瓶颈 |
5.1.1 瓶颈现象示例 |
5.1.2 救援资源的供需关系 |
5.1.3 形成物流瓶颈的原因分析 |
5.1.4 消除、减少物流瓶颈的主要措施 |
5.2 救援物资配置原则与规划要点 |
5.2.1 基本原则 |
5.2.2 法律法规依据 |
5.2.3 配置规划要点 |
5.3 城市群各城市间的协作配置规划 |
5.4 避难场所配置规划 |
5.4.1 配置原则 |
5.4.2 规划内容 |
5.5 灾害弱者与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 |
5.5.1 灾害弱者及其主要特征 |
5.5.2 灾害弱者的灾害应激反应 |
5.5.3 灾害弱者的救援规划 |
5.5.4 灾害弱者避难场所 |
5.5.5 救灾人力资源配置规划 |
5.5.6 物力资源配置规划 |
5.5.7 医疗设施与药品 |
第六章 地震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实证研究 |
6.1 引言 |
6.2 唐山大地震灾后应急需求及救援经验分析 |
6.2.1 唐山地震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
6.2.2 唐山地震房屋倒塌统计分析 |
6.2.3 唐山地震公共设施损害的统计分析 |
6.2.4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组织与资源供给情况分析 |
6.3 唐山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实证分析 |
6.3.1 救灾物质总量及有效性 |
6.3.2 救援物资储备数量的计算示例 |
6.3.3 唐山地震救灾部队人数定量分析 |
6.3.4 不同地震灾害条件下相同基础设施受灾情况比较 |
6.4 唐山市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方案 |
6.5 唐山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适宜性与有效性分析 |
6.6 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建议 |
6.6.1 应急救援物资供给信息平台的构建 |
6.6.2 发挥第三方物流的功效,采取多渠道联合配送 |
6.6.3 培养抗震救灾技术人员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附录 1:唐山“7.28”地震人员伤亡与房屋统计数据 |
附录 2:唐山市地震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
附录 3:唐山市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调查问卷 |
(9)安徽省沿江地区岩溶塌陷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 |
2.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象水文 |
2.2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层岩性特征 |
2.2.2 地质构造特征 |
2.3 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
2.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
2.3.3 地表水体概况 |
第三章:岩溶塌陷分布规律及特征研究 |
3.1 研究区岩溶塌陷概况 |
3.1.1 铜陵市岩溶塌陷概况 |
3.1.2 池州市岩溶塌陷概况 |
3.1.3 安庆市岩溶塌陷概况 |
3.2 研究区岩溶塌陷特征 |
3.2.1 铜陵市岩溶塌陷特征 |
3.2.2 池州市岩溶塌陷特征 |
3.2.3 安庆市岩溶塌陷特征 |
3.3 研究区岩溶塌陷分布规律研究 |
3.3.1 铜陵市岩溶塌陷分布规律 |
3.3.2 池州市岩溶塌陷分布规律 |
3.3.3 安庆市岩溶塌陷分布规律 |
3.4 研究区岩溶塌陷的危害性研究 |
3.4.1 铜陵市岩溶塌陷危害性 |
3.4.2 池州市岩溶塌陷危害性 |
3.4.3 安庆市岩溶塌陷危害性 |
第四章:研究区域岩溶塌陷机理研究 |
4.1 研究区岩溶塌陷形成条件 |
4.1.1 铜陵市岩溶塌陷形成条件 |
4.1.2 池州市岩溶塌陷形成条件 |
4.1.3 安庆市岩溶塌陷形成条件 |
4.2 研究区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 |
4.2.1 铜陵市岩溶塌陷形成机理 |
4.2.2 池州市岩溶塌陷形成机理 |
4.2.3 安庆市岩溶塌陷形成机理 |
4.3 地下水位下降致塌数值模拟分析 |
4.3.1 FLAC~(3D)简介 |
4.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3 模型计算成果分析 |
第五章:研究区域岩溶塌陷防治措施建议 |
5.1 岩溶塌陷防治的原则与指导思想 |
5.1.1 岩溶塌陷防治原则 |
5.1.2 岩溶塌陷的预防指导思想 |
5.2 岩溶塌陷防治的措施建议 |
第六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路堤下伏溶(土)洞塌陷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 |
1.2.2 岩溶塌陷分析 |
1.2.3 岩溶数值分析 |
1.2.4 岩溶塌陷治理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岩溶塌陷机理 |
2.1 引言 |
2.2 岩溶塌陷致塌力的叠加耦合 |
2.2.1 地下水位下降时的应力耦合模式 |
2.2.2 盖层渗透力耦合模式 |
2.2.3 岩溶致塌中水位恢复时的叠加耦合模式 |
2.2.4 动荷载叠加耦合模式 |
2.3 试验模型致塌机理研究 |
2.3.1 加载系数与强度折减法介绍 |
2.3.2 深埋隧洞数值分析 |
2.3.3 浅埋隧洞数值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溶(土)洞稳定性的理论分析 |
3.1 引言 |
3.2 溶洞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
3.2.1 溶洞顶板稳定性研究 |
3.2.2 溶洞顶板受力分析 |
3.3 土洞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
3.3.1 土洞稳定性的静力学方法 |
3.3.2 地下水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溶洞及路基稳定性影响因数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顶板厚度影响及其安全厚度的确定 |
4.2.1 不同顶板厚度的数值分析 |
4.2.2 顶板安全厚度的确定 |
4.3 填方高度影响 |
4.4 溶洞处于路基不同部位的影响 |
4.5 溶洞高度、跨度影响 |
4.6 溶洞类型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洞及路基稳定性影响因数数值分析 |
5.1 引言 |
5.2 填方高度的影响 |
5.3 土洞处于不同位置的影响 |
5.3.1 地表塌陷来源深度计算 |
5.3.2 土洞不同位置时的数值分析 |
5.4 土洞的不同高度的影响 |
5.5 土洞的不同跨度的影响 |
5.6 下伏土洞路基处治的安全深度确定 |
5.7 地下水位的影响 |
5.7.1 ABAQUS中渗流分析的实现 |
5.7.2 地下水位下降数值分析 |
5.7.3 地下水下降引起土洞周边塑性破坏判别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洞治理数值模拟 |
6.1 引言 |
6.2 岩溶地基治理方案 |
6.2.1 治理方案介绍 |
6.2.2 旋喷桩 |
6.2.3 加筋垫层 |
6.2.4 旋喷桩结合加筋垫层处理 |
6.3 三维有限元模型 |
6.4 有限元结果分析 |
6.4.1 路堤沉降 |
6.4.2 侧向位移 |
6.4.3 稳定性分析 |
6.4.4 土工格栅受力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所获奖励和论文 |
个人简历 |
四、唐山市体育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唐山岩溶地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分析[D]. 李欣涛.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2]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技术研究[D]. 崔孝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3]岩溶区基坑边坡稳定性及岩溶塌陷防治技术研究[D]. 赵文兰.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4]唐山市岩溶地面塌陷稳定性评价的Logistic回归模型[J]. 李建朋,聂庆科,刘泉声,贾向新. 岩土力学, 2017(S2)
- [5]武汉地铁穿越区岩溶地面塌陷过程及其对隧道影响特征研究[D]. 屈若枫.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6]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分析[J]. 罗伟.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7(01)
- [7]覆盖型岩溶地基勘察与治理研究[D]. 于春磊. 华北理工大学, 2017(03)
- [8]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研究[D]. 王卫国. 天津大学, 2016(07)
- [9]安徽省沿江地区岩溶塌陷机理研究[D]. 李国峰.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6)
- [10]路堤下伏溶(土)洞塌陷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研究[D]. 范夏玲. 福州大学,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