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炭产业塑造不同规模煤企间的组织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马池春[1](2020)在《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资本下乡日趋活跃和频繁,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潜在推动着乡村社会的秩序变革。当前,围绕资本下乡议题学界争论不断,既有资本下乡的坚定支持者,也有资本下乡的强烈反对者,争论双方的核心关切是资本下乡究竟促进还是损害农民利益?本文以粤东北地区的育村为研究个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采用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等理论分析框架,详细考察了资本下乡在个案村的具体实践过程。资本下乡中的村庄秩序形态变革是本研究所关注的核心内容。资本下乡能否促进农民利益根本上取决于多元主体间利益秩序均衡与否,关键在于资本下乡良性机制的建构。而资本下乡良性机制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资本下乡中多元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是农民利益发展与利益保护的均衡过程,也是村庄秩序再造和乡村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研究聚焦资本下乡中的政府、企业与农民,深入分析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行为,全景展现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过程及其结果,并试图揭示资本下乡良性机制建构的内在逻辑机理。本文主要由导论、正文、结论与讨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回答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并进行简要评述,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案例概况及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正文部分共由五个章节构成,围绕资本下乡中的政府、企业与农民,按照事件发展的过程脉络,论述和呈现资本下乡对村庄秩序的再造过程和结果,揭示和分析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第一章主要从政府、企业和村集体三个层面分析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行为逻辑,研究认为政府的治理逻辑、村庄的发展逻辑与企业的生存逻辑具有内在契合性,推动了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行动路径的适应性耦合,实现了乡村关系、政企关系和村企关系的再造,形塑了资本下乡中的动态“三角平衡”格局。第二章主要呈现资本下乡中政府和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双重吸纳过程,分析认为村治精英在资本下乡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加速了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的信任建构进程。企业的“需求—回应”机制和政府的体制压力传导是资本下乡中精英吸纳的主要动力来源。资本下乡中政府与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双重吸纳实现了对村治精英的再造,引致村治精英“政治化”。第三章主要展现资本下乡中企业主导的现代规则与乡土规则的碰撞过程,分析认为资本下乡为重塑和再造乡村社会的规则体系提供了契机。资本下乡中乡村社会基于共同需要具有规则再造的内在动力,而政府的强制性矫正则为乡土规则再造提供了外部辅助。同时,资本下乡中企业理性与农民理性的耦合过程也内涵着企业对乡土规则的再造。第四章主要分析资本下乡中农民再组织化的动因,呈现农民再组织化过程。资本下乡中企业基于生产成本控制需要,具有吸纳农民参与的内在动力。而企业基于交易成本控制需要,则将分散化的农民参与推向了再组织化。研究认为资本下乡中的农民再组织化有助于乡村社会自主性“集体”建构。农民再组织化搭建了农民组织化利益表达新秩序,重塑了农村政治经济格局,拓展了乡村精英成长空间,推动了村社集体再造。第五章主要分析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研究认为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遵循内在多重逻辑进路,具有积极治理效应,对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助推作用。同时,现代性与地方性知识的潜在冲突、政企关系诱变、间接信任背景下的松散型村企关系使得资本下乡中的村庄秩序再造有其限度。基于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围绕如何建构和完善资本下乡良性机制,推动资本下乡秩序均衡,促进农民利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的信任建构是基础;新型政企关系是资本下乡可持续的保障;有效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是稳定村企关系的关键;村治精英是资本下乡中的主要桥梁和纽带;打造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是资本下乡进程中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型方向。
张尊[2](2020)在《山煤国际资产剥离行为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扩大市场规模,提高自身综合实力,选择并购或多元化经营。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物资紧缺,市场“供小于求”,各行各业竞争少、利润高,这为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特定的土壤,大多数企业采取多元化战略占领市场,但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和业务。然而,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企业由于前期盲目扩张而导致企业债务成本加重,盈利能力下降。在此背景下,为了摆脱经营困境,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剥离不适合自身长期发展战略、没有成长潜力或影响企业整体发展的业务,使企业集中发展更具战略意义的核心业务,从而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核心竞争力。在资本市场上,资产剥离是一种战略退出行为,多发生于多元化失败或者多元化过度的企业,有大量的案例证明资产剥离能够使企业回归核心业务,合理配置资源,带领企业扭亏为盈。一直以来,资产剥离理论都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企业战略重组的重点课题之一。学术界对于资产剥离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理论分析、资产剥离的动因、资产剥离的绩效等领域,大多数学者认为资产剥离行为既是企业基于业务调整的一种价值创造行为,又是一种以盈余管理为出发点的短期行为。通过对大量文献案例的研究,本文认为资产剥离对提高企业资源效率,改善企业财务困境,改变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企业对资产剥离行为的错误理解,很多企业也存在粉饰财务报表,保住上市资格的动机。由于资产剥离相关应用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时间较短,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理论基础都相对匮乏,致使我国企业管理者对资产剥离行为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所以说,如何将资产剥离行为理论合理地应用于我国资本市场是我国学者进一步深层次探究的重点。综合来看,资产剥离是否只是企业的一种短期自保行为,应该取决于企业为何剥离、如何剥离以及最终效果的判定。基于此,本文将在相关理论研究上,结合我国国情着重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动因、方式选择问题,并以山煤国际的资产剥离情况为基本案例进行研究,为我国资产剥离理论研究有所贡献。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山煤国际的战略性资产剥离为研究对象,从归核化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效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四个方面剖析企业实施资产剥离行为的动因,对其资产剥离实施过程中剥离方式、剥离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财务指标和事件分析法对企业资产剥离行为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分析得出,山煤国际实施的资产剥离是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剥离,针对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合理配置,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但山煤国际一味缩减规模,忽视新型技术的研发,阻碍了企业转型发展。据此,本文作者对上市公司进行资产剥离行为提出以下建议:企业在利用资产剥离整合资源时应当基于战略发展的角度审视经济环境的变化,关注自身经营状况和管理模式,把握好时机与方式,主动剥离亏损业务,退出不擅长的领域,将企业资源投入到更具增长潜力的业务中,加大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力度;切记不能把资产剥离当作是粉饰报表的手段,这样只会“治标不治本”,立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对于煤炭行业这一特殊领域,企业更要抓住资产剥离带来的转型发展机会,大力调整产能结构。
刘健升[3](2020)在《我国债券违约及系统性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和各领域之间的关联度不断提高,单个企业的违约风险也会被放大,先是传染到所在行业,最后演变为整个市场的系统风险。历次经济危机都证明了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的存在,比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最初就是由房地产泡沫产生的,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数家金融机构的破产最终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乏力,失业率上升,股市陷入低迷的严重后果。可见,违约风险的研究应该由点及面,既要研究单个企业违约的影响因素,也要考虑传染过程,想办法规避风险在不同行业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传递。因此,本文试图从企业违约,传染效应和系统性风险的角度循序渐进的了解风险爆发和传导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有效的预防系统性风险提出建议。在理论研究层面,首先,本文基于Merton(1974)在贷款和债券估值模型中提出的企业价值、负债和违约的关系,对诸多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进行了梳理,比如股东背景、货币政策、资本结构等,作为进一步影响违约的因素。其次,本文对理查德森(1972)、普费弗和萨拉西克(1978)、米切尔和辛格(1996)的资源依赖理论、Larsson和Starr(1993)的网络组织理论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理论上可以支持风险传染效应的存在,并根据Rudiger Dornbursh、Yung Chul Park和Stijin Claessens(2000)提出了五种主要的风险传染的传播途径。最后,本文借鉴了经济周期理论、债务通缩理论、代际遗忘理论等阐明了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原因和特征。上述理论将本文所要研究的企业违约影响因素、企业对行业的传染效应、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对市场的传染效应串联了起来,为从微观层面的企业违约行为到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风险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在实践研究层面,首先,针对企业违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效果有多大等问题,本文运用了Logit模型,通过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的真实数据,分别选取了代表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的各个指标,并加入货币政策和股东背景等虚拟变量,从定性及定量角度考察了各因素对债券违约大小的影响,这是对个体企业违约的分析。其次,针对企业对行业的传染效应存在性和影响大小等问题,本文在主流行业中选取了煤炭、钢铁、房地产、银行四个行业,所选行业覆盖了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并从每个行业选取了十家左右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个体,依据已有文献的方法,基于企业的股价数据和行业价格指数,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刻画个体企业对行业传染效应的大小,并得到了传染效应的研究结论。再次,关于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机制等问题,本文以所选的四个行业为基础,对行业间的传染方向和传染效应的大小进行实证检验,然后依据各行业对我国GDP的贡献程度,将上述四个行业扩展到七个主流行业,研究了各行业对市场的传染效应。最后,本文选取了亚太地区、欧洲、美国等地的股票市场数据,逐一测度它们对我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分析了国际间的风险传染效应的存在性以及各地区对我国股市风险溢出效应差异的原因。本文的内容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价值及研究意义,提出了要重点论证的主要问题,总结了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主要对企业违约、传染效应和系统性风险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企业违约部分从违约影响因素和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分别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其中,违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行业环境、企业特征三个方面。违约风险评估模型主要包括传统评估方法和现代评估方法,现代评估方法又包括判别模型、Z-score模型、KMV模型和Logit模型等,并对各种计量模型进行了评述。传染效应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对传染效应的形成原因,传染机制进行讨论。系统性风险的文献则重点分析了系统性风险的特征、传播途径及各种测度方法,包括宏观分析法、条件在险价值法和其他方法。第三部分: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企业违约的理论探析,传染效应存在性的理论基础,系统性风险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等。在企业违约的理论探析中,阐述了各种影响因素对违约结果的作用机制。传染效应理论主要从存在性、传播途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存在性的理论主要包括资源依赖理论和系统网络理论,两个理论都较好的证明了传染效应是现实存在性,传播途径理论则是依据多恩布什(2000年)提出的经济冲击、贸易渠道、金融渠道、债务渠道和投资者行为五种传播途径分别进行了阐述。系统性风险理论方面,本文从产生原因,风险特征和系统性风险演化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比如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原因包括了经济周期理论、债务通缩理论、代际遗忘理论和金融系统脆弱性理论,较好的对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全面阐述。第四部分:对违约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本文对我国债市的违约企业的特征进行总结。这部分主要是基于我国债市已经发生的违约案例,对违约原因进行梳理,找到违约前出现明显恶化的指标,为模型指标的选择进行铺垫。通过总结发现,在企业违约前,行业景气度下滑,企业多元化投资失败,股东逃废债,企业内部沟通不畅等都是导致企业违约的主要原因,在此过程中,企业的盈利能力、获现能力、债务负担和营运能力通常都出现了明显的恶化。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一方面印证了理论基础中提到的违约影响因素,使指标选择更有依据,另一方面也补充了一些没法纳入模型的指标,比如新疆六师的违约是由于人员市场意识淡薄,内部沟通不畅导致的,使分析结果更为全面。其次,本文选用了债券市场实际发生违约的数据作为样本,样本基本覆盖了我国债市发生违约以来的全部期间,数据真实可靠,代表性较强。影响变量选择基于理论基础和案例分析得到的共同结果,分别采用了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三个较能代表企业综合实力的指标,并加入了股东背景和货币政策两个虚拟变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较为全面的考虑了企业违约的各种关键要素。最后,本文运用Logit模型进行了回归检验,并就实证结果阐述了原因和应对方法。第五部分:传染效应的实证研究。本部分选取了覆盖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四个重点行业,即煤炭、钢铁、房地产和银行业,并且每个行业选取了近十家有代表性的上市企业,分别就企业对行业的传染效应进行了研究。基于各检验结果,分析了各行业中不同类别的企业对行业传染效应大小不同的原因,并结合本人信用评级的工作经验,提出了防范信用风险传染的有效措施。第六部分:我国系统性风险的实证研究。本部分主要研究了行业间的风险溢出效应以及行业对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首先,本文验证了煤炭、钢铁、房地产和银行业由于彼此关联,会产生下游对上游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因此重点防范靠近市场终端的房地产行业和渗透到实体经济各领域的银行业对于避免一系列的风险传染尤为重要。然后,本文对行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大小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原因进行了解释。最后,本文选取了七个对市场经济贡献最大的行业,分别测度了各行业对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应对方法。第七部分:系统性风险的国际比较。本部分选取了和我国股票市场关系密切的亚太市场、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通过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测度了各国和地区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发现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并就各国对我国的风险溢出效应差异进行了经济学解释,最后提出了防范国别间风险传染的应对方法。第八部分:结论、建议和研究展望。对全文的结论进行总结,分别从防范企业的违约风险、完善违约的处置手段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分析论证,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首先、在研究企业违约影响因素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了资产负债率,销售净利率和现金回笼率对违约的影响最大,说明债务负担情况、盈利情况和现金流情况都对企业是否违约有重要的影响,和违约案例分析得到的结果较为一致。此外,结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提出政策上推动优化产业升级,加强逆周期调节有利于降低企业个体的违约风险。其次、本文采用分位数回归测度条件在险价值(Co Va R)的方法来研究企业对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煤炭企业的风险传染效应主要和资源禀赋、开采成本和区位优势等因素相关。其中,央企背景的个体企业风险以及对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小,其次是山西、而山东和河北地区的风险相对较大。钢铁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主要和规模效应、铁矿石的运输成本有关,并且受到当地供需情况的影响。按企业风险大小以及对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排序发现,华东地区最小,其次是华北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风险最大。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通过检验发现,民营房地产企业自身的风险和对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更大,主要由于民营企业经营风格较为激进,在遇到市场流动性紧缩时,受到的冲击更大所致。银行业方面,国有大行凭借股东背景和遍布全国的网点优势,获得的客户资源更为优质,风控机制更加完善,自身的风险更小,但由于国有大行在整个银行业中的规模占比更大,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更大,因此对银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更大。再次、在行业间传染效应研究方面,本文发现,煤炭、钢铁、房地产和银行业由于彼此是上下游关系,下游会通过需求影响上游,故形成格兰杰因果关系。传染效应大小方面,煤炭行业受到钢铁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大,钢铁行业其次,房地产行业最小,主要是由于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工业门类会越来越多,因此上游行业受到某一下游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更大。此外,通过比较各行业对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发现,考虑煤炭行业风险溢出效应下的市场风险最小,银行业对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大。主要是由于银行业渗透到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对我国整体市场的影响最大。煤炭行业作为工业门类的一种,对GDP的拉动作用不如银行、房地产等行业大,因此对市场风险的贡献度最小。最后,本文对国别之间的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效应进行了研究。首先,考虑各国的影响下,我国的系统性风险大小有所差异,但走势较为一致,说明全球经济互联程度高,在危机发生时中国很难独善其身。其次,亚洲国家自身的风险最小,但对我国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更大。可能由于亚州地区的经济结构相对脆弱,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多种渠道和我国联系更为密切,故传染效应更强。本文的创新点概括如下:首先,研究层次更为系统。本文对系统性风险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拆分,研究视角更为全面。国内外学者对违约影响因素、传染效应、系统性风险都有一定研究,但大多只从单一方面进行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架构,对整体防范风险的应对措施把控不足。作者结合多年的信用评级工作经验,从企业违约影响因素入手、依次研究了企业对行业、行业对市场以及国别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由点及面,步步深入,全方位阐述了系统性风险在各环节形成的原因和积累过程,更有利于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其次,样本选择更为准确。违约影响因素研究方面,本文以我国债券市场实际发生违约的债券进行研究,由于债券市场2014年才发生违约,更早的文献研究数据相对有限,已有的大部分文献以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将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即被ST)的公司作为违约样本,将财务正常的公司作为正常样本进行对比,实际上企业被ST和实际违约在概念上仍有较大差异,上市公司和发债主体的范围也有所不同,由于本文选取的样本来自我国债券市场的真实数据,因此克服了数据选取模糊的缺陷,用来判断违约风险更为准确。最后,行业研究范围更为全面。目前大部分研究系统性风险的文献都将研究焦点聚集在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上,而较少将实体行业纳入其中。传染效应检验中,本文创新性的选取了对国民经济拉动较高的煤炭、钢铁、房地产和银行业,覆盖了我国主要的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检验中,本文先选取了煤炭、钢铁、房地产、基建、银行等几个对宏观经济贡献最大的行业进行国内系统性风险研究,又选取了亚太、欧洲、美国几个和我国关系紧密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国际间的系统性风险研究,在传染效应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范围上考虑更为全面。
姚遥[4](2020)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同煤矿集团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引发了传统行业低迷,特别是煤炭行业也自2012年正式进入萧条期,2015年,彻底进入“冰川”。从国家层面来讲,中国的供需关系正面临着结构性失衡,过剩产能开始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据统计,自2003年,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亏损面已接近80%,而山西作为产煤大省,结构性失衡也导致大量煤炭企业瘫痪,尽管国家出台了各式各样的政策调控,但收效甚微。2019年是实施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四年,煤炭行业的重心将由“去产量”转向“调结构”,这时期,煤炭行业虽然经历了短暂的复苏,但从行业负债率、亏损企业比例等指标来看,控制债务风险与实体经济降成本的矛盾依然存在,大同煤矿集团作为共和国的“长子”煤企,非煤产业占比较低,在结构性失衡的环境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企业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本文以企业战略转型为理论基础,从企业战略转型的目的、方向等理论入手,提出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下企业转型研究应该把握和注意的问题。在进行文献研究的前提下,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煤炭企业战略转型的原因分析入手,通过PEST分析法,对当前宏观环境和煤炭行业对煤炭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实施战略转型是对于煤炭企业应对供需关系失衡、煤炭产量过剩的最有效的一条路径。并以大同煤矿集团为例,通过SWOT模式进行战略转型分析,剖析了大同煤矿集团外部和内部存在的档手问题,并着重研究了大同煤矿集团的企业战略转型定位以及路径选择,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组织人事、安全稳定等方面阐述如何保障战略转型的成功实施。
张晴[5](2019)在《“煤老板”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考察(1983-2018)》文中认为“煤老板”是上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下的一批特殊的民营企业主。由于煤矿产业的暴利、粗犷发展以及单一模式,“煤老板”经常被扣上“暴发户”的帽子,但“煤老板”作为煤炭资源的开采者和提供者,为国家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电力、冶金、钢铁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将大众媒介作为获取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大众媒介将外在世界转化为受众所接触到的“拟态世界”,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塑造着受众的认知图景和价值体系,对“煤老板”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塑造立体、全面的媒介形象,不仅有利于消解大众对“煤老板”的歪曲认知,也有利于国家煤炭转型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本文以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话为主要研究方法,探究“煤老板”媒介形象变迁轨迹及其动因。通过对《人民日报》(1983-2018)“煤老板”相关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对象以及报道倾向等五个方面探析《人民日报》中“煤老板”形象的宏观构建过程,并从具体文本中的主题结构、语句特点以及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人民日报》构建“煤老板”媒介形象的话语使用策略。从总体上说,“煤老板”媒介形象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嬗变:改革开放初期宣传色彩浓郁的典型模范;煤炭“黄金十年”时期负面形象集中爆发;煤炭转型期正面为主的多元化形象,同时,笔者还分别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对不同时期“煤老板”的形象进行全面考察。形象的生成受到形象主体、认知主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煤老板”自身变化(形象主体)、媒介版面改革以及受众信息需求变化(认知主体)、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环境因素)等三个维度分析“煤老板”媒介形象变迁动因。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作为党报,是党的“喉舌耳目”,因此,政治权力和政党意志成为“煤老板”形象变迁的根本动因。“煤老板”的经济属性又使得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成为其媒介形象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人民日报》自身的版面改革、受众信息需求以及“煤老板”自身的变化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煤老板”的形象构建。从1983年到2018年,“煤老板”媒介形象的变迁既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成为时代变迁的重要镜像。
张凯媛[6](2019)在《煤炭开发规模与水土资源保护协调的关键因素及分析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山西省是主要的煤炭产区之一,且大部分位于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的黄土丘陵区,采煤造成的水土资源损毁以及衍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尤其山西作为中国唯一全省域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诉求与国家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客观要求都对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研究以山西泽州长河流域为研究区探讨典型矿产资源集中区的资源协调问题,即煤炭开发规模与水土资源保护的协调管控。提出的管控核心是判别关键因素并明确调控范围,涉及到的关键管控因素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政府基于前端防护理念的总量可控因素,通过运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明确煤炭开发规模与水土资源耗损的关联演变及主要驱动因子的贡献度获得,继而以其最佳生态位结合库兹涅茨曲线获取控制的适宜范围与上限值;一类是煤企基于主动保护与生产者责任意识的影响可控因素,通过判别煤企视角水土资源耗损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结合散点拟合、核密度估计与多元回归分析明确其调控范围。本研究针对不同主体提出相应关键管控因素,基于前端防护与主动保护的资源开发利用理念,期望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统一规划与煤企主动参与保护的双重效用,力图为实现煤炭开发规模与水土资源保护的协调,为在采煤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公众广泛参与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制度规划体系提供参考。在具体分析中,本研究借鉴物质流理论构建了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煤炭资源的之间的物质流动框架,将水土资源耗损定义为生态包袱,并在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中进行讨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1)为弥补数据的不完整引入了非线性时间函数,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分别讨论长河流域2006-2016年间煤炭开发规模的产量表征(原煤产量)和经济表征(采矿业土地经济密度)与水土资源耗损的关联演变,通过测算具体贡献量明晰采矿用地、煤炭规模、采煤损耗技术等驱动因子对水土资源耗损的影响程度。(2)通过结构分解分析确定总量控制因素后,应用生态位理论提出以实现煤-地-水资源协调为目标的最佳控制范围,考虑到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的依赖诉求提出了总量因素控制的上限值。(3)对研究区内12个煤炭企业共15个水土资源损毁影响因素进行散点拟合,定量明晰了各因素对水土资源损毁的影响,选取7个影响因素进行核密度估计并描述了其曲线特征,结合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多因素对研究区水土资源损毁的综合影响并确定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煤炭开发规模与水土资源耗损有明显的相关性,是研究区水土资源耗损驱动因子中贡献量最大的因素且具有正效应,而贡献率仅次于它的是明显产生负效应的技术驱动因子。(2)政府前端防护的总量因素及其管控范围分别是将原煤产量的适宜控制范围设置在129.52-168.24万t?a-1之间,上限值为254.44万t?a-1,采煤损毁土地的适宜控制范围设置在22.28-33.85hm2之间,上限值为71.51hm2,采煤排水量的适宜范围设置在127.74-135.41万m3之间,上限值为388.46万m3,采煤耗水量的适宜控制范围设置在354.72-381.61万m3之间,上限值为647.04万m3;(3)企业主动保护的关键因素是地下水径流量、总用水量、服务年限与井田面积,考虑到企业能控性建议井田面积规划少于1 000 hm2,总用水量控制在1122.02m3以下。
张骕驰[7](2019)在《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就危机中的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所处环境进行科学而系统的分析,帮助企业分析优势劣势,诊断症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同时,为了帮助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以及类似处境中的煤炭企业解决困难,后续进行了企业总体战略和竞争战略的制定,并提出保证战略施行的有效措施。本文综合运用了环境分析?SWOT分析?历史数据拟合等方法。首先,本文对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进行基本情况介绍,并就该企业的外部环境各方面进行分析,特别以波特五力模型对竞争环境进行系统考量,发现目前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竞争十分激烈,面临行业内外诸多威胁,但同时也存在包括依托港口,跨区域发展等机会。其次,对中煤秦皇岛公司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分析总结出中煤秦皇岛公司的优势与劣势,找出公司目前自身存在的问题,包括天生资源缺陷?人力资源问题?业务受政策导影响的问题等等。再次,通过SWOT分析矩阵,总结出中煤秦皇岛公司的战略方针,并且,以核心竞争力分析为依托,制订战略周期?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最终确定中煤秦皇岛公司的发展战略。最后,为保证战略有效实施,本文从打造和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强中煤秦皇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行中煤秦皇岛公司信息化策略,中煤秦皇岛公司绩效考核与激励四个方面提出战略实施策略,助力中煤秦皇岛公司发展战略真正实施。本文除了在解决中煤秦皇岛公司的战略与实践问题方面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对面临类似情境危机的大型煤炭国企都有借鉴意义。
苑林妹[8](2019)在《经济新常态下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煤电产业作为我国基础能源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对工业经济有着很大贡献。但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工业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能源需求下降,煤、电产能过剩,煤电矛盾日益加深。煤电经济需适应新常态,去除过剩产能,缓解煤电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两重阻力。一是煤电矛盾尖锐,由于煤炭已由市场定价,电价仍由国家制定,形成“市场煤”“计划电”现象,电煤不受政府掌控下价格越来越高,多数电力企业成本压力过大,选择“拉闸限电”,影响煤、电企业间的合作,制约煤电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新常态下煤电经济发展存在过剩产能,污染严重,煤炭资源浪费等问题。针对煤电产业两重阻力,本文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出发,采用SCP范式与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新常态下煤电问题及解决措施,首先对煤电产业外部环境进行PEST分析,得出煤电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存在的各类问题;然后采用SCP范式分析煤电产业在新常态下产业组织结构,通过理论建模得到电煤价格过高是由煤、电市场结构不同导致;最后通过构建煤电产业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污染指数作为环保指标,煤电产值作为经济指标,煤炭储量作为能源指标,煤炭产量作为产能指标,设计4种煤电产业发展情景,对每种情景进行仿真模拟及动态评价,得出只有协调好经济投资、环保投资、技术投资和员工待遇投资比例,才能实现控制产能、节约资源及降低污染的目标。综上,认为实现煤电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缓解煤电矛盾,一方面需加大技术、环保投资,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控制产能。
王慧[9](2018)在《国有产权视角下资源型村庄村企关系研究 ——以山西省BYZ村为例》文中提出国家历来将三农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并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落实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农民政策,必须要关注农村发展,特别是容易引发村企矛盾的资源型村庄发展。资源型村庄蕴含着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提供了助力。在煤炭资源型地区,煤企和资源型村庄及农民都属于重要的利益主体,应当共同分享资源带来的红利。然而,煤炭资源的开采必然涉及到了煤企建设、资源负外部性成本生成、利益补偿等环节,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村企冲突。协商合作的村企关系是村企共赢的关键与核心,有助于资源型村庄与煤企实现快速发展;冲突分治的村企关系则成为引起村企发展失衡以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问题的导火索。可见,村企关系的走向深刻影响着资源型村庄、煤矿企业的整体稳定与经济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村企关系,特别是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村企关系,避免引发村企矛盾,成为了本文的研究重点。通过个案研究,希冀能为构建良好的村企关系提供一些新思路,有助于实现资源型村庄与煤矿企业共同发展与治理、加快落实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早日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选取山西省BYZ村与国有煤矿C矿的交往史为研究对象,以国有产权为研究视角,运用实地调研法、文献法、访谈法对个案展开剖析。首先以国有产权理论和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为依据,明确界定了国有煤矿、资源型村庄、地方政府的责任,得出应然状态下村企关系定位。其次从现状入手,阐述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关系的演变历程。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关系经过补偿方案风波、两次生存抗争、村庄多次申请被拒等一系列事件后,经历了矛盾源起、冲突加深、关系失衡三个变化阶段,最后呈现出冲突与分治局面。再次,依据个案情况分析引发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关系恶化的主要因素,得出关键原因是因产权利益分配不均、产权主体责任缺失、产权约束力度不足所导致的权责利关系失序。因此,要重塑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关系,必须理顺主体间权责利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补偿机制,保障农民生存和发展权利;明晰产权主体的责任,加强主体责任意识;健全产权约束的机制,发挥好监督机制功能。
刘晨[10](2018)在《我国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理念处于首要位置。创新理念是指企业或个人打破常规,突破现状,敢为人先,敢于挑战未来,谋求新境界的思想观念。我国煤炭企业要创新的前提是基于对现状的不满足,同时,创新是建立在对市场规律和本行业发展前景正确把握的基础上。让煤炭企业共享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创新理念成果,构建我国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势在必行。随着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煤炭企业虽然认识到文化是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如何进行企业内的创新文化建设却无从下手,甚至不明白究竟什么是创新文化的内涵。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煤炭企业虽然清楚文化既能推动创新,也能成为创新巨大的障碍,但对于哪些文化有助于创新、哪些阻碍创新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目前的创新文化建设还不成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煤炭企业创新观念淡薄,认识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都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企业员工参与面不够,企业科技创新内部和外部环境有待改善等,而且,基于我国煤炭企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建设创新文化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视阈出发,从文化、创新文化入手剖析企业文化和企业创新文化,结合十八大以来的创新文化思想,从而针对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创新文化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希望通过一定的理论研究与探讨,梳理和总结我国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帮助我国煤炭企业掌握创新能力建设的科学规律和有效途径,引导企业纠正创新文化建设中的偏差,破除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中的障碍,树立科学和理性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创新素养和创新习惯,建立以文化为指导的煤炭企业创新体系,从而提升煤炭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为建设我国创新型煤炭企业打下基础。
二、煤炭产业塑造不同规模煤企间的组织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炭产业塑造不同规模煤企间的组织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1)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
(一)资本下乡研究综述 |
(二)乡村治理研究综述 |
(三)政企关系研究综述 |
(四)村企关系研究综述 |
(五)农民组织化研究综述 |
(六)对既有研究的评述 |
三、关键词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案例概况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案例概况 |
五、分析框架与结构安排 |
(一)论文分析框架 |
(二)论文结构安排 |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利益主体行为逻辑及其关系再造 |
1.1 引资入村:政府的治理逻辑 |
1.1.1 以资引资:国家资源下乡的策略 |
1.1.2 政府入股:政治资源的隐性配置 |
1.1.3 政府的市场观与市场化中的政府 |
1.2 乡村争资:村治逻辑转换与权力内嵌 |
1.2.1 产业振兴:村集体的富民兴村策略 |
1.2.2 社会资本获取:工商资本的政治表达 |
1.2.3 竞争捷径:主动谋求政府支持 |
1.3 选村投资:政府干预下的资本下乡 |
1.3.1 情感偏好:资本下乡中的政府意志 |
1.3.2 企业配合:寻求政策倾斜与扶持 |
1.3.3 村企共谋:强化获取政府资源的能力 |
1.4 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关系再造 |
1.4.1 企业参与下的乡村关系再造 |
1.4.2 村庄参与下的政企关系再造 |
1.4.3 政府参与下的村企关系再造 |
1.4.4 资本下乡中的动态“三角平衡”格局 |
1.5 小结 |
第二章 村治精英吸纳与乡村精英再造 |
2.1 经济精英主导下的村庄治理 |
2.1.1 做企业家:从“草根”到经济能人 |
2.1.2 张榜竞选:从经济能人到村治精英 |
2.1.3 精英的困局:村庄治理内生性缺失 |
2.2 资本下乡中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吸纳 |
2.2.1 情感俘获:私人关系的公共性拓展 |
2.2.2 需求对接:对村治精英破局构想的回应 |
2.2.3 信任建构:企业股权结构的社会效应 |
2.3 资本下乡中政府对村治精英的吸纳 |
2.3.1 先建后补:政府对村治精英的承诺 |
2.3.2 垫资建厂:村治精英对政府承诺的回应 |
2.3.3 褒奖与荣誉:政府对村治精英的反馈 |
2.4 精英吸纳的动力来源及其再造结果 |
2.4.1 可信承诺:企业的政治关联效应 |
2.4.2 “三强四带”:政党能力建设机制 |
2.4.3 “联乡兴村”:政府权力下沉机制 |
2.4.4 再造结果:村治精英“政治化”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规则下乡与乡土规则再造 |
3.1 资本下乡中的现代规则下乡 |
3.1.1 股份合作:企业的利益联结策略 |
3.1.2 市场排斥:村集体反对股份合作制 |
3.1.3 按价收租:村集体的确定性追求 |
3.2 乡土规则运行下的秩序冲突 |
3.2.1 宗族认同:乡土规则的生成机理 |
3.2.2 规则碰撞:产权与收益单位的分合 |
3.2.3 祖宗与神明:分配失序下的暴力抗争 |
3.2.4 资本逃离:地方性知识的挤压 |
3.3 政府参与下的乡土规则再造 |
3.3.1 寻找土地:选定新址与产权重构 |
3.3.2 利益均沾:秩序建构的均衡过程 |
3.3.3 程序再造:权力渗透与强制性矫正 |
3.3.4 资本回流:乡土规则再造的效应 |
3.4 企业参与下的乡土规则再造 |
3.4.1 拒绝签约:农民的理性选择策略 |
3.4.2 寻找中间人:企业的行动逻辑 |
3.4.3 推举代理人:农民的行动逻辑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农民再组织化与村社集体再造 |
4.1 农民再组织化:企业的治理逻辑 |
4.1.1 企业成本控制:农民再组织化缘起 |
4.1.2 向政府说好话:重新俘获中间人 |
4.1.3 为政府造亮点:寻求政府支持 |
4.2 “四社协同”:农民再组织化的过程 |
4.2.1 劳务合作社:闲散劳动力组织化 |
4.2.2 产业合作社:产业过程组织化 |
4.2.3 资金合作社:农民分散资金集聚化 |
4.2.4 土地合作社:土地碎片化及其整合 |
4.3 组织化利益表达:农民的集体行动 |
4.3.1 表达梯度:从中间人到代理人 |
4.3.2 理性抗争:利益再表达的过程 |
4.3.3 “新中间人”的诞生:政府 |
4.4 集体再造:农民再组织化的效应分析 |
4.4.1 权力渗透:经济过程中的政治表达 |
4.4.2 政经分离:农村政治经济格局重塑 |
4.4.3 精英塑造:农民的“新代理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 |
5.1 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 |
5.1.1 利益主体关系:从失衡到均衡 |
5.1.2 制度建设:从碎片化到体系化 |
5.1.3 组织建设:从失序到有序 |
5.1.4 农民能力建设:从单一到全面 |
5.1.5 农民认知转型:从封闭走向开放 |
5.2 村庄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 |
5.2.1 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体系 |
5.2.2 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能力 |
5.2.3 资本下乡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5.3 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限度 |
5.3.1 现代性与地方性知识的碰撞冲突 |
5.3.2 政企关系的诱变及其风险 |
5.3.3 间接信任背景下的松散型村企关系 |
5.4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一)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信任建构是基础 |
(二)村治精英是资本下乡的主要桥梁和纽带 |
(三)新型政企关系是资本下乡可持续性的保障 |
(四)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是稳定村企关系的关键 |
(五)资本下乡中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是根本 |
二、进一步讨论 |
(一)如何完善资本下乡中的企业治理 |
(二)如何构筑更为合理的利益增长分享机制 |
(三)如何实现乡村传统治理资源的现代性转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山煤国际资产剥离行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资产剥离行为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资产剥离行为策略的研究 |
1.2.3 关于资产剥离行为效果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资产剥离行为的理论概述 |
2.1 资产剥离行为的概念界定 |
2.1.1 资产剥离行为的定义 |
2.1.2 资产剥离行为的特征及实现形式 |
2.2 资产剥离行为的动因 |
2.2.1 回归核心业务提高运营集中度 |
2.2.2 前期盲目投资债务负担沉重 |
2.2.3 降低投资损失规避经营风险 |
2.2.4 剥离劣质资产盘活存量资源 |
2.3 资产剥离行为的策略选择 |
2.3.1 战术性资产剥离和战略性资产剥离 |
2.3.2 经营性资产剥离和非经营性资产剥离 |
2.3.3 关联性资产剥离和非关联性资产剥离 |
2.4 资产剥离行为的效果 |
2.4.1 回归主业利于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
2.4.2 有助于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
2.4.3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
2.5 资产剥离行为的理论基础 |
2.5.1 归核化理论 |
2.5.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5.3 效率理论 |
2.5.4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章 山煤国际资产剥离的案例概况 |
3.1 山煤国际基本情况 |
3.1.1 山煤国际公司简介 |
3.1.2 山煤国际股权结构 |
3.1.3 山煤国际资产剥离前的财务状况 |
3.2 山煤国际资产剥离实施情况 |
3.2.1 山煤国际资产剥离的行业背景 |
3.2.2 山煤国际资产剥离的实施过程 |
第4章 山煤国际资产剥离行为案例分析 |
4.1 山煤国际实施资产剥离的动因分析 |
4.1.1 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低迷 |
4.1.2 贸易业务拖累公司业绩侵蚀优质资源 |
4.1.3 连续两年亏损退市压力巨大 |
4.1.4 山西国企矛盾突出改革势在必行 |
4.2 山煤国际资产剥离的策略分析 |
4.2.1 山煤国际采用战略性资产剥离 |
4.2.2 山煤国际资产剥离出的资产以经营性资产为主 |
4.2.3 资产剥离受让方既有关联性又有非关联性企业 |
4.3 山煤国际资产剥离行为效果分析 |
4.3.1 山煤国际资产剥离前后财务效果分析 |
4.3.2 山煤国际资产剥离前后市场效果分析 |
第5章 山煤国际资产剥离行为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5.1 山煤国际资产剥离行为的研究结论 |
5.1.1 资产剥离行为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 |
5.1.2 剥离亏损资产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率 |
5.1.3 大力缩减经营规模忽略转型升级 |
5.2 企业资产剥离行为的启示 |
5.2.1 恰当选择合理的剥离资产和时机 |
5.2.2 资产剥离具有以退为进的战略意义 |
5.2.3 企业战略部署应立足于长期发展 |
5.2.4 煤炭企业应加速调整产能结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债券违约及系统性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研究的学术价值 |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在险价值 |
二、条件在险价值 |
三、分位数回归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企业违约研究的相关文献 |
一、违约影响因素研究 |
二、信用风险评估 |
第二节 传染效应及系统性风险相关文献 |
一、传染效应相关文献 |
二、系统性风险相关文献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一、关于违约影响因素文献评述 |
二、关于违约因素计量模型文献评述 |
三、关于传染效应和系统性风险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企业违约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 |
一、定性指标 |
二、定量指标 |
第二节 传染效应的理论基础 |
一、传染效应存在性理论 |
二、传染效应的传播途径 |
第三节 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 |
一、系统性风险产生原因 |
二、系统性风险的特征 |
三、系统性风险的演化机制 |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债市违约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债市违约的特征分析 |
一、行业景气度下行,盈利和获现能力恶化 |
二、投资激进或盲目多元化,债务负担和营运能力恶化 |
三、股东背景模糊,支持力度差 |
四、股东涉嫌逃废债,侵害债权人利益 |
五、企业内部沟通不畅及市场意识较差 |
第二节 样本选择 |
一、数据选择 |
二、指标选择 |
第三节 违约影响因素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Logit回归结果 |
小结 |
第五章 传染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数据选择及处理 |
第二节 状态变量选取 |
第三节 单个企业对行业风险贡献的静态分析 |
一、煤炭行业个体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
二、钢铁行业个体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
三、地产行业个体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
四、银行业个体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
第四节 单个企业对行业风险贡献的动态分析 |
一、煤炭行业的个体风险溢出效应 |
二、钢铁行业的个体风险溢出效应 |
三、房地产行业的个体风险溢出效应 |
四、银行业的个体风险溢出效应 |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系统性风险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国内系统性风险实证检验 |
一、各行业间的传染方向研究 |
二、行业间的传染效应研究 |
三、我国国内系统性风险研究 |
第二节 系统性风险的国际比较 |
一、数据选取 |
二、描述性统计 |
三、全球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 |
四、经济危机期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
小结 |
第七章 系统性风险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第一节 拉美债务危机 |
一、拉美债务危机事件过程 |
二、拉美债务危机的产生原因 |
第二节 墨西哥经济危机 |
一、墨西哥经济危机事件过程 |
二、墨西哥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 |
第三节 亚洲金融危机 |
一、亚洲金融危机事件过程 |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 |
第四节 俄罗斯金融危机 |
一、俄罗斯金融危机事件过程 |
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 |
第五节 美国次贷危机 |
一、美国次贷危机事件过程 |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原因 |
第六节 欧洲债务危机 |
一、欧洲债务危机事件过程 |
二、欧洲债务危机的产生原因 |
第七节 各类系统性危机的总结与启示 |
一、财政刺激要掌握适度 |
二、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金融监管政策 |
三、加强对国际风险的有效管理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预防企业的违约风险 |
二、完善违约的处置手段 |
三、防范系统性风险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同煤矿集团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进程 |
1.2.2 国内文献研究概况 |
1.2.3 国外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
1.2.4 研究评述 |
1.2.5 研究特色与创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及研究 |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背景 |
2.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含义 |
2.2 煤炭企业战略与转型发展理论 |
2.3 战略管理理论 |
2.4 战略转型 |
2.5 转型发展 |
第3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同煤矿集团转型发展环境PEST分析 |
3.1 政治环境分析 |
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 社会环境分析 |
3.4 技术环境分析 |
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同煤矿集团转型升级发展的必要性 |
第4章 大同煤矿集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发展现状分析 |
4.1 公司概况 |
4.2 大同煤矿集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转型升级发展现状 |
4.3 大同煤矿集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转型升级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同煤矿集团转型发展的SWOT分析 |
5.1 优势分析 |
5.2 劣势分析 |
5.3 机会分析 |
5.4 威胁分析 |
第6章 大同煤矿集团战略转型发展思路及战略选择 |
6.1 大同煤矿集团供给侧结构下产业布局和发展思路 |
6.2 大同煤矿集团战略选择分析 |
6.2.1 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做大做实煤炭主业(SO) |
6.2.2 利用外部机会,弥补内部劣势(WO) |
第7章 大同煤矿集团转型升级的对策战略实施保障 |
7.1 政策和法律保障 |
7.2 体制和机制保障 |
7.3 组织和人力资源保障 |
7.4 企业文化保障 |
7.5 安全和稳定保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煤老板”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考察(1983-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缘起 |
2. 研究意义 |
2.1 学术价值 |
2.2 现实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媒介形象的研究 |
3.2 “煤老板”相关研究 |
4. 研究方法 |
4.1 内容分析法 |
4.2 文献研究法 |
4.3 话语分析法 |
5. 创新之处 |
第1章 《人民日报》中“煤老板”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 |
1.1 样本选择 |
1.2 类目构建 |
1.3 报道数量 |
1.4 报道体裁 |
1.5 报道倾向 |
1.6 报道主题 |
1.6.1 1983-2001 年:鼓励开办集体煤矿和个人煤矿 |
1.6.2 2002-2011年:批判安全事故与煤炭整顿 |
1.6.3 2012-2018年:推动”煤老板“转型 |
1.7 报道对象 |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人民日报》“煤老板”相关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
2.1 样本选择 |
2.2 宏观结构 |
2.2.1 宏观语义分析 |
2.2.2 新闻图示分析 |
2.3 微观结构分析 |
2.3.1 句式 |
2.3.2 词语 |
2.4 话语修辞分析 |
2.4.1 新闻引语——谁在说话 |
2.4.2 隐喻修辞——如何说话 |
2.4.3 直接叙述和目击报道 |
2.4.4 数字的大量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民日报》中的“煤老板”形象分析 |
3.1 改革开放初期(1983-2001):宣传色彩浓郁的典型模范 |
3.1.1 政治形象:国家政策的拥护者和国家能源的提供者 |
3.1.2 经济形象:煤炭工业的开拓者和掘金者 |
3.1.3 社会形象:正负面交替的立体形象 |
3.2 煤炭行业“黄金十年”(2002-2011):负面形象的集中爆发 |
3.2.1 政治形象:钱权勾结得利者 |
3.2.2 经济形象:煤炭工业整顿转型的“拦路虎”与“带路人” |
3.2.3 社会形象:社会公共财产安全的威胁者 |
3.3 煤炭行业寒冬期与转型期(2012-2018):正面为主的多元化形象 |
3.3.1 政治形象:国家政策扶持的受益者 |
3.3.2 经济形象:转型产业的投资者与收获者 |
3.3.3 社会形象:生活铺张者与违法犯罪者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民日报》中“煤老板”形象变迁的原因探寻 |
4.1 形象主体——“煤老板”自身的变化 |
4.2 认知主体——媒体版面改革与受众信息需求变化 |
4.2.1 媒体版面改革 |
4.2.2 受众信息需求变化 |
4.3 环境因素——“煤老板”形象构建的外部机制 |
4.3.1 政治力量和政党意志 |
4.3.2 能源结构转型——煤炭资源的兴起与衰落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煤炭开发规模与水土资源保护协调的关键因素及分析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关系研究 |
1.3.2 煤炭开采的水土资源环境响应研究 |
1.3.3 矿产资源集中区水土资源保护研究 |
1.3.4 土地-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协调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基础理论 |
2.1 概念 |
2.1.1 煤炭开发规模 |
2.1.2 采矿业土地经济密度 |
2.1.3 生态包袱 |
2.1.4 利益相关者 |
2.1.5 煤-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 |
2.2 基础理论 |
2.2.1 资源-环境-经济(REE)复合系统理论 |
2.2.2 物质流理论 |
2.2.3 自然资源管理理论 |
2.2.4 多元主体共治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自然条件概况 |
3.2 研究区煤矿概况 |
3.2.1 研究区煤矿简介 |
3.2.2 水土资源耗损情况 |
3.3 数据来源 |
4 煤炭开发规模与水土资源耗损的关联演变 |
4.1 煤炭开发规模与水土资源耗损的相关性分析 |
4.2 煤炭开发规模与水土资源耗损的结构分解分析 |
4.2.1 REE复合系统中煤-地-水资源物质流框架构建 |
4.2.2 SDA结果与分析 |
4.2.3 非线性时间路径函数 |
4.2.4 煤炭开发规模产量表征(原煤产量)与水土资源耗损的关联演变分析 |
4.2.5 煤炭开发规模经济表征(采矿业土地经济密度)与水土资源耗损的关联演变分析 |
4.2.6 对上述关联演变分析进行验证 |
5 基于政府的煤炭开发与水土资源保护协调的前端防护 |
5.1 总量管控因素选取 |
5.2 研究方法 |
5.2.1 生态位适宜度 |
5.2.2 库兹涅茨曲线 |
5.3 总量因素的管控范围界定 |
5.3.1 生态位适宜度结果与分析 |
5.3.2 库兹涅茨曲线结果与分析 |
5.3.3 总量因素的管控范围 |
6 基于矿企的水土资源主动保护关键因素调控 |
6.1 水土资源耗损影响因素选取 |
6.2 研究方法 |
6.2.1 散点拟合分析 |
6.2.2 核密度估计 |
6.2.3 多元回归分析 |
6.3 水土资源主动保护关键因素判别结果与分析 |
6.3.1 水资源耗损主要影响因素 |
6.3.2 土地资源损毁影响因素判别与分析 |
6.3.3 矿企水土资源主动保护关键因素调控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附录 |
(7)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分析 |
2.1.2 经济政策环境分析 |
2.1.3 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
2.1.4 社会与自然环境分析 |
2.2 中煤秦皇岛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
2.2.1 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分析 |
2.2.2 购买者议价能力的分析 |
2.2.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2.2.4 替代品的威胁 |
2.2.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2.3 中煤秦皇岛公司面临的威胁和机会 |
2.3.1 外部威胁 |
2.3.2 外部机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煤秦皇岛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 中煤秦皇岛公司概况 |
3.1.1 中煤秦皇岛公司基本情况 |
3.1.2 中煤秦皇岛公司股份结构及股东概况 |
3.2 中煤秦皇岛公司现状分析 |
3.2.1 销售状况分析 |
3.2.2 产品种类分析 |
3.2.3 价格分析 |
3.2.4 业务流程分析 |
3.2.5 主要煤炭采购来源分析 |
3.2.6 经营状况分析 |
3.2.7 市场占有率分析 |
3.2.8 客户关系分析 |
3.2.9 人力资源与绩效考核分析 |
3.2.10 企业管理状况分析 |
3.2.11 公司文化分析 |
3.3 中煤秦皇岛公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员工老龄化严重 |
3.3.2 自有资源质量较低 |
3.3.3 劳动纪律不理想 |
3.3.4 薪酬管理体系有待改善 |
3.3.5 业务模式较为单一 |
3.3.6 业务受政策导向明显 |
3.3.7 绩效考核不够科学 |
3.4 中煤秦皇岛公司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5 核心竞争力识别 |
3.5.1 独特的市场资源及能力 |
3.5.2 核心竞争力构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煤秦皇岛公司发展战略方案制定 |
4.1 中煤秦皇岛公司SWOT相关分析 |
4.2 战略方针?战略周期确定 |
4.2.1 战略方针 |
4.2.2 战略周期 |
4.3 战略目标确定 |
4.3.1 定量目标确定 |
4.3.2 定性目标确定 |
4.4 战略重点和战略阶段 |
4.4.1 战略重点 |
4.4.2 战略阶段 |
4.5 战略模式选择 |
4.5.1 以稳定性战略为核心主导 |
4.5.2 多元化战略分担风险 |
4.5.3 一体化战略助力企业扩张 |
4.5.4 市场开发战略开拓新市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煤秦皇岛公司战略实施策略 |
5.1 根据中煤秦皇岛公司核心竞争力确定具体实施策略 |
5.1.1 坚持中煤秦皇岛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 |
5.1.2 加强中煤秦皇岛公司的服务意识建设 |
5.1.3 优化中煤秦皇岛公司自身资源质量水平 |
5.1.4 加强中煤秦皇岛公司业务技术及创新 |
5.2 依据中煤秦皇岛公司的市场开发战略制定具体实施策略 |
5.2.1 产品营销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贸易方式策略 |
5.2.4 市场促销策略 |
5.3 中煤秦皇岛公司机构及业务流程再造策略 |
5.3.1 部门机构改革设计 |
5.3.2 业务流程优化 |
5.4 强化中煤秦皇岛公司社会责任 |
5.5 加强中煤秦皇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
5.5.1 注重中煤秦皇岛公司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开发 |
5.5.2 打造中煤秦皇岛公司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 |
5.5.3 加强中煤秦皇岛公司人力资源培训与教育 |
5.5.4 严抓中煤秦皇岛公司劳动纪律 |
5.6 实行中煤秦皇岛公司信息化策略 |
5.6.1 搭建中煤秦皇岛公司信息化平台 |
5.6.2 加强中煤秦皇岛公司信息化队伍建设 |
5.6.3 促进中煤秦皇岛公司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 |
5.7 强化中煤秦皇岛公司绩效考核与激励 |
5.7.1 中煤秦皇岛公司绩效考核改进 |
5.7.2 中煤秦皇岛公司激励改善 |
5.8 战略风险与防范对策 |
5.8.1 战略风险 |
5.8.2 防范对策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经济新常态下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介绍 |
2.1 经济新常态理论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2.3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 |
2.3 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 |
2.4 系统动力学 |
2.4.1 系统动力学概念 |
2.4.2 系统动力学建模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常态下煤电产业PEST分析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煤电矛盾的形成 |
3.3 经济新常态下煤电产业PEST分析 |
3.3.1 政策环境分析(Political Factors) |
3.3.2 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 Factors) |
3.3.3 社会环境分析(society Factors) |
3.3.4 技术环境分析(Technological Factors)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常态下煤电产业SCP范式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煤电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4.2.1 煤炭产业与电力产业市场集中度对比 |
4.2.2 煤炭产业与电力产业产品差异化对比 |
4.2.3 煤炭产业与电力产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 |
4.3 煤电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4.3.1 煤、电产业定价行为 |
4.3.2 煤、电产业非定价行为 |
4.4 煤电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4.4.1 煤炭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4.4.2 电力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常态下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新常态下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 |
5.3 煤电产业系统构架及因果回路分析 |
5.3.1 系统构架分析 |
5.3.2 因果回路分析 |
5.4 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分析 |
5.4.1 资源子系统 |
5.4.2 人口子系统 |
5.4.3 经济子系统 |
5.4.4 环境子系统 |
5.5 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流图构建 |
5.5.1 原始数据与参数确定 |
5.5.2 主要方程确定 |
5.5.3 模型检验 |
5.5.4 仿真分析 |
5.6 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情景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常态下煤电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政策建议 |
6.2 经济建议 |
6.3 技术建议 |
6.4 环保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国有产权视角下资源型村庄村企关系研究 ——以山西省BYZ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产权理论研究综述 |
(二)村企关系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国有产权与国有煤矿经营方式 |
(二)资源型村庄 |
(三)村企关系 |
五、个案背景 |
第一章 协商与合作: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的关系定位 |
1.1 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关系中的村庄责任定位 |
1.1.1 合法表达诉求 |
1.1.2 坚持平等协商 |
1.1.3 配合煤企落地 |
1.1.4 支持煤矿发展 |
1.2 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关系中的煤企责任定位 |
1.2.1 进行合理补偿 |
1.2.2 承担外部成本 |
1.2.3 回应村庄诉求 |
1.2.4 带动村庄发展 |
1.3 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关系中的政府责任定位 |
1.3.1 协调村企矛盾冲突 |
1.3.2 引导村企履行责任 |
1.3.3 明晰产权制度安排 |
第二章 冲突与分治: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关系的现实困境 |
2.1 煤企决定与村民参与的对立:村企矛盾源起 |
2.1.1 煤企:“重补偿,轻安置” |
2.1.2 村民:“不满意,要上访” |
2.1.3 村企矛盾初现端倪 |
2.2 村庄抗争与煤企退步的博弈:村企冲突加深 |
2.2.1 村庄:“展开生存抗争” |
2.2.2 煤企:“妥协答应村庄” |
2.2.3 村企冲突愈演愈烈 |
2.3 村庄依附与煤企抗拒的抗争:村企关系失衡 |
2.3.1 村庄:“滥用巨额补偿” |
2.3.2 煤企:“拒绝村庄求助” |
2.3.3 村企分治难以共赢 |
第三章 权责利关系失序: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关系恶化的影响因素 |
3.1 产权利益分配失衡 |
3.1.1 征地补偿方式极不合理 |
3.1.2 负外部性成本补偿缺失 |
3.1.3 村企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
3.2 产权主体责任缺失 |
3.2.1 煤企社会责任缺位 |
3.2.2 村庄民主制度虚置 |
3.2.3 政府协调力度有限 |
3.3 产权约束力度不足 |
3.3.1 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受限 |
3.3.2 村企无法实现有效沟通 |
3.3.3 监督机制难以得到落实 |
第四章 权责利关系明晰:理顺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关系的路径选择 |
4.1 建立资源补偿机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
4.1.1 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
4.1.2 确立外部成本补偿机制 |
4.1.3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
4.2 明晰产权主体责任,加强主体责任意识 |
4.2.1 煤企:树立理念,发挥作用 |
4.2.2 村庄:精英主导,制度完善 |
4.2.3 政府:建立机制,凸显责任 |
4.3 健全产权约束机制,发挥监督机制功能 |
4.3.1 畅通村庄民意表达渠道 |
4.3.2 构建村企沟通协商机制 |
4.3.3 健全约束激励监督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我国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预期创新 |
1.3.1 研究目的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2 煤炭企业创新文化概述 |
2.1 文化与创新文化 |
2.1.1 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2.1.2 文化的基本构成 |
2.1.3 创新与创新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2.2 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文化 |
2.2.1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2.2.2 企业创新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2.3 煤炭企业创新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
2.3.1 煤炭企业创新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2.3.2 我国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与国外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区别和联系 |
3 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 |
3.1 创新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一般理论依据 |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永恒发展的理论 |
3.1.2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 |
3.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理论 |
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文化思想 |
3.2.1 毛泽东创新文化思想 |
3.2.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创新文化思想 |
3.2.3 十八大以来创新文化思想 |
4 我国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
4.2 我国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思想认识不足 |
4.2.2 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缺陷 |
4.2.3 煤炭企业创新文化组织设施建设薄弱 |
4.3 我国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 |
4.3.1 生产安全问题和安全文化建设冲击创新文化建设 |
4.3.2 能源结构调整从思想上进一步淡化了创新文化氛围 |
4.3.3 煤炭企业创新文化的自身特点限制了创新文化的发展 |
4.3.4 煤炭企业创新人才队伍严重不足 |
5.我国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提高煤炭企业领导群体的创新文化觉悟与素质 |
5.1.1 提高煤炭企业者群体的创新文化觉悟 |
5.1.2 增强煤炭企业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文化素质 |
5.2 制定全面科学的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规划 |
5.2.1 遵循煤炭企业创新和企业文化发展规律 |
5.2.2 全面构建煤炭企业的创新文化系统 |
5.2.3 大力弘扬煤炭企业创新文化价值观 |
5.3 改善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机制与文化环境 |
5.3.1 完善煤炭企业鼓励创新实践的制度机制 |
5.3.2 营造煤炭企业积极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煤炭产业塑造不同规模煤企间的组织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 [1]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D]. 马池春. 山西大学, 2020(07)
- [2]山煤国际资产剥离行为探究[D]. 张尊.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3]我国债券违约及系统性风险研究[D]. 刘健升.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同煤矿集团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D]. 姚遥.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煤老板”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考察(1983-2018)[D]. 张晴. 广西大学, 2019(01)
- [6]煤炭开发规模与水土资源保护协调的关键因素及分析管控研究[D]. 张凯媛.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7]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骕驰. 燕山大学, 2019(03)
- [8]经济新常态下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苑林妹.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9]国有产权视角下资源型村庄村企关系研究 ——以山西省BYZ村为例[D]. 王慧. 山西大学, 2018(04)
- [10]我国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研究[D]. 刘晨.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