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兼谈可持续农业与作物病虫草鼠害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罗慧[1](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李星月,向运佳,李其勇,符慧娟,倪建英,周小刚,张鸿[2](2020)在《四川丘区旱作生物灾害发生种类及其危害》文中提出农业生物灾害是一类重要的自然灾害,它是指有害生物(包括病毒、细菌、菌物、有害植物、有害动物等)种群数量大暴发对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威胁或重大危害,主要包括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等。四川丘区农作物生物灾害种类多、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严重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通过结合四川丘区旱作农业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开展了生物灾害的灾害种类、为害情况、为害趋势、为害加重原因等几方面的大量资料分析研究。文章总结了丘区旱作生物灾害发生的种类和其为害情况,提出防治策略"植物检疫为前提,农业措施防治为基础,物理措施为支撑,生物措施为重点,化学防治为保障"。掌握丘区生物灾害的发生种类及为害规律,有利于对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并为减少在丘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损失提供了研究方向。
张礼生,刘文德,李方方,陆宴辉,周雪平[3](2019)在《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成就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具有种类多、危害重、发生规律复杂、防控难度大等特点,相关理论和技术创新、防控体系构建与应用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植物保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就,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从单一的人为干预起步,经历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再到绿色防控综合治理的发展阶段,其中较为突出的成就包括:掌握了农作物重大病虫流行灾变规律;揭示了重要农业有害生物的致害机理;研发了一批防控产品;建立了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体系.随着产业变革与科技进步,我国植保科技领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未来的植保理论和技术研究应围绕下列3方面展开:新型生产模式及气候变化下的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全球化趋势下的有害生物检测预警技术,绿色可持续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新模式.建立现代植保技术体系将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潘世磊[4](2019)在《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大幅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传统的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尤其是近年来城市污染不断向农村转移,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逐渐增加,农村生态环境堪忧,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投资水平较低,效果不明显,农业生态资本存量减少。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建设摆在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农村的“绿水青山”能否以及如何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山银山”将直接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以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为主线,注重在保护“绿水青山”的过程中进行开发利用,将其转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山银山”。因此,研究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保障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为研究主题,是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益贫效应及其与精准扶贫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6733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中生态资本的投资绩效评价与投资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71804196)所做的延伸和拓展。论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和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较为系统地分析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产生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证检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以期为通过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来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研究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阐述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回顾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介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全文技术路线;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阐述生态资本等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并对现有理论进行评析。第三部分分析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实现机理以及构建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分析框架。第四、五和六部分为本文核心内容。第四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分析。首先构建农村生态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综合指数法分别测算分析不同省份以及不同区域农村生态状况。然后采用PSTR模型对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的生态效应的非线性结构进行分析。最后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生态影响的空间效应。第五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首先建立农村经济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各省份和四大经济区对农村经济状况的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接着采用PSTR模型从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两个不同方面研究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影响。最后,采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检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并分别对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第六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分析。首先就农村社会状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分别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然后采用PSTR模型研究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社会发展考察指标的非线性影响。最后,采用空间检验方法检验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被动型投资和农村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检验分析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社会发展影响的空间效应。第七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基于以上较为系统的研究内容,论文主要结论如下:一、就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而言,(1)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平均来说能降低沙化土地面积占比,提高自然生态环境质量。(2)考虑空间作用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总体上无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显着提高沙化土地面积占比值,且跨区域差异明显。(3)整体上,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的生态作用的非线性和空间效应已然显现,且存在差异,同时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二、就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而言,(1)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将显着非线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在较高水平上将不利于农村恩格尔系数所代表的农村经济发展。(2)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整体上无益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考虑空间作用的情形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无明显影响。三、就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而言,(1)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在较高水平时能明显提高农村社会发展程度,但同时也提高人口增长率,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程度的大幅提高。(2)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仅在其较低水平时能显着降低自然灾害救济费,促进农村社会发展。(3)考虑空间作用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的增加将不利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的增加将显着降低农村医疗设施发展水平,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整体上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非线性作用明显,而空间效应不明显。综上所述,本文可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创新:(1)从农业生态资本投资视角研究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选题上具有创新性和原创性,同时构建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的分析框架,拓展和延伸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理论和农村发展理论体系。现有研究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理论主要探讨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或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关于农村发展的研究大多数主要关注于农村经济或农业经济抑或是农民收入增加,鲜有直接涉及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2)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划分为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两种基本类型研究,并对其投资水平进行探索性测算。现有关于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研究主要探讨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内涵、功能等,由于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理论尚处于发展初期以及直接以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为统计项的统计内容与数据缺失,因此现有研究鲜有涉及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水平的测算。(3)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非线性结构识别与验证;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作用的空间效应识别与检验。以上分析及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提供参考。
吴孔明,陈万权,倪汉祥,文丽萍[5](2011)在《植物保护学学科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植物保护学科(P1ant Protection)属于农学学科门类之中的一级学科,是研究植物病害、虫害、杂草、鼠害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危害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互作机制,以及监测预警和防控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生物领域中的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生命科学、化学工程等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了较完整的植物保护学科体系。植物保护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
杨春杰[6](2010)在《吉林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安全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为了实现粮食自给的方针,我国采取了基本农田保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实行各种惠农政策等措施。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生产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粮食安全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吉林省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发展措施和粮食增产目标,本文从水资源、耕地资源、农业技术等方面分析吉林省粮食生产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对吉林省粮食生产潜力进行预测,提出了提高粮食产量的对策建议。
王忠勋[7](2010)在《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生物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对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食品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随着气候变化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作物重大病虫草鼠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因此,开展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研究,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在以下领域开展了以下探索:1.对我国有害生物发生规律、预警预测、防控策略以及植物技术推广进行了评价。同时,对国内外现行的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为双城市植保工作指明了方向。2.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调研法等手段,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双城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植物保护体系的发展和现状、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体系和形式,以及主要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3.对植物保护技术推广体系、推广方法、服务方式、以及农作物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治等不同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4.提出了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对策:(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植物保护推广体系;(2)明确植保主攻方向,实现防控重点、策略和方式的转变;(3)完善植保检疫检验法规,制订绿色、有机种植业重要病虫害预警预报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及其农产品生产标准;(4)推进植保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王绍凤[8](2008)在《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世界农业发展出现许多问题,石油农业遇到不可克服的弊端,西方国家提出替代农业—有机农业。由于有机农业产量低,价格高,适合高收入人群,不适合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首先解决粮食数量安全问题,中国提出绿色农业,绿色农业落实不够,所以本文研究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1)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用历史现状比较法深入分析替代农业的各种形态,结合中国国情分析西方的有机农业的利弊得失,得出发展绿色农业是我国农业的现实选择的结论。(2)设计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对中国绿色农业实践体系进行构建,进行技术体系(包括绿色种植业要素、绿色种植业结构、绿色种植业的运行)和管理体系(包括绿色种植业制度、绿色种植业组织、绿色种植业产出)的建构。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标准进行差距分析,执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农业标准的建议。(3)设计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设计出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一个一级指标绿色种植业发展水平;七个二级指标包括技术体系,管理体系,认证体系,监管体系,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二十四个三级指标包括种植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信息技术,品种技术,人力资源,标准体系,市场体系,制度体系,认证主体,认证对象,认证依据,认证程序,省环境监测中心对环境的监测,省绿办指定检测机构,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检验,人类健康,保护环境,食物安全,生物圈自然生命循环,生物多样性,土壤生物活动,提高农民收入,节约资源投入,产量高品质优。对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梳理,用专家测评法对吉林省的绿色种植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可以用专家测评法对绿色种植业进行测度与评价,方法简单实用。
林文辉[9](2008)在《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文中提出该文阐明了植物保护学科定义、范畴及植物保护功能、职责等。比较客观、全面地回顾总结和科学地评价我省植保学科的发展现状,包括植保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检疫、农药械等技术发展,以及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研究进展。结合省情,综合分折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福建省植保学科今后发展的思路、目标及关链技术、对策等。
张福山[10](2007)在《植物保护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危害是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植物保护是实现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措施。本文系统地剖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过程中植物保护的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查找影响植物保护的主要因素,目的是丰富植保经济理论,为政府优化粮食生产的植保管理,提高粮食生产安全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本文对中国粮食生产过程中植物保护的总体变化特征、植保减灾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不同有害生物的植保减灾特征、农药在粮食生产中的植保经济作用、三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生产的植保减灾特征及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省市区粮食生产的植物保护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其研究结果如下:一、1978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害生物的发生面积从1980年起、防治面积从1982年超过播种面积之后均呈现不断加剧的增长趋势。防治面积增速快于发生面积增速,1994年起粮食作物有害生物植保防治的被动状况开始从总体上得到改变。1978—2003年挽回总产量一直超过实损总产量,其产量挽回率和实损率年平均值分别为8.57%、2.99%。1996—2003年植保减灾挽回总产量和实损总产量合计分别为48438.90万吨和13584.56万吨,分别相当于2006年我国全年的粮食总产量的100%和22.72%。植物保护有力地促进着我国粮食的生产发展,为实现粮食稳产增产,提升粮食生产安全水平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1978—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植保减灾的挽回总产量和实损总产量均具有增长趋势,挽回产量的增速>实损产量的增速>粮食产量的增速,粮食挽回总产量和粮食实损总产量波动分别经历6个和8个完整的周期,均体现古典型波动特征,它们的波动周期均与粮食总产量波动周期不同;粮食挽回总产量波动平均幅度远大于粮食总产量的平均波动幅度,但小于实损总产量的平均波动幅度,我国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能力总体上仍然有待进一步增强。不过,1996—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植保减灾能力,植保减灾率稳定在78%左右,可以将产量实损率防控在4%以内。但是,粮食生产的植保工作仍然时刻面临着减灾成效与危害双增局面的严峻挑战。要实现农业部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有害生物危害产量实损率控制在3%以下,现有的植保减灾能力急需增强和突破。1983—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挽回粮食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实损粮食产值占农村居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7.41%和2.52%,它们之间存在着极显着的相关性。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成效对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植保减灾成效与粮食价格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挽回总产量和实损总产量对当年的粮价有着直接的影响;上年的粮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下一年的植保减灾行为,粮价越高人们对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植保减灾就会越重视。二、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总产量、挽回粮食总产量、实损粮食总产量分别与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农膜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自然灾害受灾面积、成灾面积、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等11个主要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是:(1)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及植保减灾能力已是严重制约粮食总产量的主导因素;发生面积是植保减灾挽回粮食总产量的前提,是造成实损总产量的首要因素。防治面积是挽回总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工作。(2)粮食作物品种的产量特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播种面积是确保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也是决定我国有害生物实损粮食总产量的基础条件;它们对挽回总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植保减灾挽回总产量的决定性因素。(3)化肥、农药和农机等科技性物质投入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是植保减灾的有力物质支撑和技术手段,体现了植保减灾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事在人为的特点。目前我国与这些粮食生产物质投入相关的科技水平近年来处于停滞状态,导致生产物质的投入效率明显下降。(4)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是造成实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但是对植保减灾挽回总产量的影响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防控有害生物发生及危害,应与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协同进行。三、危害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害生物种类繁多,不同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保减灾成效不同。1990—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病虫害、草害和鼠害的发生面积、防治面积都具有随着时间而不断增长的趋势。病虫害的发生是粮食作物有害生物发生的主体,但是草害和鼠害的发生有加速趋势;各种有害生物的发生往往具有联动性。病虫害防治力度最大且得到加强;草害防治力度得到大力加强;鼠害防治反而逐渐不受重视,成为植保减灾的薄弱环节。草害和鼠害的植保减灾成效提高较快,病虫害防治减灾成效稳步提高;草害防治的减灾成效最大,其次是病虫害,最差的是鼠害。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主要病害、虫害和草害的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大小顺序都是:主要虫害、主要病害、主要草害。植保减灾率均值从大到小依次是:虫害、草害、病害,而植保减灾率变异系数均值从大到小却依次为:病害、草害、虫害,主要病害的植保减灾难度最大,成效最不确定。四、农药在中国粮食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植保减灾作用。1978—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中农药成本所占比重较低,但是上升速度最快;农药成本的增加既与有害生物发生率和防控率持续增长有关,也与农药药效逐渐下降以及农药价格增幅过大有关。农药成本增长并未受到粮价波动的影响,呈现出较大的增长刚性。单位面积农药成本高低顺序依次是水稻、小麦、玉米;农药费的增长率大小却依次是玉米、小麦、水稻。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农药投入产出比平均值大约为1:4.5,水稻、小麦、玉米生产的农药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4、1:5.5、1:4.5;与美国的农药投入产出比(1:4)较为接近,但与其它发达国家农药的投入产出比(1:6~8)仍有差距。农药成本投入对水稻、小麦生产产值的影响较为突出,对玉米生产的影响较弱。农药投入对小麦生产产值的影响最为稳定,而对水稻、玉米生产产值的影响呈现向下调整的趋势。粮食生产的农药成本与实损产值已经较为接近。降低农药使用量,控制粮食生产的农药成本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技术经济问题。五、水稻、小麦、玉米是中国粮食生产植保减灾的主要对象。1987—2003年我国水稻、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具有持续增长的趋势,而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在上下变动中增长。病虫害的发生率和防控率的大小顺序均是:水稻、小麦、玉米,而发生率增速大小依次是小麦、玉米、水稻;病虫害发生率和防控率变动幅度最大的是玉米、小麦次之、水稻最小。水稻和小麦的病虫害防控力度超过病虫害发生增长的速度;但是玉米病虫害防控力度却小于病虫害发生增长的速度,而且防控基础也最薄弱。从绝对值看,病虫害危害造成的总产量和单产量实际损失大小顺序均是:水稻产量实际损失>小麦产量实际损失>玉米产量实际损失;但是产量实损率及其变动幅度大小顺序却是小麦、玉米、水稻。水稻、小麦、玉米病虫危害的实损产值和植保减灾挽回产值都对它们的生产净利润构成严重的影响。产量挽回率和植保减灾率最高的都是水稻,而且变动幅度最小;而玉米的产量挽回率最低,小麦产量挽回率变动幅度最大。水稻病虫害植保减灾的产量贡献最大,植保减灾的稳产增产能力最强,小麦和玉米的植保减灾能力明显弱于水稻。今后在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小麦的植保减灾工作,减少病虫害危害造成的小麦粮食产量波动;要全面加强玉米的植保减灾工作,提升玉米的病虫害防控能力;水稻病虫害植保减灾的重点则是寻求技术突破。六、由于地区间经济、社会和自然等各方面条件的差异,中国各省、自治区粮食生产的植物保护具有各自的特征。选取粮食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率、病虫害防控率、病虫害植保减灾率作为代表性指标,对2002—2003年我国的30个省市区粮食生产的植物保护状况进行聚类分析,其结果是所选的30个省市区粮食生产的植物保护状况可分为7类。第一类地区有:青海、宁夏、贵州、陕西、海南、新疆;第二类地区有: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重庆、四川、安徽、山西、内蒙古、天津、甘肃;第三类地区有: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江西;第四类地区有:北京、福建、广东、广西:第五类地区有:湖南;第六类地区有:江苏、浙江;第七类地区有:上海。区域粮食生产植物保护状况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类地区粮食生产水平、农药投入水平以及自然条件等存在明显差异。在我国的上海、浙江、江苏、湖南等省市,粮食生产的单位面积农药用量对粮食单产量的贡献已呈现明显的报酬递减趋势。应采取综合防治办法,减少农药用量,化解农药超量使用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其它负面作用。七、促进粮食生产安全的植保策略及政策建议是:全面理解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的含义,转变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目标;实行公共植保,着力解决粮食生产植保系统中的主要矛盾;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粮食生产条件,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增强植保减灾能力;实施差别化植保策略,提高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水平;依靠科技、管理和政策支持,降低粮食生产的农药成本;培育植保生态文化,促进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兼谈可持续农业与作物病虫草鼠害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兼谈可持续农业与作物病虫草鼠害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
2.2 文献综述 |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 一般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
4.1.2 数据变化特征 |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
5.1.3 本章研究框架 |
5.2 研究设计 |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
5.2.2 基本模型设定 |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四川丘区旱作生物灾害发生种类及其危害(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农业生物灾害的种类 |
1.1 农业生物灾害的类别[5] |
1.2 四川丘陵旱作主要病虫害种类 |
1.2.1 小麦 |
1.2.2 玉米 |
1.2.3 油菜 |
1.2.4 薯类 |
1.2.5 大豆 |
1.2.6蔬菜 |
1.2.7 果树 |
2 农业生物灾害的为害 |
2.1 生物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
2.2 农业生物灾害发生为害的趋势 |
2.3 农业生物灾害为害加重的原因 |
3 四川丘陵旱作不同作物生物灾害发生情况 |
3.1 小麦 |
3.2 玉米 |
3.3 油菜 |
3.4 薯类 |
3.5 大豆 |
3.6 蔬菜 |
3.7 果树 |
4 展望 |
(3)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 |
1.1 基础性工作 |
1.2 基础研究 |
1.3 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 |
2 未来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科技研究展望 |
2.1 适应农业生产新形势的农作物生物灾害新规律、新对策研究 |
2.2 适应现代科技新发展的植物保护新理论、新方法研究 |
2.3 满足大区域长时效要求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手段研发 |
2.4 满足农产品安全需求的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 |
2.5 满足自动化、智能化要求的植物保护新装备、新系统研发 |
2.6 满足区域发展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可持续控制新模式、新体系研究 |
(4)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生态资本研究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研究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关系研究 |
四、相关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业生态资本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生态资本理论 |
二、资本投资理论 |
三、农业生态经济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理论评析与思考 |
一、生态资本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的思考 |
第二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实现机理及效应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分析 |
一、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现状分析 |
二、农村发展现状分析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实现机理分析 |
一、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实现机理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实现机理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实现机理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分析框架 |
一、生态效应 |
二、经济效应 |
三、社会效应 |
第三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生态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 |
一、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方法 |
二、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原理 |
三、生态效应水平测度与分析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影响的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一、PSTR模型原理与实证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
一、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构建原理与方法 |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与实证模型选择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经济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与分析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一、PSTR实证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
一、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构建 |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与实证模型选择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社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社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与分析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社会影响的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一、PSTR实证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社会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
一、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构建 |
二、空间相关检验与实证模型选择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吉林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相关理论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我国粮食安全与吉林省粮食生产 |
2.1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分析 |
2.1.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2.1.2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途径 |
2.1.3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评价 |
2.1.4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状况 |
2.1.5 未来粮食增产的潜力 |
2.2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 |
2.2.1 耕地面积减少 |
2.2.2 粮食产量下降 |
2.2.3 自然灾害频发 |
2.2.4 农业资源开发潜力不足 |
2.2.5 农民增收难 |
2.3 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2.3.1 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
2.3.2 吉林省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
2.3.3 制约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因素 |
2.4 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地位 |
2.4.1 气候条件 |
2.4.2 水资源状况 |
2.4.3 耕地资源禀赋 |
2.4.4 农业科技水平 |
2.4.5 农业科技普及利用状况 |
2.4.6 各种惠农政策 |
第3章 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利用分析 |
3.1 水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
3.1.1 我国的水资源现状 |
3.1.2 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3.2 水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定量分析 |
3.2.1 粮食生产水资源安全阈值的确定方法 |
3.2.2 水资源安全阈值与粮食生产 |
3.3 吉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3.3.1 水资源利用现状 |
3.3.2 水利基础设施状况 |
3.4 水资源开发开发的途径 |
3.4.1 合理利用水资源 |
3.4.2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第4章 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保护 |
4.1 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
4.1.1 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
4.1.2 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
4.1.3 我国耕地资源流失的原因 |
4.2 吉林省耕地资源利用的现状 |
4.2.1 耕地资源利用的政策环境 |
4.2.2 农地现状 |
4.2.3 耕地状况 |
4.2.4 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4.3 合理开发和利用耕地资源的途径 |
4.3.1 合理开发利用耕地资源的思路 |
4.3.2 提高耕地质量 |
4.3.3 扩大和保护耕地面积 |
第5章 粮食生产与农业技术推广 |
5.1 农业技术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
5.1.1 农业技术的现状 |
5.1.2 农业技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5.2 农业技术与粮食生产的定量分析 |
5.2.1 粮食增产的技术进步作用测算 |
5.2.2 农业技术的投入产出分析 |
5.3 农业技术发展现状 |
5.3.1 农业技术发展历程 |
5.3.2 农业技术进步的瓶颈 |
5.4 促进吉林省农业技术进步的途径 |
5.4.1 提高作物种类和耕作技术 |
5.4.2 推动农业技术和粮食生产协同发展 |
5.4.3 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 |
第6章 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估与前景展望 |
6.1 粮食增产的途径分析 |
6.1.1 粮食增产的内涵发展途径 |
6.1.2 粮食增产的外延发展途径 |
6.1.3 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分析 |
6.2 粮食生产预测 |
6.2.1 粮食生产的历史回顾 |
6.2.2 粮食增产的可能性 |
6.2.3 实现800 亿斤目标的可能性 |
6.3 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
6.3.1 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 |
6.3.2 加强农地保护 |
6.3.3 增加耕地面积 |
6.3.4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
6.3.5 实施生态保障 |
6.4 保障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6.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6.4.2 逐步完善粮食仓储设施 |
6.4.3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检测和防治设施建设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7)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1.2.1 有害生物 |
1.2.2 植物保护与农业生产 |
1.2.3 植物保护与生态环境 |
1.2.4 植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 |
1.2.5 植物生态保护 |
1.3 中国植物保护技术研究进展 |
1.3.1 中国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2 中国植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
1.4 国外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美国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2 日本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3 韩国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现状 |
2.1 双城市农业科技推广的现行体系 |
2.1.1 双城市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
2.1.2 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2.1.3 双城市农业科技培训与服务形式 |
2.1.4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运行体系 |
2.2 双城市植物保护体系现状 |
2.2.1 双城市植物保护体系的发展 |
2.2.2 植物保护体系现状 |
2.3 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 |
2.3.1 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形式 |
2.3.2 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体系 |
2.4 双城市主要作物有害生物防治的现状 |
2.4.1 玉米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 |
2.4.2 大豆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 |
2.4.3 水稻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 |
2.4.4 棚室蔬菜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
2.4.5 农田草害的发生和防治 |
2.4.6 农田鼠害的发生和防治 |
第3章 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
3.1 植物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 |
3.1.1 人才队伍问题 |
3.1.3 法律法规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 |
3.1.4 管理运行机制效率低下,推广体制陈旧 |
3.1.5 植保器材的管理和销售混乱 |
3.2 植物保护技术推广形式存在的问题 |
3.2.1 推广手段单一,方式落后 |
3.2.2 推广渠道不畅,技术指导不到位 |
3.3 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
3.3.1 防害减灾技术落后 |
3.3.2 重大病虫害的变异和危害加剧 |
3.3.3 作物类型单一,优良品种少 |
第4章 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对策和建议 |
4.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强化监测体系 |
4.2 加强专业化植保人才队伍建设 |
4.3 建立政府引导下的多元植保推广体系 |
4.4 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设 |
4.5 明确主攻方向,实现三大转变 |
4.6 加快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
4.7 尽快编制双城市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产品数量安全问题 |
1.1.2 资源短缺问题 |
1.1.3 生态资源恶化与污染 |
1.1.4 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
1.1.5 国际贸易出现绿色壁垒 |
1.1.6 各国应对石油农业危机的思路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农业的演化进程 |
1.2.2 西方石油农业的弊端与替代农业的提出 |
1.2.3 有机农业的利弊得失分析 |
1.3 论文选题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论文的选题 |
1.3.2 研究的目的 |
1.3.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3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 |
1.5.1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 |
1.5.2 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 |
1.5.3 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 |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替代农业形态与西方有机农业实践 |
2.1 替代农业研究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替代农业形态分析 |
2.2 西方有机农业的实践 |
2.2.1 美国 |
2.3.2 德国 |
2.3.3 日本 |
2.3.4 国外有机农产品标准体系的特点 |
2.3 西方有机农业的比较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 |
3.1 中国在替代农业方面的实践探索 |
3.2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设计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
3.2.1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3.2.2 中国提出绿色农业 |
3.2.3 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 |
3.2.4 中国绿色农业实践体系建构 |
3.3 绿色种植业技术体系建构 |
3.3.1 绿色种植业要素 |
3.3.2 绿色种植业结构 |
3.3.3 绿色种植业运行 |
3.4 绿色种植业经济管理建构 |
3.4.1 绿色种植业制度 |
3.4.2 绿色种植业组织 |
3.4.3 绿色种植业产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种植业产地环境监测系统与绿色食品 |
4.1 绿色食品产地的选择 |
4.2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 |
4.2.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概念 |
4.2.2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原则 |
4.2.3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内容 |
4.3 绿色农业标准化的内涵 |
4.4 绿色食品标准 |
4.4.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
4.4.2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
4.4.3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
4.4.4 绿色食品包装、标签及储运标准 |
4.4.5 A 级和AA 级绿色食品标准 |
4.4.6 绿色食品标准和标准体系的特点 |
4.5 绿色食品标准与有机食品标准差距分析 |
4.6 执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农业标准的建议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 |
5.1 绿色种植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2 绿色种植业定量指标计算 |
5.2.1 环境监测指标 |
5.2.2 环境监测合格率 |
5.2.3 农用生产资料采购数量与质量指标 |
5.2.4 绿色生产资料使用状况指标 |
5.3 定性指标的评定 |
5.4 综合目标值的确定 |
5.5 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情况 |
5.5.1 吉林省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
5.5.2 吉林省开发绿色食品的历程及现状 |
5.5.3 申报绿色食品标志的条件 |
5.6 相关调查、发现的问题及结论 |
5.6.1 相关调查 |
5.6.2 发现的问题 |
5.6.3 问题分析与结论 |
5.7 对吉林省绿色种植业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 |
5.7.1 基于专家测评法的测度与评价 |
5.7.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测度与评价 |
5.7.3 结论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现状 |
2.1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
2.2 植保体系建设现状 |
2.3 农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2.3.1 加快设施建设, 提升监测能力。 |
2.3.2 改进测报技术, 提高预报准确率。 |
2.3.3 加强信息传递, 提高测报时效性。 |
2.4 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发展现状 |
2.4.1 农业生态调控进展迅速 |
2.4.2 生物防治技术广泛应用 |
2.4.3 物理防治技术正在崛起 |
2.4.4 综合防治理论与技术不断完善 |
2.5 植物检疫技术发展现状 |
2.5.1 配套完善植物检疫规章制度。 |
2.5.2 开展疫情普查, 摸清疫情分布。 |
2.5.3 加强技术研发应用, 提升检疫技术水平。 |
2.5.4 口岸植物检疫发展壮大。 |
2.6 农药及药械技术发展现状 |
2.6.1 农药工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
2.6.2 生物农药推广应用初具规模。 |
2.6.3 农药更新换代向高效低毒方向发展。 |
2.6.4 新型药械得到大力推广。 |
2.6.5 科学用药技术水平显着提高。 |
2.7 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研究进展 |
3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1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面临威胁 |
3.2 环境与生态安全问题突出 |
3.3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 |
3.4 外来生物不断入侵 |
4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关键技术 |
4.1 发展思路 |
4.2 发展目标 |
4.3 发展的关键技术 |
4.3.1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测技术。 |
4.3.2 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 |
4.3.3 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技术 |
4.3.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
5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的对策 |
5.1 队伍建设 |
5.1.1 加强植保教学、科研队伍建设。 |
5.1.2 加强植保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
5.2 设施建设 |
5.3 植物保护法规的健全与完善 |
5.4 服务体系建设 |
5.5 植保关键技术协作攻关研究 |
(10)植物保护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粮食安全研究进展 |
1.2.2 关于促进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研究 |
1.2.3 植物保护与粮食生产安全的关系研究 |
1.2.4 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植物保护对粮食生产安全影响的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标、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2.植物保护对中国粮食生产影响的总体特征分析 |
2.1 粮食生产中有害生物的概念与分类 |
2.2 植物保护的概念与植保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 |
2.2.1 植物保护的概念 |
2.2.2 植保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 |
2.3 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物保护减灾的总量特征 |
2.3.1 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的变化特征 |
2.3.2 粮食产量、实损产量和挽回产量的变化特征 |
2.4 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保减灾的产量波动特征 |
2.5 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物保护减灾的经济特征 |
2.5.1 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物保护减灾对粮食生产产值的影响 |
2.5.2 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物保护减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2.5.3 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物保护减灾对粮食价格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中国粮食生产植保减灾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
3.1 研究方法、因子选择与资料来源 |
3.1.1 研究方法 |
3.1.2 因子选择 |
3.1.3 资料来源 |
3.2 粮食总产量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3.2.1 粮食总产量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3.2.2 灰色关联分析结论 |
3.3 挽回粮食总产量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3.3.1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3.3.2 灰色关联分析结论 |
3.4 实损粮食总产量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3.4.1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3.4.2 灰色关联分析结论 |
3.5 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物保护减灾成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不同有害生物的植保减灾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
4.1 各种有害生物的发生与危害概况 |
4.2 病虫、草、鼠的发生与防治特征 |
4.3 病虫、草、鼠危害的植保减灾特征 |
4.4 粮食生产中病、虫、草害的植保减灾特征分析 |
4.4.1 水稻病、虫、草害的植保减灾特征分析 |
4.4.2 小麦病、虫、草害的植保减灾特征分析 |
4.4.3 玉米病、虫、草害的植保减灾特征分析 |
4.4.4 小结 |
5.中国粮食生产中农药的植保经济分析 |
5.1 农药及其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概述 |
5.2 中国粮食生产的农药成本分析 |
5.2.1 粮食生产中农药成本的变化特点 |
5.2.2 水稻生产中农药成本的变化特点 |
5.2.3 小麦生产中农药成本的变化特点 |
5.2.4 玉米生产中农药成本的变化特点 |
5.2.5 三种作物的农药成本变化特点的比较 |
5.3 中国粮食生产的农药投入产出分析 |
5.4 农药成本投入与植保减灾力度的关系分析 |
5.5 农药及其它各种主要生产要素投入与粮食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 |
5.5.1 关联分析的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
5.5.2 农药及其它各种主要生产要素与粮食单产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中国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植物保护特征分析 |
6.1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的特征分析 |
6.2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特征分析 |
6.3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植保减灾的产量特征分析 |
6.4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植保减灾的经济特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中国区域粮食生产植物保护状况的聚类分析 |
7.1 聚类分析方法简介 |
7.2 植物保护状况聚类的指标选择和数据处理 |
7.2.1 选择变量 |
7.2.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7.3 聚类运算 |
7.3.1 数据标准化变换 |
7.3.2 选择样品间距离的定义 |
7.3.3 选择类间距离的定义 |
7.3.4 聚类方法选择与计算 |
7.4 植物保护状况聚类的结果分析 |
7.4.1 聚类分类 |
7.4.2 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 |
8.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和主持(参加)的课题名称 |
致谢 |
四、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兼谈可持续农业与作物病虫草鼠害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四川丘区旱作生物灾害发生种类及其危害[J]. 李星月,向运佳,李其勇,符慧娟,倪建英,周小刚,张鸿. 农学学报, 2020(02)
- [3]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成就与展望[J]. 张礼生,刘文德,李方方,陆宴辉,周雪平.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12)
- [4]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D]. 潘世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5]植物保护学学科研究现状与展望[A]. 吴孔明,陈万权,倪汉祥,文丽萍. 2010-2011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 2011
- [6]吉林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杨春杰. 吉林大学, 2010(05)
- [7]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王忠勋. 黑龙江大学, 2010(07)
- [8]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研究[D]. 王绍凤. 天津大学, 2008(08)
- [9]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J]. 林文辉. 海峡科学, 2008(01)
- [10]植物保护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影响的研究[D]. 张福山. 福建农林大学, 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