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郊区大型普通住宅开发

城市发展与郊区大型普通住宅开发

一、城市发展与郊区大规模普通住宅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袁亚琦[1](2020)在《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文中认为棚户区改造是一种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重构过程,也是一项能够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推动城市发展、扩大消费内需、撬动新型城镇化、增加住房供给和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民生工程和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政府消除贫困并防止贫困扩大化,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但棚户区改造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功能提升的同时,其带来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也成为社会转型发展中困境的缩影。学术方面,棚户区改造也为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证,但对于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正负效应也引起了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究竟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是被拆迁居民在空间及文化上均被排斥和剥夺,还是棚户区改造成为消除城市贫困的最大功臣。西方关于棚户区、贫民窟等类似主题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末,且新时代背景下的棚户区改造与西方国家城市的贫民窟治理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借鉴城市社会空间、企业家政府和府际关系等理论,尝试通过对南京棚户区改造过程、机理、效应的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棚户区改造对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塑过程与综合效应,以及贫困空间由分散到集聚的作用机理,丰富城市社会空间转型的研究视角与实践案例,深化延展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研究内涵。本文以南京为例,通过对大时间跨度和人口普查、低保、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申请等大量翔实的宏观数据,以及选取案例地块的全过程跟踪式调研、访谈数据的处理,分别从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住房改革初期、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以来四个阶段分析南京棚户区的演化历程和格局;按照土地权属将棚户区划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棚户区两种类型,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类型棚户区的社会空间特征差异及拆迁安置居民迁居特征。从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个体行为三个层面,构建棚户区改造实施的综合驱动力模型和解释性框架;继而讨论棚户区改造带来的空间、经济、社会效应和不利影响。最终通过对国家-地方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制定-执行的分析和审示,提出棚户区改造的空间政策、拆迁安置政策和资金政策的优化建议。通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棚户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城市居住空间类型,是城市发展过程的缩影;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棚户区与城市贫困人口集聚区的空间耦合关系完全确立,内城边缘和城市近郊区的“城中村”成为棚户区的主要空间载体。不同权属的棚户区在空间分布、居民属性、迁居模式和实施效应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棚户区改造中弱势群体的需求与政策偏向存在失配现象。棚户区改造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空间资源再生产和再分配的过程,其本质是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竞争语境下,地方政府出于经济、政治、社会效益的综合考量,为完成自上而下的政治任务以及在政策框架下寻求自身利益的一个产物,驱动机制包括政治环境因素、社会生产因素以及个体行为因素。通过府际关系、空间政策、安置政策的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棚改中的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

陈阳[2](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邹莹[3](2020)在《南昌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经济转型与空间重置时期,职住分配制度时期的职住平衡逐渐被打破,钟摆式交通日渐拥堵,引发了职住分离、空气污染、居民幸福感下降等诸多问题,受到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关注。南昌市近些年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功能及规模的不断发展,但同时也遭受着职住分离引起的潮汐交通、长时间通勤、空气污染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南昌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为切入点,运用数理统计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南昌市居民职住失配空间、通勤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以期探索出职住分离的内在发展机制,寻求南昌市居民、交通、土地三者间的均衡状态的关键点。研究结果:(1)南昌市职住自足性在总体上由内向外呈先衰减后回升的“外围区坍塌”特征,通勤模式主要为内部通勤,其次为内向跨区通勤和逆向跨区通勤。(2)居民通勤出行以电动车、自行车、步行为主,其次是私人机动化出行。通勤距离的人群占比以长尾型形态分布,平均通勤时间与其他大城市相比较低。邻近地铁站点的住区居民的就业点沿地铁线路分布特征显着,且搭乘地铁可能性的上升会削弱公交出行的概率。远离地铁站点的住区居民就业流向呈现四周放射特征,以慢速交通出行为主,就近工作概率大,迁移能力薄弱。(3)职住平衡是在劳动者市场自由选择的前提下,确保在合理的职住空间距离内达到集聚经济与通勤时间成本的均衡。南昌市双中心空间结构明显,比单中心城市的职住平衡程度好,但部分片区设施均衡化程度待提高。土地利用混合度对职住平衡的影响为正向影响,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较为显着。城市交通拥堵产生大量过剩通勤,加剧了职住分离的程度。等级差异过大的地租易引起居住隔离现象,不利于低收入群体职住平衡的健康发展。(4)就业层次较低、经济能力受限的居民往往因迁移能力较弱,在以居住点为中心的短距离范围内寻找工作,职住平衡程度相对较高。就业层次较高、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居民自由选择工作的能力相对突出,择业以获得更高的工资回报及更满足自身技能为主,职住分离程度较高。(5)针对南昌市目前职住分离现状,应积极采取加强多中心混合用地建设、完善资源要素空间均衡、道路交通建管并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科学选址保障房等措施引导就职居民就近居住,提高通勤效率来缩短时间成本。

田昊[4](2019)在《养老地产视域下的全龄混居社区构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中国社会进入“银色时代”,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同时也面临着社会经济转型、老年人的消费习惯转变、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不断弱化等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从新的角度正视社会老龄化现象。为此,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建设养老服务业,提出养老社会化、市场化,由此决定了房地产必将是第一大参与主体,而其开发设计逻辑必将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所在,这迫使我们更需要在养老地产视域下,探究何种养老适老的开发设计模式才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最优解。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依托养老地产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我国对养老地产的探索起步晚、发展慢,实践项目主要集中在单一的养老社区和养老设施,忽略了社区的地缘属性和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导致服务单一、代际融合薄弱、盈利困难等一系列发展困境。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将“养老”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的具有“养老适老但不唯老”的全龄混居的新型社区模式,并从开发和设计的角度对其提出综合性、系统性的构建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的养老地产开发设计实践动态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各国都在践行着全龄化的原居安老模式。然后,针对国内实践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国内当前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继而,基于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具有养老适老功能的全龄混居模式,且从必要性和适时性方面论证其可行性。最后,基于“15分钟生活圈”的居住区分级控制准则,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运用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从宏观政策、前期策划、社区规划、居住建筑、配套设施、室外环境等方面对其提出具体的构建策略。全龄混居社区为中国的老年人以及未来几代提供了一种新型适老益老悦老的生活居住模式,也为新建社区融入养老适老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陈雪梅[5](2019)在《新城市主义视野下昆明城郊居住区规划问题研究 ——以呈贡片区和太平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民经济发展到现在,城郊居住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居住区建设的主体,昆明自20世纪后近四分之三的居住区建设位于城郊地区,多中心跳跃式的发展是昆明城郊地区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昆明主城区之间形成飞地。太平作为昆明的宜居新城促进邻里建设,呈贡是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TOD模式的新区建设,二者作为昆明城郊发展的龙头区域,构建以人为本的、尺度宜人的活力居住区建设是对昆明城市规划发展大有裨益。重回传统城镇邻里交往模式,建设步行优先、以公共交通发展为主的高层高密度多元混合居住区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思想。本文以新城市主义为理论依据,提炼出我国城郊地区居住建设与新城市主义居住区建设理念契合的部分,归纳总结国内城郊居住区发展中的共性特点,剖析新城市主义视野下的城郊居住区发展核心思想及建设标准,并以现实的实践为基础,衡量昆明城郊居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共分为5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我国居住区的类型及特点,着重分析了城郊居住区的特性,指出昆明城郊居住区的发展现状问题,提出城郊居住区发展需要步行空间、公共交通、多元发展;随后在第二章中介绍了新城市主义下的居住区建设理论核心思想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程分析,总结出可借鉴的地方;在第三章中对居住区与邻里、居住区交通网络架构、生活圈大小、交通量等新城市主义居住区建设标准做出详细解释及案例分析;第四章以新城市主义居住区建设标准衡量昆明及其周边区域的城郊居住区规划项目进行实践分析,来探讨新城市主义居住区的可性;最后,基于对昆明城郊居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论证,力求在高容积率下塑造人性空间、构建居住区街道生活,实现城郊区域居住区的布局多样化。

万科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6](2017)在《关于完善住宅物业管理价格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前言当前住宅物业管理价格机制的核心特征是"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并行。住宅物业管理价格机制的完善问题,就是如何对这个体制进行变革的问题。研究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为此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对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了大规模调研,同时对物业的主管部门进行了访谈。对业主的调查结果显示:普通住宅的大部分业主对于当前的物业服务的态度是不满意或特别不满意,无论是前期物业管理还是常规物业管理;且不满意的对象并不集中于某个特定的方面,而是涵盖物业的所有方面。与之相比,而非普通住宅对于物业服务的整体满意度要高很多。

李冰楠[7](2014)在《北京市面向青年人的小户型住宅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社会问题通过网络逐渐变得明晰,“蚁族”“炒更族”“月光族”“啃老族”等等这些网络词汇的出现就是最好的实例;它们反映了与现在青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小户型相关的文献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对国内外现阶段小户型社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通过网络调查,了解政策、市场、社区的、居住者对小户型住宅产品产生的影响。并结合位于北京市不同区位的社区,例如荣丰2008、鼎城E托邦、都市馨园以及朝阳区的一些老社区进行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信息和资料,了解现阶段北京市青年人的居住现状和社区现状,了解普遍问题,对此类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进行重点把握。主要从网络和实地两个方面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及入户调查等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第一:通过调查问卷、入户调查及访谈了解青年人的居住现状及问题,归纳总结北京市青年人的不同居住模式及居住需求;第二:针对北京市不同类型的小户型住宅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此类小户型住宅的设计特点及原则,创造经济,舒适、高技、节能环保、时尚的新型居住空间;探索北京市小户型住宅的发展趋势,并对其规划设计方面提出可行性发展建议。本文旨在以对北京市不同社区中的小户型住宅进行大量的现状调研为基础,从青年人的“租住型”和“购住型”两种居住模式分类,选取小户型居多的典型社区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态调查,了解北京市小户型住宅的现状及问题,为青年人提出更加满足居住需求的小户型住宅设计策略,并肯定小户型社区发展的必要性和方法方向。根据调研和实地走访现存小户型社区,提出一套全面的小户型设计及社区建设意见,为北京市小户型社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李巍[8](2014)在《福利视野下的城市老年人居住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快速老龄化的深刻变革,在“未备先老”的现实国情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日渐瓦解和社会养老资源的供需失衡使得老年人居住问题愈发严峻,如何保障老年人有尊严地安享晚年,并真正实现“住有所居”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课题。老年人居住问题不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本文突破建筑科学领域以往从个体需求角度出发的物质空间形态研究的局限,从社会福利视角出发,自上而下地对城市老年人居住问题的根本动因、形成机制和解决路径进行系统性研究。论文首先对社会福利和老年人居住相关概念及理论作出归纳和辨析,对有代表性国家(地区)的福利模式特征、老年人居住政策沿革及建筑类型划分进行国际比较,梳理其在不同福利制度指导下差异化的应对策略和实践路径,归纳共通的发展趋势及经验成果。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福利思想的城市老年人居住对策体系框架,明确各个要素间的必然联系及其作用形式。其后,分别从福利制度、政策法规、设计策略三个方面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展开论述。在传统福利文化影响下,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补残型”特征明显,养老主体定位不清是目前存在问题的制度根源。在“适度普惠型”福利改革背景下,本文厘清了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基本思路,对家庭、国家、市场和非政府组织等养老主体重新定位;通过我国涉老政策法规的系统研读,在政策导向与建设实践间建立应有联系,明确我国政策导向的方向选择,并对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居住政策和包括养老保障、长期照护、以房养老等相关配套政策法规作出合理化建议;在设计策略方面,养老设施布局、道路交通、公共空间等规划要素是城市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内容。社区作为老年人居住生活的基本载体,应在明确老年社区规划基本原则下,对新建社区、既有社区更新及社区照护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通过对设施类型、设计标准、居住标准、运营方式的多角度分析,厘清现有规范中老年住宅的模糊定义,对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类型划分作出合理定位。最后,论文对解决我国城市老年人居住问题的对策建议作出归纳总结。该研究不仅弥补了我国老年人居住研究体系中宏观影响要素的缺失,而且为规划建筑领域的设计实践提供了切实的理论依据。

张勇奋[9](2013)在《南昌市住宅价格时空分异及其演变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房地产住宅商品化程度日趋提高。但房地产价格过高、房地产投机、低收入者买房困难等问题也日益成为政府、民众和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南昌市2005-2012年新建普通住宅销售均价资料,运用经济统计方法和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在ARCGIS、GS+、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探讨南昌市城区住宅价格的时间变化和空间演变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时间格局变化分析表明,南昌市普通住宅价格大体上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平稳阶段、快速上涨阶段、下降阶段、快速上涨阶段以及波动阶段,总体呈波动上涨态势;按照南昌市行政区划做进一步分析,发现经开区和高新区的普通住宅销售均价一直相对较低,东湖区和西湖区最高,青云谱区、红谷滩新区和青山湖区居中,互有高低波动;青山湖区和青云谱区的房价涨幅较小,东湖区、高新区和西湖区居中,经开区和红谷滩新区最大;红谷滩新区和青山湖区新建住宅数量最多,西湖区、东湖区和青云谱区居中,高新区和经开区最少。(2)标准差椭圆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的城市结构呈现强烈的单核心模式,随着时间推移,南昌市房地产开发的范围逐渐扩大,东西方向上的开发数量和开发速度均大于南北方向;核密度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南昌市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区逐渐由集中走向分散;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南昌市普通住宅价格存在着较明显的高-高、低-低的空间集聚特征;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005-2012年,南昌市新建普通住宅的高值集聚区有向西转移的现象;各向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房地产价格由中心到四周呈较为明显的环状结构;各向同性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南昌市房价的固有因素如交通、环境、市场、配套设施等区位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远大于其他不确定性随机因素。随着赣江西岸红谷滩的发展,南昌市高房价中心逐渐由八一广场向西移动,南昌市郊区与城区的房地产销售价格差逐步缩小。(3)南昌市房地产价格的时空演变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新建普通住宅价格由市中心向郊区递减;郊区的住宅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市区;城市规划和政策导向对南昌市房地产价格有直接影响;河流、湖泊、交通干道、道路交叉口附近一般为房地产开发的先行区和高档楼盘的集聚区;南昌市房价核心区正由赣江东岸八一广场附近逐渐向西移动,表明南昌市“一江双城”的城市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进一步分析得出,城市的经济发展、政策和城市规划、城市功能结构的转移、自然和人文环境是影响南昌市住宅价格时空分异及其演变规律的主要因素。

卓亨逵[10](2012)在《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及其对农村住宅制度改革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目前的城乡住房制度差异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房地产业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局面。城市房地产业自城镇住宅制度改革启动以来日渐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为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提高城镇居民住房水平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时也暴露了房价虚高、市场结构失衡等出诸多问题;而房地产业在农村却受住宅制度限制尚未寻得发展空间。尽管如此,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住宅制度市场化改革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宅基地自由流转、农村住宅市场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及其对农村住宅制度改革的启示”为题,对房地产业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梳理和分析了我国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的形成历史;明确了城市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内涵,并以全国和十大一线城市的房价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为基础,对城市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问题进行了测度分析,指出房价过高、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严重不足是过度市场化的重要表征,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失衡则是过度市场化的内在表现;分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在城市房地产过度市场化问题中的角色以及行为方式,指出地方政府多重角色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导致城市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根本原因;分析了农村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态势,梳理了农村住宅市场化现状,分析了农村住宅产业化面临的制约因素以及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本文在总结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经验教训以及农村住宅产业化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住宅渐进式产业化改革的主张,认为目前农村住宅产业化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并非一朝一夕便可解决,部分制约因素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农村住宅制度的改革必须建立在农村实际的基础上,盲目地地推行农村住宅产业化改革必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需要选择渐进式的住宅产业化改革路径,积极借鉴城镇房地产制度改革经验,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农村住宅制度的改革。

二、城市发展与郊区大规模普通住宅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发展与郊区大规模普通住宅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棚户区改造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1.1.2 棚户区改造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政策手段
        1.1.3 棚户区改造成为社会转型发展中困境的缩影
        1.1.4 棚户区改造的效应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贫民窟与棚户区(Slum/shantytown)
        1.3.2 棚户区改造(Shantytown Transformation)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范畴界定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4.4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外贫民窟研究综述
        2.1.1 贫民窟的形成机制研究
        2.1.2 贫民窟的社会问题研究
        2.1.3 贫民窟的治理措施研究
        2.1.4 贫民窟的演变趋势研究
        2.1.5 国外研究相关评述
    2.2 国内棚户区研究综述
        2.2.1 棚户区改造政策研究
        2.2.2 棚户区改造实践研究
        2.2.3 棚户区改造效应研究
        2.2.4 国内棚户区研究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Urban Social Space Theory)
        2.3.2 城市企业主义理论(Entrepreneurialism Theory)
        2.3.3 府际关系理论(Inter Governmental Relations)
第3章 南京棚户区演化历程及格局特征
    3.1 新中国成立前:棚户区区位初显到形成的漫长历程
        3.1.1 南京古代城市格局中棚户区区位初显
        3.1.2 民国时期南京棚户区形成
    3.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棚户区中心集聚的规模扩大期
        3.2.1 改革开放前南京城市棚户区分布格局
        3.2.2 计划经济时期零星棚户区的拆除与重建
    3.3 改革开放至住房制度改革前(1978-1998):棚户区内聚成片的相对集中布局期
        3.3.1 内聚成片的空间布局
        3.3.2 拆一建多的棚户区改造
    3.4 住房改革初期(1998-2008):由内向外跳跃式扩迁的突变期
        3.4.1 连片棚户区的逐步消失
        3.4.2 差别化的棚户区改造
    3.5 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以来(2008-2018):内点外片的空间优化期
        3.5.1 小尺度点状集聚为主的棚户区分布格局
        3.5.2 尚未拆迁的零星棚户区
    3.6 南京棚户区格局与改造过程分析
        3.6.1 南京棚户区格局演化过程
        3.6.2 南京棚户区改造过程的特征:典型核心边缘结构
第4章 “棚改”实施以来南京棚户区社会空间特征
    4.1 棚户区改造过程的空间特征
        4.1.1 空间分布特征:“由内及外”、“内小外大”
        4.1.2 改造前后对比:“环境改善”、“功能提升”
    4.2 拆迁安置居民社会特征与迁居特征
        4.2.1 社会群体特征:人口老龄化、较高贫困率
        4.2.2 安置迁居模式:中心到边缘、分散到集中
    4.3 基于土地权属的棚户区类型划分及差异
        4.3.1 国有土地棚户区和集体土地棚户区
        4.3.2 两类棚户区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
    4.4 西街与南河两个实证案例的对比
        4.4.1 国有土地棚户区:西街片区
        4.4.2 集体土地棚户区:南河片区
        4.4.3 西街与南河案例的差异总结
第5章 棚户区改造的机制分析
    5.1 政治环境驱动力
        5.1.1 土地储备制度的空间效应
        5.1.2 府际治理的综合推动
        5.1.3 基于成本考虑的差异化安置政策
    5.2 社会生产驱动力
        5.2.1 经济增长的空间实现
        5.2.2 企业主义的政府运作
        5.2.3 实现空间正义的均衡发展需求
    5.3 个体行为驱动力
        5.3.1 贫困家庭生活改善的契机
        5.3.2 一般家庭迁居的资金来源
        5.3.3 中产阶层财富积累的机遇
    5.4 棚户区改造的综合驱动模型
第6章 南京棚户区改造的社会空间效应
    6.1 空间绅士化与郊区化效应
        6.1.1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
        6.1.2 城市空间功能重构
        6.1.3 城市居住郊区化拓展
    6.2 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效应
        6.2.1 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6.2.2 带动城市房地产市场繁荣
        6.2.3 提升棚户区居民经济收益
    6.3 居住与城市品质提升效应
        6.3.1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6.3.2 避免城市内城衰败
        6.3.3 消除社会治理“盲区”
    6.4 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6.4.1 拆迁过程的社会矛盾问题
        6.4.2 困难群体的利益剥夺问题
        6.4.3 城市贫困的转移集聚问题
        6.4.4 安置居民的社会成本问题
第7章 棚户区改造政策演变与优化建议
    7.1 棚户区改造政策演变与南京的地方实践
        7.1.1 国家层面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演变历程
        7.1.2 南京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地方实践
    7.2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审视
        7.2.1 自上而下政策的执行偏差:范围界定模糊带来的“搭便车”
        7.2.2 失衡的空间政策:规划的空间正义问题
        7.2.3 不同安置政策带来的“身份歧视”:权益保障的供需失配
        7.2.4 基于成本的拆迁安置政策后效:内城原住民的边缘化处境
    7.3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优化建议
        7.3.1 棚户区改造中府际关系的优化
        7.3.2 基于空间正义的城市规划
        7.3.3 基于社会公平的拆迁安置政策
        7.3.4 棚户区改造中资金政策的优化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1.1 棚户区类型与社会空间差异
        8.1.2 南京棚户区时空演变与改造特征
        8.1.3 南京棚改的驱动机理与正负效应
    8.2 创新与不足
        8.2.1 本文创新点
        8.2.2 研究不足之处
    8.3 讨论与展望
        8.3.1 基于改造的棚户区治理研究是综合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
        8.3.2 基于棚户区改造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A 南京拆迁安置居民居住迁移情况电话访谈记录表
附录B 棚户区改造政策文件汇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3)南昌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及述评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
        1.3.1 职住平衡
        1.3.2 空间不匹配
        1.3.3 职住分离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框架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南昌市空间结构发展历史
        2.1.2 研究范围划定
    2.2 数据来源与描述
        2.2.1 问卷调查数据
        2.2.2 城市热力图数据
        2.2.3 城市POI数据
        2.2.4 普查数据
        2.2.5 其它数据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3.1 数理统计法
        2.3.2 指标测度法
        2.3.3 空间分析法
        2.3.4 回归分析法
3 南昌市居民职住空间特征分析
    3.1 职住集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1.1 南昌市居住集聚空间识别
        3.1.2 南昌市就业集聚空间识别
        3.1.3 居住-就业集聚空间错位分析
    3.2 不同圈层职住空间分离程度差异分析
        3.2.1 不同圈层职住空间平衡性测度
        3.2.2 不同圈层职住空间分离相关指标测度
        3.2.3 通勤流向流量特征分析
    3.3 不同圈层居民通勤特征
        3.3.1 不同圈层居民通勤方式分析
        3.3.2 不同圈层居民通勤距离分析
        3.3.3 不同圈层居民通勤时间和效率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重点研究单元居民通勤行为特征分析
    4.1 重点研究单元基本情况
    4.2 重点研究单元居民通勤出行方式分析
        4.2.1 样本总体通勤出行方式分析
        4.2.2 重点研究单元居民通勤出行方式分析
    4.3 重点研究单元居民通勤距离分析
        4.3.1 样本总体通勤距离分析
        4.3.2 重点研究单元居民通勤距离和流向分析
    4.4 重点研究单元居民通勤时间分析
        4.4.1 样本总体通勤时间分析
        4.4.2 重点研究单元居民通勤时间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南昌市职住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5.1 宏观因素对职住空间关系的影响
        5.1.1 城市空间结构
        5.1.2 城市土地利用混合度
        5.1.3 城市交通发展
        5.1.4 房地产市场
    5.2 微观因素对职住空间的影响
        5.2.1 样本居民社会经济属性特征
        5.2.2 模型变量介绍
        5.2.3 样本回归模型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南昌市职住空间优化对策
    6.1 物质性优化对策
        6.1.1 加强规划引导,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6.1.2 实施建管并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6.2 制度性优化对策
        6.2.1 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讨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养老地产视域下的全龄混居社区构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社会进入银色时代
        1.1.2 养老方式社会化和市场化
        1.1.3 养老地产是大势所趋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2.1 养老地产开发设计
        1.2.2 全龄混居社区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相关理论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国外养老地产开发设计实践动态研究
    2.1 亚洲新兴国家
        2.1.1 养老模式与老年社区
        2.1.2 多世代混居社区
        2.1.3 社区复合养老设施
        2.1.4 多层级复合社区
    2.2 北美富裕国家
        2.2.1 养老模式与老年社区
        2.2.2 持续照料退休社区
        2.2.3 自然退休社区
    2.3 欧洲福利国家
        2.3.1 养老模式和老年社区
        2.3.2 代际互助社区
    2.4 发展动态总结
        2.4.1 全球化中的就地老化
        2.4.2 全龄化中的成功老化
    2.5 本章小结
3.国内养老地产开发设计实践现状分析
    3.1 我国城市养老模式
        3.1.1 养老模式分类
        3.1.2 主流养老模式现状
    3.2 我国养老地产实践现状
        3.2.1 发展阶段与特征
        3.2.2 典型的开发模式
    3.3 我国养老地产实践案例调研分析
        3.3.1 乐椿轩·长者小镇
        3.3.2 维特奥·健康小镇
        3.3.3 双桥·恭和家园
        3.3.4 长阳长者照料中心
    3.4 我国养老地产实践案例调研总结
        3.4.1 养老需求定位不清
        3.4.2 养老用地属性不明确
        3.4.3 缺乏功能复合和代际交流
        3.4.4 服务与盈利二者相互矛盾
    3.5 本章小结
4.全龄混居社区的可行性分析
    4.1 全龄混居社区概述
        4.1.1 基本概念
        4.1.2 主要特征
        4.1.3 基本构成
    4.2 全龄混居社区的必要性
        4.2.1 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4.2.2 现有养老模式的不足
        4.2.3 现有社区建设的局限性
    4.3 全龄混居社区的适时性
        4.3.1 符合国内外发展规律
        4.3.2 符合我国城市建设趋势
    4.4 当前相关案例探索
        4.4.1 万科全龄化社区模型
        4.4.2 天津武清卓达太阳城
        4.4.3 案例总结
    4.5 本章小结
5.全龄混居社区构建策略研究
    5.1 前期策划
        5.1.1 相关政策
        5.1.2 开发与经营
        5.1.3 社区建设选址
    5.2 社区规划设计
        5.2.1 组团规模控制
        5.2.2 空间形态组织
    5.3 居住建筑设计
        5.3.1 可变住宅设计
        5.3.2 老年住宅设计
        5.3.3 混居住宅设计
        5.3.4 架空层设计
    5.4 配套设施设计
        5.4.1 复合养老设施
        5.4.2 公共服务设施
    5.5 室外环境营造
        5.5.1 道路系统布局
        5.5.2 绿地系统设计
        5.5.3 室外活动空间设计
    5.6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新城市主义视野下昆明城郊居住区规划问题研究 ——以呈贡片区和太平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起源
    1.2 研究背景
        1.2.1 转型时期的城郊居住区
        1.2.2 昆明城郊居住区产业的高速发展
        1.2.3 城郊蔓延发展问题总结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方法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新城市主义发展的20年
        1.6.3 国内研究现状
    1.7 主要研究内容
    1.8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新城市主义设计思想与我国的居住区发展
    2.1 新城市主义发展概述
        2.1.1 新城市主义与郊区化
        2.1.2 新城理论的发展
    2.2 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理论及居住区设计思想
        2.2.1 新城市主义对城市三个层面的研究
        2.2.2 新城市主义社区层面的研究
        2.2.3 小结新城市主义在社区层面上的核心思想
    2.3 我国居住区发展的理论进程及新城市主义的兴起
        2.3.1 由封闭到开放的新城市主义本土化之路
        2.3.2 新城市主义中国之路的思考
        2.3.3 新城市主义在我国兴起的原因
    2.4 新城市主义在国内实践之路
        2.4.1 新城市主义社区典型案例
        2.4.1.1 万科四季花城
        2.4.1.2 天津万科水晶城
        2.4.1.3 城郊社区(TND)——青岛绿城理想之城
        2.4.1.4 国内新城市主义居住区已建成项目汇编
        2.4.2 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郊居住区的影响及实践问题总结
第三章 新城市主义下的城郊居住区规划标准
    3.1 邻里单位与新城市主义
        3.1.1 邻里单位
        3.1.2 新城市主义下的邻里单位建设
    3.2 新城市主义下的交通量
    3.3 高层、高密度、高容积率发展
    3.4 新城市主义相关派生理论
        3.4.1 精明增长推动居住区路网重组与邻里发展
        3.4.2 新城市主义下的居住街区
        3.4.3 适度开放的小区、面向街道开放的街区
        3.4.4 居住区10 分钟、15 分钟生活圈
        3.4.5 多类型住宅混合
        3.4.6 创建居住区的多点式多选性布局
        3.4.7 人文景观与风格塑造
    3.5 新城市主义视野下的居住区评价标准总结
第四章 新城市主义视野下昆明及其周边地区城郊居住区实践特点
    4.1 案例分析-贵阳
        4.1.1 项目选择依据
        4.1.2 贵阳花果园
        4.1.3 贵阳未来方舟
        4.1.4 小结
    4.2 案例分析-重庆
        4.2.1 重庆鲁能星城
        4.2.2 狮子平片区
        4.2.3 小结
    4.3 昆明城郊居住区发展进程
        4.3.1 昆明城郊居住区类别
        4.3.2 昆明城市规划现状
        4.3.3 昆明现行城郊居住模式
        4.3.4 昆明城郊区域设计典型案例
    4.4 昆明呈贡片区问题分析与总结
        4.4.1 呈贡片区居住区活力分析
        4.4.2 公共空间配套相对完善、街道空间设计薄弱
        4.4.3 开发强度大、居住密度高,以多高层居住区为主
        4.4.4 居住区发展与公共交通关系薄弱
        4.4.5 TOD模式下的小街区仅停留在形式上
        4.4.6 缺乏高质量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
        4.4.7 住宅类型和居住人群较为单一
    4.5 昆明太平片区问题分析与总结
        4.5.1 公共空间配套不足、街道交往空间匮乏
        4.5.2 居住区规模过大,开放性设计难以实现
        4.5.3 住宅类型丰富、但邻里关系薄弱、
        4.5.4 交通系统单一、忽视了步行的重要性
    4.6 小结
        4.6.1 城郊居住区发展与新城市主义相似性
        4.6.2 昆明居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7 新城市主义对昆明城郊居住区设计的影响
        4.7.1 结构组织进化
        4.7.2 居住区混合提升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开放与混合
        5.1.2 邻里与交往
        5.1.3 密度与强度
        5.1.4 规模与配套
        5.1.5 街道与生活
        5.1.6 持续与发展
    5.2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6)关于完善住宅物业管理价格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完善物业管理价格机制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名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内容
    1.3研究对象
    1.4相关概念辨析
    1.5研究综述
    1.6研究方法
    1.7研究思路
第二章中国住宅物业管理价格机制的历史发展
    2.1计划经济时代(1949-1978):政府定价
    2.2商品经济时代(1978-1992):探索“非政府定价”的方式
    2.3步入市场经济时期(1992-2003):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经营者定价并行
    2.4市场经济的深化时期(2003至今):政府定价让位于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2.4.1《物业管理条例》:并没有明确提出政府指导价
        2.4.2《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2.4.3《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发改价格(2007)2285号):旨在为提高“政府指导价”的科学性
第三章现行住宅物业管理价格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3.1现状
    3.2物业费与物价水平的数据分析
    3.3业主满意度、权利义务认知度和公共事务参与度的问卷调查
        3.3.1关于业主对物业服务看法的问卷调查(普通住宅的前期物业服务)
    3.4物业服务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诉求的问卷调查
    3.5关于物业管理行业的现状和问题的政府访谈
第四章现行物业管理价格机制的局限性分析与改革方向
    4.1实施政府指导价的理由并不成立
        4.1.1实施政府指导价的理由
        4.1.2普通住宅的物业服务市场并非完全垄断市场
        4.1.3普通住宅的物业服务市场也不是自然垄断市场
        4.1.4取消政府指导价对基层民生不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4.2“政府指导价”运行的经济学模型分析
        4.2.1.理想状态一
        4.2.2理想状态二
        4.2.3现实状态
    4.3“政府指导价”根本局限性
    4.4“政府指导价”的变革方向——市场调节价
第五章“市场调节价”的功效
    5.1市场调节价的基本功效
        5.1.1促进市场主体以平等为原则定价
        5.1.2促进市场主体以各自的剩余最大化为目标定价
        5.1.3促进供需双方以各自的弹性为参照定价
        5.1.4促进供需双方以自由协商为核心定价
    5.2市场调节价的核心功效1:迅速达到真正的均衡
        5.2.1业主对物业服务的需求和需求曲线(边际效用曲线)
        5.2.2物业服务企业的供给和供给曲线(边际成本曲线)
        5.2.3物业市场的均衡
    5.3市场调价价的核心功效2:对市场变化快速做出调整
        5.3.1物业服务需求的变动
        5.3.2物业服务供给的变动
        5.3.3物业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
    5.4以“市场调节价”为核心的住宅物业管理价格机制的特征
    5.5“市场调节价”的现实功效:业主归位、企业尽责
第六章全国各地对于普通住宅的前期物业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探索案例3
    6.1被遗忘的“早期尝试”
    6.2沈阳:放开后的混乱
    6.3沿海地区:很多已经突破政府指导价
    6.4长沙和重庆:超出菜单中的服务可自行定价
    6.5昆明:对超出指导价进行一定程度的默认
    6.6中西部的一些中小城市:严格实行政府指导价
    6.7湖北省:前后反复
    6.8数据:很多城市的物业服务费均价均突破政府指导价上限
    6.9总结:前期物业服务价市场调价并非“洪水猛兽”
    6.10反思:亟需重新澄清《物业管理条例》的立法思想
第七章市场调节价背景下的政府责任和实现
    7.1制定科学合理的“参考基准价”
        7.1.1“参考基准价”的性质和实施的现实必要性
        7.1.2物业服务的“参考基准价”的概念与内涵
        7.1.3确立物业服务的“参考基准价”机制的三大要件
        7.1.4确立住宅物业服务的“参考基准价”的现实作用
    7.2实现住宅物业服务的“参考基准价”的制度保障
    7.3住宅物业服务“参考基准价”的适用对象和情景
        7.3.1适用对象:普通住宅
        7.3.2“参考基准价”的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情景
第八章物业服务“参考基准价”的测算示例
    8.1按照费用构成要素划分的物业服务费参考基准价的构成
    8.2参考基准价的测算步骤
    8.3人工、材料、机械的每月“消耗量指标”
        8.3.1公共秩序维护
        8.3.2共用设备设施维护
        8.3.3清洁维护
        8.3.4绿化维护
    8.4人、材、机的价格取定
        8.4.1人工费
        8.4.2材料费
        8.4.3机具使用和设备运维费
    8.5人、材、机的价格同物价水平的联动
    8.6管理费和利润的测算
    8.7规费的测算
    8.8增值税的测算
    8.9物业服务费总额和物业服务单价的计算
第九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9.1研究结论
    9.2研究建议
    9.3其他相关政策建议
    9.4本课题研究的贡献(创新)
附录1:物业服务消耗量指标的回归模型
    1.数据计算模型的拆解和分析
        1.1数据模型
        1.2数据模型的建立
    2.数据的采集来源
    3.应用和互相推导
        3.1计算模型的应用
        3.2计算模型的实际项目验证
附录2:针对业主和物业企业的调查问卷
    问卷1:关于业主对物业服务看法的调查问卷(普通住宅的前期物业服务)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物业满意度
        第三部分业主对公共事务的意识和参与度
    问卷2:关于业主对物业服务看法的调查问卷(常规物业服务)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物业满意度
        第三部分业主对公共事务的意识和参与度
    问卷3:关于业主对物业服务看法的调查问卷(非普通住宅的物业服务)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物业满意度
        第三部分业主对公共事务的意识和参与度
    调研问卷4:关于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现状和诉求的调研
        第一部分公司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经营情况
        第三部分物业服务企业的诉求
附录3:针对政府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附录4: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分析
    一、关于业主对物业服务看法的问卷调查(普通住宅的前期物业服务)
        1.基本信息
        2.业主满意度
        3.业主对公共事务的意识和参与度
    二、关于业主对物业服务看法的问卷调查(普通住宅的常规物业管理)
        1.基本信息
        2.业主满意度
        3.业主对公共事务的意识和参与度
    三、关于业主对物业服务看法的问卷调查(非普通住宅的物业服务)
        1.基本信息
        2.业主满意度
        3.业主对公共事务的意识和参与度
    四、物业服务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诉求的问卷调查
        1.公司基本情况
        2.物业服务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3.物业服务企业的诉求
    五、关于物业管理行业的现状和问题的政府访谈
后记

(7)北京市面向青年人的小户型住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市外来人口与小户型住宅的发展
        1.1.2 北京市小户型住宅的研究契机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北京市的城市定位
        1.2.2 小户型住宅的定义
        1.2.3 青年人的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3.1 国外小户型住宅的发展
        1.3.2 国内小户型住宅的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依据和方法
        1.5.1 研究基础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青年人视角下的北京市小户型住宅供求及发展
    2.1 北京市青年人居住需求与小户型住宅供应的关系
        2.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1.2 调查对象的经济能力
        2.1.3 北京市住房价格分析
        2.1.4 区位、价格、租售与住房条件的相互影响
    2.2 北京市小户型住宅的发展及现状
        2.2.1 小户型住宅的类型分析
        2.2.2 建国之后北京市小户型的发展历程
        2.2.3 北京市青年人的居住现状与评价
        2.2.4 北京市青年人的居住模式
    2.3 本章小结
3. 北京市小户型住宅实态调查
    3.1 以单租为主的居住实态
        3.1.1 北京市兴隆都市馨园社区
        3.1.2 北京市荣丰2008社区
    3.2 以合租为主的居住实态
        3.2.1 北京市“蚁族聚居区”
        3.2.2 北京市朝阳区老旧住宅出租情况
        3.2.3 北京市老旧住宅合租入户调查
    3.3 以购住为主的居住实态
        3.3.1 以近郊购房为主的居住形式--北京鼎城E托邦
        3.3.2 以远郊购房为主的居住形式--北京良乡大学城伟业嘉园
    3.4 本章小结
4. 北京市小户型住宅及住区规划策略
    4.1 小户型住宅的套型模式
        4.1.1 空间利用的紧凑性原则——以单开间的套型模式为例
        4.1.2 户型改造的可持续性原则——以一室一厅的套型模式为例
        4.1.3 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原则——以两室一厅的套型模式为例
    4.2 小户型住宅的居住模式
        4.2.1 租住与购住两种居住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4.2.2 以租住形式为主的居住模式
        4.2.3 以购住为主的居住模式
    4.3 小户型住宅及住区的规划策略
        4.3.1 小户型住区的开发建设
        4.3.2 小户型住区的运营管理
        4.3.3 小户型住宅的布局形式
        4.3.4 小户型住宅的技术开发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1 2013年北京市在售小户型一览表
附录2 北京市2008-2013年的二手小户型一览表
附录3 建国以来我国所颁布的住房政策及法规
附录4 北京市小户型住宅调查问卷
申请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福利视野下的城市老年人居住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老龄化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冲击
        1.1.2 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现状与困境
        1.1.3 “积极老龄化”国家发展战略
        1.1.4 研究对象的确立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研究
        1.3.1 社会福利的涵义及其理论
        1.3.1.1 社会福利概念辨析
        1.3.1.2 社会福利模式划分
        1.3.1.3 社会福利理论概述
        1.3.1.4 “福利国家”历史演进
        1.3.2 老年人居住相关概念辨析
        1.3.2.1 老年人居住
        1.3.2.2 养老模式
        1.3.2.3 老年人居住建筑
        1.3.3 老年人居住基础理论研究
        1.3.3.1 联合国老年人原则
        1.3.3.2 原居安老(Aging in Place)
        1.3.3.3 积极老龄化(Activing Aging)
        1.3.3.4 长期照护理论(Long-term Care)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1 人文社科领域相关研究
        1.4.1.2 建筑科学领域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2.1 人文社科领域相关研究
        1.4.2.2 建筑科学领域相关研究
        1.4.3 现有研究述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创新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际老年人居住对策比较研究
    2.1 比较对象选取的背景分析
    2.2 国家间老年人居住对策比较研究
        2.2.1 社会福利模式比较研究
        2.2.2 居住政策法规比较研究
        2.2.3 养老选择及建筑类型比较研究
    2.3 国际比较的归纳分析
        2.3.1 同一性的发展路径
        2.3.2 差异化的应对策略
        2.3.3 普遍性的发展趋势
    2.4 国际比较的借鉴启示
        2.4.1 国际成功经验的借鉴
        2.4.2 我国应对策略的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福利制度——城市老年人居住对策的制度基础
    3.1 中国传统福利文化的历史继承
        3.1.1 福利文化的概念界定
        3.1.2 基于家庭伦理的传统价值观
        3.1.2.1 孝文化
        3.1.2.2 家庭义务
        3.1.2.3 互助观念
        3.1.3 基于社会组织结构的制度性安排
        3.1.3.1 家庭-宗族养老保障制度
        3.1.3.2 国家主导的社会救济制度
        3.1.4 传统福利文化的思想延续
    3.2 中国现代福利制度的现实考察
        3.2.1 制度初创与稳定:“国家-单位”社会福利模式
        3.2.2 制度调整及改革:“国家-社会”社会福利模式
        3.2.3 制度深化和完善:“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全面推广
        3.2.4 “补残型”社会福利的演化特征
    3.3 现有制度下多元养老支持体系的问题解读
        3.3.1 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3.3.1.1 家庭组织结构的变迁
        3.3.1.2 家庭照护资源的不足
        3.3.2 政府养老责任的缺失
        3.3.2.1 政府的“投入不足”
        3.3.2.2 政府的“介入过多”
        3.3.3 市场养老定位的越轨
        3.3.3.1 市场的“发展滞后”
        3.3.3.2 市场的“定位不明”
        3.3.4 非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的失位
        3.3.4.1 参与机制有待健全
        3.3.4.2 参与内容有待深化
        3.3.5 福利“社会化”与“市场化”的博弈
        3.3.5.1 “社会化”的理性分析
        3.3.5.2 “市场化”的内因探究
    3.4 “适度普惠型”福利改革的前景展望
        3.4.1 福利制度升级的推动因素
        3.4.1.1 国家经济实力提升的客观需要
        3.4.1.2 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3.4.1.3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应对
        3.4.1.4 老龄化社会的机遇与挑战
        3.4.2 养老主体责任的重新定位
        3.4.2.0 家庭的基础作用
        3.4.2.1 国家的主导作用
        3.4.2.2 市场的积极作用
        3.4.2.3 非政府组织的补充作用
        3.4.3 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的政策建议
        3.4.3.1 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制度构建
        3.4.3.2 普遍受益原则下的福利对象
        3.4.3.3 多层次和多样性的福利内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策法规——城市老年人居住对策的法制保障
    4.1 基本政策法规的宏观规控
        4.1.1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4.1.1.1 老年法的发展背景
        4.1.1.2 老年法的立法进程
        4.1.1.3 修订老年法的指导作用
        4.1.2 老龄事业政策的主导作用
        4.1.2.1 老龄事业工作体系的构建
        4.1.2.2 中央政府的老龄事业政策
        4.1.2.3 地方政府的老龄事业政策
        4.1.3 老龄产业政策的推动作用
        4.1.3.1 老龄产业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4.1.3.2 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4.1.3.3 老龄产业推广的前沿动态
    4.2 老年人居住政策法规的直接引导
        4.2.1 政策导向的方向选择
        4.2.1.1 政府(公共部门)主导模式
        4.2.1.2 市场(私人部门)主导模式
        4.2.1.3 福利制度传导下政策导向的理性选择
        4.2.2 基于建设实践的政策分析
        4.2.2.1 建设空白期(1949-1978)
        4.2.2.2 试验探索期(1979-1999)
        4.2.2.3 初步发展期(1999-2009)
        4.2.2.4 快速发展期(2010-至今)
        4.2.3 政策法规的问题解读
        4.2.3.1 老年人公共住房政策的缺失
        4.2.3.2 老年住宅开发土地政策滞后
        4.2.3.3 “养老地产”畸形发展的法规失控
        4.2.3.4 住宅适老化更新步伐缓慢
    4.3 相关配套政策法规的间接支持
        4.3.1 养老保障制度———老年人经济、医疗保障
        4.3.1.1 养老保险
        4.3.1.2 医疗保险
        4.3.2 长期照护制度——老年人照护服务保障
        4.3.2.1 长期照护制度的发展背景及基本类型
        4.3.2.2 我国长期照护制度的初步探索
        4.3.2.3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经验借鉴
        4.3.3 以房养老——养老模式多元化的探索
        4.3.3.1 以房养老的概念解读
        4.3.3.2 以房养老的国际经验
        4.3.3.3 以房养老的前景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策略——城市老年人居住对策的技术支撑
    5.1 城市层面的统筹安排
        5.1.1 城市规划的积极应对
        5.1.1.1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5.1.1.2 老龄化城市的国际应对
        5.1.1.3 老龄化城市的规划方略
        5.1.2 养老服务体系的合理布局
        5.1.2.1 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
        5.1.2.2 城市老年人口空间分布
        5.1.3 相关规划要素的适老要求
        5.1.3.1 道路交通的便捷顺畅
        5.1.3.2 公共空间的开放包容
    5.2 社区层面的规划布局
        5.2.1 社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5.2.1.1 集中建设或分散布局
        5.2.1.2 封闭管理或开放服务
        5.2.1.3 被动接受或主动参与
        5.2.2 新建社区的升级
        5.2.2.1 适度探索专门老年社区
        5.2.2.2 重点发展城区老年公寓
        5.2.2.3 积极推广老年宜居社区
        5.2.3 既有社区的更新
        5.2.3.1 社区适老化更新可行性分析
        5.2.3.2 社区适老化更新的方向选择
        5.2.3.3 美国“自然形成退休社区”经验借鉴
        5.2.4 社区照护的整合
        5.2.4.1 多样化的社区照护形式
        5.2.4.2 网络化的社区照护体系
    5.3 建筑层面的技术规定
        5.3.1 设计规范
        5.3.1.1 设施类型细分化
        5.3.1.2 设计标准精细化
        5.3.1.3 居住标准合理化
        5.3.1.4 运营方式多元化
        5.3.1.5 老年住宅概念辩析
        5.3.2 户型设计
        5.3.2.1 紧凑合理的户型选择
        5.3.2.2 逆向思考的平面布局
        5.3.2.3 保持回游的交通动线
        5.3.2.4 易于改造的灵活空间
        5.3.3 新技术应用
        5.3.3.1 建筑技术
        5.3.3.2 信息技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老年社区实证分析——以天津为例
    6.1 养老需求统计调查分析
    6.2 老年社区案例调研分析
        6.2.1 天津市老年社区规划背景分析
        6.2.2 武清卓达太阳城——全龄化老年社区
        6.2.2.1 项目背景
        6.2.2.2 设计立意
        6.2.2.3 项目评价
        6.2.3 宝坻云杉镇——专门化老年社区
        6.2.3.1 项目背景
        6.2.3.2 设计立意
        6.2.3.3 项目评价
        6.2.4 静海中慈枫林湾老年城——综合化老年社区
        6.2.4.1 项目背景
        6.2.4.2 设计立意
        6.2.4.3 项目评价
    6.3 案例比较分析
        6.3.1 开发运营方面的问题
        6.3.1.1 相关政策的明显缺失
        6.3.1.2 土地性质与运营方式的直接联系
        6.3.2 规划设计方面的问题
        6.3.2.1 社区区位及规模
        6.3.2.2 居住建筑类型
        6.3.2.3 配套医护设施
        6.3.3 建议总结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两版《老年法》中与老年人居住保障相关条文比较
    附录二:国家老龄事业基本政策沿革(1994-2013)
    附录三:2010 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基本数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谢

(9)南昌市住宅价格时空分异及其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数据来源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数据来源
        1.5.3 研究区时空域划定
    1.6 论文创新之处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1 人口
        2.2.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3 国内生产总值(GDP)
        2.2.4 固定资产投资
    2.3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
3 相关空间研究方法
    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3.1.1 空间权重矩阵
        3.1.2 全局空间自相关
        3.1.3 局域空间自相关
    3.2 地统计学方法
        3.2.1 区域化变量
        3.2.2 变异分析
        3.2.3 克里格空间插值
    3.3 相关分析软件简介
        3.3.1 GEODA
        3.3.2 ARCGIS
        3.3.3 GS+
4 时间格局变化分析
    4.1 南昌市住宅价格总体变化趋势分析
    4.2 南昌市各区住宅价格及开发数量变化趋势分析
5 空间格局变化及其演变规律分析
    5.1 标准差椭圆分析
    5.2 核密度分析
    5.3 空间自相关分析
        5.3.1 权重的选择
        5.3.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3.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4 住宅价格探索性数据分析
        5.4.1 数据结构分析
        5.4.2 数据异常值的查找
        5.4.3 趋势面分析
    5.5 变异分析
        5.5.1 各向异性分析
        5.5.2 各向同性分析
    5.6 克里格插值
        5.6.1 模型选取
        5.6.2 空间插值结果
        5.6.3 交叉检验
    5.7 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8 演变规律分析
6 结束语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及其对农村住宅制度改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城镇房地产业虽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暴露的诸多问题引发关注
    1.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农村住宅制度改革成热点
    1.1.3 农村住宅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改革呼声高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综述
    1.4.1 我国城镇房地产业研究综述
    
1.4.1.1 我国城镇房地产业现存问题研究
    
1.4.1.2 房地产市场化测度研究
    1.4.2 农村住宅制度研究综述
    
1.4.2.1 宅基地制度研究
    
1.4.2.2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 2 我国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的形成
2.1 相关概念及说明
    2.1.1 城镇房地产业与农村房地产业
    2.1.2 农村房地产业与住宅产业
    2.1.3 农村住宅产业化与市场化
2.2 我国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形成历史
    2.2.1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改造下房地产非市场化(建国初至60年代末)
    2.2.2 第二阶段: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形成(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2.2.3 第三阶段: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显化(90年代)
    2.2.4 第四阶段: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凸显(90年代末至今) 3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表现及其测度
3.1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内涵与表现
3.2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测度
    3.2.1 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评价
    
3.2.1.1 住房支付能力评价规范方法及研究情况
    
3.2.1.2 住房支付能力评价常用指标及判断标准
    
3.2.1.3 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实证分析
    3.2.2 住宅市场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3.2.2.1 住宅市场需求现状
    
3.2.2.2 住宅市场供需矛盾
    
3.2.2.3 我国住宅市场供需结构实证分析 4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成因分析
4.1 我国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4.1.1 中央政府
    4.1.2 房地产开发商
    4.1.3 地方政府
4.2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主要成因——地方政府角色冲突
    4.2.1 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业的多重角色及其冲突
    4.2.2 地方政府多重角色对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影响 5 农村住宅产业化发展态势
5.1 农村住宅市场化现状分析
    5.1.1 农村住宅总量分析——宅基地总量
    5.1.2 农村住宅交易情况
    
5.1.2.1 农村住宅交易事实与市场走访调查
    
5.1.2.2 农村住宅交易区域差异
    5.1.3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各地实践
    
5.1.3.1 宅基地联合建房——都江堰“味江模式”
    
5.1.3.2 宅基地使用权地票交易——重庆市
    
5.1.3.3 宅基地置换——天津、上海、浙江嘉兴等地
    
5.1.3.4 宅基地转权(国有化)退出——江苏苏州,浙江温州、义乌等地
    
5.1.3.5 宅基地合法(直接)流转——广州、成都等地
    
5.1.3.6 其他农村宅基地流转实践
5.2 农村住宅产业化制约因素分析及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5.2.1 农村住宅产业化制约因素
    
5.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产权制度
    
5.2.1.2 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
    
5.2.1.3 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保障制度
    
5.2.1.4 农村草根文化的限制
    
5.2.1.5 农村分布广泛,区域差异限制
    5.2.2 农村住宅产业化必要性
    
5.2.2.1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必然结果
    
5.2.2.2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
    
5.2.2.3 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要求
    5.2.3 农村住宅产业化可行性分析
    
5.2.3.1 农村住宅产业化的自身优势
    
5.2.3.2 农村住宅产业化的机遇 6 农村住宅渐进式产业化的改革路径
6.1 农村住宅渐进式产业化改革政策涵义
    6.1.1 住宅渐进式产业化改革政策目标
    6.1.2 住宅渐进式产业化改革政策路径
    
6.1.2.1 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
    
6.1.2.2 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是我国农村实际的需要
    
6.1.2.3 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是城乡二元结构现状的考虑
    
6.1.2.4 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是城镇住宅制度改革的启示
6.2 农村住宅渐进式产业化改革政策措施
    6.2.1 重新明确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实现政府职能转型
    6.2.2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6.2.3 构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合理利益
    6.2.4 逐步建立农村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2.5 充分理解尊重乡村文化特色,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6.2.6 积极探索农村住宅制度改革,释放农村住宅供给 7 结语 参考文献

四、城市发展与郊区大规模普通住宅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D]. 袁亚琦. 南京大学, 2020(12)
  • [2]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3]南昌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邹莹.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4]养老地产视域下的全龄混居社区构建策略研究[D]. 田昊.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5]新城市主义视野下昆明城郊居住区规划问题研究 ——以呈贡片区和太平片区为例[D]. 陈雪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关于完善住宅物业管理价格机制的研究[A]. 万科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 2017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课题研究成果, 2017
  • [7]北京市面向青年人的小户型住宅研究[D]. 李冰楠. 北方工业大学, 2014(09)
  • [8]福利视野下的城市老年人居住对策研究[D]. 李巍. 天津大学, 2014(11)
  • [9]南昌市住宅价格时空分异及其演变规律研究[D]. 张勇奋.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10]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及其对农村住宅制度改革的启示[D]. 卓亨逵. 浙江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城市发展与郊区大型普通住宅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