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周璇[1](2021)在《农村初中教育惩戒研究 ——以S市两所农村初中为例》文中认为教育惩戒作为一种常规的教育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教育产生之日就存在于教育场域之中。现代社会赏识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随着《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正式出台,使得教育惩戒这种悠久的教育手段重新被审视。教育惩戒的使用要遵循教育的原则,追求教育的价值、采用艺术的手段。在理论阐释部分,重点研究教育惩戒的内涵及其同体罚之间的区别。深入剖析教育惩戒在农村初中学校教育中所存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情性以及合道德性要义。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古今中外关于教育惩戒发展历程和思想观念变化,由古代体罚为主普遍盛行到近代惩戒变得温和,而今教育惩戒合法化与人性化的融合三个阶段。并指出农村初中教育的特殊性与农村初中学校实施教育惩戒的意义,为教育惩戒的实施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践调查部分,以S市的两所农村初中的部分学生及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围绕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惩戒制度、师生对教育惩戒的认知、实施的主体、实施的原因、实施的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六个维度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惩戒实施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惩戒制度不完善;农村初中教师对教育惩戒实施的认知有偏差;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实施的主体缺乏力量整合;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惩戒的依据主要依照个人经验;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惩戒的方式不妥当;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欠缺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农村学校管理缺乏规范性;农村初中教师班级管理能力不足;农村学校教育缺乏有效的家校合作。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初中实施教育惩戒的改进策略: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惩戒及相关学生管理制度要注重激励性;农村初中要加强教师对教育惩戒相关法规制度的学习与培训;农村初中教育惩戒主体要重视教师惩戒与学生自我教育的统一;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惩戒的依据要合法合规;农村初中教育惩戒要重视家校协同配合。
于萍[2](2021)在《提升初中教育质量,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基础教育中,初中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因为,初中阶段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阶段。那么,面向新时代,初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如何全面提升初中教育质量?初中教师如何实现角色转变与素养提升?
李晨[3](2020)在《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水平差异研究》文中提出义务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保障社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子女享受教育的权利,这关系到国民基本素质和社会公平,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由政府统一提供的公共物品,其具有明显的“非排他”和“非竞争”的属性,但是如今中国部分地区仍存在城乡义务教育失衡现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201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还强调要“缩小城乡、区域办学差距,进一步提高教育整体质量和效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因此,笔者由此选题,运用数据分析、数值测算等手段,深入研究探讨近年福建省义务教育资源投入的城乡配置差异与总体发展态势,分析制约其均衡发展因素,推动福建义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首先本文针对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总体说明,重点展现国内外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与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同时还对研究所涉及到的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进行界定与说明;其次文章引入近十年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的原始数据,从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三维度出发,直观分析近年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情况;接着在文章核心章节第四章中,按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起义务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优化后的无纲量化测算法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近年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水平差异与福建省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发展态势。之后再从数理角度研究分析测算结果,点明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水平差异特性以及引发产生的各类问题;最后将具体说明本文研究结论,并对优化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水平提出些许对策与建议。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优化后的无纲量化法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这一社会经济评价中较为成熟、常用的综合评价法,从“城区乡镇”与“时间序列”两方面直接测算与直观展示历年福建省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水平的城乡差距和发展态势,促使福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水平得到更好、更均衡发展,从而增强国民素质、增进社会公平。
侯琬娇[4](2020)在《收入、教育和信息对我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营养健康的目标》文中提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民的食物营养事业,制定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将食物营养与健康置于影响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现实情况表明,我国城市地区目前主要处于退行性疾病阶段。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现实情况,均对以营养健康为导向的食物系统的建立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由于肉类消费引致的营养素摄入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我国城市居民的肉类消费在总的食品消费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构建以营养健康为导向的食物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以营养健康为目标来研究城市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因素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国内关于肉类消费的研究,都认为收入和价格是影响肉类消费的关键因素;但是,国内从营养健康视角开展的肉类消费的研究却比较缺乏。如果对肉类消费冠以营养健康的前提,用趋近或偏离营养健康目标来界定肉类消费,并且将研究范围限定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地区,在肉类消费趋近营养健康目标的过程中,收入因素能发挥出显着的促进作用吗?国外大量的从营养健康视角进行的食品消费的研究表明,教育和信息往往对食品消费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育和信息因素是否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如果是,教育水平具体在哪些提升阶段成为促进肉类消费趋近营养健康目标的关键变量?不同类别的信息是如何发挥促进作用的?在这个过程中,收入、教育因素又与信息因素有着怎样的联系?本文就上述问题展开研究,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和北京、上海、深圳、郑州四个城市的调研数据,运用均值回归、分位数回归、选择实验及随机参数Logit模型等计量方法,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收入和教育因素对脂肪含量不同的肉类的消费数量的平均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每增长1%,脂肪含量较低的肉类消费量增长0.19%,脂肪含量最低的肉类消费量减少0.31%,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类的消费量减少0.08%。在对营养健康目标实现具有最大威胁的脂肪含量最高的肉类消费方面,收入的影响变得不显着;受教育程度从初中提高至本科及以上的过程中,脂肪含量最高的肉类的消费量逐级递减:高中及专科比初中减少了1.43%,本科及以上比高中及专科减少了7.49%。综上,收入因素在肉类消费趋向营养健康目标的过程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教育因素具有促进肉类消费趋向营养健康目标的的潜能。通过分析收入和教育对五类肉类的消费数量的不同分位水平的影响,来揭示这两个因素对肉类消费结构的影响。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每增加1%,脂肪含量最低肉类的低分位水平下降0.35%,而脂肪含量最低肉类的消费量的低分位水平应该提高才能趋近营养健康的肉类消费结构;收入因素对其他肉类的消费量的低分位和高分位水平的影响均不显着。受教育程度从初中提高至本科及以上的过程中,脂肪含量最低肉类的消费量的低分位水平增加了9.97%;受教育程度从高中及专科提高至本科及以上的过程中,脂肪含量最高肉类的消费量的高分位水平减少了2.12%。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提高至高中及专科的过程中,带来了脂肪含量中等肉类消费量的低分位水平的增加以及中、高分位水平的减少,这恰好能够体现出教育因素具有合理调节肉类消费结构的作用。综上,收入因素并未发挥出促进肉类消费趋近营养健康目标的作用,教育因素在促进肉类消费结构趋向低脂肪占比更高、高脂肪占比更低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第二,收入和教育因素对肉类消费引致的营养素摄入量的平均水平的影响方面,家庭人均收入每增长1%,脂肪摄入量下降0.07%;但是,收入对蛋白质和胆固醇摄入量的影响均不显着。随着受教育程度从初中逐渐提高至本科及以上的过程中,脂肪摄入量逐级递减:高中及专科比初中减少6.57%,本科及以上比高中及专科减少10.73%。教育因素对蛋白质和胆固醇摄入量的影响表现为,受教育程度从初中提高至高中及专科的过程中,蛋白质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减少:高中及专科比初中的蛋白质摄入量减少了6.53%;高中及专科比初中的胆固醇摄入量减少了5.06%。虽然对三种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水平的影响无法全面解释收入和教育因素在肉类消费趋向营养健康目标过程中的作用,但是上述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收入因素对三种营养素摄入量的影响没有教育因素全面。营养素摄入量的低水平和高水平分别包含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量的情况,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量容易导致较高的健康风险,通过分析收入和教育对每种营养素摄入量的不同分位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这两种因素在肉类消费趋近营养健康目标过程中的作用。脂肪摄入量的低、中、高三种分位水平的回归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每增加1%,脂肪摄入量的低分位水平减少0.09%,中分位水平减少0.06%;收入因素对脂肪摄入量的高分位水平的影响反而变得不显着。受教育程度从初中提高至高中及专科的过程中,带来了脂肪摄入量的低分位水平的增长:高中及专科比初中增加了1.28%;受教育程度从初中提高至本科及以上的过程中,脂肪摄入量的高分位水平呈现出逐级递减的趋势:高中及专科比初中减少了3.07%,而本科及以上则比高中及专科减少了12.07%。受教育程度从高中及专科提高至本科及以上的过程中,能够带来蛋白质摄入量的低分位水平的增加:本科及以上比高中及专科增加了0.5%;收入因素对蛋白质摄入量的任何分位水平的影响都不显着。从初中教育程度开始,随着教育水平的逐级提升,胆固醇摄入量的高分位水平逐级递减:高中及专科比初中减少了10.1%,本科及以上比高中及专科减少了6.43%;但是,收入因素对胆固醇摄入量的高分位水平的作用却并不显着。综上,相较于收入因素,教育因素在肉类消费趋向营养健康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了更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三,将肉类膳食营养知识作为社会环境来源信息的近似代表。受教育程度由初中及以下提高至高中及大专的过程中,促使肉类膳食营养知识得分增加了1.37分;受教育程度由本科提高至硕士及以上的过程中,得分增加了1.13分;反观收入因素,对得分缺乏显着的影响。牛腑肋带给肉类膳食营养知识高得分者的边际效用的均值为0.8465,偏好系数为正,说明相对于其他消费者,高得分者偏好牛腑肋,偏好内容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符合营养健康的目标;肉类膳食营养知识低得分者对牛腑肋、牛腱子和鸡胸肉的偏好并不显着,对猪五花和鸡翅中表现出了显着的偏好,因此,相对于其他人而言,低得分者并没有对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表现出偏好,偏好内容偏离营养健康的目标。第四,本文商业环境来源信息表现为生畜禽肉类(包括鲜的、冷鲜和冷冻畜禽肉类,不包括加工品)的营养标签信息。展示营养成分表后,高得分群体的偏好内容依旧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与未展示营养成分表时相比,偏好内容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展示营养成分表后,高得分群体对牛腑肋的偏好系数由未展示成分表时的0.8465增长至1.2819,偏好强度增强;同时,对牛腱子的偏好由未展示成分表时的不显着变成显着。展示营养成分表后,低得分群体对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的偏好系数依旧不显着。上述结果说明,作为社会环境来源信息的近似代表,肉类膳食营养知识水平决定并影响高得分和低得分群体的偏好内容;而作为重要的商业环境来源信息,生畜禽肉类的营养标签信息并不能够改变这两类群体的偏好内容,只能在已有的偏好内容基础上,增强其偏好强度。因此,高得分群体的肉类消费行为更有可能符合营养健康的目标;而低得分群体的肉类消费行为实现营养健康目标的可能性则相对较小。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教育因素在以营养健康为导向的肉类消费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扮演着激活全局的重要角色,应该大力激发教育因素在这个过程中的积极潜能,同时,发挥其对信息因素的联动促进作用。因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将政策重心从增加收入适当向教育资源均等化倾斜,建立“食育”制度,以及实施生畜禽肉类(包括鲜的、冷鲜和冷冻畜禽肉类,不包括加工品)的强制营养信息标示。
董玥妍[5](2020)在《高校扩招背景下城市行政等级对教育机会平等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1999年,中国政府实施了旨在提高人力资本、促进教育发展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虽然高校扩招给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但是在此项政策是否改善了教育公平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诸多学者也就不同家庭背景、城乡二元分化的角度对个体获得教育机会进行测量。中国具有典型的城市行政结构,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享有不同的优惠政策,而作为政治中心的城市在公共资源分配上也具有相应的优势。那么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是增加还是缩小了居住在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的个体的教育机会差距亟需讨论。首先,本文从扩招政策的实施、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间存在教育资源的差距入手,在国内外文献述评的基础上,发现了从城市行政等级作用到教育机会平等的研究空白,提出了关于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城市行政等级间的差距以及教育机会平等的问题。本文回顾了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同期,中国存在的收费改革、就业制度和高考户籍制度。在高校扩招和教育机会平等方面,以MMI假设、EMI假设和教育的理性选择理论为基础;在城市行政等级与教育机会平等方面,以政府“偏爱”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当时具体的制度背景,构建出本文的理论框架并提出假设。第二,本文选择了CGSS2008的统计调查数据,确定了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之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果。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在扩大整个社会的教育规模的同时,也加大了居住在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个体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距;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个体在获得大学本科教育机会和大学专科教育机会上也存在差距。高校扩招政策不仅影响个体的高等教育获得,也影响个体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是否继续接受高中教育。不同阶层间的教育机会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平等仍然存在。最后,基于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结果对政府和学校分别提出具体的建议;对中国未来的教育质量发展和教育公平进行了展望。
邓赛男[6](2020)在《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演变及优化研究(2000-2018)》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兴国必先强师,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颁布实施。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专门针对教师队伍建设颁布的政策,反映了国家层面对教师工作的高度重视。教师队伍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了教育的水平。尽管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很多方面,但教师队伍结构却是基础中的基础。初中专任教师是初中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因此,优化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对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以中国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2000-2018)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生师比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等六个维度,对全国初中专任教师的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对比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关数据,力争客观、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深入剖析我国初中专任教师队伍进入21世纪以来的演变特点和发展趋势,审视我国初中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我国初中专任教师队伍虽取得一系列成就,但目前仍存在:生师比省际差异较大;女性化趋势明显,性别结构失衡加剧;青年教师占比逐年下降,初中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存断层隐患;高级职称城乡差距大,中级职称晋级受限;城乡地域学历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平衡,教育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待遇低,职业压力大、幸福指数低,受性别角色固化,男性教师职业认同感低,导致初中专任教师职业吸引力弱,尤其省域城乡间的经济差异和初中专任教师准人、培养、管理、发展等相关政策不完善,加剧了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为此,本研究从经济、社会、政策等角度提出:加大政府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发挥师范学校作用,从源头平衡男女比例,创新男性从教政策;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实现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规范教师职业发展教育;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优化建议,力求促进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的整体提升,提升初中专任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肖月[7](2020)在《城市教育资源资本化效应的动态演变 ——以杭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居民在选择居住地时尤为关注住宅周边的城市公共品。出于传统中国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住宅小区的教育配套已成为人们购房决策的关键依据。但是,学区房价格高企、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困扰着广大百姓。遗憾的是,我国教育资源的资本化效应尚未得到全面的探索。大部分国内研究主要通过特征价格模型估计得到教育资源的一个静态、平均的资本化效应,与西方研究相比尚存提升空间,比如对资本化效应的动态跟踪有待加强、对样本空间属性的关注有待加深等。因此,本文基于特征价格理论、城市公共品理论和市场细分理论,从时间—空间—社会三个维度切入,深入研究城市教育资源对住宅价格的动态影响,并探索其空间异质性和社会异质性。本文以杭州市六个主城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07年至2017年的住宅数据,构建特征价格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地理加权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和两阶段空间分位数回归模型(Two-stage spatial quantile regression,2SQR),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得到以下四点结论:(1)从全局维度考察,小学质量、初中质量和邻近大学的价值已显着资本化入住宅价格中。2007年至2017年,小学和初中质量每提高1个等级,对应学区内的住宅价格将分别上涨 2.3%至6.1%(约 460-1,219 元/m2)和 3.0%至6.3%(约 600-1,259 元/m2),并且初中的资本化效应略高于小学的资本化效应;大学在2011年及以后能为周边1km内的住宅价格带来2.5%至4.4%的增值(约500-879元/m2);个别年度中幼儿园的邻近性能较小程度地提升住宅价格;而各年中,小学距离、初中距离和邻近高中不能显着影响住宅价格。研究发现,住宅样本间存在显着的空间自相关作用,空间计量模型通过控制数据的空间效应提高了传统特征价格模型的解释能力。(2)从时间维度考察,小学质量、初中质量和邻近大学的资本化效应日趋增长。从2007年至2017年,小学质量和初中质量的资本化效应分别显着增长了 161%和90%;从2011年至2017年,邻近大学的资本化效应缓步增长了 23%。说明近年来购房者对小学和初中的学区质量以及邻近大学居住的需求和支付意愿日益增加。(3)从空间维度考察,各阶段教育资源的资本化效应存在显着的空间异质性。GWR结果显示,2010年及以后小学质量和初中质量的资本化效应在绝大部分城市区域显着存在;而幼儿园、高中和大学的邻近性仅显着影响城市小部分区域的住宅价格。这些结果揭示了不同地区的购房者对各阶段教育资源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和支付意愿,反映了杭州市教育资源在空间上可能存在配置不均衡等问题。此外,小学质量的资本化效应从2011年起演变为在城市中心较强并向周边递减的规律,初中质量的资本化效应从2015年起一致地在城市西部呈现峰值。实证结果显示小学和初中资本化效应的空间集聚作用日益显着,说明购房者的以房择校意愿日渐明显。(4)从社会维度考察,各阶段教育资源的资本化效应存在显着的社会异质性。2SQR结果显示,近年来小学质量和初中质量对绝大多数分位点的住宅价格存在显着正向的影响,说明不论社会阶层或收入水平高低,大部分购房者都十分重视小学和初中质量。并且自2014年起,中低分位点的住宅受小学质量的影响较大,而较高分位点的住宅则受初中质量的影响较大;各年间幼儿园的邻近性仅对部分中低分位点的住宅价格存在显着的资本化效应;2011年开始,大学的邻近性对部分中高分位点的住宅价格有显着正向的影响,而各年间邻近高中几乎在住宅价格的全部条件分布上都没有显着的影响。这些结果揭示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价格住宅的购房者对各阶段教育资源表现出不同的需求和支付意愿。实证结果还显示,小学质量的2SQR回归系数在各分位点保持平稳,而初中质量的2SQR回归系数在2012年后大致呈现出向上倾斜的走势,说明来自更高社会阶层的较高价住宅的购房者对于初中质量表现出更强的偏好和支付意愿,可能会引起社会维度上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等问题。本文得到的基于时间—空间—社会多维度的实证结果有助于客观了解各年间各阶段城市教育资源的实际价值和教育资源对住宅价格的异质性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在当下房地产高度市场化的背景下,原本旨在禁止择校、促进教育公平的就近入学政策,可能导致作为城市公共品代表之一的教育资源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日益明显。本文系统分析了教育资源资本化效应的形成机制,并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教育政策改革、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与政策建议。同时,本文的多维度理论研究框架和计量经济模型体系能为国内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城市公共品与住宅价格之间的关系,深化对我国城市公共品价值的认识和研究。
李攀攀[8](2020)在《初中优秀女校长领导风格与学校管理适切性之研究 ——基于杭州市五位女校长的调查》文中提出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中女校长这一群体的关注度逐年上升。已有研究表明,虽然在占据校长职位方面,女性没有充分的代表性,但是在成功的校长中,女性具有显着的代表性。成功女校长的领导经验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初中教育具有多重属性,担负着特殊功能。当下初中教育被称为基础教育的“洼地”,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因此,初中教育对校长的领导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办学实践中,一些初中优秀女校长的办学治校业绩突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初中优秀女校长具有哪些领导风格特征,而这些领导风格特征是否适应初中学校的管理需求呢?带着这些直觉和好奇,本研究以此为选题,期望通过研究能深入了解优秀初中女校长的领导风格特征,为优化初中学校管理提供更多的智慧经验,也为初中校长的选拔培养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女性领导者和中学女校长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厘清已有的研究进展与不足。回顾领导理论发展历程以及领导风格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选取杭州市具有代表性的五位优秀初中女校长为研究对象,通过个别访谈和质性分析等方法对她们展现的领导风格特征进行分析概括,初步得出初中优秀女校长的领导风格特征为:合作共享、创新引领、善于沟通、注重细节、做事干练、全局意识。在简要分析初中学校管理三大现实难题的基础上,对初中学校管理存在的主要不足进行了阐释,即封闭办学、任务驱动、行政主导、刚性管控、粗放管理。从初中管理存在的不足可以推断出初中管理的内在需求。最后,对初中优秀女校长的领导风格与学校管理需求之间的适切性进行了分析讨论。
杨克文[9](2019)在《教育的就业效应与健康效应研究 ——来自务工农民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说明三农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要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李克强总理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为此,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政府希望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提高农民收入,从而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顺利转移是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然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增长之后,近些年务工农民的增长数量和速度均不断下降。根据农村劳动力迁移模型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本文认为造成农村劳动力吸纳不足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为了实现城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务工农民进城设置了各种制度性和非制度性进入阻碍。第二,务工农民总体文化程度不高、职业技能缺乏,这导致务工农民处于低收入、无保护的弱势地位,职业选择和就业空间狭小,以及就业竞争和替代能力不强。第三,自身健康水平的影响。自身健康在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务工农民“候鸟式”的流动,在超时劳动的作用下,致使他们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对他们再次流动产生不利影响。第四,父母健康的影响。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逐步加深。人进入老年期后,健康折旧加快,不仅日常行动能力下降,而且也容易心理健康恶化,导致对他人的照护需求增加。由于长期依靠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的快速经济增长,在我国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和生育率低位徘徊导致劳动力数量逐渐下降的背景下,日益难以为继。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在此背景下,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顺利转移并能够安居乐业,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文化程度越高,克服户籍制度等迁移障碍的能力越强,迁移成本也就越低,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者更容易在城市中找到工作。不仅如此,根据健康需求理论,个体教育有利于改善自身及他人健康,而且预算约束放松和健康生产效率改善在教育改善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渠道作用。在众多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中,教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改善其他负面因素的关键变量。鉴于此,本文将从教育的角度考察其对务工农民的影响。具体来说,首先,教育是否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克服迁移障碍并改善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其次,教育是否影响务工农民及其父母健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增加农村教育投资不仅能直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还能通过改善自身及父母健康,间接促进农村劳动力迁移,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使用2014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探讨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及其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考虑到样本选择性和受教育程度的内生性,我们对其进行了赫克曼两步法和工具变量处理。结果显示教育不仅能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迁移,而且显着改善了务工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并且这种改善是通过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同样使用2014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社区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工具变量,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方法识别教育对务工农民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教育对务工农民健康具有显着的正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和年龄异质性。预算约束放松和效率提升在教育影响务工农民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渠道作用。使用2011年和2013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方法识别务工农民教育对父母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务工农民教育对父母健康具有显着的正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存在父母教育、性别和年龄及子女性别和居住安排等方面的异质性。预算约束放松和效率提升在务工农民教育影响父母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渠道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建议:第一,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发展。本文的研究表明,随着农村教育发展,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不断提升,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改善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未来这一战略还需要继续实施,使农村和城镇保持同步发展,并缩小城乡差异,有利于最终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之间的差异。第二,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而且应该改革原来的财政拨款模式,按照对教育服务结果进行考核的方式,根据教育质量进行财政拨款,实现财政拨款与教育质量挂钩的绩效管理新模式。第三,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做好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务工农民公平开放,降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成本。一方面,建立和优化我国的城市层级体系。另一方面,继续实施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并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最后,不同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制定落户标准,吸引合适的人口流入。第四,制定公平的劳动力市场规则。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并严格执行,保障最低工资法和劳动法得到贯彻执行。另一方面,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打击拖欠工资现象。最后,消除就业歧视,消除人为歧视。第五,增加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宣传、教育和普及。一方面,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宣传和普及能够降低居民患病的可能性,减少医疗服务需求,进而减少接触医疗服务的可能性,有利于断绝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增加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可以在居民患病的情况下,懂得如何识别医疗服务的供给质量,进而减少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第六,完善医疗保险的异地就医制度。异地就医制度尚未在全国全面推行,未来需要重点加强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和医药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争取早日打通与就医相关的信息节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以上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迁移,降低用工成本,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结构调整争取时间,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李百艳[10](2019)在《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笔者亲身工作20年的JS中学为基本案例,以上海市中小学学校领导管理变革为背景,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政策依据,直面初中学校的诸多发展性矛盾和困境,聚焦学校办学实践中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转变,探索学校对话机制建设的路径及相关策略,从实践层面回应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大趋势。论文以深度参与式观察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问卷调查、访谈、自然观察等方法,在系统梳理已有的关于对话理论、对话管理、对话机制、学校治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重视课堂对话较多而关注学校管理对话较少、传统管理视角较多而治理视角较少、重视对话实践较多而关注对话机制建设较少等问题,以案例学校的个案研究为载体,基于案例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从实践逻辑和学理逻辑出发,全方位透视了学校管理形态演变中的对话实践和对话机制建设问题。论文根据现代治理理论、交往理性理论和对话理论,以透视学校管理中的对话实践、探寻学校治理背景下的对话机制建设、提炼治理理念下的对话决策模式、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模式的探寻、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初中学校管理变革中对话机制的建设有无可能、这些机制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呈现为何种样态、学校治理理念在课程开发、教学变革及家校共育等学校实践中如何应用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探讨了学校治理过程中对话机制建设所涉及的前提、条件、思路、策略、辐射、拓展和延伸等诸多方面问题。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学校20年办学历程中初创期的“绩效导向”、发展期的“专业导向”和转型期的“治理导向”三个阶段发展的演变,对建校以来历任校长的领导决策风格进行了归纳、提炼,对三种不同的决策模式即“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和“对话决策模式”进行了特征归纳和得失分析,探讨了治理视角下对话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可行性,提出了对话机制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家校共育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学校的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对案例学校在对话机制建设中的若干治理问题,诸如参与的程度、化解冲突的协商、在利益与权力之间的共识内涵、决策合法性的审议机制以及商谈伦理与专业道德内在唤醒等进行了案例式的呈现和理论剖析。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通过对话能够形成共识和共同愿景,促进师生、家长积极参与;二是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一般要经历从萌芽、培育到形成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三是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论文的主要特点,一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突出学校变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实践导向对对话管理性质及特征的影响,展示了对话机制建设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二是从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角度,分析了学校管理的对话层面、决策类型及实践应用,拓展了治理理论和对话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辐射空间;三是从历史与未来相贯通的角度,总结和提炼了绩效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成果与问题,重建治理理念下的对话管理实践和对话机制理论,不仅超越而且包容了历史上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合理之处,开辟了现代学校治理的新理论和新境界。
二、北京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初中教育惩戒研究 ——以S市两所农村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教育惩戒规范要求 |
(二) 农村初中学生需要教育惩戒约束其不良行为 |
(三) 农村教师教育惩戒存在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教育惩戒的相关研究 |
(二) 关于初中教育惩戒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农村初中教育惩戒的相关研究 |
(四) 研究评价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育惩戒的内涵与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教育惩戒的内涵 |
一、惩戒 |
二、教育惩戒 |
三、教育惩戒与体罚、变相体罚 |
第二节 教育惩戒合理性的要义 |
一、合法性 |
二、合规性 |
三、合情性 |
四、合道德性 |
第三节 中外学校教育惩戒历史的发展变化 |
一、古代:体罚为主普遍盛行 |
二、近代:惩戒逐渐变得温和与规范 |
三、现代:教育惩戒合法化与人性化的融合 |
第二章 农村初中实施教育惩戒的相关问题思考 |
第一节 农村初中教育的特殊性 |
一、农村初中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 |
二、农村初中生的留守儿童现象普遍 |
三、农村初中难以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 |
第二节 农村初中规范实施教育惩戒的意义 |
一、有利于农村初中学校维护校园安全 |
二、有利于预防农村初中生的品德失范行为 |
三、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素质 |
第三节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强化与惩罚理论 |
二、集体教育理论 |
第三章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现状调查—以S市两所农村初中为例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制度现状 |
二、农村初中师生对教育惩戒的认知 |
三、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实施的主体 |
四、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实施的原因 |
五、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实施的方式 |
六、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实施对学生的影响 |
第四章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惩戒制度不完善 |
二、农村初中教师对教育惩戒实施的认知有偏差 |
三、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实施主体缺乏力量整合 |
四、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惩戒的依据主要依照个人经验 |
五、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惩戒的方式不妥当 |
六、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欠缺 |
第二节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农村学校管理缺乏规范性 |
二、农村初中教师班级管理能力不足 |
三、农村学校教育缺乏有效的家校合作 |
第五章 农村初中实施教育惩戒的改进策略 |
第一节 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惩戒及相关学生管理制度要重激励性 |
一、依据《新规》制定科学的教育惩戒制度 |
二、注重学生规则观念和价值观形成的正面引导 |
三、教育惩戒的相关制度应当清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
第二节 农村初中要加强教师对教育惩戒相关法规制度的学习与培训 |
一、教师日常学习与教研活动进行相关法规制度的学习与研讨 |
二、教育管理部门要组织专门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养 |
第三节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要重视教师惩戒与学生自我教育的统一 |
一、学校多主体合理实施教育惩戒 |
二、要注重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管理 |
第四节 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惩戒的依据要合法合规 |
一、教师要认真学习各种管理文件,增强法律意识 |
二、惩戒要符合相关程序和规范,并做到公开、公正 |
第五节 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惩戒方式与尺度要与学生所犯错误相匹配 |
一、教师要明确体罚和教育惩戒的界限 |
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讲究艺术、技巧 |
三、赏与罚有机结合,树立健康成长的标尺 |
四、张与弛的有机结合,营造宽严相济的氛围 |
第六节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要重视家校协同配合 |
一、依据《规则》加强家校协同配合教育 |
二、父母对学校规则的重视程度和执行态度是学生的表率 |
三、家与校的结合可以打造教育惩戒的有效闭环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现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水平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特色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义务教育资源 |
2.1.2 教育均衡发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教育公平理论 |
3 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现状 |
3.1 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整体概况 |
3.1.1 福建省小学城乡教育规模 |
3.1.2 福建省初中城乡教育规模 |
3.2 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状况分析 |
3.2.1 人力资源 |
3.2.2 财力资源 |
3.2.3 物质资源 |
4 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水平差异测算 |
4.1 福建省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3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4.2 评价方法确定及测算 |
4.2.1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选择 |
4.2.2 样本数据标准化及计算 |
4.3 测算结果分析 |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优化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水平的对策建议 |
5.2.1 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
5.2.2 着力提升乡镇地区义务教育资源“质量” |
5.2.3 优化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扎实提升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数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收入、教育和信息对我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营养健康的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及说明 |
1.6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分析 |
第三章 城市居民肉类消费变化趋势分析 |
3.1 城市居民肉类消费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趋势 |
3.2 城市居民肉类消费营养素摄入的变化趋势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收入和教育对我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数量和结构的影响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2 数据说明 |
4.3 计量模型 |
4.4 实证结果 |
4.5 收入和教育对2012-2018年肉类消费的影响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收入和教育对我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营养摄入的影响分析 |
5.1 数据说明 |
5.2 计量模型 |
5.3 实证结果 |
5.4 收入和教育对2012-2018年营养素摄入的影响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肉类膳食营养知识对我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偏好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
6.1 理论框架 |
6.2 肉类膳食营养知识题目和选择实验的设计与调查 |
6.3 计量模型 |
6.4 实证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营养标签信息对我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偏好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
7.1 理论框架 |
7.2 选择实验的设计与调查 |
7.3 计量模型 |
7.4 随机参数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高校扩招背景下城市行政等级对教育机会平等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简析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制度 |
2.1.1 高校扩招 |
2.1.2 收费改革 |
2.1.3 就业制度 |
2.1.4 高考户籍制度 |
2.2 相关理论 |
2.2.1 MMI假设 |
2.2.2 EMI假设 |
2.2.3 教育的理性选择理论 |
2.2.4 政府“偏爱”理论 |
2.2.5 理论框架构建与假设提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扩招与教育机会获得研究设计 |
3.1 数据来源 |
3.2 变量设置 |
3.2.1 被解释变量 |
3.2.2 核心解释变量 |
3.2.3 控制变量 |
3.2.4 变量汇总 |
3.3 描述性统计 |
3.4 分析方法 |
3.4.1 Logit模型简介 |
3.4.2 个体教育机会获得的Logit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扩招与教育机会获得实证分析 |
4.1 高校扩招与初中教育机会获得 |
4.1.1 实证结果 |
4.1.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 高校扩招与高中教育机会获得 |
4.2.1 实证结果 |
4.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 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 |
4.3.1 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实证结果 |
4.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3 高校扩招与大学本科/专科教育机会获得实证结果 |
4.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高校扩招与三次教育机会获得整体分析 |
4.5 验证假设汇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扩招与教育机会平等政策建议 |
5.1 MMI假设、EMI假设与教育公平 |
5.2 政府偏爱理论与政策偏向、资源配置 |
5.3 基于教育理性选择理论的相关建议 |
5.3.1 降低教育成本 |
5.3.2 提高教育收益预期 |
5.3.3 降低面对失败的风险 |
5.3.4 地位的维持 |
5.4 注重教育质量上的公平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演变及优化研究(2000-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初中教师队伍结构研究综述 |
(二)国外初中教师队伍结构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 |
(一)初中专任教师 |
(二)教师队伍结构 |
六、相关理论依据 |
(一)系统论 |
(二)结构论 |
第一章 我国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演变与分析(2000-2018) |
一、专任教师总体概况 |
(一)各级各类专任教师总体概况 |
(二)初中专任教师总体概况 |
二、初中专任教师生师比结构演变与分析 |
(一)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生师比结构演变历程 |
(二)各省初中专任教师生师比结构演变对比分析 |
三、初中专任教师性别结构演变与分析 |
(一)全国初中专任教师性别结构演变历程 |
(二)各省初中专任教师性别结构演变对比分析 |
(三)全国初中专任教师性别结构城乡演变对比分析 |
四、初中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演变与分析 |
(一)全国初中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演变历程 |
(二)各省初中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演变对比分析 |
(三)全国初中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城乡演变对比分析 |
五、初中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演变与分析 |
(一)全国初中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演变历程 |
(二)各省初中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演变对比分析 |
(三)全国初中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城乡演变对比分析 |
六、初中专任教师学历结构演变与分析 |
(一)全国初中专任教师学历结构演变历程 |
(二)各省初中专任教师学历结构演变对比分析 |
(三)全国初中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城乡演变对比分析 |
七、初中专任教师学科结构演变与分析 |
(一)全国初中专任教师学科结构演变历程 |
(二)全国初中专任教师分学科演变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从生师比结构看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初中专任教师生师比结构的合理指标 |
(二)全国生师比结构日趋合理,但各省份差异较大 |
二、从性别结构看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初中专任教师性别结构的合理指标 |
(二)女性化发展趋势明显,性别结构失衡加剧 |
三、从年龄结构看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初中专任教师年龄结构的合理指标 |
(二)青年教师占比逐年下降,队伍建设存断层隐患 |
四、从职称结构看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初中专任教师职称结构的合理指标 |
(二)高级职称城乡差距大,中级职称晋级受限 |
五、从学历结构看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初中专任教师学历结构的合理指标 |
(二)高学历教师聚集中东部,省际学历结构不均衡 |
六、从学科结构看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的存在问题 |
(一)初中专任教师学科结构的合理指标 |
(二)学科结构失衡,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经济因素 |
(一)教师待遇低,初中专任教师职业吸引力低 |
(二)省域城乡的经济差异加剧教师队伍结构失衡 |
二、社会因素 |
(一)性别角色定位固化,男性教师职业认同感 |
(二)教师地位待提高,职业压力大,幸福指数低 |
三、政策因素 |
(一)职称制度缺乏灵活性,教师聘任制有名无实 |
(二)教师培训管理不规范,教师专业发展受抑制 |
(三)学科队伍城乡差异大,义务教育均衡未落实 |
(四)教育政策制定不完善,执行不彻底,评估不到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优化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的建议 |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提高专任教师待遇 |
二、源头平衡男女比例,创新男性从教政策 |
三、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教师供给侧改革 |
四、职前职后发展一体化,规范教师职业规划 |
五、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健全教师职称评审 |
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着作 |
(二)学位论文 |
(三)期刊文章 |
(四)外文文献 |
致谢 |
(7)城市教育资源资本化效应的动态演变 ——以杭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概念界定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章节安排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章节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公共品理论 |
2.1.2 特征价格理论 |
2.1.3 市场细分理论 |
2.2 模型基础 |
2.2.1 特征价格模型 |
2.2.2 空间计量模型 |
2.2.3 地理加权模型 |
2.2.4 分位数回归模型 |
2.3 教育资源的衡量指标 |
2.3.1 投入和产出指标 |
2.3.2 可达性指标 |
2.3.3 分级指标 |
2.4 教育资源的资本化效应 |
2.4.1 教育资源的全局性资本化效应 |
2.4.2 教育资源的异质性资本化效应 |
2.4.3 教育事件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数据的获取与量化 |
3.1 教育资源背景概述 |
3.1.1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教育发展 |
3.1.2 杭州市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 |
3.2 研究区域 |
3.3 变量选取 |
3.3.1 因变量的选取 |
3.3.2 自变量的选取 |
3.4 变量量化 |
3.4.1 数据来源 |
3.4.2 教育特征的量化 |
3.4.3 其他特征的量化 |
3.4.4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教育资源资本化的平均效应:基于时间维度的整体分析 |
4.1 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实证 |
4.1.1 特征价格模型的设定 |
4.1.2 教育特征变量的选取 |
4.1.3 回归结果与讨论 |
4.2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 |
4.2.1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
4.2.2 回归结果与讨论 |
4.3 资本化效应的动态演变:基于两个模型的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教育资源资本化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基于空间—时间维度的动态演变 |
5.1 地理加权模型的设定 |
5.2 空间异质性初步分析:基于GWR的回归结果 |
5.3 空间分布及动态演变:结合GIS的可视化结果 |
5.3.1 幼儿园 |
5.3.2 小学 |
5.3.3 初中 |
5.3.4 高中 |
5.3.5 大学 |
5.4 本章小结 |
6 教育资源资本化效应的社会异质性:基于社会—时间维度的动态演变 |
6.1 两阶段空间分位数回归模型的设定 |
6.2 社会异质性初步分析:基于2SQR的显着性情况 |
6.3 社会异质性分布及动态演变:结合2SQR的系数趋势图 |
6.3.1 幼儿园 |
6.3.2 小学 |
6.3.3 初中 |
6.3.4 高中 |
6.3.5 大学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形成机制 |
7.3 学术意义与应用价值 |
7.3.1 学术意义 |
7.3.2 应用价值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4.1 研究不足 |
7.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1年至2019年教育资本化相关文献回顾 |
附录2 2007年至2017年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初中优秀女校长领导风格与学校管理适切性之研究 ——基于杭州市五位女校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领导风格 |
二、校长领导风格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一、女性领导者的研究 |
二、中学女校长的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领导理论回顾 |
二、领导风格理论 |
第三章 初中优秀女校长领导风格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过程 |
三、研究说明 |
第二节 女校长及其领导的学校 |
一、A校长的个人成长和治校实践 |
二、B校长的个人成长和治校实践 |
三、C校长的个人成长和治校实践 |
四、D校长的个人成长和治校实践 |
五、E校长的个人成长和治校实践 |
第三节 优秀女校长的领导风格特征 |
一、相关词频分析 |
二、领导风格描述 |
三、领导风格特征讨论 |
第四章 初中优秀女校长领导风格与学校管理的相关性讨论 |
第一节 初中学校管理的现实难题 |
一、学生管理难题 |
二、教师管理难题 |
三、学校发展难题 |
第二节 初中学校管理存在的不足 |
一、封闭办学 |
二、任务驱动 |
三、行政主导 |
四、刚性管控 |
五、粗放管理 |
第三节 初中优秀女校长领导风格适应初中管理需求的可能性分析 |
一、“创新引领”激发办学活力 |
二、“全局意识”促进内涵发展 |
三、“合作分享”实现授权赋能 |
四、“善于沟通”彰显人文关怀 |
五、“注重细节”推动精细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对象及学校资料汇总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教育的就业效应与健康效应研究 ——来自务工农民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务工农民概念界定 |
2.2 人口流动理论 |
2.2.1 刘易斯模型 |
2.2.2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
2.2.3 乔根森模型 |
2.2.4 托达罗模型 |
2.3 健康需求理论 |
2.3.1 个人健康需求理论 |
2.3.2 家庭健康需求理论 |
2.4 教育投资理论 |
2.4.1 义务教育投资理论 |
2.4.2 家庭教育投资理论 |
2.5 文献综述 |
2.5.1 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及迁移之后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 |
2.5.2 教育对务工农民健康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 |
2.5.3 务工农民教育对父母健康的影响 |
3.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和务工农民现状分析 |
3.1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 |
3.1.1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变革历史 |
3.1.2 义务教育投入现状分析 |
3.2 务工农民现状 |
3.2.1 务工农民产生的时代背景 |
3.2.2 务工农民转移的原因及规模 |
3.2.3 务工农民教育变化 |
4.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及其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 |
4.1 研究设计 |
4.1.1 模型与方法 |
4.1.2 数据与变量 |
4.1.3 样本基本信息 |
4.1.4 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及其迁移之后劳动力市场表现 |
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2.1 社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教育的影响 |
4.2.2 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影响 |
4.2.3 样本选择偏差估计 |
4.2.4 教育对务工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教育对务工农民健康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 |
5.1 研究设计 |
5.1.1 模型与方法 |
5.1.2 数据与变量 |
5.1.3 样本基本信息 |
5.1.4 教育与务工农民健康 |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2.1 教育对务工农民健康的影响 |
5.2.2 教育影响务工农民健康的异质性分析 |
5.2.3 教育影响务工农民健康的可能机制 |
5.2.4 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务工农民教育对父母健康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 |
6.1 理论假说 |
6.2 研究设计 |
6.2.1 模型与方法 |
6.2.2 数据与变量 |
6.2.3 样本基本信息 |
6.2.4 务工农民教育与父母健康 |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基准回归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工具变量法 |
6.4 进一步讨论 |
6.4.1 异质性分析 |
6.4.2 机制分析 |
6.4.3 非线性模型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总结及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走向现代化的学校治理需要对话机制? |
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呼唤对话机制? |
三、初中学校走出发展困境需要对话空间? |
四、学校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助推对话机制建设? |
五、个人的教育体悟及追求有待于聚焦对话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数据分析 |
二、关于对话、对话管理、对话机制的研究 |
三、关于学校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
四、文献评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问题、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伦理 |
七、论文的特色、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案例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背景 |
一、应浦东开发而生 |
二、借名校品牌而立 |
三、随时势迁移而变 |
四、因治理机制而兴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一、初创期:重质量的绩效管理 |
二、发展期:重专业的项目管理 |
三、转型期:重治理的对话管理 |
第三节 研究空间 |
一、案例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问卷调查分析 |
二、学校发展的成长空间 |
三、战略选择的问题空间 |
四、现代治理的探索空间 |
小结:学校在转型中成长空间无限 |
第三章 绩效管理导向下的对话萌芽 |
第一节 绩效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追求绩效的发展方向 |
二、保障绩效的质量监控 |
三、“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氛围 |
第二节 “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 |
一、办学思想的高度统一 |
二、干部选拔的特立独行 |
三、行政意志的增值执行 |
第三节 绩效中心氛围下的对话萌芽 |
一、师生之间自发的对话 |
二、同侪之间零散的对话 |
三、干群之间少量的对话 |
小结:绩效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专业发展导向下的对话培育 |
第一节 专业发展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转向专业发展的办学背景 |
二、关注专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
三、促进专业发展的项目平台 |
第二节 “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 |
一、项目驱动下的学校内涵建设 |
二、专家引领下的骨干教师发展 |
三、平台助推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
四、主体参与式的学生健康发展 |
第三节 专业团队建设中的对话培育 |
一、学习研讨平台上的开放对话 |
二、交流展示平台上的延伸对话 |
三、信息技术平台上的自由对话 |
小结:专业导向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利与弊 |
第五章 治理导向下的对话机制探寻 |
第一节 治理导向的学校管理转型 |
一、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
二、对话治理的前提和条件 |
三、学校治理的实践框架 |
第二节 基于交往理性的对话决策模式 |
一、对话决策模式的特点 |
二、提升主体精神的对话参与机制 |
三、践行商谈伦理的民主协商机制 |
四、发现教育意义的共识达成机制 |
第三节 植根对话的学校文化品牌创建 |
一、对话品牌的孕育 |
二、对话课题的选择 |
三、对话文化的重铸 |
小结:三种管理导向及决策模式的得与失 |
第六章 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对话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对话的课程开发 |
一、需求: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 |
二、审议:课程开发的对话平台 |
三、协同:课程开发的多方助力 |
第二节 基于对话的教学改革 |
一、教学改革中的“对话人”假设 |
二、教学改革中的商谈逻辑 |
三、共同体:教学组织的形式变革 |
四、教学制度生成的对话逻辑 |
第三节 基于治理的对话课堂实践 |
一、聚焦对话素养培育的课题引领 |
二、践行对话教学原则的课堂实践 |
三、彰显对话精神特质的课堂文化 |
小结:治理理念融入课程与教学 |
第七章 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研究 |
第一节 家长参与的制度建设 |
一、家长体验课堂教学制度 |
二、家长联系渠道畅通制度 |
三、家长助力学生活动制度 |
四、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制度 |
五、家长监督日常生活制度 |
六、家长会形式的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家校互动的机制探寻 |
一、纳入学校规划的家长队伍建设 |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家长学校建设 |
三、推动家校合作的家长评价实施 |
第三节 家校共育的生态营造 |
一、共情:培育和谐关系的办学追求 |
二、共享:助力幸福家庭的亲子工程 |
三、共商:化解家校矛盾的协商机制 |
四、共治:推动学生发展的契约教育 |
小结:治理理念助推家校共育 |
结语 |
一、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 |
二、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 |
三、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 |
附录1 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2 历任校长管理风格与对话机制建设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北京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初中教育惩戒研究 ——以S市两所农村初中为例[D]. 周璇. 扬州大学, 2021(09)
- [2]提升初中教育质量,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J]. 于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03)
- [3]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水平差异研究[D]. 李晨.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7)
- [4]收入、教育和信息对我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营养健康的目标[D]. 侯琬娇.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5]高校扩招背景下城市行政等级对教育机会平等的影响研究[D]. 董玥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演变及优化研究(2000-2018)[D]. 邓赛男. 郑州大学, 2020(02)
- [7]城市教育资源资本化效应的动态演变 ——以杭州市为例[D]. 肖月. 浙江大学, 2020(01)
- [8]初中优秀女校长领导风格与学校管理适切性之研究 ——基于杭州市五位女校长的调查[D]. 李攀攀.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教育的就业效应与健康效应研究 ——来自务工农民的经验证据[D]. 杨克文.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10]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D]. 李百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