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 偏置电流的按钮控制

LCD 偏置电流的按钮控制

一、LCD偏置电流的按钮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炳锋[1](2021)在《便携式血清CK-MB浓度检测AGFET生物传感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涛[2](2021)在《基于ARM+OneNET的油井参数远程监控系统》文中认为油气井的连续、稳定、安全运行对于油田安全生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我国油井分布大多地处野外,且地理位置较为分散,导致油井工作状况的监测和控制成为制约油田信息化的难点问题。为能够迅速准确地掌握油井工况、及时发现油井故障、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本系统设计开发了基于ARM+OneNET的油井参数远程监控系统。首先,分析了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抽油机的核心部件电动机的工作状态与电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动机的动力学、功率模型和悬点载荷模型,为电功图监测抽油机状态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在详细分析了几种远程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油井参数远程监控系统方案;构建了基于ARM芯片AM335X的远程监控终端的硬件平台,主要包括最小系统设计、Wi Fi无线通信模块设计、调理电路设计、外部输出控制模块设计、接口电路设计和硬件抗干扰设计。最后,基于Linux操作系统和Sqlite3数据库设计了远程监控终端的软件,利用OneNET物联网云平台搭建了监控中心。采用模块化的软件设计思想,将远程监控终端的软件设计划分为主程序模块、油井参数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缓冲区模块、数据库模块、人机交互显示模块。其中,主程序模块利用多线程技术和信号量技术,实现了各个线程的创建和回收;油井参数采集模块利用Linux下的串口编程技术,实现电参数的采集;视频采集模块利用V4L2技术实现视频信息的采集;缓冲区模块采用消息队列的机制,实现了各个线程间的解耦和数据的交互;数据库模块利用SQL语句,实现油井参数、故障信息及油井状态存储;人机交互显示模块利用Framebuffer(帧缓冲)技术实现相关电参数的显示、故障报警提示、油井状态显示等功能;Wi Fi模块采用MQTT协议和JSON格式将采集到的油井参数上传至监控中心OneNET上。监控中心OneNET主要完成相关油井参数及视频的显示、存储、分析、远程控制及故障报警等功能。通过现场实验表明,本系统可以稳定的实现本地及远程的油井参数显示、视频显示、故障报警、分析抽油机工作状态和启停抽油机,在实时掌握井场工况、减少设备出现故障、防止原油偷盗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数字化油田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韩园[3](2021)在《FMCW激光干涉信号处理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调频连续波(FMCW)激光干涉测量是一种高精度的相于探测技术,其具有非接触、可实现大动态范围测量的能力,可通过光程差和物理量的转换实现位移、温度、压力、应变等物理量的测量,被广泛应用于军工和现代光刻机制造领域。针对当前光纤位移测量技术中干涉信号分辨力不高、采样率较低、信号处理速度慢等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基于高速ARM芯片的调频连续波激光干涉式位移测量信号处理系统,实现了非接触、高分辨力的纳米位移测量。本论文在对FMCW激光干涉测量技术进行了详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结构的调频连续波激光干涉仪。首先利用DFB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系统光源搭建测量光路,对激光器进行锯齿波调制,产生干涉拍频信号;然后选用主频为400MHz,ADC最大转换速率为4.5MSPS的STM32H743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对拍频信号进行高速采集和处理,并基于此处理器对调频连续波激光干涉信号处理系统进行软件平台开发和硬件电路设计;最后根据光学FMCW干涉形成的拍频信号特点,设计并编写拍频信号解调算法,利用光程差和相移之间的线性关系解调出位移量,实现非接触的纳米位移测量,并通过Qt平台进行可视化显示,完成了 FMCW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与搭建。为校验所研制的调频连续波激光干涉测量系统的可行性,搭建了相关的光学实验平台,对激光器的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制作了原理样机,获得了与光程差OPD相关联的拍频信号,最终通过与光电转换、数据采集以及信号处理等模块进行联合调试解调出位移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激光干涉仪可以达到1nm的分辨力和32KHz的调制频率,在200~400mm的稳定性测量实验中,测量结果标准差小于3.3nm,在0~600mm范围内线性拟合系数在0.99998以上,整体测量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线性度良好、稳定性高等优点,在位移测量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苏有平[4](2021)在《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测量及模型参数辨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液流锌镍电池(Single-Flow Zinc-Nickel Battery)是一种新型的液流储能装置,它具有造价成本低、储能容量大以及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涵盖频率范围广,包含阻抗信息丰富,给电池建模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本论文为获取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及阻抗参数,设计了基于STM32的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测量平台,并提出一种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辨识电池阻抗模型参数。论文对全相位FFT(All-Phase FFT,APFFT)法估计两个同频正弦信号的幅度比值与相位差进行理论分析,结合阻抗谱频域测量原理,确定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测量方案,并设计相应的阻抗谱测量平台。测量平台以STM32控制器为核心,使用AD9833产生设定频率的正弦信号,通过恒电流仪进行V/I转换后向待测电池注入电流激励,利用定时器中断控制AD7606的采样率。在STM32控制器上集成全相位FFT算法,实现在控制器片内对电流、电压信号进行全相位FFT分析,得到测量频率点的电池阻抗值。采用查表的方式进行扫频测量电池阻抗谱,并通过串口将测量数据发送到上位机进行保存。对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测量平台进行滤波放大电路、恒电流仪等功能测试。进行RC等效电路、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测量,并对比专业仪器频率响应分析仪测量结果。实验表明,所研制的阻抗谱测量平台测量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阻抗幅值测量误差小于5%,相角测量误差小于1.2°。同时,采用新威充放电测试仪对单液流锌镍电池进行充放电,由测量平台得到电池在不同荷电状态(SOC)下的阻抗谱数据。针对通过拟合阻抗谱数据建立等效电路模型难度大的问题,应用弛豫时间分布(Distribution of Relaxation Times,DRT)法解析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建立了单液流锌镍电池4阶RC阻抗等效电路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用于辨识阻抗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基于电池实测阻抗谱数据,使用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辨识得到电池在不同SOC下的模型参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辨识阻抗等效电路模型参数,阻抗实部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虚部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

吴世辉[5](2021)在《继电器触点材料消耗试验系统的设计》文中指出继电器是电气工程领域关键的电气控制元件之一,在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中起着控制、检测、保护和隔离的作用。继电器动作可靠性直接影响了控制电路的性能,随着继电器动作次数的增加,触点的磨损也在逐渐的增大,当触点材料因为磨损而大量消耗时,继电器失效的概率也开始增大。所以针对继电器触点在多次动作后的材料消耗情况的试验研究就有工程实际意义,而继电器触点材料消耗试验系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本文在调研了国内外继电器检测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以上位机为控制核心的继电器触点材料消耗试验系统,实现了直流继电器在各类负载情况下,各项试验参数的测量,为继电器触点材料消耗情况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以及继电器的失效分析提供试验条件。本文围绕这方面的内容,结合了以往检测系统的特点,完成了以下工作:1、根据继电器触点消耗试验的要求,确定了试验系统的功能需求并提出了设计方案。完成数据采集卡和工控机的选型,确定信号调理方案,制定试验系统的设计方案,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完成了试验系统的设计。2、完成了试验系统的硬件设计。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并焊接了电源模块、信号调理模块、驱动模块和试验回路模块,制定了试验系统的机柜,调理机箱结构设计方案并将其组装完成。3、使用Lab VIEW虚拟仪器平台完成了试验系统的控制程序和数据处理程序。设计了完善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参数设置、试验控制、系统调试、数据分析等功能。4、对试验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使用试验系统对继电器进行实际试验,将试验数据与测量仪器所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系统的精度。通过人为干预失效检测试验验证系统失效判断的可靠性。

张敏敏[6](2021)在《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及性能》文中认为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光学吸收系数大、直接带隙可调、载流子迁移率高和载流子扩散长度长等一系列优点而有利于实现材料中的光电转换,被广泛地应用于太阳能薄膜电池、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等领域中。本文拟针对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和性能改善展开工作。本文采用一种两步合成法来制备基于MAPbBr3单晶外包覆的FAPb I3薄膜的异质结光电探测器。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带隙计算和载流子荧光动力学等手段分析研究异质结的结构及光学特性,相比于MAPbBr3单晶绿光波段的光吸收,FAPb I3的引入使异质结拥有可见光至近红外的宽光谱吸收。搭建了用以测量光电性能参数的测试系统。通过对光电探测器结构及性能指标的测试分析,完成对光电探测器性能测试系统的仪器选择使用,光路及电路的布置,使得搭建的系统实现对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伏安特性、光响应度、探测率、外量子效率、响应时间和稳定性等关键参数的研究分析。论文实验对比了纯MAPbBr3单晶与异质结的光谱响应度,与纯MAPbBr3光电探测器仅有的绿光探测不同,异质结光电探测器表现出绿光与红光的双重窄带光电探测特性。因光激发穿透晶体本身的深度不同,以及激子寿命和迁移率的差异,可知两个窄带峰分别对应MAPbBr3和FAPb I3带边的激子光吸收。另外,因异质结中内置电场的存在使得光电探测器拥有了自供电特性,当电压为0 V时对应的红光波段探测率达到5.38×1012Jones,快速响应时间为6.6×10-2秒.。

解来斌[7](2021)在《白光干涉式光纤陀螺的信号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纤陀螺是基于赛格纳克原理的一种角速度测量仪器,它具有抗电磁干扰、无相对运动部件、灵敏度高、测量方式灵活、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自发明以来,便受到多个国家的重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光纤陀螺仪已经大量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本研究中提出了一种菱形光程差偏置结构光纤陀螺仪,利用菱形光程差偏置结构产生光程差偏置,代替了传统干涉式光纤陀螺仪的相位调制器,并利用高速可调谐激光器进行多波长相移算法,为传统的光纤陀螺领域提供了一个可代替的角速度测量方案。由于本实验装置的响应频率很高,因此还可以应用于航天器的高频角振动测量中。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介绍了陀螺仪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通过重点介绍光纤陀螺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奠定下一章的光纤陀螺仪系统搭建思路,通过分析光纤陀螺中存在的噪声,有针对性的设计抑制噪声的各种办法,进而提高光纤陀螺的稳定性与精确度。其次,在分析闭环光纤陀螺的系统组成与调制方式后,提出一种新型菱形光程差偏置光路结构,该结构可代替传统干涉式光纤陀螺仪中的相位调制器,通过引入一段非互易性光程差偏置,使光纤陀螺在静止状态即可产生白光干涉光谱;同时在传统方波调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双波长切换调制解调技术,使得光纤陀螺的灵敏度和解调速率大大提升,响应时间大幅减小。将双波长切换算法进行改进,实现三波长切换算法,虽然牺牲一部分解调速率,但可以直接得到的光纤陀螺的转速信息。最后,本文介绍了菱形光程差偏置结构光纤陀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设计思路,包括光路部分和电路部分,电路部分又包括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硬件包括:激光器及其驱动、模数转换、光电探测等,软件部分包括FPGA上的Verilog程序,以及Lab VIEW上位机上的程序,并对双波长与三波长算法进行了角速度传感实验验证。

李俊豪[8](2021)在《基于离轴积分腔的红外一氧化碳传感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一氧化碳(CO)常出现在煤矿开采、煤炭取暖过程的不完全燃烧和运输气体管道中,由于CO具有剧毒的特性,超过一定浓度的CO会使人昏厥甚至失去生命。所以为了能及时检测CO,本文利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基于红外气体吸收光谱原理,使用DFB激光器结合光学谐振腔,研制了基于离轴积分腔的红外CO气体传感系统。使用冷凝除湿器和除尘器对气体进行预处理,设计了温控电路对气室进行控温,研究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进行了CO气体实验,探究了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红外吸收光谱气体检测技术,阐述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红外吸收光谱的基础理论,包括分子光谱理论和朗伯比尔定律。讨论了吸收光谱的原理以及常用的吸收谱线线型,并详细阐述了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然后依据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及红外吸收光谱原理,设计了离轴积分腔红外传感系统。使用中心波长为1563 nm的DFB激光器作为光源,将两片反射率达99.97%的反射镜安装在设计的谐振腔中构成封闭气室,使用近红外光电二极管接收光信号,设计了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滤波电路等,使用数据采集卡对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并通过上位机Lab VIEW进行显示和控制,从而构成了完整的传感系统,并对传感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为了保证气体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实际环境要求出发,设计了一套气体处理系统。系统主要分为防尘除湿模块和温控电路两部分,使用冷凝器对气体除湿和除尘器进行除尘,设计了采温电路获取谐振腔内的温度,使用PID算法控制加热带的功率将谐振腔内的温度稳定在设定值,设计了开关控制电路对各模块供电进行控制,使用了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并对除湿和温控性能进行了测试。对系统进行了集成并进行了CO实验,首先通过红光激光器对光路准直,然后用中心波长为1653 nm的DFB激光器进行了CO实验。通过配气系统对不同浓度的吸收信号幅值进行了标定,并测试了系统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探究了系统的检测下限,讨论了Kalman滤波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系统的响应时间。最后对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总结了系统的设计过程和创新点,对系统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思路,为下一步研制高灵敏度的红外气体检测仪奠定了基础。

汪徐[9](2021)在《基于FPGA的误差补偿型积分器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问题是所有国家都不可忽视的,生活生产乃至科技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撑。相当大一部分的化石能源都转化为电能被输送和消耗,电能对比其他形式的能源有着独特的优势。有着“人造小太阳”之称的托卡马克装置被认为是核聚变发电的希望,磁诊断又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段之一。磁传感器输出信号等于原始信号对时间的导数(微分关系),需要积分器将其还原。一款高效、长时间工作漂移微弱和响应快速的积分器是磁诊断必不可少的设备。论文对国内外积分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详细阐述了各个托卡马克装置使用积分器的优劣势,并分析不同形式积分器的设计原理和误差来源方式。针对实时误差补偿型积分电路存在的残余误差补偿和饱和现象,采用了一阶线性的最小二乘法拟合相近时间段的误差曲线,用来补偿该电路下一次积分结果,两路这样的电路轮流工作并拼接成一路信号。改进交替时序,持续半个周期泄放的积分单元修改为先泄放后对地积分(用于求解误差曲线)最后再次积分的方式。误差曲线会随着积分进程不断的更新,降低了外界因素干扰误差。FPGA的软件程序在完成之前都以模块和整体进行仿真,下载程序之后也会使用自带逻辑分析仪实时抓取信号来验证程序。同时根据现场测试的需求,设计了触发板和积分器机箱。在2019年冬季,共计4路积分器参与本轮EAST放电实验。实验表明该积分器可以准确地校准误差,获得了较好的漂移特性、非线性和保持特性,符合EAST现场实验的设计需求。

张家田,方履宽[10](2020)在《基于STM32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测量仪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智能化采集,远程传输和实时监控。空气负离子测量仪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应用微电流检测技术,通过STM32控制空气负离子浓度测量,再使用WiFi通信通过网络和串口的传输方式与上位机实现数据传送。该设计达到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精确检测并且方便数据查看,具有广阔的技术推广前景和经济价值。

二、LCD偏置电流的按钮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CD偏置电流的按钮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ARM+OneNET的油井参数远程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数字化油田研究现状
        1.2.2 油井远程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1.2.3 油井参数监测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油井参数远程监控系统建模分析
    2.1 抽油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2.2 抽油机系统与电参数的关系
    2.3 抽油机电参数的测量
    2.4 抽油机系统动态数学建模
        2.4.1 电机动力学模型
        2.4.2 电机功率模型
        2.4.3 悬点载荷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井参数远程监控系统方案及终端设计
    3.1 油井参数远程监控的需求分析
        3.1.1 功能需求分析
        3.1.2 性能需求分析
    3.2 油井参数远程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3.2.1 油井监控系统的硬件方案设计
        3.2.2 无线远程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3.2.3 油井监控系统的软件方案设计
    3.3 远程监控终端最小系统设计
        3.3.1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设计
        3.3.2 外部存储器电路设计
        3.3.3 电源电路设计
    3.4 WiFi无线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3.5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6 外部输出控制模块的电路设计
        3.6.1 声光报警电路
        3.6.2 继电器控制电路
    3.7 接口电路设计
        3.7.1 RS232 和RS485 接口电路设计
        3.7.2 USB接口电路设计
        3.7.3 LCD接口电路设计
    3.8 硬件抗干扰设计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油井参数远程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的总体结构
    4.2 软件的通信协议
    4.3 开发平台的搭建
        4.3.1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
        4.3.2 移植Sqlite3 数据库
    4.4 远程监控终端的软件设计
        4.4.1 主程序模块的软件设计
        4.4.2 油井参数采集模块的软件设计
        4.4.3 视频采集模块的软件设计
        4.4.4 缓冲区模块的软件设计
        4.4.5 数据库模块的软件设计
        4.4.6 Wi Fi无线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
        4.4.7 人机交互显示模块的软件设计
    4.5 监控中心OneNET的软件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油井参数远程监控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系统实物图
    5.2 功能测试
        5.2.1 视频采集功能测试
        5.2.2 人机交互界面测试
        5.2.3 监控中心OneNET测试
        5.2.4 数据库数据备份
        5.2.5 报表打印
    5.3 油井参数分析
        5.3.1 电参数实验数据
        5.3.2 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FMCW激光干涉信号处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位移测量研究现状
        1.2.2 FMCW激光干涉技术发展现状
        1.2.3 干涉信号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组织架构
2 FMCW激光干涉仪信号处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光学调频连续波干涉
        2.1.1 FMCW干涉测量原理
        2.1.2 锯齿波FMCW激光干涉位移测量原理
    2.2 调频连续波激光干涉仪总体设计框架
    2.3 调频连续波激光干涉仪信号处理系统
        2.3.1 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2.3.2 光学元件选型
        2.3.3 核心处理器芯片选型
    2.4 本章小结
3 FMCW信号处理系统软硬件设计
    3.1 硬件设计
        3.1.1 调频连续波激光干涉仪电源电路设计
        3.1.2 系统温控电路设计
        3.1.3 DFB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设计
        3.1.4 光电转换电路设计
        3.1.5 STM32H743信号处理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3.1.6 四层PCB硬件电路板设计
    3.2 软件设计
        3.2.1 驱动电流DA模块
        3.2.2 高速数据采集AD模块
        3.2.3 串口通信模块
        3.2.4 按键与屏显模块
        3.2.5 上位机QT设计
    3.3 FMCW激光干涉仪原理样机搭建
        3.3.1 光纤探头设计
        3.3.2 原理样机搭建
    3.4 本章小结
4 FMCW信号处理系统干涉信号解调算法设计
    4.1 干涉信号幅值矫正算法
    4.2 干涉拍频信号滤波算法
    4.3 干涉信号极值点定位算法
    4.4 干涉信号鉴相算法
    4.5 本章小结
5 FMCW信号处理系统实验验证与分析
    5.1 信号处理系统软硬件模块测试实验
        5.1.1 调制信号波形输出测试
        5.1.2 拍频信号波形输出测试
        5.1.3 串口通信测试
        5.1.4 屏幕显示与按键测试
        5.1.5 上位机功能测试
    5.2 DFB激光器性能测试实验
    5.3 干涉信号鉴相算法性能测试实验
    5.4 固定点位移漂移量实验验证与分析
    5.5 运动目标位移测量实验验证与分析
        5.5.1 稳定性实验
        5.5.2 线性度实验
    5.6 误差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4)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测量及模型参数辨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单液流锌镍电池研究现状
    1.3 电池阻抗谱测量、建模及参数辨识研究现状
        1.3.1 电池阻抗谱测量研究现状
        1.3.2 电池阻抗建模及参数辨识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测量方案确定
    2.1 单液流锌镍电池简介
        2.1.1 单液流锌镍电池工作原理
        2.1.2 单液流锌镍电池基本参数
    2.2 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测量原理
    2.3 阻抗数字化测量方法
        2.3.1 数字相关法
        2.3.2 全相位FFT法
    2.4 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测量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测量平台软硬件设计
    3.1 测量平台硬件设计
        3.1.1 控制器
        3.1.2 AD9833 信号发生器
        3.1.3 恒电流仪
        3.1.4 滤波放大电路
        3.1.5 AD7606 数据采集模块
        3.1.6 辅助电源
    3.2 下位机STM32 软件设计
        3.2.1 主程序
        3.2.2 串口通信程序
        3.2.3 AD9833 输出正弦波信号程序
        3.2.4 定时器中断采样程序
        3.2.5 全相位FFT数据处理程序
    3.3 上位机MATLAB软件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台调试及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测量结果
    4.1 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测量平台搭建
    4.2 测量平台功能测试
        4.2.1 滤波放大电路测试
        4.2.2 恒电流仪电路测试
        4.2.3 通信测试
    4.3 阻抗谱测量结果
        4.3.1 等效电路阻抗谱测试
        4.3.2 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测试
        4.3.3 单液流锌镍电池不同SOC状态的阻抗谱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DRT-GrWOA辨识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模型参数
    5.1 基于DRT法建立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模型
        5.1.1 DRT法的数学思想
        5.1.2 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等效电路模型
    5.2 参数辨识模型建立
    5.3 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GrWOA
        5.3.1 基本的鲸鱼优化算法
        5.3.2 改进策略
        5.3.3 GrWOA算法伪代码
        5.3.4 GrWOA算法测试与分析
    5.4 基于GrWOA算法辨识模型参数实验与分析
        5.4.1 基于GrWOA算法辨识模型参数流程图
        5.4.2 基于GrWOA算法辨识模型参数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继电器触点材料消耗试验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继电器可靠性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继电器参数检测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系统设计原理和方案设计
    2.1 系统试验原理
    2.2 数据采集系统
        2.2.1 试验系统计算机选型
        2.2.2 数据采集板卡选型
        2.2.3 电压信号调理原理
        2.2.4 电流测量原理
    2.3 继电器驱动原理
    2.4 试验系统方案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试验系统硬件设计
    3.1 调理机箱整体结构设计
    3.2 电源模块设计
    3.3 试验回路模块设计
    3.4 驱动模块设计
    3.5 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3.5.1 示波器探头电路
        3.5.2 运算放大电路
        3.5.3 模拟开关芯片
    3.6 试验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试验系统软件设计
    4.1 Lab VIEW简介
    4.2 主界面设计
    4.3 参数设置界面设计
    4.4 系统校准界面设计
        4.4.1 SCPI原理
        4.4.2 系统校准控制过程
    4.5 调试界面设计
    4.6 测量界面设计
        4.6.1 测量界面功能介绍
        4.6.2 系统测量功能设计
        4.6.3 数据处理
        4.6.4 失效判断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性能测试
    5.1 试验系统性能测试
        5.1.1 试验条件
        5.1.2 试验系统性能指标
        5.1.3 试验系统测试结果
    5.2 人为干涉失效试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有机铅卤钙钛矿简介
        1.2.1 有机铅卤钙钛矿的晶体结构
        1.2.2 有机铅卤钙钛矿的性质
        1.2.3 有机铅卤钙钛矿单晶的生长方法
    1.3 钙钛矿材料在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
        1.3.1 光电探测器的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1.3.2 有机铅卤钙钛矿在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
        1.3.3 钙钛矿材料的宽光谱探测
    1.4 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1.4.1 一维纳米材料/钙钛矿光电探测器
        1.4.2 二维材料/钙钛矿光电探测器
        1.4.3 三维材料/钙钛矿光电探测器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与测试系统的搭建
    2.1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表征
        2.1.1 外量子效率
        2.1.2 光谱响应度
        2.1.3 响应时间
        2.1.4 探测率
        2.1.5 光电增益
        2.1.6 线性响应度
    2.2 光电探测器响应谱测试系统的搭建
        2.2.1 主要的仪器设备
        2.2.2 响应谱测试系统的搭建
    2.3 光电探测器时间响应系统的搭建
        2.3.1 主要的仪器设备
        2.3.2 时间响应测试系统的搭建
    2.4 光电探测器测试系统的调试
    2.5 光电探测器性能测试系统的校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的制备及表征
    3.1 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的制备
        3.1.1 实验所需试剂
        3.1.2 实验所需仪器
        3.1.3 制备方法
    3.2 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的表征
        3.2.1 形貌表征
        3.2.2 成分及元素分析
        3.2.3 光致发光与光吸收
        3.2.4 禁带宽度与载流子寿命
    3.3 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的热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
    4.1 有机铅卤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制备
        4.1.1 器件结构
        4.1.2 光电探测器的制作
    4.2 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的光电性能
        4.2.1 伏安特性
        4.2.2 光谱响应度
        4.2.3 探测率
        4.2.4 时间响应
    4.3 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光谱响应度的调控
        4.3.1 异质结体积对光电探测器的影响
        4.3.2 甲脒基碘化铅浓度对光电探测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白光干涉式光纤陀螺的信号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光纤陀螺的分类
        1.2.1 干涉式光纤陀螺(I-FOG)
        1.2.2 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
        1.2.3 受激布里渊散射式光纤陀螺(B-FOG)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意义以及论文的主要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内容
2 干涉式光纤陀螺原理
    2.1 赛格纳克效应
        2.1.1 真空中的赛格纳克效应
        2.1.2 介质中的赛格纳克效应
    2.2 互易性结构
        2.2.1 分束器的互易
        2.2.2 单模的互易性
        2.2.3 偏振的互易性
        2.2.4 最小互易性光路结构
    2.3 干涉式光纤陀螺的工作原理
        2.3.1 干涉式光纤陀螺的基本输出
        2.3.2 赛格纳克相移的检测方法
    2.4 光纤陀螺的主要性能指标
    2.5 误差分析
        2.5.1 光路噪声
        2.5.2 电路噪声
    2.6 本章小结
3 白光干涉式光纤陀螺方案设计
    3.1 新型菱形偏置结构闭环检测方案
    3.2 算法设计
    3.3 光路设计
    3.4 硬件设计
        3.4.1 ADN8810 数控电流源模块
        3.4.2 SG-DBR激光器模块
        3.4.3 A/D转换模块
    3.5 软件设计
        3.5.1 FPGA程序设计
        3.5.2 Lab VIEW上位机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实验结果与可行性分析
    4.1 系统测试与可行性分析
        4.1.1 系统测试
        4.1.2 双波长可行性验证实验
    4.2 双波长转速-幅值实验
    4.3 三波长转速-赛格纳克相移Φ关系实验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基于离轴积分腔的红外一氧化碳传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红外吸收光谱气体检测技术
        1.2.1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1.2.2 腔衰荡光谱技术
        1.2.3 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
        1.2.4 光声光谱技术
    1.3 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红外吸收光谱理论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
    2.1 红外吸收光谱理论
        2.1.1 分子光谱理论
        2.1.2 朗伯比尔定律
        2.1.3 谱线线型
    2.2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离轴积分腔的传感系统设计
    3.1 传感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2 光源和控制模块的选择
        3.2.1 DFB激光器
        3.2.2 激光器控制器
    3.3 光学谐振腔的设计
    3.4 光电转换电路的选型和设计
        3.4.1 光电二极管原理和选型
        3.4.2 光电转换电路的设计
        3.4.3 探测器集成和性能测试
    3.5 主放大电路与50Hz陷波电路
    3.6 数据采控及滤波算法
        3.6.1 数据采集卡模块
        3.6.2 LabVIEW程序与Kalman滤波算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体处理系统
    4.1 气体处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4.2 防尘除湿系统的设计
        4.2.1 器件选型
        4.2.2 模拟高湿度环境和性能测试
    4.3 气室温控电路的设计和测试
        4.3.1 温控电路的硬件设计
        4.3.2 温控电路的软件设计
        4.3.3 温控电路的性能测试
    4.4 气体处理系统控制及通信的设计
        4.4.1 三路开关控制电路
        4.4.2 通信方案及LabVIEW采控程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离轴积分腔的一氧化碳检测系统集成与实验
    5.1 一氧化碳检测系统的总体集成
    5.2 光学准直性调试
    5.3 大气甲烷检测验证性实验
    5.4 一氧化碳实验
        5.4.1 谱线选择
        5.4.2 系统标定实验
        5.4.3 系统稳定性测试
        5.4.4 系统响应时间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FPGA的误差补偿型积分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积分器的应用
        1.2.1 电流的测量
        1.2.2 磁场的测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模拟积分器
        1.3.2 数字积分器
        1.3.3 交替式积分器
        1.3.4 国内托卡马克装置使用的积分器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积分器原理与误差来源
    2.1 模拟积分电路工作原理及误差来源
        2.1.1 工作原理
        2.1.2 运算放大器带来的误差
        2.1.3 积分电容器的误差
    2.2 数字积分电路工作原理及误差来源
        2.2.1 工作原理
        2.2.2 模数转换器带来的误差
        2.2.3 积分算法带来的误差
        2.2.4 处理器字长有效误差
    2.3 模拟数字相结合的积分器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FPGA误差补偿型积分器硬件设计
    3.1 误差补偿型积分器原理
        3.1.1 实时补偿型积分电路原理
        3.1.2 误差补偿型积分器原理
    3.2 积分板设计
        3.2.1 模拟电路设计
        3.2.2 数字电路设计
    3.3 触发板设计
    3.4 机箱设计
        3.4.1 电源选型
        3.4.2 母板设计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FPGA误差补偿型积分器软件设计
    4.1 积分校准算法原理
    4.2 软件设计与仿真
        4.2.1 逻辑控制模块设计与仿真
        4.2.2 误差模块设计与仿真
        4.2.3 ADC和 DAC时序设计与仿真
        4.2.4 按键扫描设计与仿真
        4.2.5 拼接模块设计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FPGA误差补偿型积分器性能测试
    5.1 触发板实验室测试
    5.2 积分板实验平台测试
        5.2.1 零点漂移测试
        5.2.2 非线性和保持特性测试
        5.2.3 积分拼接对比
        5.2.4 积分功能测试
    5.3 EAST现场放电测试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0)基于STM32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测量仪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原理
2 硬件设计
    2.1 信号调理模块
        2.1.1 I-V转换电路的设计
        2.1.2 次级放大电路设计
        2.1.3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设计
        2.1.4 信号极性反转选择电路
    2.2 人机交互模块
        2.2.1 按键输入模块
        2.2.2 LCD显示模块
    2.3 电压监控模块设计
    2.4 通信模块设计
3 软件设计
4 结语

四、LCD偏置电流的按钮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便携式血清CK-MB浓度检测AGFET生物传感装置的研究[D]. 李炳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ARM+OneNET的油井参数远程监控系统[D]. 王涛.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FMCW激光干涉信号处理系统的研究[D]. 韩园. 西安工业大学, 2021
  • [4]单液流锌镍电池阻抗谱测量及模型参数辨识[D]. 苏有平. 广西大学, 2021(12)
  • [5]继电器触点材料消耗试验系统的设计[D]. 吴世辉. 厦门理工学院, 2021(08)
  • [6]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及性能[D]. 张敏敏.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白光干涉式光纤陀螺的信号处理[D]. 解来斌.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基于离轴积分腔的红外一氧化碳传感系统研究[D]. 李俊豪. 吉林大学, 2021(01)
  • [9]基于FPGA的误差补偿型积分器设计[D]. 汪徐.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10]基于STM32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测量仪设计[J]. 张家田,方履宽. 云南化工, 2020(10)

标签:;  ;  ;  ;  ;  

LCD 偏置电流的按钮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