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Z油田低阻油层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梁卫,闫正和,杨勇,黄余金,熊琪,董毅夫[1](2022)在《南海东部西江油田低阻油层识别及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南海东部西江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形成原因复杂,低阻油层难以识别的问题,在综合分析测录井、岩心、扫描电镜、黏土矿物、岩石润湿性等矿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西江油田的低阻油层评价和识别方法,修正了典型的阿尔奇公式,预测了潜在低阻油层储量,并进行了西江油田低阻油层主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江油田低阻油层识别的主控影响因素为水润湿指数、阳离子交换量和束缚水饱和度。在此基础上利用修订的阿尔奇公式准确预测了南海东部西江油田储层的含油电阻率曲线下限从10Ω·m下降至2Ω·m,预计可增加可采储量为20×104t。该研究对南海东部同类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黄闯,李硕,宁涛,宜海友,申锦江,任宇飞,周武[2](2021)在《柳27区长2低阻油层主控因素分析及有效识别》文中研究指明低阻油层是一类特殊的油气层,其电阻率和水层相近,在测井解释中不易与水层区分,给油田开发带来极大困扰。通过对吴起地区柳27区块长2低阻油层形成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该区低阻油层形成的主控因素为低构造幅度、高地层水矿化度和高束缚水饱和度。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ΔlgR技术选取研究层段水层电阻作为基线,将长2段声波时差曲线和深电阻率曲线反向叠合,砂岩段曲线分开的层段即为油层,经验证试油最终符合率高达97.1%。该技术显着提高了研究区低阻油层的识别能力,对其他地区低阻油层判别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金宝强,陈建波,陈红兵,甄宗玉,舒晓[3](2021)在《渤海QHD油田馆陶组低阻油层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渤海QHD油田馆陶组二段2小层发育一套电性特征和录井特征较为典型的低阻油层,因对其成因、流体类型及产能认识不清,一直未开发动用。为有效解决QHD油田产量接替问题,以该套低阻油层为研究目标,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地层水矿化度、沉积特征、构造圈闭等地质成因,明确了弱水动力条件沉积、低幅构造和岩性圈闭是低阻油藏形成的主控因素,为微观机理研究提供依据。综合利用岩心、薄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储层的岩石粒度、孔隙结构、黏土矿物、束缚水饱和度及导电矿物等微观成因进行分析,认为岩石粒度细和黏土矿物使孔喉结构复杂化以及束缚水饱和度偏高是低阻油层的主控因素。通过试采评价,证实了该套低阻油层具有较好产能,落实低阻储量约1 000×104t,初步建成20×104t年产油规模,充分证实了低阻成因分析的合理性,为类似老油田挖潜和新区勘探提供借鉴。
张新朋[4](2020)在《渤中A油田低阻油藏控制因素与产能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渤中A油田目前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的双高阶段,低阻油藏的发现能够实现老油田储量和产量的有效接替。低阻油藏具有隐蔽性强和开发潜力巨大的特点,深入研究其控制因素和产能规律有助于指导渤海海域相关层位低阻油藏的勘探开发,达到提高整体产量的目的。本文基于渤中A油田馆陶组中部NgII2低阻油层的测井、录井、地震等基础资料,结合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沉积环境等地质条件展开研究;馆陶组形成时期,构造活动强度较弱,海域已经进入到裂后坳陷演化阶段,石臼坨凸起的断块差异升降运动基本停止,馆陶组构造相对平缓,闭合幅度较低,发育大量的断层,得出研究低阻油藏地质宏观控制因素主要为构造、储层、沉积相、成岩作用等影响。通过对NgII2油层试验井岩心全面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实验、压汞法、PVT实验分析,得出低阻油层岩性、粒度、孔隙度、渗透率、粘土矿物含量、地层水矿化度和不动水饱和度等特征,与常规油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研究区低阻油藏物理微观控制因素主要是受储层粒度较细、泥质含量较高、粘土矿物伊/蒙混层含量较高和高不动水饱和度等四方面影响。跟踪研究区NgII2油层9口生产井生产状态,录取生产动态数据,包括井口油压、套压、井底流压、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现场计量生产井产量,取样离心化验含水率,绘制每口油井的生产动态曲线,根据各参数变化规律进一步得出渤中A油田低阻油藏的产能变化规律,针对数据变化情况,提出合理的增产措施。
白泽[5](2020)在《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和油水关系复杂,孔隙流体对测井响应贡献小,油层和水层的电性和物性差异不明显,低对比度油层大量发育,测井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这一类油层困难,测井解释符合率低,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进程。本研究从储层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岩石物理实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以及数字岩心技术,系统研究了低对比度油层的岩石物理特征与“四性”关系,从储层微观和宏观因素两个角度明确了低对比度油层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构建流体识别因子,建立了双Rw曲线重叠法、分区图版法、全烃录井-测井信息联合法和P1/2正态分布法,并基于图版符合率和投票策略提出了一种综合流体判别法。同时,优化并构建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和阵列声波测井的流体识别方法。建立并优选了合适的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模型,分区研究了变阿尔奇指数模型、双孔隙度模型和等效岩石组分模型。基于等效岩石毛管束理论推导了变胶结指数饱和度模型。此外,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出发,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了用于流体识别和储层参数预测的SVM分类模型和SVR回归模型。最后,利用构建的测井解释方法和模型在研究区进行了实际应用效果分析。研究得出,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含量高,地层水矿化度高和岩石复杂的润湿性是造成低对比度油层的主要微观因素;同时,储层地层水矿化度和烃源岩排烃能力的区域性差异在宏观上控制了低对比度油层的分布。提出的综合流体判别法既体现不同方法的独立判断,又考虑了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应用效果比单一图版法更好,提高了常规测井流体识别精度。基于核磁共振和阵列声波测井建立的流体识别方法充分反映了孔隙流体信息,有效增强了新技术测井对复杂油水层的识别能力。基于测井曲线多元回归的孔隙度模型和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构建的渗透率模型精度更高。不同饱和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密闭取芯数据对比发现,利用等效岩石毛管束模型推导的变胶结指数模型计算精度最高,说明利用孔隙结构特征建立饱和度模型是有效的。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精度比常规测井交会图版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高;利用SVR回归模型预测的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比实验数据拟合模型计算的精度更高,表明利用SVM方法开展复杂油水层测井解释与评价是可行的。上述研究成果为陇东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和老井复查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解释依据。
蔡文浙[6](2020)在《渤海L油田东营组储层测井解释模型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渤海油田持续地投入到中深层开发中,并发现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低阻油层,但中深层地层受郯庐断裂带影响,大部分背斜油藏断块发育,且沉积相体系主要为三角洲,储层性质复杂多变,测井识别和评价难度大大增加。辽东湾坳陷L油田为中深层典型油田,储层纵向岩性变化大,薄互层发育,横向岩石物理性质差异明显,测井响应关系复杂,急需对目标油田进行适应性研究,形成一套适合中深层油田低阻油层研究的技术思路。本文针对中深层低阻油层评价技术难点,以L油田东营组砂泥岩储层测井数据、试油数据、岩心实验数据等资料为基础,综合储层地质和沉积特征,总结出砂泥岩薄互层、地层水矿化度和岩性变化三类主要影响储层电阻率的因素,由此分析归纳出四类低阻油层类型,并明确每类低阻油层主要发育位置;根据其成因机理,结合现有测井资料,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技术。开展并建立了该地区储层参数定量计算模型,使用此模型对试油层段物性进行评价,得到了储层分类和产能分级标准。这些方法在该目标区块有很好的适用性,也为渤海湾中深层低阻油层的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指导。
唐晓敏[7](2019)在《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实验及导电规律与导电模型研究》文中提出低阻油气层已成为我国各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来源,但随着低阻油气藏勘探的深入,在准格尔盆地车60井区齐古组砂砾岩储层和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巴Ⅰ、巴Ⅱ号构造阿四段地层均发现了含有黄铁矿导电矿物的低阻油气层。含黄铁矿低阻油气层,因黄铁矿为金属矿物,依靠电子导电,因此,与常规油气层相比,含黄铁矿低阻油气层的导电机理发生了变化,导电规律变得复杂,尤其,当分散粘土、层状泥质、骨架含导电矿物等多种因素存在于同一油气层时,油气层的导电规律变得更加复杂,而现有电阻率解释模型尚不能描述含黄铁矿导电矿物的低阻油气层的导电规律。因此,从岩心实验和导电理论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含黄铁矿导电矿物的低阻油层的导电规律,建立适用于含黄铁矿导电矿物的低阻油层解释的电阻率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无法获取不同泥质分布形式以及不同泥质和黄铁矿含量天然岩心的难题,本文采用了人工压制不同黄铁矿、泥质含量和分布形式的骨架导电人造岩样。并通过对人造岩样进行岩电及配套实验测量,研究了骨架导电人造岩样的导电规律。在进一步研究骨架导电低阻油层导电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连通导电方程与HB方程或通用阿尔奇方程结合,建立了3种骨架导电低阻油层通用电阻率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评价了模型的适用性和通用性。本文将不同粒径的黄铁矿颗粒与石英颗粒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覆胶膜的骨架颗粒,再加入伊利石粘土颗粒,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压制成含黄铁矿分散泥质长方体岩心,再压制一层伊利石粘土,制成含黄铁矿混合泥质长方体岩样。经过钻取、封装,制备成了黄铁矿和泥质含量及泥质分布形式不同的骨架导电人造岩样117块。采用分类分项有序的实验测量方案,对人造岩样进行了孔渗测量、岩电测量、全岩分析、粒度分析、核磁特性分析、压汞实验、阳离子交换容量测量,实现了对“同一”块岩样进行全套实验数据测量。利用全岩分析实验数据确定了分散粘土及黄铁矿含量,利用面积比法计算了层状泥质含量,利用分散泥质砂岩及纯黄铁矿岩样的岩电实验数据确定了分散粘土和黄铁矿的电导率;利用不同层状泥质含量的黄铁矿混合泥质岩样的岩电实验数据,确定了层状泥质电导率。制备的人造岩样的孔隙度范围为14.6%~33.1%,渗透率范围为4.49m D~138.84m D,黄铁矿含量范围为0%~74.1%,分散粘土含量范围为0%~13.7%,层状泥质含量范围为0%~28.9%,常温条件下分散粘土电导率约为0.011S/m,黄铁矿电导率约为0.0132S/m,高温条件下分散粘土电导率约为0.027S/m,黄铁矿电导率约为0.041S/m。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本文压制的人造岩样不但符合实验设计要求,而且满足了骨架导电低阻油层导电规律研究的需要。利用测量的含黄铁矿混合泥质人造岩样的实验数据,研究了黄铁矿、分散粘土、层状泥质含量以及泥质分布形式和温度对岩样的导电规律的影响。饱含水黄铁矿人造混合泥质岩石的电导率随层状泥质、分散粘土及黄铁矿含量增加而增大。含油气黄铁矿混合泥质人造岩样的导电性随层状泥质、分散粘土及黄铁矿含量增加而变好,电阻增大系数降低,不再遵循阿尔奇导电规律。当泥质含量一定时,泥质分布形式不同,岩样的导电规律不同,因此,不能忽略泥质分布形式对岩样导电规律的影响。基于含黄铁矿混合泥质人造岩样的导电规律研究结果,对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的导电机理进行分析,将骨架导电混合泥质砂岩地层分为层状泥质、分散粘土、束缚水、可动水、油气、导电骨架、不导电骨架7组分,利用有效介质导电理论、连通导电方程与HB方程或通用阿尔奇方程结合,建立了3种适用于5种成因的低阻油层通用电阻率模型。理论分析表明,3种模型均满足理论边界条件,且随黄铁矿、分散粘土、层状泥质含量及电导率增大,模型描述的导电规律与理论认识一致。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模型中各参数变化对模型预测的骨架导电泥质岩石导电规律的影响;骨架导电低阻油层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预测的岩石电阻率随分散粘土和黄铁矿渗滤速率增大而增大,随分散粘土和黄铁矿渗滤指数增大而减小;基于连通导电方程和HB方程或通用阿尔奇方程的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预测的岩石电阻率随导电骨架颗粒胶结指数、粘土相导电指数增大而增大。利用含黄铁矿分散泥质岩样的岩电数据,采用最优化方法,给出了各模型的参数值及参数计算式,将该参数值代入模型中,计算含黄铁矿混合泥质岩样的电导率和含水饱和度,与实验测量值进行对比表明,本文给出的3种骨架导电通用电阻率模型均可以描述骨架导电混合泥质岩样的导电规律。理论和实验证明3种模型均能描述骨架含有导电矿物、富含粘土、高束缚水饱和度、砂泥岩薄互层及高矿化度地层水引起的低阻油层的导电规律,其中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适用性及通用性更强。本文提出的骨架导电混合泥质岩石人造岩样的压制与成型技术,以及实验测量方案对于人造岩样压制和岩石物理实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建立了可适用于5种成因类型同时存在的骨架导电低阻油层通用电阻率模型,可提高骨架导电低阻油层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李子悦[8](2019)在《复杂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测井评价方法》文中认为本论文以渤海湾盆地LD27-2油田Ed II油组低对比度油层和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东斜坡二叠系下乌尔禾组含沸石高阻储层为研究对象,针对复杂储层岩石物理特征、测井响应机理及储层评价问题展开研究。LD27-2油田Ed II油组部分油层电阻率低于下限值甚至与水层电阻率相近,造成储层评价中流体识别困难。本文在缺乏岩心分析数据的情况下,利用常规测井、井壁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核磁共振测井(CMR)等测井资料,结合前期已有的少量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了储层的岩性变化特征、岩石结构特征、孔隙度及孔隙结构特征。认为Ed II油组不同时期沉积条件上的差异导致了储层纵向上岩性及物性变化,随之表现为电阻率纵向上按储层岩性变化递减。玛东地区二叠系下乌尔禾组储层中普遍含有沸石胶结物,导致储层电阻率明显升高、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含沸石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成因机理不清,储层中沸石定性、定量评价难以实现。本文对天然沸石矿物样品完成了常规物性、纵横波波速、不同矿化度下的电阻率及核磁共振T2谱实验测量。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岩矿物组分分析结果,对含沸石与不含沸石储层进行了测井响应特征对比,发现受沸石矿物影响研究区含沸石储层具有低自然伽马、低密度、高中子孔隙度等测井特征,该储层声波时差与不含沸石储层相近,核磁T2谱上短弛豫部分较宽。此外,综合前人关于沸石矿物的阳离子交换量(CEC)实验测量及电阻率实验测量分析结果,认为即使沸石在粉末状态下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能力,但其作为胶结物形态存在时特有的架状晶体结构使它不具有阳离子附加导电性。沸石含量与孔隙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表明,沸石在成岩过程中的胶结程度和溶蚀程度控制着研究区储层的物性。通过岩石体积模型的方式,结合沸石在成岩过程中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对各成岩过程及不同流体性质下的含沸石储层进行了测井响应特征模拟分析。基于这两类复杂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与响应机理,分别展开了针对性的测井评价。对于Ed II油组低对比度油层,基于不同岩性储层间的测井响应特征差异,建立了针对LD27-2油田Ed II油组的校正电阻率–声波测井交会图法,并结合电阻率–孔隙度曲线相关分析法、Swi–Sw重叠法对储层流体进行综合判别提高判别结果的可靠性。对于玛东下乌尔禾组含沸石储层,基于沸石矿物测井响应特征,分别提出了声波–密度视孔隙度重叠法、核磁T2谱特征法、多参数神经网络判别法等三种含沸石储层定性识别方法以及密度–核磁测井组合法、视孔隙度差值法、多矿物模型最优化方法等三种储层沸石定量计算方法。在对实际测井资料的处理过程中,验证了各研究区测井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王帅[9](2019)在《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机理与流体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电阻率油气层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机理复杂,流体识别难度大,开展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机理及流体识别方法研究,对于油田的生产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海南福山油田为研究对象,对福山油田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机理、地层水分布规律、流体识别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在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机理研究方面,利用测井数据、岩心分析测试数据、水样数据、试油数据等,判明了福山油田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机理主要有四种,即:地层水矿化度差异成因、泥质附加导电性成因、地层水矿化度差异与泥质附加导电性综合成因、地层水矿化度差异与物性差综合成因。在地层水分布规律研究方面,给出了福山油田地层水矿化度及水型的纵横向分布规律,即:总体而言,浅部地层水矿化度高,深部地层水矿化度低,局部地区纵向上地层水矿化度差异不大;东南地区地层水矿化度高,西北地区地层水矿化度低,局部地区相邻断块之间地层水矿化度差异巨大。并针对这一分布规律查明了三条主控因素,即:古气候变化因素、构造作用因素、水岩作用及二氧化碳运移因素。针对HC地区标准水层距离目的层较远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邻近泥岩层的电阻率及声波测井数据计算地层水电阻率的方法。在低电阻率油气层流体识别研究方面,通过对测井资料的深入分析,选取了诸如△GR/△SP、△GR/CNL、Rwa(RT)、Rwa(SP)等敏感参数,发展了图版法、水谱法、Rwa(RT)/Rwa(SP)法、阵列感应法、高阻环带识别差油层法等五种流体识别的方法。将这五种方法应用于海南福山油田的储层流体识别中,不仅提高了油气层的解释符合率,在差油层以及干层的识别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宋玉莹[10](2019)在《P区块水淹层饱和度解释模型与定量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P区块是具有一定天然水体能量的层状砂岩油藏,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边水推进、底水锥进和注入水水淹等现象,目前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水淹层电阻率值明显降低,同时该区块存在低阻油层,低阻油层和水淹层的电阻率值范围存在交叠,低阻油层和水淹层区分困难。因此有必要研究低阻油层和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并在饱和度评价中考虑这些因素,从而提高水淹层测井定量解释的符合率。针对P区块储层地质特点,结合岩心分析、测井数据、生产动态资料,对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泥质含量高和孔隙结构复杂是引起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含水饱和度高是引起水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利用实际测井资料和岩心分析数据,建立了储层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参数的定量解释方法。基于油层和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选用等效岩石元素模型和孔隙几何形态导电理论描述孔隙结构对岩石导电规律的影响,选用通用阿尔奇方程和并联导电理论描述泥质对岩石导电规律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通用阿尔奇方程、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并联导电理论、基于通用阿尔奇方程与孔隙几何形态导电理论的3种饱和度解释模型。并对3种饱和度解释模型进行了理论验证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三种饱和度解释模型是正确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建立的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通用阿尔奇方程的饱和度解释模型最好。利用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电阻率或电导率建立油水劈分系数,对合层产量进行劈分,建立了产水率与驱油效率的关系,确定了利用驱油效率划分水淹级别的判别标准。利用建立的水淹层定量解释方法实际处理解释了P区块的21口井,其中水淹井12口,共解释强水淹8层,中水淹20层,弱水淹34层,油层238层。定量解释结果与生产动态数据进行对比表明,水淹层解释符合率为90.0%。说明建立的水淹层定量解释方法能够较好的区分低阻油层和水淹层,适用于P区块的水淹层解释。
二、Z油田低阻油层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油田低阻油层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南海东部西江油田低阻油层识别及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油田概况 |
2 低阻油层的主控因素 |
2.1 高束缚水型低阻油层 |
2.2 高矿化度导电型低阻油层 |
2.3 水润湿型低阻油层 |
3 低阻油层的评价方法 |
3.1 高束缚水型低阻油层评价法 |
3.2 高矿化度导电型低阻油层评价法 |
3.3 水润湿低阻油层评价法 |
4 矿场实践 |
5 结论和建议 |
(2)柳27区长2低阻油层主控因素分析及有效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低阻油层主控因素分析 |
2.1 岩石颗粒粒度对长2有效储层电阻率影响 |
2.2 黏土矿物含量对长2有效储层电阻率影响 |
2.3 高地层水矿化度对长2有效储层电阻率影响 |
2.4 束缚水饱和度对长2有效储层电阻率影响 |
2.5 低构造幅度对长2有效储层电阻率影响 |
3 低阻油层判别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 |
4 结论 |
(3)渤海QHD油田馆陶组低阻油层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低阻油层特征 |
2 宏观地质成因分析 |
2.1 地层水矿化度 |
2.2 储层沉积特征 |
2.3 构造圈闭特征 |
2.4 低阻成藏模式 |
3 微观成因机理分析 |
3.1 粒度及孔隙结构 |
3.2 黏土矿物组成及影响 |
3.3 高束缚水饱和度 |
3.4 导电矿物 |
4 应用效果 |
5 结论 |
(4)渤中A油田低阻油藏控制因素与产能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完成的工作量 |
2 渤中A油田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1.1 地层特征 |
2.1.2 油组划分 |
2.1.3 构造特征 |
2.2 储层特征 |
2.2.1 砂岩颗粒特征 |
2.2.2 填隙物 |
2.3 沉积特征 |
2.4 沉积微相类型 |
2.4.1 辫状河沉积体系特征 |
3 低阻油藏成藏机理分析 |
3.1 流体的性质及油源分析 |
3.2 储盖层条件 |
3.3 圈闭条件 |
3.4 运移通道 |
3.4.1 砂岩运移通道 |
3.4.2 断层运移通道 |
3.4.3 不整合面运移通道 |
3.4.4 低阻油藏保存条件 |
4 渤中A油田低阻油藏控制因素分析 |
4.1 渤中A油田低阻油藏地质宏观因素分析 |
4.1.1 低阻油藏形成的构造条件 |
4.1.2 低阻油藏沉积相带分析 |
4.1.3 低阻油层成岩作用分析 |
4.1.4 地质宏观因素总结 |
4.2 渤中A油田低阻油藏物理微观因素分析 |
4.2.1 岩性对比分析 |
4.2.2 物性对比分析 |
4.2.3 不动水饱和度对比分析 |
4.2.4 粘土矿物对比分析 |
4.2.5 地层水矿化度对比分析 |
4.2.6 钻井液侵入影响 |
4.2.7 低阻油藏物理微观影响因素总结 |
5 渤中A油田低阻油藏产能规律研究 |
5.1 渤中A油田低阻油藏开发现状 |
5.2 油井产能测试结果 |
5.3 油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地层压力 |
5.3.2 含水率 |
5.3.3 增产措施 |
5.4 渤中A油田产能规律总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低对比度油层的定义 |
1.2.2 低对比度油层的成因 |
1.2.3 复杂油水层流体识别研究进展 |
1.2.4 储层参数定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5 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识别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研究成果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低对比度油层岩石物理特征与测井响应 |
2.1 研究区基本地质概况 |
2.1.1 构造特征 |
2.1.2 沉积特征 |
2.1.3 岩性特征 |
2.2 岩石物理分析与特征 |
2.2.1 物性特征 |
2.2.2 水性特征 |
2.2.3 孔隙结构特征 |
2.3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2.3.1 岩性与含油性 |
2.3.2 物性、电性与含油性 |
2.4 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分析 |
3.1 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概述 |
3.2 微观因素对低对比度油层的影响 |
3.2.1 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 |
3.2.2 束缚水含量 |
3.2.3 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 |
3.2.4 润湿性 |
3.3 宏观因素对低对比度油层的影响 |
3.3.1 地层水矿化度的区域性差异 |
3.3.2 烃源岩排烃能力的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岩心电性微观响应特征分析 |
4.1 三维数字岩心构建 |
4.1.1 X-CT扫描岩心成像 |
4.1.2 阈值分割提取组分 |
4.1.3 代表体积元分析 |
4.2 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4.3 数字岩心电阻率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有限元电阻率数值模拟方法 |
4.3.2 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方法 |
4.3.3 电阻率微观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 |
5.1 常规测井流体识别方法 |
5.1.1 双视地层水电阻率曲线重叠法 |
5.1.2 流体识别因子交会图版法 |
5.1.3 P~(1/2)正态分布法 |
5.1.4 综合流体判别法 |
5.2 成像测井流体识别方法 |
5.2.1 核磁测井流体识别 |
5.2.2 阵列声波测井流体识别 |
5.3 储层参数定量评价模型 |
5.3.1 孔隙度模型 |
5.3.2 渗透率模型 |
5.3.3 饱和度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支持向量机测井解释与评价模型 |
6.1 方法原理 |
6.2 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 |
6.2.1 SVM分类模型构建 |
6.2.2 流体识别效果分析 |
6.3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储层参数预测模型 |
6.3.1 SVR储层参数预测模型构建 |
6.3.2 储层参数预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应用效果及分析 |
7.1 常规测井流体识别软件模块挂接与应用 |
7.2 成像测井流体识别方法应用 |
7.2.1 核磁共振测井应用效果 |
7.2.2 阵列声波测井应用效果 |
7.3 基SVM方法的测井解释与应用效果 |
7.3.1 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 |
7.3.2 SVR回归模型储层参数计算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渤海L油田东营组储层测井解释模型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阻油层成因机理研究 |
1.2.2 低阻油层饱和度评价方法 |
1.2.3 低阻油层识别技术研究 |
1.2.4 低阻油层产能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储层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储层基本特征 |
2.2.1 沉积相类型 |
2.2.2 岩石润湿性 |
2.2.3 电性特征 |
2.2.4 原油性质 |
第3章 低阻油层电阻率影响因素 |
3.1 泥浆侵入影响 |
3.2 砂泥岩薄互层影响 |
3.3 泥质含量/粘土附加导电影响 |
3.4 地层水矿化度影响 |
第4章 低阻油层成因类型 |
4.1 中等孔渗薄层砂岩低阻油层(Ⅰ类) |
4.2 中低孔渗泥质砂岩低阻油层(Ⅱ类) |
4.3 中高孔渗砂岩低阻油层(Ⅲ类) |
4.3.1 毛管压力理论 |
4.3.2 低幅度油藏储层含油饱和度 |
4.3.3 物性与束缚水饱和度关系 |
4.3.4 测井实例 |
4.4 高矿化度地层水砂岩低阻油层(Ⅳ类) |
第5章 低阻油层储层测井解释模型 |
5.1 测井曲线标准化 |
5.2 覆压校正 |
5.3 物性参数评价模型 |
5.3.1 泥质含量 |
5.3.2 孔隙度 |
5.3.3 渗透率 |
5.4 含油饱和度评价模型 |
5.4.1 泥质砂岩模型选择 |
5.4.2 公式关键参数确定 |
第6章 低阻油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6.1 测井资料定性识别低阻油层 |
6.1.1 密度-深电阻率交会图法 |
6.1.2 △SP/△R_(xo)-深电阻率交会图法 |
6.1.3 利用电阻率绝对值识别油、水层 |
6.1.4 油、水层半定量识别标准 |
6.2 储层产能评价 |
6.2.1 储层微观孔隙特征 |
6.2.2 储层产能分类标准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实验及导电规律与导电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骨架导电人造泥质岩样压制与实验测量方法研究与进展 |
0.2.2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岩电实验规律研究与进展 |
0.2.3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研究与进展 |
0.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0.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0.3.2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章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设计与制作 |
1.1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设计 |
1.2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制作 |
1.2.1 纯砂岩人造岩样的制作 |
1.2.2 纯黄铁矿人造岩样制作 |
1.2.3 含黄铁矿混合泥质人造岩样制作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实验设计与测量 |
2.1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实验设计 |
2.2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实验测量与数据分析 |
2.2.1 孔隙度和渗透率测量与数据分析 |
2.2.2 全岩矿物测定与数据分析 |
2.2.3 岩电实验测量与数据分析 |
2.2.4 核磁共振实验与数据分析 |
2.2.5 压汞实验与数据分析 |
2.2.6 粒度测量与数据分析 |
2.2.7 阳离子交换容量测量与数据测量 |
2.3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参数确定 |
2.3.1 确定层状泥质含量 |
2.3.2 确定层状泥质岩样的有效孔隙度 |
2.3.3 确定岩样的分散泥质含量 |
2.3.4 确定岩样的黄铁矿含量 |
2.3.5 确定岩样的束缚水饱和度 |
2.3.6 确定黄铁矿电导率 |
2.3.7 确定分散粘土电导率 |
2.3.8 确定层状泥质电导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导电规律实验研究 |
3.1 纯黄铁矿岩样导电规律实验研究 |
3.1.1 饱含水纯黄铁矿岩样导电规律实验研究 |
3.1.2 含油气纯黄铁矿岩样导电规律实验研究 |
3.2 含黄铁矿泥质岩样导电规律实验研究 |
3.2.1 饱含水含黄铁矿泥质岩样导电规律实验研究 |
3.2.2 含油气骨架导电泥质岩石导电规律实验研究 |
3.2.3 温压变化对骨架导电泥质岩石导电规律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 |
4.1 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 |
4.2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方程的建立 |
4.2.1 层状泥质与分散泥质砂岩并联导电 |
4.2.2 骨架导电分散泥质砂岩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 |
4.3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的理论分析 |
4.3.1 满足物理约束条件 |
4.3.2 分析模型预测导电规律的影响因素 |
4.4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的实验验证 |
4.4.1 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验证 |
4.4.2 纯黄铁矿岩样实验验证 |
4.4.3 含黄铁矿纯砂岩岩样实验验证 |
4.4.4 分散泥质黄铁矿岩样实验验证 |
4.4.5 含黄铁矿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验证 |
4.4.6 含黄铁矿混合泥质岩样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连通导电方程和HB方程的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 |
5.1 连通导电方程和HB方程导电理论 |
5.1.1 连通导电方程导电理论 |
5.1.2 HB方程导电理论 |
5.2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建立 |
5.2.1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推导 |
5.3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理论分析 |
5.3.1 满足物理约束条件 |
5.3.2 分析模型预测导电规律的影响因素 |
5.4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实验验证 |
5.4.1 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验证 |
5.4.2 纯黄铁矿岩样实验验证 |
5.4.3 含黄铁矿纯砂岩岩样实验验证 |
5.4.4 分散泥质黄铁矿岩样实验验证 |
5.4.5 含黄铁矿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验证 |
5.4.6 含黄铁矿混合泥质岩样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连通导电方程和通用阿尔奇方程的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 |
6.1 通用阿尔奇导电理论 |
6.2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建立 |
6.2.1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推导 |
6.3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理论分析 |
6.3.1 满足物理约束条件 |
6.3.2 分析模型预测导电规律的影响因素 |
6.4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实验验证 |
6.4.1 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数据验证 |
6.4.2 纯黄铁矿岩样实验数据验证 |
6.4.3 含黄铁矿纯砂岩岩样实验数据验证 |
6.4.4 分散泥质黄铁矿岩样实验数据验证 |
6.4.5 含黄铁矿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数据验证 |
6.4.6 含黄铁矿混合泥质岩样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复杂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测井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渤海湾盆地低阻油气层研究现状 |
1.2.2 含沸石储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章 复杂储层基本特征及测井评价面临的问题 |
2.1 渤海湾盆地LD27-2油田东营组油层低对比度问题 |
2.1.1 区域概况 |
2.1.2 储层特征 |
2.1.3 测井评价中面临的问题 |
2.2 含沸石矿物引起的储层高阻问题 |
2.2.1 区域概况 |
2.2.2 储层特征 |
2.2.3 测井评价中面临的问题 |
第3章 LD27-2油田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研究 |
3.1 EdII油组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3.2 EdII油组低阻成因分析 |
3.2.1 岩性变化影响 |
3.2.2 孔隙结构变化影响 |
3.2.3 粘土矿物影响 |
3.3 EdII油组储层类型识别 |
3.3.1 GR–△SP交会图法 |
3.3.2 FMI孔隙度频数方差–核磁束缚水饱和度交会图法 |
3.4 EdII油组砂砾岩储层沉积背景及分布规律 |
第4章 含沸石高阻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及响应机理研究 |
4.1 含沸石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 |
4.1.1 沸石的岩石物理性质及测井响应特征 |
4.1.2 含沸石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 |
4.2 含沸石储层的测井响应机理研究 |
4.2.1 沸石的阳离子交换能力与导电性 |
4.2.2 沸石在储层中的成岩作用及分布规律 |
4.2.3 含沸石储层在成岩演化中的测井响应特征变化 |
第5章 复杂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
5.1 LD27-2油田储层测井评价 |
5.1.1 EdII油组储层流体识别 |
5.1.2 EdII油组储层参数评价 |
5.2 玛东斜坡含沸石储层测井评价 |
5.2.1 下乌尔禾组含浊沸石储层测井识别方法 |
5.2.2 下乌尔禾组储层沸石含量测井定量评价 |
5.2.3 储层在成岩演化中对储层物性的控制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机理与流体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福山油田低阻油气层成因机理及地层水分布认识 |
2.1 福山油田重点区块低阻油气层成因机理分析 |
2.1.1 地层水矿化度差异成因低阻油气层 |
2.1.2 泥质附加导电性成因低阻油气层 |
2.1.3 综合因素成因低阻油气层 |
2.1.4 福山油田低阻油气层成因机理总结 |
2.2 福山油田地层水分布规律认识 |
2.2.1 地层水矿化度及水型概况 |
2.2.2 地层水纵向分布规律 |
2.2.3 地层水横向分布规律 |
2.2.4 地层水分布主控因素分析 |
2.2.5 地层水电阻率计算方法 |
2.2.6 地层水分布规律总结 |
第3章 低阻油气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
3.1 低阻油气层流体识别方法基本原理 |
3.1.1 图版法流体识别基本原理 |
3.1.2 水谱法流体识别基本原理 |
3.1.3 R_(wa)(RT)/R_(wa)(SP)法流体识别基本原理 |
3.1.4 阵列感应法流体识别基本原理 |
3.1.5 高阻环带法识别差油层基本原理 |
3.2 低阻油气层流体识别方法应用 |
3.2.1 图版法流体识别应用 |
3.2.2 水谱法流体识别应用 |
3.2.3 R_(wa)(RT)/R_(wa)(SP)法流体识别应用 |
3.2.4 阵列感应法流体识别应用 |
3.2.5 高阻环带法识别差油层应用 |
3.3 低阻油气层流体识别方法总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P区块水淹层饱和度解释模型与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水淹机理及水淹层定量解释研究进展 |
0.2.1 水淹机理研究进展 |
0.2.2 水淹层定量解释研究进展 |
0.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储层四性关系与油层和水淹层低电阻率影响因素分析 |
1.1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1.1.1 储层的岩性、含油性与物性关系 |
1.1.2 储层的物性、含油性与电性关系 |
1.2 油层低电阻率影响因素分析 |
1.2.1 测井系列对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2.2 测井时间对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2.3 孔隙结构对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2.4 泥质含量对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3 水淹层低电阻率影响因素分析 |
1.3.1 孔隙结构对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3.2 泥质含量对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3.3 含水饱和度对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第二章 P区块水淹层定量解释参数确定方法 |
2.1 储层泥质含量确定方法 |
2.1.1 中子—密度法确定泥质含量 |
2.1.2 密度法确定泥质含量 |
2.1.3 自然伽马法确定泥质含量 |
2.2 储层孔隙度确定方法 |
2.3 储层渗透率确定方法 |
2.4 储层束缚水饱和度确定方法 |
第三章 P区块水淹层饱和度解释模型研究 |
3.1 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通用阿尔奇方程的饱和度解释模型 |
3.1.1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建立 |
3.1.2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理论验证 |
3.1.3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实验验证 |
3.1.4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求解方法 |
3.2 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并联导电理论的饱和度解释模型 |
3.2.1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建立 |
3.2.2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理论验证 |
3.2.3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实验验证 |
3.2.4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求解方法 |
3.3 基于通用阿尔奇方程与孔隙几何形态导电理论的饱和度解释模型 |
3.3.1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建立 |
3.3.2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理论验证 |
3.3.3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实验验证 |
3.4 印度尼西亚方程和阿尔奇方程 |
3.5 饱和度解释模型对比及优选 |
第四章 P区块水淹层定量解释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
4.1 水淹级别划分标准 |
4.2 水淹层定量解释实例与效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
四、Z油田低阻油层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东部西江油田低阻油层识别及主控因素研究[J]. 梁卫,闫正和,杨勇,黄余金,熊琪,董毅夫. 特种油气藏, 2022
- [2]柳27区长2低阻油层主控因素分析及有效识别[J]. 黄闯,李硕,宁涛,宜海友,申锦江,任宇飞,周武. 非常规油气, 2021(06)
- [3]渤海QHD油田馆陶组低阻油层成因分析[J]. 金宝强,陈建波,陈红兵,甄宗玉,舒晓. 复杂油气藏, 2021(03)
- [4]渤中A油田低阻油藏控制因素与产能规律研究[D]. 张新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 白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6]渤海L油田东营组储层测井解释模型与评价方法研究[D]. 蔡文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7]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实验及导电规律与导电模型研究[D]. 唐晓敏.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8]复杂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测井评价方法[D]. 李子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9]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机理与流体识别方法研究[D]. 王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P区块水淹层饱和度解释模型与定量评价[D]. 宋玉莹.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