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角色(论文文献综述)
彭文芳[1](2021)在《新时代舆论监督对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作用研究 ——以西安电视台《问政时刻》节目为例》文中提出新时代干部政德建设是每一名领导干部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也是政治生态的“导航仪”。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利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党历来重视舆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也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不仅要法治化、制度化,还要有效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积极探索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舆论监督效能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和现实命题。本文对舆论监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基本概念予以界定,从理论上对舆论监督在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中的功能作用予以阐释。在此基础上以西安电视台《问政时刻》节目为例,分析了该节目对于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提出了易存侥幸心理、节目模式化,形成慵懒应对、网络互动弱、形成懈怠观望等该节目对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局限作用,并对其成因予以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了新时代舆论监督推进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相关对策:一是遵循原则,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真实性与合法性相结合、政治性与导向性相结合。二是深化舆论监督内容示范效应;树立正面典型,引导领导干部明大德;剖析反面案例,引导领导干部守公德;弘扬家训文化,引导领导干部严私德。三是完善舆论监督在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中的制度,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监管,激发领导干部自律慎独,加快舆论监督法制建设,加强领导干部政德约束;建立舆论监督长效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政德自建。
瞿程程[2](2021)在《电视问政类节目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电视问政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省市的频道上,该类节目旨在以电视媒体为平台对官员进行问政,这种传播方式不仅已经得到了社会民众广泛的支持和重视,也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了解和互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和机会,为群众与官员的信息沟通建设了一个面对面的开放平台。但是现在电视问政看起来好像很火爆,而事实上并没有能够引发出多少实际的热度,它发展的途径和方向必须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本文主要以我国电视问政类节目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探究了我国电视问政类节目的发展起源、历程、成果,并将重点放在了电视问政类节目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发展策略上。对电视问政类节目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从节目相关的数据整理和分析中找出了该类节目未来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本文在回顾电视问政类节目起源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电视问政类节目目前存在的问题。其一是公众参与电视问政类节目的热情不高,虽然公众参政议政的意识较以往有很大提高,但更多的是借助自媒体发表观点,电视问政类节目未能成为其建言献策、发挥监督作用的有效平台;其二是节目制作和剪辑过程中对于被问责的领导干部有“脸谱化”之嫌,节目现场对干部的“质问”较多,未能给予其足够的发言权,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对节目产生抵触情绪,未能使节目成为管理部门了解社情民意的有效渠道;其三是很多问政类节目是由当地主要领导力推创办的,电视台创办问政节目的内生动力不足,加之一些地方舆论监督空间被挤压,电视问政节目的发展总体受限;其四是节目没有顺应和利用好新媒体发展大势,传播渠道少、影响力小。由此,论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一是多渠道汇总民意的同时还要保障呈报公众呼声的及时性,促进参与嘉宾和参与渠道多样化的同时还要让节目接地气,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便利,这样才能让公众利用电视问政节目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得到提高;其二是通过建立及时反馈的固定机制和营造理性、平和的沟通空间来保障“问政”与“沟通”并重,提升管理部门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对参与节目的管理部门人员媒介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对其进行相关培训的方式;其三是以建设性的舆论监督承担问政类节目的社会责任,节目既要明确自身定位,工作人员也要树立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和专业化操作,充分发挥节目连接官与民的桥梁作用;其四是通过优化节目对于选题“来源”的整合和拓宽节目的传播渠道与民众形成更多的互动来打造电视问政新局面。让电视问政节目既能服务公众,又能为政府政策和行为做宣传;既能充分发挥“连心桥”作用,又能提高自身影响力,并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淘汰。让该类节目的价值充分显现出来,更好地发挥其对于社会治理的作用。
张乐[3](2021)在《从媒介素养之争到新闻价值观之争:柴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柴静是国内新闻业界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一个典型媒介人物,她的节目及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公众对于柴静的激烈讨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意义,使得这些争议成为媒介人物研究的重要文本。并且,关于柴静争议性话题的讨论不是小圈层内部的交流,而是学界、业界及普通公众之间大范围的意见融合与分歧。这为柴静之争的舆论研究可能性提供了前提。本研究立足于新媒介时代背景,采用文本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关于柴静采访风格及新闻价值观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议,包括分析争议产生的底层逻辑及其给予媒介环境和媒体人的思考。本文首先细致地梳理了该研究的中心人物——柴静的职业履历,从不同层面和时间节点分析了柴静之争产生的前因后果以及两个舆论场之下的柴静。随后,本研究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详细分析了柴静长期置身于舆论旋涡的原因抑或柴静身上有哪些吸引大众关注的特质。最后,本文分析了“柴静现象”发生的必然性,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启示。通过深入的探讨,研究认为柴静的争议主要集中在采访风格、新闻价值观以及媒介素养这三个方面。在采访风格方面,柴静的“柴式关怀”是其一以贯之的典型特征,有人认为柴静的这种人文关怀会造成对于新闻真实客观性的干扰,也有人认为正是柴静所具备的“人情味”使其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而非采访工具。在新闻价值观方面,有人认为柴静缺乏基本的控场能力,新闻专业主义仍需提升,也有人认为柴静在娱乐至死的年代高高举起了“严肃新闻”的大旗,展示了一个新闻人应有的担当。在媒介素质方面,有人认为柴静在工作时容易脱离角色,也有人认为柴静的选题能力与适应能力达到了优秀出镜记者的标准。最后,研究认为关于柴静的讨论热潮虽已远去,但这一现象对当今融媒体时代及未来媒介环境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思考,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启发作用。新媒体时代为媒体人提供了更多的突破口,同时也加剧了自身的风险与挑战,因循守旧或一味模仿的发展模式终将被时代所抛弃。
谢超霞[4](2020)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治理路径优化研究 ——以南宁广播电视台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媒体融合纵深发展进程加快,新型主流媒体影响力和传播力随之增强,承担着协调社会运转的黏合剂、疏导社会矛盾的安全阀、引导主流舆论的举旗手等角色,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未来,亟须制定和完善新型主流媒体在国家治理中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充分运用新兴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制定客观科学的综合考量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新型主流媒体在国家治理中的职能。电视媒体在社会治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研究融媒体背景下,以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作为切入点,分析其对于构建社会治理秩序,促进公民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良性发展的重要性,管窥电视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对南宁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发展现状以及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研究,分析现阶段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借鉴国内外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就如何完善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治理路径提出优化建议,希望能够对未来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提供一定的借鉴,为日后其他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赵安琪[5](2020)在《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众参政议政意识的觉醒,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公共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地方政府的有效治理变得尤为重要。有效治理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媒体作为公众与地方政府间沟通的渠道,为公众行使监督权提供了路径。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融媒体拓宽了公众的监督途径,丰富了公众与媒体的监督形式,使得融媒体监督在地方政府治理中发挥出更显着的效应。当前,学界对于地方政府治理的研究多是从治理模式、治理路径的宏观方向出发,对于媒体监督在地方政府治理的作用研究则多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缺少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融媒体监督效应的研究,因此,以治理理论、政治沟通理论为理论基础,围绕地方政府治理、融媒体、监督效应等关键词进行研究,对促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提升融媒体监督效应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探讨融媒体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路径与发挥监督效应的一般性规律问题是本论文的主旨。在既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选取具体的实证案例进行研究。电视问政作为借助融媒体平台而开辟的全新问政节目,是媒体和公众行使监督权利、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形式,也是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有效性的具体实践。选取电视问政这一地方政府治理中的融媒体监督实践为研究切入点,切合研究主题,使得论证更具应用性。通过介绍电视问政节目的流程与角色设置,可以分析融媒体平台如何发挥监督作用,公众又是如何借助融媒体平台行使监督权利。通过分析出电视问政对于地方政府治理的监督效应,归属到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的一般性规律,对于改进电视问政的内容与形式,更好的发挥融媒体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效应提供一定的思考与借鉴。本论文以监督效应为中心展开论述,从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的具体监督实践出发,梳理2017年—2019年之间的14期电视问政节目的内容,分析R市电视问政与政府治理的关系和监督现状。再选取样本,既对监督效应进行实际效果的微观量化,又对监督效果进行宏观的分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面论证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效应。最终由电视问政这一具体案例延伸,对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进行分析,探究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不足的困境与原因,以此提出构建以电视问政为中心的民主监督体制、公众协同治理的完善对策,完善融媒体监督机制,来实现地方政府的有效治理,使得地方政府向着政治民主化、治理现代化方向迈进。
张晓雪[6](2020)在《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舆论社会研究》文中认为从李普曼、考夫卡、卢因等人开始,有关“场”或“场域”的概念就与舆论研究密切相关。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被公认为是场域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他创造性地将场域理论运用到媒介现象的观察分析中。此外,布迪厄所提出的文化再生产等相关理论也对舆论研究具有很大帮助。场域理论与文化再生产理论相结合,可以用来分析舆论对于社会可能产生的重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舆论场域中诸多因素发生变化,舆论在国家、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于社会的变革性作用越来越强烈。伴随着这种变化,社会舆论作为一种社会表达现象,开始逐步突破原有的影响范围,对社会形态产生建构作用,舆论社会作为一种舆论高度发达的社会形态渐趋产生。参考丹尼尔·贝尔关于后工业社会的界定,本文拟定了中国舆论社会形成的指标体系,结合这一指标体系,考证了舆论社会在我国形成的时间节点。其后,就中国舆论社会形成过程中的核心要素、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舆论社会的关系结构和舆论社会中的舆论治理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并为舆论社会勾画了一幅未来图景,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舆论社会形成的指标体系舆论社会在学理上是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一个社会形态的形成势必要符合一系列的指标特征,并通过这些指标特征与舆论社会形成之前的社会产生明显区隔。本文参照贝尔关于后工业社会的界定,为我国舆论社会的形成制定了一个指标体系,分别是:(1)舆论结构:从“宣传”到“沟通”,即从传统主流媒体主导的“宣传框架”转向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沟通框架”;(2)舆论主体:从“单元”到“多元”,即舆论场域中的话语权由以往的“精英化”逐步转向“平民化”,全员凭借技术手段普遍参与成为新的主体特征;(3)舆论影响:从“社会反映”到“社会建构”,即舆论以其特有的生产链条和运行机制,重构着社会的组织、圈层以及交往方式,舆论成为社会的鲜明标签;(4)舆论效能:从“周期应用”到“全程赋能”,即舆论赋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全程性动力,舆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经常性手段。在明确了指标体系后,本文从这些指标形成的时间去考证,最终提出中国于2015-2016年间正式进入了舆论社会。2.舆论社会的核心要素舆论社会的核心要素包括舆论社会形成过程中的舆论场域要素以及舆论社会形成后的构成要素。舆论社会的形成与舆论场域的变迁密不可分,场域中的要素变化成为舆论社会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舆论社会在现实社会中一旦形成,它自身又会包含许多现实要素。经过梳理,本文从技术变革、商业资本、信息要素等三方面来探讨场域要素变迁与舆论社会的形成,并勾画出各要素与舆论社会形成之间的密切关系。3.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作为一种亚文化社会形态,舆论社会与其他宏观社会形态相比,同样具备其自身的运行机制。一个社会形态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舆论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也不例外。媒介技术是舆论社会中的核心生产力,与作为舆论社会生产关系存在的媒介关系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舆论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治理背景下的主客交流,构成了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4.舆论社会中的关系结构舆论社会由媒介连接在一起,又不以媒介的某一端为中心,这种由媒介开始,但又不完全以媒介为中心的去中心化发散式的关系,成为舆论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典型特征。关系意味着权力,关系意味着地位。此时,媒介赋权在由媒介延伸开来的各种关系组成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与之前布迪厄场域理论中资本的力量不谋而合。据此,本文用舆论场域中媒介赋权的视角来审视舆论社会中的媒介与媒介、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发现其与前舆论社会相比均发生了显着的变化。5.舆论社会中的舆论治理舆论治理在国家层面尚没有作为一个正式的治理概念加以推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有关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决议中,仍然将舆论治理具体化为舆论引导机制加以论述。但是,在学术层面,舆论治理早已不是一个新的提法,特别是在网络场域中,探讨网络舆论治理的文章也有很多。舆论社会中,围绕舆论社会治理重提舆论治理,似乎更有必要,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本文将舆论治理视为舆论社会的治理手段,将其与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其他手段相比较,并提出了“舆论治理”与“治理舆论”在主客体、出现时间、治理手段和治理目的等方面的差异。此外,针对各级融媒体中心作为舆论社会中舆论治理的创新性实体机构进行了专门论述,并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例,阐述了构建基层主流舆论场对于促进基层舆论社会治理的重大意义。6.舆论社会的未来图景舆论社会已经到来,从构成要素到运行机制,从关系结构到舆论治理,舆论社会的轮廓逐步清晰。未来舆论社会究竟将呈现出怎样的景象?本文将结合业界和学界专家对于未来舆论发展、技术发展、社会发展等几方面的预测,结合未来舆论场域可能出现的变化,试着勾画一幅舆论社会的未来图景。具体来说,本文认为未来舆论社会将在四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分别是智能传播将成为舆论社会的主要特征,扁平化机制将主导舆论社会的运行,“身体在场”成为舆论社会关系结构的新方向,舆论治理将进入国家核心治理体系。
郑杨静[7](2019)在《《问政时刻》议程设置理论》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西安市政府和西安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问政类节目,西安电视台《问政时刻》节目自2016年开办至今已届两年;节目以“听民声,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察民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促整改,建立长效机制”为诉求;把公众参与充分运用到政府治理之中,积极探索政府治理新模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议程设置理论探讨的是媒介议程、公众议程及政策(政府)议程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及如何通过相互制约去影响受众对于重要问题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其最深层的关注点仍在于对媒介与民主的关切。论文认为《问政时刻》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媒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原因,在于其较好实现了媒介议程、公众议程及政策议程的三方互动。通过对《问政时刻》节目议程的系统研究,探究地方电视台如何突出重围,通过议程架构创造出良好的传播效果。论文由《问政时刻》议程架构研究入手,系统梳理了媒介议程、公众议程、政策议程的各自架构方式以及交相互动路径;通过梳理新媒体咨询信息、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问政时刻》做进一步的媒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分析,指出节目在重塑电视台公信力和影响力、推进社会民主进步方面效果显着;在此基础上,针对电视问政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提出若干发展与改进的思路,以期能够更好地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郭姝艳[8](2019)在《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文中研究指明《焦点访谈》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栏目,自1994年开播之日起,就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新时代,受到了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栏目不仅在舆论监督报道方面独树一帜,在重大主题活动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等方面也占据重要地位。二十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焦点访谈》也经历多次改版,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节目形态。由于媒介环境的变化,《焦点访谈》与最开始的节目相比较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在现今社会中,它又呈现出怎样的传播特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方面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为栏目带来的利弊有哪些?笔者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投入到对《焦点访谈》的分析之中。本文运用新闻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对《焦点访谈》展开解读,沿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对《焦点访谈》节目的文本作宏观结构、微观结构等文本分析,然后对《焦点访谈》话语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节目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阐释,并说明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难点创新点;第二部分,对论文的分析主体《焦点访谈》和主要理论做一个综述,包括话语分析、新闻话语分析和本文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方法;第三部分,对《焦点访谈》的节目展开话语文本分析,从语义宏观结构、图式超结构、微观结构到修辞与风格,分析具体的节目样本以得出结论;第四部分,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几方面分析节目话语的传播特点;第五部分,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总结其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笔者的建议。
陈若萱[9](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王群[10](2018)在《社会治理功能视域下我国电视问政节目问题与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社会背景下,电视问政节目在我国遍地开花,成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渠道,成为官民互动的重要平台。电视问政节目以其自身的特点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改良。但是电视问政节目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其社会治理功能的实现。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思考如何规避问题,使电视问政节目得到长效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在思考提升我国电视问政节目社会治理功能路径的过程中,得到对传统媒体社会治理功能提升的启示。本研究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以及论文创新与局限进行阐述;第二章分析传统媒体社会治理的类型与效果,从我国电视问政节目产生与发展背景、节目特征、发展现状方面对电视问政节目进行分析,归纳出我国电视问政节目参与社会治理的三个层面;第三章结合具体案例重点分析社会治理视域下我国电视问政节目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如何制约了社会治理的效果。第四章从建立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和策略角度探讨我国电视问政节目社会治理功能的提升路径;第五章由前述思辨电视问政节目对传统媒体社会治理功能提升的启示,分析传统媒体如何整合自身优势参与社会治理,如何与新媒体协同治理创新,如何在与政府、公众利益的平衡中发挥治理功能。
二、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角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舆论监督对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作用研究 ——以西安电视台《问政时刻》节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 |
2.1 舆论监督 |
2.1.1 舆论监督的概念与特征 |
2.1.2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
2.2 领导干部政德建设 |
2.2.1 政德的含义与特征 |
2.2.2 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内容 |
2.2.3 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意义 |
2.3 舆论监督在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中的功能 |
2.3.1 提升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改进工作作风 |
2.3.2 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行使,防止以权谋私 |
2.3.3 督促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促进勤政为民 |
2.3.4 快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 |
2.4 研究理论基础 |
2.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舆论监督的论述 |
2.4.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舆论监督的论述 |
2.4.3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的重要论述 |
2.4.4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德才兼备用人思想 |
3 新时代舆论监督对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作用的案例分析 |
3.1 《问政时刻》节目开展缘起及目的 |
3.2 《问政时刻》节目分析 |
3.2.1 节目形式新颖有趣 |
3.2.2 节目内容丰富多彩 |
3.2.3 节目角色构成饱满 |
3.2.4 节目宣传多元立体 |
3.3 《问政时刻》节目对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
3.3.1 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3.3.2 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
3.3.3 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
3.4 《问政时刻》节目对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具有功能导向作用 |
3.4.1 引导领导干部意识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 |
3.4.2 提升领导干部自身的意志约束力 |
3.4.3 激发领导干部对“道德良心”反思 |
3.5 《问政时刻》节目对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局限性作用及原因分析 |
3.5.1 回访机制弱,形成侥幸心理 |
3.5.2 节目模式化,形成慵懒应对 |
3.5.3 网络互动弱,形成懈怠观望 |
4 新时代舆论监督推进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对策 |
4.1 遵循原则 |
4.1.1 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的原则 |
4.1.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
4.1.3 真实性与合法性相结合的原则 |
4.1.4 政治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
4.2 深化舆论监督内容示范效应 |
4.2.1 树立正面典型,引导领导干部明大德 |
4.2.2 剖析反面案例,引导领导干部守公德 |
4.2.3 弘扬家训文化,引导领导干部严私德 |
4.3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
4.3.1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监管,激发领导干部自律慎独 |
4.3.2 加快舆论监督法制建设,加强领导干部政德约束 |
4.3.3 建立舆论监督长效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政德自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电视问政类节目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电视问政类节目的发展概述 |
2.1 电视问政的定义 |
2.2 西方电视问政类节目的起源 |
2.3 我国电视问政类节目的发展历程 |
2.4 我国电视问政类节目取得的成果 |
第三章 我国电视问政类节目面临的问题 |
3.1 吸引公众的手段不足,降低了公民参与节目的积极性 |
3.2 “问责”多于“问政”,不利于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
3.2.1 对干部形象塑造有“脸谱化”之嫌 |
3.2.2 节目现场对官员们的“质问”较多 |
3.2.3 节目自身定位不够清晰,有“越位”之嫌 |
3.3 “流量至上”与“舆论监督难度加大”相叠加,问政类节目发展受限 |
3.3.1 电视台创办问政节目的内生动力不足 |
3.3.2 媒体的舆论监督空间被挤压 |
3.4 以地面频道播放为主,传播渠道单一 |
3.4.1 问政类节目与视频平台的联动不足 |
3.4.2 借力微博、微信及短视频平台的意识不够 |
第四章 我国电视问政类节目的发展策略 |
4.1 多渠道汇总民意,提高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 |
4.1.1 节目设计接地气 |
4.1.2 形成及时呈报公众呼声的固定机制 |
4.1.3 保障参与嘉宾的多样化 |
4.1.4 参与形式多样,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便利 |
4.2 “问政”与“沟通”并重,提升管理部门参与节目的积极性 |
4.2.1 营造理性、平和的沟通空间 |
4.2.2 提升参与节目部门负责人的媒介素养 |
4.2.3 形成及时反馈的固定机制 |
4.3 以建设性的舆论监督承担问政类节目的社会责任 |
4.3.1 加强舆论监督的建设性 |
4.3.2 明确自身定位,发挥桥梁作用 |
4.3.3 提升节目组专业素质,强化社会责任 |
4.4 利用全媒体技术打造电视问政新局面 |
4.4.1 优化节目对于选题“来源”的整合 |
4.4.2 通过新媒体空间与民众形成更多的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从媒介素养之争到新闻价值观之争:柴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回顾柴静 |
第一节 自我认知: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
第二节 职业履历:从文艺青年到央视知名记者 |
第三节 他者印象:冷冽果敢,温柔一刀 |
第二章 柴静之争 |
第一节 争议层面 |
一、采访风格之争:柴式感性与理性坚守 |
二、新闻价值观之争:节奏把控与新闻专业主义 |
三、媒介素质之争:角色定位与竞争意识 |
第二节 争议爆发节点 |
一、《新闻调查》: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 |
二、《看见》:主观意识形态的传导 |
三、《穹顶之下》:官方话语权的争夺 |
第三节 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下的柴静 |
一、民间舆论场:“挺柴”与“砍柴” |
二、官方舆论场:学界及业界的质疑与声援 |
第三章 柴静争议产生的客观性分析 |
第一节 社会传播:满足枢纽点特质 |
一、平台选择:精准投放扩大链接数量 |
二、中心地位:意见领袖吸引链接对象 |
三、链接偏好:受众反馈影响阈值范围 |
第二节 集体心理:激发无意识行为 |
一、弱关系网络:递进式传播 |
二、强关系网络:口碑式营销 |
第三节 媒体环境:新闻生态的转变 |
一、从单向叙事转向多维叙事模式 |
二、从权威依赖转向受众信任危机 |
三、从标准思考转向个性化价值观 |
第四章 柴静启示录 |
第一节 对于“柴静现象”的思考 |
一、中心人物符号化:公众思维逻辑的单一指向 |
二、叙事呈现立体化:突破中国式新闻报道的窠臼 |
三、舆论监督扩大化:“牵一发而动全身”效应凸显 |
第二节 对于媒体发展及舆论环境的启发 |
一、新闻体制的变革:传统媒体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 |
二、多媒体矩阵的建构:新旧媒体个性化特质的充分发挥 |
三、舆论引导的加强:自由化表达与标准价值观的统一 |
第三节 对于传统媒体人向自媒体转型的反思 |
一、“公知”的泛化: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缺位 |
二、公众利益的扞卫:自媒体人职业责任的觉醒 |
三、职业底线的坚守:媒体职能及话语权的慎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治理路径优化研究 ——以南宁广播电视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 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融媒体的概念 |
2.1.2 社会治理的内涵 |
2.1.3 传媒公共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多元共治理论 |
第3 章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现状 |
3.1 电视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 |
3.1.1 作为社会治理主体 |
3.1.2 作为社会治理客体 |
3.1.3 作为社会治理工具 |
3.2 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 |
3.3 融媒体背景下南宁广播电视台的发展现状 |
3.3.1 南宁广播电视台的基本情况介绍 |
3.3.2 南宁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的现状 |
3.4 融媒体背景下南宁广播电视台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 |
3.4.1 履行新闻舆论引导职责,凝聚治理共识 |
3.4.2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汇聚治理力量 |
3.4.3 加强媒体监督问责,保障治理效果 |
第4 章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
4.1.1 舆论监督制度不完善,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 |
4.1.2 公信力下降,导致舆论引导力减弱 |
4.1.3 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欠缺 |
4.1.4 融媒新闻产品“同质化”,引领作用不明显 |
4.2 原因分析 |
4.2.1 舆论监督缺乏法制保障 |
4.2.2 行业自律性不强 |
4.2.3 应对网络舆情能力较弱 |
4.2.4 内容生产力不强,创新意识不足 |
第5 章 融媒体背景下国内外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做法及经验启示 |
5.1 融媒体背景下国外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做法 |
5.1.1 英国广播公司 |
5.1.2 德国RTL电视台 |
5.1.3 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 |
5.2 融媒体背景下国内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先行经验 |
5.2.1 湖北广电融媒体平台 |
5.2.2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 |
5.3 融媒体背景下国内外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经验启示 |
5.3.1 构建融媒体平台完善社会服务功能 |
5.3.2 用全媒体手段创新宣传引导形式 |
5.3.3 创新精品节目,引领文化传承 |
第6 章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优化 |
6.1 以舆论监督制度来巩固舆论阵地 |
6.1.1 完善立法为舆论监督提供制度性保障 |
6.1.2 恪守职业精神,提高新闻从业者素质 |
6.1.3 发挥全媒体作用,强化舆论监督制约 |
6.2 以提升公信力来掌握话语主导权 |
6.2.1 拓宽传播渠道,扩大电视媒体社会效应 |
6.2.2 媒体从业人员须树立高度责任感 |
6.2.3 用法律规范电视媒体的传播秩序 |
6.3 以做好舆情引导来牢牢守住舆论场 |
6.3.1 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
6.3.2 实时掌握舆论走向,提升舆论干预的速度和质量 |
6.4 以精耕优质内容来服务大众 |
6.4.1 找准受众,深挖特色 |
6.4.2 创新精品节目,加强文化引领 |
6.5 以数字技术来助力社会治理 |
6.5.1 促进社会治理信息化 |
6.5.2 促进社会治理智慧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1.地方政府治理 |
2.融媒体监督 |
3.监督效应 |
4.电视问政 |
(二)理论基础 |
1.治理理论 |
2.政治沟通理论 |
二、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的现状 |
(一)山东省R市的基本情况 |
1.R市政府治理与融媒体建设的现况 |
2.R市电视问政的兴起 |
(二)R市电视问政的监督程序分析 |
1.R市电视问政的监督形式 |
2.R市电视问政的问题来源 |
3.基于融媒体平台的电视问政角色分析 |
(三)R市电视问政在政府治理中的监督内容 |
1.各期问政节目的监督内容 |
2.R市电视问政中反映的问题分析 |
(四)R市电视问政在政府治理中的监督现状分析 |
1.2019年第4期电视问政的案例回顾 |
2.2019年第4期电视问政的监督成果 |
3.R市电视问政在政府治理中的监督现状 |
三、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效应分析 |
(一)R市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微观监督效应分析 |
1.样本选择与变量设定 |
2.R市电视问政中的政府回应效度 |
3.R市电视问政的问题整改效度 |
4.小结 |
(二)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积极效应 |
1.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
2.扩大监督覆盖面,提升地方政府治理透明度 |
3.建立民意诉求新渠道,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效益 |
(三)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消极效应 |
1.监督趋于流于形式 |
2.缺乏有力的问责功能,被问政单位消极应对 |
(四)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溢出效应 |
1.促进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变 |
2.提高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 |
四、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存在消极效应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消极效应表现 |
1.问政内容缺乏公共性,难以形成公共政策 |
2.问政主体参与不够,监督效果打折扣 |
3.问政程序反馈不够,监督缺乏有效性 |
(二)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存在消极效应的问题分析 |
1.融媒体的公信力危机 |
2.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危机 |
3.舆论与法治的冲突 |
(三)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存在消极效应的原因分析 |
1.媒体自身体制的制约 |
2.融媒体监督中法律法规的缺位 |
3.民主监督的机制缺陷 |
4.地方政府治理中的行政文化困境 |
五、地方政府治理中提升融媒体监督效应的路径分析 |
(一)构建以电视问政为中心的民主监督机制 |
1.创新电视问政的监督形式,提升监督效能 |
2.明确融媒体监督机制,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 |
(二)深挖监督问题公共性,实现公众协同治理 |
1.完善监督问题的公共性机制 |
2.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实现协同治理 |
(三)突破传统行政文化桎梏,增强行政执行的过程监督 |
1.创新行政文化 |
2.增强行政执行的过程监督 |
(四)强化问责功能,完善政府决策评价体系 |
1.强化治庸问责功能 |
2.完善行政决策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舆论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西方学界中的场域理论与舆论研究 |
二、中国近代以来舆论变迁及观点简述 |
三、中国当代舆论场研究的基本状况 |
第三节 场域视角下的社会舆论和舆论社会 |
一、社会舆论:作为社会现象的舆论存在 |
二、舆论社会:作为社会形态的舆论存在 |
三、舆论社会形成的指标体系 |
四、舆论社会形成的时间考证 |
第二章 舆论社会的核心要素 |
第一节 技术变革:舆论社会形成中的动力源 |
一、技术进步对于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 |
二、技术要素对于舆论社会的建构意义 |
第二节 商业资本:舆论社会形成中的筹码作用 |
一、商业资本与社会舆论的相生相悖 |
二、舆论社会形成中的商业资本 |
第三节 信息要素:舆论社会形成中的内容贡献 |
一、舆论场域中的信息内容及其呈现 |
二、舆论社会形成中的作品变迁 |
第四节 制度要素:舆论社会形成中的机制规约 |
一、政治制度对于舆论场域的普遍性约束 |
二、中国舆论社会机制规约的独特性 |
第三章 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舆论社会的基本矛盾 |
一、舆论社会中核心生产力的存在 |
二、舆论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存在 |
第二节 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 |
一、社会治理中的舆论社会运行 |
二、舆论社会中的客体主体化 |
三、主客交流中的社会运行 |
四、舆论场域与其他场域的互动关系 |
第四章 舆论社会中的关系结构 |
第一节 舆论社会中媒介与媒介的关系 |
一、舆论社会中的媒介间共生 |
二、舆论社会中的媒介间竞争 |
第二节 舆论社会中媒介与人的关系 |
一、作为主/客体的“人”与媒介的关系 |
二、作为媒介的“人”与媒介的关系 |
第三节 舆论社会中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
一、生存空间转换:社会对于媒介的包容性表现 |
二、社会治理构建:媒介对于社会的功能性表现 |
第四节 舆论社会中的权力结构分析 |
一、人:舆论社会中的权力中枢角色 |
二、媒介:权力结构中的中继与传导角色 |
三、社会:权力传导的接收与消化角色 |
第五章 舆论社会中的舆论治理 |
第一节 舆论治理:舆论社会的治理手段 |
一、舆论治理的地位及其协作关系 |
二、“舆论治理”与“治理舆论”的差异化辨析 |
第二节 融媒体中心:舆论治理的实体支撑 |
一、融媒体中心在舆论治理中的功能定位 |
二、构建主流舆论场实现舆论治理的底层支撑 |
第六章 舆论社会的未来图景 |
一、智能传播将成为舆论社会的主要特征 |
二、扁平化机制将主导舆论社会的运行 |
三、“身体在场”成为舆论社会关系结构的新方向 |
四、舆论治理将进入国家核心治理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问政时刻》议程设置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2 《问政时刻》与“议程设置理论” |
2.1 《问政时刻》节目概述 |
2.2 “议程设置理论” |
3 《问政时刻》的议程架构 |
3.1 媒介议程架构 |
3.1.1 前期焦点策划 |
3.1.2 现场把控各方 |
3.1.3 后期追责反馈 |
3.2 公众议程架构 |
3.2.1 前期问题投诉 |
3.2.2 现场参与问政 |
3.2.3 后期监督整改 |
3.3 政策议程架构 |
3.3.1 前期问题暴露 |
3.3.2 现场反思承诺 |
3.3.3 后期加速整改 |
3.4 三方议程互动 |
4 《问政时刻》媒介效果 |
4.1 收视率高 |
4.2 受众面广 |
4.3 满意度良好 |
4.4 影响力大 |
4.5 媒介评价持肯定态度 |
5 《问政时刻》社会效果 |
5.1 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
5.2 督促官员履职尽责 |
5.3 提高公众参政议政积极性 |
6 《问政时刻》议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建议 |
6.1 节目议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
6.1.1 “锐度”与“广度” |
6.1.2 “问责”与“揽责” |
6.1.3 “速效”与“长效” |
6.2 改善的举措 |
6.2.1 提升节目的深广度和专业性 |
6.2.2 增强参与主体的责任意识 |
6.2.3 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问政时刻》收视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2:2016—2018 年《问政时刻》节目播出情况 |
致谢 |
(8)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焦点访谈》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话语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设想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研究设想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及预期成果 |
1.5.1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2 论文预期成果 |
第2章 论文分析主体及主要理论综述 |
2.1 《焦点访谈》栏目综述 |
2.2 话语分析理论综述 |
2.2.1 话语分析的缘起及发展 |
2.2.2 新闻话语分析 |
2.2.3 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3章 《焦点访谈》话语文本分析 |
3.1 《焦点访谈》的语义宏观结构—呈现层层推导的命题层级 |
3.2 《焦点访谈》新闻图式—与故事化图式相契合 |
3.2.1 标题和导语—故事图式的总括 |
3.2.2 主要事件和背景—故事图式的冲突 |
3.2.3 评论—故事图式的结尾 |
3.3 《焦点访谈》微观结构—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
3.3.1 呈现事实—《焦点访谈》的主要事件、新闻背景、采访调查 |
3.3.2 发表评论—《焦点访谈》的标题、主持人口播、记者访谈 |
3.3.3 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
3.4 《焦点访谈》措辞风格与修辞策略:观点的多样化表达 |
3.4.1 措辞风格—大众化口语化风格明显 |
3.4.2 修辞策略—善用修辞加强传播效果 |
第4章 《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 |
4.1 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强 |
4.1.1 “传播者本位意识”的含义 |
4.1.2 《焦点访谈》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的表现 |
4.2 话语内容—大量体现政府话语 |
4.2.1 宣传解析党和国家在各领域的政策 |
4.2.2 积极引导舆论传达官方态度 |
4.3 话语表达—“多元化”与“一元化”并存 |
4.3.1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多元化”特征 |
4.3.2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一元化”特征 |
第5章 《焦点访谈》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
5.1 宏观结构:由“三段式”向“多段式”发展 |
5.2 新闻图式:优化《焦点访谈》的故事化图式 |
5.3 “传播者本位意识”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
5.3.1 “受众本位意识”的含义 |
5.3.2 促进《焦点访谈》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
5.3.3 “传播者本位”与“受众本位”之间保持平衡 |
5.4 话语表达注重思辨性和多元化 |
5.4.1 选题与评论皆要注重思辨性 |
5.4.2 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多元化表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Ⅰ |
附录Ⅱ |
(9)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10)社会治理功能视域下我国电视问政节目问题与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治理”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媒体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电视问政”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 |
第五节 论文创新与局限 |
一、论文创新 |
二、研究局限 |
第二章 电视问政:传统媒体社会治理的新形式 |
第一节 传统媒体社会治理功能说 |
一、传统媒体社会治理的类型 |
二、传统媒体社会治理的效果 |
第二节 我国电视问政节目概述 |
一、我国电视问政节目发展现状 |
二、我国电视问政节目的特征 |
第三节 我国电视问政节目参与社会治理 |
一、政府层面:组织动员与意识形态整合 |
二、社会层面:权力监督与动态维稳 |
三、个体层面:风险社会与自我确认 |
第三章 社会治理视域下我国电视问政节目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电视问政节目存在的问题 |
一、节目前期宣传不到位 |
二、问政过程存在“作秀”成分 |
三、问政现场互动性不强 |
四、节目报名及投诉通道呈现半封闭状态 |
五、节目缺乏科学长效规划 |
第二节 电视问政节目的问题制约社会治理的效果 |
一、前期宣传效果不到位,社会治理的全员参与性差 |
二、问政主体模糊不清,社会治理角色话语权失衡 |
三、问政过程沟通不畅,挫伤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 |
四、问政结果缺少监督,治理不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
第四章 我国电视问政节目社会治理功能的提升路径 |
第一节 境外相关电视节目对我国电视问政节目的价值参考 |
一、美国政论节目:官民互动的“双向街” |
二、韩国政论节目:透视民主的“显微镜” |
三、香港政论节目:自由开放的意见场域 |
四、台湾政论节目:舆论飓风的发酵地 |
第二节 我国电视问政节目科学发展的长效发展 |
一、提供问政节目发展的宽松环境 |
二、明确电视问政节目的服务宗旨 |
三、延续电视问政节目的监督效果 |
第三节 我国电视问政节目科学发展的策略思考 |
一、运行保证透明公开 |
二、强化多方合作协商 |
三、丰富主体多元参与 |
四、线上线下联动互通 |
第五章 对传统媒体社会治理功能提升的启示 |
第一节 传统媒体要整合自身优势参与社会治理 |
一、严谨议程设置,权威性发声 |
二、聚能高粘度舆论,“媒治”升华 |
三、栏目品牌思维运营强化社会治理功能 |
第二节 传统媒体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要积极借力新媒体 |
一、网络问政打造了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新平台 |
二、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借势涅盘 |
三、媒介融合环境中协同治理创新 |
第三节 传统媒体应在与政府、公众利益的平衡中发挥治理功能 |
一、合力政府出拳,双向互动牵制 |
二、链接瀑布式与蒸腾式治理模式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角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舆论监督对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作用研究 ——以西安电视台《问政时刻》节目为例[D]. 彭文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电视问政类节目发展策略研究[D]. 瞿程程. 河北大学, 2021(02)
- [3]从媒介素养之争到新闻价值观之争:柴静研究[D]. 张乐. 兰州大学, 2021(02)
- [4]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治理路径优化研究 ——以南宁广播电视台为例[D]. 谢超霞. 广西大学, 2020(07)
- [5]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为例[D]. 赵安琪.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舆论社会研究[D]. 张晓雪. 山东大学, 2020(01)
- [7]《问政时刻》议程设置理论[D]. 郑杨静.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
- [8]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D]. 郭姝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10]社会治理功能视域下我国电视问政节目问题与启示研究[D]. 王群.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