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里木库车陆内前陆盆地及其勘探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红波[1](2019)在《川中地区南充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充构造位于川中低缓褶皱区,处于川中隆起的大斜坡位置。一直以来,前人们对川中地区南充构造的研究大多为须家河组或侏罗系油气储藏评价研究,缺少对南充构造的构造地质研究,也较少通过二维地震剖面及剖面反演恢复对南充构造深部结构特征及构造运动学特征、构造动力学特征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主要以二维地震测线剖面以及研究区相关钻井资料作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识别解释地震剖面地震反射层、识别分析研究区不整合面特征以及平衡剖面演化,以此来对南充构造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以及南充构造形成成型的动力来源加以研究分析,最后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进行验证。研究取得了符合实际区域地质演化背景及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的认识。主要取得认识如下:(1)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区域不整合面发育情况的研究分析,再结合南充构造研究区相关地震测线剖面不整合面的识别解释,将南充构造研究区沉积盖层划分为四个构造地层层序:震旦系构造层、寒武系-志留系的下古生界构造层、二叠系-中三叠统构造层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构造层。(2)南充构造几何学特征研究表明,南充构造处于川中隆起的斜坡位置,地腹震旦系埋深往北西及北东方向,埋深均加大。研究区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志留系及上奥陶统剥蚀严重,部分区域中下奥陶统与上覆下二叠统角度不整合接触。研究区深部构造层及下部构造层地层沉积较稳定,地层厚度变化不大。中部构造层以嘉陵江五段地层为界,嘉陵江五段及雷口坡组在南充构造核部加厚明显,嘉陵江五段以下的上二叠统及下三叠统厚度变化不大,受构造变形影响较小。上部构造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及中下侏罗统沉积厚度稳定,发生等厚变形,总体上,南充构造属于滑脱褶皱。南充构造南东段在地表出现分叉现象,更多考虑是地形剥蚀的原因,而非构造运动引起的。(3)南充构造运动学特征研究,根据经过南充构造的四条测线01、02、03、04的平衡剖面缩短量结果分析,以嘉五段为主滑脱面,南充构造北西段滑脱面之上地层平均缩短量为144.27m,中段滑脱面之上地层平均缩短量333.22m,南东段滑脱面之上的地层平均缩短量27.51m。总的来说,南充构造北西段及中段受到构造应力影响较大,地腹褶皱形态发育,南东段受到构造应力影响小,地腹褶皱形态不太发育。(4)南充构造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南充构造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之后在喜马拉雅期构造最终定型。通过设计实施构造物理模拟验证实验,根据物理模拟实验过程观察及实验模型切片结果的研究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南充构造在隆升应力作用下形成成型的可能性。
蔚远江,杨涛,郭彬程,詹路锋,许小溪,杨超[2](2019)在《中国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主要进展和展望》文中指出我国中西部地区发育有16个前陆冲断带,油气资源总体较为丰富。前陆冲断带在天然气加快发展中地位与作用重要,是近期勘探突破发现、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和补充。2011年以来前陆冲断带勘探获得塔里木盆地库车深层天然气及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石油两项重大突破、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油及四川盆地西北缘天然气两项重大进展、准噶尔盆地南缘及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鄂尔多斯西缘油气3个重要苗头,进一步夯实了西气东输资源基础,推动了前陆盆地大油气区勘探进程。前陆冲断带地质研究在盆地原型恢复和晚期构造改造、深层结构刻画与构造解剖、储层演化与油气充注机制、断-盖控藏模式与油气有效聚集3-R评价方法、区域成藏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5个方面形成创新认识,发展了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油气聚集理论。前陆冲断带勘探配套技术研发在复杂构造建模技术、复杂构造深度域地震成像技术、复杂油气藏综合评价技术、前陆深层钻完井和储层压裂改造技术4方面取得进展,推动了前陆核心技术形成和油气勘探发现。前陆冲断带近期勘探显示出较大增储潜力与挑战共存的局面。展望了前陆基础地质、油气勘探、勘探技术研究3方面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了近期勘探的3点启示与增储潜力,针对未来前陆冲断带在勘探生产、地质研究、配套技术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4方面勘探研究对策与建议。
孙海涛,钟大康,李勇,毛亚昆,杨宪彰[3](2018)在《超深低孔特低渗砂岩储层的孔隙成因及控制因素——以库车坳陷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为例》文中指出库车坳陷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经过了漫长的埋藏过程和复杂的成岩演化,形成了一套超深低孔特低渗储层。本文详细描述了该储层的孔隙成因类型,并分析了其控制因素。通过鉴定大量铸体薄片和荧光薄片,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手段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形态、规模和成因3个依据识别出8类孔隙和2类裂缝,认为该低孔特低渗储层为孔隙型储层,次生成因控制的孔隙占主导地位;并提出早期长时间浅埋藏及所处的碱性环境导致了弱压实及强胶结,后期的构造挤压进一步减孔,而晚期溶蚀虽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其并未大规模有效改善储层的低孔现状。
张懿[4](2018)在《库车坳陷东部地区中下侏罗统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研究区典型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岩芯资料及测井解释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X-衍射、镜质体Ro及包裹体分析等实验手段,对研究区沉积相发育特征、储层特征以及储层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研究区中下侏罗统主要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同时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湖泊沉积以及少量扇三角洲沉积。研究区中下侏罗统储集岩石主要为岩屑砂岩,次为长石岩屑砂岩;储层主要经历了了压实、胶结、溶蚀、交代、自生矿物充填及破裂等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对储层伤害最大,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对储层物性有明显改善作用,研究区中下侏罗统储层整体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晚成岩阶段。研究区中下侏罗统储集砂岩成岩相(组合)划分为溶蚀-原生粒间孔隙相、溶蚀破裂相、碳酸盐致密胶结相、致密压实相,其中溶蚀-原生粒间孔隙相主要发育在浅层,为最好的一类储层;溶蚀破裂相为较好的储层,在研究区分布最广。研究区中下侏罗统西部深层储层多以发育超低孔-超低渗型、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主,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次生溶孔及微裂缝。东部浅层储层主要发育中孔-中渗型、孔隙型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原生粒间孔隙。研究区中下侏罗统储层主控因素包括沉积环境、原始沉积物粒度、分选及组分等,同时受到后期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影响,沉积环境决定了原始物性的好坏,原始物质成分决定了后期成岩改造的潜力。
郭颖[5](2016)在《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田古隆起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主要的接替区,论文通过野外露头、钻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对和田古隆起及其邻区不整合结构样式和规模进行了分析;结合地层展布特征,利用旋回分析法研究了古隆起的隆升强度和迁移规律;借助古构造恢复技术,复原了古隆起发育区关键构造变革期古构造格局;并对和田古隆起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古生界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塔西南坳陷,各不整合面具有叠合特征,自塔西南山前地区至巴楚隆起不整合发育强度减弱、叠合不整合程度逐渐减小,指示隆起区向坳陷区不整合样式的变化;中、新生界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巴楚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巴楚隆起内部沿断裂构造带发育角度不整合,而巴楚隆起以南地区则以平行不整合、区域倾斜的低角度不整合为主,反映隆起构造的消亡。和田古隆起及其邻区寒武纪-奥陶纪剥蚀量呈逐渐增大特征,古隆起整体继承性发育,最大剥蚀区位于塔西南山前一带;志留-中泥盆世最大剥蚀区带位于塘古巴斯凹陷,古隆起范围向东迁移;晚泥盆世-二叠纪最大剥蚀位置迁移至巴楚隆起西段,指示和田古隆起开始塌陷;中-新生代剥蚀作用主要发育在巴楚隆起,与巴楚-麦盖提地区构造反转、和田古隆起彻底消亡有关。构造复原表明,和田古隆起是自前寒武纪基底就已存在的古隆起,可将其演化分为基底隆起阶段、早中寒武世同沉积隆起阶段、晚寒武世-奥陶纪继承发展阶段、志留-泥盆纪强烈隆升阶段、晚泥盆世-二叠纪初始消亡阶段、中-新生代消亡阶段;进一步研究显示加里东早、中期隆起高部位位于塔西南坳陷,为NW或NWW走向,海西早期鼻状凸起近EW走向,海西晚期和田古隆起开始埋藏消失,喜马拉雅期彻底消亡;大体上发育于早古生代的和田古隆起具有总体继承、挠曲迁移的特征,由早及晚隆起范围和隆起幅度逐渐增强。基底先存构造、盆地周缘构造事件、滑脱层和区域构造反转作用共同控制了和田古隆起的形成和演化。基底先存断裂控制古隆起发育在塔西南坳陷,呈NW或近EW向展布;昆仑洋和阿尔金洋洋盆闭合、板块碰撞和造山带隆升产生的挤压应力是古隆起形成的动力来源;中寒武统膏岩层系作为区域性滑脱层,调节了古隆起不同阶段的转向迁移和变形差异;区域构造反转作用以巴楚隆起南缘断裂为枢纽,促使古隆起在新生代埋藏消亡。
王庭斌,张亚雄,董立,张玉银[6](2016)在《含煤盆地转化为含煤-含气(油)盆地的构造地质环境》文中研究指明与含煤岩系相关大气田的开发是中国天然气储产量快速增长的主体,为了进一步阐明与含煤岩系相关大气田的勘探前景,在概述了已发现大气田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用实例总结了含煤-含气(油)盆地形成条件,明确指出虽然不同类型含煤盆地发展演化的构造地质环境不完全相同,但是所有含煤盆地能否转化成为含煤-含气(油)盆地的关键因素是相同的,即:含煤岩系沉积期间和含煤岩系沉积后是否以沉降为主,沉积期间及沉积后所经历的构造地质作用能否有效匹配.上述构造地质环境持续时间越长,各种构造地质作用有效匹配程度越好,越利于转化成为含煤-含气(油)盆地,越有利于形成大型气田.中国特定的构造地质环境决定了含煤岩系是中国最重要的气源岩,一些大中型含煤盆地是构造地质环境最优越的盆地,还有较大勘探潜力,仍然可以继续发现更多的大型煤成气田,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天然气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勘探方向.
吴根耀,朱德丰,梁江平,杨建国,赵岩[7](2014)在《塔里木盆地异常高压气藏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成藏模式》文中研究表明在全面论述塔里木盆地异常高压气藏分布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南天山和西昆仑山的山前坳陷的区域演化、异常高压成因、储气构造形成和成藏期,进而提出其成藏模式,探讨异常高压气藏形成的关键和勘探靶区。库车坳陷除依南2气藏为自源型外,其它5个气藏均属晚期充注型;主成藏期是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背斜发育受一组后展式扩展的逆冲断层控制,更新世以来天然气向原储气构造内充注,异常高压是自源型高压和传导型高压的叠加。叶城凹陷柯克亚背斜深部的古近系在中新世成藏,上新世-早更新世随地层褶皱发生调整,属晚期调整的气藏;浅部的中新统气藏则是晚期充注型,除气源岩供气外还有深部的古近系气藏为之供气,应属晚期次生成藏。
吴根耀,朱德丰,梁江平,杨建国,赵岩[8](2013)在《塔里木盆地异常高压气藏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成藏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面论述塔里木盆地异常高压气藏分布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南天山和西昆仑山的山前坳陷的区域演化、异常高压成因、储气构造形成和成藏期,进而提出其成藏模式,探讨异常高压气藏形成的关键和勘探靶区。库车坳陷除依南2气藏为自源型外,其它5个气藏均属晚期充注型;主成藏期是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背斜发育受一组后展式扩展的逆冲断层控制,更新世以来天然气向原储气构造内充注,异常高压是自源型高压和传导型高压的叠加。叶城凹陷柯克亚背斜深部的古近系在中新世成藏,上新世-早更新世随地层褶皱发生调整,属晚期调整的气藏;浅部的中新统气藏则是晚期充注型,除气源岩供气外还有深部的古近系气藏为之供气,应属晚期次生成藏。
吴根耀,梁江平,杨建国,朱德丰,陈均亮,申家年[9](2012)在《“盆”“山”耦合在异常高压盆地流体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这是以"盆""山"耦合理论指导盆地异常高压研究的首次尝试。异常高压的成因和分布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域构造应力场,在挤压型盆地中形成异常高压的主控因素是挤压应力和天然气(油气)充注,异常高压呈平行造山带的(宽)带状或连续的面状分布;拉张型盆地和剪切—拉分盆地的主控因素是热作用。异常高压在拉张型盆地中为散点状或被分隔的面状分布,在剪切型盆地中呈点状或散点状分布。不同类型的盆地内断裂的产状不同,决定了异常高压有不同的传导方向,挤压—反转时异常高压的保存或释放(泄压)也各具特点。这为"盆""山"耦合从指导盆地动态演化的研究发展引伸为指导储层和流体动态演化的研究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祝贺[10](2011)在《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沉积、层序地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塔里木盆地三叠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及有利区带预测研究,为塔里木盆地三叠系进一步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论文充分利用盆地内钻井岩心、测井响应及相序组合等标志,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共识别出5类沉积体系和26个沉积微相。重点查明了三叠系发育了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底扇沉积体系,并建立了坳陷湖盆缓坡带辫状河三角洲模式、深水湖底扇模式及坳陷湖盆陡坡带扇三角洲模式。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及陆相层序地层学最新进展为理论基础,在精细沉积体系划分及沉积微相特征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地震、钻测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从层序界面识别入手,对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进行层序地层分析。依据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标志,共识别出了5个层序界面(SB1-SB5)。层序界面性质主要包括不整合面、超覆面、测井曲线形态突变面、旋回叠加方式转换面、侵蚀冲刷面和岩性、岩相转换面等多种类型,其中以侵蚀冲刷面和岩性、岩相转换面最为普遍。在上述关键界面识别基础上,首次在整个塔北-塔中坳陷内将三叠系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SQ1-SQ4)。各层序发育低位体系域(LST)、湖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有些被削蚀的部位缺少HST,在有些深凹区缺少LST。通过对过渡相带关键井的层序特征分析,结合地震剖面的精确标定,建立了研究区的等时地层格架。研究区东西向层序发育个数可以较好地对比,塔中地区上部层序局部隆升缺失,塔北隆起下部层序沉积缺失。结合层序充填过程及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分析,建立了两种层序充填模式:①以塔北-塔中湖盆东部和东南部的斜坡部位为典型代表的缓坡坡折背景的层序充填模式;②以塔北隆后带的斜坡部位为典型代表的陡坡带型层序充填模式。在三级层序(相当于长期旋回)和沉积体系研究基础上,首次采用上升和下降相域作为编图单元对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纪进行了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系统分析了全盆地三叠系各三级层序相域沉积相展布规律与时空演化特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塔里木盆地三叠系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的特征,以及在层序格架中的组合类型和特征。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层序格架内发育有4套区域性生储盖组合,进一步划分为自生自储自盖、上生下储上盖和下生中储上盖三种生储盖组合类型,从宏观上控制了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油气的分布。结合塔里木盆地三叠系油气勘探现状,提出了塔北-塔中地区有利的勘探目标。
二、塔里木库车陆内前陆盆地及其勘探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库车陆内前陆盆地及其勘探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川中地区南充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南充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大巴山构造带研究现状 |
1.2.3 构造物理模拟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球物理场及基底结构特征 |
2.2.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
2.2.2 航磁极异常特征 |
2.2.3 深部速度结构特征 |
2.2.4 基底结构特征 |
2.3 研究区地层概况 |
2.4 研究区构造地层层序划分 |
2.4.1 震旦系构造层 |
2.4.2 下古生界构造层 |
2.4.3 二叠系-中三叠统构造层 |
2.4.4 上三叠统-侏罗系构造层 |
2.5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第3章 构造几何学特征 |
3.1 浅表构造特征 |
3.2 深部结构特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构造运动学特征 |
4.1 地震剖面特征 |
4.2 运动学特征 |
4.2.1 平衡剖面技术 |
4.2.2 缩短量问题 |
4.2.3 剖面演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构造动力学特征 |
5.1 动力学特征 |
5.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验证 |
5.2.1 实验目的 |
5.2.2 实验相似性准则 |
5.2.3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
5.2.4 实验材料选取 |
5.2.5 实验模型设计 |
5.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中国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主要进展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前陆冲断带近期油气勘探进展 |
1.1 库车前陆深层勘探 |
1.2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前陆勘探 |
1.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勘探 |
1.4 四川盆地西北缘前陆勘探 |
1.5 准噶尔南缘、塔里木西南缘和鄂尔多斯西缘前陆勘探 |
2 前陆冲断带近期地质研究进展 |
2.1 前陆盆地原型恢复和晚期构造改造 |
2.2 前陆冲断带深层结构刻画与构造解剖 |
2.3 前陆深部储层演化、油气充注机制及含气性主控因素 |
2.4 前陆油气有效聚集与3-R评价及构造单元-区带-目标评价方法体系 |
2.5 前陆冲断带区域成藏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
2.5.1 库车前陆常规砂岩超高压大气田成藏认识 |
2.5.2 川西北前陆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成藏认识 |
2.5.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砂砾岩大油田成藏认识 |
3 前陆冲断带近期勘探技术进展 |
3.1 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建模技术 |
3.2 前陆复杂构造深度域地震成像技术体系 |
3.3 前陆冲断带复杂油气藏综合评价技术系列 |
3.4 前陆冲断带深层钻完井和储层压裂改造技术 |
4 前陆冲断带勘探研究展望与讨论 |
4.1 前陆冲断带勘探研究近期特点与发展趋势 |
4.2 前陆冲断带近期勘探的三点启示 |
4.3 前陆冲断带近期勘探增储潜力 |
4.4 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面临的挑战 |
4.5 前陆冲断带勘探研究对策与建议 |
5 结论 |
(3)超深低孔特低渗砂岩储层的孔隙成因及控制因素——以库车坳陷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 |
2 孔隙成因及识别标志 |
2.1 储集空间类型 |
2.2 各类孔隙的识别标志 |
2.3 各类裂缝的识别标志 |
3 储集空间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
3.1 分布特征 |
3.2 控制因素 |
3.2.1 长期浅埋减缓了压实减孔作用 |
3.2.2 早期胶结作用间接保存了原生粒间体积 |
3.2.3 构造活动的挤压减孔效应强于其造缝增孔效应 |
3.2.4 晚期溶蚀形成次生孔隙, 但未大规模增孔 |
4结论 |
图版说明 |
(4)库车坳陷东部地区中下侏罗统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环境特征 |
1.2.2 物源特征 |
1.2.3 气候特征 |
1.2.4 侏罗系储层特征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库车坳陷东部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地层发育特征 |
2.1.2 生储盖组合特征 |
2.2 库车坳陷构造~沉积演化阶段 |
2.2.1 侏罗纪以来构造运动对库车坳陷地层发育的影响 |
2.2.2 库车坳陷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
3.1 沉积相标志 |
3.1.1 岩石颜色标志 |
3.1.2 岩石岩性标志 |
3.1.3 原生沉积构造标志 |
3.1.4 古生物标志 |
3.2 沉积相划分 |
3.2.1 辫状河三角洲 |
3.2.2 曲流河三角洲 |
3.2.3 扇三角洲 |
3.2.4 湖泊 |
3.3 沉积相纵向演化特征 |
3.4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4章 储层特征 |
4.1 储集岩石类型 |
4.2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与成岩相(组合)特征 |
4.2.1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
4.2.2 成岩相(组合)特征 |
4.3 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模式 |
4.3.1 成岩演化模式 |
4.3.2 孔隙演化模式 |
4.4 主要储集空间类型 |
4.5 储层物性特征及储层类型 |
4.5.1 储层性质 |
4.5.2 储层物性特征及储层类型 |
第5章 储层主控因素 |
5.1 岩性(粒径)对储层的控制 |
5.2 分选性对储层物性的控制 |
5.3 原始组分对储层物性的控制 |
5.4 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 |
5.5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隆起构造研究进展 |
1.3.2 和田古隆起研究现状 |
1.3.3 不整合研究 |
1.3.4 剥蚀量估算 |
1.3.5 古构造恢复 |
1.3.6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主要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关键构造变革期不整合特征 |
3.1 关键构造变革期及主不整合级别 |
3.1.1 关键构造变革期厘定 |
3.1.2 主不整合级别划分 |
3.2 主不整合发育特征 |
3.2.1 主不整合结构样式及分布 |
3.2.2 叠合不整合分布特征 |
3.2.3 叠合不整合地质意义 |
第4章 和田古隆起隆升特征 |
4.1 主要研究方法 |
4.1.1 地层埋藏史分析法 |
4.1.2 地层旋回分析法 |
4.1.3 累积最小生长指数法 |
4.2 主不整合剥蚀厚度估算 |
4.2.1 剥蚀量计算方法选择依据 |
4.2.2 碳酸盐岩地层剥蚀量估算流程 |
4.2.3 碎屑岩地层剥蚀量估算流程 |
4.2.4 下奥陶统蓬莱坝组顶面剥蚀厚度 |
4.2.5 中奥陶统顶面剥蚀厚度 |
4.2.6 上奥陶统顶面剥蚀厚度 |
4.2.7 中泥盆统顶面剥蚀厚度 |
4.2.8 二叠系顶面剥蚀厚度 |
4.2.9 古近系顶面剥蚀厚度 |
4.3 古隆起隆升差异分析 |
第5章 和田古隆起构造变形特征与古构造恢复 |
5.1 主要断裂带变形特征 |
5.1.1 塘古巴斯凹陷西段玛东断裂带 |
5.1.2 巴楚隆起东段玛扎塔格断裂带 |
5.1.3 巴楚隆起西段色力布亚断裂带 |
5.1.4 麦盖提斜坡东段玉中断裂带 |
5.2 和田古隆起及邻区构造演化特征 |
5.2.1 NE-SW向构造演化特征 |
5.2.2 NW-SE向构造演化特征 |
5.3 和田古隆起古构造恢复 |
5.3.1 古构造恢复方法 |
5.3.2 中寒武统(相当与拉平T81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3 早奥陶世(相当于拉平T78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4 中奥陶世(相当于拉平T74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5 晚奥陶世(相当于拉平T70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6 中泥盆世(相当于拉平T60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7 晚二叠世(相当于拉平T50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8 古近纪(相当于拉平T22界面)古构造特征 |
第6章 和田古隆起形成过程与控制因素 |
6.1 和田古隆起构造原型 |
6.1.1 基底陆缘隆起演化阶段 |
6.1.2 早中寒武世同沉积隆起阶段 |
6.1.3 晚寒武世-奥陶纪继承性隆起阶段 |
6.1.4 志留纪-中泥盆世强烈隆起阶段 |
6.1.5 晚泥盆世-二叠纪隆起初始衰亡阶段 |
6.1.6 中-新生代隆起反转消亡阶段 |
6.2 和田古隆起控制因素 |
6.2.1 基底构造控制作用 |
6.2.2 周缘构造叠加作用 |
6.2.3 滑脱层调节作用 |
6.2.4 区域构造反转作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含煤盆地转化为含煤-含气(油)盆地的构造地质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与含煤岩系相关大气田分布特征概述 |
1.1 有7套含煤岩系是主要气源岩 |
1.2 多数盆地含有海相、湖相岩系气源 |
1.3 以含煤岩系内储盖组合为主,致密储层比例较大 |
1.4 气藏圈闭类型多与岩性变化有关 |
1.5 富煤成烃凹陷的生烃中心区及周缘是主要聚集区 |
1.6 喜马拉雅期是主成藏期 |
1.7不同类型含煤-含气(油)盆地气田分布及成藏特点 |
1.8形成了5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含煤成气区 |
2煤成气源岩沉积环境 |
2.1 海西期以来中国大陆广泛发育含煤岩系 |
2.2 煤成气源岩沉积的构造地质环境 |
3 含煤岩系内优质储盖组合发育的构造地质环境 |
4 沉积后的构造地质环境 |
4.1 促进作用 |
4.1.1促进含煤岩系有机质演化 |
4.1.2促进煤成烃的运储聚及煤成气(油)藏封盖保存 |
4.2 破坏作用 |
4.3 成藏期间构造地质演化特征影响成藏条件及评价 |
4.3.1克拉通内坳陷型 |
4.3.2类前陆型 |
4.3.3陆缘断陷型 |
4.3.4陆内断陷型 |
4.3.5构造地质环境有效匹配是不同类型盆地转化成为含煤-含气(油)盆地的关键 |
4.4 不同类型盆地构造地质环境对气田成藏及勘探前景的影响 |
5 结语 |
(8)塔里木盆地异常高压气藏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塔里木盆地异常高压封存箱概述 |
2 库车坳陷 |
2.1 区域演化概述 |
2.2 异常高压分布和层位 |
2.3 异常高压成因探讨 |
2.3.1 构造挤压 |
2.3.2 天然气充注 |
2.3.3 沉积物的欠压实 |
2.3.4 关于构造抬升 |
2.4 成藏模式与成藏期 |
3 叶城凹陷 |
3.1 区域演化概述 |
3.2 分段及与库车地区的对比 |
3.3 异常高压分布和层位 |
3.4 成藏模式和成藏期 |
4 讨论和结语 |
4.1 异常高压气藏的形成时间 |
4.2 异常高压封存箱的分布 |
4.3 异常高压气藏类型 |
4.4 异常高压气藏形成的关键 |
4.5 异常高压气藏勘探靶区 |
(9)“盆”“山”耦合在异常高压盆地流体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盆地流体研究简要回顾 |
2 异常高压成因 |
2.1 挤压型盆地 |
2.1.1 挤压型盆地主要特征 |
2.1.2 挤压型盆地内产生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 |
(1) 区域挤压构造应力。 |
(2) 天然气 (或油气) 充注。 |
(3) 巨大的沉积速率及由之引起的沉积物欠压实。 |
2.2 拉张型盆地 |
2.2.1 拉张型盆地主要特征 |
2.2.2 拉张型盆地内产生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 |
(1) 水热增压作用。 |
(2) 促使有机质快速生烃。 |
(3) 热液的催化作用。 |
(4) 促进有机质堆积和生化作用。 |
2.3 剪切型盆地 |
3 异常高压分布 |
3.1 挤压型盆地 |
3.2 拉张型盆地 |
3.3 剪切型盆地 |
4 异常高压传导和保存 |
4.1 挤压型盆地 |
4.2 拉张型盆地 |
4.3 剪切型盆地 |
5 结束语 |
(10)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沉积、层序地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学科前沿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坳陷湖盆研究现状 |
1.2.3 岩性油气藏勘探现状 |
1.3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
2.2 三叠纪古构造格局 |
2.2.1 早三叠世 |
2.2.2 中三叠世 |
2.2.3 晚三叠世 |
2.3 三叠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1 各分区地层系统 |
2.3.2 地层划分和对比 |
第3章 沉积体系研究 |
3.1 沉积体系类型划分 |
3.2 各沉积体系和沉积相特征 |
3.2.1 辫状河沉积体系 |
3.2.2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
3.2.3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
3.2.4 湖泊沉积体系 |
3.2.5 湖底扇相 |
3.3 沉积相模式 |
3.3.1 坳陷湖盆缓坡带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机理及模式 |
3.3.2 深水湖底扇发育机理及模式 |
3.3.3 坳陷湖盆陡坡带扇三角洲发育机理及模式 |
第4章 层序地层特征 |
4.1 层序划分方案和原则 |
4.2 层序界面特征分析 |
4.2.1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
4.2.2 界面类型 |
4.2.3 塔北-塔中地区层序界面特征 |
4.3 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划分 |
4.4 层序对比及特征分析 |
4.4.1 单井层序特征分析 |
4.4.2 地震层序解释 |
4.4.3 连井剖面层序地层对比 |
4.5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4.5.1 编图思路及编图单元选择 |
4.5.2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4.6 层序充填过程 |
4.7 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
4.7.1 构造运动对低频层序的控制 |
4.7.2 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 |
4.7.3 沉积物特征因素 |
4.7.4 基准面和可容纳空间变化对层序的控制 |
4.7.5 古气候对层序的控制 |
4.7.6 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
4.8 三叠系层序充填模式探讨 |
4.8.1 湖盆缓坡坡折带型层序充填样式 |
4.8.2 陡坡带型层序充填样式 |
第5章 层序格架中生储盖组合特征及有利勘探目标预测 |
5.1 层序格架中生储盖特征 |
5.1.1 烃源岩特征 |
5.1.2 储集层特征 |
5.1.3 盖层特征 |
5.2 层序格架中的生储盖组合特征 |
5.2.1 生储盖组合类型 |
5.2.2 层序格架中生储盖组合特征 |
5.3 有利勘探目标预测 |
5.3.1 岩性地层圈闭勘探 |
5.3.2 有利区带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塔里木库车陆内前陆盆地及其勘探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川中地区南充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D]. 张红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2]中国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主要进展和展望[J]. 蔚远江,杨涛,郭彬程,詹路锋,许小溪,杨超. 地质学报, 2019(03)
- [3]超深低孔特低渗砂岩储层的孔隙成因及控制因素——以库车坳陷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为例[J]. 孙海涛,钟大康,李勇,毛亚昆,杨宪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03)
- [4]库车坳陷东部地区中下侏罗统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D]. 张懿.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5]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D]. 郭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6]含煤盆地转化为含煤-含气(油)盆地的构造地质环境[J]. 王庭斌,张亚雄,董立,张玉银. 地球科学, 2016(02)
- [7]塔里木盆地异常高压气藏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成藏模式[A]. 吴根耀,朱德丰,梁江平,杨建国,赵岩.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兰州油气中心及离退休等部门, 2014
- [8]塔里木盆地异常高压气藏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成藏模式[J]. 吴根耀,朱德丰,梁江平,杨建国,赵岩. 石油实验地质, 2013(04)
- [9]“盆”“山”耦合在异常高压盆地流体研究中的应用[J]. 吴根耀,梁江平,杨建国,朱德丰,陈均亮,申家年. 石油实验地质, 2012(03)
- [10]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沉积、层序地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研究[D]. 祝贺.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