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772”对乳腺癌治疗的癌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陈伟霞,牛垚飞,康研,黄莉,马纯政,赵爱光[1](2021)在《抗肿瘤中成药注射剂研究现状》文中提出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中医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药是祖国医学的瑰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部分中药经过现代制药工艺的提取制成有效成分稳定、安全性高的中成药注射剂。目前临床应用于肿瘤治疗的中成药注射液有20余种,多配合手术、放疗、化疗等西医治疗手段,具有减轻毒副反应,增加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我国抗肿瘤中成药现存在使用不规范、辨证不准确等问题,如何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与证型使用中成药,对显着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季文媛,魏少荫,刘炜[2](2021)在《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大荨麻提取物(0、1、2、4、8、16、32、64 mg/m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 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选择中位抑制浓度附近的浓度(5和10 mg/ml)作为给药浓度分别处理MCF-7和MDA-MB-231细胞24 h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B法检测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在MCF-7细胞用5 mg/ml大荨麻提取物处理的同时转染过表达AKT质粒(大荨麻+AKT组),转染空载质粒为对照组(大荨麻+vec组),WB法检测过表达效率,比较过表达AKT对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各大荨麻提取物处理组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活力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5或10 mg/ml大荨麻处理组乳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数显着减少,G0/G1期细胞占比和凋亡率显着增加(P<0.05或P<0.01),P21、BAX蛋白表达显着升高而Cyclin D1、CDK4、Bcl2蛋白以及p-PI3K、p-AKT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或P<0.01)。大荨麻+AKT组p-AKT和AKT蛋白表达显着高于大荨麻+vec组,克隆数、S期和G2/M期细胞占比均高于大荨麻+vec组(P<0.05或P<0.01),G0/G1期细胞占比和凋亡率低于大荨麻+vec组(P<0.05或P<0.01)。结论:大荨麻提取物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且阻滞细胞在G0/G1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方佳成[3](2021)在《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据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男性和女性将合计出现约1930万和1000万的新发病例和癌症死亡病例,其中的1800万例和930万例将来自实体瘤。然而,对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估数据显示,欧洲药物管理局在2009-2013年度批准的大多数抗癌药物未能对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产生重大改善。因此,需要继续提高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疗效。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和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疗法是发展迅速的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它们通过特异性识别在恶性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差异过表达的靶标抗原,达到辨识肿瘤和消融肿瘤的目的。ADC和CAR-T实现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其所识别的靶标抗原是否具备足够的肿瘤特异性。因而,鉴别出理想的靶标抗原至关重要。理想的靶标抗原由恶性细胞特异性表达,然而肿瘤特异性抗原屈指可数。肿瘤相关抗原在肿瘤细胞上表达升高,在正常细胞上限制性表达,这一特性使得它们亦能够作为有效定位恶性肿瘤的靶标分子。目的:以发现理想的肿瘤相关抗原为出发点,着力于打造肿瘤相关抗原发现新平台,构建全面的泛实体瘤肿瘤相关抗原图谱,为癌症研究人员和广泛的科学与医药界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便利。方法:1.使用经统一处理的TCGA和GTEx的RNA序列数据,对19种类型实体瘤中的20242个HUGO基因进行差异分析;通过将阈值设置为Benjamini-Hochberg adjusted p值为0.01,log2Fold Change为1.0,保留那些在肿瘤细胞群中显着差异表达的HUGO基因;结合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信息,排除不具备胞外结构域的蛋白;使用集成了GTEx,HPA和FANTOM5的m RNA表达信息和HPA和HPM的蛋白质丰度信息的数据集,获取在正常组织中受限表达的蛋白分子;使用公开的Blood Spot平台,发现那些在骨髓Lin-CD34+CD38-CD90+CD45RA-HSCs和Lin-CD34+CD38-CD90-45RA-MPPs中限制性表达的蛋白分子。2.将RNA测序的读段计数数据转换为TPM格式,并将每个基因在其配对适应症和正常组织中的TPM值作为差异表达分析的输入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计算并绘制每个候选靶标分子在特定适应症中的表达相比其在各个人体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的差异表达谱。3.提取并整理TCGA中泛癌表型数据中的癌组织学分级,病理分级和TNM分期信息;通过挖掘MC3(“多中心多癌种突变识别”)TCGA MAF(“突变注释格式”)数据,确定靶标基因的非沉默体细胞突变(SNP和INDEL)。结合m RNA表达数据,汇编用于评价靶标基因的异质表达模式的综合数据集。4.从TCGA下载并提取靶标基因组变异数据,从Onco KB收集致癌或功能性基因组变异信息,注释并统计靶标基因的变异类型及发生频率,确定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的携带特异性驱动变异的功能性靶标。5.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CDH1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而运用流式细胞术、过表达共定位分析、结合亲和力检测、抗体测序和可变区序列进化关系分析等,多重表征抗体的各项指标。通过偶联mc-Val Cit PABC-MMAE,制备CDH17靶向型ADC。结合体外杀伤实验与细胞内化评估,完成效应分子的初筛验证。6.通过构建KM12SM和COLO205结肠癌细胞系CDX动物模型,综合评估chi2E21-MMAE和chi2F12-MMAE的体内抗肿瘤活性。通过制备和人鼠CDH17蛋白交叉反应的ADC分子,并对给药的荷瘤小鼠的心/肺/肝/肾/结肠/直肠/脾脏进行HE染色,评估CDH17靶向型ADC对小鼠的组织毒性。7.通过慢病毒载体感染CD3+T细胞,制备LYPD3靶向型CAR-T细胞。通过对CAR-T细胞进行分化检测,确定其向效应细胞持续分化的能力。通过体外细胞杀伤实验和细胞因子分泌检测,研究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的特异性杀伤作用。通过对荷瘤小鼠循环血中的CAR-T细胞进行计数和检测肿瘤组织中的T细胞浸润水平,揭示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在小鼠体内发挥持久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结果:1.开发专门的算法和汇编整合有泛实体瘤和正常组织的大型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信息的综合数据集。2.系统地识别肿瘤相关抗原。通过我们的肿瘤相关抗原发现平台,筛选得到75个潜在的肿瘤相关抗原分子。特别是BACE2、CDH17、CELSR1、CELSR2、COL17A1、COL23A1、CRIM1、DSC3、GPR87、LYPD3、MUC17、NOX1、PTPRN2、SCTR、TRPM8、VCAM1等分子值得做进一步的临床前研究。3.基于CDH17蛋白定向开发的ADC分子可以在体内显着消融KM12SM和COLO205异种移植瘤,并对高表达CDH17蛋白的结肠癌病人来源的异种移植瘤表现出一定的肿瘤抑制效果。chi2F12-MMAE在体外对高药敏度的COLO205显示高水平的细胞毒性(IC50=60.9p M),chi2E21-MMAE和chi1A13-MMAE对COLO205的抑瘤水平相当(IC50:925.8 p M vs.998.3 p M)。两次单药静脉注射(Q2W)chi2E21-MMAE或chi2F12-MMAE,均能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KM12SM在小鼠体内的生长,但无法完全清除肿瘤。在COLO205 CDX模型中,按同样的给药方式静注chi2F12-MMAE,1.5 mg/kg剂量的第一针治疗可以起到平缓异种移植肿瘤增长的效果,且两周后的第二针治疗亦能继续起到溶瘤效果;3 mg/kg的中剂量治疗组有部分小鼠的肿瘤在后期出现反弹;6 mg/kg的高剂量治疗可以根治异种移植瘤。4.CDH17靶向型ADC在小鼠体内具有相对可控的组织毒性。制备了能和人鼠CDH17蛋白交叉反应的ADC分子677-MMAE,观察到在677-MMAE给药组小鼠的结直肠的局部组织中有炎症反应,聚集了大量的淋巴细胞;但在其它组织中没有出现炎症反应。此外,在观察期内,小鼠对chi2E21-MMAE、chi2F12-MMAE或677-MMAE的体内耐受良好,用药期间未有小鼠死亡个例出现,亦没有观察到10%以上的减重。5.LYPD3靶向型CAR-T细胞能够在小鼠体内对PC9异种移植肿瘤发挥持久的抗肿瘤作用。且小鼠对LYPD3-CAR-T的耐受良好,在观察期内未有小鼠死亡个例出现,亦没有观察到10%以上的减重。进一步调查发现,LYPD3-CAR-T细胞不仅在小鼠外周血中大量存在,还在高响应LYPD3-CAR-T治疗的PC9异种移植瘤组织中大量浸润。此外,LYPD3-CAR-T治疗组的小鼠脾脏内出现大量CD3+T细胞,但在对照组中却没有。CAR-T细胞的记忆表型对于激发持久的免疫应答至关重要。数据显示,LYPD3-CAR-T细胞在输注前,其中的Tn/Tscm细胞和Tcm细胞比例分别高达52.4%和21.7%,具有良好的向效应细胞分化的潜能。结论:通过开发肿瘤相关抗原识别算法和整合来自19种实体瘤和正常组织的大型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数据,完成了泛实体瘤相关抗原的探索。通过考察CDH17靶向型ADC和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在模型小鼠中的抗肿瘤活性,例证了CDH17和LYPD3蛋白分别作为ADC和CAR-T靶标开发的可行性。
李解[4](2021)在《白桦脂酸联合和厚朴酚通过Hippo通路对乳腺癌抑制作用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樊晨[5](2021)在《川芎嗪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
刘若冰[6](2021)在《乳腺癌患者就医情感体验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
杨丽莹[7](2021)在《多模态超声对乳腺肿物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樊舒瑶,沈泳,谢小红[8](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薏苡仁活性成分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中药薏苡仁治疗乳腺癌的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及分子机制研究。在TCMSP数据库筛选薏苡仁的有效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有效成分对应的靶点,同时检索Genecards、OMIM、TTD、Drugbank获得乳腺癌的相关基因,经交集后可获得薏苡仁作用于乳腺癌的候选靶基因。借助Cytoscape3.7.2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在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利用Metascape平台对候选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通路-靶点"网络,以进一步筛选关键基因与有效成分。在i Bio Tools平台筛选差异表达的候选靶基因。共得到活性成分9个,候选靶点58个,GO分析涉及526个生物过程、84个分子功能、37个细胞组分和KEGG通路136条。薏苡仁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为豆甾醇、谷甾醇α1、亚油酸乙酯和2-十八烯酸单甘油酯等;关键靶点为CYP19A1、AR、PTPN1、HMGCR、CYP17A1等。GO功能包括影响蛋白激酶活性和细胞膜; KEGG则主要涉及癌症相关、雌激素、癌症蛋白聚糖信号通路。较健康人群差异表达基因中PPARG、FABP4等12个基因上调,CDK1、TOP2A等11个基因下调。该研究揭示了薏苡仁治疗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后续中医药潜在抗肿瘤作用的研发提供了新的依据与方向。
田云飞[9](2021)在《贝母碱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草本植物贝母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贝母碱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MCF-7细胞,将在培养基中加入贝母碱溶液的细胞标记为实验组,加入DMSO溶液的标记为对照组。用CCK8试剂盒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 V和PI标记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流式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细胞周期染色分析试剂盒标记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流式检测每组细胞各相周期中细胞百分比;提取实验组与对照组蛋白质与RNA,Western Blot与荧光定量PCR检测P21、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周期蛋白A、细胞周期蛋白E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p<0.01,n=3),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同时,实验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凋亡增加(p<0.05,n=3);细胞周期检测发现实验组处在G1期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n=3),同时Western Blot与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实验组细胞周期蛋白D1显着降低,而p21蛋白显着升高(p<0.001,n=3)。结论:贝母碱能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同时增加MCF-7细胞的凋亡;贝母碱能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可能的机制是通过促进p21的表达与降低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以上结果为乳腺癌的治疗及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赵文杰[10](2021)在《基于细胞中药学方法的大黄寒热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经过大量探索,认为是其含有的化学成分。对于单一成分为主的中药,其化学成分的药性也应该是该中药的药性。单一成分中药的寒热药性是由其化学成分的结构所决定的。对于矿物药,化学成分的结构包括元素组成、价态、结晶状态等。对于有机成分,其化学结构包括化合物的骨架结构和官能团。对于含有多种成分的单味中药,其中所含的每一个成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也都应该有其特定的寒热药性。方剂其组成之中药及比例是固定的,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及相互比例也是固定的。改变方剂的组成或比例,其所含成分必然会发生变化,方剂的药性也会随之而变化。也就是说方剂的寒热药性可以由组成复方药味的药性及相互比例来调节。基于此,我们推测中药的寒热药性是由其所含化学成分的寒热药性共同决定的,中药化学成分的寒热药性具有矢量加和性。那么对于寒性中药,除了有显寒性的成分,是否有热性成分?热性中药中是否也有寒性成分?每个成分寒热程度是否有差异?中药中的寒热成分需要通过实验评价来确定。本文选择寒热药性确切的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中药学方法评价大黄中的主要寒热成分,以确定大黄显寒性的主要物质基础。即在寒热药性测定指引下揭示大黄显寒性的主要成分,以丰富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科学内涵,为进一步研究大黄显寒性的作用靶点、作用机制及其“性–构关系”提供研究基础;为进一步证明中药的寒热药性是由其所含化学成分的寒热药性共同决定的,中药化学成分的寒热药性具有矢量加和性提供依据。本文通过系统溶剂法分离大黄水煎液,得到石油醚部位、三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通过HPLC法与质谱法分析及测定了大黄不同分离部位成分的种类及含量。结果石油醚部位主要含有大黄素(0.16±0.05μg/g)、大黄素甲醚(1.20±0.02μg/g);三氯甲烷部位主要含有肉桂酸(7.79±0.15μg/g)、大黄酚(1.63±0.02μg/g)、大黄素甲醚(0.10±0.01μg/g)、大黄素(3.69±0.27μg/g)、芦荟大黄素(2.97±0.33μg/g)、大黄酸(2.80±0.30μg/g);乙酸乙酯部位含有没食子酸(86.46±0.56μg/g)、(+)-儿茶素(89.97±1.10μg/g)、(-)-表儿茶素(22.53±0.37μg/g)、肉桂酸(0.80±0.30μg/g)、芦荟大黄素(0.11±0.10μg/g)、大黄素(0.23±0.03μg/g)、大黄素甲醚(0.06±0.03μg/g);正丁醇部位含有没食子酸(67.73±1.41μg/g)、(+)-儿茶素(30.36±0.50μg/g)、(-)-表儿茶素(8.14±0.05μg/g)、大黄酸-8-O-D-β-葡萄糖苷(19.04±0.13μg/g)、大黄酸(0.40±0.03μg/g)、大黄素甲醚(0.07±0.02μg/g);水部位含有没食子酸(24.15±0.18μg/g)、(+)-儿茶素(3.61±1.20μg/g)、大黄酸-8-O-D-β-葡萄糖苷(33.16±0.11μg/g)、大黄酸(1.13±0.01μg/g)、大黄素甲醚(0.05±0.01μg/g)。采用细胞中药学方法评价大黄水煎液、石油醚部位、三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的寒热药性。结果大黄水煎液性寒,与中医传统认识一致;大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为热性;三氯甲烷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为寒性。表明大黄显寒性是由其热性部位与寒性部位的综合作用,初步说明了大黄中不仅可能有寒性成分,也可能有热性成分。采用细胞中药学方法评价大黄中12种化合物的寒热属性。结果大黄素、大黄酚、肉桂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为热性;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酸-8-O-D-β-葡萄糖苷、番泻苷A、番泻苷B为寒性。进一步表明大黄中不仅有寒性成分,也有热性成分。通过对5个部位各寒热成分分析,初步表明大黄显寒性的主要成分可能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酸-8-O-D-β-葡萄糖苷;各寒热成分的寒热程度不同,对大黄整体寒性的贡献有差异。三氯甲烷部位显示寒性,但其中热性肉桂酸的含量最高。为了研究三氯甲烷部位所含各成分对其整体寒性的影响,依据三氯甲烷部位各成分含量的比例,用细胞中药学方法考察肉桂酸与芦荟大黄素(3:1)、肉桂酸与大黄酸(3:1)、肉桂酸与大黄酚(5:1),肉桂酸与大黄素(2:1),肉桂酸与大黄素甲醚(7:1)的寒热属性。结果肉桂酸与芦荟大黄素(3:1)、肉桂酸与大黄酸(3:1)显寒性,肉桂酸与大黄酚(5:1)、肉桂酸与大黄素(2:1)、肉桂酸与大黄素甲醚(7:1)显热性。结果表明大黄三氯甲烷部位显寒性的主要成分为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各寒热成分的寒热程度不同,对大黄三氯甲烷部位整体寒性的贡献有差异,表现出矢量加和性。采用细胞中药学方法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则下对10个化合物的寒热进行反证。选用肉桂、白胡椒、仙茅造细胞热证模型,分别用寒性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酸-8-O-D-β-葡萄糖苷进行逆转;选用黄连、黄柏造细胞寒证模型,分别用热性(-)-表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肉桂酸、大黄素、大黄酚进行逆转;结果显示造模后均实现了逆转。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酸-8-O-D-β-葡萄糖苷、番泻叶苷A、番泻叶苷,可以在细胞水平上实现“热者寒之”;大黄素、大黄酚、肉桂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可以在细胞水平上实现“寒者热之”。
二、中药“772”对乳腺癌治疗的癌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772”对乳腺癌治疗的癌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抗肿瘤中成药注射剂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攻邪类 |
1.1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
1.2 华蟾素注射液 |
1.3 复方苦参注射液 |
1.4 榄香烯注射液 |
1.5 消癌平注射液 |
2 扶正类 |
2.1 参麦注射液 |
2.2 参芪扶正注射液 |
3 攻补兼施类 |
3.1 艾迪注射液 |
3.2 康莱特注射液 |
3.3 康艾注射液 |
(2)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MTT法检测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 |
1.4 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1.4.1 细胞周期检测 |
1.4.2 细胞凋亡检测 |
1.5 WB法检测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中增殖、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6 WB、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荨麻提取物对过表达AKT的MCF-7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1.7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大荨麻提取物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力 |
2.2 大荨麻提取物处理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2.3 大荨麻提取物对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2.4 大荨麻提取物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
2.5 过表达AKT联合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3讨论 |
(3)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体偶联药物的知识现状 |
引言 |
1.1.1 ADC发展简史 |
1.1.2 获得监管批准的上市ADC |
1.1.3 临床试验中的在研ADC及其靶标图谱 |
1.1.4 抗体骨架和靶标的选择 |
1.1.5 连接子类型和偶联技术 |
1.1.6 有效载荷 |
1.1.7 ADC在体内的工作原理 |
1.1.8 ADC对难治性癌症的治疗 |
1.1.9 ADC的毒性问题 |
1.1.10 ADC耐药机制 |
1.1.11 未来展望 |
1.2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知识现状 |
引言 |
1.2.1 CAR-T发展简史 |
1.2.2 CAR-T细胞的工作原理 |
1.2.3 CAR和T细胞受体的结构 |
1.2.4 获得监管批准的CAR-T |
1.2.5 CAR-T细胞疗法的毒性 |
1.2.6 未来挑战、机会和应用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二章 基于多组学构建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 |
引言 |
2.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2.1.1 正常组织转录组和蛋白组的数据采集 |
2.1.2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数据的采集与编译 |
2.1.3 人体组织器官的重排与映射 |
2.1.4 正常组织的表达及其分级 |
2.1.5 基因在肿瘤及其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
2.1.6 基因在肿瘤与其他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
2.1.7 肿瘤组织转录组、基因组和表型数据的编译 |
2.1.8 功能相关突变的注释 |
2.1.9 预测肿瘤相关抗原的蛋白过表达率 |
2.1.10 肿瘤相关抗原与癌细胞功能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
2.1.11 基因集富集得分分析 |
2.1.12 临床试验的检索策略 |
2.1.13 统计分析 |
2.2 分析结果 |
2.2.1 组装综合数据集并通过算法识别肿瘤相关抗原 |
2.2.2 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谱与差异表达谱 |
2.2.3 肿瘤相关抗原的异质表达谱 |
2.2.4 预测肿瘤相关抗原的蛋白过表达率 |
2.2.5 癌症驱动基因变异全景 |
2.2.6 候选肿瘤相关抗原的组合评估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靶向CDH17 的新型ADC的制备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动物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TCGA与 GTEx中 CDH17的m RNA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3.3.2 免疫原的设计与制备 |
3.3.3 制备靶向CDH17 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方案 |
3.3.4 抗体可变区基因测序 |
3.3.5 鼠-人嵌合抗体的构建与表达纯化 |
3.3.6 抗体结合亲和力的测定 |
3.3.7 CDH17 靶向抗体偶联vc MMAE |
3.3.8 细胞内吞实验 |
3.3.9 细胞膜蛋白的提取 |
3.3.10 免疫沉淀 |
3.3.11 免疫沉淀产物的银染 |
3.3.12 蛋白免疫印迹 |
3.3.13 免疫组化 |
3.3.14 免疫荧光 |
3.3.15 流式细胞实验 |
3.3.16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3.3.17 体内抑瘤活性实验 |
3.3.18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CDH17 在消化道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
3.4.2 CDH17 靶向抗体的多重表征 |
3.4.3 CDH17 靶向ADC的制备与表征 |
3.4.4 CDH17 靶向ADC在体外的抗肿瘤活性 |
3.4.5 CDH17 靶向ADC在 KM12SM结肠癌异种移植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 |
3.4.6 CDH17 靶向ADC在 COLO205 结肠癌异种移植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 |
3.4.7 荷瘤小鼠对CDH17 靶向ADC的耐受性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靶向LYPD3的CAR-T细胞的抗肺腺癌活性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动物 |
4.2 试剂耗材及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TCGA与 GTEx中 LYPD3 m RNA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4.3.2 抗体人源化 |
4.3.3 慢病毒包装 |
4.3.4 CD3+T细胞的复苏与激活 |
4.3.5 CD3+T细胞慢病毒感染 |
4.3.6 CAR-T细胞分化与耗竭的检测 |
4.3.7 CAR-T体外细胞杀伤 |
4.3.8 CAR-T体内活性实验 |
4.3.9 细胞因子的检测 |
4.3.10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LYPD3 蛋白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
4.4.2 LYPD3 靶向的CAR-T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4.4.3 LYPD3 靶向的CAR-T细胞在PC9 肺腺癌异种移植模型中抗肿瘤活性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薏苡仁活性成分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收集方法 |
1.1 薏苡仁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 |
1.2 乳腺癌预测作用靶点的筛选 |
1.3 药物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的获得 |
1.4“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的构建 |
1.5 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的构建 |
1.6 通路富集分析 |
1.7 差异基因火山图的绘制 |
2 结果 |
2.1 薏苡仁活性成分的筛选及靶点预测 |
2.2 乳腺癌靶点的预测 |
2.3 交集靶点 |
2.4“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的构建 |
2.5 PPI网络图的构建 |
2.6 GO及KEGG富集分析 |
2.7 基因差异性表达分析 |
3 讨论 |
(9)贝母碱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1 乳腺癌流行病学 |
1.2 中医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
1.3 贝母碱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策略 |
第一部分 贝母碱对人乳腺癌MCF-7 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研究 |
1 目的 |
2 材料 |
2.1 细胞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培养液及试剂的配制 |
2.4 主要实验仪器和器材 |
3 方法 |
3.1 MCF-7 细胞的培养 |
3.2 细胞活力测定 |
3.3 细胞凋亡测定 |
3.4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贝母碱能抑制MCF-7 细胞的增殖 |
4.2 贝母碱能促进MCF-7 细胞的凋亡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贝母碱对人乳腺癌MCF-7 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1 目的 |
2 材料 |
2.1 细胞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培养液及试剂的配制 |
2.4 主要实验仪器和器材 |
3 方法 |
3.1 细胞周期的测定 |
3.2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
3.3 荧光定量PCR |
3.4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贝母碱能使MCF-7 细胞产生G1 期阻滞 |
4.2 贝母碱导致MCF-7 细胞阻滞的可能机制 |
5 讨论 |
6 小结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贝母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基于细胞中药学方法的大黄寒热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研究 |
1.1.1 初生物质 |
1.1.2 次生物质 |
1.1.3 无机元素 |
1.1.4 其他 |
1.2 寒热评价方法 |
1.2.1 实验动物法与生理生化指标法 |
1.2.2 冷热板示差法与温度趋向法 |
1.2.3 微量热法 |
1.2.4 红外热扫描成像法 |
1.2.5 细胞中药学评价法 |
1.3 大黄的研究进展 |
1.3.1 大黄的寒热研究进展 |
1.3.2 大黄的化学成分 |
1.3.3 大黄的药理作用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大黄提取分离及成分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药材 |
2.3 实验方法 |
2.3.1 唐古特大黄的提取与分离 |
2.3.2 色谱条件 |
2.3.3 质谱检测条件 |
2.3.4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3.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6 线性关系、检出限与定量限 |
2.3.7 精密度试验 |
2.3.8 重复性试验 |
2.3.9 稳定性试验 |
2.3.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制备供试品溶液方法的优化 |
2.4.2 色谱条件优化 |
2.4.3 唐古特大黄成分分析 |
2.4.4 含量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细胞中药学方法评价大黄水煎液分离部位及所含单体化合物的寒热药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药材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培养 |
3.3.2 药品配制与保存 |
3.3.3 大黄水煎液通过溶剂系统分离所得部位寒热评价 |
3.3.4 大黄单体化合物寒热评价 |
3.3.5 大黄三氯甲烷部位单体化合物配比寒热评价 |
3.3.6 台盼蓝染色实验 |
3.3.7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大黄不同分离部位寒热评价 |
3.4.2 台盼蓝染色结果 |
3.4.3 大黄单体化合物寒热评价实验 |
3.4.4 大黄三氯甲烷部位单体化合物配比寒热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黄单体化合物在细胞水平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药材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培养 |
4.3.2 药品配制与保存 |
4.3.3 造模中药实验 |
4.3.4 大黄单体化合物“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细胞学评价 |
4.3.5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寒药与热药造模浓度的确定 |
4.4.2 大黄寒性成分“热者寒之” |
4.4.3 大黄热性成分“寒者热之”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中药“772”对乳腺癌治疗的癌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抗肿瘤中成药注射剂研究现状[J]. 陈伟霞,牛垚飞,康研,黄莉,马纯政,赵爱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23)
- [2]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J]. 季文媛,魏少荫,刘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21(08)
- [3]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D]. 方佳成. 西北大学, 2021(12)
- [4]白桦脂酸联合和厚朴酚通过Hippo通路对乳腺癌抑制作用的机制研究[D]. 李解.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川芎嗪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D]. 樊晨.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6]乳腺癌患者就医情感体验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D]. 刘若冰.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7]多模态超声对乳腺肿物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分析[D]. 杨丽莹.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8]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薏苡仁活性成分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 樊舒瑶,沈泳,谢小红. 药物生物技术, 2021(03)
- [9]贝母碱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田云飞. 南昌大学, 2021(01)
- [10]基于细胞中药学方法的大黄寒热成分研究[D]. 赵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