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涵混凝土外观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陈君[1](2020)在《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为研究对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运用项目质量风险管理理论,制定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和内容,通过鱼骨法确定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风险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基本思想对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了评估,建立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主要研究内容论见下:(1)研究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相关理论,为制定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目标和建立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奠定基础。(2)针对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的各分项工程、施工条件、工程特点等工程概况,深入分析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施工重点、难点等控制性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流程,为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各分项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基础。(3)研究确定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和内容,制定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钻孔桩、承台、墩台等各分项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具体措施。运用鱼骨图法分析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风险因素,并对开展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风险评估。(4)建立了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整体工程质量管理的控制体系和运行机制。确定了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机构及作业工区。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是使用PDCA循环法实现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分为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决策阶段、项目施工阶段和施工验收阶段四个阶段进行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该论文有图43幅,表15个,参考文献52篇。
李峰[2](2020)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造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形式,但由于相关基础性研究还不够充分、工程实践经验有待逐步积累,其施工质量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将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造过程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以PC构件生产和施工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和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借鉴国外先进做法,立足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生产质量及施工质量控制现状,深入剖析其质量控制的重难点,对亟待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给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及建议。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基于文献研究系统介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国内外相关的抗震性能研究工作、构件连接方式及剪力墙板形式,基于相关数据统计结果阐明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质量问题。(2)系统介绍了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典型国家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体系,收集整理了国内针对生产阶段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形成的相关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将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体系与美国、日本、新加坡进行了横向对比,结果表明我国在构件产品认证、人员培训认证较国外明显滞后,技术标准虽数量众多,但体系性、实施性、针对性仍有待提高。(3)基于预制工厂与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对PC构件生产阶段及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调研,基于调研结果采用统计分析手段,发现我国PC构件生产及施工阶段主要质量影响因素具有相似的特点,人员及方法因素占比较大,这与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初步发展阶段的实情相契合,且由于缺乏统一的生产工艺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及质量验收评价标准等,经验性问题较为突出。(4)系统阐述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PC构件生产线工艺及我国PC构件生产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借鉴美国、新加坡的先进做法,对PC构件生产阶段质量控制措施提出相关建议,如提高构件标准化程度、完善人员培训及认证机制、关键设备及检测技术革新等。(5)详细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PC构件施工工艺,深入分析了我国主流墙板构件施工工艺特点及湿式连接控制难点,系统阐述了我国PC构件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借鉴美国、日本的先进做法,对PC构件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提出相关建议,如推进BIM技术全过程应用、建立质量控制指南、强化过程控制等。通过以上研究工作,本文针对PC构件生产阶段和施工阶段,归纳总结了国外先进做法和国内当前措施,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造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了直接参考。
冯杨[3](2019)在《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施工质量好坏对于保障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由于我国综合管廊起步晚、发展慢,施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进行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研究对于保证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方法较多,目前主要以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法为主,论文以施工企业为评价主体,针对该类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进行研究,通过质量评价提高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及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论文通过对六盘水市综合管廊和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珠山路综合管廊工程施工现场调研,分析总结了现浇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表现形式,依据有关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初步选取了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指标,并通过指标精简合并及问卷调查对初选指标进行了筛选,建立了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综合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选取可拓物元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建立了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模型;最后依据建立的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模型对案例工程进行施工质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参评专家意见得到了案例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改进后的施工质量进行二次评价,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综合管廊现浇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具有应用价值。
袁青[4](2019)在《预制混凝土T梁外观质量控制及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预制T梁在桥梁中的应用极为普遍,对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和耐久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国内混凝土桥梁结构普遍存在外观质量缺陷,如何对预制梁外观质量进行系统快速地评定,可为外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本文结合官渡黄河特大桥北引桥的预制T梁工程,对预制梁的外观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旨在提出一种系统性好、可操行性强的外观质量评价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形成了贯穿于预制T梁施工全过程的外观质量控制技术。结合预制T梁施工过程,形成了T梁肋板钢筋绑扎限位装置、T梁齿板钢筋的定位胎架、T梁钢筋分类存放装置、T梁翼板钢筋整体吊装桁架、T梁吊装的护角装置、预制梁存放和运输的护架等6项专利。结合施工过程,形成了T梁养生采用“1+6”智能喷淋能养生工法。该工法获河南省省级工法,并在省内推广。基于混凝土原材料选择、混凝土合理配合比优化、模板体系选择、钢筋工程、混凝土合理浇筑、合理养护、预应力的控制、存梁运梁等预制T梁各个环节,形成了贯穿于预制T梁施工全过程的外观质量控制技术。(2)建立了预制T梁混凝土外观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走访专家,并与现场交流,基于《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建立了预制T梁混凝土外观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结构层次、外观层次和附属物方面的内容。其中,结构层次关注混凝土回弹强度、保护层厚度(漏筋)、裂缝、结构线形、结构尺寸等5方面的内容,需要借助便携式设备进行测量。外观层次方面包括混凝土蜂窝麻面、剥落掉角、孔洞空洞、砂线与色差(包括锈斑与锈点)等4方面,可借助肉眼观察进行观测。另外将预留钢筋和预埋件的外观质量纳入,以综合反映预制梁的外观质量。根据这10类单项评定的结果,最后对混凝土外观质量做出评定。利用该评价体系,对现场预制梁外观质量进行评定。北引桥预制梁中未出现五类梁,四类梁仅占0.1%,一类梁占比80%以上,一类梁和二类梁占比大于90%。这说明现场预制梁预制质量良好。(3)编制了《官渡黄河特大桥预制梁外观质量控制指南》。指南在本项目生产中得到成功应用,有效保障了混凝土预制T梁外观质量,提高了预制生产效率。该指南在局内推广应用。本文为官渡黄河大桥北引桥的成功修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可为同类预制结构的外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陈博[5](2019)在《某公路桥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表面裂纹及气泡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得到完善,桥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承载力,同时施工的质量也需要提高。在我国的桥涵建设中,使用的最多的材料就是混凝土,桥涵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整个桥涵施工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混凝土表面的裂纹以及气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保证桥涵施工的质量。
汪海良,徐伟明[6](2017)在《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施工控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高速公路精细化施工管理的推进,对于桥梁墩柱的外观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某高速公路墩柱施工为背景,阐述了墩柱外观质量常见病害及产生的原因,并从原材料、模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振捣工艺、养护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外观质量控制措施,为墩柱施工外观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祁庆林[7](2016)在《影响桥涵砼结构外观质量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工程建设中桥涵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雷江洪[8](2010)在《斜拉桥超高塔柱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在吸取国内外大跨度斜拉桥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忠县长江公路大桥主塔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出了一套适合于超高塔柱的施工技术,并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价值。在国内已建成的斜拉桥主塔方面,成功运用了液压爬模技术的多为A字形塔。本文的示范工程忠县长江大桥为H形折线塔,针对该桥的塔柱结构特点,对液压爬模爬升工艺进行了优化,解决了液压爬模在变截面高塔中的连续爬升问题,降低了由于折线的原因带来爬模需二次拆安上的安全风险。在控制主塔施工定位精度上,结合液压爬模工艺良好的模板定位技术,运用棱镜跟踪监测措施,较好的控制了主塔的精确定位问题。本文依托项目主塔墩高247.5m,在国内已建成桥梁的主塔墩中,墩高仅低于苏通长江大桥,此塔柱高度在国外也很少见,受库区后续蓄水影响,桥梁净空尺寸要求高,使得该主塔下横梁距离承台高度大,给下横梁支架施工带来较大难度。斜拉桥主塔下横梁支架施工的传统方法基本为落地式支架,针对该桥的特点,采用了高悬空下横梁支架进行施工,本文对该支架进行了安全验算,提出了该支架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点,确保了斜拉桥主塔下横梁高悬空支架的顺利实施。针对超高塔柱的结构特点,对提高高标号大体积砼的耐久性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推动高标号大体积砼耐久性研究向前发展,从而对延长桥梁寿命做出贡献。本桥采用超高塔柱,塔柱的徐变压缩将对桥面标高产生直接的影响,合理充分地估计塔柱的徐变影响是确定主梁预制长度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同时,本文在任何提高超高塔柱混凝土外观质量方而,提出并采用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主塔混凝土内在质量和耐久性及混凝土外观质量。
牛录彩[9](2009)在《哈密桥涵混凝土外观缺陷及裂缝分析与控制》文中认为总结了新疆哈密干旱、强风、高温炎热区气候条件下,桥涵混凝土外观质量、温差与干缩裂缝的施工控制方法。
陈永明[10](2006)在《桥涵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控制措施》文中提出混凝土工程通常会因出现蜂窝、麻面、花斑或颜色不均、跑模、缺棱掉角而造成外观缺陷,影响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本文通过在实践过程中对形成混凝土质量缺陷的主要因素进行的分析,提出了改善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技术措施,并在我省的高等级公路混凝土施工中得到了成功的验证。
二、桥涵混凝土外观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桥涵混凝土外观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相关理论 |
2.1 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含义 |
2.2 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方法 |
2.3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模型 |
2.4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3 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各分项工程质量管控标准研究 |
3.1 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工程概况 |
3.2 “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管控标准 |
3.3 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各分项工程质量管控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4 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
4.1 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原则和内容 |
4.2 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各分项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具体措施 |
4.3 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管控体系建立及运行机制 |
5.1 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管控体系的建立 |
5.2 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体系的运行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造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1.3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连接形式 |
1.4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板形式 |
1.4.1 国外技术 |
1.4.2 国内技术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
2.1 国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体系 |
2.1.1 美国 |
2.1.2 日本 |
2.1.3 新加坡 |
2.2 国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体系 |
2.2.1 概述 |
2.2.2 生产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
2.2.3 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
2.3 国内外质量控制体系对比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1 生产阶段质量问题调研 |
3.1.1 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 |
3.1.2 钢筋加工及隐蔽质量问题 |
3.1.3 配件预埋质量问题 |
3.1.4 构件尺寸偏差问题 |
3.1.5 成品保护及标识问题 |
3.2 施工阶段质量问题调研 |
3.2.1 构件现场交付质量问题 |
3.2.2 构件安装质量问题 |
3.2.3 节点连接质量问题 |
3.3 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生产阶段质量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
3.3.2 施工阶段质量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产阶段质量控制研究 |
4.1 PC构件生产线简介 |
4.2 PC构件生产质量控制现状 |
4.2.1 外部质量控制体系 |
4.2.2 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
4.3 生产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及建议 |
4.3.1 国外先进做法 |
4.3.2 国内质量控制措施 |
4.3.3 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研究 |
5.1 施工工艺 |
5.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现状 |
5.3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及建议 |
5.3.1 国外先进做法 |
5.3.2 国内质量控制措施 |
5.3.3 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综合管廊概念及施工质量问题研究 |
2.1 综合管廊综述 |
2.1.1 综合管廊定义及分类 |
2.1.2 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特点 |
2.1.3 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
2.2 现浇综合管廊结构施工质量问题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流程及原则 |
3.1.1 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3.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指标初选 |
3.3 初选指标分析 |
3.4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3.4.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1.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4.1.2 层次分析法在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4.2 基于可拓物元法构建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方法对比与选择 |
4.2.2 可拓物元法组成 |
4.2.3 基于可拓物元法施工质量评价步骤 |
4.3 本章小结 |
5 案例应用与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 |
5.3 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5.4 改进及效果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活动及成果 |
附录2 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
附录3 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4 可拓物元法计算程序 |
(4)预制混凝土T梁外观质量控制及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预制梁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
1.2.2 混凝土外观质量评定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背景及难点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施工工艺 |
2.3 施工气候环境 |
2.4 施工难点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凝土预制梁外观质量控制 |
3.1 概述 |
3.2 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优化 |
3.2.1 原材料选择 |
3.2.2 配合比优化 |
3.2.3 规范存放和使用 |
3.3 模板工程 |
3.3.1 模板设计 |
3.3.2 模板安装 |
3.3.3 模板拆除 |
3.4 钢筋与波纹管安装工程 |
3.4.1 钢筋下料与存放 |
3.4.2 钢筋骨架制作 |
3.5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
3.6 混凝土养护 |
3.6.1 混凝土早龄期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
3.6.2 梁体养护 |
3.6.3 水化热控制 |
3.7 预应力工程 |
3.7.1 预拱度的控制 |
3.7.2 锚下预应力 |
3.8 存、运梁施工质量保障 |
3.8.1 T梁吊装 |
3.8.2 T梁存放和运输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土预制梁外观质量定量评价体系 |
4.1 概述 |
4.2 混凝土外观质量评定流程与控制指标 |
4.2.1 混凝土外观质量评定流程 |
4.2.2 单项控制指标及标度的确定 |
4.3 混凝土外观质量等级分类 |
4.3.1 评定等级与评定描述 |
4.3.2 混凝土总体外观质量评定注意事项 |
4.4 混凝土外观质量评定计算 |
4.4.1 各评定指标评分标准 |
4.4.2 混凝土外观质量评定计算公式 |
4.5 混凝土外观质量评定实例与结果 |
4.5.1 评定案例 |
4.5.2 评定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 B 问卷 |
附录 C 调查结果 |
致谢 |
(5)某公路桥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表面裂纹及气泡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混凝土裂纹以及气泡产生的原因 |
2.1 砂、石等地材因素的影响 |
2.2 外加剂的影响 |
2.2.1 外加剂减水性能对混凝土的性能质量的影响 |
2.2.2 外加剂与水泥匹配性影响 |
2.3 施工等外部影响因素 |
3 混凝土表面裂缝和以及气泡的防治措施 |
3.1 内部防治措施 |
3.2 外部防治措施 |
3.2.1 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管理 |
3.2.2 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 |
4 结语 |
(6)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施工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实例 |
2 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常见病症及原因 |
2.1 表面泌水起砂 |
2.2 色泽不一致 |
2.3 气泡数量多 |
2.4 蜂窝麻面表面不光滑 |
2.5 裂缝 |
2.6 露筋 |
3 墩柱外观质量的控制措施 |
3.1 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 模板质量要求 |
3.3 混凝土施工工艺 |
4 结束语 |
(7)影响桥涵砼结构外观质量的原因与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桥涵砼结构外观质量影响因素 |
2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
3 结束语 |
(8)斜拉桥超高塔柱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依托项目概况及特点 |
1.1.1 概况 |
1.1.2 地形、地貌特点 |
1.1.3 地质构造及地震 |
1.1.4 水文、气候气象 |
1.1.5 工程特点 |
1.2 类似工程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超高塔柱液压爬模施工及量控制技术现状 |
1.2.2 斜拉桥下横梁支架施工现状 |
1.2.3 超高塔柱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3.1 247.5m H形折线超高塔柱液压爬模设计、施工及精确测量控制技术研究 |
1.3.2 下横梁高悬空支架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
1.3.3 超高塔柱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 |
第二章 247.5M高H形折线超高塔柱液压爬模设计、施工及精确测量控制技术研究 |
2.1 主塔墩索塔概要 |
2.2 液压爬模系统 |
2.2.1 主要性能及技术参数 |
2.2.2 工作原理 |
2.3 爬架体系安装及施工 |
2.3.1 爬升装置 |
2.3.2 移动模板支架 |
2.3.3 悬吊装置 |
2.3.4 外爬架 |
2.3.5 拼装及相关 |
2.3.6 折线转角连续爬升原理及工艺 |
2.4 精确测量控制技术 |
2.4.1 控制精度分析 |
2.4.2 索塔控制的基本思路 |
2.4.3 工程施工测量管理 |
2.4.4 首级施工控制网检测及施工加密控制网建立 |
2.4.5 主塔施工测量 |
2.4.6 索塔施工控制 |
2.4.7 墩顶变形沉降观测 |
2.5 实施效果 |
第三章 下横梁高悬空支架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
3.1 依托项目情况 |
3.1.1 概述 |
3.1.2 关键技术难点分析 |
3.2 悬空支架系统的施工设计 |
3.2.1 支架结构系统的总体布置 |
3.2.2 支架结构系统的设计计算 |
3.2.3 支架结构受力对塔柱受力影响的安全措施 |
3.3 支架系统的加工安装 |
3.3.1 支架杆件节点固结处理 |
3.3.2 支架杆件边界点固结处理 |
3.4 支架预压 |
3.5 下横梁实施 |
3.6 实施效果 |
第四章 超高塔柱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 |
4.1 耐久性研究 |
4.1.1 概述 |
4.1.2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 |
4.1.3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
4.1.4 实施效果 |
4.2 徐变压缩影响 |
4.2.1 概述 |
4.2.2 分析结果 |
4.2.3 结论 |
4.3 外观质量控制 |
4.3.1 主塔墩索塔工艺概要 |
4.3.2 混凝土主要外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4.3.3 实施效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哈密桥涵混凝土外观缺陷及裂缝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桥涵混凝土外观粗糙成因 |
1.1 对桥涵外观质量不重视 |
1.2 原材料与配合比 |
1.3 模板 |
1.4 施工管理 |
1.5 拆模与养生 |
2 混凝土温差与干缩裂缝 |
3 改进外观的措施与控制[1] |
3.1 强化责任制 |
3.2 模板与支模 |
3.3 设备投入 |
3.4 拌和、运输与振捣 |
3.5 拆模与养生 |
4 温差与收缩裂缝的控制[2], [3] |
4.1 裂缝调查 |
4.2 控制措施 |
5 结语 |
(10)桥涵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 |
2 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技术措施 |
2.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主要是构成混凝土的水泥、水、粗颗粒、细颗粒四种基本材料 |
3.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和质量 |
3.3 施工过程的技术保证 |
四、桥涵混凝土外观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广河高速公路特大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 陈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2]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造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 李峰. 东南大学, 2020
- [3]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研究[D]. 冯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4]预制混凝土T梁外观质量控制及评价体系研究[D]. 袁青.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5)
- [5]某公路桥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表面裂纹及气泡防治研究[J]. 陈博. 建材与装饰, 2019(07)
- [6]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施工控制[J]. 汪海良,徐伟明. 北方交通, 2017(06)
- [7]影响桥涵砼结构外观质量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 祁庆林. 住宅与房地产, 2016(15)
- [8]斜拉桥超高塔柱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 雷江洪. 重庆交通大学, 2010(06)
- [9]哈密桥涵混凝土外观缺陷及裂缝分析与控制[J]. 牛录彩. 路基工程, 2009(03)
- [10]桥涵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控制措施[J]. 陈永明. 甘肃科技, 2006(12)
标签:装配式论文; 综合管廊论文;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论文; 预制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