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市场竞争的积极回应──湖南“百万电话大行动”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康儿丽[1](2019)在《分配正义视角下团体标准利益失衡的政府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标准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与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团体标准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团体标准的制定者与使用者是团体标准的核心利益主体,团体标准制定者与使用者之间利益分配的均衡与公正,是团体标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我国团体标准利益分配的现实情境,却存在团体标准利益分配的失衡困境,阻碍了团体标准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首先对团体标准利益失衡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了探究,通过总结并分析现实情境中团体标准制定者与使用者的利益关系,认为团体标准制定者投入与产出的失衡与团体标准使用者专利被许可的不公平,是团体标准利益失衡的现实表现。团体标准利益失衡形成原因则为利益主体差异化利益诉求困境、集体非理性困境以及团体标准利益协调的市场失灵困境。依据团体标准利益失衡现实困境的分析,本研究论证了政府协调团体标准利益分配的必要性,主张在分配正义理论视角下,团体标准利益失衡的政府对策应从两个基本维度进行设计:团体标准应得利益的促进与团体标准平等利益的保障。基于理论分析的基础,本研究通过韩国政府协调团体标准利益失衡的实证分析,总结借鉴韩国团体标准利益失衡政府对策的有效经验,最终提出我国团体标准利益失衡政府对策的优化建议。
刘春江[2](2014)在《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给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态势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阻碍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促使中国积极转变原有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依赖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务院制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发展7个产业领域: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协调机制,制订发展计划,设立专项资金,吸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和发展,产业创新能力有所提高,社会投资逐步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已取得一些积极成效,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受中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经济技术水平等的制约,结合中部地区地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特色,中部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采取不同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产业选择和发展方式。论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和概念进行了一定的理论辨析,对国际和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通过理论辨析,进一步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在经济理论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有分析定义的基础上,从产品与服务的角度、市场和用户的角度去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尝试提出了基于产品、服务、市场、用户角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属性特征和概念定义,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和边界。从产品和服务、市场和用户的角度去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回避新兴产业具体形态的干扰,有利于对产业的内涵特征进行更准确的理解。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和概念定义,是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机制的基础,是制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依据。论文对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借鉴的国际经验启示。论文对全球最具有代表性国家或区域,包括美国、日本、欧盟、英国、德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国家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逐一进行了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中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启示。论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详细地概括了中部地区6省、东部地区6省(市)、西部地区4省(市区)、东北地区3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进展、发展规划、主要举措、发展经验和不足之处,逐一进行了发展评价。对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板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劣势、挑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论文提出应大胆突破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范围。论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情况,探索提出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遴选原则和发展定位,并建议中部地区将4个新兴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产业、绿色安全现代化农业、现代文化产业、高技术服务业。建议在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增列这4个新兴产业,突破了国务院划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是动态的、阶段性的,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论文提出了改进和加快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路。以中部地区整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通过对欧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各区域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对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内涵、目标分析,提出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提出了改进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工作思路。
曾晶[3](2012)在《企业合并反垄断法规制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任何一部法律都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否则这部法律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无法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活法”。反垄断法的目的是维护市场有效竞争,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因而它与市场经济活动紧密相联。因此,反垄断法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现代反垄断法越来越深刻地受到经济学的影响,许多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已成为反垄断法处理市场竞争问题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分析手段。企业合并作为反垄断法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它关注的根本问题是,合并对市场有效竞争的影响,即合并后市场竞争状况如何。如果合并将对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则反垄断法就应事前防范,阻止合并行为发生和完成,反之亦然。到底合并会对市场竞争产生什么样的不利影响呢?从反垄断法的规定来看,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即单边效果;二是便利于企业之间达成协调或共谋行为,即协调效果。这一规定看起来似乎非常清晰明了,也易于让人明白和理解,但实践中,要具体操作和分析起来,则复杂得多,因为它背后包含了许多反垄断法的知识和原理,比如相关市场的界定,市场份额的计算,以及效率的评估等,而这些知识和原理又与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想正确评估合并的竞争效果,就必须借助于大量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我国反垄断法虽已颁布有五年之久,但对反垄断法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尚掌握不够,不能在具体案件中准确娴熟运用这些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这增加了我国反垄断法的执行和实施难度,尤其是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规制,虽已处理了很多合并案件,但也饱受争议和质疑,这显然不利于实现反垄断法规制企业合并的目的,因而我们应加强企业合并反垄断法规制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企业合并竞争效果的分析步骤是,首先要界定相关市场,它包括相关产品市场和相关地理市场两部分。在相关市场的界定过程中,我们应考虑到需求替代性、供应替代性、替代链等因素,这涉及到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有,价格弹性分析、 Lerner指数、SSNIP测试,以及产品分流比等方法。然后,在所界定的相关市场范围内,考察企业是否具有市场力量。评估市场力量的首要标准是市场份额,但它并不是判定市场力量的惟一标准,即便企业市场份额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最低门槛,我们还应考虑到买方力量、潜在竞争、创新、互补性产品等因素,这里所涉及的经济学方法有,假定垄断测试、价格相关性分析、效率分析等方法。最后,再分析合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如果合并不会对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则合并不应禁止,反之亦然,这一过程主要有仿真模型、结构模型、回归分析、市场透明度、惩罚报复机制等经济学分析方法。不管在哪个阶段,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都很重要,它能为判定结果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另外,横向合并、纵向合并,以及混合合并的具体分析方法各有不同,应在考察中区别对待。
薛瑞[4](2011)在《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研究 ——以广播电视村村通为案例》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广播电视是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伴侣。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业不仅是维护和保障广大农村居民文化权益的需要,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农牧民接受信息了解外面世界的需要,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文化科技法律等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的需要,更是提升国民素质振兴国家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如此重要的农村广播电视业在我国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相当滞后,远远不及城市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迅速,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的1997年底,全国农村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6.02%和87.68%,按当时农村人口总量统计约有1.48亿农村人口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鉴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广电总局前身)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前身)于1998年年初联合启动并实施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央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纷纷成立专班下拨专款加紧工程建设,到2009年底全国农村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6.31%和97.23%。为了确保农村广播电视暨村村通的长期通、户户通、优质通、满意通,业内不少专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但研究的基本状况是“四多四少”,即单篇文章多,综合专着少;单一性的研究多,系统性的研究少;抽象性的研究多,具体化的研究少;表层性的研究多,深层性的研究少。很多研究拘泥于农村广播电视暨村村通自身。本文作者从管理学角度,结合行政管理专业和政府管理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研究方向之特长,引入新公共服务理论之精髓,以重视民权、民主、民享为根本,以宏观政策、中观营运、微观服务为对象,以政府职能、公共文化服务为着眼点,以国际广电营运模式为参照,以国内广电发展现状为比较,选取了农村广播电视暨村村通建设有一定代表性的湖北省、湖南省、浙江省、河南省等地的农村地区,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对农村广播电视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和考察。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抽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价值分析法,在具体的论述中采用了回溯性分析、前瞻性分析、比较性分析、描述性分析等方法。充分运用公民权、公民需求与服务之理论工具,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价值最大化作为农村广播电视生存与发展的目标取向,对影响农村广播电视暨村村通长效发展的相关因素、内容体系、服务类型、关系特征、策略方法、未来趋势、基本原则等进行了深刻论述。指出了农村广播电视暨村村通应走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以企业、社会为两翼,公益性与商业性兼具,事业与产业并重的长效发展之路。
李曼[5](2008)在《湖南电信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湖南省电信服务业主要存在电信业务量与业务收入比差距扩大、各项指标位列全国平均水平以下等问题。为了加速湖南省电信服务业的发展,一是要构建和谐竞争的环境,实施和谐竞争的策略;二是要构建互动式价值链体系,实施品牌与特色取胜的策略;三是要致力于开发电信服务市场,实施"以点带面"的策略。
周亭[6](2007)在《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研究 ——一种生产者的视角》文中认为中国电视娱乐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更是传播主流价值观念,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国的电视娱乐内容制作业从上游生产、中游拓展到下游开发各个环节都存在各种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电视娱乐节目缺乏原创力,创新与抄袭并举;内容严重同质化,精神和文化内涵缺失,庸俗化倾向泛滥;电视娱乐节目交易市场没有发挥平台作用,现行的交易方式不合埋,阻碍了市场公平竞争和产品的多样化;电视娱乐节目生产者过分依赖广告收入,赢利模式单一;节目版权保护意识淡薄,影响了后内容产品的开发。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电视娱乐产业提供满足市场需求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容与服务。电视娱乐产业以生产和经营内容资源为核心,因此要回答“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首先要回答“如何生产”的问题。本论文选择“内容生产者”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不但非常有必要,更可以体现本研究的独特性。从内容生产者的角度切入来考察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症结是本论文的创新点之一。本论文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对中国两类主要的电视娱乐节目生产者——以文广集团为代表的体制内生产者及以光线传媒为代表的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商——的组织架构、生产流程、决策方式进行了全面观察。探究支持内容生产者活动的价值理念及其来源,总结生产者的商业模式,分析影响生产者活动的结构性因素。试图通过对“生产者的活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它们的能动空间有多大,它们如何行动?”等问题的回答,寻找目前中国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本论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对选定的两个样本进行研究。参与观察法可以令研究者通过观察,访谈,记录和分析文献资料来发现一个生产者的组织架构,决策方式,价值观以及外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可以了解日常实践中不成文的规矩和做法,这对于把握各种塑造和决定娱乐产品形态的复杂制约条件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不但是最适合本研究的方法,而且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可以弥补以往研究的缺陷。采用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是本论文的第二个创新点。本论文的第三个创新点在于研究的内容本身。本论文在对电视娱乐节目的生产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对个体和公共的需求与欲求的变化以及电视娱乐节目生产者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两类生产者的研究样本近距离的深入观察,图绘了体制内外电视娱乐节目生产者的组织架构、生产流程和决策机制,并对不同类型生产者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总结。通过研究,我认为在中国现有的媒介制度框架下,不论体制内的生产者还是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商的市场活动都是不完全的商业化运作。生产者在追逐商业利益的同时,既要回应公共利益的呼唤,也要满足政府利益的要求。不管是体制内的生产者还是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商的生产活动都受到这三种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活动必须要在这三种因素的影响下寻求平衡。这三种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博弈,但三者的影响力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达成和解和共识。基于这种认识,本论文将影响生产者活动的结构性因素概括为公共利益,商业利益和政府规制,并具体深入地分析了在这三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类型生产者的能动模式和具体行为。在将“公共利益”作为突出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时,我发现不论是体制内的生产者还是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商,对于公共利益的认知与他们的实际生产活动存在偏差。他们对于电视节目的生产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应当体现公共利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但在实践中无法贯彻。体制内外的生产者都有多种渠道获得有关公共利益的不同种类,强度和清晰度的规则。他们在应对这些规则的时候都遵循着一个隐含的顺序:体制内的生产者优先考虑来自政府部门的规则和节目广告商的规则,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商将来自节目广告商的规则和播出平台的规则放在第一位。在它们应对规则的顺序中,来自公众的需求总是被放置在最后。生产者的活动无法实现公共利益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规制的不到位和商业逻辑的干预。政府规制的功利性、模糊性和狭隘性导致它不能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生产者经济结构的单一性令他们倾向于在刻板的类型界限内生产节目,迎合广告商青睐的观众需求。在将“商业利益”作为突出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时,我发现由于体制内生产者对播出平台的垄断,原本作为潜在竞争者入市的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商与电视台之间的关系很快从竞争转变成了合作。电视台和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之间不对等的利润分配方式和交易方式,导致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商作为市场中的潜在竞争对手力量式微。中国电视节目制作领域“制播合一”的运作体制令电视娱乐节目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最终演变为了电视台之间的切分广告市场的同质化竞争。这种竞争态势既不利于生产者提供多样性的节目、提高生产的专业化水准和生产效率,也阻碍了媒介实现公共利益。中国政府行政性调控下形成的电视台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加强了行业的垄断,排斥了潜在的竞争者。行政捏合而成的广电集团体量虽然扩大了,但是“规模未必经济”,经济效率反而降低。在市场运营方面,体制内的生产者长期缺乏竞争,缺乏成本控制意识,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而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商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灵活的运作机制,根深蒂固的成本观念,较高的专业化生产能力和解读政治环境、产业政策的能力。目前体制内外的生产者在赢利模式上都过分依赖广告收入,缺乏开发衍生产品的经验,负面消息多,成功案例少。版权意识的淡漠也影响了版权拥有者利用授权经营,特许经营和赞助的方式获得利润倍增的可能性。在将“政府规制”作为突出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时,我发现中国政府对电视娱乐节目生产者的规制主要集中在对市场结构的规制和对生产者行为的规制。这些规制既有诉诸“公共利益”的社会性归制,有诉诸“商业利益”的经济性规制,也有诉诸“政治利益”的政治性规制,政府对于不同领域的规制体现了不同的目标和利益诉求。从现有的规制条文来看,中国政府对于电视娱乐节目的规制表面上是基于政治利益和公共利益双重目标。一方面要求娱乐节目维护国家意识形态体系,一方面要求娱乐节目教育大众,传播高品位文化。但是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判定者,对于公共利益的认知实际上基于社会政治的立场。在政府规制中关于公共利益的表述含混,并且常与有关政府利益的表述杂糅在一起,这反映出目前中国政府从政治角度出发认知和定义公共利益,将公共利益变为其合法性依据的现实。在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全球化的外部压力下,政府也以积极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姿态回应着时代的潮流,认可电视娱乐节目生产的商业逻辑,并且以放松对生产主体管制的方式鼓励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商进入市场,为电视娱乐节目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政府规制给予体制外生产者进入市场的合法性并不必然带来两者在市场地位和资源分配上的平等,目前政府对市场结构的规制正是造成两者不对等地位的根源;对市场交易环节的缺乏规制默许并加剧了这种不对等的市场关系,违背了市场公平和优胜劣汰的原则,不利于市场的繁荣和观众的选择,有违公共利益的规制目标。另外,政府在对电视娱乐节目内容规制缺乏实施细则,定义不清,解释模糊,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也影响了规制的强制力和政府的公信度。通过以上分析,本论文认为中国政府对电视娱乐节目生产者进行规制的价值理念和规制的终极目标之间的冲突是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中国政府规制的价值理念是实现政府利益,终极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政府虽然身为公共利益的判定者和代言人,却为保证自身利益的实现而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来认知和定义公共服务。“公共利益”尽管被表述为规制的终极目标,然而具体到政府对市场结构和生产者行为的规制中,有关“公共利益”的解释却是含混的并且常与有关政治利益的表述杂糅在一起。在一个政治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日益与国际接轨,传媒技术突飞猛进发的社会环境中,中国政府的规制范式必将遭遇更多来自市场和公众的挑战。对于政府规制的对策研究,比如放松经济性管制,加强社会性管制,以及如何应对由此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探索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规制的立法,设立独立的规制体系等,都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邱毅[7](2006)在《企业跨国并购整合过程 ——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转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企业跨国并购活动不断发展,至2000年,跨国并购额已约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81%。跨国并购日益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和获取海外资源的一种手段,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成长战略。中国企业在步入21世纪之后,也开始以跨国并购方式大幅度进攻海外市场。由于多种原因,有些跨国并购取得了成功,而有些跨国并购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甚至以失败而告终。文献显示,跨国并购失败率在50-70%,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并购后没有进行合理而有效地整合。有关并购后整合问题研究,国外起步较早,而国内在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市场改革的推进,一些学者也开始重视并购后的研究。以前研究者大多关注于业务、文化、人员、制度和资产等方面的整合,把并购失败归因于并购双方的战略和组织“适配”、文化冲突、缺乏价值协同效应等问题。作者在整理并购整合理论中发现,很少见到把核心能力转移作为考察对象,认为通过并购公司与被并购公司之间的资源和能力转移,共享知识和资源,能够创造并购价值,实现并购战略协同效应。因此,本文把跨国并购后整合过程中的核心能力转移作为本研究的中心议题。研究中隐含着二个假设条件:第一是并购公司与被并购公司之间成功的核心能力转移是并购创造价值的过程,是实现并购战略协同效应的一个主要手段;第二是并购后缺乏核心能力转移是跨国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利用管理学、金融学、组织行为学和国际企业管理等相关理论,着重从核心能力转移角度,对跨国并购整合过程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为从事跨国并购的管理者提供一个理论参考,也能丰富跨国并购整合理论。 本文从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转移是实现并购成功的源泉这个观点出发,将企业跨国并购后整合(文中各章也可能称为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或跨国并购整合)定义为并购企业根据自身并购前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准则,遵循东道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和法律环境,将目标企业或被并购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公司文化、生产、营销和人员等企业要素重新打破,使之与并购企业的要素融为一体,通过两家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企业组织间的核心能力或战略能力的有效成功转移、扩散和积累,从而达到并购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创造企业价值的目标的过程。 能力转移(文中也指知识能力转移)过程,是指跨国并购一方将拥有的能力,通过转移机制传播给或“移植”到或“嫁接”到被并购一方的过程,能力接受者将之与现有的能力相结合内部化为自身核心能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接受者的竞争优势得到提升或最终接受者的绩效得以改善,反之亦然。能力转移包括两大类活动:(1)知识能力接收者的接受过程;(2)知识能力提供者的传递过程。 本研究利用国内外文献和实证研究成果,开始从分析跨国并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入手,提出了本文关注的研究问题。 第二章,从理论上对并购动机、并购整合、核心能力理论进行了文献探讨,为以后各章的论述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第三章,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建立了一个并购整合过程核心能力转移的模型,核心能力转移主要受到能力特性、社会文化问题、人力资源问题、并购战略、能力提供者和接收者的特性、沟通和信赖、转移成本和转移机制等影响。这些因素分为战略层面、组织层面和技术层面。并提出核心能力转移的一个并购过程的观点,核心能力转移不仅是并购后管理的重点,而且从并购前的尽职调查开始到并购交易方式的选择,一直到并购结束为止都要高度关注。 第四章,也是本文的难点、重点部分,主要论述了作为企业资源的知识的特性和分享过程和转移成效。同时分析了知识转移成功的障碍和促进要素。 第五章、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分析了与跨国并购背景下的核心能力转移紧密相关
唐宜荣[8](2004)在《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率领中国人民与贫困进行长期不懈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部分地区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的同时,城市贫困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突然形成,并且日益凸显,成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关注和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更成为中国政府、社会和城市贫困个体的共同责任。 本文从责任伦理视角出发,融合传统伦理学相关理论,对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的伦理意义展开系统论述。之所以将责任伦理作为立论的逻辑起点,主要基于以下思考:第一,责任伦理为城市反贫困提供了一种伦理新维度。责任伦理是一种前瞻性、预防性、以人类整体性行为为对象的伦理理念。与传统伦理相比,责任伦理首先是一种远距离伦理。以往的伦理学,无论时间还是空间,所涉及的均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责任伦理则以整个人类为导向,是对未来人类的尊重、责任和义务。责任伦理还是一种整体性伦理。我们的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复杂的由设计与创新、生产与服务、交换与消费等领域与过程构成的庞大系统,其中个人的行为空间越来越窄。从严格意义上讲,个体性伦理已无法把握当今世界凸显的大量问题,个体将被整体以及整体的高级行为主体所取代,决策与行为将成为集体的事情。第二,责任伦理是城市反贫困的基本伦理要求。约翰·罗尔斯认为,责任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条件,因为道德的合法性不以行为的善为依据,它必须是客观的、普遍的和理性的、自主的,否则就会走到“以目的证明手段”的目的论境地,从而使社会道德底线崩溃。责任的意义就在于自主地要求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第三,责任意识是城市反贫困主体的道德意识。现代社
王林虎[9](2003)在《基于FSP方法的营销组织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营销在企业的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企业将直接参与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来自竞争的巨大压力,迫使中国的企业必须从新定位营销的功能,必须重视营销的作用。因而,如何尽快提升企业的营销绩效,以应对竞争,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 本文借鉴产业组织理论的SCP(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提出了“企业营销组织结构决定营销绩效”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FSP分析方法,即“影响因素——营销组织结构——营销绩效”。在此方法基础上,对营销组织的三种模式,即“模式1:营销组织=企业内部营销组织=营销部门+销售部门。模式2:营销组织=营销型企业。模式3:营销组织=营销联盟”,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了影响企业营销组织结构的因素和不同模式的营销组织的结构特点,并对不同模式的营销组织进行了绩效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营销型企业创建的策略方法和营销联盟的构建条件。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企业营销组织的三种模式,研究这三种营销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构特点、营销绩效、管理和变革规律。研究的目的在于系统地认识和把握营销组织的影响因素和营销组织结构变革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营销组织进行科学的设计、管理和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营销绩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尹朝安[10](2002)在《现代化赶超中的制度创新: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从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以来,现代化赶超一直是后进国家发展的主题。在过去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先有美国、德国等后进国家成功实现赶超英国的样板,后有日本等国赶超先进欧美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范例,而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虽然尽力赶超,却没有实现既定的目标。成功的少,失败的多。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同时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深入探讨和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赶超成败的原因和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比较世界经济史的深入研究表明,制度创新是导致美国、德国及日本相对于英国后来居上的最重要因素。在东亚地区,受到日本近代以来现代化赶超成功范例的影响,许多东亚国家都把日本而非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作为模仿、修改和适应并加以创新的学习对象。积极发挥跨国制度创新是众多后进国家现代化赶超战略成功,保持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但这一点却很少被现代化赶超的研究者所注意。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创新比制度创新的重要性更容易被认识。 新制度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诺斯等人成功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英国、荷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度创新实践过程。对于东方等非西方国家的制度创新论述较少。关于对于二战以后兴起的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实施背景,过程以及在历史上的功过,学术界已有较多的论述。但是,还没有人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英国工业革命以来长时段世界范围内主要后进国家和地区实施的现代化赶超实践和有关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历史总结和理论解释,有关各后进国家现代化赶超理论和实践早已出现,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历史就是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历史。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懂得不同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不同国家的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业绩的,更能准确地了解诺斯的结论对后进国家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所进行的分析所应该具有的解释力,本文结合各国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来分析和解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下主要后进国家的制度形成和运行的制度经济学原理,将研究范围从当代追朔到19世纪各主要后进国家赶超英国的历程,探讨这些后进国家在不同或者相同文化背景下实施现代化赶超战略成功与失败中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导致不同的制度变迁过程和结果,找出其演变背后成败关键的制度性原因,对后进国家现代化赶超战略与实践进行制度分析。 由于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一些非连续、间歇和持续时间长等的特点,因此本文不能像一般世界经济史教科书一样按照编年史的体例来撰写制度创新的历史,而是在第一、二、三章中完成基本理论框架的建立之后,在第四到九章共六章的篇幅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分别叙述各主要后进国家在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实施现代化赶超中制度创新的产生、发展、运行和演变情况。同时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把那些在世界经济史上比较重要的时段上产生的典型国家制度创新案例排列起来,分析比较他们的制度创新的历史来源、创新过程、创新主体、主要影响因素、背景、特点等等。最后一章通过叙述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再创新作为后进国家今后的挑战和新目标。所选择的全部制度创新成功与否的案例都是那些现代化赶超搞得比较成功或者不成功、在世界经济史具有重大影响和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其他各洲没有重大影响和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故而舍去,这种研究方法并不影响本文有关制度创新范例选择的代表性和论述结论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目前已经进入属于“深水区”的第二阶段:在加入WTO之后到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的未来20年里,将是我国制度创新关键的时期,面临着许多十分复杂而重大的创新任务。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制度创新不仅是创造性的模仿,而且是一种以民族文化底蕴为背景的制度超越。本文以现代化赶超中的制度创新为题,在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为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实例和理论支持,因此,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意义。
二、对市场竞争的积极回应──湖南“百万电话大行动”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市场竞争的积极回应──湖南“百万电话大行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分配正义视角下团体标准利益失衡的政府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团体标准 |
2.1.2 团体标准利益主体 |
2.1.3 团体标准利益分配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分配正义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第3章 团体标准利益分配失衡的现实困境分析 |
3.1 团体标准利益分配失衡的现实表现 |
3.1.1 团体标准制定者投入与产出的失衡 |
3.1.2 团体标准使用者专利被许可的不公平 |
3.2 团体标准利益分配失衡的原因分析 |
3.2.1 利益诉求分化困境 |
3.2.2 集体行动的非理性困境 |
3.2.3 市场失灵困境 |
第4章 分配正义视角下团体标准利益失衡的政府对策 |
4.1 分配正义视角下团体标准的利益分配原则 |
4.1.1 分配正义应得原则与平等原则 |
4.1.2 团体标准利益分配的应得原则 |
4.1.3 团体标准利益分配的平等原则 |
4.2 基于分配应得原则的团体标准利益失衡政府对策 |
4.2.1 团体标准行为应得利益的促进 |
4.2.2 团体标准规则应得利益的维护 |
4.3 基于分配平等原则的团体标准利益失衡政府对策 |
4.3.1 团体标准机会平等权利的保障 |
4.3.2 团体标准差别平等利益的扶持 |
第5章 我国团体标准利益分配失衡政府对策的现状分析 |
5.1 我国团体标准利益分配失衡的政府现行对策 |
5.1.1 团体标准应得利益分配方面 |
5.1.2 团体标准平等利益分配方面 |
5.2 我国团体标准利益分配失衡政府现行对策存在的问题 |
5.2.1 团体标准利益分配价值取向的模糊 |
5.2.2 团体标准行为应得利益促进方面的问题 |
5.2.3 团体标准规则应得利益维护方面的问题 |
5.2.4 团体标准机会平等利益保障方面的问题 |
5.2.5 团体标准差别平等利益扶持方面的问题 |
5.3 我国团体标准利益分配失衡政府对策失效的原因 |
5.3.1 差异化利益诉求回应不足 |
5.3.2 整体性政策体系缺失 |
第6章 团体标准利益分配的案例研究与经验借鉴 |
6.1 案例选择 |
6.2 韩国政府协调团体标准应得利益分配的措施 |
6.2.1 韩国政府促进团体标准行为应得利益的措施 |
6.2.2 韩国政府维护团体标准规则应得利益的措施 |
6.3 韩国政府协调团体标准平等利益分配的措施 |
6.3.1 韩国政府保障团体标准机会平等权利的措施 |
6.3.2 韩国政府扶持团体标准差别平等利益的措施 |
6.4 韩国政府协调团体标准利益分配的经验启示 |
第7章 我国团体标准利益分配失衡政府对策的优化建议 |
7.1 明确团体标准利益分配的价值取向 |
7.1.1 确立分配正义的价值目标 |
7.1.2 贯彻分配正义的价值原则 |
7.2 协调团体标准应得利益的分配 |
7.2.1 团体标准行为应得利益的促进措施 |
7.2.2 团体标准规则应得利益的维护措施 |
7.3 协调团体标准平等利益的分配 |
7.3.1 团体标准机会平等利益的保障措施 |
7.3.2 团体标准差别平等利益的扶持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国内外背景 |
二、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产业理论 |
二、西方经济学有关产业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 |
二、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进展 |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研究结论 |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
第一节 产业与产业分类 |
一、产业的概念 |
二、产业的分类 |
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 |
第二节 相关产业概念辨析 |
一、支柱产业 |
二、主导产业 |
三、先导产业 |
四、基础产业 |
五、战略性产业 |
六、相关产业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
第三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 |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 |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别 |
第三章 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与日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一、美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二、日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二节 欧盟主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一、欧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二、英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三、德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三节 金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一、俄罗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二、印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三、巴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四、南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四节 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启示 |
一、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定位 |
二、综合运用法律政策工具和经济杠杆 |
三、新能源和绿色经济为重点关键领域 |
四、切合国情的产业选择 |
五、三次产业均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 |
六、合理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
七、强化核心技术自主自有 |
八、注重可持续发展 |
九、重视发展科技教育 |
十、加强宣传推广 |
十一、积极参与和倡导国际合作 |
第四章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成效 |
一、产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 |
二、产业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三、企业竞争能力逐步增强 |
四、产业布局规划日趋合理 |
第二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发展情况 |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
三、生物产业发展情况 |
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 |
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
六、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 |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
第三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一、政府保持强势主导地位 |
二、依靠社会菁英人群推动 |
三、产业发展速度快 |
四、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
五、市场潜力巨大 |
第四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能力不强与核心技术缺乏 |
二、高端人才培育和储备不足 |
三、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 |
四、产业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
五、政策与配套措施尚需进一步契合 |
六、应对国际市场不正当竞争的商业和法律手段缺乏 |
第五章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区域比较 |
第一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一、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二、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三、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四、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五、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六、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二节 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一、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二、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三、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四、东部其他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三节 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一、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二、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四节 中部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
一、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
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
第五节 中部地区六省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
一、中部地区六省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同点 |
二、中部地区六省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差异 |
第六章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和挑战 |
第一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
一、中部地区地理区位优势 |
二、中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势 |
三、中部地区自然禀赋优势 |
四、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与科教文化优势 |
五、中部地区的产业与技术优势 |
六、中部地区市场潜力优势 |
七、中部地区的重要机遇优势 |
第二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劣势 |
一、中部地区能源资源劣势 |
二、中部地区金融资源劣势 |
三、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劣势 |
四、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劣势 |
五、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劣势 |
六、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劣势 |
第三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
一、核心技术方面的挑战 |
二、产学研用方面的挑战 |
三、资金方面的挑战 |
四、人才方面的挑战 |
五、产业同质化方面的挑战 |
六、传统产业的挑战 |
第七章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
第一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遴选 |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原则 |
二、适宜中部地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产业 |
三、建议中部地区增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二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 |
一、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发展 |
二、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分工与合作 |
第三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一、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
二、创新金融服务 |
三、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高等院校、国家科研队伍的作用 |
四、先行先试与创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企业合并反垄断法规制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评述 |
1.2.1 国外反垄断规制理论研究 |
1.1.2 国外企业合并理论研究 |
1.2.3 国内关于企业合并的反垄断规制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界定 |
2.1 企业合并概念界定 |
2.1.1 欧盟的规定 |
2.1.2 美国的规定 |
2.1.3 日本的规定 |
2.1.4 简短小结 |
2.2 控制界定方法 |
2.2.1 控制的概念 |
2.2.2 控制界定因素 |
2.2.3 控制的分类 |
2.2.4 控制变化条件 |
第3章 企业合并反垄断法分析的经济学基础 |
3.1 经济学上的效率概念 |
3.1.1 配置效率 |
3.1.2 生产效率 |
3.1.3 动态效率 |
3.2 竞争与效率 |
3.2.1 完全竞争 |
3.2.2 垄断 |
3.2.3 支配企业的竞争边缘 |
3.2.4 垄断竞争 |
3.2.5 寡头垄断 |
3.2.6 买方独家垄断与买方寡头垄断 |
第4章 市场力量和市场支配地位的分析方法 |
4.1 市场力量与价格弹性的关系 |
4.1.1 需求价格弹性的界定 |
4.1.2 市场力量和Lerner指数 |
4.1.3 不同产品情况下的市场力量 |
4.1.4 双边市场上的市场力量 |
4.2 直接确定市场力量的方法 |
4.2.1 市场力量与有效竞争 |
4.2.2 两种直接判定市场力量的方法 |
4.3 间接确定市场力量的方法 |
4.3.1 经济市场概念 |
4.3.2 市场界定的实证方法 |
4.4 欧盟实践中的基本概念 |
4.4.1 消费者福利概念 |
4.4.2 假定垄断测试 |
4.5 计量经济学和实证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
4.5.1 价格弹性分析 |
4.5.2 绝对和相对价格差异 |
4.5.3 价格相关性 |
4.5.4 其他相关分析 |
第5章 市场份额计算方法 |
5.1 用于计算市场份额的经济概念 |
5.1.1 根据销售来计算市场份额 |
5.1.2 根据收益来计算市场份额 |
5.1.3 根据生产能力来计算市场份额和其他参考因素 |
5.2 确定市场份额的实践 |
5.2.1 根据产品销售额来计算 |
5.2.2 根据产品价值来计算 |
5.2.3 根据生产能力来计算 |
5.2.4 计算市场份额的其他替代方法 |
5.3 相关市场份额和其他因素 |
5.3.1 欧盟法律中的绝对市场份额和市场份额阈值 |
5.3.2 影响市场份额相关性的因素 |
5.3.3 潜在竞争和进入壁垒 |
5.3.4 买方力量 |
5.4 德国法的特征 |
5.4.1 法律基础 |
5.4.2 相关市场份额 |
5.5 简短小结 |
第6章 横向合并分析方法 |
6.1 单一支配地位 |
6.1.1 经济学基础 |
6.1.2 实践中单一支配地位的认定 |
6.2 单边效果分析 |
6.2.1 不同竞争形式的不同效果 |
6.2.2 市场支配地位测试和SIEC测试 |
6.2.3 确定单边效果的方法 |
6.2.4 仿真模型和市场结构分析的实践 |
6.3 协调效果与共同支配地位界定方法 |
6.3.1 共同支配地位的经济学概念 |
6.3.2 欧盟共同支配地位的法律分类 |
6.3.3 共同支配地位的基本条件 |
6.3.4 企业和市场集中度的标准 |
6.3.5 市场相关标准 |
第7章 纵向和混合合并分析方法 |
7.1 纵向合并分析方法 |
7.1.1 纵向合并有利于市场竞争 |
7.1.2 纵向合并的反竞争性效果 |
7.1.3 纵向合并对竞争的影响 |
7.2 混合合并分析方法 |
7.2.1 混合合并有利于市场竞争 |
7.2.2 混合合并的反竞争效果 |
7.2.3 混合合并对竞争的影响 |
7.3 纵向和混合合并的法律方面 |
7.3.1 反竞争行为预测 |
7.3.2 非横向合并评估指南 |
7.3.3 经济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
研究结论与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4)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研究 ——以广播电视村村通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凸显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农村广播电视是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表现 |
(二) 农村广播电视是宣传党的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
(三) 农村广播电视是政府履行职能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职责要求 |
(四) 农村广播电视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要求 |
三、研究的设计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 |
(三) 研究的基本方法 |
四、研究的对象 |
第二章 农村广播电视的公共性探究 |
一、政府职能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
二、公共服务与广播电视村村通 |
三、新公共服务对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的理论支持 |
四、广播电视事业与广播电视产业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
一、农村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
二、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建设历程 |
(一) 中央政府高度重视 |
(二)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 |
(三) 基层广电人的辛勤工作 |
三、农村广播电视长效性研究现状 |
第四章 影响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一、宏观政策——改革政策体系是影响村村通长效发展之根本 |
(一) 国内广电政策演进及政策弊端 |
(二) 国外广播电视业发展模式 |
(三) 农村广播电视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相关政策生态 |
二、中观营运——创新营运体系是影响村村通长效发展之关键 |
(一) 创新管理机制 提高组织竞争力 |
(二) 加强品牌培育 打造组织公信力 |
(三) 开发人才资源 增强核心竞争力 |
三、微观服务——完善服务体系是影响村村通长效发展之重点 |
(一) 农村广播电视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 |
(二) 完善广播电视服务体系应遵循的六项原则 |
(三) 农村广播电视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
(四) 农村广播电视服务体系的服务类型 |
(五) 完善广播电视服务体系的基本方法 |
第五章 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发展失衡的相关发现 |
一、发展条件失衡——政策 |
二、发展环境失衡——市场 |
三、发展能力失衡——技术 |
四、发展基础失衡——人才 |
第六章 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的关系厘定和策略分析 |
一、关系厘定——准确把握四组关系 |
(一) 管与放的关系 |
(二) 投与收的关系 |
(三) 建与护的关系 |
(四) 播与控的关系 |
二、策略分析——灵活运用六项策略 |
(一) 农村广播电视发展面临的六大瓶颈 |
(二) 推进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的六项策略 |
第七章 我国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的战略举措 |
一、广播电视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
(一) 广播电视将向全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
(二) 广播电视组织将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
(三) 广播电视从业者将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
(四) 广播电视内容产品将向个性化、多样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
(五) 广播电视的市场开拓将向品牌认可度、受众信任度方向发展 |
(六) 广播电视的竞争势态将向科技性、创新性方向发展 |
二、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目标取向 |
(一) 服务体系化 |
(二) 管理科学化 |
(三) 覆盖全面化 |
(四) 营运市场化 |
(五) 监管法治化 |
(六) 内容多元化 |
(七) 人员专业化 |
(八) 组织扁平化 |
(九) 发展规模化 |
三、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 服务性原则 |
(二) 民本性原则 |
(三) 公共性原则 |
(四) 参与性原则 |
(五) 责任性原则 |
(六) 公平性原则 |
(七) 竞争性原则 |
四、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 公益性发展之路 |
(二) 市场化发展之路 |
(三) 公商并存的发展之路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研究 ——一种生产者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发展电视娱乐产业的意义 |
(二) 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现状描述 |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一) 研究对象:电视娱乐节目生产者 |
(二) 文献回顾:不同研究视域中的电视娱乐节目生产 |
(三) 分析框架: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
(四) 研究方法:以参与观察法为核心的定性研究 |
三、论文各章内容简介 |
第一章 需求与欲求的变迁——电视娱乐节目生产者的应对策略 |
一、选秀节目 |
(一) 真人秀节目的起源,特征及类型 |
(二) 选秀:真人秀理念的延续和发展 |
(三) 需求与欲求的变化与生产者策略 |
(四) 中国选秀节目的生产 |
(五) 选秀节目的生产要素 |
二、电视综艺娱乐谈话节目 |
(一) 西方综艺娱乐谈话节目的兴起和发展 |
(二) 电视综艺娱乐谈话节目在中国的生产 |
(三) 综艺娱乐谈话节目的生产要素 |
三、技术融合背景下需求与欲求的新变化与生产者的应对策略 |
(一) 从独乐乐到众乐乐:电视娱乐节目受众心理需求的新变化 |
(二)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电视娱乐节目跨媒体时代的到来 |
第二章 电视娱乐节目生产者的商业模式 |
一、文广集团的商业模式 |
(一) 体现战略意义的组织架构 |
(二) "为播出而生产"的生产模式和《加油!好男儿》生产流程 |
(三) 《加油好男儿》的决策机制 |
(四) 介于商业机构和公共机构之间的商业模式 |
二、光线传媒的商业模式 |
(一) 光线传媒的组织架构 |
(二) "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和《父母大人》的生产流程 |
(三) 《父母大人》的决策机制 |
(四) 不完全市场化的商业模式 |
第三章 电视娱乐节目的生产与公共利益 |
一、影响生产者活动的外部结构性因素 |
(一) 从生产者的市场运行模式分析 |
(二) 从产品属性分析 |
(三) 从政府规制的角度分析 |
二、"结构-能动"分析框架 |
三、公共利益与生产者的认知 |
(一) 经济发展促使受众需求发生变化 |
(二) 受众需求的满足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
(三) 生产者对于受众需求和公共利益的认知 |
四、生产者回应公共利益的能动模式 |
(一) 体制内的生产者 |
(二) 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商 |
第四章 电视娱乐节目的生产与商业利益 |
一、媒介市场的性质 |
(一) 产品交易市场 |
(二) 地理市场 |
二、市场的竞争和垄断 |
(一) 电视娱乐节目制作领域引入竞争 |
(二) 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决定竞争格局 |
(三) 生产者对市场竞争因素的回应 |
(四) 电视娱乐节目制作领域的同质化竞争 |
三、市场的结构和力量 |
四、市场运营成本 |
(一) 内容成本 |
(二) 发行成本 |
(三) 交易成本 |
五、赢利模式 |
第五章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生产与政府规制 |
一、政府介入市场的目的 |
二、政府对产业规制的途径和利益诉求 |
(一) 政府对产业规制的途径 |
(二) 政府规制的利益诉求 |
三、政府对电视娱乐节目的规制目标 |
四、政府规制因素的影响及生产者的能动模式 |
(一) 政府对电视娱乐节目生产者市场准入的规制 |
(二) 政府对电视娱乐节目生产环节的规制 |
(三) 政府对电视娱乐节目交易环节的规制 |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企业跨国并购整合过程 ——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转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全球跨国并购发展趋势及特点 |
二、跨国并购成功率分析 |
三、并购整合:跨国并购走向成功的关键 |
四、核心能力跨国界转移:创造跨国并购整合价值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以及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一、跨国并购、跨国并购后整合 |
二、企业资源和核心能力 |
三、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以及论文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径、研究的局限性 |
三、基本框架 |
四、论文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跨国并购整合和核心能力理论综述 |
第一节 跨国并购动机理论 |
一、OLI模型与跨国并购 |
二、跨国并购动机:企业内部因素 |
三、跨国并购动机:外部环境因素 |
第二节 并购整合理论 |
一、金融经济学派 |
二、战略管理学派 |
三、组织行为学派 |
四、并购整合过程学派 |
五、知识管理学派 |
六、斯蒂芬A·詹森7C-整合模型 |
七、新兴学派:核心能力管理 |
第三节 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理论 |
一、企业资源理论回顾 |
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兴起和概念 |
三、企业核心能力构成 |
四、企业核心能力特性 |
五、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
六、基于资源观点在国际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
第三章 跨国并购整合中的核心能力转移模型分析 |
第一节 并购整合过程的核心能力转移模型 |
一、并购双方核心能力转移模型 |
二、核心能力转移方向 |
三、组织内的核心能力转换 |
四、核心能力转移和能力类别之间的关系 |
五、能力接受者吸收学习过程:知识能力扩散 |
六、影响核心能力转移的因素模型 |
第二节 核心能力转移:一个过程观点 |
一、跨国并购过程 |
二、并购前管理 |
三、并购中管理 |
第三节 并购后整合管理:核心能力转移成功的关键 |
一、并购的价值创造来源 |
二、并购后整合管理 |
三、并购后整合挑战 |
第四节 跨国并购整合过程中的核心能力保护 |
一、并购整合过程中的危机管理 |
二、识别核心能力:能力、技术和知识 |
三、知识与权力配置 |
四、企业边界管理 |
第四章 能力特性、转移双方特质、并购后能力分享与转移——以知识能力为例 |
第一节 知识能力特性与转移 |
一、知识定义、分类和特性 |
二、知识能力特性与转移 |
三、知识管理 |
第二节 转移双方特质与能力转移成效 |
一、知识能力接受者的吸收能力由来 |
二、知识能力接收者的吸收能力 |
三、吸收能力与转移能力的关系 |
四、知识能力提供者的转移能力 |
五、影响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 |
六、组织学习机制与知识能力转移成效 |
第三节 转移双方之间的知识前后关系与核心能力转移 |
一、概念背景 |
二、知识转移模型 |
三、知识前后关系与知识转移的可能性 |
第四节 知识能力转移——以思科、IBM和BP公司并购后知识转移为例 |
一、并购中的知识转移 |
二、并购后知识整合中的阻力和促进因素 |
三、促进并购中知识转移的条件 |
四、案例分析 |
五、结论和建议 |
第五节 知识能力分享——以Omni公司知识分享为例 |
一、组织中的知识分享 |
二、整合中的知识分享 |
三、Omni公司案例研究 |
四、讨论 |
第五章 跨文化整合与跨国并购背景下的核心能力转移 |
第一节 文化特性和层次 |
一、文化特性 |
二、文化层次 |
三、企业文化 |
第二节 企业文化差异和并购后文化移植 |
一、企业文化差异和并购过程的文化冲突 |
二、文化与并购整合 |
三、跨国并购类型对整合的影响度 |
四、企业文化移植过程与整合模式 |
五、企业文化类型与移植可能结果 |
第三节 国家文化差异和跨国并购中的能力转移:一个概念化模型 |
一、文化差异对并购成功影响 |
二、并购中的能力转移 |
三、跨国收购中的能力转移成功概念模型 |
四、结论和将来研究方向 |
第四节 通过组织认知和构建能力:Lafarge集团在并购后文化整合中的发展能力研究 |
一、理论基础 |
二、能力构建研究模型 |
三、案例研究:并购后整合-Lafarge集团的案例 |
四、讨论与管理含义 |
第五节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Volvo收购Carrus公司案例研究 |
一、两家公司整合 |
二、收购后整合的文化观点 |
三、Volvo收购Carrus公司案例 |
四、Carrus变革和整合 |
五、结论 |
第六章 人力资源管理与跨国并购背景下的核心能力转移 |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并购整合中的人员问题 |
一、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核心能力 |
二、雇员个性与组织文化的一致性 |
三、人力资源在并购中的作用 |
四、企业并购对被并购公司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
五、减缓雇员心理和行为影响的方略 |
六、并购整合与薪资、福利计划 |
七、跨国并购后的跨文化训练 |
八、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过程 |
第二节 被并购公司在并购公司中的战略角色与人力资本关系 |
一、被并购子公司知识流动方向和知识创造 |
二、组织内跨国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
三、被并购子公司人力资本 |
四、被并购子公司战略角色与人力资本关系 |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在跨国并购中的作用 |
一、并购与HRM之间的战略适配 |
二、HRM在跨国并购中的作用 |
三、讨论与结论 |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惯例与跨国知识能力转移 |
一、跨国公司知识转移:过程和它的决定要素 |
二、人力资源管理惯例与跨国知识转移 |
三、人力资源管理惯例分类 |
四、评述修正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惯例与跨国知识转移模型 |
第五节 公司企业家对实现跨国并购后能力转移成功的作用——以外国公司收购东德公司为例 |
一、公司企业家的定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企业家因素分析 |
四、培育公司企业家利于整合收购的能力转移 |
五、管理含意 |
第六节 跨国并购后的外派与知识转移:传播能力的作用 |
一、外派任务的类型 |
二、传播能力 |
三、外派人员的知识中介角色 |
四、分析和讨论 |
五、跨文化培训利于传播能力提高 |
第七节 识别和留住在跨国并购中的关键雇员 |
一、关键概念定义 |
二、跨国收购的人力资源问题 |
三、跨国收购中的智囊流失 |
四、识别和留住关键雇员 |
五、跨国收购中对关键职员承诺 |
六、结论 |
第七章 组织信赖与核心能力转移 |
第一节 组织信赖、控制及其在公司并购整合中的作用 |
一、组织信赖属性 |
二、信赖和控制 |
三、信赖与控制之间的关系 |
四、信赖和控制在整合中的作用 |
第二节 信赖在公司并购整合过程中的作用:一个概念模型 |
一、信赖在整个并购中的重要作用 |
二、信赖在公司并购中影响和前提 |
三、前提条件的相对重要性和统计学作用 |
四、结论探讨和和构建信赖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组织以前信赖关系、并购后知识能力转移和知识粘性之间关系的探讨 |
一、以前信赖对并购后知识转移的作用 |
二、基于信赖关系的重要性 |
三、跨国知识转移机制和转移效果 |
四、知识的粘性与转移难度 |
五、组织以前关系与知识转移模型 |
六、分析和结论 |
第八章 组织沟通与核心能力转移 |
第一节 组织沟通在并购整合过程中的作用 |
一、组织沟通定义 |
二、组织沟通类型和媒介 |
三、跨文化沟通 |
四、组织沟通对并购整合的影响 |
五 沟通互动能力对组织知识转移的作用 |
第二节 沟通不协调导致并购整合失败和增强知识转移粘性 |
一、文化在跨国并购整合过程的作用 |
二、国际企业相遇实际失败和沟通不协调 |
三、跨国收购中的沟通和文化不协调:来自Olivier Irrmann两个定性研究结果 |
四、结论和管理含义 |
第三节 收购中的内部沟通:工作满意效果分析 |
一、提出关键概念 |
二、收购中的内部沟通 |
三、收购中的沟通和工作满意度 |
四、概括和结论 |
第四节 知识能力转移机制、吸收方式与转移业绩的关系 |
一、并购公司选择转移知识 |
二、知识特征、转移机制和转移业绩 |
三、案例分析:丰田公司用向海外员工传授生产秘诀 |
四、管理含意 |
第九章 跨国并购整合中的组织学习障碍及知识能力转移成本分析 |
第一节 跨国并购整合中的组织学习结合物和障碍 |
一、并购中的知识转移和学习 |
二、重铸并购为一个学习过程 |
三、并购学习过程中的结合和障碍 |
四、结论 |
第二节 影响R&D知识转移成功的关键因素 |
一、R&D在跨国并购整合中的作用 |
二、收购后R&D整合模式 |
三、成功知识转移含义 |
四、转移R&D知识成功的关键要素 |
五、结论和意义 |
第三节 组织间学习和能力转移成本分析 |
一、知识能力转移与公司 |
二、知识能力转移成本 |
三、知识能力转移成本的决定因素 |
四、总结 |
第十章 研究总结和管理含意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局限性和将来研究方向 |
三、管理含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本文研究缘起及独特的研究思路 |
0.1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现状及其理论研究评析 |
0.1.1 目前中国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及主要特征 |
0.1.2 中国城市反贫困理论研究经济学、社会学视角评析 |
0.1.3 中国城市反贫困理论研究伦理学视角及其评析 |
0.2 本文独特的研究思路及其学术背景 |
0.3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的方法 |
0.3.1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0.3.2 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城市反贫困的伦理诉求 |
1.1 责任及道德责任概说 |
1.2 责任伦理:中国城市反贫困的伦理诉求 |
1.2.1 责任伦理理念 |
1.2.2 责任伦理与传统伦理的关系 |
1.2.3 责任伦理与中国城市反贫困 |
1.2.4 中国城市反贫困主体及其责任伦理 |
1.3 社会公正: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的内在标准 |
1.3.1 社会公正及其制度化基础 |
1.3.2 城市反贫困与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
1.3.3 社会公正基本原则的实现途径 |
1.4 共同富裕: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的价值目标 |
1.4.1 共同富裕及其伦理意蕴 |
1.4.2 共同富裕与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价值目标的关系 |
1.4.3 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目标实现条件与机制 |
第二章 中国城市反贫困个体责任伦理追问 |
2.1 城市贫困个体及其道德责任现状评析 |
2.1.1 贫困个体:城市反贫困的基本单元 |
2.1.2 贫困个体的道德责任现状及其原因 |
2.2 贫困个体的道德责任原则 |
2.2.1 目的善与手段善的统一 |
2.2.2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
2.2.3 道德责任与道德实践的统一 |
2.3 贫困个体的道德责任品质要求 |
2.3.1 自觉的责任意识 |
2.3.2 正确的价值观 |
2.3.3 正确的贫富观 |
2.3.4 良好的德性 |
2.4 贫困个体在城市反贫困中的道德实践 |
2.4.1 自强自信 |
2.4.2 自主自立 |
2.4.3 互爱互助 |
2.4.4 爱岗敬业 |
第三章 中国城市反贫困政府责任伦理探寻 |
3.1 政府的角色定位及其责任 |
3.2 负责任的政府:中国政府反贫困的道德价值分析 |
3.2.1 “执政为民”:中国政府责任价值选择 |
3.2.2 中国政府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责任价值分析 |
3.3 政府责任伦理现状评析 |
3.4 政府城市反贫困政策的责任伦理价值取向 |
3.4.1 责任伦理价值取向与城市反贫困政策的关系 |
3.4.2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反贫困政策价值取向 |
3.4.3 中国城市反贫困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
3.5 政府城市反贫困政策责任伦理实践 |
3.5.1 政府制定反贫困政策的责任伦理原则 |
3.5.2 政府控制性城市反贫困政策的责任伦理实践 |
3.5.3 政府限制性城市反贫困政策的责任伦理实践 |
3.5.4 政府当前若干城市反贫困政策的责任伦理分析 |
第四章 中国城市反贫困社会责任伦理审思 |
4.1 作为城市反贫困主体的社会及其责任伦理基础 |
4.1.1 作为城市反贫困主体的社会与贫困个体、政府的关系 |
4.1.2 道德与贫困关系的历史回溯 |
4.1.3 城市反贫困与社会良知 |
4.2 作为城市反贫困主体的社会的责任伦理现状评析 |
4.3 作为城市反贫困主体的社会责任伦理原则 |
4.3.1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 |
4.3.2 集体主义原则 |
4.3.3 社会关怀原则 |
4.4 社会在城市反贫困中的责任伦理实践 |
4.4.1 组织化形式系统 |
4.4.2 非组织化形式系统 |
结语:面向未来的中国城市反贫困主体及其责任伦理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9)基于FSP方法的营销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选题的动因 |
1.2 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分析 |
1.3 研究思路 |
2 企业营销组织理论综述 |
2.1 营销组织的概念 |
2.1.1 营销组织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
2.1.2 营销组织研究的问题和目标 |
2.2 组织理论和营销理论对营销组织研究的启示 |
2.2.1 组织理论对营销组织研究的启示 |
2.2.2 营销理论对营销组织研究的启示 |
3 FSP分析方法 |
3.1 营销组织研究的FSP分析方法 |
3.2 FSP分析框架 |
3.2.1 影响营销组织结构的因素分析 |
3.2.2 企业营销组织的模式分析 |
3.2.3 营销绩效分析 |
4 内部营销组织模式研究 |
4.1 内部营销组织的职能和构成 |
4.1.1 营销部门的职能和构成 |
4.1.2 营销部门的职能界定和构成模式 |
4.1.3 销售部门的职能界定和构成模式 |
4.1.4 营销部门与销售部门的关系分析 |
4.2 内部营销组织的组织形式 |
4.2.1 营销部门的组织形式 |
4.2.2 影响因素分析 |
4.3 内部营销组织与企业其它部门的冲突 |
4.3.1 冲突的表现 |
4.3.2 冲突源分析 |
4.3.3 冲突解决的对策研究 |
4.4 案例 |
5 营销型企业模式研究 |
5.1 营销型企业的概念及特点 |
5.1.1 营销型企业的概念 |
5.1.2 营销型企业的特点 |
5.2 营销型企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5.2.2 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
5.3 营销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分析 |
5.4 营销型企业的绩效评价分析 |
5.4.1 评价营销型企业绩效的定性标准 |
5.4.2 评价营销型企业绩效的定量指标 |
5.5 创建营销型企业 |
5.5.1 创建营销型企业的理论 |
5.5.2 创建营销型企业的策略探讨 |
6 营销联盟模式研究 |
6.1 营销联盟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6.1.2 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
6.2 营销联盟的组织形式及构建条件分析 |
6.2.1 营销联盟的组织形式 |
6.2.2 营销联盟的构建条件 |
6.3 营销联盟的绩效评价分析 |
6.3.1 营销联盟的绩效分析 |
6.3.2 营销联盟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现代化赶超中的制度创新: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及其理论创新 |
第二节 关于制度创新的理论框架 |
第三节 制度创新理论的一般性评述 |
第二章 现代化赶超的历史必然性及赶超理论 |
第一节 现代化赶超的形成 |
第二节 现代化赶超的理论成果及其缺陷 |
第三章 制度创新是现代化赶超成功的制度保证 |
第一节 制度创新的功能分析 |
第二节 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现代化赶超的成功 |
第四章 19世纪吸收式的制度创新:美国、德国和日本赶超英国 |
第一节 美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 |
一、 建国时期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
二、 南北战争前后的争论与制度创新 |
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改革和政府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德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 |
一、 资产阶级的理论创新 |
二、 容克势力领导的制度创新 |
三、 德国道路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日本的崛起与制度创新 |
一、 日本民族的特性与理论准备 |
二、 明治维新中制度创新 |
三、 明治维新的历史局限性 |
第五章 20世纪赶超中制度创新的典型及其新思维:德国和日本 |
第一节 二战后德国赶超中的制度创新 |
一、 艾哈德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
二、 制度创新实践 |
三、 莱茵模式:全球化背景下的改革 |
第二节 二战后日本赶超中的制度创新 |
一、 战后民主改革 |
二、 适应性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 |
三、 90年代的制度疲劳 |
第三节 战后德国和日本赶超中的制度创新的共同点 |
第六章 新制度的活力与衰变:前苏联的兴亡 |
第一节 理论创新与局限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化:深层次的制度创新 |
第三节 制度僵化症与苏联崩溃 |
第七章 成功与失败:二战后东亚与拉美赶超模式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东亚赶超模式的制度分析 |
第二节 拉美赶超模式的制度分析 |
第三节 两种模式的比较及其给出的启示 |
第八章 制度创新的缺失:俄罗斯的困境 |
第一节 叶利钦缺乏制度创新的“休克疗法” |
第二节 普京的可控制的市场经济计划 |
第九章 跨世纪的伟大奇迹:中国在现代化赶超中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改革之前的赶超战略与制度创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三步走”战略与邓小平理论 |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历史进程 |
第四节 制度进一步创新面临的问题 |
第五节 加入WTO之后我国制度创新的对策 |
第十章 现代化赶超的新目标、新挑战:西方的制度再创新 |
第一节 以美国为首的企业改革重组 |
第二节 以美国为代表的政府规章改革 |
第三节 欧美中左偏右的第三条道路 |
第四节 欧洲一体化带来的制度创新 |
全文主要参考文献 |
四、对市场竞争的积极回应──湖南“百万电话大行动”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分配正义视角下团体标准利益失衡的政府对策研究[D]. 康儿丽. 湖南大学, 2019(07)
- [2]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 刘春江. 武汉大学, 2014(01)
- [3]企业合并反垄断法规制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D]. 曾晶. 湖南大学, 2012(08)
- [4]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研究 ——以广播电视村村通为案例[D]. 薛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5]湖南电信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李曼.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02)
- [6]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研究 ——一种生产者的视角[D]. 周亭. 复旦大学, 2007(06)
- [7]企业跨国并购整合过程 ——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转移分析[D]. 邱毅.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3)
- [8]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问题研究[D]. 唐宜荣. 湖南师范大学, 2004(07)
- [9]基于FSP方法的营销组织模式研究[D]. 王林虎. 大连理工大学, 2003(02)
- [10]现代化赶超中的制度创新: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D]. 尹朝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