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模糊优化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柴剑雪[1](2021)在《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生态压力,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其中保护生态承载力是一项重要工作。为应对环境问题,我国正从推进清洁取暖、发展非化石能源等方面优化能源结构,电力在能源体系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清洁高效发电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对电源结构进行科学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煤电为主导的电源结构造成了严峻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规模加速扩大,但过度地开发清洁能源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所以能源开发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电源结构规划应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因素。生态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不同地区对电源建设的支持和容纳能力不同,所以电源结构优化时应考虑区域差异化因素。因此,本文综合考虑生态承载力因素和区域差异化因素,研究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和分析了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相关理论。首先,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特性和量化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分析了电源结构优化考虑生态承载力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生态承载力对电源结构优化提出的要求。其次,从发电规模和发电资源潜力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然后,梳理了传统电源结构规划和可持续电源结构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电源结构优化方法。最后,对本文的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边界进行了界定,为本文后续章节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2)研究了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主要分析了我国三种主要的清洁能源,即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对于水电,首先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水电替代火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然后,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要素构建了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最后,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多情景的系统动力学模拟和耦合协调度评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比较研究结论与当前政策,验证了影响分析的合理性。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风电和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作为电源结构优化模型构建的前期基础。(3)构建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各类发电对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正负影响同时纳入模型,以发电系统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相对影响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结合生态承载力要素分析和量化方法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包括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在内的综合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资源和环境发展目标下的电源发展路径。(4)构建了生态经济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碳交易因素纳入模型,以发电系统总成本对地区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经济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碳交易价格下电源结构应如何倾斜,并进一步研究了碳交易价格通过影响电源结构进而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不同资源和环境要求下的碳交易价格制定提供依据。(5)构建了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纳入各类发电对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和碳交易因素,以发电系统对自然资源、环境和地区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经分析,对于社会技术承载力,模型只考虑其对电源结构的单向影响,所以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自然和经济发展目标下电源的发展路径。(6)构建了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跨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两个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各类发电对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和碳交易因素,以发电系统对两地区整体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输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协同优化两地区电源结构,以提高两地区整体的生态承载力。首先,确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和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在单区域优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电力跨省跨区输送因素,加入输电成本目标;以单区域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为基础设置跨区域约束条件,保证满足两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等约束。最后,进行了多情景实证分析,将两地区跨区域协同优化结果与各自单区域优化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多区域的电源统筹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张铭轩[2](2021)在《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天保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工程,天保工程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恢复及国有林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天保二期工程已经结束的背景下,科学有效的评价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探寻伊春市实施天保二期工程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对于完善伊春市后续天保工程政策,提升下一步天保工程政策实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所在地伊春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当地实际情况,并听取综合林业专家、学者和当地居民的意见,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价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的政策实施绩效,分析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针对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根据研究背景,结合研究对象掌握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前沿动态,对本文相关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阐述,梳理行文理论依据,为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与完善政策实施的相关建议奠定可行性基础。其次,从自然资源、经济产业、社会民生三个方面阐述伊春市总体概况;查阅有关资料,从实施历程、实施内容等方面阐述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概况;结合政策实施实际情况分析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在遵循全面相关、可行性等原则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权重计算。进一步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相关政策实施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得到评价结果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根据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实施效果评价的相关定性及定量评价结果,结合伊春市在实施天保二期工程政策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完善伊春市后续天保工程的政策建议,为伊春市后续天保工程政策实施及天然林修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王佳[3](2020)在《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化进程中“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而林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林业制度体系是推动我国林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林权制度则是其中的核心。经过多次改革,逐渐清晰、合理的林权制度在明确各林权主体权利边界,释放林业经营潜能,增加林业经营者收入,保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林业经济、生态、社会综合功能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已经凸显。但改革没有完全释放我国林权制度功能,全面实现改革目标,林权制度仍待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是对改革后林权制度实施过程中基础性作用效果的全面展现,所以林权制度完善需要以绩效评价为依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更加有针对性的完善现有林权制度,提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本研究以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重点研究,以促进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一步提升。在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进行的研究中,明确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的动因、特征、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林权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我国现有林权制度目标、主体构成、权责划分及改革前后制度实施效果对比情况。在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部分,首先构建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情况进行评价,明确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整体情况和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各自情况。以上述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结论为基础,探究形成如上结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效用值法、相关性分析、DEA、Malmquist等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尚待改进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首先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研究。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探索时期、完善时期三个阶段。运用以政府主导林业经营者参与的调整方式,通过森林资源稀缺性及林权制度对外部环境的不断适应、对各林权主体利益不断满足的推动,使林权逐渐清晰,林权主体利益关系日趋协调,林权制度改革绩效逐渐多元化。现阶段我国林权制度目标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绩效提升及国家、集体、林业经营者多方共赢。并通过对林权合理的分配激发各林权主体积极性,通过林权主体对权利的行使与保护促进林权制度实施,从而推动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显现。其次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价。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构建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价。林权制度改革后,现有林权制度的实施使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得到提升,且集体林权制度优于国有林权制度。但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水平不高仍存在提升空间,且两者在经济、生态、社会三方绩效上呈现差异。林权制度改革带动了林业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并对各产业内部结构进行整合使林业产业结构整体得到优化。林业经营者在产业经营中获得收益,收入得到明显提升。上述表现使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经济绩效均明显增长,集体林权制度稍占优,两者差距不大。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视使林业经营者造林、护林的意识和行为效果均得以优化,国有林权制度实施更注重森林管护,而集体林权制度则更侧重提高森林数量,所以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生态绩效均呈现波动上涨,且集体林权制度占优。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社会绩效在显着提升后呈现下降趋势,集体林权制度呈整体波动上升趋势,但国有林权制度整体绩效水平稍高于集体林权制度。说明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集体林权制度社会绩效的显现逐步明显,而国有林权制度受改革程度的限制社会良性影响逐渐减弱。基于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结果,对影响绩效的因素进行探究。林权清晰度、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区域发展环境是影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及形成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差异的因素。林权清晰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其对增加各林权主体权利实施主动性和优化权利实施效果的影响显着。而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权界定相比较于集体林权制度模糊、局限之处较多,所以其绩效提升幅度较低。林业生产要素投入越充足、合理越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林权制度实施过程中资金要素投入对绩效提升的带动明显优于劳动力和技术要素。国有林权制度的技术进步不足和集体林权制度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不同步使两者改革绩效呈现出不同。区域发展环境越完善对林权制度实施的支撑越充分则绩效提升越明显。国有林权制度代表省份的区域经济、政务、法治环境评分均明显低于集体林权制度代表省份,限制了改革后国有林权制度的实施,使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水平低于集体林权制度。根据林权清晰度、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区域发展环境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形成影响的分析结果,从提高林权清晰度、完善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三个角度进行对策设计支持并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实现绩效的进一步提升及多方主体共赢。
李显良[4](2020)在《基于云模型的多尺度环洞庭湖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系统科学、林学、生态学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等理论为指导,以环洞庭湖区的森林健康评价为研究对象,从森林健康的内涵入手,利用样地调查数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与遥感数据,从典型样地、小班与景观三个尺度开展森林健康评价研究。将云模型首次运用于森林健康评价研究之中,运用熵权法确定各尺度中评价指标权重,丰富了森林健康评价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不同尺度下的森林健康指标体系。①在研究区内沅江市龙虎山林场、汨罗市桃林林场等十个基本调查单元(林场)内共选取60个典型样地,调查分析了样地中树种类型、胸径、树高等相关指标,从结构性指标与功能性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典型样地特征分析,选取了多样性指数等10个指标组成典型样地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②借助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遥感监测数据,从结构指标、活力指标、可持续指标和抗干扰性指标等四个方面,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后筛选出11个评价指标构成了小班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③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哨兵2号MSI数据,将环洞庭湖区的森林景观划分为24种类型,并计算了各种类型的景观指数,通过指标筛选,最终构建了由聚集指数等8个指标组成的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2)分析了现有森林健康评价方法,在研究相关评价方法的理论与原理的基础上,首次将熵权-云模型法应用于森林健康评价中。运用熵权-云模型法对环洞庭湖区不同尺度下的森林健康进行了评价,得到了如下结果:①60个典型样地的森林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处于健康等级1级至V级的样地数分别为7、19、28、6、0个;②通过对等距间隔抽取的4627个小班的评价得知,环洞庭湖区的整体健康水平一般,处于最高健康等级的小班仅有2个,占0.04%;健康等级为Ⅱ级的小班数为2171个,占46.92%;健康等级为Ⅲ级的小班数为964个,占20.83%;健康等级为Ⅳ级与Ⅴ级的小班数为920个与5 70个,分别占比19.88%与12.32%,说明存在严重健康风险的小班不少;③通过对研究区的24种景观类型进行评价,景观层次的森林健康状况总体较好,所有景观类型的健康等级处于中间等级,其中处于Ⅱ至Ⅳ等级的景观分别为5类、15类与4类。(3)为验证云模型法用于森林健康评价的适应性与优势,将基于乘除法原理的多目标规划方法和云模型法的研究区森林健康评价结果分别与单因子最低值和中值予以比较分析。基于乘除法原理的多目标规划评价法的结果趋向于单个因子的最低值,结果过于极端,而云模型法的评价结果则与单因子中值整体相对吻合,证明了云模型法用于森林健康评价的优势。(4)依据三个尺度的评价结果,分别从不同视角提出了研究区森林健康经营措施,为针对性地开展森林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典型样地森林健康评价为维护与提高样地内部整体结构稳定性提供参考,提出了环洞庭湖区的杨树林等典型优势树种及血防林等功能性树种的经营对策;依据小班尺度的森林健康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为各健康等级森林小班经营与管理提出了优化策略;景观尺度的健康评价结果为森林景观规划与景观质量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从研究区的立地水平、景观规划与调整以及景观类型水平等提出了优化措施。本文从典型样地、小班与景观三个尺度评价了研究区的森林健康状况,首次将云模型应用于森林健康评价领域,很好地解决了评价过程中定量指标与定性评价结果间的相互映射问题;熵权法有效解决了指标权重赋值的主观性;多尺度评价有助于多视角掌握森林健康状况,从而为生产经营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遥感技术的充分运用,有效弥补了调查数据的不全面性与不及时性,提高了森林健康评价的效率与有效性。
唐家凯[5](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雷硕[6](2020)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也承载着当地原住居民的生计和发展功能,发展林下经济成为实现生态经济耦合协调的最佳途径。农户是林下经济的经营主体和生态保护的直接受益者,但其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低效、传统的生产经营行为却产生了较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如何激励并提升农户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行为水平,从长远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及林业多目标经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以四川省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乡村为例,遵循“行为现状→动因→效果→激励→优化”的研究范式,构建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研究框架。首先,描述农户林业经营现状,并针对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生态旅游三种典型的林下经济经营模式,识别农户生态行为现状与特征,分析存在问题和生态影响;其次,从农户的生计能力和资源要素禀赋、社会观念、保障政策等方面出发,探究影响农户生态行为的关键动因及影响机理;然后,分析农户生态行为对林下经济经营成本收益及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并探究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及作用机理;最后,结合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形式的偏好与需求,提出对策优化建议。研究发现:(1)农户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经营环节均表现出了较多的生态不友好行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需要对其行为进行改进和优化;(2)农户的生态行为决策兼具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特点,受到户主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劳动力结构、自然资源要素禀赋、传统经营习惯及父辈经营理念传承、资金补贴、合作组织参与、技术培训等政策的推动影响;(3)农户实施生态行为直接增加了经营成本,但也间接使得经营收益增加,长远来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一致性;然而,短期内农户对成本感知较为强烈,却尚未意识到其行为对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导致生态行为水平不高;(4)生态保护政策通过直接提升农户环境认知水平、作为主要的主观规范压力来源、改变农户的要素禀赋和能力等,改变了农户固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从而对农户生态行为决策产生激励作用,且激励效果因农户特征异质性而有所不同;(5)针对农户生态行为的补偿激励政策优化要以农户需求为导向,而农户的偏好和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提升资金补贴金额、提供专业培训、参与合作组织。综上所述,研究提出构建生态系统保护与森林多功能利用的利益联结和共享机制、提升农户环境认知、充分发挥乡村社会效应、完善针对农户生态行为的多元化补偿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具体对策建议。通过聚焦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行为主体视角,提炼农户生态行为的一般规律,提出促进农户绿色生计转型的优化路径,是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蓝希[7](2020)在《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护、恢复和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可持续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一直是各个国家不断坚持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目标。从国内外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可以得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区域性质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导向仍保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面对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如何以精准量化、全面系统的形式对不同区域不同地类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了解不同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性继而制定相对应的治理政策,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论文在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梳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发展趋势,对文章涉及的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研究进行阐述;其次,在土地三大类的分类基础上重新确定研究区域用地分类,结合武汉市的用地情况,详细分析各类用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核算内容与计算方法;借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BOSSEL基本类定向指标进行计算,参考国内外社会经济标准以及武汉市近几年内各生态指标数值制定等级划分标准,结合综合评价法获得土地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利用评价子系统的综合指数值;最后,依据系统发展协调理论,对资源价值核算结果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综合数值进行协调度测算与公平性评价,并运用发展综合指标测度方法结合三种成果对武汉市2016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做出合理、科学地评价,以进一步剖析并提出相应土地利用战略及保障机制与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构建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分析框架。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标准对武汉市的土地资源价值进行核算并获得资源价值发展指数值,依据基本类定向指标模型对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态势发展进行分析,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框架对系统协调度计算与公平性评价的模型进行改进,运用发展综合指标测度方法将态势发展数值结果、系统协调度结果、公平性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测算,最终得出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该方法为以后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体系选择提供了一种新颖思路。(2)基于农用地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从武汉市农用地的经济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来看,远城区中的东西湖区、新洲区和汉南区均为弱可持续性,蔡甸区和黄陂区的可持续性等级则为中可持续,江夏区的经济可持续性最高,为完全可持续,主要原因为东西湖区和汉南区的农用地面积缩减速度较快,目前两个行政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重心也逐渐偏离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而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尤其是江夏区的农产品则依然为武汉市的主要农业发展区域;从生态可持续利用状况来看,远城区基本属于弱可持续以上等级,其中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等级达到了中可持续,主要原因为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的农用地面积占武汉市全市的比重较大,其具有的生态可持续利用价值也较于中心城区更高,而东西湖区农用地的生态可持续性为弱可持续,其主要原因在于区域近年来也有逐步向二三产业实现快速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与第一产业相关的农用地发展有所减弱。(3)基于建设用地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从武汉市建设用地的经济可持续评价情况来看,武汉市中心城区的7个行政区在经济可持续性方面均为可持续,几个行政区近年来的地价交易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远高于其他两大类的土地收益,而远城区的几个行政区也依托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生产速度、提高产出效率,其经济可持续性均处于中可持续等级;从建设用地的社会可持续利用等级水平来看,武汉市中心城区的社会可持续性均隶属于可持续等级,而远城区的社会可持续利用水平也均处于中可持续;从武汉市建设用地的生态可持续性情况来看,中心城区除去汉阳区、青山区为不可持续之外,包括远城区所有行政区,其可持续性等级均为弱可持续,主要原因在于汉阳区和青山区是以第二产业发展、尤其是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行政区,生态可持续性相较于其他几个行政区更低且污染排放量较其他几个行政区要高,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4)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未来发展对策建议在得到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农用地、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三个方面,结合当前政策形势,对武汉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李思勤[8](2019)在《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并基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有林场作为木材储备和产业资源发展的主要领导者,同时是保障生态系统稳定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就现阶段,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以下简称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情况数据作为基础,从生态、经济、社会的视角动静分析林场各产业经营现状,经系统分析并找到问题切入点,构建林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合理性选择,形成了包含3个结构层次及27个评价指标组成的林场森林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方法和相关技术规范,采用经验赋值法取得各层指标基本评分值,通过构建判断矩阵测算各指标权重值,进而计算各结构层次综合评价指数,从而评定林场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总结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策略,为监测和分析林场产业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为林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正确发展方向。(1)基于国有三门江林场森林经营的现状,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指标:生态效益(0.5247)>经济效益(0.3338)>社会效益(0.1415)。林场产业资源经营的障碍因素在于:经营树种和林种结构简单,生态公益林面积比例较低,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土地生产力低;多种经营方式和规模不足,可采资源相对匮乏,经营效益较差等。(2)论文对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相关分析,在林场多个产业发展中,按可持续发展大小排序为:油茶产业>森林经营>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提出今后林场发展可偏向加大油茶产业发展比例,促进经营效益提升;注意加大其它产业投资促进均衡发展,使森林经营的多功能价值得到更好体现,可持续发展效果更加明显。(3)针对产业经营现状,提出实现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提高森林经营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深化林种结构指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生态经济圈,促进林场多元化发展;锐意改革创新,深化内部管理升级;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魏超[9](2019)在《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提出国土空间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宝贵家园,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资源、国民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和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以相对紧缺的资源禀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长期快速的城镇化导致生活空间迅猛扩张,城镇周边大量沃土良田和生态用地被无情吞噬,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推进,采矿、电镀、冶金等工矿企业废气、废水和废渣的肆意排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固有的国土资源利用观念注重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对资源生态属性的重视度不足。当国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产生冲突时,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凌驾于生态环境之上。面对自然资源约束紧迫、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突出的地位。随后,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指出,中国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由此可见,如何解决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快速转型中存在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低效、混乱及资源环境代价沉重等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利用总体要求,并将提高国土空间利用质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举措。现有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研究多侧重国土空间某个方面开展研究,对国土空间利用的协调性考虑不足,因此,本研究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将生产空间利用、生活空间利用和生态空间利用置于同等重要的层面,不以牺牲某一空间的利用质量为代价,换取另一种空间利用质量的快速提升,而是追求多维协调、整体进步的协调发展状态。首先,论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出发,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指导与要求,构建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随后,构建了基于“数量-质量-协调-障碍”路径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对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以及国土空间利用障碍因子开展全面系统研究;最后,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省份——湖北省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并提出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构建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认知了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然后,探究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明确了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要求;最后,剖析了国土空间利用的功能属性,构建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本研究从宏观尺度开展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相关研究,借助三生功能来衡量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高低,摆脱了宏观尺度上三生空间难以精确划分的困境,形成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开展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数量-质量-协调-障碍”路径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首先,以地类图斑为单元全面铺开探究国土空间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规律;然后,聚焦到市域尺度开展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研究;紧接着,基于评价结果查明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最后,厘清制约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短板。该方法体系能够对国土空间利用开展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路径。(2)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开展国土空间类型时空演变分析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国土空间类型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同时也能揭示出国土空间类型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规律。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单一功能识别的方法划分了生产空间(简称“PS”)、生活空间(简称“LS”)和生态空间(简称“ES”),借助国土空间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区域重心理论查明了国土空间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过程及相互转换规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ES占主导地位,LS比例最小;LS和ES在研究期间持续扩张,PS不断被压缩;PS和ES之间的转化最为显着,PS向LS的转化呈现加速状态;湖北省ES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西部偏北地区,PS和LS的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且LS重心偏移几何重心的距离大于PS重心;湖北省三生空间在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大于东西方向;三生空间的重心在研究期间均朝几何重心方向有不同程度的迁移,表明湖北省三生空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均衡性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各区域的LS比例在研究期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PS和ES的比例有升有降;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类型变化比例整体高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各地区国土空间类型转化呈现出“PS和ES相互转化占主导,LS转入比例不可忽视,LS转出比例非常低”的特点。(3)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分异特征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要求,秉承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针对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主客观复合权重;最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测算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数值,并依据标准划分各地区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等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生产空间利用质量()、生活空间利用质量()和国土空间利用综合质量()在研究期间均持续提升,且2006-2016年间的提升幅度大于1996-2006年阶段,生态空间利用质量()在1996-2011年间稳步提升,却在2011-2016年间突然下降;湖北省各地区间国土利用质量差异最大是,差异最小的是;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且东西向上的不均衡性强于南北向,其中,重心偏移几何重心的距离最大,重心偏移的距离最小;研究期间,和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的空间均衡性均有所提升,和在东西向的空间均衡性有所提升,南北向的均衡性有所减弱;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最高的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1)和荆州市(2016),最高是武汉市(1996、2006-2016)和黄石市(2001),最低的是恩施州(1996、2011)、咸宁市(2001-2006)和神农架林区(2016);最高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6)、十堰市(2001、2011)和荆门市(2006),最低的是武汉市(1996-2006)、黄石市(2011)和鄂州市(2016);最高的是鄂州市(1996)、十堰市(2001)和武汉市(2006-2016),最低的是神农架林区(1996-2001)和荆州市(2006-2016)。(4)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时空分异特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由、和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决定,只有三者相互协调,同步提升,才能说明国土空间利用是协调发展的。本研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了改良的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国土空间利用耦合度()和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进行测算,并依据标准划分协调发展等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在1996-2006年间小幅度先降后升,在2006-2016年间大幅提升;在1996-2006年间小幅提升,在2006-2016年间大幅提升;湖北省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先小幅增加后大幅下降,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变化规律与相似,但变化幅度小于同期的;湖北省和的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东西向的不均衡性强于南北向,且的整体偏移距离大于;研究期间,和的重心均朝几何重心发生位移,表明和的在空间分布上趋向均衡。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最高的地区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地区始终是神农架林区;湖北省最高的地区仍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地区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1)和荆州市(2016)。(5)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度诊断本研究构建了包含三个层级障碍因子的障碍度诊断模型,对影响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全面诊断,厘清了制约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短板,进而有的放矢,差别化调控不同区域的国土空间利用发展策略。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针对一级障碍因子,湖北省对的障碍度最大,且在研究期间持续增加;的障碍度先增加后持续减小,整体障碍度呈下降态势;的障碍度先持续减小后迅速提升到更高水平。从市域层面上看,仅武汉市和鄂州市的障碍度是下降的;所有地区的障碍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各地区的障碍度有升有降。2016年,湖北省二级障碍因子障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A2、A1、A3、B2、C1、B1、B3、C3和C2;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所有地区的B2障碍度均有所下降;仅武汉市的A2障碍度有所下降;仅鄂州市的A3障碍度有所下降;仅武汉市的B1障碍度有所提升;仅鄂州市的C2障碍度有所提升;C1障碍度2降15升;C3障碍度3降14升;B3的障碍度4降13升;A1的障碍度7升10降。针对三级障碍因子,障碍度排名前十的障碍因子障碍度之和在研究期间持续增加,其中,代表的障碍因子占主导,总障碍度呈下降趋势,呈现出“数量减少,首位坚挺”的特征;代表的障碍因子占比和总障碍度均小幅度先增后减,呈现出“整体稳定,排位后移”的特征;代表的障碍因子占比在1996-2011年间变化不大,在2011-2016年间突然翻倍,总障碍度先小幅降低后大幅增加,呈现出“数量增加,排位前移”的特征。最后,本研究基于障碍度诊断结果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6)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如何提升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水平是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的最终落脚点,本研究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宏观层面提出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区域及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三个方面提出湖北省国土空间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韩俊英[10](2019)在《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南方集体林区作为我国传统的三大林区之一,同时作为我国集体林区制度改革推行的试点区域,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我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后,南方集体林区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各种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特别是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在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上的矛盾日渐成为影响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在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系统中,依法行政子系统与经济转型子系统以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为媒介促进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厘清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有效辨识南方集体林区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与内生关系,有效解决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法经济学理论、依法行政理论、经济转型理论、系统耦合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借助极差方法、距离协调度模型以及灰色系统理论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研究范式,系统分析了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运行机理,关键影响因素与耦合度测量方法等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涉及本文的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对依法行政、经济转型以及二者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全面阐述;做了相关的理论贮备,分析了法经济学理论、依法行政理论、经济转型理论、系统耦合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2)以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典型经济指标特征确定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第一类地区、第二类地区和第三类地区,分别对三个区域的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三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分别总结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为论文后续研究奠定现实基础;(3)辨识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文献分析与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构建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初始影响因子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白化函数,对初始指标集合进行客观筛选,最终共得到7大类46项关键影响因素,作为构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依据。(4)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在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的目标、功能以及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主分量各序参量之间、主分量与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分析,为二者耦合发展的评价与耦合度表征奠定基础。(5)构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耦合度评测方法体系。结合研究对象实际特点,在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行政经济主分量和资源条件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以及市场环境子系统等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行政经济主分量主要包括经济环境、产业环境与行政环境影响因素指标,三者的指标要素能够很好地表征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具体效应,而关键影响因素中资源条件、科技创新水平、人文与地理环境以及资金与市场环境则分别对应设计为资源条件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和市场环境子系统等要素指标,作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辅助子系统来表征子系统间以及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耦合度。结合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度测量的实际需要,分别用极差方法、距离协调度模型以及灰色关联度模型构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方法体系,其中运用极差方法确定指标与序参量权重系数,运用协调度与灰色关联度模型测量耦合度。(6)以广东省为例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以进一步检验前述研究结论,特别是耦合度测量指标体系与耦合度测量方法体系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7)针对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结合实证研究结论,给出适用于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发展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命题,但是二者的耦合具有广泛的现实与理论基础。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之间无论是在依法行政还是经济转型发展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林业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表现出法治政府建设相对规范,政府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较高,直接反映了林区经济转型发展与依法行政存在一定的内生关系。正确处理好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改革后新生矛盾的有效路径。
二、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模糊优化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模糊优化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2 主要类型发电的生态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电源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 |
2.1.1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
2.1.2 生态承载力的特性 |
2.1.3 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方法 |
2.2 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 |
2.2.1 主要类型电源的发电规模分析 |
2.2.2 主要类型电源的发电资源潜力分析 |
2.3 电源结构规划模型 |
2.3.1 传统电源结构规划 |
2.3.2 可持续电源结构规划 |
2.3.3 电源结构规划优化方法 |
2.4 本文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边界 |
2.4.1 本文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本文生态承载力在电源结构优化中的体现形式 |
2.4.3 本文电源结构优化系统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
3.1 水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1.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1.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1.3 实证分析 |
3.2 风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2.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2.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2.3 实证分析 |
3.3 光伏发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3.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光伏发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3.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3.3 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4.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4.1.1 问题描述 |
4.1.2 优化思路 |
4.2 模型构建 |
4.2.1 假设条件 |
4.2.2 符号说明 |
4.2.3 目标函数 |
4.2.4 约束条件 |
4.3 模型求解 |
4.3.1 多目标问题处理方法 |
4.3.2 模型求解算法 |
4.4 实证分析 |
4.4.1 基础数据 |
4.4.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经济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5.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5.1.1 问题描述 |
5.1.2 优化思路 |
5.2 模型构建 |
5.2.1 假设条件 |
5.2.2 符号说明 |
5.2.3 目标函数 |
5.2.4 约束条件 |
5.2.5 模型求解 |
5.3 实证分析 |
5.3.1 基础数据 |
5.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6.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6.1.1 问题描述 |
6.1.2 优化思路 |
6.2 模型构建 |
6.2.1 假设条件 |
6.2.2 目标函数 |
6.2.3 约束条件 |
6.2.4 模型求解 |
6.3 实证分析 |
6.3.1 基础数据 |
6.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跨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7.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7.1.1 问题描述 |
7.1.2 优化思路 |
7.2 模型构建 |
7.2.1 假设条件 |
7.2.2 符号说明 |
7.2.3 目标函数 |
7.2.4 约束条件 |
7.2.5 模型求解 |
7.3 实证分析 |
7.3.1 基础数据 |
7.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天保工程 |
2.1.2 林业政策 |
2.1.3 绩效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系统方法理论 |
2.2.3 协调发展理论 |
2.2.4 综合评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经济生产概况 |
3.1.3 社会民生概况 |
3.2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概况分析 |
3.2.1 实施历程 |
3.2.2 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内容与政策构成 |
3.2.3 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成效 |
3.3 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政策执行监督体系不健全 |
3.3.2 产业政策扶持力度较低 |
3.3.3 政策实施人员专业化程度低且缺乏专业人才 |
3.3.4 政策执行部门基础建设薄弱 |
3.4 本章小结 |
4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选取 |
4.1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构建方法 |
4.1.2 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 |
4.1.3 评价指标构建的思路及原则 |
4.1.4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评价方法的选取与步骤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 |
4.2.2 绩效模糊评价集的确定 |
4.2.3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
4.3 本章小结 |
5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 |
5.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样本选择 |
5.2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实施效果评价实证分析 |
5.2.1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实施效果评价过程 |
5.2.2 伊春市天保二期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 |
5.3 伊春市天保二期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原因分析 |
5.3.1 生态效益评价结果原因分析 |
5.3.2 社会效益评价结果原因分析 |
5.3.3 经济效益评价结果原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完善伊春市后续天保工程政策实施效果的建议 |
6.1 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相关政策 |
6.1.1 进一步出台后续产业扶持政策 |
6.1.2 调整天保资金的投入来源及使用方向 |
6.1.3 制定配套政策保障民生 |
6.2 完善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
6.2.1 完善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
6.2.2 构建天保政策实施的协同治理体系 |
6.3 完善人才政策机制 |
6.3.1 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
6.3.2 细化人才激励政策 |
6.4 加大天然林保护的工作认识及宣传力度 |
6.4.1 加大天然林保护的工作认识 |
6.4.2 加大天然林保护的宣传力度 |
6.5 加强政府的基础能力建设 |
6.5.1 健全政府部门管理体制 |
6.5.2 加强政府政策执行能力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权制度 |
2.1.2 林权制度 |
2.1.3 制度绩效 |
2.1.4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内生增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 |
3.1.1 萌芽时期的林权制度(1949年-1978年) |
3.1.2 探索时期的林权制度(1979年-2000年) |
3.1.3 完善时期的林权制度(2001年-至今) |
3.2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特征及动因分析 |
3.2.1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特征 |
3.2.2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动因 |
3.3 林权制度现状 |
3.3.1 林权制度目标 |
3.3.2 林权制度设计 |
3.3.3 林权制度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 |
4.1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1.2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3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数据来源 |
4.3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过程 |
4.3.1 熵权法评价过程 |
4.3.2 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过程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
4.4.2 各维度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5.2 影响因素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1 林权清晰度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2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3 区域发展环境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林权清晰度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1 指标选取 |
6.2 分析方法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6.3 评价过程 |
6.4 结果分析 |
6.4.1 林权清晰度对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4.2 林权清晰度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4.3 林权清晰度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7.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7.2 分析方法选取 |
7.2.1 相关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
7.2.2 有效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
7.3 结果分析 |
7.3.1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相关性结果分析 |
7.3.2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有效性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区域发展环境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1 林权制度省份区域发展环境评价 |
8.1.1 评价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8.1.2 分析方法选取 |
8.1.3 分析过程 |
8.2 结果分析 |
8.2.1 区域发展环境对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2.2 区域发展环境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2.3 区域发展环境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9 提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 |
9.1 提高林权清晰度 |
9.1.1 消除承包权经营权界定障碍 |
9.1.2 优化林权确权赋权环节 |
9.1.3 深化采伐许可制度调整 |
9.1.4 厘清林权主体关系 |
9.2 完善林业生产要素投入 |
9.2.1 维持林权制度实施资金供给 |
9.2.2 纠正劳动力投入偏差 |
9.2.3 持续强化技术投入 |
9.3 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
9.3.1 保持市场经济运行顺畅 |
9.3.2 推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9.3.3 健全法治环境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0.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云模型的多尺度环洞庭湖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森林健康评价与森林健康经营研究进展 |
1.3.2 典型林分健康评价与经营技术研究进展 |
1.3.3 森林景观结构与质量提升研究进展 |
1.3.4 森林健康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森林资源 |
2.1.3 社会经济 |
2.2 数据来源 |
2.2.1 样地调查数据 |
2.2.2 二类调查数据 |
2.2.3 遥感监测数据 |
3 相关理论与方法 |
3.1 理论基础 |
3.1.1 系统科学中的森林健康理论 |
3.1.2 景观生态学 |
3.1.3 近自然经营理论 |
3.1.4 森林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
3.2 熵权法 |
3.3 云模型 |
3.3.1 云模型的定义 |
3.3.2 云模型的性质 |
3.3.3 云模型的数字特征 |
3.3.4 云的分类及产生过程 |
3.4 熵权-云模型综合评价 |
3.5 基于乘除法的多目标规划评价 |
4 典型样地尺度的森林健康评价 |
4.1 典型样地概况 |
4.1.1 典型样地确定原则 |
4.1.2 典型样地概况 |
4.2 样地数据处理 |
4.2.1 边缘校正 |
4.2.2 林分空间结构单元确定 |
4.3 典型样地健康特征分析 |
4.3.1 结构指标分析 |
4.3.2 功能性指标分析 |
4.4 典型样地森林健康评价 |
4.4.1 典型样地森林健康指标解释 |
4.4.2 基于云模型的典型样地森林健康评价 |
4.4.3 评价结果及对比分析 |
4.4.4 典型样地森林健康经营措施 |
4.5 小结 |
5 小班尺度的森林健康评价 |
5.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1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5.2.2 评价指标构成 |
5.2.3 小班尺度指标测度 |
5.3 小班尺度森林健康指标筛选 |
5.3.1 定性指标筛选 |
5.3.2 定量指标筛选 |
5.3.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4 实证研究 |
5.4.1 评价参数选定及标准 |
5.4.2 计算指标权重 |
5.4.3 计算云模型参数和隶属度 |
5.4.4 评价结果分析 |
5.4.5 小班健康优化策略 |
5.5 小结 |
6 景观尺度的森林健康评价 |
6.1 森林景观区划 |
6.1.1 森林景观区划基本原则 |
6.1.2 景观区划的主要因子 |
6.1.3 环洞庭湖森林景观区划结果 |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6.2.2 景观尺度指标测度 |
6.2.3 景观尺度的健康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6.2.4 景观尺度的健康评价指标筛选 |
6.2.5 景观健康评价指标标准 |
6.3 基于景观的森林健康评价 |
6.3.1 权重计算 |
6.3.2 评价矩阵建立 |
6.3.3 评价结果 |
6.4 森林景观质量提升策略 |
6.5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内涵界定 |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状况 |
3.2 地形地貌状况 |
3.3 气候水文状况 |
3.3.1 气候条件 |
3.3.2 水文条件 |
3.4 水资源状况 |
3.5 社会经济状况 |
3.5.1 人口数量 |
3.5.2 城市化进程 |
3.5.3 经济发展水平 |
3.5.4 科学技术水平 |
3.6 生态环境状况 |
3.6.1 生态环境质量 |
3.6.2 污染排放 |
3.6.3 环境保护治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
6.1 模型构建 |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数据资料收集方法 |
1.4.2 数据分析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观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的基本观点 |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生态行为 |
2.1.3 林下经济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2 森林多功能经营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林下经济发展研究 |
2.3.2 农户林下经济经营及生态行为研究 |
2.3.3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动因研究 |
2.3.4 农户生态行为政策激励研究 |
2.3.5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评述 |
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选择 |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 样本初步描述 |
3.3.1 农户样本描述 |
3.3.2 管理者样本描述 |
4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分析 |
4.1 农户林业经营现状 |
4.1.1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比例 |
4.1.2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土地要素投入 |
4.1.3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劳动力要素投入 |
4.1.4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资本要素投入 |
4.2 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分析 |
4.2.1 林下种植生态行为 |
4.2.2 林下养殖生态行为 |
4.2.3 生态旅游生态行为 |
4.3 农户生态不友好行为结果的影响 |
4.3.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
4.3.2 指标选择与说明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的决策动因分析 |
5.1 理论假设 |
5.1.1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特征 |
5.1.2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 |
5.2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5.2.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
5.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5.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 进一步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对家庭成本收益的影响分析 |
6.1 理论假设 |
6.2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
6.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1 模型检验 |
6.3.2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林下经济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分析 |
7.1 研究区保护与发展政策导向与特征 |
7.2 理论假设 |
7.3 研究方法 |
7.3.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
7.3.2 模型检验 |
7.4 结果分析 |
7.4.1 路径分析结果 |
7.4.2 测量模型分析结果 |
7.4.3 间接效应分析 |
7.4.4 多群组分析 |
7.5 进一步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与优化分析 |
8.1 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措施的感知与评价分析 |
8.1.1 研究方法 |
8.1.2 指标选择与说明 |
8.1.3 结果分析 |
8.2 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分析 |
8.2.1 理论假设 |
8.2.2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
8.2.3 模型建立 |
8.2.4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8.3 进一步讨论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1.1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及问题 |
9.1.2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的决策动因及影响机理 |
9.1.3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对成本收益的影响效果 |
9.1.4 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林下经济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 |
9.1.5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与优化 |
9.2 对策建议 |
9.2.1 构建生态系统保护与森林多功能利用利益联结和协同机制 |
9.2.2 提升农户环境认知,充分发挥社会效应 |
9.2.3 完善激励农户生态行为的多元化补偿形式与机制 |
9.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农村绿色发展有关政策文件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地资源价值研究进展 |
1.3.2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进展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数据来源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基础理论研究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系统性理论 |
2.2.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2.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第三章 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分析框架构建 |
3.1 土地资源价值核算分析 |
3.1.1 用地类型确定 |
3.1.2 资源价值核算内容 |
3.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态势分析 |
3.2.1 评价方法确定 |
3.2.2 指标因子择取 |
3.2.3 评价标准制定 |
3.3 系统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
3.3.1 系统协调度模型 |
3.3.2 系统公平性评价模型 |
3.3.3 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
第四章 武汉市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分析 |
4.1 农用地价值核算 |
4.1.1 耕地价值核算 |
4.1.2 林地价值核算 |
4.1.3 园地价值核算 |
4.1.4 草地价值核算 |
4.2 建设用地价值核算 |
4.2.1 住宅用地与工矿仓储用地价值核算 |
4.2.2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与特殊用地价值核算 |
4.2.3 交通运输用地价值核算 |
4.3 未利用地价值核算 |
4.3.1 水域用地价值核算 |
4.3.2 其他土地 |
4.4 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结果综合分析 |
第五章 武汉市土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1 土地经济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1.1 经济指标因子选取 |
5.1.2 经济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2 土地社会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2.1 社会指标因子选取 |
5.2.2 社会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3 土地生态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3.1 生态指标因子选取 |
5.3.2 生态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第六章 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分析 |
6.1 权重与发展指数值计算 |
6.1.1 基本类定向指标权重计算 |
6.1.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综合系统发展指数计算 |
6.2 系统协调度与公平性分析 |
6.2.1 综合系统协调度结果 |
6.2.2 综合系统公平性评价 |
6.3 评价结果分析 |
6.3.1 系统协调度结论分析 |
6.3.2 系统公平性评价结论分析 |
6.3.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林业产业资源研究综述 |
1.3.2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研究 |
1.3.3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性 |
1.6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国有林场论述 |
2.1.2 林业可持续发展 |
2.1.3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 |
2.2 层次分析评价方法 |
2.3 层次分析评价法应用 |
3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
3.1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 |
3.2 森林蓄积量变化 |
3.3 主要林种面积变化 |
3.4 主要树种面积、蓄积变化 |
3.4.1 主要树种面积变化 |
3.4.2 主要树种蓄积量变化 |
3.5 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发展现状 |
3.5.1 森林经营产业发展状况 |
3.5.2 油茶产业发展状况 |
3.5.3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状况 |
3.5.4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3.5.5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
3.6 小结 |
4 构建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意义 |
4.2 数据来源依据 |
4.2.1 数据采集方法 |
4.2.2 变量层指标参照值确定方法 |
4.3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4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4.1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4.4.2 权重的计算结果 |
4.5 指标分析 |
4.5.1 经济效益分析 |
4.5.2 生态效益评价 |
4.5.3 社会效益分析 |
4.6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 |
4.7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主成分综合评价 |
4.8 评价结果问题分析 |
4.8.1 积极造林,加大林业生态建设投入,促进森林资源大幅增长 |
4.8.2 搞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
4.8.3 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加强,促进资源稳步增长 |
4.8.4 国土资源结构向生态改善转化,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
4.8.5 技术标准调整对资源统计结果产生的影响 |
4.8.6 商品林经营树种变化显着 |
5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经济可持续发展依然薄弱 |
5.2 经济结构仍不够完善 |
5.3 生态与经济发展过于失衡 |
5.4 管理及服务体制有待完善 |
5.5 科技创新能力仍不足 |
6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对策 |
6.1 提高森林经营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6.2 深化林种结构指数,促进产业经济结构升级 |
6.3 优化生态经济圈,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
6.4 锐意改革创新,深化内部管理升级 |
6.5 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文明 |
2.1.2 国土空间 |
2.1.3 三生空间 |
2.1.4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 |
2.1.5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理论 |
2.2.2 人地协调发展理论 |
2.2.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4 精明增长理论 |
2.2.5 人居环境理论 |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内涵解析 |
2.3.1 生态文明理念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 |
2.3.2 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指导与要求 |
第三章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 |
3.1 国土空间利用的功能属性 |
3.1.1 引入三生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
3.1.2 三生功能内涵辨析 |
3.1.3 三生功能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3.2 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 |
3.2.1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思路 |
3.2.2 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机理 |
第四章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
4.1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变化研究 |
4.1.1 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分析 |
4.1.2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划分方法 |
4.1.3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研究方法 |
4.2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研究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
4.2.3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方法 |
4.3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研究 |
4.3.1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模型构建 |
4.3.2 协调发展水平等级划分标准 |
4.4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
4.4.1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层级构建 |
4.4.2 障碍度诊断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 |
5.2.1 湖北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
5.2.2 湖北省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分析 |
5.2.3 湖北省市域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分析 |
5.3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分异特征 |
5.3.1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
5.3.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整体水平分析 |
5.3.3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
5.4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性分析 |
5.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分析 |
5.4.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时空演变分析 |
5.5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
5.5.1 一级障碍因子障碍度变化分析 |
5.5.2 二级障碍因子障碍度变化分析 |
5.5.3 三级障碍因子识别及障碍度变化分析 |
5.6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
5.6.1 严格执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实现国土空间有序利用 |
5.6.2 实施“一芯两带三区”布局,推动湖北省高质量发展 |
5.6.3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破解生态环境难题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10)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法经济学理论 |
2.1.1 法治与经济的关系 |
2.1.2 法与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
2.1.3 法律制度与预期行为刺激 |
2.1.4 法治政府的经济理性 |
2.2 依法行政理论 |
2.2.1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的关系 |
2.2.2 政府职能与权力清单 |
2.2.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的界定 |
2.3 转型经济学理论 |
2.3.1 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 |
2.3.2 中国的经济转型 |
2.3.3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的界定 |
2.4 系统耦合理论 |
2.4.1 耦合与耦合发展 |
2.4.2 系统与系统耦合 |
2.4.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1 南方集体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
2.5.2 依法行政与可持续发展 |
2.5.3 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2.6 本章小结 |
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南方集体林区特征区域划分标准 |
3.2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3.2.1 第一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3.2.2 第二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3.2.3 第三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3.3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共性问题 |
3.3.2 个性问题 |
3.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现状 |
3.4.1 第一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
3.4.2 第二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
3.4.3 第三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
3.5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
3.5.1 共性问题 |
3.5.2 个性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 |
4.1 辨识关键影响因子应遵循的原则 |
4.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初始因子集 |
4.3 重要影响因子的确定方法 |
4.3.1 专家群体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及调查 |
4.3.2 专家群体意见汇集方法 |
4.3.3 调查结果专家群体意见汇集 |
4.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筛选关键影响因子 |
4.4.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4.4.2 模型运算与结果 |
4.5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关键影响因子调查结果分析 |
4.5.1 实际工作中缺乏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共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
4.5.2 学界缺乏针对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内生关系的研究 |
4.5.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 |
4.6 本章小结 |
5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机理 |
5.1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互动发展的现实基础 |
5.1.1 我国宏观决策层面的思想转变与法治实践 |
5.1.2 世界典型国家经济改革与法治实践的经验例证 |
5.1.3 国内外学界的理论共识 |
5.1.4 耦合理论与技术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多元化发展与运用 |
5.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的理论基础 |
5.2.1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
5.2.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协同特性 |
5.2.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系统动力学特性 |
5.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设计 |
5.3.1 系统耦合的目标 |
5.3.2 系统耦合的原则 |
5.3.3 系统耦合的结构 |
5.3.4 系统耦合的功能 |
5.3.5 系统的耦合效应 |
5.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框架 |
5.4.1 行政经济主分量 |
5.4.2 资源条件子系统 |
5.4.3 科技创新子系统 |
5.4.4 社会环境子系统 |
5.4.5 市场环境子系统 |
5.4.6 系统总体框架 |
5.5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间的耦合机理 |
5.5.1 经济发展状况与依法行政状况的耦合 |
5.5.2 经济发展状况与产业发展状况的耦合 |
5.5.3 产业发展状况与依法行政状况的耦合 |
5.5.4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的总体耦合 |
5.6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耦合机理 |
5.6.1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资源条件子系统的耦合 |
5.6.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科技创新子系统的耦合 |
5.6.3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社会环境子系统的耦合 |
5.6.4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市场环境子系统的耦合 |
5.6.5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总体耦合 |
5.7 子系统间的耦合机理 |
5.7.1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科技创新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2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3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市场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4 科技创新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5 科技创新子系统与市场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6 市场环境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7 子系统间的总体耦合 |
5.8 本章小结 |
6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
6.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6.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6.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行政经济主分量指标 |
6.2.1 经济发展状况 |
6.2.2 依法行政状况 |
6.2.3 产业发展状况 |
6.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资源条件子系统指标 |
6.3.1 森林资源分布状况 |
6.3.2 森林生产力 |
6.3.3 林业资源再利用 |
6.4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指标 |
6.5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指标 |
6.5.1 示范促进培训与推广 |
6.5.2 林区居民整体素质 |
6.5.3 林区民俗特色文化 |
6.5.4 林区特色旅游资源 |
6.5.5 林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6.6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市场环境子系统指标 |
6.6.1 金融机构林业授信 |
6.6.2 林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
6.7 本章小结 |
7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 |
7.1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分析 |
7.1.1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界定 |
7.1.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函数 |
7.1.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标准分析 |
7.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测度模型的构建 |
7.2.1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
7.2.2 灰色关联度耦合模型 |
7.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方法 |
7.3.1 确定耦合系统分析序列 |
7.3.2 耦合系数数据的无量钢化处理 |
7.3.3 确立各子系统间的关联系数 |
7.3.4 计算系数间的耦合关联度 |
7.3.5 计算子系统间的耦合关联度 |
7.3.6 计算系数整体耦合关联度 |
7.4 本章小结 |
8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实证研究—一以广东省为例 |
8.1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计算 |
8.1.1 行政经济主分量指标 |
8.1.2 资源条件子系统指标 |
8.1.3 科技创新子系统指标 |
8.1.4 社会环境子系统指标 |
8.1.5 市场环境子系统指标 |
8.1.6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8.2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 |
8.2.1 行政经济主分量序参量及其要素间耦合度 |
8.2.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耦合度 |
8.2.3 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度 |
8.3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结果分析 |
8.3.1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间的耦合分析 |
8.3.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各子系统间耦合分析 |
8.3.3 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 |
9.1 依法行政保障对策 |
9.1.1 建立行政人员法治思维意识长期培育和有限录用制度 |
9.1.2 健全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倒查与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
9.1.3 建立和完善全方位与多渠道的权力监督制约制度 |
9.1.4 建立健全林区依法行政的激励诱导制度 |
9.2 经济转型发展的保障对策 |
9.2.1 持续推进动态产业优化 |
9.2.2 加强完善生态抚育制度 |
9.2.3 强化科教兴林互促发展 |
9.2.4 加快完善社会服务保障制度 |
9.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 |
9.3.1 合理制定与严格执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9.3.2 鼓励与推动林业生产经营创新 |
9.3.3 加快建立林业金融支撑保障制度 |
9.3.4 加快建立林业风险保障制度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四、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模糊优化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D]. 柴剑雪.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研究[D]. 张铭轩.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佳.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4]基于云模型的多尺度环洞庭湖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D]. 李显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5]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6]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D]. 雷硕.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7]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 蓝希.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8]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李思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9]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魏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10]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D]. 韩俊英.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