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航拍照片最佳扫描分辨率的探讨

原始航拍照片最佳扫描分辨率的探讨

一、关于原始航片最佳扫描分辨率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万仕平,杨洋,曹娜[1](2016)在《遥感影像分辨率与比例尺的概念及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方便准确地描述和区分遥感影像的技术指标,本文梳理了遥感影像摄影分辨率、扫描分辨率、显示分辨率、地面分辨率、实际分辨率的概念,明确了分辨率在表示内容上与传统比例尺的区别;从遥感技术应用的角度,较为详细地描述与比例尺相关的几个重要的分辨率概念和关系,并给出了常用的换算方法,对于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陈奇[2](2015)在《机载LiDAR与影像结合的建筑物检测及其轮廓精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确地检测出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取其屋顶轮廓是进行自动三维重建的一个首要前提,同时建筑物检测结果本身也具备较高价值,在城市规划、土地调查、变化检测、军事侦察以及太阳能潜力评估等方面均有相关应用。在过去几十年中,基于机载数据的建筑物检测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极大的关注,而这其中航空影像和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则是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数据源。建筑物的自动检测和精确轮廓提取一直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以基于LiDAR为主要数据源的研究为例,其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LiDAR点云滤波所得的地形高程信息是区分LiDAR中建筑物与其他地物的极为重要的依据之一,现有的滤波算法虽然已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建筑物检测的应用需求,但仍然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尤其当处理含顽固噪声的数据)以及面向特殊复杂地形时滤波性能较差等问题;②现实世界中建筑物的屋顶结构越来越趋于复杂化,需要提出更完善的方案,设法制定合理的假设条件,在离散点云中排除其他地物尤其是分布在建筑物周围树木的干扰的同时,提取得到准确的建筑轮廓;③LiDAR数据中检测出的建筑物轮廓的精细程度,往往受限于点云的扫描分辨率。航空影像中虽然包含丰富的光谱和边缘信息,但是直接在影像中实施建筑物检测及其轮廓提取不但会受到阴影、遮挡以及局部纹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面临自动化程度低下的问题。因此,需要考虑采用合适的方案将两者的优势结合,从而在加强建筑物检测算法自动化程度的同时设法提高所得轮廓的精度和质量。针对以上几个关键问题,本文从LiDAR点云滤波、LiDAR中的建筑物自动检测以及航空影像辅助的建筑物轮廓精化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和研究,建立一套相对完善可行的建筑物轮廓精确提取的技术方案。本文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点改进的渐进加密三角网点云滤波方法研究。经典方法选取种子点的方式为直接选取局部范围内高程最低的点,如果不加处理,噪声低点将不可避免地被选为种子点,进而对最终滤波结果造成明显影响。较常规的方式是通过高程直方图分析以及孤立点分析等预处理去除低点,但对于成片出现的低点一般仍需人工介入才能去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引入置信区间估计理论对初次选择的种子点进行遍历分析,将不满足地形假设的点剔除,同时采用迭代的方式在空缺区域选取新的可信的种子点,直至所有的种子点均满足检验条件,实现了无需预处理的种子点优化选择:另一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规则约束的区域增长方法,即在进行三角网加密的过程中,若三角形符合一系列陡坎地形的规则约束,则对当前三角形实施区域增长,从而针对性地检测出完整的陡坎地形;对于地物充分覆盖的斜坡地形,本文采取“两步式”滤波的方式进行针对性处理,即先用较为宽松的阈值进行一次滤波,然后对第一次滤波得到的地面点采用保守的阂值进行第二次滤波,从而得到尽可能完整正确的地形结果。比较试验证实了本文方法具有较强的滤波性能,在对10组各具代表性的区域的评价指标统计中,本文的平均总误差为3.71%,平均Kappa系数达到91.13%,均优于其他六种比较方法。2)平面特征约束的LiDAR中的建筑物自动检测方法研究。现实世界中,大部分建筑物的屋顶结构都可以拆分为若干个平面。现有的许多检测方法均基于这一基本假设,本文对这种平面特征约束的建筑物自动提取方法进行了实践和完善。该方法无需多光谱影像辅助,也不对LiDAR点云数据进行栅格化,而是直接以原始点云作为处理对象,首先根据点的坐标构建离散点云的KD树结构,在该结构的辅助下使用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方法进行平面拟合从而提取三维面片,基于数字地面模型数据提供的高度信息筛除贴近地面的面片,同时进行面片合并处理得到屋顶的主体平面结构,然后以主体平面的邻域的其他点为判断对象进行平面结构的区域增长,获取完整的屋顶平面结构,最后按一定约束对平面进行聚类,并使用Alpha Shapes算法对聚类点云进行跟踪,最终得到建筑物轮廓的提取结果。通过对国际摄影测量学会提供的3组数据进行试验和比较,结果显示本文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多种类型建筑物的屋顶轮廓,在3组数据的关键评价指标——质量(Quality)平均值的比较中,本文方法达到88.31%,在14种比较方法中排名第一3)航空影像辅助的建筑物轮廓精化方法研究。LiDAR数据中获取的建筑物轮廓精度受限于其相对偏低的平面扫描分辨率,因此需要借助影像在高分辨率下的纹理信息尤其是边缘信息来设法进行提高。不同于常规方法中利用高分辨率影像上提取到的建筑物边缘线段,设法对原始轮廓进行替换和更新的思路,本文的精化策略设法避开了线特征提取这一步骤,而是基于改进的Snake模型,采用多视影像的物方精化策略对LiDAR中获取的初始轮廓进行优化,通过偏角、影像梯度以及面积等约束制定适用于建筑物轮廓的能量函数,再使用贪婪算法令轮廓在一定范围内主动移动,最终得到合理的精化轮廓。综合考虑精度和计算效率,本文对轮廓节点的搜索区域和搜索方法进行了一定的限定和优化。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轮廓精化方法有效可行,3组试验数据的轮廓质量指标均得到一定幅度提升,其中平均质量这一关键评价指标从91.66%提升到93.34%,对单个建筑物分别进行评价后的结果表明,试验数据中77.0%的建筑个体的质量指标均得到提升。

王明孝,翟辉琴,张国辉[3](2013)在《基于网络的航摄底片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建立》文中研究指明航摄底片由于年代久远及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底片老化非常严重。本文的研究成果适应了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对航摄底片数据网络分发的要求,实现了航摄底片数据的科学管理、快速查询、多用户服务和资料分发,并可以避免因多次使用对航摄底片造成的损伤及底片在运输、保管和使用中的安全隐患。

张刚[4](2013)在《基于GL847控制器的航片扫描仪控制程序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航片扫描仪作为一种图像输入设备,具有精度高、数据量大和价格昂贵等特点,主要是为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需要高精度航片数字化影像的领域而设计的。目前,航片扫描仪已经成为测绘部门必备的图像扫描输入设备,且需求量旺盛,然而主流的航片扫描仪依然是采用国外进口并且价格昂贵,因此开发一款自主高精度、高性价比的航片扫描仪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需求。扫描速度是航片扫描仪的一个关键性指标,为此,本文分析了HG4000型航片扫描仪,找出其扫描速度慢的根源,提出了一种高速高精度航片扫描仪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采用此种方案研制了新型的HG5000型航片扫描仪。在新的方案中,首先采用新型GL847控制器取代性能低下的LM9833控制器,从硬件上提升数据处理性能;其次,将系统分为三层结构,将主要数据处理任务设置在扫描仪内部的驱动层,使得扫描工作不受用户PC干扰;最后采用多线程技术,使得多路图像采集子系统能并行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由于航片扫描仪对精度的特殊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精度提升的算法。最后,为了提升扫描图像的质量,根据校正的理论,设计出一套适应该航片扫描仪系统的校正方法。

张花丽[5](2011)在《正射影像图及利用DEM快速更新数字化地形图的制作过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成果正射影像,快速更新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方法。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探讨了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胥利红[6](2010)在《森林参数数字摄影测量提取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全国和黑龙江全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航空像片进行林业制图和植物测量是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任务。航空像片是地面森林的真彩色特征真实的反映和记录,有很高的地面分辨率和稳定的判读特征,在森林航空测量技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原理,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系统对2008年9月份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拍摄的193张航空像片,共12条航带进行了空中三角测量,对原始影像进行模型定向、正射纠正等处理后,生成了整个凉水林场比例尺为1:10000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影像图地面分辨率为1.0m,达到了相当高的精度,满足山地区域的要求。在研究区选择与外业样地对应的样区进行立体模型和正射影像图上的数字测量。对数字测图结果和外业实测数据进行简单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航空像片在ArcView软件平台的支持下进行部分森林因子调查与测量的方法是可行的。本文是利用摄影测量与遥感结合GIS进行森林调查的一次实际应用,为以后的森林调查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技术手段。

姜淼,张丽霞,龚伟[7](2009)在《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地形图更新速度远远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航空摄影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地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缩写DOM),在数字正射影像地图上进行各种专题地图和对地形图的更新应用。本文主要探讨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和应用,在应用方面主要谈谈在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杨瑞霞[8](2009)在《中原地区数字环境考古研究》文中认为数字环境考古是在遥感环境考古、环境考古信息系统等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本文在对环境考古涵义、理论基础、方法与技术支撑体系研究基础上,选取中原地区进行了数字环境考古研究。中原地区环境遥感考古研究。(1)分析了中原地区仰韶文化至春秋战国时期城址的遥感影像特征,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址的图谱序列。(2)对双洎河流域早期聚落选址与水系关系进行了遥感影像分析,概括出各时期聚落分布类型。(3)对商丘地区人工沟渠遗迹进行了航空遥感解译和自动提取,提出一种自动提取航片图像目标物体的算法。中原地区环境考古数据库系统研究,基于GIS和数据库技术,研究分析了区域环境考古地理背景数据库、文物资源数据库和大型聚落遗址数据库的特点,并进行了设计和开发。其中重点对航空影像数据库进行了研究和构建,对河南省文物资源数据库数据组织进行了分析,设计并开发了河南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管理试点系统,对郑韩故城文物考古数据库进行了详细设计。基于GIS和模型分析对中原地区古代聚落进行研究,一是总结了不同环境背景下各个时期聚落时空分布特征。二是总结了仰韶文化类型划分与区域自然综合区划之间的耦合关系。三是对河南裴李岗文化时期聚落空间分布的进行集聚分析,得到两个集聚中心。在中原地区按照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环境考古虚拟现实研究。大(区域)尺度上,对环嵩山地区环境与古文化遗址分布进行了虚拟和环境考古分析;中尺度上,对溹须河流域环境与古代城址分布以及具茨山古代岩刻符号赋存环境进行了三维虚拟和分析;小尺度上,对关帝庙遗址商代地表进行了测绘和三维虚拟复原。通过案例研究,本文在最后对数字环境考古进行了总结,数字环境考古是从方法角度对环境考古的延伸,它包括了环境考古资料的数字化、研究过程的模型化和研究结果的可视化。本文认为数字环境考古中的研究模式,需要以环境考古研究的问题作为背景,数字环境考古的理论和方法还需要在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田小艳[9](2008)在《航空摄影中航片扫描数字化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国家基础测绘航空摄影航片扫描数字化的技术特点,结合实际,主要分析了航空扫描数字化中的扫描仪检校、影像扫描数字化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陈洋[10](2006)在《扫描地形图和遥感图像中的目标识别》文中研究表明地图矢量化和遥感图像智能处理是当今学术和应用领域广为关注的热点内容,对构建现代数字地理信息和扩展其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扫描地形图和遥感图像中主要目标的提取、识别和分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地图矢量化方面,以在实际中最常使用的地形图为对象,主要研究了彩色扫描地形图中等高线和街区式居民地的自动提取。(1)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键集合(color key set)技术的彩色地图分色改进算法,抑制了扫描图像中的颜色失真。(2)提出了一种了适合一般质量地形图中等高线自动提取的新方法,利用灰度线段分割修补等高线彩色分割结果和局部窗口分割技术,解决了等高线的断裂和粘连问题。(3)提出了先用Gabor滤波器检测晕线再提取居民地轮廓的方法,能够识别彩色地形图中街区式居民地。(4)研制了一个地形图矢量化软件——AutoVector,并已得到初步应用。在遥感图像智能处理方面,主要研究了高分辨率全色遥感图像和多光谱遥感图像中纹理特征提取,以及目标检测与分类。纹理特征提取研究主要包括:(1)提出了一种在高分辨率全色图像上结合Gabor小波和ICA的纹理特征提取(ICAG)方法,获得了ICAGⅠ和ICAGⅡ两种纹理特征,用于表征纹理在不同尺度和方向上的高阶统计特性。(2)提出了一个ICA多尺度纹理算子,它先利用多个波段数据建立高维矢量再通过ICA提取纹理特征用于多光谱纹理分析。目标检测与分类研究主要包括:(1)提出了一种融合基于ICAGⅡ纹理特征的区域分割和边缘检测方法,能够自动识别高分辨率全色遥感图像中城镇和乡村级居民地。(2)提出了一种组合地物的光谱特征、几何形状特征和ICA多尺度纹理算子的分层分类方法,实现了多光谱图像中盐渍土的自动分类,解决了盐渍土与农田等非盐渍土地物边界不易区分,裸露盐渍土同居民地、道路之间的光谱混淆,以及有植被覆盖盐渍土光谱特征不一致等问题。

二、关于原始航片最佳扫描分辨率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原始航片最佳扫描分辨率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遥感影像分辨率与比例尺的概念及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遥感影像分辨率的类别和概念
    1.1 摄影分辨率
    1.2 扫描分辨率
    1.3 显示分辨率
    1.4 地面分辨率
    1.5 实际分辨率
2 遥感影像分辨率与比例尺的关系
    2.1 从扫描分辨率到地面分辨率
    2.2 从地面分辨率到显示比例尺
    2.3 从地面分辨率到输出比例尺
    2.4 从成图比例尺、航摄比例尺到地面分辨率
3 结论

(2)机载LiDAR与影像结合的建筑物检测及其轮廓精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LiDAR点云滤波
        1.2.2 建筑物检测
        1.2.3 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
2 多点改进的渐近加密三角网滤波方法
    2.1 城区地形特点分析
    2.2 经典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
        2.2.1 算法原理
        2.2.2 存在的不足
    2.3 置信区间估计理论辅助的种子点优化选择
        2.3.1 区间估计理论的应用
        2.3.2 种子点优化策略
    2.4 基于规则约束的陡坎地形检测
    2.5 面向斜坡地形的“两步式”滤波
    2.6 试验与分析
        2.6.1 算法流程
        2.6.2 数据准备
        2.6.3 定量评价与比较方法
        2.6.4 结果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平面特征约束的LiDAR建筑物检测方法
    3.1 离散点云数据的空间索引方法
        3.1.1 常用的点云数据索引方法
        3.1.2 基于KD树的点云数据索引方法
    3.2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平面特征检测
        3.2.1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平面拟合
        3.2.2 平面检测的策略选择
    3.3 平面面片的合并、增长和聚类
        3.3.1 面片合并
        3.3.2 面片区域增长
        3.3.3 面片的筛选和聚类
    3.4 建筑物点云的轮廓提取
        3.4.1 现有的建筑物点云轮廓提取算法
        3.4.2 基于Alpha Shapes算法的点云轮廓提取
    3.5 试验与分析
        3.5.1 算法流程
        3.5.2 数据准备
        3.5.3 定量评价与比较方法
        3.5.4 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航空影像辅助的建筑物轮廓精化方法
    4.1 对现有LiDAR屋顶轮廓精化方法的分析
    4.2 Snake模型简述
        4.2.1 模型基本理论
        4.2.2 主要应用背景
    4.3 基于多视影像的物方精化策略
    4.4 改进Snake模型中能量函数的构建
        4.4.1 内部能量函数
        4.4.2 外部能量函数
    4.5 改进Snake模型的收敛策略
    4.6 试验与分析
        4.6.1 算法流程
        4.6.2 数据准备
        4.6.3 试验结果
        4.6.4 精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
    5.2 待进一步解决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1 发表论文
    2 科研项目
    3 获奖情况
致谢

(3)基于网络的航摄底片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总体方案
    1.1 航摄元数据管理
    1.2 数据查询
    1.3 数据下载
2 主要技术设计
    2.1 海量航摄底片数据的管理技术
    2.2 数据库连接技术
    2.3 影像查询
    2.4 数据压缩与索引图像的生成
    2.5 系统安全
3 对航摄底片的一些处理方法
    3.1 扫描前对底片的处理
    3.2 底片扫描分辨率的设置
    3.3 扫描的流程
    3.4 文本文件制作
4 结束语

(4)基于GL847控制器的航片扫描仪控制程序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1.2 课题来源及本人主要工作
    1.3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航片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2.1 航片扫描仪的构成
    2.2 航片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2.3 国内外同类型航片扫描
        2.3.1 DSW500 航片扫描仪
        2.3.2 Ultrascan5000 航片扫描仪
        2.3.3 HG4000 航片扫描仪
    2.4 HG4000 型航片扫描仪数据采集系统
        2.4.1 LM9833 控制器特性
        2.4.2 HG4000 型航片扫描仪结构
    2.5 GL847 控制器
        2.5.1 GL847 控制器特点
        2.5.2 GL847 数据采集子系统
        2.5.3 GL847 控制器工作流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航片扫描仪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总体设计
        3.1.1 总体设计
        3.1.2 层次介绍
    3.2 PC 客户端层
        3.2.1 总体设计
        3.2.1.1 模块划分
        3.2.1.2 功能描述
        3.2.2 交互界面设计
        3.2.2.1 菜单
        3.2.2.2 工具栏
        3.2.2.3 设置选项卡
        3.2.2.4 工作区
        3.2.2.5 预览区
        3.2.2.6 状态栏
        3.2.2.7 效果图
        3.2.3 数据通信设计
        3.2.3.1 网络通信协议
        3.2.3.2 数据格式设计
        3.2.3.3 命令封装
        3.2.3.4 扫描参数封装
        3.2.3.5 网络接口设计
    3.3 Linux 驱动层
        3.3.1 总体设计
        3.3.1.1 模块划分
        3.3.1.2 功能描述
        3.3.2 网络通信设计
        3.3.3 USB 接口控制
        3.3.3.1 Libusb 库简介
        3.3.3.2 USB 接口设计与实现
        3.3.4 数据缓存队列
        3.3.4.1 缓存队列的必要性
        3.3.4.2 缓存队列的设计
        3.3.4.3 缓存队列的实现
        3.3.5 图像采集和传输
        3.3.5.1 命令解析与控制
        3.3.5.2 图像数据采集
        3.3.5.3 图像拼缝处理
        3.3.5.4 图像数据传输
    3.4 硬件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航片扫描仪的精度提升
    4.1 航片扫描仪的误差分析
        4.1.1 航片扫描仪误差的产生
        4.1.2 航片扫描仪镜头畸变分析
    4.2 航片扫描仪精度提升
        4.2.1 水平方向精度校正
        4.2.1.1 插入像素
        4.2.1.2 删除像素
        4.2.2 垂直方向精度校正
    4.3 精度校正的程序实现
        4.3.1 水平精度校正程序实现
        4.3.1.1 参数设置
        4.3.1.2 精度校正
        4.3.2 垂直精度校正程序实现
        4.3.2.1 参数设置
        4.3.2.2 精度校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航片扫描仪图像数据校正
    5.1 黑白场校正
        5.1.1 黑白场校正的原因
        5.1.2 黑白场校正数据生成
        5.1.3 校正数据文件
    5.2 Gamma 校正
        5.2.1 Gamma 校正原理
        5.2.2 GL847 的 Gamma 表
        5.2.3 Gamma 表生成
        5.2.4 Gamma 校正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森林参数数字摄影测量提取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森林资源调查发展
        1.2.1 森林资源调查发展的简要回顾
        1.2.2 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
        1.2.3 森林航空摄影测量
    1.3 林业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1 林业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林业测量发展趋势
    1.4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概述
    1.5 利用航片制作正射影像图和林业测量重要意义
2 研究地区概况和数据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与气候
        2.1.3 森林生态系统
        2.1.4 植物资源
    2.2 数据采集
        2.2.1 地面数据采集
        2.2.2 航空遥感数据采集
3 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3.1 航片的像点坐标系统误差改正
        3.1.1 航片影像的误差及处理
        3.1.2 航片的像点位移
        3.1.3 中心投影的构像方程
    3.2 空中三角测量
        3.2.1 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
        3.2.2 AATM/PAT-B功能概述
        3.2.3 空中三角测量流程
    3.3 正射影像的制作
        3.3.1 内定向
        3.3.2 相对定向
        3.3.3 绝对定向
        3.3.4 生成核线影像及影像匹配
        3.3.5 DEM生成与拼接
        3.3.6 影像图制作
        3.3.7 DOM检查
4 森林测量研究与应用
    4.1 航空像片森林判读
        4.1.1 判读特征
        4.1.2 判读方法
        4.1.3 判读内容
        4.1.4 凉水林场主要树种影像特征
    4.2 林班小班区划
        4.2.1 林班区划
        4.2.2 小班区划
        4.2.3 地形图与Spot-5卫星辅助区划
        4.2.4 凉水林场区划结果
    4.3 航空像片调绘和调查
        4.3.1 方形地面样地的设置
        4.3.2 方形样地坐标转换
        4.3.3 样地调绘和调查
    4.4 航空像片数字测量
        4.4.1 树冠的模式识别
        4.4.2 样地树木高度测量
        4.4.3 正射影像图上测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数字正射影像图
    1.1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的特点
    1.2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的发展现状
2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原理
    2.1 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原理
    2.2 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还需要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
    2.3 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所要求的系统的特点及软、硬件配置
    2.4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技术流程
        2.4.1 技术流程框图
        2.4.2 技术流程
        1) 影像扫描与定向
        2) 正射影像的生成
    2.5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评价标准
        1) 精度
        2) 清晰度
        3) 完整性
        4) 准确性和实时性
        5) 数字化数据
        6) 信息丰富
        7) 专业信息
3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应用
    3.1 GIS三线图的采集与更新
    3.2 数字正射影像图在土地变化方面的利用
    3.3 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8)中原地区数字环境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数字环境考古概念提出
    第二节 数字环境考古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字环境考古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研究
    第一节 数字环境考古理论基础
    第二节 数字环境考古研究对象、内容与特点
    第三节 数字环境考古研究方法
    第四节 数字环境考古技术支撑
第三章 中原地区环境遥感考古研究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第二节 双洎河流域早期聚落选址水系特征遥感分析
    第三节 中原地区早期城址遥感影像图谱研究
    第四节 商丘人工沟渠遗迹遥感解译与自动提取
第四章 中原地区环境考古数据库系统研究
    第一节 环境考古地理背景数据库系统
    第二节 河南文物资源数据库系统研究
    第三节 郑韩故城聚落遗址数据库研究
第五章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中原古代聚落研究
    第一节 中原地区早期聚落分布环境背景分析
    第二节 仰韶文化类型划分与综合自然条件区域差异
    第三节 裴李岗时期聚落空间分布集聚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区域环境考古虚拟现实研究
    第一节 环嵩山地区环境与古文化遗址分布虚拟分析
    第二节 溹须河流域环境与古代城址分布虚拟分析
    第三节 具茨山古代岩刻符号赋存环境三维虚拟
    第四节 关帝庙遗址商代地表恢复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第一节 讨论
    第二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扫描地形图和遥感图像中的目标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地图矢量化的研究现状
        1.2.2 遥感图像智能处理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彩色扫描地形图的图像特征
    2.1 引言
    2.2 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2.2.1 地形图的定义和特性
        2.2.2 地形图的表示手段
    2.3 扫描仪及图像颜色失真
        2.3.1 大幅面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2.3.2 扫描图像颜色失真分析
    2.4 彩色扫描地形图的图像特征
        2.4.1 图像精度与扫描分辨率
        2.4.2 颜色特征
        2.4.3 形状特征
        2.4.4 拓朴关系
    2.5 彩色扫描地形图的分色
        2.5.1 颜色模型的选择
        2.5.2 现有分色方法的回顾
        2.5.3 基于颜色键集合技术的分色改进算法
        2.5.4 分色结果的去噪处理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彩色扫描地形图中等高线的自动提取
    3.1 引言
    3.2 等高线的基本概念
        3.2.1 等高线的定义和特点
        3.2.2 等高线的分类
    3.3 现有提取方法的回顾
        3.3.1 等高线自动提取面临的主要问题
        3.3.2 现有提取方法的回顾和评述
    3.4 相关基础算法讨论
        3.4.1 细化
        3.4.2 剪枝
        3.4.3 曲线跟踪
    3.5 适合一般质量地形图中等高线自动提取的新方法
        3.5.1 基本原理及处理流程
        3.5.2 灰度线段分割修补彩色等高线分割结果
        3.5.3 解决等高线断裂和粘连问题
        3.5.4 实验结果及其评价
        3.5.5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彩色扫描地形图中街区式居民地的自动提取
    4.1 引言
    4.2 居民地的基本概念
        4.2.1 居民地的建筑、类型和平面图形
        4.2.2 街区式居民地的地图表示
    4.3 现有提取方法的回顾
        4.3.1 街区式居民地提取面临的主要问题
        4.3.2 现有提取方法的回顾和评述
    4.4 应用Gabor滤波器检测晕线纹理
        4.4.1 Gabor滤波器公式与特性
        4.4.2 Gabor滤波器设计
        4.4.3 Gabor滤波与晕线纹理检测
    4.5 带晕线填充的街区式居民地的自动提取
        4.5.1 基本原理与处理流程
        4.5.2 居民地内部晕线检测
        4.5.3 居民地轮廓提取
        4.5.4 实验结果及其评价
        4.5.5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分辨率全色遥感图像中居民地的自动识别
    5.1 引言
    5.2 高分辨率全色遥感图像中居民地的特征
        5.2.1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介绍
        5.2.2 居民地的图像特征分析
    5.3 现有识别方法的回顾
        5.3.1 居民地自动识别面临的主要问题
        5.3.2 现有识别方法的回顾和评述
    5.4 结合Gabor小波和ICA的纹理特征提取
        5.4.1 初级视觉过程的多频率通道
        5.4.2 Gabor小波与滤波器设计
        5.4.3 ICA分析Gabor特征——ICAG纹理特征
        5.4.4 实验结果及其评价
    5.5 基于ICAG纹理特征的居民地自动识别
        5.5.1 基本原理与处理流程
        5.5.2 居民地区域分割
        5.5.3 居民地轮廓提取
        5.5.4 实验结果及其评价
        5.5.5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光谱遥感图像中盐渍土的自动分类
    6.1 引言
    6.2 盐渍土的相关知识
        6.2.1 盐渍土的定义、成因及分布
        6.2.2 研究区域的盐渍土概况及其多光谱图像
    6.3 现有分类方法的回顾
        6.3.1 盐渍土自动分类面临的主要问题
        6.3.2 现有分类方法的回顾和评述
    6.4 ICA多尺度纹理算子用于多光谱图像分析
        6.4.1 现有的多光谱图像纹理分析方法
        6.4.2 纹理单元与列矢量的定义
        6.4.3 ICA分析提取多尺度纹理特征
        6.4.4 实验结果及其评价
    6.5 多特征相结合的盐渍土自动分层分类
        6.5.1 基本原理及处理流程
        6.5.2 地物的波谱特性与几何形状分析
        6.5.3 基于纹理特征的图像分块和聚类分析
        6.5.4 实验结果及其评价
        6.5.5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AutoVector地形图矢量化软件
    A.1 AutoVector软硬件要求
    A.2 AutoVector主要功能界面
    A.3 联合使用AutoVector和MapGIS软件生成DEM数据
攻读博士期间已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和完成的科研任务

四、关于原始航片最佳扫描分辨率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遥感影像分辨率与比例尺的概念及关系[A]. 万仕平,杨洋,曹娜. 石油天然气勘察技术中心站第二十二次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6
  • [2]机载LiDAR与影像结合的建筑物检测及其轮廓精化方法研究[D]. 陈奇. 武汉大学, 2015(07)
  • [3]基于网络的航摄底片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建立[J]. 王明孝,翟辉琴,张国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02)
  • [4]基于GL847控制器的航片扫描仪控制程序设计与实现[D]. 张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S2)
  • [5]正射影像图及利用DEM快速更新数字化地形图的制作过程[J]. 张花丽. 卫星与网络, 2011(09)
  • [6]森林参数数字摄影测量提取技术的应用研究[D]. 胥利红.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7]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方法与应用研究[J]. 姜淼,张丽霞,龚伟.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9(05)
  • [8]中原地区数字环境考古研究[D]. 杨瑞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9]航空摄影中航片扫描数字化的技术研究[J]. 田小艳. 华北国土资源, 2008(03)
  • [10]扫描地形图和遥感图像中的目标识别[D]. 陈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原始航拍照片最佳扫描分辨率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