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论学校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一、试论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陈霞娜[1](2021)在《道德想象力的生成与培育 ——以杜威“道德想象力”思想为线索》文中研究指明道德活动是一种基于想象力、生成并指向想象力的活动。道德想象力因其对道德经验的承认、对道德情景与道德知识之内在联系的关注、对道德主体性和创造力的培塑,而具有对道德行为及其结果的充分感受、预见与生成的功用。生成并培育个体的道德想象力,是多元价值共生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具有方法论价值的重要现实课题。本文以杜威道德想象力思想为线索,意在揭示道德想象力的本源、本质与特征,探讨其在个体道德发展、学校德育变革以及社会道德改善中的价值和作用,考察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撑,从而为道德想象力的生成与培育提供实践对策。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法、历史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道德经验、道德情景、道德慎思、道德艺术家等概念的讨论,以及对认知、情感、复合型道德想象力的梳理,确定了道德想象力的内涵:即道德想象力是一种沟通道德经验与道德情景、预见道德行为及其可能性后果、引发直接的道德感受与道德评价的能力。就其性质而言,道德想象力是兼顾认知与情感、有更多理性参与的、关于道德的想象力;就其特征而言,道德想象力表现出亲身性、预见性、目的性与可塑性等特性。通过对杜威道德想象力思想及其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综合反思,发现道德想象力的生成与培育与自然主义经验论、实用主义道德哲学、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生成性的道德教育观、机能心理学、具身认知等理论基础相暗合。作为教育学工作的实验室,杜威实验学校检验了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教育条件,包括:社会生活形式的构建,基于知识技巧的道德活动的组织,多层次的家校合作的开展;教育方法则注重道德假设的提出、道德情感的体验、道德方案的验证与道德问题的解决。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生态中,缺乏多元主体合作、忽视学生道德思维发展、无视学生道德想象力培养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因而,须从树立社会生活实践的德育理念、构建具有道德价值的课程体系、创新生发道德想象的德育方法、建立家校师生合作的德育网络等方面,构建培育学生道德想象力的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道德想象力的生成与培育研究是学校德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学生道德想象力的生成与培育落实到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中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深入推究杜威关于道德想象力的认识与实践研究,探索道德想象力在学校德育中的生成与培育策略,是事关学生道德发展与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课题,需要持久的学术努力与实践探索。

孟志远[2](2021)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网络技术发展和移动终端多样化,学习者得以随时随地获取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源,泛在学习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学习样态。泛在学习所带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鲜明变化冲击着人们对传统学校、校园和教师的概念,渲染出学校教育将在泛在学习冲击下消亡的可能性。但应当明确,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承担主要的教育任务且至今未变,是因为其教育供给始终依据学习者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而调整。学校的存在对于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作为千百年来始终担负着核心教学任务的场所,很难会在数字时代中被基于网络环境的泛在学习所取代。与泛在学习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前者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极易受到冲击的薄弱之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应当思考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学校,重新审视学校教育,重新规划学校教育供给的问题。基于以上思路,本研究在进行了相关文献阅读与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并结合调查研究与访谈,围绕学校应在教育供给方面进行怎样的变革才能适应孕育泛在学习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这一问题,先后梳理了泛在学习的内涵,泛在学习引发的学习者对学校的新需求,以及泛在学习为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回溯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历史,描述学校教育供给现状,明确了学校教育不会为技术变革所动摇的价值坚守,以及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导向与变革路径方面提出了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策略,从而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供给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导向与可参照的实践路径。本研究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对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泛在学习”、“学校教育供给”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进而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并依此选取了理论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二部分描述作为万物互联时代新学习样态的泛在学习。首先回溯了泛在学习的概念来源——泛在计算,以及支持泛在学习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描绘了泛在学习的特征,如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以及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等。泛在学习对学习者多方面的支持催生了学习者对学校教育知识教学质量、人际交往机会、个性化成长服务以及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新需求,各种来自学习者的新需求进一步为学校教育带来知识教学、人际关系、现代学校标准育人模式以及学校存在方式的挑战。研究的第三部分梳理学校教育供给的历史与现状。将符号与文字的创造使用、造纸与印刷技术的发明应用、视听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界定为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产生推动作用的四种技术力量。进而梳理学校教育供给面临的四次变革进程中社会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化:由掌握农耕技术以满足物质生活转向满足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后进一步多样化专业化,至今已形成更多元的创新型劳动者需求。同时,学校教育供给由早期具有明显阶级性的教育供给、工业化时代统一的标准化教育、将视听技术充分应用于学校教学培养社会紧缺人才,转向当前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合作、探索能力,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为导向实施的供给。研究的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的价值。首先结合第三部分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历程的梳理,总结出学校教育之所以传承千年且仍具有核心教育价值的原因,包括学校中“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以及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等亘古不变的内涵。学校教育所传承的珍贵财富与泛在学习相比自然具有诸多优势,体现在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非认知因素培育、现实环境创设以及学校教师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其次,对学校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了解学校教师与管理者、学生、家长以及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对泛在学习及学校教育的主观认识。研究的第五部分提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策略。在理论导向方面,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应以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知识技能的掌握,求知精神的生成,合作能力与领导力、科学精神与创造力、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以及数字化时代的信息素养的生成为目标。在实践方面,学校教育供给应从学校课程资源、校园空间、学习者培养方式、学校教育供给主体和学习者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包括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教辅机构教学资源的变革;室内学习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的改造;育人模式的循证化,教师身份的大众化,教学手段的智能化;学校与社会、家庭、自然的教育供给功能、责任、环境的联结;学习者学习评价内容、手段、方式、主体等方面的变革。研究的最后一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研究问题的总结和结论的梳理,指出本研究所作访谈的代表性不高、个人写作视角局限、教育供给变革策略的可行性未得到验证且普适性较弱等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笪红薇[3](2020)在《学会关怀 ——内尔·诺丁斯的道德教育思想探析》文中认为内尔·诺丁斯的以学会关怀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思想享誉世界并且对许多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全球化浪潮下,多元文化碰撞,社会竞争压力空前,人与人的疏离感与冷漠心理肆虐横行,道德危机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提倡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培养友善公民视角出发,结合高校在道德教育中关怀不足的现状,借鉴关怀道德教育的思想和模式让高校道德教育重焕生机,提高关怀意识,培养友善公民,助力和谐社会建设。笔者在阅读了大量诺丁斯的着作和吸收了众多学者关于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本解读法、比较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诺丁斯的以关怀为要旨的道德教育思想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首先从关怀道德教育思想的缘起入手,较为简明透彻地阐释了关怀、关怀关系、关怀道德教育等概念的内涵,从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交融、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美国学校教育的现实困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关怀思想产生的背景,从存在主义的关联教育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四个层面探讨了其思想的理论渊源。其次具体论述了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建构,分析了其思想的逻辑起点——人本主义;阐述了其思想的现实依据——对品格教育的批判。重点阐述了其思想的核心内容:自然关怀及伦理关怀的双重维度;道德教育的核心——学会关怀;关怀的主题——六大对象;关怀的原则——连续性。详细介绍了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的实施方法:榜样示范、灵活对话、参与实践和有效认可。最后对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并探讨了其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客观分析了诺丁斯的以学会关怀为关键内核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价值与缺陷:其思想的价值包括打破男性“理性”的桎梏,以女性主义视角关照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双方的主体间性关系,突出师生之间的平等主体地位;注重道德教育中的情感效用、强调道德教育中的幸福感等,其思想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关怀伦理取代正义伦理的危险性;情感至上导致道德教育片面性;女性视角引发性别分歧争议。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国道德教育关怀缺失的问题,主要包括关怀理念不足、关怀能力欠缺、关怀范围狭窄。文章的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在关怀道德教育的视域下,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提出了可行性的改进路径:提升关怀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构建以关怀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关怀型社会实践等。

王亚萍[4](2020)在《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阻力及消解策略探究 ——以大理市S小学为例》文中指出学校道德教育对国家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在学生身上,学生的需求决定了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16版)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教与学要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所以,要努力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助力儿童健康成长。然而目前学校在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道德教育内容片面化、道德教育过程形式化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实施,影响了学校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效果。因此,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学校道德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和学校道德教育教学实际,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课堂观察法以S小学为个案,通过对S小学道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情况,剖析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探寻其成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期对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有所帮助。文章一共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缘由、相关文献梳理、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主要是通过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的分析,说明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合理性;第三部分是对小学道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主要包括调查过程、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分析;第四部分是小学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小学道德教育目标倾向知识培养、道德教育内容片面化、道德教育过程形式化、道德教育评价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挖掘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策略提出奠定基础;第五部分是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结合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实现课程育人、创建和谐校园,实现文化育人、开展多种活动,实现实践育人、完善学校制度,实现管理育人、争取家庭和社会支持,实现协同育人。

马颖[5](2020)在《小学生课间生活的道德审视 ——以S小学中年级学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间生活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周一至周五除去课堂教学活动所需时间以外的其他所有剩余时间内学生开展的各种活动所构成的生活。本文以S小学中年级学生为例,使用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实地调查该校三、四年级学生课间生活的现状,其中包括课间生活的时间利用情况、空间利用情况、小课间自由活动情况与大课间课外活动情况。中年级小学生的课间生活主要由小课间和大课间组成,小课间学生的活动以课间游戏为主,大课间学生的活动包括课间操活动、升旗仪式和各类校内活动等。本文从小课间游戏与大课间课外活动两个方面对小学生课间生活的道德意义进行阐述,小课间游戏的道德意义是学生通过游戏培养守规则、合作与竞争、宽容、关怀等道德品质,在游戏中磨练耐挫力、自制力等道德意志。大课间课外活动的道德意义是学生通过参加升旗仪式培养爱国情感、学会自律,通过参加生活实践类活动培养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等良好品质,通过参加竞赛类活动培养羞耻感与集体责任感,通过参加宣传演习类活动感知社会职业、培养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经观察发现小学生课间生活中的不道德现象存在于教育管理者与学生间的互动、师生间互动中。教育管理者与学生互动中的不道德现象表现为:缺乏人道主义关怀、对本校教师子女的优待等不公平现象、不诚实的“诚实教育”、理性精神的匮乏。师生互动中的不道德现象表现为:教师占用学生小课间等不人道现象、教师对学生的差别对待等不公平现象、教师教学生说谎等不诚实现象。小学生课间生活中出现不道德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对课间生活的道德意义认知不足、可利用资源不足、课间活动的功利性、教师与学生的消极参与等。通过剖析中年级小学生课间生活中不道德现象存在的原因,指出具有德育价值的课间生活的构成要素:合理的时间与空间安排、高效利用的小课间、新颖有趣的课间操、走出刻板的升旗仪式、接近学生生活的课间活动。从教育管理者、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角度提出有助于建构有德育价值的课间生活的建议:教育管理者统筹全局、教师有效参与课间生活、学生主动参与课间活动。

石莹[6](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凌倩雯[7](2020)在《从“自卑”到“自信”:一所学校的逆袭 ——中学校长道德领导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在科学理性主导的技术统治时代,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功利性和多元性凸显,德性伦理和关怀价值被淡化和边缘化。教育旨在培育完整的人的真义也走向失落,学校运作对育人目标失去洞见,现代学校领导面临工具理性和技术本位的多重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国内教育发展指明方向。就基础教育而言,校长仍是学校发展和变革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道德领导理论为培养完整的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提供了适切的校长领导范式。目前,国内关于校长道德领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然层面的理论探讨。本研究试图通过展现一位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校长道德领导实例,探讨本土化校长道德领导相关实然问题。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以“时代楷模”C校长为研究对象,以C校长领导的T县M中学为校长道德领导实施的观察现场,基于“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对C校长道德领导实施过程进行描述。研究尝试呈现C校长道德领导实施与M中学逆袭的真实图景,探究M中学由“自卑”走向“自信”背后的校长道德领导作用,观察校长道德领导实施的成效和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并据此进行诠释和思考。研究发现,校长道德领导实施旨在建立有德行的学校,培养积极的自我领导者。校长自身修养是道德领导实施的基础,也是校长道德权威和专业权威的来源。校长道德领导实施通过个人维度的校长自身之德与组织维度的学校领导之道两方面展开。以德服人是个人维度的校长道德领导实施方式,以德服人倡导校长实施影响式身教、信仰式言传与基于理性思考的文字表达。组织维度的校长道德领导实施策略包含“树立共同愿景驱动学校成员的内在道德感,学校变革之术注重合乎道德的人性关怀,校园文化缔造激发学校成员的精神力量”。研究同时发现,校长道德领导的实施改变了师生和学校的精神面貌,涵养了师生德性,引领学校向道德且有效的目标迈进。校长道德领导的意识、学校发展阶段、区域文化、教育管理体制等是校长道德领导实施的重要影响因子,且相互间具有异质性。研究建议校长道德领导取径应从校长个人视角和外部视角分别探寻。

郑国富(Tey Kok Fu)[8](2019)在《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与多元化的社会里,价值选择是多样、多重、多元的,这种状态凸显了学校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性与必然性。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学校生活的日常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班级生活及社团生活的实际出发,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个部分(五章)。第一章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概述。核心价值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一定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过程。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具有包容性、共存性、完整性、相容性、共生性及内聚性等特征。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是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起源;哲学的价值论和心理学的社会学习论是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核心价值教育对完善个体品格、提升学校文化及引导社会道德规范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价值。第二章是现状调查及相关问题讨论。围绕学校环境、个体现况与社会现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结果显示: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在办学经费、发展方向、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信息化的社会让学生的个人主义日益膨胀,学生不懂得感恩、不愿意奉献都是学校教育面对的重要挑战;惩罚制度、行为评价与榜样示范等教育方法都有待改进。在变革的时代,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需要面对很多价值选择上的冲突,论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应该使用谁的价值”与“核心价值应该怎么教”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章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理论建构。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学校生活(班级及社团生活)来提升学生个体的生命品质,以便实现独立中学一直强调的全人教育。为了实现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论文建构了独立中学核心价值教育的主要内容即七大核心价值:尊重、责任、诚信、正义、善良、奉献及感恩,并试图建立起这七大核心价值的内在关联。核心价值教育的实施需要遵循民主公正、独立自主、共同参与和全面发展等基本原则。第四章是对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探索。核心价值教育牵涉学校的三种主体和四种力量,主体分别是学生、导师与领导者,力量分别是个体的意志力、导师的执行力、团队的领导力以及制度的约束力,这些能力建设是实践的先决条件,对实践计划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通过多个实践计划来实施,这些计划包括服务学习、助学认养、校园美化、家校合作、国际交流,所有的活动都在班级生活及社团生活中展开,通过真实的体验让学生养成人的核心价值品质。论文还结合实践探讨了实施核心价值教育的具体策略。第五章分析了核心价值教育的成效,反思了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学校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和谐文化和办学特色,学生能够自发地组织自己的学校生活,不少教师、家长及校外人士对核心价值教育表示认同。反思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在价值认同的难度、道德的宽容度、生活与教育的融合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展望未来,希望核心价值教育能够成为独立中学在公民教育上的重要补充,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行为改善。

唐丽丽[9](2019)在《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文中认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根本使命。旨在培育学生优良道德素质与道德人格的学校道德教育,是使这一根本使命得以最终落实的最重要的路径。学校道德教育不囿于课堂教学,也不限于德育活动,师生交往作为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交往方式,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师生交往亦是学校道德教育实施的有效路径之一。同时,师生交往的研究顺应时代发展的主题,契合道德教育的意蕴,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从师生交往入手,是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基于对交往理论及交往德育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并结合教育实践场域中的观察反思、案例分析,对师生交往的内涵、历史考察、特征和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施路径诸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反思与建构。根据交往的深刻内涵,将师生交往的概念界定为教师与学生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以言行为媒介、以理解为基础,通过各种方式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方式。师生交往内蕴着深刻的道德教育价值,甚或说,师生交往本身即是一种深化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并未得以充分显现,相反,一些不良乃至庸俗的师生交往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了极其有害的影响。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应基于恰切的交往理论和交往德育理论,遵循学校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规律性,结合其他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方可在教育实践中取得成效。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实现道德成长与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渠道,其实现需要教师、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努力。深入探讨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践路径,对拓展学校道德教育渠道、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齐闻[10](2019)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庭教育是完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伴随并促进着儿童的成长与进步。家庭教育作为最基础的教育形式,涉及家长的文化背景、教育观念、教养方式、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诸多变量。优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认知发展、道德启蒙、角色意识以及社会化发展起着始源性、基础性、日常性的独特作用。本文基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变革的基本事实,以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为题旨,以中小学家庭和学校德育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及分析,对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予以理论阐述与调查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家庭教育基础是学校德育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并就如何优化现阶段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观念、评价、途径以及具体的教育方法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就如何优化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较具可行性的对策。本文的主体内容包含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论,主要对研究的缘由、目的、意义、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拟采用的方法作了概要式、前提性阐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实体环境、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及家庭教育形态特别是不良家庭教育形态对青少年儿童道德成长的基础性影响;第三部分为量化研究的结果呈现,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有依据性地分析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对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现实图景,以求深化对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因素的阐述与揭示;第四部分为分析及讨论,针对第三部分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情况,主要从优化学校德育变革、提升学校道德教育成效的视角,对学校德育变革如何主动寻求家庭教育的支持及其可行性路径与对策诸问题作了推究。

二、试论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道德想象力的生成与培育 ——以杜威“道德想象力”思想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1.全球化境遇下复杂多发的道德难题令人担忧
        2.社会转型语境下追求确定性的传统道德哲学存在明显罅漏
        3.多元文化境遇下学校德育的育德困境与育德使命的要求
        4.道德想象力为学生道德发展与学校德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起点
    (二)研究意义
        1.道德想象力的存在及其价值
        2.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道德想象力的已有研究
        2.关于杜威道德想象力思想的已有研究
        3.对文献综述的总结与展望
    (四)研究理路
        1.研究思路
        2.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3.研究方法
一、道德想象力的内涵、性质及特征
    (一)道德想象力的内在涵义
        1.道德想象力的概念基础
        2.道德想象力的多维型态
        3.道德想象力的本质内涵
    (二)道德想象力的基本性质
        1.道德想象力是道德地关于道德的想象能力
        2.道德想象力是兼顾认知与情感的道德想象能力
        3.道德想象力意味着道德实践中更多理性的参与
    (三)道德想象力的主要特征
        1.渉于情境的道德想象力具有亲身性
        2.超越经验的道德想象力具有预见性
        3.社会导向的道德想象力具有目的性
        4.动态生成的道德想象力具有可塑性
二、道德想象力的思想溯源
    (一)前哲学时期神话与悲剧中的道德想象力
    (二)古希腊时期先哲眼中的道德想象力
    (三)中世纪前后思想家们眼中的道德想象力
    (四)18 世纪前后西方伦理学家眼中道德想象力
    (五)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杜威对道德想象力的正名与阐释
三、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理论基础
    (一)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哲学基础
        1.自然主义的人文主义:经验与理性的统一
        2.实用导向的道德哲学:满足与态度的整合
    (二)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教育学基础
        1.实用主义的教育把握:儿童生长、生活与经验的改造
        2.智慧生成的德育探讨:道德知识、经验与意义的增长
    (三)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心理学基础
        1.机能主义的心理主张:意识、思维与道德
        2.现代流动的社会思考:符号、具身与想象
四、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实践反思
    (一)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教育实验:杜威学校的实践
        1.实验学校的定位与筹办
        2.实验学校的发展与停办
    (二)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教育条件
        1.学校自身建设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的形式
        2.知识技巧从人的活动的主动接触中产生
        3.家校师生在不同寻常的程度上进行合作
    (三)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教育方法
        1.在社会生活与问题解决中生成与培育道德想象力
        2.在思想融合与实践统一中生成与培育道德想象力
五、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实施路径
    (一)学生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现状与误区
        1.学校德育对学生道德思维发展的忽视
        2.学校德育中多元主体合作理智的缺乏
        3.学校德育对学生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误解
    (二)优化学生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社会生活实践的德育理念
        (1)坚持社会导向,明确德育责任
        (2)深化生活视角,拓宽德育面向
        (3)践行实践本位,在行动中育德
        2.构建具有道德价值的课程体系
        (1)坚持实践与合作,明晰课程设计原则
        (2)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创新课程组织方式
        (3)实行正反双向式评价,检验课程设置结果
        3.创新生发道德想象力的德育方法
        (1)善用正面建议,明确道德发展目标
        (2)叙述道德故事,激发道德思考兴趣
        (3)组织戏剧排练,模拟道德知行实践
        4.建立家校师生合作的德育网络
        (1)创设开放宽容的德育环境
        (2)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素养
        (3)激发学生的道德审美自觉
余论 超越对立与模糊:道德想象力研究的作为与期待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2)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泛在学习:万物互联时代的学习样态
    第一节 泛在学习概念与发展溯源
        一、概念溯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泛在计算
        二、发展溯源:始于20世纪初的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节 泛在学习样态特征
        一、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
        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
        三、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
    第三节 新学习样态催生对学校教育的新需求
        一、对知识教学质量的需求
        二、对人际交往体验的需求
        三、对个性化成长服务的需求
        四、对数字化教学手段的需求
    第四节 新教育需求为学校教育供给带来的挑战
        一、泛在化知识对学校知识教学的冲击
        二、虚拟化交往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冲击
        三、个性化需求对标准学校模式的冲击
        四、数字化学习对学校存在方式的冲击
第二章 学校教育供给: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推动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四次浪潮
        一、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与学校教育变革
        二、变革性技术、社会形态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
    第二节 符号与文字初创使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从口耳相传到符号与文字的产生
        二、以满足物质生活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三、具有明显阶级性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三节 造纸印刷技术发明应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造纸与印刷技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二、以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三、工业生产催生统一化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四节 视听技术发展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视听技术发展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二、多样化专业化的劳动者需求
        三、视听教学为新形式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五节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普及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快速迭代与丰富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二、面向信息社会活动的新型劳动者需求
        三、融合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三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供给:传承与优势
    第一节 学校教育传承的珍贵财富
        一、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
        二、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
        三、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
    第二节 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
        一、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的优势
        二、学习者非认知因素培育的优势
        三、学校现实环境创设的优势
        四、学校教师育人功能的优势
    第三节 泛在学习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基于访谈的结论
        一、中小学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二、高校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三、高校学生的观点
        四、学生家长的观点
        五、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的观点
第四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上)
    第一节 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价值指向
        一、以学习者与社会需求为导向
        二、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求知精神
        三、培育合作能力与领导力
        四、培养科学精神与创造力
        五、培育全球化时代人文精神
        六、培育数字时代信息素养
    第二节 学校课程资源的变革
        一、重设显性课程教学内容
        二、强化隐性课程育人价值
        三、丰富教辅机构教学资源
    第三节 学校校园空间的变革
        一、调整室内学习空间
        二、丰富室外活动空间
第五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下)
    第一节 学习者培养方式的变革
        一、育人模式的循证化
        二、教师身份的大众化
        三、教学手段的智能化
    第二节 学校教育供给主体的拓展
        一、学校与社会的功能联结
        二、学校与家庭的责任联结
        三、学校与自然的环境联结
    第三节 学习者学习评价的变革
        一、从重知识到重素养:评价内容的变革
        二、从纸笔化到智能化:评价手段的变革
        三、从封闭式到开放式:评价方式的变革
        四、从多元化到多维化:评价主体的变革
结语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及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三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四 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访谈提纲
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学会关怀 ——内尔·诺丁斯的道德教育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思想的缘起
    2.1 关怀道德教育的界定
        2.1.1 关怀的含义
        2.1.2 关怀关系释义
        2.1.3 关怀道德教育阐释
    2.2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思想的背景
        2.2.1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交融
        2.2.2 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
        2.2.3 美国学校教育的现实困境
    2.3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2.3.1 存在主义关联教育理论
        2.3.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
        2.3.3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
        2.3.4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建构
    3.1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人本主义
        3.1.1 人本主义哲学传统
        3.1.2 诺丁斯对人本主义的超越
        3.1.3 人本主义与关怀道德教育的关系
    3.2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依据——批判品格教育
        3.2.1 品格教育释义
        3.2.2 诺丁斯对品格教育的反思
        3.2.3 从品格教育到关怀教育
    3.3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3.3.1 关怀的双重维度——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
        3.3.2 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学会关怀
        3.3.3 关怀的主题——六大对象
        3.3.4 关怀的原则——连续性
    3.4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的实施方法
        3.4.1 榜样示范
        3.4.2 灵活对话
        3.4.3 参与实践
        3.4.4 有效认可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思想的中国回响
    4.1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思想的价值与缺陷
        4.1.1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思想的价值
        4.1.1.1 打破男性“理性”的桎梏
        4.1.1.2 确立道德教育双方的主体间性关系
        4.1.1.3 强调关怀教育中的幸福意义
        4.1.2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4.1.2.1 关怀伦理取代正义伦理的危险性
        4.1.2.2 情感至上导致道德教育片面性
        4.1.2.3 女性视角引发性别分歧争议
    4.2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中关怀缺失的表现
        4.2.1 关怀理念不足
        4.2.2 关怀能力欠缺
        4.2.3 关怀范围狭窄
    4.3 关怀道德教育视域下高校道德教育的改进路径
        4.3.1 提升关怀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
        4.3.2 构建以关怀为重要内容的课程体系
        4.3.3 发挥教师的关怀示范作用
        4.3.4 引导关怀型的社会实践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阻力及消解策略探究 ——以大理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1.道德教育生活化概念
        2.道德教育生活化理论研究
        3.道德教育生活化实践研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
    (一)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理论基础
        1.杜威经验教育理论
        2.马克思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二)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现实需要
        1.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学生合作能力培养
        2.克服虚无主义思想,要求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3.学校奉行应试教育,学生实践能力亟需加强
        4.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学生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二、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和工具
        1.调查对象
        2.调查工具
    (二)调查内容
        1.道德教育的环境
        2.道德教育的目标
        3.道德教育的内容
        4.道德教育的过程
        5.道德教育的评价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课时安排符合规定,执行落实不到位
        2.目标制定周密合理,实施倾向知识积累
        3.现有内容贴近生活,涵盖范围不全面
        4.教学方式丰富多样,讲授法使用频率高
        5.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活动开展次数少
        6.教学评价以文本测试为主,活动评价依据所占比重小
三、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阻力及成因
    (一)小学道德教育实施的阻力
        1.道德教育实施条件有限,难以取得应有教学效果
        2.道德教育目标倾向知识积累,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道德教育内容片面化,难以体现生活的完整性
        4.道德教育过程形式化,忽视学生个体发展实际需要
        5.道德教育评价随意性强,缺乏统一的科学评价方案
    (二)小学道德教育实施阻力的成因分析
        1.深受应试教育影响,重智育轻德育
        2.学校道德教育功利化,盲目追求教学成果
        3.课程资源开发有限,教学内容选择范围小
        4.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缺失,教学实践缺乏理论指导
        5.学校各部门未形成合力,道德评价体系难以完善
四、实现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一)结合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实现课程育人
        1.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教学安排,保障德育课程达到教学效果
        2.挖掘各学科蕴含德育资源,实现德育与各科教学有机融合
    (二)创建和谐校园,实现文化育人
        1.营造良好班级氛围,以环境改变带动学生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道德教育实施提供依托
    (三)开展多种活动,实现实践育人
        1.应时应景举办活动,增强学生生活体验
        2.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生活
    (四)完善学校制度,实现管理育人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2.班主任接管班级德育工作,师生共建良好班集体
        3.学校各部门协同监督,完善道德评价体系
    (五)争取家庭和社会支持,实现协同育人
        1.加强家校沟通合作,提高家长家教水平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社会共育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小学生课间生活的道德审视 ——以S小学中年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基于现实的反思
        1.1.2 基于自身经历的反思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趋势
        1.3.1 关于课间生活的研究
        1.3.2 关于学校生活道德性的研究
        1.3.3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研究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生活德育论
        1.4.2 其他相关理论
    1.5 核心概念界定与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1.5.1 核心概念界定
        1.5.2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对象选择
        1.6.4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S小学中年级学生课间生活的现状
    2.1 “时间都去哪了”——课间活动的时间利用情况
        2.1.1 “急匆匆的课间操”
        2.1.2 “抢占小课间”
        2.1.3 “如果我能决定休息时间”
    2.2 “可望不可及的操场”——课间活动的空间利用情况
        2.2.1 “狭窄空间里的饥渴”
        2.2.2 “只可远观处”
    2.3 “无游戏不童年”——小课间自由活动
        2.3.1 课间是否游戏
        2.3.2 课间不做游戏的原因
        2.3.3 游戏玩伴选择
        2.3.4 游戏中的冲突
        2.3.5 “日理万机”的班主任
    2.4 丰富多彩的大课间课外活动
        2.4.1 课间操活动
        2.4.2 大课间升旗仪式
        2.4.3 大课间组织的校内活动
第三章 对S小学中年级学生课间生活的道德审视
    3.1 S小学中年级小学生课间生活的道德意义
        3.1.1 小课间:课间游戏的道德意义
        3.1.2 大课间:课外活动的道德意义
    3.2 中年级小学生课间生活中的不道德现象分析
        3.2.1 教育管理者与学生互动中的不道德现象
        3.2.2 师生互动中的不道德现象
    3.3 中年级小学生课间生活存在不道德现象的原因
        3.3.1 学校教育工作者对课间生活的认识不足
        3.3.2 课间活动的功利性
        3.3.3 课间活动可利用资源不足
        3.3.4 教师与学生的消极参与
第四章 构建有德育价值的课间生活
    4.1 有德育价值的课间生活的构成要素
        4.1.1 合理的时间安排与空间安排
        4.1.2 高效利用的小课间
        4.1.4 新颖有趣的课间操
        4.1.5 走出刻板的升旗仪式
        4.1.6 接近学生生活的课间活动
    4.2 建构有德育价值的课间生活的建议
        4.2.1 教育管理者统筹全局
        4.2.2 教师有效参与课间生活
        4.2.3 学生主动参与课间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小学生课间生活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2 :小学生课间生活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3 :小学生课间生活的观察提纲
    附录4 :访谈提纲(学生版)
致谢

(6)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既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性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道德
        1.5.2 道德教育
        1.5.3 君子人格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2.1 历史演进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2.2 基本特征
        2.2.1 人文性
        2.2.2 实践性
        2.2.3 普遍性
        2.2.4 内在超越性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 融入的必要性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3.2 融入的可能性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4.2 德育内容融入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5.2 德育方法融入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6.1 基本原则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6.2 实施路径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从“自卑”到“自信”:一所学校的逆袭 ——中学校长道德领导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道德领导
        (二)校长道德领导
    三、文献回顾
        (一)国外关于道德领导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道德领导的研究
        (三)研究述评
    四、理论基础
        (一)中国传统德治思想
        (二)西方道德领导理论
第二章 质性研究之旅
    一、研究问题及路径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路径的确定
    二、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
        (三)研究信效度与伦理
    三、具体研究步骤
        (一)预研究
        (二)实地研究
第三章 M中学的自卑与C校长上任
    一、M中学的自卑:失落的西南老校
        (一)西南老校:M中学的历史
        (二)初来乍到:这是一所“差校”
    二、名校长支教:C校长上任
        (一)平常人:C校长的成长经历
        (二)名校长:C校长的职业经历
    三、C校长的M中学生活
        (一)C校长一日学校生活
        (二)C校长的“意义”空间
    四、小结
第四章 C校长领导M中学逆袭(一):校长自身之德
    一、C校长的自身修养
        (一)爱与责任的仁者
        (二)不为名利的智者
        (三)傲骨清风的勇者
    二、C校长的以德服人
        (一)影响式身教
        (二)信仰式言传
        (三)知行合一式着书立说
    三、小结
第五章 C校长领导M中学逆袭(二):学校领导之道
    一、C校长的道之坚守
        (一)“爱与责任教育”愿景的确立
        (二)“爱与责任教育”愿景的形成
        (三)家:M中学的隐喻
    二、C校长的变革之术
        (一)铁腕校长的“硬”改革
        (二)柔情校长的“软”改革
    三、C校长的以文化人
        (一)创设文化象征物
        (二)注重校园仪式感
        (三)重构区域精神高地
    四、小结
第六章 M中学的自信与走向未来的领导困境
    一、M中学的自信:如今的M中学
        (一)育人环境的优化
        (二)师生德性的养成
        (三)教育自信的增强
        (四)学校管理的改善
        (五)心态与观念的转变
    二、M中学的未来与C校长的道德领导困境
        (一)区域闲适文化屏障
        (二)学校发展水平制约
        (三)教育管理体制桎梏
        (四)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
    三、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校长个人维度的道德领导实施
        (二)校长组织维度的道德领导实施
        (三)校长道德领导的实施成效与困境
    二、研究建议
        (一)校长个人视角道德领导实施取径
        (二)外部视角校长道德领导实施取径
    三、研究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后记

(8)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生活价值的反思: 生命意义为何流失
        (二) 学校生活的审视: 独中生的行为问题
        (三) 建构文化的使命: 独中生的生活世界
        (四) 理想的学校教育: 回归生命的完整性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品格教育研究
        (二) 价值教育研究
        (三) 核心价值教育研究
        (四) 现有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核心价值教育概述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概念
        (一) 价值与核心价值的界说
        (二) 核心价值教育的涵义
        (三) 核心价值教育的特点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提出
        (一) 核心价值教育的时代背景
        (二) 核心价值教育的科学依据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价值
        (一) 完善个体品格
        (二) 提升学校文化
        (三) 引导社会道德
第二章 现状调查及问题讨论
    一、调查设计
        (一) 个案说明
        (二) 调查目的
        (三) 问卷设计
        (四) 调查过程
        (五) 调查对象
        (六) 样本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 学校环境的分析
        (二) 个体的现状分析
        (三) 社会现象的认同
        (四) 在调查中的发现
    三、问题讨论
        (一) 谁是学校的主体?
        (二) 核心价值怎么教?
        (三) 人的生活是个别的存在还是社群的集合?
        (四) 人的教育是现在的需要还是未来的准备?
第三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理论建构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
        (一) 强化学校生活的地位
        (二) 提升个体生命的品质
        (三) 改善学校办学的成效
        (四) 实现全人教育的理想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内容
        (一) 尊重
        (二) 责任
        (三) 诚信
        (四) 正义
        (五) 善良
        (六) 奉献
        (七) 感恩
        (八) 七大核心价值的相互关系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原则
        (一) 民主公正原则
        (二) 独立自主原则
        (三) 共同参与原则
        (四) 全面发展原则
第四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能力建设
        (一) 个体的意志力
        (二) 导师的执行力
        (三) 团队的领导力
        (四) 制度的约束力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计划
        (一) 服务学习计划
        (二) 助学认养计划
        (三) 校园美化计划
        (四) 家校合作计划
        (五) 国际交流计划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 从现有的资源中来树立精神文化
        (二) 善用学校的偶发事件来进行教育
        (三) 合理化地运用各种教育规章制度
        (四) 在学校生活中引入核心价值教育
        (五) 引领社群大众参与核心价值教育
第五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成效与反思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成效
        (一)初步形成了学校和谐文化和学校办学特点
        (二) 激发了学生自发性的建构自己的学校生活
        (三) 获得了社群对学校办学与核心价值的认同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反思
        (一) 教师专业的助力与教育改革的阻力
        (二) 价值认同的难度与个体的道德宽容
        (三) 生活简单化与教育高效化的共同性
        (四) 功利化重现现象与家校合作的难度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未来展望
        (一) 扩大教师教育专业的要求
        (二) 推进学生行为评价的改善
        (三) 作为国家公民教育的补充
        (四) 为终身教育提供延续机遇
        (五) 为教育转型提供合理依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学生核心价值素养的问卷调查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1.教育生活中的师生交往蕴含着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
        2.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3.信息化促使交往发生了新的变化
        4.当前师生交往存在着诸多亟需正视的问题
    (二)本研究的意义
        1.本研究之理论意义
        2.本研究之实践价值
    (三)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交往的相关研究
        2.关于师生交往的相关研究
        3.关于师生交往之道德教育意蕴的相关研究
    (四)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研究的重点
        2.研究的难点
        3.研究的创新点
一、师生交往的内涵、历史考察及特征
    (一)交往及师生交往的含义
    (二)师生交往的历史考察
    (三)师生交往的特征
        1.师生交往的发展性
        2.师生交往的主体性
        3.师生交往的生活性
        4.师生交往的规范性
        5.师生交往的主体间性
二、师生交往之道德教育价值的理论基础
    (一)师生交往与道德教育
        1.师生交往与道德教育的历史渊源
        2.师生交往与道德教育关系的现代定位
        3.师生交往与道德教育的相互作用
    (二)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2.西方交往理论
        3.社会学中交往理论
        4.心理学中的交往理论
        5.交往教学论
三、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
    (一)师生交往是道德教育重要的存在方式
    (二)师生交往是师生道德共同成长的过程
        1.师生交往有利于师生双方道德交往能力的彰显
        2.师生交往有利于促进师生双方道德水平的提升
        3.师生交往有助于师生双方道德情感的完善
    (三)师生交往是构建良好师生道德关系的路径
    (四)师生交往道德教育价值贯穿于道德教育的全过程
        1.良好的师生交往是道德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
        2.良好的师生交往伴随着道德教育过程
        3.良好的师生交往本身即是一种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
四、师生交往之道德教育价值的实施路径
    (一)重新理解师生交往的本质
        1.师生交往是道德教育的必然
        2.师生交往是道德教育的诉求
    (二)树立正确的师生交往理念
        1.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理念
        2.树立相生相成的师生交往理念
        3.树立共生共享的师生交往理念
        4.树立和谐优雅的师生交往理念
    (三)回归师生交往的生活世界
        1.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的积极参与
        2.营造良好的师生道德交往环境或道德交往氛围
        3.加强师生交往的道德交流与对话
        4.开展多样的师生道德交往实践活动
    (四)力求多元的师生交往方式
        1.行为和对话交往相结合
        2.生活和教学交往相结合
        3.形式和精神交往相结合
        4.理性和情感交往相结合
    (五)提供师生道德交往的保障条件
        1.提供师生道德交往的教师保障
        2.提供师生交往的校园环境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 选题缘由
        1.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功能
        2.学校德育变革深受家庭教育的制约
        3.拓展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支持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 核心概念界定
        1.德育与德育变革
        2.家庭与家庭教育
    (四) 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2.国外文献综述
    (五)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研究的创新点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研究的创新点
    (六)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文献法
一、家庭教育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基础
    (一) 道德启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功能
    (二) 家庭教育是儿童道德成长的重要场域
    (三) 家庭教育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
        1.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品德的影响
        2.家庭教育观念对儿童品德的影响
        3.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品德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现状分析
    (一) 家庭教育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现状的问卷调查
        1.问卷设计
        2.数据处理工具
        3.调查对象
        4.施测过程
    (二) 数据分析结果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影响德育效果的因素
        3.家校德育现状及效果的数据分析结果
三、构建学校德育变革之家庭教育支持路径的对策分析
    (一) 学校道德教育应主动寻求家庭教育的支持
    (二) 家庭教育应实现与学校德育变革的同频共振
        1.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2.家长应重视儿童各项道德品质的培养
        3.学校和家庭协调一致合力育德
    (三) 构建体验式生活化的学校道德教育
        1.构建生活化的德育内容
        2.摒弃机械灌输式的德育方法
        3.完善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
        4.优化学校德育评价方式
        5.拓展德育资源与途径
    (四) 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互动中形成道德教育的有效合力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
        2.加强社会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有效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试论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道德想象力的生成与培育 ——以杜威“道德想象力”思想为线索[D]. 陈霞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D]. 孟志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学会关怀 ——内尔·诺丁斯的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 笪红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阻力及消解策略探究 ——以大理市S小学为例[D]. 王亚萍. 大理大学, 2020(05)
  • [5]小学生课间生活的道德审视 ——以S小学中年级学生为例[D]. 马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7]从“自卑”到“自信”:一所学校的逆袭 ——中学校长道德领导个案研究[D]. 凌倩雯.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D]. 郑国富(Tey Kok Fu).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D]. 唐丽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10]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研究[D]. 齐闻.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学校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