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常见病简易疗法(论文文献综述)
晋聪聪[1](2021)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初步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发现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临床管理实践中现存的患方衰弱认知不足与管理依从性低下、医护方缺乏标准规范化衰弱管理流程等问题为着眼点,整合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中核心利益相关者潜在差异化诉求,旨在基于循证构建适用于我国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人群疾病特征和文化背景的衰弱管理方案,以期为改善临床衰弱管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取便利抽样法,对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68名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实施问卷调查,以了解其衰弱发生现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2.通过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者(患者15名,照护者11名,医生5名,护士10名,管理人员2名)实施半结构访谈,以探索不同利益相关者立场差异和个性化利益诉求,为本研究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3.系统化检索国内外循证数据库后汇总现有衰弱管理证据,整合前期现状调查和复合型利益相关者需求导向分析结果,形成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方案初步框架,再通过专家函询对方案初稿进行专家论证后形成最终方案。同时,围绕利益相关者视角,采用多元形式进行成果临床转化。4.通过类试验研究对构建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方案进行初步应用。于2020年5月-2020年9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选取符合上述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等分为对照组31例、干预组31例。对照组采取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课题组构建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方案。采用问卷调查(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患者衰弱管理依从性量表)及6分钟步行试验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6周、干预后12周这3个不同时段的简易体能指标、生活质量、衰弱管理依从性、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1.现状调查结果268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发生率达41.0%,衰弱总分平均为(4.95±1.96)分,且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的多维度特征显着。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合并慢性病类数是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日常活动能力、营养状况则为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发生的保护因素。2.半结构访谈结果复合型利益相关者访谈资料主题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方提炼出3项主题:衰弱管理参与意愿较强;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发展不足。医护及管理方提炼出4项主题:医护人员有较强衰弱管理参与意愿;缺乏标准的衰弱管理体系指导;自身专项知识储备不足;多学科团队协作障碍。3.方案构建与临床转化结果本研究整合前期成果基础上,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临床适用性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方案,包括衰弱早期识别、衰弱管理干预、衰弱认知培训、衰弱出院计划四大模块,共62项条目。将方案成果临床转化,分别针对患者及照护者形成衰弱管理实践信息手册与衰弱科普微视频,针对临床医护人员制定衰弱全周期管理服务流程图。4.实证应用结果(1)本研究纳入患者62例,失访6例,失访率为9.7%。最终对照组患者30例,干预组患者2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2)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后6周,干预组患者平衡测试指标、坐站测试指标显着高于对照组;干预后12周,干预组患者简易体能状况指标要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周、12周,干预组6分钟步行距离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6周,干预组患者体力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生活质量总分等4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12周,干预组患者上述4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周,干预组患者在衰弱认知、衰弱筛查、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管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衰弱管理依从性总得分(21.50±1.86)也显着高于对照组(16.47±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周试验组患者在衰弱管理依从性各维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临床医护人员有待提高对衰弱早期筛查的重视。2.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利益攸关方的差异化诉求尚未合理解决,亟需管理者综合协调各方利益关切以寻求最大利益均衡化。3.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方案经临床转化与初步应用证实其对改善患者衰弱整体状态具有积极意义,临床适用性较好,可作为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临床管理实践的科学工具进一步推广应用。
肖雄[2](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赵丹[3](2021)在《基于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康复花园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老龄化不断发展,我国失智老人的总数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为止,失智症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流行病”之一,且无法完全治愈。这无疑对患者家庭乃至整个国家都已造成了严重影响,此外还将面临着巨大的财政支出。基于该背景下,本文以失智老人作为研究对象,从失智老人的行为特征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失智老人的空间需求并对其心理、生理特征、行为活动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失智老人康复花园景观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论文共分为7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明确研究方向与内容,并梳理研究框架。第二章是相关基础概念与理论。通过对失智症与康复景观的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及相关评价方法进行梳理、解读,明确了康复景观对失智症患者的作用与价值,为失智老人康复花园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优秀案例及实地调研分析。通过选取国外失智老人康复花园优秀案例进行剖析,梳理出可借鉴的设计对策。并在国内重点选取了北京长友慧苑失智老人照护中心进行了实地调研,主要对庭园使用情况、庭园要素关注度、庭园活动情况、患者活动能力、活动地点、活动地点喜爱度等方面进行调查、总结与分析,并对庭园的道路与边界、空间设计、要素设计、植物配置四个部分进行评价。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情况,对失智养老机构康复花园的道路系统、功能分区、植物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失智养老机构康复花园设计策略提供有益指导。第四章是对失智老人特征及行为活动进行研究。首先对失智患者心理及生理方面的特征及需求进行分析。其次对失智老人行为活动时间、活动类型、活动流线以及活动特性进行深入观察并总结,发现不同类型的失智老人其空间类型偏好不同且活动具有被动性、不规律性、聚集性和私密性等特性。基于以上研究总结得出,失智老人的特征以及行为活动对园林的规划布局模式、交通系统、空间功能、服务设施等方面的重要影响。第五章为基于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康复花园设计策略。基于以上理论及调研形成了基于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养老机构康复花园景观设计的7项设计原则,分别为安全可视原则、健康舒适原则、易于到达原则、易于交往原则、均好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多样性与个性并重原则,并围绕这7项设计原则结合相关书籍、文献的参考分别对道路系统、空间功能及形式、植物种植、景观要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设计策略。第六章为西安养老康复中心设计实践。通过对西安养老康复中心展开实践设计,为失智老人营造公共休闲空间、康体活动空间等六大功能分区,并合理设计植物及各类景观要素,为失智老人提供静态助益和动态疗愈作用,从而加强康复功效。第七章为总结,得出文章主要结论,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处与创新点。论文研究了失智老人生理、心理特征和需求以及行为活动的时间、类型、流线、特性等内容,为失智老人康复花园的设计提供了建议。
姚祺雯[4](2021)在《基于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构建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以泰勒原理为框架,以民政部颁发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19版)》为内容核心,构建融合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以期开发更规范、更具人文关怀理念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总结国内外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国内养老护理员的培训需求,以民政部颁发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织包括56项具体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讲授法、示教法、情景模拟及视频播放等教学方式,共计130学时;评价包含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运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考核法等。其中目标中单列一项“学员能够将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内化到职业活动中”,课程内容及组织和评价均将从文献总结归纳而来的“以人为中心”理念的内涵和实践应用策略贯穿其中。(2019版)》为内容核心,依据泰勒原理四要素——课程目标、内容、内容的组织及评价,初步构建融合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然后通过Delphi法,对15名养老领域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确立基于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和0.867,均>0.70;第2轮咨询条目的变异系数在0.000~0.234之间,均小于0.25;两轮肯德尔和谐系数W分别为0.123、0.048(P<0.01),专家函询意见协调性较好,研究结果较为可信。最终形成的基于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的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其培训目标包含素养、知识、技能领域的4项目标,共16项具体培训规格,其中素养目标包含6项,知识包含5项,技能包含5项;内容包含5个模块共21项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包括56项具体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讲授法、示教法、情景模拟及视频播放等教学方式,共计130学时;评价包含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运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考核法等。其中目标中单列一项“学员能够将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内化到职业活动中”,课程内容及组织和评价均将从文献总结归纳而来的“以人为中心”理念的内涵和实践应用策略贯穿其中。结论:本研究在系统文献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以《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19版)》为内容核心,以泰勒原理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四要素为框架,构建了融合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将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融入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在培训中体现以人为中心照护的人格、了解老年人、培养关系、自主权和选择以及舒适护理的内涵,完善了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安家成[5](2021)在《基于VR环境情绪测量的养老机构室内空间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总体养老需求。而当下老年人养老观念开始发生转变,机构养老模式也逐渐引起国家重视,伴随着各项有关政策出台及行业规范的颁布,将推动我国养老机构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但在盲目追求养老机构建设“量”产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忽略了老年人对其内部空间“质”的需求。而养老机构作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然而,通过对青岛市建成养老机构空间环境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养老机构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设计层面问题,其空间设计缺乏合理性导致了养老机构内部空间人文关怀缺失。此类问题解决需依靠空间设计层面有效方法地指引,但这正是目前养老机构室内空间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首先根据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和行动轨迹将养老机构内部进一步划分为床位起居、居室休息、交通联系和公共活动空间,按照空间的不同将其存在问题细化,并提炼出相应空间元素。文章以养老机构室内空间优化设计为研究主体,从宏观方向的空间设计层面和微观方向的空间细节把握两方面入手提出具体优化设计对策,为验证文中所提出养老机构室内空间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选取了作为设计重点的床位起居空间私密性优化设计模式,并基于VR环境情绪测量的实验方法对其进行情绪测量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采用测量老年人生理、心理指标的情绪研究方法,通过综合比对分析心率、血压等客观生理指标以及正负性情绪量表、老年人负性情绪量表、分值量表等主观情绪量表的最终测得数据,对所选取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量化测评和检验,进而用以揭示养老机构室内空间选取设计模式变化对老年人情绪健康的影响机制。最终,通过分析实验数据验证了床位起居空间私密性优化设计方法有效可行,在后续研究中可利用本实验原理不断完善该养老机构室内空间设计方法闭环测评系统,进而建立切实有效的养老机构室内空间设计方法体系,以期为我国未来养老机构乃至养老服务体系的成功建设提供一定助力。
李全平[6](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研究表明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胡二平[7](2020)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人口正步入老龄化阶段,预计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猛增至19.6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形势愈发严重,半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逐年上升,居住与照料问题更为突出。老年人需要能提供专业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的养老机构来解决居住和照料问题。政府部门以及国家卫健委组织为解决这一现象颁布多项政策,倡导医养结合类型养老机构的发展和创新,规范行业标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当前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我国养老设施设计和养老服务体系还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如何设计出多元化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也是建筑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当前研究主要分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类型讨论、医疗方面的功能配置与组织流线、老年康复景观设计等。但是,针对医养环境现状、医养结合的深度、以及老年人对医养环境的需求研究比较欠缺。“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养老建筑发展需要数据支撑,要将需求和设计策略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需要结合老年人的特点,收集有关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数据,分析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环境是否满足老年人需求,有针对性的优化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医疗与康养环境。本文以文献回顾为基础,将国内外关于医和养结合的相关政策和环境设计研究成果做了归纳总结,结合我国当前医养结合的模式,以及医疗和康养方面的主要关注点,提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证案例调研中。本研究调研了郑州和开封两个城市共五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分析老人对环境的使用感受和认知评价等,分别从“医”与“养”两个角度展开对机构环境现状和使用满意度的调研。主要调研内容包括:a.机构基本信息,例如机构建设时间和规模等;b.医疗服务现状,例如医疗空间配置、医养结合深度、医疗服务未满足度;c.康养服务现状,例如居住空间现状、活动空间现状、采光满意度、安静满意度、私密满意度等。根据实证调研,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郑州和开封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现状和使用满意度。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状环境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建筑环境优化策略。本文使用循证设计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以郑州和开封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为例,提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建筑环境优化策略,对未来养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何佳[8](2020)在《社区医院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供给对策研究 ——基于广州市A街道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于2019年10月26日发布。基层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具有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对维护或促进民众特别是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中具有重大作用。基层中医药医养服务伴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推进,为维护和促进社区民众特别是老年人健康取得了举足轻重的效果。近年来基层中医药医养服务供给在持续改善,社区老年人对中医药医养服务的满意度有所上升,但提升空间仍然较大。本文通过文献法,梳理近年在老年人中医药服务需求、医养服务供给、中医药健康管理方面的研究及进展。采用访谈法进行研究,访谈在社区医院就职的中医药相关服务一线提供者们对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治未病”等中医医养服务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及遇到的困难,从服务提供者角度去了解居民的中医药医养服务需求未被完全满足的原因,此外,本文还通过调查问卷法及案例分析法,以广州市A街道为例,调查前往广州市A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300位老年居民对中医药医养服务的利用、需求、及评价等情况。本文通过上述四种研究方法的研究,结合协作治理理论,并结合广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相关政策进行系统的理论思考,发现现阶段基层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的提供显现出种种局限: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局限,中医药医养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社区老年人对中医药医养服务认可度有待提高,信息系统、个案管理、社区老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的局限。为了更好地推动基层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的提供,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启示,本文提出改善基层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提供的建议:提出转变基层中医药医养相关服务提供的决策理念,夯实中医药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协作治理支持力度,改善信息系统建设、个案管理、人力资源协调,调整相关绩效考核指标、加强正面激励,加强相关舆论宣传等方面的建议。
汤佳[9](2020)在《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现在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达到新的高度,而健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刻不容缓。目前国内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只注重疾病本身的诊治,对于大型的综合性公立医院而言,主要负责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医疗任务,目前存在着病人众多、现有医疗规模的限制、病患床位相对紧张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在所患疾病比例中,高血压、精神疾病、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各种慢性疾病占绝大多数,慢性疾病和人口老龄化互相影响,这让在面临一般急性疾病后的患者在治疗后,会遇到更多的临床心理问题、生活自理能力问题,这使得康复时间变得更加漫长,而且需要投入更多介入措施,这在无形之中给大型公立医院增加了很多负担。大型公立医院通过快速康复等手段,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了医疗资源,更快的周转了病床。患者平均住院日下降,虽然身体疾患更快速的被治愈,可心理状况还没有能够达到满足立即返回家中的标准。平均住院日的缩短,不利于患者和医生产生良好的信任关系,而医生的短期治疗容易引起患者疾病治愈后复发,医生需要和患者保持长期稳定的信任关系、需要对患者进行连续的照护。因为患者难以控制病情或是病后匮乏的照护,而产生的入院治疗和使用药物的费用,对于医保部门的经费是极大的浪费。本研究立足于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进行论述。目的为了健全我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弥补服务体系中的断层。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达到新的高度。目前国内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只注重疾病本身的诊治,对于每一级的综合性公立医院而言,主要负责大部分百姓的医疗救治,却存在目前患者数量众多、现有医疗规模的限制、病患床位相对紧张等日益突出的问题。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具体的服务形式,包括健康科普、院前急救、院中急性期照护、中期照护、长期照护、终末期照护,而目前在国内中期照护处于缺失状态,不仅造成了老年患者非计划性重返病房,浪费医疗资源,还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方法从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成入手,分析中期照护模式存在的必要性,阐述中期照护的理论、模式、软硬件,并以医联体中骨科、卒中、胸痛中期照护病房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中医药在中期照护领域中的作用,对目前医联体中开展中期照护服务的存在的技术和政策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来探讨中期照护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不可或缺,同时在医联体下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是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其中理论研究先对国内外内的中期照护模式进行梳理,对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阐述,探讨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是一种契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特色的服务模式,有助于老年医疗服务的整体化和延续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追溯了老年医疗服务的历史沿革和相关构成。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老年医疗服务古已有之,从衰老理论、预期寿命延长和疾病谱的转变等方面来论述构建整体化老年医疗服务的必要性;对目前国内提供的老年医疗的服务内容进行阐述,包括健康科普、院前救治、急性期照护、长期照护和终末期照护,急性期照护和长期照护之间存在断层,有些急性病出院后患者,因为未得到有效和安全的中期照护,导致非计划性重复入院或者身体功能未能良好恢复,甚至于致残,直接进入长期照护模式。还论述了中期照护相关概念及模式。明确阐述了中期照护模式的定义、照护对象和形式,以及开展中期照护所需的软硬件条件,通过对三家医院的2400名老年出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出中期照护的需求与日常生活能力正相关;并运用服务链理论、持续照顾理论、协同论对本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医疗服务是个整体的产品概念,而由于卫生体制等原因,本应该形成一条“价值链”的医疗服务流程,却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关注并落实老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中各个方面的需求,是“持续照护”的理论最本质的核心点。“持续照护”让有着个性化需要的老人最大可能在固定熟悉的场所长期居住,以此受到良好的照顾。相关理论支撑了中期照护模式产生的必要性。为了阐述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的可行性,先从理论方面进行论述。医联体是在中国现有医疗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不同层次医疗机构联合而成的组织构架,而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形势堪忧,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有效落实进行中期照护服务,它对于连续性健康管理的实行十分重要,同时还有政府支持、资源优势互补、更为便捷、提高收入、降低费用等优势,在政治、经济和技术三方面都具有理论可行性,因此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势在必行。随后通过实证分析论述老年患者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行中期照护服务的有效性。取样扬州苏北人民医院肩袖损伤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其中52例为观察组,在医联体下汤汪骨科联合病房行中期照护,48例未行中期照护为对照组,对其行术后康复效果比对及UCLA评分统计学比较,显示行中期照护更加有效;取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卒中患者300例,分为两组,其中有162例作为观察组至医联体下木渎卫生院进行中期照护,138例作为对照组未接受,通过ADL量表、GDS-15量表、FRA量表、EQ-5D量表进行统计学比较,显示中期照护对急性期后老年脑卒中患者有着显着的临床效果,是一种能创造高附加值的新型照护模式,老年患者脑卒中后越早实施中期照护,效果越好;取样泰州市人民医院急性心梗行CPI手术患者208例,分为两组,其中有100例作为观察组转入高港区人民医院进行中期照护,108例出院回家普通康复未接受中期照护,通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术后并发症出现比例进行比较,显示中期照护有益于急性心梗CPI术后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实现了安全性与有效性兼得的身心康复效果。本文也对中期照护的中医药优势,在医联体下开展中期照护的政策、技术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补充说明。在中期照护中中医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中医药的独特理论和临床优势入手,分析了中期照护中中医药可以产生的相关作用,如如在情绪、饮食、用药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中医工作室运作较好,如中医骨伤专业历史悠久,和西医骨伤结合,在中期照护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的中期照护服务中要继续加强中医药理论的挖掘,促进中医药中期照护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强化中医药中期照护服务的网络建设,让中医药这一我国文化瑰宝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绽放绚烂光彩。对医联体下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服务目前存在的政策及技术问题进行梳理。康复技术和老年综合评估技术是中期照护服务中较为关键的两样技术,对医联体内实施中期照护(主要为康复治疗)的调查显示,基层康复医疗的能力较弱,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在国内刚刚发展,尚未能推广使用。他问题还包括医保支付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三级医院无力开展相关服务、软硬件标准尚未形成、绩效分配方案待确定、利润待提高、具体疾病效果评价指标缺乏以及老人多重用药、谵妄管理、跌倒和误吸等相关问题都需要关注。对医联体下中期照护模式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互联网医院的兴起对中期照护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介绍了“互联网+”的中期照护模式及大数据在中期照护中的应用,并以苏北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相关服务对中期照护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来论证“互联网+”的中期照护模式大有可为;日间手术普及也为中期照护开展打开市场,医联体模式下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应加强协作,医院主要负责为患者进行日间手术,并在手术后将患者送往社区医疗机构继续进行中期护理治疗,以苏北人民医院日间手术患者在家康复和社区中期照护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日间手术后社区中期照护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度,促进患者康复。增加了中期照护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在服务类型上更加多样,服务模式上更加完善,服务衔接上更加连续,具备了完整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素,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信息平台难以共享、医保报销与服务脱节、老年医学统领机构缺乏、老年护理与康复人才短缺等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结果本研究立足于中国特色,找出最适合中期照护服务的医疗组织环境,即在医联体中社区或乡镇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服务,不仅符合国家上下转诊、急慢分治的要求,且有利于老年患者恢复身体机能,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打造全生命周期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不足是研究主要以理论推断为主,样本量较少,外推行有一定局限。结论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应对巨大的老年医疗需求,需要通过中期照护这一模式弥补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断层,以面对具有复杂需求的老年患者,同时有效衔接并整合医疗资源。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单位开展中期照护服务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以有效弥补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断层的较好模式。
丁玉菊[10](2020)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失眠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估太极拳对老年人失眠的干预作用,探索治疗老年人失眠的新途径。方法将93例失眠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46)。干预组实施为期2周的太极拳培训,随后在老师督导下进行为期24周的干预试验;对照组实施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观察。两组受试老人在干预前、后共进行3次试验数据采集,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等。结果1.经24周的干预后,收集有效受试者资料65例(干预组29例,对照组36例),共脱失患者28名,脱失率为30.10%,两组组间脱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65例病例资料进行基线分析显示:两组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睡眠质量指数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组内比较:干预12周后和24周总有效率的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12周后2组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周后2组总有效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受试者PSOI结果进行重复测量分析:组别×时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2.577,P=0.084);太极拳干预对受试者的睡眠改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2.145,P=0.105);时间因素对受试者的睡眠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F=0.874,P=0.000)。两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4.对受试者GDS结果进行重复测量分析:组别×时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1.063,P=0.429);太极拳干预对受试者的GDS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1.209,P=0.076);时间因素对受试者的GDS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0.561,P=0.000)。两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5.对受试者MMSE结果进行重复测量分析:组别×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0.305,P=0.009);太极拳干预对受试者的认知功能主效应无统计意义(F=5.411,P=0.040);时间因素对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0.584,P=0.000)。两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太极拳干预老年人失眠疗效显着,且长期疗效不差于当前指南推荐的CBT-I。2.太极拳干预可显着改善老年人抑郁程度和认知功能,其改善认知功能程度随干预时间延长而愈加显着,长期效益优于CBT-I。
二、老人常见病简易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人常见病简易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操作性定义 |
3 理论依据 |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利益相关者衰弱管理参与意愿及感知障碍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方案 |
第一节 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方案初稿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第二节 德尔菲专家咨询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方案的初步应用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之处 |
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老年衰弱风险管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基于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康复花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与全球人口老龄化现状 |
1.1.2 老龄化背景下失智老人现状 |
1.1.3 我国失智老人面临现状与困境 |
1.1.4 康复景观的发展前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研究基础 |
2.1 失智症 |
2.1.1 失智症的概念 |
2.1.2 失智症的常见病因及相关特征 |
2.1.3 失智症的发展阶段 |
2.1.4 失智症的治疗方法 |
2.2 康复景观 |
2.2.1 康复景观的概念 |
2.2.2 康复景观的特点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医学 |
2.3.2 环境心理学 |
2.3.3 压力缓解理论 |
2.3.4 注意力恢复理论 |
2.3.5 应激理论 |
2.4 相关评价方法 |
2.4.1 评价方法 |
2.4.2 评价指标选取 |
2.4.3 评价量表 |
3 优秀案例及实地调研分析 |
3.1 埃奇伍德·康芒斯康复花园 |
3.1.1 项目概况 |
3.1.2 设计理念 |
3.1.3 庭园详细设计 |
3.1.4 使用后评价 |
3.2 生命健康中心花园 |
3.2.1 项目概况 |
3.2.2 设计理念 |
3.2.3 庭园详细设计 |
3.2.4 使用后评价 |
3.3 美国密歇根州大急流域家庭生活中心的生活花园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设计理念 |
3.3.3 庭园详细设计 |
3.3.4 使用后评价 |
3.4 北京长友慧苑失智老人照护中心 |
3.4.1 调查范围选择依据 |
3.4.2 机构概况介绍 |
3.4.3 庭院设计概况 |
3.4.4 庭院调查及结果分析 |
3.4.5 案例分析与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失智老人特征及行为活动研究 |
4.1 失智老人特征研究 |
4.1.1 失智老人生理特征 |
4.1.2 失智老人生理需求 |
4.1.3 失智老人心理特征 |
4.1.4 失智老人心理需求 |
4.2 失智老人行为活动研究 |
4.2.1 失智老人行为活动时间 |
4.2.2 失智老人行为活动类型 |
4.2.3 失智老人行为活动流线 |
4.2.4 失智老人行为活动特性 |
4.3 失智老人行为特征对康复花园设计的影响 |
4.3.1 对规划布局的影响 |
4.3.2 对空间功能的影响 |
4.3.3 对服务设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康复花园设计策略 |
5.1 基于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康复花园设计原则 |
5.1.1 安全可视原则 |
5.1.2 健康舒适原则 |
5.1.3 易于到达原则 |
5.1.4 易于交往原则 |
5.1.5 均好性原则 |
5.1.6 地域性原则 |
5.1.7 多样性与个性并重原则 |
5.2 道路系统设计策略 |
5.2.1 道路形式 |
5.2.2 道路尺度 |
5.2.3 台阶与斜坡 |
5.3 空间设计策略 |
5.3.1 根据失智老人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能力设计活动空间 |
5.3.2 利用灰空间为失智老人提供交往场所 |
5.3.3 营造多元化的园艺体验空间 |
5.3.4 营造心灵疏导空间 |
5.3.5 营造代际互动空间 |
5.4 植物种植设计策略 |
5.4.1 通过植物种植调节温度与湿度 |
5.4.2 通过植物种植调节风力 |
5.4.3 通过植物种植改善空气质量 |
5.4.4 通过植物种植刺激失智老人的感官系统 |
5.4.5 通过植物种植丰富空间变化、增强道路引导性 |
5.4.6 通过植物种植体现季相变化 |
5.5 景观要素设计策略 |
5.5.1 铺装 |
5.5.2 座椅 |
5.5.3 扶手 |
5.5.4 景观雕塑与小品 |
5.5.5 亭与廊 |
5.5.6 水景 |
5.5.7 围栏 |
5.5.8 照明设备 |
5.5.9 标识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6 西安养老康复中心设计实践 |
6.1 项目背景 |
6.1.1 区位位置分析 |
6.1.2 基地概况及周边环境分析 |
6.1.3 基地现状分析 |
6.1.4 SWOT分析 |
6.2 设计定位、理念与构思 |
6.2.1 设计定位 |
6.2.2 规划理念 |
6.2.3 设计构思 |
6.3 方案设计 |
6.3.1 总体规划 |
6.3.2 道路设计 |
6.3.3 植物种植设计 |
6.3.4 空间布局 |
6.3.5 空间设计 |
6.4 专项设计 |
6.4.1 铺装专项设计 |
6.4.2 小品设施专项设计 |
6.4.3 围栏专项设计 |
6.4.4 照明专项设计 |
6.4.5 标识专项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图录 |
附录3 表录 |
致谢 |
(4)基于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构建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化养老逐渐成为养老必然趋势 |
1.1.2 养老护理员职业素质亟待改善 |
1.1.3 国家政策对养老护理员培训的支持 |
1.1.4 养老护理员培训现状 |
1.2 研究现状 |
1.2.1 泰勒原理 |
1.2.2 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目标 |
1.2.3 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内容 |
1.2.4 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内容的组织 |
1.2.5 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评价 |
1.2.6 以人为中心照护的定义 |
1.2.7 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 |
1.2.8 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在养老护理员培训中的应用 |
1.2.9 《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19 版)》 |
1.2.10 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初步构建基于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 |
2.1 总结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的内涵及其在养老护理员照护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
2.1.1 研究方法 |
2.1.2 研究过程 |
2.1.3 研究结果 |
2.2 总结我国养老护理员的培训需求 |
2.2.1 研究方法 |
2.2.2 研究过程 |
2.2.3 研究结果 |
2.3 初步构建基于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过程 |
2.3.3 研究结果 |
第三章 完善基于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 |
3.1 研究方法 |
3.2 专家函询过程 |
3.2.1 设计函询问卷 |
3.2.2 遴选专家条件 |
3.2.3 专家函询数据处理 |
3.3 专家函询结果 |
3.3.1 专家一般资料 |
3.3.2 专家积极程度 |
3.3.3 专家权威程度 |
3.3.4 专家协调程度 |
3.3.5 专家函询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课程构建的科学性分析 |
4.2 培训课程的内容分析 |
4.2.1 培训目标 |
4.2.2 培训内容 |
4.2.3 培训内容的组织 |
4.2.4 培训评价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研究创新点和局限性 |
5.2.1 本研究创新点 |
5.2.2 本研究局限性 |
5.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在养老护理员照护能力培训中的应用进展 |
1 以人为中心照护的概述 |
1.1 以人为中心照护的概念 |
1.2 以人为中心照护的内涵 |
2 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在养老护理员照护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
2.1 生活照护能力培训 |
2.2 沟通能力培训 |
2.3 痴呆症精神行为症状管理能力培训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于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第一轮函询问卷 |
附录二 “基于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第二轮函询问卷 |
附录三 基于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 |
致谢 |
本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基于VR环境情绪测量的养老机构室内空间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养老机构空间设计研究综述 |
1.3.2 VR场景构建研究综述 |
1.3.3 用户知觉体验情绪测量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养老机构现状及其空间环境调研 |
2.1 国内部分城市养老机构现状 |
2.1.1 北京市养老机构现状 |
2.1.2 上海市养老机构现状 |
2.1.3 青岛市养老机构现状 |
2.2 调研对象选取 |
2.2.1 调研对象概要及其空间环境现状 |
2.2.2 调研方法及内容 |
2.2.3 调研结果总结 |
2.3 划定研究空间范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养老机构室内空间现存问题探析 |
3.1 居室空间内部问题 |
3.1.1 床位起居空间缺乏个人私密性 |
3.1.2 居室休息空间功能布局不合理 |
3.2 建筑空间内部问题 |
3.2.1 交通联系空间格局形式刻板化 |
3.2.2 公共活动空间设施利用率低下 |
3.3 室内空间问题成因 |
3.3.1 空间设计层面问题成因 |
3.3.2 空间边界设计元素提炼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养老机构室内空间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
4.1 居室空间优化设计对策 |
4.1.1 床位起居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1.2 居室休息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2 建筑空间优化设计对策 |
4.2.1 交通联系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2.2 公共活动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3 室内空间细节优化设计对策 |
4.3.1 居室空间细节优化设计建议 |
4.3.2 建筑空间细节优化设计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VR环境情绪测量的养老机构室内空间设计策略有效性验证 |
5.1 实验理论基础 |
5.1.1 VR技术结合建筑设计概述 |
5.1.2 VR与建筑空间交互设计理念 |
5.1.3 情绪诱发条件及场景设计原则 |
5.2 实验场景建立 |
5.2.1 实验场景构建依据 |
5.2.2 关键设计模式选取 |
5.2.3 对照实验场景建立 |
5.3 实验目的及技术条件 |
5.3.1 实验目的 |
5.3.2 实验技术条件 |
5.4 实验时间地点及对象选取 |
5.5 情绪测量实验方法 |
5.5.1 客观生理指标测量 |
5.5.2 主观情绪量表测试 |
5.6 实验实施流程 |
5.6.1 准备阶段 |
5.6.2 前测阶段 |
5.6.3 实验阶段 |
5.7 量化测评数据分析 |
5.7.1 客观生理指标测量数据分析 |
5.7.2 主观情绪量表测量数据分析 |
5.7.3 综合对比分析 |
5.8 量化测评研究结论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养老机构居室空间场景模型构建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实验知情同意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6)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老龄化现状及养老特点 |
1.1.2 中国老龄化现状 |
1.1.3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前景和研究趋势 |
1.2 研究问题、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定义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回顾法 |
1.4.2 实证调研法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1.6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研究回顾 |
2.1 相关概念和现状阐述 |
2.1.1 老年人的特点 |
2.1.2 养老机构的类型特征 |
2.1.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类型特征 |
2.2 国内外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
2.2.1 国内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
2.2.2 国外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 |
3.1 国内外老年人环境评估量表简述 |
3.2 医疗方面的环境评估方法 |
3.2.1 医疗空间配置方面的评估方法 |
3.2.2 医养结合深度方面的评估方法 |
3.2.3 医疗需求未满足度方面的的评估方法 |
3.3 康养方面的环境评估方法 |
3.3.1 居住空间的评估方法 |
3.3.2 活动空间的评估方法 |
3.4 调研和分析方法 |
3.4.1 观察表 |
3.4.2 问卷 |
3.4.3 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实证案例 |
4.1 案例1 开封市某邦健康公寓 |
4.1.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1.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1.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1.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1.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2 案例2开封某光老年之家 |
4.2.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2.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2.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2.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2.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3 案例3 河南省某养老公寓 |
4.3.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3.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3.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3.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3.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4 案例4 某馨阳光城老年公寓 |
4.4.0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4.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4.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4.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4.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4.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5 案例5 郑州某弘养老院 |
4.5.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5.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5.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5.5 调研数据分析与讨论 |
4.6 案例总结 |
4.7 本章小结 |
5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优化策略 |
5.1 医疗空间 |
5.1.1 规划和建筑设计层面的建议 |
5.1.2 细节设计层面的建议 |
5.1.3 智能化设计层面的建议 |
5.2 康养空间 |
5.2.1 规划和建筑设计层面的建议 |
5.2.2 细节设计层面的建议 |
5.2.3 智能化设计层面的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社区医院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供给对策研究 ——基于广州市A街道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基本概念和理论视角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理论视角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老年人中医药服务需求方面 |
1.3.2 医养服务供给方面 |
1.3.3 中医药健康管理方面 |
1.3.4 相关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A街道老年人中医药特色服务利用现状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3 统计方法 |
2.2 问卷分析结果 |
2.2.1 A街道老年人健康状况自评 |
2.2.2 A街道老年人中医药服务实际利用情况 |
2.2.3 A街道老年人对社区医院中医药服务满意度 |
2.2.4 A街道老年人认为社区医院的中医药服务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
2.2.5 更多形式的社区中医药医养服务需求 |
第三章 A街社区医院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供给现状与不足 |
3.1 A街社区医院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供给现状 |
3.1.1 A街社区医院的硬件设置水平 |
3.1.2 A街社区医院的人员配备现状 |
3.1.3 A街社区医院的功能 |
3.1.4 A街社区医院中医药医养服务的提供现状 |
3.2 A街社区医院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的供给问题 |
3.2.1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局限 |
3.2.2 中医药医养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 |
3.2.3 社区老年人对于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
3.2.4 信息系统、个案管理、社区老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的局限 |
第四章 A街社区医院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供给问题的成因 |
4.1 中医师提供中医药医养服务能力的制约 |
4.2 中医药服务供给支持力度的有限 |
4.3 中医药服务应用供给及人力资源的局限 |
4.4 公共卫生工作增加的压力大 |
4.5 中医药事业的长期发展面临冲击与挑战 |
第五章 地区及国际老年人中医药服务经验借鉴 |
5.1 中国香港地区中医药医养服务的经验启示 |
5.2 韩国中医药医养服务的经验启示 |
5.3 日本中医药医养服务的经验启示 |
第六章 促进社区医院加强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的对策建议 |
6.1 夯实中医药专业队伍建设 |
6.2 加强协作治理支持力度 |
6.3 改善信息系统建设、个案管理、人力资源协调 |
6.4 调整相关绩效考核指标、加强正面激励 |
6.5 加强相关舆论宣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老年人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2 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供给对策研究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现状和述评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述评 |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老年医疗服务历史沿革及相关构成 |
1 老年医疗服务历史沿革 |
1.1 古代老年医疗服务历史记载 |
1.2 现代老年医疗服务现状 |
2 构建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
2.1 自然衰老的需求 |
2.2 预期寿命的延长 |
2.3 疾病谱的转变 |
3 当前老年医疗服务主要构成 |
3.1 健康科普 |
3.2 院前急救 |
3.3 院内救治(急性期照护) |
3.4 长期照护 |
3.5 终末期照护 |
3.6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断层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期照护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 概念界定 |
1.1 中期照护 |
1.2 中期照护对象 |
1.3 中期照护模式 |
2 开展中期照护服务需要的软硬件 |
2.1 硬件条件 |
2.2 软件配备 |
3 老年患者中期照护需求相关性分析 |
3.1 出院老年患者的中期照护需求问卷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4 相关理论基础 |
4.1 服务供应链理论 |
4.2 持续照顾理论 |
4.3 协同理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的理论可行性研究 |
1 医联体的概念及成效 |
1.1 医联体的概念 |
1.2 医联体建设成效 |
2 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 |
3 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行中期照护的理论可行性 |
3.1 政治可行性 |
3.2 经济可行性 |
3.3 技术可行性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的实践可行性研究 |
1 扬州广陵汤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科中期照护 |
1.1 肩袖损伤患者康复不足 |
1.2 肩袖损伤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
1.4 实证分析 |
2 苏州木渎卫生院卒中中期照护 |
2.1 卒中患者康复不足 |
2.2 卒中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
2.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
2.4 实证分析 |
3 泰州高港区人民医院心梗中期照护 |
3.1 心梗患者康复不足 |
3.2 急性心梗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
3.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
3.4 实证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医特色的中期照护条件分析及实践 |
1 中医的独特理论和临床优势 |
1.1 丰富的中医理论优势 |
1.2 非药物治疗的临床优势 |
1.3 多管齐下的兼并优势 |
2 中期照护中的中医应用 |
2.1 情绪护理 |
2.2 饮食护理 |
2.3 中药护理 |
2.4 恢复护理 |
3 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期照护的中医实践 |
3.1 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中医工作室 |
3.2 中期照护的中医骨伤应用 |
4 中医特色中期照护发展的相关建议 |
4.1 加强对中医中期照护理论的挖掘 |
4.2 促进中医中期照护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
4.3 强化中医中期照护服务的网络建设 |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期照护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
1 老年康复技术不成熟 |
1.1 医务人员中期照护康复技术应用调查 |
1.2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治疗现状 |
2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未普及 |
2.1 老年综合评估内涵 |
2.2 老年综合评估流程 |
2.3 在中期照护服务中的应用 |
2.4 老年综合评估的效用 |
2.5 实践应用尚未普及 |
3 医保支付方式需转变 |
3.1 工作机制要创新 |
3.2 付费方式要协同 |
3.3 收费标准要统一 |
4 其他相关问题 |
4.1 三级医院无力开展 |
4.2 硬件设施尚无标准 |
4.3 软件配备缺乏规范 |
4.4 绩效分配有待确定 |
4.5 药品耗材利润不高 |
4.6 具体疾病指标缺乏 |
4.7 老年多重用药需关注 |
4.8 谵妄管理有待加强 |
4.9 吞咽误吸需要重视 |
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期照护发展前景与机遇 |
1 “互联网+”医院为中期照护带来新机遇 |
1.1 “互联网+”中期照护模式 |
1.2 大数据在中期照护中的应用 |
1.3 苏北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中期照护实践 |
2 日间手术开展为中期照护带来新市场 |
2.1 日间手术概念 |
2.2 日间手术适用范围 |
2.3 基层医疗机构日间手术中期照护成效 |
2.4 日间手术普及为中期照护开展带来市场 |
2.5 推广医联体日间手术中期照护信息化平台 |
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
1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成 |
2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存在问题 |
2.1 管理体系条块分割 |
2.2 信息平台难以共享 |
2.3 医保报销与服务脱节 |
2.4 老年医学统领机构缺乏 |
2.5 老年护理、康复人才短缺 |
3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相关建议 |
3.1 探索整合型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
3.2 建立全面的医疗服务信息档案 |
3.3 整合医保方式和服务模式 |
3.4 建立区域老年医学中心 |
3.5 加强护理、康复人才的培养 |
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2.1 研究意义深远 |
2.2 研究内容创新 |
2.3 研究方法创新 |
3 研究不足 |
4 研究展望 |
4.1 理论研究将不断深入 |
4.2 实证研究将更具经验 |
4.3 指标模型将更加细化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失眠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0 选题依据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任务 |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 文献研究 |
1.4.1 老年人失眠的流行病学 |
1.4.2 老年失眠的病因 |
1.4.3 老年人失眠的治疗方法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1.6 中止标准 |
2.1.7 脱落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量估算 |
2.2.2 分组情况及盲法 |
2.2.3 技术路线图 |
2.2.4 研究方法实施方案 |
2.2.5 观察指标及采集时间 |
2.2.6 结果评价 |
2.2.7 安全性检查 |
2.2.8 病例脱落的处理 |
2.2.9 数据采集 |
3 数据统计 |
4 质量控制 |
5 伦理问题 |
6 结果分析 |
6.1 受试者纳入及完成干预情况 |
6.2 基线分析 |
6.3 数据结果分析 |
6.3.1 太极组与CBT组干预前后疗效比较 |
6.3.2 太极组与CBT组干预前后PSQI结果比较 |
6.3.3 太极组与CBT组抑郁情况结果比较 |
6.3.4 太极组与CBT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结果比较 |
6.3.5 太极组干预前后PSQI各因子结果比较 |
6.3.6 太极拳组内陈氏太极拳组和24式太极拳组比较 |
7 讨论 |
7.1 睡眠结构 |
7.2 太极拳治疗睡眠障碍的机理 |
7.3 太极拳的失眠老年人的干预作用 |
7.4 太极拳与认知行为疗法 |
8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1.综述:太极拳运动对睡眠障碍老年人干预效果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 |
3.老年抑郁量表(GDS) |
4.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 |
5.干预过程质量观察 |
6.不良事件观察表 |
四、老人常见病简易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初步应用[D]. 晋聪聪.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失智老人行为特征的康复花园设计研究[D]. 赵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以人为中心照护理念构建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D]. 姚祺雯. 河北大学, 2021(09)
- [5]基于VR环境情绪测量的养老机构室内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 安家成.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6]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7]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D]. 胡二平. 河南大学, 2020(06)
- [8]社区医院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供给对策研究 ——基于广州市A街道的调查[D]. 何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D]. 汤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失眠的干预效果研究[D]. 丁玉菊.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标签:医养结合论文; 中医药论文;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论文; 养老服务论文; 针灸培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