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壳牌”收购回顾

经典“壳牌”收购回顾

一、经典“壳”收购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孙放[1](2021)在《居然新零售借壳上市的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亮亮[2](2021)在《晶澳太阳能借壳回归A股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

吴潇潇[3](2021)在《借壳上市公司业绩承诺与盈余管理研究 ——以新光圆成为例》文中提出

宋维华[4](2021)在《盛大游戏回归A股案例研究》文中认为

曹文婷[5](2021)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期,为了深化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在政策驱动下风险投资业获得较大的鼓舞,资本市场建设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风险投资金额为7630.94亿元,风险投资案例数为8234起。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风险投资市场。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我国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提升新三板、设立科创板、完善创业板。其中,提升新三板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推进“双创战略”实施有更为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为,新三板是专门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孵化平台。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是真正的中小微企业,它们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达不到上市条件,但自身又具有融资需求和发展愿望。这部分企业的数量较大,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最多的时候为2017年末达到11630家。本文认为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都属于“双创战略”框架中的重要支撑内容。它们具备共同的政策目标,即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的发展。然而,学界对“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主题并未积累较多的研究成果。前期学者较多地关注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而对风险投资与场外市场企业的探讨较少。前期学者较多的关注风险投资对微观企业的影响结果,而忽略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和宏观溢出效果。针对以上现实背景和研究不足,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考虑到风险投资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受资企业,它可能对整个产业或区域都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从宏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和溢出机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获得政策启示,为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和充分释放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提供有益的借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全球疫情尚未得到缓解,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的常态化时期。中国要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创业能否在更大范围普及和更高层次推进。而创新创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本,还需要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平台作为纽带将资本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连接起来。毋庸置疑,新三板便是这个重要的连接纽带。因此,以中小企业为切入点,探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了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法、数理模型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了该主题。全文的逻辑思路为“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分析+机制分析→实证检验→结论”。就具体章节而言,本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共分4个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与研究设计;第2章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3章对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理论;第4章描述了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包括3个章。其中,第5章为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第6章从微观视角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7章从宏观视角验证了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和溢出效应。根据前两部分研究,第三部分重在“解决问题”。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并引申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提出研究展望。通过研究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机制分析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治理作用机制、认证作用机制、支持作用机制对被投新三板企业发挥积极作用。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创业企业有信任风险投资的企业文化,风险投资人的声誉资本昂贵且失难复得,风险投资和创业企业能建立建设性的互动关系。(2)风险资本投于新三板企业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其中,竞争合作机制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协作链接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当前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投入金额较小。因此,风险投资通过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的效果可能会被削弱。风险投资溢出机制有效运作也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政府有适当的引导政策,市场环境存在适度的竞争,中小微企业具备吸收能力,资本市场体系健全完善。(2)微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且这种正向作用并非风险投资自选择效应的结果。(2)风险投资通过改善新三板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股票流动性、外部融资能力实现公司价值增值,即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存在治理作用、认证作用和支持作用的中介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个中介效应中,股票流动性(认证作用)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说明信息效率的改善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能。(3)进一步,还发现风险资本投资于不同特征的企业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收入增长能力、无形资产占比、治理规范性、股票流动性、股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债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负向影响。(3)宏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微观企业主体将影响放大到宏观层面而产生溢出效应。即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是存在的(竞争合作机制存在)。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路径也是存在的(协作链接机制存在)。(2)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显着,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不显着。(3)考虑空间因素也获得相同的结论。新三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超过了直接效应。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4)以上结论说明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支持,确实促进了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主导产业的演变,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但对产业整合方面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投入金额较小。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发现功能受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企业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的实现。因此,风险投资较难引导产业进行整合、关联、聚集,即现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较难发挥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鉴于此,应进一步培育和规范风险投资事业及新三板市场,形成规模的同时要具备质量,使风险投资支持新三板企业的同时,不仅更好地发挥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还能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释放出来。使风险投资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以上结论获得如下政策启示:(1)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以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价值增值作用和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2)风险投资机构要提升专业运作水平,积极参与被投新三板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新三板企业要摒弃只想获得资金支持,不愿接受风险投资人管理的家族企业文化观念。(3)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4)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新三板企业要注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及长期竞争力的培养。(5)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进一步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化溢出效应的发挥。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拓展了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边界。首先,以往学者大多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次,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关注风险资本的异质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则探讨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异质性对风险投资作用效果的影响。此外,风险投资的影响可能不局限于接受投资的公司,基于风险资本对新三板企业的投资,进一步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问题,并尝试性地分析空间溢出效应。补充和拓展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成果。(2)丰富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目前尚未有学者从中介效应模型角度探讨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本文把治理作用、认证作用、支持作用同时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定量角度解释风险投资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基于新三板市场的独特情景,分析了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更客观地评价风险投资的作用,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3)揭示了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工作原理。溢出机制好似一个“黑箱”,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驱动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力量或规则。现有研究成果对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探讨较少。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组成产业的细胞。从企业角度切入,探讨风险投资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的溢出机制。并借鉴经典生物数学Lotka-Volterra模型对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进行刻画。这种尝试性的探索丰富了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

李坚[6](2021)在《中概股回归A股动因和路径选择研究 ——以迈瑞医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国内许多新兴行业的企业因为无法满足在国内上市的条件,纷纷选择赴海外上市,上市地点主要集中在美国。这种类型的企业就是中概股企业,发行的股票被称为中概股。在当时的情况下,海外上市确实比在国内上市更为容易。然而,在海外成熟的资本市场,要想维持上市状态,上市企业必须遵守各项严格的监管制度,进行详尽的信息披露,承受高昂的上市成本。此外,中概股还要经常面临着做空机构的攻击,股民的集体诉讼以及企业价值被低估的状况。与此同时,我国资本市场建设不断完善,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私有化退市回归A股市场。本文从回归动因和回归路径两个角度对中概股回归这一现象做阐述,结合相关概念、理论以及迈瑞医疗回归A股创业板再上市的案例对其回归作具体的分析。经过对案例的介绍和详细分析之后,可得出结论如下:一,迈瑞医疗回归的动因是追求国内的高估值,避免如浑水、香橼等做空机构的攻击,国内相关政策、制度的利好以及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调整。二,迈瑞医疗回归的路径是以IPO的方式成功登陆A股创业板。三,迈瑞医疗在回归过程中所做的各项决策是恰当的,使得其最终完成私有化再上市的目的。四,迈瑞医疗的回归是成功的,无论是估值方面还是各项财务指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作为医疗器械板块的龙头企业,迈瑞医疗的回归无论是对该板块还是对整个A股市场都带来了显着的利好。本文通过研究迈瑞医疗的回归,分析其动因和路径,迈瑞医疗采用IPO路径回归A股的历程以及其回归过程中各项方案的设计,制定的决策都可以供类似的中概股企业参考。

张钰函[7](2021)在《上市公司定增并购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究 ——以奥马电器为例》文中指出定增并购同时结合了定向增发和并购的程序,其中定向增发是向特定的投资对象非公开发行新股,具有其他发行方式没有的优势,融资成本低,发行规模大等,因此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时都倾向于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自定向增发推行以来,定向增发规模庞大。但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股权高度集中,同时定向增发制度要求宽松,可操作空间大,定增并购已经成为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惯用手段,不仅会使得大股东侵占属于中小股东的那份权益,从长期来看,还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于上市公司在定增并购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利益输送的问题,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弄清其中利益输送的手段,有利于中小股东甄别定向增发中的猫腻,促进定向增发的有效监管。本文研读了许多国内外专业文献,采用以实践指导理论的方式,以奥马电器2015年收购中融金并进行定向增发的事件作为案例,通过剖析奥马电器定增并购的动机、利益输送渠道、给公司带来的经济后果等方面来论证利益输送行为的存在,并提出一些降低利益输送行为产生的几率的可供参考建议。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定向增发动机、增发折价以及利益输送的研究,阐述了本文整体研究思路、方法和具体框架。其次对本文所依赖的理论知识进行概述,内容包括定向增发、定增并购、利益输送的概念界定以及本文展开研究所依赖的三个理论基础,分别是隧道挖掘、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理论,同时对资本市场整体大环境下的制度、认定进行了利益输送的常见手段进行阐述。再次介绍了奥马电器和中融金的股权结构,并对奥马电器定向增发的方案、奥马电器定增并购中融金案的过程、动机进行分析,梳理了整个事件发展的时间线,然后分析奥马电器定增并购中利益输送的方式、原因,发现在并购过程中,高估了被并购方价值,在定向增发过程中,选择了适当的定价基准日,实现了低价发行,定向增发后,股东持股比例增加,股价上涨,进行股权质押可以融到更多的资金,这些都是奥马电器进行利益输送的方式,接着分析定增并购后对各关联方、对奥马电器产生的影响,发现通过此次定增并购,奥马电器的原大股东、新大股东和特定投资者均获得了利益,在分析其产生的短期公告效应时,采用了事件研究法,并且通过分析定增并购前后财务指标的变化,反映了奥马电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的变化。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奥马电器定增并购短期内带来了较好市场反应、利益输送影响企业长期经济效益等结论,并提出了提高资产价值评估精确性、加强监管、完善中小股东保护机制等建议。通过识别奥马电器定增并购过程中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方式,并提出对定增并购的改进策略,首先,对上市公司本身来说,有助于其改善自身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自我监督,其次,有利于中小股东甄别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行为,最后,证监会等有关部门也能加强监管和整治,实现外部监督,促进资本市场的有效发展。

余成[8](2021)在《并购广州证券对中信证券网络经济协同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

于振涛[9](2021)在《基于业绩承诺的借壳上市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以长生生物借壳黄海机械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借壳上市凭借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等优势成为企业上市的热门选择。我国借壳上市开始于20世纪末,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相较于部分欧美国家而言仍存在一些政策法规上的不足。为解决现存的诸多问题,业绩承诺逐渐被应用到借壳上市当中。业绩承诺的初衷是为了缓解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保证交易的相对公平,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并且,针对监管相对较弱的借壳上市,证监会对其业绩补偿有更为严格的规定。但根据业绩承诺的实际运用情况来看,业绩承诺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业绩精准达标、业绩断层成为常见现象,由此,借壳上市业绩承诺期内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引起市场关注,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现有借壳上市、业绩承诺及盈余管理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回顾。之后,在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针对长生生物借壳黄海机械上市的具体案例,分析借壳上市业绩承诺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如何实现盈余管理。具体包含:第一,对交易双方的基本情况、借壳交易、业绩补偿承诺进行简要介绍,并结合市场及行业整体状况,分析案例公司业绩承诺的履行情况,引出下文的案例分析;第二,结合本文上文所述的理论基础,从借壳上市以及业绩承诺的角度分析企业盈余管理的动因;第三,采用经验识别法进行初步的盈余管理的横纵向识别,在此基础上运用扩展的琼斯模型进行盈余管理衡量;第四,归纳总结案例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本文得出结论,借壳上市与业绩承诺使企业拥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且业绩承诺期内企业存在具体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就如何规范借壳上市交易、发挥业绩承诺的正面效应、抑制业绩承诺期企业的盈余管理提出相应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将借壳上市、业绩承诺与盈余管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探讨借壳上市业绩承诺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2)综合运用经验识别法与模型测量法对案例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分析,通过企业自身的纵向对比、和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横向对比、基于行业数据的模型检验,使结果更具说服力。但本文选用了单案例公司进行研究,结论的普适性还需后续进一步印证。

王乐维[10](2021)在《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借壳上市关系研究 ——基于居然新零售的案例分析》文中认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IPO核准制与注册制并行。科创板与创业板针对科技创新性企业率先采用更具效率的注册制,而不具备科创属性的企业则仍需通过核准制登入主板及中小板市场。IPO核准制下,企业面临的排队企业多、上市耗时长、寻租严重等问题,有可能导致企业错失融资先机,削弱企业竞争实力。因此,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更有可能寻求监管相对较弱,耗时较短的借壳上市来达到上市融资的目的,并保持自身在产品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产品市场竞争是促使企业选择借壳上市的因素吗?借壳上市有助于提升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吗?针对以上两大问题,本文选取居然新零售借壳武汉中商的案例展开分析。研究揭示出,与其他借壳上市案例不同,该案例具有两大显着特点:1)居然新零售在主要竞争对手美凯龙回归A股IPO成功后,立即获取了具有上市时间约定的战略融资,致使必须尽快上市,其上市决策收到了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2)借壳对象武汉中商与居然新零售主营业态相似,借壳上市不仅助力企业上市,更有助于企业通过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发挥协同效应,巩固竞争优势地位,起到提升公司价值的作用。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充分挖掘借壳上市过程中披露的信息,得出了产品市场竞争是企业上市方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通过借壳上市后的资源整合,使借壳双方公司发挥的协同效应又是影响企业竞争力重要原因的结论。本文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产品市场竞争与借壳上市的相关理论研究,揭示出两者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为拟上市公司上市途径及壳公司的选择提供了实践依据。并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两点政策建议:1)我国企业选择借壳上市前,应结合自身战略目标,避免盲目借壳。2)政策制定者应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鼓励企业间的战略整合,提升行业整体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经典“壳”收购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典“壳”收购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5)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2.1.1 风险投资与企业价值
        2.1.2 风险投资与公司治理
        2.1.3 风险投资与信息认证
        2.1.4 风险投资与网络支持
    2.2 风险投资对产业的影响
        2.2.1 风险投资影响战略新兴产业
        2.2.2 风险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2.2.3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2.2.4 产业结构升级与融资制度
    2.3 风险投资与溢出
        2.3.1 关于溢出效应的综述
        2.3.2 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
        2.3.3 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
        2.3.4 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的溢出效应
    2.4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
        2.4.1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
        2.4.2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治理水平的影响
        2.4.3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信息认证作用的影响
        2.4.4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网络支持作用的影响
    2.5 简要评述
3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风险投资
        3.1.2 新三板
        3.1.3 企业价值
        3.1.4 机制
        3.1.5 溢出效应
    3.2 相关基础理论
        3.2.1 风险投资理论
        3.2.2 中小企业存在理论
        3.2.3 企业创新成长理论
        3.2.4 溢出效应理论
        3.2.5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
    4.1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进程
        4.1.1 萌芽期(1986-1997):政策鼓励下风险投资起步且发展缓慢
        4.1.2 探索期(1998-2008):外部环境不确定下风险投资曲折前行
        4.1.3 成长期(2009-2014):金融危机之后风险投资复苏与成长
        4.1.4 发展期(2015 至今):第四次创业浪潮给风险投资新的机会
    4.2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4.2.1 募资层面:强监管下募资缩减,早期风投基金募集堪忧
        4.2.2 投资层面:风险投资避险情绪强烈,偏向后期成熟市场
        4.2.3 退出层面:退出案例增加且IPO为主,境外上市减少
    4.3 新三板市场的演变进程
        4.3.1 “两网系统”盛衰更迭,整顿之后被取缔(1992-2000)
        4.3.2 三板市场应时而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2001-2005)
        4.3.3 新三板试点开启,市场逐渐扩大(2006-2012)
        4.3.4 股转系统成立,市场活力显现(2013-今)
    4.4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
        4.4.1 新三板发展趋势放缓,市场强调质量且回归理性
        4.4.2 分层制度改善市场结构,公司治理与监管逐渐提升
        4.4.3 新三板市场交易低迷,多重因素导致流动性不足
        4.4.4 挂牌企业定位“双创一成长”,市场沟通能力有待提升
    4.5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互动关系
        4.5.1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契合之处
        4.5.2 新三板为风险资本筛选优质项目提供平台与便利
        4.5.3 新三板增加了风险投资实现资本退出的渠道
        4.5.4 风险投资作为机构投资者利于新三板市场成熟发展
    4.6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存在的问题
        4.6.1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的投资规模较小
        4.6.2 风险投资以新三板为退出渠道的案例数量较少
    4.7 本章小结
5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
    5.1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
        5.1.1 基于监督治理理论视角的分析
        5.1.2 基于信息认证理论视角的分析
        5.1.3 基于增值服务理论视角的分析
    5.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5.2.1 基于风险投资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2.2 基于中小企业存在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2.3 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2.4 基于企业成长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3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分析
        5.3.1 治理作用机制
        5.3.2 认证作用机制
        5.3.3 支持作用机制
        5.3.4 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5.4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分析
        5.4.1 资源配置机制
        5.4.2 竞争合作机制
        5.4.3 协作链接机制
        5.4.4 溢出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5.4.5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溢出机制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说明及基本统计分析
        6.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6.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6.2 研究假设与计量模型设定
        6.2.1 研究假设回顾
        6.2.2 计量模型设定
    6.3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6.3.1 治理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6.3.2 认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6.3.3 支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6.4 内生性分析
        6.4.1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6.4.2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
    6.5 稳健性检验
        6.5.1 稳健性检验Ⅰ:每股净资产(BPS)
        6.5.2 稳健性检验Ⅱ:总市值(Mvalue)
        6.5.3 稳健性检验Ⅲ:每股价值(p_value)
        6.5.4 稳健性检验Ⅳ:东部地区
    6.6 进一步探讨:考虑异质性因素
    6.7 本章小结
7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7.1 变量与研究假设
        7.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7.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7.1.3 研究假设回顾
    7.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机制的验证
        7.2.1 计量模型设定
        7.2.2 实证分析与结果
        7.2.3 稳健性检验
    7.3 基于面板模型: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7.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7.3.2 实证分析与结果
        7.3.3 稳健性检验
        7.3.4 内生性分析
    7.4 考虑空间因素: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7.4.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
        7.4.2 空间自相关检验
        7.4.3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效应的测算
        7.4.4 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7.4.5 稳健性检验
        7.4.6 内生性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2.1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
        8.2.2 风险投资方提升自身实力,新三板企业接纳风险投资介入
        8.2.3 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8.2.4 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8.2.5 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
    8.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中概股回归A股动因和路径选择研究 ——以迈瑞医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概股回归动因的研究
        1.2.2 中概股回归路径选择的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私有化退市
        2.1.2 协议控制结构
        2.1.3 中概股回归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价值重估理论
        2.2.3 投资者认知假说
第3章 迈瑞医疗回归案例介绍
    3.1 迈瑞医疗的基本情况
    3.2 迈瑞医疗回归的过程
        3.2.1 私有化退市阶段
        3.2.2 拆除协议控制结构阶段
        3.2.3 迈瑞医疗回归A股阶段
第4章 迈瑞医疗回归案例分析
    4.1 迈瑞医疗回归动因的分析
        4.1.1 追求高估值
        4.1.2 避免做空机构攻击
        4.1.3 国内政策的利好
        4.1.4 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4.2 迈瑞医疗回归路径的分析
        4.2.1 上市方式的选择
        4.2.2 上市板块的选择
    4.3 迈瑞医疗回归过程的具体分析
        4.3.1 私有化退市阶段
        4.3.2 拆除协议控制结构阶段
        4.3.3 回归A股上市阶段
    4.4 迈瑞医疗回归的经济效果评价
        4.4.1 企业估值方面
        4.4.2 财务状况方面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7)上市公司定增并购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究 ——以奥马电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定向增发的文献回顾
        1.2.2 关于定增并购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回顾
        1.2.3 关于定增并购中的利益输送的文献回顾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上市公司定增并购中利益输送的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定向增发
        2.1.2 定增并购
        2.1.3 利益输送
    2.2 定增并购利益输送的制度环境
        2.2.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2.2.2 定向增发机制存在可操作空间
        2.2.3 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
    2.3 定增并购中利益输送的常见手段
        2.3.1 虚增注入资产价值
        2.3.2 操纵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格
        2.3.3 限售期内进行股权质押
    2.4 理论基础
        2.4.1 隧道挖掘理论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3 委托代理理论
3 奥马电器定增并购案例介绍
    3.1 并购双方概况
        3.1.1 并购方——奥马电器概况
        3.1.2 被并购方——中融金概况
    3.2 奥马电器定增并购中融金的过程介绍
        3.2.1 第一步——拆除施诺持股平台
        3.2.2 第二步——变更实际控制人
        3.2.3 第三步——收购中融金股权
        3.2.4 第四步——定向增发新股
    3.3 奥马电器定增并购的动机
        3.3.1 巩固新大股东控制权地位
        3.3.2 原大股东欲获利退位
        3.3.3 多元化发展寻找新盈利点
4 奥马电器定增并购中利益输送的案例分析
    4.1 奥马电器定增并购利益输送的方式
        4.1.1 高估被并购方价值
        4.1.2 选择较低定向增发价
        4.1.3 定增后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融资
    4.2 奥马电器定增并购利益输送成因分析
        4.2.1 绕过重大资产重组的审批手续
        4.2.2 资产评估存在可操作性空间
        4.2.3 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
    4.3 奥马电器定增并购的利益输送渠道分析
        4.3.1 奥马电器原股东转股套现获利
        4.3.2 新股东“空手套白狼”控制奥马电器
        4.3.3 特定投资者低价认购股票
    4.4 奥马电器定增并购利益输送的财务后果分析
        4.4.1 短期公告效应
        4.4.2 对偿债能力的影响分析
        4.4.3 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4.4.4 对营运能力的影响分析
        4.4.5 对成长能力的影响分析
5 奥马电器定增并购中利益输送的研究结论及启示
    5.1 结论
        5.1.1 奥马电器定增并购向大股东进行了利益输送
        5.1.2 定增并购短期内为奥马电器带来较好市场反应
        5.1.3 利益输送影响了企业的长期经济效益
    5.2 启示
        5.2.1 提高注入资产价值评估的精确性
        5.2.2 增强定向增发发行价格的合理公平性
        5.2.3 加强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监管
        5.2.4 完善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业绩承诺的借壳上市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以长生生物借壳黄海机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借壳上市相关研究
        2.1.1 借壳上市动因研究
        2.1.2 借壳上市绩效研究
    2.2 业绩承诺相关研究
        2.2.1 业绩承诺效应研究
        2.2.2 业绩承诺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盈余管理相关研究
        2.3.1 盈余管理的动机
        2.3.2 盈余管理的手段
        2.3.3 盈余管理的识别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借壳上市的概念与内涵
        3.1.2 业绩承诺的概念与内涵
        3.1.3 盈余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3.2 理论基础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2 信号传递理论
        3.2.3 委托代理理论
        3.2.4 不完全契约理论
    3.3 理论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现状及案例选择
    4.1 我国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现状
        4.1.1 我国并购重组业绩补偿承诺的制度沿革
        4.1.2 我国并购重组业绩补偿承诺的应用
    4.2 案例公司选择依据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生生物借壳黄海机械案例介绍
    5.1 案例公司概况
        5.1.1 长生生物公司概况
        5.1.2 黄海机械公司概况
    5.2 借壳交易介绍
    5.3 业绩承诺及补偿分析
        5.3.1 业绩补偿承诺的动因
        5.3.2 业绩补偿承诺方案介绍
        5.3.3 长生生物业绩承诺完成情况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借壳上市业绩承诺驱动下长生生物盈余管理分析
    6.1 长生生物业绩承诺期盈余管理的动因
        6.1.1 借壳上市导致盈余管理
        6.1.2 业绩承诺导致盈余管理
    6.2 业绩承诺驱动下的长生生物盈余管理识别
        6.2.1 财务数据分析之纵向比较
        6.2.2 财务数据分析之横向比较
    6.3 业绩承诺驱动下的长生生物盈余管理模型检验
        6.3.1 琼斯模型测量法
        6.3.2 模型测量结果
    6.4 长生生物业绩承诺期内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6.4.1 应计盈余管理手段
        6.4.2 真实盈余管理手段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建议
        7.2.1 完善估值定价环节
        7.2.2 扩充业绩衡量指标
        7.2.3 延长业绩承诺期
        7.2.4 健全相关制度法规与监管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借壳上市关系研究 ——基于居然新零售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本文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概念界定、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品市场竞争
        2.1.2 借壳上市
        2.1.3 壳公司
        2.1.4 借壳上市的操作步骤
    2.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2.1 借壳上市动因研究
        (1) IPO严格监管
        (2) 融资需求
        (3) 提升竞争力
        2.2.2 壳公司选择研究
        (1) 取得控制权的难易程度
        (2) 壳公司财务状况
        (3) 壳公司的行业性质
        2.2.3 借壳上市市场反应与后续绩效研究
        (1) 借壳上市的市场反应
        (2) 借壳上市的后续表现与业绩承诺
        2.2.4 产品市场竞争与借壳上市的相关研究
        (1) 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并购决策
        (2) 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IPO决策
        2.2.5 文献评述
    2.3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信号传递理论
        2.3.3 深袋理论
        2.3.4 市场势力理论
        2.3.5 协同效应理论
第3章 居然新零售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3.1 借壳双方基本情况
        3.1.1 借壳公司——居然新零售
        3.1.2 壳公司——武汉中商
        3.1.3 交易方案与过程
    3.2 产品市场竞争对借壳上市决策的影响
        3.2.1 行业前景广阔,推动企业大规模扩张
        3.2.2 产品同质化严重,促使企业转型升级
        3.2.3 市场看重品牌,激励企业提升影响力
        3.2.4 竞争形势严峻,要求企业迅速上市
    3.3 借壳公司的选择
        3.3.1 壳公司被借壳意愿强烈
        3.3.2 壳公司财务状况良好
        3.3.3 实现协同效应
    3.4 借壳上市对产品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3.4.1 借壳上市的短期市场反应及其对同行企业的冲击
        3.4.2 借壳上市后发挥协同效应的评价
        (1) 经营协同效应
        (2) 管理协同效应
        (3) 财务协同效应
第4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1.1 产品市场竞争是企业上市方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4.1.2 借壳上市的协同效应是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4.2 相关政策建议
        4.2.1 企业应端正借壳动机,科学选择壳资源
        4.2.2 监管部门应引导战略性重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经典“壳”收购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居然新零售借壳上市的绩效研究[D]. 孙放. 青岛大学, 2021
  • [2]晶澳太阳能借壳回归A股的案例研究[D]. 高亮亮.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1
  • [3]借壳上市公司业绩承诺与盈余管理研究 ——以新光圆成为例[D]. 吴潇潇.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盛大游戏回归A股案例研究[D]. 宋维华. 沈阳理工大学, 2021
  • [5]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D]. 曹文婷. 四川大学, 2021(12)
  • [6]中概股回归A股动因和路径选择研究 ——以迈瑞医疗为例[D]. 李坚. 河北金融学院, 2021(07)
  • [7]上市公司定增并购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究 ——以奥马电器为例[D]. 张钰函.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8]并购广州证券对中信证券网络经济协同的影响分析[D]. 余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9]基于业绩承诺的借壳上市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以长生生物借壳黄海机械为例[D]. 于振涛.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10]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借壳上市关系研究 ——基于居然新零售的案例分析[D]. 王乐维. 山东大学, 2021

标签:;  ;  ;  ;  ;  

经典“壳牌”收购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