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读书报告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读书报告

问:《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读书笔记之二,第9-11章)(2021.04.08)
  1. 答:第九章 新的环境——对儿童的准备功夫的一种测试
    第十章 孩子在学校
    成功会令人继续成功。教育如此,人生的其他方面何尝不是这样。教师要利用孩子们取得的成功以激励他们追求更深的学问。
    我们要了解孩子最擅长运用的感觉器官和他所属于的感觉类型哪迹。
    心理学和教育是同一现实和同一问题的两面。要指引心灵就要知道心灵运作的原理,而了解心灵和它的运作原理的人就可以运用他的知识把心灵导向更高、更恒久的目标。
    第十一章 外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负有教育职责的人或者教师都不应把自己视为孩子的唯一教育者。外在环境的影响源源不断地冲击着孩子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塑造着孩子——外在环境影响了孩子父母的心理,使他们形成某种心态,而父母的心态又影响了他们的孩子。
    不应让陌生人干扰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工作。
    孩子从家庭环境获得了有关人与人之间共同合作的第一印象。
    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会给小孩的成长带来困难。需要适宜地训练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父母的责任不仅在于教育孩子读书、写字和计算,他们还得为孩子以后的成长打下一个适宜的心理基础。
    应当挑选能在玩耍中启发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刺激他们的创造力的一类玩具。
    我们必须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审视祖父母的处境与命运。
    “了不起”只不过意味着一个孩子得到了更好的训练和准备。
    身体美,当然是大自然的馈赠,它的价值却总是被我们的文明社会夸大了。健康和与人相处的能力比外表美更加重要。
    对于年幼的孩子,阅读事故、横胡含祸的报道令人沮丧。
    父母和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裤缓笑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外来的影响。
问:读书分享《儿童的人格教育》7
  1. 答:第七章  社会情感和儿童成长的障碍:儿童在家庭中地位
    1.一个人追求优越感和渴望获得社会情感是建立在人的本性基础上的,两者都是为了渴望获得肯定和认可,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2.教育的规则和方法不能忽视群体生活和社会适应性。人的能力的发展是朝着社会生活所期待的社会情感的方向发展的。
    3.人的社会情感发现和儿童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有关,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通过观察他的一系列行为表现,就返御敬可以判断出一个孩子的家庭中的位置。只有了解在家庭中的位置才可以更好地了解他。漏慎针对个体性的深入观察,理解孩子是独特的,用符合他们规律的教育,这样教育才具有意义。
    4.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在4或5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这期间必须培养他的社会情感技能及社会适应性。在五岁左右一个人拆租对世界的观念通常已经基本确定并固定下来了,并在今后的发展中保持着大致相同的方向;他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基本保持不变,他受制于自己思想观念,并不断重复他原初的心理机制和产生于这种心理机制的行为。一个人的社会情感受到他自身的精神视野限制。
问:读书分享《儿童的人格教育》8
  1. 答:第八章  孩子在家庭的位置:儿童的心理处境及其矫正
    1.儿童的人格发展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出生顺序的影响。儿童的行为不是客观的事物的反应,而是受制于他对自己早期经验的无意识理解(这个理解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这种理解和判断才会导致或者指向他的行为,久而久之就是他的行为模式或者私人逻辑。
    2.教育者要了解儿童,了解并理解他的成长过程,不能使用千篇一律的法则来教育儿童。即使是在同一个家庭出生的孩子,教育环境一样,但是性格却截然不同,认为每个人对待事物的感受,看法和耐纤理解不同。教育也要基于此!
    3.有一类孩子,他们看似内向,邋遢,懒惰,对知识纪律批评无动于衡兄衷,而实际上他们把自己屏蔽起来,去躲避伤害和痛苦。这是他们追求优越感的一种表现。他们会沉浸在自己的白日梦和幻想里,过度专注于自我,沉迷于白昌拦仿日梦和幻想。他们遇到现实问题会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只要他们没有完全丧失信心。
    4.儿童看待问题往往是二元对立的,好与坏,生与死,上与下。他们的认知方式里有一种思维:“要么全有,要么全无”。这类儿童一方面受到自卑感的煎熬,一方面却发展出作为补偿的过分野心。教育者关键是尝试理解这个类孩子的所感所想,了解他自己是如何感受的,而不是父母老师如何感受的。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当条件有利时他们就会成为领袖或者做出一番事业。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而不是粗糙地对待他们。同时向他们不断说明和让他们体验到现实生活的意义。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读书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