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超长无缝线路上信息传输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武逸冬[1](2021)在《紫外光通信网络分析及LED通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外光通信(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UVC)具备非直视(Non-Line-of-Sight,NLOS)传输等优点,从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随着应用场景日趋复杂,点对点通信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组网通信来弥补其受限于短距离的不足。本文以紫外光通信为背景,开展了紫外光组网通信若干技术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紫外光通信网络的NLOS通信节点模型,并建立数学模型对其覆盖范围进行了数值分析。随后通过简化计算有效散射体体积,推导了适用于通信网络中两节点间的NLOS单次散射信道模型,并将该模型与Monte-Carlo模型及Luettgen模型进行了路径损耗对比分析。最后,基于所建立的模型仿真分析了传输距离、收发仰角、发射光束角、接收视场角与路径损耗及误码率的关系曲线。2、通过发射光锥与接收视场的重合区域,结合有效通信距离,推导了通信网络中两节点能够通信的必要条件。通过网络覆盖性能的分析设计了紫外光菱形通信网络,推导出了:菱形网络的有效覆盖面积表达式、完全无缝覆盖时单个节点的最大有效覆盖面积表达式、实现区域完全无缝覆盖所需最少节点数目表达式。综合考虑有效覆盖面积与连通性,将菱形网络与方形网络进行了对比分析。3、设计了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通信系统,提出了适用于该通信系统的电路设计方案,并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对系统进行了基带信号传输测试。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a Array,FPGA)实现了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传输,完成了三节点数据回环传输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NLOS单次散射信道模型在通信距离较短时,对路径损耗的计算精确度较低,但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其仿真结果与Luettgen模型基本一致,并且使用该模型进行仿真时计算量会大大减少。综合考虑有效覆盖面积与连通性,菱形网络能以减少1.504%的有效覆盖面积来增加其连通性,而方形网络要损失21.083%的有效覆盖面积才能增加其连通性。该紫外LED通信系统实现了频率为1MHz的基带信号传输。用状态机实现的UDP传输协议,利用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进行匹配检测,判断是否接收数据,为实现组网通信打下了基础。
范作云[2](2021)在《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纵联主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电力能源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的特征,同时西部地区能源中心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进一步保障可再生能源送出和消纳比例成为当前电力发展中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是指送电距离达到一个工频(50Hz)半波长,即3000km的超长距离三相交流输电技术。作为一种远距离、大容量、经济性好,可以满足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优化、全球能源互联需求的高效输电方式,半波长交流输电在理论上、工程上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以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波的传播理论分析了半波长线路的稳态电压特性,再基于分布参数模型对半波长线路短路电流进行推导计算,并与PSCAD仿真软件得出的结果进行相互验证,通过分析得出半波长线路故障电流的特征。在以上基础上对一些被期望应用到特高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的保护原理如行波保护、电流差动保护、分相综合阻抗保护以及负序稳态量、突变量的纵联保护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一些用于特高压线路的保护均能适用于半波长线路,但是均会受到分布电容电流、线路依频特性以及通道延时的影响,需要进行判据的改进或者提出新原理来满足要求。针对稳态量纵联保护动作速度受制于滤波算法时窗的问题,结合贝杰龙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测后模拟原理的半波长线路纵联保护,并对不同故障情况如故障位置、过渡电阻以及故障初始角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其思路和方法上相比于现有的纵联差动保护不论是从速动性上还是灵敏性上,均具备显着优势,不受故障过渡电阻、故障位置、故障初始角的影响,对于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的暂态量保护原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了加快半波长线路保护的动作速度以及解决半波长线路行波保护可靠性的问题,在分析半波长线路正、反方向故障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正、反方向行波在3ms内积分比的比率式行波纵联方向保护,并且提出了该方法的快速动作逻辑,有效的降低了线路通信时间过长对保护速动性的影响。大量的仿真试验表明,该行波方向纵联保护不受母线结构、过渡电阻、故障初始角、故障类型、故障位置的影响。
余少华,何炜[3](2020)在《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光纤通信作为二战以来最有意义的四大发明之一,奠定了网络信息传输的基石,承载了全球90%以上数据流量,但预计其未来20年将遭遇"传输容量危机".本文围绕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超宽灵活、超强智能(ultra-high speed, ultra-large capacity, ultra-long distance, ultra-wideband flexibility, and ultra-powerful intelligence, 5U)这5个光纤通信的发展维度开展研究,在回顾了其50多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近10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就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演进趋势做出展望.
王慕雪[4](2020)在《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从物联网概念出现至今,我国一直十分注重物联网的发展,发展物联网已成为落实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举措。学习借鉴国外物联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对我国物联网研究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The Internet of Things:Enabling Technologies,Platforms,and Use Cases)为翻译素材,重点对科技术语翻译进行分析总结。物联网英语术语作为科技英语术语的一种,具有专业性强、语义严谨等特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将原文中出现的术语分为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和未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两类,继而开展调查分析工作。对已有规范译文的术语,重点是甄别行业领域,选取规范译文,并从缩略词、复合词和半技术词三个方面总结术语的翻译方法,为术语翻译提供指导;对尚未有规范译文的术语,基于术语特征和已有术语翻译方法,提出直译法、拆译组合法、不译法以及多种译法结合等翻译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希望本实践报告能够为从事科技类文献翻译工作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
胡仙清[5](2020)在《基于MMC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原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是近二十年兴起的一项新型输电技术。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相比,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输电的特点主要有:模块结构灵活;拓展轻便;器件运行损耗低;无换相失败的风险;较小的谐波畸变率;输出的电压质量较高。随着直流输电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MMC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契合度高,在未来直流电网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能。柔性直流输电电网投运后,可有效解决远距离大规模送电、交/直输电混联、可再生能源集中式接入等诸多难题。然而,目前直流电网的保护原理尚不完善,对于多采用架空线路的远距离输电方式而言,提升线路保护对于故障的反应能力和电网安稳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基于MMC的柔性直流电网线路的故障特征,针对不同长度的柔直线路,提出了两种保护方案。首先,为确保柔性直流电网在故障场景下的不间断运行,保护的动作速度应能确保故障在换流器闭锁之前可靠切除。通过查找文献,本文分析了机械式、固态式和混合式三种高压断路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结合实际工程中高压直流断路器的特性,总结出现有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开断时间范围,继而给出了纵联保护和就地量保护若能可靠动作应满足的各动作时间表达式。这也为后面基于MMC的柔性直流线路保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面对MMC-MTDC中短线路,为了探索性能更为优越的纵联保护,设计了一种足够灵敏、且能快速反应直流线路故障的纵联保护判据。将直流线路等效为能够补偿电容电流的贝瑞隆精确模型,有效地解决了直流线路电容电流的影响;考虑到线路参数对贝瑞隆模型影响较大这一因素,设计了可消除线路参数影响的保护浮动门槛;基于区内/外故障情况下电流推演值与原始值间的Hausdorff距离存在差异性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波形差异性的纵联保护原理。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纵联保护原理能够可靠准确地识别直流线路区内区外故障,灵敏度高,并且在速动性指标上能够满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要求。最后,面对MMC-HVDC长距离线路,提出了提出一种基于本地量、足够灵敏、且能够在超短窗内实现故障识别的主保护原理。本文分析了输电线路线模行波的色散现象;利用正方向/反方向故障工况下前行波与反行波在能量比值上的差异性,设计一种能够精确表征波头到达时刻的启动判据;在此基础上,基于同模异频时差特征提出一种MMC-HVDC线路的单端量测距式主保护原理。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保护原理能够适用于900km以上的超长距离输电线路;线路长度越长,其动作性能更加优异,可有效弥补现有主保护应用于超长距离输电线路时的灵敏性问题、以及纵联式保护的速动性问题。
许金良[6](2020)在《去中心化边缘群智系统的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边缘群智即边缘群体智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利用人群和边缘计算服务器网络的力量来收集、处理、预测和探知大量有用信息的手段。其中任务发布者通过分布式的边缘群智平台,向大量非专业工人群体发布大量任务,以获得任务答案,其中边缘云网络充当了传统群智平台和数据就近处理的功能。群智的一般场景里,待完成的任务量往往太大以至于不能找到足够的专业工人,而且这些任务不能由计算机代替人来很好地自动处理。一个群智系统包括三个利益相关者,即群智平台(传统群智的云平台或者本工作中由众多边缘云组成的去中心化群智平台),工人(人群和各种传感器、处理器等硬件设备),和任务发布者。本文针对已有群智系统所面临的激励机制欠缺、运营成本高企、用户体验较差、数据隐私保护不理想等问题,结合移动边缘计算的硬件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以及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在构建信任方面的优势,设计了去中心化边缘群智平台的激励机制模型、与之配合的工作流程及其赖以运行的软硬件系统,并对其初步实现。取得了如下四项成果:1)针对典型群智即众包社区的三个利益相关者存在利益冲突这一根本问题,本文研究了边缘群智的基础,即众包的激励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奖励和惩罚函数的激励相容的激励机制,为构建去中心化的激励机制模型奠定部分理论基础。该工作首先提出和验证了众包社区的一个假设,即所有工人都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发现每个众包任务的真实答案只是被无偏的噪声所干扰,进而导致错误答案的产生;其次制定奖惩的评估规则并对奖惩函数建模,推导出一系列的奖惩函数对和期望收益函数;最后设计工人的个人等级值来对工人优胜劣汰。该机制能够统一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而且有助于将平台和发布者从监视工人的努力以及挑选有能力的工人等这些工作中解放出来,而只需要关心解决众包任务本身,节省了发布者成本,同时吸引更多的专业工人到平台工作,有利于整个众包社区以及群智系统的长期发展。2)针对群智系统的用户终端(即工人所使用的智能手机和各种传感器、处理器等)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的局限性问题,本文研究了去中心化群智系统的激励机制以及其依托的平台环境,在奖惩函数的群智激励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云网络的去中心化边缘群智的激励机制和系统框架。该工作以边缘云网络代替位于云计算中心的传统群智平台,实现其分布式部署和去中心化的管理运营。利用群智任务的完成时间与工人数量和任务数量的关系,引入专门设计的佣金机制模型,确保主节点诚实地截留一定数量的任务给自己,并把剩余的任务转送给相邻的主节点,以实现任务在主节点之间的分发。佣金机制模型中,只有主节点诚实地截留对应的数量的任务的情况下,该主节点不但获得佣金总额最大化,而且每个任务的平均佣金最大。3)针对边缘群智应用场景中工人在边缘云网络中移动而导致的服务中断问题,本文研究了服务迁移的边缘云协同方法,基于5G边缘计算的流量指导模块提出了一种兼顾运营商和工人利益的服务迁移路径选择算法,并分析了去中心化模式能够激励更多边缘云加入并提高系统的服务迁移的效率的原因。本工作提出通过路径选择来找到一个或者多个路径来从源边缘服务器传输服务数据到目标边缘服务器,以实现服务数据的无缝迁移。首先路径选择的逻辑是分布式部署的,并通过中心化控制;其次,通过加权求和方法来平衡工人和网络提供商在路径选择时利益不尽一致的现状;最后,在迁移时间必须小于某个阈值的要求下,通过松弛时间变量来确保无缝服务迁移。本工作首次考虑了服务迁移路径选择的重要性,并采用5G边缘计算的流量指导模块来实现服务迁移,提出了一种可以兼顾优化网络层面(如网络提供商的成本)和服务层面(工人感受到的服务质量)的路径选择算法。将问题建模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而从理论上证明所提出算法可以给出一个弱帕累托最优解。不仅如此,本文的去中心化管理模式能够打破囚徒博弈激励更多边缘云加入进来,以提高服务迁移路径选择的效率。4)针对去中心化边缘群智系统对应用平台的效率和安全性的需求,本文研究了去中心化的应用平台的设计和研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主节点共识机制的去中心化应用部署平台。该部分工作是对前三项理论成果的实践尝试。首先,地理上分布式的边缘云网络提供了去中心化众包平台的基础设施,其中边缘云能够提供平台运行所需要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其次,区块链技术被用来解决边缘云协同场景的信任问题;最后,为了保障共识效率以支持万千物联网应用,提出了基于主节点的新型共识机制。平台设计牵涉到众包答案评估、最终答案计算、工人因所提交答案应得的报酬和奖励的计算等函数的确定,以及实现去中心化信任所必须考虑的业务流程。平台研发语言对物联网应用友好,并完成了初步的全球节点部署并平稳运行。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李志沛[8](2019)在《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中密集宽带子载波产生及盲调制格式识别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互联网用户数、互联网业务种类、网络带宽等都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同时也促进了长距离骨干光传输系统的蓬勃发展,新兴业务对光纤传输系统的接入带宽和传输能力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作为全球互联互通的基石和现代信息社会的支柱,光纤传输系统正向着超高速率、超长距离和超大容量“三超”的方向发展。现在业内提出了许多技术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系统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的要求,如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密集波分复用技术、高阶调制格式及多维复用技术等,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随之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首先是应用于波分复用系统的密集宽带子载波技术,由于密集宽带子载波的波特率、调制格式、栅格等指标均可变,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明确设备的实现方案,密集宽带子载波的载波间隔、平坦度、频率选择性都需要实现可控,因此对于不同带宽场景下密集宽带子载波的产生方法显得至关重要。其次是灵活的调制格式,采用新型调制格式,例如高阶正交幅度调制(QAM)格式可实现频谱利用率成倍提高、传输容量大幅度增长,目前业界已经推出正交相移键控(QPSK)/8QAM/16QAM/64QAM甚至更高阶调制格式灵活适配的100G/200G/400G设备,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使用不同的调制格式。随着网络流量变得越来越动态化和不可预测,使得光传输网络正在从传统的固定光网络向下一代灵活认知网络发展,通过在收发机使用动态带宽分配和灵活的调制格式,可以实现可变线路速率传输,因此接收端的调制格式识别技术至关重要。本论文在研究基于密集宽带子载波的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架构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基于循环移频器的密集宽带子载波产生方案、基于四次方特征值的盲调制格式识别方法、基于概率成型密集波分复用的混合调制格式光传输系统的调制格式识别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密集宽带子载波的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研究在研究密集波分复用光传输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密集宽带子载波的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架构方案,该方案描述了骨干网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使用4THz的频谱资源,采用偏振复用16QAM调制格式,并仿真分析了光谱特性、频谱效率、误码率等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单波300Gbit/s,总速率24Tb/s、传输距离1000公里的传输,在入纤功率为3dBm时可实现每个子载波在接收端经过前向纠错后零误码。2.基于循环移频器的时频双变换密集宽带子载波产生方案在研究循环移频器工作原理和I、Q两路射频信号相位差对单边带调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时频双变换密集宽带子载波产生结构,通过相位控制模块实现了 I、Q两路射频信号相位差的锁定。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损失平坦度和载噪比的情况下,在3nm带宽范围内得到了载波间隔分别为10GHz/12.5GHz/15GHz的高质量密集宽带子载波,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灵活光选择开关得到任意间隔的光子载波,具有高带宽、载波中心波长灵活可调的优势。3.基于四次方特征值的盲调制格式识别方法在研究混合调制格式光传输系统架构和相干光通信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四次方特征值的调制格式识别方案,该方案在接收端利用四次方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峰值去识别QPSK和32QAM这两种调制格式,利用方差值来识别16QAM和64QAM。通过20G波特长距离相干光传输实验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证明了 FFT峰值和方差的使用能够实现PDM-QPSK/16QAM/32QAM/64QAM四种调制格式的精确识别,在光信噪比大于15dB时,每种调制格式的识别准确率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4.基于概率成形的长距离光传输系统调制格式识别方法在研究概率成形技术的实现原理和对光传输系统性能提升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概率成形长距离光传输系统的调制格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在通过使用四次方特征值可以精确识别PDM-QPSK/16QAM/32QAM/64QAM/PS-16QAM/PS-64QAM六种主流调制格式。通过仿真搭建了大容量长距离混合调制格式传输系统,对概率成形技术对系统的性能提升进行了研究,验证了基于四次方特征值的调制格式识别方法的可行性。
韦佳宏[9](2019)在《高铁钢轨温度应力及扣件松脱在线监测与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铁路以其速度快、平顺性好、舒适性高等特点,已成为现代世界铁路的发展趋势。我国铁路交通系统正朝向高速化跨越式发展,铁路运营密度越来越高,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给钢轨安全带来了更高的挑战。原有的铁路巡检、观测和经验判断等方法显然已难以满足对钢轨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要求。由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特点可知,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钢轨不能自由伸缩,就会在钢轨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力过大或扣件松脱时,轨条会出现臌曲变形,当达到临界值时,线路就会丧失稳定性,在高频轮轨力反复作用及恶劣气候条件下,会加剧轨道结构的不稳定性。若不能对劣化的轨道结构进行及时的检测与维修,势必会降低结构部件的服役寿命,对列车运行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亟需研究高速铁路钢轨温度应力及扣件松脱的在线监测方法与识别理论,为钢轨安全状态评价提供大量的基础数据,以便实时、快速、高效地监测钢轨状态,有效地进行预防性养护,降低灾难性事故风险。本文首先研究了钢轨稳定性的评判方法,提出了钢轨温度应力的检测方法,为钢轨稳定性评判提供理论依据。锁定轨温通常用来衡量钢轨温度应力水平,是衡量无缝线路轨道强度与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根据被测对象和所处环境的特点提出适用于高速铁路钢轨温度应力的检测方法,基于应变电测原理,采用半桥同材料补偿法测量钢轨随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纵向应变。基于钢轨温度和应力数据对钢轨稳定性进行评判,计算钢轨的实际锁定轨温,得到实际锁定轨温与设计锁定轨温的差值,若差值超出±3 ℃就说明钢轨丧失稳定性,需要对这段线路进行应力放散。其次,研究了基于钢轨振动信号的扣件松脱识别方法,为钢轨扣件松脱识别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高速铁路钢轨振动信号的检测方法,基于小波包分析理论,利用钢轨的振动加速度信号提取了钢轨扣件松脱识别指标,包括扣件松脱位置和程度识别指标。基于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建立了高速铁路轨道的三维仿真模型,结合实验分析了环境温度变化对钢轨扣件松脱识别的影响,用于指导钢轨扣件松脱识别指标的应用。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钢轨内部压应力变大,小波包相对能量偏差WPER VD和其置信上限UCL的值呈减小趋势,松脱程度识别指标SI的值呈增大趋势,而且是非线性变化,说明温度变化改变了钢轨的振动特性,松脱程度识别指标SI可辅助了解钢轨温度应力的变化情况。此外,在分析钢轨振动加速度数据时,特别是利用加速度数据进行钢轨扣件松脱位置与程度指标识别时,应考虑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高速铁路钢轨多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并针对高速铁路恶劣环境的特点,完成了监测系统的抗恶劣环境设计和抗电磁干扰设计。设计并实现了具有高精度的无线数据采集节点,搭建了无线数据汇聚节点,根据高速铁路现场环境设计了节点的供电系统。研究了无线数据采集节点非线性误差及温漂误差的标定方法,利用殷钢材料对无线数据采集节点的温漂误差进行标定,测试结果表明:在-10~60 ℃范围内,通过温漂误差补偿系数可有效地将无线数据采集节点的温漂误差控制在0.6×10-6με/℃以内。对无线数据采集节点的多参数采集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温度信号采集在-40~85 ℃范围内的绝对误差不超过±1 ℃,应变信号采集在±16000 με范围内的误差小于±0.1%,加速度信号采集在±468 g范围内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完成了在线监测系统的抗恶劣环境和抗电磁干扰设计,并在电波暗室中通过射频辐射电磁场试验测试了无线数据采集节点和无线数据汇聚节点之间通信性能,实验证明无线数据采集节点和无线数据汇聚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性能稳定可靠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最后,将提出的高速铁路钢轨多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应用于钢轨扣件松脱识别和钢轨稳定性评判。①针对高速铁路服役钢轨维护窗口时间短、运行环境恶劣、传感器安装困难的特点,研究了多传感器的布局与安装方法,解决了安装误差导致重复性差和准确性差的难题,同时简化了传感器安装流程、提高了可靠性。②钢轨扣件松脱检测与识别实验研究。在无砟轨道实验平台,通过改变扣件螺母扭矩构建了多种工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识别钢轨扣件松脱的位置,并对松脱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相对误差小于士1%,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③高速铁路钢轨温度应力在线监测与钢轨稳定性评判试验应用。分别在国家铁路试验中心环形试验场和某城际高铁运营线路完成了系统的集成及现场应用验证。试验获取的大量数据表明被测钢轨实际锁定轨温的变化量均小于±3 ℃,钢轨状态良好不需要进行应力放散。该监测系统在实际运营线路上运行了三年的时间,实时获取了大量的基础数据。
张春龙[10](2019)在《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无缝线路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哈尔滨铁路局集团公司管辖内铁路建设发展迅速,高速铁路和重载运输已经成为京哈、哈大、滨洲、平齐、通让、林密线的主要特点,使轨道线路设备保持正常的动静态,这是安全运输的基础。因此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在无缝线路的维修作业管理上急需采用专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无缝线路信息管理系统以无缝线路单元轨道为基本单元,设计了无缝线路工程信息管理应用程序,包括无缝线路竣工台账数据管理、维护数据管理、线路检测数据管理、状态评估和简单的施工辅助。本文从无缝线路与普通轨道的一些区别入手,探讨无缝线路的维修原理和特点,并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系统的成熟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哈尔滨铁路局无缝线路管理需求及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等地域特点,设计了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无缝线路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设计原理一是对实际锁轨温度进行及时掌握,实现对区段的实际锁轨温度管理;二是通过对轨检车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掌握轨道的几何位置,并对轨道质量进行评价;三是通过轨检车的峰值数据和TQI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轨道方向、道床及其断面、纵向位移、扣件扭矩四个检测数据为评价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实现对无缝线路的综合评价。四是根据评估结果、轨检车超限数据和缺陷检测数据库,对无缝线路的维护保养进行指导,并将维护数据反馈给系统,形成“原轨道状态、评估分析、维护保养、新轨道状态”的闭环管理模式。系统采用C#语言进行编写,基本实现了日常无缝线路的基础数据管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实际锁定轨温的及时更新和预警以及轨道状态的评估。还可以简单的辅助维修施工,实现无缝线路的“状态修”。通过该系统的运用,可以运用有效预防措施来减少无缝线路上的危险因素,旨在改善线路设备总体的动静态质量,为工务段今后的无缝线路维护提供有力的帮助指导。
二、关于超长无缝线路上信息传输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超长无缝线路上信息传输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紫外光通信网络分析及LED通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论文结构 |
2 紫外光大气传输理论 |
2.1 大气组成和结构 |
2.1.1 气体分子 |
2.1.2 气溶胶 |
2.1.3 水汽凝聚物 |
2.2 紫外光大气传输特性 |
2.2.1 大气分子的吸收作用 |
2.2.2 大气分子的散射作用 |
2.3 紫外光通信信道模型 |
2.3.1 紫外光LOS通信模型 |
2.3.2 紫外光NLOS通信模型 |
2.3.3 信噪比与误码率 |
2.4 本章小结 |
3 NLOS紫外光通信网络设计与分析 |
3.1 通信网络覆盖理论 |
3.1.1 网络覆盖基本概念 |
3.1.2 网络覆盖方法分类 |
3.1.3 网络覆盖性能参数及优化程度评定 |
3.2 紫外光组网通信分析 |
3.2.1 网络拓扑结构 |
3.2.2 NLOS紫外光通信方式选择 |
3.2.3 NLOS紫外光通信节点模型 |
3.2.4 NLOS紫外光通信节点覆盖范围 |
3.3 网络节点间信道模型分析 |
3.3.1 NLOS单次散射模型 |
3.3.2 模型分析 |
3.3.3 不同几何参数下的路径损耗 |
3.3.4 误码率分析 |
3.4 网络节点通信条件判定 |
3.5 通信网络覆盖性能分析 |
3.5.1 菱形网络设计 |
3.5.2 菱形网络与方形网络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4 紫外LED通信系统及UDP协议实现 |
4.1 紫外LED通信系统架构 |
4.2 硬件部分设计 |
4.2.1 紫外光源的选择 |
4.2.2 探测器的选择 |
4.2.3 发射端部分 |
4.2.4 接收端部分 |
4.3 紫外LED通信系统测试 |
4.4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 |
4.4.1 基于FPGA的 UDP协议设计 |
4.4.2 基于FPGA的 UDP协议实现 |
4.5 UDP协议在紫外光组网通信中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前景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纵联主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远距离大容量的电力传输需求 |
1.1.2 研究意义 |
1.2 半波长线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半波长输电技术的发展 |
1.2.2 半波长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仿真计算 |
2.1 引言 |
2.2 半波长输电线路分布参数模型 |
2.3 正常运行状态 |
2.3.1 半波长线路电压特性 |
2.4 半波长线路故障计算 |
2.4.1 对称故障 |
2.4.2 不对称故障 |
2.4.3 仿真分析 |
2.5 短路电流的爬升特性 |
2.6 小结 |
第三章 现有特高压交流线路保护于半波长线路的可行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行波保护 |
3.2.1 频变特性 |
3.2.2 仿真验证 |
3.2.3 分析评价 |
3.3 电流差动保护 |
3.3.1 基本原理 |
3.3.2 传输延时的影响 |
3.3.3 分析评价 |
3.4 分相综合阻抗保护 |
3.4.1 基本原理 |
3.4.2 仿真验证 |
3.4.3 分析评价 |
3.5 负序、零序方向保护 |
3.5.1 基本原理 |
3.5.2 仿真验证 |
3.5.3 分析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测后模拟原理的半波长交流线路纵联保护研究 |
4.1 引言 |
4.2 保护原理 |
4.3 仿真验证 |
4.3.1 不对称故障 |
4.3.2 对称故障 |
4.3.3 故障距离的影响 |
4.3.4 故障过渡电阻的影响 |
4.3.5 故障初始相角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比率式行波方向的半波长线路快速纵联主保护研究 |
5.1 引言 |
5.2 半波长线路故障行波特性及保护原理 |
5.3 仿真验证 |
5.3.1 时窗选择 |
5.3.2 不对称故障 |
5.4 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过渡电阻 |
5.4.2 故障初相角 |
5.4.3 故障类型及故障位置 |
5.5 动作逻辑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演进历程 |
3 发展现状 |
3.1 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 |
3.2 超宽灵活超强智能组网 |
4 未来展望 |
4.1 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 |
4.2 超宽灵活超强智能组网 |
5 结束语 |
(4)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与过程描述 |
1.1 翻译任务介绍 |
1.2 翻译文本描述 |
1.3 翻译工具介绍 |
1.4 翻译过程设计 |
第二章 术语与物联网英语术语 |
2.1 术语及术语翻译方法 |
2.2 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 |
2.3 物联网英语术语翻译方法 |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
3.1.1 缩略词术语 |
3.1.2 术语中的复合词 |
3.1.3 术语中的半技术词 |
3.2 未规范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
3.2.1 直译法 |
3.2.2 拆译组合法 |
3.2.3 不译法 |
3.2.4 多种译法结合法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
4.1 翻译总结 |
4.2 翻译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术语表 |
附录2 原文 |
附录3 译文 |
致谢 |
(5)基于MMC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柔性直流电网线路保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2 高压直流断路器及直流线路故障切除速动性指标研究 |
2.1 引言 |
2.2 高压直流断路器及其开断性能 |
2.3 柔性直流电网线路故障切除速动性指标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贝瑞隆模型的MMC-MTDC中短距离线路纵联保护判据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3 基于贝瑞隆模型的Hausdorff距离算法纵联保护判据 |
3.4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同模异频时差的 MMC-HVDC 长距离线路就地量保护判据研究 |
4.1 引言 |
4.2 主保护新原理 |
4.3 主保护判据 |
4.4 参数讨论及保护整定 |
4.5 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6)去中心化边缘群智系统的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相关概念 |
1.1.2 研究问题 |
1.2 主要研究工作 |
1.3 论文内容和结构 |
1.4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传统群智平台的激励机制 |
2.2 去中心化群智的激励机制框架 |
2.3 群智用户移动性导致的边缘云协同 |
2.3.1 服务迁移的路径选择 |
2.3.2 服务迁移概述 |
2.3.3 服务迁移的基础技术 |
2.3.4 服务迁移中数据的高效传输 |
2.3.5 服务迁移的宿主机 |
2.3.6 服务迁移的问题和挑战 |
2.4 区块链智能合约和移动边缘计算使能的边缘群智平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奖惩函数的群智激励机制 |
3.1 引言 |
3.2 验证假设 |
3.3 激励机制设计 |
3.3.1 判决规则 |
3.3.2 奖惩规则 |
3.3.3 最终生成规则 |
3.4 众包社区的改善 |
3.4.1 个人等级值 |
3.4.2 众包平台的改善 |
3.4.3 时延控制 |
3.5 实验设置和验证 |
3.5.1 实验设置 |
3.5.2 时延控制 |
3.5.3 成本和平台改善 |
3.5.4 质量控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去中心化群智边缘云节点的佣金机制 |
4.1 引言 |
4.2 去中心化激励机制设计 |
4.2.1 工人的奖惩机制 |
4.2.2 边缘云主节点的佣金 |
4.3 去中心化众包业务流的智能合约设计 |
4.3.1 任务发布事件和任务的识别 |
4.3.2 交易结构设计 |
4.3.3 利益相关者的交互 |
4.4 人机混合的工人 |
4.5 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服务迁移的效率及其中边缘云的协作激励 |
5.1 引言 |
5.2 流量指导的路径选择算法 |
5.2.1 相关概念和符号 |
5.2.2 路径选择算法 |
5.2.3 帕累托最优解的分析 |
5.2.4 基于椭圆区域解决算法扩展性 |
5.3 边缘服务器协作的激励 |
5.3.1 边缘云主节点的提成 |
5.4 实验设置及测试结果 |
5.4.1 数据集和平台 |
5.4.2 对比算法和度量 |
5.4.3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边缘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边缘群智系统实现 |
6.1 引言 |
6.2 基于边缘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Edgence平台的设计 |
6.2.1 主节点即去中心化管理 |
6.2.2 三层验证机制 |
6.2.3 验证节点的选择 |
6.3 Edgence平台的应用举例 |
6.3.1 去中心化众包 |
6.3.2 分布式AI训练 |
6.3.3 网联无人机的航线管理 |
6.3.4 非可信网络的数据传输的去中心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本人获得的奖励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8)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中密集宽带子载波产生及盲调制格式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密集宽带子载波产生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大容量光传输系统研究现状 |
1.2.3 概率成形技术研究现状 |
1.2.4 超长距离光传输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密集宽带子载波的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研究 |
2.1 骨干网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 |
2.2 基于密集宽带子载波的超长距离Tbps光传输架构方案 |
2.2.1 发送端数字信号产生原理 |
2.2.2 发射端电光调制原理 |
2.2.3 长距离光传输系统光纤链路 |
2.2.4 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
2.3 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循环移频器的时频双变换密集宽带子载波产生方案 |
3.1 循环移频器工作原理 |
3.2 基于动态循环移频器的时频双变换密集宽带子载波产生 |
3.2.1 I/Q调制器动态SSB工作原理 |
3.2.2 实验验证与性能分析 |
3.2.3 时频双变换密集宽带子载波产生 |
3.3 灵活栅格WDM光传输系统光源产生方法研究 |
3.3.1 灵活栅格WDM光传输系统架构 |
3.3.2 基于动态循环移频器的灵活栅格WDM系统光源产生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盲调制格式识别方法研究 |
4.1 调制格式识别 |
4.2 基于密集宽带子载波的混合调制格式传输方案 |
4.3 基于四次方特征值的调制格式识别技术 |
4.3.1 基于四次方特征值的调制格式识别原理 |
4.3.2 实验验证与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概率成形的长距离光传输系统调制格式识别方法 |
5.1 概率成型光传输技术研究 |
5.1.1 概率成形信号产生原理 |
5.1.2 概率成形性能分析 |
5.1.3 概率成形技术与光纤非线性效应 |
5.2 适用于概率成形光传输系统的调制格式识别方法 |
5.2.1 适用于概率成形光传输系统的调制格式识别方法 |
5.2.2 性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1: 缩略语列表 |
附录2: ITU-T G.692 C波段80通道(50GHz间隔)标称中心频率和波长对应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参与项目和获奖情况 |
(9)高铁钢轨温度应力及扣件松脱在线监测与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钢轨温度应力检测技术及方法 |
1.2.2 钢轨扣件松脱检测技术及方法 |
1.2.3 基于振动响应的结构状态识别方法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2 高速铁路钢轨温度应力检测与钢轨稳定性评判方法 |
2.1 引言 |
2.2 高速铁路钢轨温度应力检测原理与技术 |
2.2.1 钢轨受力状态 |
2.2.2 钢轨温度检测原理与技术 |
2.2.3 钢轨温度应力检测原理与技术 |
2.3 基于锁定轨温的钢轨稳定性评判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振动信号的钢轨扣件松脱识别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钢轨振动信号测量方法 |
3.3 基于小波包理论的结构状态识别方法 |
3.3.1 小波包分析理论 |
3.3.2 基于小波包能量法的结构状态识别 |
3.4 钢轨扣件松脱位置与程度识别指标的构建 |
3.4.1 扣件松脱位置识别指标的构建 |
3.4.2 扣件松脱程度识别指标的构建 |
3.5 温度变化对钢轨扣件松脱识别影响分析 |
3.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3.5.3 实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高速铁路钢轨多参数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监测系统总体架构 |
4.3 无线数据采集节点设计 |
4.3.1 硬件设计 |
4.3.2 软件设计 |
4.3.3 标定及性能测试 |
4.4 无线数据汇聚节点设计 |
4.5 供电系统设计 |
4.5.1 无线数据采集节点供电系统设计 |
4.5.2 无线数据汇聚节点供电系统设计 |
4.6 监测系统抗恶劣环境及抗干扰设计 |
4.6.1 抗恶劣环境设计 |
4.6.2 抗电磁干扰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钢轨扣件松脱识别与钢轨稳定性评判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传感器的布局与安装 |
5.2.1 温度传感器与电阻应变片的布局与安装 |
5.2.2 加速度传感器的布局与安装 |
5.3 钢轨扣件松脱识别实验 |
5.3.1 实验准备 |
5.3.2 小波包分解参数的选择 |
5.3.3 基于相关性分析原理的小波包频带提取 |
5.3.4 钢轨扣件松脱的位置识别 |
5.3.5 钢轨扣件松脱的程度识别 |
5.4 高速铁路钢轨温度应力实时监测与钢轨稳定性评判试验 |
5.4.1 国家铁路试验中心环形试验场试验 |
5.4.2 某高速铁路实际运营线路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摘要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无缝线路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铁路工务维修信息化系统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工务信息管理系统现状与存在的不足 |
1.4.1 工务信息管理系统现状 |
1.4.2 工务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 |
1.5 实现无缝线路独立管理系统的意义 |
1.6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无缝线路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理论基础 |
2.1 无缝线路的基本结构 |
2.2 无缝线路的温度应力及锁定轨温计算 |
2.2.1 钢轨的自由伸缩与温度力 |
2.2.2 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 |
2.3 无缝线路轨道框架稳定性分析 |
2.4 轨检车对无缝线路轨道质量状态评价方法 |
2.4.1 峰值判断法 |
2.4.2 均值判断法 |
第3章 无缝线路信息管理数据分析 |
3.1 无缝线路工务管理的数据分类 |
3.1.1 无缝线路竣工数据 |
3.1.2 无缝线路检测数据 |
3.1.3 无缝线路维修作业数据 |
3.2 无缝线路工务管理的数据信息分析 |
3.2.1 无缝线路工务管理数据属性 |
3.2.2 无缝线路工务管理数据的特点 |
3.2.3 无缝线路工务管理数据的存储 |
3.3 无缝线路工务管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
3.3.1 空间分析法 |
3.3.2 时间分析法 |
3.3.3 综合分析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缝线路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4.1.1 业务流程分析 |
4.1.2 功能需求分析 |
4.2 系统设计目标 |
4.3 系统设计思想 |
4.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缝线路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功能设计 |
5.1 系统与用户管理 |
5.2 无缝线路台账数据管理 |
5.3 检测数据管理 |
5.3.1 检测计划管理 |
5.3.2 轨检数据管理 |
5.3.3 钢轨探伤数据管理 |
5.3.4 人工观测数据管理 |
5.3.5 检测文件管理 |
5.4 施工维修作业信息管理 |
5.4.1 施工作业信息管理 |
5.4.2 施工作业标准管理 |
5.4.3 施工作业计划管理 |
5.5 状态评价和辅助施工管理 |
5.5.1 无缝线路质量状态评价 |
5.5.2 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报警 |
5.5.3 无缝线路施工辅助施工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无缝线路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保障措施 |
6.1 系统网络 |
6.1.1 网络结构 |
6.1.2 网络带宽 |
6.1.3 数据传输方案 |
6.2 系统的安全 |
6.2.1 安全等级 |
6.2.2 网络安全 |
6.2.3 系统平台安全 |
6.2.4 信息安全 |
6.2.5 应用安全 |
6.2.6 维护管理安全 |
6.3 系统的维护管理 |
6.3.1 组织机构 |
6.3.2 运维流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关于超长无缝线路上信息传输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紫外光通信网络分析及LED通信系统研究[D]. 武逸冬.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纵联主保护研究[D]. 范作云.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综述[J]. 余少华,何炜.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20(09)
- [4]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王慕雪. 青岛大学, 2020(02)
- [5]基于MMC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原理研究[D]. 胡仙清. 三峡大学, 2020(06)
- [6]去中心化边缘群智系统的激励机制研究[D]. 许金良. 北京邮电大学, 2020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中密集宽带子载波产生及盲调制格式识别技术研究[D]. 李志沛. 北京邮电大学, 2019
- [9]高铁钢轨温度应力及扣件松脱在线监测与识别研究[D]. 韦佳宏.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10]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无缝线路信息管理系统设计[D]. 张春龙.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