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构建"海绵城市"及构建海绵城市的意义
- 答: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这样的城市,能够最大程度地留住雨水。具体来说,就是在城市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用吸水材料建设,作为海绵体,平时是市民的休闲公园,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无论是泥地、草地还是树林、湖泊,都能吸收大量雨水。这样,可以把水消化在本地,避免汇集到一起形成洪水。当大量的雨水都被海绵体吸收之后,城市的积水也就无从谈起。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如浇花、洗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
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
对于老旧城区占比较大的特大型城市,相对新城区,老旧城区确实面临空间条件有限、改造难度大等问题。但相比建设大型地下调蓄池、大规模改造雨水管线等方案,多添置一些“海绵体”反而更具可行性。
设计建设过程中,既有的老旧建筑可通过雨水管断接技术,利用社区内部的花坛、绿地等空间布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市政道路可结合道路绿化带、树池等绿化空间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也可将老旧社区雨水管线接入周边公园、水体、集中绿地。
问: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 答:(一)海绵城市建设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内容。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与新区建设、旧城改造以及棚改紧密相关,涉及房地产、道路、园林绿化、水体、市政基础设施等建设,能够有效拉动投资。据初步估算,如果全国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实施,每年可以形成投资量近万亿元。
(二)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保护城市原有的合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生态敏感区,结合绿色建筑、低影响开发建设(LID)以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调节雨水径流,充分利用天然植被、土壤、微生物净化水质,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三)海绵城市建设是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保证城市生态空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城市小气候,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同时,也为生物特别是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恢复城市生物多样性,营造生态、优美的景观环境。
(四)海绵城市建设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十三五”期间将是中国经济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使其,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纵观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起初也是先污染后治理,之后从绿色发展中寻求产业和技术升级,实现新一轮经济发展。绿色城镇化发展同样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必将助力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注明出处此文作答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此侵犯到您的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问:打造海绵城市,常见的建设措施有哪些?
- 答:摘要当前全国各大城市正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将水泥硬化路面改装成透水铺装、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有些地方还会在绿地下埋入蓄水模块;
2.把高于地面的草坪改为低于地面的下沉绿地,将雨水引至渗水能力更强的泥土中,同时通过沉淀下渗过滤作用降低初期雨水污染;
3.在绿地种植土下铺设蓄水陶土,作为城市的“隐形湖泊”蓄水,这是相对比较生态环保的一种做法,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4.规划专用地方建设雨水蓄水池。此外,建设绿色屋顶、植草沟等也是常见的方式。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6
打造海绵城市,常见的建设措施有哪些?
当前全国各大城市正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有:1.将水泥硬化路面改装成透水铺装、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有些地方还会在绿地下埋入蓄水模块;2.把高于地面的草坪改为低于地面的下沉绿地,将雨水引至渗水能力更强的泥土中,同时通过沉淀下渗过滤作用降低初期雨水污染;3.在绿地种植土下铺设蓄水陶土,作为城市的“隐形湖泊”蓄水,这是相对比较生态环保的一种做法,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4.规划专用地方建设雨水蓄水池。此外,建设绿色屋顶、植草沟等也是常见的方式。
希望答案对您有帮助,给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