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林木种子的贮藏(论文文献综述)
海潮[1](2021)在《浅析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提高植被覆盖率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林木种植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林木种子处理环节至关重要。目前,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对林业生产目标的实现造成一定影响和制约。对林木种子生长特性、种子贮藏和休眠消除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要点。
卜婷[2](2021)在《林业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有效性》文中研究表明在林木生产过程中,林木种子的品质对造林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故此在林业生产期间,务必要做好林木种子的处理工作,继而高效提升林木成活率。鉴于林木种子具有一定的休眠特征,因此要选择科学的办法加以贮藏,同时还需要合理应用种子处理技术,精选种子,选用适合的种子催芽技术与包衣技术,提升林业生产效率,促使林业良性持久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林木树种休眠的含义、成因及休眠期的类型,然后对林业种子安全贮藏的作用与办法进行分析,接着分析了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及其在林业生产中的有效运用,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史延强[3](2020)在《论林业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在社会发展中,林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阐述了林木种子贮藏方法,探讨了林业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刘序[4](2019)在《珊瑚朴种子休眠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导致珊瑚朴种子休眠的原因,同时利用系统分离法和GC-MS技术分析了导致珊瑚朴种子休眠的内源抑制物质的种类,并对珊瑚朴层积过程中的发芽率、内源激素以及贮藏物质等进行测定,深入研究了珊瑚朴种子休眠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珊瑚朴种子的休眠主要由内源抑制物质引起。新鲜成熟的珊瑚朴种子吸水饱和时吸水率为9.88%,酸蚀种子吸水饱和时吸水率为14.33%,说明种皮具有一定的不透水性,体胚发芽率约为27.50%,说明新鲜珊瑚朴种子的种胚存在一定的休眠特性,但这均不是导致珊瑚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珊瑚朴种皮和胚的甲醇提取液对白菜籽生物测定结果明显阻碍其发芽和幼苗生长,表明珊瑚朴种子中存在抑制其发芽的物质,这是导致其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2、采用系统分离法将珊瑚朴种皮和胚甲醇粗提液分离为各有机相并进行生物测定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各有机相对白菜籽发芽以及幼苗生长均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用胚的甲醇相提取液处理白菜籽,对其发芽率以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深,其发芽率为CK的42.28%、苗高为CK的55.10%,胚根长仅为CK的7.10%。GC-MS结果表明:可能抑制珊瑚朴种子萌发的化合物主要为酸类物质(棕榈酸、亚油酸)、酚类物质(2,6-二甲氧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以及酰胺类物质(芥酸酰胺、油酸酰胺)等。IC50测定结果表明,2,6-二甲氧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以及亚油酸对指示种子胚根生长的抑制率达到50%的浓度(IC50)分别为72.277 mg/L、50.466 mg/L、915.799 mg/L,说明2,6-二甲氧基苯酚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层积120 d时,五种层积处理的珊瑚朴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64.50%、73.50%、70.75%、77.25%、79.00%。说明室外层积处理是打破珊瑚朴种子休眠的最有效的方法,赤霉素处理也能有效的解除珊瑚朴种子休眠。4、对层积过程中珊瑚朴种子内源激素测定结果表明:ABA含量持续下降,GA3和ZR含量持续上升,IAA含量先上升后稍有下降,有助于珊瑚朴种子打破休眠,GA/ABA、IAA/ABA以及ZR/ABA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说明各激素协调作用于珊瑚朴种子休眠解除的过程中。5、对层积过程中珊瑚朴种子生理测定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淀粉以及粗脂肪含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整体上呈先稍微下降,后上升,再稍微下降的趋势;总淀粉酶活性整体上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说明可溶性蛋白、淀粉以及粗脂肪均分解成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等小分子物质,为珊瑚朴种子休眠的解除以及后期种子萌发过程提供能量,总淀粉酶活性增加,可以加速淀粉的分解,为种子解除休眠提供能量。
田旭平[5](2019)在《绒毛白蜡二态型果实扩散与萌发的生态适应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种子多态性是植物对生存环境的一种形态及生理适应现象,在种子扩散和萌发方面具有“两头下注”的策略,保证了种群的繁衍及潜在扩大种群的作用。种子多态性研究对研究植物表型特征与生态进化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两种不同翅型的果实形态结构特征、扩散特征、萌发适应性、萌发初期的种子转录组学进行了研究。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比较果实表型特征发现:二翅型果实果宽和果长显着大于三翅型,但其果实和种子重量显着地比三翅型低。果宽和果长这两个性状受年份影响显着,但果实重量和种子重量性状受年份影响较小。果实表型性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与翅型相关。两类果实内都会产生腐烂种子、空种子或多粒种子。果实的表型特征是母树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表型多样化是扩散和萌发差异的基础,避免了同胞竞争。(2)果实和种子结构解剖显示:二翅型果实与三翅型果实的差异主要是在靠近珠孔端附近的果皮结构不同,二翅型果皮有2组维管束,三翅型果皮有3组维管束。除此之外,两种翅型果实和种子均具有如下特征:果皮组织结构致密,胚乳组织致密,种子胚已经发育成熟。中央维管束组织贯穿子叶和胚轴及胚芽生长点。果翅部位中果皮细胞成空腔状,在种子内部存在很多空隙,如胚乳和胚间、两子叶之间、胚根根冠和胚乳间。果实的结构特征有助于种子扩散,保护种子度过不利环境的同时,也对萌发造成了阻碍。(3)从两类果实的扩散距离和扩散时长看:果翅翅型影响着扩散特征,三翅型的扩散距离较远,容易在阵风的作用下进行传播,而二翅型果实的扩散时长较大,容易被二次传播,二翅型和三翅型果实两种扩散机制的结合有助于种群之间避免同胞竞争,更有利于绒毛白蜡种群的扩散与繁衍。(4)二翅型和三翅型种子萌发时对光周期、光照强度、温度都有各自的适应范围,会根据所处环境调整萌发行为,从而能在不同的条件下萌发。在同一环境下萌发具有差异,是因为其具有多态性种子两头下注的萌发策略。其中,种子萌发最适光周期表现为:在24h和8h光照时,二翅型种子发芽率高于三翅型种子,而在12h和10h光照时,三翅型种子发芽率高于二翅型种子,在黑暗条件下时,两类种子发芽率很低。两类种子的发芽率在12h光照时最高。二翅型种子在1000、2000、3000、4000Lx4个光照强度时都能萌发,及该类种子能在较宽的光照强度范围内萌发。三翅型种子则在较低的光照强度下萌发较好。二翅型种子萌发需求的温度较高,但三翅型种子萌发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宽,在20-30℃恒温和35/20℃变温下都能较好的萌发,即三翅型种子具有适应不同气温时萌发的潜能。两类种子都随着温度升高,其发芽率显着升高,而变温能显着促进种子萌发,出苗整齐且周期短。(5)比较贮藏时间及果皮状况对种子萌发影响发现,后熟都能促进种子萌发。果皮则是抑制萌发,果皮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主要源于果皮降低了光照,使得种子感受光强减弱,限制了萌发。(6)对在25℃1700Lx24h光照下处于萌发初期的种子进行转录组测序,得到4350个差异Unigenes,3875个得到功能注释。上调基因1936条,下调基因2414条,萌发初期两类种子基因表达量差异显着。2077条基因在GO功能富集中得到注释,分配到41个GO二级功能类别中。在KEGG Pathway分析后,1263个差异基因得到注释,分布到118个信号通路Pathway中,富集显着的有20个通路。(7)通过分析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和光合作用通路表明,三翅型种子在萌发初期通过LHCA和LHCB降低光能捕获,减少光损伤,三翅型种子在萌发初期较二翅型适应低光照。(8)鉴定了对绒毛白蜡种子萌发有重要作用的GO富集条目,分别是种子萌发(GO:0009845)、种子萌发的正调节(GO:0010030)、种子休眠过程(GO:0010162),在这些生物过程中,三翅型种子中的基因表达全部下调。有编码调控胚乳破裂的β-1,3-glucannase基因、编码甲硫氨酸合成酶和S-腺苷甲硫胺酸合成酶的基因,三翅型种子中这些基因表达量为下调,说明三翅型种子的萌发要弱于二翅型种子,佐证了两类种子发芽率差异的原因。综上所述,绒毛白蜡三翅型果实是母树对生长环境的适应,通过三翅型果实,有助于种子进一步扩散,扩大种群范围。通过二翅型果实,保证其物种的生存。两种果实萌发时能应对不同环境,为绒毛白蜡增添了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萌发机制。绒毛白蜡二态型果实的有机结合是物种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在扩散和萌发方面都是“两头下注”的生存策略,不仅是表型特征的进化体现,同时在基因调控方面也具有适应性变异,从表型到基因都产生了进化机制。
张海波,杨桂娟,高卫东,祝燕,黄放,裴昊斐,李庆梅[6](2019)在《香椿种子特定贮藏条件下活力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椿种子发芽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等测定分析,探索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香椿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香椿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100%湿度环境获得9.1%、12.2%、14.0%、15.8%和17.8%五个含水量的香椿种子,在10、15、和20℃下分别贮藏90 d,每30 d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在相同贮藏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逐渐上升。经90 d贮藏,随种子含水量或贮藏温度的升高,香椿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显着上升,种子中SOD、POD和CAT活性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下降。[结论]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与香椿种子发芽率呈显着负相关,抗氧化系统酶活性与发芽率呈显着正相关,膜质过氧化作用是引起香椿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得出的香椿种子安全贮藏条件为:当温度不超过15℃时,含水量应控制在12.2%以下,当温度在15~20℃时,含水量应低于9.1%。
李殿伟[7](2019)在《张广才岭森林啮齿动物分散贮食行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4月~2018年11月,在东北张广才岭林区寒温带森林中,选择海林市横道河子和牡丹江市三道林场为研究地点,以小型啮齿动物和代表性林木种子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主要啮齿动物对种子取食、贮藏、扩散和种子命运,以及啮齿动物取食、贮食行为与林木种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啮齿动物与植物种子之间的互惠的协同进化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调查。采用铗捕和笼捕两种方法对主要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横道河子和三道林场铗捕方法的捕获率分别为6.54%和11.34%,笼捕方法的捕获率分别为9.88%和9.04%,两种方法无差异;红外相机技术可以作为啮齿动物调查的方法。三种方法共记录啮齿动物7种。横道河子林区优势种是大林姬鼠;三道林场林区优势种是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三道林场的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均高于横道河子,不同植被类型的啮齿动物多样性存在差异。2.啮齿动物选择的种子特征。选用温带森林中同域分布的多种种子,比较不同种子之间的形态差异,并与啮齿动物取食或扩散的种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形态学指标和主要营养成分差异显着,且对取食者产生影响。啮齿动物对种子的选择是基于对种子大小、种子和种仁质量及比值、种皮厚度与硬度和营养物质与其他成分等多种种子特征综合评估的结果,不能仅考虑单一因素的作用。啮齿动物红松、毛榛、蒙古栎的消耗量相对较大,而山杏和胡桃楸的选择很少。3.同域分布啮齿动物食物选择。利用大林姬鼠、黑线姬鼠、大仓鼠、棕背(?)4种啮齿动物和红松、毛榛、蒙古栎、胡桃楸、山杏、李子、毛樱桃7种树木种子进行了半自然围栏实验,探讨同域分布的啮齿动物生态位分化和资源利用模式。研究显示,啮齿动物都喜食红松、毛榛、蒙古栎,但对种子的选择性存在显着差异。大林姬鼠喜食蒙古栎、毛榛、红松(Ei:0.328,0.219,0.192),偏爱蒙古栎;黑线姬鼠喜食毛榛、蒙古栎、红松、毛樱桃(Ei:0.267,0.236,0.211,0.046),偏爱毛榛;棕背(?)喜食红松、蒙古栎、毛榛、毛樱桃(Ei:0.326,0.226,0.176,0.007),偏爱红松;大仓鼠喜食红松、毛榛、蒙古栎、李子、毛樱桃(Ei:0.118,0.118,0.118,0.060,0.034),对种子选择性没有其他鼠类明显。同域分布的啮齿动物在取食食物上具有较大重叠,但每种鼠类都具有明显的食物选择偏好,体现出共存过程中的食物生态位分化。4.啮齿动物贮食策略的季节与生境变化。通过种子调查,分别选择春、秋两季和次生阔叶林、混交林林缘、次生针阔混交林、人工落叶松林4种不同生境,进行贮食策略季节和生境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春季种子消耗比秋季更多更快。两个季节种子消耗速率规律一致,但消耗速率有差异。春季,啮齿动物对种子的取食量更大,占55.11%;秋季,扩散的种子数量更大,占58.47%,而且秋季扩散距离更远。(2)在不同生境环境中,种子命运差异较大,人工落叶松林中种子的消耗速率最快,在林缘处消耗速率最慢,阔叶林和混交林接近。种子总消耗率分别为,红松96.69%,毛榛99.10%,蒙古栎93.07%;取食量和扩散量,红松分别为48.62%和48.07%,毛榛分别为23.32%和75.78%,蒙古栎分别为61.07和32.00%。各种生境中蒙古栎剩余的较多。在林缘处,种子取食量均最低(红松28.33%,毛榛15.83%,蒙古栎44.00%),扩散量均最高(红松59.17%,毛榛84.17%,蒙古栎48.00%)。啮齿动物扩散种子的平均距离小于6 m,不同生境中扩散距离和埋藏深度差异均显着。(3)对于同域分布的不同种子,啮齿动物会识别判断种子的特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形成明显的取食偏好,导致种子具有不同的命运。通常营养物质丰富且容易处理的蒙古栎种子更多被取食;营养丰富但种皮厚、硬的毛榛贮藏量更多;红松取食量和贮藏量都较多。5.优势种大林姬鼠的取食行为与分散贮食策略。以优势物种大林姬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相机研究其在自然环境下的取食行为、活动节律及对种子的分散贮食策略。结果表明:(1)大林姬鼠夜行性活动,最早活动时间100%都在日落后,最晚活动时间99.96%在日出前。不同月份其活动起止时间略有差异,最早活动时间呈现提前的趋势,最晚活动时间呈现延后的趋势。取食行为谱包括运动行为(爬行、行走、跳跃)占57.96%、取食行为(觅食、取食、搬运、贮食和清理)占40.36%、警戒行为(警觉、逃离、追逐和共处)占1.68%。(2)每夜平均取食活动频次差异显着,8月7.2±2.8次/夜,9月为29.7±7.8次/夜,10月15.7±7.5次。每夜取食活动高峰在18:00~23:00,不同月份存在差异。遇到食物第1天活动频次最高,平均32.7±7.1次,随后每天的取食频次数值在10~22次之间,不同月份的趋势明显不同。取食活动与气温相关性不显着,与光照强度具有相关性。(3)具有明显的分散贮食行为,对不同种子的取食和贮藏策略不同,种子大小、种仁质量比、种皮厚度等种子特征和种子处理时间影响对种子的取食、扩散。原地取食的种子占15.09%,搬运后取食的种子占20.37%,被搬运贮藏的种子占41.20%,原地完好的种子占23.33%。取食的种子中蒙古栎(47.78%)最多,其次是红松(37.60%),毛榛最少(14.62%)。多数贮存点只贮存1颗种子,被埋藏在杂草、枯枝、落叶、灌丛、腐殖层下1~2 cm深的位置。
霍海军[8](2018)在《简介几种林木种子的贮藏技术和方法》文中指出林木种子是林业生产的繁殖材料,也是提高育苗质量的物质基础,更是决定造林成活率的要素。为此,林木种子的贮藏技术和方法非常重要,只有做好林木种子的贮藏,才能培育出优质的苗木,确保造林的成活率。本文重点阐述了林木种子的贮藏技术和方法。
郭欢欢,刘勇,吴成亮,宋协海[9](2017)在《国外林木种子休眠与贮藏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在系统收集国外林木种子休眠和贮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种子休眠原因及解除方法、部分种子最适贮藏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林木种子休眠与贮藏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休眠的分子调节机制、种子贮藏技术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做出了展望。
刘长渠[10](2015)在《毛榛和蒙古栎种子结实动态及其对林鼠种群波动的影响》文中认为自然环境下,许多外部环境因子都能对啮齿动物种群的数量波动产生影响。其中,食物对啮齿动物种群波动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进行,通过野外调查实验、半天然围栏实验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小兴安岭林区内两种林木毛榛和蒙古栎种子结实动态的年间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了鼠类对不同植物种子取食和贮食行为的差异以及这两种林木的结实量年间变化对当地两种主要的啮齿动物花鼠和大林姬鼠种群波动的影响;并深入研究不同植物种子单独饲喂对鼠类生理状况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野外毛榛和蒙古栎种子雨历年动态的调查并结合当地气候因子,分析了温度和降水对毛榛和蒙古栎种子年间结实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毛榛和蒙古栎种子年间结实量变化存在明显的大小年波动现象,种子年间产量差异显着。经相关分析表明,毛榛种子的结实量与每年四月开花期的平均温度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四月份的降水量不相关。蒙古栎橡子的结实量与每年五月的平均温度呈正相关;与五月份的降水量不相关。毛榛和蒙古栎结实量年间变化可能主要受当年花期温度的影响,降水量以及其它气候因子的共同作用可能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2)半天然围栏实验条件下,为鼠类提供不同的植物种子,研究了花鼠和大林姬鼠对不同植物种子的取食和贮藏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花鼠取食毛榛种子的比例较高,而对蒙古栎橡子进行了分散贮藏;花鼠和大林姬鼠的贮藏行为存在差异,花鼠主要以分散的方式贮藏食物,而大林姬鼠则将大量种子集中贮藏在巢穴内,较少采用分散贮藏的方式。花鼠和大林姬鼠贮藏这两种种子可以作为越冬的主要食物资源。(3)通过野外调查历年毛榛和蒙古栎的种子雨动态以及花鼠和大林姬鼠捕获率,研究了毛榛和蒙古栎种子结实量对花鼠和大林姬鼠种群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鼠和大林姬鼠种群数量在不同的年间有很大差异,且每年大林姬鼠的种群数量均显着高于花鼠。花鼠的捕获率与毛榛种子的结实量呈显着正相关,而与与蒙古栎橡子的结实量呈显着负相关。大林姬鼠捕获率与毛榛和蒙古栎种子结实量则无相关性。(4)通过室内控制实验,研究了毛榛种子和蒙古栎橡子分别饲喂对花鼠和大林姬鼠体重和存活的影响,并通过对实验鼠的解剖分析不同植物种子对鼠类生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毛榛种子长期饲喂对花鼠和大林姬鼠,对实验鼠的体重和存活均无影响;但是使用蒙古栎种子长期饲喂花鼠,则会造成实验鼠体重下降甚至死亡;解剖观察发现,与饲喂毛榛种子的实验鼠相比,饲喂蒙古栎橡子的实验鼠盲肠不正常的胀大,体内脂肪减少;而使用蒙古栎长期饲喂的大林姬鼠,实验鼠体重下降不明显,实验过程中无实验鼠死亡;解剖观察发现,饲喂蒙古栎橡子同样会造成实验鼠盲肠不正常的胀大。由此说明,两种鼠类对毛榛和蒙古栎种子的耐受性是造成其种群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浅析林木种子的贮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林木种子的贮藏(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林木种子生长特性 |
1.1 林木种子休眠及成因 |
1.2 林木种子休眠类别划分 |
2 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及应用要点 |
2.1 贮藏技术要点 |
2.2 休眠消除技术 |
2.3 种子精选技术 |
2.4 种子催芽技术 |
2.5 种子包衣技术 |
3 结语 |
(2)林业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林木树种休眠的含义、成因及休眠期的类型 |
1.1 树种休眠的含义 |
1.2 树种休眠的成因 |
1.3 休眠期的类型 |
2 林业种子安全贮藏的作用与办法 |
2.1 作用 |
2.2 办法 |
3 林木种子处理技术 |
3.1 种子精选技术 |
3.2 种子消毒技术 |
4 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有效运用 |
4.1 精选树种时的应用 |
4.2 树种催芽时的应用 |
4.3 树种包衣处理中的应用 |
4.4 树种育苗控制工作中的应用 |
5 结束语 |
(3)论林业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林木种子休眠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
1.1 定义 |
1.2 产生原因 |
1.2.1 存在内源抑制物 |
1.2.2 种子未彻底后熟 |
1.2.3 种胚发育不够彻底 |
2 种子贮藏的意义 |
3 林木种子安全贮藏的方法 |
3.1 普通干燥贮藏法 |
3.2 密封干燥贮藏法 |
3.3 保湿贮藏法 |
4 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
4.1 精选林木种子 |
4.2 林木种子催芽 |
4.2.1 层积催芽法 |
4.2.2 水浸催芽法 |
4.3 包衣技术处理 |
4.4 育苗控制工作 |
5 结束语 |
(4)珊瑚朴种子休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种子休眠原因研究概述 |
1.2.1 外源性休眠 |
1.2.1.1 物理休眠 |
1.2.1.2 机械休眠 |
1.2.1.3 化学休眠 |
1.2.2 内源性休眠 |
1.2.2.1 形态休眠 |
1.2.2.2 生理休眠 |
1.2.2.3 综合休眠 |
1.3 种子休眠机理研究进展 |
1.3.1 激素调节学说 |
1.3.2 代谢途径学说 |
1.3.3 基因表达的调节学说 |
1.4 解除种子休眠方法 |
1.4.1 物理方法 |
1.4.2 化学方法 |
1.4.3 综合处理 |
1.5 珊瑚朴概述 |
1.5.1 珊瑚朴种质资源情况 |
1.5.2 珊瑚朴应用价值 |
第二章 珊瑚朴种子休眠原因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种子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2.2 种皮透水性研究 |
2.1.2.3 种皮和胚浸提液的提取 |
2.1.2.4 种皮和胚浸提液的生物测定 |
2.1.2.5 种胚休眠特性的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种子基本生物学特性 |
2.2.2 种皮透水性 |
2.2.3 种皮和胚浸提液的生物测定 |
2.2.3.1 种皮和胚浸提液对白菜籽发芽率的影响 |
2.2.3.2 种皮和胚浸提液对白菜幼苗胚根长的影响 |
2.2.3.3 种皮和胚浸提液对白菜幼苗苗高的影响 |
2.2.4 种胚休眠特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珊瑚朴种子中内源物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种子中内源物的粗提 |
3.1.2.2 种子中内源物的初步分离 |
3.1.2.3 种皮和胚各分离物活性的生物测定 |
3.1.2.4 种皮和胚各分离物的鉴定 |
3.1.2.5 内源抑制物的半抑制浓度(IC50)的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种皮和胚各有机相的生物测定 |
3.2.1.1 种皮和胚中内源物对白菜籽发芽率的影响 |
3.2.1.2 种皮和胚中内源物对白菜幼苗胚根长的影响 |
3.2.1.3 种皮和胚中内源物对白菜幼苗苗高的影响 |
3.2.2 种皮萃取液中有机物分析 |
3.2.2.1 种皮石油醚萃取液中有机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分析 |
3.2.2.2 种皮乙醚萃取液中有机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分析 |
3.2.2.3 种皮乙酸乙酯萃取液中有机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分析 |
3.2.2.4 种皮甲醇萃取液中有机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分析 |
3.2.3 胚萃取液中有机物分析 |
3.2.3.1 胚石油醚萃取液中有机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分析 |
3.2.3.2 胚乙醚萃取液中有机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分析 |
3.2.3.3 胚乙酸乙酯萃取液中有机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分析 |
3.2.3.4 胚甲醇萃取液中有机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分析 |
3.2.4 几种化合物抑制中浓度(IC50)的测定 |
3.2.4.1 亚油酸抑制活性测定 |
3.2.4.2 2 ,6-二叔丁基对甲酚抑制活性测定 |
3.2.4.3 2 ,6-二甲氧基苯酚抑制活性测定 |
3.3 讨论 |
3.3.1 种子有机分离相的生物测定 |
3.3.2 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种类 |
第四章 珊瑚朴种子层积过程的生理生化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层积试验 |
4.1.2.2 种子层积过程中激素含量测定 |
4.1.2.3 种子层积过程中的生理指标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种子层积过程中发芽率的变化 |
4.2.2 种子层积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 |
4.2.2.1 ABA含量的变化 |
4.2.2.2 GA_3 含量的变化 |
4.2.2.3 IAA含量的变化 |
4.2.2.4 ZR含量的变化 |
4.2.3 各激素含量之间比值的变化 |
4.2.3.1 GA/ABA |
4.2.3.2 IAA/ABA |
4.2.3.3 ZR/ABA |
4.2.4 种子层积过程中生理指标含量变化 |
4.2.4.1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4.2.4.2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4.2.4.3 淀粉含量的变化 |
4.2.4.4 总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
4.2.4.5 粗脂肪含量的变化 |
4.3 讨论 |
4.3.1 种子层积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
4.3.2 种子层积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变化 |
第五章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5)绒毛白蜡二态型果实扩散与萌发的生态适应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多态性果实的生态适应 |
1.2.1.1 种子形态与扩散 |
1.2.1.2 种子休眠 |
1.2.1.3 种子萌发 |
1.2.1.4 土壤种子库 |
1.2.1.5 生态意义 |
1.2.2 种子萌发与休眠机制 |
1.2.2.1 环境对休眠的影响 |
1.2.2.2 种子结构与休眠的关系 |
1.2.2.3 种子萌发与环境的关系 |
1.2.2.4 种子萌发和休眠的分子调节 |
1.2.3 白蜡属果实的扩散与种子萌发 |
1.2.3.1 果实扩散 |
1.2.3.2 种子萌发 |
1.2.4 绒毛白蜡种子萌发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二态型果实的形态结构与扩散特征 |
2.1 果实及种子形态特征研究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2.1 二态型果实的界定 |
2.1.2.2 果序中两类果实的比例 |
2.1.2.3 果实与种子特征的观测 |
2.1.2.4 统计分析 |
2.1.3 结果与分析 |
2.1.3.1 二态型果实的界定 |
2.1.3.2 果序中两类果实数量间的比例 |
2.1.3.3 果实表型特征的年度比较 |
2.1.3.4 果实的异常发育 |
2.1.3.5 果实主要表型性状的相关分析 |
2.1.4 讨论 |
2.1.4.1 二态型果实产生的原因 |
2.1.4.2 果实形态性状间的相关性 |
2.1.4.3 果实性状的稳定特征 |
2.1.5 小结 |
2.2 果实及种子结构特征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2.1 果实的形状 |
2.2.2.2 果实的总体结构 |
2.2.2.3 种子结构特征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2.3 果实形态特征对扩散的影响 |
2.3.1 材料 |
2.3.2 方法 |
2.3.2.1 二态型果实表型特征测量 |
2.3.2.2 果实水平扩散特征 |
2.3.2.3 数据统计分析 |
2.3.3 结果与分析 |
2.3.3.1 果实形态特征 |
2.3.3.2 果实水平扩散距离与扩散时长 |
2.3.3.3 果实沉降速度 |
2.3.3.4 果实表型特征与水平扩散的相关性 |
2.3.4 讨论 |
2.3.4.1 果实沉降速度 |
2.3.4.2 释放高度对果实水平扩散的影响 |
2.3.4.3 风速对果实水平扩散的影响 |
2.3.4.4 果实表型特征对扩散的影响 |
2.3.5 小结 |
本章小结 |
3 二态型果实及种子的萌发适应性 |
3.1 光周期对果实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2.1 种子萌发对不同光周期的响应 |
3.1.2.2 贮藏对种子在24h光照下萌发的影响 |
3.3.2.3 发芽指标测量及计算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3.1 种子对不同光周期的萌发响应 |
3.1.3.2 贮藏对种子在24h光照下萌发的影响 |
3.1.4 讨论 |
3.1.4.1 种子萌发对光周期的响应 |
3.1.4.2 种子后熟对萌发的响应 |
3.1.4.3 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差异 |
3.1.5 小结 |
3.2 光照强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2.1 不同梯度的光照强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2 土埋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3 发芽指标测量及计算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3.1 种子萌发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 |
3.2.3.2 种子萌发对土埋处理的响应 |
3.2.4 讨论 |
3.2.4.1 光照强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4.2 土埋及果翅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1 材料 |
3.3.2 方法 |
3.3.2.1 温度对新采收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2.2 贮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2.3 发芽指标测量及计算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3.1 温度对种子及果实萌发的影响 |
3.3.3.2 贮藏对种子在低温萌发时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对温度反应的差异 |
3.4.2 贮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5 小结 |
本章小结 |
4 二态型种子萌发初期的转录水平差异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RNA提取及RNA文库构建 |
4.2.2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组装 |
4.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注释 |
4.2.4 Unigene基因功能注释及分类 |
4.2.5 调控绒毛白蜡种子萌发初期的差异基因的鉴定 |
4.2.6 Realtime-PCR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RNA质量检测 |
4.3.2 测序产量和组装质量统计 |
4.3.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4.3.4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4.3.5 调控绒毛白蜡种子萌发的主要基因鉴定 |
4.3.5.1 对光响应的有关基因及代谢通路 |
4.3.5.2 与萌发有关的激素基因分析 |
4.3.5.3 有关萌发与休眠的代表性GO富集 |
4.3.5.4 与胚乳与关的差异基因 |
4.3.5.5 其他与种子萌发有关的基因 |
4.3.6 测序结果与定量PCR结果的比较 |
4.4 讨论 |
4.4.1 调控绒毛白蜡种子萌发的激素 |
4.4.2 二态型种子对光的应答反应 |
4.4.3 调控种子萌发的GO富集的生物过程 |
4.4.4 调控胚乳破裂的基因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香椿种子特定贮藏条件下活力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处理 |
1.2 指标测定 |
1.2.1 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测定 |
1.2.2 电导率 |
1.2.3 生理生化指标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贮藏条件对香椿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影响 |
2.2 不同贮藏条件对香椿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3 不同贮藏条件对香椿种子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7)张广才岭森林啮齿动物分散贮食行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啮齿动物贮食行为研究进展 |
1.2.1 贮食行为 |
1.2.2 贮食方式 |
1.2.3 贮食行为模式 |
1.2.4 影响贮食的因素 |
1.2.5 贮食生境特征与种子贮藏空间分布 |
1.2.6 动物贮食的生态学意义 |
1.3 课题来源 |
2 研究地区概况、研究内容与目标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水系 |
2.4 气候 |
2.5 主要植被类型 |
2.5.1 原始森林植被 |
2.5.2 次生林森林植被 |
2.5.3 疏林植被 |
2.5.4 人工针叶林植被 |
2.5.5 其他植被 |
2.5.6 经济植物 |
2.5.7 主要种子植物 |
2.6 动物资源 |
2.6.1 啮齿动物类群 |
2.6.2 野生动物资源 |
2.7 研究内容与目标 |
2.7.1 研究内容 |
2.7.2 研究目标 |
3 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地点与方法 |
3.2.1 研究地概况 |
3.2.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 |
3.3.1 铗捕、笼捕结果 |
3.3.2 红外相机监测结果 |
3.3.3 啮齿动物群落结构 |
3.3.4 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 |
3.4 讨论 |
3.4.1 啮齿动物调查方法 |
3.4.2 红外相机的应用 |
3.4.3 啮齿动物分布特点 |
3.4.4 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 |
3.5 本章小结 |
4 啮齿动物选择的种子特征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种子测定 |
4.2.2 种子营养成分测定 |
4.2.3 实验种子标记与追踪 |
4.2.4 种子命运定义 |
4.2.5 数据统计 |
4.3 结果 |
4.3.1 实验种子的基础特征 |
4.3.2 啮齿动物消耗的种子特征 |
4.4 讨论 |
4.4.1 贮食动物与植物的关系 |
4.4.2 影响贮食行为的种子特征 |
4.4.3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同域分布啮齿动物的食物选择策略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地选择 |
5.2.2 笼捕法捕捉活体动物 |
5.2.3 种子选择顺序实验 |
5.2.4 种子选择实验 |
5.2.5 选择指数 |
5.2.6 数据统计 |
5.3 结果 |
5.3.1 种子的取食与利用 |
5.3.2 种子的选择次序 |
5.3.3 对不同种子的选择 |
5.3.4 对相同种子的选择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啮齿动物贮食策略的季节与生境变化 |
6.1 引言 |
6.2 研究地点与方法 |
6.2.1 样地选择 |
6.2.2 种子特征测定 |
6.2.3 种子标记与追踪 |
6.2.4 种子释放与调查 |
6.2.5 种子命运定义 |
6.2.6 数据统计 |
6.3 结果 |
6.3.1 生境基本特征 |
6.3.2 种子的生存曲线 |
6.3.3 发现种子时间 |
6.3.4 种子50%消耗时间 |
6.3.5 种子命运 |
6.3.6 种子扩散特征 |
6.4 讨论 |
6.4.1 啮齿动物取食策略的影响因素 |
6.4.2 啮齿动物贮食策略的季节差异 |
6.4.3 啮齿动物贮食策略的生境差异 |
6.4.4 啮齿动物对种子的选择差异 |
6.5 本章小结 |
7 大林姬鼠取食行为与分散贮食策略研究 |
7.1 引言 |
7.2 研究地点与方法 |
7.2.1 样地选择 |
7.2.2 红外相机设置 |
7.2.3 动物活动行为观察 |
7.2.4 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日出日落时间测定 |
7.2.5 种子特征测定 |
7.2.6 种子标记与追踪 |
7.2.7 种子释放与调查 |
7.2.8 种子命运定义 |
7.2.9 数据统计 |
7.3 结果 |
7.3.1 啮齿动物调查与识别 |
7.3.2 取食行为分类与定义 |
7.3.3 取食行为策略 |
7.3.4 分散贮食策略 |
7.4 讨论 |
7.4.1 大林姬鼠的活动节律 |
7.4.2 活动节律的影响因素 |
7.4.3 取食行为谱 |
7.4.4 种子选择偏好 |
7.4.5 种子分散贮藏 |
7.4.6 种子扩散距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简介几种林木种子的贮藏技术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干藏方法 |
1.1 普通干藏方法 |
1.2 密封干藏方法 |
1.3 库藏方法 |
1.4 干藏方法注意事项 |
2 湿藏方法 |
2.1 露天埋藏方法 |
2.2 室内堆藏方法 |
2.3 窖藏方法 |
3 结语 |
(9)国外林木种子休眠与贮藏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
1.1 种子休眠原因 |
1.1.1 种壳阻碍 |
1.1.2 内源抑制物作用 |
1.1.3 内外源因素综合作用 |
1.2 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 |
2 种子贮藏的研究进展 |
2.1 种子贮藏生理 |
2.2 影响种子贮藏期的主要因素 |
2.2.1 种子含水量 |
2.2.2 环境温湿度 |
2.2.3 其他因素 |
3 总结与展望 |
(10)毛榛和蒙古栎种子结实动态及其对林鼠种群波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啮齿动物种群动态的研究 |
1.2.2 种子雨研究进展 |
1.2.3 啮齿动物的贮食行为研究 |
1.3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3.1 气候因子对毛榛和蒙古栎种子雨丰富度的影响 |
1.3.2 花鼠和大林姬鼠分别对毛榛和蒙古栎的贮食行为研究 |
1.3.3 花鼠和大林姬鼠种群波动特征与种子丰富度的关系 |
1.3.4 毛榛和蒙古栎单一饲喂对花鼠和大林姬鼠生理状况的影响 |
第2章 研究区域的自然概况 |
2.1 研究区域地理概况及气候特征 |
2.2 研究区域的植被类型 |
2.3 研究动物 |
第3章 气候因子对毛榛和蒙古栎种子结实特征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地点和研究对象 |
3.2.1 样地选择 |
3.3 研究方法 |
3.3.1 蒙古栎结实量的调查 |
3.3.2 毛榛结实量的调查 |
3.4 数据分析 |
3.5 研究结果 |
3.5.1 温度和降水量对毛榛种子结实量的影响 |
3.5.2 温度和降水量对蒙古栎橡子结实量的影响 |
3.6 讨论 |
第4章 围栏条件下花鼠和大林姬鼠对毛榛和蒙古栎种子的取食和贮藏 |
4.1 引言 |
4.2 研究地点和研究对象 |
4.2.1 研究区域概况 |
4.2.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围栏设计 |
4.3.2 实验用种子的收集和标记 |
4.3.3 实验设计和步骤 |
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5 研究结果 |
4.5.1 花鼠对蒙古栎和毛榛的取食与贮藏 |
4.5.2 大林姬鼠对蒙古栎和毛榛的取食与贮藏 |
4.6 讨论 |
第5章 毛榛和蒙古栎结实量对花鼠和大林姬鼠种群波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地点和研究对象 |
5.2.1 研究区域概况 |
5.2.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方法 |
5.3.1 啮齿动物种群数量调查 |
5.3.2 毛榛和蒙古栎种子结实量调查 |
5.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5 研究结果 |
5.5.1 毛榛和蒙古栎结实量对花鼠种群数量的影响 |
5.5.2 毛榛和蒙古栎结实量对大林姬鼠种群的影响 |
5.6 讨论 |
第6章 毛榛和蒙古栎饲喂对花鼠和大林姬鼠体重和存活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地点和研究对象 |
6.2.1 研究区域概况 |
6.2.2 研究对象 |
6.3 研究方法 |
6.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5 研究结果 |
6.5.1 毛榛和蒙古栎分别饲喂对花鼠的影响 |
6.5.2 毛榛和蒙古栎分别饲喂对大林姬鼠的影响 |
6.6 讨论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浅析林木种子的贮藏(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J]. 海潮. 南方农业, 2021(30)
- [2]林业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有效性[J]. 卜婷.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1(09)
- [3]论林业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J]. 史延强. 山西农经, 2020(10)
- [4]珊瑚朴种子休眠机理研究[D]. 刘序.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5]绒毛白蜡二态型果实扩散与萌发的生态适应策略[D]. 田旭平.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6]香椿种子特定贮藏条件下活力变化的研究[J]. 张海波,杨桂娟,高卫东,祝燕,黄放,裴昊斐,李庆梅. 林业科学研究, 2019(02)
- [7]张广才岭森林啮齿动物分散贮食行为策略研究[D]. 李殿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8]简介几种林木种子的贮藏技术和方法[J]. 霍海军. 吉林农业, 2018(11)
- [9]国外林木种子休眠与贮藏的研究进展[J]. 郭欢欢,刘勇,吴成亮,宋协海.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4)
- [10]毛榛和蒙古栎种子结实动态及其对林鼠种群波动的影响[D]. 刘长渠. 河南科技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