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冷蒸发器与热力膨胀阀调节回路的稳定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宇[1](2020)在《恒温恒湿试验箱制冷系统的仿真模拟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单级压缩制冷不能满足低温情况下的恒温恒湿箱中的复合环境要求,本文在节能减排的原则下,确定了 R507A/R23复叠制冷循环为研究对象。制冷循环各部件的结构尺寸和换热效果影响整个系统的空间布置,运行状态和经济效益,因此计算机仿真结合正向设计以及局部结构模拟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手段。计算机仿真提供产品性能给正向选型设计,正向选型设计为建立仿真试验台进行铺垫,局部结构模拟有利于仿真中复杂结构参数的获取。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研究该复叠制冷系统特性和搭建试验台提供基础,利用正向常规设计和MATLAB GUI,完成对总体的快速设计,即确定了低温环境可达-50℃的minicool恒温恒湿箱的结构参数和型号。通过GUI进行COP分析,吻合度较高,能满足快速设计的需要。(2)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适用于环境的蒸发器、冷凝器模型等,对微元进行分析,给出了其控制方程以及迭代方法的具体算法流程等。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压缩机模型,给出了输气系数等。利用MATLAB中的S函数建立了 R23等制冷剂模型,使物性参数的调用更加准确和迅速。利用MATLAB中的level 2 M S函数建立了蒸发器,冷凝器,蒸发冷凝器等的可视化模块,便于研究单相区,两相区的换热流动。由仿真结果可知,制冷剂侧换热系数在单相区较低,在两相区总体呈下降趋势,空气侧换热系数较为平稳。基于顺序模块法,通过Simulink建立系统整体仿真,在试验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改变箱内基本环境条件,将试验测得数据与仿真结果相比较。对比分析可知,设定温度越低,整体性能降低,仿真误差越大。试验验证模型精确度后,改变模型中的结构参数,观察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外管直径增大,整体换热量都会增大,翅片间距增大,总换热量增大,但换热系数减小。翅片厚度增大,换热总量缓慢增大。对具体冷凝器分布参数模型而言,观察每微元,发现制冷剂侧换热系数整体随流程增大减少,空气侧换热系数变化微弱,热流密度在过热区、两相区增大,过冷区减少。(3)采用Ansys,Fluent软件对水泡冷凝器壳程冷凝相变流动进行模拟,采用Lee模型,得出的结果表明:流体呈“Z”字型,经折流板后流速增加,折流板后死区存在较多凝液。图[70]表[23]参[85]
李晓琼[2](2020)在《工业热泵能质提升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在既定条件下,能量的应用究其根本是能量自身品质的应用,即能质的应用。能质一旦达不到既定的应用条件,就可视为无效能。而无效能的出路有二:或是继续用于更低能质条件,主要涉及能源的梯级利用;亦或是提升能质达到既定能质的要求。目前,我国大约50%的工业能耗以废热形式被排放,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同时,工业领域对100-160℃温度范围的热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科研人员提出采用能质提升技术来进一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高能耗需求与低能效转化率之间的冲突。其中,单级高温热泵和复叠式热泵系统分别被用于小温差提升和大温差提升的场所,在工业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规划了高温热泵工质优选、流固耦合与热力系统优化匹配的理论路线。在此基础上对单级高温热泵和复叠式热泵的提质原理和能量方程进行了介绍,从理论上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文中以喷射器提质方法为例,提出一种数值解法求解喷嘴和扩压段的结构尺寸,作为流固耦合方法的实例计算,该方法既适用于纯工质和混合工质,又克服了传统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和不准确性。本文根据高温热泵工质的优选方法,开发了高温工质BY6,从理论角度选出了最适用于复叠式热泵系统的工质对BY3B/BY6,在实验中该系统的热水温度达到168.4℃,是目前热泵系统的最高制热温度。该系统提升温差最高可达到113.4℃。提升温差为70℃时,COP达到2.86,性能超过已有的单级热泵系统。基于研发成功的工质BY6,为了检测312 kW工业级开启式无油双螺杆压缩机性能,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简化型检测方法,利用喷射器同时调节系统能量和质量平衡,省却了传统性能检测装置中的冷热源和换热器等设备,投资成本节约约94.5%,该方法系国内外首次提出。利用上述方法搭建的实验装置对设计机组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证明压缩机最高排气温度达到184.8℃,等熵效率约为70%,容积效率约为90%。作者针对某石化企业的甲醇回收塔及半再生重整预加氢装置的生产过程,提出分别用单级和复叠式热泵系统来实现对余热提质并再生回用的技术方法,从4E(能源、(火用)、热经济性和环境性能)角度对耦合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装置不仅能满足技术要求,且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和环境性能。其中,在考虑排放气体惩罚成本时,两个耦合系统的最低投资回收期分别为0.31年和0.36年。
乐意[3](2019)在《基于热源塔的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构建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建筑中普遍使用的供暖空调冷热源方案为:冷水机组加锅炉、空气源热泵和水地源热泵系统。冷水机组加锅炉系统设备使用率低。空气源热泵在夏季工况下工作时效率低,在冬季工况下工作时会出现结霜问题,影响运行。水地源热泵初始投资高,并且地理条件对系统有较大限制。现代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类型复杂多样,建筑的舒适性要求逐渐增高,各个房间要求能独立地控制室内的温度和空调开关机时间。基于热源塔的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不仅设备利用率高、冬季效率高,而且能随着室内负荷的变化调整系统性能,使建筑的能耗降低,因此基于热源塔的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推广价值。本文构建了压缩机、套管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电子膨胀阀、热源塔等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及各部件进出口参数进行耦合,集成基于热源塔的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本文根据与企业合作合作研发的集散式热源塔热泵空调机组样机,分别在不同室外参数和不同开机台数的条件下,测出该样机的制热量和主机性能系数(COPcomp)。利用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的制热量和COPcomp的误差均在±15%以内,平均误差分别为6.1%和5.3%,该模型较为精确。为探究基于热源塔的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的在冬季工况下的运行规律,本文研究了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室外空气相对湿度、热源塔进口空气流量、溶液质量流量、系统负荷率和系统开机率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室外空气相对湿度、热源塔进口空气流量和溶液质量流量的增加都能使系统蒸发温度和COPcomp升高,而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对两者影响较大。集散式系统在系统负荷率为60%左右时运行效率最高。当关闭室内机的数量在5台以内时,集散式系统的COPcomp基本无变化,系统能效比(EER)下降缓慢。当室内机关闭数量超过5台时,系统COPcomp和EER开始逐渐降低。为探究集散式供暖系统的冬季运行特性及节能潜力,本文利用构建的基于热源塔的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以常州办公楼为例,进行了系统冬季工况的性能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将新型集散式热源塔热泵空调系统与常规多联机系统及常规热源塔热泵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典型冬季日,集散式系统的COPcomp要高于多联机系统,而与热源塔热泵系统相近,EER与多联机系统相近,但要高于热源塔热泵系统。在整个冬季工况,集散式系统的平均COPcomp比多联机系统高出9.5%,比热源塔热泵系统高出6.2%,平均EER与多联机系统相近,比热源塔热泵系统高出15.9%。
张彦[4](2018)在《高温热泵能质提升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高温热泵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能质提升技术,是可以满足实现清洁能源供暖和工业节能的技术之一,在此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的热泵技术及应用进行深入的创新性研究。其创新研究的目标是实现大幅度提升能质的效果,以期利用温度尽可能低的热源,如工业排放低温热、冬季的空气源、太阳能等,满足建筑用能及工业余热供暖远距离输送的需求。本文对高温热泵工质进行了理论分析,对高温热泵进行了试验和仿真研究,使其制热温度达到了创纪录的130℃指标,且单级提升温差为50℃,并将其推广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在此基础上对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进行了经济和整体性评价。本文提出新型双元高温混合工质BY-5,该工质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高温性能,其ODP为0,GWP值较低,临界温度为155℃,适用于制热温度为110-130℃,单级温升为50℃的工况。将BY-5与高温工质R11、R113、R114、R123、R21、R236ea、R245ca、R245fa的理论循环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其压力、制热量、COP、容积制冷量四个关键参数方面表现最优。本文对高温热泵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热源温度70-80℃、制热温度为110-130℃区间循环性能优越。当制热温度为130℃时,机组相应的冷凝压力、压缩比、排气温度和COP分别为2.71 MPa、4.44、132.37℃和2.54。热源侧和使用侧的温差?T小于46℃时,热泵机组的COP始终大于3.0,机组运行稳定,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该结论有利于将高温热泵推广到各种形式的低温热源利用中。对试验高温热泵系统建立数学仿真模型,根据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系统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试验值和模型计算值变化趋势一致,热泵输入功率、制热量及COP三个参数的最大偏差分别为3.83%、5.39%和3.55%。利用该模型进行工况预测,结果表明135℃以内的工况,BY-5的性能更具优越性。本文尝试将130℃高温热泵技术推广到工业应用,用于化工精馏塔底重沸器节能改造中,实现工业化稳定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为满足清洁供暖需求,本文还对太阳能热泵系统替代传统锅炉供暖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分析了其在不同制热温度段适宜采用的循环工质,并对太阳能热泵系统、空气源热泵、燃煤锅炉、燃气锅炉和电锅炉五种供热方式的经济和整体性能,采用费用年值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太阳能热泵的年值费用比燃煤锅炉略低2%;电锅炉供暖的费用最高,经济性最差。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泵系统的评判因子为0.857和0.768,相对于锅炉供暖方式来说评判因子更高,太阳能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属于较高等级,可进行推广。
何俊,陶乐仁,虞中旸[5](2018)在《变流量制冷系统循环性能稳定性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变制冷剂流量(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VRF)空调系统中过热度、制冷量及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等参数的不稳定现象,利用R32变流量制冷循环实验台,研究过热度振荡对系统参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系统内制冷剂流量的增加,蒸发器内制冷剂流型迅速变化,引起换热方式的交替,过热度进入最小稳定过热度线(Minimal Stable Superheat,MSS)的不稳定区间,从而产生了过热度振荡;当过热度处于不同运行频率下的最小稳定点时,系统性能达到最佳,控制难度得到优化;系统定压比运行下,频率的增大对压缩机耗功有更直接的影响,因而导致COP与频率成反比。
杨立然[6](2018)在《干空气能中央空调机组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空调技术发展,传统机械制冷方式面临转型升级;蒸发冷却技术具有节能、低碳、经济、健康的独特优势,而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自身性能有待提高。将蒸发冷却与传统机械制冷有机结合,可实现两种技术的协同运行与相互耦合,弥补单纯采用其中一方所存在的不足,有利于优化蒸发冷却设备,拓宽其使用范围,同时提高机械制冷性能,促进节能减排,实现两者优势互补。国内外对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协同耦合技术的研究相对缺乏,尤其是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对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匹配、切换和协同运行策略还有待突破。本文就国内外相关技术与设备研究现状,提出一种新型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协同耦合空调机组,对机组进行理论与应用研究,实现天然冷源和人工冷源的优势互补、冷源和末端的一体化,节地、节水、节能环保。(1)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复合空调机组研究及应用现状,通过原理和结构对比,分析归纳了复合空调机组技术形式;根据气象参数影响与使用特点,对不同技术形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说明。(2)介绍了新型空调试验样机的设计方案,阐述了机组的风量平衡和热平衡,并说明了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以期对类似试验样机的加工生产及后续的试验测试等提供参考。(3)在国家级标准焓差试验室对机组进行了试验测试研究;对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两者之间的匹配、切换和协同运行模式与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类似工程案例,对复合节能空调技术的应用与前景进行了展望,对今后针对相应设备进行结构与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通过测试:1)在干燥工况:一、二次空气进风干球温度35℃,湿球温度21℃,机组间接-直接蒸发冷却模式下,直接蒸发冷却段最佳水气比为0.38,最佳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风量比为1.1,温降达7.6℃,效率达95%,间接蒸发冷却段最佳水气比为0.33,最佳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风量比为1.07,温降达7.7℃,效率达57%,此时二、一次空气的填料迎面风速分别为1.3m/s、2.1m/s。2)在中等湿度工况:一、二次空气进风干球温度38℃,湿球温度26℃,机组间接蒸发冷却+机械制冷模式下,间接蒸发冷却段最佳水气比为0.30,最佳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风量比为1.2,温降达7.7℃,效率达57%,机械制冷COP达4.1,此时二、一次空气的填料迎面风速分别为1.51m/s、2.1m/s。3)在标准高湿度工况:一、二次空气进风干球温度38℃,湿球温度28℃,机组间接蒸发冷却+机械制冷模式下,间接蒸发冷却段最佳水气比为0.25,最佳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风量比为1.4,温降达7.7℃,效率达58.3%,机械制冷COP达4.1,此时二、一次空气的填料迎面风速分别为1.76m/s、2.1m/s。研究表明,在标准高湿度工况下,机组直接蒸发冷却效率可达到90%以上,间接蒸发冷却效率可达到60%以上,与高湿度地区一般效率参数75%、55%相比,分别增长26%、9%以上。机组机械制冷COP值可达4.0以上,与传统机械制冷系统相比,提高30%以上。机组间接蒸发冷却效率达65%左右,可起到很好的预冷作用,间接-直接蒸发冷却模式出风温度可降低至进风湿球温度以下。在干燥地区,采用蒸发冷却模式基本可满足全年要求,几乎不需要开启机械制冷辅助;随着湿度的增加,所需开启机械制冷时间会有所升高,而在中等湿度地区夏季,单级间接蒸发冷却即可承担30%的负荷,而在高湿度地区夏季该比例依然可以达到20%左右,全年节能约达到40%-80%。
王汉青[7](2018)在《预混喷嘴式分流器对改善冷风机性能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决定蒸发器综合传热性能的重要条件是分流器对节流后气液两相制冷剂等干度、等流量分配。分流器通常按照标准工况设计,当系统偏离设计工况运行时,冷风机各支路压降差别增大,容易造成分流器的均匀分流能力大幅下降甚至丧失,导致蒸发器内各个流路供液不均。本文优化了一种新型的分配机理的分流器,并提出了新型分流器性能的测试方法,分析了新型分流器的可行性,以及在当前形势下对于能源节约,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意义深远。文中介绍了临界流理论,建立两相临界流动数学模型,并基于临界流理论对临界喷嘴的尺寸进行了选型计算,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分流器,并对预混喷嘴式分流器进行CFD模拟得出以下结论:调整液体体积率为20%时,经过旋流叶片和整流器的整流作用下,到达各喷嘴入口时,气液混合基本均匀,分流器各个喷嘴入口的流型基本一致,达到了流型整定的作用,基本实现了分流器等干度等流量分配。这也和第五章中在设计工况下(库温-18℃),预混喷嘴式分流器对应的冷风机各支路不均匀度为0.78%相一致。本文将文丘里分流器,CAL分流器,气液分离式分流器,带喷嘴式分流器和预混喷嘴式分流器五种分流器连入冷风机测试系统,库温在0℃,-4℃,-8℃,-12℃,-16℃,-20℃,以及设计工况-18℃七种工况下采集并处理数据,得到五种分流器的不均匀度,平均过热度,以及对应冷风机的制冷量,传热系数,分流器压降,冷风机压降,和总压降,并绘制成图进行对比,通过实验研究以及数据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库温的降低,分流器的不均匀度也成下降趋势,当越接近喷嘴的设计工况,(蒸发温度-25℃,库温-18℃),喷嘴的分配效果最好,不均匀度只有0.78%,各支路供液均匀。相同工况下,预混喷嘴式分流器不均匀度最低,从低到高依次为带喷嘴的分流器,气液分离式分流器,CAL分流器,文丘里分流器。(2)随着库温的降低,过热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整个工况范围内,平均过热度最小的为预混喷嘴式分流器,相同工况下,其次是带喷嘴式,气液分离式分流器,CAL式分流器,文丘里式分流器对应的冷风机的过热度最大,当工况较低,在-8℃以下时,CAL,气液分离式分流器和喷嘴式分流器对应的冷风机的平均过热度都接近3℃以下,说明冷风机供液充分,冷风机蒸发面积得到了充分利用。(3)在0℃库温时,预混喷嘴式分流器制冷量最大为8.65kW,其次是带喷嘴式分流器,测得制冷量为8.4 kW,在库温为0℃时预混喷嘴式分流器比带喷嘴式分流器,气液分离式分流器,CAL分流器,文丘里分流器其对应冷风机的制冷量分别提高了3.0%,10.9%,20.1%和25.4%。库温为-18℃时预混喷嘴式分流器对应的冷风机的制冷量为6.0kW,相比带喷嘴式分流器,气液分离式分流器CAL分流器和文丘里分流器其对应蒸发器的制冷量分别提高3.2%,9.2%,16.3%和22.7%。相同实验工况下,预混喷嘴式分流器对应的制冷量最大。(4)随着库温的降低,冷风机的传热系数都随之降低。库温为0℃时,预混喷嘴式分流器对应冷风机的传热系数最大为39.0W/(m2·K),分别比带喷嘴式,气液分离式,CAL,文丘里式分流器传热系数提高了3.2%,7.7%,17.5%和22.3%。库温为-18℃时传热系数为31.8 W/(m2·K),相比喷嘴式,气液分离式分流器,CAL分流器,文丘里分流器对应的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了0.7%,0.9%,10.1%和13.2%。相同实验工况下,预混喷嘴式分流器对应的传热系数最大。(5)五种形式分流器的压降、冷风机的压降和冷风机的总压降都随着库温的降低而减小,预混喷嘴式分流器对应冷风机的压降最小,说明预混喷嘴式分流器供液充足,冷风机蒸发面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其次是带喷嘴式,然后是气液分离式分流器,CAL,文丘里,预混喷嘴式分流器的压降占冷风机总压降的百分比最高,其他三种分流器的压降占冷风机总压降的百分比较小。预混喷嘴分流器的压降及总压降都是最大的,其次是文丘里,CAL,然后压降最小的是气液分离式分流器。本文所设计的分流器提高了冷风机的蒸发压力,制冷量及换热系数,对优化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有重要意义,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流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换热温差,降低了冷风机的不可逆损失,对冷风机的传热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当前形势下对于能源节约,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意义深远。
朱荣鑫[8](2018)在《开孔翅片管式换热器传热、流阻及结霜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空气源热泵具有节能、设备利用率高、安装简单、环保效益好等突出优点,在我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然而在低温、高湿工况下工作时,室外机翅片管式换热器极易结霜,致使换热器换热性能恶化,机组能耗大幅度增长,COP急剧下降甚至停机,严重影响了空气源热泵的使用效果。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空气源热泵室外机结霜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翅片片型是影响室外机换热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结霜也有重要的影响。为改善空气源热泵室外机在干工况和结霜工况下的空气侧流动和换热性能,延缓霜层生长,本文提出对翅片进行开孔,基于流体力学、传热学、热力学等理论对其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翅片开孔研究。针对平直翅片流动和换热薄弱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孔径d、纵向孔管中心距W1、横向孔管中心距Y1等为变量参数,基于空气源热泵室外机换热器的基本尺寸分别设计了椭圆孔翅片和圆孔翅片。在验证CFD计算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对开孔翅片和平直翅片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模拟计算。采用极差法对开孔翅片的换热因子j和摩擦因子f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d为关键因素,W1为重要因素,Y1为一般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又分别设计了圆孔翅片circle10和椭圆孔翅片ellipse10作为补充。在Re=8893558范围内,大孔径椭圆孔翅片(d1=5.6mm/d2=4.5mm)和圆孔翅片(d=5.0mm)的传热因子j分别提升了11.46%23.92%、7.83%23.13%,其摩擦因子f也分别增加了11.58%27.43%、10.24%22.95%。对综合性能评价指标j/f1/2、j/f1/3计算表明,相同压降、泵功下,开孔翅片的换热能力均优于平直翅片。其中,ellipse9和circle10分别是综合性能最好的片型。温度和速度分布云图表明,温度边界层和速度边界层在开孔位置均被破坏,增强了气流扰动,达到了强化换热的目的,同时也带来了摩擦阻力的增加。结霜试验研究。结合模拟计算的优化结果,分别定制ellipse9、circle10以及平直翅片管式换热器,并对其进行了结霜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翅片表面开孔和提高风速均能提升结霜工况下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综合性能。结果如下:1)翅片片型的影响。在其他工况相同的情况下,迎面风速为1.0m/s、2.0m/s、3.0m/s时开孔翅片管式换热器的阻力增加较慢,与平直翅片管式换热器相比滞后了10min20min。说明其外表面霜层(体积)生长速度较慢,翅片表面开孔能够有效延缓结霜,且迎面风速越小延缓效果越明显。与平直翅片管式换热器相比,在运行时间较长的情况下,circle10圆孔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结霜质量、总换热量、机组COP、平均当量换热系数分别提升了9.85%26.89%、7.58%24.83%、5.48%7.69%、24.18%54.40%,ellipse9椭圆孔翅片管式换热器相应参数的增幅分别为14.64%28.33%、8.76%25.99%、8.28%9.76%、29.39%62.66%。。2)迎面风速的影响。增加迎面风速也有助于延缓翅片管式换热器的霜层体积的生长速度,提升换热量、平均当量换热系数、机组COP以及结霜量。但当风速达到一定时,风速对延缓霜层生长的效果不再明显,且会造成较大的空气阻力,故应根据实际运行工况,合理选择迎面风速。延缓结霜分析和关联式拟合。试验观察显示,翅片管式换热器表面霜层的生长并不均匀,主要表现在前排翅片霜层体积生长较快,后排翅片较慢,造成后排翅片还具有良好换热性能的情况下,因前排翅片间通道被霜层堵塞,气流急剧减小而丧失换热性能。翅片表面开孔和提高风速均可提高对翅片表面湿空气和析出的凝结水产生的扰动作用,在冻结之前把前排翅片表面的凝结水吹向后排翅片,促使开孔翅片管式换热器的前后排翅片外表面霜层分布更加均匀,霜层体积生长速度较慢,从而使得阻力增加较慢,延缓了除霜周期。根据试验数据,拟合整理获得了结霜工况下,椭圆孔翅片和圆孔翅片管式换热器的流阻和对流换热准则关联式,在关联式中引入无量纲时间Fo数变量,可用于流阻和传热的计算。霜层生长预测模型研究。提出采用ANFIS的方法对翅片管式换热器外表面霜层生长进行研究,该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几何结构的翅片管式换热器外表面的霜层质量生长。在ANFIS霜层生长预测模型中,以j/f1/3(代表换热器的几何特征,例如翅片类型、翅片间距、管排数等)、风速、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换热器壁温、时间6个参数作为输入变量,单位基管长度的结霜质量作为预测变量。基于试验和文献的5005组试验数据,完成了对ANFIS霜层生长预测模型的训练和测试。与试验数据相比,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R2分别为0.9985和0.9984、RMSE分别为0.6945和0.7018,说明该模型已经具备了很好地泛化能力。由结果分析可知:在结霜初始阶段,ANFIS模型预测结果误差较大,但随后快速减小,并维持在5%以内,大幅提升了预测精度;在ANFIS模型中引入j/f1/3指标,能够量化几何因素对霜层生长的影响,使ANFIS模型能够比较准确预测不同几何结构的翅片管式换热器的霜层质量生长。与理论预测模型相比,ANFIS预测模型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翅片管式换热器霜层质量生长预测的较好方法。
赵培忠[9](2017)在《膨胀阀在快速冻结行业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根据连续速冻装置生产工艺和膨胀阀工作机理,分析了膨胀阀在应用过程中产生自激振荡现象原因及其破坏性。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推理出连续速冻装置热负荷占比对膨胀阀选型的影响,得出了处理量在1 500 kg/h附近是热力膨胀阀稳定运行的极限的结论,超过1 500 kg/h产能时建议采用电子膨胀阀,进而提出了膨胀阀优化选型和自由振荡的解决方法。
吕梦一[10](2018)在《基于模拟光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个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的稳态太阳模拟器,在排除室外天气因素的影响下展开对太阳能光伏板降温的实验研究。作者设计了一种贴附于太阳能光伏板背后的冷却盘管,目的在于降低光伏板的温度,减少高温照射造成的太阳能光伏板温度的升高,继而影响其发电性能下降。实验中以太阳模拟器模拟太阳照射光源变化,开展了不同照度条件下,光伏板的产电量随板面的温升和温降变化特性。本文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总结并阐述了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的研究动态,对主动冷却和被动冷却的不同技术进行总结和比较;并针对太阳模拟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二部分,根据国际通用的地面光伏板标准测试条件STC,设计并搭建完成了一种适用于光伏发电实验的太阳模拟器。它在1.8m×2.8m有效辐照面上,实现了光强在600-1100W/m2范围内可调,光均匀性达到C级(±10%),光不稳定性达到A级(±2%)的性能要求。为后续的试验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进行光伏板的冷却实验。作者设计了一种冷却盘管,用以贴附在太阳能光伏板的背面,利用冷却系统给光伏板降温,在800W/m2和1000 W/m2辐射强度的光线照射下,被冷却的光伏板降温幅度在16℃左右,板面总体的光电转化率提升2%左右,且实验状态稳定,发电量变化效果明显。对冷却效果做经济性测算,假设一块光伏板每天工作8小时,冷却后每日发电量累计提升可达20%以上。本论文的实验研究表明,光伏板的表面温度对其发电量影响较大,利用冷却系统进行温降,其结果可致使发电量有明显增加,是提供太阳能光伏发电量的有益尝试。
二、制冷蒸发器与热力膨胀阀调节回路的稳定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冷蒸发器与热力膨胀阀调节回路的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恒温恒湿试验箱制冷系统的仿真模拟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环境试验箱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试验箱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试验箱的研究现状 |
1.3 制冷系统仿真技术的进展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R507A/R23复叠制冷机组的设计 |
2.1 R507A/R23复叠制冷机组 |
2.1.1 复叠制冷机组的特点及运行模式 |
2.1.2 复叠制冷机组的理论分析 |
2.2 R507A/R23复叠制冷机组的设备选型 |
2.2.1 压缩机选型 |
2.2.2 蒸发器设计 |
2.2.3 蒸发冷凝器设计 |
2.2.4 冷凝器设计 |
2.2.5 辅助设备的选型设计 |
2.3 基于Matlab GUI的快速选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制冷循环建模分析与仿真 |
3.1 系统仿真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
3.2 压缩机模型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算法设计 |
3.2.3 可视化模块 |
3.2.4 模型的验证 |
3.3 冷凝器模型 |
3.3.1 模型的建立 |
3.3.2 算法设计 |
3.3.3 可视化模块 |
3.3.4 模型验证 |
3.4 蒸发器模型 |
3.4.1 模型的建立 |
3.4.2 算法设计 |
3.4.3 可视化模块 |
3.4.4 模型验证 |
3.5 膨胀阀模型 |
3.5.1 模型的建立 |
3.5.2 可视化模块 |
3.6 蒸发冷凝器模型 |
3.6.1 模型的建立 |
3.6.2 算法设计 |
3.6.3 可视化模块 |
3.7 恒温恒湿箱热负荷模型 |
3.7.1 模型的建立 |
3.7.2 可视化模块 |
3.8 制冷剂热物性参数模型 |
3.8.1 制冷剂状态方程 |
3.8.2 算法设计 |
3.8.3 制冷剂参数分析及对比 |
3.9 制冷系统模块的建立 |
3.10 试验平台的搭建 |
3.10.1 试验系统的介绍 |
3.10.2 试验系统的调试 |
3.10.3 测试系统的构建 |
3.10.4 结果分析 |
3.11 本章小结 |
4 基于cfd的水泡冷凝器壳程相变模拟 |
4.1 数学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 建立模型与求解参数 |
4.2.1 建立模型 |
4.2.2 前处理网格划分 |
4.2.3 边界条件与求解设置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水泡冷凝器的流场模拟分析 |
4.3.2 壳侧凝液体积分布模拟分析 |
4.3.3 壳侧温度场模拟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工业热泵能质提升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背景 |
1.1.2 我国工业能源现状 |
1.1.3 我国工业余热现状 |
1.1.4 我国工业热需求现状 |
1.2 工业余热利用技术及研究现状 |
1.2.1 能源梯级利用技术 |
1.2.2 能质转化技术 |
1.2.3 能质提升技术 |
1.3 能质提升技术之高温热泵技术的研究 |
1.3.1 不同制热温度下热泵性能的研究 |
1.3.2 高温工质的研究 |
1.3.3 热泵结构改造和系统优化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能质提升技术的理论分析 |
2.1 能质提升技术理论路线 |
2.2 循环工质 |
2.2.1 循环工质选择的基本原则 |
2.2.2 循环工质的热物性计算 |
2.3 单级和复叠式热泵系统的提质分析 |
2.3.1 能质提升技术的基本原理与能量平衡方程 |
2.3.2 单级和复叠式热泵系统中的流固耦合 |
2.4 能质提升设备之一--喷射器的数值解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温工质BY6在复叠式热泵系统的应用研究 |
3.1 高温循环工质BY6的开发及热物性分析 |
3.2 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中工质对的理论计算 |
3.2.1 备选工质对 |
3.2.2 备选工质对的理论耦合计算设计工况 |
3.2.3 备选工质对的理论耦合计算结果分析 |
3.3 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实验装置的设计 |
3.3.1 实验装置介绍 |
3.3.2 测试装置及数据采集系统 |
3.3.3 不确定度分析 |
3.4 实验性能分析 |
3.4.1 实验工况 |
3.4.2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级高温热泵系统中基于BY6压缩机的开发与检测 |
4.1 基于BY6的开启式无油双螺杆压缩机的耦合设计 |
4.1.1 开启式无油双螺杆压缩机的介绍 |
4.1.2 关键技术的开发 |
4.2 高温压缩机的检测 |
4.2.1 检测压缩机性能方法的提出 |
4.2.2 检测压缩机性能的实验研究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1 压缩机部分 |
4.3.2 虚拟单级高温热泵部分 |
4.4 新型压缩机检测系统的分析讨论及改进方法 |
4.4.1 经济性分析 |
4.4.2 建议和改进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能质提升技术在工程应用实例中的4E分析 |
5.1 背景及技术方案介绍 |
5.1.1 甲醇回收塔及耦合单级高温热泵系统的介绍 |
5.1.2 半再生重整预加氢装置及耦合复叠式热泵系统的介绍 |
5.2 耦合系统的循环性能分析 |
5.2.1 甲醇回收塔及耦合单级高温热泵系统的循环性能分析 |
5.2.2 半再生重整预加氢装置耦合复叠式热泵系统的循环性能分析 |
5.3 耦合系统的(火用)分析 |
5.3.1 甲醇回收塔耦合单级高温热泵系统的(火用)分析 |
5.3.2 半再生重整预加氢装置耦合复叠式热泵系统的(火用)分析 |
5.4 耦合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5.4.1 甲醇回收塔及耦合单级高温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5.4.2 半再生重整预加氢装置耦合复叠式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5.5 耦合系统的环境性能分析 |
5.5.1 甲醇回收塔耦合单级高温热泵系统的环境性能分析 |
5.5.2 半再生重整预加氢装置耦合复叠式热泵系统的环境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基于热源塔的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构建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建筑能耗问题 |
1.1.2 常规供暖空调冷热源方案缺点 |
1.1.3 现代建筑特点 |
1.2 研究现状 |
1.2.1 热源塔热泵研究现状 |
1.2.2 多联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热源塔的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数学模型 |
2.1 基于热源塔的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原理 |
2.2 基于热源塔的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数学模型 |
2.2.1 概述 |
2.2.2 压缩机数学模型 |
2.2.3 套管式蒸发器数学模型 |
2.2.4 翅片式冷凝器数学模型 |
2.2.5 电子膨胀阀数学模型 |
2.2.6 热源塔数学模型 |
2.3 系统部件耦合 |
2.3.1 系统部件进出口参数 |
2.3.2 计算流程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热源塔的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模型验证 |
3.1 空气焓差法介绍 |
3.2 实验系统介绍 |
3.3 焓差实验室介绍 |
3.4 实验系统部件装置及测量仪表介绍 |
3.4.1 室内机 |
3.4.2 套管式换热器 |
3.4.3 压缩机 |
3.4.4 热源塔 |
3.4.5 测量仪表 |
3.5 系统性能指标 |
3.6 实验工况与不确定度分析 |
3.6.1 实验工况 |
3.6.2 系统能量不平衡率 |
3.6.3 不确定度分析 |
3.7 实验数据分析 |
3.8 模型验证 |
3.8.1 制冷剂回路模型验证 |
3.8.2 热源塔回路模型验证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热源塔的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运行规律分析 |
4.1 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对系统的影响 |
4.2 室外空气相对湿度对系统的影响 |
4.3 热源塔进口空气流量对系统的影响 |
4.4 溶液质量流量对系统的影响 |
4.5 系统负荷率对集散式系统的影响分析 |
4.6 系统开机率对集散式系统的影响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热源塔的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与其它系统对比 |
5.1 案例设置 |
5.1.1 建筑负荷模拟软件介绍 |
5.1.2 案例介绍 |
5.1.3 冬季负荷模拟 |
5.1.4 典型日天气参数 |
5.2 多联机系统与热源塔热泵系统参数 |
5.3 集散式系统与多联机系统对比 |
5.4 集散式系统与热源塔热泵系统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4)高温热泵能质提升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能源现状 |
1.1.2 低温热能现状 |
1.1.3 工业余热供暖现状 |
1.2 能质调配与转化利用技术 |
1.2.1 能质调配与转化利用技术现状 |
1.2.2 低质能源调配与转化技术应用实例 |
1.3 高温热泵技术 |
1.4 清洁供暖技术 |
1.4.1 太阳能热泵供暖技术 |
1.4.2 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 |
1.4.3 地源热泵供暖技术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温工质(BY-5)的共性机理研究 |
2.1 循环工质选择的基本要求 |
2.1.1 热力学性质 |
2.1.2 物理化学性质 |
2.1.3 环保及安全性能 |
2.1.4 工质筛选步骤 |
2.2 工质热物性分析 |
2.2.1 工质的基本物性参数 |
2.2.2 工质的理论循环性能 |
2.3 循环工质选择的参数要求 |
2.3.1 饱和压力和压缩比 |
2.3.2 压缩机耗功率 |
2.3.3 制热量 |
2.3.4 COP |
2.3.5 容积制冷量 |
2.4 混合工质性质的调节特征 |
2.4.1 混合工质优势 |
2.4.2 混合工质的理化及热力学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研究 |
3.1 机组设计 |
3.1.1 润滑油 |
3.1.2 电子膨胀阀 |
3.1.3 压缩机 |
3.1.4 蒸发器和冷凝器 |
3.2 高温热泵机组试验系统 |
3.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3.3.1 输入功率 |
3.3.2 制热量 |
3.3.3 循环性能系数COP |
3.3.4 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 |
3.3.5 排气温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仿真研究 |
4.1 基本假设 |
4.2 系统模型 |
4.2.1 循环工质BY-5 |
4.2.2 蒸发器 |
4.2.3 封闭式涡旋压缩机 |
4.2.4 冷凝器 |
4.2.5 电子膨胀阀 |
4.3 不确定度分析 |
4.4 仿真结果 |
4.4.1 模型验证 |
4.4.2 模型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运行实例研究 |
5.1 应用背景 |
5.1.1 石化企业能源现状 |
5.1.2 余热分析 |
5.2 工程概况 |
5.3 技术方案 |
5.3.1 方案分析 |
5.3.2 螺杆压缩机 |
5.4 机组运行参数分析 |
5.5 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的综合分析 |
6.1 供暖热泵工质的选择 |
6.1.1 家用小型供暖热泵工质的选择 |
6.1.2 区域供暖高温热泵工质的选择 |
6.2 工程方案分析 |
6.2.1 工程概况 |
6.2.2 方案费用分析 |
6.3 供热系统的模糊评价 |
6.3.1 模糊数学基本概念 |
6.3.2 模糊综合评判 |
6.3.3 五种不同供热系统的模糊评判 |
6.3.4 太阳能热泵的经济性模糊评判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性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变流量制冷系统循环性能稳定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1.1 实验装置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实验结果分析 |
2.1 系统不稳定性机理分析 |
2.1.1 最小稳定过热度线理论 |
2.1.2 过热度振荡机理分析 |
2.2 不同工况下系统制冷量稳定性分析 |
2.2.1 额定频率50 Hz运行 |
2.2.2 变频运行 |
2.3 不同工况下系统性能系数稳定性分析 |
2.3.1 额定频率50 Hz运行 |
2.3.2 变频运行 |
3 结论 |
(6)干空气能中央空调机组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1 国外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协同耦合空调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国内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协同耦合空调机组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课题的来源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1.5.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5.2 课题的理论意义 |
1.5.3 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6 课题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1.6.1 课题的主要内容 |
1.6.2 课题的创新点 |
1.6.3 课题的研究方法 |
2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协同耦合空调技术探讨 |
2.1 直接蒸发冷却+机械制冷空调技术与设备 |
2.1.1 直接蒸发冷却+低温表冷器(DEC+CC)技术 |
2.1.2 直接蒸发冷却+蒸发器-冷凝器(DEC+DX)技术 |
2.1.3 蒸发冷凝技术 |
2.1.4 直接蒸发冷却+机械制冷空调设备 |
2.2 间接蒸发冷却+机械制冷空调技术与设备 |
2.2.1 间接蒸发冷却+低温表冷器(IEC+CC)技术 |
2.2.2 间接蒸发冷却+蒸发器-冷凝器(IEC+DX)技术 |
2.2.3 间接蒸发冷却+机械制冷空调设备 |
2.3 间接-直接蒸发冷却+机械制冷空调技术与设备 |
2.3.1 间接-直接蒸发冷却+表冷器(IDEC+CC)技术 |
2.3.2 间接-直接蒸发冷却+蒸发器/冷凝器(IDEC+DX)技术 |
2.3.3 间接-直接蒸发冷却+机械制冷空调设备 |
2.4 不同形式技术与设备应用注意事项 |
2.5 小结 |
3 干空气能中央空调机组设计 |
3.1 机组设计研制流程 |
3.2 机组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3.2.1 机组结构设计 |
3.2.2 机组的工作原理 |
3.3 机组设计计算参数与能量平衡 |
3.3.1 机组设计计算基本参数 |
3.3.2 机组的风量平衡 |
3.3.3 机组的热平衡 |
3.4 机组主要参数的确定与设备选型 |
3.4.1 机械制冷部分主要参数的确定与设备选型 |
3.4.2 蒸发冷却部分主要参数的确定与设备选型 |
3.5 小结 |
4 干空气能中央空调机组试验研究 |
4.1 试验概况 |
4.2 主要测试内容 |
4.3 干燥工况下,机组IDEC运行模式测试及分析 |
4.3.1 测试概况 |
4.3.2 IEC段最佳水气比的测定 |
4.3.3 IEC段最佳二、一次空气风量比的测定 |
4.3.4 DEC段最佳水气比的测试 |
4.4 中等湿度工况下,机组IEC+DX运行模式测试及分析 |
4.4.1 测试概况 |
4.4.2 机械制冷制冷量的校核 |
4.4.3 IEC段最佳水气比的测定 |
4.4.4 IEC段最佳二、一次空气风量比的测定 |
4.5 高湿度工况下,机组IDEC运行模式测试及分析 |
4.5.1 测试概况 |
4.5.2 IEC段最佳水气比的测定 |
4.5.3 IEC段最佳二、一次空气风量比的测定 |
4.6 小结 |
5 干空气能中央空调机组应用研究 |
5.1 典型城市气象条件分析 |
5.1.1 不同湿度典型城市月平均湿量参数 |
5.1.2 干燥地区典型城市逐时气象参数 |
5.1.3 中等湿度地区典型城市逐时气象参数 |
5.1.4 高湿度地区典型城市气象参数 |
5.2 机组的适用性 |
5.2.1 采用DEC为机械制冷冷凝器散热的节能性 |
5.2.2 IEC可承担的冷量比例随效率的变化与节能性 |
5.2.3 一定效率IEC可承担的冷量比例随工况的变化与节能性 |
5.3 机组运行时间分配与节能性 |
5.3.1 干燥地区典型城市机组运行时间分配与节能性 |
5.3.2 中等湿度地区典型城市机组运行时间分配与节能性 |
5.3.3 高湿度地区典型城市机组运行时间分配与节能性 |
5.4 机组的运行管理 |
5.4.1 机组工作模式的选择 |
5.4.2 间接蒸发冷却二次空气的选择 |
5.4.3 机组的运行控制策略 |
5.5 机组的系列设计 |
5.5.1 机组的性能指标 |
5.5.2 系列机组主要设计参数 |
5.6 机组应用于数据中心的可行性 |
5.6.1 我国数据中心节能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
5.6.2 数据中心设备热环境要求 |
5.6.3 国内外类似工程案例 |
5.6.4 机组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形式 |
5.6.5 机组应用于数据中心的经济性与社会效益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及负责课题项目与有关活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学术、技术会议目录 |
致谢 |
(7)预混喷嘴式分流器对改善冷风机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分流器研究背景 |
1.3 分流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分流器的理论分析及设计 |
2.1 当前分流器的分配机理 |
2.2 优化分流器的分配机理 |
2.3 临界流动理论 |
2.4 两相临界流动数学模型 |
2.5 临界喷嘴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冷系统分流器的CFD模拟 |
3.1 CFD基本控制方程 |
3.2 几种分流器的模型 |
3.3 分流器的湍流模型 |
3.4 多相流模型 |
3.5 旋流叶片的建模 |
3.6 分流器的网格划分 |
3.7 边界条件 |
3.8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台介绍 |
4.1 分流器性能测试实验装置 |
4.2 实验室技术参数 |
4.3 实验数据的采集 |
4.4 实验方法 |
4.5 实验开停机操作步骤 |
4.6 数据处理方法 |
4.6.1 制冷量的处理方法 |
4.6.2 过热度的处理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数据分析 |
5.1 五种分流器下冷风机的平均过热度的分析 |
5.2 五种分流器下不均匀度的分析 |
5.3 五种分流器下冷风机的制冷量的分析 |
5.4 五种分流器下冷风机的传热系数的分析 |
5.5 五种分流器下冷风机的压降分析 |
5.6 不确定度的分析 |
5.6.1 直接不确定度 |
5.6.2 间接不确定度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开孔翅片管式换热器传热、流阻及结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翅片片型 |
1.2.2 结霜研究 |
1.2.3 总结和提出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2 基于CFD的平直翅片开孔优化 |
2.1 CFD模拟计算概述 |
2.1.1 数学模型 |
2.1.2 数据处理方法 |
2.2 模型设置与验证 |
2.2.1 几何参数和计算区域 |
2.2.2 边界条件 |
2.2.3 网格划分 |
2.2.4 模型验证 |
2.3 平直翅片模拟计算和结果分析 |
2.4 正交试验方案和因素分析 |
2.4.1 正交试验方案 |
2.4.2 开孔影响因素分析 |
2.5 开孔翅片模拟结果分析 |
2.5.1 椭圆孔翅片 |
2.5.2 圆孔翅片 |
2.5.3 翅片开孔强化换热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试验台搭建和试件制备 |
3.1 试验台介绍 |
3.1.1 风系统 |
3.1.2 制冷系统 |
3.1.3 测量系统 |
3.2 试件设计 |
3.2.1 基本尺寸参数 |
3.2.2 试件制备 |
3.3 试验步骤和工况 |
3.4 本章小结 |
4 开孔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结霜试验研究 |
4.1 数据处理方法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霜层特征与阻力 |
4.2.2 结霜量 |
4.2.3 换热量和机组COP |
4.2.4 平均当量对流换热系数 |
4.3 流阻和对流换热准则关联式 |
4.4 本章小结 |
5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5.1 ANFIS简介 |
5.1.1 T-S模糊模型 |
5.1.2 ANFIS系统结构 |
5.1.3 学习算法 |
5.2 数据整理和建模 |
5.2.1 试验数据整理 |
5.2.2 建立模型 |
5.2.3 结果分析 |
5.3 预测验证和分析 |
5.3.1 验证 |
5.3.2 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专利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膨胀阀在快速冻结行业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食品快速冻结工艺方法 |
2 膨胀阀振荡产生机理及工作特性 |
3 快速冻结装置热负荷分析 |
4 结束语 |
(10)基于模拟光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能源消费现状 |
1.1.2 可再生能源利用 |
1.2 太阳能利用技术及问题 |
1.2.1 太阳能发电技术 |
1.2.2 其他太阳能利用技术 |
1.2.3 太阳能发电技术存在问题 |
1.3 太阳能模拟器研究动态 |
1.3.1 国外太阳能模拟器研究 |
1.3.2 国内太阳能模拟器研究 |
1.4 光伏冷却研究动态 |
1.4.1 光伏冷却技术概述 |
1.4.2 主动光伏冷却技术 |
1.4.3 被动光伏冷却技术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5.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2章 太阳模拟器及光伏发电的原理 |
2.1 太阳辐射基础知识 |
2.2 太阳模拟器原理及组成 |
2.2.1 太阳模拟器原理 |
2.2.2 太阳模拟器组成 |
2.3 光伏发电原理 |
第3章 太阳模拟器的设计和搭建 |
3.1 太阳辐射模拟方案 |
3.2 太阳模拟器的通用技术标准 |
3.2.1 太阳模拟器的要求 |
3.2.2 标准测试条件STC |
3.3 光源的设计和搭建 |
3.3.1 卤钨灯 |
3.3.2 辐照不均匀性 |
3.3.3 辐照不稳定性 |
3.3.4 总结 |
3.4 环境模拟部分的设计和搭建 |
3.4.1 光源冷却系统方案概述 |
3.4.2 风量计算及风机选型 |
3.4.3 静压箱及地板送风的设计 |
3.4.4 冷却系统结构框架设计 |
3.5 控制调节系统的设计和连接 |
第4章 光伏板冷却系统的设计 |
4.1 实验台设计与搭建 |
4.1.1 压缩机的选型 |
4.1.2 节流阀 |
4.1.3 蒸发器换热结构型式 |
4.1.4 蒸发器换热过程的分析 |
4.2 测量系统设计与连接 |
4.2.1 电路系统 |
4.2.2 冷却系统 |
第5章 实验数据及其分析 |
5.1 实验方案及实验步骤 |
5.2 太阳模拟器环境温度的数据分析 |
5.3 光伏板冷却实验数据分析 |
5.3.1 前期调试实验 |
5.3.2 实验数据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制冷蒸发器与热力膨胀阀调节回路的稳定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恒温恒湿试验箱制冷系统的仿真模拟及试验研究[D]. 吴宇.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2]工业热泵能质提升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D]. 李晓琼. 天津大学, 2020(01)
- [3]基于热源塔的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构建与研究[D]. 乐意. 东南大学, 2019(05)
- [4]高温热泵能质提升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究[D]. 张彦. 天津大学, 2018(06)
- [5]变流量制冷系统循环性能稳定性的实验研究[J]. 何俊,陶乐仁,虞中旸. 热能动力工程, 2018(07)
- [6]干空气能中央空调机组理论与应用研究[D]. 杨立然. 西安工程大学, 2018(02)
- [7]预混喷嘴式分流器对改善冷风机性能的实验研究[D]. 王汉青. 天津商业大学, 2018(11)
- [8]开孔翅片管式换热器传热、流阻及结霜性能研究[D]. 朱荣鑫. 重庆大学, 2018(04)
- [9]膨胀阀在快速冻结行业的应用探讨[J]. 赵培忠.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 [10]基于模拟光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研究[D]. 吕梦一. 天津大学, 2018(04)